经济标评分汇总表自动计算.docx

经济标评分汇总表自动计算.docx

经济评分汇总表项目名称:其中暂估价:

类别

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是否参

评标价基准价与控制差值与基经济得分权重经济得分

名次与基准

(元)(元)(元)(元)价比较准价比较(A2)(K2)(A2*K2)投标人价合成

151985005.52是51985005.520.9989-0.08%100.000.660.00 552037047.77是52037047.770.99990.02%99.880.659.93 452042252.0052034445.66是52034445.6652024141.290.99980.02%99.900.659.94 352032884.39是52032884.390.99980.02%99.920.659.95 252031323.13是52031323.130.99980.01%99.930.659.96注:红色字体表示手动输入,黑色字体表示公式自动计算,本表为基准价 +1%,-3 分, -1%,-2 分, 0~-1%为满分,投标人增加或减少或评

分标准不同公式需做相应更改。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一、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2-(D+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二、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筋弯钩长度是按规范要求长度进行计算的,房建图纸上是不标注的。钢筋平直长度我们河南为8度抗震按规范要求为10d如果不是抗震区按3d,弯钩长度按6.25d,钢筋弯曲调整值30度角为0.35d、45度角为0.5d、60度角为0.85d、90度角为2d、180度角为2.5d.弯钩增加值小于6mm一个钩40mm、8-10mm一个钩6d、12-18mm一个钩5.5d、20-28mm 一个钩5d、32-36mm一个钩4.5d。 三、按计量中的规则:Ⅰ级钢做受力钢筋时,弯钩有三种形式:180度 90度 135度,三种形式弯钩长度增加分别为6.25d 3.5d 4.9d.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 、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中心弧线长(n*3.14*((r=1.25d)+0.5d)/180)+平直段长度10d-2.25d;(n为弯钩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r=1.25d 一级; 2d 二级; 2.5d 三级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20 年月计量单位:千元 指标名称行 次 本年本 月止累 计 指标名 称 行 次 本年本 月止累 计 Ⅰ.工业增加值(生产法)(2+3-4) 1 Ⅱ.工业增加值(收入法)(2+13+25+26) 1 一、工业总产值(现行价) 2 一、劳动者报酬(3+4+…+12) 2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 3 (一)主营业务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 3 三、工业中间投入(5+13+32+39) 4 (二)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 4 (一)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6+7) 5 (三)管理费用中劳动保险费 5 1、直接材料 6 (四)管理费用中待(失)业保险费 6 2、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8-9)7 (五)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7 制造费用8 (六)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 贴 8 减:制造费用中的增加值(10+11+12)9 (七)管理费用中工会经费(按60%计算) 9 (1)、生产单位人员的工资10 (八)管理费用中差旅费(按6.4%计算) 10 (2)、职工福利费11 (九)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实物 报酬 11 (3)、本期折旧12 (十)三项费用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12 (二)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14-15-…-31)13 二、生产税净额(14+15+16-24)13 管理费用合计14 (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4 减:管理费用中:工资15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15 效益工资16 (三)管理费用中缴给税务部门的税金和规费 (17+18+ (23) 16 职工福利费17 其中: 房产税17 社会统筹保险费18 车船使用税18 劳动保险费19 土地使用税19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20 印花税20 工会经费(按60%计算) 21 矿产资源补偿费21 差旅费(按6.4%计算) 22 排污费22 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部分23 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23 折旧费24 减:(四)、补贴收入24 房产税25 三、固定资产本年折旧25 车船使用税26 四、营业盈余[27×(28÷(28+29))+30+31+32+33+34]26 土地使用税27 (一)营业利润27 印花税28 (二)主营业务收入28 矿产资源补偿费29 (三)其他业务收入29 排污费30 (四)管理费用中工会经费的40% 30 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31 (五)补贴收入31 (三)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33-34)32 (六)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的绿化费、清洁卫生 费 32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4、计算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5、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具体项目构成见下表) 三、增加值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 1、本期生产原则 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3、市场价格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以价值形态表现的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它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因此,这一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取决于所采用的价格。关于增加值的计算价格,国际上采用的有两种,即按基本价格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我国目前采用

关于编报经济增加值计算表的情况说明

附件6: 经济增加值计算表和 EVA会计调整事项表编制说明 一、什么是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即简称为EVA)是指从税后净营运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所得,其本质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传统的会计利润。 二、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1、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 加权平均资本 成本率 资本占用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贷款,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不产生利息的商业信用负债(无息负债)。股本资本不仅包括普通股,还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成本率 股权占总资本比率)+(债权资本成本率 债务占总资本比例) (1-所得税率)

2、股权资本成本率和债权资本成本率的选取 债权资本成本率:统一选用市场上所有公司所发行的中长期债务的年平均值作为企业的债务成本率,2003年取值为4.34%。 股权资本成本率:按股权资本成本率(Re)=零风险回报率(Rf)+企业股票相对于整个市场的风险指数(Beta) 市场风险溢价(MRP)的公式,中央企业计算的各行业成本率如下: 钢铁类企业为8.2%、贸易类企业为9.3%、航空运输类企业为8.9%、汽车生产类企业为8.9%、房地产开发类企业为9%、住宅建筑类企业为9.8%、建筑与工程类企业为8.7%、电子机械与设备类企业为9.1%、海运类企业为8.6%、酒店与旅游类企业为8%、生物技术类企业为10.1%、医药零售类企业为8.8%、综合工业类集团为7.6%、多种经营商业服务类为9%、跨行业控股公司为8.6%、网络软件与服务类企业为11.6%等。 三、《EVA会计调整事项表》编制说明 该表是《经济增加值计算表》的基础表。该表按照经济增加值计算的调整事项共分二张表,表一调整事项包括:在建工程、无息负债、会计准备、递延税款、商誉摊销和非调整项;表二调整事项包括:费用资本化、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和非调整事项。

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现价增加值计算方法 , 一、农林牧渔业 , 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生产法计算结果为准。 , 1(生产法 ,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 (1)总产出 , 总产出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 总产出,总产值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资料取自农林牧渔业总产 值(M301表)。 , (2)中间投入 , 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中间消耗取自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M302表)。 , 2(收入法 ,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 (1)劳动者报酬 , 劳动者报酬,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 (2)生产税净额 , 农林牧渔业全行业只征收烟叶税,因此:农林牧渔业生产税净额,农业生产税净额,烟叶税

, (3)固定资产折旧 , 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折旧,(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乡村户数)×折旧率(6.7%) , 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拥有农林牧渔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取自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T102表),乡村户数取自农村生产条件(A301表)。分行业大类固定资产 折旧,以按生产法计算的分行业大类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进行分劈 , 二、工业 , 1、总产出 , 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个体工业总产出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 ,(规模以上非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 ,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 , ?个体工业总产出 , 个体工业总产出,个体工业营业收入 , 2、增加值 , 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个体工业增加值 ,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劳动者报酬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1、可比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利用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推算,计算公式为: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上年同期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 当期全部工业可比价增加值 =上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上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上年同期规模以下工业现价增加值×当期规模以下工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 2、现价增加值 全部工业现价增加值利用专业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加总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 为了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准确核算全市及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根据省局工业处关于规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规定和市局对数据质量管理的要求,总结近几年来对工业统计数据审核、评估和质量控制的经验,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并在广泛听取各县(市)、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采用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法取得,即采用经审核通过的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工业税收增长速度,加权计算调控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具体的相关指标综合加权调控方案为: 当月增速=[(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大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中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

重+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小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60%+统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5%+电力部门当月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10%+∑(电力部门当月全省平均工业分行业用电量增长速度*库中去年当月分行业增加值比重)*20%+税务部门统计的当月工业税收增长速度*5%]*速度差异调控系数 累计增速=(当月增速+上月累计增速*上月月份)/当月月份 当月总量=认定的当月增速*当月综合价格指数*认定的同月基数 累计总量=当月总量+上月累计总量 一、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直接采用经过审核通过后的按照价格紧缩法计算的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 二、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中型企业按产品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80%以内,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8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80%,按照80%计算。 三、小型企业增长速度的确定:以各县(市)、区上报的规模以上工业小型企业按工厂法计算工业总产值为基础,采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工业增加值率计算现价工业增加值,再用全省统一的分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紧缩得到可比价格增加值,然后与上年同期现价工业增加值相除得到。各县(市)、区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求控制在30%以内。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不超过30%,按照实际速度计算;若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30%,按照30%计算。四、电力部门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采用电力部门提供的分县工业用电量

技术标评分表

工程招标技术标评分表(20分) 序号评审项目评分标准分值标 准单位1 1施工总体部署、施工 总平面图及说明(2 分) 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动态布置、与进度匹配;道路畅 通、物流清晰;水电供应畅通、满足用量;管理用房 应用方便;货场规划合理、最大限度减少二次运输。 每减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2分。 0-2 2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 障措施(3分)施工进度计划满足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要求;有清晰的 关键线路;有明确的里程碑节点;所列工序齐全;工 序搭接合理;交叉作业工序插入时间合理。每少一项 扣1分,最高扣2分。 0-3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中含技术保证措施;节假日、季节 性施工控制措施;现场管理保证措施;材料供应保证 措施;资金保证措施;劳动力保证措施;施工机具保 证措施;每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1分。 0-1 3劳动力计划(1分)劳动力计划工种齐备,劳动力按工序合理组织进场, 劳动力人数符合项目需要;每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2 分。 0-1 4 系统调试及验收计 划(2分)有详细的系统调试及验收计划,并有针对项目特点的 调试方案,酌情扣分。最高扣2分 0-2 5质量控制措施及成有质量管理方针;质量管控有目标;有质量管理制度;0-0.5

品保护措施(1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有原材料质量管控措施,有加工 订货质量管控措施;有安装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有竣 工验收程序;每少一样扣0.5分,最高扣0.5分。 成品保护有目标;成品保护组织机构齐全;有材料运 输及存放的保护措施;有材料安装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有施工后的保护措施;每少一样扣0.5分,最高扣0.5 分。 0-0.5 6安全文明施工管控 措施、环保、消防防 治措施(1分) 安全管理有指导方针,安全管理有目标,安全管理组 织结构齐全;安全管理有制度;安全施工有管控措施, 安全管理有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有重点关注部位; 安全施工有应急预案;每少一项扣0.5分,最高扣0.5 分。 0-0.5 文明施工、环保、消防有管理目标;组织机构齐全; 有管理制度;有控制措施;消防有应急预案;每少一 样扣0.5分,最高扣0.5分。 0-0.5 7 各专业的协调、管理 措施(1分)对政府相关部门、甲方、设计、监理、总包、其余专 业分包单位能制定良好的协调措施,保证项目顺利实 施。每少一样扣1分,最高扣1分。 0-1 8后期维护(3分)有维保的承诺;有维保工期;有维修保养服务的服务0-3

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企业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 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 (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 ) 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

增加值计算公式和语法

17、服务业企业不同行业系数增加值计算(两个数据库关联进行) 服务业企业:repl all a.zjz with a.gzflf+a.fyhj* b.c1+ (劳动者报酬) a.yysj+a.sj+a.fyhj* b.c2+ (生产税净额) a.bnzj+ (固定资产折旧) a.yylr-a.tzsy-a.gyjzsy+a.fyhj* b.c3 for a.hy=b.hy (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 )+三项费用( )中的一部分 ldzbc = B25 + B21* b.c1 tqldzbc = B60 + B56*b.c1 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中的税金+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 scsje= B17 + B22 + B21* b.c2 tqscsje= B52 + B57 + B56* b.c2 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ggdzczj = B12_1 tqggdzczj=B47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费用中的一部分 yyyy= B24- B30 - B29 + B21* b.c3 tqyyyy=B59- B65 – B64 + B56* b.c3 准备工作: 1、导出调查表,并合成为三张企业社团行政。(12+1) 2、三张调查表,append到新的调查空表中,形‘成三张新的调查表。 3、调查表与总名录库以uid建立关系。inde on uid tag uid hy字段取前两位repl all a.hy with allt(subs(b.B20,1,2)) for a.uid=b.uid。写入企业调查表的hy字段。(行政、社团不需要写入行业。) 管理级别写入调查表的管理级别字段。repl all a.gljb with b.gljb for a.uid=b.uid(管理注:级别之后需要检验一下,把数据类型改为数值型的,检验是否有小于100000的情况出现:既检验管理级别为5位的错误管理界别。 4、计算增加值。调查表和系数表以hy字段建立关系: inde on hy tag hy

技术标评分表

中化金茂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南京东城金茂悦消防维保项目 技术标评分表 被评审单位评审日期 评分类别序 号 评审因素评审标准分值现场评分 技术部分(100分)1 技术响应 针对本委托招标项目,结合项目委托服务特点,制定 本项目委托服务总体设想,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 施性的方案全面响应招标文件,能充分满并达到本项目 招标需求和质量标准。 40 2 现场机构 设置人员 配置 结合项目现场委托服务实际需求特点,现场服务人员的 组织机构设置符合性,全面性、规范性、合理性、服务 技术指标标准符合性;制定出具体现场岗位配备和人员 技术素质符合招标文件标准要求;且能充分考虑招标方 实际需求特点。 8 3 服务实施 计划安排 在满足所招标方需求的基础上,各项具体委托服务实施 计划方案基本符合招标文件技术指标应达到并应符合 行业标准;委托服务计划和实施服务内容方案全面、科 学、完整;能充分考虑招标方现场全过程组织实施管理 需求特点。 15 4 现场应急 与特殊服 务保驾 结合项目现场特殊服务实际需求特点,制定出本项目现 场重大活动的服务需求应急保驾措施和现场组织管理 保障承诺。 7 5 质量保证 在满足所招标方需求的基础上,各项委托服务指标应达 到并应符合招标方的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和行业 标准;结合招标方招标文件的委托服务质量标准要求, 制定委托服务靶标保证承;未达标惩罚承诺,措施与责 任惩罚清晰明确,具有针对性、制约性、可实施性。 15 6 进驻和撤 离组织措 施 具有详尽项目进驻和合同届满撤离施工现场组织方案 和措施;组织方案和措施合理有效、具有可实施性。 5 7 匹配度 本项目结合HSE管理承诺及标准,制定现场的委托 服务管理保障体系,具有安全管控、文明生产、绿色服 务措施保障;现场实施管理具有针对性、合理,较好满 足委托服务招标需求。 10

技术标评分标准

技术标评分标准一、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序号项目项目评分标准及要求 1 总体概述(施工程 序总体设想 及施工段划分) 对项目总体有深刻认识,表述清晰、 完整、严谨、合理,措施先进、具体、 有效、成熟,采用了已论证的新技术、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施工段划分 呼应总体表述,划分清晰、合理,符合 规范要求。 2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 阶段进度的保证措 施及违约责任承诺 关键线路清晰、准确、完整,计划 编制合理、可行,关键节点的控制措施 有力、合理、可行,进度违约责任承诺 具体。 3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 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投入计划与进度计划呼应,较好满足 施工需要调配投入计划合理、准确。 4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及检测设备 投入计划与进度计划呼应,较好满 足施工需要,采用先进机械设备。 5 施工平面布置和临 时设施布置 总体布置有针对性、合理,较好满足 施工需要,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良:总体布置合理,能满足施工需要, 基本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6 关键施工技术、工 艺及工程项 目实施的重点、难 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对项目关键技术、工艺有深入的表 述,对重点、难点有先进合理的施工措 施并有可行的安全措施,解决方案完 整、经济、安全、切实可行,措施得力。 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有先进、具体、完整、可行的实施措施,采用规范正确、清晰。 8 质量保证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针对项目实际提出先进、可行、具体的保证措施,超过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9 新技术应用 针对项目实际,提出采用新技术的具体措施。新技术的验证材料可靠,对节约投资和工期的保证措施得力、具体、严谨。对采用新技术可能产生的风

投标答疑汇总表_1_2

投标答疑汇总表 一、商务部分: 1、由于时间太紧,样件种类多,能否推迟送样板时间? 回复:在商务沟通会环节提供 2、本工程的样品能否中标后再提供,请明确。 回复:在商务沟通会环节提供 3、30mm花岗岩面板为何种材质,单价能否暂定,请明确。 回复:材质按设计图纸,按图纸要求自行报价 4、室内30mm厚窗台板是否计入报价,请明确。 回复:计入报价 5、能否给出商务偏离表的表格格式。 回复:自拟 6、本工程技术标开标时是否需要审核原件?若需要,请业主明确所需审核哪 些原件。 回复:不需要 7、本工程技术标开标时是否需要项目经理出席答辩? 答:不需要 8、本工程招标文件“前附表”中明确了封套需写明内容,另外在1-17页24.3 中提到“自制封条在其背面上方开口处密封并填写密封日期”,请问自制 封条与封套内容是否相同?密封日期是否填写在封套内容中?24.6中提 到“在所有投标文件密封袋证明或密封箱上应标识本招标文件的工程名称、开标日期和投标人名称”与“前附表”中描述的封套内容不符。封套内容 是否是两者相结合? 回复:可以相结合 9、招标文件“投标人声明书”中“参加乐山领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乐

山领地﹒国际公馆三期消防施工安装调试工程”是否应改为“长春环球贸易中心二期裙楼外装幕墙工程”? 答:改为“长春环球贸易中心二期裙楼外装幕墙工程” 10、招标文件1-16页中要求技术标单独装订成册,而6-14页及6-15页中分 别给出技术标(一)和技术标(二)的封皮,请业主确认技术标单独装订,还是分两册装订? 回复:技术和商务分开装订即可 11、招标文件中6-22页类似工程业绩表,对于已完工程投标人是否是仅提供 中标通知书或者是同时提供合同和竣工验收证明即可? 回复:提供合同和竣工验收证明 12、招标文件“技术标评分表”中“资金准备”的评分最高分值为5分,而 评分标准中描述的分值为10分或5分或15分,请业主明确具体分值。 回复:以技术标评分表为准 13、招标文件内容更正:原招标文件中的评标办法及评分表中分值更正为,投标报价评审(占95分)、诚信分(占5分); 二、技术部分: 1、采光顶伸缩缝横剖节点图CY HQ-D04 角钢未标注型号,表面要求氟碳喷涂,请予以确认。 回复:应为50*4mm角钢,表面氟碳漆处理。

技术标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docx

技术标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 序 类别评价范围评价内容 号 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 基本状况 年检记录 ( 3 分) 机构组织证书机构组织年检记录 税务登记证书 财务能力 ( 3 分) 信用等级 财务报表 承包工程范围 企业施工资质等级证书 技术能力 技术负责人职称 ( 5 分) 企 等级安全生产许可证 业 合格状态 1 资 信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管理水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质量保证体系 系认证 ( 3 分)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近 5 年来业绩 业绩与信誉 ( 2 分) 荣誉证书 建造师证书 专业类型 项目经理 ( 4 分) 类似工程业绩 荣誉证书 评分标准得分值 专业性经营多种经营 10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 10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 10 有无 10 AAA 或 AA+其它 10 有无 10 含机电工程不含机电工程 10 二级及以上二级以下 10 高级工程师非高级工程师 10 省级及以上省级以下 10 合格不合格 10 有无 10 有无 10 有无 10 有无 10 有无 10 省级及以上非省级以上 10 机电专业非机电专业 10 有无 10 有无 10 综合评价投标人合格程度10合计30 分评价后得分值

序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分标准得分值类别 号 工程工期安 40 个日历日非 40 个日历日 排工期及时间概念 10 ( 1 分) 合同、资源、技术、安全、现场、风险、信每项每缺 1 项 工程管理的息、试运行、档案资料管理1扣 1 每项每缺 1 项 内容进度、质量、成本控制 1扣 1(14 分) 每项每缺 1 项 竣工验收、回访与保修 1扣 1 有无 辅助工辅助工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 10 施工人员特殊工种证特殊工种证件件合格不合格 10 有无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施10工工程师及工程师组以上职称以下职称2 10织 设证书证件证书证件计合格不合格 工程人员 10技术人员有无 (10 分)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 10 有没有 参加过类似参加过类似 工程工程 10 证书证件证书证件 合格不合格 10 有无 管理人员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10 有没有 参加过类似参加过类似工程工程 10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有两方法:一:生产法二:收入法 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中间投入=802直接材料消耗+804其他直接费用+810修理费+811经营租赁费+812保险费+813取暖费+814运输费+815劳动保护费+817工具摊销+818设计制图费+819研发、试验检验费+820水电费+822 机物料消耗+824 办公费+826通信费+827外部加工费+829 其他制造费用+831运输费+832装卸费+833包装费+834保险费+835仓库保管费+836委托代销手续费+83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838业务费+839经营租赁费+840销售服务费用+844办公费+845通信费+846招待费+848修理费+849机物料消耗+850低值易耗品摊销+852其他销售费用+858办公费+859修理费+860机物料消耗+861低值易耗品摊销+862无形资产摊销+863通信费+864 印刷费+865会议费+866水电费+86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869仓库经费+870劳动保护费+878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879咨询费 +880诉讼费+881业务招待费+883技术转让费+884职工教育经费+885技术(研究)开发费+887汽车费支出+889 绿化费+890坏账准备+891存货跌价准备+892其他管理费用 +894汇兑损失+895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896其他财务费用+*823差旅费+*843差旅费+*315差旅费+*877董事会费+*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67上缴的各项税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率应在28%左右 2、收入法

技术标评分标准表

技术标评分标准表 序号项目评标内容分值一设计方案10 (一)总体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方案科学、合理。0~3 (二)设计工艺流程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先进、合理。0~3 (三)设备设计选型经济实用,性价比高。0~2 (四)节能、环保设计生产工艺节能、环保。0~2 二设备及工艺10 设备生产制造生产制造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许可证、型 式批准证) 0~2 设备使用及维护操作简捷、可靠,维护便利。0~2 设备性能及节能技术先进、可靠,有国家节能标志0~2 备品备件能提供满足需求的备品备件0~2 售后服务在疆有售后服务站,有满足24小时内相 应到现场服务的承诺 0~2 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权重K1= 30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20分)1、施工方案合理,施工部署全面0~10 2、技术措施针对性强,对工程施工具有 较强的指导性 0~10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10 分) 1、有具体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责任落 实,措施得力 0~3 2、质量管理机构健全0~2 3、质量管理制度完善0~2 4、质量检测能力与手段完善0~3 (三)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10 分) 1、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职责明确0~3 2、安全目标管理措施得力0~4 3、安全管理制度完善0~3 (四)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7分) 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健全0~2 2、施工环保措施计划得力0~3 3、管理制度完善0~2 (五)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5分)1、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与施工安排基本 一致(附图) 0~4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齐全(附图)0~2

3、工序衔接合理,关键节点控制措施可 行 0~6 4、工程进度计划满足工期要求,保证措 施具体有效 0~3 (六) 资源配备计划(15分)1、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与施工季度计划相 呼应且能满足工序衔接的要求 0~5 2、施工机械搭配周全合理0~3 3、劳动力安排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呼 应 0~5 4、调配投入计划合理0~2 (七) 材料(周转材料)投入计划 (8 分) 1、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呼应且满足施工需 要 0~5 2、调配投入计划合理0~3 (八) 技术难点、重点及相应解决方案 (8分) 1、技术难点、重点及相应解决方案0~3 2、施工难点、重点及相应解决方案0~5 (九) 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7分) 1、投标文件是否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 编制的质量 0~3 2、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齐全、叙述是 否严谨 0~4 附表二 商务标评分标准表 序号评标内容分值一商务标得分(一)+(二)50分 (一)——投标报价 本项得分由"评标基准值及报价得分计算 表"计算,直接计入总得分。 40分 (二)商务评审 1 + 2 + 310分 1 报价编制(1)+(2)4分 (1) 报价完整性内容完整,无漏项、增项得2分,每出现 一次增项或漏项扣分。 2分 (2) 报价合理性报价编制思路清晰,定额套用或组价合 理,酌情0-2分。 2分 2 项目管理机构(权重K2)(1)+(2)+(3)+(4)+(5)+(6)100分(K2=) (1) 项目负责人公用设备(动力、电力)注册师10分, 高级职称10分,中级职称5分。 20 (2) 项目负责人类似工程经历近三年完成类似工程不少于3项得10分, 每增加1项得1分,最多得15分。每少 一项扣3分,没有不得分。 15 (3) 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职称得10分,工程师职称得6 分,助理工程师职称得3分。本科学历10 分,大专及以下学历5分。 20

增加值计算方法

增加值计算方法 (摘取统计部门相关解释) 概念: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企业,本项目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发出额填列。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 概念:工业中间投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3)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是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计算公式:工业中间投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利息净支出。上式中“直接材料”资料取自会计成本核算所属项目;“利息净支出”资料取自会计“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其他三项可据有关资料加工整理计算。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列示了以下归类表(见附表)。这张表是根据财政部统一规定的通用会计科目列示的。通过这张归类表,我们可以看出,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两种。

技术标评分细则

序号项目满分等级评审标准评审结果原因说明备注 1 主要施 工方案 【★】 14 优 (85%-100%) (含85%) 施工总体安排合理,运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对施工难 点有先进和合理的建议,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含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外观质量等)措施、线形控制方案可靠、经济、安全、切实可行、 措施得力。 良 (70%-85%) (含70%) 施工总体安排合理,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合理、可行;对施工难点有合 理的建议,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含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外观质 量等)措施、线形控制方案经济、安全、基本可行。 中 (60%-70%) (含60%) 施工总体安排比较合理,运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对施工难点 有建议,混凝土质量保证(含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外观质量等) 措施、线形控制方案基本可行。 差 60%以下 施工总体安排不合理,施工工艺、施工机械不合理;对施工难点无建议, 混凝土质量保证(含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外观质量等)措施、线 形控制方案不可行。 2 确保工 程质量 的技术 措施 【★】 6 优 (85%-100%) (含85%) 组织机构形式合理,有完善的指挥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联络协调系统, 项目管理人员内高级职称人员20%以上、中级职称人员60%以上,对项 目提出先进、可行、具体的保证措施,超过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 良 (70%-85%) (含70%) 组织机构形式合理,有完善的指挥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联络协调系统, 项目管理人员内高级职称人员15%-20%、中级职称人员50%-60%以上, 对项目提出先进、可行、具体的保证措施,满足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 中 (60%-70%) (含60%) 组织机构形式基本合理,有指挥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联络协调系统, 项目管理人员内高级职称人员10%-15%、中级职称人员40%-50%,具体 措施可行,满足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 差 60%以下 组织机构形式不合理,有指挥系统、监控系统、联络协调系统不齐全, 项目管理人员内高级职称人员10以下、中级职称人员40%以下,具体措 施不可行,不能满足招标文件的质量要求。 3 确保安 全生产 的技术 措施 6 优 (85%-100%) (含85%) 建立施工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施工安全保证目标、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生 产职责明确,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确定危险源并制定 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案先进、可行。 良建立施工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施工安全保证目标、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