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笔记

初二(上册)地理笔记
初二(上册)地理笔记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1.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即:4°N~53°N

即:主要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

二.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1.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在: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有14个陆上邻国

2. 我国有6个隔海相望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有2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从北向南有四个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 三级行政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

1.划分为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镇、民族乡)

2.我国划分34个省级行政区

23个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其中回族自治区、新疆内蒙古自治区、西藏

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3. 有两个简称的省级

四川省(川、蜀)

贵州省(贵、黔)

云南省(云、滇)

甘肃省(甘、陇)

陕西省(陕、秦)

纬度最高省:黑龙江省(黑)

纬度最低省:海南省(琼)

面积最大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人口最多省:河南省(豫)

陆上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最东省:黑龙江省(黑)

最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4.记住和区别7个省级图形:课本9页图片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一:世界人口大国

1.2010年,我国人口达13.71亿,占世界人口的1/5

2.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3.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

5.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二:56个民族是一家

1.汉族:人口最多

55个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

海南省主要少数民族:黎族

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

2.我国民族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少数民族特点: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与东北地区

4.华人与华侨多来自我国广东省和福建省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

一.三级阶梯状的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三级阶梯状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柴达木盆地:中国最高的盆地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

塔里木盆地:最大

四川盆地:最小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纬度最高、最大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小

东南丘陵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各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

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

二.多种多样的地形

山地(33%最多)

高原(26%) 69% 占三分之二

丘陵(10%)

平原(12%)

盆地(19%)

第二节.气候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我国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北京)

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

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温度带

高原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3.我国干湿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

4.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和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大

致重合

5.我国气温总体规律:

冬季,从南往北递减,南北温差大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较低

6.我国降水分布规律:

总体趋势是: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原因: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

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大,季风气候特别显著

2.夏季风

太平洋东

主南

要风

大陆(气压低)

西

印度洋

冬季风

太平洋

北要

西主

大陆(气压高)

印度洋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咯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主洪涝

要旱灾

有沙尘暴

寒潮

台风

第三节河流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外流区:外流河的流域叫做外流区

2. 松花江直接流入太平洋会

辽河直接流入渤海结终

黄河直接流入渤海冰归

淮河直接流入黄海太

长江直接流入东海平

珠江直接流入南海洋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

3.内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流入沙漠而消失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内流区:内流河的流域叫做内流区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5.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八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八年级上册地理笔记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1.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即:4°N~53°N 即:主要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 二.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在: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有14个陆上邻国 2.我国有6个隔海相望国: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有2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从北向南有四个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三级行政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 1.划分为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镇、民族乡) 2.我国划分34个省级行政区

23个省: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其中回族自治区、新疆内蒙古自治区、西藏 自治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3.有两个简称的省级 四川省(川、蜀) 贵州省(贵、黔) 云南省(云、滇) 甘肃省(甘、陇) 陕西省(陕、秦) 纬度最高省:黑龙江省(黑) 纬度最低省:海南省(琼) 面积最大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人口最多省:河南省(豫) 陆上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最东省:黑龙江省(黑) 最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4.记住和区别7个省级图形:课本9页图片 第二节人口和民族 一:世界人口大国 1.2010年,我国人口达13.71亿,占世界人口的1/5 2.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读图,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有一位外商想在我国投资发展毛纺织工业,仅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下列地点最适宜建厂的是() A.杭州B.郑州C.乌鲁木齐D.沈阳 3.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①对外联系方便 ②海洋资源丰富 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④海洋阻隔不利对外开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南北跨纬度大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D.冬季风活动强烈5.读甲乙丙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有“中国丝都”之称。 B.乙工业基地铁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丙工业基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丁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铁路线E为京广线。 6.关于南水北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B.北调的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北达山东和天津 C.中线工程主羹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D.西线工程主鬟指把长江中游的水调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7.图中,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A.甲﹣﹣陇海线B.乙﹣﹣京九线 C.丙﹣﹣京广线D.丁﹣﹣京沪线 8.“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 9.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A.B.C. D. 10.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 1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前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4°N-53 °N(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2.国土辽阔 ①中国的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②领土的四端 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 °N);最南端—曾母暗沙( 4 °N);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5°E);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经度约60度,东西跨5个时区。 ③临海、邻国(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 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 峡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我国领海的宽度:12海里;海岸线长: 1.8万多千米;陆上国界线长:2万多千米 ④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 罗斯、蒙古国;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 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⑤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3.34个省级行政区(省区的面积和人口数量课本图P7) ①中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三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绝对好)

第一章 知识点总结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南北方季节差异:两地纬度不同,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约50度,气温变化幅度大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五江(疆)二宁青陕甘, 江西、江苏、黑龙江、浙江、新疆、宁夏、辽宁、青海、陕西、甘肃 重蒙台海福吉安 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 云贵西四北上天 重庆、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 香港澳门喜回归, 祖国一片好河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 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1.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初二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初二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大洲、大洋位置: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大陆海岸线从18000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渤海近岸);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东海)。 7、我国领土东西相距50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 8、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漠河; 最南端:海南的曾母暗沙;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9、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11、我国纬度位置的省:黑龙江;最早看见日出的省:黑龙江;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面积的省:新疆。 1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简称云、桂、粤、台)。 13、黄河、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青海、四川。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约为12.95亿。 2、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 3、人口数量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4、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 5、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6、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02618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 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 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 2.下图是中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该图反映我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 3.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把骨髓从台北送到上海,需要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B.轮船 C.飞机D.汽车 4.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水能 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6.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7.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8.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 9.长江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10.读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B.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C.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D.从图中可看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 11.保护土地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B.超载放牧 C.大力利用土地发展城市建设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2.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有木材、草类植物,这些原料属于() ①生物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可再生资源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维吾尔**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 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南温北寒,南北温差大 B、南温北寒,南北温差不大 C、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大 D、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下列不属于重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 B、水泥工业 C、冶金工业 D、煤炭工业 3、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运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与哪条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 A、1600毫米 B、800毫米 C、400毫米 D、200毫米 5、从干湿状况来分析,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6、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 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东北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两广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8、下列配对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江——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珠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淮河——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9、长江、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西藏 B、青海、四川 C、甘肃、四川 D、河南、湖北 10、下面哪两个地形区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B、河西走廊、哈密盆地 C、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D、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发电 C、航运 D、防洪 12、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既沟通东西又联系南北,以下铁路干线中没有与长江相交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 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 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 降水。 二、疆域辽阔: (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 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陆 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

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海:渤海、E琼州海峡;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2)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全称简称行政中 心 全称简称行政中 心 - 2 -

初二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 ) 1. 华北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主要是:A. 亚热带、半湿润区B. 中温带、湿润带C. 暖温带、半湿润带 D. 暖温带、湿润区 ( ) 2. 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 A.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B.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C. 改良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 D. 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粮食生产 ( ) 3. 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产区是: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太行山脉 D. 秦岭北坡 ( ) 4. 我国下列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 海南B. 四川盆地C. 塔里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 ) 5. 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A. 雅鲁藏布江B. 怒江 C. 澜沧江 D. 淮河 ( ) 6. 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 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河水湍急,水能资源充足 B.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C. 海拔高,气压高,空气洁净 D.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热量充足 ( ) 7. 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高寒 B. 干旱 C. 温暖 D. 炎热 ( ) 8. 我国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A. 珠江三角洲 B. 辽东半岛C. 西双版纳 D. 黄土高原 ( ) 9. 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 地形和气候适宜农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 B. 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较多 C. 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 D. 拥有便利的交通 ( ) 10. 下列城市不是经济特区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广州 D. 汕头 ( ) 11. 香港相对于内地的优势是: A. 厂房,能源 B. 技术,管理 C. 劳动力 D.生产,生活资料 ( ) 12. 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 A. 海南省 B.福建省 C. 广东省 D. 浙江省 ( ) 13.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台湾海峡鱼类丰富 B. 台湾经济是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 C. 享有“水果之乡”,“蝴蝶王国”的美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A. 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 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2.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我国的() A. 东海 B. 黄海 C. 渤海 D. 南海 3. 玲玲妈妈买了一支“鲁能”股票,股票所在的企业属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A. 江西省 B. 山东省 C. 山西省 D. 河南省 4.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 西多东少 B. 西北多东南少 C. 北多南少 D. 东多西少 5. 我国共有少数民族() A. 55个 B. 56个 C. 57个 D. 58个 6. 下列山脉走向与长白山走向一致的是() A. 南岭 B. 巫山 C. 横断山 D. 天山 7. 一位香港游客利用假期,乘火车来哈尔滨旅游,短短几天就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他来旅游时恰逢的节日应是() A. 春节 B. 劳动节 C. 儿童节 D. 国庆节 8. 我国冬季海南岛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白雪皑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9. 有“地上河”之称的河流是:() A. 长江 B. 黄河 C. 雅鲁藏布江 D. 松花江 10.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煤 B. 铁 C. 石油 D. 土地

11. 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节约资金 B. 保护森林 C. . 增加就业 D. 有利于健康 12. 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设用地 13. 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有效途径是() A. 植树种草 B. 修水库 C. 跨流域调水 D. 修筑梯田 14. 南水北调工程调运的水资源来自() A. 黄河水系 B. 珠江水系 C. 长江水系 D. 雅鲁藏布江水系 15. 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是指() A. 工业 B. 农业 C. 旅游业 D. 交通运输 16. 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的是() A. 铁路运输 B. . 航空运输 C. 公路运输 D. 内河运输 17. 小明准备暑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他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水运 B. 航空 C. 公路 D. 铁路 18. 家住北京的小强,准备乘火车去哈尔滨看冰灯,他应选择哪条铁路线最合理() A. 京沪线 B. 京哈线 C. 京广线 D. 京包线 19. 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熟制是() A. 一年三熟 B. 一年两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一熟 20. “中国光谷”是指() A. 香港九龙 B. 北京中关村 C. 武汉东湖 D. 上海浦东 二、连线题(每线1分,计16分) 21. 将省与省级行政中心、简称连线。(8分) a. 藏A. 云南省①拉萨 b. 滇B. x藏自治区②昆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海陆位置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临海和岛屿叙述不正确的是(A) A.①为黄海B.钓鱼岛位于东海 C.西沙群岛位于南海D.台湾东临太平洋 2.与图中A、B、C三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有许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与A国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 B.与B国相比,我国气候更加寒冷 C.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 D.与C国家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的影响更显著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第3~4题。 3.流经图中四省区的河流为同一河流的是(C)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图中有热带分布的省区是(B)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我国部分山脉走向示意图,回答第5~6题。

5.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C)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受冬季风影响最小的城市是(B) A.乌鲁木齐B.拉萨C.郑州D.武汉 从上海到西藏自治区的318国道是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最美丽景观大道”。读图1“318国道示意图”,完成第7~9题。 7.318国道沿途经过了八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一组是(B) A.川——昆明B.鄂——武汉 C.皖——南京D.陕——西安 8.绘画作品(图2)中的画面,最有可能出现在318国道中的路线段是(D) A.路线①段B.路线②段 C.路线③段D.路线④段 9.318国道沿线最有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是(A)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黄河远上白云间 “你妈喊你穿秋裤啦!”2018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图,完成第10~12题。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笔记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笔记 气温变化: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降水量变化: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变化: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人类活动三句话 农业: ①西牧东耕②南稻北麦;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 界线②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近 确定界线②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界线③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界线③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③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界线③与秦岭—淮河一线接近

界线①与第一、二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确定界线①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济南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①气温回升很快②降水仍然很少,蒸发量大③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解决措施:①南水北调②发展节水农业③兴建水库 东北三省有“白山黑水”之称。“白山”指长白山,“黑水”指黑龙江。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经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他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①纬度较高②紧邻着亚洲寒冷的冬季风源地,所以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 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的关系:东北三省冬季降雪多,屋顶坡度大可以有效地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东北三省冬季寒冷,墙体厚,窗户小有利于室内保温。 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东北三省“北大荒” 这里纬度较高,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东北三省“北大仓”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汉族B.壮族C.回族D.满族 2.有一位外商想在我国投资发展毛纺织工业,仅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下列地点最适宜建厂的是() A.杭州B.郑州C.乌鲁木齐D.沈阳 3.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5.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其重要的地理意义是() ①对外联系方便 ②海洋资源丰富 ③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④海洋阻隔不利对外开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我国陆地面积与以下哪个大洲的而积差不多大 A.欧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 7.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A.B.C. D. 8.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 9.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 10.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想题。 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 )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黄河入海口11.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12.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13.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时,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这是由于我国()A.距海远近不同B.地形地势不同 C.东西跨经度广D.南北跨纬度广 14.下图是中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该图反映我地形的特点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从五带的划分来看,我国的领土大部分位于(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2、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 A 、省,县,乡 B 、省,自治区,直辖市 C 、省,地,市 D 、国家,首都,省 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少出生人口3亿多,这最主要得益于( ) A 、计划生育政策 B 、经济发展速度 C 、卫生事业发展 D 、生育观念进步 4、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黑龙江省 C 、海南省 D 、云南省 5.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 、汉族 B 、壮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 6、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7、秦岭—淮河一线是下列哪条一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A 、-10℃ B 、0℃ C 、10℃ D 、20℃ 8、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 .西北、东北、华北 B .西南、中南、东南 C .西北、西南、东北 D .华北、华南、西藏 9、下列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最广的是( ) A 、高原 B 、山地 C 、盆地 D 、平原 10、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黑龙江省 B 、云南省 C 、台湾省 D 、青海省 1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地势比较平坦,高低差异小。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地势北高南低,以高原为主。 1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A 、漠河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八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重点图幅:图1.3、图1.7、图1.13 第一节疆域 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 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编号行政单位简称行政中心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2 山东省鲁济南17 青海省青西宁 3 安徽省皖合肥18 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4 陕西省陕或秦西安19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5 江苏省苏南京20 湖北省鄂武汉 6 山西省晋太原21 江西省赣南昌 7 浙江省浙杭州22 贵州省贵或黔贵阳 8 甘肃省甘或陇兰州23 福建省闽福州 9 河北省冀石家庄2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10 湖南省湘长沙25 台湾省台台北 11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26 重庆市渝重庆 12 四川省川或蜀成都27 吉林省吉长春 13 河南省豫郑州28 海南省琼海口 14 广东省粤广州29 辽宁省辽沈阳 15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10、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省:黑龙江省;最早看见日出的省:黑龙江省; 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省;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自治区; 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位于热带的省:海南省。 最早见到日出的省:黑龙江省;全部位于热带的省:海南省; 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辽宁、山东。 1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省区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简称云、桂、粤、台)。 12、黄河、长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青海、四川。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主要位于 A 东半球和南半球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西半球和南半球 D 西半球和北半球 2、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葱,黑龙江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 A 我国跨纬度广 B 我国跨经度广 C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 D 我国海拔高差大 3、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B 最南端在河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4、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整整四年,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负增长 B 我国实行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政策 C 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 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大量迁移国外 5、“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 A 陕西、云南 B 云南、四川 C 甘肃、青海 D 甘肃、四川 6、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是 A 傣族 B 朝鲜族 C 回族 D 黎族 7、大兴安岭山脉的走向是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8、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势的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三级阶梯都有分布 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叙述错误的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0、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太靠北 B 经度位置太靠西 C 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D 地势较高 11、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划分点是 A 宜昌 B 湖口 C 河口 D 旧孟津 12、能带来狂风和暴雨的气象灾害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台风 D 洪涝 1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A 塔里木河 B 雅鲁藏布江 C 长江 D 黄河 14、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A 东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南岭 1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优越性是 A 气温的年较差大 B 降水分配均匀 C 气候地区差异大 D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好 16、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大力发展 A 水力发电 B 煤炭发电 C 石油发电 D 天然气发电 17、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位于我国的 A 黄河上游 B 黄河下游 C 长江上游 D 长江下游 18、针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北水南调 B 北方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 南水北调 D 西水东调 19、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多 D 北方地少水多 20、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A 滴灌 B 喷灌 C 自流灌溉 D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2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 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 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C 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 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22、导致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耕作制度产生很大程度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气候 D 水源 23、我国的运输主力是 A 铁路运输 B 轮船运输 C 公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2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 沿黄河分布 B 沿长江分布 C 沿京广铁路分布 D 沿海分布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修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植树造林2.下图漫画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水土流失严重B.图乙表示草场资源超载 C.图丙表示森林资源日益减少D.图丁表示沙漠化面积扩大 3.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4.下列四幅景观图,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A.B.C.D. 5.下列自然文化遗产与所在省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九寨沟——四川省B.秦始皇陵兵马俑——山西省 C.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D.平遥古城——山西省 6.某旅游团从辽宁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A.蒙古B.印度C.朝鲜D.越南 7.下列图中四省区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②④①D.④②③①8.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D.北极圈 9.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海和西藏B.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C.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10.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11.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 12.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靠近煤炭产地 ③靠近铁矿产地 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3.读图,当暴雨发生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A.甲地区B.乙地区 C.丙地区D.丁地区 14.下面为“我国四条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长江的是()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