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大狮子和小老鼠》

语言《大狮子和小老鼠》
语言《大狮子和小老鼠》

大狮子和小老鼠

设计意图: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老鼠帮了大狮子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内容,学习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活动中乐于想象,积极思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软盘;角色图片:小老鼠、大狮子。

2、故事录音、录音机。

三.活动流程

交代故事、推测故事内容——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提出疑问——故事表演、想象迁移

四.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角色,引起兴趣,想象推测故事内容。

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狮子和小老鼠)请小朋友想象看看,如果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自评:出示两个角色,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也为下面环节作铺垫,并知道这两个是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测故事内容,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使思维活跃起来,提高积极性。)活动记录:孩子们一看到这两只动物就被吸引了。猜测时,大部分幼儿都说到大狮子会吃掉小老鼠,只有1/3的幼儿猜测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边看图边听故事)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在讲故事中可以插问并请幼儿讨论: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救大狮子?故事讲完后设问:大狮子和小老鼠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它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自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边看图边听故事,逐步提高他们的双向思维。此时的间断提问,也是扩散幼儿的思维。)

活动记录:幼儿能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在回答问题时,想的办法也是与众不同的。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大狮子和小老鼠会成为好朋友的。

3、看看听听议议,通过讨论、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在讲故事中设问引导幼儿讨论:一开始,大狮子为什么说要吃掉小老鼠?后来怎么又放了小老鼠?(幼儿学讲角色对话)

大狮子怎么会掉进陷阱?小老鼠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角色对话)

最后,大狮子为什么和小老鼠做好朋友了?

(自评: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同时采用了讨论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并与孩子一起学说对话,而且是有表情的,促使明白小有小得用处,大有大的用处,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活动记录:这一环节孩子们讨论的非常激烈。如大狮子为什么一开始要吃掉小老鼠?回答是:大狮子看不起小老鼠;小老鼠影响他睡觉……在学说对话时,孩子的表情很到位,做出了不同的姿态,特别是陈志浩小朋友。他们还做出了小老鼠帮助狮子时的一些动作。由于语言、动作表现的出色,孩子们也就悟出了道理。

4、再完整的听一遍,让幼儿自己提出疑问。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从开始到结束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幼儿质疑,解答)若没有,教师提出疑问:故事开始时,大狮子说:“你这么小,我这么大,怎么会要你的帮助呢?”它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小结:大动物有大动物的本领,小动物有小动物的本领,有时候,大狮子也需要小老鼠这样的小不点帮忙,只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才是一件快乐事,你们说对吗?

(自评:故事讲完了,孩子们一基本明白其道理。为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一理念,我采用了让幼儿自己提出疑问,然后有老师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从中更明白道理。这就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辅的教育观念,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的问题可多啦!正巧有一问题我没提,即“大狮子怎么会掉进陷阱里的”,孩子们给提出来了。如还有“小老鼠为什么要请求不要吃掉它”等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自己解决的,有一个问题是我提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

5、想象迁移,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尤其是主要对话)。

设问:你喜欢谁?(分别站在两边)让我们来学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角色的特征、心理活动的特点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大狮子和小老鼠做了好朋友,它们在一起会干什么?

(自评:这一环节是想象,迁移经验。开始时,是让幼儿表演有趣的故事情节,练说对话。由于活动快要结束,也许有的幼儿坚持性不强,让孩子表演活动促使下面一个问题思维更活跃,乐于想象,积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听到表演了,心理很兴奋。说对话时,语言、动作都表现得很出色,特

别是那句“求求您,放了我吧。……”当时我听了都感动。想象迁移经验,孩子们各抒己见,给他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附:

大狮子和小老鼠

有一天,森林里要开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都想来参加,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小老鼠也不利外,它正好路过草地,看见一只大狮子正在睡大觉:“嘻嘻,大狮子睡着了,这下我可以好好玩玩了。”小老鼠一下子跳到大狮子背上。它刚想站起来,看看大狮子的脸,大狮子醒了,看见了小老鼠:“好啊,你这个小东西我要吃掉你!”小老鼠连忙请求道:“好狮子,求求你,放了我吧,说不定哪一天我会帮助你的。”“哈哈哈,你这么小,我这么大,我怎么会要你的帮助?”大狮子骄傲地说。小老鼠不停地请求大狮子放了它。最后,大狮子就放走了小老鼠。没过几天,大狮子在草地上散步,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的陷阱里。大狮子急得连声大叫:“谁来帮帮我?谁来帮帮我?”小老鼠听见了,赶紧跑过来:“别怕,亲爱的大狮子,我有办法救你。”小老鼠跳到大网上,咬断了一根线,又咬断了一根线。网上慢慢出现了一个大洞洞,大狮子得救了。“谢谢你,小老鼠。”大狮子说:“虽然我这么大,你这么小,但是我能帮你的忙,你也能帮我的忙。让我们做好朋友吧。”

从此以后,大狮子和小老鼠就成了一对好朋友。

大狮子和小老鼠(简案)

活动名称:大狮子和小老鼠 设计思路:早期阅读《狮子和老鼠》是一则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懂,比较适合中班幼儿阅读。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较多地采用直接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先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大狮子和小老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形象,一个庞大威猛、一个弱小机灵,一大一小、一强一弱,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本次讲述活动主要体现了以大帮小、以小帮大的主题思想,深刻地隐藏了互助、合作的教育寓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想象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知道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说说谁的本领大。 1、今天森林里来了两位朋友,听一听,猜猜看会是谁呢? A、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都进洞。这位朋友是谁?——百兽之王。(我们来学一学狮子) B、另一位朋友的个子很小,有尖尖的牙齿,有长长的尾巴。这又是谁呢?——小老鼠。(我们来做一做小老鼠的动作) 2、大狮子和小老鼠都有什么本领?你认为谁的本领大? 小结: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都很棒。 二、倾听、观察、讲述画面内容,猜测和体验小老鼠的心里变化。 1、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狮子和小老鼠”。你认为会是什么事情呢? 小结:你们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大狮子和小老鼠也有可能变成好朋友了。 2、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大狮子怎么啦?这时大狮子心里怎么样?它会怎么做呢? 小结:大狮子被网住了,心里很着急,很难过,他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用。 3、有个小动物听到了大狮子着急的喊声,猜猜是谁来了?大狮子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师:原来是小老鼠来了,猜猜大狮子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

汇编语言实现十个数的排序

DATAS SEGMENT DATA0 DB'Please input a numbers (0-65535):','$' DATA1 DB' over flow input again:','$' DATA2 DB'The num you have put is:',0ah,0dh,'$' DATA3 DB'After exchange the num is:',0ah,0dh,'$' DATA4 DB' ','$' DATA DW 10 DUP(?) DATAS ENDS STACKS SEGMENT DW 256 DUP(?);此处输入堆栈段代码STACK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 TAS,SS:STACKS ;/****************************************/ ;-----------程序开始------------ START: MOV AX,DA TAS MOV DS,AX MOV SI,0 MOV CX,10 ;----------循环输入------------ L: CALL INPUT ADD SI,2 CALL NEWLINE LOOP L MOV DX,OFFSET DATA2 MOV AH,9 INT 21H ;-------输入后显示---------- MOV CX,10 MOV DI,0 AGAIN: CALL PRINT CALL SPACE ADD DI,2 LOOP AGAIN ;----------排序-------------

MOV CX,9 MOV DI,0 LOOP0: CALL SORT ADD DI,2 LOOP LOOP0 CALL NEWLINE MOV DX,OFFSET DATA3 MOV AH,9 INT 21H ;----------交换后显示------------- MOV CX,10 MOV DI,0 AGAIN0: CALL PRINT CALL SPACE ADD DI,2 LOOP AGAIN0 ;----------返回系统-------------- EXIT: MOV AH,4CH INT 21H ;/**************************************/ ;------------输入函数-------- INPUT PROC NEAR PUSH AX PUSH BX PUSH CX PUSH DX ;----------提示信息---------- MOV DX,OFFSET DATA0 MOV AH,9 INT 21H MOV BX,0 ;BX存放十进制数 CLC MOV DX,0

大班看图讲述教案:大狮子和小老鼠

设计理念: 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世界千奇百怪,它们的存在令整个自然界充满生机和活力。孩子们对动物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 在开展主题活动《动物世界》时,他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互助、合作,是现代人非常重要的素质。一个人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也必须从幼儿期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而大班孩子已具有初步的互助、合作意识。为了进一步强化互助文化和合作意识,我们将文学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改编为看图讲述活动。 看图讲述活动中的大狮子和小老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形象,一个庞大威猛、一个弱小机灵,一大一小、一强一弱,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本次讲述活动主要体现了以大帮小、以小帮大的主题思想,深刻地隐藏了互助、合作的教育寓意。整个活动,我借助音乐和图片,让孩子根据线索感知、推测、想象、表述大狮子与小老鼠之间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幼儿在看看、听听、猜猜、讲讲中,发展了想象、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强化了互助、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借助音乐、图片,尝试推测、想象、表达角色的内心活动及语言。 2、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根据线索想象、讲述的能力。 3、理解主题寓意:大的帮小的,小的也能帮大的,培养幼儿初步的互助、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前期知识经验准备:(1)对动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2)对不同类乐曲有一定的感知。 2、物质材料准备:相关音乐、图片、游戏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第一环节应突出“大”与“小”两种形象特点 1、语言导入:秋天的草地可美啦,把森林里的动物也吸引来了。 2、播放a、b两段音乐,猜测与音乐风格对应的动物。 (1)播放a段《狮王进行曲》

微机原理-实验一-汇编语言-冒泡排序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班级:XXXXX 姓名:XXXX 学号:20XXXX XXXXX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实验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具体题目) 一、实验目的(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1、熟悉MASM编译环境,了解程序的汇编方法; 2、熟悉常用汇编指令,学习汇编程序设计方法; 3、学习汇编语言的调试过程,通过调试过程认识CPU执行程序的方式; 4、了解冒泡法原理,学习多重循环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用冒泡法实现将数据段内9,8,7,6,5,4,3,2,1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 三、程序流程图和程序代码 1、流程图 2、代码与注释(代码不能和指导书完全一样,写出注释,写出寄存器尤其是DS的值)

data segment buf1 db 8,7,6,5,4,3,2,1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传送数据段data mov ds,ax mov dx,7 //dx放外循环7次 L3: mov cx,dx //cx放内循环7次 lea si,buf1 //将db里的数据传送到si L2: mov al,[si] cmp al,[si+1] //比较[si]与[si+1] jb L1 //[si]<[si+1],跳转到L1 xchg al,[si+1] //[si]>[si+1],两两交换 mov [si],al L1: inc si //si减1 loop L2 //循环L2 dec dx //外循环减1,没减到0则跳转到L3 jnz L3 //入内循环,计数初值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四、调试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1、程序执行截图

最新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 大狮子和小老鼠教案1 设计意图: 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老鼠帮了大狮子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内容,学习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活动中乐于想象,积极思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软盘;角色图片:小老鼠、大狮子。 2、故事录音、录音机。

活动流程 交代故事、推测故事内容——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提出疑问——故事表演、想象迁移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角色,引起兴趣,想象推测故事内容。 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狮子和小老鼠)请小朋友想象看看,如果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自评:出示两个角色,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也为下面环节作铺垫,并知道这两个是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测故事内容,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使思维活跃起来,提高积极性。)活动记录:孩子们一看到这两只动物就被吸引了。猜测时,大部分幼儿都说到大狮子会吃掉小老鼠,只有1/3的幼儿猜测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边看图边听故事) 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放录音)在讲故事中可以插问并请幼儿讨论: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救大狮子?故事讲完后设问:大狮子和小老鼠有没有成为好朋友?它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自评: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边看图边听故事,逐步提高他们的双向思维。此时的间断提问,也是扩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狮子和小老鼠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大狮子和小老鼠 设计意图: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 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老鼠帮了大狮子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 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 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 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内容,学习有表情地 进行角色对话。 2.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 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活动中乐于想象,积极思维,清楚地表达自己 的想法。 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软盘;角色图片:小老鼠、

大狮子。 2、故事录音、录音机。 三. 活动流程 交代故事、推测故事内容——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幼儿提出疑问——故事表演、想象迁移 四. 活动过程 1、出示两个角色,引起兴趣,想象推测故事内容。 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狮子和小老鼠)请小朋友想象看看,如果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自评:出示两个角色,是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也为下面环节作铺垫,并知道这两个是故事的主要角色。猜测故事内容,是让他们自由发挥,使思维活跃起来,提高积极性。) 活动记录:孩子们一看到这两只动物就被吸引了。猜测时,大部分幼儿都说到大狮子会吃掉小老鼠,只有1/3的幼儿猜测小老鼠会帮助大狮子,而且理由也很充足。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内容。(边看图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大狮子和小老鼠》含反思

中班教案《大狮子和小老鼠》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大狮子和小老鼠》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表达大狮子情绪的不同与神态的变化。 2、伴随情节,大胆表现不同场景下狮子的表情、动作及语气。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能简单复述故事。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已熟悉故事、PPT 、装扮道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 1、你们最近一直在玩的一个故事,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有谁? 2、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狮子是一只怎么样的狮子?(幼儿自由回答) 二、感知理解、表达表现 1、故事里什么时候的大狮子是凶猛的?凶猛时的大狮子是什么

样子?(请幼儿尝试表现) 2、大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又会怎么样呢?(出示ppt观察)谁来试试看? 3、教师示范表演骄傲的大狮子:我演的像吗?从哪里看出骄傲的样子? 4、幼儿一起学学骄傲的大狮子(表情、动作、语气) 5、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观看录像)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执教人:王文华 活动班级:中二班 活动名称: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语:胆小、凶猛。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大的帮小的,小的也能帮大的,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动画片《狮子和老鼠》、大狮子和小老鼠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最厉害的动物,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 (出示狮子图片) 2、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 师:这是一只非常厉害、凶猛、可怕的大狮子。来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凶猛的狮子。 3、老师还请来一位动物朋友,小朋友来看一看它是谁? (出示老鼠的图片) 4、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鼠呢? 师:这是一只身体很小,胆子也非常小的小老鼠。来让我们一起学一学胆小的小老鼠。 过渡语:凶猛的大狮子和胆小的小老鼠,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小朋友想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狮子和小老鼠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感知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指向目标1、2) 1、观看第一段:(小老鼠遇难) 提问:(1)故事中都有谁? (2)谁遇到了危险?什么危险? (3)小朋友想一想,谁会来救小老鼠呢?(启发幼儿说出森林里的动物)

过渡语: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动物都能救小老鼠,那到底是谁救了小老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观看第二段:(小老鼠求救) 提问:(1)小老鼠看见了谁?它对大狮子说了什么?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老鼠说的话。 (2)大狮子救小老鼠了吗?(让幼儿大胆想象) 过渡语: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狮子救老鼠了吗? 3、观看第三段:(大狮子救小老鼠) 提问:(1)大狮子救了小老鼠以后,小老鼠对大狮子说什么话? (2)大狮子听完小老鼠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大狮子帮助了小老鼠,它觉得自己不需要小老鼠帮助。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大狮子遇到了困难,小老鼠能帮助大狮子吗?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观看第四段:(大狮子遇难) 提问:(1)谁遇到了危险?什么危险? (2)小老鼠听到大狮子的求救声后救大狮子了吗? 过渡语: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老鼠救大狮子了吗? 5、观看第五段:(小老鼠救大狮子) 提问:(1)小老鼠用什么办法救出大狮子的? (2)小老鼠救了大狮子以后,大狮子对小老鼠说什么话? 过渡语: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看一遍。 (二)完整欣赏故事,大胆表达。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喜欢? 3、小结:大狮子能帮助小老鼠,小老鼠虽然小但是也能够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大狮子。动物之间可以互相帮助,那我们小朋友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 三、结束部分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别人吗?谁来说一说?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瞧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与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与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 (1)主程序:MAIN

(2)

就是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就是否为零的标志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CMP AX,FAULT ;判断就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狮子和小老鼠》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大狮子和小老 鼠》带反思 中班教学计划《大狮子和小老鼠》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陪同情节,大胆地表达狮子在不同场景中的表情,动作和语调。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大狮子情绪之间的差异。举止的变化愿意考虑与我的同伴一起行动,并激发两个人一起表演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初中《大狮子和小老鼠》的几点思考。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感知大狮子的情绪和表情变化。 2.用情节大胆地表达狮子在不同场景下的表情,动作和语气。 3.我很高兴考虑与同伴一起行动,并激发两个人一起表演的兴趣。 4,可以简单地重复故事。 5.指导幼儿学习故事和游戏,并了解生活。 活动准备: 熟悉故事,PPT,装扮道具 活动程序: 一,活动导入,引领主题 1.您最近玩过的一个故事。是什么名字?故事中的谁? 2.您认为故事中的大狮子是哪种狮子?(儿童可以自由回答)

二,知觉理解,表达表现 1.故事中的大狮子什么时候凶猛?凶猛的大狮子是什么?(请尝试显示效果) 2.当大狮子听小老鼠时会发生什么?(显示ppt观察结果)谁会尝试? 3.教师示范表演“大狮子的骄傲”:就像我演奏的吗?您在哪里看到骄傲的表情? 4,孩子学会为大狮子感到骄傲(表情,动作,语气) 5.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观看视频)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的一般模式是:老师讲故事,孩子回答问题,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孩子重复或安排故事。但是,在这种模型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只有框架可以回答老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让幼儿想说,敢于说话和说话。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并使用了无声动画,这种动画比简单的图片更生动。它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然后让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对动画内容的理解,然后在图片中拼凑出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期望比实践好。我假装事先是一个很好的链接,我认为那是完美的。结果,我知道许多地方都存在不足。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活动时间:2011年12月执教人:王文华 活动班级:中二班 活动名称: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语:胆小、凶猛。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大的帮小的,小的也能帮大的,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动画片《狮子和老鼠》、大狮子和小老鼠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最厉害的动物,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 (出示狮子图片) 2、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 师:这是一只非常厉害、凶猛、可怕的大狮子。来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凶猛的狮子。 3、老师还请来一位动物朋友,小朋友来看一看它是谁? (出示老鼠的图片) 4、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鼠呢? 师:这是一只身体很小,胆子也非常小的小老鼠。来让我们一起学一学胆小的小老鼠。 过渡语:凶猛的大狮子和胆小的小老鼠,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小朋友想一想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狮子和小老鼠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感知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指向目标1、2) 1、观看第一段:(小老鼠遇难) 提问:(1)故事中都有谁? (2)谁遇到了危险?什么危险? (3)小朋友想一想,谁会来救小老鼠呢?(启发幼儿说出森林里的动物) 过渡语: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动物都能救小老鼠,那到底是谁救了

小老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观看第二段:(小老鼠求救) 提问:(1)小老鼠看见了谁?它对大狮子说了什么?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老鼠说的话。 (2)大狮子救小老鼠了吗?(让幼儿大胆想象) 过渡语: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狮子救老鼠了吗? 3、观看第三段:(大狮子救小老鼠) 提问:(1)大狮子救了小老鼠以后,小老鼠对大狮子说什么话? (2)大狮子听完小老鼠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大狮子帮助了小老鼠,它觉得自己不需要小老鼠帮助。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大狮子遇到了困难,小老鼠能帮助大狮子吗?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观看第四段:(大狮子遇难) 提问:(1)谁遇到了危险?什么危险? (2)小老鼠听到大狮子的求救声后救大狮子了吗? 过渡语: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老鼠救大狮子了吗? 5、观看第五段:(小老鼠救大狮子) 提问:(1)小老鼠用什么办法救出大狮子的? (2)小老鼠救了大狮子以后,大狮子对小老鼠说什么话? 过渡语: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看一遍。 (二)完整欣赏故事,大胆表达。 1、故事叫什么名字?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喜欢? 3、小结:大狮子能帮助小老鼠,小老鼠虽然小但是也能够用自己的本领去帮助大狮子。动物之间可以互相帮助,那我们小朋友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 三、结束部分 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别人吗?谁来说一说?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看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和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Array(1)主程序:MAIN 否

(2)冒泡排序子程序: SORT 是 否 是 否 是

四、程序清单 NAME BUBBLE_SORT DATA SEGMENT ARRAY DW 5 DUP(?) ;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 COUNT DW 5 TWO DW 2 FLAG1 DW 0 ;判断符号标志 FLAG2 DB 0 ;判断首位是否为零的标志 FAULT DW -1 ;判断出错标志 CR DB 0DH,0AH,'$' STR1 DB 'Please input five numbers seperated with space and finished with Enter:','$' STR2 DB 'The original numbers:','$' STR3 DB 'The sorted numbers:','$' STR4 DB 'The Min:','$' STR5 DB 'The Max:','$' STR6 DB 'The Average:','$' STR7 DB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average :','$' STR8 DB 'Input error!Please input again!''$'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PUSH DS AND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LEA DX,STR1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入数据 INT 21H CALL CRLF ;回车换行 REIN: CALL INPUT ;调用INPUT子程序,输入原始数据 CMP AX,FAULT ;判断是否出错, JE REIN ;出错则重新输入 LEA DX,STR2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出原始数据 INT 21H CALL OUTPUT ;调用OUTPUT子程序,输出原始数据 CALL SORT ;调用SORT子程序,进行冒泡排序 LEA DX,STR3 MOV AH,09H ;9号DOS功能调用,提示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INT 21H CALL OUTPUT ;调用OUTPUT子程序,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小老鼠和大狮子》的反思

《小老鼠和大狮子》的反思 《小老鼠和大狮子》的反思 针对期末的开课,我选择了一节关于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语言课.我们班的孩子在语言的发展方面比较好,而且对于语言课的兴趣比较的浓,所以在选择课的时候考虑的就比较的多,即不能太简单,这样会调动不起大家倾听、表述的兴趣,但也不能太难,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最终确定了这节课。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非常多的动物,而孩子们对于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而互帮互助是我们平时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强调和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人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能力都应该在幼儿时期就要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大班的孩子已经初步的具有互助和合作的意识,选择这节课的目的也是出于此。故事中大狮子和小老鼠,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故事的重点主要是突出以大帮小、以小帮大的主题,并且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并且根据图片和音乐,让幼儿更好的根据感知、推测、想象、表述等方面,让幼儿在故事的情节中看看、听听、讲讲,比较好的发展了孩子相关方面的能力,强化了互助合作的意识。 活动中加进了音乐的穿插,比较好的辅助了整个课的进程,而且也把孩子带入到了故事中去,很多孩子都跟着音乐的变化而表现出时而紧张、时而高兴的情绪,真正达到了课前的目标。而且通过自己比较生动的讲述,孩子的注意力始终围绕在故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故事中问题的解答和故事的扩散,使故事中的很多环节都是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故事的目标比较好的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也能很好的得到解决。但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虽然孩子回答问题比较多,但是孩子参与的还是比较的少,这个地方在自己组织的过程中是不成功的。 在讲述故事时,应该再配上故事的连环画,这样孩子能更直接的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以便孩子更好的掌握,这里是需要改进的。 另外在最后所要阐述的道理讲了以后,还应该最孩子着重的强调一下,比如说讲一个相关的例子什么的,以便孩子能对这个道理能有更深的印象。

用汇编语言冒泡排序经典程序

data segment A dw 03h, 0dh, 08h, 1dh, 20h, 0fdh ;两个字节保存一个值,对应十进制的3,13,8,29,32,253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push ds sub ax, ax ;ax寄存器清零 push ax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cx, 7 dec cx ;减1指令 loop1: ;cx=cx-1若cx!=0则继续循环 mov di, cx ;把CX寄存器的值传送到以DS寄存器(默认是DS寄存器)的内容为段值有效地址为DI 的存储单元中 mov bx, 0 loop2: mov ax, a[bx] ;把第bx个数传给ax寄存器 cmp ax, a[bx+2] ;比较第bx个数和第bx+2个数????? jle continue ;jle:小于等于则跳转,否则执行下句 xchg ax, a[bx+2] ;否则两比较数交换位置 mov a[bx], ax continue: add bx, 2 loop loop2 mov cx, di loop loop1 mov cx, 7 mov bx, 0 next: mov ax, [bx] push cx call show pop cx mov ah, 2

mov dl, ' ' int 21h add bx, 2 loop next ret main endp show: ; 显示ax里的值 mov cx, 10 cmp ax, 0 jle done div cl ;除法:被除数在DX,AX中,除数在cl中 push ax xor ah, ah ;xor实现两个操作数按位‘异或’运算,结果送至目的操作数中 call show pop dx mov dl, dh or dl, 30h ;或运算 mov ah, 2 int 21h done: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语言活动小老鼠和大狮子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小老鼠和大狮子》活动反 思 中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和大狮子》是一个幽默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活动目标是: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活动重点: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活动难点: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一、依次出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画面:这是谁?大狮子长的怎样?我们来学学它走路和说话的样子。这又是谁?小老鼠长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老鼠走路和说话的样子吧。狮子这么大,老鼠这么小,你们猜猜他们会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 二、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三、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四、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五、为故事取名字

六、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七、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能力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

WORD格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的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的功能,编写完整的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的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的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看排序前后内存数据的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其余值的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和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的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三、程序流程图 开 始(1)主程序:MAIN 初始化 键盘输入数据 调用INPUT子程序 显示输入错误 否 输入是否正确 是 显示原始数据 调用OUTPUT子程序

WORD格式 显示冒泡排序后的数据 调用SORT子程序 调用OUTPUT子程序 显示最小值Min 显示One子程序 显示最大值Max 调用One子程序 显示其余数平均值Average 调用One子程序 显示平均值二进制串Binary 调用One子程序 结束

(2)冒泡排序子程序:SORT COUNT1----外循环次数 进入COUNT2----内循环次数 i----数组下标 初始化 COUNT1=N-1 COUNT2=COUNT1 SI=0 否 Ai≥i A+1 是 Ai与A i+1两数交换 SI=SI+2 COUNT2=COUNT2-1 否 COUNT2=0? 是 COUNT1=COUNT1-1 否 COUNT2=0? 是 返回

小班语言《小老鼠和大狮子》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小老鼠和大狮子》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小老鼠和大狮子》教学反思 幼儿及教材分析: 故事《小老鼠和大狮子》中的角色富有童话色彩,两者之间有着鲜明的大小对比(大狮子体型庞大,威猛威严,小老鼠体型较小,活泼机灵)。故事情境性、互动感较强,其富有转折的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大篇幅的对话,成为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故事选用了四个场景,四幅图片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第一张图片是老师完整讲述事件内容;第二张是幼儿尝试带有语气的进行角色对话,并演一演;第三张是猜测想象小老鼠救大狮子的方法;第四张是故事结尾的呈现。 小老鼠和大狮子这两个动物形象,幼儿有一定的已有经验,知道两者的基本特征(长相、叫声),也能从外形、认知上感受到两者间的区别。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能够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支架,引导幼儿说清楚,使他人能听懂。同时能够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图片和情景,因此在故事情境中,引导幼儿感受小老鼠、大狮子的情感,并运用带有情境性的语言,进行角色对话。 成功之处: 1、教案设计结构比较完善 此次语言活动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我首先对教材和幼儿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把故事中的侧重点和幼儿已有经验,所需经验,通过本活动能得到什么经验都做了较详细的交代。其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面,通过让幼儿观察动物的部分外部轮廓特征,猜测动物,来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引发兴趣。在活动的核心部分,让幼儿在边看图边猜测故事情节中,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其中安排了许多的幼儿猜测和角色扮演环节,不但始终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在角色对话中来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最后,我在教案设计时,加入了很多的预设,事先对幼儿可能会有的反映进行充分的预设,能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顺畅更有准备,也能让我的回应能更丰富和有层次。 2、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关注度有提升 在此次活动中,我给予了每个幼儿充分的机会和尊重,在对幼儿进行提问时,给予他们思考的时间,在幼儿回应上提供一定的支架,引导幼儿说清楚,让其他幼儿都能听懂。在角色扮演时,原本设计请2名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但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的表演欲望

汇编语言实现冒泡排序(一)

;用汇编语言实现实现冒泡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数输出 DATAS SEGMENT A dw 100,344,3435,43433,3438,343,134,80,8,1000,65535,54,45 N=$-A ;计算数字所占的字节数 DATA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 START:MOV AX,DATAS MOV DS,AX MOV SI,0 ;SI遍历数字;前一个数的地址 MOV CX,N/2-1 ;设置循环次数,M(M=N/2)个数需要,循环M-1次 CALL BUBBLE ;调用BUBBLE将原来的数排序 ;输出排序后的数 MOV CX,N/2 ;循环M次输出排序后的M个数 MOV SI,0 ;SI遍历排序后的数 MOV DI,0 ;用DI记录数字的位数 MOV BP,N+5 ;BP用于遍历存储的转化后的字符的位置 SHOW: PUSH CX ;循环次数入栈 MOV DX,0 ;由于将要进行16位除需要置高16位为0 MOV AX,[SI] ;低16位为排序后的数 CALL DTOC ;调用DTOC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字符串 CALL SHOW_STR ;调用SHOW_STR将一个数转化得到的字符串输出ADD SI,2 ;下一个数 POP CX ;循环次数出栈栈 LOOP SHOW MOV AH,4CH INT 21H ;冒泡排序 BUBBLE PROC L1: PUSH CX ;将循环次数入栈 LEA SI,A ;SI遍历DATAS数据段的数字 L2: MOV AX,A[SI] ;将前一个数存于AX CMP AX,A[SI+2] ;比较前后两个数 JBE NEXT ;如果前一个数小于或等于后一个数则继续本轮的比较XCHG AX,A[SI+2] ;否则,交换前后两个数的位置 MOV A[SI],AX NEXT:ADD SI,2 ;下一个数 LOOP L2 ;注意内层循环的次数已经确定了 POP CX ;将循环次数出栈 LOOP L1 ;下一轮比较 RET BUBBLE ENDP

大班语言大狮子和小老鼠

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大班语言)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动物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从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的内容看,故事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懂得答应别人的事要尽量做到。从孩子的经验能力看,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易懂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可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对对一些事情进行简单的选择与评价。最后,大班的孩子喜欢对故事内容与情节发展进行推测,思维也能较自如地在“发散”和“集中”间转换,通过讨论、自主观察、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故事内容。 预设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猜测、想象大狮子和小老鼠之间的故事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2、初步懂得小有小的用处,人各有所长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活动准备: 1、前期知识经验准备:对动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对不同类乐曲有一定的感知。 2、物质材料准备:相关音乐、图片、课件。 重点:大胆猜测、想象大狮子与小老鼠之间的故事并创编故事结尾。 难点:懂得小有小的用处,人各有所长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流程:情境导入——看看议议——情感激发 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音乐设置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突出“大”与“小”的形象特点) 1、音乐引入,师:你们看外面的天气真好呀,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玩吧。(师生一起随着音乐“郊游”进入活动室) 2、秋天的草地可美啦,把森林里的动物也吸引来了。 1)播放音乐A《狮王进行曲》,听,谁来了?为什么?(幼儿:老虎、狮子) 师小结:对,沉重缓慢的音乐让人感觉是……庞大、凶猛的动物来了。 2)播放B段《意大利第四交响曲》,听,又有谁来了?为什么?(幼儿:小兔、小狗)师小结:轻快,跳跃的音乐让人感觉是……机灵、弱小的动物来了。 3、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来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狮子和一只小老鼠。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谁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一下。(幼儿:威武、凶猛的狮子)2)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幼儿:小小的、胆小的老鼠) 过渡:那么威风的狮子和胆小的老鼠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看看议议(大胆讲述图片内容并尝试续编故事结尾) (一)看看说说,了解故事前半段 1、师同时出示3张图片,请幼儿编成一个故事。 2、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讲的,师讲述故事 提问: 1):大狮子为什么会发火?狮子为什么要原谅小老鼠?大狮子是怎么说的? 2)如果是你被别人不小心弄疼了,你会怎么做? 小结:当别人不小心弄疼你时,要学会原谅别人。 (二)大胆猜想故事后半段,并大胆讲述 1、师:狮子被网困住,故事讲到这里,你们说,小老鼠究竟救不救狮子呢?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