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上册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上册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上册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上册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

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5.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6.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7.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8.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

停止加热

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10.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1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202137

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1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14.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1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6.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CO2B.Cl2C.O2D.N2

17.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 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18.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水分子间存在间隙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使扩散到水中的蔗糖分子更多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1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 X262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

C.

D.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H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序号)(4)装置F与装置B比较有什么优点?________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7)称取12.5克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再加入50克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2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 或 ____(填字母序号),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不与水反应

(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CO2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4)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_或________(填装置序号).

(5)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3.下图为实验室气体制备、干燥、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2

H CuO Cu H O ++ (1)若用Zn 和H 2SO 4溶液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氢气的_____;以免氢气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 ②生成氢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若以H 2O 2溶液为原料(以MnO 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并用来测定CuO 和Cu 的混合物样品中CuO 的含量,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C 。 ①仪器B 的作用是_____;

②仪器A 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③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 处大玻璃管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样品中CuO 含量。若反应后大玻璃管中红色的Cu 还没有完全消失,则样品中CuO 含量的测算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4.图甲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E 装置来收集CO 2,验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距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图乙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a 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C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D.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25.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

(4)小亮认为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26.(10分)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会使人中毒,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

③。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27.(6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

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

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

(表达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

该同学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阐述理由

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

“结论2”不正确

28.某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

(查阅资料)红磷和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对人体有害;氢氧化钠(NaOH)溶液能和产生的白烟发生化学反应,将白烟吸收。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1)在1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红磷,2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3号玻璃瓶中加少量白磷并注满水。把三个玻璃瓶同时放进盛有80℃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用注射器向2号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目的是____________。

(3)用注射器把3号瓶中水抽出,发现3号瓶中的白磷燃烧起来。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讨论分析)(1)对比1、2号两瓶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____________。

(2)对比_____________两瓶中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反思评价)该小组同学对图1装置又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图2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C、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D、每个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选项错误;

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

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

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面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

选B。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详解】

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有2种分子,故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分子的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等。

5.A

解析:A

【解析】

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

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

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

D、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故选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化学反应的一般表达式为:38222C H +O CO +H O 点燃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

式为:38222C H +5O 3CO +4H O 点燃

,依据化学方程式和题干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

A 、由图可得,甲的化学式为C 3H 8,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1ⅹ8=9:2,故不符合题意;

B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乙和丙的元素组成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C 、解:设44g 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乙的质量为x

382

22C H +5O 3CO +4H O

4416044g x 44160=44g x x=160g

点燃

故符合题意;

D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D 【解析】

A 、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

误;B 、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16、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错误;C 、由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 、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正确。故选D 。

点睛: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 正确;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不正确;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正确;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 不正确。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

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故选C。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电解水实验用直流电做电源,实验时常常会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在验证负极生成气体时,在点燃前要验纯。

【详解】

A、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

B 、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氢气,能燃烧,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不正确;

C、该实验中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选项不正确;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正确。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①②的质子数都是8,属于同一种元素,选项A正确;

B、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而①④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两者化学性质相似,选项B正确;

C、①③的质子数不同,①得到电子不能可形成③,选项C错误;

D、②③的质子数不同,核内质子数都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不同种离子,选项D正确。故选C。

12.B

解析:B

【分析】

本题可分析X、Y、Z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Q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20g﹣15g=5g,为反应物;Y的质量增加了32g﹣2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30g﹣5g=25g,未知的数值为37g﹣25g=12g。因此:A、该反应为:X+Q→Y,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故A错误;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故B正确;C、反应过程中X、Q 的质量比为:5:25=1:5,故D错误;D、Z的质量不变,Z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故A正确;

B、由微粒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B错误;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能示意CO与O2的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属于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都不为0,故D错误。

故选A。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A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变,故B错误;

C、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火焰更旺,故D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D

【解析】A、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含有氢分子,故A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4H表示4个氢原子,故B错误;C、1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Ca2+,故C错误;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A

解析: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高氯酸铵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没有碳元素,故分解后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碳元素,故选A。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选择装置①作为 O2的发生装置,当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选择装置②作为 O2的发生装置,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O2密度比空气稍大,且不易溶于水,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装置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才可收集气体,做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产生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做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1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与水分子间的间隙无关,选项A不正确;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只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解时,水分子首先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各自两两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因此水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B不正确;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得蔗糖和水充分接触,加快了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度,选项C不正确;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其原因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正确。故选D。

19.B

解析:B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26g-1g=25克,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32g-12g=20克,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25g-20g=5g,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5g=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25:20=5:4。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故A正确;

B、乙是生成物,故B错误;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故C正确;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2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只研究化学变化质量问题。

A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镁的燃烧实验,涉及到气体,但是没有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不能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D实验生成氧气,逸出,不能称量生成氧气的质量。故选A.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长颈漏斗水槽2H2O22H2O+O2↑ B和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cda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80%

【解析】

【分析】

解析:长颈漏斗水槽 2H2O2

2

MnO

2H2O+O2↑ B和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a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80% 【解析】

【分析】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实验室用B 装置制取氧气,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

MnO 2H 2O+O 2↑。故填:2H 2O 2

2

MnO 2H 2O+O 2↑;

(2)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制氢气用锌和硫酸不需加热用B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故填:BD ;

(4)装置F 与装置B 比较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由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只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其中的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来分离它们,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它们溶解在水中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二氧化锰,再洗涤后烘干即可,故填:bcda ;

(6)蒸发操作中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

4412.5g x

4.4g 10044

=

12.5g x 4.4g

??↑

x=80% 故填:80%。

22.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AF AH 试管口没有棉花团 2KMnO4 K2MnO4+MnO2+O2↑ ②③ E CaC2+2H2O=C2H2↑+Ca(OH

解析: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AF AH 试管口没有棉花团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②③ E CaC 2+2H 2O=C 2H 2↑+Ca (OH )2 C D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a 、b 的名称是:a 长颈漏斗,b 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AF 或AH ,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24222KMnO K MnO +MnO +O ↑,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难溶于

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填:②③。

(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E 。

(4)常温下块状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222CaC C H +2H O=+Ca(OH)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

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C 或D 。 (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从A 口进入。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3.A→B→D 纯度 2H2+O22H2O Zn+H2SO4=ZnSO4+H2↑ 吸收水分 2H2O22H2O+O2↑ 偏大 【解析】 【详解】 (1)①用锌

解析:A→B→D 纯度 2H 2+O 2

点燃

2H 2O Zn+H 2SO 4=ZnSO 4+H 2↑ 吸收水分

2H 2O 2

2

MnO 2H 2O+O 2↑ 偏大

【解析】 【详解】

(1)①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所以用装置A 作为发生装置;要制取干燥的氢气,可使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分后,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有爆炸的危险,所以要进行纯度的检验;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 2+O 2

点燃

2H 2O ;

故填:A→B→D ;纯度;2H 2+O 2

点燃

2H 2O ;

②锌与硫酸的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Zn+H 2SO 4=ZnSO 4+H 2↑; 故填:Zn+H 2SO 4=ZnSO 4+H 2↑;

(2)①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氧气和硫酸不反应,因此可以用浓硫酸吸收水分来干燥;

②以H 2O 2溶液为原料(以MnO 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 2

2

MnO 2H 2O+O 2↑;

③若反应后大玻璃管中红色的Cu 还没有完全消失,则质量增加的少,因此根据质量的增加计算出的铜的质量少,从而导致最终计算出的氧化铜的质量多,所以样品中CuO 含量的

测算结果将偏大; 故填:①吸收水分;②2H 2O 2

2

MnO 2H 2O+O 2↑;③偏大。

24.(1) ①是锥形瓶;(2)2KMnO4K2MnO4+MnO2+O2↑;AD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4)C ;(5)CD . 【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①是锥形瓶,(

解析:(1) ①是锥形瓶;(2)2KMnO 4

K 2MnO 4+MnO 2+O 2↑;AD ;(3)将燃着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4)C ;(5)CD . 【解析】

(1)据图可以看出,仪器①是锥形瓶,(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

K 2MnO 4+MnO 2+O 2↑.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

应,故要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3)实验室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CO 2,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C ,其中的注射器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5)A .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短管端管口通入,错误;B .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短管端管口通入,错误;C .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CO 2时,气体应从a 端管口通入,正确;D .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 端管口通入,正确;故填:CD .

25.(1)Ca (OH )2 +CO2 ="==" CaCO3↓+H2O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

(3)没有作尾气处理 应在a 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 (4)不可以 因E 装置中

解析:(1)Ca (OH )2 +CO 2 ="==" CaCO 3↓+H 2O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

(3)没有作尾气处理 应在a 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

(4)不可以 因E 装置中通入的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可能导致装置发生爆炸 【拓展应用】B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开始后,C 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B 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 )2 +CO 2 ="==" CaCO 3↓+H 2O (2)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对实验现象形成干扰,应在A 、B 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 装置,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

(3)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故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作尾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西周的分封》教案

课题第6课西周的分封主备人 备课时间第三周星期一第 1 课时备课组长 签名 考研组长 签名 教学内容1.知道西周灭商的史实。 2.了解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第1题:注意 引导学生从 根本原因、客过程 与方 法 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 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 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 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 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 建立。”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西周灭商的史实。 2.了解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三、自学自测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自学教材P25-29,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略读,结合书上插图, 并在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下面作好划记。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 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2.默记自测题 四、互动交流 1.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P26课中题) 用心爱心专心 1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202137 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 A.物质Y一定是单质 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 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 2.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4.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6.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B.H2O2C.H2CO3D.H2O 7.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 B.B C.C D.D 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9.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政治《1.1感受今日世界》教案二 湘教版

课题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政治《1.1 感受今日世界》教案二湘教版 主备人 备课时间第 1课时备课组长 签名 考研组长 签名 教学内容跨越国界的沟通 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和感受今日世界的信息化趋势;了解互联网的利 弊,并学会正确对待网络。 过程 与方 法 由谈话导入,自学自测、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本节课的知识,用当堂达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了解互联网,并养成科学上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什么是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利弊教学难点 辨证对待网络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分钟) 问:近期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的? 为什么说“世界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分钟) 1.互联网是什么; 2.互联网的利弊; 3.学会辩证的对待互联网。 三、自学自测(13分钟)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相关的内容,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略读,对照学习目标,结合自己的插图和自己的体验感受理解知识点,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就把要点划出来。 自测 (一)填空题 1.因特网诞生于()年,具有()、()、()、()等特点,因而在全球迅速发展。 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3.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了解(),进行(),获得(),扩大(),把世界变成了(),让我们拉近与()的距离,享受()的乐趣。 (二)问答题: 1.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今日世界? 2.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弊端? 用心爱心专心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数学有理数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10.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________秒时,P、Q两点相遇,求出相遇点所对应的数________; (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P对应的数. 【答案】(1)5;0 (2)解:若P、Q两点相遇前距离为3,则有 t+2t+3=10-(-5), 解得:t=4, 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4=-1; 若P、Q两点相遇后距离为3,则有 t+2t-3=10-(-5), 解得:t=6, 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6=1; 综上可知,当t为4或6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对应的数分别为-1或1. 【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 若P,Q两点相遇,则有 -5+t=10-2t, 解得:t=5, -5+t=-5+5=0, 即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 故答案为5;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 【分析】(1)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若P、Q相遇,则P、Q两点表示的数相等,由此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分相遇前相距3个单位长度与相遇后相距3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 2.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数a,b.其中a<0,b>0. (1)当a=﹣2,b=6时,线段AB的中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直接填结果) (2)若该数轴上另有一点M对应着数m. ①当m=2,b>2,且AM=2BM时,求代数式a+2b+20的值; ②当a=﹣2,且AM=3BM时,小安演算发现代数式3b﹣4m是一个定值.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多项式的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多项式的学 案 湘教版 1、什么是多项式? 2、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怎样确定? 三、自测: 1、填空: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多项式里, ,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多项式?哪些不是多项式? ①、95223+-+x x x ②、22++x y x ③、221y y ++ ④、a 1 ⑤、4y x + 是多项式(填序号) 3:判断: ①多项式5225b ab b a a -+-的项为5a 、b a 2、2ab 、5b ,次数为12;( ) ②多项式12324+-n n 的次数为4,常数项为1。 ( ) 4: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和次数,并指出是几次几项式? (1)2313x x +-; (2)2 5224y x x -+ 5:已知代数式3x n -(m -1)x +1是关于x 的三次二项式,求m 、n 的值。 6、把多项式123552--+x x x 按x 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是 。 按x 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 四、当堂达标: (一)、填空: 1、13 4452+--ab b a 是 次 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 ,二次项为 ,常数项为 ,写出所有的项 。 2、22 221b ab a --有 项,其中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 (二)、:指出下列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1、15+-x x 是 ; 2、222532y y x x +-是 。 3、多项式52342432+-+-x x x x 的次数和项数是( ) A 、次数是5,项数是5; B 、次数是4,项数是5; C 、次数是4,项数是5; D 、次数是4,项数是4。 (三) 、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多项式? ①、108523+-+y y y ②、2y x + ③、b a a 221++ ④、a 1 ⑤、b b a 2+ 解: 是多项式(填序号) (四)、把1532432--+-y y y y 按y 的降幂排列是 ; 按y 的升幂排列是 。 (五)、写出一个含有y x 、两个字母的四次三项式,使三次项的系数为-1。 解: 。 (六)、当m 为何值,多项式92)21(32 2+---y xy m x 中不含xy 项。

2020-2021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0-2021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经济学家将“食物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总额的百分比”叫做恩格尔系数。下面是红红家和明明家的恩格尔系数百分比,如果两家的食物支出总额相等,那么可以知道()。 A. 红红家消费总额高于明明家 B. 明明家消费总额高于红红家 C. 两家消费额相等 D. 无法比较 2.有一段路,已修,未修的比已修的少() A. 4.28% B. 57.2% C. 25% D. 33.3% 3.把20克盐溶解在80克水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 )。 A. 20% B. 25% C. 125% D. 75%4.把一个直径10厘米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两个半圆的周长的和是() A. 31.4 B. 62.8 C. 41.4 D. 51.4 5.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6厘米,它最多能够剪下()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纸片。 A. 6 B. 8 C. 11 6.小凡的邮票张数是小雨的,如果小雨给小凡45张,两人的邮票张数就同样多了,小雨原来有()张. A. 120 B. 360 C. 180 D. 7.若小强在小明的东偏南35°的方向上,则小明在小强的()的方向上。 A. 西偏南35° B. 南偏西35° C. 西偏北35° D. 北偏西35° 8.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A. 1200× B. 1200+1200× C. 1200-1200× D. 1200÷ 9.修同一段路,甲队需要8天,乙队需要10天,甲乙两队的工效比是()。 A. 4:5 B. 1:1 C. 5:4 二、填空题 10.如图,果园里种植杏树的面积占整个果园面积的________%;已知桃树的种植面积为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八年级上册政治 期末试卷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A.不违规B.不违德C.不违法D.不违纪 2.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感动了无数观众。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抗争,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边防战士的行为说明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等同的 B.维护国家利益有时要牺牲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必然产生冲突 D.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3.“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的乐趣。”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B.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C.承担责任是不能得到回报的 D.责任既意味着付出,又意味着收获 4.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学习,这是责任。在家里,我们帮父母做点家务活,这是责任。出门在外,为社会做点事,这是责任。这说明 A.角色不同,责任相同 B.角色相同,责任不同 C.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D.角色相同,责任相同 5.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由此可见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个人的努力 6.小刚有时旷课,还偷偷抽烟。老师告诫他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这句话可理解为A.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B.认识到违法犯罪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C.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D.有不良行为一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7.中学生小雅发现哥哥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些港澳台旅游的照片,,题目是“赴港澳台出国游之见闻”,小雅便立刻打电话给哥哥,向他指出其中的错误,并让他重新修改朋友圈。你认为小雅的做法是 A.小题大做,多此一举 B.打击分裂,保卫和平 C.识别伪装,积极监督 D.履行了义务,维护安全 8.巴西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由于适应能力强,生长快,捕食凶猛,我国将它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但是有些人买来当宠物甚至放生到野外,严重威胁本土物种生存。这些人的行为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政治《感受今日世界》教案 湘教版

课题第一单元第一节:感受今日世界主备人 备课时间第 1课时备课组长 签名 考研组长 签名 教学内容跨越国界的沟通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和感受今日世界的信息化趋势;了解互联网的利 弊,并学会正确对待网络。 过程 与方 法 由谈话导入,自学自测、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本节课的知识,用当堂达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了解互联网,并养成科学上网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什么是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利弊教学难点 辨证对待网络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分钟) 问:近期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你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到的? 为什么说“世界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分钟) 1.互联网是什么; 2.互联网的利弊; 3.学会辩证的对待互联网。 三、自学自测(13分钟) 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相关的内容,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略读,对照学习目 标,结合自己的插图和自己的体验感受理解知识点,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就把 要点划出来。 自测 (一)填空题 1.因特网诞生于()年,具有()、()、()、()等 特点,因而在全球迅速发展。 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3.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了解(),进行(), 获得(),扩大(),把世界变成了 (),让我们拉近与()的距离,享受()的乐 趣。 (二)问答题: 1.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今日世界? 2.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弊端? 3.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待展示交流时师生纠正。 四、展示交流,合作探究17分钟 用心爱心专心 1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试卷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来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3.判断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 C.体表被毛D.体温恒定 4.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谁家新燕啄春泥B.春蚕到死丝方尽 C.蝉噪林逾静D.早有蜻蜓立上头 5.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A.取食行为B.社会行为C.攻击行为D.繁殖行为 6.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7.大连在蛇岛上建立蝮蛇保护区,北京建立大熊猫基因研究中心,对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惩治行为,分别属于()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8.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肠杆菌 9.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识记: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企业; 2、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及其人物像; 3、1911年武昌起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5、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运用: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生自学,完成《株洲中考》相关内容的基础扫描,对于没把握的知识点做好记号 三、小组讨论没掌握的知识点 四、学生代表展示自学成果,其余学生仔细听,及时发现错误并适时进行纠正; 五、教师进行重难剖析: 1、近代化:是与“古代化”相对应的的一个概念,就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走向与古代不同的领域,日益与世界同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3、中国近代化 探索的 特点及 感悟: (1)、 特点:从 学习西 方的军 事技术 到学习 西方的 政治制 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2)、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在中国近代前期的探索中,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4、学习本单元知识,首先从地主阶级“自救”到资产阶级的革命入手,深入领会这一过程发生的原因、代表人物及其作用,找出其失败的原因,分析其作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其时代背景,注意分析的全面性。 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代表人物 奕曾李左张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等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 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前期 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培养人才 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四提倡四反对 性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前期;后期 失败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仅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是不够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弘扬民主、科学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数学几何模型压轴题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探究:如图①和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BC、CD 上,∠EAF=45°. (1)如图①,若∠B、∠ADC都是直角,把ABE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则能得EF=BE+DF,请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②,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数量关系时,仍有 EF=BE+DF; (3)拓展:如图③,在ABC中,∠BAC=90°,AB=AC=22,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求D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B+∠D=180°;(3)5 3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EAF≌△GAF,进而得到EF=FG,即可得到答案; (2)先作辅助线,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根据(1),要使EF=BE+DF,需证明△EAF≌△GAF,因此需证明F、D、G在一条直线上,即 180 ADG ADF ∠+∠=?,即180 B D ∠+∠=?; (3)先作辅助线,把△AEC绕A点旋转到△AFB,使AB和AC重合,连接DF,根据已知条件证明△FAD≌△EAD,设DE=x,则DF=x,BF=CE=3﹣x,然后再Rt BD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的值,即DE的长. 【详解】 (1)解:如图, ∵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 ∴AE=AG,∠BAE=∠DAG,BE=DG, ∵∠BAD=90°,∠EAF=45°,

∴∠BAE+∠DAF=45°, ∴∠DAG+∠DAF=45°, 即∠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2)解:∠B+∠D=180°, 理由是: 如图,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则AE=AG,∠B=∠ADG,∠BAE=∠DAG, ∵∠B+∠ADC=180°, ∴∠ADC+∠ADG=180°, ∴F、D、G在一条直线上, 和(1)类似,∠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故答案为:∠B+∠D=180°; (3)解:∵△ABC中,2BAC=90°, ∴∠ABC=∠C=45°,由勾股定理得:22 AB AC +,

2020-2021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0-2021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七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能用ABC ∠,B D,α∠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A . B . C . D . 2.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照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x 元,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 A .0.8×(1+40%)x =15 B .0.8×(1+40%)x ﹣x =15 C .0.8×40%x =15 D .0.8×40%x ﹣x =15 3.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三等分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 6CE =,则AB 的长为( ) A .18 B .36 C .16或24 D .18或36 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50天完成,甲先单独做4天,然后两人合作x 天完成这项工程,则可列的方程是( ) A . B . C . D . 5.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且OA+OB=OC ,则下列结论中: ①abc <0;②a (b+c )>0;③a ﹣c=b ;④ |||c | 1||a b a b c ++= .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是加工零件的尺寸要求,现有下列直径尺寸的产品(单位:mm ),其中不合格的 是( ) A .Φ45.02 B .Φ44.9 C .Φ44.98 D .Φ45.01 7.下面结论正确的有( )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 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 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二)(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图1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二) 【学习目标】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经历测定液体密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回顾 1、测密度的原理 ,测质量用 ,测体积用 2.(1)如图13所示的量筒是以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 ;测量时如果 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二 【实验探究】 1、测量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 (2)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 (3)计算石块的密度 (cm 2、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三 讨论答疑 替代法测液体的密度 例、小刚同学想测液体奶的密度,但家族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例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 (1)他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 3=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1) 2) 3) (3)请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她计算牛奶的密度 例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 积 是 ____________cm 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

175.6g ,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 3;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明做测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时,在测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的位置,则接下去的操作应是 。 当堂达标 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2)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3)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4)用天平测出倒掉油以后烧杯的质量 2.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中表示了他得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得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为62克 B.乙认为他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C.丙认为他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丁认为他得实验操作简捷,结果正确。 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10-16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图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 .又测出48g 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 位置如上右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 。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 3 . 5.在“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小石块密度”的探究实验中: (1)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将游码移至天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把待测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码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记下小石块的质量; ④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后,慢慢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水未溢出),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 ; ⑤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ρ. 以上设计在②、③之间和③、④之间缺少两个重要步骤和某个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请详细叙述缺少的操作过程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加注字母。 在②、③之间加入的步骤: ; 在③、④之间加入的步骤: 。 (2)用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该小石块的密度ρ= 。 图10-16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今年春天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钉钉对实现停课不停学做出了不可磨火的贡献,为了缓解视疲劳,很多同学使用电脑版钉钉,然后通过手机扫描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二维码登录 (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是() A. 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B. 二维码发出亮暗不同的光经镜头折射成像 C. 二维码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D. 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2. 小明把上钩后的鱼匀速拉出水而过程中,会感觉鱼逐渐“变重”,关于小明用该鱼竿钓鱼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鱼竿是省力杠杆,鱼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B. 鱼竿是省力杠杆,细绳上的拉力逐渐减小 C. 鱼竿是费力杠杆,鱼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 D. 鱼竿是费力杠杆,细绳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 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 C.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 D.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闻英声而知貝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上课回答问题要大声”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音调要髙一些 C.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D. 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 某种“气凝胶”的密度只有3kg∕m3但硬度却很大,如果用“气凝胶”做一尊仿真成人 雕像,那么其质量相当于() A. 一个苹果 B. 一个鸡蛋

C. 一枚硬币

D. 一辆汽车 6. 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IOOdm B.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 D.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25Okg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髙"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髙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8.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9. 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毬,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瞇会消失.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图甲,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C. 图乙,洗手后用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 图丙,附在铁丝网上霜的 甲 B. 乙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Unit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

课题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英语 《Unit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教学案24 人教新目标版 主备人 教学内容Section A 1a 1b 1c 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1.Talk about appearances and personalities. 2.Master the usage of “ used to do ” 3.Talk about what you used to be like. 教学重点The usa ge of “used to do” 教学难点The negative and interrogative forms of “used to do” 教学过程 Period 1 Step1. Learning aims. Show the learning aims to the Ss. Step2. Revision and warming up. Ask two students to stand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n ask the other Ss: What does he/ she look like? What is he like? Encourage the Ss to give the right statements. Then collect the words to describe people. Ask the Ss to fi nish 1a using the description words. Read the words aloud. Step2. Lead-in and presentation. As time goes on, we are changing every day. For example, we’re growing taller and heavier. Our hair is longer and longer day by day .Now think about your changes in the past years. Show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to the Ss. used to be + adj. 过去常常是… used to do 过去常常做… It’s easy to put t he expressions into use. Look at th e following examples. Then read and translate them. She used to be short. I used to like basketball. She used to smoke, didn’t she? Yes, she did. I didn’t use to like English.

2020-2021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高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2021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高一数学上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f (x )=23,0 {log ,0 x x x x ≤>那么f 1(())8 f 的值为( ) A .27 B . 127 C .-27 D .- 127 2.函数()ln f x x x =的图像大致是( ) A . B . C . D . 3.设集合{|32}M m m =∈-<

D . 5.设log 3a π=,0.32b =,21 log 3 c =,则( ) A .a c b >> B .c a b >> C .b a c >> D .a b c >> 6.若函数2()sin ln(14)f x x ax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7.已知111,2,,3,2 3a ??∈-??? ? ,若()a f x x =为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值是( ) A .1,3- B .1,33 C .11,,33 - D .11,,332 8.函数f(x)=23x 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 .(-2,-1) B .(-1,0) C .(0,1) D .(1,2) 9.若a >b >0,0<c <1,则 A .log a c <log b c B .log c a <log c b C .a c <b c D .c a >c b 10.函数3 222 x x x y -=+在[]6,6-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宋金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主备人 备课时间第1 课时备课组长 签名 教研组长 签名 课标内容知道宋与金的并立 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女真的兴起和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的 建立;南宋初年金军的南下;岳飞、岳家军和郾城大捷;岳飞被害;1141 年宋金和议。 过程 与方 法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①女真族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对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 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③金对北宋 的战争是掠夺性的战争,北宋政府中以李纲为首的抗战派的抗金斗争得 到了人民的支持和尊敬,而投降派的可耻行径受到人民的谴责和唾弃。 教学重点 1、岳飞的抗金斗争。 2、宋金议和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岳飞的抗金斗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屏幕里播放《精忠报国》的VCD),同学们都知道这首是歌颂哪位英雄人物 的吗?(学生答:岳飞)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和他率领的岳 家军是如何抵抗金的入侵,南宋和金的对峙局面又是怎样形成的?今天就让我 们穿越时空,去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和他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吧。 二、“学习目标”:知道宋与金的并立 三、自学自测: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45-49(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略读),独立完成 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结果。 6分钟后, 完成下列自测题,比谁能又快又准地完成。 1、年,女真族首领______建立____,定都_____。 2、______年,主战派大臣______和广大军民坚决守城,加上各地援军纷纷赶 到,从而打败金军,取得东京保卫战的胜利。 3、____年,金兵北撤时,掳走______ 、 ______ ,北宋灭亡,史称“_____”. 4、____年,_____即位建立南宋,定都_____.赵构就是宋高宗。 5、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_____率岳家军在___大败金朝主力骑兵。 6、_____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形成了_____________。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情 (四)、讨论答疑: 学生5分钟讨论以下问题,10分钟分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导教。 1、从东京保卫战的胜利到“靖康之变”的发生,你得到什么启示? 2、有同学说:“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岳飞镇压过洞庭湖边的农民起义军。另 1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选择题试卷

深圳西丽湖世纪星学校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选择题试卷 一、选择题 1.下表资料直接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C.基因(遗传)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来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3.长沙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在洋湖湿地重建后,洋湖的鱼类增多了,与水亲近的动物也变多了,白鹭等鸟类开始大量回归湿地,经统计,目前洋湖湿地内共有动物300余种。这体现了() A.生命多样性B.种类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4.微小的细菌和真菌是人类的好帮手。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及其原理搭配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酿酒—产生酒精B.乳酸菌—生产泡菜—产生乳酸 C.醋酸菌—制酱—产生醋酸D.酵母菌—制作馒头—产生二氧化碳 5.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固着在同一块骨上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 C.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 6.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动物具备的特征是()

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学案二 人教新课标版

课前预习:预习是自学的开始,自学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 单利润=售价— =利润率 ;利润率=利润/ 。 【学习目标】 1、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利润问题); 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自学自测】 自学指导:完成下面例题,并完成知识梳理、基础过关、能力提升。 知识梳理: 例: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运动衫,评价每天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赢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运动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销售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每件运动衫应降价多少元?分析:×售出件数=赢利总金额 基础过关: 1、某超市经销一种成本为40元/kg的水产品,市场调查发现,按50元/kg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kg,销售单位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kg,?针对这种水产品的销售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 (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月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 (2)设销售单位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不必写出x的取值范围) (3)超市在月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问这种水产品应该上涨多少元? 课堂突破:要成功就要有突破!

【讨论答疑】【课堂小结】 1.你学会了:; 2.存在问题:。【当堂达标】 1、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若每件的售价为a元,则可卖出350-10a 件,物价局规定商品的利润不能超过进价的20%,商店计划要赚400元,则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多少元? 2、(2006年南京市) 西瓜经营户以2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小型西瓜,以3元/千克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售出200千克.为了促销,该经营户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0.1元/千克,每天可多售出40千克.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00元,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低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