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爱情词感情寄托

纳兰性德爱情词感情寄托
纳兰性德爱情词感情寄托

毕业论文(设计)

论纳兰爱情词的情感寄托

Entrusted emotion of the Poems of Nalan Xingde

姓名:

学号: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07

指导教师:

2011年 1 月日

摘要

清初词人之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一生著作颇丰,而最出名的自然是他的词,共计347首,其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他的爱情词。纳兰爱情词“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髓部分,是诗人呕心沥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爱情词在纳兰词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以纳兰爱情词为研究蓝本,分析纳兰三段不同的爱情及其爱情词的情感寄托。

关键字:纳兰爱情词情感寄托哀感顽艳

Abstract

Nalanxingde was a poe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 originally name was called Chengde, nichname was rongruo and his literary name was Lengjiashanren.His name was famous and his words was the most outstanding on the literary scene. Nalan `s words have about 347, love words take up about one-third of his words,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e word.The main tone of love words is mournful and agreeable.

Key words:Nalan love words miss mournful and agreeable

正文:爱情,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它给人带来欢乐和希望、痛苦和煎熬。爱情也是人类最丰富最复杂的情感,它把人的种种体验熔于一炉。所以,爱情成了无论文学还是影视作品最永恒的主题。纳兰性德写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纳兰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他的词所描写的爱情别有一种哀感顽艳、凄婉深沉的美。

自灰色的高三生活中无意读到一行字——人生若只如初见。片刻间,仿佛往事如潺潺小涓,尽数流来。于是,我开始搜寻他的足迹,进入了这个男子的世界,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每读着纳兰的词,尤其是他的爱情词,总能让我浮躁不安的心,在喧嚣中麻木之后,为他痴情迷醉,柔弱敏感好一阵子而不可自拔。纳兰词总能在无声无息中让我的心平平仄仄地颤动起来,轻易地触摸到心底的最深最柔软处,情到深处,甚至暗暗生出一种欲哭的冲动,然而个中情味又不能一一道出,每每读着纳兰的爱情词,我总不禁想要问自己:容若的挚友顾贞观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那“纳兰心事”我到底有没有读懂呢?

纳兰性德是刻画爱情的词坛高手。爱情词是纳兰任情率性的结晶,独抒心灵的吟唱。他的爱情词哀婉清丽,感情真挚直露,自然晓畅,不加雕饰,“纯任性灵,纤尘不染”[1],纳兰容若的好友严绳孙就说纳兰词“蕴藉流逸,根乎情乎”[2]。王国维高度评价纳兰词:“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3]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称他为“国初第一词人”。

纳兰有词作三百余首,集中收录在《饮水词》中——名从“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五灯会元》里道明禅师答庐行者语中来,颇有炎凉之意。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4]《饮水词》收录的347首中,爱情词占三分之一多的篇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纳兰容若自身的一部情感自传。

在纳兰容若的爱情词中,“愁”字用得最多,几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个“愁”字。随手拈几句来说,如:“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几为愁多翻自笑。”“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一种烟波各自愁。”“天将愁味酿多情。”

纳兰一生衣食无忧,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贵为相国之子,有名门佳丽为妻,自己是康熙的一等御前侍卫。家世,名利,权位,美色,这几样莘莘仕子追求一生的东西,他都拥有了。在旁人看来,容若应该安享富贵,没有郁郁不乐的理由。可是,细读《饮水词》,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他为什么愁呢?是因为诗人天生的忧郁?仕途并不如意?还是因为他的父亲?

我认为其实纳兰的愁更多的来自情,来自于爱情。来自于那一个个离他而去的奇女子。爱情生活不如意是导致他孤独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

纳兰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笑,悲凉伤感,凄怨苦多。然而爱情使他孤独忧郁,却也是是他词创作源泉之一,其爱情词基调多为沉重而感伤。那几个奇女子,在容若短暂的生命中其地位可见一斑。传言中的初恋情人是后来入宫为妃的表妹。之后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二人琴瑟和谐,却在二人成婚三年后,卢氏因受寒而离世。哀伤之余,容若再遇浙江才女沈宛,与之相处一年,容若便匆匆逝去。令人扼腕叹息。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及近代学者在研究《红楼梦》时,总要与纳兰性德联系起来,如:“《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5]。又如:“近人多谓《红楼梦》一书为记清朝明珠家事而作,至于书中人物,各有所指,则又言人人殊。大概以纳兰容若为

全书主人翁贾宝玉者近是”[6]。虽然这些议论是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之谈,但反过来把他与贾宝玉试作比较,不难发现他们之间颇多相似之处。我们从《红楼梦》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情种”,而《纳兰词》中,则包含了大量的爱情词,这些词写得情意缠绵、真挚动人。据说当乾隆读至《红楼梦》之际,笑曰:此乃明珠家事也。每每读着纳兰的爱情词,我也忍不住恍若觉得纳兰就如那温柔乡大观园里的宝玉,都是天生的情根深种。文人多情,而唯有情种才能写出这样伤感苦涩凄绝哀婉的词句。

从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中所表现和流露出的感情可以看出,他很可能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痛苦的“恋爱”。在清人的笔记中,也多有这方面的记载,具有代表性的如:“是书力写宝黛痴情,黛玉不知何人?宝玉固全书之主人翁,即纳兰侍御也”[7]。把他与小说中的“宝黛之恋”联系起来,说明他很可能有相似的经历。在他的词作中,有首题为《咏红姑娘》的〔眼儿媚〕,有人说这个“红姑娘”就是他的恋人,也就是他入宫的“表妹”。虽然这些传闻未必可靠,我们也很难考究,但从他的词中,我们又可实实在在地看到他感情上所承受的痛苦磨难,让我宁愿相信确有这样一段恋情。对于这位姑娘的名姓及详细情况,我们无法弄清也不必费力去考证,倒是通过记叙和描写爱情的词章,可以从中了解纳兰性德的爱情经历和观念,从他的每一首表现爱情的词中都可以看到一个生动的场面,体会到作者如海涛般涌动的情感,从中撷取一些表现特定场面的词并连缀起来,不仅可以看出他爱情经历的过程和感情发展的脉络,也能得到他的一部“恋爱史”,请看如下的几首爱情词: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听花嚼芷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这首词记述了词人在18岁那年,开始萌发了爱的欲念,于是就注意打扮和修饰自己,整日口中嚼着香草,在琵琶上弹弄着相思的乐曲,但却不知去向哪个姑娘表达。只能在灯下独自沉浸在对姑娘思念的幻想中,即使看好哪个姑娘也无从言起。这当是他萌生爱情欲望的开始。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

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这首词记录了在暮春季节,院落井边,满地残红,冷漠凄清,多愁善感的人心绪迷茫、怅然若失。她,蓦然出现了!刹那间四目相对、惊鸿一瞥,禁不住心神荡漾、迷离恍惚。伊人眼波横流,而心事难度。从此,簟波纹席之中、灯光烛影之下,伊人倩影驱之不离、挥之不去。相思之情,如梦如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男子辗转灯影的单相思的苦恼,含蓄蕴藉,婉曲凄迷。

〔红窗月〕梦阑酒醒,因循过了清明。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

犹记回廊里誓生生。金钗钿盒当时赠,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

鉴取深盟。语罢一丝清露温银屏。

这首词说的是两人自暮春相见,到清明时已发展到了在回廊里幽会,虽然他们都明知前途险阻重重、难以结合,但仍互换了信物,并山盟海誓地私定了终身。

这当是表明他们的爱情已发展到了难分难舍并互相表明矢志不渝决心的阶段。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这首词写他们在热恋期间一次值得回想的美妙场面,表现了情人相遇的心态。上片劈头四句,便揪紧了人们的心弦。有情人相逢,本该有多少知心话要说,然而他们却默默无语。她,芙蓉花一般的脸上泛起红晕,匆匆走开,玉钗抖动,步履含愁。下片待唤更止,欲诉却离,转又轻叩玉钗,暗中传意,少女含羞多情之态如在眼前。词通过极其细微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含蓄迂曲地表现了青年恋人无法言传的心境。那绵绵情意中掺杂着的苦涩辛酸有谁能知?每次读着这首词总让我想到宝黛诉衷情那一章节,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一字也说不出。

情人相遇,衷肠难诉,更有“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的难言之隐。一曲《临江仙》即赋恋人失约的无奈:

〔临江仙〕[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星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栏

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这首词表现的是作者与姑娘相约幽会,夜已三更,新月如钩,疏星几点,爱人却久候不至。面对凄凉夜景,烦乱焦虑,无法入眠。所谓“瞿塘风雨”,暗示着横亘在恋人们中间的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是它,使“曾有约”的人终于失约,使有情人被“错恨无情”,使伫望的人柔肠寸断、百感凄恻。可时已半夜,爱人却久候不至,面对凄凉夜景,作者感到内心焦虑和孤寂。这当是表明他们的爱情已遇到强大势力的阻隔和干扰,预示前景不明。纳兰描写失恋者心情的词,低徊婉转,别具韵味。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捋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这首词写别后相思。上片写追忆往日的恋情,虽然在幽会时以“手捋裙带”的“爱抚”动作表面上表现了幸福甜美的情景,但当时内心却充满了苦涩和愧疚心情。下片侧重此时的心理刻画,结句用一景语,余有不尽之意。上下片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更为突出了。

然而,当年曾经青葱相伴青梅竹马的女子,终究,未能遂愿,被选秀入宫,使朦胧的蓓蕾凋萎了。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怨恨。辘轳金井,落花红冷,伊人已远去,只留下你在簟纹灯影里的声声叹息。

在一首〔虞美人〕中,他说:“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应当是他实写与姑娘被迫分手后的“十年”中,无时不保持对心上人的苦苦思念之情。

不仅如此,他在一首〔阮郎归〕中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钦牛津,相对忘贫。”在这首词的上阙中,他愤愤地发问上苍,把一对有情人隔作两处,使他们痛苦相思却不能相亲,自然界美好的春天让谁享受?在下阙他连用三个典故,来表明自己也要为了爱情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即使天上人间亘隔也在所

不惜,甚至宁愿抛弃现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而换取与心上人的“清贫厮守”。

纳兰性德还写过许多表现夫妻爱情的词,其词句婉丽优美,情意绵长。他一生有过两次婚姻,原配卢氏死得很早,之后,纳兰性德又续娶了继室官氏。有关他两次婚姻的具体情况我们都不得而知,但从他记录和描述婚后生活的词章可以看出,他与卢氏夫妻之间感情甚笃,婚后生活甜蜜幸福,为此,他曾写下过很多表现美好生活和夫妻恩爱的词章。

康熙十三年(1674年)容若十九岁,与十七岁之卢氏成婚。掀开其夫妻爱情生活之帷幕。卢氏之父卢兴祖乃两广总督,与纳兰门当户对之大家闺秀。

有关卢氏之记述道“夫人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训,娴彼七襄,长读父书,佐其四德”。可见卢氏乃美丽端庄、有教养、有文化、三从四德之标准淑女。容若与卢氏少年夫妻,柔情万般,恩爱美满。

从此时期容若的诗词,可以看出他与卢氏夫妻之间感情甚笃,婚后生活甜蜜幸福,亦能感受到其神怡心醉的燕尔之悦,为此,他曾写下过很多表现美好生活和夫妻恩爱的词章:“戏将莲菂抛池里,种出莲花是并头。”其庭院中以嬉戏表达对爱情之美好憧憬活现眼前。“偏是玉人怜雪藕,为他心里一丝丝。”形象地勾画出情人的心心相印和爱之绵绵。“为怕花残却怕开”表达容若不敢轻意触动美好,生怕失却的担心。“兽锦还余昨夜温”那种对红绡帐中卧鸳鸯的回味、重温,如痴似醉。“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描述了在无限温馨中,对心上人之倾心研读与细细欣赏,才子遇佳人,风月无边,天地浪漫。

当婉丽柔美的卢氏来到你身边时,琴瑟相谐,伉俪情深,温暖了你怅惘的心。红菂桥边,轻轻牵素手,缱绻和幸福溢满了英俊清癯的脸庞;渌水亭畔,双双身影留连于花前月下,陶醉在红袖书香里,年轻的心若朝阳般明媚。

我们知道纳兰性德作为康熙宠信的殿前侍卫,经常要入值宫禁或随皇上南巡北狩,这样能厮守在家的时间就不多了,只能让万缕情丝萦绕心头,倾泻在词章里,因此他也常填一些思念家室的词作。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烛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词的上阕写征人对妻子的思念。他遥望微云一抹的山峰,那清隽的山色,仿佛妻子清晓画的黛眉。词的下阕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妻子对着红烛,盖着锦绣棉被,却心意惆怅、寂寥空虚。她思绪万千,灵魂似乎已飞跃到荒村野店,和丈夫一起听西风的呼啸。那温馨中夹杂着的荒凉,那凄怨中夹带着的缠绵,给人一种酸楚惨淡之感。

又如在题为《萧寺纪梦》的〔寻芳草〕中写道: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到: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若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

这首词写作者客居佛寺,酣然入梦,与妻相会,窗下联诗,情意浓浓。妻子“薄嗔佯笑”,娇憨可爱。夫妻紧偎、柔情蜜意、难舍难分。可梦中醒来,面对的却是佛寺里的“琉璃火”,更感冷落萧索、怅然若失、虚无空幻。

有首〔南乡子〕《捣衣》这样写道: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坫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这首词写了当丈夫出门在外,妻子独守空房,思念征夫的悲苦心情和凄凉情景。

每随皇帝出巡、奉旨外差,多情之容若又平添离仇别恨。

千重烟水路茫茫,不许征人不望乡。次是月明无睡夜,尽将前事细思量。”

“碎虫寒叶共秋声,诉出龙沙万里情。遥想碧窗红烛畔,玉纤时为数归程。”

多情的纳兰性德远离家乡时,经常做一些思乡的梦。他就以纪梦的形式来抒写离愁别恨、家园妻室之恋。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照大旗。

心系娇妻,千里寄怀。如是郎才女貌,乃天设地造之佳配也。此时恰浪漫年龄,新婚燕尔,真正之生活尚末开始,各种矛盾均未形成、展开。更兼容若之特质与其诗词之魅力:升华情感,煊染生活,能带着理想,牵魂引魄,游梦天方,如比翼之鸟,振翅双飞。一路欢歌。可谓容若升华了爱情,爱情成就了容若。

可是一切如春梦逝水,在美满幸福的夫妻生活仅仅持续了三年后卢氏就死于难产。小小年纪就遭受了这般的沉痛打击。破碎的心,顿时浸在寒更雨歇的葬花天气里。一片伤心画不成,再也没有被酒春睡之重,没有了赌书泼墨之香,只可听到纳兰公子的痴情心语:“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容若于双林寺为亡妻守灵时,仍难确信此生死诀别,“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伥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通志堂集》卷十三称:“他妻子死后,顿觉生死无常,人生乏味,所以发之于词,遂多凄怨之音”。在卢氏卒后的八年时间里,“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8]对卢氏离世的怀念和伤悼一直伴随到他生命的终结。“纳兰性德用以抒发悼亡的幽咽,寄托生死殊途的哀思,且投入时间之长,硕果之丰,境界之高,在文学史上无出其右者”。[9] 人类的爱,原本亦是很简单很平常。清水般纯静的生活,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平和之爱。只不过,它是以一种温纯静默的形态。轻轻浮起一世缘份的镜花水月,这样的爱深厚到平常,成为我们的呼吸,不易察觉。失去了,却如缺氧般不能呼吸。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词人对卢氏的怀念淡薄。死别吞声,触景伤怀,无论是在花前,月下,清明,七夕,还是重阳忌日,每一念及,词人便泪如泉涌,并留下一篇篇悼亡词。《青衫湿遍?悼亡》是第一篇悼亡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写于卢氏亡故的半月后。曲为容若自度,“词情凄惋哀怨,真可说是一曲声声血,字字泪的悲歌惋唱,读来令人为之泣下”[10]。“神伤”“寸裂柔肠”之沉痛溢于言表。上阕词人回忆妻子去世前带病在灯下做女红的情景,禁不住泪流满面。又想到胆小的妻子平日里连空房都不敢独守,而如今,却只有梨花之影相伴,词人再也控制不住悲痛的情绪,愿为妻子的魂魄指明回家的道路。词的下阕,通过对玉钩斜路、蔓草、长眠和椒浆等有关墓地丧礼方面的叙述,真切地体现出词人对妻子去世的深重悼念之情。最令人潸然泪下的还应数“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想到妻子到了九泉之下还在为丈夫担忧、操心,规劝丈夫应多珍重自己。这是多么诚挚的夫妻之情!然而逝者已矣,生者何如?“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自卢氏卒后半月作第一首悼亡词《青衫湿遍》,纳兰词中悼亡之吟不绝,似乎每一个时节如亡妻的忌日、七夕、除夕、重阳、清明都能触发他对卢氏的思念之情。纳兰的悼亡词有小令,也有长调,写得柔肠百转、凄婉悱恻、声泪俱下、夺人心魄。

又一明确表明悼亡的词《青衫湿?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凄灯风毡,痴数春星!

写无人与共的凄凉孤独。痴情至极,以为妻子重回,却只是,对影春星。终是无人共话,更觉多情痴苦。想起潘岳的悼亡诗,亦是如此。潘岳的悼亡诗多写自己在妻子死后自己无法忘怀的种种情状。“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皆是无法从中自拔。床空屋虚无人共话的凄凉冷清,更突出此前缱绻之爱与现在的悲切之痛。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诸悼亡词中的代表作: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她年年苦乐,与谁相依。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都薄命,再缘悭吝剩月残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劈头一句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他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天人相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三年忌日,这种愁恨有增无减。词从空阶雨滴,淫雨葬花写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痛心疾首之余,幻想妻子的死只是一场梦。

可是哪有一梦三年的呢?继以夜台幽远,书信难达,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纳兰词哀感凄厉、凄婉欲绝的风格从这首悼亡词中可见一斑。

这般的为爱妻悼亡之词,似要人悲怆泣血肝肠寸断才罢。

张仁政曰:“先生弱冠时,已赋悼亡,缱绻哀感之作,居词集之半,声泪俱随,令人不能卒读。”[11]这些悼亡词忆往追昔、低徊缠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具有不朽的魅力。陈维菘说:“《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12]顾贞观说:“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婉后喜悦。”[13]

翻开《饮水词》微黄的篇章,稍作留意即可看出,前后所写的词风格竟是截然不同。从鲜衣怒马,红袖拭泪的年少轻狂到容颜未老,一身沧桑的心灰若死,他的词风几在一夕之间即是天翻地覆的改变,抛弃了年少时的奢华靡丽,拾回最终的平淡悠长。原以为时间终会洗去一切伤悲,却未曾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个美丽的女子却并没有如意想之中的淡去,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他为妻子卢氏写的悼亡之词,可谓字字泣血,其情真意切,悲痛伤魂令人扼腕叹息。甚至有很多人认为,纳兰词风格的改变就起始于卢氏的逝去。他与卢氏的爱情故事作为一曲千古佳话,代代传颂。

今后之日子里,纳兰续娶了官氏,颜氏为侧。然再没有激动。如若还有梦,只是卢氏魂来神往,重温旧情。直至邂逅富有诗词才华之沈宛,容若方为之动心。飘逸如梦的沈婉,聪颖灵透,抚琴习律诗词皆通,深深倾心于忧郁痴情的纳兰公子。如爱卢氏一样,纳兰深沉地爱着她。执红颜之手,志趣相投,两情相悦,有瑶琴宝鼎、诗词书画相伴,并肩在夕阳影里,倚马挥毫,疲惫的心有了暂栖的港湾。

作为乌程才女,沈宛出色之词作《选梦词》刊行于世,为纳兰性德所欣赏。正是对寻觅知已之渴望与怜惜,使容若与沈宛两人有情有意,遂结金兰之好。

然因沈宛的身份和血统,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纳兰府。容若接沈宛于京城德胜门内置房安顿,过着情人式之生活。然好景不长,半年后容若突然去世,留下孤独的沈宛和容若之遗腹子。沈宛含泪返回江南,以词作抚慰她心中伤痛。有情人难成眷属,留下一段令人扼腕之的风流憾事。

“天上人间惧惆怅,经声佛火两凄迷”,哀莫大于心死,用整个生命呼唤情,拥抱爱的诗人,还有什么能让你充满希望呢?

容若爱妻、情人之生离死别,犹感情生活之一波三折,宕荡起伏。其诗词凭添冷暖色彩。他是人世间的痴情种,在凄美的词藻中苦恋自己的爱人;

世俗总结说:情深不寿。意思是情深至天妒,天亦不宽容,令其夭折。

爱情这种被人传唱千年的唯美之物,在我看来,犹如神一般高不可攀。身处在现在这个高速运转物欲横流的时代的我们整日带着自己独有的面具奔波忙碌,身心疲惫于学业事业,难有时间去关怀人与人之间最微妙最悱恻的切身感情。或者我们实在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或者只是因为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或者只是因为彼此在一起不算太难过,又或者只是顺应社会大众的眼光或需要……男欢女爱犹如戏剧,说了喜欢便在一起,为了理想中的爱情而爱情,转眼又变成了友情或亲情或陌路。在这用钢筋水泥铸就的细小的都市里,感情可以转帐,婚姻可以随时冻结,激情可以透支,爱情善价而沽。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无法厮守终生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坐另一班机。今天的长相厮守,只是尽力而为而已。最安全和最合时宜的方式,还是和自己厮守。

诵读纳兰哀感顽艳的爱情词,似乎瞬间便能抚慰我这种人的内心渴望。而喜欢纳兰的爱情词,便注定是我一生的宿命了。

参考文献:

[1]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

[2] 严绳孙:《成容若遗稿序》。

[3]王国维:《人间词话》。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七十七《渌水亭杂识·跋》

[5]俞樾《小浮梅闲话》之十八《曲园杂纂》

[6]《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54页,矅蝯《红楼佚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7]钱静方《红楼梦考》

[8]张秉戌.纳兰词笺注[M]. 北京出版社,1 996.

[9]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1 998.

[10] 张秉戌.纳兰词笺注[M]. 北京出版社,1 996.

[11]张仁政:《纳兰性德年谱?自序》。

[12]陈维崧:《词评?纳兰词》。

[13]顾贞观:《通志堂词序》。

纳兰容若最经典诗词鉴赏5篇

纳兰容若最经典诗词鉴赏5篇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有不少是因扈驾游历北京西山一带风景名胜时写作的。这些地方至今几乎都有迹可寻,有史可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最经典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五字诗中目乍成。尽教残福折书生。手挼裙带那时情。 别后心期和梦杳,年来憔悴与愁并。夕阳依旧小窗明。 这首词写别后相思。上片写追忆往日的恋情。下片写今日的相思。上片用了两个细节描绘,便刻画出当日相恋的幸福情景,其结句尤为鲜活动人。下片侧重此时的心理刻画,结句用一景语,余有不尽之意。上下片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相思苦恋的痛苦忧伤更为突出了。 浣溪沙·无恙年年汴水流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是为纳兰扈驾巡幸江南抵达扬州之时所作。王士祯在其《浣溪沙》词序中云:“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秋崖赋”。词共二首,其一

系纳兰和作之本,词云:“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词中亦有怀古之意,唯词题未予标出。纳兰此篇则明示之“怀古”,“怀古”之作是诗人咏怀的一种手法,无非是借用古人古事以抒情达意而已,可以说举凡诗词中的怀古之作都是诗人的咏怀之作。本篇亦是如此,作者借咏隋炀帝穷奢极欲,腐败昏聩之故实,抒写了自己的不胜今昔之慨。词以情景俱到之法出之。上片写红桥一带之景物和感受,其今昔之感已见篇中。下片点出炀帝旧事,怀古之意显明鲜活。结处尤为深刻,“玉钩斜”、“迷楼”于一句中形成对比,意含深曲,令人回味深思了。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词牌名:诉衷情|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翻译/译文 远处的山也收起了那抹残翠,暮色四合,切莫登楼,那只是徒增伤感。 休休意为不要,接上一句:欲写两眉愁,是说因思念而惆怅不愿梳妆。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词牌名:如梦令|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最美的14首词

纳兰性德最美的14首词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山花子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忆江南

爱情和友情诗句

爱情和友情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爱情和友情诗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4、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5、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 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7、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8、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留别妻》 9、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10、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11、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1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3、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1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6、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7、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8、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19、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20、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3、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4、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 25、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6、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27、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28、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9、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30、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1、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3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3、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4、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35、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36、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7、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一)

纳兰性德爱情词初探(一) 【内容提要】 纳兰性德的词作充满了凄婉哀厉的情调,形成了个人与社会现实十分明显的矛盾。从纳兰性德的身世及其有关爱情的词章中,可明确看出他个人对爱情的态度和观点,他对封建社会制度下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樊篱、追求个人幸福、争取婚姻自由的行为是同情和赞扬的。纳兰性德是我国满族历史上第一个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词人,同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他是隶属正黄旗的满族人,他所在的家族也属满族一个著名的显赫部族。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大学士,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的著名官僚,曾任康熙的内务总管、弘文院学士,后又历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武英殿大学士,累加太子太师,这是相当于其他朝代的宰相之职。他为官声誉不好,在任职期间,独览朝纲,卖官鬻爵,大肆贪污受贿,为人极其贪婪。他“广置田产,市买奴仆”。“田产丰盈,日进斗金”。“簠簋不饬,货贿山积”。及至后来获罪,当朝廷“籍没其产,有天府所未有者”〔(1)〕。当时社会上普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要作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2)〕。索三指索额图,老明即是明珠。由此可见其冲天势焰。当然,明珠在朝廷如何翻云覆雨、弄权捭阖,不能由纳兰性德负责,但由此形成的优裕生活条件及特殊的社会地位却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纳兰性德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严格教育,他个人又具“豪迈挺拔之材,勤勤学问”〔(3)〕。他与大多数纨袴子弟不同,对荣华富贵的生活并不十分热衷,也不像许多八旗子弟那样,整日追求声色犬马,沉湎于风花雪月的温柔乡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是将个人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钻研经史之中。他学习的刻苦精神是令人佩服的,即使有病在身,也丝毫不松懈。“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莅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4)〕。17岁时,入太学就读,一年后,首次参加乡试即中举人。来年会试,却因患“寒疾”在殿试的关键时刻不能参加,功亏一篑。为三年后再次参加考试,学习更加刻苦,并拜宿儒徐干学为师。据徐回忆,“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黎明骑马过余邸,讲论书史,自暮乃去”〔(5)〕。22岁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高中二甲第七名,被授予三等侍卫之职,后晋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在清初,清廷对侍卫的选拔是十分严格的,能当上侍卫是十分荣耀的,首先家庭和父兄要为皇上宠信,而上三旗子弟则又受到格外优渥,因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皆天子自将之军,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宿卫侍从”。在侍卫中,又以殿前侍卫最为尊贵,这种职务“多以王公胄子勋戚世臣充之,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满洲将相多由此出”〔(6)〕。康熙将纳兰性德选在身边,一再提拔,可见对其看重和准备委之以重任的用心。而纳兰性德也得以长期伴随皇帝身边,跟随巡视、狩猎,也时与皇上一起吟诵唱和,探讨诗文。由于他出众的学问和应对能力,深得皇上信任赏识。他在病重期间,康熙十分关心,不仅派遣太监时时查询病况,委派御医值班疗理,还“亲处方药赐之”;病逝后,又遣使赐奠,恤慰有加,从这可以看出康熙明显的眷顾之意。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条通向将相仕宦的云衢大道。 纳兰性德虽然过早逝世,但在短暂的一生中,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赋、词、杂识等作品,表现出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其中,词作尤为出色。其《纳兰词》共收词作342首。梁启超谓“容若小词,直追李主”〔(7)〕。把纳兰性德与南唐二主相提并论,不仅说明了他的词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表明其词在格调和内容上也有与之相近之处。李煜是亡国之君,他的词充满凄婉艳丽的色调是很自然的,而纳兰性德出生于“康熙盛世”,有着高贵的血统和权势显赫的家庭,不仅是从小生活在钟鸣鼎食宰辅之府的“贵介公子”,且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又有“一等殿前侍卫”的荣衔,虽然后来其父明珠获罪被查抄,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家庭和个人却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红楼梦》中形容贾府兴盛用语)。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品却也充满哀感顽艳的情调就不能不说是一个与社会现实有着明显矛盾的现象了。他在3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文人雅士写诗写词最重要的是发乎自然,情感真切,人类之间的情感是最为微妙的,能够在情感上有此境界的史上不多。 翻阅《纳兰词》满目皆是愁、恨、泪、惆怅、断肠……单是一个“愁”字也用了九十多次,而每一个“愁”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也不同。纳兰容若一生所作甚多,只能选出部分我所喜爱的作品并稍作简释,由于古代诗词大多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细细品味,自有另一种感觉。闲话少叙,下面就来赏析一下纳兰容若的绝妙文笔。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纳兰容若经典爱情古风诗词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纳兰容若经典爱情古风诗词 一代一双人,此生意难成。纳兰性德本名纳兰性德。别称纳兰成德,纳兰容若,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不管是爱情还是各种情感,都能揪出人心里的柔软与思绪。纳兰性德经典诗词,纳兰容若经典爱情古风诗词。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性德《画堂春》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3、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容若《虞美人》4、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5、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容若《浣溪沙》6、'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纳兰容若《风流子》7、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纳兰容若《采桑子》8、'泪咽更无声,止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 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 更更,泣尽风前夜雨铃.

——纳兰容若《南乡子为忘妇题照》'9、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木兰花》10、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11、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纳兰性德《采桑子》12、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性德13、'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容若《如梦令》'14、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15、春浅,红怨。掩双环,微雨花间画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香销轻梦还。斜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纳兰性德《河传》16、嗜书消得浓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17、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18、人生何如不相逢,君老江南我雁北。何如相逢不相识,更无别恨横胸臆。芙蓉江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纳兰容若《送荪友》19、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纳兰容若《鬓云松令》20、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

盘点纳兰容若最美的十首诗词-好词好句

盘点纳兰容若最美的十首诗词_好词好句 命运一词如水,蜿蜿蜒蜒,穿越茫茫浮雪,途经落花与十月霜,最终抵达至今世游魂。黑白画幕间浅唱低吟,千寸时光在如泣如诉。纳兰词深情款款,今天我们就来吧啦吧啦这些最美的诗词。 ①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①,犹记手生疏②。 倦眼乍低缃帙乱③,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临江仙》 ②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 ③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采桑子》 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⑤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 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画堂春》 ⑦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摊破浣溪沙》 ⑧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摊破浣溪沙》 ⑨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淡月淡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摊破浣溪沙》 ⑩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纳兰容若经典爱情诗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容若经典爱情诗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导读:1、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 2、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 3、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纳兰性德《采桑子》 4、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花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纳兰容若《南乡子》 5、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屏。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玉局类弹棋,点到双气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纳兰容若《生查子》 6、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8、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纳兰容若《虞美人》 9、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木兰

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1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11、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催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干。最是繁枝摇落处,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容若《临江仙》 12、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性德《采桑子》 13、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纳兰容若《采桑子》 1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15、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容若《虞美人》 16、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容若《南乡子》 17、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共赏十首最美纳兰词

共赏十首最美纳兰词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今天在他诞辰360年之际,跟大家一起赏析他的十首最美的诗词。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1、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原文译文赏析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生不得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注释】 柬:给……信札。 “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故人:指情人。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

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与意中人的相处也应像初见那般甜蜜温馨,深情快乐,可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

纳兰性德爱情词感情寄托

毕业论文(设计) 论纳兰爱情词的情感寄托 Entrusted emotion of the Poems of Nalan Xingde 姓名: 学号: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07 指导教师: 2011年 1 月日

摘要 清初词人之冠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纳兰一生著作颇丰,而最出名的自然是他的词,共计347首,其中最具特色、最能代表其个性的作品是他的爱情词。纳兰爱情词“不光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而且是其全部词中的精髓部分,是诗人呕心沥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爱情词在纳兰词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以纳兰爱情词为研究蓝本,分析纳兰三段不同的爱情及其爱情词的情感寄托。 关键字:纳兰爱情词情感寄托哀感顽艳 Abstract Nalanxingde was a poe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 originally name was called Chengde, nichname was rongruo and his literary name was Lengjiashanren.His name was famous and his words was the most outstanding on the literary scene. Nalan `s words have about 347, love words take up about one-third of his words, is the essence of all the word.The main tone of love words is mournful and agreeable. Key words:Nalan love words miss mournful and agreeable

纳兰容若诗词精选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会饮牛津,相对忘贫。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蘋洲。西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菩萨蛮·回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寞锁朱门,梦承恩。 《青玉案·人日》 东风七日蚕芽软,青一缕、休教剪。 梦隔湘烟征雁远,那堪又是,鬓丝吹绿,小胜宜春颤。 绣屏浑不遮愁断,忽忽年华空冷暖,玉骨几随花换。三春醉里,三秋别后,寂寞钗头燕。

纳兰性德经典完整诗词节选

纳兰性德经典完整诗词节选 纳兰性德诗词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以下是分享的纳兰性德经典完整诗词节选,欢迎大家阅读!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相见欢】 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虞美人】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影。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终审稿)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 2、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纳兰容若《忆王孙》 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 4、然诺重,君须记。——纳兰容若 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容若《木兰辞》 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纳兰容若《送荪友》 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纳兰词》 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纳兰容若《采桑子》

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纳兰性德 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一声诗韵锁窗寒。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 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 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只道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纳兰容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3、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纳兰性德 14、谢却荼①,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②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注释】①荼:落叶小灌木,攀援茎,有刺,夏季开白花,清香洁美。②嫩寒无赖:嫩寒,轻寒、微寒。无赖,犹无情无义。——纳兰容若《酒泉子》 15、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薄佚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纳兰容若《一生最爱纳兰词》

纳兰性德最美诗词

10.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 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 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 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 9. 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长相思》 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可此时的纳兰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 可谓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夜深千帐灯”的壮美,还是“故园无此声”的委婉,纳兰将生活跃于纸上,这种美,都是心灵的体验。而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字一句读来,有民歌的浓郁,还有诗词的清丽。犹如出水芙蓉,还宛如夜来香一样,风一来,香气夜夜回荡。

论纳兰性德和黄仲则的爱情诗词

论纳兰性德和黄仲则的爱情诗词Ξ 陈 薇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 要: 纳兰性德和黄仲则都是性灵文人,康乾盛世中的哀吟者。他们的个人遭际虽不甚相似,但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爱情诗词都呈现出无法释怀的伤痛和苦楚。所不同的是纳兰的词更多表现的是对妻子的悼亡之情、对初恋情人的相思之苦,词作更具空灵之美;而黄仲则的爱情诗更多表现的是现实生活的残酷和自身遭遇的凄惨,诗作更具凄婉之美。 关键词: 纳兰性德;黄仲则;爱情诗词;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22;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154(2008)04-0103-02 清代诗词远迈元明,力追唐宋,诗歌的主情倾向得到凸 显。袁枚高倡直抒性灵,认为“性灵”是诗人的真性情,是诗 歌的本旨。至情至性的意气,超群的才华,是一个天才诗人 不同于凡俗的人格的生动表现。纳兰性德和黄仲则都是性 灵文人,康乾盛世中的哀吟者,他们的诗词将写情写心之作 进行了深化,从而呈现出了异于前人的独特性。两位诗人有 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早慧,纳兰“自髫龀,性异恒儿,背讽 经史,常若夙习”[1];黄仲则八九岁时“试使为制举文,援笔立 就”[2]。他们都曾被狂名,不轻与人交。黄仲则“美风仪,立 俦人中,望之若鹤,慕与交者,争趋就君,君或上视不顾,于是 见者以为伟器,或以为狂生,弗测也”[2];纳兰词中自称“德也 狂生耳”(《金缕曲?赠梁汾》),“客来上谒,非其厚交屏不肯一 觌面,尤不喜接软热人”[1]。然而他们又都笃于友情,纳兰于 “所相知心,款款吐心腑”[1],死时“哭之者皆出涕,为哀婉之 词者数十百人,有生平未识面者”[3];黄仲则更是“朋友以为 性命”[4]。而最为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深于情者,都深深感到 了志不获展的痛苦。但他们的诗词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现 试就他们在爱情诗词方面的差别作一粗略的探 讨。 根据张秉戌著《纳兰词笺注》的著录和分类,纳兰现存词作348首,其中爱情词141首,占了五分之二,远胜其他各类,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纳兰词的精华,是诗人呕其心血,掬其眼泪,和墨铸成的珍品。纳兰爱情词有如下特点:首先是真。王国维认为:“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人间词话》)纳兰自己也一贯认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渌水亭杂识》)。真是纳兰词的基本特质,它包含了内容上的真实和形式上的真切。我们先说真实。在纳兰的141 首爱情词中,以作者本人为抒情主体的就有97首,其他作品也多是“诗从对面飞来”的寄托之作。这些词毫无顾忌地倾吐了作者的呢呢儿女之情,正如吴绮所说“想竟体俱成红豆也”(《纳兰词序》);有些词甚至与其首辅之子、一等侍卫的重臣身份不符,并与婉转含蓄的传统词旨不合。如《好事近》:“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该词既没有借景言怀,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纯是情语。再如《寻芳草?萧寺记梦》:“客夜怎生过?梦相伴,倚窗吟和。薄嗔洋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该词写自己梦中与所爱之人相会,情节真实感人。还有像《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清平乐》(凄凄切切)等,这些篇目既无掩饰,又无雕饰,纯任自然,是胸怀的坦荡流露。形式上的真切则主要表现在对刹那间情态的摄取上。作者善于选取典型性很强的情态,并对之定格,以取得颊上三毛、追魂摄魄的效果,传达出言外难传之意、画中不画之神。如《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江冷。蓦的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心事眼波难定”写得多好,不仅能写眼中,而且能传心上,不仅能传心上之一念,还能尽心上之万端;末句“从此簟纹灯影”让人回味无穷。全篇短短32字,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场面,甚至还有语言和后果,达到了篇无剩句、句无剩字的程度。纳兰词中类似的句子并不少见,如“人静鼠窥灯”、“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梅芯打肩头”、 “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等,均能于真切中见真情。 纳兰词的另一个特点是深,包括内容上的深刻和形式上的深婉。纳兰与嫡妻卢氏的感情很好,但康熙十六年,卢氏病逝,此时纳兰23岁,在距他去世的8年时间里,他一直不能忘怀妻子,一再发之于歌咏。据统计,纳兰现存词作中约有23首词是为追忆卢氏而作的,真如叶舒崇所言:“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纳兰的悼亡之作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真挚程度上都突破了前人,名作《青衫湿遍》、 《金缕曲》(此恨何时已)、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等都具有很强的情感深度。纳兰爱情词的另一个倾诉对象是他的婚外恋人,她与纳兰的关系影影绰绰、若明若暗,引起很多猜测。据刘德鸿在《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一书中考证,纳兰婚 2008年7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ul.2008第33卷第4期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ocial Science Edition)V ol.33N o.4 Ξ收稿日期:2008-06-08  作者简介:陈 薇(1980-),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纳兰容若诗词取名

纳兰容若诗词取名 【篇一:纳兰容若诗词取名】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及赏析【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 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 年心。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相见欢】 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昼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沈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酒泉子】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虞美人】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 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 伊书。 【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影。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虞美人】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虞美人】 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虞美人】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一回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