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尘埃落定_语言诗性美原因初探

_尘埃落定_语言诗性美原因初探
_尘埃落定_语言诗性美原因初探

2007年第4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18期No.4,2007Journal o f Fuyang Teacher s Co lleg e(Social Science)Sum No.118

《尘埃落定》语言诗性美原因初探

刘海燕1,张立驰2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合肥 230041;2.合肥学院宣传部 230022)

摘要:小说《尘埃落定》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诗歌语言的特质和美感,而小说这种语言特点的形成,主要与作家前期诗歌创作的经历,“藏族历史”这一特定题材,作家历史观以及受中国传统叙事文学诗性特征的影响有关。

关键词:《尘埃落定》;语言;诗性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07)04-0047-02

藏族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在新时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小说的语言有着极其鲜明的诗性特点,如作品语言的象征性、抒情性、音乐性、隐喻性等,从而使小说语言具有很强的诗性美特质,正如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在《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评论中说,“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颇多通感成分,充满灵动的诗意”。而之所以形成这种鲜明的诗歌语言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作家前期诗歌创作的经验延续

作家阿来进入文坛时,是以创作诗歌开始的,一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转向小说创作,先前在诗歌领域中辛勤耕耘的创作经验无形中在小说创作中得到再现和延继。正如作家阿来在接受采访时与记者脚印的一番对话:

脚印:你的作品我读过不少,诗、小说、散文。我认为你首先是个诗人,是诗的感觉引导你进入小说。

阿来:从诗歌转向小说时,我发现自己诗中细节性的刻划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沉溺于这种细节性的刻画。后来,刻画之外又忍不住开始大段的叙述。这些刻划与描述,放在一首诗里,给诗歌结构造成了问题,但是,只看那些局部,却感到了一种超常的表现力,一种很新鲜很有穿透力的美感。于是,开始为那些漂亮的局部罗织一个可以将其串连起来的故事。于是,小说便开始了。我很高兴自己现在可以把故事本身讲得更好,同时,把用诗歌手段进行叙述与刻划的那种表现力保持了下来。[1]

类似以上的对话也在阿来与浙江日报的记者谈话之间出现:

记者:有很多读者被你书中语言的质感与美感所折服,体味到你人物语言中诗歌的韵律

之美,又有宗教和人类情感。

阿来:在80年代中后期以及现今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在写小说前或写小说的同时,都

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诗歌写作。或许那种从来没

有进行过诗歌写作的人所写的小说,虽然也有

不少好的,但总体说来,他们的语言相对粗糙,

体现不出自己在小说语言上的“野心。”我有一

点这种“野心”,但远远还未达到我自己理想的

状态。”[2]

从上面的两段对话中,我们明显地看出阿来前期的诗歌创作对其后期小说创作上的语言的影响。客观上,其本人在诗歌创作上的用语习惯得以继承和发挥;主观上,他本人对语言的“野心”,对语言美的不断追求,促使他在小说创作中,力求以诗歌的表现手法去讲故事,表现在小说语言上的象征、抒情、音乐性、隐喻性、哲理性等等。

二、“藏族历史”这一特定题材与作家历史观的结合

《尘埃落定》是根据藏族最后一个康巴土司的故事创作而来的,写的是藏族土司的兴衰史,从民族的角度来看,由于藏族一直是以古老神秘而存留于人们印象之中,古老的布达拉宫,神秘的宗教以及神秘的风土人情,这些都给作品平添了一份神秘意味;从小说表现的时代来说,是距今七十年前的故事,时间的遥远,造成往事的一种虚化,并在虚化中产生猜想,流传,从而赋予了往事众多不确定的

收稿日期:2007-04-06

作者简介:刘海燕(1971-),女,合肥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张立驰(1975-),男,安徽肥东人,合肥学院讲师,硕士。

?

47

?

神秘色彩。与此同时,作者阿来认为历史只是一个人的记忆,这并不是说阿来是个唯心主义者,阿来认为,其实历史在每个人的眼中,阿来更重视每个人对历史的切身感受,或者说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对历史的主观反映。他曾说:“一个人的记忆便是全部藏族的历史。”这种历史观,也造成了对历史进行描述时的“片断性”(记忆是思维的片断)和主观抒情性(人总带着主观情感去记忆)。不管是“神秘性”还是“片断性”(诗歌中称之为“跳跃性”)、“主观抒情性”都适合用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去表达,或者说具备这些审美功能和特点,也便具备了诗歌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叙事文学诗性特征的影响

我们知道,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类型,前者强调主观反映生活,后者强调客观反映生活,这种区别在西方早已引起重视,但在我国迟迟没有区别开来,(受我国“天人合一”文化思想影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在我国一直以抒情文学为正宗,如诗歌一直被当作最高级别最正宗的文学。其他文学样式为正宗文人所不耻,而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更是被认为“市井俗流”、“饭后谈资”。在我国的抒情文学《诗经》出现一千多年后,才在唐末出现叙事文学较成熟的形式唐传奇,直至宋元,小说一直还处于民间文学地位,不为正统文人重视。至明清,小说虽已被众多文人所宠爱,并达到中国小说创作的高峰,但是由于长期受“诗言志”文学创作观念的影响,文人们已经把小说作了大修改,不重视小说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而注重通过小说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使小说创作中具备很强的想象性与抒情性,而想象与抒情正是诗歌的灵魂,从而使小说创作表现出很强的诗性特征。这一点张卫中在《母语的魔障》中有着较为精辟的论述:

“在中国小说史上,那些文人作家一方面极力在小说中创造诗一样的意境……另一方面则是在小说中引入大量古典诗词,……,大多数作家把写小说也看成是一种表达主观情感的手段,在这一点上它与诗歌创作没有太大的不同,其不同仅仅在于写诗是直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而写小说则是借助于生活材料来实现这个目的。”[3]

由此可见,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其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抒情文学的影响,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小说语言上具备诗歌语言的特征。作为前期进行诗歌创作的作家阿来,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个体,阿来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恐怕也深受我国传统抒情文学的影响,并在自己的小说中体现出了这种诗性特征,而语言恰恰成为表现这种诗性特征最直接、必不可少的材料和工具。

参考文献:

[1]脚印.丰富的感情澎湃的激情——与阿来笔谈《尘埃落定)》文学视界(hnp://W 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8013270.html,)

[2]浙江日报,2000.11.14

[3]安徽大学版社,1998,172.

?

48?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网络语言论文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摘要:网络语言特征鲜明:广泛运用数字符号、缩略语,通俗简明,等义词现象普遍。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乱造、滥用汉字,滥用外来词、字母词、数字词、方言词,随意遣词造句,以及表现出的色情、暴力倾向等,有碍现代汉语的健康、规范化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对网络语言加以引导和规范,倡导正确的语言观,提高规范意识,加强学校语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语言现代汉语规范化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开始融入现代汉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日益突显,在网络交流中,“词不达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时常发生。当前,对网络、网络语言的研究渐成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拟对网络语言及其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出一些规范网络语言的途径、方法,以促进现代汉语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以传播媒介网络来命名的,正如其他语言样式并不仅仅决定于呈现方式一样,其特征不仅体现于独特的载体,更决定于它独特的语言特点。网络平台赋予的虚拟即时交流性、开放性、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语言不同于其他领域使用的语言。网上交流具有快捷性、视觉性强、时效性强的特色,与此相适应的网络语言在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就形成了既不同于口语,也不同于书面语的特点。 1.符号数字化。在网络交流中,人们常常使用一些“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面部表情”是一个个常用字符组成的画,看似一张脸。这是一套眉目传情的文化,而且国际通用。如:—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C(表示生气)、@:—)(表示一头卷发)、o—o(表示戴眼镜)等。这些符号组成的脸谱,有的含义在一种以上,有的含义还截然相反,这正是比汉字更形象生动、简约丰富的网络符号语言的魅力。 数字网络语在聊天室以及OICQ中最常见,以简洁的数字来表示发言者的思想感情。如:555(呜呜呜,表示哭)、9494(就是就是)、526886(我饿了拜拜了)等。这些数字谐音语言让初涉网络者很难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还有些数字网络语特别另类,如:—7(夫妻)、286(反应迟钝的人或落后被淘汰的事物)等。 2.广泛运用缩略语。网友们为了加快交流速度,往往把一些常用的、较为固定的语言单位,取其汉语拼音词语的首个字母合成缩略代码,如:GG(哥哥)、JJ(姐姐)、MM(美眉,即漂亮妹妹)、GXGX(恭喜恭喜)等。 在网络交流中,网友们使用英语字母的缩略语也广泛存在,如:LOL(放声大笑,Langhing out loud)、HTH(希望能帮上忙,hope that helps)、TIA(先谢了,thanks in advance)、FTF(面对面,face to face)等。这些词最明显的特点是英语单词首字母构成的常规缩写,其中,有的是名词词组的缩写,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如DOS、BF;有的是动词性词组的缩写,可作谓语,如DIY。 3.通俗简明化。网友们为了节约时间或求新求异,常常在交流时创造一些通俗而言简意赅的新词新语,如:把E-mail叫做“伊妹儿”,把Java戏称为“娇娃”,把Cookie称为“甜饼”,把丑女称为“恐龙”。网络酷爱者被称为“网虫”,初涉网络者被称为“爬虫”,网络高手被称为“大虫”,男性网民被称为“网蜂”,女性网民被称为“网蝶”。这些通俗简明的网络称谓是网络语言

浅谈中学数学的语言特色

浅谈中学数学的语言特色 发表时间:2009-07-22T11:12:42.623Z 来源:《新华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孙玉忠[导读]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在于“真”, 直观性在于“美”,辩证性在于“活”。浅谈中学数学的语言特色 孙玉忠 【摘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在于“真”, 直观性在于“美”,辩证性在于“活”。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语言的“真、美、活”,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关键词】中学数学;语言特色;质量效率On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Sun Yuzhong 【Abstract】Medium of instruction i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ruth,” is intuitive “beauty”, is the dialectic of “living.” We are teaching to the language of “truth, the United States, live”, will be better abl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mprov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language features; the quality of the efficiency of数学教学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根据本人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中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运用的一些特点及必须引起注意的方向作一阐述。1数学学科的基础性要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性是数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它要求数学结论的表述必须精练、准确。而对结论的推理论证则要求步步有据、处处符合逻辑理论的要求。即使是一些最基本、最原始的概念,数学科学理论也不满足于直观描述,而要求用公理加以确定。虽然准确性达到何种程度,由该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决定,但是任何一门数学课程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准确程度。值得指出的是, 作为数学教学科目的数学与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不同的。前者既要考虑数学的科学性,又要考虑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因而它不能按科学的数学体系展开,更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纯粹与严格。它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例如,中学课本中的“实数”,并不要求﹙也不可能要求﹚学生掌握完备的实数理论,而只是让学生知道实数的定义以及与实数有关的几个命题。对于数学的准确性的要求,中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刚刚上中学的青少年,由于他们认识上的特点,以及在小学阶段的训练基础,对准确性的要求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始学生对一些较精确的数学概念和语言,如“互为相反数、”“绝对值”、“整数”、“并且”、“或者”、“唯一”、“只有……才……”等等,往往缺乏足够的理解,对于严格推论,学生更是不适应,学生习惯用不完全归纳法,从个别实例中归纳出一般结论,而认识不到结论的必要性。在证明的过程中,又经常根据证明的需要而临时“创造”出新的论据,只讲结论,不讲来龙去脉,不进行足够的训练,并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实质,即达到一定的准确性, 那么他们甚至到了高年级,还经常把对概念的一些常识性、直观性理解,用来代替精确的定义;也会毫无根据地把一些数学结论推广到不适应的场合。例如:把相似理解为形状相象;把函数理解为随着别的数的改变而变化的数等等。 对于准确性的要求,学生开始时在接受上有一定局限性,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倘若要求合理,教法得当,适应过程可以大大缩短,因为教师讲授中精练的数学语言的示范作用,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使他们模仿,进行教材分析或课堂讨论,有利于使学生的数学语言日趋精确。 2数学的高度抽象性要求数学语言的直观性直观化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辅助手段。要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就必须要求教师选恰当的语言并辅以适当的直观教学法。 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需要从具体实例出发,若不举出一定数量的实例,学生就连“相反方向的量”也不好接受,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接受一些抽象的结论,教师有必要举出一些熟悉的例子。事实上,只要和分数相对比,学生易于理解并掌握分式运算;只要以多位数除法作实例进行对比,学生易于掌握多项式的除法。总之,用对比的方法讲授,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数学所需要的主要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抽象能力,以及关于逻辑过程和逻辑方法的抽象能力。这就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要从具体实例出发,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特点的需要,它有助于理解抽象结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合理地制作课件,并辅以教师的分析,将有利于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输送往大脑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对相应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3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要求教学语言的辩证性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客观世界的运动和发展要求它的工具也必须不断发展,而数学作为重要的工具之一,也就必须不断发展。有人认为,有些数学知识已经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从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看,却并非如此,特别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数学就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教学中,片面的、绝对化的语言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抑制学生的思维, 辩证的语言才能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用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语言的辩证性应努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数学中的应用题来源于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又都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而又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故教师必须加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引导学生不孤立地看问题。语言的辩证性还要求语言表达避免扩大化、绝对化,否则就违背了真实性、科学性。如讲到函数图象时,函数图象和解析式是一一对应的,当有学生问及“每天的气温是否也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解析式来表示呢?”时,我们就只能用辩证的语言来回答这一问题。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在于“真”, 直观性在于“美”,辩证性在于“活”。我们在教学中,力求语言的“真、美、活”,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试论诗性叙事手法在叙事文学中的源流和发展

试论“诗性叙事手法”在古代叙事文学的源 流和发展 一、诗性叙事的定义 所谓诗性叙事是指叙事话语对于常规叙事话语的逻辑背离。 表现为不完整叙事及内涵的开放性。一般而言,诗性叙事还包 括叙事中表现出来的诗性语言、诗歌表现手法的采用,诗歌意 象的营造及诗性情感的抒发等。总之,诗性叙事就是对自然、 对人物、对事物带有审美倾向的言说。 二、诗性叙事的源流。 《诗经》中叙事诗的诗性特色一是忽略故事,二是极易转向抒情。 《卫风?氓》以一个弃妇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定婚、结婚、婚变的一系列过程,已经构成一种理想的叙事诗的题材,但是诗人结构全篇的支点仍然是弃妇意识的流动。诗的开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既可看作是对事件原委的客观交代,同时也是主人公反思不幸婚姻时追根溯源的意识所至。诗的第一、二章尚能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初恋、定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三章忽然变成了整章的抒情,抒写一个过来人对婚恋的慨叹。从第四章开始,时间的秩序感多次被打乱,,上下句之间出现了大幅度的叙事跳跃。例如从婚后的含辛茹苦(“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跳到被弃后归家途中的凄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从丈夫婚后的逐渐粗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跳到被休归家后兄弟的冷嘲热讽(“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从初恋时的海誓山盟(“及尔偕

老”)跳到被弃后的满腔愤怒(“老使我怨”)。其实如果我们稍作联想就不难解释叙述者(或曰抒情主人公)如此语无伦次的原因。 叙事与抒情在《氓》中(甚至可以说在《诗经》所有的叙事诗中)实际上是互为表里的。当叙述者(抒情主人公)回想甜密初恋的时候,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尚能按时间顺序叙事,一旦美好的回忆被无情的现实打断,悔恨、悲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一句两句不足以表达,所以要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整整一章加以宣泄,并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之类偏激的言辞将悲愤之情推向极致。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再要求她平心静气地叙述婚后种种是不可能的。《氓》中所宣泄的悲愤之情对我们的震撼,远远超过了一个纯朴、热情、勤劳、刚毅的弃妇形象对我们的感染。同时许多论者都曾注意到,《大雅》史诗中的英雄形象都比较模糊。这些诗篇与其说是在讲述英雄的业绩,不如说是在宣泄叙述者(或曰叙述群体)的崇敬之情。这种现象再次印证了中国早期叙事诗的的诗性特征。 魏晋时期,由于人的觉醒及文的自觉,在向内与向外两个维度,文人们实现了对自我人生及山水自然的诗意的发现,诗性的内涵在魏晋重文的背景下表现为诗性的表达,在笔记类著作《世说新语》中表现为叙事的诗性。从语言、叙事和结构三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 叙事的诗性。言语之外,《世说新语》在叙事策略上也表现出明显的诗性特征。《世说新语》在叙事上呈现出时空模糊、不完整叙事、淡化情节的诗性特征。《世说新语》常常“采辑旧文”,成于众手,在对“旧文”的重述、阐释和

(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英文写作

Internet slang terms such as "frogs", for ugly men, "dinosaurs",for ugly women, and "PK", for competition, are now forbidden in Shanghai's official documents, news broadcasts and textbooks. The public holds different views toward the regulation. What's your opinion? Write an essay of 250 words on the following topic: In the second part, state two reasons to support your view. Should We Ban Internet Slang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Faced with the situation that we frequently read the words in the newspapers or on the Internet such as “dinosaurs” for ugly women, and “PK” for competition. Whether to allow or forbid these terms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s the ban is introduced in Shanghai because these words are now forbidden in Shanghai’s official documents. From where I stand, I am delighted to witness the appearance of such a revolutionary regulation. Internet slang should not be banned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Firstly, the use of Internet slang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the standard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language has its own beauty and principles while Internet slangs are too casual and do not acquire these qualities. As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has a wide effect on public, the use of Internet slang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in some respect, seems to encourage people to use Internet slang. As a result, Internet slang will not only be found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t will be misused in our daily life. Secondly, some internet slangs are from foreign culture and this may have kind of cultural penetration, which we should avoid. One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is that they can be well understood by receivers, this goal, however, will become difficult to reach if Internet slang were used wildly in them.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are the platforms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stitution to speak out opinions and propaganda ideas to the public, so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used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must be of very careful selection. What’s more, in formal documents, to guarantee the strictness and standard ability of the paper, oral expression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which also means that Internet slang should not be used neither. To sum up, we should definitely ban internet slangs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We public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our ow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and carefully selected words used in news and formal documents just like we wouldn’t choose slippers or shorts to attend in a party.

浅谈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一)

浅谈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一) 语境是语言的使用环境,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指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广义的还包括交际情景(交际场景、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话题、面部表情等副语言手段)和民族文化背景等。1]语境对言语交际具有制约作用。网络交际语境在某些方面跟日常交际语境很不相同,网络语境对网络语言的特点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探讨。本文所说的网络语境主要指聊天室、QQ、MSN、小纸条对话等典型的网络即时交际语境。 一、网络语境的特点 言语交际要么是即时的口语交际,如面对面谈话、打电话等;要么是非即时的书面交际,如写信、拍电报等。前者是双向的,后者是单向的。以网上聊天、QQ对话为代表的网络交际兼有了双向交际的即时互动性和单向交际的书面表达形式,同时还具有交际双方互不相识(多数情况如此)的双盲特性。总体上说,典型的网络交际是一种动态的双盲书面交际。这样的语言交际具有不同于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的特点,具体说有以下三个。 1.网络交际空间的无限开放性。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交谈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是相同的、共有的。电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交际的时空限制,两个身处异地的人通过电话也可以进行言语交流。网络与电话一样打破了现实时空对交际主体的限制,而且更彻底。网络覆盖全球,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起来,把想参与网络交际的人集中到虚拟的网络中,网络交际空间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交际“时空无阻碍”。2] 2.语码输出的低效性。面对面语言交流,可以同时传递听觉信息(词语、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和视觉信息(表情的、眼神的、肢体动作的等),在有限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在网络语境中,信息的交流受到了明显的限制。首先,有声语言必须转换成无声视觉符号;原来辅助性的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传递的信息,也必须转换成视觉语言符号。其次,信息传递过程中多出一个信息码转换环节(键盘输入),而且多种信息要通过单一的网线传递。要言之,网络交际中要传递的各种信息必须用视觉符号通过网线一个一个地进行传输。 与面对面的口头交际相比,视觉符号的线性传输的速度很慢。我们统计了一段长度为2分2秒的视频新闻,播音员和画面人物说出的总字数为588个,平均语速为289字/分钟。普通人语速大约为170字/分钟,而打字速度受到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输入法的科学性、字库选字的准确率等因素的影响,普通人输入汉字的速度只有每分钟30-50字左右。另一方面,面对面的口头言语交际,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同时传输,而网络信息交际只有单一的书面化视觉信息传输,所以,单位时间内,网络传输的信息量必然大大小于面对面的自然交际。也就是说,网络信息输出效率是较低的。 人们通常认为网络交际有快捷高效的特点,但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与书信、电报交际相比,网络交际有即发即收的特点,当然是快捷高效的。与电话交际相比,电话是口语的自然编码,速度较快;网络编码是书面的人工编码,速度较慢。与面对面交谈相比,网络交际传输的效率就更低了。 3.网络匿名促成的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性。网络交际语境是交际双方互相不见面的“双盲”语境,这是构成语境虚拟性的基本条件之一,而网络匿名的使用更提高了语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性。 人们上网聊天目前通行的是使用网络匿名,即上网的“现实人”需要在网络上申请一个网络虚拟身份(ID),这个虚拟身份就成为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虚拟人”。通常,虚拟身份隐藏(不显示或不完全显示)了现实人在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特征,如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社会地位甚至性别等。这样的匿名制实际上是把特定的“虚拟人”与特定的“现实人”之间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隔离,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了隔离,把言语交际的自由权利与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了隔离。这对网络虚拟语境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匿名制掩盖了交际者的真实身份特征。虚拟ID在身份特征设定上有很大的自由度,比如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精神体悟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而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呢?下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语言要具有知识性、科学性。 小学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普遍的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即在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程度的新养分。同时随着现代学生的知识面的加宽,以及学科内容的相互渗透,课堂上的内容往往会引起他们对跨学科或课外知识的联想,并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比如数学教学中会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问题,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课外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

素质修养,让学生感受到你那圈“智慧光环”,认真而力求准确地应付类似的每一个问题,这样不仅树立起了形象,而且让学生觉得上这节课同时可以学到课外的东西,以加强对40分钟课堂的兴趣,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课堂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长期以来,由于受数学的所谓“逻辑严谨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偏重逻辑演绎,误以为“精确、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就是唯一科学性的数学教学语言。实际上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的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数学和创造数学。 二、数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 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内容—空间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通

用诗性语言教学好处多

用诗性语言教学好处多 与理性语言相比,诗性语言是具有含蓄性、情感性、丰富性和非凡震撼力的言说。诗性语言教学的成功,在于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撞击,使学生跟随语言进入诗境,对隐含在语言里的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存在等人类永恒主题产生深刻的精神性体验,对言说者的伟大灵魂、悲悯情怀直接造访和叩问,对失去的生存依据和精神家园执着追寻。而这个过程对主体来说,就是一种最温馨的终极关怀———灵魂的唤醒、心灵的充实、精神的重塑、思想的升华和美化。 首先来看看小学二年级《海上的风》的教学片段:上课伊始,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让他们说说感受,学生只感到海上的风越来越大,别的就没有感觉了。可当老师用深情的语言投入地说:“老师认为,海上的风是一个人,一个有很多本领的人。”学生的小脸上露出了疑惑。老师出示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海上的风是演奏家,他一来,就奏出万首乐曲。”并用磁性的声音投入地读了一遍,几个学生的小脑袋马上跟着晃了起来。“这位演奏家会奏怎样的乐曲呢?听听他的演奏吧———”音乐声响起,学生们沉浸在浓浓的诗意中。教师拿出海的彩色图片说:“海上的风是花神,她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花神是怎样的?说说海风还像什么?把句子说美了。”学生充分想象后说:“海上的风是小姑娘,在金色的沙滩上游玩。”“海上的风是个淘气的小姑娘,当浪娃娃快睡着时,她会把他叫醒陪她一起玩。”老师又让学生想象四季的风是怎样的,学生写了:“秋天的风是妈妈的手,轻轻抚摸果实的脸;春天的风是一床温暖的被子……夏天的风是一盆清凉的水……”“教育不在于给予什么,在于打开,就像诗,给我们第三只眼。”诗性语言的跳跃中有一种直接进入心灵的力量,其中充满智慧和性灵的东西正是年轻的时候可以理解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起初学生的心灵还被现实世界所遮蔽而没有开启,而后教师用寥寥几句诗性语言,就开启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一旦进入了诗的意境,就与课文融合在一起,思维就“活”了,说出的话也充满了诗意。假如教师只是冷静而科学地把语言解剖为“拟人、比喻”等,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吗? 教师用诗性的语言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诗性的语言以优美而著称,学生在这种优美的语言环境下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对课堂纪律也有很大的好处。“学习的根源在兴趣!”只有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了,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现在的课堂叫效率课堂,都在向40 分钟要效率。一节课的时间就那么长,怎么样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的语言简洁与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些教师上课语言重复罗嗦,既耽误了时间,还让学生厌恶,缺乏新鲜感。而诗性语言教学就有效的减少教师上课重复罗嗦的习惯,让教师和诗人一样用简洁的语言去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真正体现了40 分钟的高效课堂。 第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语言是一门艺术,我们祖国的语言更是艺术中的精品。通过诗性语言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我国语言艺术的喜爱和为自己的语言而感到自豪。我国语言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前人们注重学习外语而忽略了自己自己的语言,所以,让大家认识到汉语的魅力而来继承和发扬经典的诗性语言。 所有诗性语言都是人作为神灵、天空、大地之子而以天地为背景,以神性为旨归,对历史、文化、自由,对真、善、美,对生、死、爱等永恒话语最本质、最具形而上意义的生命体验,也是对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更为纯粹而本质的歌唱。让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用诗性的语言去教学,让我们的语言艺术发扬光大。

浅谈你对未来网络的看法

浅谈你对未来网络的看法 自20世纪60年代最原始的网络应用于军事,到短短几十年来的发展。从军事到教育到商业到普通大众,网络从一开始的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揭开面纱,我们,有条件获取各种资源,相比网络的出现时间,已经可以说网络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几十年来,网络先是作为最高机密应用于军事,然后被学术及研究领域的专家们用于资源共享等,接着被发现其所具有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时不刻充斥的网络的存在。举例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应用,e-mail服务,办公自动化;文件资料等的共享,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领域教育领域等的信息管理。当然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无疑是个人网络技术的应用,网购,网游,交流,信息获取,等等。 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昔日遥远的地球已经成了一个地球村,正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这是刚刚接触计算机网络的时候,老师用充满自豪的语气动情地说出来的。 现在看来,网络技术似乎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我们也对它进行的广泛的应用,似乎很难想像还有哪个领域未被网络涉及。不过,人的欲求也正如一句广告词说的,永不止步。 所以,仅仅是这些方面的应用,是远远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的。 那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畅想一下未来网络技术会有怎样发展。 网络技术再如何的发展,也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智能化虚拟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网络技术必紧随其上。 第一,智能化与网络的结合: 现在我们的移动信息设备基本已经实现了所谓智能化,更人性化的操作更简洁的操作界面大大满足了我们的不同需求。虽然只是手机的 简单应用。设想一下,比如计算机智能的一个应用——机器人,和网 络连接后,不仅可以根据我们设定的程序行动,还可以与网络实现信 息共享,那么可不可说这样就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真正的智能化了 呢? 第二,网络管理的应用: 这个管理不仅仅是信息的管理,还包括了调控的成分在里面。比如,NO.6里面作者描述的, “在环境管理系统运作的房子里,温度及湿度都受到控制”“生存在公园里的动、植物都受到严格的管理,什么时候在哪里,开什么花、 结什么果,还有栖息在这里的小动物,全都受到掌控。市民可以从政 府的服务系统中,得知最适合观察欣赏的场所和时期,真是既顺从又 优良的大自然啊!”“是室内环境恶化的警告声,如果不理它的话,窗 户会自动关上锁好,室内会开始除湿并调节温度”。 当然这有些控制化的让人难以接受,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借鉴一下其中的可取之处。比如家用电器门窗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可控制化, 根据人类的需求自动调节最适温度什么的。 第三,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的叠加: 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在某些地区应该已经实现了小范围的应用,那么

浅谈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浅谈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摘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更新着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交流方式。特别是几年来,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盛行,人们有了更多的发表自己言论和思想的舞台。今年,大批网络语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神马、浮云、给力、银才、V5之类,而这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习惯。本文就活跃在网络中的这些新词新语进行一番梳理,分析其产生和特点,并探讨这种新现象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语言新词现象发展 在中国,为了保护中国文化,同时语言的实现国际化,我们认为新世纪的中国公民除了应该掌握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以及国际通用语言,即英语,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习网络语言,以适应信息化的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网络语言的概念 在我们讨论网络语言之初,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网络语言(简称“网语”)? 网语是在有了互联网以后,广大网民用来表达他们网络情感和网民生活哲理的语言,其文字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双重特点,这种新型语言比起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标准汉语或者英语更简单,更易掌握,它可以表达更多样化的感情,及更多的人生哲理及内涵。网语不是汉语,也不是英语,而是基于计算机网络而产生的一种新语言,它是未来网络文化的基础,同时也会影响未来网外的文化,这种语言有着自身的语言特征,但是非常少,因为它正在生长之中,还不系统,不全面,即使您是语言学家,您仍要再学习网语,这就要求我们语言文字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去研究其特性,以便更好地加以运用,并指导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二、网络语言的产生与特点 1、网语的产生 网语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暂时没有权威的定义,通过约定俗成的推断法,我认为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网语是基于网络聊天的时候,网民们开始创造性地使用的一种变相的语言形式。网名们在聊天过程中,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往往会自发性地创造出一些新鲜词汇,也就是所谓的网路语言。如ONZ(看字母组合象是人在跪拜,所以是四体投地,)、YY(意淫),NB(牛比),还有是对特定事物的称呼,如小白、萝莉等。 2、网语的特点 (1)网语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 网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简单。比如我们如果用汉语形容一个被男青年爱慕的美丽女子,往往要用很多词汇,比如美丽动人,又比如羞花闭月等等,而如果用网语就非常简捷了——MM。该语句产生的基本规律是:妹妹——美眉——MM,M汉语念爱慕,该语句念“美眉”,这样一来,这个原本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就派生出了许多含义。再比如^-^表示微笑的表情,这就比用图画及其他文字形容要简单。这就是网语! (2)网语非常有趣 网络词语蕴涵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笔者以为,网络为网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宣泄情感的窗口,网民的表现欲、想象力、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都能够在信息交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他们对网络词语的创造曲折地表达了其对社会、人生的一般态度。也正因为如此,网络词语才形成不同于传统词汇的鲜明个性,诞生了许多有趣味性的,富于表现力的,生动活泼的词汇。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论文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征 论文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社会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最流行的用语,它不同于现实中的语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网络流行语,讨论其不同于现实语言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0引言窗体底端 所谓社会语言学,“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语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①从一门语言诞生之日起,它就不再是孤立着的,而是同社会密切相关的,并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变化发展。而我国是一个拥有4.2亿网民的国家,由网络所构成的虚拟社会日渐庞大,在这个网络社会使用的网络流行语也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不同于现实语言的一些区别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1特征 (1)从语言全民性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体现了汉语普通话里的谐音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属于社会的所有成员。语言既不是由社会的某些集团或个人创造的,也不由某些集团和个人所专用;语言对于社会的全体成员来说是共同的,是各种社会集团通用的交流沟通的工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的全民性。”②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每个汉族人都有使用普通话的权利。在网络社会同样如此,网络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统一的语言社群。只有使用普通话才不会引起交际障碍。有些网络流行语甚至直接利用普通话中相谐音的词汇。例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词,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反映了菜价普遍上涨的客观事实,也反映了这种现象对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这种故意改变“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方式,既生动形象又不乏力度,最重要的是这种谐音所有人都听得懂,这也是它能够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条件,反映了语言的全民性。 (2)从语言地域变体的角度来看,有些网络流行语直接受方言的影响。所谓地域变体,简单说就是指不同地区的方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通过有声语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读音不同,但书面文字还是相同的,例如“鞋子”在有的方言中读成“孩子”,但书面语写出来都是“鞋子”这两个字。而在网络交际中,语言没有声音,全部由文字所代替。但网民来自全国各地,出于自身习惯,他们常常会根据自己方言的读音来书写词汇,这就创造出了若干个没有任何关联的语素拼凑起来的新词。 例如有的人把“非常”写成“灰常”,这说明这个地区的人h和f不分;有的人把“感觉”写成“赶脚”,这出自湖南一带的方言。久而久之,这些词就成了网络流行语,

谈数学中的数学语言

浅谈数学中的数学语言 摘要:数学语言具有科学性、简洁性、相通性,所以,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对数学语言的研究必将对数学本身及数学教育的发展,乃至对人类文明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符号数学语言科学简洁相通 我们天天接触数学,但是很少有人对数学语言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譬如数学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有哪些不同,具有哪些特殊性;数学语言在促进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学好数学语言等等。从而使数学语言象汉语语言学那样成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数学语言学。本文只研究数学语言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更多地是与一般语言(汉语语言)进行比较而言的。下面只从数学符号的科学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数学语言的相通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数学符号的科学性 数学符号是数学文字的主要形式,它是构成数学语言的基本成份。 1,2,3,4,5,6,7,8,9,0,这十个符号是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它们表示了全部的数,书写、运算都十分方便。这10个符号常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上却是印度人创造的,只是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这是印度对人类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这一贡献的意义也可能是今天的人们不易觉察的。但是,18世纪一位法国著名数学家曾说过:“用不多的记号表示全部的数的思想,赋予它的除了形式上的意义外,还有位置上的意义,它之如此绝妙非常,正是由于这种简易得难以估量。”关于“位置上的意义”,指的是数字的进位表达。比如说724,它实际上是7×100+2×10+4,可是它只需简写成724就明白了。此外还有空位的问题,假若有个数字是7×1000+2×100+4,那该怎么写呢?现在我们是很容易回答了,不就写为7204吗?可是,在最初的数字符号系统中是没有0这个符号的。有的用一

浅谈《威尼斯商人》的诗性语言

浅析《威尼斯商人》的诗性语言 中文一班全通江201000051063 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戏剧以一磅肉的故事为核心,描写威尼斯法庭的审判过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而剧中人物的语言更是个性鲜明,充满诗性,使得整个戏剧优美而意味隽永。本文将从这一点出发,着重分析《威尼斯商人》的诗性语言。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语言诗性翻译 海德格尔说:“诗从来不是把语言当作一个现成性的东西来接受,相反,是诗本身才使语言成为可能。”[1]由此可见,诗和语言之间本来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本质联系。而这两者的结合则诞生了诗性语言。 毫无疑问,诗性语言在诗歌里为自身精约而富有音乐性、生动而形式和谐做出了完美诠释。而诗歌自然成为诗性语言的主要阵营。然而在诗歌之外,也有许多诗性语言身影。譬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里,诗性语言便大展拳脚,为其贴上了鲜明的标签,使之氤氲着一种独特的风味。在戏剧开篇部分,萨拉里诺说:“吹凉我的粥的一口气,也会吹痛我的心,只要我想到海面上的一阵暴风将会造成怎样一场灾祸。我一看见沙漏的时计,就会想起海边的沙滩,仿佛看见我那艘满载货物的商船倒插在沙里,船底朝天,它的高高的桅樯吻着它的葬身之地。要是我到教堂里去,看见那用石块筑成的神圣的殿堂,我怎么会不立刻想起那些危险的礁石,它们只要略微碰一碰我那艘好船的船舷,就会把满船的香料倾泻在水里,让汹涌的波涛披戴着我的绸缎绫罗。”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它虽不是诗歌,可是这语言又何尝没有散发出浓浓的诗意?在诗意之外,更是为当时之商人重利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其实,简单来说,诗性语言是一种通过诗性的文字表达,诗化的意境展现,呈现诗性效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且能够传达出的是一种独特的神韵的语言。

浅谈我对网络学习的看法讲课讲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浅谈我对网络学习的意见 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如何使用这个网络学习平台已经是驾熟就轻了。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中山大学这个网络学习平台里,我仿佛找回来那遗失已久的学习感觉。 本学期开设了《现代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远程学习方法与基础》等四门课程。其中《远程学习方法与基础》作为网络平台学习的入门课程,自然成为我能否熟练运用网络平台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我认为认真研读这一课程对我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有很大的帮助。在这课程中,课程信息中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进度、教材信息等资料都能为我有步骤地对现在和未来的课程规划有了极为明确的时间分配。我想这就好比学习规划生涯,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对《大学英语》的学习是最为头疼的,在学习上困难较大。光是听和看,感觉没什么学习热情。同时,感觉英语这课程的学习相对麻烦,如果可以增设一个集听、说、写为一体的互动平台,让我有机会练习发声,那是相当好的。与《大学英语》一样,《计算机应用基础》存在的问题也是在于实际操作的运用上,如果可以把类似于计算机等级复习考试那样的系统加入其中,可以方便学生随时学习运用软件,那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快吸收学习要点。 《现代管理学基础》是我报读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因此学习兴趣和学习劲头是最大的。课程学习中,关于老师对课程的讲解和分析的视频以及课程笔记的对比,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在设计上还是挺完善的。不过,相对欠缺的是,互动性不大成为最大的学习劲敌。视频学习和实际的课堂学习最大的差别是,老师无法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理解程度,也就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一般来讲,单纯的讲解并不能完全表达教材中某个观点所延伸出的深层次意义。因此只有把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讲述方式才是最容易理解的,如管理学某个概念上,在现实生活的例子相结合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同样的概念在不同的案例上得出的结果不一样?……把丰富的案例、幽默的语言相结合,我觉得讲座是最为贴近的教学方式,在与学生互动中,不时引入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分析、归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所在,这应该才是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