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管理课程

……………………………………………………………精品资料推荐…………………………………………………

我時常聽到在製衣廠工作的管理人員說他們的工廠是以流水形式生產成衣, 但當我到廠房探訪他們時, 十居其九都會令我有點失望, 因為不少管理人員吳誤以為分科生產便流水作業的模式, 亦有不少管理人員認為成衣製造是非常困難以流水形式生產, 所以他們的生產線仍保留著六十年代的傳統模式。

不錯, 他們的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 分科作業(即分部門)專門化生產單一工序是流水作業的開始或必須的步驟, 雖然成衣製造的工序繁複, 如能強化管理, 加上工業工程的應用技術, 相信仍能成功地把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良為流水式生產線。

管理流水式生產線的技巧, 在企業內的企業文化與傳統式的生產線截然不同, 最前線的管理人員(即組長或車間指導員)需有基本的生產管理及工業工程的知識, 但一般書本及訓練課程太艱深難明, 令一般管理人難以學習到所需的知識, 但一些能完全掌握所需理論的員工, 一般又缺乏成衣生產的經驗, 形成這方面的改進非常緩慢。為方便成衣業的管理人員提昇其管理能力, 筆者特別搜集了有關的基本理論, 以簡單化的形式介紹給大家。

1

……………………………………………………………精品资料推荐…………………………………………………

目錄

第一章 (6)

1.香港製衣工業- (7)

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 (7)

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 (8)

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 (8)

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 (9)

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 (9)

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 (10)

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 (11)

2.成衣生產過程 (15)

2.1服裝製造的方法 (15)

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18)

第二章 (25)

3.基本生產管概念 (26)

3.2生產管理的目的 (27)

3.3生產控制(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27)

3.4組織與工作分配 (28)

3.5組織結構圖 (30)

3.6組織架構欠佳的表徵 (30)

4.生產前策劃-工序分析 (32)

4.1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 (33)

4.2工序工程 (33)

4.3工序圖 (34)

4.6處理標準工序資料法:- (35)

5.生產期間管理-生產線負荷與平衡 (36)

5.1生產線平衡的問題 (36)

5.2平衡生產線問題的特性 (36)

5.3平衡生產線的條件 (36)

5.4平衡生產線的方法 (36)

5.5生產線負荷 (37)

5.6人力分配 (38)

5.7生產線平衡 (38)

2

……………………………………………………………精品资料推荐…………………………………………………

5.8進度控制 (39)

5.9生產數據 (41)

6.廠房佈置 (43)

6.1佈置定義 (43)

6.2廠房佈置的目的 (43)

6.3廠房佈置之適當時間 (44)

6.4設計準則 (44)

7.生產系統 (46)

7.1設計車縫生產線的要求如下:- (47)

7.2對設計車縫生產系統的主要影響要素 (47)

7.4生產系統比較 (55)

8.控制表格 (56)

8.1生產計劃表格 (56)

8.2生產管制表格 (57)

8.4效率分析表格 (58)

8.5其他表格 (59)

第三章 (60)

1.10品管圈 (61)

3.品管七工具 (62)

3.1思維衡擊法B R A I N S T O R M I N G (63)

3.2魚骨圖(因果分析圖)C A U S E A N D E F F E C T D I A G R A M (63)

3.3.柏氏圖分析(巴箂多分析圖)P A R E T O C H A R T S (64)

3.4.分佈圖S C A T T E R D I A G R A M S (65)

3.6.直方圖H I S T O G R A M (66)

3.7.覆查表C H E C K S H E E T O R C H E C K L I S T (67)

第四章 (68)

1.管理者的任務 (69)

1.1何謂管理者﹖ (69)

1.2管理者在公司架構的位置 (69)

2.管理者之職責範圍 (70)

2.1計劃及編排工作 (70)

2.2工作及權力分配 (70)

2.3監督組內工作 (70)

2.4採取跟催行動 (71)

3

……………………………………………………………精品资料推荐…………………………………………………

2.5管制品質 (71)

2.6解決問題 (71)

2.7聯絡上司與下屬 (71)

2.8協助減低成本 (71)

2.9處理工作上人事方面的問題 (72)

2.10訓練屬下人員 (72)

3.管理者應具備的條件 (72)

3.1要決定需要做甚麼 (72)

3.2組織人手執行工作 (73)

3.3組長(指導員)每日例行工作清單 (74)

4.控制生產 (75)

4.1生產效率 (75)

4.3轉款 (78)

4.4技能分析及開發 (78)

5.員工培訓 (80)

5.1有效率培訓的基本步驟 (80)

5.2車縫員培訓的基本原則 (81)

5.3車縫員的訓練方法 (82)

5.4培訓車縫員所需的時間 (82)

5.5管理者在培訓所擔當的角色 (83)

6.維持紀律 (83)

6.1如何維持紀律﹖ (83)

6.2採取紀律行動 (83)

6.3常見的紀律問題 (84)

7.溝通技巧 (84)

7.1何為溝通﹖ (84)

7.2機構內的溝通 (85)

7.3溝通對管理者的重要性 (85)

7.4怎樣成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 (86)

8.人際關係 (87)

8.1馬思勞(A.M A S L O W)的理論 (87)

8.2管理者如何把需求等級理論套用在鼓勵下屬﹖ (88)

8.3如何能與下屬維持良好關係﹖ (91)

9.鼓勵及誘導員工 (91)

9.1引發動機的理論 (92)

9.2鼓勵員工去工作的方法 (92)

9.3如何改善員工的態度及提高工作情緒﹖ (94)

4

……………………………………………………………精品资料推荐…………………………………………………

第一章

導論

1.香港製衣工業

2.成衣生產過程

5

……………………………………………………………精品资料推荐…………………………………………………

1.香港製衣工業-

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

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間製衣廠,僱用1,944名工人,約佔本港工廠總數2.8%及佔本港製造業僱員總數2.4%。在五十年代,大量資金、創業人才和廉價勞工從中國湧入,本港製衣業藉此迅速發展。

製衣業在六、七十年代繼續蓬勃發展。六十年代初期,製衣業超越紡織業成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也是製造業中僱員最多的工業。由於製衣業涉及較為勞工密集的工序,該工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幾年間本港有大量廉價勞工供應。但是,香港的工資現己提高,而工資低廉的亞洲競爭對手也發展了製衣業,廉價勞工這個優點便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消失。出口數量受到限制,加上生產成本相當高昂,促使製衣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項目的價值及發展新產品,其中包括用各種混合纖維製造的高檔時裝。

八十年代製衣業因應市場對高質素及時髦服裝的需求,繼續發展。現在生產的服裝,由高級時裝至簡單的衣服配件,應有盡有。在出口市場上,製衣業面對激烈的競爭,因此越來越明白到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很多製造針織衣物的廠商裝置了電腦輔助設計儀器,以及自動化電腦輔助針織機器。在其他成衣製造方面,較大的工廠也通常設有電腦輔助紙樣放碼及排嘜機器、繪圖機以及自動裁剪機。

近年本地製衣業己逐漸向高檔市場發展,並建立起高質時裝的形象。香港亦成為亞太區內著名的成衣採購中心,既吸引到大批生產簡單貨式的定單,亦吸引到小量高價成衣的定單。前一類定單(受配額限製的除外)通常交予該行業設於華南地區的生產基地製造,而後一類小量高價成衣則由本地工廠生產。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額限制的產品,必須在本港製造,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定。

6

……………………………………………………………精品资料推荐…………………………………………………

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

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間,工廠數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間,僱用人數以平均年增率

24.6%增至148,025名。一九七五年,香港有8,047

間製衣廠(佔製造業工廠總數25.9%),聘用257,595名工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7.9%),成為製造業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業。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該工業以價值計算,續有增長,但佔整體製造業的比例,則開始下降:在一九八七年製衣廠的數目達到高峰,共有10,556間,但郤只佔當時製造業工廠總數20.9%。同樣地,製衣業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數目也達到高峰,共有299,932人,佔當時製造業僱員總數34.5%。此後,工廠數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間(佔製造業工廠總數16.6%),而同期僱員人數則降至186,607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

32.7%)。不過,製衣業仍是製造業中最大的行業,

規模是紡織業的兩倍有多。

製衣廠的規模普遍比以前小。在一九七五年之前,製衣廠平均聘用超過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達58名),但到了八十年代,製衣廠的平均僱員人數一直逐漸下降至平均每廠30名工人。

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

本港製衣業的產品出口值,從一九六零年的10.1億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億元,平均年增率為

14.5%。自六十年代起,製衣業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

工業,佔本地產品出口總額30%以上。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時期的44.6%外,所佔比重一般在30%至36%之間。一九九二年的數字為33%。以價值計算,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一九八六年,意大利再次佔第一位,並一直保持該位置。從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區,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時間內為南韓所超越。在一九九二年,香港隨中國和意大利之後,為世界第三位成衣出口地區。

7

……………………………………………………………精品资料推荐…………………………………………………

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

香港的製衣業以經驗及技術見稱,並在海外享有製造優質衣物的聲譽。製衣業有熟練員工,可以生產各式各樣的衣物,不但可大批生產,也可生產特定項目。他們可以就顧客自行設計或指定的成衣樣辦提供專業意見及協助。此外,製衣業經常因應市場需求及時裝潮流的轉變而作迅速反應,試驗利用全新及更先進的衣料,並深諳管理之道,以求符合顧客的需求。

製衣廠以中小型為多,這是製衣業的有利因素。這些工廠製造多種款式的時裝,並能夠在一個有效率的分包網絡下,配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本港製衣業越來越注重品質,並能準時迅速交貨,因此聲譽日隆,競爭力亦隨之提高。

香港的製衣業也得到一些輔助工業的幫助。這些工業提供線、拉鏈、鈕扣、扣件及標簽等配件,以及一些對於生產時裝極為重要的多類型花邊。織造、針織及加工漂染廠亦為製衣業提供部份所需布料。

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

和其他工業一樣,製衣業在聘請和保留員工方面也碰到困難,這是因為很多工人都受到正在擴展的服務行業吸引。服務行業通常給予工人較高的工資、較佳的工作環境、以及較有社會地位的感覺。隨著工資上升及生產成本高漲,香港面對其他低工資生產地區的強烈競爭。自從一九八六年中以來,操作員短缺問題一直未有改善。此外,香港為離岸製造業擔起支援中心的角色,提供設計、商品推銷、品質控制、搜集原料等支援服務,業內郤嚴重缺乏從事此類支援服務的熟練員工。

本地紡織業的生產量減少亦對製衣業廠商造成打擊,因為製衣業非常倚賴本地所生產和供應的高質紡織紗線和布料。事實上,迅速提供紡織樣辦正是製衣業能保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可是,本地紡織業並未為製衣業提供完備系列的梭織及針織布料。織造業主要生產厚身棉質製品,例如斜紋棉布;而環形針織業

8

……………………………………………………………精品资料推荐…………………………………………………

則大多生產棉質布料供本地耗用。因此,製衣業如需用人造織纖維輕質布料或混纖布料,就要倚賴進口物料。

過往香港在優質成衣方面,比低成本出口地區具競爭力,並較能在短時間內更有效率地完作製造過程。可是隨著其他地區的發展迅速,與香港的領導地位距離漸漸縮短。此外,這些地區亦已能生產為市場接受的優質成衣,跟香港的優越地位也漸漸拉近。

美國及西歐的零售業在決定買貨時,愈來愈強調短周期及迅速補給,香港在這方面由於遠離這些市場,因而失去地利。

與紡織業一樣,製衣業的發展亦因各主要市場限制香港成衣的出口數量而受阻。在一九九三年,香港的紡織及製衣產品出口總額的59.9%(沒有製衣業的單獨分目)受到出口數量限制。由於主要市場如美國和歐洲聯盟等對香港產品出口施加限額,製衣業在產量上的增長因而受到限制。

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

面對在數量上的限制,香港廠商現正製造更高質素及增值額更高的出口產品。

由於保留業內工人及聘請新人遭遇困難,製衣業因而需要長期的人手計劃及發展,使業內有足夠的技術人手,應付未來的需要。

香港製衣業的長遠發展,端視其是否有能力製造增值額更高的產品、實施生產多元化和開拓新市場。本港廠商深明這點。日本在很多出口製衣產品的廠商眼中,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大市場,而廠商已經在日本展開深入宣傳活動。另外,由於人口眾多而居民生產日益富足,中國是本港製衣業廠商已開始進軍的另一個龐大市場。其他活動如東南亞、東歐等,亦有極佳前景。

由於近年來香港勞工短缺,地價及租金飛漲,部分本地廠商已經將勞工密集的生產工序,及較低檔和不受出口數量限制的產品的製造工序,遷往中國進

9

……………………………………………………………精品资料推荐…………………………………………………

行。不過,如果最終產品要輸往實施限制的市場,可遷往香港以外地方進行製衣的工序,則受香港產地來源的要求的限制。如果產品在香港製造而部分在中國加工,香港政府貿易署現負責執行一項特別外地加工安排,確保只有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則的產品,才取得香港產地來源資格。

烏拉圭回合有關紡織品及製衣品之協議將在一九九五年實行,根據這協議在未來十年內,過往受制於多纖協議所簽訂的紡織品雙邊協議的數量限制,將逐步放寬。預期在該十年協議的後期,始會放寬有實質貿易利益的產品的限制。因此在未來數年內,這協議對香港製衣業架構所產生的影響將是微乎其微。製衣業的生產會繼續以香港為基地,但為保持競爭力,產品亦會繼續轉向高檔及集中於生產高品質成衣。由於紡織及製衣業所受的數量限制,將於該協議的後期逐漸大幅放寬,相信屆時製衣業在結構上將會重組;並會把簡單的生產工序遷往低工資地區,而在香港維持一定程度的生產,以便發展產品及培訓管理及技術專才。

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

1.7.1買家的要求

製衣業在全球的競爭日益劇烈,為減少風險,買家將落單與交貨期縮短,大部份買家都傾向於工廠能生產迅速回應的訂單。部份資本雄厚的入口商都成立跨國的生產基地,直接的控制有助於發展迅速回應的訂單及改善品質,亦有部份入口商有實力的製衣廠商聯盟以增強競爭能力。一些從事由零售直至生產的商家,甚至爭取能在七天的補貨期,即是說零售店鋪當天售出的衣服,七天後便可從工廠生產及補回店鋪。

除了迅速回應的新概念外,買家亦較喜歡小批量多款式的入貨方式,進一步增加在生產方面的壓力。

為提高自己牌子的形象,買家都不斷地提高品質要求,甚麼全面品質管理,I S O9000等等,相信愈來愈受買家歡迎。

10

……………………………………………………………精品资料推荐…………………………………………………

買家為保持自己的競爭能力,亦向一些工資低廉的地區提供技術性的支援,最終期望此等國家能供應價廉物美的貨品給他們。東南亞的落後國家,例如中國已發展了十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成衣生產基地,但成本亦上升了數倍。其他如:越南、寮國等更落後的地區亦開始發展其製衣業,大勢所趨是消費者能買物超所值的貨品。

相信在世界性製衣業的新趨勢下,買家傾向要求廠家:-

*短交貨期

*高品質

*更具競爭性的價錢

廠商為滿足買家的要求及本港製衣業為維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各方面不斷改進,以求提高應變能力,減低成本,令客戶保持低存貨量,及增添產品的價值。在整個製造過程中,從處理訂單至分銷,無不在改進。

1.7.2近期科技發展

香港廠家現在雖然普遍使用電腦輔助設計系統、製衣放碼系統及排嘜系統,但使用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及電腦統籌生產系統的郤為數不多。程式拉布系統可將數十卷布按照預計的拉布長度,疊布厚度和拉布方式要求,上機拉布,而整個過程是全自動的。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另一種應用方法,便是使用設有上下迴旋刀片的電腦剪布機。此外,目前正迅速發展的鐳射光束裁剪機、高壓水柱裁剪機和超音波裁剪機,可切割層數少的布料,但本地廠家使用這技術的為數不多。

在電腦統籌生產系統內,生產過程的各個階段(即由最初設計到最後檢查和包裝)所用機器和設備都連接起來,成為有邏輯和有效的生產系統網絡。有了電腦統籌系統,零售訂單資料和布料存貨資料便可以輸入一個電腦化裁單安排裝置,這樣便可以迅速地和準確地計算布料和排嘜的要求,以及一切有關的裁剪部生產成本;然後可以用有關數據來控制自動拉

11

……………………………………………………………精品资料推荐…………………………………………………

布機、裁剪器和電腦化布料處理裝置。這系統也印發不同的標籤(包括條紋碼標籤)、即時報告、生產記錄和簿記資料。這樣,製造商即可以不斷監察製造程序的生產力、質素和利潤,亦可以大量減低對從事製造工序以外的人手需求。

製衣業在科技上另一重要發展是採用模擬系統。這種電腦程式可選擇不同的變項,模擬實際的情況,廠家可利用這個程式估計所需新增資本開支,善用勞工、廠房及設備,評估廠房陳設、處理及生產系統,安排人手及資源的需求,找出所需培訓要求,及計劃改變方法。

1.7.3車縫方面的發展

在車縫工序方面,普遍使用電子縫衣機。集成電路片被廣泛應用於車縫工具中,甚至是最簡單的型號也不例外。差不多所有現代縫紉機均可調校速度、車縫密度及車縫長度等。以自動化機器按照樣辦的外形縫製口袋等成衣部份,以及採用可調校的X-Y縫紉器,可達致進一步自動化。這樣,細小部分或刺繡字體及簡單圖案亦可縫製。但要再進一步加快車縫速度,仍有技術上的限制。提高效率的另一個方法是應用車間工程技術,令操作員更加舒適,並減少工人處理布料的時間。現時處理布料的時間佔整個製造過程所需時的75%。

為迎合市場對款式多變的要求,縮短生產過程,提高應變能力,部份香港廠家已採用店內即時資料收集及管理系統。這系統可幫助廠家改善生產質素,充分使用廠房的生產力,發揮廠房最高效率,提高個別員工的工作表現,並能找出生產線上防礙進度的因素,密切注視工作進度以改善傳送程序,以上種種皆可幫助廠家減低成本。

近年引進的單元式生產及組件式生產系統,可使製造商一方面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保持高度靈活性。單元式生產系統利用架空運送器,將成衣部件夾於吊架上,傳送給各個工人進行加工。這個系統使操作員與中央控制組在生產進行時可隨時溝通,這樣,管理和監督人員可以即時收到關於生產力和品質的

12

……………………………………………………………精品资料推荐…………………………………………………

報告,並可有效地控制流水作業的情況和平衡各條生產線。這系統可以處理複雜流水作業,例如在一條生產線上進行多款式、多顏色及多種尺寸的生產。另一方面,組件式生產系統採用分組工作概念,由5或20人組成的獨立工作小組負責車縫整件衣服或衣服的一部分。廠商也盡量訓練操作員,掌握製造過程中的多項工作,務求取得最大的靈活性,並給予表現較佳者適當的獎勵。採用這兩個系統的廠商,大多數在生產力方面提高10%至40%,生產時間則減少一至兩天,產品質素也獲得改善。

1.7.4其他方面的發展

鑑於香港缺乏土地及勞工,以致地價高昂,工資上升,於是將貨品儲存、寄倉及調度等問題日漸受重視。現代化的儲存及處理系統,通過節省地方的軌道設計、機動的運輸裝置、電腦化的存貨軟件、全自動的價格標記系統、條紋碼或射頻資料分類法等等,不但可節省成本,亦可大大提高處理貨品的效率。

在商品推銷、出口及零售方面,最重要的科技發展便是利用產品資料管理系統,改善通訊及綜合資料,以提高操作效率及整體生產力。根據電子資料互通及電子圖像互通技術發展的最新軟件科技,可將布料、草圖、花紋、員工等資料存於在中央資料庫,並加以組織。若結合數碼攝影機,更可增強影像資訊的傳送。

許多廠家推行合時應變管理系統;那是說在安排貨品分銷細節時,按需要來處理,並把多餘及重複的步驟省郤,以求迅速解決問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保持競爭力,廠家必須分秒必爭,放眼世界各地,搜集資源,安排分銷。許多工廠在分銷方面,採用應變管理系統,以助改善效率。

近年消費者的需求漸趨複雜,以致越來越多訂單要求在較短時間內生產小批量款式不同的衣物。為協助廠商滿足這種需求,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製衣業訓練局,在一九九零年三月合辦了一間製衣工藝示範中心。目前,這中心正同時示範單元同步生產系統及吊架系統。這中心現正就採用吊架系統及單元同步生

13

……………………………………………………………精品资料推荐…………………………………………………

產系統的「回應生產系統」,與單獨採用吊架系統或單元同步生產的各自優點,進行評估。一九九四年一月,製衣工藝示範中心以其在生產及設備上提供品質保証,表現卓越,獲頒發I S O(國際標準化組織)9002證書。該中心無疑樹立一個良好榜樣,大大提高業內對改善品質的關注。該中心現正為紡織及製衣業成立一個迅速回應中心,利用迅速回應科技協助廠家搜集資料,並提高業內對迅速回應概念的認識,並對這種科技進行研究及提供這方面的培訓。

w w w.3722.c 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成衣生產過程

2.1服裝製造的方法

服裝可按其生產/製造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i)訂製形式

i i)現成或稱成衣

此兩類服裝製造方式都對製衣廠的運作有一定的影響。

2.1.1訂製服裝的生產方式

很多服裝是按個別顧客的要求量身訂製的,訂製衣服的每張訂單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幾件。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細節,且由於須按顧客的體型、尺碼及個別要求而縫製,穿起來才合顧客的身材及要求。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縫師傅獨力操作所有工序,由頭至尾完成整件服裝。

訂製服裝有以下的優點:

i)不同體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

i i)由於衣服是按個別顧客的要求縫製的,顧客可以決

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

i i i)由於訂製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所以能

夠反映出個別穿衣者的喜好和風格。

不過,訂製服裝也有其缺點:

14

……………………………………………………………精品资料推荐…………………………………………………

i)由於訂製服裝要因應個別訂單的需要來縫製,裁縫

師傅或許需要較多時間才能將衣服交付給顧客;

i i)由於是個別縫製,訂製衣服的價錢也許會較為昂

貴;

i i i)品質方面也因個別裁縫師傅而有所分別。

2.1.2現成服裝的生產方式(成衣生產)

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碼來縫製。這類衣服是大量生產的,完成生產階段分別運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發售,因此成衣生產便促進了服裝業在零售、製造和供銷方面的現代化;此外,由於是大量生產,所以生產成本比訂製的衣服低,讓顧客可以買到物有所值且價格合理的服裝。而且,不同的牌子,供應不同的尺碼,尺碼表經過改良後,令更多人能夠購得合身的成衣。

就成衣來說,最理想的生產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產同一款式、顏色及尺碼的衣服,並且做到銷量與產量相等,不過這種情況實際上並不可能達到,原因如下:-

i)時裝的款式種類萬千,而且時刻在變化;

i i)服裝要因應季節需求,不同季節需要不同服裝;

i i i)服裝的尺碼需有多種,因為各人的體型不同;

i v)經濟會有興衰,因此人們在服裝方面的花費會有變

化;

v)國際上有貿易限制,例如配額、關稅及貿易總協定

(G A T T)等。

v i)地區性的文化及氣候不同,形成需求不劃一。

2.1.3傳統的製衣方式

一百多年以前,傳統的製衣方式是由一個人負責製成整件衣服,裁縫師傅只需佔用家中或店鋪內的一個小房間工作。

那個時代,衣服都是訂製的,因應顧客不同的要求而縫製。顧客主要是富有人家,例如地主、商人和貴族。較窮困的人家如農民和工人等多穿富有人家所丟棄的舊衣,他們有時也許湊集一些物料自己縫衣,甚至自己織布,因此我們可以明白為甚麼那時勞工階級的衣著大多是簡單粗糙的。

15

……………………………………………………………精品资料推荐…………………………………………………

富有人家僱用裁縫師傅為他們自己及傭人縫製衣服,管家和車夫等人的制服款式一般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而設計的。這些衣服全都是由裁縫一個人手做的。

十九世紀初期,衣車問世,並主要在歐美等地不斷改良,令傳統的製衣方式改變過來,製衣的過程開始出現分工的情況。舉例說,操作衣車的工人需要特別的技術,所以僱用專職操作衣車的工人以及負責手工的工人,這樣分工較為有效率及有助減低成本。

早期的製衣廠就是從那個時代逐漸發展起來的。當時一般製衣廠採用現稱"M A K E T H R O U G H S Y S T E M"全件起的做法,運作的方式是一件衣服的大部份工序都由一人來完成,剩下一些不需要很多技巧的工序由另一個人(如學徒)來負責。每件衣服都是根據顧客個別的要求來縫製的。工作的地方通常有一個120c m乘60c m的車台,零亂地放置了所有的縫紉工具,但沒有特別用途的衣車附件。作手工的工人盤腿坐在地上或卓上,以膝蓋作為工作檯。小型製衣工場一般的條件較差,燈光照明不足。

1830年之後,法國和英國相繼率先開設了有機器設備的製衣工場,機器由專門的技工來操作,而需要人手來做的工序也在廠內完成,或是外發給別人在家中完成。

上述工廠的東主,不久就瞭解到可以將生產過程分工為機縫、手縫和壓熨、打鈕門和做手工等特別的工序。每個特別的工序完成後,衣服都會再交回前述的主要"縫製者"。

這種方式適用於縫製訂製的衣服和衣服樣辦。這類衣服都是按照個別要求裁製的。

上述的方式至今仍是製衣的基本方式,從衣車未發明以前的做法,演變而來,而發展至今天,較基本的是分科方式,將車縫工序再細分成精細的工序,經過較嚴謹的生產安排,適當地分配給每名車縫工人,而每名車縫工人一般只負責單一的專門工序,從而再將生產效率提高。

16

……………………………………………………………精品资料推荐…………………………………………………

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不同的製衣廠有不同的組織結構和目標,但是我們可以將製衣廠的工作分為兩大類:

i)生產工作-是將原料製成顧客所需的衣服;

i i)行政和後勤工作-是提供一切所需原料和服務,

以確保能夠順利生產衣服。

2.2.1生產工作

製衣廠的生產工作包括以下:-

1)設計

一般來說,大部份中型和大型的製衣廠都會僱用設計師來創作服裝系列,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設計工作可分為兩個不同的範疇:-

i)創作設計-就是設計師參考時裝潮流和市場走勢

來設計並草繪各款衣服。

i i)技術設計-設計師嘗試製成自己設計的服裝,

他們要知道該選用甚麼衣料,以及製衣廠的設備和員工技術。

在設計工作方面,電腦的應用日益廣泛。

2)頭樣製作

當有了初步的設計之後,下一步就是按照設計的圖樣繪畫所需的紙樣。第一個由原設計繪出的紙樣,在成衣行業中,一般稱為頭樣或原樣,而頭樣通常是標準尺碼或中間的尺碼。而繪製頭樣所需的技術要求較高,在行內一般被尊稱為師傅。

3)樣辦製作

當完成初步的頭樣後,下一步的工序就是根據頭樣裁製樣辦。這個程序一般都是安排在廠內的辦房完成的,可分為裁辦及車縫樣辦等工序。樣辦製作通常只做一件或數件,所以成衣廠內的辦房員工一般都是挑選較熟練的技術工人,例如辦

房的車縫工人一般都能將整件樣辦的車縫工序完成。

當樣辦完成後,如果某些地方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

17

……………………………………………………………精品资料推荐…………………………………………………

或顧客有某些地方或款式需要更改,通常的過程都需從初步的頭樣開始在紙樣改動再從新做樣辦,可能需反覆數次,直至顧客完全滿意為止,樣辦製作才算完成。

4)紙樣放碼

當服裝的樣辦為顧客接納之後,下一步是按照顧客的要求來繪製不同尺碼的紙樣。在紙樣放碼的工作方面,電腦的應用在成衣生產的過程中最為廣泛及最早發展之電腦生產輔助設計之一。

5)訂購所需布料及輔料

顧客接納了樣辦之後,製衣廠就需要根據所需用量訂購布料及輔料,以供生產之用。很多製衣廠在這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最多,(例如:估計用量不準確,供應商所供應的布料及輔料的質量和數量出現問題,延遲交貨)這些最終導致阻礙生產,延誤交貨給客人,質量問題在成品時才出現,嚴重者可能導致客人退貨。

6)裁剪布料

這項工作可以再細分為以下各項工序:-

i)計劃衣服裁片的尺碼和數量及裁剪的布料層數等通

常是根據客人所訂購(訂購合同)的指示的尺碼及件

數的配搭(A S S O R T M E N T)來計劃拉布的層數及所需

裁剪的床數。

i i)排嘜架製作(M A R K E R P L A N N I N G)

一般而言,製衣廠將布匹裁成衫片形狀,然後組合為可穿著的成衣。為了準確剪裁大量成衣,需採用特別的裁剪儀器及安排嘜架。

檢查了紙樣的準確性之後,把紙樣片鋪在紙上排列,造成一個組合,這個組合在行內叫嘜架。嘜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則下安排,使直接成本減至最低,最準確的用量是從嘜架計算出來。嘜架的編排是一項技巧工作,必須考慮多項技術需求,例如:布紋的方向、布料的闊度、布料的性質、尺碼的組合及預備拉布的長度等等,電腦輔助嘜架設計亦是最早及最

18

……………………………………………………………精品资料推荐…………………………………………………

廣泛為製衣業所應用之技術之一。

i i i)拉布及裁剪

拉布時,工作人員以人手或機器將一層一層長度均等的衣料根據(i)的計劃及(i i)的嘜架長度疊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後,將嘜架放在整疊衣料上面。然後,裁剪技工會按照嘜架的形狀來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會根據車縫部的要求分類和捆扎起來。為控制生產,每一扎裁片都會繫上標籤,然後再送到車縫生產線縫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裡布或朴布,所需的過程也大同小異。

7)黏朴

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話,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機放置的地方進行。因為這是一部特別的機器,一般是利用適當熱力及壓力將布料與朴黏合在一起。

8)車縫

在這個過程中,各塊裁片會縫合成為整件衣服。一般來說,車縫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來進行,由不同的工人來車縫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預先製定生產工序表(表2.1.8),並利用技術管理人員加上生產管理安排合適的工序予合適的工人,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時間流通各既定的工人,將整件衣服車縫完成。至於裁片和輔料,則可以用人手、運輸帶或架空的運送裝置從一個車縫崗位送往另一個車縫崗位去。製衣廠內,車縫生產線所佔的地方及人數是各項程序之冠,所以製衣廠的管理完善與否,車縫生產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在車縫生產線上亦需加上中熨設備,將車縫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然後才繼續車縫,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車縫後才整熨是較困難或不可能。

車縫生產線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在成衣生產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課題。

9)整熨

衣服製成之後,就會經過整熨處理,以達至理想的

19

……………………………………………………………精品资料推荐…………………………………………………

外型。整熨後的衣服特別美觀。整熨時主要是需用熱力,蒸氣和壓力。熱力和蒸氣使物料軟化,而壓力則有助將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狀。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氣和壓力份量都有所不同。

整熨所需用的設備亦因應不同產品而有所差異。最基本的是電熨斗,當然在工業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別於家庭式的,所需的蒸氣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因需用蒸氣的關係,一般都需要同時設有抽濕的裝置,把多餘的蒸氣抽去及抽乾衣服,令其長期保持良好的外觀。抽濕裝置亦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裝置。壓力方面,除手用電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壓力外,一般外衣生產都會利用夾機來增加衣服外觀的美觀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設備有運輸帶型式的設計,半自動化的

設備及人像機等等。

10)包裝

包裝的方法可分為平裝(摺裝)或掛裝,因應不同的產品及不同顧客的需求而定。平裝或摺裝的過程中,工人將每一件製成的衣服根據客人的要求摺好,放進膠袋裡面。當然,如有需要掛牌或其他的吊牌也應在這個程序時處理,然後再將包裝好的衣服放進紙箱內。如顧客需要掛裝式的,成衣也會吊在衣架上,然後掛上膠袋口,封上膠袋。這個工序才算完成。掛裝的運費成本較昂貴,其優點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觀,不至壓縐衣服。

11)存倉

一箱一箱的成衣或一件一件的掛架成衣送到貨倉存放,直至裝箱(貨櫃集裝箱)和發送出去離開工廠為止,生產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

生產平裝成衣與時常生產掛裝成衣的成品倉的設備有所不同,掛裝成衣生產工廠的成品倉需安裝適當的設備供吊掛完成的成衣,亦需有很多可推動的車架供內部運輸用途。

20

服装生产管理的总结

服装生产管理的总结 服装面料性能在服装的设计、生产各过程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服装面料品种变多、速度的加快的趋势给顺利进行服今天WTT小雅给大家找来了服装生产管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服装生产管理的总结篇一 三周实践活动终于结束了,虽然很短有点遗憾,但仍然很庆幸有这样的课程。感谢学院专业老师的细心指导。在这三周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三周实践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体会。 首先,在短短三个星期实践时间里,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学专业的时候总是有老师往我们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为了应付作业逼着去学、去画。然而到各类服装工厂鞋厂,确使我的感触很大,工厂里那种紧张的工作气氛特别在无形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令人萌生暑假去工厂实践的想法。 其次,去服装布料、辅料市场、服装厂。可谓是人生第一次亲身感受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厂车间的操作流程的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了解服装行业工厂生产的操作流程)。对我们将来从事服装行业有很大的帮助,也明确了自己现在应该学什么掌握什么。

第三,个人认为本次实践课收益最大的是去“露友运动时尚”工厂车间,厂长领我们把工厂的工艺流程整个参观了一边,从采料验料到出成品,一双成品鞋需要30多道大大小小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的审核直至成品.一道道操作都那样的严密。最后去了设计师工作室,初步的了解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厂车间和设计师工作室可谓天差地别,不仅在温度、湿度还在工资待遇。所以我想要认真学好服装专业,想成为一名较出色的设计师。 第四,在实践课中去工厂参观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使学习、生活都能有成熟的思考。这些方法的提高是我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次的实习机会是难得的,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通过工厂的实习,初步了解当前服装业行情和服装制作流程验布—裁剪—印绣花—缝制—整烫—检验—包装。 服装生产管理的总结篇二 长这么大第一次到服装厂,我是学服装这一行的,但一直却没身临其地过,所以特别期待的,期待看到服装厂的结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框架......一大早,我七点钟就收拾好了准备随时出发,过了一会我们按照事先指定的时间地点聚集到了一起等候校

服装生产管理自测习题

第一章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工业化生产的服装,又称为(成衣),是解决人们穿衣的主要手段。 2.成衣生产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成衣化)、(半成衣化)、(定做)和(家庭制作)四种。 3.传统的生产概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即(物质型)生产。 4.现代生产概念是指(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型生产和(服务型)劳动。 5.服装生产管理的方法是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 6.生产管理的四个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 7.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充分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生产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六个基本要素中除资金、市场与信息外,另四个要素为(A.人B.材料C.加工方法 D.机器设备)。 2.在大多数的服装企业中存在的三个主要职能是(B生产、营销和财务)。 3.物质型生产是可存储的物质产品,资本密集,可计量,以(D)作为绩效评价依据。 A.成本 B.质量 C.交货期 D.以上都不是 4.服装生产中,生产要素不包括(A员工),包括B.生产资料 C.生产对象 D.信息。 5.生产管理的内容不包括(D融资),包括A.计划 B.组织 C.控制。 6.下列哪项不属于服务型生产特点(D与顾客接触),A.生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与消费过程分离 E.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三、名词解释 1.生产:传统的生产是指产品的制作过程,即物质型生产。现代生产概念是指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包括物质型生产和服务型劳动,把传统生产向前伸与后延两个方向进行扩展。 2.生产管理(P5) 四、简答题 1.试述生产管理的定义及主要方法。(P5、P11) 第二章自测习题 一、填空题 1.服装生产企业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分为(订货型)和(预测型)两种类型企业。 2.订货型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抓(交货期),按(期)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衔接平衡,保证如期交货。 3.预测型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的重点是抓(供)、(产)、(销)之间的衔接,按(量) 组织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平衡,保证全面完成任务。 4.物质型生产是可存储的物质产品,资本密集,可计量,以质量、(成本)、(交货期)作为绩效评价依据。 5.服装企业的管理层可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三层。三个层次之间是(上下级)关系、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三个层次各有分工。 6.直线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产品(不复杂)的服装企业。 二、单选题 1.不管什么类型的生产企业,服装生产过程完全一样(B不正确)。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类型?(A飞机制造), B.军服服装制造 C.快餐 D.中小学教育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优点(D可“以不变应万变”)。 4.服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 A激励)原则,即通过人员配备,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名词解释 1.物质型生产:是指在指产品的制造过程。是可存储的物质产品,资本密集,可计量,以质量、成本、交货期作为绩效评价依据。

服装厂管理流程

服装厂管理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梭织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 施。 二、实施:根据拟定的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执行。 三、检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结果,考察取得的效 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四、处理:总结经验,并纳入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定,巩固成 绩,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同时对本次循环中遗留的问题,查明原因,转入下一循环来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是提高产量质量,进行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这是质量管理唯一的运转方式。 做好生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得指导方针或准则,讲究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生产,实施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我认为(生产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工作的综合,是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体系。主要有质量,产量,进度,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调度与控制等系统组成。 1.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劳动组织。将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 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

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短,时间最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及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最佳。 2.服装工艺管理。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前,对产品进 行试样,并制定详尽的工艺指导书,使产品在高效的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 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起从产品研究,设计,试制,成批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4.物料管理。对工厂所需各种原材料,辅料,填充料,动力等 物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是工厂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和物资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认真贯彻,落实,做好7S现场管理。 6.生产管理达到的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的连续性,均衡性,有 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计划。生产厂长的工作: 一、组织,计划,指导,控制及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和 资源。以达到工厂对生产进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服装生产过程管理知识培训

服装生产过程管理 平缝车间过程管理 1 生产前准备控制 1.1平缝车间在新款投产前,根据“OK”的生产办样品、批办意见和工艺单,召开生产此款有关的裁床、平缝、尾部等主管、品控员和平缝组长参加的生产会议,了解和掌握工艺要求和重点注意事项。车间主管根据生产控制部的计划,制定车间大组的每组生产计划编排并跟进裁床的裁片以及辅料的准备工作;还要协调车间、大组之间的平衡生产,当跨车间的生产时,由厂长协调进行生产;需要在开款前研究合理的方法,以大组人数为前提,正确的合并和拆散工序,缩短成品和半成品差距;根据工价员提供的标准时间制定每个大组每款每日的目标产量。 1.2 缝纫大组根据《生产任务单》向裁床领取裁片,同时向车间主管领取生产办样品和批办意见、工艺单、实样样板、辅料等生产资料。并核对所领生产资料有否差错。 1.3通过技能调查表,每个大组固定几个技术水平相对差的员工或生(新)手做副工,如开包整理裁片、对编号纸、修切止口、翻角、检查左右对称部位或量度尺寸部位,使员工顺手拿到就能生产。组长

必须了解款式的裁剪情况,在开款前两天编制好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给车间主管审核。组长根据车间主任的目标产量和技术部提供的每款工序标准时间,制定每道工序的目标产量,并且要清楚明确的告诉给每一位员工,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的目标产量是多少?每天的目标产量是多少? 1.4组长在编制员工工序流程分配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此款家纺/家纺/服装的平均节拍(平均节拍=每件家纺/家纺/服装的标准时间/本组的车位人数),尽量使每位员工分配到的时间相近,都在平均节拍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生产的流水平衡。但是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人员,使生产保持平衡,所以还必须考虑该款式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以及每组车位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质量水平。根据生产流程的正常流水,若上下相邻的工序时间没有超过平均节拍时间时,尽量安排由一个人去做,这样可以减少裁片的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当该车位不能胜任其中某道工序时,应该安排前后工序相差很远,这样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灵活地调动及调整,避免该工序因为不能完成出现堵塞现象。同时员工的座位应该根据款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按照流程来排座位。 1.5组长要做好丈巾、丝带、拉链等缩水工作。 2 做开工办样品控制

服装企业业务流程

目录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节服装生产概述 一、服装生产企业的特点 二、服装生产方式 三、国内外成衣生产状况 四、服装生产流程简介 第二节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一、生产管理的概念 二、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三、服装生产管理的原则 四、服装生产管理方法和特点 第三节计算机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的发展和作用 二、计算机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简介 三、服装CIMS在我国的应用 第四节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一、市场全球化 二、重视生产运作战略 三、全面质量管理(TQM) 四、柔性生产系统 五、缩短生产周期 六、新技术应用与创新 七、员工的参与 八、流程再造 九、重视环境 十、ERP与供应链管理 十一、准时化生产(JIT)与精益生产(LP) 第二章服装生产过程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管理简介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作用 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节服装生产信息文件 一、生产合约书 二、成衣样板制造通知单 三、服装生产制造通知单 四、裁庆明细表和总表 五、车间生产排期表 六、车间生产日报表 七、服装产品装箱表 八、车间标准工序工价表 第三节服装装箱单计算与分配设计 一、单色单码装箱 二、单色混码装箱 三、混色混码装箱 第三章物料管理 第一节物料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物料管理的概念 二、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三、物料管理的范围 四、物料管理的组织 五、物料管理的职能 第二节物料的采购 一、采购部门的职能 二、采购组织 三、采购方式 四、采购的定价方法 五、采购跟催与评核 六、物料供应商的选择

第三节物料的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意义和职能 二、收料与发料 三、物料盘点 第四节物料分类与编号 一、物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 二、物料分类的种类 三、物料分类的作用 四、物料编号的意义和方法 第五节呆废料的处理 一、处理呆废料的意义 二、呆废料发生的原因 三、呆废料的处理方法 第六节存货控制 一、存货分类 二、存货控制的目的和范围 三、存货控制系统 四、存货控制方法 五、存货控制的基本原则 第七节服装企业物料处理系统 一、物料处理的概念 二、物料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三、物料处理的基本原则 四、选择物料处理系统的注意事项第四章服装裁剪工程技术管理 第一节裁剪部简介 一、裁剪部的工作内容 二、定制裁剪和成衣裁剪的裁剪部 三、裁剪部的生产组织 四、工业纸样 第二节裁剪分配方案的制定

服装厂生产管理制度

服装厂生产管理制度(3) 发布时间:[2008年9月8日] 九. 整烫工艺员责任制 1. 根据各款式的工艺要求.认真整烫好每一部位 2. 在整烫时认真查看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交质检处 理 3. 整烫工艺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为此 整烫工艺员即是品质员. 应积极认真地做好本质工作.把好质量关 4. 认真做好产品.产量.记录 5.下班时一定要关好电源 十. 包装工艺员责任制 1.做好整洁.整理工作.清理好线头

2.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衣服.交质检及时处理 3.认真叠好每一件衣服 4.要分清码号,颜色.配比.不要错装 5.检查标识,商标.码标.洗涤标.吊牌.袋标及款号都要一一对应 6.包装完毕后要及时报表.做到准确无误 十一. 组长责任制 1.组织和领导好本组职工 2.做好接活和出活工作,对着样品认真清好衣片及另部件.检查剪口.定位眼.. 3.掌握好本款式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 4.组织和安排好本组员工工序 5.指导本组员工技术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6.抽查半成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出现大批反工 7.认真记录好本组员工的考勤和业绩

8.认真记录好产量做好交接工作 十二. 车位工责任制 1.保持良好的心情.做好每一事情 2.努力提高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认识质量是 工厂生存的保障.数量是经济效益的前提 3.认真做好本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有质量问题的应及 时反回以免大批反工. 4.经常查看本道工序.出现.跳线.爆线.工艺线不一致 等问题应及时处理 5.如有本道工序反工的产品应及时反好 6.爱护公共卫生.保养好各自的机台 7.节约用电.离开机台便关机.养成好的习惯 服装厂生产管理制度(2) 发布时间:[2008年9月8日] 四. 设计师责任制

服装生产管理结课论文

题目 某服装厂要购买一些面料,加工成服装,你怎样安排生产?(包括购买什么面、辅料,怎样进行生产准备,成本核算和生产线排列、生产计划的制定、交货时间等。) 1、男衬衫(棉涤混纺) 2、女多省春秋衫(机织物) 3、女睡衣裤(机织衫) 要求: 1.衣服规格自己设定(至少一个规格,批量不少于200件)。 2.字数不少于3000字。 3.条理清晰,文字简练,但不能省略的地方必须写实,写充分。

目录 一、概述 (3) (一)规格 (3) (二)数量 (3) (三)所需面辅料 (3) (四)服装厂人员分配 (4) 二、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 (4) (一)商品规划、款式图样、规格批量及工艺要求 (4) (二)预计生产用时 (7) 三、成本核算 (7) (一)材料费 (7) (二)劳务费 (8) (三)制造经费 (9) 四、生产准备车间工作 (9) (一)人员安排 (9) (二)入库检验 (9) (三)生产准备车间工作安排 (11) 五、裁剪车间工作 (11) (一)人员安排 (11) (二)样板检验 (11) ?(三)裁剪检验 (14) 六、缝纫车间工作 (15) (一)人员安排 (15) (二)半成品检验 (15) (三)男衬衫效率编制 (16) (四)女多省春秋衫效率编制 (18) (五)女睡衣裤效率编制 (20) 七、后整理车间工作 (21) (一)人员安排 (21) (二)成品检验 (21) (三)色差检验 (22) (四)外观质量检验 (22) (五)缝制检验: (23) (六)后整理车间工作安排 (23) 八、交货时间 (23)

一、概述 服装厂有员工165人,在12月16日接到一批订单。17日开始生产。 (一)规格 男衬衫 女多省春秋衫 女睡衣 睡裤 (二)数量 男衬衫200 件;女多省春秋衫 200 件;女睡衣裤 300 件。 (三)所需面辅料 男衬衫 棉涤混纺面料 18 元/米,小扣 0.2 元/个,缝线 0.01 元/米,衬料 5 元/米,生产一男衬衫需要面料 1.5 米,包括1米的衣长,0.6米的袖长,0.1米的缝份。扣 9 个,缝线 110 米,衬料 0.5 米 女多省春秋衫 机织面料 20 元/米,大扣 0.5 元/个,缝线 0.01 元/米,衬料 5 元/米生产一件女多省春秋衫需面料 1.25 米,包括0.7米的上衣,0.45米的领宽,0.1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

说明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是根据服装生产流程制定的一份生产管理规范,它是从生产的计划阶段直到大货出运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对系统和工艺进行实时检查,对于公司的每一份订单,都必须有最终的质量控制报告,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 公司的质量控制人员会在生产期间定期到供货商处查看,监督并确保供货商严格执行了公司质量标准与要求。公司人员应当有权利在生产前、生产期间以及生产后的任何时间都能随时检查所有服装和查阅所有记录。 《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检查出次品的百分率,而是要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在以后的生产中尽早纠正这些问题。服装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范 一、原辅材料的检查 服装的原辅材料是构成服装成品的基础,把好原辅料的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原辅料投入生产,是整个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础。 (一)原辅料入库前的检查 (1)材料的品号、品名、规格、花型、色泽等是否与入库通知单及发货票相符。 (2)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整洁。 (3)核对材料的数量、尺寸规格及门幅等内容。 (4)检验材料外观及内在质量。 (二)原辅料保管状况的检查 (1)仓库环境条件: 湿度、温度、通风等条件是否适合有关原辅料的贮存,如储存毛织物的仓库需具备防潮、防蛀等要求。

(2)仓库场地是否整洁、货架是否光洁,以免沾污或损坏材料。 (3)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标志是否清晰。 二、技术文件的审核 技术文件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因,属于生产中的软件部分。产品投产前,必须对各项技术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正确无误。 (一)生产通知单的审核 对即将发放到各车间的生产通知单中的各项技术指数,如所要求的规格、颜色件数是否正确,原辅料之间是否一一对应等内容,进行核对与审查,确认无误签字后,再向下发放投入生产。 (二)缝制工艺单的审核 对所制定的缝制工艺标准进行复核检查,核对有否遗漏和错误,如: ①各部位的缝合顺序是否合理、顺畅,缝迹缝型的形式及要求是否正确; ②各部位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是否准确明白;③特殊的缝制要求是否明确指出。 (三)样板质量的审核 服装样板是排料划样、裁剪和缝制等生产工序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依据,在服装的技术文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样板的审核及管理要认真细心。 (1)样板的复核内容 ①大小样板数量是否xx,有否遗漏; ②样板上的书写标记(款号、规格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 ③复核样板各部位的尺寸规格,若样板中包括缩水率,需核对缩水量是否留够;④各衣片样板间的缝合处尺寸是否准确一致,形状是否吻合,如前、后衣片的侧缝、肩缝等处的尺寸是否一致,袖山与袖笼的尺寸是否达到要求等;

服装厂管理流程83109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做好生产管理工 作必须经过的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 施。 二、实施:根据拟定的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执行。 三、检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施结果,考察取得的效果, 找出存在的问题。 四、处理:总结经验,并纳入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定,巩固成 绩,防止问题再度发生,同时对本次循环中遗留的问题, 查明原因,转入下一循环来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是提高产量质量,进行质量管理的有 效手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这 是质量管理唯一的运转方式。 做好生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得指导方针或准则,讲究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生产,实施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我 认为(生产管理)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工作的综合,是一个

内部相互关联的体系。主要有质量,产量,进度,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调度与控制等系统组成。 1. 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劳动组织。将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 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短,时间最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及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最佳。 2. 服装工艺管理。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前,对产品进 行试样,并制定详尽的工艺指导书,使产品在高效的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 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起从产品研究,设计,试制,成批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4. 物料管理。对工厂所需各种原材料,辅料,填充料,动力等 物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是工厂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和物资消耗,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 认真贯彻,落实,做好7S 现场管理。 6. 生产管理达到的目标,保证生产管理的连续性,均衡性,有 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计划。

服装生产管理

一、名词解释(4' * 5=20) 1.服装生产管理:也称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服装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子系统组成。 2.合格质量水平:在抽样过程中,认为可接受的连续提交检验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称合格质量水平(简称AQL)。 3.批量熟练率:反复操作某一工序的作业,由于逐渐习惯和适应,所花的时间会减少,这种对批量的熟悉过程叫做熟练。 4.批量系数:批量熟练率根据批量的大小所作的修正称为批量系数。 5.工作状态分析:将生产作业中所有的活动加以分类、分析、调查并测定各项作业的数值,使之成为规则作业、改进管理方案以及制定标准工时定额的基本素材。 6.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流水线)分工上的单元,通常一名操作工人接受生产的范围可以作为一个工序单元。 7.动作分析:是把某次作业的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动作单元,对作业进行定性分析,省去不合理和浪费的动作,制定出安全、正确、高效率的动作序列,形成合理、经济的作业方法,使作业达到标准化。 8.流水生产:企业中的同一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工艺规程规定的速度和路线,一件接一件地、按一定的生产速度(节拍)流水般地通过所有工序而完成生产过程。 9.瓶颈工序:在产品传递的过程中,所需加工时间最多,时间负荷最大的工序称为瓶颈工序。

10.生产节拍: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在各工序间每移动一次所需的间隔时间。 11.节奏:流水线上前后生产出两批相同产品的时间间隔则称为“节奏”。 12.工序同期化:工序的同期化也称工序的同步化或工序的时间平衡,是指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流水线各工序的加工时间标准,使之等于流水线的生产节拍或为节拍的整数倍。 13.工时数:表示作业量的静态时间单位。一个人完成1h的作业量称为一个作业时间单位(一个工时)。 二、简答题(5' * 4=20) 1.服装生产管理要素 人(man)——数量、技能程度、努力程度(工作态度)等 材料(material)——面、辅料的物理性能、配伍性、加工的难易度等加工方法(method)——工艺标准的制定,如:质量标准、检验标准、工时定额等 机器设备(machine)——服装加工机器,如裁剪机、缝纫机、蒸烫机以及各种服装加工用辅助器具 资金(money)——生产资金的周转,生产成本费用等 市场与信息(market and information) ——消费市场需求动向,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等 2.PDCA循环-戴明循环 服装生产管理时,可按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

服装厂管理流程

服 装 生 产 管 理 流 程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就是做好生产管理工作必须经过得四个阶段。 一、计划:经过分析研究,确定管理目标,项目,拟定相应措施。 二、实施:根据拟定得计划与措施,分头贯彻执行。

三、检查:检查计划得执行情况与实施结果,考察取得得效果,找 出存在得问题。 四、处理:总结经验,并纳入相关标准,制度或规定,巩固成绩,防止 问题再度发生,同时对本次循环中遗留得问题, 查明原因,转入下一循环来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我认为就是提高产量质量,进行质量管理得有效手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得循环,问题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这就是质量管理唯一得运转方式。 做好生产管理应遵循一定得指导方针或准则,讲究经济效益。以市场为中心组织生产,实施科学管理,组织均衡生产。我认为(生产管理)就是有关生产活动方面一切工作得综合,就是一个内部相互关联得体系。主要有质量,产量,进度,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调度与控制等系统组成。 1、生产过程得组织与劳动组织。将生产要素以最佳方式结合起 来,对生产得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其形成一个协调得系统。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最短,时间最省。 人力,物力与财力及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效益最佳。 2、服装工艺管理。在客户提供订单或新产品投产前,对产品进 行试样,并制定详尽得工艺指导书,使产品在高效得工艺方案指导下进行生产,更好得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 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与科学方法,建立起从产品研究,设计,试制,成批生产到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得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用最经济得手段,生产消费者满意得产品。 4、物料管理。对工厂所需各种原材料,辅料,填充料,动力等物料 进行有计划得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与综合利用。就是工厂以尽可能少得资金占用与物资消耗,取得更大得经济效益。 5、认真贯彻,落实,做好7S现场管理。 6、生产管理达到得目标,保证生产管理得连续性,均衡性,有效 性,经济性与安全性。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得生产计划。 生产厂长得工作: 一、组织,计划,指导,控制及协调生产过程中得各种环节与资源。 以达到工厂对生产进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得要求,二、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得指挥,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并执行公司 规程及工作指令。 三、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确保全面完成任 期责任目标与年度计划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根据公司得产品开发以及产品生产得总体企划,结合阶段性 得实际情况负责拟定详尽得生产计划。 五、负责计划得跟踪,修正与完成。 六、根据生产需要,拟定详尽得采购计划。 七、结合现状,负责建立与制定相适应得生产体系与发展目标。

服装厂生产车间管理

服装车间管理 一、均衡生产,调度有序 ⒈配合公司,根据厂部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结合本部的生产实力,具体组织生产计划的实施工作。 ⒉负责实施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贯彻落实致员工。 ⒊制定和执行现场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从而使生产的产品,按照客户的需要进行,保证进度和质量。 ⒋实现全面均衡有节奏的同步生产,使最终的生产便于包装及装箱。 二、产品质量控制有力 ⒈车间主任接单后,先组织各组现场管理人员,分析该款标准样衣的工艺特点,仔细阅读工艺单的制作要求。 ⒉对标准样衣的各个部位协商制定质量标准,制定工艺流程。 ⒊新款上线前务必督促有关现场管理员制作产前样、对一线生产员工缝制辅导到位,要求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巡检和半成品抽检。 ⒋严格要求并督促各组员工按工艺标准进行缝制,并及时向业务部门提供大货样。 ⒌各款在上线生产前即将生产时,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车间员工开生产例会或早会,对该款做详细的说明,并将技术部提供的样衣、工艺单及质量标准标准书面通知,公布于众。 ⒍车间主任必须组织督促各现场管理员将质量问题解决于车位之上,处理于成品之前,以保降低成品的返工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三、原辅材料,供应及时 ⒈车间主任必需及时追踪正下单的原辅材料,如有需上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⒉组织车间各有关人员做好一切产前准备工作:如生产设备的配置,有关人员的调配,有关工具的搭配等。 ⒊配合技术部准备好有关需用的定位板、实样板等各类生产前的必备用品,使每款上线,都井井有条,临阵不乱。 四、纪律严明、考核严格 ⒈严格执行厂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管理制度,对违反本厂管理制度人员,视情节轻重,按规章制度有关条款予以处罚。 ⒉督促每位员工准时上下班,做好车间有关人员的考勤制度。 ⒊对考勤制度做到公正、公平,以理服人,以事实为根据。 五、设备完好,运转正常 ⒈督促各组员工负责保养好各自的机台设备,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使用”。 ⒉督促有关人员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调整、维护和保养。 ⒊督促各组员工每天上班清洁机台,检查自用设备是否完好,娟异常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保机台运作正常。 六、安全第一,消除隐患 ⒈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 ⒉做好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杨以雄服装生产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 1. 服装生产或制作通常采用哪些方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成衣化服装生产:需利用科学专业知识、高效使用人物机器、寻求完善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进行工业 化连续生产、质量好而且价格合适。 半成衣化服装生产: 定做服装:凭裁缝师傅的经验和灵感;主要用手工进行缝纫、熨烫;能在家庭进行制作; 质量好但价格高。 家庭制作: 2. 生产管理的定义和重点 定义: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表现,善用各种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重点:质量、成本和交货期 3. 服装生产管理要素。 人 材料 加工方法 机器设备 资金 市场与信息 4. 举例说明国内外服装业发展态势。 5. 服装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服装生产管理的过程可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四个阶段,即利用 PDCA 管理活动把成功的经验肯 定下来,使之标准化,当下一次制定计划再进行同样的工作时,不必再进行研究、讨论或请示,可直接 按标准进行生产。失败要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同时,将这些内容反馈到下一次的计 划中去。 第二章:质量管理 1. 服装质量标准种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种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及内控标准 关系:一般而言,国家标准比国家标准分得更细,专业标准比国家标准详尽,而企业标准或内控标准往 往是最细致和详尽的。实际应用时应注意,除了企业或内控标准是保密的,其他标准则是公开课查询的。 2. 服装品种与质量、质量与检验的关系。 品种与质量:人们经常将品种与质量等同起来,误以为档次高的品种质量就好,实际上品种与质量是有 区别的。美国的成衣化西服中,有 1 到 6 档的等级,第六档为高档品,第六档服装与第一档相比,不是 指质量高档,而是指品种高档,不同的品种都有自身的质量要求。 质量与检验:只通过检验是创造不出质量的,检验是对质量进行评定,只能起到区分优质品和劣质品或 批量产品合格与否的作用。 3. QC 管理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产品质量检验阶段:强调检验人员的质量监督职能;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和筛选,及时挑出废次品;对 产品的加工过程实行层层把关,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在质量检验的同时,推行抽样检验,从而显著降低检验成本;利用控制图对大量生 产的工序进行动态控制,有效地预防废次品的产生;应用数理统计工具,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采 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应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 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 TQC 的五个观点: 为用户服务:以服务用户为指导思想,以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为目标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把质量管理重点从产品事后检验转为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 用数据说话:运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化科学管理,将定性管理上升为定量管理 按科学规律办事:质量管理标准化,各环节在一个统一系统内互 通信息、协同工作,始终按计划 施—检查 —改进的循环,周而复始 地运作,使质量逐步提高 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企业经济效益 4. 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的应用范围。 抽样检验:在所需检验的批量产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评定标准对照,以决 定产品批量合格与否。破坏性检验、连续体、数量多的场合必须做抽样检验。 全数检验:对每件产品均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标准做比较,然后决定产品合格与否。全数检验与 其它检验方法相比,花费较大。 P25 5. 确定检验点的方法并举例说明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 确定管理点时,可用 5W1H 事先确定有关内容:在工序何处 where 检验何种特性 what 何时 when 由 谁负责 who 为什么检验 why 用什么方法 how Eg :系统抽样即用间隔法进行抽样。如从 150个产品中抽取5个试样时,可先对产品编号,然后进行间 隔抽样,由于这是的抽样比是三十分之一,因此可从随机表中随机点取 1 到 30的数字,若点中 10,则可 取10、40、70、100和130作为抽样的编号。 6. 计数调查型抽样方案的基本原则和连续批检验的要求。 所谓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是遵照抽样检验的结果,按设定的规律选用某一种抽样水平进行抽样检验。有 三种抽样水平:正常 加严 放宽 7. 成衣检验过程及要点。 入库检验:指面料、辅料、部件或产品入库时的检验。一般包括数量复核、匹长检验、门幅检验、纬斜 检验、色差检验、疵点检验、缩水率检验等 样板复核:服装样板是成衣化生产的基础,它决定裁片的质量和加工质量。 裁剪检验:辅料检验 划样检验 验片 半成品检验:指在服装各部件组装成完整产品之前,对各部件进行的检验。 及早发现五个 —实

服装生产管理全面概述

服装生产管理全面概述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节服装生产概述 一、服装生产企业的特点 二、服装生产方式 三、国内外成衣生产状况 四、服装生产流程简介 第二节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一、生产管理的概念 二、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三、服装生产管理的原则 四、服装生产管理方法和特点 第三节计算机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的发展和作用 二、计算机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简介 三、服装CIMS在我国的应用 第四节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一、市场全球化 二、重视生产运作战略 三、全面质量管理(TQM) 四、柔性生产系统 五、缩短生产周期 六、新技术应用与创新 七、员工的参与 八、流程再造

九、重视环境 十、ERP与供应链管理 十-一、准时化生产(JIT)与精益生产(LP)第二章服装生产过程信息管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管理简介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作用 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节服装生产信息文件 一、生产合约书 二、成衣样板制造通知单 三、服装生产制造通知单 四、裁庆明细表和总表 五、车间生产排期表 六、车间生产日报表 七、服装产品装箱表 八、车间标准工序工价表 第三节服装装箱单计算与分配设计 一、单色单码装箱 二、单色混码装箱 三、混色混码装箱 第三章物料管理 第一节物料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物料管理的概念 二、物料管理的重要性 三、物料管理的范围 四、物料管理的组织 五、物料管理的职能 第二节物料的采购

一、采购部门的职能 二、采购组织 三、采购方式 四、采购的定价方法 五、采购跟催与评核 六、物料供应商的选择 第三节物料的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意义和职能 二、收料与发料 三、物料盘点 第四节物料分类与编号 一、物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 二、物料分类的种类 三、物料分类的作用 四、物料编号的意义和方法 第五节呆废料的处理 一、处理呆废料的意义 二、呆废料发生的原因 三、呆废料的处理方法 第六节存货控制 一、存货分类 二、存货控制的目的和范围 三、存货控制系统 四、存货控制方法 五、存货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七节服装企业物料处理系统 一、物料处理的概念 二、物料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三、物料处理的基本原则 四、选择物料处理系统的注意事项第四章

服装生产管理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服装生产管理 2.批量熟练率 3.生产节拍 4.固定成本 5.标准加工时间 6 作业研究 7预测型生产 8订货型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现代生产是指产出产品或服务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服务),产品还包括思想、观念等社会行为。( ) A.正确 B.不正确 2.生产管理的内容不包括()。 A.计划 B.组织 C.控制 D.融资 3.不管什么类型的生产企业,服装生产过程完全一样()。 A.正确 B.不正确 4.服装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A.生产费用 B.成本开支范围 C.成本 D.制造成本 5.服装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A.对 B.错 6.当内部失败成本和预防成本分别()时,分析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提高品质的措施和加强预防工作上。 A.<70%、<10% B.>70%、<10% C.>70%、>10% D.=70%、<10% 7.下列对PTS法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PTS法是既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简称,它需经过时间观测,再确定作业的“动作形态”,就可获得作业的标准时间 B.PTS法是工作抽样法的简称,它需经过时间观测,再获得作业的标准时间 C.PTS法是秒表法的简称,它需经过时间观测,再获得作业的标准时间 D.PTS法是既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简称,它无需经过时间观测,只要确定作

业的“动作形态”,就可获得作业的标准时间 8.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 A.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 B.人(工人)、机(设备)、料(原材料)、法(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 C.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 D.人(管理人员)、机(工具)、料(原材料)、法(加工)、环(环境)等 9.动作规范的基本原则是:() A.两手同时使用,力求减少动作单元,动作容易掌握 B.两手同时使用,力求减少动作单元,力求缩短动作距离,动作要轻松、流畅、有节奏、容易掌握 C.两手同时使用,动作要轻松、流畅、有节奏、容易掌握 D.力求减少动作单元,力求缩短动作距离,动作要轻松、流畅 10. 5S管理是指() A.整理、清扫、清洁、素养、节约 B.整理、整顿、清洁、素养、安全 C.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D.整顿、清洁、素养、安全、节约 11.订货型服装生产,其产品的式样、数量、交货期等都是根据( )的要求确定的。 A.市场需求B.客户C.消费者D.以上都不是 12.服装企业在生产各种服装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 A.成本 B.产品成本 C.生产费用 D.经营费用 13.服装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 A.对 B.错 14.若服装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发生的费用( )。 A.全部是直接计入费用 B.全部是间接计入费用 C.部分是直接费用,部分是间接费用 D.需要将生产费用进行分配 15.当内外失败成本和预防成本分别( )时,分析工作重点应放在使品质水平维持和控制在现有水平上。 A.≈50%、10% B.>50%、10% C.<50%、10% D.>50%、<10%

服装生产管理培训课程(doc 93页)

服装生产管理培训课程(doc 93页)

引言:- 我時常聽到在製衣廠工作的管理人員說他們的工廠是以流水形式生產成衣, 但當我到廠房探訪他們時, 十居其九都會令我有點失望, 因為不少管理人員吳誤以為分科生產便流水作業的模式, 亦有不少管理人員認為成衣製造是非常困難以流水形式生產, 所以他們的生產線仍保留著六十年代的傳統模式。 不錯, 他們的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 分科作業(即分部門)專門化生產單一工序是流水作業的開始或必須的步驟, 雖然成衣製造的工序繁複, 如能強化管理, 加上工業工程的應用技術, 相信仍能成功地把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良為流水式生產線。 管理流水式生產線的技巧, 在企業內的企業文化與傳統式的生產線截然不同, 最前線的管理人員(即組長或車間指導員)需有基本的生產管理及工業工程的知識, 但一般書本及訓練課程太

目錄 第一章 (10) 1.香港製衣工業- (11) 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 (11) 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 (15) 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 (17) 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 (19) 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 (21) 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 (25) 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 (29) 2.成衣生產過程 (44) 2.1服裝製造的方法 (44) 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54) 第二章 (77) 3.基本生產管概念 (78) 3.2生產管理的目的 (80) 3.3生產控制(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81

3.4組織與工作分配 (83) 3.5組織結構圖 (90) 3.6組織架構欠佳的表徵 (92) 4.生產前策劃-工序分析 (96) 4.1 ......................... 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100 4.2工序工程 . (101) 4.3工序圖 (103) 4.6處理標準工序資料法:- (108) 5.生產期間管理-生產線負荷與平 衡109 5.1生產線平衡的問題 (109) 5.2平衡生產線問題的特性 (110) 5.3平衡生產線的條件 (111) 5.4平衡生產線的方法 (112) 5.5生產線負荷 (113) 5.6人力分配 (116) 5.7生產線平衡 (117) 5.8進度控制 (121) 5.9生產數據 (125) 6.廠房佈置 (133) 6.1佈置定義 (133) 6.2廠房佈置的目的 (134)

服装企业生产管理

服装企业生产经管系统 系统简介 在服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仅仅着眼于企业本身是不够的,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与需要,才能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建立防御型营销战略,进而提高公司盈利,必须在价格、面料、做工、设计、广告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上海某公司作为一家专门生产羊绒制品的服装企业,在生产流程中注重同批产品颜色的一致性,以达到品质的完美性。 应对某公司的需求,汉速凭借在生产现场信息采集、产品序列号经管等条码应用领域的资深经验,及能提供条形码列印与采集设备一站式服务之优势,开发生产信息经管系统,帮助公司实现批次经管现代化,并实现数据的快速自动采集及经管功能,为后续的销售、防窜货经管奠定了良好基础。 行业解决技术方案 1. 原材料批次经管 由于某公司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是羊绒,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不同批次的产品即使是同一种颜色还是存在色差,因此公司要求同一订单上的同类衣服的原料批次必须一致。而一绕子纱所能生产的衣服织片数量大致可以控制,因此一个订单上的同类衣服所用的纱的数量也可以大致控制,当存在纱的剩余量的时候,公司希望系统以此来控制决策,以达到剩余量和客户订单相匹配。生产经管 2. 单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公司的高级经管层可以通过系统观察车间工作的流程,具体可以细化到单件产品的流动性。 解决技术方案概述:系统预留可扩展模块,供系统升级。 原材料入库:包括原材料绕纱和装箱单。仓库经管人员首先根据装箱单和实物比对,如果供应商所发实物正确,则仓库经管人员将该装箱单录入系统,系统自动转化为原材料入库单,并根据装箱单所录入的信息如:品名、颜色、数量和批号,控制打印机打印出批号标签(以1带N,详见4.3.2),仓库经管人员将此标签贴到相应的原材料绕子上。 生产计划部门:当生产计划部门接到销售订单的时候,首先将此订单录入系统中的物料安排表,使用这个表单调出现有库存量和其批号信息,当存在同一批次匹配的纱料库存,直接填写生产工艺单,标识使用的原材料纱。当库存不能和当前订单所匹配的话,直接产生供应商采购订单,在订单上填写需要纱的具体规格。 纱料仓管部门:工人接到生产工艺单后去仓库领料,仓管根据原料纱的条码和生产工艺单上的条码,扫描实物和标签做比对,如果领料正确则记入系统,如果领料错误出现报警,工人领到的绕子纱上必须附带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