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质分析复习题

农产品品质分析复习题
农产品品质分析复习题

农产品品质分析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系数

2、费林试剂

3、恒沸混合物

4、粗蛋白

5、ADF

6、恒沸点

7、AOAC

8、粗脂肪

二、不定项:

1、农产品中主要的糖分有(ABC)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寡糖

2、挥发性酚主要包括(ABCD)

A、甲酸

B、乙酸

C、丙酸

D、丁酸

3、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ABD)三类。

A、亚油酸

B、亚麻酸C共轭亚油酸、D、花生四烯酸

4、膳食纤维主要包括(ABCD)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质素D果胶

5、灰化的温度范围一般在()范围。

A、400~500o C

B、525~600 o C

C、700~800o C

D、800o C以上

6、粗灰分按其溶解情况分为()

A、水溶性灰分

B、水不溶性灰分

C、酸溶性灰分

D、酸不溶性灰分

7、下列不属于植物微量元素分析范畴的是()元素。

A、钼

B、锌

C、磷

D、锰

8、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9、ADF不包括()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质素

D、粗纤维

10、果胶的功能有()

A、胶冻材料

B、增稠剂

C、金属解毒剂

D、膳食纤维

11、有效碳水化合物包括(ABCDE)

A、单糖

B、低聚糖

C、糊精

D、淀粉

E、糖原

12、水溶性糖包括(ABC)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淀粉

13、脂溶性纤维素包括(ABCD)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14、植物样本采集的原则包括(ABCD)

A、代表性

B、典型性

C、实时性

D、防止污染

15、谷物籽粒中油脂测定的方法有()。

A、油重法(索氏浸提)

B、残余法

C、折光法

D、蒸馏法

16、无效碳水化合物包括(ABCD)

A、果胶

B、半纤维素

C、纤维素

D、木质素

17、果蔬的总酸度包括(AB)

A、有效酸度

B、挥发性酸

C、醋酸

D、盐酸

18、下面哪些属于重金属污染物质值(BCD)

A、铁

B、镍

C、铅

D、铬

19、以下物质可以作为可溶性糖测定过程中的澄清剂的是(ABCD)。P304

A、中性醋酸铅

B、碱性醋酸铅

C、醋酸锌

D、亚铁氰化钾

三、简答题

1、植物样本采集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2、共沸蒸馏法的原理是什么?

3、为什么不同作物的籽粒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会有差异

4、为什么索氏提取法的测定结果是粗脂肪?P333

5、从农产品品质方面概述测定可溶性糖类的意义是什么?

6、果胶有什么应用前景?P326

7、在灰分测定过程中,如何给瓷坩埚及其盖进行标记?

8、水溶性糖的测定分哪两个步骤?P317

9、什么事“爆燃”,如何克服?

10、为什么用凯氏定氮法测出的农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为粗蛋白含量?

四、论述题

1、样品在灰化前为什么要进行碳化?如何判断样品是否灰化完全?

2、试述2,6—二氯靛酚测定还原性V c的原理。P360

3、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中主要含有什么成分?

4、论述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测定植物中淀粉有何不同?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考试题库

附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 件: 人员大比武理论知识考试参考试题 题库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法律法规类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B )。 A ?农产品及制品 B ?初级产品 C ?植物产品 D ?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C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A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分别为( B ) A. 2006年6月29日、2007年1月1日 B.2006 年4 月29 日、2006 年11 月1 日 C.2007 年1 月1 日、2007 年5 月1 日 D. 2007年4月29日、2007年11月1日 4.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B )的规定。 A .食品安全法B.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C.食品卫生法 D .产品质量法 5.《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

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发布有关( A )状况信息。

6.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 B )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 情况、食 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及其处理信息、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 息。 A. 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为( A. 2006年 11月 1日 C . 2009年 1月 1日 8. 《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是指各种供人( C )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 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A .吃的 B .饮用的 C .食用或者饮用的 D .其他的 9. 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 C )联合发布 A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C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D .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 C ),及时修订 A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A ?农产品质量安全 C .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安全 B .食品质量安全 D .农、兽药质量安全 D )。 B . 2008年 6月 1日 D . 2009 年 6 月 1

农产品质量检验

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 一、蔬菜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1. 目前我国蔬菜中的主要污染物使农药残留、硝酸盐、重金属等。①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目前生产品种最多、使用量最大、也最可能引起强烈中毒反应的污染物。②蔬菜是易富集硝酸盐植物,特别是现代农业化肥的大量施用,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急剧上升。③蔬菜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的排放及城市垃圾、污泥和含重金属的化肥、农药,有毒重金属主要指铜、锌、镉、铬,另外还有汽车尾气造成的铅污染。生物污染问题也开始引起重视,但由于我国消费者食用蔬菜绝大部分是熟食,烹调过程可以使微生物失活,只要不食用未经加热的蔬菜或在食用前充分洗净,这类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基本可以避免。 二、蔬菜中的污染物有何危害? 长期进食被农药污染的不合格蔬菜,会产生慢性农药中毒,影响人的神经功能,严重时会引起头昏多汗、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浮痛腹泻、流涎胸闷、视力模糊、瞳孔缩小等症状。 硝酸盐本身毒性并不大,但它在人体内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携氧能力,导致人机体内缺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还可以与人肠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成致癌的亚硝胺,导致消化系统癌变。通常硝酸盐积累顺序为:叶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瓜果类>豆类>茄果类。烹饪的蔬菜存放时间延长,其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所以建议不要食用烹饪后隔夜存放的蔬菜。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一般不会引起急性中毒反应,但长期积累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潜在威胁。 三、有虫眼的蔬菜就一定是安全的吗? 蔬菜有没有虫眼并不能作为蔬菜是否安全的标志。有很多虫眼只能说明曾经有过虫害,并不能表示没有喷洒过农药。如果菜幼小时叶片留下了虫眼,虫眼反而会随着叶片长大而增大。有时候虫眼多的蔬菜,菜农为了杀死害虫反而会喷药更多。此外,害虫同样具有抗药性,一旦产生抗药性,菜农往往需要加大剂量才会有效果。所以,看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不能只看它有没有虫眼。 四、购买的新鲜蔬菜应浸泡几小时后方能食用,这种观点正确吗?

作物品质分析汇总

A 作物品质概念:是指人类所需要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优劣. 作物品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由多个品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 合体” B 作物的化学品质指作物产品的的化学特点, 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其平衡状 ^态0 D 作物营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粮食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 2、 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 3、 蔬菜、果品的糖分及维生素含量 4、 饲料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利用率等 E 作物的蒸煮品质 作物的蒸煮品质表示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米、小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出饭率、糊化温度等 2、 小麦粉蒸馒头、制面条、包饺子等的品质 F 品质性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以品质性状分类为依据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作物品质分析知识体系 品质性状分类 1、根据理化性质 物理品质(作物产品物理性状的好坏) 化学特点,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平衡状态。) 2、 根据结构特征 外观品质 内含品质 3、 根据产品用途 食用品品质:营养品质 (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成分结构 及其对对人畜的营养价值)、烹饪品质、蒸煮品质(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 4、 根据工艺流程一次加工品质二次加工品质 5、 根据贮藏保鲜特点 保鲜品质 贮藏品质 思考:作物品质分析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作物品质分析的主要指标和分类。 第一部分大豆品质及分析 一、大豆籽粒外观品质 1.1大豆籽粒外观品质的组成 粒形、粒色、脐色、种皮光泽、整齐度、 饱满度、紫斑粒率、褐斑粒率、虫食粒率 基因型(栽培、野生)一内因 土壤、气候、病虫害、重迎茬一外因 C 作物营养品质主要是指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 成分结构及其对人畜的营养价值 化学品质(作物产品的 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卫生品质 用品质 饮用品加工品质 工业用品质 商用品质 医 1.2大豆籽粒外观品质影响因素

农产品品质检验(甜玉米品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外植体消毒技术; 2、学会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学会无菌接种技术; 二、材料、器具和使用方法 1、材料:水稻种子 2、器具:无菌吸水纸、酒精灯、脱脂棉花、记号笔、超净工作台、酒精瓶、酒精喷壶、烧 杯、镊子、解剖刀、碟子、大烧饼等。 3、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方法:用75%酒精棉球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将培养基及接种用具放 在超净工作台台面;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约20-30min;打开送风开关,并关闭 紫外灯,通风约10min后,开日光灯;接种;做好清洁卫生;关掉电源。 4、消毒药品的配制:0.1%HgCl2,准备一个500ml的玻璃杯,倒入约100ml的蒸馏水,称 取0.5g的氯化汞放入磁条后,放到磁场搅拌器哪里搅拌,待溶液彻底溶解后,倒入500ml 的容量瓶中定容;75%乙醇,准备一个1000ml的量筒,倒入750ml的95%的乙醇,后 加水到950ml就配成了75%的乙醇溶液。 三、操作步骤 1、接种材料的准备:将水稻颖果人工去壳,洗净手后用洗洁精水溶液清洗颖果,流水冲洗 干净后,沥干水分带到超净工作台。 2、外植体的消毒(超净工作台上进行):点燃酒精灯,把颖果置于无菌空瓶中,倒入75% 酒精溶液浸泡30秒后,把酒精倒入到烧杯中,用无菌水清洗,并把无菌水倒进烧杯中, 再用0.1%的氯化汞,浸泡10min后,无菌水冲洗六次备用 3、接外植体:将消毒后的颖果用无菌镊子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每瓶接上六粒,盖上盖子

后,用记号笔写上小组号,接种日期、接种材料。 4、将上述接种有颖果的培养瓶防止与组织培养室内,黑暗条件下处理15天,后揭开报纸, 自然散射光下进行培养。 5、培养过程中要观察、记录:于接种后5天、10天、20天、30天观察污染和脱分化的情 况,记录初代培养过程(起始脱分化时间、愈伤组织形成上涨过程)、污染个数和启动 个数,计算污染率和诱导率。 四、注意事项 1、超净工作台在进行接种前必须擦拭干净并通风够30min,否则很容易引起污染; 2、手伸进超净工作台进行任何操作或者在接种过程中手伸到外面时,必须用酒精喷壶喷手 或者用酒精棉充分擦拭,防止手引起的细菌真菌污染; 3、接种过程中,尽量不要讲话。 五、实验记录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接种日期2013.9.22 接种天数(天)接种种子数(个)污染数(个)启动数(个)诱导率 5 9 6 36 90 93.75% 10 96 42 90 93.75% 20 96 42 90 93.75% 30 96 42 90 93.75% 六、思考题 1、接种过程中,如何防止交叉污染? 首先外植体用具都要严格依照实验操作要求杀毒灭菌。实验超净工作台先开半个小时 以上,还要用酒精消毒擦拭工作台面。镊子手术刀都要用酒精灯烧炙杀菌,禁止手过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考试题库

附件: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 大比武理论知识考试参考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法律法规类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B )。 A.农产品及制品B.初级产品 C.植物产品 D.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C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分别为( B )。 A.2006年6月29日、2007年1月1日 B.2006年4月29日、2006年11月1日 C.2007年1月1日、2007年5月1日 D.2007年4月29日、2007年11月1日 4.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 B )的规定。 A.食品安全法B.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C.食品卫生法D.产品质量法 5.《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发布有关( A )状况信息。 A.农产品质量安全B.食品质量安全 C.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安全D.农、兽药质量安全 6.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B )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A.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为( D )。 A.2006年11月1日B.2008年6月1日 C.2009年1月1日D.2009年6月1日 8.《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是指各种供人( C )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A.吃的B.饮用的C.食用或者饮用的D.其他的 9.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 C )联合发布。 A.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D.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0.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 C ),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 11.我国标准分为( B )。 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内部标准 D.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农产品质量自检制度

农产品质量自检制度 一、合作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置检测设备,配备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检测人员,根据农产品生产情况适时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 二、没有达到安全间隔期的产品不能作为农残检测样品、也不得收获上市交易。 三、农产品即将上市前进行抽样检测,检测主要采取速测方式,通过抑制率进行判定,样品检测合格的,出具检测报告单,产品可上市。检测不合格的,立即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的,立即进行定量检测,在定量检测未出结果前,产品不予上市。对定量检测不合格产品,立即上报农业主管部门,查明原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 四、检测报告单与生产记录同步保存,通过检测报告单生成农产品二维码或农产品产地证明,农产品上市交易时凭二维码或持产地证明销售。 五、检测记录存档并保存2年以上。

不合格农产品召回处理制度为了加强本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不合格农产品退出市场管理,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或者不符合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并已经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为避免不合格食品危及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本单位及时将缺陷产品从流通、消费领域收回,予以处理或者销毁,并承担相关费用的制度。 二、发现所销售的农产品属不合格农产品,或接到农产品加工企业、供货商、下级销售商通知的,应立即启动不合格农产品召回程序。通知农产品加工企业、供货商、下级销售商立即停止销售;立即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信息公布应能够覆盖销售范围; 三、实施召回的不合格农产品应当定点存放,存放场所应当有明显标志,召回农产品数量必须准确记录。 四、召回的农产品按规定销毁或无害化处理。食品召回应自觉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食品召回情况应及时、完整、真实地报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农产品品质简易鉴定实验报告文档

2020 农产品品质简易鉴定实验报告文 档 Contract Template

农产品品质简易鉴定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又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更重视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食品的安全和营养是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作为食品,首先是要保证其安全,即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要保证食品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减少其在食物链各个阶段所受到的污染,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此外,还应保证食品应有的营养和色、香、味、型等感官性状,无搀假、伪造,符合相应卫生标准的要求。 农产品是一切食品加工的原料,农产品品质的好坏,是否安全,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威望,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

发生的疯牛病、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比较发达,高效农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如何提高农产品品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是值得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深思探究的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研究。 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分成三个行动小组,第一行动小组负责采集农产品标本,第二行动小组负责组织实验操作,第三行动小组负责个行动小组之间的协调。 1、第一行动小组在××农贸市场选购了白菜、辣椒、扁豆、冬瓜、大蒜等五种农产品样品,并分头到自己的菜地里选摘了上述五种样品,把这几种样品带回了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 2、第二行动小组对第一行动小组带回来的农产品样品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有: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细菌群落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几个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各行动小组紧密协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对感到怀疑的一些数据,反复进行实验,力求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于农产品品质的简易鉴定,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反复查阅资料,咨询老农,我们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一看、二闻、三?l、四尝。 农产品的表面颜色是反映农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观察农产品的外观形状和色泽是判定农产品品质的第一步。二闻就是闻农产品的气味。带香味的农产品闻闻它的香味是否纯正,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知识考试参考试题题库(印发稿)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 大比武理论知识考试参考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法律法规类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B )。 A.农产品及制品B.初级产品C.植物产品D.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 C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分别为( B )。 A.2006年6月29日、2007年1月1日 B.2006年4月29日、2006年11月1日 C.2007年1月1日、2007年5月1日 D.2007年4月29日、2007年11月1日 4.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 B )的规定。 A.食品安全法B.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C.食品卫生法D.产品质量法 5.《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发布有关( A )状况信息。

A.农产品质量安全B.食品质量安全 C.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安全D.农、兽药质量安全 6.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B )统一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A.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为( D )。 A.2006年11月1日B.2008年6月1日 C.2009年1月1日D.2009年6月1日 8.《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是指各种供人( C )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A.吃的B.饮用的C.食用或者饮用的D.其他的 9.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 C )联合发布。 A.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D.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0.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 C ),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农产品市场监管情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农产品特点

采后处理方式:一是贮藏保鲜;二是加工。但两者的目的相同,均延长了果蔬产品的供应期,提高其附加值。 质量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先后三次给其定义反映质量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ISO8402 :1986 《质量术语》)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ISO8402 :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质量评价体系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HACCP体系 ISO9000体系 GMP、GAP含义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标志:农药残留不超标 基本要求:卫生方面三;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个不超标;安全、优质、卫生;认证办理机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GMP 在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方面的系统的、规范化的规程 目的 保护消费者权益,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 保证药品生产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实行药品质量保证制度的需要 GAP 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分别制定和执行各自的操作规范,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的一套规范体系。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和药品的使用;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 知识点小结(果蔬产品的质量与质量评价) 果蔬产品的质量:卫生质量;感官质量;质量定义质量构成要素;营养质量 商品化处理质量 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及其作用种类级别原则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标准化要求 商品标准的实施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 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及要求 1. 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1 . 2 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制样、检验分析。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 . 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 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 . 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 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 . 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

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 . 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 . 7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及计算、分析检验报告单。实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 报告单两种。 1 . 8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负责人。分析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复核人员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 . 9负责人接收到分析数据,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三检制),立即填报相应表格,报告给有关部门,对不合格数据,还要在做好标识。负责人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2 、记录要按月、季或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 记录一般可将记录送交实验室质量记录存放室归档保存。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 4、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记录的使用与管理要遵守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 5 、遵守实验室分析检验、试验工作基本规则。 6、上级抽检时,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可以直接安排到分析化验室,分析化验室要做好登记,同时将自测数据与抽检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检验实验室能力和室间精密度。

农产品品质检验试题

1待测试样的水分含量较高,必须采用两次烘干法。为什么? 原因:样品中水分含量过高时,表现出: (1)在制备试样时,存在以下问题: ①不易粉碎;② 在粉碎时不易达到规定的细度;③ 容易粘附在磨辊上;④ 粉碎 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分的损失。 (2 )在烘干时,存在以下问题: ①易使试样表层固化,影响试样内部水分的蒸发与逸出;② 会引起试样中某些组分 的水解或发生其他变化。 基于上述诸方面的问题,会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因此,为了避免一次烘干法测定高水 分粮食、油料水分含量存在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必须采用两次烘干法进行测定。 农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原始样品:指从一批受检的粮油中最初扦取出来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或称总样品。 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过充分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准备作为全面质量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或称缩分样品。平均样品的数量一般不少于1kg。 试验样品:指将平均样品经过连续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缩分出一部分作为试验用的样品,称为试验样品,或称供试样品,简称试样。 2、特大粒粮食和油料的扦取 取样方法:考虑到包装样品内部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所取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时,采 取倒包与拆包相结合的方法。 (1)倒包法:步骤:①首先将取样包放在洁净的塑料布或地面上;②拆去包口缝线; ③慢慢地放倒;④双手紧握袋底两角,提起约50cm高,拖倒约15m全部倒出后;⑤从相 当于袋的中部和底部用取样铲取出样品。注意:每包、每点取样数量一致。 (2)拆包法:将袋口缝线拆出3?5针,用取样铲从上部不加挑选地取出所需样品。 注意:每包取样数量应一致。 流动扦样:指在机械传送中所进行的粮食和油料的扦样。 3、什么是粮油技术标准和标准化?我国的粮油技术标准有哪几种形式? 标准:指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按照标准所涉及的对象和性质可将标准分为: (1)技术标准: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技术标准 (2)管理标准:指对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其中又包括国民经济管理标准和企(事)业管理标准。 (3 )工作标准: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 准。工作标准又包括①工作质量标准和②工作程序标准,是对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基本职 责、工作要求、考核方法所做的规定,衡量工作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4、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有什么区别?如何对待这两类不同标准? 按实施要求又可将标准分为: (1 )强制性标准:为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执行的标准,称为强制性标准。 1)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要求必须强制执行的标准。 2) 倘若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3) 对于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国家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2)推荐性标准: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 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推荐性标准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 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标准化::指对科学、科技与经济领域内重复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 5、我国粮油技术标准如何分级?各级标准的代号、编号怎样规定?

我国农产品品质面临新挑战

我国农产品品质面临新挑战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逼近,农产品的生产和内在品质将面临新的挑战,迫使其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坚持扶优抑劣的原则,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按需求进行生产,尽快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和品牌化,以有力推动农产品优质化的进程。 现状与问题 农业生产从20世纪中其的绿色革命开始,长期以长,人们把土地产出的谷物直接食用看做是供养人口最好的惟一生产方式,历来一味追求籽粒最大产出量为主要目标,从而培育出高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但蛋白质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却大幅度降低,品质下降。根据近几年国际国内价格的跟踪比较及有关部门的研究,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价格处于同一水平层次。一些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如棉花、油料、糖料、羊毛等也已接近、返老还童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竟出现“高价农业”现象,市场上“卖难”的问题仍有增无减。目前我国的普通小麦积压在库,据报载,南方有的农民竟拿小麦作肥料,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年产量仅占消费量的8.5%,供不应求,靠进口弥补。如做饼干、蛋糕等面筋含量低的小麦每年约需进口50亿公斤等等。究其原因是由于 农产品品质方面的缺陷和生产上一直沿袭“增产型”,而忽视了“优质高效益型”的结果所致。 我们所说的农产品品质的内涵系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商业

品质的总称,其中营养品质是农产品的物质基础和核心。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品质状况怎样呢?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主要农产品品质的含量:春小麦13%至15%,冬小麦13%至14%,粳稻8%至9%,杂交粳稻7%至8%,玉米8%-9%,这个指标和国外相比居中上等。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及品位更居上游。但其中一些最重要的营养指标--赖氨酸等含量偏低。根据中国农科院一些专家分析测定的“我国稻、麦、玉米优质品种与国外优质品种的比较”中,在稻米以上以我国出口的优质稻米新品种与国外优质食用米品种比:米长,国际市场上4个名牌7.2毫米,属于特长粒,我国优质精米平均为6.8毫米;千粒重,名牌米为17.55克,我国则平均为16.70克,两者差距较大。 挑战促转变 从目前来看,随着国内拉动和扩大内需,农业结构性及农产品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产品供与求、产和销的矛盾,已不是昔日单一的结构需求的失衡,而是以农产品短缺为常态到以供大于求为特点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的矛盾突出,不少劣质农产品积极滞销,而优化农产品紧俏。这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差和外国农产品挤占了部分市场,使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内频频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没有转变到优质化生产链上来酿成的苦果。 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逼近的形势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很少。时下已是农产品“洋货”大军压境,千方百计在国内市

农产品质量检测总结

篇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总结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和县场力,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增强我县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玛纳斯县人民政府“玛政办发〔2010〕6号”文件,在县农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县农技中心的精心下,玛纳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建立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深入贯彻区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精神,自XX年年开始,我检测中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2010年利用科普集县及时印发XX多份进行宣传,利用电视媒体主要通过电视台栏目《农事顾问台》专门做了2期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并在《关注》节目中以专题的形式做了一期从抽样到检验结果公示全过程一期节目,目的让全县老百姓都能对到蔬菜、瓜果的安全性。尤其今年的日我站检测员在人民现场做蔬菜、水果样品,通过《玛纳斯》播报全县蔬菜安全性。另外,我站还通过党办口口群和电台的行风热线节目做大量的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取食过程中使用。以上工作的开展为了让广大干群了解该法的具体内容和农残检测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全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三、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我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

留问题。蔬菜是一种生长期短,茬口多的作物。在蔬菜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发生的旺季。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一些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或受金钱利益的驱使,不按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甚至将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拿来使用。由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蔬菜种植和蔬菜现场的监管非常有必要。1、取样根据玛政办发《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我们主要抽检两个蔬菜基地兰州湾镇一村蔬菜基地、头工乡北园子蔬菜基地;两个批发市场人民农贸市场批发商和经营户、西光明路农贸市场批发商和经营户;二个超市富贵超市、家和城市,《》()。蔬菜基地的菜农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其实菜农也非常需要农药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在采样的同时,我们向菜农们宣传了安全用药的一此注意事项,鼓励菜农们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农药。在农贸县场和蔬菜批发县场,由于我们工作刚刚开展起来,相关立法还不完善,我们没有抽检工作证,采用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证,而少数经营者考虑金钱利益,所以我们有时取样时会被拒绝。2、检测检测所用仪器为省农残速测仪。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方法,检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是否合格。3、结果根据玛政办发《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要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为每周三,检测结果周四前上报县农业局和州检测中心,并将检测结果在抽样地公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共进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农残检测13批,抽取蔬菜、水果样本77个,其中果菜37个、叶菜23、根茎类8个、瓜果类9个,合格样本77个,不合格样本0个,格率为100%,;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农残检测38批,抽取蔬菜样本585个,其中蔬菜类519个疆内436个、疆外83个、果菜213个、叶菜259个、根茎类37个、菌类10个,合格样本100个,不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试题及答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试题及答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及现代农业活动。 2.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经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3.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4. 农产品地理标志: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二、选择题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B) 。A次级产品;B初级产品;C植物产品;D动物产品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A) 发展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B农业生产;C生产技术;D基础建设 3.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必须由(C) 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 A 县级; B 市级; C 省级;D乡(镇)级 4. (A) 农业行政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查封、扣押。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 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需要在(C)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下进行。 A市级;B 省级;C 县级;D乡(镇)级 6.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B) 年。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7.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A) 管理部门。 A 食品药品监督; B 食品监督; C 药品监督; D工商 8.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B) 部门报告。 A 当地政府; B工商; C质量监督; D农业行政主管 9. 进口的农产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C) 进行检验;未制定之前,可以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A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B 卫生质量标准; C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D食品卫生法 10.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B) 元以下罚款。 A 1000; B 2000; C 3000; D 5000 11. (C) 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 A市级以上;B 省级以上;C 县级以上;D国家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填空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考试试卷(一)工作单位:姓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1、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本法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 2、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工作。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并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6、和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

7、国家引导、推广农产品,鼓励和支持生产,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8、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的技术规范。 9、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充分考虑 并听取农产品、和的意见,保障消费安全。 10、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及 的需要,及时修订。 11、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由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12、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认为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批准公布。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13、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应 2

当采取措施,推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农场、养殖小区和无规定动植物疫病区的建设。 14、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和。 15、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或者其他。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 16、农产品生产者应当合理使用、、、 等化工产品,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 17、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 18、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药器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 应当定期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投 3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摘要: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国外先进的质量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应该做好明确建标主体及其任务、逐步完善各类标准、加强科学研究和加强生产全程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标准;标准体系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国家和地区设置的技术壁垒,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基础薄弱,现有标准不齐全,特别是缺少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标准,涉及十大类主导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配套标准、规范等,综合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缺乏完整细致的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意识淡薄,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安全管

理不规范等都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 ???1 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其特点 ???1.1 与农产品相关的质量标准 ???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系列标准,同时也有自己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组织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和1996年先后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由于标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这两套标准,以至于近年来全球掀起了ISO9000和ISO14000的热潮。继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成功实施,世界上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己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表现和形象,并期望以一套系统化的标准来推行其管理活动,以满足法律和自身方面的要求,促进企业发展。1999年4月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联合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与农产品密切相关的质量标准体系还有欧盟统一标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标准(HACCP)”,????英国“零售商共同组织技术标准(BRC)”、欧洲“零售商联合组织/优质农产品标准(EUREP/GAP)”。这些国际标准、国家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电 子 教 案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授课教师唐三定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每个教案为2课时) 教学章节:第一章农产品检测基础 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农产品质量构成知识,了解农产品检测仪器的使用常识,了解试剂配制、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编写的知识,了解检测工种职业鉴定对检测技能的要求。掌握农产品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试剂配制、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编写的技术。 知识目标 ●理解检测工作的意义,明确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 ●掌握分析天平、玻璃器皿、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 ●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内容与方法; ●检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产品质量与检测 一、农产品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了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根据这一定义,农产品可分为食品原料类(如谷类农作物的种子、果蔬产品、畜禽及其产品、水产品等),非食品原料类(如棉、麻、丝、草等)。食品原料类农产品可直接作为食品(如果蔬),或经加工成为食品。非食品原料类农产品主要作为工业原料。 二、农产品的营养 食品原料类农产品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脂肪、维生素、有机酸、水分及矿物元素。这些成分在农产品中的含量和比例,决定了农产品的品质,也是检测的主要对象。 三、农产品的质量及其评价 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它的经济价值、加工利用、人体健康、畜禽生长乃至工业生产。其质量就是产品的优劣程度,通常包括营养价值、风味、加工特性、外观、卫生等方面。农产品质量的形成,受制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和农艺条件。遗传特性是种质决定的,与农艺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