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决问题1 出示第一个问题:绿色小麦区的面积是多少?每年可以生产多少千克优质小麦?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3.解决问题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 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交流。

因为绿色小麦区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所以面积应该是底×高即360×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108000=81000(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 学生交流:

(1) 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2。 (2) 计算的结果要保留2位小数。

学生交流。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

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三、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师: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交流。 课后反思

会听

教学内容:综合应用: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节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运算、统计、测量等知识。

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

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解决问题》优质教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6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6,以及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结合问题情况较多地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找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校买回50个篮球,平均分给9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6,找规律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解决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求26里有几个3 用除法计算。 (2)小组内解决:列式计算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这组小旗的排列规律是:3面小旗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黄、红、红的顺序排列,你能计算出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计算出第16面小旗经历了几个周期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生列式或用竖式计算:16÷3=5(组)……1(面) 师:余下的这1面,其实就是第16面。说明第16面小旗就是某一组里面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 你能检查解答是否正确吗? (1)让学生用一个一个的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 (2)按照刚才例6的旗子的排列接着往下摆,你知道第2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吗? (3)学生讨论说说怎样计算。计算后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3面一组地分,仔细观察,每一组的最后一面是什么颜色?(红色) 第27面的也是某一组的最后一面,说明是什么颜色的?(红)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4题。 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每几个一组圈一圈,根据图意,你能求出来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列式解答。) 师指名列式。 2.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讲。 3.提高题: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有次序的写几道算式。 18÷□=□……□ 18÷□=□……□ 18÷□=□……□ 18÷□=□……□ 四、课堂小结 师: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第五单元第六课时精品教案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Start to read & Let’s check & Let’s sing & Part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说,读,写,复习字母(Oo-Tt)和本单元的食物单词。 2. 正确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作业,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 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通过本课歌谣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 4. 能通过图片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 复习本单元知识,做听力练习;学习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3. 歌谣的学习以韵律为主,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1. 录音机和磁带、单词卡 2. 教师准备一份餐厅场景挂图。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播放录音师生共同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引领学生跟唱。可将8种食物在歌词里逐一替换,复习表示食物的单词。唱歌的同时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歌曲。在复习食物单词的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2. 教师呈现一幅餐厅场景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教师指 食物图片,学生答出食物名称。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Start to read (1)Find and say ①引导学生圈出字母。 ②要求学生数出字母的个数,并说出大写还是小写。 ③让学生用句子表达I see R, t, q…. (2)Read and count ①引导学生读出图片上的食物单词。 ②数一数对应的单词的个数,并标出来。 2. Let’s check (1)Listen and tick ①先让学生观察四组图片,猜一猜对话应该是什么内容。 ②教师播放录音,然后请几个同学校对答案。 ③播放录音第二遍,让学生一句一句跟读,争取做到能听懂,能跟读出每一个句子。 (2)Look and match

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6.2 第2课时 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教案【沪科版适用】

第2课时 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 1.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及实数范围内相反数、 绝对值的意义;(重点) 2.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适用,能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小明家有一正方形厨房ABCD 和一正方形卧室CEFG ,其中正方形厨房ABCD 的面积为10平方米,正方形卧室CEFG 的面积为15平方米,他想知道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BG 的长是多少米,你能帮他计算出来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类型一】 求数轴上的点对应的实数 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3,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 为C ,求点C 所表示的实数. 解析:首先结合数轴和已知条件可以求出线段AB 的长度,然后利用对称的性质即可求出点C 所表示的实数. 解:∵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 到点A 的距离为1+ 3.则点C 到点A 的距离也为1+ 3.设点C 表示的实数为x .则点A 到点C 的距离为-1-x ,∴-1-x =1+3,∴x =-2- 3.∴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2- 3.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两数差的绝对值. 【类型二】 利用数轴进行估算 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5.1,则A ,B 两点之间表示整 数的点共有(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解析:∵2≈1.414,∴2和5.1之间的整数有2,3,4,5,∴A ,B 两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共有4个.故选C. 方法总结:要确定两点间的整数点的个数,也就是需要比较两个端点与邻近整点的大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3,4课时 比大小 同步练习 C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4课时比大小同步练习 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第三课时比大小 (共5题;共19分) 1. (2分)一根绳子被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这两段绳子相比,() A . 第一段长 B . 第二段长 C . 两段一样长 D . 无法比较 2. (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4分)下面的3个正方形大小相等.每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正方形中的涂色部分面积最大? 4. (5分)用分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4÷7和3÷73÷8和5÷6

3÷4和5÷69÷4和11÷5 5. (5分)明明和亮亮各买了一张同样大的纸,明明用去一张的,亮亮用去一张的,谁剩下的纸多?为什么? 二、第4课时吃西瓜 (共11题;共50分) 6. (1分)小青倒了一满杯纯牛奶,喝了这杯纯牛奶的,她觉得有些凉,就加入热水兑满一杯,又喝了半杯,这时小青一共喝了________杯纯牛奶。 7. (5分)直接写出得数。 83-58= 380+470= 700×0= + = 487+222≈27+68= 4000-1600= 260×5= 1- = 395×4≈ 8. (1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5― ― =________ 9. (10分)用“>”“<”或“=”填空。 × ________ × ________ ×1________6× ________6 9× ________9 × ________ × ________ 3× ________3 × ________ 5× ________5 10. (5分)欢欢、乐乐、贝贝三人做家庭作业。欢欢比乐乐多用小时,贝贝比乐乐少用小时。欢欢和贝贝相差多少小时?如果贝贝比乐乐多用小时,欢欢和贝贝相差多少小时?

一年级数学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第6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8,完成教科书P98“做一做”和P100“练习二十三”第5~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5块糖的不透明盒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开动你的 脑筋,如果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抓出2块糖,教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3块糖。(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 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数的过程;有的学生是算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算的过程,重点描述清楚2块、3块和5块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块糖,就要把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将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放到一起,并将糖发给积极发言的学生。 师: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为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究,寻找解题策略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7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哨子?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示可能会说出:如果桌子上的哨子拿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

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

六年级奥数第16讲-比较数的大小(学)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六年级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奥数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第16讲——比较数的大小 授课类型T同步课堂P实战演练S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①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②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③数的估算时常用方法。 授课日期及时段 T(Textbook-Based)——同步课堂 一、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⑴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⑵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⑶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⑷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⑸重要结论: 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数比较大. ⑹放缩法 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其它一些思路!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思维! 三、数的估算时常用方法 知识梳理

(1)放缩法:为求出某数的整数部分,设法放大或缩小.使结果介于某两个接近数之间,从而估算结果. (2)变换结构:将原来算式或问题变形为便于估算的形式. 考点一: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例1、如果a = 20052006,b = 2006 2007 ,那么a ,b 中较大的数是 例2、如果A =111111110222222221,B =444444443 888888887 ,A 与B 中哪个数较大? 例3、在 a=20032003×2002和 b=20022003×2003中,较大的数是______ ,比较小的数大______ 。 例4、试比较: 2962 2222????L 1442443个与1853 3333????L 14424 43个哪一个大? 例5、已知:258998 369999A =????L ,那么A 与0.1中 比较大,说明原因; 考点二:多个数的比较 例1、(1)把下列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7 ,513,916,15 28 (2)(幼苗杯数学邀请赛)把下列分数用“<”号连接起来: 1017 ,1219,1523,2033,60 91 典例分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平均分和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学生可以通过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除法的含义选择算法,在回顾与反思环节,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教材中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核心能力 本节课学习的用除法解决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根据除法的含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应该体现的。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经历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感受平均分,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用除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 1.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和除法,关于这些的内容,你都知道了些什

么 师: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师:看,这里有一些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些蚕中的数学问题。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借助这些学生很感兴趣的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问题探究 【 (1)解决每份是几的问题 (课件出示下图) 师:谁能把这题读一读 师: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师:如果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题意应该怎么表示呢 生:先画15只蚕,再画3个盒子,然后分一分,连一连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师:很有想法。要求的问题怎么显示 > 师:(课件出示)这幅图你看懂了吗谁能解释一下,图中的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师:图中的大括号上标注的是有15只蚕宝宝,3个盒子表示的是平均分成3份,在每个盒子下面画上问号,表示求每个盒子放几只 师:这道题就是把15只蚕宝宝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2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3.解决问题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 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108000=81000(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 学生交流: (1) 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2。 (2) 计算的结果要保留2位小数。 学生交流。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 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三、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师: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交流。 会听

三年级上册数学.3 测量第6课时 解决问题 (2)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6课时解决问题

决问题。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老师小结:寻找合理的派车方案,可以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找出符合要求的方案。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 的表格。 3.(1)按照一定的顺序。 (2)不适合,在能列举 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 择用列表法列举。 (3)列式计算检验结 果。 4.小明带了12元钱到商店买 日记本和钢笔。如果12元钱 刚好用完,他可能会怎样买? 答案:①买6本日记本; ②买3支钢笔; ③买1支钢笔和4本日记本; ④买2支钢笔和2本日记本。 三巩固练习。(5分钟) 1.完成教材第33页 “做一做”。 由题中我们获得了 哪些信息?若明确要求 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 1.(1)学生在小组 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 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2)汇报交流结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4分钟)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自由交流本节课 的学习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出示例题后,我首先与学生一起收集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一起分析题意,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思路,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寻找答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成就感。可以说整堂课是在互相交流中完成的,效果很好。 教师点评和总结:

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7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5分) 1.一节课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时针在6和7之间,分针指向8,此时是()。 2. 图中橡皮的长度是()厘米()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大约厚2()两头牛重约1000() 武汉地铁1号线长约39()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是90()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时=()分 30毫米=()厘米 1分40秒=()秒4000千克=()吨 90秒-1分=()秒 1吨-300千克=()千克 5.阳光小学“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播音时间如下: 第一次:早上8:05—8:20 第二次:中午1:20—1:45 “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共播音()分钟。 6.在里填上“>”“<”或“=”。 7. 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倍。白珠子的个数不变,要使灰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的5倍,应增加()个灰珠子。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1)-优质教案.doc

解决问题(1) 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不同的来解决超市购物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 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学习重难点: 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一.前提测评: 妈妈到超市购买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苹果,每千克7.8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15页例8. 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单价数量总价 大米30.6 2 肉26.5 0.8 10 1 鸡蛋 20 1 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过()元,2袋大米不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过()元; 一盒10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元+()元+10元=()元,也就是说100元()(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元,2袋超过()元;

肉每千克26.5元,超过()元,0.8千克超过()元;总价超过()元+()元+20元=()元,也就是说: 100元()(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三.达标检测 1.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够吗? 2.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38.2元一箱的苹果,9.6元一箱的梨子,22.8元一箱的香蕉,100元够吗? 四.整理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6课时 简单应用-学习文档

第6课时简单应用(二)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提示 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我国及世界森林覆盖率数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森林覆盖率的实际问题。 3.了解我国森林覆盖率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的差距,培养关心国家大事和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植树造林问题,经历了解数据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过程。 难点 对植树造林的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下图。 师:图中的人们正在干什么?

生:在植树。 师:对,每年春季我国都有许多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造林除了能够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外,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那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统计资料。(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图) 师:请根据资料中的数据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平方千米? (2)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千米? (3)照上面的情况估计,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要多少年的时间? 学生独立解答,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生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增加的面积大约有960X(20.36%—16.55%)=36.576(万平方千米)≈37万平方千米=370000平方千米。 生2:平均每年增加370000÷10=37000(平方千米)。 生3: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需要960X(30%一20.36%)÷3.7=25(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正确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咱们再来看这样一道题目。(出示教材第38页例4图片) 师:对我国的森林覆盖问题,你有何感想? 生1:通过数据的计算和比较,使我认识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生2:我们每年都要多植树造林,任务还十分艰巨。 生3: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去。 师: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一定会达到甚至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这道题的两个问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 苏教版

第6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书本第31~32页的内容。 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小玻璃球50个,教学情景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 里有很多小玻璃球,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以内的哪个数表示。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小玻璃球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图。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 2.合作交流。 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教师板书:4638 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37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2-6的乘法口诀第6课时 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第6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61~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哪些同学会背这些口诀? 1.全班试背1~6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背口诀。 3.师生对口令。 二六——十二五五——二十五 三六——十八四五——二十 六六——三十六一六——得六 三四——十二四六——二十四 【进行新课】 1.口算。 6×2+6= 6×3= 6×3+6= 6×4= 6×4+6= 6×5= 6×5+6= 6×6= 5×3+5= 5×4= 5×4+5= 5×5= 2.找朋友(连线)。

6+6+6+6 四六二十四5×4 4+4+4 三四十二3×2 5+5+5+5 二三得六6×4 3+3 四五二十4×3 3.在()里填上“+”、“-”或“×”。 3()3=6 4()3=12 5()6=30 4()2=8 3()3=9 2()6=12 6()4=10 6()6=36 4.解决问题。 (1)每6枝彩笔装一盒,2盒装几枝?3盒装几枝?4盒装几枝? (2)1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几条腿?6只蜜蜂几条腿? 【课堂作业】 1.看谁算得都对。(教材练习十三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答案。 2.填表说口诀。(教材练习十三的第7题) (1)引导观察表格。 练习指导:把左边第一列上的1~6各数和上面第一行上的1~6各数都看作因数。把乘积写在两个因数交叉的位置上。 (2)示范填写表格。 1×1=1把1写在第二列与第二行交叉的位置上。1×2=2,1×3…… (3)学生独立填表格。从第一行开始,按顺序一行一行地填,边填写,边说口诀。 (4)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3.在○里填上“+”、“-”或“×”。(教材练习十三的第8题) 4.游戏。(教材练习十三的第9题) (1)3人一组,每组准备好数字卡片。 (2)组长任意抽出一张数字卡片问:“几和几相乘得12?”两名组员回答:“2和6、3和4。” 5.游戏。(教材练习十三的“数字游戏”)

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学习素材,创设了凸现数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三个情境:“垃圾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引入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学习探索。 “我学会了吗?”进一步承接环保主题设置生活用水的各个调查数据,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自主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2.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建构。 3.继续通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知识。 谈话:同学们,最近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想一想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a.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知识点:通分,公分母,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b.引导学生复习: (1)什么是通分,通分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不明确的其他学生作补充。明确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做加减法都需要用到通分。

教师小结:通分很有用,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又可以帮我们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分别板书: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只有通分这一种方法吗?学生举例说明还有那些方法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如:1/2和1/3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借助中间分数为参照进行比较等等。 (3)哪位同学可以说一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算式?请学生说,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算式或是混合运算的算式。 教师挑一道典型性题目请学生说明:这道题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补充,小组间相互学习,加上教师的指导,全面地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二、创设情景,整理知识。 谈话: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堆积、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学们提出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生活用水的数字材料: 1.出示课本上的情景图,提出问题。 a.做饭,洗衣服,洗澡哪一项用水量大? b.做饭和洗衣服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c.做饭,洗衣服和洗澡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总量的几分之几? …… 学生没提到的主要问题教师提示补充。(问题要包含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2.选择喜欢的问题探究解决。 a.小组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并列式解答。 b.汇报。投影展示,一人主讲,全班订正。教师选主要的知识点板书。 3.看板书,师生小结。 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这部分知识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二课时(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

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材第42页的内容和练习九第3题。 1.利用前面所学知识,主动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3.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 2.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大小。 计数器、数位表、小棒、挂图。 1.按规律填数。 2.照样子写出相邻的数。 37 38 39 49 70 99 3.填空。 (1)从()到()是一位数;从()到()是两位数;100是()位数。 (2)十位是3的两位数有()个。 (3)比69多1的数是(),比69少1的数是()。 (4)3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教学例5。 (1)老师出示例5图,请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学生甲:根据小棒图来比,只看整捆的左边有4捆,右边有3捆。所以42大于37。 学生乙: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后面,所以42大于37。 学生丙: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所以42>37。

老师引导:如果没有这幅图,怎么来比较这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能说出下列方法,老师不必设此问,只需帮助学生弄清思路,规范语言) 学生丁:用计数器来比较大小。 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2)完成例5图下面的题。 小组合作,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23○< 25 方法一:在数位顺序表中23在25的前边,所以23<25。 方法二:23和25的十位都是2,表示2个十,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23的个位是3,25的个位是5,所以23<25。 (3)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学生小结: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此外,上述概括的内容是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应鼓励学生有多种比较方法,并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脱离开实物、小棒、计数器等物,自己是怎样比较这几组数的大小的。 1.在○里填上“>”“<”或“=”。 51○4990○10073○3764○6367○7665○56 2. 第号车厢人最多,第号车厢人最少。 3.写出5个大于70而小于85的数: 、、、、。 写出小于100而大于40的个位是3的5个数: 、、、、。 把卡片正确地放在○里。 ○<○<○<○<○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手拉手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手拉手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44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总第 46 课时)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物品练习本铅笔盒《数学家故事》 单价/元 2.8 6.1 7.2 教师出示情境图,谈话引入新课。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主题情景图,在老师的主题情景图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一: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3、小组展示成果。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2.8﹢6.1)×3 =8.9×3 =26.7(元) 方法三:2.8×3﹢6.1×3 =8.4﹢18.3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 4、讨论上面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6、问题二: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方法一: 2.8×5+7.2×5 方法二: 2.8×5+7.2×5 =14+36 =(2.8+7.2)×5 =50(元) =10×5 =50(元) 答:一共要花50元。 7、引导学生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若两数相加得到整数时,再算乘法,会使计算简便。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5+8)×0.4 9×5+9×1.6 4.6×19+5.4×19 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 3.8×0.4) 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四、点拨升华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第6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 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林蕊馨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刘东旭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小数的初步认识及本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后续学习中,学生还要学习分数大小比较,不管是整数、分数、小数大小比较,其实不同数域大小比较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计数单位以及计数单位个数的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经验是学生学习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初次学习小数大小比较时也容易受到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干扰,错误的认为小数位数多,这个数就大。因此,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整数不同,位数多的小数不一定大,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即数的大小比较的核心本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教学中创设游戏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冲突中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不同,那么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是什么呢?自然引发学生投入到探究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之中,在学生总结出方法后,聚焦数的大小比较的核心本质,沟通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将小数大小比较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沟通联系,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道理。 2.经历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能够比较多个小数的大小,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出示游戏情境: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林老师带来两组卡片,每张卡片的后面都藏着一个不是“0”的数字,如果这两组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整数,不看卡片上的数字,你能猜出哪个整数大吗? 预设:下面的整数大,下面的整数是一个三位数,上面的整数是一个两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结:整数大小比较,首先要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最高位的计数单位就大,因此位数多的数就大。 2.在每组第一张卡片的后面都加上一个小数点,将这两个数变为小数,同学们,现在你还能猜出哪个数大吗?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活动,复习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同时,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出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1)翻开卡片出示两个小数:6.9和6.32,这两个小数到底谁大呢?自己尝试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A.借助实际数量比较 B.借助数位顺序表比较。 (2)这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可是6.32的小数部分有两位数,6.9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位数,为什么6.9大呢? 预设:通过这两个小数的最高位已经能够比较出这两个小数的大小了,那么后面不管有多少位数,都不会改变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关系。因此,小数大小比较不能通过位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3)自主探究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单: 说一说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如果需要,可以举一些例子帮助自己思考,比如: 0.82()0.73 15.32()15.36 21.579()21.572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在比较大小时,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比起,十分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