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标题: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作者高鹭/张宏业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济南,点击次数37,论文页数19~26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

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近年来,关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的研究日益兴旺,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研究者为王家骥和高吉喜[5,6],主要成果为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1 概念与内涵

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资源承载力是基础、环境承载力是关键、核心,生态承载力是综合[7]。

1. 1 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量。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较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同时由于不同的侧重点和对象,出现了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等的多种承载力[8]。①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是近20年来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许多领域的热点问题[9]。它是继60~70年代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以及人口爆炸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之后,所开展的一项务实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10]。②水资源承载力。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或课题研究组织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予以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11]。也有的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

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能力[12,13]。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必须强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支撑能力。它的主要涵义和内容有:第一,强调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第二,强调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第三,强调合适的管理技术,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配置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管理的角度和层次[14]。③森林承载力。森林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它的研究是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森林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森林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保证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15]。吴静和采用的是森林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森林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森林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一定生活水平下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16]。”

④相对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承载力由土地承载力扩展而成,它将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考虑到人是社会系统的主要组成因子,是承载力的承载对象。因此,相对资源承载力即是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主要的承载资源,以一个参照区域作为对比标准,根据参照区域的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承载能力[17]。

1. 2 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从广义上讲,指某一区域的环境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从狭义上讲,即为环境容量。关于环境承载力目前大致主要有3种定义方式:①从“容量”角度的定义,环境容量是指环境系统对外界其它系统污染的最大允许承受量或负荷量。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18]。环境容量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如高吉喜[5]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一书中指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②从“阈值”角度的定义,如“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况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19]”。中国大百科全书[20] 中,环境承载力的定义是“在维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整个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所能承受的人类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郭秀锐等[21] 学者认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或条件下,一定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生物和人文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支持阈值”。它不仅体现了环境系统资源的价值,而且还突出了环境系统与生物和人文系统间的密切作用关系。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可调性和随机性的特征。③从“能力”角度的定义,彭再德[22] 等学者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Schneider[23] 强调,“环境承载力是自然或人造环境系统在不会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对人口增长的容纳能力”。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资源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活动的支撑能力,突出的是其量化测度;而环境容量则强调的是环境系统要素对其中生物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突出的是其质地衡量。环境容量侧重体现和反映环境系统的纯自然属性;而环境承载力则突出显示和说明环境系统的综合功能(生物、人文与环境的复合)[24]。

1. 3 生态承载力

高吉喜[25] 在研究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将生态承载力定义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并指出资源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环境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生态弹性力是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承载力强调的是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其内容应包括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

和社会子系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要素应包含资源要素、环境要素及社会要素。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某一特定的生态系统,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两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可持续承载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总量的能力[26]。张传国[27] 在“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一文中,则认为绿洲生态承载力是指绿洲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在不危害绿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所决定的系统本身表现出来的弹性力大小,通过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弹性力来反映。程国栋[28] 在对西北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时认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由于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一种自组织的结构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王家骥[6] 先生认为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维持和调节系统的能力的阈值。超过这个阈值,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遭到摧残或归于毁灭,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如绿洲)降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如荒漠)。生态承载力仅仅体现在生态系统的支持层,方创琳等综合表现层的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发展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三生承载力是指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供容能力、经济活动能力和满足一定生活水平人口数量的社会发展能力的有机综合体[29]。

2 估算方法

对于承载力的量化,国内外提出了许多直观的、较易操作的定量评价方法及模式。

2. 1 生态足迹法

生态足迹分析法(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是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即基于土地面积的量化指标。将其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经对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任何个人或区域人口的生态足迹,应该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而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总和[30]。在计算中,不同的资源和能源消费类型均被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六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类型(这六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被假设是互斥的)。考虑到六类土地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因此将计算得到的各类土地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生态足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即人类的生物生产面积需求。在计算生态足迹的思路上,将现有的耕地、牧地、林地、建筑用地、海洋的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和当地的产量因子,就可以得到生态承载力。为了便于直接对比,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某类生物生产面积所代表的局部产量与世界平均产量的差异,即“产量因子”来调整。处于谨慎性考虑,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还应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生态足迹计算公式为: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消费商品或生产生物的类型;c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生产足迹;a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消费总量;p[,i]为第i种商品的生物生产单位面积产量;ep[,i]为第i 种生物资源的生产足迹;ae[,i]为第i种资源生物生产总量;w[,i]为第i种消费品或生物资源土地类型生产力权值;EF为某一地区的生态足迹总量;EC为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

生态足迹研究法是近年来提出并应用于评价生态承载力的一种新方法,得到众多学者的

肯定和采用。生态足迹的概念于1999年引入我国,杨开忠和张志强等分别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和概念及计算模型;徐中民等计算了甘肃省1998年的生态足迹;陈东景等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张志强等对中国西部12省(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分析,徐中民对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研究。上述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并以某一年的断面资料进行分析,尚未进行更系统动态的研究。如徐中民等对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是人均生态足迹赤字0.34hm[2],但从哪一时段开始出现生态赤字的并未研究[31-35]。此方法直观,简便但多侧重于理论和方法的介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以某一年或特定几年的断面资料进行分析,缺少系统动态的研究,计算中缺少处理可降解物质的生物生产面积和由于水资源所造成的附加的生态足迹面积,所以计算结果是乐观的最小值。

2. 2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是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与外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和生物圈的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某一自然体系的恢复能力。地区性乃至世界性生物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的知识,能使人类得以从宏观区域上作出如下估计:潜在的粮食资源的地理分布,人为提高区域性生产力水平的限度,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和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即区域生态系统的最大容纳量等[36]。虽然生态承载力受众多因素和不同时空条件制约,但是,特定生态区域内第一性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是在一个中心位置上下波动的,而这个生产能力是可以被测定的。同时与背景数据进行比较,偏离中心位置的某一数值可视为生态承载力的阈值,这种偏离一般是由于内外干扰使某一自然体系变化为另一等级自然体系,如由绿洲衰退为荒漠,由荒漠改造成绿洲。因此,可以通过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确定该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指示值,而通过实测,判定现状生态环境质量偏离本底数据的程度,以此作为自然体系生态承载力的指示值,并据此确定区域的开发类型和强度。由于对各种调控因子的侧重及对净第一性生产力调控机理解释的不同,世界上产生了很多模拟第一性生产力的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气候统计模型、过程模型和光能利用率模型。我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气候统计模型[37]。国内应用较多的模型是采用周广胜、张新时根据水热平衡联系方程及植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建立的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即:

式中:RDI为辐射干燥度;r为年降水量(mm);NPP为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t/(hm[2]. a)];PER为可能蒸散率;PET为可能蒸散量(mm);BT为年平均生物温度(℃);t为小于30℃与大于0℃的日均值;T为小于30℃与大于0℃的月均值。

王家骥,姚小红等以黑河流域为例,认为利用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数据可以反映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和受内外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是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维护的指示[6]。李金海分析了大陆典型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背景值,研究了确定自然系统最优生态承载力的依据,并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对策,并据此计算了河北丰宁县的生态承载力[38]。

2. 3 供需平衡法

区域生态承载力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各种需求(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乐需求)在量(各种资源量)与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满足程度。因此,衡量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可以从该地区现有的各种资源量(Pi)与当前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Qi)之间的差量关系[如(Pi-Qi)/Qi],以及该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质量(CBQIi)与当前人们所需求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差量关系[如(CBQIi)-/]入手[7]。如果该差值大于0,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在可承载范围内;该差值等于0,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处于临界状态;该差值小于0,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超载。该方法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类和生态环境系统类

(包括环境资源与环境质量)指标。该方法只能根据人口变化曲线求出未来年的人口数,然后分别计算其需求量,判断该值是否在研究区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而不能计算出未来年的确切承载力值;而且,该方法并不能表现出研究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的生活水平。结合完整的指标体系,依据这种差量度量评价方法,王中根等人对西北干旱区河流进行了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证明此方法能够简单、可行地对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预测[39]。

2. 4 状态空间法

所谓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分析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征,而且揭示了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性能。状态空间是欧式几何空间用于定量描述系统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由表示系统各要素状态向量的三维状态空间轴组成[40]。在研究生态承载力时,三维状态空间轴分别代表人口、经济社会活动、区域资源环境,空间中的点为承载状态点,不同的点表示不同情况下的承载状态[41]。利用状态空间法中的承载状态点,可表示一定时间尺度内区域的不同承载状况。利用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表示区域承载力的大小。由承载状态点构成承载曲面,高于承载曲面的点表示超载,低于承载曲面的点表示可载,在承载曲面上的点表示满载。应用状态空间法可以定量的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及其承载状态。近年来,状态空间法逐步推广并成功的运用到军事、生物医学、社会经济及人类生活等诸多领域,并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2]。

2. 5 模型预估法

随着承载力研究的日趋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各种数理模型进入该领域,有从早期的线性规划模型到现在广泛应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目标规划模型、门槛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等等。如美国科学家Maclon Sleaser等提出的承载力估算的综合资源计量技术(ECCO)是一种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应用数学模型模拟估测承载力极大地提高了承载力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和精确程度,促使承载力研究的综合与深入[43]。经常使用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主要有:

分类统计法:把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土地假定一个最高的可支持人口密度,计算出每一种类型土地的支持人口数,然后汇总得出区域可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

比较密度法:法国地理学家贝拉克提出。比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农用土地包括耕地、多年生植物和可利用草原牧场。

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是长期趋势预测的主要方法。它是根据连续性原理,依据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配合合适的曲线模型,对未来趋势进行外推预测的[44]。例如:根据某区域历年的人口数做一条人口变化曲线,利用趋势外推法得出未来某年的人口数;或根据历年的人口数做一条逻辑斯蒂变化曲线,根据曲线变化确定未来某年的承载力。由于人口数受到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故这一方法准确性较差。而且估计出的人口数只是区域内可能的人口数,而不是系统能支持的最大人口数,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不符。

限制因子法:选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用该限制因子来确定,一般选取粮食作为限制因子。限制因子还可以是淡水资源、土地空间、能源、绿地面积等。如果限制因子超过一个,则分别计算出可供养的人口数,以其中的最小值作为生态承载力的大小。

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中线性来源于构造线性模型这一事实,而规划一词用于表示线性模型一组变量的最佳取值,它既可用于单目标规划(极大或极小),也可用于多目标问题求解最优折中解。线性规划模型的解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问题的最佳决策和活动的最佳策略。线性模型的理想目标由决策者的希望或愿望确定,现实目标或约束条件可由有限的资源和其他加在决策变量选择上明显的或隐含的约束确定。用线性规划法进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可以动态的反映一个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的状况[45]。

系统动力学方法: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是麻省理工学院Jay. W. Forrester[46] 教授于1956年创立的,其最为突出的优点在于它能处理高阶次、非线性、多重反馈、复杂时变的系统问题。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生态承载力研究时,能比较容易地得到不同方案下的生态承载力,较真实地模拟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模拟区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目前,国内外对承载力进行研究时多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划定系统边界、划分系统层次、确立指标体系、建立仿真模型、模型分析检验。具体步骤包括:结构分析与绘制因果关系图:系统的动态行为是由系统结构决定的,系统主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了系统的内部结构。为研究系统的结构是如何决定其功能,这里根据已确定的研究目标,经过分析得出系统边界内系统主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系统流程图:在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绘制系统流程图,比较直观地反映系统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未来动态行为的影响,而且也是编制仿真程序的基础。建立方程与参数确定:根据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语言,并引入回归分析、灰色分析等多种数学手段,建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运用初步建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试验,对照原始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方程参数进行重新估计并修改,直到仿真结果与原始数据拟合较为满意为止。完善模型:改变模型的有关数据,将其输入计算机并进行模拟运行,预测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找可行的发展方向。根据需要修改模型,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完善模型。系统动力学的特点为:①系统动力学方法处理复杂的大系统具有很多优势,它能清晰的反映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能较好的反映系统本质和模拟系统的变化趋势,它最适用于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动态的辩证统一关系。利用SD模型可以把握系统各种反馈关系,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通过一系列微分过程和函数关系加以表述,从而实现对系统结构、功能乃至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和调控[47]。②系统动力学方法能够模拟各种决策方案的长期效果,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到满意的答案,具有优化的同等效用。但是,这一方法需要较完备的资料才可得出可靠结论。完善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参数的确定应更加准确。③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作为实验系统的实验室,将模型模拟以剖析系统,获取更丰富、更深刻的信息;进而觅寻解决系统问题的途径。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寻优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求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在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④系统动力学只有在与其它模型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数理统计方法、灰色系统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产业关联分析模型、投入产出模型等,也可以与线性规划方法、非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多目标规划相结合。目前常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有Vensim PLE、STELLA、Ithink 等,在模型编写过程中,融入灰色模型、线性回归、指数回归等多种数学方法对模型涉及的变量进行预测,并通过软件的可视化环境对模型结构、运行参数和运行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最终构建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SD模拟系统[48]。

3 存在问题的分析

生态承载力是自然体系维持和调节系统的能力的阈值。如果超过了这个阈值,自然体系将失去维持平衡的能力,遭到摧残或归于毁灭,由高一级的自然体系降为低一级的自然体系。生态承载力研究起步较晚,但生态承载力定量研究已从最初的静态研究走向动态预测,日趋模型化。这些定量方法的成熟与完善推动着生态承载力研究日趋深入。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生态承载力研究对象趋向多元化,研究领域呈现交叉综合趋势。国内外生态承载力研究实践表明,以单要素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已不能适应生态系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要求,以系统的观点,从综合多要素角度研究生态承载力是今后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方向和

趋势。而且随着生态承载力研究的深入,生态系统各资源之间的相互广义替代性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强交叉综合研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生态的承载力问题。因此,生态承载力必将从单学科、单因子研究趋向多学科合作,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多因素、多层次的交叉综合研究。

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将应用于生态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承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复杂性。在计量分析手段上,除了系统动力学(SD)外多因子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资金劳动力生产函数、人口迁移矩阵及马尔可夫过程都将成为主力军。现代技术如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必将应用到承载力的研究领域中。遥感手段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承载力进行空间分析,因此,成熟的模型分析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对承载力的研究提供更准确、更深入、更全面的定量研究结果。

生态承载力研究将继续向动态模拟化方向发展。生态承载力研究经历了从一般定性描述到定量和机制的探讨,从单学科、单要素研究到多学科、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过程,越来越趋近于生态承载力问题的客观本质,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实质上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承载力研究就是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它是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为了提高生态承载力研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必须加强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拟研究,建立一套能反映生态承载力本质的模型体系,实现对生态承载潜力的估算与动态变化过程的预测。生态承载力模型必须能反映问题的本质,技术上可行,科学上有依据,要反映生态承载力问题的多元性、非线性、动态性、多重反馈的基本特征。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态承载能力基础理论研究,即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理论——要素之间的复杂性研究,以给生态承载能力研究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找出生态的最大承载能力,为国家决策、规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浅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浅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1.1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演化过程 现在,国内外都在建设生态城市,由于各地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同,所以 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同时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其规模、资 源和环境特征不一样,也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有一个原则,就是生态城 市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具有高效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 价值流,具有持续发展和消费的能力,具备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生态城 市在维护本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相关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因此我们必须对生态系统作进一步的了解。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应该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 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 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均把焦点放在生 态系统,如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其中心研究内容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包 括陆地、淡水、海洋等)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重 点研究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4个国际组织成立了"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其中心任务是研究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维持改进生态系统 的生物生产力。并因此给我们带来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 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前苏联生态 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 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 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 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

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组新疆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生态脆弱区具有独特的人地关系特征,生态脆弱性与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和高耗水等“四高”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结构间的矛盾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文章研究以闽西为案例,探讨了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构的一般原则和三大传统产业部门的重组要点。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传统产业;结构;重组 一、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结构特征 (一)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在生物圈中,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态脆弱区,中国主要有五个典型脆弱生态区:一是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范围包括东起科尔沁草原经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黄土高原北部、西至河西走廊东端的52个县(市)共约25万km2的地区;二是北方干旱绿洲边缘带,范围主要包括甘肃、新疆的61个县(市),面积约59万km2的地区;三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主要包括由一系列高山峻岭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紧密排列的岭谷相间地区的横断山区以及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为主体的自然环境最为多样化的广大地域;四是南方石灰岩山地地区,主要包括贵州、广西的76个县(市),共约17万km2的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五是青藏高原地区,面积共约250万km2,属于高寒海拔生态脆弱区。根据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脆弱因子和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归纳出一些脆弱生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划分出西北半干旱区、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区、华北平原区、南方山地丘陵区、西南石灰岩山地区、西南山地区和青藏高原区等7大类脆弱生态区。从上述两大典型分类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还是从自然地理特征的角度,我国的脆弱生态区主要集中在三大阶梯的交接地带。在地形上,南方以山地丘陵为主,而北方以景观分界线附近的平原地形为主。闽西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环境的破坏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山洪瀑发和泥石流等严重的生态灾害。 (二)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结构特征 1产业发展轨迹中呈现三大核心矛盾。首先是资源型工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其次是技术力量弱、研发投入少与提升产业、产品档次、资源深加工的矛盾;第三,以农业为主的地域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轻工业落后的矛盾。 2.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突出。 3.传统农业比重较大。 二、闽西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农业结构的调整 1.发展大农业,逐步调整结构。发展大农业要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一体化经营,组建大型农工商集团公司。同时放弃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分步骤地压缩非优势农产品的生产,需压缩的产品主要是常规品种的早籼稻、油菜籽、糖蔗等,实现结构调整。 2.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划期内重点投资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经营。选择优势产业应遵循有限目标原则,主要构建三大产业链:生猪和优质家禽等养殖业产业链、盆栽花卉和反季蔬菜产业链、优质地方土特产品(地瓜干、花生)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农业类上市公司,同时尽快出台有关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以利于规模化

森林监测系统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属于森林管理技术领域。本技术的森林监测系统,通过服务器、火灾探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人机操作模块、虫害监测模块和预测分析木块进行完整地对森林进行监测。本技术中火灾探测系统通过RFID读卡器,利用设备控制接收光焰的受光部,实现对火灾进行远程控制,显示在视频图像上产生光源图像,然后采集图像照亮物体表面,增强人眼的可视范围。本技术的火灾预测准确率为92.1%~93.6%,相比较于对比例提高34.85%~37.04%,虫害预测准确率为91.8%~92.9%,相比较于对比例提高30.40%~31.96%,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要求 1.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包括服务器、火灾探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人机操作模块、虫害监测模块和预测分析木块,其中,服务器保存有环境监测的信息,针对用户组的用户端生成并发送环境监测任务信息中的采样任务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灾探测系统:利用一个或多个RFID读卡器,将其布置在具有系统设施内以读取一个或多个RFID 标签,RFID读卡器连接于探测器,用于控制接收光焰的受光部,从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中提取烟雾特征 参数,然后对烟雾特征参数进行匹配统计分析; 所述图像采集系统包括图像源、采集卡、显示屏、图像传感器和至少两台摄像机,所述图像源用于产生源图像,通过采集卡采集图像源,采集到的图像源显示在显示屏上,图像源与显示屏一体成型,图像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辐射光源的阵列表面,以摄像机关联可以采集所述图像区域照亮物体表面; 所述人机操作模块用于用户登录,输入待监测点的基本数据和控制命令,用户在登录前注册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和手机号的信息,用户在登录后进行实名认证和微信支付认证,关联小程序,用于实施监测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虫害监测模块用于对害虫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有虫害,采集植物受到病虫害时的图像特征,植物受到病虫害之后的每个时间段的图像特征,以及植物受到病虫害已经死亡的图像特征和未受到病虫害的图像特征,这些图像特征反应在虫害监测模块上,该模块与服务器相连接,将病虫害监测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然后虫害状况评级数值的比例,确定大范围的虫害状况量化评级; 所述预测分析模块:登录人机操作模块,将火灾监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和虫害监测模块的数据反馈到预测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将其发送到服务器终端进行统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操作模块用户在登录时会返回唯一的token,客户端则保存登录token,并将token存入共享内存和数据库,同时对token进行时效性检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oken的返回状态码为280。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楠溪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分析_裴雪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1):21-26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楠溪江流域生态旅游开发分析 裴雪姣1,宋迎昌2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北京102488; 2.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 与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05) 摘要:对开发地区生态承载力的科学测评是进行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0年楠溪江中上游流域的生态承载力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楠溪江中上游地区生态承载力供给高于需求,总生态承载力供需比为1.3?1,草地和水域用地生态承载力出现赤字,旅游人均生态足迹是本底人均生态足迹的1.22倍。流域生态承载力总体可以支持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但在开发中既需要加大对生态资源的持续性保护和输入,又需要重视对流量式旅游的监管和限制。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盈余;楠溪江流域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831(2014)01-0021-06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Nanxi River Basin Based on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PEI Xue-jiao 1,SONG Ying-chang 2(1.Department of Urban and Envrionmental Studies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China ; 2.Institute for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5,China ) Abstract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a reg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ecotourism therein.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Nanxi River Basin in 2010.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ly was higher than the de-mand ,being at a ratio of 1.3?1;however ,deficits still appeared in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ractions of grasslands and waters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traveler was 1.22times as high as the local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On the whole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his basin is enough to support benign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Nevertheless ,it is essential not only to strengthen continuous conservation and input of its ecological resources ,but also to pay high at-tention to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of flow-based tourism. Key words :ecotouris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surplus ;Nanxi River Basin 收稿日期:2013-05-2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07FY110300) 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和资本,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能否得到可持续的维系决定着其旅游业发展的持久性 [1] 。任何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系统的承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阈值,一 旦其所承受的负荷超过该阈值,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的风险,该区域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1世纪 议程曾提出 “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必须是准确评估地球负载能力和对人类活动的恢复能力”[2] 。生态 承载力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不损害区域生产力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纳污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强度和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生态承载能力的测评可以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潜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已在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众多领域被广泛采用 [3-4]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衡 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最早由加拿大学者 WACKERNAGEL 等[5-6]于1992年提出,目前已成 为分析区域生态承载力供给的主要方法之一。楠溪江是浙江省的重要水系之一,贯穿于温州市永嘉县整个县域,是永嘉县及邻近县的重要水源,楠溪江中上游流域包含了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当地历届政府本着保护第一的原则,并未对楠溪江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开发,使其至今仍保持着较好的自然状态,被众多文人雅士喻为钟灵毓秀的 “桃花源”。而随着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升温以及沿江一带工业经济的发展,楠溪江已逐渐成为休闲度假、游览观光以及解读历史、体味先民生活的胜地[7] 。楠溪江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突显,当地政府对此相当重视。但目前关于该区域生态承载力定 量分析的报道[8-9] 尚鲜见。该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法,对楠溪江中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供给进行分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介绍及发展

摘要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 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作者提出了初步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给出了它的定义、特征、组成体系及技术实现途径。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空间心理承载量 随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 闲暇时间和经济收入的增加,又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目前旅游在各国已形成一种时尚,旅游业也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和雇工最多的产业类型。然而旅游业的规模发展历史毕竟太短暂,它对人类经济和思维方式等的冲击太迅猛,致使人们无暇去思考旅游业应该怎样发展;旅游科学研究不够深入,它对旅游业的指导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发挥;因此各地旅游区出现了因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或因游客严重不足而导致的旅游资源闲置和资金占用……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思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人类已进入“绿色文明”时代,“生态旅游”已深入人心,倡导旅游的持续 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主题;然而怎样才算是旅游的持续发展?怎样才算是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其判据是什么?作者经过几年来的研究探索并在充分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又可简称为旅游承载力)理论,认为它是衡量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1.1旅游环境的外延界定 我们所谈的旅游环境,不是指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合环境系统,称之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多种组合并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当地居民因生产、生活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实体及其氛围(如思想、文化)构成了社会环境,旅游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了自然环境(如生物环境、水环境),而与经济产出有关的要素体系则构成了经济环境( 如市场)。有四维空间表现如下: 1.2旅游者与旅游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特点 旅游者作用(指对环境系统的作用)和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以下简称反馈 作用)之间形成以下特征: 1.2.1共轭性。旅游者作用与反馈作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构成一 个共轭体。1.2.2正相关性。旅游者作用越强烈,反馈作用越显著; 旅游者作用是正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当地民俗)时,反馈作用也是正效应(有利于旅游者活动),反之则受到报复(负效应)。 1.2.3时空差异性。从时间上讲,反馈作用一般滞后于旅游者作用, 但一旦旅游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状态,这种作用往往同步发生。从空间上看,反馈作用不仅发生在旅游者对环境的作用点上,而有可能引起区域性危害。 1.3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科学表述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姓名:xxx班级:2班成绩:92.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现代城市生态设计原理不包括()。(1.0分) 0.0分 ?A、 遵循合理的生态位 ? ?B、 生态审计设计原理 ? ?C、 经济与自然相容原理 ? ?D、 民众广泛参与 ? 我的答案:D 2 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为()。(1.0分)

1.0分 ?A、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 ?B、 出生率、死亡率、低龄率、老龄率 ? ?C、 流动率、固定率、迁入率、迁出率 ? ?D、 流动率、固定率、低龄率、老龄率 ? 我的答案:A 3 游憩空间定额法提出,城市绿底的人均规划指标不低于没人()平方米。(1.0分)1.0分 ?A、 3 ? ?B、 6 ?

?C、 9 ? ?D、 12 ? 我的答案:C 4 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1.0分) 1.0分 ?A、 5% ? ?B、 7% ? ?C、 10% ? ?D、 13% ? 我的答案:C

5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的总称。(1.0分)0.0分 ?A、 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 ? ?B、 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溶解物 ? ?C、 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 ? ?D、 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溶解物 ? 我的答案:A 6 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功能的大小决定于最弱的系统,这个体现了()。(1.0分)1.0分 ?A、 生态位的原理 ? ?B、

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 ? ?C、 食物链的原理 ? ?D、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原理 ? 我的答案:D 7 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中,()强调重视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1.0分)0.0分 ?A、 实用性 ? ?B、 独特性 ? ?C、 经济性 ? ?D、 艺术观赏性 ?

高考地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辅导讲义+课后练习: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2份)第19讲 生态脆

第19讲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主讲教师:田佩淮北京著名地理特级教师 题一: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 材料一:见图甲材料二:见图乙 图甲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图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材料三:见图丙 图丙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_______;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_______。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 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题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原因所占的份额要高于自然因素。例如,陕西省的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据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材料二: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流域。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根据这里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了“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1)哪些人为因素造成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指标体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 规范 编制说明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课题组 2017年3月31日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 编制《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标准的任务来源于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起草单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项目下达后,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岩溶石漠化治理及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等相关技术文件,结合我国国情和站情进行分析,构建编制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的总体框架,并进行任务分工,签订相关执行协议,明确起草工作组成员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时间。 《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的初稿完成后,按照标准制定的要求,向我国长期从事石漠化治理的地方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水土保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的专家以及从事标准研制的专家发放了征求意见稿。针对专家意见,起草工作组一一进行认真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初稿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送审稿。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 周金星:项目总负责人。起草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的总体框架,修改完善《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 崔明、刘玉国:起草和修改编制说明及具体标准条款,编写气象、水文、土壤和生物等4部分观测指标,征求专家意见,并进行项目组织协调,准备相关报批材料,修改完善《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规范》。 郭红艳、秦伟、单志杰、殷哲、李柏:协助编写和修改完善具体标准条款。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及其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 1、标准的编制原则 (1)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指标选定时,应保证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各个指标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全面考虑,构成完整综合的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石漠化治理监测与评价包括工程实施及政策执行情况、生态效益、经济效

尔雅考试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 李建龙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令狐采学 1一般来说,与植物区系无关的是()。1.0 分 A、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B、历史成分 C、城市化程度 D、城市资源总量 我的答案:D 2某一环境状态或结构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变化有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被称为()。1.0 分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生态位 C、环境循环链 D、环境消解度

我的答案:A 3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以()为主。1.0 分 A、城市社会学 B、人类生态学 C、城市生态学 D、可持续发展理论 我的答案:C 4我国绿化学科研究的阶段中,回落期是指()。1.0 分 A、19851988 B、19891990 C、19911994 D、19941999 我的答案:B 5 园林之所以不同于绿地,是因为其有()个要素,绿地仅仅是

其中要素之一。0.0 分 A、6 B、5 C、4 D、3 我的答案:A 6,发达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0.0 分 A、10.7% B、21.2% C、8.5% D、11.7% 我的答案:C 7通过设立水质观测站,并结合往年的资料来观测水体的质量是采用了()的研究方法。1.0 分 A、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

B、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 C、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资料相结合 D、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 我的答案:B 8城市生态位是由()决定的。1.0 分 A、经济地位 B、政治地位 C、政府 D、自然环境 我的答案:C 9关于城市水环境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A、 淡水资源的无限性 B、

城市水环境的独立性 C、 地表水的循环性 D、 城市水环境系统自净能力的有限性 我的答案:D 10 城市生态系统建模时,下列不属于抽象模型的是()。 1.0 分 A、 概念模型 B、 数学模型 C、 仿真模型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的格局与过程建立联系,实现不同时空尺度的信息推绎与转换。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已从面向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转变到更加注重过程、格局和尺度相关性。 1 相关概念 1.1 格局 在生态学中,格局一词早期多用于种群生态学,主要是对种群分布格局的描述,如聚集分布、随机分布、离散分布、均匀分布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诞生与发展,格局一词在景观生态学中被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不同类型的缀块可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除水平格局之外,还包括垂直格局,即植物体的垂直配置。格局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组织层次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部分,其格局的描述及研究尚涉及很少,事实上各环境因子在时空上的配置,对生态过程同样有很大影响。 1.2 过程 “生态系统行为”、“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过程”是相同的术语,为了避免同拟人论的含义相混淆,一般不使用“生态系统功能”这个词,多采用“生态系统过程”的说法。与格局不同,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生态学过程包括生物过程与非生物过程,生物过程包括: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猎物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传播等等;非生物过程包括:水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干扰等等。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2006-12-26 生态脆弱区也就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联合国《濒危物种公约》认为,脆弱生态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其损失不可弥补;二是对于人类引起的变化特别脆弱;三是如果这一损失或退化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和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增加,将可能产生广泛的不良连锁反应。北京大学学者刘燕华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一种对环境因素变化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性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著名学者申元村认为脆弱生态环境是生态稳定性差,生物组成和生产力波动性较大,对人类活动及突发性灾害反应敏感,自然环境易于向不利于人类利用方向演替的一类生态环境。生态学家杨勤业总结了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三种理解和认识。第一种是纯自然的理解,即以自然属性或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和程度来定义,认为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超过了弹性自调节的“阈值”,并由此导致反馈机制的破坏,系统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从而失去恢复能力;第二种是自然~人文理解,即认为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至于影响当前或近期人类的生存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第三种是人文理解,即认为环境退化超过了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发展的现有经济社会技术水平。他认为,第一种理解回避了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种理解把人地关系系统视为一个静态的、封闭的系统,从中去探求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条件的变化及其后果,忽略了来自地区以外的可能投入、技术上的变化、经济活动的替代性以及环境退化对区域以外的影响。这与任何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认识相矛盾;第三种理解把区域环境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区域乃至区际的社会经济条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目的在于找到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和资源枯竭的真正原因,为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制定区域开发决策服务。因此第三种理解更具有实际和理论意义。本成果采用第三种理解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判断青海生态脆弱区的主要标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主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书测算出,青海的生态环境脆弱度高达1.2344,在大陆30个省市区中名列第2位,而脆弱度越大,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越脆弱。其结论是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和新疆等西北5省区的生态环境最脆弱。该书还同时指出,如果以北京和上海区域发展的相对成本为1.00时,青海的区域发展成本就高达1.84,也位列各省市区第2位。所以从整体看,青海高寒缺氧、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生物自育繁殖能力极低,全省都属于生态脆弱区。但是青海地域辽阔,面积广大,情况复杂,各地生态脆弱的表现和原因不尽一致。这里根据形成的原因(如是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等自然因素引起,或过垦、过牧、过樵和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环境结构类型(如生态景观、地貌形态等)、脆弱表现形式及脆弱程度差异,将全省分为4个生态脆弱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三江源区和环湖地区。我们不难发现,在4个区域中,环湖地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植被覆盖率也较好,基本属轻微生态脆弱区,而其他3个区域都属于重度生态脆弱区。本成果接受有关部门的意见~主要研究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和三江源区的生态脆弱问题,并分区制定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对环湖地区基本不给予考虑。按理,本成果应对3个生态脆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但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多,这里再没有单独列章给以重复,而是把其内容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系统架构 文/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典型区域内的风、温、光、湿、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因子进行系统、全天候连续监测的自动气象站。用于测量林内梯度分布特征相关的气候因子,测量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小气候差异,研究各种类型小气候的形成过程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森林生态研究相关部门对森林下垫面的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内容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依据森林气象学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规范设计的一款综合生态监测站。支持多种传感器组合搭配的形式,无线/P2P/卫星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观测要素包括: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等要素。该站主要观测梯度分布包括:地上四层为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地面 1.5m 和地被层,地下四层为地面以下5cm、10cm、20cm、40cm。该站可通过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口和PC 机,可查看数据采集器内存中的数据文件。数据可存储在SD 卡中,通过直接读取SD 卡,或通过Ethernet,采用FTP 或Http查看数据,也可通过GPRS远程传输数据到用户端。 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50℃、0~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采集通道: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可扩展 通讯方式:有线传输、GPRS无线传输 操作系统:嵌入式、智能可编程 电源:220VAC或太阳能 功能特点 监测多种气象环境因子及空气和水环境因子 提供长期连续的准确生态气候变化数据 太阳能供电,可在野外各种环境下使用 可连接信息显示屏 数据存储量大,可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典型应用 森林生态研究监测系统 森林小气候监测系统 森林生态保护及恢复研究 生态产业监测系统 科研基地生态研究系统 土壤土质研究系统 系统组成 传感器: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旅游解说; 旅游解说就是为了实现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等和各种媒介之间的有效沟通而进行的信息传播行为。 2.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创造满足自身情感需要和特殊经历的过程,是旅游者自身的内在反映。 3.社会承载力; 社会承载力是一种建立在社会价值观、道德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社会规范基础上的量值。 包括:A.旅游感知承载力是指环境空间不致使旅游者产生拥挤感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B.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承载力是指保证当地传统文化生态不受外来文化破坏及本地居民生活质量不会降低前提下旅游地的合理环境容量。 4.生态旅游流: 5.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6.生态美; “生态美”是指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被人感知的美感。作为自然的一种天然美,多以生命的存在和其表现为样态。 7.生态旅游康乐;

生态旅游康乐即指旅游企业为生态旅游者进行健身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的各种设施和服务。 8.设施承载力; 设施承载力是以发展因素作为评估参数,按既有设施的供给量所得出的可为多少游客提供服务的数值。 9.绿色宾馆; 绿色宾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经营,为游客提供绿色服务和清新舒适的旅居环境。 10.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又称“游人中心”或“游客接待中心”,是接待来访游客的地方,是旅游地对外形象展示的一个主要窗口。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现实游客中心和安置在互联网上的虚拟游客中心. 11.旅游解说牌示; 标牌是一块能够提供信息、警告或引导的题写木板、金属板或空间。旅游解说牌示是标牌在旅游中的应用与发展,它通过文本、图片和示例等手段,以娱乐和教育方式来与游客交流信息,达到引导游客、增强游客保护意识或管理游客行为等目的的标牌。 12.替代性旅游; 它又可理解为非大众旅游,它是相应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而产生的,其包括生态游、文化游、教育游、软旅游、休闲游、绿色游等多种旅游产品。 13.《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确认的生态旅游的概念; 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

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的薄弱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国许多地方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很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生态脆弱地区要实行限制开发。为此,“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通过实施“三区推进”(即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战略,为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本纲要明确了生态脆弱区的地理分布、现状特征及其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为恢复和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本段一、生态脆弱区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一)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映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退化演替,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因子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气候持续干旱,植被旱生化现象明显,生物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 3.时空波动性强。波动性是生态系统的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的位移。在时间上表现为气候要素、生产力等在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生态界面的摆动或状态类型的变化。 4.边缘效应显著。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因处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接带或重合区,是物种相互渗透的群落过渡区和环境梯度变化明显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5.环境异质性高。生态脆弱区的边缘效应使区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导致环境异质性增大。具体表现为植被景观破碎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加重等。 (二)生态脆弱区的空间分布 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行政区域涉及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类型包括:

互联网+林业智慧林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林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1智慧林业如何理解 2智慧林业如何构建 3智慧林业如何管理 4智慧林业视角

生态建设与保护 注: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野生动物安全;超限额采伐、乱占林地、毁林开垦。营造林 重点生态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业产业安全和管理 注:管理难,事故多,信息孤岛,研究困难,舆论压力大干鲜果品、茶药材以及林业食品等 锯材、人造板等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业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业 课题研究

森林火灾现状 林业火灾2010年数据2011年数据2012年数据 火灾次数772455503966 伤亡人数1089121受灾面积(公顷)458022695013900 注:数据来源国家林业局官方网站

国家及地区政策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违反林业资源管理规定造成林业资源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和《关于破坏林业资源重大行政案件报告制度的规定》 ?发布了《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及其指南。召开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确立了“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举办了首届全国林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林业信息化成果展,设立了林业信息化标识。 ?3月25日,《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林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一业务系统建设,包括林业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工程、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系统建设工程。二是支撑系统建设,包括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工程、运维系统建设工程。三是基础建设,包括标准规范建设工程、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工程、国家卫星林业遥感系统建设工程、网络及运行环境建设工程、安全系统建设工程。 ……

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原则

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原则 /h1 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对象是一切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和文化客体。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缺乏这两者,就很难称得上是生东旅游。生态旅游最初在提出来时就是作为一种环境发展战略,目的是通过旅游,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首先关注的是自然环境和生态文化的保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态旅游开发也是一个多目标体系,这与一般的旅游开发有较大的不同.其开发成功的标志不是最大的商业利润.而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护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既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时也关注当地群众的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体体现在社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以及自然和文化环境质量得到维护。为此,应遵循如下的开发原则,以保证生态旅游开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科学规划原则 科学地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旨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因为大部分能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遗产。同时应注意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由于生

态旅游类型多样,层次复杂,既有自然性、高品位性和专业性的旅游,也有文化性、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旅游,因此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规划,应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对生态旅游区的经营管理人员、经营服务设施也应做预先的系统规划,生态旅游最终能否成功达到规划目标,很大程度上与经营管理密不可分。 二、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日前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发展,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大要家。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旅游地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旅游地的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所以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单方向,而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这样才能达到公平。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地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人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丽上来看,生态旅游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三、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 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当地群众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区域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具有较好生态旅游资源的地方在经济上比较贫穷,生态旅游开发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社会是很难成功的。积极地获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