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销售渠道建设的分析和研究

企业销售渠道建设的分析和研究
企业销售渠道建设的分析和研究

渠道是企业营销链条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产品、价格乃至广告同质化趋势均加剧的今天,单凭产品的独特优势赢得竞争已非常困难。而在同质化的背景下,“渠道”和“传播”越来越成为饲料企业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也就是说饲料企业要想在产业整合的进程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就必须搞好企业销售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1、销售渠道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销售渠道现状

目前我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直销,企业通过销售人员或自建的销售终端直接把饲料销售给养殖户;二是经销,通过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消费者,这样的层级结构将产品最终送到目标客户手里。

直销渠道,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业务员直销,二是在特定业务区域设立销售终端直销。

经销渠道,一般沿金字塔形“顺向”建设,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选定代理商或总经销商,完全利用经销商自己的渠道进行产品流通,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做宣传、促销活动等对终端客户的工作上,靠“拉”的策略带动渠道各环节运作起来;二是在选定总经销商后,帮助经销商建立渠道的下一级经销商层来协助经销。

1.2、销售渠道主要存在问题及析因

1.2.1、销售渠道主要存在的问题

a、渠道结构不合理问题

首先表现在过于依赖经销商的渠道,导致的结果是一旦经销商倒戈,企业在该区域的销量即会受到很大影响。其次表现在销售渠道的层次上,在搭

建销售渠道时,往往喜欢寻找大的经销商加盟,但大的经销商一般而言,其渠道都是多层的,而多层的销售渠道不仅进一步瓜分了渠道利润,且臃肿的渠道也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有碍于效率的提高。第三表现在渠道的布局上,主要是无清晰的规划,随意性强。而经销渠道的不合理,常导致经销商不规范经营、竟相杀价、跨区销售等常常造成严重的渠道冲突。

b、渠道的控制乏力问题

渠道的稳定性低,用户流失率高,费尽千辛万苦建立的渠道,一觉醒来,成了别人的渠道,面对竞争对手的挖角,企业对维护渠道缺少有效的手段。

渠道的可管性差,企业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并且由于价格混乱、渠道受阻,久而久之,会使渠道对产品失去信心,终端用户对品牌失去信任。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渠道实际上是经销商的渠道。经销商掌握的这些巨大市场资源会严重制约着厂家的进一步发展,销售网络漂移,可控性差,成了说不定哪天就会掉下来的一把利剑。

c、运作成本控制乏力问题

销售渠道的运作成本高也是企业心病之一,渠道人员的人头费、车马费、市场开发费、特殊折让(回扣)、销售奖励、季度奖、年终奖、让利和促销活动费用、交际费、赊欠和死帐的损失、渠道作业人员非正常流动造成的损失……,使得企业对销售渠道运作成本的控制有心无力。

d、渠道作业团队稳定性问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力差的不能留,能力强的留不住,而没有稳定的渠道作业团队,企业渠道的稳定性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e、渠道创新乏力问题

创新是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企业销售渠道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与企业缺少(或不足)渠道创新能力息息相关。

1.2.2、问题析因

a、渠道定位没有准星,企业在自建网络(直销)和利用经销商网络(经销)之间摇摆。

b、认为渠道网络覆盖面越广越好,渠道越长越好,经销商数量越多越好。

c、认为经销商实力越大越好,选好经销商,就高枕无忧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经销商实力强,对企业的“要价”就会高;二是经销商实力强,被竞争对手的关注程度就会高,企业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被竞争对手挖角的情况出现。

d、认为渠道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认为渠道政策越优惠越好。导致的结果有两个:一是用户未必做下,反而可能会使企业滑向价格战,利润降低,难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渠道、用户三者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不正常利益格局;二是即使抢到了客户,由于企业获利能力降低,不能给用户有效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最终也会失去用户。

e、认为渠道建成后,起码能管几年。但以今日饲料企业竞争之激烈,渠道的维护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渠道维护的不能与时俱进,都有可能会给企业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一句话,渠道的建设,终点就是起点,否则,今日自己的渠道只怕明日就是他人的了。

f、经营能力不足的影响

企业经营能力的欠缺基本表现在三个方面:管理技能的缺乏、创新能力的缺乏、学习能力的缺乏。原因是企业缺少:对的人、对的方法和正确决策的能力(企业经营的三对原则:找对的人,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

g、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只注重渠道的广度(数量),不注重的深度(质量),企业的经销商数量不少,但流失的也快,销量也难以上去。

市场的变化决定了变革传统饲料销售渠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内得以生存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必须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也管理工作,要能在正确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建设饲料经营中新销售渠道管理模式之路,这一点,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

2、饲料销售渠道通路设计与开发策略

2.1、销售通路设计与开发策略的八项基本原则

a、接近终端原则

渠道不能接近终端,也就谈不上渠道了。企业要在对目标市场进行有效细分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的对可能的销售渠道的分销能力、服务能力、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的接近养殖终端,实现对区域市场的有效覆盖。

b、追求市场覆盖率原则

什么都想抓的结果,是什么都抓不住。在设计销售渠道和制定开发策略时,要有选择的进入市场,而一旦进入该市场,就要全力以赴,取得好的市场覆盖率。即集中兵力,战则必胜。

c、精耕细作原则

浮光掠影能做渠道,精耕细作也能做渠道。只有精耕细作才能使渠道具有优异质量和强大分销力,进而对目标市场具有关键性影响力。

d、先下手为强原则

先下手为强,蛋糕就那么大,别人分完了,就没有你的份了。目标定下了,行动就要快,否则就会坐失良机,再好的计划、方案都没有用。

e、利益均沾原则

也就是“双赢”原则。要想自己赚钱,就得先让别人赚钱,别人赚不到钱,意味着你也就赚不到钱了。

f、世上没有结不开的疙瘩原则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与渠道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疙瘩”,在出现“疙瘩”后,企业既不能不在乎,更不能回击,那样只会让“疙瘩”越系越紧,而是去妥善寻找解决之道,告诉自己“世上没有结不开的疙瘩”。

g、争取做渠道领袖原则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何况,只有当了渠道领袖,企业才能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h、变则通,通则久原则

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渠道也是这样,企业的销售渠道会随着产品、企业、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在设计销售渠道和制定开发策略时,要确立“变则通,通则久”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渠道,确保企业的渠道能“在秩序中保持进步,在进步中保持秩序”,从而在渠道竞争中一直具有竞争力。

2.2、销售渠道的设计与开发策略解决方案

a、企业销售渠道设计与开发的分析

首先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饲料行业整体的市场环境是怎样的?有哪些领先企业?有哪些追赶企业?这些企业的市场重点和渠道运作情况分别是怎样的?饲料行业的发展态势是怎样的?自己企业的市场定位又是怎样的?是领先型企业,还是跟随型企业?企业可通过公开的和不公开的资料以及自己企业经过大量市场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由企业的相关人员坐下来一起研读,最终形成共识。

其次是要确定渠道模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采用能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的新型“扁平化”渠道;二是要在渠道中建立“防火墙”,避免渠道冲突,让渠道间能有序竞争;三是要宣贯“双赢”的思想,打造与渠道间的可持续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是要细化运作目标。运作目标只有细化,工作才具可操作性。如:企业在该目标市场的销量要达到多少?市场占有率要达到多少等等。

b、确定渠道的层次结构

渠道的层次结构在纵向上有“长与短”之分,在横向上有“宽和窄”之分,根据渠道扁平化的趋势,“短渠道”+“宽渠道”是适合当前企业的渠道结构。

c、渠道的布局

首先要选定目标市场,布局方法有:四处撒网型、重点突破型、蚕食型。“重点突破型”是适宜的目标市场布局选择。其次,企业要学会蜘蛛的织网本领,对目标市场的渠道进行网络化布局。

d、“布置网点、疏通网线、扩大网面”是企业的十二字指导方针。网点是指当地有影响力的经销商或养殖大户;网线是指该经销商和养殖大户的销售渠道或影响力所及的区域;网面是指通过网点、网线的良性运转,新影响的市场区域。

3、饲料营销渠道的管理

企业在完成销售渠道通路建设工作之后,就要加强对渠道的管理和控制,以维护渠道的良性运转,谋求企业和渠道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友好合作。因为,渠道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分销的效率,甚至关系到企业整合营销计划的成败。

3.1、经销商的管理

建立一种规范而稳定的价格和利润体系来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企业的渠道秩序越规范,对经销商的吸引力越强,企业的市场渗透力度就越大。

3.1.1、经销商的评估与选择标准

企业对经销商的评估和选择主要包括:市场辐射能力,即所能影响的地理区域,该区域的养殖量,该经销商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以往的业绩等;经销商的经营行为是否规范,是否进行过恶意窜货,是否故意销售过低质量或伪劣饲料等;商誉是否良好;对本企业及其产品是否认同;有无畜牧、饲料、养殖等专业技术等等。

3.1.2、渠道成员关系管理,规范管理制度

企业要在价格体系、利润体系、经销商支持计划、结算方式等经销商管理环节,通过制度合理、细致的核算出来,既要给予经销商满意的利益,又要切实保证企业本身的权利,还要体现出经销商之间差异性原则。企业要“言

必行,行必果”,对发现的问题和矛盾,要以“和为贵”的双赢思想及时予以解决。

3.1.3、提供有效的激励措施

激励是提高渠道效率的一种强而有力的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目标激励(完成销售任务就可获得某种待遇)、销售政策优惠、特殊折让(合理的回扣)、荣誉激励(年度最佳经销商等),还可以推行积分制的会员制度,即在一定的时间内综合考虑经销商的销量情况、回款情况、渠道建设以及对企业销售政策等配合情况,考核后,按相应积分标准向经销商提供销售政策优惠和更大力度的售后服务支持等待遇。

3.2、渠道管理中的价格管理

价格是影响企业营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影响企业、经销商、养殖户市场前途的重要因素。

3.2.1、构建差别化的价格体系

企业构建差别化价格体系的关键是处理好饲料出厂价、经销价、门市价之间的关系。并按照客户的重要性程度来确定具体价格:按照客户现有销量和潜在的销量将客户分为几个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返利幅度。

3.2.2、防止价格体系混乱

在价格管理中重点是防止价格体现混乱,防止价格混乱的关键就是防止窜货。其次就是防止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

3.2.3、产品价格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一切营销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它取决于企业、渠道、市场和竞争等因素互动中的平衡点。固定不便的价格策略只能把企业引向死胡

同,价格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者的变动而变动。

3.3、渠道管理中营销员管理

3.3.1、营销员的目标管理

目标可以激励销售人员努力去完成任务,员工若知道目标所在,知道达到目标的好处并能够相信,就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3.3.2、营销员的过程管理

企业对营销人员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如每日的业务活动检查,“日清日结”制度等)。过程管理要有设定的标准和评价标准,并合理对营销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控制和考核,以切实保证企业目标和计划的顺利实现。

3.3.3、营销员的培训

首先是专业技术的培训。饲料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每位营销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动物营养和畜牧兽医知识,这样在为养殖户进行培训讲解时才可以获得他们的信任。其次是营销技能的培训,如:开发新客户的技巧,攻下准客户的技巧,维护客户的技巧,以及如何与客户成为朋友等等。

3.3.4、营销员的激励

激励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绩效,实现营销员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可采用增加报酬、直接奖励、工作满足、安全感、地位感等不同的需要来组合运用多种激励方式,以激励营销人员不停地努力奋斗,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3.4、渠道管理中的促销管理

促销是企业对客户所进行的即时信息沟通活动,通过向客户传递企业和

产品的有关信息,使客户了解和信赖企业。促销的目的是直接的:把饲料销售出去。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使得饲料企业产品日趋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因而使得“促销”在饲料企业渠道管理中重要性日显突出。

3.4.1、对经销商的促销

对经销商的促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激励经销商提高销量;二是协助经销商销售。在对经销商进行促销时,可以采用促销策略组合,运用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的经销商,达到刺激销售的效果。

3.4.2、对经销商的销售激励

针对经销商的销售激励包括:降低饲料的出厂价格、提高销量奖金、赠送旅游活动等。

3.4.3、提高对经销商的培训力度,不仅可提高企业形象,增加提高销量的机会,还可拉近与客户间的距离。

3.4.4、对经销商的感情投资,包括对经销商本人和经销商身边亲近的人。

3.4.5、对经销商的广告宣传:展示补助、广告补助、特别销售补助、合作广告补助等。

3.4.6、对养殖户的促销。对养殖户的促销可采用以下形式:饲料直接降价或是附赠其他有相应价值的礼物。由企业和经销商出面组织,对养殖户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免费相关专业培训。抓养殖示范大户,以点带面,扩大产品在当地的影响力。

3.5、渠道管理的信息管理

来自销售渠道的信息,是饲料企业生产的指南,是饲料企业制定经营战略、各种营销策略的依据,没有这些信息,企业就无法制定正确的渠道策略,

3.5.1、信息的全面收集

企业要通过自己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主动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当地养殖量和养殖技术水平方面的信息;二是有关当地经销商的全面信息;三是有关该区域竞争对手的信息。信息尽可能准确和全面。

3.5.2、信息的反馈、整理、分析及预测

企业要重视对信息的反馈、整理、分析及预测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信息平台,以便即时、准确的为企业服务。

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如何才能在日趋发展的竞争中生存并且不断的发展壮大,去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最基本的就是: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专有销售渠道和网络,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获

取经营主动权,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以去求得长远发展。

对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的评价与建议概述

《海尔的营销网络》案例分析报告 提交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0MBA-P2班第一组 刘煜(009078)曹小京(009147)黄小明(009148) 洛炬(009149)袁亚彬(009150)张晴(006976)执笔人:曹小京 2001年3月28日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产线后,改组成立海尔集团公司。 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的业绩。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000万台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 海尔16年的发展之路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 ----营业额: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而1984年只有348万元,2000年是1984年的11600多倍; ----利税:1984年资不抵债,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元; ----职工人数:2000年职工人数达到3万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 ----品牌价值: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 ----产品门类: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 ----出口创汇: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在山东省,海尔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进出口额第一的企业。 从1984年至今的16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

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市场营销渠道管理

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市场营销渠道管理 当企业高举着产品战、价格战、概念战、品牌战等大旗杀得人仰马翻之时,一直暗藏在水面下的渠道竞争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就有了“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命脉”的说法。 市场营销渠道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市场营销渠道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能否实现市场营销目的的关键。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的。企业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按适当的数量和价格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才能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市场营销渠道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通力合作的一切活动。营销渠道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同一品牌的分销商发生价格冲突和窜货时,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尤为重要。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的关键是确定冲突的根源及其潜在隐患。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营销渠道的作用 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在于解决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矛盾,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三方面均能获得一定的好处,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生产者来说,可使企业的产品能有效地打入广阔的目标市场,节省资金的占用,提高营销效率和投资收益率,获得生存的机会且能实现资本积累,确保企业的;对中间商来说,它可以将自然界的原始资源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商品组合,尽快地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获得一定额度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可更多地选择商品,同时可廉价购买商品。 二、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的具体内容 1.对经销商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经销商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 2.加强对经销商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商品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经销商的重要利润源。 3.对经销商负责,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对经销商提供产品服务支持。妥善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坏变质、顾客投诉、顾客退货等问题,切实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无谓的损害。 4.加强对经销商的订货处理管理,减少因订货处理环节中出现的失误而引起发货不畅。

涂料销售渠道

涂料销售渠道的建设 作为涂料的代理商如何去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实力,如何能有效的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等问题一直是各品牌代理商所关注的。 在营销理论上讲,渠道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涂料营销的渠道建设要有六大类:自营店和加盟店;二级分销网络;装饰公司(工程公司);小区开发(油工、木工网络);各类型工程;建材超市和大卖场。 在这六大渠道里面,二级分销网络是我们要求各个总代理客户都必须认真去开拓和维护的最重要的渠道,因为二级分销网络是争夺终端消费者最好的阵地,是提高销售量最有效、最快速的途径,是提高产品知名度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各个总代理客户积极开拓二级分销网络,迅速抢占二级市场。 装饰公司的开发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但是装饰公司的发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使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各个总代理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发展需要酌情考虑选择性的去开拓适合的装饰公司客户。 小区开发的工作非常的烦琐,需要总代理必须有耐心与持久的韧性,因为每一个油工都会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你如何作使他即能得到利润,又能够死心塌地的销售你的品牌,所以更需要代理商投入人情来关心他们的平常生活,拉拢他们。 工程工作需要代理商在当地市场上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脉关系,更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并且在该地区有良好的口碑与信誉度。 一、自营店和加盟店的建设 一)、店址的选择: 1、中心城市要设在装饰材料专业市场特别是油漆专业市场的醒目的位置; 2、小城镇应设在建材、装饰材料、油漆集中的地方; 3、店铺既要展示品牌形象、起到广告作用,又能让客户购买方便、易找; 4、店铺租赁方面要符合法律程序,有合同等法律论据,免留后患。 好的店址,特别是一些人流较旺的地方,可以使生意很快的兴旺起来。相反,选址不当会给销售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说,店址的选择至关重要。 二)、加盟店负责人的选择: 1、有工作热情,能全身心投入,把品牌建设作为主要的投资项目或主要事业; 2、诚信、可靠、能全面、彻底地贯彻公司的思路策略; 3、头脑灵活,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 4、有冲劲,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5、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 6、小城镇选择油漆工、油工头或木工开形象店更好。 三)、店面外部形象:

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全国性家电连锁的迅速崛起并正在成为家电营销的主渠道,传统渠道迅速瓦解,新的渠道模式尚未形成,作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海尔集团如何清楚地认识渠的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或改变渠道,就成为海尔渠道策略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家电业营销渠道的现状分析和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的发展与实证研究,对海尔集团营销策略的调整和完善提出了建议,即:创新营销观念;建立战略联盟,解决)商渠道冲突;构建与完善网络营销渠道;控制渠道,增强对新型渠道的博弈能力。` 家电行业是目前国内诸行业中竞争最激烈、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渠道策略,而所建立的销售网络也为海尔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连锁商业的迅速扩张并口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渠道,渠道组成结构转向扁平化,渠道管理中心转向终端市场,渠道成员关系从交易型转向关系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家电企业的竞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渠道上竞争。面对这种变化,海尔必须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渠道策略,在新型渠道关系中把握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家电业营销渠道的现状及优劣分析 大批量生产的大家电产品营销渠道具有宽阔性和系统性两个基本特点,其渠道网络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固定销售渠道阶段(20世纪60年代)、网络多元化阶段( 1990 -1994年)、自建网络终端阶段(1994 -1997年)和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阶段(1997年开始至今)。目前,我国家电营销渠道基本有下面几种模式: 1.百货商场家电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白货商场家电部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传统的家电营销渠道,其优势主要表现为:(1)品牌效应。经过儿十年的发展,白货商场家电部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己形成无假货、质量有保证等方面的形象。( 2)资金较为充足。由于白货商场经营产品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产品的淡旺季是不同的,在家电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从其它部门进行资金的调拨。缺点为:经营机制老化,远没有形成顾客意识。 2.批发商。批发渠道在家电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情形下,发挥了主导作用。这种渠道的优点是:(1)能迅速将产品导入市场。批发商利用其培育的网络,能够迅速将产品铺设至下属的批发商及零售点。( 2)营销费用较低。生产商只需在区域内派驻儿名业务员负责与批发商联络,可以使生产商节约大量的营销费用。 缺点是:(1)易受批发商左右,网络畸形。当批发商回款、销售额较高时,在与)商的谈判过程中,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在发动价格战方面,批发户会比一般网点具有更大的冲动性,从面对现存的网络造成冲击。(2)l商终端控制力度较弱。由于批发商的素质以及其对下属网点的控制力度等方面的问题,往往比)商业务人员进行产品现场布置的效果要差的多。 3.品牌专卖店。品牌专卖店是)商针对于对自己品牌有好感或有依赖性的目标顾客群体而建立的。其中海尔专卖店并不是海尔商自己建立的专卖店,而是海尔的业务人员通过在当地对潜在经销商进行评选而最终选择的有海尔产品经营权的经销商。专卖店渠道的优点表现在:(1)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 2)可以维持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利润较高。

安防营销策略分析:市场渠道

安防营销策略分析:市场渠道 营销渠道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绩效和经营稳定性,从而影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确立和保持。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依托技术领先和创新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已变得越来越难,而营销渠道系统创造的资源对制造商的发展有弥补作用,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渠道在整个营销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将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从策略层面上升到营销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渠道运作能力视为最重要的营销能力。 营销渠道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绩效和经营稳定性,从而影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确立和保持。然而,目前安防企业的渠道建设还不完善、不系统,如果想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长期屹立不倒,渠道建设势在必行。 安防企业渠道建设的作用 安防行业涉及的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快消品、民品而言,有专业性较强、购买者人数较少、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金额较大、购买频率较低以及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等特点。其在渠道营销模式上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渠道尽量扁平化、渠道层次短以及直销和分销方式组合。由于我国大多数安防生产企业在资金、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都不突出,所以大多会选择“渠道代理经销”的销售模式,即分销模式。 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渠道主要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所有权转移。原本厂家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的产品,现在由渠道商接管; 沟通桥梁。厂家和终端用户沟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售后服务质量以及产品的品牌形象,而渠道商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信息平台。厂家发布新产品要依托渠道商进行市场推广,而竞争对手信息的反馈也可以从渠道商获得; 交易订货平台。渠道成员可向生产商进行有购买意向的反向沟通行为; 商务关系解决。由于渠道商在当地人脉资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商务标上取得市场; 融资平台。渠道成员收集并分配资金,用以支付渠道工作所需费用,包括:渠道的建设、运转、职工工资支付、渠道成员之间贷款划转、消费信贷实施等等。 如何与渠道商进行合作:

海尔集团营销渠道

渠道管理案例 姓名:连晓丽 学号:200810516

海尔集团营销渠道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其旗下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产品。现阶段,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海尔从成立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品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下面我结合海尔的发展阶段来介绍它的营销渠道。一、品牌战略阶段这一时期,海尔只做冰箱一个产品。因此,这一时期海尔的营销渠道区域性的,主要依靠商场和店中店销售。随着企业的成长,海尔开始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多元化战略阶段这一时期,海尔从最初只有冰箱向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多个产品发展,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这一时期,海尔在营销上投入雄厚资金,开始在二三级城市建设专卖店,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家电专卖店。海尔将国内城市按规模分为五个等级,即一级:省会城市;二级:一般城市;三级:县级市地区;四、五级:乡镇农村地区。在一、二级市场上以店中店、海尔产品专柜为主,原则上不设专卖店,在三级市场和部分二级市场建立专卖店。四、五级网络是二、三级销售渠道的延伸,主要面对农村市场。海尔集团通过自己的销售分公司—海尔工贸公司直接向零售商供货并提供相应支持,还将很多零售商改造成了海尔专卖店。同时,海尔鼓励各个零售商主动开拓网点。 三、国际化战略阶段这一时期,海尔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因此,在海外市场,海尔直接利用国外经销商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建立经销网,极大的降低了渠道建设成本。现在海尔在31个国家建立了经销网,一共拥有近10000个营销点,使得海尔产品可以随时进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此外,海尔面对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对营销渠道重新进行设计,即从产品销售逐步向客户服务销售方式转变,从多层营销渠道向扁平营销多渠道转变。以顾客为导向,把处理与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以协调、沟通、双赢为基点,与他们结成“命运共同体”,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相互取长补短,信息共享,风险同担,互利互惠。海尔通过组织良好的渠道活动和团队合作,制造商和分销商给消费者提供低成本、差异化的产品和增值服务,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进而提高整个渠道的经营业绩,实现了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流程再造中强调的“帮助客户成功”的理念。

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 产业联盟宣布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新技术已经成

为移动通信发展的驱动力,在这个驱动力下,今年移动通信市场的业务层面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基于智能网技术的预付费业务发展迅速,成为新的亮点。今年年初以来,基于智能网的预付费业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使这一针对低端用户的业务成为移动市场上的新亮点,同时使新业务成为移动用户增长的强劲动力。2000年前5个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神州行”用户已达到270万户。特别是自2000年3月份以来,”神州行”用户数突飞猛进,仅3个月就新增用户二百六十多万户,月均增长近百万户。中国联通的”如意通”预付费业务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通信针对年轻一族的生活特点和消费习惯推出的全新品牌,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移动通信客户品牌。在动感地带里,年轻一族可以找到够酷够炫的图片和铃声可以找到够新够奇的海量资讯,可以自主地选择更加自由的资费组合。以创新的短信套餐形式营造现代文化理念,搭建生活沟通的新方式,开辟获取信息的新渠道。 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营销战略方面:很早就树立起“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坚持秉承“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以客户细分为基础,针对目标客户群,不断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和优良的客户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当前,中

海尔公司销售渠道分析

目录 一海尔公司及家电行业概况 (1) (一)公司简介 (1) (二)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发展状况 (1) 二海尔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2) (一)海尔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2) (二)现有营销渠道模式及特点 (3) 1.百货商场家电部 (3) 2.批发商 (3) 3.品牌专卖店 (3) 4.国外连锁超市 (3) 5.国内家电连锁 (4) (三)海尔渠道模式的商业流程 (4) (四)海尔销售渠道的SWOT分析 (4) 1.优势 (4) 2.劣势 (5) 3.机会 (6) 4.威胁 (6) 三新营销渠道设计方案 (7) (一)设计目标 (7) (二)评估影响海尔渠道结构的因素 (7) 1.市场因素 (7) 2.产品因素 (7) 3.公司因素 (8) 4.中间商因素 (8) (二)对现有营销渠道的调整和完善 (9) 1.增强控制渠道的能力 (9) 2.建立战略联盟,解决渠道冲突 (9)

3.规范化合作 (10) 4.构建与完善网络营销渠道 (10) (三)新营销模式备选方案 (10) 1.区域代理与直营零售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10) 2.厂商合作联营销售公司 (11) 3.特许专卖和直营零售与区域代理相结合 (12) (四)评估确定海尔最佳营销渠道 (13) 三新渠道方案的管理与控制 (13) (一)实施应注意问题 (14) (二)营销渠道的管理 (14) 1.营销渠道成员管理 (14) 2.营销渠道中的冲突管理 (15) 3.营销渠道人员绩效管理 (15) 四总结 (16)

一海尔公司及家电行业概况 (一)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80亿元。海尔集团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旗下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电热水器占据全国销量第一多年;冰箱产品在2005年科龙公司内部出现问题后,抓住机会,销量一举超过容声冰箱,成为国内冰箱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海尔洗衣机产品在2004年小天鹅公司内部出现问题后,也借机成功超越,成为国内洗衣机品牌销量最大的品牌,其余产品与行业龙头企业尚有差距。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 (二)我国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发展状况 我国的家电行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引进国外生产线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后期,家电产品的销售渠道模式比较粗放,一般采取区域总经销的方式,生产厂家通过区域总经销商(批发商)、国营百货商场(零售商)这两个环节将商品传递至消费者手中,零售终端几乎全靠国营百货商场。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随着国营百货商场的发展萎缩,家电专营商场逐渐

销售渠道的建设与管理(doc 15)

销售渠道的建设与管理(doc 15)

销售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公式:销量=数量+质量 (一)计划制作 渠道开发考虑因素: (市场规模、结构、客户、消费者) 一、渠道盘点: 1、渠道种类 2、估计客户总数A 3、已开发客户B 4、已开发客户目前销量C 5、----------平均销量D=C/B 6、估计渠道总销量E=DxA 7、市场占用率:客户B/A 销量C/E 8、竞争者销量:甲、乙、丙 9、待开发客户数A-B 10、待开发客户销量E-C 二、制定开发次序 三、渠道策略:设计行动计划 四、组织资源开发客户 五、跟踪反馈 1、 2、客户变动:开发流失 3、累计客户

4、月开发数量:目标完成 5、月销售量:目标完成 6、问题与支持 (二)客户的选择 九看、七看 (三)谈判技巧 异议、迟疑、难题12、修炼8 (四)如何与大客户打交道 1、大客户定义K/A 2、大客户之“坏”29条 3、了解大客户 4、采购考虑因素 5、打入客户内部抓住四种人 决策者——一锤定音不出面(争取) 影响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捂) 现管者——县官不如现管(抓) 旁观者——袖手旁观旁观者清(敬) 6、开发客户的“四项基本原则” 个人利益有保障 (长、物质+晋升、现实、尊重) 相互之间有“交情” 点头之交:熟脸、不痛不痒的问候。 利益之交:已有合作,三请即道,有话想着说。 患难之交:彼此关照,有苦同吃、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度 难关,特别是“四种人”在个人、家庭、公司中最 困惑、最苦恼、最困难的是什么?并帮助解决。 莫逆之交:情同手足、情投意和、信任无间、无话不谈。 产品质量有保证(害人、害己、害企业) 企业形象有说头 (心理支持、放心)

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营销渠道策略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销售通路管理 专业:市场营销(二专) 指导老师:钱丽萍

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摘要:可口可乐公司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遍布全球206个国家及地区,并且销售超过500种品牌的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是可口可乐公司开发中国市场的重要转折阶段,作为世界顶级家企业的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渠道策略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主要取决于它对营销渠道的系统开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特别是2006年百事可乐的市场价值还曾超过可口可乐。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可口可乐、渠道管理、营销 一、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概括的讲,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前,是可口可乐在旧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1927年。当时,可口可乐来到中国并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装瓶厂。到1930年,可口可乐已经在中国青岛建立了第三个装瓶厂。1948年,上海已经成为了美国境外第一个年销售量超过100万箱的重要市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口可乐公司停止了在中国的业务。 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今,是可口可乐重回中国市场发展的阶段。1978年,就在中美宣布建交的当天,可口可乐公司就宣布为首家重返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并于1981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装瓶厂。1981年4月,在北京成立第一个专门生产瓶装“可口可乐”饮料的车间。2000年,可口可乐将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移到了上海,回到阔别54年的中国原籍。至2003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11亿美元,年销量已经超过6亿标箱,并且可口

海尔市场营销分析报告

海尔市场营销分析报告 海尔的产品及品牌策略 一、产品分类 海尔现有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电家居、家居集成、智能家居、软件、、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数字家庭、生物制药、医疗设备的产品类别。 2、产品生命周期 近年来全球家电节能、环保、智能、健康化趋势益加明显,节能、环保、智能、健康的家电成为了家电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逐渐担当中高端市场主角。在我国白色家电的市场保有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更新换代需求也将进入高峰期。由此不难看出,家电行业发展处于成熟阶段。 三、海尔以质量和创新改变人们的认知 (一)、质量创新 (1)、质量文化深入人心 “海尔创世界名牌,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早在创业之初,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一理念。“对产品质量的尊重就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战开始风生水起,海尔却率先将ISO9000标准引入国内,构造了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推进服务质量引领行业,海尔自身也完成了从产品质量到服务质量的转变。 (2)、质量管理一丝不苟 图表1 海尔质量管理模式发展图

资料来源:海尔官网 从名牌战略阶段到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的质量管理经历了从TQC、OEC再到人单合一T模式的过程。此外,海尔集团还基于“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在内部推广了质量改善室模式。目前,海尔在全球拥有8万名员工,产品行销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是世界第一的家电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海尔对质量的高度重视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服务创新 质量的要求已经从满足标淮转变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服务质量也要做到星级,“星级服务”、“无搬动服务”、“无尘安装”、“一站式服务”,海尔质量的提升不仅靠产品,更靠全过程、全方位地满足用户需求。海尔投资建立了自己的维修服务体系。因为如果仅依靠别人的网络,很难达到海尔的质量与服务要求。更要紧的是,海尔将会因此失去与用户沟通、了解需求信息的重要渠道。 (三)、品质创新及产品创新 在“零缺陷”的前提下,海尔致力于做到“差异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理念使海尔与消费者实现“零距离”,在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中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创新产品研发,更好的创造用户价值。海尔提供了包括冰箱、电视机、洗碗机、洗衣机、电子设备和能源解决方案,并不断向人们展示领先的创新成果,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使用体验。意式三门冰箱时尚的外观

如何建立销售渠道

在市场营销渠道竞争激烈化的今天,企业必须要建立以及控制自己的营销渠道,本文就来为您分析。一、在营销渠道的设计既定的情况下,对营销渠道的建立与控制 (一)建立营销渠道 (1)渠道成员的选择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2)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理: 1)影响期望利润的各因素分析短期利润:中间商计算短期利润时主要考虑差价的大小。差价的大小主要由制造商来制定,但应由如下几个因素所决定: A、竞争对手的价差:一般不能低于竞争对手的价差。 B、可能的销量:而可能的销量又要受竞争品的销量,与竞争产品相比之下的优缺点,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分销,以及中间商所了解的该产品在其他地方的销量、中间商对销售该产品的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的销量大,其价差可以小。制造商要确定一个合理的差价。预期利润:预期利润是建立在制造商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他产品或该产品在其他市场的盈利能力、对中间商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信誉以及其业务代表的风貌、业务发展前景等基础之上。当然,预期利润的大小还与中间商的自身条件有关。风险:风险要去降低。风险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制造商政策风险和信誉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这种产品的盈利如何,是否存在产品向下游客户或消费者传递时的阻塞。制造商的政策风险是指制造商促分销政策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如饮料制造商怎样处理即期品,如何处理品种不适销对路问题。若承诺可以调换货,则无疑降低了客户的风险。制造商的信誉风险是指制造商对中间商的政策承诺能否兑现。市场风险不是由单个制造商所能决定的,而制造商的信誉风险和政策风险却是由其自身决定的。 2)计算期望利润良好的中间商是各大制造商争取的目标,他们一般正经营着某些竞争性品牌的产品。中间商是否经营一种产品主要考虑期望利润的大小,而期望利润又由以下因素决定: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短期利润:主要指经营该产品的毛利,毛利=单位商品的差价×销量。一般来说,制造商刚开始经营目标市场渠道时,必须要给中间商以高的差价,因为这时的销量是不确定的。日后,随着销量的上升,可以逐渐降低单位商品的差价。预期利润:当期的利润并不是中间商决定是否加入渠道的唯一因素。中间商还要考虑制造商未来的发展状况,即自己若成为该制造商的渠道成员后的预期利润的大小。如果中间商认为未来会有大的销量或高的利润,即使短期利润不高,他也可能会考虑加入。风险:这也是中间商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利润高,但风险高,中间商不一定加入。利润低,但风险低,中间商也有可能加入。因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公式:期望利润=f(短期利润,预期利润,风险),短期利润、预期利润与期望利润正相关,风险与其负相关。 (3)争取渠道成员的方法由以上可知,中间商要根据制造商和市场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决策,而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提供的。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原理,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宣传以上各种有利于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的各种信息,影响中间商的决策,促使其加入营销渠道。 在市场营销渠道竞争激烈化的今天,企业必须要建立以及控制自己的营销渠道,本文就来为您分析。一、在营销渠道的设计既定的情况下,对营销渠道的建立与控制(一)建立营销渠道(1)渠道成员的选择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2)争取渠道成员的基本原

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剖析

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剖析 发表时间:2011-04-07T15:38:16.643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上旬作者:汤向东 [导读] 本文主要对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进行剖析。 汤向东 Tang Xiangdong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1450) (Guangdong Women's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511450,China) 摘要:本文主要对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进行剖析。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海尔集团的4个战略管理阶段。第二个部分主要分析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的现状。第三个部分重点分析海尔集团的伙伴关系型营销渠道。通过本文的介绍,要了解作为我国知名的世界品牌-海尔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胜。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rketing channels of Haier Group.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four strategic management phaes of Haier Group.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status of marketing channels for Haier Group.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partnership-based marketing channels of the Haier Group. Through this introduction, we can know how Haier Group as the world leading brands of China create effective marketing channels to win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关键词:海尔集团;战略管理;营销渠道 Key words: Haier Group;strategic management;marketing channels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131-02 0 引言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销售渠道。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连锁商业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营销渠道创新势在必行。而在与其他家电企业渠道的博弈中,海尔集团只有创新营销观念,进行渠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自身的发展。下面将围绕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展开讨论。 1 海尔集团的战略管理阶段浅析 1.1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发生在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1991年获得驰名商标是这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此阶段的特征是: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并且逐步成长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和驰名的品牌。 1.2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此阶段的特征是: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1.3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此阶段的特征是: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1.4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此阶段的特征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2 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的现状分析 2.1 海尔分销体系的构建海尔集团通过自己的销售分公司——海尔工贸公司直接向零售商供货并提供相应支持,还将很多零售商改造成了海尔专卖店。海尔也有一些批发商,但其分销网络的重点并不是批发商,而是更希望和零售商直接做生意,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零售分销体系。在海尔的营销渠道中,百货店和零售店是主要的分销力量,海尔工贸公司就相当于总代理商,所以批发商的作用很小。海尔的销售政策也倾向于零售商,不但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还保证零售商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率。海尔的批发商不具有分销权力,留给他们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批发毛利率一般仅有3%-4%,在海尔公司设有分支机构的地方批发商活动余地更小。不过海尔的产品销量大、价格稳定,批发商最终利润得到保证。在海尔的渠道模式中,制造商承担了大部分工作,而零售商基本依从于制造商。 2.2 海尔营销渠道网络的建设海尔营销渠道网络的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区域性网络到全国性网络,由全国性网络再到全球性网络的发展过程。发展初期,海尔集团依靠商场销售到店中店、再到建设自己的品牌专卖店,树立起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海尔集团的多元化产品策略以及在营销上投入雄厚资金,使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专卖店得以高效运营。目前,海尔已在全国主要县城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专卖店。在城市家电市场,海尔也建立了完善的自控销售网络。海尔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多、年销售量大、品牌知名度高等特点,适时进行了通路整合。在全国每一个一级城市设有海尔工贸公司;在一级城市设有海尔营销中心,负责当地所有海尔产品的销售工作,包括对一级市场零售商和二级市场零售商的管理;在二、四级市场按“一县一点”设专卖店。这样,取消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通路的成本,有利于对零售终端销售的控制和管理。 2.3 海尔渠道模式的商业流程海尔渠道模式的商业流程是:①海尔工贸公司提供店内海尔专柜的装修甚至店面装修,提供全套店面展示促销品、部分甚至全套样机;②公司库存相当数量的货物,还把较小的订货量快速送到各零售店;③公司提供专柜促销员,负责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④公司市场部门制定市场推广计划,从广告促销宣传的选材、活动计划和实施等工作,海尔公司有一整套人马为之运转,零售店一般只需配合工作;⑤海尔建立的售后服务网络承担安装和售后服务工作;⑥对设有账期的大零售店,公司业务人员要办理各

自然堂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河南自然堂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摘要 中国化妆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化妆品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 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面世的自然堂在进入化妆品业时间较晚,品牌知名度不高,与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市场营销能力上还显得不足。因此,自然堂要提高 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时抓住外部环境变化出现的机会,规避现实的威胁,来获得超 越竞争对手的营销能力,从而取得骄人的业绩。本论文首先对自然堂公司的情况和市场 营销状况作了一个介绍,然后对自然堂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分析。明确公司所面临 的外部环境,合理定位公司自身能力,提出了自然堂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和营销战略目标, 并运用SWOT分析法设计出了自然堂未来十年的营销战略。在最后,本论文又提出了确保营销战略实施的品牌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营销沟通策略、服务策略、网络营销策略和口碑营销策略八大策略及实施方法。这些市场营销的战略与策略既有基于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的内容,又包括了新兴的营销科学及应用,希望通过这些领先对手 的战略与策略的实施,能够使自然堂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论文主要应用了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定性研究了消费者行为学、网络营销、口碑 营销、服务营销、品牌创建等理论,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并运用统计方法做了定量研究。 通过对自然堂的销售渠道、定价策略、地区战略、产品研发与技术等方面策略分析,力 争找出自然堂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对其市场策略的进一步执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本论文在对自然堂营销战略研究中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化妆品行业环境及消费者研究不仅对自然堂公司会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民族化妆品企业也会有很多借鉴之处,这 也是本篇论文的写作意义之一。 [关键词]自然堂。营销细分。营销渠道。营销策略 第1章导论

企业战略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文档资源★★★ 摘要:随着全国性家电连锁的迅速崛起并正在成为家电营销的主渠道,传统渠道迅速瓦解,新的渠道模式尚未形成,作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的海尔集团如何清楚地认识渠的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或改变渠道,就成为海尔渠道策略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家电业营销渠道的现状分析和海尔集团营销渠道的发展与实证研究,对海尔集团营销策略的调整和完善提出了建议,即:创新营销观念;建立战略联盟,解决)商渠道冲突;构建与完善网络营销渠道;控制渠道,增强对新型渠道的博弈能力。 关键词:海尔集团渠道策略分析调整完善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家电行业是目前国内诸行业中竞争最激烈、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海尔集团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渠道策略,而所建立的销售网络也为海尔的高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连锁商业的迅速扩张并口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渠道,渠道组成结构转向扁平化,渠道管理中心转向终端市场,渠道成员关系从交易型转向关系型,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家电企业的竞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渠道上竞争。而对这种变化,海尔必须调整和完善自身的渠道策略,在新型渠道关系中把握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家电业营销渠道的现状及优劣分析 人批量生产的人家电产品营销渠道具有宽阔性和系统性两个基本特点,其渠道网络人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固定销售渠道阶段(20旧一纪60年代)、网络多元化阶段(1990-1994年)、自建网络终端I价段(1994-1997年)和稳定的市场营销网络I价段(1997年开始至今)。目前,我国家电营销渠道基本有下而儿种模式: 1.白货商场家电部。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白货商场家电部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传统的家电营销渠道,其优势主要表现为:(1)品牌效应。经过儿十年的发展,白货商场家电部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己形成无假货、质量有保证等方而的形象。(2)资金较为充足。由于白货商场经营产品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产品的淡旺季是不同的,在家电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从其它部门进行资金的调拨。缺点为:经营机制老化,远没有形成顾客意识。

屈臣氏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屈臣氏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摘要 屈臣氏企业发展迅速,管理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就在企业通过销售产品以此来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漏洞,在企业的营销渠道上面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很多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受到损害。渠道策略是营销策略中的主力成员,屈臣氏若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制定独特的渠道策略,做好渠道的相关工作。所以,本文根据屈臣氏营销渠道特点,从生产商与供应商的角度分析企业渠道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经济可行的渠道策略。通过分析屈臣氏营销渠道策略,发现其渠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屈臣氏;营销渠道;自有品牌

ABSTRACT Watson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more and more diverse. However, in the enterprise by selling its products in order to generate a profi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a lot of loopholes, on the enterprises ' marketing channel has many problems, making a lot of damage to the interest of the other channel members. Channel strategy is the main member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Watson's if you want to stand out in the competition, it should develop a unique channel strategy, channel-related work. So, based on Watson's channel features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ducers and suppliers of business problems in the channel, to develop economically viable on the basis of channel strategy. By analyzing Watson's marketing strategy, finding problems in its channel, and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Watson Marketing Channel Store br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