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针灸治疗方法

小儿遗尿的针灸治疗方法

小儿遗尿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膀胱,与任脉及肾、肺、脾、肝关系密切。多由禀赋不足、病后体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约束无力;或病后脾肺气虚,水道制约无权,因而发生遗尿。另外,肝经热郁化火,也可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二)遗尿的治法:

调理膀胱,温肾健脾。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三)遗尿的处方

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精)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现代医学归属于脑功能轻微障碍综合征,是临床上多见于儿童时期(学龄期左右)的一种心因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多动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多语秽言,多数表现为行为障碍(及性格缺陷)。中医无此病名,临床上属“烦躁”、“健忘”、“抽搐”等范畴,临床上主要分:肝肾阴虚、心脾两虚、阴虚阳亢、痰热内扰四大主症。采用滋阴补肾、养心健脾、滋阴抑阳、清热化痰、安神定志等法治疗[2]。 1 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儿童秽语抽动综合征相鉴别,小儿秽语抽动综合征,多以运动性抽搐与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征。以抽搐不自主伴乏眼及面部肌肉抽动为首发症状,继之症状加重,范围扩大,临床上多见清嗓声、干咳、无节律乱叫等症,实证多见于临床。儿童多动症虚实并见,进行常规教导,可抑制症状发生。 2 辨证施治 2.1 肝肾阴虚伴有两颧潮红、咽干、口渴、五心烦热、两目干涩、牙齿松动,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10 g,生白芍15 g,山茱萸10 g,茯神10 g,枸杞10 g,丹皮10 g,五味子10 g,远志10 g,生牡蛎30 g,炙甘草5 g,大枣10 g,鳖甲30 g。 2.2 心脾两虚伴有面色白光白,食欲减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舌红少苔,脉细数,纳少便溏,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10 g,白术15 g,茯神10 g,远志10 g,山茱萸10 g,白芍2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大枣15 g,天麻10 g,神曲20 g。 2.3 阴虚阳亢伴有颜面潮红,五心烦热,午后为盛,口苦咽干,心烦不宁,肢震颤,脉细数。天麻钩藤汤加减:天麻10 g,石决明45 g,牛膝10 g,杜仲10 g,桑寄生20 g,黄芩20 g,山茱萸15 g,山栀15 g,白芍15 g,当归20 g,龙眼肉20 g,大枣15 g,远志10 g。百事通 2.4 痰热内扰伴有头目昏眩,嗜睡,呕恶心烦,时呕痰涎,食少不寐,苔白腻,脉濡滑。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10 g,半夏5 g,陈皮10 g,甘草10 g,茯神10 g,杜仲10 g,竹茹10 g,大枣10 g,龙齿30 g,菖蒲5 g,远志10 g。 3 煎服法上药水煎服,日3次,每次50 ml,1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无效停药。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先煎30 min,后下诸药。 4 小结小儿时期其脏腑未壮,精气未充,经脉未盛,气血不足,多处于神经怯弱的状态。脏腑形态结构及功能均由未成熟,渐向成熟发展,呈现出生机旺盛,迅速发展的现象。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且小儿禀赋不足,护养不当,病后失调,亦可导致心肾肝脾功能障碍。心藏神,心失所养则情绪多变,注意力不集中;肾藏精,肾精不足则脑失所养目不聪;肝主筋,肝阳上亢则多动不安;脾藏志,脾失所统,则兴趣多变,思绪不宁,所以本病是由多脏器功能紊乱,多种致病因素协同作用于脏腑引起的一个临床症候群。我科经过多年临床总结,认为本病以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心脾两虚、痰热内扰为多见。治疗重在调理肝肾,健脾养心,豁痰化湿,治疗中,药物疗法与心理疗法并举,多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沟通,导以心理疗法,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减轻患儿精神压力,结合患儿兴趣爱好,药物治疗与行为指导相结合,多数患儿6个月可愈。百事通

名医刘启廷治小儿遗尿经验方

名医刘启廷治小儿遗尿经验方 小儿遗尿症是指小儿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的病态现象,轻者数日一次,重者一夜多次。遗尿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影响患儿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故小儿遗尿症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家父刘启廷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患小儿遗尿症的儿童普遍存在体质较差的现象,依据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拟方小儿表虚遗尿方,治疗小儿遗尿症近百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组成:黄芪15克,炒白术15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防风3克,甘草3克。 服法:上药浸泡1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2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次温服。因小儿对服用中药的耐受性较差,家长要多给予鼓励,每剂药汁的煎取量以120~150毫升为宜,每次喂服60~80毫升,儿童也能够接受,有利于连续服用。 功用:健脾益肾,纳气缩尿。 主治:小儿遗尿症。 组方依据:遗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尿床”,遗尿症指3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无意识控制排尿而出现遗尿或尿床,这种现象至少每周两次以上且持续超过半年即可诊断为小儿遗尿症。13岁以下的儿童多见,亦有延至成人者。家父认为病因为卫表不固,脾肾虚损,收纳无权。治宜健脾益气,补肾固精,缩尿止遗。药用黄芪、焦白术健脾益气,补助后天;益智仁、桑螵蛸补肾纳气,固涩缩尿,扶助先天;防风、甘草解毒和药。诸药合用,共奏脾气足、肾气固、尿缩遗止之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观察中发现,长期尿床使孩子易患泌尿系统感染,冬天因尿床后受凉易患感冒,夏天易发生外阴部皮炎,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应引起家长重视的是心理方面和智力方面的影响,如性格内向,不爱交往,心理自卑,易产生多疑胆怯心理,脾气固执,影响孩子正常能力和潜质的发挥。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治疗,在晚上孩子睡后,定时唤醒孩子起床排尿,养成良好习惯。并鼓励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千万不要歧视孩子和打骂孩子,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影响智力发育。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刘荔刘启廷名医工作室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小儿多动症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相信好多的家长朋友们已经不再陌生,特别是近些年,多动症的患儿不断的增加,给好多的家庭带了的困扰。但是大家都知道,西医治疗这种疾病只能暂时的控制,想要从根本上根治,还得选择中医治疗,那么小儿多动症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肝肾阴虚,相火妄动 症见神思涣散,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睡眠不安,遇事善忘,五心烦热,口干唇红,形体消瘦,颧红盗汗,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降火潜阳,安神定志。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菊花、牡丹皮、白蒺藜、女贞子、旱莲草、青龙齿、远志、龟板、龙胆草、山栀子、柏子仁、益智仁、龙骨、牡蛎等。 心脾两虚,神失所养 症见神思涣散,多动不安,动作笨拙,情绪不稳,头晕健忘,思维缓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多梦少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培补心脾,益气养血,宁神定志。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出入:药用炙甘草、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大枣、龙眼肉、淮小麦、茯神、酸枣仁、远志、益智仁、龙骨、五味子、夜交藤、菖蒲等。 痰火上犯,扰乱心神 症见神思涣散,多语哭闹,任性多动,易于激动,胸闷脘痞,喉间痰多,夜寐不安,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安神定志。方用黄连温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药用半夏、陈皮、枳实、茯苓、胆南星、天竺黄、竹茹、黄连、牡丹皮、连翘、石菖蒲、郁金、珍珠母、红花等。

小儿多动症不仅让孩子无法集中精力,严重影响着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在家庭生活中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为了能够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妨给患儿尝试一下中医治疗,相信一定能够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家长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孩子尿床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小儿遗尿影响宝宝身心健康,应积极治疗。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中成药 桑螵蛸散:每次3~6克,每日两次,口服。用于心肾两虚,肾关不固,心神失养。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推拿法 方法一:揉龟尾100次,捏脊5遍,按揉三阴交200次,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下元虚寒者加用补肾经100次,揉丹田100次,按揉肾俞100次;肺脾气虚者加用补脾经100次,补肺经100次,推上七节100次;肝经湿热者加用清肝经100次,退六腑100次,清小肠100次。 方法二:每日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7日为一疗程。 方法三: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一疗程。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敷脐法 方法一: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醋调敷脐,每晚一次;连用5次。 方法二: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补骨脂、山茱萸、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研末装瓶用。每次

一克,填入脐中,滴1~2滴乙醇或白酒后,外用暖脐膏固定,3天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针灸法 (1)体针 方法一:针刺夜尿穴(手掌面小指关节横纹中点处),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方法二:取穴肾俞、关元、膀胱俞、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等,每次取1~2穴,隔日一次。 (2)耳针 取肾、膀胱、皮质下,每日一次;也可在耳针取穴部位贴压王不留行籽。以上治疗操作以每日下午为宜。 (3)灸法 灸关元、神门、气海、委中、次髎、肾俞、脾俞百会穴,每次取3~5穴,每日下午一次。 以上是对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做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遗尿影响儿童发育,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 石山卫生院

名老中医李谱智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名老中医李谱智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目的观察名老中医李谱智运用内服补中止遗汤配合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遗尿患儿均采用内服补中止遗汤配合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半年后判定疗效。结果48例中治愈29例,占69.41%;显效10例,占20.83%;有效6例,占12.5%;无效6.25例,占1.92%。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8%。结论内服补中止遗汤配合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标签:遗尿症;补中止遗汤;中药外敷 李谱智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柳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他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小儿遗尿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如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用药等方面。笔者作为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有幸随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李老自拟补中止遗汤配合白附萸散外敷治疗小儿遗尿的经验总结于此,以资同道。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1998年Nijmari在国际儿童尿控协会对小儿遗尿的定义是指儿童己达到应控制排尿年龄(>5岁)而入睡后仍存在不自主的排尿(称为遗尿),遗尿次数每月3次以上[1];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DSM-IV):发病年龄>5岁小儿,夜尿床>2次/w,并持续3个月。我国关于小儿遗尿症的定义是指5周岁以上儿童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患儿遗尿少则数夜一次,多则一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易对家庭和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李谱智专家门诊就诊的遗尿症患儿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岁~13岁;病程5个月~4年。所有病例均行腰骶部X线片、尿常规、肾脏彩超、输尿管、膀胱等检查,结果均正常。 1.2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遗尿的诊断依据制定: ①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②发病年龄在5周岁以上;③小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发现;④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泌尿系X线造影可见其结构异常。 1.3治疗方法给予补中止遗汤治疗。药物组成:益智仁20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淫羊藿15g、炙黄芪20g、太子参20g、白术15g、桑螵蛸15g、金樱子15g、炒山药15g、乌药10g、麻黄6g、炙甘草10g。加减:手足不温者加桂枝;食少纳差加神曲、麦芽、山楂;大便溏烂白扁豆、茯苓;脾气急燥加钩藤、蝉蜕。1剂/d,水煎,分早、晚2次饭前服用。同时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药物组成炮附子、白术、吴茱萸各30g,共研极细末,贮瓶中备用。每取适量,醋调敷神阙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1次,次晨除去。7d为1个疗程,连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 鸡肠治小儿遗尿 药物:公鸡肠一具,面粉250克,油盐少许。 用法:将鸡肠剪开,洗净,焙干,研末,与面粉拌,匀加水和成面团,少加盐,锅中加油烙饼。分次食用。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遗尿 脾肺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以健脾益气。 肝经湿热导致小儿遗尿 白天尿急尿频、夜间睡中遗尿、小便黄燥;面红唇赤、心烦易怒;手足喜露被外;舌苔薄黄、脉象弦滑、指纹紫红。 治则:泻肝利湿。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加清补肝经、清天河水、清小肠、揉肝腧以清肝利湿止遗尿。 肾气虚导致小儿遗尿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加补肾经、推三关。 中医艾灸治疗小儿遗尿 艾灸穴位: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双)、肾俞(双)、命门、腰阳关、百会。操作规程:①艾炷灸:每次选3~5个穴,取麦粒大艾炷灸,每穴灸5壮,每曰1次,1周为一个疗程。 ②艾炷隔物灸:取鲜姜或生蒜,切薄片,每穴可灸2~4壮。 ③温灸器灸:将燃烧艾条放在温灸器内,取腹部和背部穴位热熨之,每曰施术1次,每次15~20分钟。小儿皮肤娇嫩,切勿烫伤,尤其是腹部和臀部附近的穴,更要小心使用。 ④温针灸:先取俯卧位,毫针刺命门、肾俞、腰阳关,行呼吸补法,再切半寸艾条置针柄上慢慢烧灼。术毕再令患儿更换仰卧位,关元、中极、气海以2寸毫针行呼吸补法,也用半寸艾条放在针柄慢慢烧灼,此穴可多加灸2~4次。足三里以2寸毫针行迎随补法。百会可用艾条悬灸。 ⑤艾条悬灸:每次选5~7个穴位,艾条悬灸。每日可灸2次,1周为一个疔程。 主治: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中医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内因,加之后天失调、产伤以及教育不当等皆可导致本病。一般认为,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如能及早发现,加强教育,改善生活环境,有些病人可不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活动过多会逐渐减少,即使还有一些注意力涣散和情绪不稳,也不致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但对那些症状较重的患儿,必须服用药物或配合其他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有可能发展成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或形成“成人多动症”,甚至转变为其他精神疾患。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精神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反之则易引起疾病。“阴亏阳躁”,神不宁、志无恒、情无常、性急躁,系由动静变化有所失制,阴静不足,阴不制阳,而阳动有余,阴阳失调所致,主要涉及心、肝、脾、肾四脏。在弄清多动症病机特点之后,治疗强调调整阴阳平衡,从肾入手,突出“少年治肾”这一原则,以治肾为本,兼以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标本同治,调整内脏机能,平衡阴阳,消除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诚,则机体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有精、津、液等物质的不足,所以小儿常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生理特点,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阴静不足所致。不足为虚,有余为实,多动症患儿多表现为神态涣散、健忘、动作迟缓、粗钝笨拙、有时尿频或遗尿等特点,脉象偏细,所以多动症儿童实质为本虚,标实。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在大量临床观察治疗中摸清该病症机理特点,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专家们经过多年实践研制出“益肾静神颗粒”,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 头面部穴位 【攒竹(天门)】线状穴。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图201)。 次数: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坎宫(阴阳)】线状穴。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分阴阳(图202)。 次数: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太阳】点、线结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图203)。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发热,目赤痛。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感、内伤;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强疗效。 【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人中。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惊厥、抽搐时,可与掐十宣、掐老龙等穴合用。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与清肺经、拿风池等穴合用。【百会】 位置:两耳尖连线头顶中部操作:拇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图204)。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 主治: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①治惊风、烦躁,可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穴合用;②治遗尿、脱肛,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图205)。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①外感头痛可与常用手法清肺经等穴合用;②惊风、烦躁可与按百会、清心经等穴合用。 【风池】

中医怎么治疗多动症

中医怎么治疗多动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怎么治疗多动症》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儿多动症是一种病,家长前期容易把它和淘气孩子的行为混淆,如果发现小儿有多动症的表现,要及时治疗。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1、推拿...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病,家长前期容易把它和淘气孩子的行为混淆,如果发现小儿有多动症的表现,要及时治疗。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 1、推拿指罗纹面,可以疏通经络、滋补心肾、清肝潜阳、益智宁神,方法简便易学,无痛苦,无需特殊设备,可在家施实。 2、治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取小指末节、食指末节罗纹面分别由指根向指尖直推小指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直推食指罗纹面。 3、心气阴两虚,取拇指及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拇指桡侧向掌根直推,顺时方向旋推无名指罗纹面100-500次。 4、痰浊内阻,按摩中脘法5min,揉脐法5分钟,按揉足三里穴20次,以健运脾胃之气。按揉天突穴15次,直推膻中穴50次,以化痰顺气;配以开天门法(即推攒竹)20次,以宁心安神。隔日1次,15次1疗程。 5、痰火扰心,取手掌面,以掌心为圆,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用拇指作顺时针弧形或环形推动,配以清心经,可清心泻火,健脾利温。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如何预防小儿多动症 1、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全文) 2012-02-28 13:34:14 来源: 网易亲子有0人参与 (0) 遗尿症中医也称 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法 你的孩子也深受小儿遗尿症的困扰吗?中医认为小儿遗尿跟肾气不足有直接关系,在现代西医对遗尿症无特效药的时候,中医是最好的选择。 遗尿症中医也称“遗尿”。祖国医学认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调,不能约制水道,可致遗尿;脾肺气虚,膀胱失约,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肝经湿热,火热内迫,可致遗尿;亦有素有痰湿内蕴,入睡后沉迷不醒,呼叫不应,而常遗尿者。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仅少数患儿是由于尿路病变、蛲虫病、脊柱裂等所致;绝大多数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属于功能性遗尿症。产生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泌尿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精神因素有关。 在小儿遗尿的治疗上,西医多采用口服药治疗,主要有:中枢兴奋药,用于睡眠过深,不易唤醒者;抗抑郁药,用于睡眠时对膀胱充盈不敏感者。 中药在治疗小儿遗尿上效果较为明显,除了辨证选用温补肾阳、固摄缩尿的中药口服外,还有外治疗法。而且,由于小儿遗尿症病程长,坚持服药多有困难,因此中医外治疗法成了目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重要手段。临床观察发现,中医外儿遗尿症作用优于中药内服。外治法分为: 按摩法: 1.敷脐法。在脐部进行药物贴敷。脐部为神阙穴,有内通脏腑之气,下连元气之根,培元固本温阳的作用。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于由此穿透、弥散;而且脐下两侧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对药物的吸收度、敏感度高。 2.推拿法。推拿小儿背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小儿遗尿多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为肺俞、脾俞、肾俞等俞穴所在,通过推拿对这些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可达到调整阴阳,通理经络,畅通血脉之功。 3.敷脐与推拿疗法,手法轻柔无痛苦,易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有利于坚持治疗。 我们多年的医疗实践已证明,中医药治疗遗尿有满意的疗效。许多治愈的患儿在自我价值观上有明显的进步,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家长不能抱着旧有观念,认为儿童尿床是自然现象。而是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尽早带他们就医,尽早让他们摆脱烦恼,以免在性格上形成缺陷,影响成年后的生活。 针灸:针灸除了能直接补肾,头针也具有开窍之功,有助于加强大脑皮层对尿意的反应。针灸治疗小儿遗尿,一般隔日针灸一次,连续十次为一疗程。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 种病证。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小儿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 尚未养成,因而未能自立排尿。一般地说,遗尿多与胃和膀胱 虚冷有关。常用的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山药、益智仁(盐炒)、乌药各60克,猪脬1具。 前3味共为细末,用纱布包好,与猪脬共炖至熟。日2次,吃 肉饮汤。 本方适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尿。 方二:羊肉250克,大蒜15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 煮熟切片,大蒜捣,同放大盘内,加适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酱油、精盐等拌匀食。 本方适用于肾虚之遗尿。 方三: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 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 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 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方四: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 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 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所致遗尿。 方五:白果(去壳及芯)10克,腐皮50克,白米适量。 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长时间就可挥发破坏,煮时最好用 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一条缝隙,勿盖紧),毒 素则更易挥发散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气虚所致遗尿。 方六: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 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 去黄芪,趁热令小儿一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 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80%的患儿可获痊愈。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童多动症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多动症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儿童多动症的诊断、辨证、治疗及预防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4~18周岁人群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治疗及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精神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本病是一种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心肝系疾病范畴。我国儿童发病率为4.9%~6.6%,常在12岁以前发病,以学龄儿童为多,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其表现与同龄儿童发育水平不相称,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三大核心症状。常伴学习或工作困难、情绪和行为方面障碍,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可有家族史[1-3]。本病西医病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本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其主要病变在心、肝、脾、肾。西医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与环境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诊断[4,5] 由于儿童多动症症状的非特异性,缺乏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支持诊断的体征及辅助检查资料不明确,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可靠病史和对特殊行为症状的观察和检查,并对各种资料综合分析。 参考2013年5月美国精神疾病协会(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公布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V)的ADHD诊断标准制订如下标准。 3.1 症状标准 3.1.1 多动/冲动下列症状存在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 (1)多动难静,不能自控; (2)坐立不安,常离座位; (3)不分场合,跑来跑去; (4)玩耍时过于兴奋,无法安静; (5)经常忙个不停; (6)多言多语,自说自话; (7)问话未完,抢着回答;

小儿推拿疗法(一)

小儿推拿疗法(一) 张振宇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 2. 掌握头面部和上肢部推拿特定穴 内容介绍 1.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 2. 小儿推拿特征穴 T_e , 一、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 B_e 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主要包括七个手法: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捏法、运法。(一)推法 1.直推法 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二指指面在一定的穴位上做直线的推动称为直推法。如开天门,就是用两手的拇指指面从两门的重点开始,自下而上交替着直推。 2.旋推法 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称为旋推法。如旋推心经。 3.分推法 用双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二指指面和缓地按压在施治部位上,自穴位中间分别向左、右两侧缓慢推动称为分推法。 (二)揉法 | 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称为揉法。比如在小儿推拿中有板门穴,板门穴是在小孩手掌掌面大鱼际的部位采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这是揉法。 (三)按法 用拇指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临床常和揉法配合使用,称按揉法。如按揉鼻翼两侧迎香穴。 (四)摩法 用手掌面,或示、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续摆动,带动掌、指做节律性的环形抚摩运动称为摩法。如顺时针摩腹,逆时针摩腹。 (五)掐法 用指甲重刺穴位称为掐法。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掐时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称为掐揉法。如掐人中可以用于急救。(六)捏法 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若以捏法施于脊柱,称为捏脊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脊背部暴露,肌肉放松。医者用双手拇指桡侧面顶住其脊柱两侧肌肤,示指和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并同时着力将皮肤捏起,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捻动并向前推进。自龟尾穴平面起,沿脊柱至大椎平面止。捏脊一般捏5~6 遍,每捏三下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 (七)运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的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如运太阳。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中医药和针灸对小儿遗尿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90例患者跟踪治疗并对他们采取不同的疗法发现中医疗法对小儿遗尿的治疗优势。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优于西医组(P<0.05),并没有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小儿遗尿;中医疗法 小儿遗尿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尿床,主要临床表现为当小儿已经达到可以控制排尿的年龄,一般是五岁左右,但是当他入睡后仍然不自主的排尿,并且他没有患有先天或后天的泌尿系统疾病。西医上讲小儿遗尿大多是因为排尿功能紊乱,控制排尿的系统,尤其是大脑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善所引起的。而中医则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下元虚寒,脾肺气虚所引起的。小儿遗尿可使患者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患者焦躁、胡思乱想、幻觉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他们免疫力下降进而出现各功能系统病变,如果本病小时侯未经治疗而迁延到成年,会导致患者精神障碍,严重时导致精神分裂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跟踪调查90例患者,分为三组,中药治疗组42人,男22例,女20例,针灸组28例,男12例,女10例,西医组20例,男8例,女12例,均在门诊治疗,年龄小于5岁44例,5~10岁21例,10~15岁20例,15岁以上5例;原发性65例,继发性25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①睡眠很深,不容易叫醒,隔几天发生一次尿床,有时候一夜遗尿几次;②发病年龄几乎在5岁以上;③小便检查无异常。 中医诊断标准:儿童年龄在5岁上,睡眠中遗尿,等睡醒后方发觉尿床。患者主要肾气不足,一夜数次遗尿,面白少华,舌淡苔白,四肢较冷,脉象沉迟而无力。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中医主要是补脾肾,自己拟定遗尿处方一和遗尿处方二。脾肾两虚,遗尿处方一用于症情较重者,处方一含有桑螵蛸、石菖蒲、乌药、焦山楂、远志、菖蒲、龙骨、分心木、菟丝子、灯心草、千年健莲子心。遗尿处方二用于症情较轻者,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论治小儿遗尿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论治小儿遗尿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治疗小儿遗尿是基于经络-脏腑相关、五行助制理论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推五经、调五脏”论治,具体补清(泻)操作及施术频率随证而定,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标签:名医经验;刘开运;小儿遗尿;推拿;经络;脏腑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学术思想是湘西名中医刘开运老先生根据经络-脏腑相关及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在提出脏腑分症归经的基础上,详辨五脏病候寒热虚实,巧选小儿五经穴配伍,施以特定补泻手法及施术频率,从而对五脏系统疾患进行调控而提出,即“推五经”而愈疾病[1]。根据小儿百脉皆汇于掌的特殊生理基础,刘氏小儿推拿中五经穴是指对应于小儿五指螺纹面、与五脏相应的5个特定穴,从拇指至小指分别称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统称小五经。兹将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学术思想治疗小儿遗尿的理论依据及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小儿遗尿与脏腑关系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熟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常伴夜惊、梦游、多动或其他行为障碍。中医学的相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其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提出“遗尿”病名,“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阐述了遗尿的病因病机,即“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 不能约水,故遗尿也”。 小儿遗尿病位主要在膀胱(肾),多因下元虚冷,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而膀胱不约则与肺、脾、心、肝密切相关。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推动并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排泄。《杂病源流犀烛》云:“若肺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即上虚不能制下。脾胃为津液转输的枢纽,津液部分经脾气转输,下输膀胱形成小便;脾气不足,上无以布津于肺,下不能制水于肾,气不摄津,尿液约束无权而致遗尿。《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提出:“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临床上肺脾常相兼不足,母子同病。 心与小儿遗尿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主神明。心为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主宰,而“遗尿为睡中所作……均与心不能控制排尿功能有关”[2],临床心火亢盛、心肾阴虚为其常见病因。肝主疏泄气机,通利三焦,助水液代谢。肝通过筋与膀胱相联,肝之气血达于筋,影响膀胱气化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灵枢·经脉》提到“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若肝失疏泄,致肝气上逆,亢而无制,湿热郁扰肝经,均可致膀胱气化开合失宜,遂成遺尿之证。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的规律研究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虚证)的规律研究 程凤琴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 指导:王晓鸣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遗尿的治则治法及方药在文献中的使用规律,为临床治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通过参考工具书以及计算机检索获得1994-2010年国内有关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文献148篇,进行中医治则治法和方药规律研究。结果:居前三位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为温补肾阳,固涩小便,常用菟丝子散或桑螵蛸散加减;温补脾肾、固涩止遗,常用巩堤丸加减;补肺健脾,固摄止遗,常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治疗遗尿的药物主要为补虚药、收涩药,其中应用较多的药物包括益智仁、山药、黄芪、菟丝子、补骨脂、覆盆子、五味子、金樱子、乌药、麻黄、茯苓、煅龙骨、煅牡蛎、石菖蒲。结论:小儿虚证遗尿,应以补虚固涩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肺脾肾虚的不同随症加减。 关键词:小儿遗尿中医治则治法方药规律 The law research to TCM on pediatric enuresis nocturnal(deficiency syndrome) CHENG Feng-Qi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Guidance: WANG Xiao-Ming Abstract Objective Summary the Methods and laws of Treatments to pediatric enuresis nocturnal in literat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clinical. Method Through the reference books and computer retrieval obtain domestic relevant literatures 148 from 1994 to 2010 on TCM in treating pediatric enuresis nocturnal. Result There are Methods and laws of Treatments on the top three including: Warming kidney-yang, Astringent urinate, often using Dodder powerd or Praying mantis cocoon powerd, warming kidney and reinforce the spleen, Astringent urinate, often using gongti pills; reinforce the spleen to benefit the lung, Astringent urinate, often using Buzhong Yiqi Tang and suoquan pills, The medicines of treating enuresis nocturnal often using tonic and astringent drug, The high frequency of using medicine including Fructus alpiniae oxyphyllae、Yam、Astragalus membranaceus、Dodder、Raspberry、Shizandra berry、Fructus rosae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疗法 儿童多动症(ADD)或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性疾病(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其特点。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7%至9%,半数患儿在7岁以前发病,男女比例为4至6比1。有三成以上患儿伴有学习困难及心理异常。 目前,关于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早产、难产、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中毒等因素有关,并与家族遗传、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中医认为是肝郁痰滞,痰气交阻,郁久化火,心神被扰所致。本病临床可概括为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火内扰等证型。 儿童多动症的危害性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疾病,但是不少家长往往忽略了,认为多动症长大以后会自然痊愈,对早已是病态的孩子不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良机。这不仅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多动、易分心的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扰,这就妨碍了学习能力的获得,使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从而滋长厌学情绪,并与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若患儿在学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厌学、成绩下降,学不到更多的知识;会影响终生。由于近几年来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并影响患儿的学习、人格、品行的健康形成,已引起医学界及广大家长的广泛关注。 临床表现 1、注意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易受外界干扰; 2、行为障碍:好动、好说、好闹,自己难以控制。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语言过多,难以遵守纪律,容易影响他人学习,好与同学争吵; 3、情绪障碍:易怒、易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 4、学习困难:尽管其智力不差,但由于注意力涣散,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对学习缺少自信心,因而学习成绩不佳。 小儿推拿与中药结合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安神定志、补益心肾,以及滋肾平肝。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对儿童多动症疗效奇特。通过特定穴位取穴,能达到补脑安神,健脾益气,促进脏腑的功能,同时可缓解和降低大脑的兴奋性而延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论治小儿遗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e8641777.html,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论治小儿遗尿作者:李翠英李金香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7年第02期 摘要: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治疗小儿遗尿是基于经络-脏腑相关、五行助制理论 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推五经、调五脏”论治,具体补清(泻)操作及施术频率随证而定,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关键词:名医经验;刘开运;小儿遗尿;推拿;经络;脏腑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2.028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2-0106-03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学术思想是湘西名中医刘开运老先生根据经络-脏腑相关及 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在提出脏腑分症归经的基础上,详辨五脏病候寒热虚实,巧选小儿五经穴配伍,施以特定补泻手法及施术频率,从而对五脏系统疾患进行调控而提出,即“推五经”而愈疾病[1]。根据小儿百脉皆汇于掌的特殊生理基础,刘氏小儿推拿中五经穴是指对应于小儿五 指螺纹面、与五脏相应的5个特定穴,从拇指至小指分别称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统称小五经。兹将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学术思想治疗小儿遗尿的理论依据及具体应用介绍如下。 1 小儿遗尿与脏腑关系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熟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常伴夜惊、梦游、多动或其他行为障碍。中医学的相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其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提出“遗尿”病名,“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阐述了遗尿的病因病机,即“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 不能约水,故遗尿也”。 小儿遗尿病位主要在膀胱(肾),多因下元虚冷,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而膀胱不约则与肺、脾、心、肝密切相关。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推动并调节全身水液输布和排泄。《杂病源流犀烛》云:“若肺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禁也。”即上虚不能制下。脾胃为津液转输的枢纽,津液部分经脾气转输,下输膀胱形成小便;脾气不足,上无以布津于肺,下不能制水于肾,气不摄津,尿液约束无权而致遗尿。《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提出:“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临床上肺脾常相兼不足,母子同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