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_程晓樵

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_程晓樵
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_程晓樵

教师在课堂 互动中的策略

●程晓樵

长期以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一直是作为“教学论”的一个边缘研究领域,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论”的研究中,师生互动主要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是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然而,按照社会学的观点,课堂互动的主体是人,而人的行为总是受到一定思想意识影响的。因此,要分析教师为什么与学生这样互动而不是那样互动,就要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主观世界,了解教师行为的主观动机,了解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系,课堂互动首先是一种社会互动。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在社会互动中,人们习得了意义与象征符号,从而得以运用人类独特的思想能力。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又能够依据其对情境的解释,来修改或改变意义与象征符号。课堂互动是特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

是对教师的认识,还是对学生的看法,无论是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都离不开对课堂互动的研究。

西方学者在分析课堂互动的实际情境时发现,如果将课堂互动看成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那么就可以将这个过程简化为一个三部曲的基本形态①,包括教师引发诱导的行为,然后再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如果教师的诱导行为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那么教师则会采取其他的互动策略,使得师生互动持续下去。这个三部曲的师生互动形态的每一个循环,都表现为互动的连接组织,众多的互动连接构成互动键,然后形成互动情节②。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的基本特征,或者说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想法,就是要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依据这一基本想法,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由师生不断互动所构成的,而且会随着教学单元内容的累积而形成阶段性的、有组织的活动。按照这个思

教育评论/2001年第4期

4

 

路,我们可以把教学活动分析为三个层次:由教师诱导、学生回答及教师评价的三部曲所构成的互动程序;由若干个互动程序构成较大的单元或阶段;由若干个阶段累积为课。如果再把师生的语言互动因素考虑进去,就又可分为四种基本的语言互动:提示结构,诱发行为,反应,回应。这四种语言互动依照逻辑程序及周期性的组合,进而构成互动周期。提示结构的功能在于启动或结束师生的互动,并且控制互动的时间、主题、内容等;诱发行为的功能在于将教师的期望传达给学生,并希望学生能适当地反应;反应的功能在于回复互动对方以询问、命令或请求等方式所表达的期望;回应则是一种评价行为,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扬,或者纠正错误的反应、重复诱发的行为等,都是典型的回应。

如果我们将课堂互动看成是一种周期性的过程,则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教师对互动情境加以界定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制于教师的一般观念及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期待。教师的一般观念是指教师对教育活动基本范畴的一套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教师的学生观、教师观、知识观及教育观等。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期待则包括两种:一种来自于教师的特定框架,即由教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生活社区等因素的“先有取向”而产生的认识及期待;另一种则来自教师的经验,是教师在对学生行为的观察与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和期待。教师以上述观念及认识与期待为参照系,对互动情境加以界定,作出自己的互动行为选择,并构建特定的互动系统(包括互动的规范、内容及方式等),以控制课堂的互动。第二、学生对互动情境的界定过程,这一过程取决于学生的一般观念及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期待。学生根据界定结果作出相应的互动行为选择,并形成自己认可的一套互动系统。第三、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各自的情境界定基础上,确定行为方式,并力图改变对方。第四、教师与学生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对学生的新的经验性认识,从而有可能修正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学生也会逐渐发展自己对教师的新的经验性认识,从而有可能修正自己对教师的期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整个互动过程的主导者始终是教师,而这又是由教师的正式权威地位所决定的。

“策略”一词本来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将其引用到一般社会情境中,策略就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等都有个策略的问题。如果把策略这个术语引用到教育教学领域,策略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用来达成目标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或者是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的效果所采取的行为。在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例如资源的问题、学生特性的问题、课堂情境的问题等。因此,策略这个术语的基本作用,就在于教师试图设计最好的方法以达成预期的目标。如果我们发现某位教师尝试设计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来教导学生读书时,我们说这位教师正在使用一种策略。不同的策略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事实上,教师的互动策略,既在与全体学生的互动中表现出来,也在与个别学生的互动中表现出来。当与全体学生互动时,策略一般体现着某种风格;当与个别学生互动时,策略就表现出期望的差异。

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课堂互动策略,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控制课堂教学的秩序,维护教师的权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有学者曾经从教师职业的角度,列举了许多教师生存的策略③,认为教师身不由己地陷入到他们的职业中,这可能是由于他们难以换到另外的工作,或是因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已经投资在成为一个教师上面。因为他们身陷其中,所以他们必须适应由于资源缺乏或学生态度而引发的问题。在极端的情况下,生存变成是重要的事情,因而教师要设计一些生存的策略。

(1)社会化的策略,例如透过顺从教师的要求以及活动的控制,来使学生接受他们的角色。(2)支配的策略,例如,正式和非正式的体罚,以及言语的辱骂。(3)磋商的策略,例如以放松对某些事情的要求,来回报学生对其它事情的遵从。

(4)和睦的策略,例如说一点笑话,搞一些课堂中的小竞赛活动,与学生谈论电视剧的内容。不过,教师采用什么策略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和他们从事教师职业所面临的问题有关系,这些问题又和社会、学生家庭、学校文化等联系在一起,共同引发出教师的各种各样策略。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换句话说,课堂互动策略的选择与运用都离不开完成教学任务这个总的目标。

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策略的分类可以有多种角度,笔者尝试从课堂控制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

1、支配性策略

支配性策略是一种强调课堂控制的策略,它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力方面的差别。一般来说,教师要比其

5 

所教的学生更强大、更有智慧,因此,支配的策略就被常常用来达到控制学生的目的。在许多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威胁和命令的手段,就属于支配的策略,其目的显然是要控制学生的行为。例如,教师对某个学生说:“如果你没有做完功课,下课以后就不许出去玩。”在这里,教师采用的是支配的策略。还有,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包括口头惩罚和身体惩罚,也都属于支配策略的范畴。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经常会让那些不专心听讲的学生罚站,并且还伴随着口头威胁:“站直了,不要动。”当教师要求保持教学秩序的时候,会对学生说:“闭上你的嘴”,或者用讥讽的口吻对那些妨碍课堂纪律的学生说话。

教师采用支配的策略,表面上看起来维护了课堂纪律,但实际上却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权益。由于学生对于这种策略的反应不同,采用这种策略的效果也并非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学生最经常的反应是遵从教师的要求,或者退缩而不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或者与教师的关系疏远,不和教师接触。如果学生之间能够串通一气的话,那么就会与教师抗衡,采取一些违规的行为,向教师的权威挑战。笔者在长期的课堂观察中,就经常看到这种情况。

2、协商性策略

协商性策略的基础是平等交流,课堂中出现协商的过程,被认为是制订课堂规则和教学协调一致的结果④。在课堂中,教师的权力状况会威胁到学生的权益,学生的权力状况也会威胁到教师的权益。因此,要使得课堂互动能够展开,采用协商的策略就成为保持师生互动关系的必要基础。

协商性策略也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相尊重的结果。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协商的直接目的尽管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以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保持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权力平衡,教师没有一味地表现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也没有表现出对教师的奉承⑤。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如果采用协商的策略,可以使他们更加信任教师和尊敬教师,因为他们体会到,在协商策略的情境中,他们的主动性和情感也受到教师的尊重。这样,协商策略的运用,就有可能使教师和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被很好的协调。不过,协商策略只是一种情境性策略,而不是一种长期固定的教学风格。协商策略的采用,是教师出于维持课堂秩序和维持教学任务的需要,而且其本身也需要一些条件,例如教师的情绪,教学任务的性质,教学的时间,以及教室的条件。

协商性策略的一些关键性特征包括:面带微笑,说话风趣,避免直接的冲突和对抗,相互友好相处,互相尊重。有学者在分析学生策略的外在特征时认为⑥,所有这些特征都是和尊重学生的人格相关连的。教师寻求激励学生,并且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关系。学生也把同样的理念带到学校,并且积极地参加班级的活动。教师还希望通过协商将教学内容建立在保证协商的基础上。在出现协商的教室里,教师与学生明显地互相亲热,也存在着互相尊重的友情;师生之间很少有误解,师生之间的社会距离有可能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试图避免发生对抗的情况,并且都会经过深入思考和互相讨论,来解决课堂中出现的任何事件。例如,教师会采用协商的策略说,“对不起,今天这堂课我讲得太多了,请大家忍耐一会儿,我马上就要结束了。”教师也会采用协商策略中的允诺技巧说,“我想,在这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我们会看一场电影。到下一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我们还会到森林公园去郊游。不过,我们首先要完成每一天的功课。”显然,当教师采用协商性策略的时候,学生会更愿意与之配合,以维持课堂秩序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3、常规性策略

常规性策略是一种很普通的课堂互动策略,这不只是因为这种策略的运用可以直接推动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因为这种策略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可以高度依赖的处理课堂复杂情景的方法。事实上,这种策略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管理学生和构建课堂活动。课堂中的常规性策略,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在组成课堂教学的结构方面,在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方面,都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这种策略才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延续教师的工作。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常规性策略有助于将传统的东西和革新的东西连接起来,如果要彻底革除掉常规性的策略,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连续的中断。不过,教师往往会沉溺于常规性策略当中。以至于难以摆脱出来。

常规性策略的关键特征是有规律性,教师采取这种策略来组织教学活动,就可使整个教学活动有步骤的展开。这种策略在控制学生方面,要求遵循传统和习惯,而不要求富有挑战和新颖。在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要求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常规性策略之所以能够如此普遍地存在于课堂中,还因为它在互动过程中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课堂中的教师谁也不会怀疑它继续存在的价值。不过,经常被忽略的倒是它那过于机械的特性,机

6 

械地展开课堂的过程,例如举手发言,齐声朗读教科书,认读和记忆生字等。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如果采用常规性的策略,可以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威胁的课堂情境中获得进步,并且也比较容易做到讨教师的喜欢。

4、操纵性策略

教师运用操纵性策略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达到可使教师满意的要求。在这种策略情境中,教师侧重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办法不是通过协商,而是通过维持常规的依赖所取得的,不过却可使学生去做那些教师想要他们做的事情。当然,这是教师使用权力的综合体现。这同时也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成功的操纵权力,也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兴趣,并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实际上,很多人认识到“利益诱导”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让相当数量的教师努力去考虑,怎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的问题,怎样才能用一种有吸引力的方式提出要求,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可操纵的课堂秩序。例如,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且投入到一项有创造性的任务当中,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以热情的鼓励,就要试图与学生发展和谐的关系,尤其是使用幽默的技巧,以及对学生以前的工作加以称赞,使学生能够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一般采用操纵性策略,是要使学生知道,只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如果这一类的控制能够得到学生的接受,那么操纵的策略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也可以避免教师单纯地依靠课堂的权力。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以及使用称赞、树立榜样、引起学生兴趣等技巧,都是影响教师成功运用操纵性策略的重要因素。操纵性策略和支配性策略是互相关联的,两者都讲究对课堂的控制,但是支配性策略更直接强调教师的权威,操纵性策略则把教师的权威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

注释:

①Mehan,H.(1978),Structuring School Structure,Har2 vard Educational Review,48(1):32-64.

②Hargreaves,D.H(1972),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and K egan Paul.

③Woods,P.(1983),S ociology and the School:An Inter2 actionist Viewpoint,London.

④⑥Pollard,A.(1985),The S ocial World of the Primary School,London: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⑤Reid,W.A,(1999),Curriculum as Institution and Prac2 tive:Essays in the Deliberative Tradition,Mahwah,N.J:L. Erlbaum Associates.

程晓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兼副社长、博士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召开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于近期举办“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国际著名的教育学专家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参加。会议的主题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专题讨论包括: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大众高等教育的

体系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速度研究;大众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国

比较研究。会议致力于增进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和理解;增进对世界其

他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创新经验和理论的了解;建立更加有效的教育决策者和研究人员交流

的渠道;以网络和书面的方式传播本次研讨会的成果。

7 

教师行为分析

教师行为分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其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中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并给予每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分析 (一)对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匹配相应的教学风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不同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的调查,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学习行为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个人学习行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其中的原因是,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是单一的、固定的,可能造成部分学生长期得益,而另一部分学生长期受损,产生两格分化。这样,在班级中就会出现一些“适应不良”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尽量照顾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使自

己的教适应学生的学,在无法同时照顾不同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的情况下,须不断地变换自己的教学风格;或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每一类学生都有机会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行为来学习,发挥自己的长处,让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逼近学生最佳发展区。特别是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合理搭配,能使不同学习行为的学生得到互补,共同提高。 加德纳教授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实行个性化教学的设想。所谓个性化教学,即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使具有不同智力特点、不同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的。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观察学生及他们与同学、朋友谈话和讨论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尽量收集每一个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使学生和教师对彼此都有深入的了解。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方面所共有的某些特征,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风格,做到既关注“生活世界”,让学生学会思考,又实施“开放式”教学,让不同学生都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对于冲动型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来说,他们能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的关键特征比较迅速地进行分类,教师就应该通过想象、图片和色彩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想象和图片中接受学习内容,同时对于冲动型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激发的方式来鼓励他们进行学习,让冲动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这样他们会学得更好;而对于慎思型学习行为特征的学生,因为他们解决简单问题时,往往比冲动型学生更快,教师就可采取听说读写互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经常为他们提供视听材料,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心得体会 很荣幸来到河北师大进行为期10天的美术培训,听了张丽霞老师的《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对于刚刚接触美术教学的我来说,没有教学经验,对课堂不能很好的把握其内容,“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老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上好每一节课。美术课堂离不开老师的提问,提问要有铺垫,要将问题引出来,不能让孩子觉得问题很茫然,不知道问的是什么,不知从何答起。教师要培养学生给你对这堂课的兴趣,适时适当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课堂提问不是一种随意迁就而问,不应是无计划的的提问,为使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起到最优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适时设疑,巧妙发问,这样既防治打击后进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激发先进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习起来充满活力。提问是巩固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制服学生的法宝,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成功而提问,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而提问。 第三,问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可接受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开放性,问题要层层递进,层层加

深,并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问题。老师也要注意说话语气,语速、表情、动作,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给小朋友一定的感染力。 美术课本身需要创新,能有效地提问问题,可以加强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会在今后的学生的教学对话中广泛应用有效提问,并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究课堂的有效提问的方法来跟好的引导孩子们的学习。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惠城区横沥中学陈文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绝妙方法是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做,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叫做师生互动呢?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激活、展开、丰富与提升师生生命的有机交互过程。 师生互动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师生间的亲密交流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许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互动,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对原有知识系统的梳理,搭建更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往往是直接讲授难以获得的。如在我们的一些乡镇中学里,值得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主张“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写“学案”而不是以往的教案,在教案中教师参与讲课的时间安排在15分钟左右,在讲授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讲为主,尽量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讲,这种课堂互动,让学生多了开口说话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师生互动。在课堂中,安排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巡视,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帮助,这种自学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而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又能进行有效的指导,照顾了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这种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学习的双边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剩下10分钟,师生互动反馈知识。师生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呢? 一、教师应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 为了建立和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应该转换自身的角色。教师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成为师生和谐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帮助者、支持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习的一切”的观念,尊重学

科任教师如何管好课堂纪律

科任教师如何管好课堂纪律? 作为班主任,对课堂纪律的掌控一般问题不大,可作为科任教师,“无权无势”,“人微言轻”,管理好课堂纪律就需要一些方法了!1、立规矩,订程式。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上课之初就要声明课堂规则。并在日常教学中反复要求,解说。让学生知道上你的课时应该怎么做,不能做什么。知道哪些是你能容忍的,哪些是你坚决不允许出现的。在上新课时,要零容忍。破窗效应一旦形成,就难以管束。2、重视表扬鼓励。表扬鼓励是促进学生进步转变的法宝,表扬要成为常态,经常表扬学生。表扬面要广,不能总是表扬那几个同学,要善于发现所有学生的优点。表扬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不能想当然,否则学生认为你的表扬太廉价。表扬的方式,场合应多样化,可以是口头的,物质的,眼神的,可以是课堂,课余,可以单独,可以小组。3、批评要讲就艺术。首先应明确,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发泄,不是为了树立威信,批评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进步,批评要与鼓励相伴。课堂上尽量少批评,这样有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中断教学进程。批评尽可能不大面积,孤立一个人,一小戳人,不能自己成孤家寡人。批评要让学生觉得她不对,不然学生会冲撞你。批评要分场合,有的利于课堂批评,有的利于私下批评。有的小范围批评。批评之后,要做好学生的善后工作,让学生明白老师的关心。如果师生矛盾太大,可协调班主任,学校政教处、教导处、学生家长处理。4、培养一批喜欢你,喜欢你这一科的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有的是对你感兴趣,才喜欢你这一科的。有的是喜欢这一科,才喜欢你的。5形成对比,对优秀学生,守规则的同学大力表扬,对不守规则的同学大力批评,形成反差。差别大,教师的威力就大。6、要多方面的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特别是与调皮学生的交流,如在作业批改,生活上,课余辅导,家访中帮助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科任教师不能只上课,要在课余多找学生沟通了解。7、让学生有害怕你的地方。如上课提问,下课作业逗硬,背书严厉,书写要求高,不准说小话等至少一个方面。总之,关心,赞美,规则,批评,沟通,帮助应该共同作用于学生促进学生进步。 陈小兰(835984394) 12:34:30 鉴于个别班主任反映:部分科任教师课堂纪律欠佳,科任教师把课堂上学生违纪事件只采取推给班主任处理的方式,特向老师转载上文,希望老师们有所启发,管理好自己的课堂纪律。如果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违纪了,尽量自己处理好,需要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也要一起参与处理,要把管理好自己课堂纪律当做自己的职责。

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信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批准号 JKGH19031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高效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课题负责人 **** 所在单位 ****县城关第二小学 填表日期 2020年1月 信阳市教育局制

中期检查活动提示: 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县区教育科研部门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3张中期检查活动照片(第一张为中期检查活动全景照片,第二张为主报告人照片、第三张为专家在评议活动中的照片,插入粘贴于此页)等。 检查时间:2019年12月23日 检查地点:****县城关镇第二小学教研活动室 主持人:**** ****城关镇第二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评议专家: **** ****城关镇第二小学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 ****城关镇第二小学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与人员:****、****、****、****、****、**** 课题中期检查会全景照片 主报告人报告中照片 评议专家评议中照片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继续开展理论学习,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提高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就是要加强有关师生互动教学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学习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整理素材等等,制定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理论的界定,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确定研究的重点,确定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平时,经常性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做读书笔记,为自己的试验提供有力的、新颖的理论依据,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素质,更使逐步具备一个学者的气质。 2、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有效教学实践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研究范例。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研讨课、公开课、评课、作讲座等为活动形式,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活动整合进行,促使教师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逐步成为高品位、科研型教师。开设的“公开课”就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展示,通过研讨活动,发现并研究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总结与推广成功的案例。 3、针对开展的活动不断反思,探讨课堂探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提升,并确立新的研究重点。 课题的反思活动可谓形式多样。一种是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每课的“教后感”,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的良好的研究习惯。二是定期征集“案例反思”。三是鼓励撰写教学论文。在反思活动中,不断增强了教师对新理念的内化水平和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洞察能力,从而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二)阶段性成果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动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师生缺乏互动现象的几种表现

师生缺乏互动现象的几种表现 (2010-10-12 10:54:10) (一)语言方面的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言语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借助口头语言进行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有的网络课上,完全可以用语言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却要求学生借助电脑展开对话。借助网络开展英语教学,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和评价可能会由于网络的参与而忽视。案例: 案例:镜湖小学王艳莉老师在 OE 4B M2 U 2的网络课中设计了一个模拟人机对话的板块,学生通过点击按钮接受问题,做出回答,再由电脑来判断正确与否,这样一个对话环境得到了学生的欢迎。然而在这个案例中,人机对话操练之后没有组织学生进行生生或师生之间的交流以检查学习的效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问答的反馈方式来纠正学生发生的错误,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课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打开相应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在检查效果的环节中又让学生通过电脑游戏来检查,教师成了指挥者。 (二)行为方面的互动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在认识客观事务的过程中,容易接受一些表面化的生动有趣的内容。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大量的互动活动以达到让学生操练巩固语言知识的目的。在英语网络课中教师习惯性地把注意力放在了网络二字上,千方百计的设计如何发挥网络和课件的优势,将大量的互动活动设计成人机互动活动,有些可以通过动作来进行演示的内容也硬要设计成电脑游戏,反而弄巧成拙。 (三)情感方面的互动 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时,会设计好如何运用网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运用作业,答疑功能来与学生更好的交互,使学生在网上课堂中的学习更有效。在以人机互动为主的英语网络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结合声音更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在游戏互动中及时评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却往往会忽视了自己与学生情感方面的交流。案例: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尽力凸现网络的交互功能,学生每答完一道题,输出结果后,即能得到评价,如: You're right!/ Good!/ Super!如结果错误,还会有提示语: Try again!/ Come on!出现。借助网站交互、激励和评价等功能,学生可以准确迅速地了解到自己各个环节的学习状况。恰恰是网络课件的这个优点,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的话语、丰富的表情、赞赏的目光等都在网络课堂上减少了,缺乏深入的情感交流。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玉蝉中学张航空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一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没有真正地明确提问的目的,因而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课堂提问的误区。 1.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 诸如“Yes or No?”“Is there……?”“Do you see……?”等,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但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问题过于复杂,甚至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 如在还没讲授课文之前就提出“Describe the clou of the text”的问题,这大大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3.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结论,而不注重引导 如很少对学生提出“Why?”“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等。这样就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缺陷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而有些提问只求学生的回答与答案一致,排斥求异思维,这样就大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沟通的桥梁,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经过计划和思考便随心所欲地发问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中花心思研究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而在授课中注重提问的技巧,才能最终将授课效果发挥到极致。 1.问题的设计技巧 第一,提问的整体性原则。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疑点设疑置问,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在宏观把握上的整体构成和各疑问之间在微观处理上的相互联系。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问题与课堂各因素之间的轻重、缓急、难易、深浅的发展序列组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时可以组织出以下问题: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Are you late when you arrive at the school? 第二,过渡性。即将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分解成数个小问题来提问。如在课堂上请学生描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Can you describe the building in the picture?”时,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便接着问:What can you see on top of the picture?What’s the word can you see at

老教师教你如何用PPT课件吸引学生课堂互动

刘清梅:信息化教学不止于老师层面 文| prepre 导语:确定一下个采访嘉宾是刘清梅老师的时候,心里略有些紧张。虽然自己专职就是写写写,可是要为一个资深语文老师写专栏文章,不免还是瑟瑟发抖。刘老师倒是一点没摆出老师架子来,反倒是一副“怎样都好”随遇而安的样子。那好,从业三十年的“互联网迷妹”的教学之道,就放心由我为大家介绍吧。 一、 刘清梅老师的教龄比我的岁数还大,1987年参加工作,转眼今年就满30年了。这几十年带过的学生,年龄从“80后”跨越到“10后”,着实是桃李满天下。我很好奇,这30年来,一代代的学生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去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刚开始从教的时候,我是在郊区工作,那时候的孩子非常的单纯,见识比较少,学习以老师传授为主。现在的孩子普遍见识比较广,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孩子们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接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数据表明,截止2015年,中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数量约为1亿至1.2亿左右,占中国网民总数的16%-20%,我国网络用户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而对于这点,刘老师丝毫没有表露出担心,反而大方乐观地表示:“这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趋势。虽然有弊,但是总体上来说,利大

于弊。” 能说出这话,一定是尝到了信息化时代的甜头。 “是呀,我个人比较迷恋信息化的东西,平时用PPT授课软件等多媒体工具。” 刘清梅老师在为老师们做培训分享 从2000年左右拥有第一台电脑开始,十几年来刘清梅老师一直都对信息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这自然会融入她的教育事业里。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改变,教育工作者们都能看见。但难能可贵的是,刘老师做的,不仅仅是从“教鞭”到“电子笔”的转变。

教师如何组织课堂纪律

教师如何组织课堂纪律 首先,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要熟悉新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它指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规定了教材的深度、广度、体系和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切实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熟悉新教材,认真搜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么突破,怎样设计练习最有效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熟悉学生,了解他们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能力学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能力地学生学得进、学得好、学得有兴趣,并制作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第二,我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来强调纪律。在课堂上,我一直不想当一名严厉的老师,现在的教育提倡自主合作性的灵活教育,我想让学生在兴趣中轻松学习,但我一旦送了,学生就收不回来了。在灵活教育中,学生的纪律师很差的,但是我不介意,我希望当我说现在停止讨论的时候,他们就能停下来,可惜学生是放了就收不回来了。于是我就用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纪律,如:老师最喜欢和你们一起上课,因为上课时你们微笑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特别是某某、某某等同学总是睁大眼睛认真地看着老师,老师的每一句他们都记在了自己的小脑袋里,所以他们的进步非常大!看,这节课某某的表现最棒,坐的最端正!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能传达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可以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导引学生意识,可以把自己的意图、教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音和节奏等加以组合变换,把声音的声、色、情融为一体,运用到语气上,用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学生听到教师"弦外之音",从而领会到教师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于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映,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种办法既巧妙地解决了那个学生自己的问题,又不至于影响其他人的注意力。教师的面目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控制作用,表示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与喜爱,可以达到移情传神的功效。甚至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的作用。 第四,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过分放肆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干扰只是瞬间的一种失控表现,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教师应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应立即纠正。如盯他一眼,朝他点点头,轻轻敲击一下他面前的书桌,或站在他身旁略为停留,或叫他本人或周围学生答问、板演等。通过微妙的方式把信息传递过去。这样,师生情感容易沟通,见效快。 第五,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认真好学,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端正自己的教育观,面向每一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要因材施教,学会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尤其对数学较差的学生,更采取相应措施,对其精神上鼓励,课外多关心,多加辅导,使其的数学有所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见,只有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保证了课堂纪律,课堂效率才有保证;课堂纪律保证不了,讲的再多多数学生也是听得半解不懂。最重要的养成坏的风气,自己上课也辛苦。但我认为每种方法用多了都会对学生失去作用,所以不同的时间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 ] 角色转变习惯培养时机选择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互动”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方法或手段。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来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 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二、互动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有效地开展高互动学习,保证“互动学习”在实践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在互动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论是“互动”、“合作”、“交流”,都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前提,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互动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想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互动”,互动的效率、效果都要大打折扣;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只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就不能产生碰撞,不会产生共鸣,不能受到启发。互动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而应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互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思考是互动的基础,引导有深度地独立思考和探究是进行互动的基础,更是建立自主、合作、互动等探究方式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认真倾听的习惯 交流是互动学习中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互动中得出的知识、方法、结论,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还应培

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 大连教育学院

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陕西咸阳风轮中学朱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的目的要明确 教师要考虑通过提问让学生得到什么,思考和认识什么,形成何种能力或品质等等。如果教师提问缺乏目的性,无的放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那么,通过提问应达到哪些目的呢? 1.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特点,知道学生的兴趣和疑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以便达到掌握课本内容和获取知识的目的。 2.引起学习动机,唤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若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使学生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分析、比较、综合和评价教材中的重要问题。 二、良好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实现各种教学目的,还要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 1.问题的类型 (1)认知记忆性问题。我们所提问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是认知记忆性问题。这类问题便于学生学习,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 (2)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根据环境、情节,去推理下面

所要说的内容。 (3)拓展性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师生脱离课本展开想象,尽情发挥。这样极易引起学生兴趣,又会开阔他们的思路。 2.良好问题的特征 (1)问题的范围要具体。若问题的范围太广,学生就不知从何入手。如果一个问题中涉及到多个问题,往往使学生顾此失彼,造成混淆。 (2)问题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注意运用比较异同、指出关系、判断是非,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避免学生盲目背诵教科书。 (3)遵循启发性原则。这要求教师切实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提问题要具有点化作用,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领悟,然后领会所学知识的深意。这一原则在讲述阅读理解题时最为适用。 (4)好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的相适宜。如果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教师就可以提问一些事实性问题;如果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能力,那么提高一些综合性的抽象问题就是 最适宜的。 三、掌握提问的技巧 1.提问的艺术 (1)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也

教师如何改进课堂互动

教师如何改进课堂互动 武都区柏林学区指甲山小学教师浩建德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与态度 教师如何认识教育活动,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师身份,这些教育观念问题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内在动因。良好的互动必须建立在教师的平等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意识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教师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修养是形成教师对待课堂互动态度的主要因素,没有教师职业修养的提高,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专业修养,才能更好地沟通与互动,促进课堂的持续改善。 对于遇到各种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并相信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得到较高发展的潜能,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 二、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互动的设计和要求是不同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改进课堂互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如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生动具体的演示教学,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否实现互动还有赖于教师的工作。针对目前课堂上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互动沟通困难的情况,可以选择分层教学方法,分层递进教学方法等,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尽可能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促进课堂互动的措施。 三、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课堂沟通交流的基础,改善课堂互动必须重视课堂人际关系的改善。教师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喜欢谁,大多数学生也会喜欢谁。而师生关系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34290)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摘要】课堂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应与时俱进,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促进教学,使新 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课堂管理就是为了解决课堂秩序问题,建立良好的教学环 境,教师 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组织和控 制,使之围绕教学目标运转的活动。所以我始终坚信良好的 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更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关 键。因此,我认为只要是 任课老师,都要进行课堂纪律管 理。 【关键词】课堂管理;课堂秩序;教学环境、管理措施 一、引言 20世纪中叶以来,课堂管理开始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大家的关 注,它促进了有效课堂管理观念的变革。现代课堂管理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必须 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其次,课堂管理能促进交流,保持课堂互动。 它作用在于激发并保持学习动机,培养自尊、自信、自律等个人素质。 教师上课,最怕的就是上课学生纪律不好,他们在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 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学不到知识,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有时候在改作业 或测验的试卷时,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回答正确,都没有真正掌握好。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 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一)老师自身的素养 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但不能给学生一种很随意的感觉,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举止,以身作则。我们需要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但轻松不是放松,老师一定要有 自己的原则,说过的话、自己定的纪律一定要执行,决不能拖拉或因为自己一时的懒散而食言,这样不但会使纪律松散,同时在学生中的威信就随之减弱了。 (二)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 情境,也就是教学的环境。教学情境有物质的,比如:教室的座椅、光线等;还有心 理的,也就是 课堂气氛,这是更为重要的。比如有的课堂气氛积极而活跃,有的则拘谨而刻板。课堂气 氛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 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往往能极大促 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控制好课堂秩序的措施

吴正宪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

吴正宪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 略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吴正宪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策略 一、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内涵和意义 1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 每节课里都有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人和媒体之间,还包括教学内容、环境等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对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分享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和过程。 真正的互动,一定是相互之间产生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比如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没有真正的动心,没有真正的思考,这只是表层的我问你答。要想真正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要对问题进行重新认识,使学生产生自己新的思考。 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好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形成真正的互动。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互动后产生的观点,不是1+1等于2,而是1+1大于2。 要想进行真正的互动,学生要先会倾听,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独立思考,再用自己的观点、思想去说服对方。对方可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可能会反驳,就这样相互之间产生影响。两个人互相受启发,如果最后还是其中一个人的观点是对的,可是那个人的观点也经过了检验,经过了另一个人的说法,这个时候两个人互动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2.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 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教学目标下,同时发生作用。这种教学行为具有平等民主性、互促互补性、全员参与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教师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而不断去引发教学活动的过程,而学生又不断地来反馈以调控教学活动,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学习过程。真正发挥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相长,互相的促进。它其实也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我们教学实施中,要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就是课堂上我说你听,我留作业,你做,我发出号令,你操作。就像领导训话的时候,是不容易互动的。只有当老师和学生真正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让学生产生安全感,才能跟老师有真正的互动。在吴正宪老师(后面简称“吴老师”)的很多课里头,这个方面都是特别突出的,后面会跟老师再交流。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它的本质就是相互的尊重,特别是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如果真的老师和学生互动起来,其实就已经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我们把它付诸于教学行为的时候,它就能促进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如说单向交流,基本上是老师来说,你来做,表层的好像是一种交流,但是没有实现。要把孩子们的意见反馈回来,作为教师也要思考,应当是双方之间的这种交锋,就是说你有观点,我有观点,包括师生之间,包括生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定得有交锋,如果没有可能就是我传递下去了,你来做,而没有真正实现互动的交流。

(推荐)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寻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 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达到以下几个作用: 1.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上课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的情况,这时,富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而针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的提问,无疑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能将其诱导到课堂上来。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往往会不全面,使学习受阻。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点拨,因势利导,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是一种交流。良好的课堂提问必然渗透了情感成份。对于学生正确的思路给予肯定,对疏漏之处进行点拨,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融洽师生感情,这也有助于学生热爱本学科,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最忌讳没有目标,每篇课文可以学习的地方都很多,良好的课堂提问则可以强调重点,化解难点,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使学习目标明确,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3. 获取反馈信息,发现疏漏及时弥补。 教师讲授新课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弥补,这是课堂教学反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自学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想方

课堂互动

初探师生间的课堂互动 内容提要:学生与学生之间成长环境,学习能力,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在有限的条件里在课堂学习中,如何照顾众多的学生,使课堂互动得以很好的进行,从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尽量做到对学生的互动机会均等,在文中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字:课堂互动、差异性、因材施教、课堂问答 正文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学校,在学校学习,课堂气氛对于课堂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有一个好的课堂气氛,那么就不能忽视课堂互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时间是有限的,一堂课的时间固定的40分钟,这其中要包括教师讲授的时间,课堂互动和课堂练习的时间等,那么这么算来,震中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时间大概也只有20来分钟。而一个班级差不多会有四五十课学生,还可能会更多,如果把课堂互动看做是一种教育资源,那么要怎样利用好这种资源呢? 课堂作为传授教授知识信息的场所,要想让所教充分的得到理解吸收,那么这个交互网应该是多维的,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以及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这样才可能真正的吸收。 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可以分成若干种类型。不同的课堂互动类型,虽然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但是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却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来说,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是这种资源的控制者和分配者,学生则是这种资源的受益者。而随着教授课程的不同,教师与学生的不同,在课程互动上的运用也必然有所不同。最常见的应该就是课堂提问了。很多时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借助课堂问答来完成的。而最直观的分类方法,一般可以把问题分为简单的、难的和一般的。一般文科类学科如语文,历史等在课堂问答中按上面所说的简答、一般和难的

教师如何掌控课堂

教师如何掌控课堂 临潼区行者小学贺敏 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需要重新明确自身的能力定位,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课堂掌控能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通过课堂上的有效掌控,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课堂案例分析 下面是我在上学期教研组组织的示范课《王二小》的教学片断:在教学课文部分时:我让学生们齐读课文,并要求读后小组讨论我提出的问题。开始读书后,我却发现状况百出:宣可欣与同桌在下面玩,赵毅超盯在教室一处墙上发呆,任博涛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因为有同事听课,我没有直接点名批评,而是使劲盯着他们,但这几个学生仍然我行我素。学生们读完课文,我有点生气地说:“刚才读书不整齐,有几个同学做小动作,没有认真读。好了,全班注意了!现在,我来提问……”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大部分学生自由散漫,课堂秩序我无法掌控,教学思路也全乱套了。最终在乱糟糟中结束这节课。 经过课后反思,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第一,课前准备不充分,备课没有备好学生。第二,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遇到突发事情,没有处理好。第四,课堂秩序乱,难以保证课堂有序进行。因此,我认识到:必须提高自身掌控课堂的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技巧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组成,课堂掌控就是教师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成功的驾驭课堂,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其技巧。 1、善于调控、把握局面。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表现,就像前文课堂案例中提到的,有心不在焉的,有交头接耳的,有做小动作的等等,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调控,该点拨的点拨,该提醒的提醒,该暗

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_程晓樵

教师在课堂 互动中的策略 ●程晓樵 长期以来,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一直是作为“教学论”的一个边缘研究领域,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论”的研究中,师生互动主要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是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然而,按照社会学的观点,课堂互动的主体是人,而人的行为总是受到一定思想意识影响的。因此,要分析教师为什么与学生这样互动而不是那样互动,就要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主观世界,了解教师行为的主观动机,了解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 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系,课堂互动首先是一种社会互动。社会学家认为,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依赖的社会交往活动,在社会互动中,人们习得了意义与象征符号,从而得以运用人类独特的思想能力。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又能够依据其对情境的解释,来修改或改变意义与象征符号。课堂互动是特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 是对教师的认识,还是对学生的看法,无论是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都离不开对课堂互动的研究。 西方学者在分析课堂互动的实际情境时发现,如果将课堂互动看成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那么就可以将这个过程简化为一个三部曲的基本形态①,包括教师引发诱导的行为,然后再由学生反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应予以评价。如果教师的诱导行为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那么教师则会采取其他的互动策略,使得师生互动持续下去。这个三部曲的师生互动形态的每一个循环,都表现为互动的连接组织,众多的互动连接构成互动键,然后形成互动情节②。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的基本特征,或者说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想法,就是要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地持续下去。依据这一基本想法,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由师生不断互动所构成的,而且会随着教学单元内容的累积而形成阶段性的、有组织的活动。按照这个思 教育评论/2001年第4期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