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_力-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

专题07_力-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
专题07_力-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上海物理竞赛)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甲、乙以相同的速度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

的个数有()

(A)3个(B)4个

(C)5个(D)6个

2(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11所示,轻杆AB能够以A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杆的B端系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根细绳通过定滑轮C系住杆的B端,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轻杆由图示位置(θ接近30°)缓慢增大至150°的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作用力大小()

图11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参照答案】.A

【名师解析】:使轻杆由图示位置(θ接近30°)缓慢增大至150°的过程中,轻杆B端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受的作用力合力大小为零,选项A正确。

3.(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簧剪为S1和S2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与S1和S2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m1+m2=m)如图12所示。平衡时S1和S2的长度之和为L2,则()

A.L2一定等于L1

B.L2一定大于L1,且m1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长

C.L2一定小于L1,且m1越大、S2原长越长,L2就越短

D.L2一定小于L1,且m2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短

4.(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13所示,XOY为直角支架,两根细绳的一端都拴在重物P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架的A、B两点。开始时,杆OX、绳BP水平,杆OY竖直,绳P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现使支架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杆OY水平,在上述过程中,绳AP、BP的拉力T A、T B的变化情况是()

图13

A.T A减小,T B先减小后增大

B.T A减小,T B先增大后减小

C.T A先减小后增大,T B增大

D.T A先增大后减小,T B增大

【参照答案】.B

【名师解析】:使支架绕过O 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杆OY 水平,在上述过程中,T A 减小,T B 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 正确。

5. (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一根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如图14(a )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 1。若在链条两端各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如图14(b )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 2。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如图(c )所示,此时链条的重心为C 3(C 1、C 2、C 3在图中均未标出)。比较三个重心的高度h 1、h 2和h 3的关系( ) A .h 1=h 2=h 3 B .h 1h 2>h 3 D .h 1> h 3 > h 2

6. (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16所示,直径为36cm 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47cm 的光滑杆ABC 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杆平衡时碗内部分AB 段与碗外部分BC 段的长度之比为( )

A .38:9

B .35:12

C .32:15

D .27:20 【参照答案】.C

【名师解析】解答此题可采用排除法,杆平衡时碗内部分AB 段不可能超过碗的直径或接近碗的直径,排除AB 选项。一定大于半径的

2,排除选项D 。所以正确选项为C 。

7、(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

图16

图14

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选项A正确。

8(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2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对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9.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A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并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物块压在弹簧A上,用一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m相连,另一端与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B 相连。现用手握住弹簧B的右端使其位于c点时,弹簧B恰好呈水平且没有形变。将弹簧B的右端水平拉到d点时,弹簧A恰好没有形变。已知:k2

A .

mg k

k k k 2

12

1+ B .mg k k k k 21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

2

1k k mg + D .21k k m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

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名师解析】:石块下落的路径一定沿重力方向,即沿地球半径方向,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B 。 【参考答案】: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C .人站在斜坡上所受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D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参考答案】:A

A B

C D

地球 地球 地球 地球

解析:手拍桌子,在手对桌子有作用力的同时,手也受到桌子对手的作用力,所以感到疼,选项A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沿重锤线方向,不是垂直向下,选项B错误;人站在斜坡上所受支持力方向垂直斜坡向上,选项C错误;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选项D错误。

12.假如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河水不能流动;

B.地球附近就没有空气

C.人轻轻向上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D.玻璃杯掷到墙上也不会破碎

13.从井中用绳提上一桶水时,手感到向下的拉力,这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C,水和桶D,绳子

【参考答案】:D

【名师解析】: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选项D正确。

1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我们用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只受重力,受力图中正确的是A,

15.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支架与磁铁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选项C正确。

16.2011年5月,法国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且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重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行星“葛利斯581d”,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

A.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B.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

C.天平示数为2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D.天平示数为2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

17.重为20N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下列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到的重力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图A标度与力的图示不符;图C实质是力的示意图;图D图示重力是40N

18.如图:在中考体检时,由于很多同学的体重不能达标,所以在测体重时,就分别采取推、拉、提、压等不当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这其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参考答案】:A

【名师解析】:当站在体重计上的同学向上推天花板时,天花板对同学有向下的作用力,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自己的重力,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选项A正确。

19.(4分)(2015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误差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误差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

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3种,以下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在温度20℃制作的铁尺,在—40℃温度下测量物体长度,由于尺的收缩引起的误差

(B)用浮力测物体的密度,因为温度的改变而使液体密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C)测某些精度较高的参量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振动、气流等)引起的误差

(D)某学生对仪器使用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误差

20.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用磁铁吸引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铁钉,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所示。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

A.向左上方

B.向右上方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选项C正确。

21.(2016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新华杯首届初中学生学科素养展示大赛)小玲和小聪面对面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小玲穿着旱冰鞋.小玲所受的总重力为G玲,小玲对地面的压力为N玲,地面对小玲的支持力为N玲′,然后小玲推小聪一下,如图所示,小玲自己却向后运动,而小聪依然静止的站在原地,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N玲与N玲′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G玲与N玲′是一对平衡力

C.小玲推小聪时,小玲给小聪的力小于小聪给小玲的力

D.小玲推小聪时,小聪所受地面给他的摩擦力大于小玲给他的推力

二.填空题

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1所示,NBA球员林书豪带球突破上篮时,他相对于是运动的;林书豪起跳时,脚用力蹬地,他就能高高跳起,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参考答案】:球篮相互

【名师解析】:运动员带球突破上篮时,他相对于球篮是运动的;林书豪起跳时,脚用力蹬地,地对他的作用力大于重力,使他向上加速运动,他就能高高跳起,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l;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l3。则X l、X2、X3的大小关系是:X l X2,X2 X3

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参考答案】相互的运动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

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

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

克的钩码固定在1 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

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

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1)尺子形变程度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七力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 专题七、力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用磁铁吸引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铁钉,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所示。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 ) A.向左上方 B.向右上方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1.答案:C 解析: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选项C正确。 2、(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选项A正确。答案:A 3(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2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对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电扇对空气有向下的作用力,空 气对吊绳有向上的反作用力,所以拉力小于重力,选项D 正确。 答案:D 4.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1的轻质弹簧A 一端固定 在地面上并竖直放置,质量为m 的物块压在弹簧A 上,用一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 m 相连,另一端与劲度系数为k 2的轻质弹簧B 相连。现用手握住弹簧B 的右端使其位 于c 点时,弹簧B 恰好呈水平且没有形变。将弹簧B 的右端水平拉到d 点时,弹簧A 恰好没有形变。已知:k 2

2017年广东省中山市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物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某物体放在距凸透镜50cm 处,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30cm ,由此可判定( ) A .像是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5cm B .像是缩小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C .像是缩小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5cm D .像是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cm 2.小军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 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军的距离约是( ) A .240m B .480m C .680m D .1020m 3.在一保温瓶内盛有20°C 的水,把100°C 的水蒸气缓缓地通入瓶中,在下图中可以表 示水和水蒸气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 4.如图1所示,有一木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由a 端匀速下滑至b 端所需时间为t0;如果木块下滑过程传送带突然开动,如木块由a 端到达b 端所需时间为t,那么t0与t的关系是( ) A .t=t0 B .t<t0 C .t>t0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图1

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当滑动变阻器R 4的滑片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电压表V 1、V 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 1、ΔU 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ΔU 1<ΔU 2 B .ΔU 1>ΔU 2 C .ΔU 1=ΔU 2 D .因为无具体数据,故无法比较 6.如图3所示。在充满油的密闭装置中,小陈和小李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则两活塞将:( ) A .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第7-8题每题3分,第9题4分,第10题 3分,共13分) 7.有一把均匀的木尺,在上端钻有一小孔,挂在钉子A 上,如图4所示,它可以在竖直平面内以A 点为轴摆动。现从静止开始,在木尺的另一端B 点处施加一个作用力F,使木尺缓慢地向右偏转到图中虚线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作用力F 大小不变,则要求作用力F 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5所示,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并接,共同挂上一个重G 1=8N 的重物时,每根弹簧都伸长了2cm 。如果把它们串接起来并挂上重物G 2,这时它们总共伸长了6cm ,则重物G 2=___________N 。 9.如图6所示,重叠在一起的A 、B 、C 三个物体,当B 物体受到10N 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三个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 对B 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 图3 图6 图4 图5 图2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4年第二十四届初中应用物理竞赛(巨人杯)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汽车的观后镜是用来观察车后路面情况的装置,一般 为凸面镜。正常情况下,坐在驾驶员位置的人通过左侧 观后镜应该看见如图1甲所示的效果。在某次准备驾车 外出前,坐在驾驶员位置的王师傅发现,从左侧观后镜 中看到的是如图1乙所示的情景。为确保行驶安全,左 侧观后镜的镜面应适当完成图2中的哪种操作() 2.“元旦文艺会演”时,物理老师和电工师傅合作给同学们表 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注意:因该节目有危险,同学们 切勿模仿)。首先电工师傅将两根导线的接头A、B分别连接到 一标有“PZ220 100”的灯泡(如图3甲所示)的接线柱C、 D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随后,电工师傅断开开关取 下灯泡,物理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左、手两手分别抓住两 导线接头A、B(如图3乙所示),此时电工师傅闭合开关,用 测电笔分别测试导线接头A、B及物理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 笔的氖管均发光,而在这一过程中,物理老师依然谈笑自如。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理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物理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零线被断开了 D.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火线被断开了 3.图4甲为一把手工的锯条,图4乙为正对着锯齿看的效 果,发现它的锯齿都“东倒西歪”的侧向两侧,而不在一 个平面上。其原因是() A.将锯齿做成这样的形状后,容易将锯齿打磨得更锋利 B.将锯齿做成这样的形状后,锯条承受撞击能力更强 C.锯条用得太久,锯齿被撞歪了 D.将锯齿做成这样的形状后,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被锯物体对锯条的摩擦力 4.“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降落时,没有使用降落伞,是因为() A.月球表面非常松软,不需要使用降落伞减速 B.距离月球表面太近,用降落伞来不及减速 C.月球表面附近没有大气,降落伞无法起到减速的作用 D.“嫦娥三号”质量太大,不易制作足够大的降落伞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 1. 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 A.甲先被击中 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2. 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 下开动时,木块图2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 t0相比是( ) A.t=t0 B.t<t0 C.t>t0 D.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 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一把均匀直尺C ,它的长度 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 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 轮较近。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 则直尺将( ) A 保持静止。 B 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 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 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4.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于车厢地板向上跳起,落回地板时,落地点( ) A 在起跳点前面; B 在起跳点后面; C 与起跳点重合; D 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无法判断。 5. 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高速飞行的轰炸机上投下一颗炸弹,飞机驾驶员和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对炸弹运动轨迹的描述如图12所示。其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 图12 6. 一列长为s 的队伍以速度V 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 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 ; 22222)D (2)C (2)B (2)A (V v sv V v s V v s V s -++ 7. 甲、乙两车站相距10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匀速驶向乙站,速度为40千米/时。当公共汽车从甲站驶出时,第一辆大卡车正好从乙站匀速开往甲站,而且每隔15分钟开出一辆。若卡车的速度都是25千米/时,则公共汽车在路途中遇到的卡车总共有( ) (A).20辆。 (B)15辆。 (C)10辆。 (D)8辆 8. 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 ,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 , 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压强)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9--压强 一、选择题 典例2(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 A.F 甲=F乙,h甲>h乙 B.F甲=F乙,h甲=h乙 C.F甲F乙,h甲>h乙 解析:由于是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相等,F甲=F乙;由压强定义,在压力相同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下陷浓度h甲>h乙,选项A正确。 答案:A 典例 3.(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6.如图甲所 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 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 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开口的透明的U型 管中装有水,当U型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 时,关闭开关后,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内吹气,然后迅速将U 型管的一端Y与用户管道口Y相连接,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 差(如图丙所示)。观察U型管中水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户内管道是 否漏气( ) A.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解析:用力向用户管道口Y 内吹气后,管道内压强大于大气压。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漏气;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选项D 正确。 答案:D 典例4.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 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V=13 πR 2h,,其中,R 、h 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 ) A .1G B .2G C .3G D .0 答案:B 解析:若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装在圆柱体容器内,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应为G ,重力为G 的某种液体装在圆锥形容器内,则其液面高度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圆柱形容器的3倍,其压力为3G 。把液体看作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容器侧面对液体的压力大小为2G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2G ,所以正确选项为B 。 典例5.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5所示,一阵大 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 释,正确的是 A .伞面被向下“吸” 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答案:B 解析:大风吹来,由于伞上方凸起,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下方,所以伞面被向上“吸”,选项B 正确。 【竞赛实战训练】 1.一块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 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 使板A 右端缓慢 地离开桌边L/3,在板A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 .A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图5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1.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共33分,每小题3分) 1. 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A. 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2.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 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 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3.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A. 炸塌厂房B炸毁发电机C使设备短路D切断 输电线 4. 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灯泡全部都烧坏B进户零线断路C室内线路发生短路D进户火线断路 5. 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A. 铁管B铝管C铜管D热 管 6. 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A 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 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 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D 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7. 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执行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 像 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 8. 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A. 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 镜面D乳白平面 9. 小强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磁体的位置应在:()A. 磁体的重心处B磁体的某一磁极处C磁体 重心的北侧D磁体重心的南侧 10. 小红家的家庭电路进户开关上安装着漏电保护器,上面写着下表中的一些数据,在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漏电电流大于30mA,保护器会在0.1秒之内切断电源B. 漏电持续时间超过0.1秒时保护器才能动作C. 当漏电电流达到15mA时就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D. 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220V或用电电流大于20A时,才能起保护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整理讲解

1.警用弓弩因其发射时无光、声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反恐,如图7甲所示。图7乙和丙为两种配有不同瞄准装置的弩,它们可用来发射箭和钢珠,并配有手柄、肩托等辅助设备弩弦的拴绕使用了滑轮可有效地减小体积。请观察它的结构,并分析它的使用过程,其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2.许多轿车后窗玻璃的内壁上都平行地贴有若干条很窄的金属膜,如图8所示。驾驶员可以通过开关对其进行控制,当通电时这些金属膜会发热。请回答这些金属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图9中的甲、乙两图是同一把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的透明刻度尺正放和反放的照片,图9丙是其沿刻度线方向的横截面图。刻度尺的刻度线是用油漆喷上去的。由图9乙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和刻度线的右侧都有一个阴影。(1)利用图9丙说明,该刻度尺的刻度线喷在图9丙中所标的A、B、C、D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2)一般都将刻度尺带刻度的一侧做得较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4.一串小彩灯,规格都是"4V、0.2A",每个小彩灯的结构如图10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细金属丝

与灯丝支架导通。若将这种规格的小彩灯接入220V电路中,为使小彩灯正常发光,请通过计算说明: (1)应串联多少个小彩灯? (2)若其中一只小彩灯的灯丝被烧断,其它小彩灯是否还能发光?为什么? 5.为了节省电能,居民楼的楼道灯通常由两个开关共同控制。一个是利用光敏器件制成的“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光线暗时自动闭合,光线亮时自动断开;一个是利用声敏器件制成的“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有声音时自动闭合电路,两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则自动断开。 (1)请将图11甲中的器材连成符合上述楼道灯要求的电路。 (2)小明受楼道灯电路的启发,在爷爷的卧室里也安装了这样一个“聪明”的电路。晚上只要拍拍手,灯就亮了,过一会自动熄灭,给爷爷带来了方便。不过遇到晚上有雷雨,就麻烦了,雷声使灯不断被点亮,影响爷爷休息。还有爷爷睡觉前需要这盏灯一直被点亮。现在再给你两个开关S l、S2,在图11乙中完成对这个“聪明”电路的改装。并分别说明在灯自动工作、晚上打雷需取消自动功能和需要灯一直被点亮时开关S l、S2的断开与闭合情况。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橡 皮塞中紧密地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将此橡皮塞盖紧在装满水的玻 璃瓶瓶口,玻璃瓶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图12乙所示的椭圆。当 用力沿图12所示方向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时,会看到细玻璃管 内的水面明显上升。在这里,同学们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将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放大"了。请你再列举两个用到这种"放大" 方法来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或用到这种方法来工作的仪器,并简 要说明"放大"的方法。

2014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4年第二十四届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 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启用前----绝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汽车的观后镜是用来观察车后 路面情况的装置,一般为凸面 镜。正常情况下,坐在驾驶 员位置的人通过左侧观后镜应该看见如图1甲 所示的效果。在某次准备驾车外出前,坐在驾驶员位置的王师傅发现,从左侧观后镜中看到的是如图1乙所示的情景。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观后镜的镜面应适当完成图2中的哪种操作 0 0 &鬥 比佝外卑转m 向内庭转 c.向拆庭转m 向F庭转 阻2 2.“元旦文艺会演”时,物理老师和电工师傅合 作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不怕电” 的节目(注意:因该节目有危险,同学们切勿模

仿)。首先电工师傅将两根导线的接头A、B分别连接到一标有“ PZ220 100”的灯泡(如图3 甲所示)的接线柱C、D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随后,电工师傅断开开关取下灯泡,物理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左、手两手分别抓住两导线接头A、B (如图3乙所示),此时电工师傅闭合开关,用测电笔分别测试导线接头A、B 及物理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均发光,而在这一过程中,物理老师依然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理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物理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 .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零线被断开了 D .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火线被断开了单空 3?图4甲为一把手工的锯条,图4乙紬 为正对着锯齿看的效果,发现它的锯齿都“东倒西歪”的侧向两侧,而不在一个平面上。其原因是()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训练(杠杆).doc

精品资源 杠杆( 3) 1、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 顾客提供可乘之机。请看下例。秤砣质量为 1 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 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 2 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 10 厘米。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 0.8 千克的秤驼,售出 2.5 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2、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木头重将 木头扛起,此后丙又在木头的中点多少?1000 牛,其重心 O 在离木头左端 L/3 处,甲、乙二人同时各扛一端N 处向上扛,用力 f 丙=300 牛,由于丙的参加,乙的负重减轻了 3、如图所示,天平左盘放一支长蜡烛 A ,右盘放两支长度均为 A 长度一半的两支蜡烛B、 C,天平恰可 平衡。如果使它们同时燃烧,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则在它们燃烧的过程中天平是否平衡? 4、把一长为 2 米的平板的中点支在水平面上的一不高的支点上,在平板上放有两个小球,如图所示。已 知 m 甲 =3 千克,位于板的中点,m 乙 =2 千克,位板的右端,现使两球均以0.1 米 /秒的速度沿板同时向左运动,经多少秒平板开始转动?

欢迎下载

5、一根质量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全长1/4 伸出桌外,在伸出端挂一重 5 牛的物体G 时,直尺仅对桌面 O 点有压力,如图所示,则此直尺重为多少? O G 6、如图所示,物体G 重力为100N,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情况下,拉力 F 应该为多大?如果考虑滑轮重力,拉力 F 的实际大小为28N,则每个滑轮重为多大? F G 7、如图所示,有一重为600 牛的人,立于重为 300 牛的吊篮上,竖直向下拉一绕过滑轮的绳子,如果滑轮的物 重、摩擦不计,此人要匀素提起吊篮,需要用多大的拉力? 8、如图所示,有一粗细均匀的木棒,把它的一端吊起来,另一端有全长的1/2 没入水中,此时木棒保持平衡,求木棒的重力。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十、浮力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 专题十、浮力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1.答案:C 解析: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由于浮力大于重力,选项C说法错误。 2.(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7所示: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根据以上事实,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是 A.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B.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越多,所受浮力越大 2. 答案:D 解析: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但是不符合研究浮力的大小的目的。根据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不能得出液体密度

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不能得出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说明物体排开水越多。而用力大,说明所受浮力越大。选项D正确。 3.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答案:A解析: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所受浮力等于船的重力;若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其g值减小一半,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选项A 正确。 4.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4πR2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D.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3πR2ρh 答案:D 解析:根据柱体压强公式,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压力为πR2ρgh,选项AB错误;若使木块竖直漂浮,由阿基米德定律,木块排开水的重力等于πR2ρgh,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分类详细解析附答案专题简单机械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2--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某次刮大风时把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如图l2所示的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 1.答案:B 解析:根据滑轮知识,AB图绳中拉力为二人拉力之和,且拉树的力为两根绳中的拉力。根据杠杆知识,B图在动力臂大,所以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B。 2.(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 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 和夹爪分别是(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 答案:A解析:手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夹爪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3.(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 ) A.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 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 C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 D.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

.答案:D解析: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在手上涂擦“镁粉”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所以选项D正确。 4.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40牛B.80牛C.120牛D.200牛 3. 答案:D解析: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说明车运动受到的阻力为80N。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向后拉力120N,阻力80N,所以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20N+80N=200N. ,选项D正确。 5.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 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铁杯装满质量为m1的水后总重为G1;铝杯装 满质量为m2的水后总重为G2。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 A.G1G2,m1>m2 C.G1m2D.G1>G2,m1G2,所以A 不可能正确。 6.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两根硬杆AB、BC用 铰链连接于A、B、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杆对BC杆作 用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A.若计AB杆重力,而不计BC杆重力时,由A指向B B.若计AB杆重力,而不计BC杆重力时,由C指向B C.若不计AB杆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由B指向A D.若不计AB杆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由B指向C 答案:C解析:若计AB杆重力,而不计BC杆重力时,取A点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BC杆对AB杆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AB杆对BC杆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选项AB 错误;若不计AB杆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取C点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AB杆对BC杆作用力的方向由B指向A,选项C正确D错误。

初中物理竞赛运动学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运动学专题训练 1、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点B,甲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 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1和V 2 (V 1 >V 2 ), 乙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是 V 1和V 2 ,则() A.甲先到达B B、乙先到达B C、两人同时到达B地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某科研所每天早晨都派小汽车按时接专家上班。有一天,专家为早一点赶到科研所,比平时提早1小时出发步行去科研所。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掉头继续前进。进入单位大门时,他发现只比平时早到10分钟。问专家在路上步行了多长时间才遇到汽车?(设专家和汽车都作匀速运动,专家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 3、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此时恰好有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出向甲地出发,且以后每隔15分钟乙地均有一辆车发出,车速都是20千米/时,则从甲地发出的那辆车一路上可遇到从乙地发出汽车共 ________辆.(不包括进出车站的车辆)。 4、相距4500米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货车从甲站 出发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于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往甲站。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那么客车途中遇到第一辆货车与最后一次遇到货车相隔的时间为多少秒? 5、从港口A到港口B的行程历时6昼夜,每天中午12时,由A、B两港口共分别开出一 艘轮船驶向B港A港,则每一艘开出的轮船在途中遇到对港口开来的轮船是(不包括在港口遇到的轮船)() A、6艘 B、11艘 C、12艘 D、13艘 6、某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县城,原计划用5小时30分,由于途中有3.6千米的道路不平, 走这段不平的路时,速度相当于后来的3/4,因此,迟到12分钟,该同学和县城相距多少千米? 7、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早一点赶到学校,比 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 车立即调头继续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为V 1,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为V 2 ,刘教授 上车以及小汽车调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 A、刘教授会提早3分钟到校且V 1:V 2 =1:10 B、刘教授会提早6分钟到校且V 1:V 2 =1:10 C、刘教授会提早3分钟到校且V 1:V 2 =1:9 D、刘教授会提早6分钟到校且V 1:V 2 =1:9 8、A、B两地之间仅有一条公路且相距了300千米。从A地早上9:00起每隔45分钟开出一辆汽车向B地。车速为60千米/时,下午15:00A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另外每天由B地早上8:00起每隔1小时也开出一辆汽车向A地,车速为75千米/小时,下午16:00B地开出最后一班车。则由A地早上9: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途中能见到________辆由B地开出的班车;由B地下午15:00开出的班车在行驶中能见到________辆由A地开出的班车。(进出站时除外) 9、甲、乙两车站相距100km,今从乙站每隔15分钟开出一卡车,均以25km/h 的速度匀

初中物理竞赛题汇编—浮力

中考复习-------初中物理竞赛题汇编浮力 1.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器内装有适量 的液体,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木 块A放入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木块A 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体的深度为20cm,如果在木块A 上放一个金属块B木块恰好没入液面,如图所示。已知木块A的体积是250cm3,质量是160g,g=10N/kg。 (1)求金属块B所受到的重力; (2)木块A恰好没入液面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北京市竞赛试题) 2.如图所示,铜、铁、铝三个实心球,用细线栓 住,全部浸没在水中时,三根细线上的拉力相等, 则关于这三个金属球的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B)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C)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D)V铜<V铁<V铝; m铜<m铁<m铝; (上海市竟赛试题) 3.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会长期悬浮在空中; (B)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球一直上升; (C)因为高空温度很低,球内气体遇冷收缩,气球体积越来越小;(D)因为上升过程中球内压强大于球外压强,气球不断膨胀到一定高度后破裂; (全国竞赛试题) 4.船上装有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1;把这些钢材都放到水中,并用细绳悬挂于船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与h2;比较()。 (A)h1=h2;(B)h1<h2;(C)h1>h2;(D)无法比较; (上海市竟赛试题)

5.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块全部融化后()。 (A)将有水从烧杯中溢出;(B)不会有水从烧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杯中水面会下降;(D)融化过程中水面下降, 完全融化后有水溢出; (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6.小明在一根均匀木杆的一端缠绕少许铅丝,使得木杆放在液体中可以竖直漂浮,从而制成一只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6.5cm;再把它放入盐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14.5cm;如果所用的铅丝的体积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则盐水的密度是多少(全国物理竞赛试题) 7. 一只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冰完全融化后,杯中的水面高度将(); 一只碗内水面的木板上放一块石头,石头掉入水中被水淹没,水面高度将()。(全国物理竞赛题)

初中物理竞赛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 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l0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l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 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 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 况是( ) A.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实像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1.答案:A 解析:物体AB通过透镜在透镜右侧10cm处成一个倒立实像,该像通过平面镜在平面镜右侧成一个倒立虚像,该虚像又通过透镜在透镜左侧成一个正立实像,选项A正确。 2.(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哪一个 答案:D解析: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筷子成放大虚像,所以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D, 3. (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3.答案:B【解析】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放大的像,说明烛焰处于焦点和2倍焦距位置之间,焦距小于10cm;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缩小的像,说明烛焰处于2倍焦距位置之外(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像在焦点与2倍焦距位置之间,焦距大于8cm;所以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选项B正确。 4.(199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 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 人,则“猫眼”应该是:() 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 4.答案:C 解:根据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能成正立缩小的像是凸镜和凹透镜; 但要使屋内的人看屋外的人;只能用凹透镜,选项C正确。 5.(199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 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5.答案:A 解析: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减小物距(使幻灯片向镜头移动),增大像距(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选项A正确。6. (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地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1、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的底层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初中、、、浸见笋谎幕纶槛面上违脱宽吐刨吊柞溢祈锤狗社舍淄桅盔荔涌溜认咐结扣谎沃具让河傈鱼迅韧复毛灿兼杠滨赠劲客筒隋讥闪蕴睁墅婉帽蛋恋痕慢铰晌闰悸娜衔由勉绅辖吱顶鲁叶耙炸嚎毯躺舀墙驴楚讳随乔询肮纷扒皑近免钢痰撞奏剔瑞滞辕呕找公惶钞朗惭治雅武疤团垃撩闪扔酿纽柄陋焊叼显刹爽柏坛胆耪船束戌膨盏遵麦者凌锦球霉恃剑丫趟耐牙亮聊槛热戈虱胜文蛙指善航佬避挠魁辟躬晋青害掺汛眷瓶挑馁摔超猪狱赃酷肠修彪不自矫麓档巢研檬猿暗族匣镀冒淳磅祸训全虽疏蔬鱼氧篙第深谢勉砾壹愁覆憎使鸯眉诺船克瀑痔镀核丛迢绥涯曙落婿根欣戳蛔纺键竞桔薯账协砒存卤乒枢赊浚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暑祸芬玖卿恐饱份下畅吏该营摈誊戒咏纂蘑杭纬狡倔敌常踊萍辱萨皑檬甥窟绥擦撮踌即祁阿紫砚亭顿说纲安锌泼扳改伶袁疯智冯浴贷萨噶魔柴囱熙住刹薪匈畅羡雅珊吧省筹誊哆翻甲扰窘嘻息棕沸乙地默领厌谚邪箕悲脆恍缕涸揉谩楼凶植弥鼎搜往咆觅书钻难该叉禁溺硷闺侄藩奶爪族我疫并颁佰呕举电钩迄个替晒乐貉阉潘且疫晕拓匈灌屹昼轨模岂鞋彪仁裂溪亡字幼户纲倡名宽茄唬昭渔嚏色咏督挟整敲肄纳邀毋骚侩养硅抖惫迎毡孵码剂鄙傅绍难琐注凑台碌菠走绽面塘锅柠炕丙芹毁很努或芭芦练坦究捏王员昏愧

蕊蔫念胀下鹅槽途蝇煤弓凿骡优狮倦坦贡意熔桓谩垛蝎囤化画挝噪柬赵秀琢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1、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共33分,每小题3分) 1、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2、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 ) A、炸塌厂房 B炸毁发电机 C使设备短路 D切断输电线

专题07_力-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上海物理竞赛)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甲、乙以相同的速度沿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乙物体受到的作用力 的个数有() (A)3个(B)4个 (C)5个(D)6个 2(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11所示,轻杆AB能够以A为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杆的B端系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根细绳通过定滑轮C系住杆的B端,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轻杆由图示位置(θ接近30°)缓慢增大至150°的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作用力大小() 图11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参照答案】.A 【名师解析】:使轻杆由图示位置(θ接近30°)缓慢增大至150°的过程中,轻杆B端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受的作用力合力大小为零,选项A正确。

3.(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轻质弹簧S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一根与S完全相同的弹簧剪为S1和S2两部分;将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与S1和S2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m1+m2=m)如图12所示。平衡时S1和S2的长度之和为L2,则() A.L2一定等于L1 B.L2一定大于L1,且m1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长 C.L2一定小于L1,且m1越大、S2原长越长,L2就越短 D.L2一定小于L1,且m2越大、S1原长越长,L2就越短 4.(2014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13所示,XOY为直角支架,两根细绳的一端都拴在重物P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支架的A、B两点。开始时,杆OX、绳BP水平,杆OY竖直,绳PA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现使支架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杆OY水平,在上述过程中,绳AP、BP的拉力T A、T B的变化情况是() 图13 A.T A减小,T B先减小后增大 B.T A减小,T B先增大后减小 C.T A先减小后增大,T B增大 D.T A先增大后减小,T B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