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车拼装注意事项

四驱车拼装注意事项
四驱车拼装注意事项

四驱车拼装注意事项

四驱车的拼装1、阅读说明书2、组装前的准备读完了说明书,你就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准备工作了。像组装时所必须各种工具、润滑油等等,都要准备齐全,否则你很有可能因为缺少某件工具或某个元件而不得不终止组装工作,这是最令人不愉快的。另外,你还要准备一个尽量大一点的工作台,供你摆放零件、工具等。工作台上最好在铺上一条毛巾或一小块地毯,在组装过程中,你可以把一些细小的螺丝、轴承等零件放在上面,这样可以避免零件滑落、丢失。3、修剪零件,组装车模现在你可以开启包装袋,组装车模的各个部件了。一部四驱车通常都有几十个零件,其中有许多是注塑制品。为了制造方便,常常是许多个零件排布在一个模具上同时制出。这样的零件就要用小刀或剪钳一件一件切下来,并且把残留的一些毛边、毛刺用刀小心地修整,毛边修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模型车的行驶性能。注意:不要简单地用手把零件拧下,这样有可能损坏零件。生产车模套件的厂家通常按模型的结构将零件分袋包装,不要一下子把包装袋都打开,可按说明书的顺序,打开一个包装袋,组装好一个部件后,再打开另一个包装袋进行组装。通常的顺序是。在组装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螺丝是少不了的。当然,这些在套件中都已齐备。你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部件使用的螺丝也可能不同,组装时就很容易搞错。有些爱好者就是因为不小心装错了螺丝而弄坏了零件。4、美化车壳5、组装后的检查、试车、修正五、四驱车改装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怎么样防止四驱车飞车?飞车让许多车手痛失成绩。为此要考虑以下的问题:(1)导向轮是引导四驱车在轨道内正常行驶的部件,但是如果导向轮安装角度不当的话,在四驱车行驶到一定速度时就会出现飞车。为了有效防止飞车,就可以把前导轮的下倾角加大一些,这样四驱车在行驶的时候会有一个下压力而不让车头抬起来。(2)也可将轮胎打磨到正圆,四驱车在行驶的时候就不会跳动也就不容易飞车了。(3)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于车子急速飞出跑道产生的撞击力非常大,所以观看时请不要靠近跑道,接车时也请尽量采用接车器。

仔细看拼装图,看清楚零件在什么位置(通常有数字的,而且板件上也有数字),对应数字剪下零件,再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拼起来

子午线轮胎的性能特点与使用注意事项

摘要: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抖交轮胎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但使用不当会降低使用寿命,影响 运输效率。重点阐述了子午线轮胎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提高人们对子午线轮胎的认识。 子午线轮胎的帘线与轮胎的中心线成直角径向半圆形排列,就像地球的子午线,故称子午 线轮胎。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相比弹性大、耐磨性好,可使轮胎寿命提高30%~50%;滚动阻力小,可降低油耗8%左右;附着性能、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大。子午线轮胎的使 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农用拖拉机上也有广泛应用。全国轮胎总产量为5.65亿条,其中子午线 轮胎产量5.15亿条,斜交胎产量0.5亿条,子午线轮胎占有率达91%。但子午线轮胎也有其 弱点,使用尤其要注意。正确使用对于延长子午线轮胎使用寿命和提高运输效率均有重要的 意义。 1 子午线轮胎的性能特点 (1)缓冲性能好(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好)。子午线轮胎的设计使帘线的刚度得到充分的 释放。通常子午线轮胎只需斜交胎一半的帘线层就可获得同样的刚度。而轮胎的帘线层越少 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就越好。子午线轮胎的帘线不仅少而且不交叉,无切面应力,胎冠较软, 胎侧薄,气压低,能很好地吸收和缓冲不平路面的冲击,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2)安全性好。子午线轮胎接地面积大,附着性好,胎面滑移小,对路面单位压力小, 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子午线轮胎的胎压低,没有内胎,没有内外胎的摩擦,行驶中轮 胎的温度低于斜交胎,爆胎的概率明显低于斜交胎。斜交胎一旦被扎破,轮胎就会很快泄气,驾驶员处理不当,很容易翻车。子午线轮胎内壁上有一层没有硫化的橡胶(白黏层),若扎 了钉子,白黏层会粘住钉子,使放气的速度明显降低,驾驶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处理。 (3)附着性好。子午线轮胎的扁平率小,胎冠较宽,增加了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改善了 路面的附着力,保证了车辆的抗侧滑能力,减少了胎面与路面的摩擦损失,降低了滚动阻力,使轮胎的使用寿命延长。车辆行驶阻力60%来自空气阻力;25%来自轮胎与路面的阻力;15%来自车辆零部件内部摩擦。使用胎冠较宽的子午线轮胎可有效地减少胎面与路面的摩擦阻力,达到节油的目的。 (4)寿命长。子午胎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斜交胎分有带束层和没带束层的两种)不易刺穿,行驶变形小(胎冠和胎侧不易产生裂纹),可降低油耗3%一8%。帘线层少,胎侧薄,缓冲性能好,散热好,再加上没有内胎(没有内外胎之间的摩擦),胎面滑移率小。所以,跑长途时爆胎概率明显小于斜交胎。径向弹力大,缓冲性能好,在承受侧向力时,接 地面积基本未变,在高速转向和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好。 (5)子午线轮胎的缺点。胎侧较软,容易裂口。胎圈容易损坏,胎圈损坏后无法密封, 必须更换。胎侧软,车辆行驶中侧向稳定性较差。 2 使用子午线轮胎时注意事项 (1)使用中最好全车都装用子午线轮胎,或单独后桥上使用,但不能单独前桥使用子午胎,后桥用普通斜交胎,也不能与普通斜交胎混装于一个车桥上。 (2)正确换位使用轮胎可延长20%的使用寿命。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交叉换位,子午线 轮胎帘线有方向性,交叉换位会增加行驶中轮胎跳动量。车辆在水平的道路上直线行驶,如 能有一个手指头搭在转向盘上车辆就可以保持直线行驶,而两手离开转向盘30~50 m之内车辆就会跑向一边即为行驶。造成这类故障的原因较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带束层和帘线层不平整,使轮胎变成锥形(肉眼看不出来),维修时,两前轮换位即可排除此故障。

教科版科学六上《神奇的小电动机》word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神奇的小电动机》word说课教 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奇异的小电动机》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第3单元第5课。本单元的教学是从“电和磁”课题开始的。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电能够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电磁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磁铁和电磁铁的性质研究最简单的直流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认识到小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成动能。本课内容要紧有两部分: (1)观看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学生观看课前预备的小电动机,结合课本阅读,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培养观看能力。 (2)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隐秘。在了解小电动机构造的基础上,大胆猜想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利用预备好的学具进行自主探究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教学目标 依照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以及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知识体会的储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科学概念:明白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部分观看、整体观看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依照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断通了电它什么缘故会转动; (3)经历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合作按步骤做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隐秘的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爱好。 3、本课的重、难点 本课重点:(1)用分部分观看和整体观看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经历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隐秘的实验过程。

本课难点:经历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隐秘的实验过程 4、教学预备: 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已撬开锁片)、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亮胶 教师预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导线、大头针 二、教法选择:为了较圆满完成本次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综合本课特点,要紧采纳:1、观看法:通过指导学生细致观看,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探究式实验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隐秘。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经历观看、猜想、验证、表达等。整个学习过程差不多上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是充当他们的引导者、组织者,如提示观看的重点、实验的步骤等。 三、学法指导: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紧完成三个活动: 1、观看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通过实物观看,参照课本阅读,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2、猜想,猜想小电动机什么缘故会转动起来; 3、检验猜想:按照书上的方法步骤,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进一步了解阻碍转子转动快慢与方向的因素。 这节课要教给学生善于观看、善于动手、善于摸索的科学学习适应,教给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作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的科学学习方法。要紧指导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小电动机各部分的名称及换向器的作用; 2、自主探究实验:指导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观看、实验,互相合作。如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刻交给学生观看、实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观看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交流,作出分析判定,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激发对科学的爱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要紧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提供他们能直截了当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本课时遵循这些理念,让学生经历“观看—猜想—验证—表达”的过程,开展以小组合作、自主学

轮胎基本常识

轮胎的基本功能 轿车胎标识(胎侧模拟图)- General Car Tyre Markings

轮胎基本术语及定义 - Basic Tyre Terminology

1、总直径(Overall Diameter) 在无负载时,充气轮胎的总直径。 2、名义轮毂直径(Nominal Rim Diameter) 轮辋胎唇座的直径(如:14、15、16英寸等等)。 3、总宽度(Overall Width) 在无负载的轮胎断面的最大宽度,包括胎边的标志及防擦线所增加的宽度。 4、断面宽(Section Width) 无负载时,充气轮胎胎边外侧之间的宽度。 5、断面高(Section Height) 无负载时,轮辋胎唇座到胎面外表面的距离。 6、负载时横截面高(Loaded Section Height) 负载部分的轮胎胎面到轮辋胎唇座的距离,或者等于轮胎负载半径减去一半的轮辋直径。 7、自由半径(Free Radius) 在负载下,没有变形的车轮情况下的车轮半径。 8、静态负载半径(Loaded Radius)在特定的负载及充气压力的情况下,中心轴到轮胎与陆地支撑面的距离。 9、胎面宽(Tread Width) 轮胎胎面与地面接触的宽度。10、变形量(Deflection) 自由半径减去静态负载半径。 注:扁平比(Aspect Ratio) 扁平比=断面高/断面宽×100% 轮胎的扁平比代表着轮胎断面的高和宽的尺寸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每公里旋转圈数(Revolution Per Km) 轮胎滚动时每公里改变旋转的圈数(Revs/Km)。该数值会因负载和充气压力不同而改变。 滚动周长(Rolling

奥迪迷你四驱车比赛规则

奥迪迷你四驱车比赛规则 发信站: 何方舟(2006-4-11) 第一部分:竞赛车 一、竞赛车的种类: 仅限奥迪制造的迷你四驱车、超级迷你四驱车、全罩式迷你四驱车,非奥迪“双钻”牌 或假冒奥迪的四驱车禁止参赛。 二、赛车结构: 所有参赛车必须为四轮驱动,仅靠前轮或后轮驱动的赛车不准参赛,车身必须贴有彩色 贴纸或喷涂鲜明颜色,以便识别。真空成型的自制车身、缺乏真实感的车身,如导管框 架制作的车身等不准参赛。参赛车仅限于由选手自己组装。 三、参赛车的车体规格尺寸: 车体规格尺寸如下规定,所有车型适用。 最大宽度:105mm以内,含导轮等附属品。 全高:7mm以下,从路面开始测量,包括尾翼等附加零件。 车长:170mm以内,含龙头,凤尾及平衡杆。最低离地距离:1mm以上,从路面起到底盘 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最小重量:99g以上,含电池、马达。 前后轮(轮胎已装上)直径:35mm-22mm;宽:26mm-2mm。 导轮装备:左右合计共8个以内(平衡杆导轮不包括在内)。 四、马达: 竞赛车仅限使用奥迪出品的各类型竞赛用FA-130马达、大扭矩类型马达、高转速类型马 达,综合类型马达。允许对马达进行改造:转子——矽钢片、线圈匝数及线径;定子— —强磁钢和两端轴承、电刷等。但有时针对某场比赛或比赛轨道,对马达提出限制,具 体情况请留意赛前通知。 五、电池: 仅用使用奥迪出品的AA型(五号)电池二节,种类限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碱性电池。 电池外侧或盖子破损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使用。注:个别赛事会指定使用某种 电池,报名时请留意。 六、改造: 竞赛车的改造有如下规定(本规定未包含的改造,由主办单位决定参赛与否)。 底盘改造:允许以轻量化为目的而进行的雕空式开扎,但须保留厂牌标志,允许加装奥 迪制造的零配件。如无特别规定,允许使用自制零件(但自制底盘及车轮、车毂除外) 。 齿轮的改进:允许以轻量化为目的所做的雕空及内装轴承,但是驱动用齿轮组必须按规 定组合使用。对于电池座配件等电气系零件,只能使用原来的套件或者升级零件,不允 许焊接或者改造。任何有可能弄脏跑道的改造均不允许参赛。 第二部分:轨道模型 一、轨道模型四驱车的技术规定: 车体外部尺寸(含安装好的零件):车长:≤170mm;车宽:≤105mm;车高:≤70mm。 全重:≥909(包括电池)。 车轮:直径22mm——35mm;宽度8mm——25mm,必须装有轮胎,不允许仅靠轮毂直接接触

劳技课教案

通用技术(劳技) 教学课题:单片机控制实验——控制玩具四驱车

劳技课教案——小家电的使用 一、【教学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了解家用电器铭牌和说明书的基本要素及其含义;二是能设计合理使用小家电的顺序;三是学会根据产品说明书正确有效的使用家用小电器。 本节教学思路是通过自主学习展示厅中的图片、文字和信息库中提供的有关安全使用小家电知识和信息,了解家用电器铭牌和说明书的基本要素,为掌握使用小家电技能做铺垫。在以蒸汽枪为例的操作实践中,教材通过一系列规范明确的操作示意图和教师的示范操作,详细讲解小家电的使用技能,使学生从中明确掌握小家电的使用顺序,体会和领悟正确有效使用电器产品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通过范例学习,能把学到的技能进行迁移,达到设定的教学目的。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组内交流讨论自带小家电的性能和使用顺序,使学习的领域更广泛,迁移能力也会加强。 本教学要突出的重点是:能根据产品说明书,正确有效地使用家用小电器。 具体措施: (1)指导学生自主解读展示厅、信息库的图片、文字的信息,了解有关小家电的使用必备知识,为掌握技能做好知识辅垫。 (2)通过对教材中“蒸汽枪”示范载体的观察和分析,知道“蒸汽枪”熨斗的正确使用顺序,再按照自带小家电说明书,设计符合自带小家电的使用顺序,把“蒸汽枪”的使用技能迁移到自带小家电或其他小家电的使用操作过程中,并能按照小家电的特性加以改进。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能分析各种使用说明书,设计正确使用小家电的顺序。 突破难点的措施: (1)通过小组讨论设计使用顺序,借助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地解决设计难点。 (2)教师利用多媒体把难点作为典型示范突现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大家开动脑筋,寻求突破难点的金点子。 (3)针对这节内容对学习有困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铭牌的各项含义,能看懂家电产品说明书,并能根据某一说明书简单描述该家用小电器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参照产品说明书,正确有效地使用家用小电器 3.能通过信息收集,正确选择所需家用小电器

轮胎使用注意事项

轮胎使用注意事项 轮胎花纹知识: 一、纵向花纹阻力小、速度快,适用于水泥、柏油等路。 二、横向花纹抓着力强、爬坡性能好,适用于一般路面。 三、混合花纹结合纵向花纹和横向花纹的特点,适用于多种路面。 四、越野花纹适用于无路面或条件差的路面。 五、胎面花纹磨至磨耗标志时,应停止使用。 轮胎充气气压注意事项: 一、轮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气压负荷对应表”的气压充气。 二、轮胎充气后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及时修理。 三、轮胎在使用中必须保证内压正常。长时间运行或作业时,应定时检查轮胎气压;长时间停车时,前后轴必须架起。 四、压偏高,轮胎易磨冠、冠爆;气压偏低,轮胎易变形、碾坏。 五、胎并装时,两胎的充气一致,不能一个气压高,一个气压低.实心轮胎必须保证轮胎花纹高度一致,禁止新旧轮胎混合使用。 六、用气压的公差范围应符和下列规定: 使用气压的公差范围: 轮胎类型公差 轿车轮胎正负10kpa 载重汽车轮胎正负20kpa

工程机械轮胎正负30kpa 轮胎适用指南 新车配套时,同一车辆应配同一厂牌轮胎;更换轮胎时,力求同一轴上装同一厂牌、规格、层级、花纹的轮胎;不允许斜交轮胎与子午线结构混合装配。 特别提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广大客户更换免维护实心轮胎。 定向花纹轮胎安装时,应注意胎侧上箭头标识上所指示的旋转方向,经常在硬路面上行驶,则从动轮(如前轴或挂车轴上的轮胎)的轮胎反方向安装,无路面行使或野外作业,则不必反方向安装(反方向安装的前轴轮胎)。 轮胎的负荷(L)能力与充气压力(P)的0.585乘方成正比,气压高负荷大,气压低负荷小。在安全范围内,气压每增加或减低10%,则负荷相应增加或减少5%,用户可更据自身车辆载货速度,将气压调整为与负荷对应的气压。特殊环境下(如沙漠、沼泽地),允许调低气压,降低接低比压,强化通过能力。气压降低负荷能力下降,使用寿命下滑。通过低速行驶可相应增加轮胎负载力。 双胎并装时,双胎的气压力求相等,否则,负荷将易增加到较高气压的轮胎上,导致人为的超负荷。但是,如经常行驶在拱度较大路面,并装的外档轮胎气压可高于内档气压0Kpa。车辆或机具,运输或作业的速度与轮胎的负载力是相关的;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速度降低负荷提高,速度提高负荷下降作业或运输在非公路环境下,认定的

四驱车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四驱车UG三维设计 系别: 机械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 年级: 2009级 姓名: 向卓军 学号: 200943000073 指导教师: 谢晓华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在UG软件设计平台上完成玩具四驱车的三维造型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对四驱车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造型设计和着色渲染,最后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虚拟装配、动态仿真、全局干涉检查。通过对四驱车的系统设计,肯定了UG软件在造型设计、基本特征创建、组件虚拟装配、动态仿真、着色渲染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并精确证明了UG软件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UG、三维造型设计、零件装配、动态仿真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3) 第二章:UG的简介 (4) 第三章:驱车的造型设计 (6) 3.1四驱车的地盘设计 (6) 3.2四驱车的上盖设计 (6) 3.3四驱车的车轴及车轮设计 (7) 3.4四驱车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7) 3.5四驱车电动机设计 (8) 3.6根据底盘设计出导轮,以及螺钉 (9) 3.7尾部的锁紧装置 (9) 3.8其他固定发动机和齿轮保护结构导电片及整体装配 (9) 第四章四驱车的运动仿真 (10) 第五章工程图 (12) 第六章爆炸图 (14) 第七章设计小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纯功能性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的形态、人性化的设计成为大众首选的时尚,二十一世纪是设计的世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色的造型设计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创造产品的个性,提升品牌的价值,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1、1产品概述——迷你四驱车的起源 1982年日本将专业竞技用的无线电摇控赛车加以缩小,去掉转向及摇控装置,成功制造了第一台微型的四轮驱动的赛车,英文的“MINI”,中文是微型的意思。其谐音乃“迷你”于是人们喜欢将微小的东西都叫“迷你”。迷你赛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仿真、新颖的外型、强大的动力,闪电般的速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风靡了日本。 随着迷你四驱车品种的不断发展,游戏及比赛器材、项目的不断完善,四驱车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发展起来,日本政府从87年开始正式承认四驱车比赛为国内体育模型正式项目。并每年举行两届“日本杯”迷你四驱车大赛。90年以来在日本还先后举行了三场国际性的迷你四驱车大赛,参加的有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地区。 90年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18、16、19三种系列的迷你四驱车。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产品质量方面已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水平,某些方面超过了日本,但价格却是日本的1/3。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四驱车迷已超过千万。 迷你四驱车是按真车缩小32倍,以130电机和两节5号电池为动力的四轮驱动模型车,简称四驱车。英文:4WD。

驱车的拼装教案

《四驱车的拼装》 教案背景及分析: 别看车辆小,它包括:底盘、动力类配件、传动类配件、平衡类配件和辅助类配件。动力类配件:为四驱车提供驱动力所涉及的相关零部件。如电池、马达及马达自身改造所需配件、电池片、电池散热片、马达散热片等。传动类配件:为四驱车提供动力传动所涉及的相关零部件。如齿轮、传动轴、六角轴、轮毂、轮胎、轴套等。平衡类配件:四驱车在轨道内保持平衡、坚固及顺利行驶所涉及的零配件。如护架、底盘、龙头、凤尾、导轮、补强板、蛙腿等。辅助类配件:四驱车维护、保养、装饰、运输储存及其它组装改造所需的设备、零部件或原辅材料。如润滑油脂、螺丝组、葫芦头、充电器、放电器、工具箱、五金工具、车面等。 通过四驱车的拼装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他们机械方面的知识,可谓“玩中学,学中玩”,长期以来,各地市每年都举行“四驱车拼装”比赛。 四驱车比赛是一项竞技、科技、健身、益智、娱乐融于一身的体育项目,通过对四驱车模的拼装和改造,使学生对机械知识和电学知识产生兴趣;而四驱车所提倡的竞技精神则可以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其坚韧的毅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四驱车的各种配件。 2、能正确地组装四驱车的各个部件。 3、初步尝试如何调试四驱车的导向轮。 4、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与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正确地组装四驱车的各个部件。 难点:正确地安装传动齿轮和导电接触片。 三、教学准备 1、几辆安装好的四驱车。 2、尖嘴钳、斜口钳、美工刀、镊子、螺丝起、电池、工具箱。

3、四驱车的各种配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展示安装好的四驱车并提问:“这些四驱车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2、仔细观察手中的四驱车并思考:“如果你是制作者,你将如何完成四驱车的组装?”。 (二)教师演示组装方法 1、教师演示齿轮和传动轴的安装。(齿轮种类有:小齿轮、大齿轮、标准齿、高速齿) 2、教师演示轮毂的安装。注意不要漏装轴套和塑胶介子 3、教师演示马达和齿轮的安装。 4、教师演示开关和导电接触片的安装。把开关从车子底盘内部装入 5、教师演示导向轮和电池的安装 (三)学生动手实践 1、学生安装齿轮和传动轴:A、装上齿轮和传动轴。B、安装传动齿轮,接受传动部分的动力并传至驱动车轮。 2、学生安装轮毂:A、认真地切剪零件,要把切完后的零件切口凹凸不平多余的部份去掉。B、安装轮毂,轮胎,轴套,塑胶介子。 3、学生安装导电接触片 4、学生安装马达和齿轮的安装 5、学生安装开关和导电接触片的安装:A、把开关从车子底盘内部装入B、把开 关导电接触片装入(注意导电接触片的左右方向不要装反) 6、学生安装导向轮和电池的安装:把导向轮安装于车头和车尾,减少车身与轨道立墙间的滚动磨擦、提高车速。 (四)交流学生作品 1、展示学生作品。 2、互评学生作品。 (五)学生讨论 1、为什么要装导向轮?

轮胎的保养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12 轮胎的保养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通 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轮胎的保养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抓好例行的保养,气压的测试等。每日对轮胎的外观进行检查,发现小的石头扎入及时取出;避免石头扎入或者产生局部的割伤剥离;保持轮胎在冷态状况下的标准气压值。 (2)前束的调整。卡车前束的正常与否很重要,如果前束不正常它会造成两前轮局部急剧磨损。所谓前束不正常就是两前轮不平行,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前轮内八字和外八字形状。它的后果是出现轮胎偏磨,轮胎提前报废。所以要经常测试两前轮胎两侧的花纹深度,发现磨损异常,及时安排调整前束。 (3)轮胎的换位。使用好轮胎,发挥每条轮胎的使用价值,轮胎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要进行合理的换位,使胎面受到均匀的磨损。在矿山,尤其是前轮换位更为重要,涉及到安全。 一般前轮花纹使用到新胎40%左右后即可进行换位。拼装到后轮上的两旧轮胎相互之间花纹的高差也不能超过

UG-四驱车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四轮驱动赛车

目录 一概述 (5) 1—1玩具的市场调查 (5) 1—2四驱车简介 (5) 1—3开展玩具四驱车科普活动的社会意义 (6) 1—4玩具四驱车开发的前景 (6) 1—5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 (7) 二玩具四驱车的UG实体建模 (8) 2—1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2—2 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2—3 电机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3—2 车身的基本套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3—3 车壳的实体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4—1玩具四驱车零部件的UG实体图 (25) 4—2玩具四驱车的装配图 (33) 4—3玩具四驱车的爆炸图 (34) 三、结论 (36) 四、参考文献 (37)

整机设备的装配工艺注意事项(整理)

第一章整机装配工艺 第一节安装的技术基础 安装是将电子零部件按要求装到规定的位置上,其基本要求是牢固可靠, 不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 避免碰伤机壳, 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覆层, 不能破坏整机的绝缘性, 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要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1.保证安全使用:电子产品安装,安全是首要大事。不良的装配不仅影响产品技能,而且造成安全隐患。如螺钉固定时,压住电源线,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源线绝缘层破坏造成“漏电”事故等。 2.不损伤产品零部件:安装时由于操作不当不仅可能损坏安装的零件,而且还会殃及相邻零部件。如面装开关时,紧固力过大造成开关变形失效;面板上装螺钉时,螺丝刀滑出探究擦伤面板;装集成电路折断管脚等。 3.保证电性能:电气连接的导通与绝缘,接触电阻和绝缘电阻都和产品性能、质量紧密相关。如:安装者未能按规定将导线绞合镀锡而直接装上,从而导致一部分芯线散出,通电检验和初期工作都正常,但由于局部电阻大而发热,工作一段时间后,导线及螺钉氧化,进而接触电阻增大,结果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4.保证机械强度:产品安装中要考虑到有些零部件在运输、搬运中受机械振动作用而受损的情况。如:大质量的零部件,仅靠印制板上焊点难以支持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引脚折断等。 5.保证传热、电磁屏蔽要求:某些零部件安装时必须考虑传热或电磁屏蔽的问题。如:功率管装配时,由于紧固螺钉不当,造成功率管与散热器贴合不良,影响散热。 第二节常用线材及辅助材料 一、常用线材 1. 电子装配常用导线有三类,如图:

1) 单股导线,绝缘层内只有一根导线,俗称“硬线”容易成形固定,常用于固定位置连接。漆包线也属此范围,只不过它的绝缘层不是塑胶,而是绝缘漆。 2)多股导线,绝缘层内有4~67根或更多的导线,俗称“软线”,使用最为广泛。 3)屏蔽线,在弱信号的传输中应用很广,一般叫同轴电缆导线。 2.导线焊前处理 1)剥绝缘层:导线焊接前要除去末端绝缘层。可用剥线钳或简易剥线器工具或专用机械设备。 2)剥线时要注意对单股线不应伤及导线,多股线及屏蔽线不断线,否则将影响接头的质量。 对多股线剥除绝缘层时注意将线芯拧成螺旋状,一般采用边拽边拧的方式,见图: 导线预焊:见下图,预焊是电线焊接的关键步骤。尤其多股线如果没有预焊的处理,焊接质量很难保证。上锡时要边上锡边旋转,旋转的方向与拧合方向一致。注意焊锡浸入绝缘层内,造成软线变硬,容易导致接头故障。 二、焊片、插针与器件引脚、导线焊接 1. 导线端头绝缘层剥去10mm ,用烙铁将其上锡; 2. 焊片、插针与导线焊接时,将导线端头置于焊片或插针焊接点上,用尖嘴钳把焊片或插针两边包住端头后,进行焊接; 第三节导线连接、导线焊接 一、导线之间的连接以绕焊为主,见下图的操作步骤:

工业机器人设计--自动往返小车设计说明书

工业机器人设计(论文) 题 目:自动往返小车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 月 日

目录 第1章电动小车的改进方案 (1) 1.1设计思想来源 (1) 1.2改进方案 (1) 第2章自动往返小车的结构设计 (3) 第3章制作准备 (4) 3.1工具准备 (4) 3.2材料准备 (4) 第4章制作自动往返小车 (5) 4.1 制作小车底板 (5) 4.2 安装直流电机 (5) 4.3 焊接与安装电源 (6) 4.4 制作与安装活塞式开关 (6) 4.5 组合安装 (7) 第5章自动往返小车的调试 (8) 5.1 小车行驶时的噪声很大 (8) 5.2 小车的活塞式开关反应不灵敏 (8) 5.3 小车的触点不能接触并保持 (9) 参考文献 (10)

第1章电动小车的改进方案 1.1设计思想来源 现实中有很多电机驱动的玩具小车接通电源后只能快速向前运行,当期遇到障碍物时却不能回倒,进行反向运行。因此若想让小车能够在撞到前方障碍物时能够返回,必须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改进。 1.2改进方案 电机驱动小车改进前是利用单相开关控制3V直流电源的通断,进而控制小车电机的回转运动。 小车基本的改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马达的改造、车体的改造、控制系统的改造和电池的使用改造。 (1)马达是小车的核心部分,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因此,马达性能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小车的行驶速度,所以要提升玩具小车的速度,首先就应该从选配高性能的马达开始。 (2)速度提升了,自然车身的强度也要跟上,不然小车的配置可能无法承受高速度带给车身的强大撞击力。 (3)控制系统则是小车运动方向和速度改变的指挥中心。 (4)马达高性能的发挥依赖于能提供充足电力的电池,所以选择高性能的电池也是重要考虑点之一。

四驱车模比赛竞赛规则

四驱车模比赛竞赛规则 一、轨道模型四驱车及有关规定 1.1 轨道模型四驱车的技术规定: a.车体外部尺寸(含安装好的零部件): 车长:≤170mm 车宽:≤105mm 车高:≤70mm 车底最低处与跑道面距离不得小于1mm 。 b.全重:≥90g (包括电池) c.车轮:直径22mm—35mm ;宽度2mm—25mm ,必须装有车胎,不允许轮毂直接接触跑道。 d.电机:使用一个130 型电机,内部零件可以改造,但必须符合总决赛专用马达(130 型电机)检验标准(见本规则附件)。 e.电源:限用两节奥迪电池,且电池负极端必须刻有“AULDEY” 的奥迪标志。 f.外观:车身必须贴有彩色贴纸或喷涂鲜明颜色,以便识别。参加全国总决赛选手的赛车必须配备2 个不同颜色的车身外壳(深、浅颜色各一个)。车身外壳不得进行镂空改造。 1.2 参赛车辆必须由参赛者本人组装完成。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如认为有必要,可随时抽查参赛者组装车辆的能力,以确认其真实性。对不能独立完成组装赛车的运动员,经裁判长批准,可取消其参赛资格。 1.3 每一部赛车只能供一名参赛者使用。允许参赛者准备数辆备用车,但必须于赛前进行审验登记,否则不能用于比赛。比赛过程中不对赛车进行审验登记。 1.4 采用经批准的奥迪模型四驱车套材及零部件。不允许采用自制零部件,但允许在奥迪零部件基础上进行改造。底盘可以加固或减轻,但须保留厂牌的标志。不得去掉齿轮箱盖,除未经改造的标准滚珠轴承外,金属滑轮周边必须有胶圈。改造后的车辆,其外部尺寸和重量应符合规定。对跑道或人身可能有伤害的车辆和零部件不能用于比赛,螺钉末端外露部分的长度不得超过1mm 。 1.5 允许采用非奥迪的标准滚珠轴承,但规格尺寸及封装形式与奥迪滚珠轴承一致,如有不同或对其改造者不允许用于比赛。 1.6 轨道模型四驱车必须为四轮驱动。 二、跑道及有关规定 2.1 比赛必须在专用跑道上进行,跑道形式和规格由赛会统一规定。 2.2 跑道的技术要求: a.跑道宽度≥115mm 隔板高度≥50mm b.跑道交* 处或斜坡处,其宽度和高度可适量增大,但不能减小。

组装四驱车(一)

教学设计

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四驱车模竞赛运动集力学、机械学、电学、电磁学、材料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美学、行为学为一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是培养青少年动手技能的好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非常重视。从96年开始将此项活正式列为第年的车模比赛活动。这样,一个蓬蓬勃勃的四驱车科普活动在全国普遍兴起。 可以掌握大量有关汽车制造、汽车构造及汽车驾驶的知识,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振兴祖国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汽车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标准。汽车工业与其它工业如机床、仪表、仪工、冶炼等行业息息相关。从汽车的各个发展阶段看,各个时代的汽车代表着不同时其工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现在各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汽车厂商都在想尽开发办法推出外型好,低排放,低污染,油耗小的汽车,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我国汽车业的振兴与发展靠未来的一代。培养他们对模型车的爱好和兴趣,对于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振兴祖国的科技事业来讲都是一件大好事,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拼搏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能培养孩子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开展四驱车科普活动,不仅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科技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成为21世纪国家栋梁之材的实际措施,同是还是落实科技兴国的实际步骤。 三、四驱车的组装程序:(教师引领学生组装) 1、基本工具的正确使用:认真地切剪零件,要把切完后的零件切口凹凸不平多余的部份去掉,以便发挥其功能。正确地组装零件(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的安装示意图) 2、底盘型号: A:八孔底盘---是最新式系列超级底盘的标准型。可装前倾角导轮,多用于全覆盖车和小径的赛车,低重心,车速快,轻量化; B:TZ底盘---是八孔底盘的加强型,结构结实、长度最长(比八孔长出约4mm),半圆形电池室,衙心低,散热好,可安装中翼; C:FM底盘---是最新式系列底盘的第一种前置马达型,为克服高速行驶或转弯,上、下坡时车头抬起而设计; D:力士底盘---是最宽的底盘,稳定性好风吹草动轴(前后轴)有独立的轴舱;E:力威底盘---是98年最新的底盘,马达可经从下面装卸,奥迪公司生产和力威底盘较之日本的同类产品更结实、科学。 *特别介绍力士底盘的特点: a.车底加强肋条X型; b.重量轻; c.车底距地面高5mm; d.在多弯道的跑道中性能优越; e.行驶时与在面产生负压,空气动力效果好,稳定性好。 底盘是整个四驱车的基础,一切零件都要装在此之上,才成为完整的车,并确定各部件相对位置。 底盘装配: 1、六角轴(前、后车轴)* 2、铜轴套*4、轮毂*4、轮胎*4、塑胶介子。行使部分的总作用:学生听讲学生组装学生总结

轮胎的保养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轮胎的保养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67-67 轮胎的保养与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抓好例行的保养,气压的测试等。每日对轮胎的外观进行检查,发现小的石头扎入及时取出;避免石头扎入或者产生局部的割伤剥离;保持轮胎在冷态状况下的标准气压值。 (2)前束的调整。卡车前束的正常与否很重要,如果前束不正常它会造成两前轮局部急剧磨损。所谓前束不正常就是两前轮不平行,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前轮内八字和外八字形状。它的后果是出现轮胎偏磨,轮胎提前报废。所以要经常测试两前轮胎两侧的花纹深度,发现磨损异常,及时安排调整前束。 (3)轮胎的换位。使用好轮胎,发挥每条轮胎的使用价值,轮胎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要进行合理的换位,使胎面受到均匀的磨损。在矿山,尤其是前轮换位更

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竞赛规则

附件6: 2018三圈霸道杯第二十三届 “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 竞赛规则 第一章总则 一、参赛队规定 1、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负责本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应熟悉和了解竞赛的规程、规则、赛程安排和有关竞赛规定。带领参赛学生按时到达竞赛场地,教导参赛学生自觉遵守竞赛纪律,保持赛场环境卫生,尊重裁判,服从组委会的各项安排。对时间上有冲突的竞赛项目积极与相关项目裁判长联系协调,调配好参赛时间。 2、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做好参赛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要随时关注参赛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做好参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每一名参赛学生都把本次教育竞赛活动当作一场愉快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活动,以放松的心态安全、顺利地完成各项竞赛活动。 3、参赛学生应佩戴本人参赛证件,携带竞赛必须的工具或模型,按赛程安排提前到达竞赛场地,随时听取参赛通知。听到裁判点名后,按照裁判指挥进入赛场进行比赛。赛后按裁判要求确

认自己的参赛成绩并在签名栏签名,完成签名后要立即离开竞赛场地与教练汇合。 4、参赛学生在竞赛结束前未及时到达比赛场地报到的,按弃赛处理。不按规定佩戴参赛证件、证件或模型与本人身份不符、不按裁判要求穿号码背心参赛等,将被取消该轮成绩或竞赛资格。 5、现场制作比赛中,参赛学生只允许携带拼装模型所用的镊子、斜口钳、剪刀、美工刀、砂纸、锉刀、铅笔、直尺、螺丝刀、手钻、电池、充电器等工具,且必须装入不大于标准A4透明文件袋带入赛场。禁止携带任何电动工具、胶枪、模型零部件或车辆模型进入赛场。(项目细则单独说明的除外)。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模型的拼装和调试,组装好模型后要报告裁判进行检查确认、并编号注册,然后按照裁判安排到指定的场地调试模型。制作时间结束后,无论是否完成制作和调试都要将模型放到指定地点等待下阶段比赛。违反上述规定或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模型制作或裁判确定不合格的模型,不能参加下阶段的比赛。 6、竞赛场地只允许裁判、工作人员、当轮比赛的参赛学生和助手(只能由学生担任)或裁判允许的待赛学生进入,未经裁判允许,任何人均不得擅自进入竞赛场地。对不服从裁判指挥或妨碍竞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7、在竞赛过程中遇到有争议的情况,参赛学生可向裁判咨询,对裁判答复不满意可通知领队,由领队向该项目裁判长咨询,对

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毕业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毕业设计设计题目: 四驱 车万向传动装置学生:指导教师:学院:交通学院专业:交通运输类(车辆工程)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指导教师专业交通运输类(车辆工程)学生2 1 题目名称:四驱车万向传动装置设计课题内容本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完成四 驱车万向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包括各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的设计以及相应零件的计算、校核。课题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使用相关软件。2、计算参数,设计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图。3、编写设计说明书。4、结构设计合理,图面清晰。时间安排2010.12.202011.3.13 调研、查阅万向传动装置设计的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进行毕业实习。2011.3.14~2011.3.20 开题。2011.3.21~2011.4.17 计算各项基本数据,绘制草图,利用设计软件绘出零件图及装配图。2011.4.18~2011.4.28 中期考核。毕业设计应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初步计算及总装配图,提供相应计算结果、方案布置图等材料。2011.4.28~2011.5.20 完成设计和论文初稿。2011.5.21~2011.5.24 指导教师审定设计和说明书内容、格式,修改后准备预答辩。2011.5.25 ~2011.5.30 设计预答辩。毕业设计应完成所有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并提供打印稿,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2011.5.31 ~2011.6.5 修改设计和说明书,确定最终装配图、文稿,完善

内容、格式,制作电子答辩演示稿,完成答辩准备。2011.6.6 ~2011.6.12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完成工作量: 参考文献篇数:10 篇以上。图纸张数:折合0 图纸≥3 张,其中至少含1 张0 图纸。说明书字数:不低于6000 字。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月日2 1 万向传动装置的设计摘要本设计主要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万向节与传动轴的结构、功能,同时也为整车装配提供三维图。因十字轴万向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万向节,故在设计中选用合适类型的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进行实物测绘,对数据进行计算校核后,用CATIA 软件画出十字万向传动装置的三维立体图形,用CAD 出图。设计通过详细的公式计算、准确的绘图、正确的参数选择,大大缩短了设计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十字万向传动装置的生产产生一定积极的作用。通过此次设计,熟练掌握了CATIA、CAD 的使用方法,并将过去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解并掌握工业设计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为将来实践中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十字轴万向节;传动轴;设计Propeller shaft and Cardan universal joint contrary design Abstract This design has mainly gone deeply into study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al jointand the propeller shaft. Because the cardan universal joint has the most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universaljoint I have used the suitable kind of cardan universal

10_钢构件组装工艺标准

10 钢构件组装工艺标准 10.1 适用围 本标准给出了钢构件组装的方法和组装方面的规定,适用于(钢结构安装工程的主体结构、地下钢结构、檩条及墙架等次要构件、钢平台、钢梯、护栏等的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2编制依据的标准、规 JGF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 10.3 术语和符号 (1)设计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要求和设计变更文件等的统称。 (2)材质证明书:由钢材生产部门或销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部门出具的某批钢材质量的证明文件。 (3)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腹板、翼缘板、连接板、节点板、加劲肋等 (4)部件:由若干零件,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5)预拼装:为检验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在安装前进行的拼装。 (6)放样:按照技术部门审核过的施工详图,以1:1的比例在枯板台上划出实样,求出实长,根据实长制成样板。 (7)号料:以样板为依据,在原材料上划出实样,并打上各种加工记号。 (8)采用国家通用符号。 10.4 施工准备

10.4.1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进行图纸会审,与甲方、设计人员、监理充分沟通,了解设计意图。 (2)组织必要的工艺实验,如焊接工艺评定等试验,尤其是对新工艺、新材料,要做好工艺试验,作为指导生产的依据。 (3)根据构件特点和工厂实际情况,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操作方便,。应适当设计制作部分工装夹具。 10.4.2 材料准备 10.4.2.1材料要求 (1)钢材 (2)焊接材料 1)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1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 2)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的规定。 4)气体保护焊使用的氩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氩气》GT/T4842的规定,其纯度不应低于99.5%。 5)气体保护焊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GB/T2537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二氧化碳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得检了液态水。 (3)紧固件 1)钢结构工程所用的紧固件(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焊钉),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普通螺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规定的Q235钢制成。 3)高强度大角头螺栓连接副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二个垫圈。对于性能等级为8.8级、10.9级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符合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