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孙迪1,王昊2

(1.法库县总工会,辽宁法库110400;2.辽宁工业大学,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在高速发展中不断前行,目前越来越多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在目前的应急通信平台中已经开始应用一种仿真技术,这种仿真技术在实践中能够极大节省反应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了整个应急平台的管理水平,这就使得应急通信平台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能开拓以往没有所涉及到的领域,使其发展前景愈发光明。本文设计主要是运用仿真技术,利用当前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从而实现。这种技术对推动应急通信平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具备很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仿真技术;3D技术;应急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6-0082-03

1前言

目前我国的应急通信平台在近些年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提升,并主动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办法和先进技术,其中仿真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使用仿真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设备带来的便捷性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以对日常应急通信平台实现各种信息储备的完善二监督机制的建立二信息的深度发掘和分析等,这样对完善应急平台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这种先进的技术,可以保证应急通信平台更加安全和迅速三

2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基于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以及网络环境存在的,并采用交互式模式模拟一种仿真环境,从而对真实的物体和信息加以虚拟分析和规划三简单来说,仿真技术实际上能够将真实客观的事物转变成一种虚拟的环境,从而帮助使用者达到能够能听二能碰二能看的效果三

在仿真技术环境中,使用者可以非常方便的同计算机实现虚拟空间的互动,从而让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良好感受三

目前较为成熟的仿真技术有很多种,密码处理二多媒体技术二人体工程二计算机技术等都是虚拟实现表现形式三使用仿真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的理顺需要分析的数据或信息,通过构建出一种虚拟二交互性强的使用环境,从而帮助使用者高效率完成工作,这就是虚拟交互技术所要实现的目的三这种技术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那就是构想性,构想性能够通过仿真技术将人们所难以理解的抽象东西变得具体,并通过三维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得之前的抽象事物通过仿真技术变得 具体 ,那么使用者就能更好的理解其意义三

3仿真技术在应急通信平台中应用的意义在传统的应急通信平台中,由于每天要处理非常多的信息,因此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也非常容易出错,工作人员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中也很容易疲惫,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二反应速度迟缓,甚至会做出错误的指令三但是采用仿真技术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提升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同时能够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分析当前信息,降低使用者工作强度,从而提升应急通信平台整体的服务质量三不仅如此,通过仿真技术还可以帮助应急通信平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完善通信机制,提升应急平台计算机中心的应用率和整体效率,从而能在很大程度降低硬件的损耗和硬件投入支出三

4仿真技术系统阐述

本次设计的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系统,结合了仿真技术二网络技术二3D图像技术以及包括数据库在内的多种计算机技术综合一体的系统三这套系统能够在应急通信平台良好的运行三该系统具有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多用户共同操作的特点,这就使得工作效率大为提升,并且该系统能够通过3D技术生动形象勾勒各种真实环境状况,这样使用者就能在这种仿真环境中,使用各种沟通工具来完成各种操作三同时,这套系统还能够根据不同要求来进行相关的提示,还能够记录所有使用者的使用过程,为日后的检索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三该系统还具有了多用户协同二知识库匹配等先进技术,这样用户在操作时就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以及良好的可操作性,该系统可以帮助整个应急通信平台协同操作,大幅度提升平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

本系统还专门构建了各种不同的虚拟环境,通过使用系统的传输接口和各种功能模块来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三例如装入了火灾现场的虚拟场景,这样就可以使得应急平台所有操作人员能模拟真实的情景进行各种练习,为今后更顺利完成相关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

仿真技术在应用中还具有很多特点,例如:

(1)在系统中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便于提升使用者能快速提升面对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协同处理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升使用者的业务水平,也极大的提升了使用者的心理素质三便于在今后的应急突发时间中能够从容不迫,做到调度有序的目的三

(2)使用仿真技术能够大量降低应急通信平台工作人员培训成本,在传统的平台人员培训中,很难模拟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帮助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练习三但是通过使用仿真技术就可以模拟各种真实场合,并针对不同模拟场合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从而大量节省了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三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设置传统培训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也非常适合平台通信人员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计划,例如远程专家通信二医疗部队的网络指挥等三

(3)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撑,能够达到相对完美的训练模拟,并通过3D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这些高科技带来的真实效果,能够激发平台工作人员的兴趣和使用二培训的

热情三不论是在培训二工作中都能以较高的热情进行,因此投入度大为提升三

5系统实现原理

整套仿真系统实现是通过三层结构来完成的三在系统的底层也就是支撑环境,主要是开发API构成的,通常使用者是接触不到这一底层三其次是中间层,这是由大量的程序和各种不同的接口完成的三最后是顶层,这一层是由各种3D模型和相关系统驱动构成的应用平台,使用者就在应用平台进行相关的各种工作三

仿真系统平台由3D场景系统二通信系统和训练管理系统构成三该系统特点就是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多用户协同操作的理念,将仿真技术完美的结合,并利用了3D动画技术二数据库技术共同组成三

5.13D场景系统

3D场景系统是由各种3D模型构成,通过大量多种的3D 模型来模拟出各种不同的真实场景,从而帮助使用者有良好的代入感三该系统模块主要包括了模块的导入二导出二场景设置二运动仿真等三

3D场景系统是由各种3D制作软件完成的,包括了非常流行的3D动画制作软件MAYA,MAYA能够制作出各种精致的3D纹理和动画,并且能够将这些动画导入到仿真系统中,还能够对动画的坐标以及比例进行各种调整三运动仿真是对场景中各种物体的物理控制,例如人的行走二站立等三场景设置就是提供了各种改变场景的参数,例如可以调整街道的长宽二房屋的结构等三作用就是能够模拟出更为真实的场景,便于使用者有非常良好的代入感三

5.2通信系统

该通信系统主要由语音通信二场景通信构成三

语音通信就是使用者之间进行通信的工具,通过语音二文字都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的通信三这些通信方式主要是点对点来完成的,系统对每一个点即可实现语音数据的搜集和处理二播放等功能,而且系统可以同时将其他点发出的语音数据接收和处理三系统主要是利用了低层音频服务,这种服务能够提供良好的音频数据和驱动接口,这样既可在系统中完成各种录音的回放和编辑三通过这种服务,系统即可检测到在通信过程中,声音的连续性和清晰度三

场景同步功能功能也是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提供不同用户切换不同场景中保持一致的功能,该功能的组成主要由服务器二用户二网络二通信以及分布式对象构成三通信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多用户服务器的架构,该架构是基于服务器/用户基数,将整个系统中的所有使用者的通信都连接到服务器三当一个使用者与另外一个使用者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必须连接到服务器,并且一个用户只能同时连接一个用户,并不支持多人同步在线三这时的用户在通信时有两个必要条件,必须要有用户名和使用ID,也就是说用户要想使用通信功能前,必须要设置相关的用户名和ID,当系统接收用户的申请后,方可进行通信操作三网络消息是通信系统中用户进行通信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类似于常用的网络聊天工具,都是由窗口发送消息,同时也可以在发送消息的同时利用附件发送文件等数据三分布式对象是用户之间传送数据和通信的传输机制,分布式对象它对场景中某一个实体能够按照相关的通信规则发送到所有使用通信服务的用户终端中,分布式对象在设计时可以理解成是类的一个实例,这个实例有自己的各种属性,在各种环境中通过调整属性来达到能适应环境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随时更新网络通信环境三同步通信技术是参考了国外先进的分布式交互系统和高层架构系统后设计产生的三

5.3训练管理系统

训练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处理各种模拟训练中出现的事务三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训练库二训练场景库二实时跟踪以及冲突解决机制等三

训练库包括了训练规则二匹配规则以及训练课程的制定二评判和使用者的各种信息三训练评判包括了使用者的动作标准和动作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同时也包括了对施加对象的选择和施加次数等三匹配策略包括了有序二无序二随机等标准三训练场景库包括了各种仿真的场景库,这些场景库都是通过3D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可以随时进行调用三但只能使用并不能修改三

实时跟踪是对每个使用者的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三主要包括了对使用者的操作信息的收集二接受和发送二触发事件和记录器构成三

冲突解决机制的作用是解决多用户在使用中发生的冲突的解决机制三例如对使用者进行禁言二踢出或者关闭相关使用者若干权限等三

6系统应用

火灾突发事件处理是应急通信平台最为典型的实例三本仿真系统就可以模拟各种场景下失火救援的场景三

例如可以模拟载客大巴中,乘客都在休息,但此时大巴出现了着火源,这时司机看到车厢内有浓烟冒出,并马上停车靠边,并用车载语音大声告知休息的乘客马上有序下车三并立刻打开车内的消防灭火器找到着火源加以扑灭三如果个人无法解决,就需要马上呼救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三如果出现了车门打不开的情况,就必须要拿救生锤,强行把门打开,从而让乘客有序下车三

该应用实例就包括了一个3D场景和实例驱动模型,同时包括了汽车二浓烟二救生设备等三驱动模型需要对这些情节进行编辑设置,并由灭火操作二救生操作二平台规则等标准构成三7结语

在当前的应急通信平台中使用仿真技术可以通过这种先进的技术有效的对平台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可在这种平台上进行高效率的工作,同时也能减少大量通信平台的运行成本三不仅于此,仿真技术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这就需要应急通信平台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仿真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最终推动应急通信平台更好的发展三

参考文献

[1]王莹莹.浅谈仿真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2]唐玲玲.浅谈仿真技术中的交互[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

[3]张丽亮,戴梁.在虚拟世界触摸真实[J].上海信息化,2013.

[4]孟庆超.基于仿真技术的计算机通信浅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

[5]庞津津,戴述贾.分布式系统仿真技术研究及其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1(1):37~40.

[6]洪津,张万军,谢庆华,陈明宏,王永健.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发展综述及其关键技术探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3~ 67.

[7]王润岗,花传杰,唐科群,王艾萍.坦克车炮长协同训练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9):112~114.[8]袁海波,刘厚泉,吴雪峰.虚拟场景动态交互式可视化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8(6):7~9.

收稿日期:2016-2-22

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系统研究梁欣然,黄崇争,李治龙(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推动着时代的变迁。目前,随着许多高校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一些教学内容、方法和思想都在不断发生着改变。高校中采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也越来越多,因此计算机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也以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本文重点从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系统进行了简单研究,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6-0084-02

1前言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涵盖了网络二系统二运行环境二实验员二实验教学二实验设备以及财务等多个方面的管理三同时,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也是多种技术如信息二管理科学二计算机二网络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体三由此可见,高校实验室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1]三本文主要是从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集成架构系统方面进行的研究,现具体分析如下:

2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存在于不同地域的不同计算及内部,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会利用通信电路进行网络间的连接三运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数据的传播二对远程数据进行及时二有效地处理同时也可以实现中式管理以及对数据进行分布式的处理等,最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2]三而网络体系结构是一种集合形式,只要是将计算机网络各部件的功能同默认通讯协议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对不同功能所要遵守的不同协议进行整合三最近几年,计算机中心担负着维持高校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任务三同时,为了使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核心任务可以正常二顺利进行,也需要对设备以及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三计算机中心如果能顺利实现规范二系统二科学的管理,高校的各项工作也可以借此顺利开展三对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有效集成,同时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信息的管理三通过不断加强对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从而保障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也使其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三

3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的设计

3.1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时,先关的设计人员主要是根据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对其所应用的技术以及设备等进行不断完善三在管理过程中,通常会运用最为先进的理念及设计方式等,以使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的管理不断完善和发展三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涵盖了较广的知识面,同时其所应用的管理技术也相对复杂三这种构架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既体现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表明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拥有较大的融合性特点三同时,利用这一构架系统,可以有效检验计算机网络中心的业务水平合格与否三为了满足每个阶段的管理需求,同时使管理模式与方法更为合理二完善就需要将高校现状以及管理特征与计算机网络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结合三

3.2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的设计结构

为了有效满足网络中心不同职能的不同需求,同时有效整合网络中心的人力二物力二财力三围绕教学实验管理使信息更为优化,同时也能使管理手段更为标准二规范三鉴于每个部分的功能不同,可以将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的结构分为管理决策支持层二业务操作支持层二基础环境支持层三大部分三具体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三

3.3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管理集成构架系统的功能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为了不断满足发展需求,对其各项功能进行了重新优化组合三以往,高校计算机网络中心的功能主要分为4种,即对日常二上机二设备以及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进行管理三经过优化整合之后,其主要功能压缩为三种,分别是日常管理二上机管理以及设备管理三其中日常管理包括教务功能二考勤功能二财务功能以及耗材功能二培训功能二对外协调功能等三上机管理分为计划内二业余上机功能以及设备报修功能和卫生等4个功能三设备管理功能主要涉及到软件调试功能二软硬件维护功能二硬件保修功能二网络资源功能以及设备账等5个功能三其中,其系统总体模块构成情况如图2所示三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章建栋,冯毅萍,荣冈来源:互联网2010-06-29 0人 分享此文 分析了该集成仿真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分布式集成仿真技术标准和集成仿真平台,以及可视化仿真技术等,最后探讨了仿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0 引言 面对全球激烈的商业竞争,流程工业企业纷纷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等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受到高度重视,不少学术机构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CIMS体系结构,比较典型的有:欧共体EsPRIT的计算机集成制造开放系统体系结构(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Open System Archltecture,CIM-OSA)、普渡大学的普渡企业参考体系结构(Purdue Enterprise Reference Archltecture,PERA),以及美国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AMR)的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MES)/过程控制系统(Process Control system,PCS)三层企业集成体系结构(如图1)。其中,AMR的三层企业集成体系结构已成为当今西方先进工业国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理论和产品的主流框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在ERP/MES/PCS三层企业集成体系结构中,PCS层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cr,PLC)、集散控制系统(Dl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生产过程实时监控;MES层通过生产调度、生产统计、成本控制、物料平衡和能源管理等应用系统来组织生产,并对PCS 层和ERP层的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ERP层主要根据企业的人、财、物的总结状况和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对生产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和组织,使生产经营协调有序进行,并对企业战略计划进行决策。在对上述各层次应用的研究中,仿真技术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 事实上,随着现代流程工业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和自动化,系统的模型化与仿真已成为过程系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并成为进行设备参数设定、控制系统设计、生产预测分析、决策支持优化,以及员工培训等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是推动了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仿真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能否有效应用仿真,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AMR对各层次的定义可以看出,每一层的研究对象有着很大的差异,PCS层关注生产设备,MES层着眼于生产过程,而ERP则考虑制造企业的整个产供销过程。这造成了不同层次的应用研究对仿真的需求各不相同,并使得仿真技术在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别。本文以ERP/MES/PCS三层企业集成体系结构为基础,对典型的流程工业企业——石化生产企业在这三个层次中的仿真应用,以及ERP/MES/PCS一层集成仿真技术进行总结和综述,指出流程r业仿真应用的发展方向。 1 过程控制系统层中的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1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摘要 在制造企业产品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计算机仿真一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在减少损失、节约经费、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发展的历程来看,仿真技术应用的领域空前的扩大,已从传统的制造领域(生产计划制定、加工、装配、测试)扩展到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领域。而与网络技术结合所带来的仿真的分布性、与图形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所带来的仿真的交互性、以及仿真技术应用的集成化,是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的新趋势。按照仿真技术应用的对象不同,可将制造业中应用的仿真分为四类:面向产品的仿真;面向制造工艺和装备的仿真;面向生产管理的仿真;面向企业其它环节的仿真。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计算机仿真在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最后说明了虚拟现实和拟实制造的概念,作为计算机仿真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展望。 绪论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多种学科和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试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早期称为蒙特卡罗方法,是一门利用随机数实验求解随机问题的方法。其原理可追溯到1773年法国自然学家G.L.L.Buffon为估计圆周率值所进行的物理实验。根据仿真过程中所采用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大致经历了模拟机仿真、模拟-

数字混合机仿真和数字机仿真三个大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仿真主要采用模拟机;60年代后串行处理数字机逐渐应用到仿真之中,但难以满足航天、化工等大规模复杂系统对仿真时限的要求;到了70年代模拟-数字混合机曾一度应用于飞行仿真、卫星仿真和核反应堆仿真等众多高技术研究领域;80年代后由于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机才最终成为计算机仿真的主流。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工程、经济管理、工程建设、军事模拟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制造、非金属制品制造、成衣制造以及各种型材制造等部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生产总值一般占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20%~55% 。在各国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 60% 左右。所以有的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制造业的研究。 为了改进以 T (开发周期)、 Q (产品质量)、 C (开发成本)、 S (售后服务)、 E (环境污染程度)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产品及产品开发过程,美国在 80 年代末提出了包括系统总体技术、管理技术、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支撑技术五大技术群在内的先进制造技术( AMT : Advanc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_张锋

本栏目责任编辑:李桂瑾人工智能及识别技术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的研究和应用也是如火如荼。计算机仿真[1](ComputerSimulation)又称计算机模拟[2](ComputerAnalogy),它是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和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是系统仿真[3]的一个重要分支。系统仿真就是建立系统的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的过程。系统仿真技术实质上就是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的技术。因此,通俗的说,计算机仿真就是指在实体尚不存在、或者不易在实体上进行实验的情况下,对考察对象进行建模,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考察对象在系统参数以及内外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达到全面了解和掌握考察对象特性的目的。 本文主要在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谈谈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2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门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际环境进行科学实验的技术。它具有经济、可靠、实用、安全、灵活、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已经成为对许多复杂系统(工程的、非工程的)进行分析、设计、试验、评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物理设施为设备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仿真研究的一门综合技术。 2.1计算机仿真的发展 计算机仿真技术主要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复杂系统建模技术和专业建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历史上看,计算机仿真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模型试验。最原始的仿真思想,其模型试验是基于物理模型进行的,缺乏柔性和精度。 (2)数字化仿真。采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但是计算结果表达局限于记录文件和图表上,缺乏直观形象。 (3)图像化仿真。大量采用丰富的图形图像技术来表达仿真结果,如三维图形。 (4)虚拟现实技术。不光采用三维图形技术表达计算结果,而 且采用特殊装置,如戴上三维数据头盔,触摸仪器等,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2.2计算机仿真的步骤及技术核心一般计算机仿真的步骤为: (1)建立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模型主要是通过演绎法、 归纳法、综合集成法等分析方法,建立一个特定对象的有限边界的数学模型。要建立好数学模型,通常要考虑到特定对象仿真研究的预定目标和边界、先验知识(包括已被验证的定理、定律、理论和模型)、观测数据、特定领域专家的经验等因素。 (2)数学模型的实现,也称的数据模型的程序化。数学模型的实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设计仿真算法及编制仿真程序。传统的模型程序化活动是一个十分繁琐和复杂的工作。由于大量算法的研究成果及软件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某些特定领域,已能提供面向对象、可交互操作、具有自动编程能力和算法库的商品化产品,如:CSSL、CSMP、ACSL、SLMCRIPT、GPSS、SIMULA、SLAM、GASP、DYNAMO等。 (3)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包括分析)是系统仿真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活动,它主要是按照预先设置的实验方案来运行仿真模型,得到一系列的仿真结果。 目前,计算机仿真计算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面向对象的仿真[4](object-OrientedSimulation-OOS)。 其主要是将整个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归属为对对象的操作及对象信息的彼此综合利用来实现,对象间信息的传送引起了系统的活动。 (2)分布交互仿真(DistributedInteractiveSimulation-DIS)。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分散在各地的仿真设备互连,构成时间与空间互相耦合的虚拟仿真环境。 (3)智能仿真(IntelligenceSimulation-IS)。主要是以知识为核心和人类思维行为作背景的智能技术,引入整个建模与仿真过程,构造各处基本知识的开发途径。是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知识工程、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与仿真技术(如仿真模型、仿真算法、仿真语言、仿真软件等)的集成化。(下转第238页)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张峰(1968-),男,甘肃省庆阳市人,上海铁道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张锋 (烟台市芝罘区经济信息中心,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控制理论、计算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 科。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使得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和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主要在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的仿真步骤以及仿真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谈谈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仿真步骤;仿真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9-40233-01 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s ZHANGFeng (YantaiZhifuEconomicInformationCenter,Yantai264000,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controltheory,technology,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thesystemofin-depthscientificresearch,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hasbecomeanewdiscipline.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processingtechnology,butalsomakessimulationtechnologyforfastdevelopment.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isanalyzedandstudiedthesystem'soperation,revealedthedynamicmovementoftheprocessandanimportantmeansandmethods.Thispaperintroduced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inthedevelop-mentofcomputersimulationandthesimulationstepsimulationofthecoretechnologyonthebasisof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s. Keywords:ComputerSimulationTechnology;SimulationSteps;SimulationApplication 233

现代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计算机仿真技术基础 题目: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1020410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谢小林 二零一三年六月四日

摘要 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计算机技术自其诞生之日起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并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这一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仿真作为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和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 随着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入、控制理论、计算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仿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阐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概念、原理、优点,简要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文章最后重点探讨了现代仿真技术的研究热点,即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面向对象仿真、定性仿真、智能仿真、分布交互仿真、可视化仿真、多媒体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发展、应用、模拟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前言 (4) 第二章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述 (4) 2.1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4) 2.2计算机仿真技术原理 (5) 2.2.1模型的建立 (6) 2.2.2模型的转换 (6) 2.2.3模型的仿真实验 (6) 第三章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 (6) 3.1发展趋势 (7) 3.2 现代仿真技术 (8) 3.3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方向 (10) 3.3.1.网络化仿真 (10) 3.3.2.虚拟制造技术 (10) 第四章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11) 4.1.交通领域 (11) 4.2.制造领域 (11) 4.3.教育领域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一、为什么要进行仿真 ?什么叫系统? ◆系统: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着的对象的有机组合,该有机组合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预定的目标。 通常研究的系统有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工程系统(电气、机电、化工) ◆非工程系统(经济、交通、管理) 建立系统概念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并掌握系统的运动规律,以便分析和综合自然、社会和工程系统中的种种复杂问题。 ?对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1)直接在系统上进行实验 在要设计的系统上进行实验 (2)在模型上进行实验 对要设计的系统进行处理,根据其中内含的各种自然规律(包括欧姆定律、比例环节和惯性环节等)得到相关的控制规律,即系统的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 对要设计的系统进行一定比例的缩放得到缩小或放大的物理模型。(古时的建筑)选择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的原因 ◆系统尚未设计出来 ◆某些实验会对系统造成伤害 ◆难以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如果存在人的因素,则更难保证条件的一致性。 ◆费用高 ◆无法复原 二、仿真的定义 ?仿真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或范畴中有不同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仿真是指用模型(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 ?仿真遵循的原则:原理抽象 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几何相似、性能相似、环境相似。 几何相似:根据相似原理把原来的实际系统放大可缩小。如把12000吨水压机可用1200吨或120吨水压机作其模型。万吨轮船也要用缩小的模型来研究。 性能相似:构成模型的元素和原系统的不同,但其性能相似。如:可用一个电气系统来模拟热传导系统。在这个电气系统中电容代表热容量,电阻代表热阻,电压代表温差,电流代表热流。 三、仿真的目的或作用 ?优化设计 ◆预测系统的性能和参数 ?经济性 ◆采用物理模型或实物实验,花费巨大。 ◆采用数学模型即计算机数学仿真可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并可重复使用。 ?安全性 ◆载人飞行器和核电站的危险性不允许。 ?预测性 ◆对于非工程系统,直接实验不可能,只能采用预测的方法。(天气预报) ?复原性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一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卷一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 2、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周期采样 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相等,也称为普通采样。 (2) 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且同时进行采样,则称为同步采样。 (3) 非同步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它们的采样周期相同但不同时开闭,则称为非同步采样。 (4) 多速采样 如果一个系统中有多个采样开关,每个采样开关都是周期采样的,但它们的采样周期不相同,则称多速采样。 (5) 随机采样 若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不相等,则称为随机采样。 3、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 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 P。比例调节器虽然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 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 P过大时,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

振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 I大,则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 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 (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 4、采样保持器LF398工作原理图如下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LF398的电路原理:放大器A2作为比较器来控制开关K的通断,若IN+的电压高于IN-的电压,则K闭合,由A1、A3组成跟随器,并向C H端外接的保持电容充电;IN+的电压低于IN-的电压时,则K断开,外接电容保持K断开时刻的电压,并经A3组成的跟随器输出至Aout。 5、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 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 6、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 答:当给定值发生很大跃变时,在PID增量控制算法中的比例部分和微分部分计算出的控制增量可能比较大(由于积分项的系数一般小得多,所以积分部分的增量相对比较小)。如果该计算值超过了执行元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那么,控制作用必然不如应有的计算值理想,

液压机械系统建模仿真软件AMESim及其应用

液压机械系统建模仿真软件AMESim及其应用

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及其应用 在现代工业中,随着对液压机械设备的性能要求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精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完成设备工作循环和满足静态特性为目的的液压系统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产品的设计和性能要求。如果要对液压机械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和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就需要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液压机械系统动态特性的一种新方法。计算机仿真技术不仅可以在设计中预测系统性能,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还可以通过仿真对所涉及的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估,从而达到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目的。 仿真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重点和难点也是进行建模,然后才可能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而建模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有传递函数法、状态空间法、功率键合图法等。模型建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仿真的结果,不恰当的模型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目前

绝大多数软件采用状态方程建模,这些对一般的液压工作者来说,要求较高,有相当的难度。 1建模仿真软件——AMESim 基于建模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给仿真研究带来的不便,近几年来国外尤其是欧洲陆续研制出一些更为实用的液压机械仿真软件,并获得了成功的应用。AMESim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它是法国IMAGINE公司于1995年推出基于键合图的液压/机械系统建模仿真及动力学分析软件。它由一系列软件构成,其中包括AMESim、AMESet、A MECustom和AMERun。这4部分有其各自的用途和特性。 (1)AMESim——图形化工程系统建模、仿真和动态性能分析工具 AMESim是一个图形化的开发环境,用于工程系统建模、仿真和动态性能分析。使用者完全可以应用集成的一整套AMESim应用库来设计一个系统,所有的模型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验证。AMESim不仅可以令使用者迅速达到建模仿真的最终目标,而且还可以分析和优化设计。A MESim使得工程师从繁琐的数学建模中解放出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学院 专业 届别 课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2012年5月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基本原因,也就是人们用计算机模拟解决问题的优点所在,讨论了模拟、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计算机仿真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这对于初步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 Discussion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s a new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ure mathematical methods or practical experiments can not be solved,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theory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dea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produce the basic reason people use computer simul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dvantages of where to discuss the links and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定义 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计算机以其无以伦比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在测控系统中起到了很大了作用,测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测控系统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测控系统处于自动测量、人工控制阶段,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但由人工操作,速度受到了限制,不能同时控制多个对象。 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测控系统,测控系统处于模拟式控制阶段,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速度都有了提高,但抗干扰的能力比较差,且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集中测控系统以及分布式测控系统,才使得人类在控制领域实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发展 首先,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用一台计算机代替多个调节控制回路的测控系统,就是直接数字测控系统,它的特点是控制集中,便于运算的集中处理,然而这种系统的危险性过于集中,可靠性不强。 随着70年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由美国Honeywell公司推出了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总体分散型测控系统,它的含义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所以又称为集散测控系统。 分布式测控系统是在集散测控系统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测控系统,分布式测控系统更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有明确的分解策略和算法。 因此,计算机测控系统就是应用计算机参与控制并借助一些辅助部件与被控对象联系,以达到一定控制目的所构成的系统 2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

测量设备计算机主控器执行机构 人机界面通讯模块 图1 测控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计算机主控器、测量设备、执行机构、人机界面或通讯模块所组成。 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向计算机主控器输入数据。一般来说,是利用传感装置将被控对象中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速度。转换为电量,如电压,电流,再将这些电量送人到输入装置中,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量,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例如:调节阀、电动机)接收主控器的控制信号,输出动作,完成控制目的。 人机界面 计算机系统人机界面是系统和用户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内部形式与人类可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人机界面一般而言分为基于窗体的界面和基于web 的界面,基于窗体的界面它的基本特点是对动作的反应十分灵敏,能够及时响应,它是由内部的CPU 处理数据。而基于web 的界面是一个轻量型的界面,它是由远程服务器处理数据。 通讯模块 通讯模块就是通过网络,远程通信。它是计算机主控器与通讯网络之间的连接器,它可以为计算机主控器传递不同的讯号。 总而言之,一个测控系统,核心是主控器,必须有输入输出,一般而言还有人机界面或通讯模块,目的在于数据收集,参数控制。 3 主控器 主控器的结构

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

例2-1 已知一个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221 5x u dt dx x dt dx 其中,状态变量初始条件0)0()0(21==x x ,输入u 为阶跃函数,要求利用SIMULINK 对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并绘制时域响应曲线。 在利用SIMULINK 创建模型之前,先把微分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每个微分方程的传递函数,即用传递函数的形式表示系统。 x1 x2 Step Scope 1s Integrator1 1 s Integrator 5Gain 连接信号之后的系统模型图 exam2_1 系统时域响应曲线

例7-9 一个控制系统由5个子系统组成,组成结构如下图 G 1(s) G 2(s) G 3(s)G 4(s) H(s) R(s) Y(s) 各子系统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6 15215)(2 21++++=s s s s s G ,)20)(2() 6(4)(2+++=s s s s G ,1010)(3+=s s G ,631)(24+++=s s s s G ,1.0)(=s H 试在MATLAB 中分别用仿真模块建模和仿真命令编程两种方法进行仿真,并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图。 首先在Simulink 环境下将所需要的仿真模块连接起来,并将各模块的参数设置好。 s+1 s +3s+62Transfer Fcn3 4s+24s +22s+402Transfer Fcn2 10s+10Transfer Fcn1 s+52s +15s+62Transfer Fcn Step Scope 0.1Add 系统的仿真模型图 exam7_9

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章仿真技术概述 仿真技术的泛化定义: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 电力系统仿真是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实际系统的一种研究方法。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在规划、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时必须确切完整地考察实际电力系统的特性。由于电力系统仿真不受原有系统规模和结构复杂性的限制,现已成为分析、研究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工具。为了对电力系统仿真工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下面以电力系统应用比较广泛的几个仿真工具为例,介绍其历史、主要功能以及各自特点。 1.1仿真工具介绍 1.1.1离线仿真软件 电力系统离线仿真是指在数字计算机上为电力系统的物理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以进行仿真过程研究,其仿真速度与实际系统的动态过程不同。电力系统的离线仿真分析,主要有电磁暂态过程仿真、机电暂态过程仿真,中长期动态过程仿真及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等。 当今比较流行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有:加拿大H.W.Dommel教授创立的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NETOMAC软件、美国电力技术公司(PTI)开发的由西门子公司收购了的PSS/E、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中所包含的(PSB)工具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等。 2,1 EM rP/ATP EMTP(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s Program)是加拿大H.W.Dommel教授首创的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具有分析功能多、元件模型全等优点。对于电网的稳态和暂态都可作仿真分析,它的典型应用是预测电力系统在某个扰动(如开关投切或故障)之后感兴趣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EMTP的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相结合,可以作为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的有力工具。EMTP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其计算速度快、结果准确度高、功能强大,几乎可以为任意复杂电力网络进行模拟,ATP(The AhemativeTransients Program)是EMTP的免费独立版本,是目前世界上电磁暂态分析程序最广泛使用的一个版本,它可以模拟复杂网络和任意结构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广泛,除用于暂态计算,还有许多其它重要的特性。ATP 程序正式诞生于1984年,主要由Drs.W.ScottMeyer和Tsu—huei Liu完成的。ATP还配备有灵活、功能强的通用描述语言MODELS及图形输入程序ATP.Draw。获得ATP,表面上不要费用,但必须买他们的使用手册及相关资料并要写保证书(不做商业目的),才能给你口令,从网上下载。 主要功能:雷电过电压研究;操作过电压和故障;系统过电压研究;接地等现象的快速暂态分析;设备建模;电机启动过程动态仿真;轴系扭振分析;铁磁共振现象的研究;电力电子设备的研究;STATCOM、SVC、UPFC、TCSC模型谐波分析等。 2.2 PSAPAC PSAPAC由美国EPRI开发,是一个全面分析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能的软件工具。 主要功能:网络化简与系统的动态等值,保留需要的节点;模拟静态负荷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快速计算电力潮流和各种负荷、事故及发电调度的输电线的传输极限;直接法稳定分析提供了计算稳定裕度的方法;时域仿真用来模拟大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长期动态过程;评价大型复杂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给出接近于电压不稳定的信息和不稳定机理;分析大型电力系统暂态和中期稳定性时域仿真;局部电厂模式振荡和站间模式振荡的分析等。2.3 EMTDC/PSCAD Dennis Woodford博士于1976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水电局开发完成了EMTDC的初版,是一种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是其用户界面,PSCAD的开发成功,使得用户能更方便地使用EMTDC进行电力系统分析,使电力系统复杂部分可视化成为可能,而且软件可以作为实时数字仿真器的前置端,可模拟任意大小的交直流系统。 主要功能:研究系统中断路器操作、故障及雷击时出现的过电压;研究包含复杂非线性元件的大型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的精确模拟;进行电力系统时域或频域计算仿真;电力系统谐波分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基本原因,也就是人们用计算机模拟解决问题的优点所在,讨论了模拟、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计算机仿真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这对于初步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 一、引言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多种学科和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试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早期称为蒙特卡罗方法,是一门利用随机数实验求解随机问题的方法。其原理可追溯到1773年法国自然学家G.L.L.Buffon为估计圆周率值所进行的物理实验。根据仿真过程中所采用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大致经历了模拟机仿真、模拟-数字混合机仿真和数字机仿真三个大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仿真主要采用模拟机;60年代后串行处理数字机逐渐应用到仿真之中,但难以满足航天、化工等大规模复杂系统对仿真时限的要求;到了70年代模拟-数字混合机曾一度应用于飞行仿真、卫星仿真和核反应堆仿真等众多高技术研究领域;80年代后由于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机才最终成为计算机仿真的主流。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工程、经济管理、工程建设、军事模拟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基本概念 模拟:(Simulation)应用模型和计算机开展地理过程数值和非数值分析。不是去求系统方程的解析解,而是从系统某初始状态出发,去计算短暂时间之后接着发生的状态,再以此为初始状态不断的重复,就能展示系统的行为模式。模拟是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关键特性和表现的选定、近似简化和假设的应用,以及模拟的重现度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仿真是一种重现系统外在表现的特殊的模拟。 仿真:(Emulation)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又称模拟。即使用项目模型将特定于某一具体层次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它们对目标的影响,该影响是在项目仿真项目

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作者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是近年来系统仿真领域研究的热.氛问题,而且在军事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庄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具体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作战仿真中的应用,对虚拟作战仿真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作战仿真 1. 引言 自从世界上出现第一台训练仿真系统(以1929 年美国空军飞机练习器-林克机为代表)以来,经过了以机电解算装置为主的仿真系统,以模拟计算机为主的仿真系统,以数字计算机为主的仿真系统等几个阶段,系统仿真技术得到逐步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也更加迅猛,而且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简记VR)技术是近年来系统仿真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在很多行业开始有了实际应用。在军事领域,美国最早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作战仿真。其研究人员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数字化地形、地貌和敌情数据库上进行作战仿真和武器装备性能的评估。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美国军方始终把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于《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中,并将虚拟现实技术视为建设21 世纪军队和培训21世纪人才以及发展新一代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的“革命性”手段。 目前,我军对作战仿真的研究日趋深人,但与先进的军事大国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极有可能为未来军事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我军应积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作战仿真中的应用。本文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具体讨论虚拟作战仿真及其军事应用。2.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 虚拟现实技术是8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方法、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立体影像技术、光电技术以及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诸多科学技术成果融合一体的崭新的人工合成的“虚拟环境”。 2.2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人机和谐仿真环境具有“沉浸-交互-构思”的基本特征。它利用并集成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和各类传感器,在多维信息空间创造一个使研究者处于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能帮助和启发构思的仿真信息环境。VR 的主要特征为: (1)多媒体感知性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用户将感觉不到身体所处的外部环境而“融合”到虚拟世界中去,即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2)交互性 用户可以通过三维交互设备直接控制虚拟世界中的对象,并从虚拟环境中得到反馈信息。 (3)自主性 指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物体可按各自的模型和规则自主运动,即指虚拟环境中物体依据客观规律动作的程度。 2.3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依据交互界面的不同,可将VR 系统分为下几种类型: (1)世界之窗(Window on World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社会的诸多方面,并为不同行业的发展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仿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模拟实验又称计算机仿真实验或计算机虚拟实验,是近几年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开辟的新领域。它通过计算机把实验设备、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和学生的操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部活的、可操作的物理实验教科书和根据需要在瞬间建立的模拟实验室。近几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计算机模拟实验则成为学生学习与考核的重要手段。计算机模拟实验的产生打破了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限制,他尤为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思路,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试验方法、教学设备的结构和原理进行深入理解,进而锻炼时间操作技能。 2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交通是由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一个复杂人机系统,事故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交通安全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人、车、路和环境诸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本交通安全仿真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方法。该评价体系是通过建立虚拟环境,并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设计各种事故诱发因素,并对某区域和某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进行全过程(设计后,施工中,运营后)的跟踪和评价。 计算机仿真是交通安全仿真系统的中心组成部分。该仿真系统与一般意义的数据仿真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某区域的交通安全评估上,交通安全仿真系统不仅仅使用绝对数法和事故率法来评估,它还蒋该区域人们的交通一世与行为因素也整合其中。在模拟的交通路段中,可以选择任意交通工具,设计任意的路段环境,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进行交通事故实验与分析,进而对交通路段做出相对准确的安全评估,为交通事故评估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3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入汽车制造业,可以有效缓解许多难度高,投资成本大的相关问题。例如计算机仿真的多缸柴油机发动机,其仿真数据与发动机实际数据高度重合,应用与多功能发动机的模拟。在汽车流场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成功的模拟出气流分离的状态,构建了空气动力学的汽车模型。在汽车碰撞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依据实际的汽车碰撞事故状况与人员损伤之间的数据,构建汽车碰撞的。 本文来源于:元计算官网

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中发挥了作用。灭火作战指挥仿真培训和用仿真技术研究、分析、制定灭火作战预案,对于培训具有现代化灭火作战素质的指战员,提高灭火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适合消防领域的仿真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空白,我国应结合国情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此类研究。 超薄型消火栓箱与旋转型室内消火栓 随着建筑物结构墙体越做越薄,安装在墙体上的消火栓箱也应随之减薄,而目前市场上的消火栓箱箱体普遍较厚,已不能满足设计、安装需要,也与现代室内装饰不协调,有碍观瞻。《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GB50045中7.4.6.4条规定:“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1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按照这一规定,消火栓一般有两种安装方式:侧进口安装和底进口安装。在侧进口与底进口两种安装方式中,消火栓在箱体内安装高度不一样,侧进口安装消火栓中心距箱体底板距离不能小于350mm(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9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部分),否则水带易产生死褶,影响水流正常通过。若要符合《高规》“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1.1m,”这个要求,只有改变箱体的安装高度。在同一建筑物内,消火栓箱高低参差不齐,比较凌乱。由于栓口出水方向向下,连接水带不方便,水带易脱落。《高规》GB50045的条文说明7.4.6条规定:“消火栓的出水方向应便于操作,并创造较好的水力条件,故规定消火栓出水方向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角。”从操作方便,减小水流阻力这两方面看,《高规》还是希望消火栓安装采用底进口方式。 消火栓箱的厚度主要决定于消火栓的安装,消火栓与管路连接,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管路与箱体后背板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便于消火栓回转安装,从进水管中心到箱体背板距离,一般要100mm左右。如果采用侧进口安装,进水管中心到箱门的距离,与消火栓手轮半径相等就可以了,如果采用底进口安装,因消火栓出水口凸出栓体,比消火栓手轮半径尺寸要大,所以箱体还要厚些。 由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实现消火栓箱厚度减薄,又要保证消火栓便于安装使用,只有使消火栓具有旋转功能。 旋转型消火栓,是消火栓的连接底座可以相对栓体转动,也就是说消火栓底座相当于一个活接头,在安装消火栓时,只需旋转底座,而不必使消火栓体在箱内旋转,减少了消火栓与箱背面之间的距离。不用时可将消火栓出水口转向侧面,使用时消火栓出水口向外转动,方便水带连接,或随水带牵引方向转动,避免水带产生死褶,水流顺畅通过。这样消火栓箱体可以减薄至140~160mm,大大减小了箱体厚度。由于消火栓出水口可以在水平360°任意转动,箱体可以做成前后开门,在墙面的任意一侧都能方便地连接水带,消火栓辐射面积扩大,减少栓箱的设置数量。 对于旋转型消火栓,旋转部位的密封性和转动部位防锈处理是产品可靠性的关键,北京海淀普惠机电技术开发公司已将这些问题圆满解决。根据消火栓常年处于关闭待用状态,只有在灭火或做周期性例行检查时才打开的特点,把旋转部位设计在阀座外侧,并设有可靠的密封装置。平时消火栓关闭时,与普通消火栓一样,阀瓣与阀座闭合将水流阻断,旋转部位与水流不接触,避免旋转部位的密封装置受到高压水挤迫,产生变形而引起泄漏,延长了消火栓使用寿命。在消火栓打开,栓体内充满水的时候,其旋转部位的密封装置将水隔离,保证旋转部位不会有水渗入。因此无论消火栓打开与关闭,其旋转部位都是与水隔绝的。为了使栓体转动灵活,减小转动力矩,在旋转部位增加了滑动机构,该机构安装在密封装置后端,不会接触到水,在较高的水压作用下,也能轻松转动。旋转消火栓的旋转部位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有效保证该产品常年不用情况下不会产生锈蚀。 北京海淀普惠机电技术开发公司已研制出旋转型室内减压稳压消火栓和旋转型室内消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