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

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

通过测试无线电波到达某处时的一些参数,能够获得无线电波的来向。对于一个固定测向站来说,在V/UHF频段,通常只测试电波在水平面上的来向,在HF的频段,通常还要测量它的仰角。由于无线电波具有特定的传播规律,根据两个以上站点测得的电波来向,或者一个站点测得的来向、仰角、跳次数据和电离层反射区高度等数据可以得知无线电发射台的位置。通过测试无线电波到达某处时的一些参数,能够获得无线电波的来向。对于一个固定测向站来说,在V/UHF 频段,通常只测试电波在水平面上的来向,在HF的频段,通常还要测量它的仰角。由于无线电波具有特定的传播规律,根据两个以上站点测得的电波来向,或者一个站点测得的来向、仰角、跳次数据和电离层反射区高度等数据可以得知无线电发射台的位置。

根据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通常有幅度测向法、相位测向法、空间谱估计测向法和时差测向法。

1、幅度测向法

幅度测向法是历史最悠久的测向方法。常见的幅度测向法采用一付有方向性的天线,通过旋转天线,找到信号最强的方向(大音点测向法)或者信号最弱的方向(小音点测向法),就可以确定来波方向。业余无线电测向(猎狐)均基于幅度测向法。

采用旋转天线的方法测向,设备十分简单。对于无线电爱好者而言,可以用具有方向性的八木-宇田天线,接上具有测量信号强度功能的接收机(例如对讲机和可变衰减器的组合)构成测向系统。这种测向系统适合于一个人携带使用,在接近发射源的时候最为有效。由于这种测向系统需要人工或者电动旋转天线,它的响应时间很长,如果需要捕捉短促信号持续时间很短,或者信号强度本来就在不停变化,则难以取得有效结果。

为了克服旋转天线响应时间长的缺点,发展了沃特森-瓦特测向机。它用两付相互正交的艾德考克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两付天线的信号分别送入两台接收机,并将接收机的电压输出(与信号幅度线性

相关)分别送入示波器的X、Y偏转器,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一条代表来波方向的亮线。这种测向机结构同样较为简单,有兴趣的爱好者可以自制。

2、相位测向法

相位测向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如果在一个平面上设立至少两个相距很近的天线,由于天线间存在距离,它们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就存在相位差。利用专门的相位比较电路或者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精确的测得相位差的数值。根据相位差,就可以计算出电波的方向。上述测向方法是相位测向法的一种,叫做干涉仪测向法。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多普勒频移原理构成相位测向系统。在一个圆周上安装若干天线,采用电子开关按照一定的顺序沿着圆周选通这些天线,这时,这个沿圆周排列的天线阵就可以等效为一付沿圆周旋转的全向天线。对于一束电波而言,天线旋转到圆周的不同位置,由于多普勒现象的影响,天线输出的信号的相位将各不相同。通过比较信号的相位,也可以计算出来波方向。

相关干涉仪测向是在干涉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测得较高的频率而不发生相位混叠,干涉仪的每一根天线必须靠得很近,天线之间不可避免要产生相互影响,使得相位差并不能完全代表来波的方向。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人们不再直接通过测量相位差来测量来波方向,而是先在标准的环境下,记录围绕天线一周的不同来波在天线上反映出来的相位关系,做成一个数据库。在实际测向的时候,任何一个来波会在天线阵的不同天线上反映出特有的相位关系。通过查找,找到数据库中与实际测向中遇到的相位关系最相符合(相关)的一组实验数据,将获得这组实验数据时的来波方向作为实际测向的结果。相关干涉仪的发明是无线电测向技术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巧妙的克服了天线带来的误差,使测向准确度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测向站几乎全部安装了相关干涉仪。

相位测向法的设备比较复杂,除多普勒测向机外,一般爱好者难以自制。

3、空间谱估计测向法

空间谱估计测向法的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但是由于无法制造高同一性的多信道接收机,一直未获实际应用。直到90年代末,国外才有商品测向机推出。我国近年来也研制了自己的空间谱估计测向设备,目前只装备部队。空间谱估计测向法需要一个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都配备一台接收机,所有接收机的相位特性必须精确一致。这些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分别代表着相应天线收到的电波的情况,将这些输出信号数字化,利用高速计算机进行处理,通过所有这些信号的幅度、相位等的关系,即可确定发射源的数量,来波的方向等信息。它的形式类似于相控阵雷达。

空间谱估计测向法的优势是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具有远高于传统方法的测向精度以及能够同时测量同一频率的多个信号。比如,有5个电台在不同方位同时在同一个精确相同的频率上发射,传统的相位测向法完全无法测出任何一个电台的方向,采用旋转天线的幅度测向法也会因为极大的测向误差而很难实施,而空间谱估计测向法可以同时精确测出这5个电台的来波方向。自从90年代自适应同频中继站进入军事通讯以后,战场上可以布置若干个同频中继站,发信电台和这些中继站都在一个精确相同的频率上发射信号。用传统测向方法无法准确测定任何一个台站的位置,对电子侦察极为不利。发展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以后,这个壁垒被突破了。

空间谱估计测向设备复杂而且十分昂贵,目前实验机的造价通常都在百万人民币,业余爱好者难以企及。

4、时差测向法

一般的无线电信号都带有调制,可以根据调制来判断电波到达两个相距较远的台站的时间差,从而确定方向。例如,一部在美国的广播电台发射了一个调制有声音的信号,在中国海南和成都的两个接收站都能收到。当海南的接收站听到信号传来的一位女士的尖叫声后0.01秒,成都的接收站才收到这个叫声。根据两个站收到同一个声音的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广播电台是在美国南部,还是在阿拉斯加。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向,与现有的幅度测向法或者相位测向法比起来,是一种新颖的方法。在没有任何专门的幅度或者相位测向设备的

情况下,这种方法显得十分珍贵。

如果地面上有一个发射台对着天上发射,要确定这个发射台的位置便十分困难。因为它发出的电波只有太空中的卫星可以收到,而已经有的卫星又没有装备任何测向设备。这时,便只有通过已有的多颗卫星来转发这个发射台的信号,在地面上求得该台电波到达各个卫星的时间差,从而确定发射台的位置。境外反华势力攻击鑫诺卫星,就是通过这种办法确定其发射台位于台湾省的。

时差测向法的反向运用,是通过测量已知位置的两个发射台信号的时间差,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历史上颇有影响的“罗兰”导航系统的原理。

时差测向法的应用并不复杂,主要难点是找信号的特征,从而便于在两个相距很远的地方测量信号的时差。目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完全可以利用相关函数求极值的办法计算出相关信号的时差,且信号占用的带宽越宽(或者说调制的内容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当多个时差测定站联网工作时,可以直接定位,免去了来波方向计算及图上交绘定位等程序,还提高了定位精度。当前,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正在装置新型而时差测量装置,对于一般的目标,定位精度可高达30米。由于有GPS等较为精确的时号系统,业余爱好者进行制作而言也不是难事。对于现在十分令人厌恶的短波恶意干扰,爱好者可以考虑有组织的尝试用时差测向法来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根据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通常有幅度测向法、相位测向法、空间谱估计测向法和时差测向法。

1、幅度测向法

幅度测向法是历史最悠久的测向方法。常见的幅度测向法采用一付有方向性的天线,通过旋转天线,找到信号最强的方向(大音点测向法)或者信号最弱的方向(小音点测向法),就可以确定来波方向。业余无线电测向(猎狐)均基于幅度测向法。

采用旋转天线的方法测向,设备十分简单。对于无线电爱好者而言,可以用具有方向性的八木-宇田天线,接上具有测量信号强度功能的接收机(例如对讲机和可变衰减器的组合)构成测向系统。这种测向系统适合于一个人携带使用,在接近发射源的时候最为有效。由于这种测向系统需要人工或者电动旋转天线,它的响应时间很长,如果需要捕捉短促信号持续时间很短,或者信号强度本来就在不停变化,则难以取得有效结果。

为了克服旋转天线响应时间长的缺点,发展了沃特森-瓦特测向机。它用两付相互正交的艾德考克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两付天线的信号分别送入两台接收机,并将接收机的电压输出(与信号幅度线性相关)分别送入示波器的X、Y偏转器,即可在显示屏上显示一条代表来波方向的亮线。这种测向机结构同样较为简单,有兴趣的爱好者可以自制。

2、相位测向法

相位测向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如果在一个平面上设立至少两个相距很近的天线,由于天线间存在距离,它们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就存在相位差。利用专门的相位比较电路或者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精确的测得相位差的数值。根据相位差,就可以计算出电波的方向。上述测向方法是相位测向法的一种,叫做干涉仪测向法。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多普勒频移原理构成相位测向系统。在一个圆周上安装若干天线,采用电子开关按照一定的顺序沿着圆周选通这些天线,这时,这个沿圆周排列的天线阵就可以等效为一付沿圆周旋转的全向天线。对于一束电波而言,天线旋转到圆周的不同位置,由于多普勒现象的影响,天线输出的信号的相位将各不相同。通过比较信号的相位,也可以计算出来波方向。

相关干涉仪测向是在干涉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测得较高的频率而不发生相位混叠,干涉仪的每一根天线必须靠得很近,天线之间不可避免要产生相互影响,使得相位差并不能完全代表来波的方向。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人们不再直接通过测量相位差来测量来波方向,而是先在标准的环境下,记录围绕天线一周的不同来波在天线上反映

出来的相位关系,做成一个数据库。在实际测向的时候,任何一个来波会在天线阵的不同天线上反映出特有的相位关系。通过查找,找到数据库中与实际测向中遇到的相位关系最相符合(相关)的一组实验数据,将获得这组实验数据时的来波方向作为实际测向的结果。相关干涉仪的发明是无线电测向技术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巧妙的克服了天线带来的误差,使测向准确度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测向站几乎全部安装了相关干涉仪。

相位测向法的设备比较复杂,除多普勒测向机外,一般爱好者难以自制。

3、空间谱估计测向法

空间谱估计测向法的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但是由于无法制造高同一性的多信道接收机,一直未获实际应用。直到90年代末,国外才有商品测向机推出。我国近年来也研制了自己的空间谱估计测向设备,目前只装备部队。空间谱估计测向法需要一个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都配备一台接收机,所有接收机的相位特性必须精确一致。这些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分别代表着相应天线收到的电波的情况,将这些输出信号数字化,利用高速计算机进行处理,通过所有这些信号的幅度、相位等的关系,即可确定发射源的数量,来波的方向等信息。它的形式类似于相控阵雷达。

空间谱估计测向法的优势是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具有远高于传统方法的测向精度以及能够同时测量同一频率的多个信号。比如,有5个电台在不同方位同时在同一个精确相同的频率上发射,传统的相位测向法完全无法测出任何一个电台的方向,采用旋转天线的幅度测向法也会因为极大的测向误差而很难实施,而空间谱估计测向法可以同时精确测出这5个电台的来波方向。自从90年代自适应同频中继站进入军事通讯以后,战场上可以布置若干个同频中继站,发信电台和这些中继站都在一个精确相同的频率上发射信号。用传统测向方法无法准确测定任何一个台站的位置,对电子侦察极为不利。发展空间谱估计测向技术以后,这个壁垒被突破了。

空间谱估计测向设备复杂而且十分昂贵,目前实验机的造价通常

都在百万人民币,业余爱好者难以企及。

4、时差测向法

一般的无线电信号都带有调制,可以根据调制来判断电波到达两个相距较远的台站的时间差,从而确定方向。例如,一部在美国的广播电台发射了一个调制有声音的信号,在中国海南和成都的两个接收站都能收到。当海南的接收站听到信号传来的一位女士的尖叫声后0.01秒,成都的接收站才收到这个叫声。根据两个站收到同一个声音的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这个广播电台是在美国南部,还是在阿拉斯加。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向,与现有的幅度测向法或者相位测向法比起来,是一种新颖的方法。在没有任何专门的幅度或者相位测向设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显得十分珍贵。

如果地面上有一个发射台对着天上发射,要确定这个发射台的位置便十分困难。因为它发出的电波只有太空中的卫星可以收到,而已经有的卫星又没有装备任何测向设备。这时,便只有通过已有的多颗卫星来转发这个发射台的信号,在地面上求得该台电波到达各个卫星的时间差,从而确定发射台的位置。境外反华势力攻击鑫诺卫星,就是通过这种办法确定其发射台位于台湾省的。

时差测向法的反向运用,是通过测量已知位置的两个发射台信号的时间差,来确定自己的位置,这就是历史上颇有影响的“罗兰”导航系统的原理。

时差测向法的应用并不复杂,主要难点是找信号的特征,从而便于在两个相距很远的地方测量信号的时差。目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完全可以利用相关函数求极值的办法计算出相关信号的时差,且信号占用的带宽越宽(或者说调制的内容越多),计算结果越精确;当多个时差测定站联网工作时,可以直接定位,免去了来波方向计算及图上交绘定位等程序,还提高了定位精度。当前,我国无线电管理部门正在装置新型而时差测量装置,对于一般的目标,定位精度可高达30米。由于有GPS等较为精确的时号系统,业余爱好者进行制作而言也不是难事。对于现在十分令人厌恶的短波恶意干扰,爱好者可以考虑有组织的尝试用时差测向法来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小升初无线电测向

小升初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来确定信号源位置的技术。在小升初考试中,无线电测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无线电测向的基本知识。 一、无线电测向的原理 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信号传播时的信号强度、相位差等特性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当一个无线电信号源发出信号时,信号会在空间中传播并到达接收器。通过接收机测量到的信号参数,例如信号强度、相位差等,结合接收机的方向性,可以计算出信号源的位置。 二、无线电测向的应用 无线电测向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无线电定位系统,例如GPS系统。通过多个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异,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在的位置。此外,无线电测向还可以用于电磁波辐射监测、通信干扰定位等领域。 三、无线电测向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主要有三种方法:信号强度测向、相位测向和多基站测向。 1. 信号强度测向: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测向方法。通过测量信号强度,比较不同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差异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但

是由于信号的传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信号强度测向的精度较低。 2. 相位测向:相位测向是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相位测向的精度较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算法和设备支持。 3. 多基站测向:多基站测向是利用多个接收器同时接收信号,并通过测量不同接收器之间的信号时差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多基站测向的精度较高,但需要多个接收器的支持。 四、无线电测向的局限性 无线电测向虽然在定位和测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信号的传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等会对信号传播产生阻碍或反射,影响测向的精度。其次,测向设备的成本较高,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限制了无线电测向的推广应用。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参数来确定信号源位置的技术。在小升初考试中,了解无线电测向的原理、应用和方法是很重要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大家对无线电测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无线电测向基础原理.

1 无线电测向基础 1.1 示向度 为了确定某个目标的方位,必须确定连接该目标至已知坐标的点的直线同某个起始方向(起始线之间的夹角。 例如,在点X 上有一个须要确定方位的目标,而点A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点X 和点A 的连线同地理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A a 称为示向度(图1-1。这就是说,示向度是以已 知地理坐标的观测点A 的地球子午线的指北方向沿顺针方向旋转至点A 与被测目标连线所转过的角度。其取值范围:0≤示向度<360°。 无线电测向是用无线电技术手段确定来波.. 的示向度。请注意,无线电测向设备所测定的是来波.. 的示向度(到达角,由于电波传播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会导致其等相位面畸变,因而来波的到达角未必是其辐射源所在的方位。 图1-1 测向与定位 1.2 交会定位 只在一个已知地理坐标的点测向,只能得到一条方位线,而不能得到一个定位点。为了实现定位,必须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独立的方位线。

例如,点X 有一个须要确定位置的目标,而点A 与点B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由点A 和点B 测得示向度A a 和B a 与相应的方位线A LOP 和B LOP ,方位线A LOP 与B LOP 的交点,就认为是目标位置(图1-1。 如果用n 条方位线交会定位,那么,由于测向误差的影响,在目标真实位置W 周围将得出最多可达m 个交会点。m 由下式得出: 2 1(-=n n m (1-1 a 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目标真实位置w 仅以一定的概率位于这些交点所构成的多边形内。这个概率 121--=n n n p (1-2 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n p 随着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的增多而增大。 表1-1是根据式(1-2制得的。 表1-1 目标位于方位线交点多边形内的概率与方位线条数的关系 1.3 电磁波

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

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 通过测试无线电波到达某处时的一些参数,能够获得无线电波的来向。对于一个固定测向站来说,在V/UHF频段,通常只测试电波在水平面上的来向,在HF的频段,通常还要测量它的仰角。由于无线电波具有特定的传播规律,根据两个以上站点测得的电波来向,或者一个站点测得的来向、仰角、跳次数据和电离层反射区高度等数据可以得知无线电发射台的位置。通过测试无线电波到达某处时的一些参数,能够获得无线电波的来向。对于一个固定测向站来说,在V/UHF 频段,通常只测试电波在水平面上的来向,在HF的频段,通常还要测量它的仰角。由于无线电波具有特定的传播规律,根据两个以上站点测得的电波来向,或者一个站点测得的来向、仰角、跳次数据和电离层反射区高度等数据可以得知无线电发射台的位置。 根据不同无线电测向的原理,通常有幅度测向法、相位测向法、空间谱估计测向法和时差测向法。 1、幅度测向法 幅度测向法是历史最悠久的测向方法。常见的幅度测向法采用一付有方向性的天线,通过旋转天线,找到信号最强的方向(大音点测向法)或者信号最弱的方向(小音点测向法),就可以确定来波方向。业余无线电测向(猎狐)均基于幅度测向法。 采用旋转天线的方法测向,设备十分简单。对于无线电爱好者而言,可以用具有方向性的八木-宇田天线,接上具有测量信号强度功能的接收机(例如对讲机和可变衰减器的组合)构成测向系统。这种测向系统适合于一个人携带使用,在接近发射源的时候最为有效。由于这种测向系统需要人工或者电动旋转天线,它的响应时间很长,如果需要捕捉短促信号持续时间很短,或者信号强度本来就在不停变化,则难以取得有效结果。 为了克服旋转天线响应时间长的缺点,发展了沃特森-瓦特测向机。它用两付相互正交的艾德考克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两付天线的信号分别送入两台接收机,并将接收机的电压输出(与信号幅度线性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体制概述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 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矢量系统依据天线单元和接收机数量以及后续的处理能力,可以分辨两元以至多元波场和来波方向。矢量测向系统的提出还是近十几年的事,它的实现有赖于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目前尚未普及。 图1 比幅式环形测向 在上述的说明中,我们使用的是测定“来波方向”,而没有使用测定“辐射源方向”,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在这里侧重的是:测向机所在地实在的电磁环境,但是,无线电测向,通常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确定“辐射源的方向”和“辐射源的具体位置”。 无线电测向从上个世纪初诞生至今,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这就是无线电测向学。无线电测向学,是研究电磁波特性及传播规律、无线电测向原理及实现方法、测向误差规律及减小和克服误差的方法。总之,无线电测向学,是研究无线电测向理论、技术与应用的科学。无线电测向学是与无线电工程学、无线电电子学、地球物理学、无线电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紧密相关的一门科学。

无线电测向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技术简介 测定电波来波方向,往往需要以几个位置不同的测向站(台)组网测向,用各测向站的示向度(线)进行交汇。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用移动测向站,在不同位置依次分时交测。 无线电测向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2.1、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的工作原理是:依据电波在行进中,利用测向天线阵或测向天线的方向特性,对不同方向来波接收信号幅度的不同,测定来波方向。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的特点:测向原理直观明了,一般来说系统相对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存在间距误差和极化误差,抗波前失真的能力受到限制。频率覆盖范围、测向灵敏度、准确度、测向时效、抗多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重要指标,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2.2、干涉仪测向体制 干涉仪测向体制的测向原理是:依据电波在行进中,从不同方向来的电波到达测向天线阵时,在空间上各测向天线单元接收的相位不同,因而相互间的相位差也不同,通过测定来波相位和相位差,即可确定来波方向。在干涉仪测向方式中,是直接测量测向天线感应电压的相位,而后求解相位差,其数学公式与幅度比较式测向的公式十分相似。

相关干涉仪测向:是干涉仪测向的一种,它的测向原理是:在测向天线阵列工作频率范围内和360度方向上,各按一定规律设点,同时在频率间隔和方位间隔上,建立样本群,在测向时,将所测得的数据与样本群进行相关运算和插值处理,以获得来波信号方向。 干涉仪测向体制的特点:采用变基线技术,可以使用中、大基础天线阵,采用多信道接收机、计算机和FFT技术,使得该体制测向灵敏度高,测向准确度高,测向速度快,可测仰角,有一定的抗波前失真能力。该体制极化误差不敏感。干涉仪测向是当代比较好的测向体制,由于研制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因此造价较高。干涉仪测向对接收信号的幅度不敏感,测向天线在空间的分布和天线的架设间距,比幅度比较式测向灵活,但又必须遵循某种规则。例如: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五边形,还可以是L形等。 2.3、多普勒测向体制 多普勒测向体制的测向原理:依据电波在传播中,遇到与它相对运动的测向天线时,被接收的电波信号产生多普勒效应,测定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移,可以确定来波的方向。 为了得到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移,必须使测向天线与被测电波之间做相对运动,通常是以测向天线在接收场中,以足够高的速度运动来实现的,当测向天线完全朝着来波方向运动时,多普勒效应频移量(升高)最大。 多普勒测向,通常不是直接旋转测向天线,因为这在工程上难于实现,它是将多个天线架设在同心圆的圆周上,电子开关顺序快速接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波在均匀介质 (如空气)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只要测出电波传播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出信号源(发射台)所在方向。无线电测向是指通过无线电测向机测定发射台(或接收台)方位的过程,但是无线电测向运动中,要快速寻找隐蔽巧妙的信号源,必须掌握无线电波的传播规律。 一、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充满了整个空间。广播、移动通讯、电视等,已经是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中频率较低的一种,它可直接在空间辐射传播。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很宽,频段不同,特性也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开展的无线电测向运动涉及三个频段:频率为1.8—2兆赫的中波波段,波长为150—166.6米,称160米波段测向;频率为3.5—3.6兆赫的短波波段,波长为83.3—85.7米,称80米波段测向;频率为144—146兆赫的超短波段,波长为2.08—2.055米,称2米波段测向。 二、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主要参数和特性都是相同。例如,某根天线用作发射天线时,它向某一方向辐射的无线电波最强,而当用作接收天线时,同样也是对这个方向来的天线电波接收最强,说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具有可逆性。 天线的方向性 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向一定方向辐射或者接收来自某一方向无线电波的能力。某一天线向空间辐射无线电波时,并不是向任何一个方同辐射的强度都一样。不同的天线向各方向辐射的场强也不同,说明天线发射无线电波具有方向性。为了表达天线的方向性,在离天线等距离的地方,不同的方向上测量天线辐射电波的电场强度,并将其值按比例标在以方向为坐标 (极坐标)的图上,得到了天线的方向图。 三、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 因此,测向机的声音大小会随磁性天线输出电势的大小而变化,但对极性的变化无法分辨。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时,耳机声音是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的垂直方向对准电台(即图2-1-10中的90o和270o两个方向)时,耳机声音最大,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大音面或大音点。因此在测向过程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一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或找出大音面,发射台必定位于与磁棒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四、单方向的测定 由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可知,天线旋转一周,测向机将出现两个声音最大处和两个声音最小处。尽管天线转动180度后电势的极性有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在听觉上是不能辨别。磁性天线的方向图具有双值性,它可测定发射台所处的一条位置线,但不能判断它处在位置线的哪一边。测定具体位置,可在这条直线以外的点,再测出该电台的另一条位置线,使两条位置线在地图上相交,其交点为即为发射台的位置,但是具有双值性的测向机在测向运动中是不能用,测向机必须具有单值性,合运动员在任何一个测向地点,均可获得明确的方向,从而迅速接近电台。

无线电测向机的原理框

无线电测向机的原理框 无线电测向机是一种用于测量无线电信号来自何方向的设备。其原理框如下: 1. 接收天线:无线电测向机首先将接收天线与要测量的无线电信号相连。接收天线通常是一个带有向心性能的天线,可以接收来自不同方向的信号。 2. 信号放大器:接收到的信号被送入信号放大器,以放大信号的强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测量。信号放大器通常是一个低噪声放大器,能够提高信号强度,同时不引入太多的噪声。 3. 相移网络:经过信号放大器放大的信号被送入相移网络。相移网络用于改变信号的相位,通过改变相位,可以实现对信号方向的测量。相移网络通常由一组电子元件(如相移器或延迟线)组成。 4. 相位比较器:经过相移网络处理后的信号被送入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将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以确定信号的相位差。相位差可以用来确定信号来自何方向。 5. 显示器:最后,测向机将测量到的信号方向显示在显示器上。显示器通常是一个数字显示屏或指示灯,可以显示信号来自的方向。 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接收信号、放大信号、改变相位、比较相

位差以及显示信号方向。通过测量信号的相位差,无线电测向机可以确定信号来自何方向。 此外,为了提高测向机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 天线阵列:使用多个接收天线组成天线阵列,可以提高测向机的方向探测能力。通过分析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利用多路径效应实现更精确的方向测量。 2. 单侧带调制:采用单侧带调制技术可以提高无线电测向机的灵敏度。单侧带调制可以将信号的能量集中在较低的频率范围内,减少了噪声的干扰,提高了信号的可测性。 3. 数字信号处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测向机的处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滤波、频谱分析、相关计算等处理,可以提高测向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无线电测向机的原理框包括接收天线、信号放大器、相移网络、相位比较器和显示器。通过测量信号的相位差,无线电测向机可以确定信号来自何方向。为了提高测向机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可以采用天线阵列、单侧带调制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手段。

测向天线 定位原理

测向天线定位原理 测向天线是一种用来确定无线电信号源位置的设备。它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和到达时间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测向天线在通信、雷达、无线电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测向天线的定位原理主要分为两种:到达时间差测向和信号强度测向。 到达时间差测向是利用信号到达不同天线的时间差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这种方法需要至少两个天线,通常使用基线较长的天线组成阵列。当信号到达天线组时,由于信号传播速度是已知的,可以通过计算到达不同天线的时间差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到达时间差测向的精度较高,但对天线的布置和精确的时间同步要求较高。 信号强度测向是利用信号到达不同天线时的强度差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天线即可,通过测量信号在天线上的功率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衰减和多径效应的影响,信号强度测向的精度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只需要一个天线,因此信号强度测向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见。 测向天线的定位原理是基于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障碍物、衰减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信号的传播路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信号到达天线的时间和强度。测向天线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测向天线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形式和类型。常见的测向天线有方向性天线、阵列天线、旋转天线等。方向性天线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天线,它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提高测向的精度。阵列天线是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通过控制不同天线的相位和幅度来实现对信号源的测向。旋转天线是一种可以旋转的天线,它可以通过旋转来扫描信号源的方向。 测向天线在通信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测向天线可以用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从而优化天线的指向性和覆盖范围。在雷达系统中,测向天线可以用来追踪和定位目标,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在无线电侦察中,测向天线可以用来确定敌方通信设备的位置,为作战决策提供情报支持。 测向天线是一种用于确定无线电信号源位置的设备。它通过测量信号的到达时间和强度来确定信号源的方向。测向天线的定位原理主要包括到达时间差测向和信号强度测向。测向天线在通信、雷达、无线电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作战效果。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

无线电测向运动原理与方法 一、测向机的使用 1、测向机各旋钮、开关的功能 (1)频率旋钮。用来寻找需要收测电台的信号,要求被收测信号的音调清晰、悦耳,而其他电台信号尽可能小,减少其干扰。 (2)音量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大小。 (3)单向开关。用来判断电台的方位。 (4)电源开关。短距离用的PJ-80型测向机不单设电源开关,插入耳机即接通电源,拔出耳机即断开电源。 2、正确的持机方法 (1)80M波段的测向析持机方法:以80M波段直立式测向机为例,正确的持机方法是右手持机,大拇指靠近单向开关,其他四指握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松肩、垂肘,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CM,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 (2)2M波段测向机的持机方法:基于2M波段标准距离测向时电台发射电波方式为水平极化波(短距离测向时电吧发身电波方式为垂直极化波)及测向时多用单向大音面的特点,通常为右手持机,左手调整旋钮和开关;将测向机举至胸前,并使天线所在平面与地面保持平行(或垂直)引向器始终处于前方,以便准确观察电台方向线,当信号弱或收不到信号时,可将测向机举过头项。 3、熟悉电台呼号 每一部隐蔽电台(或称信号源)均有自己的编号和呼号,并具有连续短距离测向)或轮流(标准距离测向)自动拍发等幅电报的功能。判断电台台号时,要注意分辨长音、短音出现的先后顺序和长、短音的数目。电台发信时,重复循环各自的电码符号,在语言中,通常用“嗒”表示长音,用“嘀”表示短音。如:1号台MOE电台呼号为“嗒嗒、嗒嗒嗒、嘀”,2号台MOI电台呼号为“嗒嗒、嗒嗒嗒、嘀嘀”。其他分别是: 1号台:MOE—————·或·———— 2号台:MOI—————··或··——— 3号台:MOS—————···或···—— 4号台:MOH—————····或····— 5号台:MO5—————·····或····· 6号台:6—···· 7号台:7——··· 8号台:8———·· 9号台:9————· 0号台:0————— 信标台MO————— 备用呼号(当2M波段某频战法遇到严重干扰时,可腹胀其他频点的备用电台): MA台——·— MU台——·—

(完整)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与“无线电”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播送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通过发射到空间的无线电波把声音和图象神奇地传诵到千家万户的,这个道理已成为人们的常识。让我们再来简单地回顾一下发射和接收过程:广播电台(电视台)首先把需要向外发射声音和图象变为随声音和图象变化的电信号,然后用一中频率很高、功率很强的交流电做为“运载工具”,将这种电信号带到发射天线上去。再通过天线的辐射作用,把载有电信号的高频交流电转变为同频率的无线电波(或称电磁波),推向空间,并象水波一样,不断向四周扩散传播,其传播的速度在大气中为每秒30万公里。在电波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只要我们将收音机、电视机打开,通过接收天线将这种无线电波接收下来,再经过接收机大放大、解调等各种处理,把原来的电信号从“运载工具”中分离出来,逼真地还原成发射时的声音和图像,我们就能在远隔千里的地方收听(收看)到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无线电测向也是利用类似的途径和方式实现的,只是它所发射的仅仅是一组固定重复的莫尔斯电报信号。电台的发射功率小,信号能到达的距离也极为有限.一般在10公里以内.下面,我们紧密结合无线电测向,介绍一些有关的无线电波的基础知识。 1。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 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天波-—由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直射波-—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地面反射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距离通常都在10公里以内,所以,除用于远距离通信的天波外,其它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地波;2米波段测向,主要使用直射波和地面发射波。 2。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 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 (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电波由一种媒介质传导另一种媒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图2—1所示的射线由第一种介质射向第二中介质,在分界面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射线返回第一种介质,叫做反射;另一种现象是射线进入第二种介质,但方向发生了偏折,叫做折射。一般情况下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不一定等于折射角。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电波在传播途中,有力图饶过难以穿透的障碍物的能力。绕射能力的强弱与电波的频率有关,又和障碍物大小有关。频率越低的电波,绕射能力越弱;障碍物越大,绕射越困难。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4)干涉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或其它物体的反射波在某处相遇时,测向机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产生干涉的结果,使得测向机在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强,而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弱,甚至收不到信号,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 另外,如图2-2所示,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电波的能量是一定的,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不仅在传播途中能量要损耗,而且能量的分布也越来越广,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越来越小.反之,距电台愈近,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愈大.在距电台数十米以内,电场强度的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测向机耳机中的音量变化也格外明显。这一特点有助于测向运动员在接近电台后判断电台的距离及其位置。 3.天线的架设与电波传播形式的关系 当发射天线垂直于地面时,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电场也垂直于地面,我们称它“垂直极化波”;当天线平行于地面时,天线辐射电磁波的电场也平行于地面,我们叫它“水平极化波”。160米波段和80米波段,规定发射垂直极化波,因而要求发射天线必须垂直架设;2米波段规定发射水平极化波,因而要求发射天线必须水平架设。 二、无线电测向机的组成与特点 无线电测向机是测向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赖以测向隐蔽电台方位的工具,根据工作波段的不同,测向机的电路和外形结构也不尽相同.但一部测向机,无论是简是繁,是大是小,都是由测向天线、收信机和指示器三部分组成的。其方框图如图2—3所示. 1.测向天线 测向天线接收被测电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对来自不同方向的电波产生不同的感应电势。这是测向机不同于一般收音机的主要区别。目前测向运动中,160米波段测向机使用磁性天线以及与它相配合的直立天线;80米波段测向机多数也用磁性天线加直立天线(过去也有用环形天线加直立天线的,但因环形天线体积大,不易看准方向线,已很少使用);2米波段测向机使用八木天线。 2。收信机 收信机对测向天线送来的感应电势进行放大解调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把所需信号送入指示器。一般测向机的收信部分与普通收音机基本相似,但根据测向的特殊需要,它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一、导言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无线电测向原理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无线电测向原理展开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无线电测向原理概述 无线电测向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来判断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的技术。它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到达时间差、多普勒效应等特征参数,运用三边测量、多边测量等方法进行位置定位。无线电测向原理可以应用于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无线电频谱监测、无线电定位和导航等领域。 2.1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基本流程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基本流程包括信号接收、信号测量和信号处理三个步骤。首先,无线电接收器接收到信号源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然后,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到达时间差和多普勒效应等参数,得到信号源的位置信息;最后,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对测量得到的信号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 2.2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关键技术 在无线电测向原理中,有一些关键技术对于实现高精度的测向结果非常重要。 2.2.1 天线阵列技术 天线阵列技术是无线电测向原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元件组成的阵列,来实现对信号的方向敏感性。通过对不同天线元件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相位差分析等处理,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信号的方向。 2.2.2 超宽带技术 超宽带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时间域上产生极短脉冲信号来实现测向的技术。它具有带宽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对信号的高精度测向。

2.2.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来自多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集成和处理,以提高测向精度和鲁棒性。通过利用不同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更好地抑制噪声、提高信号检测和估计的性能。 三、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应用领域 无线电测向原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 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中,无线电测向原理可以用于确定基站的布设位置和方位,优化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通过测量和分析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可以有效地优化无线网络的布局,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和性能。 3.2 无线电频谱监测 无线电频谱监测是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识别和定位干扰源、非法信号等。无线电测向原理可以通过测量信号的强度和到达时间差等参数,实现对干扰源和非法信号的快速定位和识别。 3.3 无线电定位和导航 无线电测向原理在无线电定位和导航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接收到的多个信号源进行测向分析,可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并实现无线电导航的功能。在无人机、车载导航等领域,无线电测向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3.4 无线电情报收集与分析 无线电测向原理在情报收集与分析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相关情报信息,如通信网络拓扑、无线电设备部署等,为军事、情报等领域提供支持。 四、总结 通过对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我们了解到无线电测向原理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来判断信号源的方位和位置的技术。

无线电测向及应用

无线电测向及应用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到达接收器的力度和方向来确定发送器 位置的技术。它是一个重要的无线通信工程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关于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力度和到达时间差来确定 信号的来源方向。在无线电测向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多个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和信号到达时间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确定信号的方向。这些接收天线可以以不同形式布置,如线性阵列、圆形阵列等。 常见的无线电测向方法包括干扰测向、信标测向和多普勒测向。干扰测向是指通过对干扰信号的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确定其来源方向。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无线电窃听、干扰源定位等应用。信标测向是通过接收到的信标信号的力度和到达时间差来确定信标的位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无线定位系统、定位导航系统等应用。多普勒测向是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频率的变化,确定信号源的速度、运动方向和位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雷达、航空航天等应用。 在军事领域,无线电测向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情报获取、电子战、空中战术等领域。通过对敌方通信无线电信号进行测向分析,可以确定敌方通信的位置和通信线路,为军事作战提供情报支持。在电子战中,无线电测向可以用于探测和定位敌方无线电干扰源,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在空中战术中,无线电测向可以用于确定敌

方无线电信号的来源,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和破坏。 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被应用于定位导航、安全防范、频谱管理等方面。定位导航系统如GPS可以通过无线电测向和测距原理进行卫星定位,实现精确定位和导航功能。安全防范系统如无线电监控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电测向和监测原理对可疑信号进行定位和跟踪,保障安全防范工作。频谱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电测向对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和测量,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无线电测向被应用于飞行导航、空中交通控制等方面。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测向,飞机可以确定自身的位置和方向,实现飞行导航和航线规划。在空中交通控制中,无线电测向可以用于对航空器进行监测和跟踪,提供航空安全保障。 总之,无线电测向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工程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的力度和方向,无线电测向可以实现对信号源的定位和跟踪,为各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和保障。

无线电测向在航海中的应用

无线电测向在航海中的应用 无线电测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在航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利 用无线电测向技术,航海人员可以确定船只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 以及确定导航方向和航道,从而提高航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本文将 探讨无线电测向在航海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原理和技术。 一、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原理 无线电测向技术基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方向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它利用接收天线的特性,包括回波时间延迟、信号强度和相位差等, 来确定信号的到达方向。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分为主动测向和被动测 向两种。 主动测向是指通过发送无线电信号,然后利用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的 回波,从而确定信号的方向。这种方法常用于雷达导航和定位系统中,通过测量信号的回波时间和相位差,可以计算出信号源的位置。 被动测向是指通过接收现有的无线电信号,然后利用接收天线的特 性来确定信号的方向。这种方法常用于海上通信和导航系统中,通过 测量信号的强度和相位差,可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二、无线电测向在航海中的应用 1. 确定航向和航道 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用于确定船只的航向和航道。通过接收岸上或 其他船只发出的信号,船只可以确定自己相对于信号源的位置和方向,

从而进行航向和航道的调整。这对于船只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进行导航和定位非常重要。 2. 导航和定位系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导航和定位系统中广泛应用。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就是基于测向技术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和方向。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GPS接收器可以计算出自己的位置,并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 3. 搜索和救援 无线电测向技术对于搜索和救援行动非常重要。在海上遇险的船只可以发出紧急信号,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并测向信号源,救援人员可以快速确定船只的位置,并进行救援行动。 4. 水下探测和测量 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可以用于水下探测和测量。比如在海洋勘探中,通过接收海底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在船只上可以确定探测器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获取海底地质和生物信息。 三、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电测向技术在航海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无线电测向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 1. 多天线系统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测向的技术,它可以用于确定信号的 方向和位置。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民用通信、天文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会使用多个天线来接收信号,通过对比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相位差异,可以计算出信号的方向和位置。 无线电测向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方位测向,另一种是距离测向。方 位测向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方位角的测量,确定信号的方向;而距离测向则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距离的测量,确定信号的位置。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向。 在实际的无线电测向系统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测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 测向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阵列来实现高精度的方位测向;同时结合多普勒效应来实现距离测向。这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实现更加灵活和精准的测向。 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军事侦察、雷达导航、通信干 扰监测等方面,都需要使用无线电测向技术来获取目标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同时,在民用通信领域,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可以用于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等应用。此外,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天文学领域,用于天体信号的测向和观测。 总的来说,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号测向技术,它可以通过对接收到 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分析,确定信号的方向和位置。在实际的应用中,无线电测向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民用通信、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原理、根本技术Lt D

无线电测向原理 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因此,运发动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局部,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 “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播送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测向时,运发动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局部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单方向的测定:具有双值性的测向机在实际测向运动中是不能使用的。为了使运发动在任何一个测向点,都可获得电台明确的“线〞和“面〞就要求测向机天线具有单值性。磁性天线和直立天线组成的复合天线是具有单方向性的天线。当测出电台所在在直线时,运用直线天线和磁棒天线,按下单向按钮,磁性天线转动一周时,只有一个方向使信号消失;也只有一个方向信号最强。这样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获得了单方向性能。我们把信号强的这个面叫单向大音面,简称大音面。利用大音面就可直接定出电台在那一边。 无线电测向根本技术 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根本方法和根本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测电台信号 1、收听电台信号 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根本方法: (1)80米波段测向的根本方法: 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这一过程称测单向。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

3无线电测向与空间谱估计测向体制-讲议稿03

第3篇无线电测向与空间谱估计测向体制 第五十八研究所朱锦生赵衡 内容简介:本文简述无线电测向原理,几种典型的无线电模拟电子技术的无线电测向设备,以及空间谱估计测向的含义和它目前达到的水平。 1 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 1.1 无线电测向的目的是测定辐射源(或发射机)的位置 无线电测向是靠测定电波传播的方向来实现的。 电波传播方向的轨迹是沿地球的大圆弧前进的,即地面上两点(如辐射源和观测点的两点)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因此测定电波的来向,也即测定了辐射源的方向。 1.2 无线电测向的定位三角交会定位 由地面两个以上的观测点对同一辐射源测定电波的来向,这些来波行进轨迹的交会点,即为辐射源或发射机的位置,如图1。 (1)单站定位(一般对短波测向而言) 由观测点测定来波的方位角、仰角,通过精确电离层模型计算出电离层反射点的等效高度。由仰角和电离层等效高度计算出观测点距辐射源的距离,由此距离与方位角一起就可确定辐射源的位置,见图2。 图1 多站测向交会定位示意图图2 短波单站定位示意图

1.3 实际电波传播不可能是完全理想的 影响电波传播行进轨迹的因素,最大有两个: (1) 电波传播 短波远距传播均通过电离层反射来实现,但电离层并不是一面实际的镜子,它有一定的厚度,实际是漫反射,是由逐渐的折射达到反射,见图3。因此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对电波传播影响很大。电离层电子密度的不均匀,相当反射镜面的倾斜,使得电波传播行进的轨迹偏离地球大圆弧(即直线)的轨迹。除此还有电离层各个不同层的分别反射,即使同一层,也有不同的反射次数,即跳数,结果形成多径传播,见图4。由于各个途径的电波传播是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合成的来波不仅方向上有误差,同时来波的方向还明显呈游动。 (1) 地形地物的影响 地形地物如各种建筑物、铁塔、山脉、树林等障碍物,它们也接收电波的照射,同时还产生再次辐射。这样到达观测点的电波,不仅有直接来自辐射源的电波,而且还有障碍物的再次辐射电波,它们合成的来波方向,偏离辐射源,并根据影响程度,向障碍物偏转一定的角度,这就产生误差。 图4 短波天波多径传播模式示意图 图3 无线电波传播示意图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向和强度的技术。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无线通信、雷达、定位导航等。本文将介绍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方位信标到现代的智能天线阵列,带领读者了解这一技术的进化过程。 1. 早期的方位信标技术 方位信标是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最早形式之一。这种技术利用固定的信标发射信号,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到达时间差来确定信号来源的方向。早期的方位信标主要用于航海导航,帮助船只和飞机确定自身位置。 2. 对消技术的引入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对消技术,即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测量信号方向。这种技术使用多个接收天线,通过调整相位差实现信号的消除,从而确定信号的方向。对消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方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天线阵列技术的应用 天线阵列技术是无线电测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利用多个天线组成的阵列来接收信号,并通过调整天线之间的间距和相位来实现对信号的测量。天线阵列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测量信号的方向,还可以实现波束形成和空间滤波等功能,提高了测向系统的性能。

4. 现代化的测向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测向系统实现了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这些系统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算法,通过分析多个接收信号的相位、幅度和时间等信息,实现对信号的测向和定位。现代化的测向系统在军事、通信和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5. 无线电测向技术的未来发展 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测向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高的精度和分辨率、更广的频率范围、更大的测量距离以及更多的应用领域。同时,无线电测向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测向系统。 总结: 无线电测向技术经历了从早期的方位信标到现代的智能天线阵列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无线电测向技术在精度、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未来,无线电测向技术将继续发展,为无线通信、雷达和导航等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