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时区时间计算

解题思路: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

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

界线─

经线,另一条粗线

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

(23°26′

OE

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度较慢。读图

A.4月18日1时50分B.4月

5

A

C

向东到

6

A

C

D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 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 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 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时区计算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推荐用此条 2 )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地理时区&区时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1、东加西减 左西右东,知西求东用加 法,知东求西用减法。 2、跨日界线,从东经进入 西经减一天,西经进入东 经加一天。 日界线 地方时 向东,时间越早,地方时用“+” 0º180º 180º东经 西经向西,时间越晚,地方时用“-”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东“+”西“-”) 如:杭州市(120°E)为10时,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杭州的地方时-4×4分 =10:00-16分 = 9:44 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 ), 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如箭头 A 、B 、C : 日期不变 如箭头 D 、E :日期 加一天 如箭头 F 、G :日期 减一天

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 如果北京是中午12:00 美国纽约:00:00夜里。 但地理时差为13个小时。但你在美国和中国打电话,就是12个小时时差。 因为美国有:day time saving.就是说美国人把表调快1个小时,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天是亮的,你下班5点,其实地理时间才4点。这样天就晚一个小时才黑。 这个day time saving会在10月29号停止,也就是说纽约和北京就13个小时时差了。 练习题 1、已知北京(东八区)的时间为5月21日10时,问(1)莫斯科(东三区)是什么时间?(2)华盛顿(西五区)是什么时间? 2、已知伦敦(中时区)的时间为5月25日18时,问(1)北京(东八区)是什么时间?(2)旧金山(西八区)是什么时间? 3、已知东八区为5月4日10时,求东二区时间? 4、已知东二区为5月4日4时,求西3区的时间? 5、已知西12区为5月31日1时,求东12区的时间?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 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 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 4 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 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 n(余数)(n<7.5°时,时区数=M ;n>7.5°时,时区数=M+1 )。 …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 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

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 6 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 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 个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 = 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 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 小时,要减去24 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 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 °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 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 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 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 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 是人为的把地区分为若干个时区每个时区时间不一样相邻时区时间差一个小时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欢迎大家分享。 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2)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 (3)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6)赤道上全年昼夜平方,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2、确定太阳高度: (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确定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1)0点经线向东到日界线日期早一天;0点经线向西到日界线日期迟一天。 (2)当太阳直射点在东经度上,0点则在西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大半。 (3)当太阳直射点在西经度上,0点则在东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小半。 (4)当太阳直射点在0°经线上,0点则在180°上,即日界线上,全球上为同一天。 (5)当太阳直射点在180°上,0点在0°经线,全球早一天和晚一天范围相等。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

时区的计算方法

时区的计算方法 时区是地球上的地理学概念,按照国际标准时间把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地球经线,即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时间。例如: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一个时区,即相差一小时时间。 计算时区的方法是,首先要计算出某一时刻在地球表面沿环绕地球赤道线把地球分成两半的经度线所在的位置。以格林威治为基准,每15°为一个时区,从-12时区开始,地球的东部依次为+1时区,+2时区,+3时区,到+12时区,最后紧邻格林威治的西部为-1时区,依次类推到-12时区。 以某一地点的经度来计算其所在的时区,可以把经度数据减去7.5°,然后除以15°,得出的结果就是该地点处于几时区。例如,假设我们考察的经度是89°,则89-7.5=81.5,81.5÷15=5.4,即表示这个点位于5时区,即UTC+5时区。 UTC时间格式由国际协调时间(UTC)来统一表示,它可以把世界上的所有时区的时间转换成UTC,方法是把当前时间减去当前所在时区的UTC时间,其单位是小时。例如,在东八区(UTC+8),如果当前时间是2020年10月20日上午10点,那么UTC时间就是2020年10月19日晚上18点(UTC)。 日光时差又叫日光节约时间,也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它经常用于改变当地的实际时间,使时间与太阳光照时间一致,也就是使日出晚上太阳落下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在根据时区计算时间的过程中,要考虑日光时差的影响,特别是

在夏季的时候,这时候大多数地区会将当地的时间提前一小时,比如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多数地区,他们在夏季的时候会进行日光节约时间(DST),将当地的时间提前一小时。 总之,时区的计算方法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出某一时刻在地球表面沿环绕地球赤道线把地球分成两半的经度线所在的位置来确定,以格林威治为基准,每15°为一个时区,从-12时区开始,这样可以计算出该地点所在的时区。同时,在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日光时差的影响,因为夏季的时候大多数地区会将当地的时间提前一小时。

【高中地理】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

【高中地理】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 1 地理时区划分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也称为国际子午线会议)规定,世界分为24个时区(东部12个时区,西部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为中央时区(零时区)、东1-12区和西1-12区。每个时区跨越15度经度,时间正好是一小时。最后12个东区和西区的经度分别为7.5度,东区和西区的经度为180度。每个时区中央子午线上的时间是该时区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时区时间。两个相邻时区之间的时差为1小时。例如,中国的东8时间总是比泰国的东7时间早一个小时,比日本的东9时间晚一个小时。因此,出国旅游的人必须随时调整手表,以便与当地时间保持一致。每次你往西走,你必须把表调低1小时(例如,从2点到1点);每次你往东走,你必须把表拨快1小时(例如,从1点到2点)。它还规定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旧址)是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度。 1 地理时区的计算方法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有早有晚。东部的时间比西部早。由于经度不同,这种不同的时间被称为当地时间。由于时间在东部早,在西部晚,因此在东部每15°提前1小时,在西部每15°晚1小时,经度差为1°,时差为4分钟。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区时的计算 为了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1884年,国际社会按照统一的标准划分时区,并实施了分区计时的方法。根据这种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被视为一个时区,世界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子午线的当地时间是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间。分区时间的计算通常分为以下步骤: 1.时区的计算: 如果需要特定经度的区域,首先计算经度的时区。将经度转换为时区的公式为:经度÷15°=m(商),n(余数)(当n<7.5°时,时区=m;当n>7.5°时,时区=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 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确定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时间差的方法。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由于经度的差异,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协调全球的时间,国际上设立了各种时区。下面是关于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公式的详细解释。 地方时是指地球上其中一特定位置的太阳时间,也被称为太阳时。这种时间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衡量的。因为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以及由于地球的倾斜轨迹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地方时在不同的时间上是不同的。 区时是指国际上将地球划分为若干个时区,并在每个时区内使用统一的时间标准。区时是一种以协调世界时(UTC)为基础的时间系统。UTC 是基于原子钟的时间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的方法是: 1.首先,确定所在地的经度。经度是地理上用来定位地点的一个重要参数。经度可以用度(°)、分(')和秒(")来表示。 2.然后,计算所在地的地方时偏差。地方时偏差是指所在位置与参考时区之间的时间差异,通常用小时来衡量。 -如果所在地的经度为正,那么所在位置的地方时会比参考时区的时间慢,地方时偏差为负数。 -如果所在地的经度为负,那么所在位置的地方时会比参考时区的时间快,地方时偏差为正数。 -地方时偏差的计算公式为:

偏差=经度/15 其中,经度的单位是度,地方时偏差的单位是小时。 3.最后,计算区时。区时是根据参考时区的时间加上地方时偏差来确 定的。 -如果地方时偏差为正数,那么所在位置的区时会比参考时区的时间晚。 -如果地方时偏差为负数,那么所在位置的区时会比参考时区的时间早。 上述计算公式适用于大部分地理位置,但是并不适用于跨越时区边界 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夏令时、跨越国家边界的特殊时区规定 以及其他因素。 总结起来,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公式是通过确定所在地的经度,计算 地方时偏差,并将其与参考时区的时间相加或相减来确定所在位置的区时。这些公式是基于地球自转和国际时间标准的原理建立的。

地理区时换算

地理区时换算 高中地理区时换算的计算方法: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所求地为东经度则求出的是东时区;所求地为西经度则求出的为西时区。如求130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舍去余数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九区。 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 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 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 不过日界线: 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第四步是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要加上路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 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高中地理区时换算的计算方法: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 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 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

高中地理学习:区时的计算方法

高中地理学习:区时的计算方法

高中地理学习:区时的计算方法 一.直线法 所谓直线法,也可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出24等份,标注出24个时区。在图中标注出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根据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一个一个地往前数。如已知北京(东八区)为上午10时,求东二区的区时。就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时间10、9、8、7、6、5、4,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时,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时。这种通过数数的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即将中时区放在中间,而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如果计算中确实要经过日界线,在直线上可以把东西十二区直接标成十二区,以免把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成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结果非常可靠。所以这种笨方法可以为学生挣得3~4分,甚至更多。但是这种方法有时也许会很烦而且不管用,特别是涉及到地方时计算时。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时时管用。利用公式法进行区时计算的步骤大致是: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其换算公式是:(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结果

程时间。 由此可见,利用公式计算,不必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即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应该用哪一个公式。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更为简便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管两地在哪一个时区。只需要先假设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就可以根据题意求区时,其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利用此公式计算时,需要对所求结果进行判断,因为结果可能出现负数。如果出现负数,就要再用24小时换算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时区和时差的 计算 1、东加西减 左西右东,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 2、跨日界线,从东经进入西经减一天,西经进入东经加一天。 日界线 地方时 向东,时间越早,地方时用“+” 0º 180º 180º 东经 西经 向西,时间越晚,地方时用“-” 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东“+”西“-”) 如:杭州市(120°E)为10时,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杭州的地方时-4×4分 =10:00-16分= 9:44 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 ), 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 如箭头 A 、B 、C :日期不变如箭头 D 、E :日期加一天如箭头 F 、G :日期减一天

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 如果北京是中午12:00 美国纽约:00:00夜里。 但地理时差为13个小时。但你在美国和中国打电话,就是12个小时时差。 因为美国有:day time saving.就是说美国人把表调快1个小时,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天是亮的,你下班5点,其实地理时间才4点。这样天就晚一个小时才黑。 这个day time saving会在10月29号停止,也就是说纽约和北京就13个小时时差了。 练习题 1、已知北京(东八区)的时间为5月21日10时,问(1)莫斯科(东三区)是什么时间(2)华盛顿(西五区)是什么时间 2、已知伦敦(中时区)的时间为5月25日18时,问(1)北京(东八区)是什么时间(2)旧金山(西八区)是什么时间 3、已知东八区为5月4日10时,求东二区时间? 4、已知东二区为5月4日4时,求西3区的时间? 5、已知西12区为5月31日1时,求东12区的时间?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 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 1)。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 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

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 区时。 3. 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 ”,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 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 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开始,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改变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子夜日界

重要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

重要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 重要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 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 (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2)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 (3)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6)赤道上全年昼夜平方,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2、确定太阳高度: (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 (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确定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1)0点经线向东到日界线日期早一天;0点经线向西到日界线日期迟一天。 (2)当太阳直射点在东经度上,0点则在西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大半。 (3)当太阳直射点在西经度上,0点则在东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小半。 (4)当太阳直射点在0°经线上,0点则在180°上,即日界线上,全球上为同一天。 (5)当太阳直射点在180°上,0点在0°经线,全球早一天和晚一天范围相等。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生如何制定并有效实施学习计划? 作为高中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当你认识到学习计划的意义,并着手制订学习计划时,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有了学习计划自己的学习成绩就会在一夜之间提高。这显然是过于天真的想法。过去形成的不好习惯,没有长时间的努力克服,是不会自动消除的;而学习效率的提高也只有在长期坚持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后才会取得成效。 一:注意自我管理 为了确保计划的落实,应在学习的实践中对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定期自我检查、自我督促、自我验收。计划信息的全过程是:确立目标--采取措施--安排时间--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验收表,即将某月某日完成的学习任务、进程列成表格,每完成一个项目,就打上一个勾,以便督促检查,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次验收。若未完成计划中规定的任务,应查找原因,想出办法,确保计划的全面落实。只要计划是科学和切合自身实际的,一旦定好,就应采取一切措施,坚决执行下去。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时区区时的计算 知识点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时区区时的计算知识点 1、时区 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0°经线为中心(0°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相差24个时区(东时区比西时区早24个小时) 2、时区的计算 (1)已知某地的经度数,求该地所在时区: 时区数= 经度数/15° ①余数大于7.5,时区数=商+1 ②余数小于7.5,时区数=商 (2)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东时区中央经线是东经;西时区中央经线是西经。中时区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经线),东西十二区中央经线是180°经线。 3、地方时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不同。 4、世界时 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5、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 (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 6、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时区和时差是因地球自转和国际标准时间(UTC)而产生的。地理时 区是按照经线划分的,每个地理时区大约涵盖15度的经度范围。而时差 是指一个地区与UTC之间的时间差异。 地球自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即一天),我们将地球自西向 东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以格林威治天文台(位于英国 伦敦)的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这里开始往东延伸得到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也就是UTC。如果一个地区的本地时间早于UTC,则称为负时差,如果晚于UTC,则称为正时差。 地理时区的划分是根据经线和地理边界而确定的,因此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时区可能会有所偏差。具体而言,每个地理时区的正中央经线为标志,东侧和西侧的时区分别为东经和西经。例如,北京位于东经116.4度,处 于东八区,表示比UTC快8小时,而纽约则位于西经74度,处于西五区,表示比UTC慢5小时。 然而,虽然地理时区一般按照整小时计算,但实际上有些时区的时间 偏差可能会不完全是整数小时,这是由于一些特殊的边界线和国家间的时 区调整导致的。例如,印度标准时间(IST)实际上与UTC相差5小时30 分钟,而新纽伦堡时间(NST)与UTC相差3小时45分钟。 时差的计算是根据目标城市或国家与UTC的时间差异来确定的。我们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计算时差: 1.确定目标城市或国家的地理时区。可以通过查找时区地图或互联网 查询得到。

2.将目标地区的本地时间转换为UTC时间。如果目标地区的本地时间晚于UTC,则减去差异时间,如果早于UTC,则加上差异时间。例如,如果目标地区的本地时间为下午2点,那么如果时差为正,则将时间减去差异小时数,如果时差为负,则将时间加上差异小时数。 3.确定目标地区与UTC的时差。可以通过计算本地时间与UTC之间的小时差来确定,正数表示比UTC晚,负数表示比UTC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夏令时的实施,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夏季会进行时间调整,以增加日照时间。夏令时一般开始于每年3月的一些周末,并在每年11月或10月的一些周末结束,具体时间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而定。夏令时的实施会使时差产生变化,在计算时差时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地理时区和时差是考虑地球自转和UTC制定的时间调整方式。了解地理时区和时差计算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方便进行国际交流和日常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