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计划经济(一)

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计划经济(一)
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计划经济(一)

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计划经济(一)

摘要:传统的计划指国家计划,而市场是众多主体的自由交易,是先生产后交易。在成熟型现代市场中,更多的是按合同组织生产,甚至在期货、期权市场中合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交易,是预先交易再生产。市场在其发展中已内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联合计划(自下而上或平行的调节方式),它使得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演变成新型的订货市场经济,其中,垄断性大公司对市场起着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国家计划(自上而下的调节方式)才真正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战略指导计划。如果我们的理论研究跟上现实的变化,把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计划经济加以研究,将会发现许多有特殊意义的现象。关键词:合同市场内生社会化联合计划一般地,人是有意识的动物,计划就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或者说,自发性必将向计划性发展,自发性只是人类意识和计划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意味着,从长远看,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它的盲目自发的市场调节--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具有过渡性质。总的来看,人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是有目的的,计划性是其基本特征。如果从这一角度来分析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将得到新的启发。例如,我们就会发现,自发调节的商品市场经济(经典的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原来是很短暂的现象,它不过是从自然经济向社会化计划经济发展的中介或过程。商品市场关系的确与私有制有着内在联系,因此,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向社会联合计划经济的转变,私有制和商品价值关系也日益解体,出现了一种

超越商品经济的“订货经济”。等等。一、市场既是经济调节机制,也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过去,人们是将计划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在,人们普遍同意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即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的看法。但我仍然认为,这个问题并未就此简单地解决了。一般来说,计划指主体的有意识的控制,而市场是一种自发调节,反映了有关主体的不自觉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在有限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计划经济。但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和奴隶、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其实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前者的计划是直接地反映了所有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而后者的计划实际上只反映了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和行动。另外,自然经济中的计划控制的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种计划经济,通常所说的计划经济是指现代国家的计划控制。尽管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至今的国家计划仍然还只是少数人的意志的直接体现,虽说大多数普通市场主体的意见也可以供少数人作决策时参考,但决策者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主动权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市场主体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计划决策者。这就是说,与原始社会相类似的能够直接体现所有人的共同意志的计划还没有出现过。这也意味着,国家计划经济中包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附关系。所以,我认为,传统国家计划是封建关系的现代形式,即使是国有制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果它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居统治地位,也难免演变成一种封

建性的“特权所有制”(孙冶方语)和“计划统治”。以卖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虽然每个生产者是自主决策的,但在生产者不能把握产品能否卖出去的情况下,就只能听凭客观经济规律的摆布,即由市场调节。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以物为中介,直接依附关系不存在了,政治与经济分离了,人在形式上自由了,市场无疑反映了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形式。从这一角度看,市场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形式。由此观之,经典的计划经济和经典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性质和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直接的依附关系,则后者是自下而上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平等的自由联合关系,计划与市场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但是,计划和市场本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历史发生学上看,分工-商品生产-私有制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互动链条。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生产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从而使原始共同体日益解体,私有制得以产生和发展,最终则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大分工和彻底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从这一点看,如果我们不是表面地、错误地将私有制看作仅仅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而是将它的本质看作是复杂的生产关系体系的话,那么,就应该看到传统商品市场与私有制、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是有内在联系的,更具体地说,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发达体系。可以这样认为,从一

般的意义上来看,市场意味着某种平等关系的建立,而从具体的意义上来看,作为经典市场经济的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本质上所包含的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资本在市场中追逐获得平均利润,而资产阶级的国家则维护着这种私有制——资本的共同利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在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同时也是所有者)之间建立平等协作关系。由此看来,市场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调节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比所有制更为基本的制度形式,它反映了一种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关系。我们不难看到,现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经典的市场经济。如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按合同组织生产,各行各业的主要垄断者发展了新型的资本联合关系,实际上从市场中已内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联合计划”〔1〕,从市场角度看,这也可看成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它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抵御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作用,为生产力和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论市场经济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论市场经济 【内容摘要】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交换的经济,它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宏观指导才使得市场经济得以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过剩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供求关系理论及竞争理论等方面简要分析一下市场经济。 【关键词】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理论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它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了宏观上的构想和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危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剩理论。 自人类进入马克思所描述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循环和演变的市场经济”时代以来,各种经济危机就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危机的发生,即经济周期波动和震荡的发生,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直接关连,只要是市场经济,就无法摆脱周期性危机。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的危机主要是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货币生产过剩或是泡沫的危机、商品生产紧缩和货币紧缩或是销毁的危机。而这些危机的起源是马克思的生产过剩理论。 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市场需求总是千变万化的。当投资者购置设备,雇佣工人,引进技术建造新的生产线,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时,原来在市场上闪现高利润的需求可能已经饱和。此时市场中该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甚至无利润,导致投资必须自动退出这个部门的生产领域。否则若投资过旺、生产力过剩,将会出现商品积压、工厂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下岗等相当严重而可怕的现象。在自由市场经济中,要使资本离开一个工业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去,就必须经过危机。 二、市场经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流通机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 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可见,货币成为商品流通交换的媒介具有其必然性。马克思在其货币理论中揭示了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实质。早期的市场中进行物物交换,而货币只是众多商品中的特殊商品,人们逐渐需要一种统一的价值形式来衡量不同的商品,此时,货币便从商品中游离出来,反映商品价值的公用镜子,成为商品的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在市场中行使其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使得商品价值形态转化为价格形式,如此一来所有商

市场经济概念_市场经济三大特征

首先,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置是优化的。 其次,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成为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最主要的条件 一是生产要素商品化。要使资源配置市场化,不仅要求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商品化,而且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科技、信息等商品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机制;

二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都要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听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三是产权关系独立化。市场主体——指那些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主要是企业和居民,必须拥有自己的产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有资格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四是生产经营自主化。生产经营者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自由选择投资地点、行业部门,确保经营范围和经营目标; 五是经济行为规范化。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必须讲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契约合同,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商品经济长期而又充分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准备了上述条件。商品经济产生在前,市场经济产生在后,发达的商品经济才能称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 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 第二、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和资本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如同其他历史发展阶段一样,具有自己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基本内涵。这便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政治的多元化和各国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萌芽: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加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什么是全球化?美国联邦政府给我们每个人六美元的退税,如果我们拿这笔钱在Wal-mart 消费,这笔钱就等于给了中国;如果我们花在汽油上,钱就流到阿拉伯;如果买一部电脑,钱就给了印度人;如果买蔬菜水果,钱就会落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人手中;如果买一辆好车,那就给了德国人;如果拿来花在一些无谓的东西上,钱就会去到台湾。当中可说没有一样,能够帮助到美国经济。 ——美国人语录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2.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重要标志: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电力拖动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共25分,除6题和10题以外,每空0.5分) 1.异步电动机负载增大时,转速将,转子电流将,转子旋转磁场切割定子绕组的速度会。(增大、减少、不变) 2.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入电阻与不串电阻比较,带额定负载时,起动电流Ist ,起动转Tst ,最大电磁转矩Tm ,临界转差率Sm ,转子转速(增大、减少、不变)。 3.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为0.03,则传递到转子的电磁功率P em有百分之为转子铜耗,有百分之转变为机械功率。 4. 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法有: 、、。 5.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为1450r/min,则气隙旋转磁场相对定子的转速 r/min,相对转子导体的转速为r/min。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异步”是指。(1分) 7. 额定运行的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下降时,电磁转矩,转差率,转速,定子电流。(增大、减小、不变) 8. 电动机分为三种工作制:、、 。 10. 三相异步电动机过载能力T的定义是。(1分) 11.对于电力拖动系统有无反馈可分为系统和系统,对于电源种类又可分为拖动系统和拖动系统。 12.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有、、和四种形式。 1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主要人为特性有、、三种。 14.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有, 两种。 15. 直流电动机一般采用和的起动方法,起动电流限制为额定电流的倍。 16. 在电枢回路中串电阻调速,理想空载转速,特性的斜率。 17.直流电动机降压调速,理想空载转速(增大、减小、不变) 18. 当直流电机带恒转矩负载时,若为他励电动机,当电枢电压下降时,其转速,电枢电流。(增大、减小、不变) 19.他励直流电动机的串电阻调速、降压调速和弱磁调速的调速方向分别是、、。(向上、向下)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资本、人才、信息等原材料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发展,各个国家发展都基于世界这个平台之上的,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各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明确。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本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近年来,从围绕经济全球化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分析,如何把握其本质成为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征、进程、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所在,若不能就此达成基本的共识,也就谈不上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的后果和影响,更谈不上能够制定出得当的应对政策与策略。尽管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各个国家、各位学者都有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对它的本质如何看待存在反对和支持,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目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市场化。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市场经济原则(WTO)在全球范围内得普遍认同和确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

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使得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口由65%一下子骤增到95%以上,世界市场得到了统一。由于世界市场同质性程度的提高,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定位利润最大点,全球企业的概念开始诞生。这种观念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方面来理解,同实践中的全球化根本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或劳动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大的障碍。 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私有化、自由化、放松调控。这就意味着减少政府审批,放松政府管制,但有些方面还是必须需要政府管制,如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等。还体现在政府应向社会提供服务,而不是管理。意味着公民自由选择权大大扩大了,我国的企业私有化的表现在: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 第三种观点是美国提出的人权国际化,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海牙国际法庭已经提出,基本观点是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有很多国家已赞同这个观点,但还有一些邪恶国家、流氓国家持反对意见。中国是选择性的接受,而不是全面的,不管怎么说已经承认了人权这个概念。 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客观层面上观察,它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范围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没有本质不同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没有本质不同》读后感 雷亚星 计科1202 12281194 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其运作结果的好与坏取决于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是不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即国情)相结合。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 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 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 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 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 济。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 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 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 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 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 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 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 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 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 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 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我认为上述两篇文章不是真正从学术方面在解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两者其实共同的表明了一个思想:在现代社会,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经济,单一的

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不是最有效的,我们应该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优劣,市场经济从来不反对计划。正如周其仁先生所说,计划经济的失败不在于它的计划性,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强制性,不恰当的运用了国家权利深入到消费细节当中。但经济活动是有目的的,计划性是其基本特征。我们要发展经济,既需要有一个相对明细的计划性目标,但又不能强硬的抵制个性化发展,应具有灵活性,根据市场的变化,微调计划。世上没有绝对的计划经济,也没有绝对的市场经济,在这两者中间的某一点上,效率才是最高的。 谈到文中提及的苏联的例子。大萧条中,迷信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损失惨重。苏联确能基本避免大萧条的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前无古人的五年计划。苏联当时处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相结合的阶段,却获得成功。然而,苏联后来却错误地总结“经验”,走上单一的计划经济道路。而西方国家则加强了国家管制,逐步在经济发展上超过苏联。 苏联总结出的错误“经验”:斯大林执政前期的苏联,本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但苏联后来却很少提及对外经济关系对“一五”计划的重要作用。1960年,苏联社会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国民经济史讲义》就突出表现出这种倾向。该书总结说:“苏联不能指望资本主义国家的帮助。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阻碍和破坏我国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资金的唯一方法是依靠内部源泉的资金积累。”于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A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词语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1分)宏观配置是指资源在国民经济范围内的配置(企业间和行业及地区间的资源流动);微观配置是指资源在企业内部的配置。资源宏观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2分) 2、市场主体:市场的参与者称为市场主体,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团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2分)市场主体以买者或卖者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活动中不仅有买卖双方或供求双方的关系,还会有买方之间、卖方之间的关系。(1分) 3、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是对产权关系、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法律规定。(2分)产权制度至少应包含产权安排、产权结构安排和产权保护三项内容。(1分) 4、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制度。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还应体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2分)现代企业制度,其具体特征主要有: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分) 5、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指以法律契约、公约形式确定下来的市场参与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2分)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有:市场进出规则;市场行为规则;市场交易规则。(1分) 6、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及其它诸项困难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或帮助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3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比较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构? 答:第一,市场经济的产权结构:独立。在各个独立的企业分别掌握资源和财产,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和利益边界都是十分清楚的;计划经济的产权结构:统一。由国家集中统一掌握资源和财产,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边界和利益边界都是十分模糊的。(1.5分) 第二,市场经济的动力结构:经济利益和物质刺激,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与生产结果密切相连;计划经济的动力结构:行政权力和精神激励。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与生产结果分离。(1.5分)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试题: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相关阅读】 经济全球化 一、含义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 二、实质 发达国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

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三、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剑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带给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五、我国的对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用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持续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

电力拖动期末试卷

《电力拖动》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34共分)。 1.低压电器按其动作方式分为____和____。 2.欠压脱扣器的额定电压应____线路的额定电压。 3.常见的降压启动方法有___、___、____和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四种。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一是改变____调速,二是改变____ 调速,三是改变____调速。 5.直流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____串联电阻启动;二是 降低________启动。 6.电动机的工作方式有____、____和____。 7.用短路法检测时,绝对不能端接____,否则将发生____故障。 8.若电磁吸盘电源电压不正常,大多是因为____短路或断路造成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 接近开关按工作原理分有好多种,而最常用的接近开关为()。 A.光典型 B.电容型 C.高频震荡型 10. 对于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多采用()灭弧。 A.栅片灭弧装置 B. 纵缝灭弧装置 C. 双断口结构的电动力灭弧装置 11. 在接触器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中,为避免两相电源短路事故,必须在正、反转 控制电路中分别串接()。 A.联锁触头 B.自锁触头 C.主触头 12. 电动机直接启动时的启动电流较大,一般为额定电流的()倍。 A. 1-3 B. 2-4 C.4-7 13. 双速电动机高速运转时的转速是低速运转转速的()。 A. 一倍 B. 两倍 C. 三倍 14. 三相同步电动机采用()方式进行制动。 A.能耗制动 B.反接制动 C.机械制动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精编版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上述定义下,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主权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作为“市场化”的延伸,经济全球化可以从交易范围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贸易和投资范围扩大到全球,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二是市场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这两个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同一过程中并行的两种趋势。然而,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它必然给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我方持有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使得中国面临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强烈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业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在我国加入WTO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据有关方面分析,加入WTO后,汽车、制药、农业、电信、航空、计算机、金融等七个方面受冲击较大。其中,汽车工业是受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面临缺乏规模经济的冲击。汽车工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只有规模上去了,价格才能降下来。而我国1998年全国汽车产量是163万辆,轿车是50.71万辆,只相当于外国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产量,甚至只相当于外国汽车制造厂一条流水线的产量。第二,面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的冲击。目前全球汽车生产能力过剩2000万辆,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几大生产巨头纷纷加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中国目前200人拥有一辆汽车,显然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必然会受到外商的青睐并尽最大可能挤入中国市场,这无疑会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威胁。第三,面临关税逐步下降的冲击。目前我国汽车平均关税为80%~100%,尽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关税降低20%是起码的,这意味着关税降低后的进口汽车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此外,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缺乏竞争优势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巨大的压力。虽然中国的轿车工业可以作为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时间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规模小、成本高、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资产重组将是大势所趋。 2、经济全球化可能使我国产业结构低级化、边缘化。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资本论》中市场经济理论及现实意义

《资本论》中市场经济理论及现实意义摘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在中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一理论的实质是对马克思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回归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来,探讨马克思《资本论》包含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独特视角、主要内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本质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字:资本论市场经济现实意义 一、《资本论》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独特视角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被等价交换的商品形式所掩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的堆积’”。因此,马克思揭示资本经济运行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演变规律的一开始,是把商品作为始点范畴的。透过纵横交错、几位复杂的理论分析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市场经济理论可分为三重视角。 一是从商品、市场、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结合、从市场经济规则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之间的联系和矛盾的视角,接示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和一般规则。即从商品的二因素出发,揭示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属性,进而揭示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以及这一基本矛盾推动商品经济不断由低层次转化为高层次,使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商品经济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占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和一般规则与资本主义制度特殊性的结合过程。 二是马克思从商品与市场、货币与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视角,揭示市场经济范畴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解决商品交换中的矛盾揭示了货币产生的过程,把货币定义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剩余价值表现为资本家的剥削属性,即资本变成了资本家无限增值的手段,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马克思也明确区分了商品与市场、货币与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三是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与市场经济的规则之间的联系和矛盾的视角,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则,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证了这种资本主义生产规律一旦形成,就使的这种这种生产过程变成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占有的贪欲并不断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大军的贫困不断积累的过程。资本主义制度借助商品经济和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则,促进了社会分工,创造了机器大生产,推动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类型

具备经济自由、产权保护、企业家精神等基本特征 中国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类型(热点辨析) 项凯标黄莉 《人民日报》(2017年03月16日07 版)2016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15年,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替代国”的做法应于12月11日终止。但是,目前仍有少数成员拒绝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义务,并刻意混淆《议定书》第十五条与其国内法中所谓“市场经济国家”的概念。事实上,世贸组织规则中并没有这样的概念,所谓“市场经济国家”标准是个别成员冷战时期的国内产物,与如期彻底履行世贸组织条约义务没有任何关系。即使非要讲市场经济标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类型,因为它具备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具备经济自由这个市场经济的前提。保障市场主体追求自身经济权益的自由,是市场交换的基础,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在经济自由条件下,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生产,自主决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等,消费者可以自主消费。建立在生产和消费自由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国企改革,从商贸流通改革到投融资改革……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以及要素自由流动不断发展,相关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实现和保障了经济自由。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自由,不是完全的自由放任,不能放弃国家宏观调控。事实上,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完全放弃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适当干预恰恰是为了更好维护经济秩序和经济自由。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从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期末考试试卷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期末测试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工作在额定电压交流_____V及以下或直流_____V及以下的电器称为低压电器。 2、在电动机控制线路中,实现短路保护的电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在电动机控制线路中,实现过载保护的电器是____________。 4、熔断器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5、行程开关也称_______开关。 6、要求几台电动机的启动或停止必须按一定的先后顺序来完成的控制方式,叫电动机的___________。 7、接触器按主触头通过的电流种类,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8、要使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就必须改变通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__________,即只要把接入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____相对调接线即可。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方式叫电动机的多地控制。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通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图形符号为____。 A、B、C、D、 2、延时断开常闭触点的图形符号是____。 A、B、C、D、 3、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使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 A、可直接按下反转启动按钮 B、可直接按下正转启动按钮 C、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再按下反转启动按钮 D、必须先给电动机断电 4、行程开关的触头动作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

2005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05 第27卷第1期Jou rnal of Yanan U n iversity(Social Science)V o l127N o11 ?经济研究?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 李天敏,李永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广州510053) 摘 要:从经济哲学的角度认真探讨市场经济的本质,抓住市场经济的根本,对于制定正确的政策,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社会化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是由无限求利性的本质所决定的特征体系。这也决定了市场经济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优越性和局限性的两面性。而且,市场经济的本质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并为其服务的。 关键词:市场经济;本质;无限求利性 中图分类号:F12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5)01—0060—04 马克思说过,理论要彻底就必须抓住根本。根本就是事物的本质,它是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的运行机制和所有特征,而它本身又不必用其它机制和特性来说明。我们搞市场经济,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积极效应发挥不出来,消极效应却迭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探讨、认识、分析,不无道理。但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的唯有经济哲学。从经济哲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市场经济的本质,抓住市场经济的根本,制定正确的政策、法规,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社会化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探讨在上世纪曾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热点,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最典型的是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社会化。他们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人类劳动的社会性出发,论证了生产、交换、流通、分配的社会化,从而推导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社会化。 人类的劳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质,就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当作使用价值的形成要素,当作有用劳动,是一个和一切社会形态都独立无关,不以它们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一个永久的自然必然性,没有它,就不会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也就不会有人类生活。”[1](P14)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分工发展到一个相当程度,各种有用劳动不是作为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而是作为社会劳动的一个有效部分和环节,即作为不同质的有用劳动,融汇在整个社会劳动的系统总体中,并通过社会得到确证和评价。因此,劳动的高度社会分工和协作是使劳动社会化的根本前提。随着劳动的社会化,整个生产过程也不能不走上社会化的轨道。马克思说,商品生产本身就已经包含着一切流通关系,“即产品所必须通过并由以取得一定社会性质的一定的社会过程;同样,这种性质也包含着生产当事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决定着他们的产品的价值增殖和产品到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的再转化”。[2](P995) 应当承认,生产社会化同市场经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社会化是从近代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开始的。资本主义使原来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变为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机器大工业,这一变革使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这表现在:(1)生产资料使用上的社会化; (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3)生产日益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生产,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狭小的地方市场汇合成为广阔的统一的国内 收稿日期:2004—10—15 作者简介:李天敏(1976—),女,陕西洛川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2-2013学年《电力拖动》期末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电力拖力》期末考试卷 (适用11秋IT)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常说的“负载大”是指用电设备的大。 A. 电压 B. 电阻 C. 电流 2、组合开关又称() A、开启式负荷开关 B、封闭式负荷开关 C、转换开关 D、限位开关 3、根据线圈中电流的大小而接通或断开电路的继电器称为() A、电流继电器 B、电压继电器 C、中间继电器 D、时间继电器 4、接触器的种类很多,按接触器主触头通过的电流的种类可分为() A、电磁式、气动式和液压式 B、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C、自然冷却、油冷和冰冷 D、单极、双极、三极和多极 5不影响金属导体电阻值的因素是() A 温度B、材料C、电压D、截面 6整流的目的是()。 A、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 B、将正弦波变成方波 C、将高频信号变成低频信号 7某一元器件的型号规格为HZ10-60/3中,60代表() A、组合开关 B、设计序号 C、极数 D、额定电流 8、三相电机的正反转线路一般要有()保护。 A、点动 B、自锁 C、联锁 9闸刀开关与空气开关组合使用时的动作顺序为()。 A、先合空开再合闸开 B、先合闸开再合空开 C、两种开关同时合闸 10螺旋式熔断器的安装必须注意“低进高出”,即高的接线点应与()连接。 A、负载 B、电源 C、随便 11常用低压开关一般为( )安装。 A、水平 B、垂直 C、任意 12熔断器中对线路和设备起核心保护作用的是()。 A、熔体 B、熔座 C、填料 13在动力电路中熔断器主要起( )保护。 A、短路 B、过载 C、断路 14一台电动机启动后另一台电动机才能启动的控制方式是 A.位置控制B.自锁控制 C.顺序控制D.联锁控制 =( )A的电力拖动线路。15、某熔断器RL1-15/5,该熔断器适用于保护I N A、15 B、3 C、5 16按钮在动力电路中主要用来()。 A、直接通断电路 B、发布指令,间接通断电路 C、都可以 17、按钮触点一般接在( )电路中。

经济全球化四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四种观点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四种基本观点是: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 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 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 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尚看进一步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 某些发达国家高唱经济全球化,想的尽是对他们通向更加富裕的机遇,而没有看到对他们的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有些是近在眼前的,有些是严峻地潜在着的。就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首先,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将无力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使全瀃市场萎缩,“贸易自由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贫穷的国家总是带来严重的社会矛盾与动荡,从而投资环境恶化,“金融自由化”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占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皀发展中国家无法参与,还有什么经济全球化?这样,反过来必将制约发达国家自己的竏济发展,引发起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不仅无法幸免,而且即使不首当其冲也必然损失巨大。 其次,“南北差跜”越捥越大,意味着历史上殖民地与殖民主义的对立将以新的形式再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贫穷国家的动乱将引起周边地区乃至全球性动乱。更严重的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历史铁的规律,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浪潮必将一浪高一浪,阶级斗争也将从国内走向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时代将结束,代之以新一轮的全球范围的革命与战争。即使在血与火中诞生一个新世界,也将是人类一次空前的灾难。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也是向人类的挑战,全人类应该在这一挑战面前深思。 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我国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一方面,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掌握着主动权,而且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则是在我国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如某些产业规则、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这就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基础不稳固,市场发育不完备,经济结构相对脆弱,资金匮乏,技术比较落后,人才流失严重等,很容易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而产生国内经济波动。 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我国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工业化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