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

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界对于是否应当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风险导向审计本身的优劣,而主要在于风险导向审计是否与我国的执业环境相适应。笔者认为,尽管在我国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条件是否成熟尚无定论,但加强对财务舞弊的基础研究(包括财务舞弊的行为特征、动机、手法、侦查方法等),对于在我国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以美国反舞弊权威、伯明翰。杨大学Albrecht教授的新著《舞弊侦查与防范》、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第99号审计准则(SAS 9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赞助组织委员会(coso)和特许舞弊审查师学会(ACFE)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舞弊预警信号类型以及财务报表舞弊预警信号加以综述,以期对我国稳妥地推进风险导向审计有所借鉴。一、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SAS 99将财务舞弊划分为挪用资产(指偷盗或占用公司的资产并设法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掩饰)和财务报表舞弊(指通过失实财务报表欺骗使用者,骗取资本市场的认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无论是挪用资产还是财务报表舞弊都会造成财务报表不能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Treadway委员会曾对1977至1986年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coso委员会继续了这项研究工作,对1987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11年间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会计审计监管系列文告”(AAER)披露的舞弊案件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生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以下行为特征:涉案公司性质;控制环境性质;舞弊性质;外部审计师相关问题;涉案公司和人员后果等。(一)公司背景的行为特征据上述机构研究表明,涉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具有以下背景特征:(1)中小公司是财务报表舞弊的高发群落。尽管研究样本公司的总资产、总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合计分别达到5.33亿美元、2.33亿美元和0.86亿美元,但样本公司总资产、收入和所有者权益的中值数只为1570万美元、1300万美元和5007/美元;占样本数量75%的公司这三项指标的合计数为7300万美元、5300万美元和1700万美元。(2)掩饰盈利下降和隐藏利润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存在,且几率相当。样本显示,在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发生前,利润呈上升势头的公司占49%,而呈下降趋势的公司占43%。(3)非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更加普遍。样本研究表明,涉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中,近‘78%是纳斯达克(NASDAQ)等非主板上市公司,而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仅为15%,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为7%。(4)计算机软件和硬件(15%)、其他制造业(15%)、财务服务业(14%)和医疗健康业(11%)为财务报表舞弊高发行业。(二)内部控制环境的行为特征对控制环境的研究表明:(1)大多数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都有高管人员参与。83%的财务报表舞弊牵涉到首席执行官(cE0)和首席财务官(CF())。按照参与程度统计,CEO是最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者(72%),其次是cF0(43%)、主计长(21%)、其他副总经理(18%)、非执行董事(11%)、首席运营官(coo)(7%)。(2)审计委员会的实质效果并不明显。尽管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中75%设置了审计委员会,且其中近70%的审计委员会中没有内部董事,具备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审计委员会年均集会次数仅为1.8次,只有44%的审计委员会一年集会2次或2次以上。审计委员会成员中具有财务或会计背景的仅为35%,审计委员会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功能的仅为19%。(3)董事会的内部性较强且管理经验明显不足。发生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公司中,60%的董事会被内部或灰色董事①所把持,董事和管理人员共拥有了三分之一的股权。近40%的董事会成员没有在其他公司董事会任职的经历,对高管人员的监管经验明显不足。(4)样本公司中高管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不明显。董事会主席为非执行董事的仅为16%,同时兼任CEO的却占66%,公司创立者就是现任CEO或前任CEO的为45%。超过20%的公司中存在着不相容职务未有效分离,如同一人兼任CEO和CFO.高管人员和董事之间存在亲属关系非常普遍,比例近40%。(5)高管人员承认进行财务报表舞弊的最主要动机是避免体现亏损或获取其他财务支持、为谋取内幕交易利益或者吸引更多的资金而提高股票价格、掩盖资产被个人占用、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或者为了不被摘牌。(6)一些公司中还存在着其他值得关注的情况,如高管人员或董

事曾经或正面临法律指控、在舞弊被曝光前至少有一名高管人员或董事辞职、CFO曾是外部审计师且直接跳槽到被审计单位。[!--empirenews.page--] (三)舞弊性质的行为特征对舞弊性质的研究表明:财务报表舞弊一般涉及多个会计期间。研究样本表明,舞弊丑闻曝光前,财务报表舞弊行为已经平均持续了23.7个月,且在此期间舞弊行为基本没有中断过。最常见的财务报表舞弊手法是不恰当地确认收入、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和费用。50%公司的收入确认存在问题(其中记录虚假收入占26%,提前确认收入占24%),并相应地高估了资产。资产高估表现为价值高估、记录虚假资产或记录未曾拥有的资产、以及违反规定将费用项目资本化。经常出现错报的资产项目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应收票据、现金、投资、无形资产。(四)外部审计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外部审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在舞弊发生之前最后一期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有55%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使财务报表舞弊公司被发表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也不是因为财务舞弊的缘故,而主要是因为持续经营问题、诉讼或其他不确定性(24%);会计原则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17%);范围受限等其他原因(4%)。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舞弊的机率不大。(2)在所有研究样本中,56%公司舞弊期间的财务报表是由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后来为六大)审计,其余44%为非八大(后来为六大)审计。在29%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中,注册会计师被认定应承担责任,其中绝大多数是非八(后来为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3)在最后一期“干净”的财务报表到舞弊被曝光前的财务报表期间,超过25%的公司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多数变更发生在财务报表舞弊期间,且这种变更多发生在非八(后来为六)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五)舞弊后果舞弊公司在丑闻曝光后有36%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21%的舞弊公司被证券交易所摘牌;15%的公司变卖了大部分资产、被迫与其他公司合并或更换了控股股东;24%的舞弊公司在丑闻曝光后被股东或债权人起诉,其中61%的公司支付了赔偿金或和解费,总额达到3.48亿美元;7l%的公司高管人员被SEC要求支付罚款或赔偿金,总额共计1.93亿美元。财务报表舞弊公司的高管人员在丑闻曝光后,往往被要求辞职或被停职。其中,CEO或总经理为37%,CFO或主计长为23%,COO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占16%。26%的高级管理人员被禁止在上市公司中任职,15%的高级管理人员还面临着刑事诉讼。所有发生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在丑闻曝光后,股票价格都显著下降,平均降幅高达58%。二、舞弊预蟹信号的类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能够经得起几百年历史检验的技术和方法为数甚少,复式簿记便是其中之一。沿用了500多年的复式簿记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在于它固有的平衡机制和对经济交易和事项来踪去迹无以伦比的解释能力。也正因为这种独特的簿记方法,保持高度职业审慎的注册会计师往往能够发现财务舞弊的征兆。此外,人类固有的局限(如喜欢显耀的心理、追求享乐的冲动和不可避免的疏忽[1][2][3][4][5]下一页大意),注定大多数舞弊会留下蛛丝马迹。这些征兆和蛛丝马迹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上的异常体现,就是财务舞弊学上的所谓预警信号(Warning Signs)。反观财务舞弊的大量实践证明,关注预警信号是发现和防范财务舞弊的捷径之一。[!--empirenews.page--] 按照Albrecht教授的观点(Albrecht,2004),舞弊的预警信号可分为6类:(1)会计异常。这类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原始凭证不合常规(如凭证缺失、银行调节表出现呆滞项目、过多空白、收款人或客户名称或地址太普通、应收账款拖欠增加、调节项目增多、凭证篡改、付款雷同、支票二次背书、凭证号码顺序不合逻辑、凭证上字迹可疑、以凭证复印件取代原件);会计分录存在瑕疵(如缺乏原始凭证支撑、对应收应付款、收入和费用进行未加解释的调整、会计分录借贷不平衡、会计分录由异常人员编制、临近会计期末编制的异常会计分录);日记账不准确(如日记账不平衡、客户或供应商的个别账户合计数与控制账户不相勾稽)。(2)内部控制缺陷。此类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缺乏职责划分;缺乏实物资产保护措施;缺乏独立核查;缺乏适当的文件和记录保管;逾越内部控制;会计系统薄弱。(3)分析性异常。这类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未加解释的存货短缺或调整;存货规格存在背离或废品日增;采购过

度;借项或贷项通知繁多;账户余额大幅增减;资产实物数量异常;现金出现短缺或盈余;不合理的费用或报销;应注销的资产项目未及时确认且金额巨大;财务报表关系诡异(如收入增加存货减少、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减少、收入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存货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单位产品成本不降反增、产量增加废品下降、存货增加仓储成本下降)。(4)奢侈生活方式。本类的预警信号②主要包括:生活方式与收入水平不相称;豪华的生活方式引入注目(如购买豪宅、名车和名贵珠宝服饰、参加豪华旅游、豪赌等);生活作风绯闻不断。必须指出,这类预警信号对于识别腐败(corruption)和挪用资产(Appropriation of As sets)这两种舞弊比较相关,但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的识别能力较低。(5)异常行为。这类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失眠、酗酒、吸毒;易怒、猜疑、神经高度紧张;失去生活乐趣,在朋友、同事和家人面前表露出内疚之情;防御心理增强或动辄与人争执;对审计人员的询问过于敏感或富有挑衅性;过分热衷于推卸责任或寻找替罪羊。(6)暗示与投诉。这是指公司内外部知情人以匿名或明示的方式,向公司管理当局、注册会计师或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的有关舞弊检举线索。2002年10月,美国特许舞弊审查师学会(ACFE)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1997年至2002年上半年期间的603个重大舞弊案例中,只有26.9%是通过内外部审计发现的,而通过各种举报发现的比例却高达46.1%(其中雇员举报26.3%、客户举报8.6%、匿名举报6.2%、卖方举报5.1%)。可见,关注“有心人”发出的暗示与投诉预警信号,也是发现舞弊的重要途径。三、财务报表舞弊的一般预警信号与一般舞弊(如行贿受贿和挪用资产等)相比,财务报表舞弊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公司高管当局往往牵涉其中;上下串通、内外勾结等群体舞弊司空见惯;通常以维护公司的利益为幌子(至少不像受贿和挪用资产那样赤裸裸地公然损害公司利益);造成损害更具有破坏性。③根据上述特点,Albrecht教授提出,财务报表舞弊一般预警信号可以从管理层面、关系层面、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以及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加以识别。而AICPA于2002年10月颁布的SAS 99,则以Albrecht教授提出的“舞弊三角论”为基础,从动机(压力)、机会和态度(辩解理由)等角度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了评估舞弊概率的风险要素。这些所谓的风险要素,实际上就是财务报表舞弊的预警信号,只不过叫法较为中性。综合Albrechtgq,舞弊风险预警信号的研究以及SAS 99对风险要素的论述,财务报表舞弊的一般预警信号可归纳为以下四类:[!--empirenews.page--] (一)管理层面的预警信号发现以下管理层面的预警信号时,表明公司可能存在着财务报表舞弊:高级管理人员有舞弊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不良记录;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频繁改组;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离职率居高不下;关键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财富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联系过于密切;高级管理人员处于盈利预期或其他财务预期的高压下;高级管理人员对不切实际的财务目标做出承诺;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主要以财务业绩为基础(如奖金、股票期权和销售佣金);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受制于债务契约,且违规成本高昂;高级管理人员过分热衷于维护或提升股票价格;高级管理人员过分热衷于税务筹划;重大决策由极少数关键人物(如公司创始人)所左右,且逾越决策程序的独裁现象司空见惯;高级管理层对于倡导正直诚信的文化氛围缺乏兴趣;高级管理人员经常向下属经营班子下达激进的财务目标或过于严厉的支出预算;高级管理层过多地介入专业性很强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高级管理层频繁接受媒体的采访宣传且对沽名钓誉的活动乐此不疲。(二)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通过观察公司在处理与金融机构、关联公司、注册会计师、律师、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关系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也可以对公司是否进行财务报表舞弊做出判断。这些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贷款或其他债务契约的限制对公司的经营或财务决策构成重大问题;银企关系异常(如与异地的金融机构关系过于密切、开设的银行账户众多);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与主办银行的高层关系过于密切;频繁更换为之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正当的商业理由,将主要银行账户、子公司或经营业务设置在避税天堂④;向金融机构借入高风险的贷款并以关键资产作抵押;经营模式缺乏独立

性,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关联公司进行⑤;经常在会计期末发生数额巨的关联交易;当期的收入或利润主要来自于罕见的重大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明显缺乏正当的商业理由⑥;对关联方的应收或应付款居高不下;公司与其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关系高度紧张或关系过于密切;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或拒绝更换信誉不佳的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管理人员在审计时间或审计范围等问题向注册会计师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需要询问的人员或需要获取的信息施加了正式或非正式限制;经常变更为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或法律顾问;频繁卷入诉讼官司;高级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关系紧张;频繁发行或增发新股、债权,导致投资者抱怨或抵制;高级管理层与投资银行或证券分析师关系过于密切或紧张;高级管理层与证券监管机构关系紧张;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会成员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受到证券监管机构的处罚或批评;与税务机关税务纠纷不断。(三)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的预警信号组织结构和行业层面的主要预警信号包括:组织机构过于复杂;主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地域分布广泛,且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控制;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董事会成员主要由内部执行董事或“灰色董事”组成;董事会的作用过于被动,受制于高级管理层;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信息系统薄弱或IT人员配备不足;所在行业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所在行业竞争加剧,经营失败与日俱增;所在行业技术进步迅猛,产品和技术具有很高的陈旧风险;在行业一片萧条时,公司的经营业绩一支独秀⑦;遭受巨额经营损失,面临破产、被敌意收购或其他严重后果⑧;所在行业对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的确认高度依赖于主观的估计和判断⑨。[!--empirenews.page--](四)财务结果和经营上一页[1][2][3][4][5]下一页层面的预警信号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主要预警信号包括:报表项目余额和金额变动幅度异常惊人⑩;收入和费用比例严重失调[11];报表项目的余额或金额源于一笔或少数几笔重大交易;会计期末发生“形式重于实质”的重大交易且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经营业绩与财务分析师的预测惊人接近[12];在连年报告净利润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人不敷出[13];高度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再融资(包括股票和债务融资)才得以持续经营;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主要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基础之上,且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很可能随着估计和判断基础的变化而严重恶化;对外报告的盈利能力以远高于竞争对手的速度迅猛增长;主要成本费用率大大低于其竞争对手[14];财务报表附注晦涩难懂;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发表“不干净”意见;连续多年依靠非经营性收益才得以保持盈利记录;经营业绩与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不相称;经营成功与否所高度倚重的产品或服务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进步、消费偏好或替代品的严峻挑战;财务杠杆高,处于违反债务契约的边缘;对外报告的经营业绩与内部预算或计划总是保持高度一致,罕有例外情况发生;因经营业绩不佳导致股票交易持续低迷,面临着被交易所终止交易的风险。四、财务报表舞弊的具体预警信号从会计角度看,财务报表舞弊主要表现为销售收入舞弊、销售成本舞弊、负债和费用舞弊、资产舞弊和披露舞弊等形式。(一)销售收入舞弊的预警信号销售收入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报告的收入太高、销售退回和销售折扣过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明显不足;在对外报告的收入中,已收回现金的比例明显偏低;应收账款的增幅明显高于收入的增幅;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存货呈急剧下降趋势;当期确认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过去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15];本期发生的退货占前期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16];销售收人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呈背离趋势;与收入相关的交易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或者在交易金额、会计期间和分类方面记录明显不当;记录的收入缺乏凭证支持或销售交易未获恰当授权;最后时刻的收入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当期的经营业绩;销售交易循环中的关键凭证“丢失”;未能提供收入的原始凭证,或以复印件代替原件的现象屡见不鲜;未能对银行存款往来调节表或其他调节表上的重大差异项目做出合理解释;销售收入和现金日记账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收入相关的记录(如应收款记录)

与询证证据(如函证回函)存在异常差异;高级管理层逾越销售交易循环的内部控制;新客户、异常客户或大客户未遵循惯常的客户审批程序;高级管理层或相关雇员对收入或收入异常现象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难以置信;存在着禁止注册会计师接触相关设施、雇员、记录、客户、供应商等有助于获取收入证据的行为;高级管理层在收入确认上对注册会计师施加了过分的时间压力;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收入相关信息拖延搪塞;高级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就收入提出的质询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如勃然大怒、威胁利诱等);接到客户、雇员、竞争对手关于收入失实的暗示或投诉。[!--empirenews.page--] (二)销售成本舞弊的预警信号销售成本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报告的销售成本太低后降幅太大、购买退回和购货折扣太高;分析性复核表明期末存货余额太高或增幅太大;与存货和销售成本相关的交易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或者在交易金额、会计期间和分类方面记录明显不当;记录的存货和销售成本缺乏凭证支持或与之相关的交易未获恰当授权;期末的存货和销售成本调整对当期的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存货和销售成本的关键凭证“丢失”;未能提供存货和销售成本的原始凭证,或只能提供复印件;与销售成本有关的会计记录(如购货、销售、现金支付日记账)明显不相勾稽;存货和销售成本的会计记录与佐证证据(如存货实物盘存记录)存在异常差异;存货盘点数与存货记录数存在系统性差异;存货收入报告与存货实收数存在差异;采购订单、采购发票、存货收入报告和存货记录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现象;存货供应商没有出现在经过批准的卖主清单上;存货丢失或盘亏数量巨大;采购定单或发票号码被复制;供应商的身份难以通过信用调查机构或其他渠道予以证实;高级管理层逾越与存货和销售成本循环的内部控制;新的或异常的供货商未遵循正常的审批程序;存货实物盘点制度薄弱;高级管理层或相关雇员对存货和销售成本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难以置信;存在着禁止注册会计师接触相关设施、雇员、记录、客户、供应商等有助于获取存货和销售成本证据的行为;高级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解决复杂的存货和销售成本问题施加不合理的时间压力;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存货和销售成本相关信息拖延搪塞;高级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就收入提出的质询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接到知情者关于存货和销售成本不实的暗示或举报。(三)负债和费用舞弊的预警信号负债和费用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主要包括:期后事项分析表明,在下一会计期间支付的金额属于资产负债表日业已存在的负债,但未加以记录;存货盘点数超过存货会计记录数;仓库进出记录表明期末有验收入库的存货,但采购部门未能提供采购发票;供货商发货声明上载明的金额未体现在会计记录中;采购金额、数量和条件与询证函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且未能调节一致;截止期测试发现大量存货被归属于错误会计期间;未能提供雇员薪酬个人所得税代扣证明;有贷款但没有相应的利息支出,或有利息支出但未发现贷款;有租赁办公场所,但没有相应的租金支出;在会计期末编制了增加了销售收入、减少了预收货款的重分类分录;收入会计记录与客户函证存在重大差异;产品担保支出大大超过担保负债;客户的回函表明公司与客户签订了回购协议;将保证金记录为收入;董事会已批准的贷款在会计记录中未得到反映;银行回函上载明的贷款没有在会计记录中反映;有租金支出,但没有租赁负债;银行对账单上出现巨额贷项;董事会会议记录讨论的或有负债没有反映在会计记录中;向外聘律师支付了大额费用,但未确认任何或有负债;律师函表明公司可能卷入重大法律诉讼;监管部门的公函表明公司可能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公司既未确认或有负债,也未有附注披露;公司设立了众多的特殊目的实体,且资金往来频繁;公司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频繁,委托付款或委托收款现象突出;在收购兼并过程中未预提重组负债和重组费用;以前期间计提的重组负债在本期被用于冲减经营费用;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重要负债和费用相关信息拖延搪塞;高级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就重要负债和费用提出的质疑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接到知情者对重要负债和费用不实的暗示或举报。[!--empirenews.page--] (四)资产舞弊的预警信号资产舞弊的常见

预警信号主要包括:缺乏正当理由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增减值调整入账;频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置换[17];重大资产剥离;在某个会计期间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注销的资产价值大大超过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中包含了研究开发费用或广告促销费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当期增加额与经过批准的资本支出预算存在重大差异,且未能合理解释[18];将亏损子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之外且缺乏正当理由;采用成本法反映亏损的被投资单位;经常将长期投资转让给关联方或与关联方置换;频繁与关联方发生经常性资产的买卖行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政策显失稳健;未能上一页[1][2][3][4][5]下一页提供重要固定资产和土地资源有效的产权凭证;重大资产的购置或处置未经恰当的授权批准程序;未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高级管理层或相关雇员对重大资产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难以置信;存在着禁止注册会计师接触相关设施、雇员、记录、供应商等有助于获取重大资产证据的行为;高级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解决复杂的资产计价问题施加不合理的时间压力;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重要资产相关信息拖延搪塞;高级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就重要资产提出的质询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接到知情者对重要资产不实的暗示或举报。(五)披露舞弊的预警信号披露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因信息披露原因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或证券交易所的处罚或警告;披露程度历来只达到监管部门的最低要求,鲜有额外的自愿性披露;会计政策披露晦涩难懂;对收购兼并、或有事项等重大事项的披露过于简明扼要;对重大经营和非经营损失的解释有避重就轻之嫌;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经营活动的总结相互矛盾;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的对外宣传或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存在严重不一致现象;财务信息披露与董事会会议记录存在重大差异。五、财务报表舞弊的关键识别指标除了利用上述各种预警信号判断公司是否存在着财务报表舞弊外,注册会计师还可利用一些关键性财务指标识别公司是否存在着盈余操纵嫌疑。1999年,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比奈什教授在《财务分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盈余操纵之侦查”的文章,提出了以下财务指标可用于预测公司是否进行盈余操纵。(一)应收账款周转指数(Day‘s Sales in Receivable Index)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数:本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奈什教授的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指数的平均值为 1.03l,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465,二者相差42%。AcFE的创始人兼主席Joseph T.Wells先生利用这一指标分析了ZZZZ Best司的舞弊案,结果发现该公司1986年(舞弊最严重的年度)应收账款周转指数高达177622.主要原因是该公司1985年的应收账款为零,但在1986年的应收账款却增至近70万美元。事后分析表明,这70万美元纯属子虚乌有。[!--empirenews.page--] (二)毛利率指数(Cross Margin Index)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毛利率指数=本期毛利率÷上期毛利率。比奈什教授的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毛利率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非盈余操纵公司的毛利率指数的平均值为1.014,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193,二者相差18%。Wells先生利用该指数分析了ZZZZ Best公司的舞弊案,结果发现该公司这一指数(0.9278)并未存在异常情况。Wellls先生进而指出,如果公司通过高估销售收入和低估销售成本进行盈余操作,则其毛利率指数将明显高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因此,毛利率指数对财务舞弊的预测能力较低。但是,当毛利率指数低于1时(及本期毛利率出现下降),表明公司进行舞弊的风险较高。(三)资产质量指数(Asset Quality Index)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质量指数:本期资产质量÷上期资产质量。其中,资产质量=1-(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总额。资产质量指数越大,表明公司将经营费用资本化的风险越高。比奈什教授的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资产质量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非盈余操纵公司的资产质量指数平均值为 1.039,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254,二者相差21%。Wells先生计算了ZZZZ Best公司1986年的资产质量指

数,结果发现该指数高达2.043,比非盈余操纵公司大出97%。(四)销售增长指数(sales Growth Index)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指数: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比奈什教授的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销售增长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非盈余操纵公司的销售增长指数平均值为1.134,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607,二者相差42%。Wells先生的分析显示,ZZZZ Best公司1986年的销售增长指数高达3.905.对注册会计师而言,这无疑是个明显的预警信号。(五)应计总额资产指数(Total Aceruals to Total Assets Index)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应计总额占资产指数=(营运资本变动额-现金变动额-应付税款变动额-折旧和摊销)÷资产总额。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公司高级管理层是否利用应计项目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盈余操作。比奈什教授的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应计总额占总资产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应计总额占总资产指数平均绝对值为0.叭8,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绝对值为0.031,二者相差72%。Wells先生分析表明,ZZZZ Best公司的这一指标值高达O.064,约等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4倍。注释:*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证券市场监管与会计舞弊甄别及防范研究”(批准文号04BJY007)的阶段性成果。①灰色董事是指虽然不是公司的现任管理人员,但与公司存在特别关系或缺乏公司管理经验的人员,如公司的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的亲戚、助手;公司的顾问;重大供应商或经销商的股东或管理人员;互任董事的其他公司人员;关联公司的所有者、公司大股东或CEO所控制的其他公司的雇员等。[!--empirenews.page--] ②美国特许舞弊审查师学会(ACFE)将舞弊分为三类:(1)腐败(如收受回扣、以权谋私等);(2)挪用资产(如贪污现金、盗窃存货等实物资产等);(3)虚假财务报表。奢侈生活方式类的预警信号和异常行为类的预警信号对于识别腐败和挪用资产这两种舞弊比较相关,但对于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能力较差。③根据AcFE在2002年10月发布的调研报告,在1997年至2002年上半年的663个舞弊案件中,挪用资产、腐败和财务报表舞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7%、12.8%和5.1%(汇总比例之所以超过100%,是因为一些案件涉及多种舞弊类型),但这三种舞弊给公司所造成的平均损失分别为$80000、$530000和$4250000.可见,相对于其他两种舞弊而言,财务报表舞弊具有发生概率低,危害大的特点。④最典型的当属Tyco公司和Emron公司。前者甚至将注册地迁往至加勒比海地区,后者则在巴哈马群岛设立了数千个特殊目的实体(sPE)。在我国,避税天堂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的投资开发区、高新技术区、保税区等。我国的许多财务舞弊案(包括臭名昭著的银广夏)就是发生在这类高危地区。⑤济南轻骑就是典型代表。2002年度,该公司创下了我国上市公司30多亿元的巨额亏损记录,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司以前年度的产品几乎都销售给该公司最大股东控制的关联公司,后因关联公司无力还款,不得不对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⑥我国许多陷入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在所谓的资产重组中,也经常与关联方发生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交易,如由关联方以稀缺的土地资源置换上市公司的陈年老账、滞销的存货或面。临淘汰的固定资产。即使这些关联公司是专门从事收破烂的公司,用优质资产置换“垃圾”资产也缺乏正当的商业理由。没有那个收破烂的公司会蓄意从事亏本生意。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注册会计师面对这类明显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置换游戏竟然置若罔闻。无视于缺乏正当商业理由的关联交易所发出的预警信号,审计失败在所难免。⑦例如,1999至2001年,美国电信业需求锐减,价格战硝烟四起,AT&T等电信巨头连续出现亏损,而世界通讯仍一支独秀,财务报表继续反映高额利润。因为这个缘故,上一页[1][2][3][4][5]下一页 SECC从2002年3月开始调查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并引起世界通信内部审计人员的关注最终揭开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财务舞弊案。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证券市场。2001年我国的家电行业陷入了空前的不景气,几乎所有家电类上市公司都出现巨额亏损,但却有两家著名的家电上市公司仍然保持盈利。事后的分析表明,这两家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在行业出现逆境中报告利润,主要得益于激进的盈余管

理。⑧如上市公司面临着股票被特别处理或被停止交易时,其高级管理人员从事财务报表舞弊的机率就会大增。⑨譬如,石油和矿藏采掘行业通常依赖估计和判断来确定储量,并根据对储量的估计确定折耗资产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折耗额。因此,这类公司通过高估储量以抬升利润的舞弊伎俩特别容易得逞。2004年1月,石油巨头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承认因高估了将近40%的石油储量,导致2003年度的折耗被低估了近2亿美元。舞弊丑闻曝光后,壳牌石油公司的多名高管人员不得不引咎辞职。[!--empirenews.page--] ⑩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美国的ZZZZBest舞弊案中,该公司1986年的资产总额比1985年增长了28倍,流动负债比1985年更是增长了603倍。该公司的经营结构既未发生重大变化。也没有进行收购兼并,但资产和负债的变动项目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本应引起高度关注的预警信号,居然被一家世界闻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忽略了,真是匪夷所思。在ZZZZBest舞弊案中,投资者损失了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舞弊丑闻败露后,该公司年仅20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arry Minkow被判处25年徒刑,轰动一时。更为轰动的是,该公司1986年末账面上的504.5万美元资产总额,变卖所得竟然不足5万美元。[11]通化金马堪称为这方面的“典范”。2000年,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高达50418万元,但营业费用仅为6028万元。而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锐减至10043万元,但营业费用却骤增至21300万元。合理的推断是,该公司2000年蓄意推迟营业费用的确认以配合内部职工股上市,2001年无法逃脱巨额亏损厄运时再将以前年度发生的广告和销售佣金补记入账。[12]这方面的典型非通用电气(GE)公司莫属。2001年度,GE公司因连续68个季度对外报告的每股盈利与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预测基本持平或略微超出而荣获“盈利最具可预测性公司”的称号。大量研究表明,GE公司之所以如此神奇,主要得益于:(1)发生一次性的重大亏损时,不惜代价以处置资产获得的一次性收益冲抵损失;(2)获得一次性的重大收益时,巧立名目计提各种准备。正是通过这两种盈余管理手段,GE公司才得以在这过去17年塑造出令人羡慕的平滑增长的收益曲线。[13]大唐电信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该公司报告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总是“背道而驰”。这5年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9876万元、-17191万元;12308万元、-21243万元;17844万元、-5357627元:3610万元、-2549万元;2280万元、-84807万元;-18683万元、-15544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2001年半年报中承认,2000年度通过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导致净利润被高估了10849万元。更正这一“会计差错”后,2000年的净利润由17844万元锐减至69955万元。换言之,2000年的实际利润仅为对外报告数的39.2%。[14]比如,线路成本是电信公司的最重要成本项目。2001年度_ ~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对外报告的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约为36.4%,而其主要竞争对手AT&T对外报告的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却接近50%。2002年6月25日,世界通信承认在这5个季度里将38.5亿美元的线路成本资本化。剔除这一舞弊因素后,世界通信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实际比率为51.3%,略高于AT&T. [15]公司如果计提了巨额的坏账准备,可能意味着其收入确认政策极端不稳健或在以前年度确认了不实的销售收入。例如,ST深中华1992~2001年的销售收入合计74.95亿元,但该公司在2001年却对应收账款计提了12.81亿元的坏账准备(其中9.79亿元为应收关联方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高达16.07亿元,占过去10年销售收入的21%,表明该公司不仅通过关联交易操纵收入,而且其收入确认政策极端不稳健。又如,济南轻骑2002年度计提了11.11亿元的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占该公司过去5年46.9亿元销售收入的24%,同样表明该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存在严重问题。[!--empirenews.page--] [16]例如,通化金马2001年度被客户“退回”的奇圣胶囊高达1亿多元。超过2000年度所“售出”2.7亿元奇圣胶囊的40%,不得不令人对其2000年度销售收入的真实性产生质疑。[17]比如,从奎斯特(Qwest)通信公司在2004年初的报表重编中,可以看出该公司在1999-2001年期间通过与环球电信公司(Global

Crossing)和安然宽带公司(Enron Braodband)频繁进行光纤电缆的套换交易,不仅虚构了25.4亿美元的利润,而且也严重夸大了资产价值,不得不在2003年计提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值准备。[18]世界通信由于在2001年至2002年第一季度将38.5亿关元的线路成本作为资本性支出,导致当期固定资产严重超过资本支出预算数,且未经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主管内部审计的世界通信副总裁高度重视这一预警信号,最终揭开了这一惊天舞弊黑幕。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识别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识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不少企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蒙蔽广大投资者,骗取各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对社会及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常用的手段,提出了一些识别财务报表舞弊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识别 财务报表舞弊主要是指公司管理层采用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手段操纵利润,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公司业绩或者盈利能力的判断、获得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它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毒瘤,其发生比较普遍,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危害 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及报表粉饰等行为所造成的危害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早有18世纪南海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案致使股份公司被禁100年之久,让英国经济陷入停顿;20世

纪二、三十年代盛行的公司舞弊财务报告风暴则导致纽约股市崩溃,使整个世界经济倒退几十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这些国家的会计透明度和真实性不高 有关;美国安然公司使得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百万元的养老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投资者估计损失约900亿美元,并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世界通信公司和施乐公司等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导致美国证券市场遭受约5万亿美元市值的损失,并使整个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浓重阴影之中。 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以来也没 有间断过,如上世纪末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案件及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等案件;本世纪的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银广夏、科龙电器、银河科技、天津磁卡等舞弊事件等,使得广大中小股东以及投资机构、证券公司等大股东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使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受到挑战,极大地影响了证券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如此持续下去将严重阻碍整个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为财,胡作非为。如何

财务报表舞弊方法分析(doc 10)

财务报表舞弊方法分析(doc 10)

财务报表舞弊与发现方法的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以来就不曾断过,先是90年代初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随后1997年到又发生了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2饺?1世纪,随着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浮出水面。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案件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弊推到了高潮。 2001年,美国能源交易巨头安然公司(Eron)轰然倒地,进而牵出美国大的财务报告舞弊丑闻。接着,美国零售巨头凯马特申请破产,最近有报道说也存在做假帐的问题。安然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影响逐渐蔓延,据美国报载,不少强的令人尊敬的大公司也可能涉嫌财务报告舞弊。风潮汹涌的财务造假、遍地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银广夏造假曝光后,连续15个跌停板;美国安然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百万元的养老金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而且可能导致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 治理财务报告舞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应当从民事法律责任制度上考效遏制会计造假动机的实现,还应当从信息披露机制角度设计消除会计造假行机制。我们不仅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制,尤为重要不断提高投资者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有效报告舞弊,哪些公司出现伪造财务报告的可能性最大,伪造的财务报告具有的

如何尽快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等。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 正如Joseph T. Wells指出的,财务报告舞弊“不是始于管理层的不诚发端于某种环境——这种环境中存在两个特征:一、激进的财务业绩目标;二实现将被视为不可宽恕的氛围。换言之,财务报告舞弊缘于压力。”美国审计第82号(SAS no. 82)列举了一些与管理当局舞弊有关的典型风险因子,当存险因子时,说明公司出现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切合实际的、过于激进的盈利目标,以及基于这些盈利目标的管理当划; 2、管理当局过分感兴趣于,通过运用非常激进的会计手段来维持公司股利趋势; 3、管理当局给公司经营人员设定过分激进的财务目标和期望; 4、虽然实现盈利以及盈利的增长,公司经营当中却不能创造充足的现金 5、资产、负债,收入或者费用的确认涉及非常主观的职业判断,例如的可靠性; 6、重大的关联交易。 我国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陈信元、杜滨等2001),也总结出能采取会计造假的公司的特征: 1、前两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公司(为了避处理); 2、前两年平均净资产报酬率达到10%,今年公司行业不景气的公司(配股的资格);

(完整word版)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doc

国内外研究财务舞弊的成果及其丰富,要将如此丰富的的理论进行系统性归纳的困难极大,特别是在进行归纳分析时,需要专业的文献归纳能力。本文仅仅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将与本文最相关的理论进行主要综述,而略微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择尽可能科学的概述。具体而言,本章节文献综述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是对相关理论的概述。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是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分别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以及小结三个层次展开。 1.1 概述 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其中 Beasley (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 ISA )(AI240 )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 2001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8 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表2-1 就中 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 区准则条例或颁布机构规定的具体内容 域 中《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规定了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 国第 8 号——错误与舞为,同时列举舞弊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伪造变造记录弊》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 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台风预警信号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标准: 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三、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案例

2010年最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2010-09-09 10:00:33 来源:友商网作者:i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的种类 一个股份公司一旦成为上市公司,就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即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而这些财务报表中对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基本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中:资产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所获得的; 2)资产应能为企业所实际控制或拥有; 3)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4)资产应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在我国目前的有关制度中,把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而在现在某一日期承担的将在未来向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交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责任。 负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与资产一样,负债应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引起。 2)负债必须在未来某个时点(且通常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日期)通过转让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3)负债应是能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债务责任。一般而言,负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权益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损益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公司损益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或1季内)经营成果的反映,是关于收益和损耗情况的财务报表。损益表是一个动态报告,它展示本公司的损益账目,反映公司在一定时间的业务经营状况,直接明了地揭示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和潜力以及经营趋势。 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瞬时写照,那么损益表就是公司财务状况的一段录像,因为它反映了两个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盈利或亏损的变动情况。可见,损益表对投资者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损益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生产性费用、销售费用、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 有的公司公布财务资料时以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代替损益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就是在损益表的基础上再加上利润分配的内容。 3.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公司会计期间运用资金(或现金)的变动及其原因,即资金的来源及其用途的报表,亦即筹资和投资的活动及其方针的总括性的动态报表。简言之,它是通过资金变动来反映公司会计期间投资和筹资的全部情况。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 1对1培训及咨询、百度文库官方认证机构、提供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思维提升之旅! (备注:具体案例,会根据客户行业和要求做调整) 知识改变命运、为明天事业腾飞蓄能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目前开班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苏州、香格里拉、荔波,行万里路,破万卷书!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让用户合理利用国家鼓励培训各种优惠的政策。报名学习蓝草咨询的培训等学员可以申请免费成为“蓝草club”会员,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某些活动只收取成本费用)蓝草club定期不定期举办活动,如联谊会、读书会、品鉴会等。报名学习蓝草咨询培训的学员可以自愿参加蓝草企业“蓝草朋友圈”,分享来自全国各地、多行业多领域的多方面资源,感受朋友们的成功快乐。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国内知名大学颁发的证书和国际培训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

财务报表舞弊的表现方式与形成原因分析

财务报表舞弊的表现方式与形成原因分析(1) 摘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主要形式和主要舞弊手法,指出了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主要从关联方交易、营业收入、成本、税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法,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舞弊上市公司 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 财务舞弊是指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公开到隐蔽,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地舞弊,从真账假做到假账真做的过程。 1.1 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由于同一交易或事项往往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之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还没有涉及到企业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许多

上市公司就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 1.1.1 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对长期投资的核算作了详细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满足一定条件时,如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反之则采用成本法。但很多公司在这两种方法上做文章,当被投资公司盈利时,不该用权益法的投资也用权益法核算,当被投资公司亏损时,该用权益法核算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 1.1.2 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长期资产购置有关的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待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就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来调节利润。 1.1.3 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 上市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利润,通常在产品或资产的风险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精选课件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精选课件

————————————————————————————————作者:————————————————————————————————日期:

青岛滨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科类) 题目: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 英文题目:Research on Wan Fu Biotechnology financial fraud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10 月25 日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运用财务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对财务造假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造假原因和造假的手段,从而对财务造假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让中国的经济能够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意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现象频繁发生,且违规形式和万花不断推出出新,日益猖狂的上市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也说明我国会计法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分析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财务造假这一现象完全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重误导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破坏了投资者的相关利益,我国现在的财务造假手段不仅越来越隐蔽,而且都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陆续被证监会查处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各个财务造假案例看来,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违约金额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涉及时间之长,这种现象真的是愈演愈烈。本课题主要研究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这一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这对于发现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着直接的实践意义。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1、国外研究现状 Elliott和Jacobson (1986)对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粉饰包装,以此欺骗投资决策者以获取融资,并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Schilit (1993)认为公司除了主观意识操纵粉饰财务报告,并对外披露欺骗和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选择性的漏报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同样是一种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综上所述,财务报告舞弊是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进行故意编报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上的舞弊,并将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信息传递给报表使用者。 Beasley在1996年进行了实证经营研究,根据FAMA和Jensen 1983年得出的董事会是监管最高管理层最高级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以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7_5个舞弊样本公司和7_5个非舞弊样本公司进行分析,结果表面独立懂事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显著,自Beasley的实证研究后,国内外学者均以公司内部治理为焦点进行研究,若要有效的防止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建立有效而强大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重要的方法之一。Joseph C.Ugrin ( 2008)研

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与防范

万方数据

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与防范 作者:董书文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3 刊名: 中国经贸 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 UPDATE 年,卷(期):2009(22) 参考文献(3条) 1.陈国欣;吕占甲;何峰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期刊论文]-审计研究2007(03) 2.颜永廷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手段剖析[期刊论文]-财会月刊(会计版) 2007(05) 3.黄世忠;黄京菁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 2004(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卫东财务报告舞弊的现代社会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07(35) 2.娄权财务报告舞弊:理论假说与经验证据[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3(7) 3.李吉波预防财务报告舞弊分析[期刊论文]-总裁2009(2) 4.李时征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学位论文]2006 5.冯振权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期刊论文]-会计师2009(3) 6.范丽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及对策[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2010,17(10) 7.叶本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判别模型研究[期刊论文]-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1) 8.张洪波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及治理策略[期刊论文]-管理观察2009(25) 9.管新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透析[期刊论文]-会计之友2007(16) 10.武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探析[期刊论文]-财经界(学术)2009(1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f3823560.html,/Periodical_zgjm200922132.aspx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资料

你的企业谁做主 7月的一个周四下午2点整,北京某录影棚内座无虚席,观众们鸦雀无声地等待着节目录制的开始。随着嘉宾就坐完毕,主持人走上舞台,大型电视栏目《你的企业谁做主》迎来了它第一百五十期节目的录制。 短暂的开场曲与雷鸣般的掌声结束后,节目录制正式开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全国第一档企业服务类栏目《你的企业谁做主》,我是主持人葛菲。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中拿着的几张图表,这几张表是企业中最常用到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几张表不仅贯穿了我们企业发展的所有时期,同时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用这几张报表来分析企业现状,解决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 “坐在我身边的就是我们今天请来的嘉宾资深财务分析师,张蓝天,张教授。”张教授微微向前一欠身,向大家挥手致意。 “另一位是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丽丽女士。大家欢迎二位。” 掌声过后,主持人继续说道:“接下来,在请出今天的‘老板团’代表之前,先请大家看一个视频短片。” 观众的视线被引向舞台中央的大屏幕。画外音旁白:“北京恒康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投资建立, 2007年1月正式投产。公司致力于大豆制品的生产、研发和改良工作,其中以植物素肉系列产品最为著名。植物素肉系列产品使用公司自主研制的压制、调味技术,并成为公司在近五年内的主打健康‘肉食’产品。为此,公司推出多款以豆代肉的半成品菜肴:宫保鸡丁、鱼香肉丝、京酱肉丝、水煮鱼等等,甚至还有著名的‘北京烤鸭’。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做到了从‘口’出发、以人为本。” “公司成立三年以来,成功从创业期进入到成长期,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公司不满足于成为单一的生产加工企业,公司在每个月推陈出新、扩展产品广度的同时,更积极地向产业链的下游扩张。公司在北京的重要商业中心:西单、王府井、国贸等地都开设了名为‘豆肉年华’的直营零售商店,以更低的价格推广销售植物素肉系列商品。公司高层决定在今后的三年内,筹资开办素食餐馆,将产品安全、放心地直接送到百姓的餐桌上。用不了多久,首都的人民就可以在餐馆食用到含有植物蛋白的肉类制品。” 掌声过后,主持人葛菲继续道:“欢迎今天的‘老板团’代表,北京恒康食品有限公司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舞弊识别 主讲:林少刚 课程背景 ?盈利的企业会破产吗? ?产品毛利率20%,如果客户要求价格下降25%,企业风险加大了吗? ?财务术语晦涩难懂,有没有简单、快速的办法快速地学会财务原理? ?如何从财务数据看到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本课程针对银行客户经理与信贷人员而设,站在债权人的视角解读、分析和识别财务信息。采用案例教学,让学员在实战中体会财务分析的真谛,结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析方法,让学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变的立体、有层次感,加强风险把控。我们的课程以企业管理层日常碰到的业务和财务问题作为切入口,导入大量的真实案例,运用工具、方法、现场辅导的手法,控制信贷风险,发现营销机会。 课程收益 ?学会使用财务工具透析企业运作 ?简单、快速读懂财务报告,理解经营环境如何影响企业 ?运用财务分析解读经营管理,寻求判断企业风险的有效方法 ?从业务与财务出发,准确识别企业报表舞弊状况 课程时间 共1天(6小时/天) 培训对象 银行对公客户经理、信贷经理 课程大纲 模块一:企业经营之道与财务管理 案例1:一位董事长的绝笔信 1.经营者工作中的财务短板 2.财报是实现业务与财务沟通的商业语言 3.财务管理是员工主动降本增效机制的终极落地工具 4.财务管理职能:核算、支持、监督 模块二:轻松读懂财务报表,解读企业运营结果与风险 案例2:某A股上市公司 1.企业的“底子”:资产负债表——风险与效率

- 公司的资产来源有几个? - 应收账款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 重资产模式与轻资产模式在财务报表的表现是什么? - 什么是商誉?如何产生? - 财务结构是否合理?有何风险? - 大公司与小公司在资产负债率与流动比率的不同表现是什么? - 如何提升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率? -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数据勾结关系 2.企业的“面子”:利润表——企业赚钱了吗? - 哪些关键因素会影响利润? - 主要利润来源于正当“职业”吗? - 收入负增长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 如何评价公司的毛利率高低? - 如何评价公司净资产报酬率高低? - 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高说明什么? - 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勾结关系 3.企业的“日子”:现金流量表——企业是否健康? - 为何有利润却没钱? - 为何长期亏损的企业却受投资者青睐? - 如何通过现金流量透视企业经营现状? - 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两大原因及规避办法 - 资金滚动预算表编制方法 -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勾结关系 演练1: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 演练2:未来三年财务指标预测 4.重要会计准则解读 - 收入确认原则:何时确认收入 - 配比原则:成本与收入配比 - 费用摊销原则:费用在收益期间分摊 - 费用预提原则:费用在收益期间预提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原则:按公允价值与成本价值比较 5.如何管理现金流? - 现金流管理目标 - 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 建立信用管理及应收管理制度 - 警惕高负债率,做好财务杠杆与风险平衡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舞弊识别

课程名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财务舞弊识别》 主讲:刘方池老师6-12课时课程简介: 毫不掩饰的说,在大家的印象中,财报,大部分就是瞎掰的。这个评价印象,还真不是冤枉。如2016年的12月27号,眼看就要过新年了,资本市场也不忘给大家送新年礼物,信威集团57亿元的应收账款造假爆发,问候了大家新年好。 造假,总有它的存在基础,说的学术化一点,即:财务造假的理论基础在哪里。我们要问:有没有办法识别它,预警它。 回答你:有办法识别它,预警它!而且不需要你有什么专业背景。 财报的解读分析,我必须坦率的告诉您,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解读分析:评价企业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也可以从“消极”的方面去解读分析,如财报中有什么花样好玩,可能玩了什么花样,怎么玩的。分析财报,你可不能假定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必须承认,由于财报的游戏规则中存在漏洞,财报上是可以玩花样的,人在这些花样的面前,更多显示的是趋利避害的人性。我想,“反者道之动”,通过黑暗来理解光明,借助假丑恶来弘扬真善美,应该也是一种思路。所以,我会大声的提醒您:这个地方可能有个水坑,而且不浅! 当然,我不但会提醒您水坑的存在,我更会告诉您:水是怎么进来的,又是如何放出来的,是一次性的开闸放水,还是“泉涓涓而始流”,别忘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进水放水,你总要记账的,这就留下了蛛丝马迹,可以借此痕迹进行跟踪。 一句话,财报的虚假粉饰之处,我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 在财报的假丑恶得到处理后,我们再来对财报背后的故事进行演绎:过得还好吗?回报符合自己的预期吗?符合或不符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不会有偿债方面的

顾虑吧?差钱吗?如果差钱,通过什么渠道去解决。等等问题,我们会通过基本财务指标的分析来回答。 我的想法是:既要知道财报的真善美,又要堤防财报的假丑恶。 在我们提供识别财报的舞弊技术之后,重构企业的财报,尽可能看到企业的素颜照,还原企业的真实面貌。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基本的财务分析。 人说:功夫在诗外!财报的分析,有时离不开财报之外的信息处理。甚至,表外的信息比表外的信息更重要。如有些客户经理高度关注客户的另外的三表三品三流,如水表、电表、税表等等。 这样处理不知道是否符合您对本次授课的预期? 我可以向您保证,授课中不会使用什么专业术语,我的授课,两个字可以概括:俗气!我个人认为:凡能够深入人心,流传下来的伟大作品,使用的语言,几乎就是口语,绝不会使用生僻的字词,说话文绉绉的,好像不使用几个让人难懂的词汇就不足以显示其高深。同样,课堂要想深入人心,一定要寓深入于浅出之中。我不敢保证我的课堂会深入人心,但我会向这方面努力。我坚信,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财务,一定可以使用我们身边的语言去解释、表达、分析。 让我们一道分享财报的奥妙! 也一定会让你在活泼的授课氛围中享受财务。 课程大纲/要点: 一、阅读财报的会计基础预备知识 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分析、风险点识别 三、利润表的解读分析、风险点识别 四、现金流量表的解读分析、风险点识别 五、客户经理单刀直入的几个项目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会计学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 上市公司舞弊现象不断出现, 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这些舞弊丑闻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引发资本市场的信用危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然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我们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还是有不足的地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的探究还是有必要继续深入。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其做出反应,包括事先的预防,舞弊的发现,还有对舞弊的治理措施等,同时我国的会计法律进一步完善也要依靠对会计舞弊原因的分析。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会计舞弊,才能真正对其进行治理,这些所有都是要基于对管理舞弊原因的研究。因此,进一步探索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的原因,为预防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发现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和治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完善会计法律提供了依据。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 上市公司舞弊现象不断出现, 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还是不够完善,给了会计舞弊提供了机会。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就变得很有必要且有重大意义的,而解决这一切都要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源头找起。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拟在简要分析、总结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以及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进行分析而发现其所带来的影响,更好的为预防,发现和治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做出贡献。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主要原因 2.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中尚未被发现或重视的原因 3.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 4.提出针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各个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短临、预警信号发布规定考点总结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定 1.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制定本规定。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特点,明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气象台站预警信号发布权限。 3.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含变更)、解除前,上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加强预报会商和信息沟通,确保各级气象台站预警信号发布的协调一致。 4.预警信号的发布(含变更)、解除实行分级签发制。黄色、蓝色预警信号由气象台台长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橙色、红色预警信号由分管局领导或者其授权人员签发。 5.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也可以根据服务效果,以其中一种或几种预警信号为主发布,同时在发布内容中明确其他灾种的相关预警信息。同时达到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应当同时发布。 6.预警信号的发布用语应当遵循“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原则,准确描述发布台站、发布时间、灾害种类、预警信号等级、实况和发展趋势、影响范围、防御指南等。 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若灾害状况维持同一预警标准并且长时间持续,每天只需确认一次预警信号,不需连续多次发布预警信号。

%100?++=NC NB NA NA TS %100?+=NB NA NA TS %100?+=NC NA NC PO %100?+= NB NA NB FAR 8.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对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是否按照规定和协议准确播发预警信号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补发和纠正延误或错漏的预警信息,并查明原因,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9.预警信号发布(含变更)、解除信息应当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编号、信号类别、发布时间、制作人、制作时间、签发人、签发时间、发布途径、接收人、接收单位等。 10.中间变更M 次、确认N 次,则发布次数计为M+N+1次。 11.次年1月20日前将前一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总结报送中国气象局。 12.NA 为预警信号发布正确的次(站)数、NB 为预警信号发布空报次(站)数、NC 为预警信号发布漏报次(站)数。 命中率: 准确率: 漏报率: 空报率: 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 1. 短历时强降水定义为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20毫米的降水,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6省(区),可自行定义短历时强降水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备案;冰雹天气一般指降落于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5

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1月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项目背景........................................... 2. 业务现状........................................... 3. 项目目标........................................... 4. 项目范围........................................... 第二章需求分析........................................... 1. 数据采集与上报..................................... 1.1 业务基础信息.................................. 1.2 业务数据及报表................................ 2. 数据整合........................................... 2.1 数据源分析.................................... 2.2 数据整合内容.................................. 3. 报表展现与分析..................................... 第三章解决方案........................................... 1. 维度建模........................................... 1.1 主题维度交叉表................................ 1.2 维表.......................................... 1.3 主题表........................................

关联方交易舞弊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资本市场形成比较早,国外对于财务舞弊的关注也比较早,形成了许多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这些研究对我国资本市场研究财务舞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资料。对本篇论文的研究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1.有关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成果 “红旗”标志即“舞弊风险因素”是会计职业界研究总结出的一些能够显示财务报告舞弊的标志。Albrech t和Romney(1980)在回顾有关财务舞弊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87个“红旗”标志但并没有进行验证。直到1986年,两人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实证研究了这87个“红旗”标志中究竟有哪些可以用来预测财务舞弊的发生。该研究表明有31个“红旗”标志具有显著的财务舞弊预测能力(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个人素质等),30个“红旗”标志对于预测财务舞弊既不显著也不可测(如经营业务显著恶化),而剩下的26个“红旗”标志由于样本量太小而无法对其预测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 Loebbecke和Willinghami(1988)构造了L/W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该项研究发现,当管理者认为实施财务舞弊符合其个人道德观念,加上一定的外在压力和动机,再借助于一定的外界条件,进而就会发生财务舞弊。研究还发现发生财务舞弊还与以下因素相关:管理当局不诚实、管理者人格异常且有过舞弊史、企业经营业绩不佳、存在以某些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契约、信息披露政策激进、存在大量关联方交易、权利过于集中、内部控制薄弱等。 Albrecht、Wemz和Williams(1995)的报告认为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征兆的一种方式,如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及其他现金流量问题、高负债或者其他利益负担、收益质量不断下降、大额的异常交易、迫切需要有利的收益及财务报告中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变化。另外,与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关系不同寻常、管理层及管理交易频繁变动、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过分依赖单一产品以及费用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等都是出现财务舞弊的征兆。Persons(1995)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即实施财务舞弊的公司比非财务舞弊的公司有更低的资本周转率、更高的财务杠杆和流动资产比率,而流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与存货。 Lev和Penman(1990)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规模的大小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Pankaj Saksena(2001)的研究发现,与未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相比,发生财务舞弊公司的经营规模更大,经营的业绩相对较差,受到破产威胁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Beneish(1997)对通过对存在财务舞弊的公司与不存在财务舞弊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析,可利用其股价的表现、增产的速度、公司的历史和财务杠杆程度这四个因素初步判定公司是否存在财务舞弊的行为。另外,其在1999年研究财务舞弊和某些财务报表指标的关系时还发现,利润率上升、销售收入及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资产质量下降、产品销售毛利率异常变动也是发生财务舞弊的征兆。 Mathon Ann(1999)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与正常的盈余管理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实施财务舞弊的公司在考虑到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以及通过合法的盈余管理手段所能提升的利润水平有限达不到公司所要求的利润水平后,就会放弃盈余管理的合法手段来直接实施财务舞弊,而不仅仅是在所有合法手段用完后才使用非法的手段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Kirkos等(2007)以希腊76家财务舞弊与非财务舞弊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比较

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分类及认定参照标准

客户风险预警信号分类及认定参照标准 一、企业类客户 企业类客户的风险预警信号主要从客户财务、经营管理、主要管理者的行为、体制、担保、上下游客户、经营环境等方面表现。具体如下: (一)资产负债表中的预警信号 1、应收账款非正常增加。 2、存货不正常增加、积压或倾销。 3、资产负债率升高、速动比率下降、长短期债务异常增加。 4、无形资产或客户资产重估值不适度的激增。 5、应付账款大量增减,且增减原因不清。 6、固定资产大量减少或非生产固定资产大量增加。 7、拖欠工资、税金、贷款利息。 8、利润没有偿付债务或用于扩大再生产,有抽逃资金行为。 9、对外投资的变动。 10、所有者权益非正常变动。 11、其他。 (二)损益表中的预警信号 1、销售额下降,利润明显降低,靠逃税盈利或发生亏损。 2、相对于销售收入,财务、管理及商品流通费用增长过快。 3、销售收入或利润增长过快。 4、关联交易占比较高,超过营业收入的20%以上。 5、其他。 (三)现金流量表中的预警信号 1、现金流量及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下降或出现负值。 3、投资或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超常变化。 4、其他。 (四)经营管理状况的早期预警信号 1、没有按照现代企业机制运作,产权关系不明晰或发生争议。 2、频繁变更客户名称。 3、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混乱。 4、非正常对外提供担保。 5、投资计划雄心勃勃,但缺乏论证,技术资金不到位;盲目向非主业领域迅速扩张。 6、生产、销售、技术等过度依赖于其他客户。 7、设备或设施推迟或无力维修,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8、会计师事务所或有关部门多次审查财务等情况。 9、主要技术人员、业务人员、部门经理等人才流失。 10、其他。 (五)管理人员行为的预警信号 1、管理者品行不端,独裁专制,有欺诈行为或涉诉。 2、核心管理人年老、生病、死亡,没有合适的继任者。 3、管理层、股东或家族成员之间分裂或发生劳资纠纷。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财务舞弊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而且复杂的角色,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舞弊一旦发生,所造成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信息使用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乃至相关决策机构作出错误的投资,融资等决策,破坏市场运行机制,损害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扰乱社会经济次序。为恢复投资者的信心,维护会计的发展,必须对舞弊展开行动以查处并减少舞弊。因此,对财务舞弊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所以本文献对财务舞弊的定义,方法,舞弊预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讨论。用于披露和解决一定的财务舞弊上的问题。 关键字:财务舞弊,舞弊报表,不当披露 前言:近十年来格林柯尔引发科龙危机;顾雏军创造的格林柯尔“神话”;绿放心的隐瞒费用,虚增利润。财务舞弊充斥着整个经济市场,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财务舞弊及其常用的舞弊方法。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 “财务舞弊”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为我们所熟知,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规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中对舞弊定义为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财务报表舞弊是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财务报表附注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略。它包括:对财务报告据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告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误用。 二.财务舞弊的方法

1,舞弊报表 (1)虚增销售收入。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 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1)提前确认收入;(2)扩大销售核算围虚增收入。(3)通过三角交易虚增收入 (2).多计应收账款。通常债权人比较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能否按期 还本付息直接决定着债权人的信贷决策。企业的偿债能力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和企业的营运资金状况、资本结构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多计应收账款和虚增销售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一般的情况就是在虚增销售收入的同时多计应收账款。但是这种舞弊手法很容易被审计人员通过函证发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伴随着应收账款的转移,具体的做法是将应收账款让售给专门的财务公司,伪造金融单证或者在金融机构配合下,以虚构的银行存款“收回” 应收账款。 (3)隐瞒重要事项。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粉饰报表是中国上市公司常 用的伎俩。但是大额的关联方交易易于被审计人员察觉,小额的关联方交易又不能起到粉饰报表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使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以此来迷惑审计人员。 (4)其他舞弊手段。前面几种舞弊手段都是涉及收入和费用的利润舞弊手 段,任何一种舞弊行为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虚增收入势必要增加资产,而虚增现金最为便利,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现金舞弊造假手法情有独钟且乐此不疲。现金流量指标和利润指标在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上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