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6:06:34.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莹孙小虹

[导读] 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张莹孙小虹(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92-02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4例膝关节镜下需行关节清理术的病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身体状况的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14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保证了关节镜手术效果,使患者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关键词】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护理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因其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观察清楚,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以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清除炎性关节液软骨碎屑及致病因子、可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及退变的关节软骨、处理增生骨赘、取出游离体,去除了使关节退行性变加快发展的因素。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术后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点。潍坊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付海燕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09月以来共收治需行关节清理术患者14例,本组14例中,男性2例,女性12例,17—61岁,平均48岁;均无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增生的滑膜皱襞切除4例,取出游离体2例,对磨损关节软骨面修整成形3例,裸露软骨下骨部位钻孔2例,滑膜囊肿切除1例;半月板修切5例,膝外侧支持带松解1例,胫骨平台骨赘切除术2例;术后行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住院时间5-10天,无关节腔内感染发生,2例术后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存在。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有紧张、焦虑等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妥善安置患者,并向病人讲解关节镜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无疤痕、恢复快、出血少等特点,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2.1.2 术前准备作好术前的各种检查,如胸片、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等。手术野皮肤准备,患侧膝的上、下20cm处。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利于关节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渗血情况,有条件行每2h冷敷30min,以减轻局部充血。评估疼痛情况,教会患者运用自我松弛法或分散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2.2.2 功能锻炼

主动锻炼: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如: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应在麻醉清醒后即进行,每次锻炼以达最长时间为佳、缓慢进行、以不疲劳为限,每日2-3次。及直腿抬高练习、主动屈膝、髌骨内推等;应在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再后行下床行走等,先在床边练习坐位,然后再扶拐下地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2.3 加强术后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1 关节腔内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应密切观察和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者膝关节肿胀,明显的肿痛,浮髌试验呈阳性,手术操作孔渗血性液体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暂不行屈膝锻炼。

2.3.2 关节腔内感染,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表现。根据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发生感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也可在关节镜下行感染关节清理术。

2.3.3 关节镜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节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多在术后能自行吸收,一般不必作特殊处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若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影响关节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行相应治疗。

2.4 健康教育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下肢。告知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的目的:锻炼肌力、恢复关节的活动和正常步态。定期复诊。

3 讨论

膝关节镜监视下行关节清理术是诊断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系统的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程序,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纤维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应鼓励病人尽早地进行被动锻炼并进一步行主动锻炼,可较快地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循序渐进。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一)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一) 作者:刘春丽何志晶黄华李美晶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 Postoperativenursingafterkneearthroscopeoperation 摘要:〔目的〕通过对76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研究,探讨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程序及模式。〔方法〕在术后护理中采用体位、局部护理、并发症预防及科学的康复训练。〔结果〕76例病人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无感染,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膝部;关节镜手术;护理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年来逐渐广泛开展起来的微创手术,多数膝关节的伤病都适合关节镜手术。这种手术创伤小,瘢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已逐渐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其术后护理目前尚无固定的程序或模式,同时由于膝关节在人体的功能及此种微创手术本身的特点,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院自2002年以来对76例住院病人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治疗,随访1~3a,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16~76岁,平均398岁。其中骨关节炎15例,滑膜皱襞综合征7例,膝关节游离体3例,半月板损伤切除及修复48例,膝前、后交叉韧带重建3例。 12治疗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常规膝关节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后,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包括关节粘连带松解、增生滑膜切除、退变半月板边缘修整、软骨面修复、骨赘磨削、半月板部分或大部分切除、半月板修补缝合、滑膜皱襞切除、游离体切除、交叉韧带重建等。术后关节腔内注射1%透明玻璃酸钠2ml以润滑关节腔、减轻疼痛。 13术后护理 131体位 关节镜手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6h内取平卧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抬高患肢15~20°,膝后垫软枕,膝关节屈曲5°位。 132局部处置 术后患肢维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若术后伤口渗血多可行局部冷敷,冰袋置于膝关节两侧,以减轻水肿程度,防止进一步渗血,减轻疼痛。 133观察患膝疼痛肿胀情况 术后8~24h内,患肢有轻度疼痛,一般不需要镇痛剂,在观察和处理疼痛的同时,一定要弄清疼痛原因,不可盲目给予镇痛剂。根据疼痛部位、程度和时间,首先应排除是否为并发症所致。个别病人对膝部加压包扎引起的不适也会诉说疼痛,对此应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此外密切观察留置于关节内的导管的引流情况,保持畅通。 134观察患肢远端运动、感觉及血运情况 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会影响血液循环,加之运动量减少,血液循环速度较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严重肿胀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因此术后膝关节加压包扎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远端运动、感觉及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应注意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松紧要适宜,并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135合理地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第1周,进行轻度功能锻炼。术后24h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伸屈运动。3~5次/d,10~15min/次,逐渐增加至每4~6次/d,20~30min/次。同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体会(一)讲解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体会(一) 作者:任奉欣刘丽华李霞王颖高洪波 关节镜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技术,对膝关节损伤而言,膝关节镜技术因其应用范围广泛、破坏膝关节结构与功能程度小、诊断准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护理目前尚无固定模式,同时由于膝关节在人体的功能及此种微创手术本身的特点,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操作技术及术后的正确康复护理。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监护及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术后关节镜护理 1.1术后常规护理术后去枕头平卧,禁饮、禁食6h,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敷料渗血情况,患肢抬高30,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充血;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足趾活动,有异常、疼痛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4~48h内拔除。 1.2术后监护24小时内每小时观察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加强术后监护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1.2.1预防术后并发症关节腔内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h内,少量关节内出血及渗出会自行吸收,量大时则会膝关节肿胀,疼痛剧烈,切口血性渗出增多。处理方法:及时更换手术辅料,适当加压包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汇报医师请医师处理。 1.2.2预防感染因膝关节局部血运差,抗感染力低。应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保持病室清洁,按时通风换气。 1.2.3术后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术后膝部为加压包扎,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术后必须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运动感觉情况,注意患肢的末梢血运及感觉状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反映,及时处理。 2.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 2.1肌力训练 2.1.1膝关节术后如果不活动,4d左右易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因此,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一般术后麻醉药消退后即可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伸屈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肢体肿胀。方法:伸直患肢,有规律、有节奏地进行大腿肌肉的自然收缩或伸直下肢后进一步适当用力把膝关节伸直等,3~5次/d,10~15min/次,逐渐增加至每4~6次/d,20~30min/次,训练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及疲劳为宜。术后8~24h内,患肢有轻度疼痛,一般不需要镇痛剂,在观察和处理疼痛的同时,一定要弄清疼痛原因,不可盲目给予镇痛剂。个别病人对膝部加压包扎引起的不适也会诉说疼痛,对此应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此外密切观察留置于关节内的导管的引流情况,保持畅通。 2.1.2术后第1天开始可做直腿抬高练习为早期下床创造条件。方法: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踝关节保持功能位,抬腿离床面开始时不超过45°,以后可逐渐增加抬高度数,可达90°,以不疲劳为宜。抬腿高度因病不同,必要时可请示医师。 3.功能锻炼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潘飞旭李棋唐新薛镜李箭 【摘 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0年8月-2009年11月,收治41例46膝痛风性膝关节炎男性患者。年龄21~71岁,平均42岁。单侧36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14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8例,反复发作33例。病程2个月~20年,中位病程6年2个月。术前膝关节伸直(4.88 ± 6.22)°,屈曲(93.95 ± 35.33)°,膝关节活动度为(87.79 ± 35.19)°;Lysholm评分为(63.2 ± 11.7)分。32例血尿酸增高。术前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27例,14例诊断为其他疾病。11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30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后均接受正规内科抗痛风治疗及饮食控制。 结果结合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患者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术后1例1膝发生关节腔内出血,行关节镜下血肿清除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126个月,平均50个月。术后15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6.8 ± 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3.844,P=0.000)。膝关节伸直(1.16 ± 3.91)°,屈曲(125.93 ± 18.65)°,膝关节活动度为(126.86 ± 16.33)°,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随访期间13例14膝复发,总复发率为30.4%(14/46);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病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改善。 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彻底清理尿酸盐结晶体,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配合内科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可有效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复发,延缓疾病进展。 【关键词】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关节镜 METHOD AND EFFECTIVENESS OF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PAN Feixu, LI Qi, TANG Xin, XUE Jing, LI Ji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ian, E-mail: hxlijian.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5f5206418.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bination of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joint irrigation postoperatively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 Methods Between August 2000 and November 2009, 41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 were treated by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ll patients were 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2 years (range, 21-71 years), including 8 incipient cases and 33 relapsed cases. The unilaterial knees were involved in 36 cases, including 22 left knees and 14 right knees, and both in 5 cases. The disease duration ranged from 2 months to 20 years (median, 6 years and 2 months). The extention, fl exion, and range of motion (ROM) of the knee joint were (4.88 ± 6.22), (93.95 ± 35.33), and (87.79 ± 35.19)°, respectively, and Lysholm score was 63.2 ± 11.7 preoperatively. The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value in 32 cases. Twenty-seven cases were defi nitely diagnosed as gouty arthritis before operation.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as performed in 11 cases, and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ith joint irrigation postoperatively in 30 cases. After operation, the anti-gout agents and diet control were given. Results Arthroscope and pathologic examinations confirmed diagnosis of gouty arthritis in 41 patients. Intra-articular hemorrhage occurred in 1 case and was cured after arthroscopic evacuation of hematoma. The other patients achieved healing of incision by fi rst intention. All 41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5-126 months (mean, 50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Lysholm score was 96.8 ± 5.8 at 15 months after operation, showing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value (t=—13.844, P=0.000). The postoperative extention (1.16 ± 3.91)°, flexion (125.93 ± 18.65)°, and ROM (126.86 ± 16.33)° of the knee joi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ones (P < 0.05). Thirteen cases (14 knees) recurred postoperatively; but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the duration were decreased and the symptoms of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is eff ective in cleaning up uric acid crystals thoroughly, reducing wounds, and speeding up recovery. If anti-gout agents and diet control can be used postoperatively, the recurrence of gouty arthritis can be prevented eff ectively, and the progression can be delayed. 【Key words】 Knee joint Gouty arthritis Joint debridement Arthroscope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李箭,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骨科关节镜、运动医学、膝关节外科,E-mail: hxlijian.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5f520641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1-7-8 9:34:43;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f5206418.html,ki. net/kcms/detail/51.1372.R.20110708.0934.201108.37_009.html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内外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性疾病[1]。主要临床症状是关节红肿、皮温高、疼痛剧烈似噬咬状,一般夜间发病。多发于第1跖趾关节,其次是足背、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和高效的手术,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立竿见影。关节镜手术也并非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手术。不同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得到缓解,有些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预测关节镜手术的效果,顺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关节镜手术后病情的演变一般分三个阶段:反应性滑膜炎期,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功能康复期。不同阶段有相应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反应性滑膜炎期 关节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膝关节滑膜对该手术的反应仍有可能较为剧烈。正常的膝关节腔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关节镜手术时为了扩张关节囊必须使用100-150mm水柱、甚至更高的灌注压进行灌注。关节内压力的巨大变化,会造成滑膜交感神经反应紊乱,当正压状态结束后常会反应性引起滑膜充血水肿,亦即反应性滑膜炎。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缓解或者加重,膝关节积液,伸屈活动受限。反应性滑膜炎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个创伤极小的关节镜下冲洗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应。反应性滑膜炎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患者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于术后两周消失,部分患者甚至无滑膜反应;女性患者则反应时间比较长。年轻的女性(<35岁)和年老的女性(>55岁),一般有六周的反应期;而45-55岁年龄段女性反应期最长,常需要三个月滑膜反应才能完全消退,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正在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滑膜反应甚至要持续到更年期结束后才能消退。 要避免或者减少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病例的选择。对于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要通过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于有明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膝关节镜术后护理与健康指导 发表时间:2012-02-23T09:41:20.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5期供稿作者:范红文刘艳娜[导读] 滑膜切除术:术后第二天令病人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d使用CPM机进行被动锻炼。 范红文刘艳娜(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骨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332-02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护理及康复指导 关节镜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它不仅可在直视下观察关节的形态和动态,对关节内的病变做出准确、可靠的诊断,且能同时行手术治疗及活组织检查,同时镜下手术与关节切开手术相比,具有损伤轻,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我科自2009年10月-2010年12月,行膝关节镜检及镜下手术共35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及康复指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4-60岁,其中半月板选择性切除12例,软骨面修整术8例,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7例,单纯镜检冲洗2例,镜检加活检6例,平均住院日9.5天。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化验,做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一日做皮肤准备,术野皮肤备皮。并用无菌单包裹,如有脚气的患者,用碘伏棉球消毒后再用碘伏棉球置于各趾缝间,最后用一次性脚套套好。术前6h禁食水。 2.2术后护理 2.2.1观察生命体征心电监护24h,生命体征平稳后停用,测体温4次/d,连续3d,术后6h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压疮发生。 2.2.2防止膝关节积血和肿胀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减轻患肢肿胀,术后患肢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以减少创面的渗血和体液的外渗,向患者讲解弹力绷带包扎的目的、注意事项。同时使用软冰(0—4℃冰水)冷敷患膝,使用冰袋时注意用毛巾及油布包裹好冰袋,防止伤口潮湿。冷敷2小时间隔30分钟后再继续,12小时后停止冷敷。应密切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的情况,如出现皮肤颜色发紫,肢端麻木肿胀,应停止冷敷,同时检查弹力绷带是否加压包扎过紧,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适当松解。 2.2.3并发症的观察 (1)感染: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术后病人体温及伤口,多数病人体温不超过37.5℃,若术后体温明显升高,伤口疼痛剧烈,皮温高,肿胀,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关节积血:一般出现在术后5-6h内,关节明显肿胀,剧烈疼痛,患者拒绝患肢活动,如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膝关节穿刺抽液。 3 康复指导 3.1术前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膝关节疾病患者由于病程长,膝关节活动少,常常存在骨四头肌萎缩以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受限,术前功能锻炼,可以促使骨四头肌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也为术后功能锻炼做好准备。 (1)骨四头肌等长收缩的锻炼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禁止不动,足跟用力下蹬,足背屈,嘱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以手掌感觉到髌骨上下滑动为效,反复运动,每2h一次,每次5-10min。 (2)向患者、患者家人及健康人群,由浅入深地讲解疾病的知识、病因、安全方法、饮食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按计划进行肢体锻炼,教会自理或合理使用健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方法。 3.2术后康复指导根据关节镜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在规定术后24h内保持患膝关节制动,防止并发症的前提下,我们根据手术种类,分别进行康复指导。 (1)关节镜检、关节冲洗,关节游离体摘除术,此类手术病人术后第2天即指导做膝关节屈伸运动,允许下床活动,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加大,至恢复完全正常活动。 (2)滑膜切除术:术后第二天令病人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d使用CPM机进行被动锻炼。CPM能使肢体肌肉处于无收缩状态下的膝关节活动,加速关节滑液循环,消除肿胀。一周后逐渐负重活动。 (3)半月板或软骨手术,从术后第2天锻炼股四头肌,做等长性收缩、舒张运动,每天3次,每次3-5分钟,无并发症时,术后第2周行膝关节屈伸锻炼,由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负重活动逐渐进行,功能锻练至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参考文献 [1]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30-131.

肘关节镜手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肘关节镜手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肘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肘关节疼痛,经其他诊断手段不能确诊者、肘关节内游离体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软骨碎片摘除及关节软骨修整、类风湿或结核急慢性滑膜炎行关节清理和滑膜部分切除、尺骨鹰嘴或鹰嘴窝内骨赘关节镜下磨削、肘关节骨折镜下闭合复位固定、肘关节粘连镜下松解术、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清理及尺骨鹰嘴滑囊炎、肘管综合征和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肘关节属复合小关节,结构复杂,关节内空间狭小,且关节周围结构复杂,因此肘关节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也相对较多见。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 斜角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 2.术前准备 手术前选用合适的关节镜。备用刨削器和等离子刀以及手动关节镜器械,带有橡胶隔膜的套管。三适应证原因不明的肘关节疼痛,经其他诊断手段不能确诊者、肘关节内游离体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软骨碎片摘除及关节软骨修整、类风湿或结核急慢性滑膜炎行关节清理和滑膜部分切除、尺骨鹰嘴或鹰嘴窝内骨赘关节镜下磨削、肘关节骨折镜下闭合复位固定、肘关节粘连镜下松解术、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清理以及尺骨鹰嘴滑囊炎、肘管综合征和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 四禁忌证肩部软组织有化脓性炎症者;有全身麻醉禁忌证者。 五手术步骤手术大体步骤:①划出肘部骨性标志,并划出前外、前内和后外入路的入路点。②肘关节入路前外侧入路位于肱骨外髁前缘及桡骨头前缘稍上方,前内侧入路位于肱骨内上髁前方稍上;后外侧入路位于肱骨外髁及尺骨鹰嘴外缘隆起处,当肘关节囊充水膨起时,由此进入。③在前外侧入路:注入关节囊等渗盐水。切开皮肤,穿刺关节囊,由桡骨头外上方进入关节,换用钝针芯探入关节。用30°关节镜进行观察,使关节囊膨大,屈曲肘关节后使前关节囊膨起。可看到尺骨喙突及肱骨滑囊,游离体可在其前关节囊处。④前内侧入路:在前外侧入路关节镜的观察下,由前内侧入路进针,使针尖触及手术点,然后按针管方向刺入锐性套筒,通过套筒进入器械或关节镜,可看见肱骨小头及桡骨头。⑤后外侧入路:在后关节囊隆起处,切开皮肤,套管针穿刺,用细关节镜探入,可看到鹰嘴窝等组织。 六术后并发症桡神经浅支损伤。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6:06:34.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莹孙小虹 [导读] 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张莹孙小虹(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92-02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4例膝关节镜下需行关节清理术的病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身体状况的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14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保证了关节镜手术效果,使患者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关键词】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护理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因其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观察清楚,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以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清除炎性关节液软骨碎屑及致病因子、可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及退变的关节软骨、处理增生骨赘、取出游离体,去除了使关节退行性变加快发展的因素。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术后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点。潍坊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付海燕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09月以来共收治需行关节清理术患者14例,本组14例中,男性2例,女性12例,17—61岁,平均48岁;均无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增生的滑膜皱襞切除4例,取出游离体2例,对磨损关节软骨面修整成形3例,裸露软骨下骨部位钻孔2例,滑膜囊肿切除1例;半月板修切5例,膝外侧支持带松解1例,胫骨平台骨赘切除术2例;术后行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住院时间5-10天,无关节腔内感染发生,2例术后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存在。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有紧张、焦虑等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妥善安置患者,并向病人讲解关节镜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无疤痕、恢复快、出血少等特点,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2.1.2 术前准备作好术前的各种检查,如胸片、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等。手术野皮肤准备,患侧膝的上、下20cm处。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利于关节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渗血情况,有条件行每2h冷敷30min,以减轻局部充血。评估疼痛情况,教会患者运用自我松弛法或分散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2.2.2 功能锻炼 主动锻炼: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如: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应在麻醉清醒后即进行,每次锻炼以达最长时间为佳、缓慢进行、以不疲劳为限,每日2-3次。及直腿抬高练习、主动屈膝、髌骨内推等;应在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再后行下床行走等,先在床边练习坐位,然后再扶拐下地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2.3 加强术后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1 关节腔内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应密切观察和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者膝关节肿胀,明显的肿痛,浮髌试验呈阳性,手术操作孔渗血性液体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暂不行屈膝锻炼。 2.3.2 关节腔内感染,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表现。根据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发生感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也可在关节镜下行感染关节清理术。 2.3.3 关节镜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节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多在术后能自行吸收,一般不必作特殊处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若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影响关节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行相应治疗。 2.4 健康教育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下肢。告知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的目的:锻炼肌力、恢复关节的活动和正常步态。定期复诊。 3 讨论 膝关节镜监视下行关节清理术是诊断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系统的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程序,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纤维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应鼓励病人尽早地进行被动锻炼并进一步行主动锻炼,可较快地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循序渐进。

肘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病人的康复

肘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病人的康复
? 702? 护理研究 2003 年 6 月第 17 卷第 6 期下半月版(总第 98 期) RESEARCH J une ,2003Vol. 17No. 6Bb5E2RGbCAP CHIN ESE NURSIN G
肘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病人的康复 指导 Rehabilit ation Guidance of Pos t op era 2ti ve Patient s Under w ent Art hrolysis of Elbo w J ointp1EanqFDPw 刘妙枝 张玉荣
Liu Miaozhi , Zhang Yurong (Fifth Hospital of G eneral Logistic Department of PLA , Shanxi 043801China )DXDiTa9E3d 中图分类号:R473.6 -0702-01RTCrpUDGiT 肘关节粘连是肘部外伤骨折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 1993 年—2002 年间 采用外侧入路手术, 结合术后系统康复治疗, 共治疗此类病人 15 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5PCzVD7HxA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493(2003) 06B
本组 15 例中, 男 12 例, 女 3 例, 年龄 11 岁~59 岁, 平均 35 岁。肱骨小头骨折 4 例, 肱骨下端骨折 2 例,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4 例, 尺骨鹰嘴骨折 2 例, 桡骨小头骨折 3 例。手术松解距损伤时间 7 个月~13 个月, 平均 8. 8 个月, 均为屈曲挛缩、伸直功 能障碍为主。2 治疗方法 jLBHrnAILg
1/6

肘关节镜技术进展讲解

肘关节镜技术进展 [ 10-05-04 16:26:00 ] 作者:郑佳鹏,张春 礼编辑:studa20 【关键词】肘关节镜 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是众多医学先驱对微创理念执着追求的结果,这场始于1921年的关节外科的革命,已成为与关节置换术并列的20世纪骨科领域重大进步。相对于膝关节,肘关节镜更富挑战性,以致在骨科文献中首次提及肘关节镜的Michael Burman申明肘关节“不适于关节镜检查”,以及“从前方对肘关节进行穿刺是不可能的”[1]。随着手术技术发展、临床经验积累、手术体位和手术入路的改进,肘关节镜手术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手术指征不断扩展,严重并发症并不多见,使得运用肘关节镜进行检查及治疗已被普遍接受并趋于成熟[2]。本文对肘关节镜技术进展综述如下。 1 手术体位 肘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与安全且方便操作的手术体位及手术入路息息相关。手术体位经历了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的发展历程,1989年Poehling 等[3]发展了俯卧位技术,被认为是肘关节镜技术最大的进步之一,其优点有:(1)不需要牵引;(2)手臂位置稳定,方便术者操作;(3)手臂重力加上液体充盈,推动前方;(4)当需要切开手术时,转换容易;(5)肘关节后间室的视野清晰。1992年O′Driscoll和Morrey[4]开展了侧卧位肘关节镜手术,被认为也非常有利于肘关节镜手术,患者取侧卧位并使用上肢支架,对医生而言与取俯卧位是相似的,但减少了对患者胸腹部的压迫,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3种体位都有应用,但最常用的体位是俯卧位和侧卧位,尽管俯卧位时患者需要全身麻醉以保持气道通畅,但对于大多数手术适应证,特别是后间室的疾患,多数临床医生认为俯卧位是肘关节镜手术的理想体位[5]。 2 手术入路 肘关节镜手术的入路选择及各入路组合常常取决于术者的喜好及病变部位,然而寻求更加安全且便于操作的手术入路一直是关节镜外科医生及解剖学家共同的关心焦点。目前常用的肘关节镜入路至少有10种之多,包括:中外侧入路(软点)、前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近端内侧入路、近端外侧入路、前上外入路、外侧垂直入路、后正中入路、后外侧入路和肘后软组织入路。至今并没有一组为大多数外科医生所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入路点组合,但前内侧、前外侧和后侧入路是仰卧位时较常用的入路;俯卧位时较常用的入路是近端内外侧、中外侧和后正中入路[6]。随着俯卧位及侧卧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近端内、外侧入路被认为具有距离神经更远、操作更方便的优点[7,8]。研究肘关节镜入路解剖后发现,在患者俯卧或侧卧,肘关节屈曲时,近端内、外侧入路比前内、前外侧入路更远离相邻神经,且在俯卧位下操作更方便,能够清楚地观察前室、外侧室。一些学者认为[9]肘关节镜最初的进镜点采用近端内侧入路更安全,解剖发现近端内侧入路与尺神经相距4 cm,在危险距离之

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

①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护理--合理地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第1周,进行轻度功能锻炼。术后24h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及足趾各关节伸屈运动。3~5 次/d,10~15 min/次,逐渐增加至每4~6 次/d,20~30 min/次。同时应用持续被动活动(CPM)装置功能锻炼。术后2~3 h开始直腿抬高运动。开始时不超过45°,以后可逐渐增加抬高度数,可达90°,以不疲劳为宜。术后1周时膝关节可在5~90°有限范围内活动。 CPM机的使用方法:术后6 h即可将患肢置于CPM机上,开始时角度宜小,机器运行速度要缓慢,角度控制在20~30°,以后根据情况逐渐递增,速度为往返1周约30 s,1~2 h /d,要求病人无明显疼痛,并防止造成过度活动。一般应用2周,以后以主动活动训练为主。 术后第2周,康复重点为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开始进行股四头肌抗阻锻炼,3 次/d,5~10 min/次,逐渐增加到4~6 次/d,15~20 min/次,踝部的阻力视患者情况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在患肢肌张力和活动范围得到基本恢复、股四头肌有力能抬腿且膝关节无肿胀时,可以扶拐下地行走,要求股四头肌肌力要恢复到4 级以上。因为在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前,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如果过早负重就有可能造成膝关节内新的损伤〔1〕。 术后3~4周,鼓励进行比较强烈的锻炼,使患肢肌张力和活动范围完全恢复正常。逐渐进行膝关节正常范围内活动度训练;同时加强患肢直腿抬高训练及股四头肌抗阻力等长收缩锻炼,使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可以弃拐下地行走,当患肢肌张力和活动度恢复到适当的范围时,方能进行体育锻炼。 术后第2个月,进一步全面功能康复训练,促使患肢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功能。逐步增加股四头肌抗阻力锻炼的踝部阻力,开始进行正常体育锻炼。如骑自行车、游泳或跑步等。但要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要达到完全康复约需4~6个月的时间。 要强调的是,有些病人术后2周拆线后再进行功能锻炼,此时关节已有一定程度的粘连,将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功能康复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并且每一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伴随着疼痛等不适,要求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毅力。要耐心讲解功能训练功能恢复的关键性作用,热心示教、细心指导。后期还可以指导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使患者以健康的身心尽早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多数患者伤口拆线即出院,大部分时间的功能锻炼均需在家中进行,因此及时正确的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和高效的手术,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立竿见影。关节镜手术也并非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手术。不同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得到缓解,有些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预测关节镜手术的效果,顺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关节镜手术后病情的演变一般分三个阶段:反应性滑膜炎期,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功能康复期。不同阶段有相应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反应性滑膜炎期 关节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膝关节滑膜对该手术的反应仍有可能较为剧烈。正常的膝关节腔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关节镜手术时为了扩张关节囊必须使用100-150mm水柱、甚至更高的灌注压进行灌注。关节内压力的巨大变化,会造成滑膜交感神经反应紊乱,当正压状态结束后常会反应性引起滑膜充血水肿,亦即反应性滑膜炎。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缓解或者加重,膝关节积液,伸屈活动受限。反应性滑膜炎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个创伤极小的关节镜下冲洗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应。反应性滑膜炎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患者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于术后两周消失,部分患者甚至无滑膜反应;女性患者则反应时间比较长。年轻的女性(<35岁)和年老的女性(>55岁),一般有六周的反应期;而45-55岁年龄段女性反应期最长,常需要三个月滑膜反应才能完全消退,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正在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滑膜反应甚至要持续到更年期结束后才能消退。 要避免或者减少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病例的选择。对于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要通过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于有明显精神因素的患者,应当推迟关节镜检查和手术的时间,除非患者对该手术产生的反应表示充分的理解。其次,在术前要让患者对该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医师也应当避免对关节镜手术效果进行过于夸大的宣传,这样随着患者期望值的降低和精神因素的解除,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反而会明显缩短。 在反应性滑膜炎时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功能操练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第一、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功能操练。术后第一周,主要进行直退抬高训练: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钟后放下,反复进行。直退抬高训练早晚个一次,每次30-60分钟,在开始为空腿训练,在大腿肌力有所恢复后可以在踝部绑缚重物进行,直至能在踝部绑5kg重物。术后第一周,在疼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负重活动,但在负重时应当尽量减少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术后第二、三周,在直退抬高和负重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训练,膝关节伸屈活动应当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随着滑膜炎症的消退,活动度自然会逐渐增加。切忌忍痛强行伸屈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的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甚至造成滑膜损伤。伸屈活动的锻炼时间为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术后四周开始,直退抬高、伸屈活动和负重活动练习的时间可根据病情恢复逐渐延长,但训练时间的总和不宜超过4小时。 第二、药物应用。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缓解滑膜炎症反应有效,宜使用芬必得类长效缓释药物。一般用量为芬必得0.3,bid。消炎痛、阿司匹林效果也可以。②反应性滑膜炎对膝关节内激素注射反应也很敏感。一般在术后6周时注射一次,在术后12周再注射一次。随后每隔3个月注射一次。一般患者只需一次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均可使用,但推荐使用确炎舒松A之类的混悬剂,因为混悬剂吸收慢,在局部作用时间长,全身

膝关节镜术护理常规

膝关节镜术护理常规 一、定义:关节镜是一种高新微创技术,它的外形只有铅笔或者筷子粗细。常用的直径只有 4毫米在皮肤上做一个不到1毫米的小切口。就可以把关节镜放入关节内。然后连接微型摄像机。通过光纤照明系统和计算机成像系统,可以把关节内的情况清晰的显示在荧光屏上。膝关节镜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也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诊断性关节镜,切开手术前的检查,术前评估,术后观察以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二、护理问题: 1.焦虑:与患者对手术治疗程序不了解,对疾病担忧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行走疼痛、关机肿痛有关; 3.疼痛:与关节积液、游离体有关; 4.潜在并发症:关节僵硬。 三、术前评估: 1.生命体征、疼痛(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疼痛的诱发因素)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4.家庭支持情况 5.体重营养状况 6.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7.活动能力及患膝的活动度(膝关节活动情况,有无合并韧带损伤) 8.专科疾病症状及体征:膝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关节交锁、弹响 9.皮肤组织损伤情况:有无开放性伤口 10.患肢肿胀情况:膝部有无红肿热痛,肿胀的程度 11.血供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端皮温、颜色及血管充盈情况 12.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心电图、X线、MRI 13.术前用药:抗感染、消肿 四、干预措施: 1.体位与活动急性期患肢抬高伸膝位放置,患肢禁负荷,患膝制动,积极进行静态股 四头肌肌肉收缩锻炼,急性期减少膝关节的屈伸运动。 2.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3.心理护理 4.疼痛护理 5.并发症(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观察及处理,积极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五、术后观察 1.神志、生命体征、血糖、疼痛、尿量、血氧饱和度;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失眠或其他情绪异常,患者及家属对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并发 症预防的认知和配合程度; 4.患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 5.患肢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 6.留置尿管,尿液的量、色、性状; 7.弹力绷带包扎的情况; 8.患膝冰敷情况; 9.皮肤情况,有无压红

肘关节镜手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doc

肘关节镜手术 ( 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 一概述肘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肘关节疼痛,经其他诊断手段不能确诊者、肘关节内游离 体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软骨碎片摘除及关节软骨修整、类风湿或结核急慢性滑膜炎行关节清理和滑膜部分切除、尺骨鹰嘴或鹰嘴窝内骨赘关节镜下磨削、肘关节骨折镜下闭合复位固定、肘关节粘连镜下松解术、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清理及尺骨鹰嘴滑囊炎、肘管综合征和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 肘关节属复合小关节,结构复杂,关节内空间狭小,且关节周围结构复杂,因此肘关节镜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也相对较多见。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 麻醉方式 斜角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 2.术前准备 手术前选用合适的关节镜。备用刨削器和等离子刀以及手动关节镜器械,带有橡胶隔膜的套管。 三适应证原因不明的肘关节疼痛,经其他诊断手段不能确诊者、肘关节内游离体肱骨小头剥脱性 骨软骨炎软骨碎片摘除及关节软骨修整、类风湿或结核急慢性滑膜炎行关节清理和滑膜部分切除、 尺骨鹰嘴或鹰嘴窝内骨赘关节镜下磨削、肘关节骨折镜下闭合复位固定、肘关节粘连镜下松解术、 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清理以及尺骨鹰嘴滑囊炎、肘管综合征和网球肘等疾病的治疗。 四禁忌证肩部软组织有化脓性炎症者;有全身麻醉禁忌证者。 五手术步骤手术大体步骤:①划出肘部骨性标志,并划出前外、前内和后外入路的入路点。②肘 关节入路前外侧入路位于肱骨外髁前缘及桡骨头前缘稍上方,前内侧入路位于肱骨内上髁前方稍 上;后外侧入路位于肱骨外髁及尺骨鹰嘴外缘隆起处,当肘关节囊充水膨起时,由此进入。③在前外侧入路:注入关节囊等渗盐水。切开皮肤,穿刺关节囊,由桡骨头外上方进入关节,换用钝针芯探入 关节。用 30°关节镜进行观察,使关节囊膨大,屈曲肘关节后使前关节囊膨起。可看到尺骨 喙突及肱骨滑囊,游离体可在其前关节囊处。④前内侧入路:在前外侧入路关节镜的观察下,由前内侧入路进针,使针尖触及手术点,然后按针管方向刺入锐性套筒,通过套筒进入器械或关节镜, 可看见肱骨小头及桡骨头。⑤后外侧入路:在后关节囊隆起处,切开皮肤,套管针穿刺,用细关节 镜探入,可看到鹰嘴窝等组织。 六术后并发症桡神经浅支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