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和高效的手术,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立竿见影。关节镜手术也并非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手术。不同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得到缓解,有些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预测关节镜手术的效果,顺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关节镜手术后病情的演变一般分三个阶段:反应性滑膜炎期,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功能康复期。不同阶段有相应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反应性滑膜炎期

关节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膝关节滑膜对该手术的反应仍有可能较为剧烈。正常的膝关节腔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关节镜手术时为了扩张关节囊必须使用100-150mm水柱、甚至更高的灌注压进行灌注。关节内压力的巨大变化,会造成滑膜交感神经反应紊乱,当正压状态结束后常会反应性引起滑膜充血水肿,亦即反应性滑膜炎。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缓解或者加重,膝关节积液,伸屈活动受限。反应性滑膜炎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个创伤极小的关节镜下冲洗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应。反应性滑膜炎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患者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于术后两周消失,部分患者甚至无滑膜反应;女性患者则反应时间比较长。年轻的女性(<35岁)和年老的女性(>55岁),一般有六周的反应期;而45-55岁年龄段女性反应期最长,常需要三个月滑膜反应才能完全消退,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正在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滑膜反应甚至要持续到更年期结束后才能消退。

要避免或者减少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病例的选择。对于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要通过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于有明显精神因素的患者,应当推迟关节镜检查和手术的时间,除非患者对该手术产生的反应表示充分的理解。其次,在术前要让患者对该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医师也应当避免对关节镜手术效果进行过于夸大的宣传,这样随着患者期望值的降低和精神因素的解除,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反而会明显缩短。

在反应性滑膜炎时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功能操练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第一、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功能操练。术后第一周,主要进行直退抬高训练: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钟后放下,反复进行。直退抬高训练早晚个一次,每次30-60分钟,在开始为空腿训练,在大腿肌力有所恢复后可以在踝部绑缚重物进行,直至能在踝部绑5kg重物。术后第一周,在疼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负重活动,但在负重时应当尽量减少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术后第二、三周,在直退抬高和负重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训练,膝关节伸屈活动应当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随着滑膜炎症的消退,活动度自然会逐渐增加。切忌忍痛强行伸屈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的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甚至造成滑膜损伤。伸屈活动的锻炼时间为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术后四周开始,直退抬高、伸屈活动和负重活动练习的时间可根据病情恢复逐渐延长,但训练时间的总和不宜超过4小时。

第二、药物应用。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缓解滑膜炎症反应有效,宜使用芬必得类长效缓释药物。一般用量为芬必得0.3,bid。消炎痛、阿司匹林效果也可以。②反应性滑膜炎对膝关节内激素注射反应也很敏感。一般在术后6周时注射一次,在术后12周再注射一次。随后每隔3个月注射一次。一般患者只需一次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均可使用,但推荐使用确炎舒松A之类的混悬剂,因为混悬剂吸收慢,在局部作用时间长,全身

性副作用很小。使用方法为2%利多卡因10ml,加确炎舒松A 1ml,关节腔内注射。关节腔内激素注射首先应当注意无菌操作,以防膝关节感染,其次要确保注入关节腔内,否则效果大减,第三不能在术后过早使用,否则易引起关节内感染。③关节内透明质酸钠注射也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

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

半月板上有本体感受神经纤维,但是没有痛觉神经纤维,半月板损伤后疼痛的产生来自损伤的半月板周围滑膜、关节囊和囊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该反应由受损的半月板在关节内嵌夹或者非正常活动引起。当受损的半月板通过关节镜手术被去除或者修补后,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的因素即被去除,但是因为无菌性反应并未消失,患者的痛觉也不会马上消失,只有在这种无菌性炎症大部分消退后,患者才能够体会到关节镜手术的效果。该炎症消退所需的时间与术前发病时间的长短关系较大,而与关节内损伤程度关系较小。术前发病时间越长,术后症状消失的时间越长。同样,关节软骨上亦无痛觉神经纤维,关节软骨退变所产生的症状也是由于其他继发反应引起,在行关节清理后其症状的消失也需要一段时间。

与反应性滑膜炎一样,关节周无菌性炎症的消退与性别和年龄也有明显的关系。在男性该炎症消退最快,一般为2-4周,而在更年期女性该炎症消退最慢,所需时间往往难以确定。

有个别患者关节镜手术无效,或者无菌性炎症不能完全缓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①术前病程过长。对于术前病程过长的患者,应当使其对术后恢复时间有心理准备。②关节镜手术不彻底。在关节镜手术中,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治疗可以保证手术疗效。③合并损伤和病变不能得到治疗。比如,合并膝关节内翻的内侧半月板损伤,在半月板损伤得到治疗后,由于膝关节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不到治疗,疼痛症状常得不到缓解,如果再加以外翻截骨手术,常可以使症状明显缓解。④交感反应性骨萎缩(Sudeck骨萎缩)。该病发作与否,手术医师无法控制。但是在术前通过对患者的检查常可以预测该病发作的可能性。该病的发作几率约1-2%,是对关节镜外科医师精细而又精彩手术的一种嘲弄。对于那些精神紧张、疼觉极其敏感、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应当谨慎做包括关节镜手术在内的任何膝关节手术。

本阶段的治疗手段仍然包括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第一、功能操练。本阶段,患膝的活动度已经恢复,只是在伸膝和屈膝末仍有轻微疼痛,在负重行走时仍能感觉到和术前类似的疼痛,但程度稍轻。本阶段的功能操练主要为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时间和方法同反应性滑膜炎期。

第二、理疗。压痛点部位的热敷、微波治疗,局部按摩都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症状的缓解。

第三、药物治疗。①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缓解关节周无菌性炎症同样有效,疼痛部位热敷后使用扶他林乳胶剂之类外敷药也有一定的效果。②关节周无菌性炎症对膝关节内激素注射反应不太敏感,关节囊外压痛点部位注射效果反而好。一般每周注射一次,四次为一个疗程。用药量为关节内注射的1/2。一般来讲,激素注射超过两个疗程后就不再有效果。③如果负重时疼痛较剧,一般为软骨退变等原因引起,关节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有助于缓解症状。

功能恢复期

经过前两个阶段,尽管膝关节活动度已经基本恢复,膝关节的疼痛症状已经缓解,但并不意味着膝关节功能就已经恢复。因为膝关节的相关肌力、膝关节的本体感受功能、膝关节的反应性和膝关节的活动度一样是膝关节发挥完整功能所必须。本阶段应注重膝关节本体感受功能和膝关节反应性的训练。

膝关节本体感受功能训练:半蹲练习、慢跑活动、骑固定自行车都可以增强本体感受功能。

膝关节的反应性训练:侧向活动训练、踩平衡板可以增强膝关节的反应性。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

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

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

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

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活动,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

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11T15:51:33.07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1期作者:宋彬 [导读] 对于人体膝关节来说,半月板是不可或缺的。 (雁江区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随机选取的120例半月损伤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半月板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均要低于对照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103-02 对于人体膝关节来说,半月板是不可或缺的。半月板可以保持人体膝关节的稳定,将膝关节的负荷力分散,还可以促进膝关节的营养;正因为有了半月板,在常年运动下,膝关节也不会受到损伤[1]。因此,一旦半月板受到损伤就会导致膝关节的灵活度下降,甚至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在实际临床过程中,一般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半月板损伤[2],本次研究分别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了半月板切除治疗和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十分完整,且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21例;年龄最高为75岁,最低为22岁,平均年龄为(44.5±7.3)岁;外侧损伤23例,内侧损伤37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有38例,女性有22例;年龄最高为74岁,最低为24岁,平均年龄为(44.8±7.4)岁;外侧损伤25例,内侧损伤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半月板切除治疗,主要治疗内容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之后,使用蓝钳把半月板咬除撕裂,最好能够完整保留半月板的外缘部分,再对半月板的内缘进行修整,最后把滑膜等物质清除,进行伤口缝合[2]。 观察组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膝关节镜下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其次,准确判断患者的患病位置和病情,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然后,根据患病情况,在膝关节镜下对患者的半月板进行局部或整体切除,并对半月板的边缘进行修整;最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和加压包扎。在进行手术之后,两组患者均要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1.3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各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得到P<0.05,则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康复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可见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3.讨论 半月板,又被称之为膝盖软骨,运动量比较大或者是强体力劳动者比较容易引发半月板损伤,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半月板损伤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比如,关节肿胀、关节由于太过于疼痛而不能屈伸等,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3]。因此,采取疗效最佳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有研究表明,在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疗效,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康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 潘飞旭李棋唐新薛镜李箭 【摘 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0年8月-2009年11月,收治41例46膝痛风性膝关节炎男性患者。年龄21~71岁,平均42岁。单侧36例,其中左侧22例,右侧14例;双侧5例。首次发作8例,反复发作33例。病程2个月~20年,中位病程6年2个月。术前膝关节伸直(4.88 ± 6.22)°,屈曲(93.95 ± 35.33)°,膝关节活动度为(87.79 ± 35.19)°;Lysholm评分为(63.2 ± 11.7)分。32例血尿酸增高。术前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27例,14例诊断为其他疾病。11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30例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加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后均接受正规内科抗痛风治疗及饮食控制。 结果结合关节镜检查及病理检查,患者均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术后1例1膝发生关节腔内出血,行关节镜下血肿清除术后愈合;其余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126个月,平均50个月。术后15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96.8 ± 5.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3.844,P=0.000)。膝关节伸直(1.16 ± 3.91)°,屈曲(125.93 ± 18.65)°,膝关节活动度为(126.86 ± 16.33)°,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随访期间13例14膝复发,总复发率为30.4%(14/46);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病时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均较术前改善。 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彻底清理尿酸盐结晶体,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配合内科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可有效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复发,延缓疾病进展。 【关键词】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清理术关节镜 METHOD AND EFFECTIVENESS OF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PAN Feixu, LI Qi, TANG Xin, XUE Jing, LI Ji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ian, E-mail: hxlijian.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7019203759.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bination of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nd joint irrigation postoperatively for treating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 Methods Between August 2000 and November 2009, 41 patients with gouty arthritis of the knee were treated by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ll patients were 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42 years (range, 21-71 years), including 8 incipient cases and 33 relapsed cases. The unilaterial knees were involved in 36 cases, including 22 left knees and 14 right knees, and both in 5 cases. The disease duration ranged from 2 months to 20 years (median, 6 years and 2 months). The extention, fl exion, and range of motion (ROM) of the knee joint were (4.88 ± 6.22), (93.95 ± 35.33), and (87.79 ± 35.19)°, respectively, and Lysholm score was 63.2 ± 11.7 preoperatively. The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value in 32 cases. Twenty-seven cases were defi nitely diagnosed as gouty arthritis before operation.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as performed in 11 cases, and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ith joint irrigation postoperatively in 30 cases. After operation, the anti-gout agents and diet control were given. Results Arthroscope and pathologic examinations confirmed diagnosis of gouty arthritis in 41 patients. Intra-articular hemorrhage occurred in 1 case and was cured after arthroscopic evacuation of hematoma. The other patients achieved healing of incision by fi rst intention. All 41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15-126 months (mean, 50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Lysholm score was 96.8 ± 5.8 at 15 months after operation, showing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value (t=—13.844, P=0.000). The postoperative extention (1.16 ± 3.91)°, flexion (125.93 ± 18.65)°, and ROM (126.86 ± 16.33)° of the knee joi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ones (P < 0.05). Thirteen cases (14 knees) recurred postoperatively; but occurrence frequency and the duration were decreased and the symptoms of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were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is eff ective in cleaning up uric acid crystals thoroughly, reducing wounds, and speeding up recovery. If anti-gout agents and diet control can be used postoperatively, the recurrence of gouty arthritis can be prevented eff ectively, and the progression can be delayed. 【Key words】 Knee joint Gouty arthritis Joint debridement Arthroscope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610041) 通讯作者:李箭,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骨科关节镜、运动医学、膝关节外科,E-mail: hxlijian.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7019203759.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1-7-8 9:34:43;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019203759.html,ki. net/kcms/detail/51.1372.R.20110708.0934.201108.37_009.html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内外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性疾病[1]。主要临床症状是关节红肿、皮温高、疼痛剧烈似噬咬状,一般夜间发病。多发于第1跖趾关节,其次是足背、

关节镜下半月板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关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康复计划 术后1~2天 ①活动髌骨:用拇指、食指固定髌骨,上下左右推动,尽可能达到正常范围 ②踝泵运动:做足跖屈与背屈运动,每次30 下,每日3 次,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③压膝运动:术肢踝后垫园枕,使膝关节后侧关节囊绷紧,膝关节主动下压,牵拉后关节囊,防止后侧关节囊粘连、挛缩 ④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 次,每次10~30 下,根据个体情况,如果术肢无症状,可以适当增加 ⑤术后第一天即开始患膝冰敷,持续3~5天 术后3~14天 ①继续上述锻炼 ②屈膝训练:患者平卧位屈髋、伸膝,靠肢体重量,辅以肌力收缩,带动膝关节屈曲,重复15~30 次。逐步加大关节屈曲度数。也可以坐在床边,小腿垂在床沿,做主动的伸屈膝锻炼。出院前应恢复至正常活动范围 术后2~3周 继续上述锻炼,增加锻炼次数,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术后3周 患肢逐渐负重,逐渐恢复日常生活 术后半年 逐渐恢复体育运动 节镜下半月板修整/切除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8 发表者:胡滨(访问人次:1295) 一、术后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术后棉花退、石膏包扎制动,用被子或枕头垫高下肢,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以及脚踝,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抬高2~3天,尽量减少患侧足跟低于腹部的时间和次数。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可扶拐下床适量活动。小心地面上的水或者物体,注意避免滑倒。 2、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内的出血和肿胀,

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3、主管您的管床医生一般会在手术后3~5天给您伤口换药。 4、术后10天拆线,出院。 二、术后康复训练注意事项:(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制定,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 成。 2、功能练习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 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 复。 5、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1-2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早期应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以免造成肿胀。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 视。 6、练习后如关节肿、痛,则即刻给予冰敷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 次。 7、术后早期不宜过多行走,否则可能引发肿胀,影响功能康复进程。 8、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 诊。 三、术后康复计划:(不包括半月板缝合) ㈠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和高效的手术,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立竿见影。关节镜手术也并非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手术。不同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得到缓解,有些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预测关节镜手术的效果,顺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关节镜手术后病情的演变一般分三个阶段:反应性滑膜炎期,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功能康复期。不同阶段有相应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反应性滑膜炎期 关节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膝关节滑膜对该手术的反应仍有可能较为剧烈。正常的膝关节腔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关节镜手术时为了扩张关节囊必须使用100-150mm水柱、甚至更高的灌注压进行灌注。关节内压力的巨大变化,会造成滑膜交感神经反应紊乱,当正压状态结束后常会反应性引起滑膜充血水肿,亦即反应性滑膜炎。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缓解或者加重,膝关节积液,伸屈活动受限。反应性滑膜炎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个创伤极小的关节镜下冲洗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应。反应性滑膜炎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患者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于术后两周消失,部分患者甚至无滑膜反应;女性患者则反应时间比较长。年轻的女性(<35岁)和年老的女性(>55岁),一般有六周的反应期;而45-55岁年龄段女性反应期最长,常需要三个月滑膜反应才能完全消退,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正在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滑膜反应甚至要持续到更年期结束后才能消退。 要避免或者减少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病例的选择。对于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要通过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于有明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 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治疗,术后根据Ikeuchi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行关节镜下治疗的6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中,术后效果优33例,良2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87-01 关节镜技术具有损伤小、准确率高、感染机会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中。我院于2006年12月~2009年1月应用关节镜技术共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28例,女34例。左侧25例,右侧37例;内侧24例,外侧38例。年龄12~56岁,平均29岁。随访3个月~4年,平均20个月。 1.2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大腿中上部上止血带,取髌上内侧入路入水,前内、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等相关器械,按髌上囊、髌股关节面、股骨内外髁、膝内侧间隙、髁间切迹、膝外侧间隙顺序探查,根据镜下所见决定术式。对不规则的半月板撕裂依情况行半月板次全切除甚至全部切除。对于较大的活动性半月板裂片,尽可能整块切除,或将撕裂部半月板分割成小块咬除;对半月板的瓣状撕裂、斜裂、横裂或桶柄状裂口不超过半月板横径2/3者,采用半月板的部分切除,咬去半月板破裂处,并用刨削器修整残留的正常半月板边缘,避免使半月板咬口处与胫骨平台形成台阶;对于损伤发生在距离滑膜半月板交界3 mm的血供区或3~5 mm的边缘区,裂口小于1 cm者,多采用从内到外半月板缝合术。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将破碎的半月板碎屑冲出。 1.3 术后康复指导 患者术后24 h开始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主动练习屈伸活动,术后第2天在医师指导下行直腿抬高训练和膝、踝关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护理

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28T10:22:27.883Z 来源:《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作者:陈丽娟[导读]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症,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陈丽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摘要】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症,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关节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膝关节镜技术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对关节损伤的诊断的治疗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1],它具有关节腔损伤小,术后反应轻,诊断明确,操作精细合理,术后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已被大多数患者所认可。现对我科79 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0年-2015年我院进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手术共79例,男39人,女40人,年龄24-71岁,平均48岁,其中外侧半月板损伤4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6例。膝关节镜手术术后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通过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术后护理的探索和研究,在护理方面更加深刻了解膝关节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机理,以及更深层地实施程序化护理,提高了该手术的治疗效果。 2.术后护理 2.1体位 关节镜治疗术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6h内取平卧位。患肢功能位,用软枕抬高15°~30°, 随时询问患者肢体是否舒适,注意检查弹力绷带的松紧度;适时更换体位。 2.2饮食护理 伤口愈合、骨折修复需要营养的支持。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牛奶、瘦肉及新鲜蔬菜等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3疼痛护理 对疼痛患者采用冰敷的方法和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冰敷可减轻液体外渗,使血管挛缩,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有助于血液凝固,可有效控制局部出血,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2],把冰袋置于膝关节周围冰敷持续2-3天。如果患者痛阈较低时应联合用药,肌内注射止痛药。 2.4功能锻炼 2.4.1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练习前,要向患者讲清楚锻炼的目的及重要性。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能刺激肌肉微循环,使血管扩张,有利于软组织水肿及膝关节积液的消退,增加肌力,稳定膝关节。具体方法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从术后次日即可开始,方法时患者平卧,足尖朝上,用力绷紧大腿前侧肌肉,持续5-10秒放松,考核标准时能看见髌骨向上运动的动作,每天200次以上。腘绳肌等长练习[3]:方法是患者平卧,足尖朝上,患肢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持续5-10秒放松,每天200次以上。 2.4.2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2天开始,一种方法患者平卧,足尖朝上,伸膝后腿至足跟离床15CM处,坚持5-10秒慢慢放下为一组,每组10次,每天2-3次。另一种方法患者取侧卧位,伸膝后侧抬腿练习,每组10次,每天2-3次。早期练习时护士站在床旁,托起患者小腿,然后慢慢放松,或指导患者行健侧直腿抬高,领悟其中技巧,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2.4.3预防膝关节粘连训练:术后第2天开始,患肢伸直放松,过伸、屈曲均影响活动度,推动髌骨上下左右移动,每天2次,避开伤口。同时行压膝运动:患肢踝后垫圆枕,直径约5cm。膝关节向上顶约3cm,随后向下压,足跟不滑动,牵拉后关节囊,防止粘连,每天3次,每次30min。 2.4.4 膝关节屈曲度的训练:1)滑板。平卧,术肢伸直抬起,与床成45°角,足底与滑板平行。进行膝关节屈曲度的训练,角度小不易滑,角度大滑不下来。膝关节慢慢弯曲,使足底顺滑板下滑,从30°到45°、60°逐渐调整屈曲度数。2周后关节屈曲度达75°~90°。滑板时以不痛、有酸胀感为准[4]。向下滑靠重力作用,滑下后停留2~3s,练习屈曲度,然后再向上滑。如出现疼痛,可用健侧肢体的足尖顶住术肢的足跟辅助向上滑。2)下肢功能锻炼仪的使用。术后第3天开始使用下肢功能锻炼仪(CPM),屈膝50°至少2 h,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如患者可以耐受即逐渐加大CPM至70°。每天活动3次,每次1 h,每天增加活动范围10°~20°,以患者的耐受力为标准,直至达到并维持在90°位置。 2.4.4 负重训练:术后2周内术肢不负重[4]。术后第3周术肢开始负重25%(足尖点地)。第4周负重50%(前足踏地),不行走时,两腿可以各负重50%。第5周负重75%,第6周负重100%,此时术肢仍需要用单拐。第7周可弃单拐行走,第8周弃去支具正常行走。 3 小结 应用关节镜诊治半月板损伤已逐渐成为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体位、饮食、疼痛、功能锻炼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少肿胀和疼痛,加速组织修复及伤口愈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关节粘连,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促使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 Lu Y;Li Q;Hao J. Torn discoid lateral meniscus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meniscectomy: observations in 62 knees[J]. Chin Med J (Engl). 2007,120:211-215 [2]王俊荣,牛清.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两种冷敷方法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51-1752. [3]龚金萍,熊邦琴.循证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4):66. [4]刘芳萍.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6):69-70.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8-02T16:06:34.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张莹孙小虹 [导读] 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张莹孙小虹(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292-02 【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4例膝关节镜下需行关节清理术的病例、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身体状况的充分评估,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病人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14例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保证了关节镜手术效果,使患者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关键词】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护理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损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因其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观察清楚,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可以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清除炎性关节液软骨碎屑及致病因子、可修整磨损的半月板及退变的关节软骨、处理增生骨赘、取出游离体,去除了使关节退行性变加快发展的因素。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术后一系列康复治疗措施密切相关,术后积极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点。潍坊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付海燕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09月以来共收治需行关节清理术患者14例,本组14例中,男性2例,女性12例,17—61岁,平均48岁;均无下肢静脉曲张;其中增生的滑膜皱襞切除4例,取出游离体2例,对磨损关节软骨面修整成形3例,裸露软骨下骨部位钻孔2例,滑膜囊肿切除1例;半月板修切5例,膝外侧支持带松解1例,胫骨平台骨赘切除术2例;术后行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住院时间5-10天,无关节腔内感染发生,2例术后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存在。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有紧张、焦虑等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妥善安置患者,并向病人讲解关节镜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无疤痕、恢复快、出血少等特点,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2.1.2 术前准备作好术前的各种检查,如胸片、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肝肾功能等。手术野皮肤准备,患侧膝的上、下20cm处。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利于关节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渗血情况,有条件行每2h冷敷30min,以减轻局部充血。评估疼痛情况,教会患者运用自我松弛法或分散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 2.2.2 功能锻炼 主动锻炼: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如:踝关节及足趾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应在麻醉清醒后即进行,每次锻炼以达最长时间为佳、缓慢进行、以不疲劳为限,每日2-3次。及直腿抬高练习、主动屈膝、髌骨内推等;应在引流管拔出后进行。再后行下床行走等,先在床边练习坐位,然后再扶拐下地并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2.3 加强术后监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1 关节腔内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以内,应密切观察和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者膝关节肿胀,明显的肿痛,浮髌试验呈阳性,手术操作孔渗血性液体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暂不行屈膝锻炼。 2.3.2 关节腔内感染,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皮温升高等表现。根据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发生感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也可在关节镜下行感染关节清理术。 2.3.3 关节镜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节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多在术后能自行吸收,一般不必作特殊处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若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影响关节活动,应及时通知医生行相应治疗。 2.4 健康教育注意膝关节保暖,夜间抬高下肢。告知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的目的:锻炼肌力、恢复关节的活动和正常步态。定期复诊。 3 讨论 膝关节镜监视下行关节清理术是诊断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而系统的护理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程序,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防止术后并发症。早期关节内与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纤维化,锻炼的难度不大,应鼓励病人尽早地进行被动锻炼并进一步行主动锻炼,可较快地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循序渐进。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训练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术前护理 1 术前教会患者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锻炼方法。 2 男病人戒烟戒酒。 3 术前一日备皮,膝关节上下各20CM,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剪手,脚指甲,通知禁饮食,去掉义齿,首饰,更换病员衣服。 术后护理 (一)术后护理和康复与手术本身同样重要。术后护理的目的有四个: 1 避免肿胀 2 尽早恢复关节功能 3 使肌张力恢复正常 4 让病人进行正常活动和功能锻炼 (二)术后应用力加压包扎,目的是因为手术是在空气止血带下进行,所以术后膝关节应用力加压包扎压迫止血以减少关节腔内渗血,减轻膝关节肿胀. (三)体位 1 膝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术:卧床24小时,根据医嘱,术日或三天内下地不负重活动,四至五天可部分负重,14天后可负重行走. 2 半月板切除术:术后卧床2周,患肢加压包扎,减少关节积液,防止早期下地活动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四)功能锻炼 1 麻醉消失后,鼓励病人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的疏缩活动,24小时内不活动膝关节,术后24至48小时开始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伸屈关节以恢复肌力,稳定关节,促进积液吸收,注意:有软骨损伤或韧带损伤,应遵医嘱推迟下地活动、负重及关节伸直训练。2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整个治疗期间,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股四头肌,防止发生潜在性膝关节不稳,这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2)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 A患肢固定,肌肉绷紧、放松。 B压膝活动,把手放在膝后,教病人将膝压向手,反复压紧放松,每小时一次,每次5分钟,注意股四头肌舒缩到位,防止用臀大肌代替股四头肌收缩。 C拆除缝线后的行走锻炼要求:跟--趾式走路,不能跛行,每一步必须伸直膝关节。下肢器械练习:蹬车、抗阻伸膝法、上下台阶法。 D术前肌肉萎缩者,只要膝关节没有不适,术后应强化锻炼。

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方案(包括缝合和各种复位固定方法)

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方案(包括缝合和各种复位固定方法) 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 曹学伟医生制定 首先应该了解是内侧半月板损伤还是外侧半月板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及手术缝合技术。 要知道,半月板损伤常常发生在半月板后角,在术后4-6周的时间内膝关节的过度屈曲都是要避免的。 术后1天-4周: (1)术后患肢加压包扎,并注意抬高。 (2)术后即刻给予患肢直夹板固定。 (3)负重:如果损伤是在半月板体部,术后4周才开始部分负重,负重体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是,如果损伤在半月板的前、后角,术后带直夹板的前提下可以立即完全负重。 (4)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只能让大夫进行被动屈膝活动。术后1周,被动屈膝到90°,术后2周被动屈膝到100°,术后3周被动屈膝到110°,术后4周,被动屈膝到120°。 (5)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术后4周内,即使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在术后4周已到120°,但是,膝关节的主动活动还应该在90度以内。 (6)另外,术后1-4周,还可进行非负重情况下胫骨旋转到刚刚自然停止为止的活动。 (7)术后4周之内,应该避免股骨和胫骨之间撞击的活动以及可以引起膝关节剪力的动作。 术后5-7周 (1)对于半月板体部损伤的患者,患肢从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术后六周),在此期间也可以用一个弹力带辅助负重。对于前、后角损伤的患者,术后立即就可以在直夹板保护下完全负重。 (2)膝关节的活动度练习:在大夫帮助下继续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5周到术后7周,被动活动角度继续维持在术后4周的120°。 (3)肌力练习:此期重点应该进行屈伸膝0-30度的练习;然后是屈膝30°的半蹲(即屈膝30°的蹲马步)练习。 术后8周以后: (1)术后8周患膝可以完全负重。 (2)术后8周患膝可以屈膝超过120°,并可以自己联系屈膝。 (3)运动员术后3个月可以开始训练。

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研究

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32/4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来讲,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关节镜治疗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满足生物力学要求,患者耐受性高。 标签: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治疗;超短波治疗;治疗效果 骨科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膝关节将出现局限性疼痛,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将发生膝关节交锁以及打软腿情况,是以膝关节间隙固定局限性压痛和四头肌萎缩为典型症状的疾病[1]。大部分损伤均是由外力所引起的,当内侧半月板在股骨踝和胫骨间受压后,使得半月板发生撕裂[2]。本研究分析了关节镜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8.3±3.5)岁,包括左侧27例、右侧17例,内侧29例,外侧1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0.3±4.1)岁,包括左侧24例、右侧20例,内侧28例,外侧1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首先取患者平卧位,在患肢大腿上端绑止血带,对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使用前方外侧入路,将手术器械和关节镜插入,可进行交换入路操作。半月板损伤侧置入关节镜,在患者对侧将手术器械置入。通常需要在手术器械入路处加一入路,采用钳子将半月板破裂部分夹住进行牵引,易于进行切割。对保留下的半月板边缘采用刨刀以及等离子刀将其进行修理,将切除的半月板全部冲洗干净。术后第2d便可进行简单的四头肌运动,行膝关节屈伸运动,或进行扶拐行走。术后3d可适当采取膝关节屈伸锻炼。 1.2.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短波治疗,在患者的膝关节两侧置2个中号电极,衬垫5 cm,首先对患者进行微热10min,随后改为中热2 min,时间为1次/d,共治疗1疗程(1疗程为1 w)。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半月板切除术后康复治疗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和高效的手术,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立竿见影。关节镜手术也并非是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手术。不同患者对关节镜手术有不同的反应,有些患者症状可以立即得到缓解,有些患者症状反而加重,这中间涉及到许多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有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预测关节镜手术的效果,顺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关节镜手术后病情的演变一般分三个阶段:反应性滑膜炎期,关节周无菌性炎症消退期,功能康复期。不同阶段有相应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反应性滑膜炎期 关节镜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膝关节滑膜对该手术的反应仍有可能较为剧烈。正常的膝关节腔内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关节镜手术时为了扩张关节囊必须使用100-150mm水柱、甚至更高的灌注压进行灌注。关节内压力的巨大变化,会造成滑膜交感神经反应紊乱,当正压状态结束后常会反应性引起滑膜充血水肿,亦即反应性滑膜炎。在临床上就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不缓解或者加重,膝关节积液,伸屈活动受限。反应性滑膜炎严重程度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无关,一个创伤极小的关节镜下冲洗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反应。反应性滑膜炎与性别和年龄有关。男性患者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于术后两周消失,部分患者甚至无滑膜反应;女性患者则反应时间比较长。年轻的女性(<35岁)和年老的女性(>55岁),一般有六周的反应期;而45-55岁年龄段女性反应期最长,常需要三个月滑膜反应才能完全消退,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半年时间;正在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滑膜反应甚至要持续到更年期结束后才能消退。 要避免或者减少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首先要注重病例的选择。对于45-55岁年龄段的女性,要通过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明确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于有明显精神因素的患者,应当推迟关节镜检查和手术的时间,除非患者对该手术产生的反应表示充分的理解。其次,在术前要让患者对该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医师也应当避免对关节镜手术效果进行过于夸大的宣传,这样随着患者期望值的降低和精神因素的解除,反应性滑膜炎持续时间反而会明显缩短。 在反应性滑膜炎时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功能操练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第一、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功能操练。术后第一周,主要进行直退抬高训练: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钟后放下,反复进行。直退抬高训练早晚个一次,每次30-60分钟,在开始为空腿训练,在大腿肌力有所恢复后可以在踝部绑缚重物进行,直至能在踝部绑5kg重物。术后第一周,在疼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负重活动,但在负重时应当尽量减少膝关节的伸屈活动。术后第二、三周,在直退抬高和负重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训练,膝关节伸屈活动应当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随着滑膜炎症的消退,活动度自然会逐渐增加。切忌忍痛强行伸屈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的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甚至造成滑膜损伤。伸屈活动的锻炼时间为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术后四周开始,直退抬高、伸屈活动和负重活动练习的时间可根据病情恢复逐渐延长,但训练时间的总和不宜超过4小时。 第二、药物应用。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缓解滑膜炎症反应有效,宜使用芬必得类长效缓释药物。一般用量为芬必得0.3,bid。消炎痛、阿司匹林效果也可以。②反应性滑膜炎对膝关节内激素注射反应也很敏感。一般在术后6周时注射一次,在术后12周再注射一次。随后每隔3个月注射一次。一般患者只需一次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均可使用,但推荐使用确炎舒松A之类的混悬剂,因为混悬剂吸收慢,在局部作用时间长,全身

关节镜治疗简介

关节镜技术简介 关节镜技术与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并称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关节镜技术已被广为接受,现在已经成为标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关节镜技术是关节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现代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关节镜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光学系统,中央是采集图象的棒镜系统,周围是导入光纤的光导纤维,外面是金属保护鞘。通过在皮肤上建立约0.8mm~1.0cm微小切口,将关节镜放入关节内,并在其后方接驳摄像和显示设备,可直接观察关节内形态和病变,并通过使用特殊器械,对关节内疾病进行治疗,从而避免许多关节切开手术。 关节镜可以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的部位,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图像经过放大,因而看的更准确,而且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有些情况下麻醉过后,即可下地活动,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大有好处。对关节疑难病症的确诊,对困扰患者多年的关节伤痛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节镜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 诊断作用 首先,关节镜可用于检查关节腔内各种病变,对关节内各种组织结构的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及记录,某些关节病变,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特征性关节镜表现,几乎可以得出诊断。同时,还可获取关节液或病变组织,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活检取病理组织,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 治疗作用 除了对多种运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之外,关节镜技术在关节炎外科治疗中也可大显身手,发挥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关节镜技术可运用于骨性关节炎、炎症性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晶体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对于多种类型的滑膜炎可在关节镜下施行滑膜切除术,在膝关节可以通过后方入路,切除后方关节囊内的滑膜组织,达到全关节囊滑膜切除的目的。对于骨性关节可行关节清理术,去除游离体,切除撕裂的半月板,修整软骨面等。 关节镜手术的优点 1、切口小,美观,可避免晚期因关节表面和运动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状; 2、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 3、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 4、并发症相对较少; 5、基本不影响关节周围肌肉结构,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长期固定引起的废用和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