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有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绝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要求的。

二、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机械化的操作方式,而农业植保无人机以自动化无人驾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植保无人机是一种专门应用于农作物上面的一种无人驾驶飞机,那么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怎样的呢?

1、节水节药成本低

农业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资源成本。折旧率低、油量消耗小、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于维修。

2、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

农业植保无人机是螺旋机翼,作业高度比较低,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并且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因而防治效果比传统的好,还可以防止农药对土壤造成污染。

3、高效安全

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飞行速度为2亩/s,喷洒装置宽度为3-4m,作业宽度为4-8m,并且能够与农作物的距离最低保持在1-2m的固定高度,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80-100亩,其效率要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100倍。自动飞控导航作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农药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飞控导航自主作业

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技术的应用不受地形和高度限制,只要在飞行高度内,在田间地头起飞对农作物实施作业,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和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功能,只需在喷洒作业前,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采集到,并把航线规划好,输入到地面站的内部控制系统中下达指令,就可以载着喷洒装置。

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就讲到这里。农业植保无人机对于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能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在未来农业植保无人机会大面积的、广泛的进行使用。

三、植保无人机的寿命有多长?

近些年植保无人机在农业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植保无人机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植保能力。由于植保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农村大田,需要不断转场跨区作业,其作业环境相当恶劣,作业稳定性及可靠性也同样受到了市场的质疑,作为应用推广的瓶颈,这一直是众多研发厂家所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因素。那么,植保无人机的寿命有多长呢?

1、不同型号,用材不同,使用寿命不同

植保无人机的寿命有多长?这个问题,实际上最专业的人也无法回答的很准确,因为这很笼统,每一个厂家生产的每一种型号所使用的材料都是不一样的,不同型号,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不同,举例来说:植保无人机使用的发动机都属于耗材,一台发动机使用寿命大概是300小时,作业总量是喷洒25000-30000亩地,这个时候就需要更换。除耗材零件外,只要没有摔机,正常飞行,都是可以长期使用的,这个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具体使用年限来进行判定。

2、不同作业环境,使用寿命不一样

我们知道,植保无人机一般都是在农村大田中进行操作和使用的,其作业环境可以说恶劣,如果环境地势比较复杂,植保无人机跨区域转场作业比较频繁,再加上磕碰,会直接影响到使用寿命。

3、不同操作方式,使用寿命有差别

还有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植保无人机的寿命与飞手的操控是有很大关系的。拿汽车举例,如果一个司机天天开自己的小跑车玩飘移,肯定和正常行驶的同款车辆寿命不一样。一样的道理,开自己的车,和开公家的车又不一样的心理。所以未来企业也可以培养一批专门为农民朋友服务的飞手,或者自己去学习研究如何进行操控无人机。

4、选择好的生产厂家,也决定了植保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我们要知道大厂家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但是品牌积累,综合实力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条件。没有几年的技术积累,几万次的失败尝试,就想挤在风口中飞一把的企业也多如牛毛。同时,大厂家的优势还有植保无人机的飞防服务方面,是自主研发还是用其它品牌来匹配,差别是很大的。

植保无人机的寿命有多长?其影响因素确实有太多,我们在选择品牌,操作使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使用合适的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方面您可以找专家进行咨询,同时,您还得注意售后服务方面,便利的维修条件是绝对必需要考虑的因素,避免在农忙的时节错过施药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附件2 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名称: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负责人: 申请者所在学院: 校内指导教师:E-mail 指导教师所在学院: 企业导师:E-mail 企业导师所在单位:深圳正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6年3月1日 团队项目名称: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六年一月

填表及报送材料要求 一、学生填写申报书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或有关专业教师。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 二、“编号”不填,由学校发文统一编制。 三、本表的“签名”处一律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手工签名,打印无效。 四、申报书填写内容用宋体5号字体,行距22磅。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不按要求填写与打印的材料一律不予接收。 五、本表一式两份,按规定时间由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后集中报送教务处,同时须提交电子稿。 六、项目所属一级学科:3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填写: (110数学,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40物理学,150化学,160天文学,170地球科学,180生物学,190心理学,210农学,220林学,230畜牧兽医科学,240水产学,310基础医学,320临床医学,330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340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350药学,360中医学与中药学,410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413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16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20测绘科学技术,430材料科学,440矿山工程技术,450冶金工程技术,460机械工程,470动力与电气工程,480能源科学技术,490核科学技术,510电子与通信技术,520计算机科学技术,530化学工程,535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540纺织科学技术,550食品科学技术,560土木建筑工程,570水利工程,580交通运输工程,59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610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620安全科学技术,630管理学,710马克思主义,720哲学,730宗教学,740语言学,750文学,760艺术学,770历史学,780考古学,790经济学,810政治学,820法学,830军事学,840社会学,850民族学与文化学,860新闻学与传播学,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教育学,890体育科学,910统计学)

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白皮书

中国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白皮书 (2015修订) 中国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2015年5月

前言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明确的“一控二减三基本”方针,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在“一控二减”方面,无人机将发挥巨大作用。采用无人机作业,可直接节约用水量90%,减少农药30%-50%。 农机化生产中的植保缺位不仅与当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利用无人机开展施药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美国: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近50% ?日本: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的54% ?世界:农业航空平均水平为17% ?中国: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不足2% 综上所述,农用无人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加规范的技术指导文件与之相适应。

1.无人机分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了,应用也非常广,涉及多个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按飞行平台分类: 无人机按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 按结构分类: 1)微型飞行器 ------空机重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2)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 且全马力平飞中,矫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

大数据在农业无人机上的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f7914039.html, 大数据在农业无人机上的应用研究 作者:隋丽娜房健 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08期 摘要:信息化时代下,大数据逐渐深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促使了各行各業现代化发展。在农业中应用大数据,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却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农业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新科技产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是大数据的一种有效应用。探讨了大数据在农业无人机上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无人机;应用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105-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S126;S25 ; ; ; ; 文献标志码:A 农业无人机作为无人机应用的重要类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其功能性、覆盖范围等显著扩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率,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高效管控[1]。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数据挖掘、数据预测与数据安全等难以保 障,影响了大数据效用发挥,阻碍了农业无人机技术的完善。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推动农业无人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无人机简述 本质上,无人机和大数据间存在相似处,都以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等为基础。大数据主要是指海量数据。无人机是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化技术,是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的简称。依照构成,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旋翼等形式,主要由飞行器、遥控站、通讯系统等构成。无人机应用范围较广,被用于很多领域,如农业、测绘等[2]。在农业领域,常用的无人机为旋翼类型。通过无人机航拍农业生产情况,生成并存 储数据,供人们分析,并为农业领域提供帮助。将无人机和大数据技术结合,不仅能提升大数据的使用范围,还进一步提升了无人机使用性能和效率。 2; 农业大数据关键技术 在农业发展中,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大数据获取技术。农业大数据具有多样性、泛在性、规模化与高速率特点,仅依靠传统数据获取技术、集成技术、存储技术和处理技术,并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因此,大数据获取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例如,在农业无人机应用中,传统信息收集方式无法快速、全面获取知识,且所获信息难以被有效利用。

农用植保无人机资料

实用标准 前言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明确的“一控二减三基本”方针,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在“一控二减”方面,无人机将发挥巨大作用。采用无人机作业,可直接节约用水量90%,减少农药30%-50%。 农机化生产中的植保缺位不仅与当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利用无人机开展施药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美国: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近50% ?日本: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的54% ?世界:农业航空平均水平为17% ?中国: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不足2% 综上所述,农用无人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加规范的技术指导文件与之相适应。

1.无人机分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了,应用也非常广,涉及多个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按飞行平台分类: 无人机按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 按结构分类: 1)微型飞行器 ------空机重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2)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 且全马力平飞中,矫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

小于3000米 3)小型无人机 ------空机重量小于等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微型和轻 型无人机除外 4)大型无人机 ------空机重量大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 按应用分类 军警用:侦察打击、通信中继、信息对抗、空中预警 专业应用:电力巡线、土地测绘、安防监控、农业植保、森林防火 商业消费:航模表演、个人航拍、商用快递 2.无人机政策环境分析 无人机行业法律法规主要指民用无人机法规。2012年,在政策层面有多项利好政策,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政策陆续出台。如201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把通用航空作为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2012年5月,民航局颁布了《通用机场建设规范》,为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别于运输机场的行业标准,这对正在掀起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热潮可谓一场及时雨;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并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出台,为通用航空企业带来了力度不小的实质性政策利好。以下是自2009年至今中国无人机相关主要政策如下: 山东、河南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拨付专款,或为地方植保站直接购置农用无

植保无人机喷药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

植保无人机喷药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 一、什么是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有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绝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要求的。 二、植保无人机有哪些特点? 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 无人机喷药服务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电动无人机与油动的相比,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折旧率更低、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保养。 以上就是什么是植保无人机的一些介绍,在操作植保无人机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远离人群,雷雨天气禁止飞行,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需要接受正规的操作练习和指导,同时一定要了解植保无人机遥控最大的范围,购买时也要注意植保无人机的质量。建议您在购买时找正规的厂家,可以保证产品安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避免因购买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植保无人机喷药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 以前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都是采用传统人工喷药技术来进行的,但是这种传统喷药技术不仅不安全,而且效率非常低下,早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现状,而喷药无人机的出现大大解决了这一难题。那么喷药无人机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在哪呢? 1、植保无人机喷药比传统喷药技术更安全 喷药无人机可用于低空农情监测、植保、作物制种辅助授粉等。植保中使用最多的是喷洒农药,携带摄像头的无人机可以多次飞行进行农田巡查,帮助农户更准确地了解粮食生长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播洒农药,防治害虫或是清除杂草。其效率比人工打药快百倍,还能避免人工打药的中毒危险。 2、植保无人机喷药比传统喷药技术作业效率更高 喷药无人机旋翼产生向下的气流,扰动了作物叶片,药液更容易渗入,可以减少20%以上的农药用量,达到最佳喷药效果,理想的飞行高度低于3米,飞行速度小于10米/秒。大大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有效的实现了杀虫效果。而传统的喷药技术速度慢、效率低,很容易发生故障,还可能导致农作物不能提早上市。 3、植保无人机喷药比传统喷药技术更节省 无人机喷药服务一亩地的价格只需要十块钱,用时也仅仅只有1分钟左右,一个植保作业组包括6个人、1辆轻卡和1辆面包车、4架多旋翼无人机,在5天-7天时间内可施药作业1万亩。和以往的传统喷药技术雇人喷药相比,节约了成本、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一提到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农药喷洒,农药喷洒是植保无人机最常见的应用方式,因其高效安全、节约成本、易操作等优势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是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本文为大家解读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各类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UAV in Agricul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sion of UAV technology in the commercial field,UAV became a new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using UAV as low-altitude remote sensing platform on farmland became a reasonable idea. At the mention application of UAV in agriculture,surely we first thought it can spray pesticides, pesticide spraying is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UAV, because of its high safety, cost saving, easy opera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makes it get people's affirmation.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UAV in agriculture is not limited to this, this paper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 of UAV in agriculture. 一、农田药物喷洒Spraying pesticides on farms 药物喷洒是农用无人机最为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全国各地不少地区都已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作业,受到了人们的肯定。 据相关人士称,未来农业植保领域将会有千亿市场空间。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plant protection work, the spraying pesticide s is the most widely use of agricultural UAV, plant protection UAV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se oper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fficient, intelligent, simple operation, large machinery and a lot of manpower cost savings for farmers, many areas across the country already use plant protection UAV to spray pesticides, has been affirmed by the people. According to relevant sources, the future of agricultural plant protection field will be billion s market space.

浙江年产xx架植保无人机项目融资计划书

浙江年产xx架植保无人机项目 融资计划书

报告说明— 国内的植保无人机产业的起步最初还是在2008年,国内有一些企业研制出油动直升机用于农业植保。但植保无人机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植保无人机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并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用户无法实现盈。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低、作业面积少。进入2016年植保无人机开始高速发展,重要的无人机厂家陆续介入,带来了产品性能、性价比的快速提升。设备销售量逐年上升,作业面积保持大幅度增长。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购机补贴。各项作业标准、行业标准、质量标准、职业标准陆续推出,规范了行业发展。 该植保无人机项目计划总投资7871.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64.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12%;流动资金1407.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88%。 达产年营业收入10061.00万元,总成本费用7969.26万元,税金及附加137.85万元,利润总额2091.74万元,利税总额2518.11万元,税后净利润1568.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49.3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57%,投资利税率31.99%,投资回报率19.93%,全部投资回收期6.52年,提供就业职位169个。 近年来,伴随着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应用领域的逐渐拓展与深化,以及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飞速突破,无人机行业逐渐迈入重要转

型期。在此期间,工业级无人机开始取代消费级无人机成为发展又一重点,包括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安保安防等在内,都正在迎来快速崛起。而这 其中,植保无人机无疑是更被看好的一方。因为业界普遍认为,植保无人 机有望占领工业级无人机的半壁江山。

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有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绝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要求的。 二、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机械化的操作方式,而农业植保无人机以自动化无人驾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植保无人机是一种专门应用于农作物上面的一种无人驾驶飞机,那么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是怎样的呢? 1、节水节药成本低 农业植保无人机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资源成本。折旧率低、油量消耗小、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于维修。 2、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 农业植保无人机是螺旋机翼,作业高度比较低,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并且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因而防治效果比传统的好,还可以防止农药对土壤造成污染。 3、高效安全 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飞行速度为2亩/s,喷洒装置宽度为3-4m,作业宽度为4-8m,并且能够与农作物的距离最低保持在1-2m的固定高度,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80-100亩,其效率要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100倍。自动飞控导航作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农药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飞控导航自主作业 农业植保无人机喷洒技术的应用不受地形和高度限制,只要在飞行高度内,在田间地头起飞对农作物实施作业,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和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功能,只需在喷洒作业前,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采集到,并把航线规划好,输入到地面站的内部控制系统中下达指令,就可以载着喷洒装置。

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3 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工作,加快我省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推广步伐,进一步拓展机械化植保技术手段,大力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省农作物植保主要以机动背负式喷雾和自行改装喷杆式喷雾机为主,整体施药技术和作业水平偏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仅农药利用率低,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存在压苗、毁苗问题。近两年,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在我省开始小面积示范应用。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无人机植保飞防在作业效率、作业效果、节药节水、作业安全、作业适应性以及应急突发灾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无人植保机在质量、性能和操控水平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项目示范工作,对加快我省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延伸和拓展农机化植保技术服务手段,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防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原则 1、广泛参与、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机推广长效机制和长期稳定的推广示范基地。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以能为先,要向县、乡推广机构、乡村集体组织、贫困乡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规范选型、把握“七好”。与当地立地条件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好;与项目建设内容的一致性好;与当地广泛使用的技术装备的差异性好;与全省农机推广试验示范类技术装备同步性好;与优质、高效、先进、环保要求的契合性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导向性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性好。 三、实施区域和目标任务 2018年在新绛县、候马市建立2个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区,示范区面积0.6万亩(每县市0.3万亩)。开展主要农作物以及果园等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开展无人植保机技术性能验证和其他高效植保机械的对比试验工作;同时,研究探索不同作物无人机植保飞防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 四、主要内容 (一)选购无人植保机 在省站的指导下选购不同生产厂家的无人植保机,每个项目县新增2-3台。

2016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报告

2016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93.07%和5.53%,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0.57%,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

析结果显示(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5a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3a计),采用2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1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33倍和25倍,是人工手动喷雾(不计算人工成本)的133倍和93倍(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特别是对于玉米等高秆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高度一般都在1.2m以上,与拖拉机配套的普通悬挂式、牵引式喷杆喷雾机难以进入进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催熟脱叶剂、增糖剂、叶面肥料等喷洒作业,尤其在丘陵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或内涝严重的地区,地面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航空作业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此外,与田间作业相比,飞机航空作业还有劳动用工少、作业成本低、不会留下辙印和损伤作物、不破坏土壤物理结构、不影响作物后期生长等特点,据统计报道,飞机航空作业与地面机械作业相比,每公顷可减少作物损伤及其他支出(油料、用水、用工、维修、折旧等)约105元。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93.07%和5.53%,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0.57%,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5a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3a计),采用2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1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33倍和25倍,是人工手动喷雾(不计算人工成本)的133倍和93倍(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

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超过20亿亩。随着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凸显,农村土地集约化管理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在这份行动纲领中,农机装备与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起被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在全国倡导机械化、自动化的大环境下,植保无人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现状 1.应用现状 1)普及程度差。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超过60%,但就无人机的应用水平而言,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日本在用植保无人机3000多架,飞手超过14000人。仅Yamaha一家企业就有130多家培训学校,负责和从事水稻等无人机作业的组织超过1000个,且形成了规范的行业服务体系。而我国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201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695架,总作业面积426万亩;2015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2324架(31个省统计),总作业面积1152.8万亩,增长幅度分别为234%、170.6%。虽然涨幅明显,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体系尚未成熟。 2)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多旋翼是市场主流。目前,植保无人机的主要有两种: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多旋翼。两种机型各有利弊,对比如下。

图表5-1 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对比 3)运营服务模式兴起。价格和技术壁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已经有企业开始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化硬件销售为运营服务,由自己的团队来完成整个航空作业,按照作业面积收费。 2.需求现状 1)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摆脱分散经营、作物品种不一、作物长势不一等不利于农机推广的弊端,从而促进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据新华社2015年3月报道,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3.8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总体而言,我国土地流转呈加快趋势。 2)病虫害多发。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并呈现早发突发、点多面广、异常情况突出等特点。 一是小麦病害发生面积大,程度较重。2015年上半年,条锈病在四川、湖北、甘肃、陕西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比常年明显加重,发生面积3939万亩,比上年增加34%;白粉病在黄淮华北等地发生明显加重,发生面积1.25亿亩,比上年增加52.6%,比近5年平均值增加36.2%;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属偏重发生的年份,发生面积9160万亩,经大力防控后危害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小麦蚜虫、吸浆虫和麦蜘蛛总体减轻,发生面积有所减少。 二是水稻病虫害两头重,中间轻。早稻稻飞虱在华南、江南稻区偏重发生,早于、重于上年同期;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北部、江南稻区偏重发生。水稻螟虫在江西、湖北省部分地区严重发生。稻瘟病和稻纹枯病发生接近常年,发生面积分别为7874万和2.6亿亩(次)。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应用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应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大国之一,拥有18亿亩基本农田,大量的农业植保需要作业,随着土地改革,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管理的加快,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航空事业的发展,无人机参与农业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选择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农业科技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劳作与监察逐渐入大众的视野。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使喷洒农药、播种等农用技术变得更简便、精确有效。无论是土壤红外遥感、农作物生长评估还是农业喷药,无人机在精准农业正发挥着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精准农业的尖兵,并将掀开精准农业的新篇章。 农田药物喷洒 药物喷洒是农用无人机最为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全国各地不少地区都已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作业,受到了人们的肯定。 农田信息监测 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主要包括病虫监测、灌溉情况监测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等,是利用以遥感技术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面积农田、土地进行航拍,从航拍的图片、摄像资料中充分、全面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周期等各项指标,从灌溉到土壤变异,再到肉眼无法发现的病虫害、细菌侵袭,指出出现问题的区域,从而便于农民更好地进行田间管理。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具有范围大、时效强和客观准确的优势,是常规监测手段无法企及的。 农业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 1)弥补传统监测设备作业范围小、实时监测难等问题; 2)弥补卫星遥感成本高、受天气状况影响大等问题; 3)可获取土壤养分、作物长势、病虫害监测等农业生产信息; 4)通过数据解析,进行变量施肥、科学施药、预测病虫害、预测作物产量等。

农业植保无人机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业植保无人机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在的植保无人机的概念大部分还停留在喷洒农药方面,功能也是以喷农药为主,主要的机型是直升机,燃油动力,飞行时间半小时左右。也有植保无人机品牌推出的轴距1m以上的多旋翼,但这一批还没有成批量应用在市场上;亿天航推出的纯电动动力植保无人机,目前已经广泛投入市场中。 单就喷洒农药的植保无人机来说,目前国内这些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也很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的要求。 首先跟亿天航一起来看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面临的技术瓶颈: 1、无人机喷洒农药对于农作物效用如何尚待数据验证。比如说无人机喷洒农药一喷几百亩,这几百亩是否是有效喷洒呢?不同的农作物是否采用一种单一的喷洒方式就可以呢?这些问题都有待考究。 2、农作物背面喷洒。正面通过旋翼下行气流喷洒,那背面怎么办?

3、不同田垄间距喷洒问题。 4、对人的危害问题。 5、不同作物喷洒方案。由于没有第一条的良好数据,第五条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还有关乎人身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1、直升机型无人机的植保机大多旋翼尺寸75cm或者以上,这一类植保机大多需要具备飞行能力的人员操控,直升机起飞,降落,飞行时对人,对作物可能带来的损伤。 2、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更加安全,软件应用更加配套,然而例如电池稳定性这一类问题,由于没有大批量使用,很难保证。 3、多旋翼软件飞行,需要比较精确的田间地理信息,保证的情况如何,毕竟不像大城市地理信息已经很完善。同时田间对精度要求更高。不过这一问题在新疆还好,因为那边田地范围非常大。 总的来说,植保机现在开发的功能非常单一,就是喷农药,无非是有人控,和人加软件控的区别。而且就算这个一个单一的功能到底有多大效果还没有非常专业的评估。目前植保无人机的市场需求虽然大,但是准入门槛不高,亿天航提醒大家植保无人机品牌还需着重提升专业化水平。

《中国植保无人机发展技术路线及行业趋势》

中国植保无人机发展技术路线及行业趋势 温源博士1,薛新宇研究员2,邱白晶教授3,张春雷1,张向东1,沈建文1 1无锡汉和航空无人机研究院,江苏无锡214135 2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3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植保无人机技术路线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植保无人机在整个无人机领域中的位置决定了植保无人机既不能走航模飞机路径,也不能走载人飞机路径。中国植保无人机从2004开始由科技部863计划、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等开始无人机植保的研究和推广,到2007年我国第一架工程型植保无人直升机的产业化探索,再到近两年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试用,其技术路线的发展脉络需要有清晰的把握。本文对技术路线图进行了的总结,对中日植保无人机进行了对比,有助于行业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无人机及商业模式。最后,本文提出解开中国无人机植保业的钥匙——“十万天兵计划”,即产、学、研、推广合作培养专业的农民无人机驾驶员,把无人机专业技能和植保专业知识交给下游用户,才能真正普及无人机植保。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载药量;飞行控制系统;“十万天兵”计划 1 引言 使用无人驾驶超低空作业的植保轻型直升飞机(本文简称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单位面积施药液量小、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机动性好等优点。植保无人机可以远距离摇控操作,从根本上避免了作业人员暴露在农药中的危险,改善了操作者的劳动条件。无人机植保在水田作业、高秆作物和应对爆发性病虫害等方面已经表现出突出的优势,而且可以应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迅猛。日本等国在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方面技术已比较成熟,而我国在植保无人机及其施药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早在2004~2006年,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就认识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任务的艰巨性,尤其在南方,田块比较分散,北方大农场、大规模的固定翼飞机施洒农药的方式不适合,快速、高效防治难度大等问题,开始呼吁并推动我国农业行业重视无人机植保。2006年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倡导下举办了第一次中日南京航空植保研讨会,邀请日本专家介绍日本无人机航空植保的经验和作业方式,推动了我国无人机航空植保科研工作。之后,我国开始借鉴日本的航空植保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附件 2 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名称: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负责人: 申请者所在学院: 校内指导教师:E-mail 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企业导师:E-mail 企业导师所在单位:深圳正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填表日期:2016 年 3 月 1 日 团队项目名称: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六年一月

填表及报送材料要求 一、学生填写申报书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或有关专业教师。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 二、“编号” 不填,由学校发文统一编制。 三、本表的“签名”处一律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手工签名,打印无效。 四、申报书填写内容用宋体5 号字体,行距22磅。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 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不按要求填写与打印的材料一律不予接收。 五、本表一式两份,按规定时间由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后集中报送教务处,同时须提交电子稿。 六、项目所属一级学科:3 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 (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 )填写: (110数学,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40 物理学,150 化学,160 天文学,170 地球科学,180 生物学,190 心理学,210 农学,220 林学,230 畜牧兽医科学,240 水产学,310 基础医学,320 临床医学,330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340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350 药学,360 中医学与中药学,410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413 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16 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20 测绘科学技术,430 材料科学,440 矿山工程技术,450 冶金工程技术,460 机械工程,470 动力与电气工程,480 能源科学技术,490 核科学技术,510 电子与通信技术,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530 化学工程,535 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540 纺织科学技术,550 食品科学技术,560 土木建筑工程,570 水利工程,580 交通运输工程,590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610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620 安全科学技术,630 管理学,710 马克思主义,720 哲学,730 宗教学,740 语言学,750 文学,760 艺术学,770 历史学,780 考古学,790 经济学,810 政治学,820 法学,830 军事学,840 社会学,850 民族学与文化学,860 新闻学与传播学,870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 教育学,890 体育科 学,910 统计学)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服务应用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服务应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正朝着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而无人机这一新型产品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1990年,日本山叶公司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主要用于喷洒农药。我国南方首先应用于水稻种植区的农药喷洒。2016年,农业植保无人机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各地陆续出现使用无人机用于植保的案例。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生产专业级无人机的公司有300多家,其中有200多家是植保无人机生产厂家,生产各类植保无人机共178个品种,保有量超过5000架。 一、国内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现状 1.农田药物喷洒 药物喷洒是农用无人机最为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全国各地不少地区都已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药物作业,受到了人们的肯定。按照国家18亿亩耕地的红线,未来农业植保领域将会有千亿市场空间。 2.农田信息监测 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主要包括病虫监测、灌溉情况监测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监测等,是利用以遥感技术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对大面积农田、土地进行航拍,从航拍的图片、摄像资料中充分、全面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周期等各项指标,从灌溉到土壤变异,再到肉眼无法发现的病虫害、细菌侵袭,指出出现问题的区域,从而便于农民更好地进行田间管理。无人机农田信息监测具有范围大、时效强和客观准确的优势,是常规监测手段无法企及的。 无人机通过光谱仪对农作物病害进行观测,是通过不同的农作物,叶片光谱的反射率不一样,进而观测中所得到的谱线数据不同的原理进行的。同时,对于同一种叶片,健康和生病的光谱数据也存在差异。该无人机利用这一特性,通过仪器将生病的农作物找到,从而有选择地进行药物治疗。可将建立一个农作物病虫害光谱库,使无人机系统能识别更多的病虫害疾病,更好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 3.农业保险勘察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难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农民受损。对于拥有小面积农作物的农户来说,受灾区域勘察并非难事,但是当农作物大面积受到自然侵害时,农作物查勘定损工作量极大,其中最难以准确界定的就是损失面积问题。

天津植保无人机项目实施方案

天津植保无人机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天津植保无人机项目实施方案 国内的植保无人机产业的起步最初还是在2008年,国内有一些企业研制出油动直升机用于农业植保。但植保无人机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植保无人机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并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用户无法实现盈。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低、作业面积少。进入2016年植保无人机开始高速发展,重要的无人机厂家陆续介入,带来了产品性能、性价比的快速提升。设备销售量逐年上升,作业面积保持大幅度增长。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购机补贴。各项作业标准、行业标准、质量标准、职业标准陆续推出,规范了行业发展。 该植保无人机项目计划总投资3374.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74.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32%;流动资金900.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68%。 达产年营业收入7003.00万元,总成本费用5395.90万元,税金及附加61.28万元,利润总额1607.10万元,利税总额1890.05万元,税后净利润1205.3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84.7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63%,投资利税率56.01%,投资回报率35.72%,全部投资回收期4.30年,提供就业职位121个。

报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项目承办单位能够提供的资本金等情况,提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案,编制建设投资估算筹措表和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 植保无人机在2018年已经得到市场的全面认可,无论是从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还是农户高频次的使用都可见一斑。在过去的一年,有的企业通过技术的革新,不断优化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有的企业则夸大宣传,只跟风头,不正视市场发展的方向。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大应用

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大应用 1、施药器械落后,农药浪费流失严重 中国大部分农民还是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这种喷雾器是20世界30年代研制的,农药有效利用率很低。据数据显示,采用此种药械在施药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农药有效附着率也只能达到15%左右,一般情况下农药有效附着率不到10%。这就意味着大量的药液被浪费掉,流失到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有研究显示,浪费的农药中,40%-60%的药液直接流进了土壤,5%-30%的药液以极细雾滴形式扩散到了空气中成漂浮状态,由此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 2、“鸦片式治疗”致农药残留超标严重 由于喷洒技术落后,大容量粗雾滴喷雾,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为了杀虫,农民不得不使用农药反复喷洒,如此一来,便形成了“鸦片式治疗”的恶性循环。虫子从小泡在“药罐子”里,庄稼也是从小被“药”喂大的,农残超标也就毋庸置疑了。 我国的农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符合多项国际指标,其中农药残留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基于自定标准而言,我国粮食农药超标率平均为6.2%,如果同国际标准相比比率还会有所提高。因此,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障碍之一。据联合国的一份统计资料,我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为此受到不良影响。

3、生产性中毒时常发生 中国农民用最落后的方式打农药,农药水喷在庄稼上,打药人又要从庄稼丛中走过,所以可能只需几分钟衣服就会全部被农药水浸湿,而且喷雾器雾化程度差,“跑、冒、滴、漏”问题严重,药液也很容易流到施药者身上,同时农药水就漂浮在眼前,尤其在6-9月使用农药高峰期间,由于天气炎热,生产性中毒经常发生。 4、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土地流转对先进植保机械的需求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这自然就推高了农业生产的用工成本,加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时费高于农村,使得农业生产缺乏吸引力,让农户不得不提高雇工费来进行农业生产,但即便这样,在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时候,种植户还是会面临请不到人的困境。而且如果农产品价格较高,对农户来说还有盈利空间;如果农产品价格较低,赚不到钱甚至赔钱,很多农户就会放弃农业生产。另外,农村土地流转正在加速推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对病虫害防治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难以适应大面积、突发性病虫害防治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