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齐秀生

(烟台市委,山东烟台 264000)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文化下移,诸子百家周游列国、讲学授徒、游说诸侯,各国间朝聘会盟、征战频繁

等,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形成,华夏民族出现了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多元文化。当时社会氛围极为宽松开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

[关键词]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环境;人才

[中图分类号]G 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5)06-0084-06

[收稿日期]2005-09-11

[作者简介]齐秀生(1956-),男,山东淄博人,烟台市委副书记,历史学博士。

春秋战国时期,在民族融合、文化兼容背景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社会氛围极为宽松开放,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人才辈出,也与这种兼容、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多元文化的形成

多元文化的形成与民族融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在战争与冲突的同时,相互间也有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民族大家庭的形成,也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形成。

民族融合体现了各族文化的开放性,破除了各个民族交流的障碍,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为春秋战国时期多元文化环境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各族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不同的地理环境给人们提供着不同的物质经济条件,这个物质经济条件决定了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经济生活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期的沉淀,经济生活和生活方式就会渗透到不同民族融合在一起的人们的宗教、伦理、习俗、艺术等方面,从而形成带有民族特点的地域文化。

中国的地域文化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相争、民族迁移融合的条件下逐渐显现而形成的。而在诸

侯国各自为政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区特色的区域文化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包括十五国和地区的民歌,绝大多数都产生于西周和春秋时代。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夏、商、西周以后,经过春秋战国五个半世纪的发展,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十数个具有丰富内涵、相对稳定的地域文化。如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山西的三晋文化,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陕西的三秦文化,甘肃的甘陇文化,四川、云南的巴蜀滇文化,两湖的楚文化,两广的岭南文化,江苏、浙江的吴越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同中有异,异中见同,多姿多彩,争奇斗艳,为中华文明一体多元格局

的形成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1](P1)

李学勤先生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主要形成了七大文化圈,也就是七大地域文化,即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秦陇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夷狄文化等,[2](P12)影响比较大的有齐鲁文化、

三晋文化和荆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吸收其它地域文化的先进因素,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臻于完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

4

8

58

68

而对于途经之处的政教风俗,士兵亦会耳濡目染,与自身文化不同之处,亦会向本国民众传播。在接触中彼此往往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调和于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中。

春秋早期,楚开启淮地,迁都于郑,国势日盛。楚成王时,受周天子命镇抚南服,吞并小国,扩充领土,势力大增,“楚地千里”[4](楚世家)。至楚庄王时代,国势达于顶峰,成为霸主。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之戎,观兵周郊,问鼎中原。楚威王时,楚更成为南方的泱泱大国。《战国策?楚策一》记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

当也。

楚国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最强盛时,疆域据有今之湖北、湖南两省的全部及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的一部或大部,其影响及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淮南子?兵略训》称楚国占东周天下之半,并不为过:“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楚文化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古代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李学勤先生把东周时代列国划分为七个文化圈,楚文化圈是其中之一。他认为:

长江中游的楚国是另一庞大文化圈的中心,这就是历史、考古学界所称的楚文化。随着

楚人势力的强大和扩张,楚文化的影响殊为深

远。在楚国之北的好多周朝封国,楚国之南的

各方国部族,都渐被囊括于此文化圈内。……

楚文化的扩展,是东周时代的一件大事。

春秋时期,楚人北上问鼎中原,楚文化也向北延

伸。到了战国之世,楚文化先是向南大大发展,

随后由于楚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又向东扩张,进

入长江下游以至今山东省境。说楚文化影响所

及达到半个中国,并非夸张之词。[2](P12)

战国初期兵家和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吴起入楚,也对中原文化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吴起学本儒家,曾受业于曾子、子夏之伦。精通《左传》,传《左传》之学于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铎椒传赵人虞卿,虞卿传荀子。相传吴起还著有《吴子兵法》,在历史上与《孙子兵法》齐名,并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吴起的政治改革理论与军事思想,渊源在中原华夏文化,并且在中原地区酝酿成熟。他的政治活动与军事实践,主要是在中原地区。他到楚国不及二年便被贵族所射杀,但他的变法和军事思想,却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吴起将中原儒家经典、法家学说、兵家思想传往楚国,意义重大。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联系密切,彼此间文化交流频繁。先进的华夏文化给各族文化注入了丰富的营养和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各族文化的发展进步。各族文化也有许多创造和成就,不断被华夏族所吸收,丰富了华夏文化宝库。过去华夏各国视为蛮夷的秦、楚二国,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已成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与华夏融为一体。

到战国时期,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看,主要形成了以齐、燕、三晋为主的中原文化圈,以楚为核心的南方楚、吴、越文化圈,以秦为核心的西戎文化圈;从具体的文化内涵和特点看,是齐鲁、荆楚、三晋、秦陇、吴越、巴蜀和周边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格局,这种格局一直到汉朝才得到改变。

三、多元文化与人才辈出

文化繁荣是经济、政治高度发展的产物,而繁荣的文化又为培养造就大批人才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兼并战争、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环境,对人才的造就、学风的培育和学派的形成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所以会学派林立,群星闪烁,和当时那种多元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影响有着重要关系。因为有了适宜的土壤,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等众多人才才会集中出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才会诞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士人才会崛起。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历史名人,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他们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无法比拟的。

(一)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类型人才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和开放文化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大批思想文化人才应运而生,各种人才如学者、能人、贤士、技者茁壮成长,层出不穷,造就了政治、思想领域里一批批杰出人物,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管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慎到、田骈、尹文、宋钅开、告子、接子、环渊、杨朱、鬼谷子、淳于髡、邹衍、公孙龙、邹忌、田骈、鲁仲连、惠施、吕不韦等,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根据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把握,著书立说,开门授徒,游说宣传,互相辩驳,造就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中国主流思想和彪炳千秋的诸子百家从此诞

78

生。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争霸称雄的激烈斗争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大批政治人才应运而生,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魏文侯、韩昭侯、燕昭王、齐威王、秦孝公、秦王赢政等,无不雄图大志,贤明有谋,成就霸业,称雄列国。关于兼并战争对文化以及人才成长的影响,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总结说:

衰周之际,兼并最烈。时君之求人才,载饥载渴,又不徒奖励本国人才而已,而专吸他国者

而利用之。盖得之则可以为雄,失之则且恐其

走胡走越,以为吾患也。故秦迎孟尝,而齐王速

复其位。商鞅去国,而魏遂弱于秦。游士之声

价,重于时矣。贵族阶级,摧荡廓清,布衣卿相

之局遂起。士之欲得志于时者,莫不研精学问,

标新领异,以自取重。……而学问以辩而明,思

潮以摩而起,道术之言,遂遍于天下。[7](P13)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列国相争的军事斗争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大批军事人才应运而生,如曹刿、司马穰苴、田婴、伍奢、孙武、吴起、孙膑、庞涓、倪良、廉颇、赵奢、白起、王翦、王贲、王离、李牧、蒙鹜、蒙武、蒙恬、蒙毅、尉缭、李信、屠睢等,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社会变革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大批改革辅政人才应运而生,管仲、晏婴、范蠡、百里奚、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范雎、蔺相如等一大批有作为的政治经济改革人才,改革变法,运筹帷幄,求存图强,使各国物饶民富,生气勃勃,增强了各国的实力,提供了争霸称雄的资本。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激烈的外交折冲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大批能言善辩人才和外交家应运而生,张仪、公孙衍、陈轸、苏秦、苏代、宁越、杜赫、徐尚等,“为之谋”,走南闯北,纵横捭阖,一舌动天下。他们凭着勇智奇才,南来北往,左行右止,川流不息,“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生产力迅速发展进步、商品经济冲击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使得大批专业人才应运而生,鲁班、扁鹊、李冰、郑国、甘德、石申、屈原、宋玉、范蠡(陶朱公)、计然、子贡、白圭、猗顿、吕不韦、乌氏倮、寡妇清、弦高、郭纵、卓氏、孔氏、伯乐、许行等一批科技专家、文学家、巨商大贾,脚踏实地,探究天道,开发自然,繁荣贸易,发展经济,造福

百姓。

由于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大批“轻生死,重应诺”的侠义之士应运而生,钮魔、专诸、要离、豫让、聂政、荆柯、田光、高渐离等人赴汤蹈火,杀身取义,惊天地而泣鬼神,甚至还有许多所谓“鸡鸣狗盗之徒”等各种各样的人才群涌,五彩斑斓,各显神通,展示人的不同价值和奇特风采。

(二)不同地域文化对人才有不同影响

不同地域文化环境由于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不同,因此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从春秋战国时期人才的分布格局看,思想家多出在有华夏文化传统的齐鲁文化区域,政治家、改革家多出在欲富国强兵争霸称雄的秦晋齐楚文化区域。同时,由于民族融合在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一个文化区域内成长起来的人才并不是单一民族、国别的人才,而是多民族、多国别的人才,如楚国、秦国、齐国的人才成份就比较复杂。

在齐鲁文化区域内,鲁国多是立言型的思想家,因为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特别重文化传统。周公曾封之以“备物、典策,官司、彝器”[5](定公四年),故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史记》中说:“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14]鲁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极力维护宗周文化的纯正性,特别讲究道德名节,注重研究传统文献和阐发宗法伦理观念。正是这样的文化传统与文化氛围,孕育了儒家和它的伟大创始人孔子。”[1]

齐国同样是孕育产生人才之地。齐国由于有了春秋时“举贤尚功”、

“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战国时期“人才为宝”的思想文化环境,更使众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云集齐国,人才层出不穷。特别是田齐时期创办了稷下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齐威、宣王尊宠学士,重用贤才,因而稷下学宫人才济济,集聚各国文人学士上千人,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以稷下学士为标志的著名”学术人才团”。这些人才中不但有齐人淳于髡、邹衍、田骈、鲁仲连等,也有孟子(鲁人)、荀子(赵人)、环渊(楚人)、宋钅开(宋人)等著名稷下先生。这些稷下先生讲学、议政、参政,“不治而议论”,为国君出谋划策。齐威王还任用名士担任齐国中央和地方的官职,如担任中央官职的名士淳于髡、邹忌、孙膑等。《战国策?齐策四》还记载有淳于髡一天向宣王推荐七人,齐宣王见王斗而一日任五人为官的事。同时,由于争霸称雄的文化环境,使得齐国出现了齐桓公、

88

管仲、晏婴、齐威王、齐宣王等众多政治家。齐桓公不仅重用世袭之贵族如高氏、国氏,还任用破落贵族之子弟如管仲、鲍叔等;同时打破等级差别界限,运用“三选”法在全国范围内广选贤才,设庭燎引士自荐,派官员到各国招贤纳士。争霸称雄的文化环境还孕育了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田忌等众多军事家。特别是春秋末年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在他国被嫉贤妒能的庞涓用”膑刑”断足之后,在齐国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正是有了这种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才得以在齐国展示其军事才华。

在荆楚文化区域内,楚国成为文化大国,其文化对当时影响甚大,这种文化也成就了众多人才。当时楚国群英荟萃,人才辈出。清人洪亮吉曾著《春秋时楚国人文最盛论》,对楚国人才胪列甚详,从中不

。但楚国由于更多地保持了典型的贵族政治,思想比较封闭保守,所以战国时期的楚国虽然出现了一些人才,在文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同时,由于楚国用人环境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大批人才外流他国。蔡声子在论楚材晋用时,曾历数楚国的王孙启、析公臣、雍子、申公巫臣、椒举等,皆人才,因不得志而逃往他国,结果使楚国蒙受巨大损失。[8](楚语)

在西秦文化区域内,秦之所以聚集成就了大量人才,除政治、军事和实现统一的需要外,还由于秦没有受到西周宗法制的约束,举用外人的传统习惯继续发展。在春秋战国时代,“楚材秦用”是当时一个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入秦为相而史籍中传记甚详的楚人,有甘茂、魏冉和李斯。据马非百在《秦始皇帝传》中所附表统计,从秦武王初置丞相到秦始皇时代,秦国共有左右丞相21人,而任秦相的楚人竟然占有三分之一。由于秦国重视人才,文臣武将在秦国有施展才能的文化氛围和广阔舞台,因此出现天下之士纷纷入秦的局面,正如《史记》所云:“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4](李斯列传)从而汇聚了以甘罗、茅焦、李斯等能臣为核心的文臣集团;以王翦、王贲、王离、蒙鹜、蒙武、蒙恬、蒙毅、尉缭、李信、屠睢等名将为核心的武将集团。“宾客集团在秦国形成,标志着知识分子入秦,已成了一股汹涌的浪潮。”[4](货殖列传)可以说,秦国发展强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也是一部人才奉献史。

在三晋文化区域内,由于地处兼并战争中心,为了应付列国相争的需要,故以富国而强兵,以变求胜,故”三晋大地多权变人士”,成为许多法家和纵横权变之士的成长之地。三晋与戎狄等民族融合后,也吸收了其优秀文化。北方游牧民族更为开放,较少传统束缚。司马迁说:

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冀忮,好气,任侠为奸,……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亻票悍。[19]

三晋还有重法的传统,这种文化背景有利于法家人物的成长。战国时一批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出生或活跃于三晋,他们著书立说,鼓动或实施变法革新,如邓析、申不害、韩非、慎到、处子、李悝、尉缭、吴起、荀况及两位高足韩非、李斯。三晋也是战国纵横家最集中之地。因为在七雄虎争之际,三晋是争夺最为激烈之地。为求生存,还须依“权变之士”,这使纵横家应运而生。张仪、公孙衍(犀首)、陈轸、庞媛、苏秦、苏厉、苏代等,便是其中之杰出代表。因此司马迁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4](张仪列传)

在燕、赵文化的影响下,则出现了“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局面。宋国由于国力弱小,常处被欺之地,所以产生了代表下层民众利益的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墨子。在遭遇灭国之灾的陈国的环境下,产生了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这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地域文化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地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对人以及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也甚明显。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曾形象地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文化特点以及对人才、对文化和学术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之大:

全盛时代,以战国为主,而发端实在春秋之末。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

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乍裂,热

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非特中华学界之大

观,抑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北地苦寒硗

瘠,谋生不易。其民族销磨精神日力以奔走衣

食维持社会,犹恐不给,无余裕以驰骛于玄妙之

哲理。故其学术思想,常务实际、切人事、贵力

行、重经验。而修身齐家治国利群之道术,最发

达焉。惟然,故重家族,以族长制度为政治之

本。敬老年,尊先祖,随而崇古之念重,保守之

情深,排外之力强。则古昔,称先王,内其国,外

夷狄,重礼文,系亲爱,守法律,畏天命。此北学

之精神也。南地则反是,其气候和,其土地饶,

其谋生易,其民族不必惟一身一家之饱暖是忧。

故常达观于世界以外,初而轻世,既而玩世,既

而厌世,不屑屑于实际。故 (下转第98页)

98

应向房主扣征百分三十附捐,按月由警察协助挨户收取,制给收据,将来住户付租,即凭据向房主照扣,以一个月为限,约得四万元。③中外市民自由捐助,由中外官商分别组织劝募。”[1](8月8日)

1935年的黄河水灾,就范围和危害而言,不及1933年。但就山东本省而言,其严重程度则超过1933年。1933年的黄河大水,是从河北、河南决口,山东被殃及。山东虽然受灾面积最广,“而灾情视河北稍轻”。[7](P(s)61)而1935年的黄灾,直接在山东境内决口,鲁西十县首当其冲。由于这次黄灾主要在山东境内,中央及全国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也远不及上次,这就为赈灾带来很大困难。从山东省政府在灾后的表现来看,它对救灾还是比较积极的,成立了专门的救济机构,多方筹集赈款,运送和收容灾民。这些措施对减轻灾民的痛苦还是有帮助的。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物质条件,能做到这一点也属不易。因此,我们对当时山东省政府的救灾姿态和努力应给予适当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相对于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山东省政府的救济工作是很有限的。以运送灾民为例,由于缺乏列车,大量灾民一时运不出去,只能在火车站任凭日晒雨淋,因饿因病而死者不在少数。郝子善参与了当时运送灾民的工作,他后来回忆说:“各县灾民逃来济宁后,虽在火车站下席棚接待站内暂时得到了安顿,但各县灾区太广,灾民太多,一时蜂拥而至,集中于此,实在应接不暇。更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所限,不能及时运出,所以先一批输运不完,后一批接踵而到,源源不断,绵延数十日。尽管在车站下搭棚四五座,占地数十亩,而不得进住的灾民还是成千累万。他们只好流落在附近的村头巷尾,郊野田塍,轨道沟洫之旁,啼饥号寒,嗷嗷待哺。一时哭声震天,饿殍载道,住地内外蚊蝇成群,便溺满地。一副惨绝人寰的情景,使人目不忍睹。”他亲眼看到,由于死尸不能得到及时掩埋,以致腐臭冲天。后来红十字会出动掩骨队,一次就集中尸体128具,葬于车站以南“万人坑”中。[4](P37-38)著名作家萧乾的《鲁西难民》就描写的是这次黄灾后鲁西灾民在济宁火车站待运的悲惨情形。

灾民进了各地收容所,日子也并不好过。萧乾在《大明湖畔啼哭声》中,对济南收容所的情形有过详细的描绘:“时间是大早,深秋正用彻骨的冰冷提醒着人们隆冬之将至。收容所门前挤满了才逃上来的难民。他们几乎颤抖成一团,胸上写着号码的白条迎风飘动着,也随着那些瘦弱的身躯颤抖。孩子们无力地跺着小脚丫,‘冷呀,冷呀’地嚎啕着。那声音是有传染性的。一个孩子可以哭醒许多缩在避风角落的孩子们。哭,发泄了他们内在的要求,却更增加了冷意。……我迈过收容所的门槛,即刻一股难堪的气味扑鼻而来。那是一座祠堂,堂的中殿和两厢都躺满了裹着破烂的人。我耳边充满了哭喊声。迎门,一个年纪近八十的老太婆正和一个小女孩争着一片破军毯。老太婆由脚步声觉出有人走近,就用她朦胧红肿的双眼寻找。她颤颤地嗫嚅着:‘你小丫头,俺这把年纪,夜夜冻得睡不着。你抢啥!’”[8](P301)这就是收容所的实况,济南是省会尚且如此,其它各地更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大公报[N].1935.

[2]朱其华.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M].上海:上海中国研究书店,1936.

[3]罗家伦,秦孝仪.革命文献[M].(第八十二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水利建设,二).台北:台北中央文物供应处,1984.

[4]郝子善.1935年黄河决口济宁灾情的回顾,文芳.天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5]山东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编制.山东黄河水灾救济报告书[R].1935.

[6]山东省政府公报[J].(第352期).1935.9.15.

[7]中国经济年鉴续编[M].(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8]傅光明.萧乾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马亮宽 岳广腾]

(上接第89页) 不重礼法,不拘拘于经验,故不崇先王。又其发达较迟,中原之人,常鄙夷之,谓为蛮野。故其对于北方学派,有吐弃之意,有破坏之心,探玄理,出世界,齐物我,平阶级,轻私爱,厌繁文,明自然,顺本性,此南学之精神也。[7](P11)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民族融合、兼并战争、文化下移、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华夏民族形成了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多元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多元文化、地域文化的繁荣发展又对各类人才的成长产生了十分重要且各具特色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文物出版社,1991.

[3]礼记[M].

[4]史记[M].

[5]左传[M].

[6]张玉法.先秦的传播活动及其影响[M].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1989.

[8]国语[M].

[9]王涤武.论秦的灭亡及其知识分子政策[M].求索. 1984(5).

[责任编辑 马亮宽 岳广腾]

89

中国清代与西方洛可可时期服饰文化的比较研究[1]

中国清代与西方洛可可时期 服饰文化之比较研究 中国清代(1644—1911)与西方洛可可风格盛行时代(1715—1789)不仅在年代上比较接近,而且在服饰艺术风格上也具有较多的可比性。 一、服饰文化背景的比较 清朝服饰文化背景: 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统治阶级,满洲贵族进入关内,建立清王朝,时公元1644年至1911年,随着清朝的建立,强盛,衰落与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政治与民族压迫的基础上,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汉人的强制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从十不从”对策,这才使剃发易服的民怨得到缓和,清代服饰也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在清王朝统治期间,政治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也给服饰一冲击和影响。从服装发展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变革最大,服饰形式也最繁缛复杂是中国服饰史上又一次大变革。 洛可可服饰文化背景: 在西洋服装史上,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於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历史进入18世纪,西欧各国由于自然科学日渐发达有了启蒙运动的诞生,进而造成工业的发达,民主思潮的高涨,于是先后又有产业革命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势的转变,对于当时艺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仍就是西欧的中心,新兴资产阶级不断积累财富,绝对主义的路易王朝渐渐失去活力,处于没落的前夜。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洛可可是相对於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 二、中国清代的服饰特点 1)、官服 清在原有满族的基础上吸纳明朝服制的某些典章制 度,制定了各种冠服制度的形制。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 长袍马褂。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 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 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 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 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 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 别恩宠。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 2)、帝后的宫廷服 皇室帝后的宫廷服制日趋完备,沿袭了明代的服饰种类,如礼服、吉服、常服以及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饰,但在服装形制上,仍保留满族有马蹄袖的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形式。清

先秦时期青铜器艺术发展史

青铜器艺术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青铜器的起源、冶炼和铸造 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即出现了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到夏、商、周时代,青铜冶炼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因此这一阶段有青铜时代之称。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春秋以后,除了模铸法之外,还逐渐发展了失蜡法、焊接法、冷锻法和热锻法等,并应用了金银错、蚌泡镶嵌、髹漆彩绘等新型装饰工艺。 青铜器的品种、用途和青铜器礼制 商代晚期已形成了较完备的青铜器种类:

青铜器形制与纹饰的发展 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器时代初 期。 代表器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有戈,戚,爵,铃, 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 该时期特点:青铜器种类不多,器型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 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 代表器物:郑州杜岭出土饕餮乳钉纹方鼎 该时期特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 商代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器型丰富,流行的纹饰有: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象纹、鹿纹、牛头纹、蝉纹、人面纹等。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铭文简短,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像。 代表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龙虎纹尊,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虎耳四足大铜鬲瓦 该时期特点:气魄雄伟,种类丰富。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商 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纹饰加深了写实的程度,威严气势逐渐减弱,酒 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

2018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老子和孔子及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能够学为所用。 3.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变革实践的勇气和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各学派的政治主张 三、【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解题教师:本课我们要学习三个内容: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同学们说一说,本课我们要了解哪些思想家? 学生: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 (一)教材自读 1.老子简介 姓名──李耳时期、国家──春秋后期楚国人人物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无为而治 片2:1.孔子简介 姓名──名丘、字仲尼时期、国家──春秋后期鲁国人人物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2)政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片3:3.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中注重德育与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有哪些文化成就? (1)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如《诗经》《春秋》。(2)思想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片4:孔子的学说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片5:完成表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提示主要内容,其他内容找学生补充。 (二)合作析疑 1.你能举出哪些事例(成语)体会老子的思想──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3.结合课后活动1,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哪些指导意义?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小结】

古代西洋服饰(三)——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文化背景: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罗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婉蜒反复。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巴罗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果说17世纪的巴罗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图118 洛可可时期服饰】 1. 男子服装(1715 ~1789 ) 1)阿比---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为使臀部外张,在衣摆里加马尾衬和硬麻布或插入鲸须。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都有开禊,一般无领或装小立领。

【图119-1 男服1】 【图119-2 有华丽刺绣的(贝斯特)背心和朴素的阿比(西服)】 2)夫拉克---18世纪中叶,男上衣去掉多余的量,衣摆不那么向外张,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夫拉克。

【图120-1 巴斯尔样式5】 【图120-2 法式裙撑的女士和男士】

【图120-3 裙撑】 【图120-4 现代晨礼服的前身】 3)基莱---贝斯特短缩至腰,无袖,即现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莱”。前片仍用华丽的面料,而看不见的后片则用较廉价的布料或里子制作。

(2016年秋季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教学设计

第8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掌握老子及其主张、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上的成就和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的资料,感知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辩驳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清楚表达观点。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在当时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新的勇气,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孔子及其学说。 难点:通过探究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科技文艺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现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老子及其主张 分析: 1.老子生平 2.思想主张 3.文化成就 (二)孔子及其学说 分析: 1.孔子生平 2.思想主张 3.文化成就

4.教育成就 (三)孔子及其学说 分析: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3.百家争鸣的影响 小结: 1.本课内容 2.列举战国时期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保护自然资源。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膑: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的主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异同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服饰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往往被称为宏伟、奢侈、享乐和纵欲的时期,她们所带来的艺术影响是任何一个时期所无法替代的。谈到服饰就不得不提起这两个时期,她们和后世人们对他们的时尚的看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巴洛克时期 17世纪的欧洲极为动荡,历史进入一个重要的变革期。荷兰、英国先后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法国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在这种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环境下,那些王公贵族们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有权势的男士们玩弄权术,搞政治阴谋,或者追求时髦的贵夫人。在这样一个男性大显身手的时代,必然产生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特指外形有瑕疵的珍珠,后来代表西方艺术史上一个时代,其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美术、建筑样式显得装饰过多。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出现的装饰过剩的奇异装束称为巴罗克样式。巴罗克时期服装大体上分为荷兰风时代和法国风时代。 荷兰风时代也被称为“3L”时代,即长发longlook、蕾丝lace、皮革leather 三者流行的时代。男装填充物取掉,造型宽松了,Ruff领变成了翻领或披肩领。男服胸前、袖子上仍有裂缝装饰,袖克夫越来越宽,出现长裤。女装裙撑取掉了,造型变得柔和,高腰身,出现大胆袒胸样式,三条裙子叠穿。 法国风时代出现时装杂志,男装变化最为显著。上衣极度短缩,衣长及腰或更短,袖子变成短袖或无袖,小立领.前开,门襟上密密麻麻一排扣子,下摆处常接一窄条垂布,白有肩料向下挂着缓带表示身份。下半身出现裙裤。缎带是巴罗克样式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装饰。60年代以后,男装出现了紧身长外衣、室内服、裤子的组合。女服重新出现紧身胸衣、臀垫。 二、洛可可时期 每一种文化发挥到了极至就总会刺激另一种文化的产生,后者往往是前者的传承,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修改和发展。于是,在巴洛克后期,洛可可文化应运而生,十八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继续在欧洲各地流行,同时则有一种叫做洛可可(Rococo)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Rococo 是从法国字 rocaille 演变而来的,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一般来说洛可可时期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十五时代(1715 年以后)到路易十六时代(1789年截止)内的这段时期。她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有的是甜美轻快、精巧华丽。 洛可可风格的服装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这个时代女性为了获得男性的青睐,挖空心思装扮自己,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用紧胸衣勒细腰部以及用裙撑增大下半身体积,以及众多的装饰和淡雅的着色。这个时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 争》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识读《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2、分析春秋五霸的共同特点。 3、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及他首先称霸的原因。 难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二、合作探究 (1)观察,哪一幅图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图是战国形势图? (2)比较两幅图,看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春 秋 战 国 的 纷 争 春 秋 争 霸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著名战役:、等 图 二 图 一

(3)你能说说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吗?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混战局面,主要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一制度是什么? 2、阅读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晋文公在践上会盟诸侯,与会的有鲁、齐、蔡、郑、卫等国,周天子应召参加,并册封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成了中原的霸主。 (1)材料一中的“霸诸侯”是指哪一件事?桓公得以实现“霸诸侯”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晋文公称霸中原是与哪一诸侯国争霸的结果?促成其成为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3)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什么? 三、巩固训练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交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2、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天子,击败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保卫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建交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利用周天子的影响来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3、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在日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学卧薪尝胆,不学 纸上谈兵。”横线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 A.夫差、白起 B.勾践、白起 C.勾践、赵括 D.夫差、赵括 4、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巧记忆 齐楚秦燕居四方,东西南北各逞强; 赵魏韩国在里面,由北向南串一线; 齐魏马陵魏旗落,秦赵长平赵削弱。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文化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服饰文化研究 摘要:楚文化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老文化,楚辞和楚艺术品作为楚文化的典型,都具有浪漫型艺术的审美特点。凤是楚艺术典型的“意像”代表形式,楚人深受巫术影响,以异化的手法创造的楚艺术品展现了以“丽”为美的楚国造型艺术的设计特色。 关键词:楚国服饰文化 一、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我国服饰的文化也是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其种类多样性、做工精美性都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表现,而且更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意识形态。深衣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服饰,在我国服饰进化史同样占据了意义非凡的地位。此次的服饰与中国文化课程中,深衣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就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书籍后对深衣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深衣是中国古代一种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邃的服装,是我国最早的服饰之一。深衣的流传时间长,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以致现在的衣着服饰都有深衣的影响存在。深衣的形式大体上都是上衣下裳,而且保守,所谓“深衣”,就是指这种衣服把自己的身体深深的包裹起来。古代有俗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允许暴露在外面。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羋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征战既后,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真正立于诸侯之林,熊渠离经叛道,分封3个儿子为王,镇守长江中游的3个要地:虽然在周王朝的压力之下,熊渠取消了3个儿子的王号,但楚国仍然在江汉平原扎稳了根基。 二、战国时期楚国服饰和旗帜的颜色

试比较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特点(造型。装饰。图案组织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文化特征

试比较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特点(造型。装饰。图案组织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文化特征及转变规律。 青铜是纯铜与锡的合金,其中还含有少量的铅。它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有几大优点。一是熔点低,易于铸造;二是硬度大,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锡与铅的比量,以达到不同的硬度;三是易于铸造,溶液在浇铸时气泡少,在范(模子)内无孔不入,这就容易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而器物本身的气孔大为减少。在中国出现于距今约三千八百多年前的夏代,至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商周时期青铜工艺发展到鼎盛时期。 A青铜器的形成时期 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制作技术方面,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铆钉。 B青铜器的鼎盛时期 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王朝统治由盛而衰,青铜礼器逐渐变为生活用具,在形制风格上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其标志是大量使用新的铸造工艺,流行蟠螭纹。也是由神话动物演化而成,这时它已变成单纯的图案纹样,已不再有神秘的意味。 青铜器莲鹤方壶是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件。 艺术风格:器形轻盈、活泼、奇巧、富丽。 C青铜器的转变时期 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导读:【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名著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名著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它属于私撰史。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等三部传《春秋》著作。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在性质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家,另处还有小说家。但班固的概括也未尽全面,当时颇为活跃的兵家,就未列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记述战争的著名篇章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这是一部以叙事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战国策》又称《国策》,还有《短长》《事语》《长书》和《修

书》等异名。它是秦汉间人篡集的一部历史著作。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又称《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言谈行事主要记录在《论语》里,这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里有一段向为人传诵的`精彩文字是《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内容是记述孔子与几个学生谈各自志向的,其中他所赞赏的是曾皙的志趣。 《庄子》一书的作者是庄周,他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书中。《庄子》著名的寓言有《庖丁解牛》《触蛮之争》等。 《孟子》中的著名寓言有《揠苗助长》《月攘一鸡》《奕秋诲奕》等。 《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韩非子》是保存寓言最多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和名著 2.文学常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和名著 3.文学常识中的文化常识 4.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四则 5.中考关于语文的文化常识 6.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关于春秋战国的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岳麓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岳麓版七上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word教案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1)齐桓公称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突破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的知识构造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思想 老子《老子》;孔子“五经” 诸子百家 科技 天文 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十九年七闰 《甘石星经》 物理 《墨经》 文学 《诗经》 屈原《离骚》;诸子散文 艺术 《妇女凤鸟图》《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编钟医学 扁鹊与四诊法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在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了解这一时期文化开展的时代背景。 一、思想 本部分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成就。本部分知识学生在重点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并引导学生对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析。 二、文学 本部分内容包括《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诗经》、屈原这部分内容学生在重点初中已经学过。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重点初中课本未涉及的内容加以强调。 在讲述诸子散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了学习这部分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诸子通过其散文向世人阐述其思想。三、艺术 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讲述这部分内容。 四、天文和物理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成就,学生在重点初中就已经学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内容。并强调天文成就的年代、比西方领先的时间。 战国时期物理学的开展是以前学生没有学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中国物理学获得的成就。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

补充。 五、医学 本部分内容学生也已学过,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忆即可。 重点——对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巨变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从各自经济、政治利益出发,形成了各种学派,儒、法、道是其中重要的学派。 ??儒家倡导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倡导“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倡导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乱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乱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毁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开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交融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重点——对孔子的评价 自汉代至清朝,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一直被尊崇。“五四”时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各国通过变法使国力强大,社会进步,统一的趋势加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时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春秋时期齐、晋争霸(改革与强国的关系)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材料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通过层层引导提问,合作讨论法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司母戊鼎。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在过去被视为立国重器。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他将从各地收集到的青铜铸成九鼎。从此,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到了周朝时,我们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灭亡,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历史进入了另一个时期:东周,也就是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 2、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从课题内容开始,寻找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

春秋战国服饰3讲解

春秋战国服饰 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周代服饰的色彩可以彰显穿着者的身份、阶层与地位。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可知周代以正色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也遭到了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紫色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贱。齐国尚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同时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都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厌恶。 当时服饰的色彩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君臣还是比较重视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比如当时对衣服颜色的要求依然为纯色,如果是杂色则为不祥之兆。可见春秋张国时期对西周原有服饰形制还是有一些沿用的。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导致了不同地域国家的服饰各具特色。而这个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也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渐繁多。 中原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为周和三晋所在,服饰虽有繁简不同,然而西周以来质朴的曲裾交领式服装始终居于主流。这种衣式,通为上衣下裳连属,衣长齐膝,曲领右衽。中原地区自春秋以来流行一种以带钩、皮革带束腰的习俗,在出土人像上即可见到。而腰带的束法,一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小孔内,另一种方法为用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所附环上。带钩材质有金、玉、铜、铁、骨、木、陶等等,形制繁简不一,做工精细的有错金雕镂嵌玉,款式极为讲究。 齐鲁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当地女性好绾偏左高髻。长裙收腰曳地,窄长袖,异于中原三晋地区女式“深衣”,文彩分为红黄黑褐条纹。山东长岛发现的战国齐国贵族墓所出土的女性陶俑发式则有高髻、双丫髻、后垂发三种;上衣为窄长袖,交领右衽,多为淡青色,亦有黄色、红色;下衣为长裙,似与上衣连属,多饰红、黑直条纹,沿直条加施白点,有束红、白腰带者。同一墓葬出土的铜鉴上的人像服饰,狩猎者为上衣短袴,挑担者为齐膝长袍,乐舞者、御者、烹人等均长衣曳地,亦有身后拖“燕尾”的,此类出土文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穿着特点。 北方地区如中山国和燕国,服饰类似三晋地区。战国中晚期中山国王墓出土银首人形铜灯可见人首双目嵌黑宝石,粗眉,唇上留齐整短髯,似男性形象。头发后梳,拢于脑后为大髻,以鲡韬为蝶结,头顶又戴一填玉,有缨沿左右耳前下结颌下;衣着宽大袖口的交领,右衽“深衣”,曲据缠身多层,呈“燕尾”曳地,腰带用带钩和环配系,衣上花纹间填朱、黑色漆,有较宽的“纯”,既有齐衣晋带的特征,又具有北方格调。陪葬坑内所出4个小玉人,女性发型梳理成

浅析洛可可时期的服装论文

浅析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社会历史背景 在西洋服装史上,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於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历史进入18世纪,西欧各国由于自然科学日渐发达,且受到当时各种民主学说与中国思想、又化的影响,有了(启蒙运动)的诞生:进而造成工业的发达,民主思潮的高涨,于是先后又有产业革命的发展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势的转变,对于当时艺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18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艾狄生、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在文化艺术方面,法国仍就是西欧的中心,新兴资产阶级不断积累财富,绝对主义的路易王朝渐渐失去活力,处于没落的前夜。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因此,与国王主宰的宫廷相对的资产阶级沙龙文化成了社交中心,18世纪的文化就是从贵族和新兴资

产阶级的社交活动中产生和形成。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的。 一、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含义、渊源 "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洛可可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易十五样式"。它的形成过程受到中国庭院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服饰、瓷器、漆器等艺术的影响,又称"法国-中国式样",有人称洛可可风格为"中国装饰"。 二、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平直的结构,采用C型、S型和贝壳型涡卷曲线,颜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多彩、雍容华贵、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当时主要采用蔷薇和兰花,而且蔷薇用的更多一些。在处理上采用写实的花卉,再用茎蔓把花卉相互连接起来,就像中国的折枝花卉,有时配上一些各种鸟类,这种图案明显地受中国花鸟画的直接影响。 洛可可的纹样造型多不均衡、不对称,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在奢丽纤秀和华贵妩媚中,呈现一种阴柔之韵和矫柔妩媚之特征。色泽柔和,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

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及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洛可可艺术是18 世纪初发源于巴黎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绘画、建筑和雕塑等设计中的艺术风格。其特色是轻松优美、高尚、风雅,大量使用曲线和自然形态作装饰。 洛可可服饰的形成原因:洛可可艺术的产生受多种方面的影响,表现在服饰方面主要是受以奢华骄奢著称的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和以挥霍无度闻名的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亚?安托瓦内特两人的影响。在这两位女性的影响下,洛可可服饰得以产生和发展,并且在服装历史舞台上永不落幕。 洛可可在服饰方面的表现是通过工业革命带动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而得以实现的。工业革命后纺织业快速发展,从而使服装面料有了更多的选择,花样也更加繁多起来,蕾丝(lace)、花朵(flowers)、蝴蝶结(bow)、缎带(ribbon)、堆褶(puffed up)等装饰艺术大量运用到女装和男装设计中。这种花样繁多的装饰物在服饰上的大量运用就是洛可可时期典型的服饰特点。其装饰效果突出了女性的妩媚、娇柔和男性的细腻、精致。至此,大量装饰物的使用表现出以男性特征为主的巴洛克风格时期到以女性特征为主的洛可可风格时期的转变。同时,服饰的奢华和精致表现出了洛可可时期服饰的文化特征。另外,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思想的开化都对洛可可时期的文化发展起到影响和促进的作用。 洛可可服饰整体造型的特点:18 世纪中后期以后,洛可可

女装造型上最醒目的特征是由裙撑托起的向两侧突出膨大的臀部,腰部以下呈长方形;由紧身胸衣将躯干在腰部以上束裹成平挺的圆锥体,正视呈倒三角形,有丰富装饰的肚兜强化了倒三角型的轮廓。这种视觉上像圆弧形穹顶一样的整体造型就是洛可可时期人们相互追捧的夸张的造型。蓬巴杜夫人是洛可可女装最华丽的代表。其服装特别注重额外的装饰,以无数花边、缎带花结、人造花饰物和繁琐复杂的褶皱缀满全身,内裙和外裙上、下都装饰着弯弯曲曲的飞边、蕾丝,整个服装上上下下如花似锦,美丽富贵。 在具体局部造型上,洛可可服饰也有其典型的特点。比如以蓬帕杜夫人命名的蓬帕杜领口样式,它是一种设计为宽而低的领口,呈倒梯型,领口部位开口较宽,并且很低,可以坦露四分之一的胸部,而接近肩部的上领口较窄,这样的造型足以和宽而弯曲的宫廷服装领口相媲美。这种倒梯形领口款式造型与室内装饰中窗帘的自然下垂样式很相似。不难看出二者在造型上是相互呼应的。这一样式产生了洛可可服饰在总体上以不对称为主而局部对称的效果。 洛可可风格在法国持续了整整一个多世纪,波及整个欧洲大陆。洛可可艺术所具有的形式美的观念与装饰美术手法,至今仍给予艺术创造以启示。 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时装流行大潮中,这种具有夸张的装饰个性并带有浪漫感觉的古典题材不断地为时装界所瞩目。如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说课稿

第8课百家争鸣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中国以及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宝贵的历史遗书和精神财富.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平民有了学习的机会,学术思想得以勃兴,政治方面,各诸侯国相争,为争霸中原礼遇人才,经济方面,出现了繁荣景象,交通日益发达,有利于学术交流,社会方面,出现了一个言论自由,讲学之风盛行的景象,所有这些背景孕育出春秋战国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从而出现了思想上,文化上的繁荣局面,——“百家争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的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 3.学习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在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中国历史,除了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外,我们还要学思想史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思想界曾经有三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是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为明朝时期。这三个时期对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期——春秋战国时期,了解思想的百家争鸣 二、新授 老子 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边阅读边标画有关于老子的相关知识。 2.阅读后:请你介绍一下老子 (1)生平 (2)思想主张 (3)著作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阅读后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孔子的生平。 2.再次快速阅览教材,思考:老子政治上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