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耳毒性的常用药物!

具有耳毒性的常用药物!
具有耳毒性的常用药物!

具有耳毒性的常用药物!

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

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

1利尿药主要包括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因依他尼酸有较强的耳源性毒性,目前临床上已较少用。可产生与剂量依赖的、可逆的耳毒性,往往在使用较大剂量时才发生耳损害。引起耳毒性损害的机制:1.静脉使用呋塞米,可使耳蜗侧壁血流量减少而引起血管纹缺血缺氧。2.呋塞米可抑制蜗管内组织的主动离子运输,是耳蜗电位下降,同时影响毛细胞的功能导致听神经动作电位振幅改变。3.该类药物通过对血管纹膜的物理及(或)化学效应,可降低边缘细胞紧密连接的严密度,导致钠离子和水分从淋巴液及(或)血浆自细胞旁系溢入内淋巴。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包括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小诺霉素、大观霉素等。本类药物的一般急性耳毒性是可逆的,但慢性损伤大多不可逆。新霉素最易引起耳蜗毒性,甚至在口服或局部用药中也有耳毒性;链霉素具有较强的前庭毒性;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则耳蜗毒性较强。听力损害通常是双侧对称性,而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诱发的听力损害可以是单侧的。3万古霉素可产生剂量依赖的耳鸣,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在大剂量、长时间、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时尤易

发生。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袢利尿药、水杨酸盐、顺铂等药物合用,耳毒性增强。4红霉素能产生剂量依赖的、可逆的双侧听力损害,通常伴有耳鸣,剂量低于2g/d,是安全的,超过4g/d可产生耳毒性,通常在治疗4-8d出现,一般停药后1-3天可恢复,2周后可完全消失。大量静脉注射,肝和肾功能不好、高龄等是增加红霉素诱发耳毒性的危险因素。5四环素类抗生素多西环素和米诺霉素可致耳鸣,米诺霉素还具有前庭毒性。常发生于口服治疗1-3天,停止治疗后2-3天症状可缓解。与利尿药合用时,能明显增加四环素的耳毒性。6水杨酸盐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水杨酸盐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赖氨匹林等。可产生剂量依赖的、可逆转的耳毒性。耳鸣通常伴随或发生于听力损害之前,听力损害是典型的双侧。停药后几天内听力可恢复。NSAIDs诱发耳毒性的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内耳及第八颅神经的生化、电生理变化、降低耳蜗血流量,导致组织缺血,改变感觉细胞功能是主要因素。较高血清药物浓度是耳毒性形成的主要因素,高龄、血白蛋白减少或尿毒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7抗疟药抗疟药奎宁、氯喹和乙酰嘧啶等都有耳毒性。抗疟药长期大量应用可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奎宁和氯喹皆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耳聋,妊娠早期危害更著,孕妇禁用。8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等药物可直接经圆窗膜透入内耳而产生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 Na+通道、递质释放以及膜表面的电荷改变有关。9细胞毒

药物这类药物有顺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氮芥、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等。顺铂可产生较高发病率的不可逆的耳毒性及短暂或持久的耳鸣。下列因素将增加其严重性:大剂量静脉快速注射产生较高的血清药物浓度;多次注射产生较高的累积剂量;儿童、肾功能不全及内耳损伤的患者;与其他耳毒性药物或抗癌药物共同治疗。环磷酰胺可引起持久性耳聋;甲氨蝶呤则具有耳蜗、前庭毒性;氮芥可引引起耳蜗听觉感受器毛细胞的机构破坏。细胞毒物耳中毒机制:1.药物内耳蓄积及其直接作用;

2.抑制核酸代谢;

3.影响内耳代谢;

4.影响内耳淋巴液内环境;

5.血清电解质改变。

提示

1.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关键是合理使用上述耳毒性药物。有用药致聋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2.应用耳聋性药物时要保护内耳,同时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钙或抗过敏药,对内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避免联合或连续应用多种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利尿剂同用,或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用,耳聋性作用明显增加,需联合用药时应掌握其指征。

4.患者应用耳毒性药物时,应警惕中毒的早期症状,如出现高音调耳鸣、耳胀、耳聋、眩晕、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停药。

提防!耳毒性药物

提防!耳毒性药物 *导读:专家指出,母亲孕期感染病毒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在新生儿耳聋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专家提醒:要想孩子拥有正常的听力,孕妇应加强孕期、围产期的保健,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 母亲孕期流感生下耳聋宝宝 4岁的小磊(化名)家住东莞,他出生后不久就被发现双耳失聪,父母为弥补这个遗憾,今年又生下了女儿小冰(化名)。谁料在新生儿筛查中发现,小冰也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对此,小磊、小冰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父母双方都没有耳聋的家族遗传史、产前检查也一切正常,为什么会连生两个聋儿? 详细了解孩子们的母亲怀孕期间身体情况后,指出了哥哥小磊患先天性耳聋的最大可能的“元凶”是流感病毒。原来,小磊妈妈在头一次怀孕早期,就因身体抵抗力差,患上了流感,虽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但流感病毒还是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妨碍其内耳器官的正常发育;而在生女儿小冰时,母亲的羊水中度混浊,导致胎儿缺氧,从而很可能损害胎儿的耳蜗,导致耳聋。 “像小磊兄妹这样,因为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感染或生产过程中遇损害而导致孩子先天性耳聋的情况,临床为数不少。”王希军教授说。 孕期要避服耳毒性药物

母亲感染病毒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在新生儿耳聋中占据了很大比例。“怀孕前三个月是胎儿器官形成最为关键的时候,也是听觉螺旋器发育的关键期。这期间,孕妇感染了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都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如果母亲在孕早期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妨碍内耳感觉上皮正常发育,也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此外,怀孕期的各种中毒性疾病、糖尿病、肾炎等,腹部X 线照射、长时间的深度麻醉和各种毒性物质均可影响胎儿内耳听神经的发育,从而引起先天性耳聋。 专家建议,孕妇一定要加强孕期和围产期保健,避免病毒感染,防止各种有毒物质的侵害,而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均衡等都有利于预防产期损伤造成的先天性耳聋的发生。 产前诊断范围不应局限于染色体疾病诊断,有家族耳聋史夫妇的胎儿都应做耳聋基因产前诊断。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日期: ?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青霉素类 1 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或全身大剂量应用时易发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肌痉挛;抽搐;脑反射增强;昏迷;偶有精神病发作。 2 变态反应居首位。各种反应过敏性休克,哮喘,血清型反应,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部浸润及过敏性血管炎致颅内压增高较罕见。 ?3赫氏反应 ? 4 二重感染? (二)头孢类 1 过敏反应常见表现。?? 2 胃肠道反应 ? 3 菌群失调与二重感染,第二;第三代为甚。 ? 4 肝毒性多数剂量应用可致转胺酶升高。 5 造血系统偶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6 肾损害以头孢噻啶的肾损害较为显著。偶可致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苷类合用可增加肾损害. ? 7 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类均可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的功能,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 8双硫醒样反应。 (三)氨基糖苷类?1耳毒性前庭功能失调,按损害大小排序:卡那霉素>链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目前实验证实奈替米星的耳毒性最小。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发生机制:内耳淋巴液中因为浓度过高,致使毛细胞受损害,先影响高频听力,逐渐导致全聋。?? 2肾毒性主要损害近端身曲管。常用剂量时其毒性大小:卡那霉素和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机制:因为与肾组织亲和力较高,选择性的积聚于身皮质和髓质,特别是肾皮质。? 3 神经几肌肉阻滞作用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呼吸哀竭。可用钙剂和新斯的明对抗,以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多见,其他也不除外,患者肌无力或与肌松药联合用更易发生。 ? 4 其他过敏反应,血象变化,(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酶增高;面部及四肢肌肉麻木,周围神经类,视力模糊,脂肪性腹泻,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四)四环素类 ? 1 消化道反应除一般症状外,可发生食管溃疡。 2 肝损害长期口服或较大剂量静滴时可引起肝损害。??3肾损害正常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耳毒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耳毒性药物的临床应用 胡仪吉 一、背景材料 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1770万,其中聋哑儿有600万,7岁以下的聋儿可达80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 为有效开展聋儿康复和预防工作,1988年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系统实施。 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规定了30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标准,指导医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减少和避免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 1999年2月29日,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十部门根据政协委员在政协第九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认真进行调查论证,决定确立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2000年3月3日第1次全国爱耳日的主题:“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二、总论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是由微生物产生或经半合成制取的一类由氨基糖(或中性糖)与氨基环醇的苷键相结合易溶于水的碱性抗生素。 按照其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链霉素(S treptomyces)产生的抗生素(其药物名词结尾用mycin):(1)链霉素类:包括链霉素与双氢链霉素(后者已停用);(2)新霉素类:包括新霉素、巴龙霉素、利维霉素(里比霉素);(3)卡那霉素类:包括卡那霉素、卡那霉素B、妥布霉素;以及半合品双去氧卡那霉素(地贝卡星)和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4)核糖霉素(即威他霉素) 2.由小单孢菌(Microm onosporae)产生的抗生素(其药物名词结尾用micin)包括:(1)庆大霉素;(2)西梭霉素(西索米星)以及半合成品奈替霉素(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3)小诺霉素(沙加霉素)等。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1.水溶性好,性质稳定。 2.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均具良好抗菌活性,某些药物对结核分支杆菌及其他分支杆菌属亦有作用。 3.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 4.细菌对不同品种之间有部分或完全性交叉耐药。 5.血清蛋白结合率低,大多低于10%。 6.胃肠道吸收差,肌注后大部分经肾脏以原型排出。 7.具有不同程度肾毒性和耳毒性(包括前庭功能损害或听力损害)并可有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 四、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 其抗菌作用是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1.起始阶段,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选择性地与30s亚基上靶蛋白结合(如P10),使mRNA上的密码错译,导致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 3.阻碍终止因子(R)与核蛋白体A位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蛋白体的解离,最终造成菌体内核蛋白体的耗竭。 4.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体表面造成胞膜缺损使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酶等重要物质外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所以,氨基糖苷类又有杀菌药特点,但它对静止期细菌有较强作用,与β2内酰胺类区别。 五、常见氨基糖苷类的药代动力学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指标[1] 抗生素IM.血药浓度 达峰时间(h) t1/2(h) 正常无尿 24h尿 排出(%) 蛋白结合率 (%) 链霉素0.5~1.5 2.0~3.050~1108035庆大霉素0.75~1.0 1.7~2.348~7270~80<10妥布霉素0.33~0.75 2.0~2.856~6080~90<10卡那霉素0.75~1.0 2.1~2.460~9084~900丁胺卡那霉素0.75~2.0 2.2~2.556~15081~98 4.0西梭霉素0.75~1.0 2.0~2.335~3785~870奈替霉素0.5~1.0 2.233 80~90<10 注:6~22d的新生儿半衰期(t1/2)可长达6h,而在早产婴儿由于肾发育不完善,其半衰期可延长至18h。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常有1~3h或更长的抗生素后效应(P ost2antibiotic effect)。 作者单位: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青霉素类 1 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或全身大剂量应用时易发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肌痉挛;抽搐;脑反射增强;昏迷;偶有精神病发作。 2 变态反应居首位。各种反应过敏性休克,哮喘,血清型反应,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部浸润及过敏性血管炎致颅内压增高较罕见。 3 赫氏反应 4 二重感染 (二)头孢类 1 过敏反应常见表现。 2 胃肠道反应 3 菌群失调与二重感染,第二;第三代为甚。 4 肝毒性多数剂量应用可致转胺酶升高。 5 造血系统偶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6 肾损害以头孢噻啶的肾损害较为显著。偶可致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苷类合用可增加肾损害. 7 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类均可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的功能,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 8 双硫醒样反应。 (三)氨基糖苷类 1 耳毒性前庭功能失调,按损害大小排序:卡那霉素>链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目前实验证实奈替米星的耳毒性最小。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发生机制:内耳淋巴液中因为浓度过高,致使毛细胞受损害,先影响高频听力,逐渐导致全聋。 2 肾毒性主要损害近端身曲管。常用剂量时其毒性大小:卡那霉素和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机制:因为与肾组织亲和力较高,选择性的积聚于身皮质和髓质,特别是肾皮质。 3 神经几肌肉阻滞作用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呼吸哀竭。可用钙剂和新斯的明对抗,以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多见,其他也不除外,患者肌无力或与肌松药联合用更易发生。 4 其他过敏反应,血象变化,(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酶增高;面部及四肢肌肉麻木,周围神经类,视力模糊,脂肪性腹泻,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四)四环素类 1 消化道反应除一般症状外,可发生食管溃疡。 2 肝损害长期口服或较大剂量静滴时可引起肝损害。 3 肾损害正常应用无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易发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4 可沉积牙齿引起牙齿黄染可通过胎盘和乳汁,影响婴儿骨发育,孕妇授乳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 5 局部刺激症状 6 二重感染 7 过敏反应可诱发红斑狼疮或狼疮细胞阳性和一般过敏反应。 8 可生成差向四环素,服用后产生范康尼氏综和症,表现:恶心;呕吐,蛋白尿;糖尿和氨基酸尿;产生肾小管性酸中毒。 9 神经系统损害少见,偶可致良性颅内压升高。 (五)氯霉素 1 再生障碍性贫血难逆转,但少见。 2 红细胞生长抑制较多见,与剂量,疗程有关;周围血象是明显贫血,伴有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3 白血病儿童或5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见。 4 灰缨综合征:早产儿及新生儿中采用大剂量后引起的全身循环哀竭。 5 视神经炎症甚至失明,长期大剂量用可发生,可引起听力障碍,共济失调,

论氨基糖苷类的药毒性

论氨基糖苷类的药毒性 据央视国际《每周质量报告》披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在聋哑儿童的比例中达到百分之三四十。1990年我国有聋哑儿童就已达1 8万人,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中毒性耳聋的患儿超过 1 0 万人,每年还以2万~4万人的速度递增。能造成中毒性耳聋应用最广、最普遍的药物,莫过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等几个品种。 氨基糖苷类药物属古老抗生素之一,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却有严重的耳毒性。氨基糖苷类药物致耳聋的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的包括:母亲在妊娠期接受氨基甙类抗生素的治疗,药物通过胎盘的血循环导致胎儿听神经中毒,从而影响听力。后天性的为服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中毒,氨基甙类抗生素除链霉素主要累及前庭部分外,其他的常累及耳蜗部分,同时这些药物损害人的第八对脑神经即听神经。中毒症状有眩晕、平失调、耳鸣、耳聋等。耳聋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并逐渐加重,早期对低频影响不大,晚期可出现全频听力丧失即全聋,。耳毒性药物中毒途径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体腔或椎管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中耳滴药等。 而造成这么多受害儿童,社会很多方面都有责任。首先是认识不足,有些医务工作者,对这一问题引起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基层卫生所面向广大农村患者,缺医少药,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较差,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少,医药知识无法更新或提高,始终停留在某一有限水平,不了解此类药物有严重的耳毒性。其次是侥幸心理,个别医务工作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只是极个别过敏体质者,对绝大多数没有损害或损害较小。如果发现,立即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就行了。三是医生麻痹大意,个别医务工作者麻痹大意,没有认真询问过敏史或追问家族史就冒然用药。四是患者经济状况,农村患者经济状况多数不宽裕,象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这些价廉的抗菌药物,颇受欢迎,个别基层医务工作者用药把关不严,迎合患者求便宜心理。 举例说,某患儿因呕吐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胃炎。医生开处方为: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次4万u,每日次,连用3天。用药后出现步态不稳、烦躁不安、不会发音等症状,听力检查结果为双耳中度听力异常,后经检查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重度,双侧)。庆大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引起严重、不可逆的耳毒性,庆大霉素中毒途径很多,其中口服是中毒的一个途径,中毒的程度与患者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年龄等相关,6岁以下儿童、孕妇和6岁以上老人为易感人群。患儿口服庆大霉素后即有步态不稳、对声源反应迟钝,表明可能出现前庭受损,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为重度感音神经性双侧耳聋,此表现符合耳聋性抗生索中毒的特征。这是使用氨基糖苷类造成严重性耳聋的具体事例,也是一个深刻教训,本来可以避免,却因为医生、家长、社会各方面的的不重视酿成悲剧。 为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做出努力。1999年5月卫生部医政司专门颁布了《常用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规定了30种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标准,以指导临床医师正确、规范地使用耳毒性药物,尽量地减少、避免听力语言残疾的发生。《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要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前应询问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要避免高日剂量和高总量,连续用药不要超过2周。用药过程中务必要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听力、前庭功能、早期反应,出现耳肾毒性的迹象立即停药。患者为婴幼儿时,

具有耳毒性的常用药物!

具有耳毒性的常用药物! 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 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 1利尿药主要包括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因依他尼酸有较强的耳源性毒性,目前临床上已较少用。可产生与剂量依赖的、可逆的耳毒性,往往在使用较大剂量时才发生耳损害。引起耳毒性损害的机制:1.静脉使用呋塞米,可使耳蜗侧壁血流量减少而引起血管纹缺血缺氧。2.呋塞米可抑制蜗管内组织的主动离子运输,是耳蜗电位下降,同时影响毛细胞的功能导致听神经动作电位振幅改变。3.该类药物通过对血管纹膜的物理及(或)化学效应,可降低边缘细胞紧密连接的严密度,导致钠离子和水分从淋巴液及(或)血浆自细胞旁系溢入内淋巴。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包括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小诺霉素、大观霉素等。本类药物的一般急性耳毒性是可逆的,但慢性损伤大多不可逆。新霉素最易引起耳蜗毒性,甚至在口服或局部用药中也有耳毒性;链霉素具有较强的前庭毒性;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则耳蜗毒性较强。听力损害通常是双侧对称性,而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诱发的听力损害可以是单侧的。3万古霉素可产生剂量依赖的耳鸣,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在大剂量、长时间、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时尤易

发生。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袢利尿药、水杨酸盐、顺铂等药物合用,耳毒性增强。4红霉素能产生剂量依赖的、可逆的双侧听力损害,通常伴有耳鸣,剂量低于2g/d,是安全的,超过4g/d可产生耳毒性,通常在治疗4-8d出现,一般停药后1-3天可恢复,2周后可完全消失。大量静脉注射,肝和肾功能不好、高龄等是增加红霉素诱发耳毒性的危险因素。5四环素类抗生素多西环素和米诺霉素可致耳鸣,米诺霉素还具有前庭毒性。常发生于口服治疗1-3天,停止治疗后2-3天症状可缓解。与利尿药合用时,能明显增加四环素的耳毒性。6水杨酸盐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水杨酸盐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水杨酸钠、赖氨匹林等。可产生剂量依赖的、可逆转的耳毒性。耳鸣通常伴随或发生于听力损害之前,听力损害是典型的双侧。停药后几天内听力可恢复。NSAIDs诱发耳毒性的机制是多因素的,包括内耳及第八颅神经的生化、电生理变化、降低耳蜗血流量,导致组织缺血,改变感觉细胞功能是主要因素。较高血清药物浓度是耳毒性形成的主要因素,高龄、血白蛋白减少或尿毒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7抗疟药抗疟药奎宁、氯喹和乙酰嘧啶等都有耳毒性。抗疟药长期大量应用可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奎宁和氯喹皆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耳聋,妊娠早期危害更著,孕妇禁用。8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等药物可直接经圆窗膜透入内耳而产生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 Na+通道、递质释放以及膜表面的电荷改变有关。9细胞毒

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耳毒性药物概论 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等的一类药物。 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药物内耳中毒的临床特点] (一)中毒途径: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药等途径,均可对内耳产生毒副作用,孕妇使用该药可经胎盘损害胎儿的听力。 (二)听力损害的特点:早期为明显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即对4000~8000Hz听力损失,但对低频(语言频率)即125~4000Hz影响不大;自用药到出现耳聋需要一段时间,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听力损失在用药停止一段时间后发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晚期表现为全频程的听力丧失甚至全聋。 (三)前庭受损的特点: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步态不稳等,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功能低下或丧失,经前庭功能代偿后可逐渐恢复平衡,也有长期不能恢复者。 (四)个体差异:有些病人往往有家族倾向和个体差异,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即使小剂量、短疗程、正常用药途径,也可能出现早期或严重的耳中毒反应。 (五)年龄差异: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药物性耳中毒。 (六)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该类药物;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因为内耳较脆弱,可加重药物的损害。 [用药前注意事项]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选用。 (二)仔细询问家族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中发生过同类药物中毒者,中毒的可能性比一般人大得多;有过敏史者禁用;既往使用耳毒性药物者,应注意防止蓄积中毒。 (三)6岁以下儿童、孕妇和65岁以上老人慎用。 (四)注意耳毒性危险因素: 1、高日剂量和数量。 2、长期治疗超过2周。 3、血药浓度升高。 4、发热、脱水和败血症时,血药浓度增高。 5、肾功能不全,使药物蓄积,加重其耳毒性副作用的发生。 6、老年人。 7、与其他耳毒性药物联用。 8、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

慎用耳毒性药物

慎用耳毒性药物 —浅谈安全用药 杨东莲(山东科技大学校医院,泰安271019)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慎用耳毒性药物的重要性,再一次提醒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此问题,并且在文章中对临床上最常应用的、和最容易引起耳毒性的、尤其是引起6岁以内小儿耳聋的耳毒性抗生素(主要指氨基糖苷类和乳糖酸红霉素等)和解热镇痛抗炎药,如何在临床上安全使用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依此作为对残疾人事业的坚决支持。 [关键词] 耳毒性药物,耳毒性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耳聋,安全用药 听力语言残疾是我国主要的残疾之一,而造成听力语言残疾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地使用各种耳毒性药物。现在中国听力语言残疾人高达2000多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80万。而且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意外事故等每年增加新生聋儿约3万人。但因药物中毒引发的耳聋高居榜首。1994年1—12月,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与西京医院,曾对540名1—15岁的门诊聋儿进行临床分析,发现378例为药物性致聋,占患者总数的70%。来自上海市聋哑学校的调查资料表明,在1169名学生中,有948名是因滥用耳毒性抗生素致聋的,抗生素占到81%。造成后天药物性耳聋的患者逐年都在大量增加。2000年中国残联、国家卫生部等十部委把每年的3月3日定为“全国爱耳日”。2000年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下发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国家和政府都已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但至今临床上还时常发现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写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唤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并且把有关如何“慎用耳毒性药物”方面的知识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为了不再继续使那些无辜的孩子成为不合理用药的牺牲品;不再使他们有耳听不到声音,有嘴不能说话。希望我们医疗战线的所有同仁共同努力;关于安全用药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共同关注和努力。 在这里首先谈一谈什么叫耳毒性药物: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的一类药物。哪些药物具有耳毒性,下面就常用的一些有耳毒性的药物给大家介绍一下。 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的有耳毒性的抗生素类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妥布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乳糖酸红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中的二甲胺四环素;其他的还有去甲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抗生素。除了抗生素之外,还有耳毒性的抗肿瘤药中的长春新碱、顺铂等;解热镇痛抗炎药中的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即消炎痛);抗疟药中的磷酸氯奎、奎宁、乙胺嘧啶;利尿药中的呋喃苯胺酸(即速尿、又名呋塞米)、利尿酸等。其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一、药物引起内耳中毒的临床特点: 1、中毒途径:药物经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局部创面敷用、体腔或椎管注射、中耳滴药等途径、均可对内耳产生毒副作用,孕妇使用该药可经胎盘损害胎儿的听力。 2、听力损害的特点:早期为明显双耳或单耳高频听力损失,自用药到出现耳聋需要一段时间,且还有明显的延迟作用。听力损失在用药停止一段时间后发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晚期表现为全频程的听力丧失甚至全聋。 3、个体差异:有些病人往往有家族倾向和个体差异,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即使小剂量、短疗程、正常用药途径,也可能出现早期或严重的耳中毒反应。 4、年龄差异: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药物性耳中毒。 5、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该类药物;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因内耳较脆弱,可加重药物的

药学知识:慎用耳毒性药物

药学知识:慎用耳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损害人的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造成人眩晕、耳鸣、耳聋等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利尿药等药物。抗生素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见的耳毒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妥布霉素等。所有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具有损害内耳的副作用。用药注意: 1、不要同时或先后在局部或全身应用两种或更多种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因这样可增加耳毒性。 2、不要将该类药物与其他耳毒性药物(乳糖酸红霉素等)、强利尿药(如呋喃苯胺酸、利尿酸等)、卷曲霉素、顺铂、 去甲万古霉素等联合使用,因这样耳中毒的可能性增加。 3、该类药物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联合使用,抗菌效能可增强,但耳毒性也增强,必须慎重。 4、除链霉素之外,所有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禁用于6岁 以内儿童、孕妇及65岁以上老人。链霉素禁用于新生儿和 早产儿。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竹桃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多数口服,其耳毒性副作用少见,在大环内酯类中只见于乳糖酸红霉素具有耳毒性。

用药注意: 1、肝肾功能不全、50岁以上的患者、孕妇及正在哺乳的妇女慎用。在这些情况下,乳糖酸红霉素可减量使用,用量以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小于2.0g/d。 2、乳糖酸红霉素每日量> 4g,肝肾衰竭患者每日用量> 2g,,疗程> 10~14时,易发生耳中毒。 3、应尽量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又称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较强的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可分为解热镇痛和消炎镇痛药两大类。前者包括解热作用较强的水杨酸类、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等,后者包括消炎作用较强,对炎症性疼痛较为有效的吲哚美辛(消炎痛)、苄达明(炎痛静)、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布洛芬等。1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类药物引起耳毒性作用的原因是由于内耳外淋巴 中起血管舒张作用的前列腺素水平的降低,起血管收缩作用的白三烯水平的提高,以及耳蜗血流减少所致。 用药注意: 1、有过敏史者禁用;哮喘患者慎用。 2、本品易于通过胎盘,可在乳汁中排泄,孕、产妇应慎用。 3、小儿、老年患者服用易出现毒性反应,尤其是脱水患者 应减量服用。 4、每日用量超过2.7g或血药浓度超过200vg/ml可导致水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哪些

a) 杨酸盐- 阿斯匹林和包含阿斯匹林的药物产品; ? 毒效通常在平均每天6-8粒药丸的服用量后出现; ? 毒效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便消失。 b) 非类固醇消炎类药物(NSAIDS):Advil, Aleve, Anaprox, Clinoril, Feldene, Indocin(氯苯酰甲氧基甲基吲哚乙酸), Lodine, Motrin, Nalfon, Naprosyn, Nuprin, Poradol, ? 毒效通常在平均每天6-8粒药丸的服用量后出现; ? 毒效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便消失。 c) 抗生素-氨基甘油配糖类抗生素,红霉素, 万古霉素 ? 氨基甘油配糖类抗生素- 链霉素、卡拉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托普霉素,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即:抗菌素BBK8)、内醍尔霉素 在病人有生命危险时而需做静脉注射时,这些药物是具有耳毒性的。通常会对病人的血液水平做监控以免受到耳毒性的侵袭。 l 红霉素- 红霉素(抗生素)里的EES ,Eryc ,E-霉素,Ilosone ,Pediazole 和红霉素新的变种抗生素-- Biaxin,Zithromax 红霉素当在每24小时2-4 克的静脉药量滴注的时候会产生耳毒性。尤其是患者有肾脏方面的疾患时毒性更大. 平常的红霉素平均每24小时的口服药量不足以造成耳毒性. 目前并没有关于红霉素的新型延伸药物在口服剂量和较低剂量的静脉注射时会导致耳毒性的重要记载。 l 万古霉素-万霉素: 这种抗生素的使用方式类似于抗生素,也就是说对有生命危险的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使用万古霉素时也许会发生耳毒性反应。而万古霉素通常和抗生素一起使用,这就增加了耳毒性耳聋发生的可能性。 d) 利尿剂- Lasix ,Edecrin,Bumex 当这些药物被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或者急性高血压而座静脉注射的时候,它们是具有耳毒性的。 但是鲜有这些药物在治疗慢性肾病而被病人高剂量口服时产生耳毒性的相关报告。 e) 化疗药剂- Cisplatin, Nitrogen Mustard(氮芥末), Vincristine 当作为癌症的治疗药物时,这些化疗药剂是耳毒性的。但能藉由维持血液中的药物水平和实施持续性听力敏度图而使耳毒性危害减到最少。但如果癌症患者同时服用了抗生素或者利尿剂那么耳毒性危害将会增加。奎宁-Aralen,Atabrine(为疟疾的治疗),Legatrin,Q- Vel 肌肉放松(为夜晚抽筋的治疗) 奎宁带来的耳毒性类似于阿司匹林,而且毒效通常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毒性会在停止服用药物后消失。

耳毒性药物

1、有耳毒性的药物有哪些呢? 氨基糖甙类抗素 如庆大霉、卡那雷素、新霉素、链霉素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约占近年发生耳聋病人的1/3左右。这些药物不仅全身应用有耳毒性,中耳局部使用对内耳也有毒性。 利尿药 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这些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多是双侧对称性,常常伴有耳鸣。 抗肿瘤药 有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可损伤内耳毛细胞,所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 解热镇痛药 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是可逆的,但也可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另外,镇静催眠类药物如苯巴比妥等,重金属制剂如砷、铅、汞剂等,避孕类如萘普生等也都可以致聋。 2、具体的说耳毒性药物有哪些 a) 杨酸盐- 阿斯匹林和包含阿斯匹林的药物产品; ? 毒效通常在平均每天6-8粒药丸的服用量后出现; ? 毒效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便消失。 b) 非类固醇消炎类药物(NSAIDS):Advil, Aleve, Anaprox, Clinoril, Feldene, Indocin(氯苯酰甲氧基甲基吲哚乙酸), Lodine, Motrin, Nalfon, Naprosyn, Nuprin, Poradol, ? 毒效通常在平均每天6-8粒药丸的服用量后出现; ? 毒效是可逆的,一经药物治疗被停止便消失。 c) 抗生素 -氨基甘油配糖类抗生素,红霉素 , 万古霉素 ? 氨基甘油配糖类抗生素- 链霉素、卡拉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托普霉素,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即:抗菌素BBK8)、内醍尔霉素 在病人有生命危险时而需做静脉注射时,这些药物是具有耳毒性的。通常会对病人的血液水平做监控以免受到耳毒性的侵袭。 l 红霉素- 红霉素(抗生素)里的EES ,Eryc ,E-霉素,Ilosone ,Pediazole 和红霉素新的变种抗生素-- Biaxin,Zithromax 红霉素当在每24小时2-4 克的静脉药量滴注的时候会产生耳毒性。尤其是患者有肾脏方面的疾患时毒性更大. 平常的红霉素平均每24小时的口服药量不足以造成耳毒性. 目前并没有关于红霉素的新型延伸药物在口服剂量和较低剂量的静脉注射时会导致耳毒性的重要记载。 l 万古霉素-万霉素: 这种抗生素的使用方式类似于抗生素,也就是说对有生命危险的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使用万古霉素时也许会发生耳毒性反应。而万古霉素通常和抗生素一起使用,这就增加了耳毒性耳聋发生的可能性。 d) 利尿剂 - Lasix ,Edecrin,Bumex 当这些药物被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或者急性高血压而座静脉注射的时候,它们是具有耳毒性的。

耳病怎样用药

耳病怎样用药[医药经济报----2008-03-03]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有两大功能,一是听觉功能,二是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为耳病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应该注意什么—— 外耳道炎(局部用清洁、收敛、干燥药全身用抗感染、抗过敏药) 【案例】 苏小姐因经常挖耳屎,1周前出现耳灼热感、刺痒、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她自我诊断为“中耳炎”,用新霉素滴耳液滴耳1周未见效,且出现稀薄分泌物,后转为脓性,故到某药店咨药师。药师经询问病史尤其是用药史后,认为她患的是急性外耳道炎,且用药不当,故建议她用2%龙胆紫溶液局部涂抹,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扑尔敏片、强的松片。 经上述治疗1天后苏小姐症状缓解;3天后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提示】 外耳道炎是外耳皮肤的急性炎症;病因有不洁挖耳、污水入耳、慢性中耳炎分泌物浸渍、滥用滴耳药等,或由局部异物致敏所致。临床表现:急性期有耳灼热感、刺痒、耳痛、听力下降、出现分泌物(初为稀薄桨液,后为脓液);慢性期上述症状减轻,但受刺激可加重。耳部检查:急性期外耳道软组织充血,有多量桨液或脓性分泌物,并有潮红、脱皮;慢性期皮肤增厚、脱屑;触压耳屏、牵引耳廓有轻痛;周围淋巴结肿大触痛。 【用药参考】 1、局部用药:用2%龙胆紫溶液、5%~10%硝酸银溶液涂抹,也可用13%醋酸铝液纱布条塞入耳内,每天2次滴醋酸铝溶液于纱布条上湿敷,每24小时更换1次。慢性期有脱屑时可用 2.5%氯基汞软膏、10%鱼石脂甘油纱布条塞入,或用5%~10%硝酸银溶液涂布。 2、全身用药:有感染症状可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如百炎净),必要时到医院注射给药;局部有过敏症状可加用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和抗组织胺类药(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以增强疗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局部用止痛、消炎药全身用抗感染药) 【案例】 朱先生不久前冬泳耳朵进水,出现耳痛、耳鸣、耳流脓、听力下降症状。他自我诊断为“耳朵感染”,自服头孢氨苄胶囊5天未见效,并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大便秘结等症状,故到某社区医院就诊。 医生经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给予2%石碳酸甘油滴耳,以及青霉素、庆大霉素静脉点滴,并请中医会诊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煎服。治疗4天后症状缓解,7天后症状消失。巩固治疗14天,上述症状未见复发。 【提示】

耳鸣的分类

耳鸣的分类 一、何谓耳鸣? 耳鸣是在没有外源性的声或电刺激情况下的一种声音感觉,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耳鸣的声音可以各种各样,如风吹、雷鸣、铃声、轰轰声、吱吱声、蚊虫声,等等。耳鸣可突然发生,亦可逐渐加重,常常持续不断,有时也以脉冲式或断断续续的方式出现;不同的耳鸣声可单独出现,或几种声音同时存在,或随时间而有所变化;可以是单侧耳鸣,亦可双侧耳鸣,甚至整个头部鸣响,此时亦称脑鸣或颅鸣。耳鸣主要感觉耳内鸣响或颅内鸣响,亦可以感觉为头部外面鸣响。 二、耳鸣的分类有哪些? 西医对耳鸣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但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与标准,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根据病与症分为两类 1、原发性耳鸣:主要是指原因不明,非因器质性疾病所致,以耳鸣为突出症状,或伴有失眠、烦躁、焦虑不安、忧郁等,并可因此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情绪、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疾病,极严重者可能导致自杀。 2、继发性耳鸣:主要是指有明确的原因或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耳鸣症状。 (二)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类 根据耳鸣的临床表现,分为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他觉性)耳鸣,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1、主观性耳鸣:也称自觉性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和电(磁)刺激源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感觉,有时也称颅鸣。 2、客观性耳鸣:也称他觉性耳鸣,是指不但患者自己能听到耳周或颅内有响声而且其他人也能听到,并在耳周或颅内有发声源。 (三)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两类 临床上,对耳鸣一般按此分类。 1、耳源性耳鸣:包括①传导性耳鸣(外耳性、中耳性病变引起)、②感音神经性耳鸣(包括耳蜗病变、听神经病变、中枢病变);③混合性耳鸣(耳的传导与感音部分均可能存在病变所致)。 2、非耳源性耳鸣:主要有血管性耳鸣、肌源性与呼吸源性耳鸣。 (1)血管性耳鸣:属于客观性耳鸣或他觉性耳鸣,是指由于血管病变引起的耳鸣。发生于脑部或颈部的血管病变如颈静脉球体瘤、颈动脉体瘤、血管瘤、动静脉痿、血管畸形等病变时,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响声与脉搏一致;检查者在外耳道、颞部、眶部、耳后或颈部用听诊器可闻及与脉管搏动同步的吹风样杂音;有时压迫颈部血管或向对侧转头时耳鸣可减弱或消失。血管性耳鸣时,如果有明显的血管性病变,可根据病变情况,采取解决相应血管病变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是外科治疗方法为主。如果压迫颈部血管耳鸣消失,但又无明显的血管病变时,可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的方法治疗。我国现代中医耳鼻咽喉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教授主张:血瘀证,用柴胡、当归、红花、桃仁、川芎、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 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作者:史宝欣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又直接影响着组织特别是靶器官中有效药物浓度维持的时间,影响了药物的疗效。此外,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药物品种较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相应增高。因此,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老年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老年人机体对药物处置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老年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老年药动学改变的特点为:药代动力学过程降低,绝大多数药物的被动转运吸收不变、主动转运吸收减少,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排泄功能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 (一)药物的吸收 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大多是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效应。因此,胃肠道环境或功能的改变可能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影响老年人胃肠道药物吸收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⒈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pH升高 老年人胃粘膜萎缩,胃壁细胞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升高,可影响药物离子化程度,如弱酸性药物乙酰水杨酸在正常胃酸情况下,在胃内不易解离,吸收良好;当胃酸缺乏时,其离子化程度增大,使药物在胃中吸收减少,影响药效。 ⒉胃排空速度减慢

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耳聋及其防治模拟考试.doc

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耳聋及其防治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lE.大剂量类固醇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单项选择题 高压氧对哪项耳聋无辅助治疗作用( )。A.老年性聋 B.药物性聋 C.突发性聋 D.创伤性聋 E.噪音性聋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突发性聋的听力急剧下降多发生在( )。A.1天内 B.2天内 C.3天内 D.4天内 E.5天内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变部位不包括( )。A.螺旋器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B.血管纹 C.听神经 D.螺旋神经节 E.镫骨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单项选择题 由于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称为()。A.获得性先天性遗传性聋 B.先天性遗传性聋 C.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 D.非遗传性获得性聋 E.非遗传性先天性聋 本题答案:E 本题解析: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指由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病毒感染、产伤和核黄疸症为其发生的主要病因,母亲患梅毒、艾滋病或在妊娠期应用耳毒性药物等亦可导致胎儿耳聋。非遗传性先天性聋往往为双侧性重度聋或极度聋。 7、单项选择题 对缺铁性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缺乏引起内耳肌动蛋白相对含量减少 B.耳聋与贫血程度显著相关 C.内耳组织含铁酶分布异常,活性降低或消失 D.内耳血管纹萎缩 E.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8、单项选择题 目前认为与感音神经性聋有关的元素代谢障碍是()。A.铜 B.碘 C.铅

2021全国爱耳日英语作文 Ear Care Day

2021全国爱耳日英语作文Ear Care Day 第一篇 20.57 million disabled persons with hearing language in our country, the first of the total for the disabled. Deaf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7, 800000, as a result of drug, genetic, infection, disease, environmental noise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other reasons, new produce more than 30000 each year. Hearing impairment severely affects the people's life, learning and social intercours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eafness, control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the new deaf children, preven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1999, the ministry of health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use of ototoxic drugs commonly used",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of ototoxic drugs. High incidence of deafness, quantity, hazards in China, the reality of prevention work is weak, the ministry of heal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state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the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 the Chinese old age association, the China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nd other 10 BuWeiJu jointly determine: on March 3, as the national ear-care day every year. 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7岁以下聋儿80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产生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我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第二篇 Today is March 3, 20xx, Ear Care Day. We always appeal everyone to try our best to keep healthy. When it comes to health, we usually mean no illness in the main body. There is little chance that people will pay attention to ear when they are talking about health. Without the concern of public, ear protection doesn’t go very well.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our country having ear problem, because of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Drugs, genetic, infection, disease, noise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so on. This problem brings much inconvenience for th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ar Care Day is to appeal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on their ear health. People had better to learn the ways to protect ear and try their best to avoid those things can harm ears. Only people pay their attention on it, there will be less people having hearing problems. Life will be better. 今天是20xx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我们总是呼吁大家尽力保持健康。但是说到健康的时候,我们通常指的是身体上的。在讨论健康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留意到耳朵。没有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