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

摘要

明代是中国历史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段历史时期恰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开端、中国经济开始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开端。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变化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这种变化。

本文第一章笔者回顾了明代货币体系的变迁及明朝政府相应的政策调整。自明朝开国以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和控制国内经济,相继发行了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宝钞纸币,并严禁金银等贵金属在市场上作为交易品流通。其后的几位皇帝基本延续了这一政策,但铜钱面值小又不便携带,宝钞发行不久就因发行量无限扩大而急剧贬值。虽然官方三令五申严禁金银交易,但从民间的反映来看,白银已经成为可以信赖的商品中介物,使用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至正统时,政府的货币政策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调整的程度。政府颁布“米麦折银之令”,即农民交纳赋税时不再缴纳粮食实物,而是将其兑换成白银之后再行缴税。这正是明代中期赋役税收上出现的新变化,后世称之为“金花银”。银禁一开,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白银的流通量也急剧上升,折银之项也由粮食税普及到其他税收项目,如以银代役等等。官员俸禄,军队军饷也开始支付白银,社会上白银的使用程度空前提高,国家财政审计核算皆以白银为基准。延至万历初,张居正主持财政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这又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将繁杂的各税种合而为一,统一征收白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推动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种种外部及内部的因素,考察唐宋元以来白银作为商品和一般等价物的使用历史,以说明白银这种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天然优越性在明代之前已经为统治者和百姓所熟知,但由于当时白银总量的稀少而没有成为大规模普及的货币。之所以白银货币化能在明代如火如荼的展开,而不是在更早的时代,是由于明代时期国内流通的白银总量远远超过了前代。在分析了国内白银生产和海外白银流入的数额之后,发现海外流入的白银(主要是美洲白银和日本白银)构成了中国国内白银流通的最主要部分,即海外巨额白银的流入从根本上推动了明代的白银货币化。与此同时,作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官僚们以及一些有远见的思想家们面对白银货币化的大潮袭来时,出于不同角度和目的的考虑,也提出了对这股大潮或推动或反动的一些观点和见解。

本文对该问题的研究以货币制度史和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考察《明史·食货志》以及《明实录》等相关原始资料,再现明代货币体系发展和白银货币化的实际情况,包括大明宝钞贬值和铜币稀缺的根本原因,明朝政府对赋役制度调整的具体措施等。再将整个过程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大背景下,并结合明朝政府内部的其他决定性因素,本文细致分析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起源、过程与影响,由此试图勾画出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明代社会;货币制度;白银;白银货币化

Abstract

The Ming Dynasty was a turning point of Chinese history,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of society were going to have a deeply transformation. It wa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cientry to modernity,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Glob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monetary system whose core was silver monetization, was a directly response to the transformations of society, and furthermore, it impelled this transformation effectively.

In chapter one ,writer looked back the monetary system of Ming Dynasty to correspond of the policy adjust. Since he had found the nation, Zhu Yuan Zhang published HONG WU copper money and Da Ming Bao Chao notes, and strictly forbade trading gold and silver at the market. Afterward following emperors continued this policy, but the copper money value was cheap and inconvenient to take, also the notes depreciated soonly because of the overflowing publishment. From folks’ reflection, the silver had already became the trust of merchandise, its usage scale was also in gradual extension. While Zheng Tong Dynasty coming, the monetary policy of government became disjointed with social reality. The order of " rice wheat in exchange for silver", namely farmer did not pay the real object for the farm tax and excise tax any longer, but exchanging for silver to pay. This was exactly the new variety of Ming Dynasty service revenue, it was called "Jin Hua Yin".After abandoned the order of silver forbidden, the government finance income increased, silver exchanging made widely available from farm tax to others. Officials' salary, military payroll also paid silver." At the beginning of WAN LI dynasty, Zhang Ju Zheng took charge of finance reform to promoted the Yi Tiao Bian Law, this was another great reform of tax and service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that united complicated tax kinds as one to collect silver. The silver becomes only currency that have a full currency talent.

In chapter two,it would mainly analyze the exteriors and inner factors to push the silver monetization in Ming Dynasty. By the investigation of Tang , Song and Yuan Dynasty, silver as a monetary and superior had already been familiar by ruler and common people. Because the small scarcity of silver totally amount ,it did not became a large-scale and universal currency at that time. Silver monetization could launch in Ming Dynasty, because the period domestic circulate of silver total amount was far above ex-generation. Analyzed local silver production and overseas silver quantity,the silver(mainly America silver and Japanese silver) that discovered overseas constituted local silver circulation. The huge sum of overseas silver pushed the silver monetiz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bureaucrats who had established and performed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some farseeing thinkers faced silver monetization and proceed the consider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 also put forward to some views of agreement or opposition.

This text took the history of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economics as the main theories basis to research the problem. By exploring 《Ming Shi· Shi Huo Zhi》and 《Ming Shi Lu》related original data,it reappeared the actual circumstance that monetar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silver monetiza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reason of Da Ming Bao Chao depreciation and the copper currency sparsity and the service system adjustments. Placed the whole process in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with background, and combine other decisive factors of government inner part, this text delicacy analyzed Ming Dynasty silver monetization of the origins, process and influence, tried to delineate a whole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ng Dynasty.

Key words: Society of Ming Period; Monetary System; the Silver; Silver Monetization

目 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引 言 (1)

第一章、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进程 (3)

一、 大明宝钞的盛衰 (3)

二、 宝钞退出市场,白银货币化兴起的过渡时期 (6)

三、 白银主币地位的确立 (8)

第二章、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动因 (11)

一、唐宋元时期的白银货币化趋势与流通状况 (11)

二、国内白银开采与海外白银的输入 (12)

三、明代货币思想的变化 (13)

第三章、明代白银货币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16)

结 语 (18)

参考文献 (19)

后 记 (22)

引 言

明代,尤其是晚明时期,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产生,城镇市民阶层的出现,无不昭示着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在一潭死水的表象之下其内部发生的巨变。发生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即是白银的货币化和白银货币在中国市场上的广泛流通。白银冲破政府的禁令,由民间的小范围使用扩大到绝大多数交易领域,并逐步取代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和铜钱。另一方面,白银的使用也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可以说,白银问题已经涉及了经济史、社会史等多个领域。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十分具有学术价值的。

早在明清之际,白银问题就已经引起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极大关注,他们的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提出了关于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近代以来,“明代白银货币化”这一命题逐渐为史学界所重视。20世纪30年代国内学者在对明代白银的研究方面,梁方仲先生于1939年发表的两篇文章《明代银矿考》、《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明代银矿考》中,作者考察了有明一代开采银矿的历史及经营的方式,指出中国是一个产银不多的国家,但在海外白银流入之前,国内工商业不甚发达,市场对于银的需要无论在货币上或制造上都比较薄弱,因此本国银的生产在整个供给上也显得比较重要。同时作者依据详细的数据研究了整个明代的银课收入,痛陈明代官办矿业尤其是万历时期肆虐民间的矿监税使对老百姓的盘剥之重。在《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一文中,作者依时间顺序将明代的国际贸易分为两个时期,即“郑和下西洋前后的贡市时期”和“欧人东来以后的海舶贸易时期”。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大量出口和海外白银的流入,为白银的货币化提供了基础。梁方仲先生文章的特点是条理清晰,数据详细。从70、80年代开始,史学界呈现大繁荣景象,货币研究尤其是白银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重视,其中研究最深入、成就最卓越的是全汉升,他对明代太仓银、宋明银价变动尤其是美洲白银输入问题的研究上均有突出的成绩。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Ray Huang)是海外研究明代财政问题的权威人士。他所著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2是其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代表作。在书中,他以《明实录》和《明史食货志》为基础,结合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详细解析了十六世纪明代中国的财政组织、政府的财政问题、税收及财政管理等方面。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白银货币化的问题,但其中的许多观点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时代

1参见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参见黄仁宇(Ray Huang)著,阿风等译《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4)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的东方》(ReOrient :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 si an Age)3一书代表了西方对中国明代白银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思潮。作者在书中坚决的断言:自中古以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国家一直是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力量,而依附于这个体系的落后欧洲国家只能依靠向东方国家输出美洲白银作为平衡贸易的手段。《白银资本》中的观点不可谓不惊世骇俗,但其基本史实和史料分析方面尚有待商榷。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于1984年、1986年分别发表论文《试论明末财政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时代特征》、《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4,文中主要分析了明代实物财政向货币财政的体制转变及其与封建社会结构的矛盾,并提出了“货币白银化”这一与“白银货币化”相对应的概念,就明代一朝的历史来讲,此概念似乎更能说明明代财政体制变化的过程。吴承明在其文《16世纪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5中指出,白银货币化以及海外白银的输入是判断16、17世纪中国经济出现现代化因素的关键条件,但可惜没有深入。万明结合之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连续撰写了数篇文章来分析此命题,如:《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2003)、《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2003)、《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2004)6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程和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其所著诸文中,于基本史实与货币体系变迁方面自是集诸家之长于一身,论述颇多,却对“白银货币化的动因”部分仍有意犹未尽之处,且也未将海外白银的流入与国内货币制度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详加考察,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余地。目前来讲,学界争论的焦点大致有两处:首先,白银货币化的进程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展开的;其次,白银货币化究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明代白银问题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二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多有涉及,但学生坚持认为,首先一定要以《明实录》中的史料为基础,立足于原始材料,才能从中发现问题,增加论文的独创性。其次要更加广泛地涉猎相关的文献专著,以期发现新观点、新材料。最后要注意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既然是做关于经济史的研究,那么就适当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理论,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中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此外,本人还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搜集了更多的资料,来充实论文的写作内容,基本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3参见安德列·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ReOrient :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4参见赵轶峰:《试论明末财政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时代特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4期;《试论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1986年4月

5参见吴承明:《16世纪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吴承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6参见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暨南史学》第二辑2003年第12期;《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4年第2期

第一章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进程

相比较其他朝代,明初货币制度表现出了一种非稳定态和随意性。这从明代国家大规模强制推行纸币,不几时便迅速贬值的史实中可见一斑。而明代日益繁荣的社会经济却急需大量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硬通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7白银货币化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货币政策为了适应社会现实需要而不断调整、修正的必然结果。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观念变化、制度微调的过程。下文将会详细介绍明代自建国以来货币制度与货币种类的变化,以及白银逐渐货币化的历史进程:

一、大明宝钞的盛衰

明太祖朱元璋在创立明王朝之前,曾于元至正二十一年开始铸造铜币,“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8。到洪武元年时,“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曰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重一钱止。各行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而严私铸之禁。洪武四年改铸大中、洪武通宝大钱为小钱”9。铜币(圆形方孔钱)是中国自古以来各种货币中使用历史最悠久的种类之一,朱元璋选择在王朝草创之时推行铜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惯性思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多数人已经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在当时推行铜币是有利于市场稳定和社会安宁的。在这段时期,明政府是以铜钱为法定货币的,但据历史记载,也兼用白银、绵布等物,洪武四年七月,“上以北平、山西馈运之艰,命以白金三十万两,绵布十万匹,就附近郡县易米,以给将士。及辽东军卫乏马,发山东绵布十万匹,贳马给之。”10另外,在户口食盐税中也有收银的情况。洪武三年十二月,殿中侍御史唐铎谓:“福建户口食盐,每引收银十两或钱一万二千,民艰于办纳,请自今以土产物代输为便。”11由此可见,明初的货币系统还是比较混乱的,国家需要一个统一和稳定的货币制度来控制经济。

然而,没过几年,铜币的缺点便逐渐暴露出来,即面值太小,重量大,不便大量携带,“商贾转易,钱重道远,不能多致,颇不便”12,实在不利于大额商品交易,而且原材料铜的供给也遇到了困难13。因此,在国内商品经济逐渐从元末大规模战乱的破坏中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07页

8《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1页

9《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1页

10《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七月乙亥

11《太祖实录》卷59,洪武三年十二月癸酉

12《太祖实录》卷98,洪武八年三月辛酉

13《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是时有司责民出铜,民毁器皿输官,颇以为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2页

恢复过来的时候,又遇到了货币瓶颈。这时,甚至元末的纸钞又死灰复燃,在市场上流通,“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14。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同时也出于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考虑,于是在参考借鉴元代纸币的基础上,他决定颁行名为“大明宝钞”的明代纸币。洪武七年始设宝钞提举司,开始发行纸币前的准备工作。洪武八年“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贯。”“其等凡六:曰一贯、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15但大明宝钞发行以后,即严禁以金银与实物进行交易,“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听”16,官员的俸禄和军队的军饷都发给宝钞。此种单向货币政策,使得大明宝钞在事实上成为了不可兑换的货币,“无本无额有出无入之不兑现钞乃复现于明代”17。

明王朝凭借国家权力,通过财政支出这种单一的渠道,强制将大明宝钞投放到市场流通中,具有很大的政策随意性和强制性。至洪武二十七年,连铜币也被收缴禁用,“上谕户部尚书郁新曰,国家造钞令与铜钱相间兼行使,本以便民,比年以来,民心刁诈,乃以钱钞任意亏折。行使致令钞法不行,甚失立法便民之意,宜令有司悉收其钱归官,依数换钞,不许更用铜钱行使……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毁者,罪之”。18大明宝钞成为市场上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从此明代货币体系进入了“大明宝钞时代”。

但是,由于明代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封建帝王个人的敛财贪欲,使得大明宝钞的发行既没有实物货币作为准备金,又没有对发行量做任何科学的统计和预算,造成了发行不久就失去信用大幅贬值的恶果。货币流通量是要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的,这是货币流通的普遍规律。“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19大明宝钞的过度无节制发行和恶性贬值正是从反面印证了这一规律。洪武二十三年十月朱元璋给户部尚书赵勉的上谕中提到:“今闻两浙市民有以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者”20,距大明宝钞发行仅过十五年,部分地方的钞值已经贬至官方定价的四分之一。洪武二十七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至有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福建、两广、江西诸处大率皆然,由是物价涌贵,而钞法益不行。”21至宣德十年,大明宝钞发行恰已六十年,纸钞对白银的市场比价降至一千贯抵银一两22,已经贬值千倍。“遂为一贯之钞法,值银一两者,而仅折银二、三厘不等”23。

前文曾提到,大明宝钞颁行之后,朱元璋三令五申严禁民间以金银为交易手段,并

14《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2页

15《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2页。另:有明一代,大明宝钞皆采用“洪武”年号

16《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2页

17吴晗:《记大明通行宝钞》,《读史劄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303页

18《太祖实录》卷234,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丙戌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39页

20《太祖实录》卷205,洪武二十三年冬十月戊辰

21《太祖实录》卷234,洪武二十七年八月丙戌

22(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11,《钞》

23(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38《户部》1《钞法》,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5页

为之制定了严厉的刑罚。但金银的流通却并没有因此而中断,甚至明朝政府官方制定的部分税收还要直接征收金银或者以实物折征金银。史载“太祖洪武间令各处官田粮折收纱、绢、金、银、绵、苎布及夏税农丝折绢俱解京库收支”24。又载洪武十八年“令各处鱼课,皆折收金银钱钞”25,洪武十九年三月“诏岁解税课钱钞,有道里险远难致者,许易金银以进”。同年五月,“诏户部以今年秋粮及在仓所储,通会其数,除存留外,悉折收金银、布、绢、纱、定输京师”26。洪武三十年,曾定“自二十八年以前,天下逋租,咸许任土所产,折收布、绢、棉花及金银等物”27。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白银等贵金属仍在一定范围内充当税收,那么所谓“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的禁令,在某种程度上已成具文,无法贯彻执行。白银作为民间真正使用的可靠货币,正渐渐地在商品流通交易的渠道中崭露头角。

到了后世永宣年间,明朝政府为了保证宝钞的正常流通,又一次次颁布禁银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民间广泛用银的社会现实。洪武末年,“时杭州诸郡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一以金银定价,由是钞法阻滞,公私病之”28。成祖即位之后,为了阻止宝钞贬值,一方面采取货币回笼政策,如税粮课程赃罚均折收宝钞等,一方面重申“禁用金银交易,犯者准奸恶论”29。至仁宗时,又下令增门摊课程,以通钞法,同时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货物。

民间交易所使用的白银,最初是以首饰形式出现的。据宣德三年十二月徽州的一件契约文件记载:“三大房议定每年共备籼谷一百七十五秤,其谷不拘贵贱,每二十五秤作花银首饰一两”30。明初虽禁金银流通,成祖却规定,“惟置造首饰器皿,不在禁例”31,这无意中为白银在民间的流通交易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宣宗朝也屡次颁布禁银令。宣德初,定“凡以金银交易者及匿货增直者罚钞”。后来,“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乃益严其禁,交易用银一钱者,罚钞千贯,赃吏受银一两者,追钞一万贯”32。但在税课方面,仍在使用白银。宣德六年六月,浙江温州府知府何文渊谓:“近虽禁使银,而商税课仍征银,巡拦网户,陪纳甚艰”33。政府政令如此自相矛盾,禁银之令又如何能贯彻到底?

这段时期在民间交易中,用银已经非常普遍。宣德四年六月,户部奏:“比年巨商富民,并权贵之家,凡有交易,俱要金银,以致钞不通行。仁宗皇帝即位之初,欲通钞法,许官员军民以钞中盐,贪利者竟以昏烂之钞中纳,一人动以千计,及支盐发卖,专

24《续文献通考》卷4《田赋考》

25《明会典》卷36《户部》23《课程》5

26(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1

27《明史》卷78,《食货二·赋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5页

28《太祖实录》卷251,洪武三十年三月甲子

29《明会典》卷31《户部》18《钞法》

30《汪姓祖产祭祀簿·与永新卫军合同》,转引自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一文,见《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第248-249页

31《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3页

32《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4页;又见《宣宗实录》卷48,宣德三年十

一月乙丑

33《宣宗实录》卷80,宣德六年六月甲辰

要金银,钞愈不行”34。同年七月,监察御史罗享信曰:“在外州郡城市,多有豪猾军民,居货在家,一如塌坊,或就船向与交易,俱要金银”35。这说明当时社会对白银作为商品中介物的优越性已经非常认可了。

二、宝钞退出市场,白银货币化兴起的过渡时期

这段时期是白银货币化的一段重要的扩展过渡时期,大致从正统初年持续到嘉靖初年。为了防止大明宝钞的进一步贬值,在洪熙朝之后,政府再次大力执行宝钞回笼政策。回笼货币阻止贬值本是金融调控的正常手段,但明朝政府既没有足够的商品投放市场拉动币值反弹,又不愿以贵金属金银回购大明宝钞36。明朝政府的办法只是增加税种、税额和各式各样的罚款名目。这种短视的政策自然不会让已经僵死的宝钞起死回生,史称:“时钞法久不行,……甚至积至市肆,过者不顾”37。大明宝钞已经无异于废纸,只是由于国家仍然大量用来赏赐、支俸、采购,并且坚持在某些税种上征收宝钞,才得以保留货币的地位。

明英宗即位之后,由于白银在民间流通中已经占据优势地位,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弛用银之禁。朝野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官俸用钞,钞壅不行”38。所谓“米麦折银之令”,正是明代中期赋役税收上出现的新变化,政府后来逐渐将其制度化,称之为“金花银”。明代白银货币化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至上的发展过程,最重要的展开方式便是赋役折银。赋役折银的经济政策是明朝政府在宝钞流通不畅、铜币不堪大用的窘迫情况之下,不得不依据民间普遍使用白银作为流通手段的现实所做出的制度性调整。这反映了当时明朝政府经济政策与社会现实的严重脱节,以及经济发展对政府政策制订所起到的巨大的反作用,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这一新变化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田赋历来以实物税为主要形式,直至明代前期,这种状况一直未曾改变。但在明初史料中已有关于田赋折征货币的记载。如洪武十七年“命苏、松、嘉、湖四府以黄金代输今年田租”39。在洪武十八年、三十年、永乐十一年、宣德四年,政府都曾更定过钞钱金银折纳米的比价。40但此时货币田赋在总税收中所占比重甚小。洪武十四年,岁征麦米谷豆共计二千六百一十万斤,钞钱二十二万二千三十六贯41,如按照明初钞一贯折米一石的比价来计算,折成货币税的米麦仅占全年田赋总额的百分之零点八五。42

正统初年,由于“金花银”的出现,大大加速了田赋货币化的进程,同时货币税在田赋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大增加了。

34《宣宗实录》卷55,宣德四年六月庚子

35《宣宗实录》卷56,宣德四年七月乙卯

36正统时少保黄福曾建言“宜量出官银”换购旧钞,但户部不纳其言。见《续文献通考》卷10,《钱币考》

37《宪宗实录》卷27,成化二年三月辛亥

38《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4页

39《太祖实录》卷163,洪武十七年秋七月丁巳

40《明会典》卷29《户部》16《征收》

41《太祖实录》卷140,洪武十四年十二月庚辰

42关于明初货币税占总税额比率之低,唐文基先生已有详尽之研究,本人在此仅直接引用其数目字,详见唐先生《明代“金花银”和田赋货币化趋势》一文

那么,究竟什么是“金花银”呢?为什么会出现“金花银”呢?这主要得从明代的财政分配制度说起。明初“胡蓝之狱”后,勋臣武将恐受猜忌,纷纷将钦赐的土地交还政府,改领禄米。而这些禄米“皆于浙西苏松等府官田内拨赐”43。而在明政府迁都北京之后,武臣须从北京到江南领薪,路途遥远,花费巨大,甚至超出将要领到的薪俸,官员们不胜其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铨,江西巡抚赵新等先后上疏建言。赵新说:“江西属县,有僻居深山,不通舟楫者,岁赉金帛于通津之处易米,上纳南京。设遇米贵,其费不赀。今行在官员俸银于南京支给,往返劳费,不得实用。”对此,周铨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44朝廷内部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决定按照周铨等人建议,将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两广、福建起运的税粮,按米麦每石折银二钱五分的比价,折收白银,“煎销成锭,委官赉送赴京,依原收价值放支”45,这就是“金花银”。“其后概行于天下。自起运兑军外,粮四石收银一两解京,以为永例。诸方赋入折银,而仓廪廪之积渐少矣”46。同时。明朝政府于正统七年专设太仓储银。“各直省派剩麦米,十库中绵丝、绢布及马草、盐课、关税,凡折银者,皆入太仓库。籍没家财,变卖田产,追收店钱,授例上纳者,亦皆入焉。专以贮银,故又谓之银库。”47

正统年间的金花银法,在江南得到巡抚周忱的有力贯彻。周忱的派征原则是:“七斗至四斗则纳金花、官布,轻赍折色;二斗、一斗则纳白粮、糙米等本色。因田则轻重而为损益”48。因为只有官田才可能亩征四斗以上,所以周忱是把金花银派与重赋的官田耕种者承纳。江南官田是国有土地,耕种者缴纳的名为赋,实为租税合一。因此,正统时期江南官田所缴纳的金花银,是货币地租和货币税的合一。到了嘉靖时,江南各地相继实行官民田一则起科的田赋制度改革,金花银也就从先前单派与国有官田,扩大到所有税田。金花银的性质转化为单纯的货币田税了。

这些经济政策上的调整,对提高白银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十分有利,而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随之大大增加。之后,明朝政府继续采取这类政策,进一步促进了白银主导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首先是逐步扩大征银范围。其主要途径有开中纳银、税役征银等。开中纳银始于户部尚书叶淇在任期间。史载:弘治五年,“商人困守支,户部尚书叶淇请召商纳银运司,类解太仓,分给各边。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视国初中米直加倍,而商无守支之苦。”49开中纳银使政府银库储藏骤增,“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万”。税役征银较突出的是成化时的两税征银。户部尚书李敏在大同时,见饷从山东河南转运,途远费大,“乃会计岁支外,悉令支银”,因此“民轻赉易达,将士得以赢治军装,交通有余则召籴以备军兴,帝从之。自是北方二税皆折银,由敏始也。”50在南方,这时也有夏税折银

43《诸司职掌·户部·民科》,转引自唐文基《明代“金花银”和田赋货币化趋势》注9

44《英宗实录》卷21,正统元年八月庚辰

45《英宗实录》卷23,正统元年十月辛巳

46《明史》卷78,《食货二·赋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6页

47《明史》卷79,《食货三·漕运仓库》,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27页

48(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7册《常镇》

49《明史》卷80,《食货四·盐法茶法》,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39页

50《明史》卷185《李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894页

的现象。成化十年,“令浙江严州府建德等县,夏税农桑二绢,每匹折银六钱”。51另外,在盐钞中,弘治十六年,运解南京户部的江西、福建、湖广三省部分地区的盐钞开始折银。在匠役制度中,成化二十一年,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根据自愿原则,出银代役,此即“班匠银”。52另外,政府还逐步增加了白银的支出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官俸折银。官俸是大明宝钞最主要的发放途径之一,即使正统开银禁之后亦是如此。随着宝钞的急剧贬值,官员的俸禄实质上已经大大缩水,成化时“减在京文武官员折俸钞,先是米一石折钞二十五贯,后因户部裁省定为十五贯,至是尚书马昂又奏每石再省五贯,从之……以十贯钞折俸一石则是斗米一钱也,小吏薄俸,无以养家,莫甚于此”53,使得大部分官员怨声载道,以银支俸的呼声高涨。景泰三年七月,“命在京文武官员吏俸钞,俱准时值给银,每五百贯给一两,以钞法不通,故欲少出以为贵之也”54军俸支银在这时也开始实行。弘治元年,“令山东沿海卫所官军月粮,上半年支本色,下半年折色,每石折银二钱五分。”“五年题准,将蓟州库贮银内折给,布一匹折银二钱五分,花一斤折银七分,给军自买。十五年议准,辽东米贵,军士月粮折银,每石加银三钱五分,共放银六钱,至次年七月,照旧关支。”55这时,政府以银雇人服役的现象也时有出现。景泰四年,“召人自通州仓支米赴独石,每石给脚银六钱,马营五钱五分。”56农业赋税征银日益普遍化,官吏俸钞折银也在增多,白银的使用量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傅衣凌先生在《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一文中统计,自正统至弘治年间的徽州祁门地区一百一十三份土地买卖契约中,用银者占七十九份,占近百分之七十57。这与《明史·食货志》关于正统以后“朝野率皆用银”的记载相印证,我们可以看出,正统以后,民间流通中白银的使用,起码在经济发达地区,已占据主导地位。白银货币化的进程至此已经全面展开。

三、白银主币地位的确立

“金花银”是白银成为正赋之始,从而确定了它的法定支付手段的地位。时人也认为白银的普遍使用是必要的:“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产日少;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米不能久,钞太虚亦复有浥烂;是以白金(银)之为币长也”58。成化年间进士陆容说:“国初惩元之弊,用重典以新天下,故令行禁止,若风草然。然而有面从于一时,而心违于身后者数事。如洪武钱、大明宝钞……是已。洪武钱民间全不行,予幼时曾见之,今复不见一文,盖销毁为器矣。宝钞,今为官府行之,然一贯仅值银三厘,钱二文,民间得之,置之无用。”59这证明到了成化年间,宝钞虽贱,但钞法仍在,而洪武钱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为什么铜钱会从流通领域消失呢?

51《明会典》卷29《户部》16《征收》

52《明会典》卷189,“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北匠出银六钱,免赴京”,转引自《明史》卷78,《食货二·赋役·校勘记·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12页

53《宪宗实录》卷27,成化二年三月辛亥

54《英宗实录》卷218,景泰三年秋七月丙申

55《明会典》卷41《户部》28《经费》2《月粮》

56《明会典》卷28《户部》15《会计》4

57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1页

58王世贞:《弇州史料后集》卷三十七《钞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430页

59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22-123页

是因为铜钱的数量实在太少,即“民患钱少”60,人民群众手中没有足够数量的铜钱用于支付。铜钱少,一方面是因为官铸铜钱受原材料紧缺的制约无法多铸。明代矿冶业中“坑户乐于产银,而惮于产铜。……得铜之艰,视银盖数倍云”61。得铜甚难,得银容易,而二者比价却极不合理。据《明史》记载,官铸铜钱,一般每文约重一钱三分,规定铜钱1000文值银一两,后铜银比价虽逐步提高,但直至明末也只能达到500文值银一两,二者对比悬殊,所以国内采铜业凋敝不足为奇。铜钱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销毁官铸铜钱,制造劣质铜钱或各种器皿,正如陆容所说“盖销毁为器矣”。终明一世,民间私铸铜钱十分猖獗。结果“民间行滥恶钱,率以三四十钱当银一分。……至以六七十文当银一分,剪楮夹其中,不可辨”62。嘉靖初,国家力图整饬钱法,广铸铜钱,但由于新钱和旧钱比价过高,致使民间竞相私铸仿制。在苦苦坚持了几十年之后,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终于下诏停止鼓铸,明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铸币运动终告破产。民间制作铜质器皿所消耗的铜料更是不可忽视。《明史》中有“有销新旧钱及以铜造像制器者,罪比盗铸”63的记载,说明当时销毁铜钱制造器皿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总之,明代是大量用铜的时代,而铜开采很不景气,致使铸钱的原料奇缺,不仅不能满足货币流通的需要,已经铸好的铜钱也被销毁制器,所以流通中的铜钱,为数寥寥无几。宝钞不行,铜钱量少,白银已经成为社会流通的可信货币。

十六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白银的货币化程度极高。在政府的收支中,更大规模的使用白银,民间流通之白银也达到了空前普遍的程度。嘉靖四年(1525)“令宣课分司收税,钞一贯折银三厘,钱七文折银一分。是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64。国库收支也以银两来核算,嘉靖初,“是时天下财赋岁入太仓库者二百万两有奇”65。在社会上,不仅大小商品和雇工价格以银为价值尺度,就连制钱价格也取决于银。据此有人说:“自银之用流行于天下,役粟帛而操钱之轻重也”66。隆庆时大学士张居正疏称:“计每岁所入折色钱粮及盐课赃赎例等项银不过二百五十万两,而一岁支放之数至四百余万,每年尚少银一百五十余万,无从措取……臣等日夜忧惶,计无所出”67。国库银两的匮乏引起了大臣们的恐慌,这说明白银成为衡量国家财力的尺度,货币财政中心开始形成,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68这条法令,是明朝在白银货币化客观现实下,明确“银钱兼使”的法令,其重要性在于,这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而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

万历初,张居正主持财政改革,推行一条鞭法,除了在苏、松、嘉、湖地区征本色

60《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5页

61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78页

62《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5页

63《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5页

64《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5页

65《明史》卷78,《食货二·赋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01页

66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00页

67《明经世文编》卷324,《张文忠公集》卷1,“请停取银两疏”

68《明史》卷81,《食货五·钱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7页

米,以供京师漕粮四百万石外,全国各行省所属各府州县之田赋全部由征粮变为征银69。举凡国家税收、军饷官俸、京库岁需,民间贸易借贷等无不用银。白银成为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赋税的征收全面货币化,一条鞭法的实行大幅削减了以往征税时的繁复税种与漫长过程,体现了货币税的优越性。史载:“往时夏税秋粮,及丁银、兵银、役银、贴役银,种种名色不一,或分时而征,或分额而征,上不胜其头绪之碎琐,下不胜其追呼之杂沓。自嘉靖四十年,侍御庞公尚鹏按浙,改作一条鞭法,最称简便直捷”70。又载:“工科右给事中曲迁乔议行条鞭之法,以差银必兼丁地,定地必较肥瘠,觅役必厚工食。我国家因田以制赋,按丁以审差。即古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之意。但法久弊滋,于是不得已立为条鞭之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虽非祖宗之旧制,亦革弊之良法也”71。一条鞭法的全面推行,表明明朝中央政府正式承认了白银的本位货币地位。货币财政制度本身是在已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而一切税课、力役折银缴纳,又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同时大大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更多的农民得以摆脱土地的束缚去从事工商业,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间接扩大了白银货币的使用范围。凡此种种,都使白银本位货币的地位更加巩固。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进程至此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

69《明史》卷78,《食货二·赋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02页

70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6册《苏松》

71《神宗实录》卷220,万历十八年二月戊子

第二章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动因

一、唐宋元时期的白银货币化趋势与流通状况

作为贵金属,白银的珍贵性很早就为人所了解了。但是,唐代以前的中国历史中,由于数量的稀少,白银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唐中叶以后,伴随着白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白银的使用获得了重要突破。从中唐时期的考古成果上来看,白银在民间也有了普遍使用的迹象。在唐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商品经济发展高潮到来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则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唐宋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是白银从矿产品、商品变为货币的关键时期,想要研究明代的白银货币化问题,有必要回溯白银在唐宋时期的使用历史,这有助于我们对此问题的理解。在唐代,白银矿冶业、银器加工业的发展已经启动,到宋代时,白银采冶和加工则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据史籍记载,北宋皇祐中政府的银课额为二十一万九千八百二十九两,而治平中则达到了三十一万五千二百一十三两。72有人认为白银“计坑冶之盛,实始于宋代”73。银产量的飚升使得白银制品进一步普及,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拥有的普通商品。政府也对白银的使用采取宽容的政策,白银虽然没有成为法币,但其货币职能已经在不断的增强,如在对外贸易方面广泛的使用白银交换西域货物74。但是,虽然北宋时期银产量激增,仍然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和岁币、岁赐之需,而白银通过贸易渠道外流更加加剧了银短缺的困境,而相对应的便是银价高涨,北宋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时京城金银价贵,上以问权三司使丁谓,谓言为西戎回鹘所市入蕃。乙亥,下诏约束之”。75但当时的银钱比价已经上升到了每两银兑换钱千文。76白银国内存量的不足与大量的外流直接制约和阻碍了白银作为普通货币流通的可能性。对于当时的日常消费来说, 每两值铜钱千文的价格显得过高, 白银“面额”过大, 难于找补, 不便使用。北宋时期一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显然不大可能普遍使用白银。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在白银存量不足、白银与通用货币铜钱的比价过高的条件下, 必然步履维艰, 进展缓慢。宋代以后在民间交易中白银虽然不占主要地位,但其作为贵金属货币的优点却显露无疑,只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结果没能大规模的展开。元朝时期推行钞法,并把纸币与白银相联系,建立兑现制度。最初发行的纸币有充足的白银做准备,可以兑现,称为“钞本”。但是金银必须集中于政府,由政府买卖金银。人民可以持有金银,但禁止民间买卖。“随路设立官库,买卖金银,平准钞法,私相买卖,并行禁断”。77而元朝政府用纸币收兑中国白银,运往中亚和西亚,白银外流造成中国白银贮藏量锐减,这样,明初在白银流通时显

72《文献通考》卷18,《征榷考》五

73魏源:《圣武记》卷十四,《军储篇》,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58页

74详见王文成《丝路贸易与北宋白银货币化》,《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7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第1521页

7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7,真宗景德四年十二月,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年,第1513页

77《元典章》卷20《户部六·钞法》,转引自吴晗:《元代之钞法》,《读史劄记》,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283页

得比较紧张。

二、国内白银开采与海外白银的输入

明中后期商品市场上为何能有如此巨量的白银骤然涌出从而能够充当主要流通手段呢?必须从国内白银的开采和国外贸易两方面来考察,而后者即海外贸易是白银最主要的来源。

从国内的银产量上看,中国并不是一个银产量丰富的国家,明初朱元璋建国之后,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对开采银矿持慎重态度,他曾告诫群臣说:“银场之弊,我深知之,利于官者少而害于民者多。况今凋敝之余,岂可以此重劳民力”78。终洪武一朝,仅在闽浙等地有少量矿场,如福建延平府“尝设厂局,蒸炼银矿,置炉四十二座,岁办银二千一百两”79。以后,开矿工作时行时停,获银数额多少不一,民间盗采银矿者亦甚多,到天顺年间政府才又广开银矿,银的主要产地也转移到银矿资源相对富裕的云南。据记载,天顺四年(1460年)云南产银为十万两多,而全国的全部银产课额则为十八万两左右,云南银产量占全国二分之一强80。然而,由于金银的贮藏量并不富裕,开矿工作有时甚至得不偿失,损失惨重,如成化年间开湖广金矿,“岁役民夫五十五万,死者无算,得金仅三十五两”81,简直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了水漂!万历时期大派矿监税使出外采矿,自万历二十五年到三十三年共得白银近三百万两82,但绝大部分都是搜刮民间所得。国内银矿的开采和私家藏银的刮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白银的流通量。但在明中后期商业交换市场扩大、商品流通量增大的情势之下,仅靠国内部分藏银和少量开采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商人早就将注意力转向了海外。

明朝出于长期推行海禁政策,不许片帆下海,立法至严,只允许少量朝贡贸易。但有明一代民间的海外贸易是屡禁不止。沿海居民,缺乏耕地,“民业全在舟贩”83,“越贩诸番,以窥厚利”84。明中叶商品经济繁荣以后,社会上产生了巨额的白银需求,仅以国内银产量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海外白银通过贸易手段源源不断流入中国。隆庆皇帝即位之后,打破了延续近二百年的禁海令,推行海上贸易开放政策,更是对白银流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靠中国丝绸陶瓷茶叶等商品在亚洲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出口势头,海外白银滚滚而来。这段时期正是大航海的时代,大量西方殖民者将眼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东西贸易在这时达到了高峰。他们纷纷携带大量美洲白银来求购中国的精美商品。菲律宾是东南海商的主要贸易对象。作为当时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成为中国货物和西班牙人从美洲开采并运输来的白银的中转站。史载“商人将中土丝、绵、缎、布、磁、铁到彼番国,不卖货物,止卖金银”85,并能“贸其银钱,满载而归”86。尤其是中国丝绸,不仅泛滥东南亚和美洲市场,甚至能够远销

78《太祖实录》卷30,洪武元年三月甲申

79《续文献通考》卷27,《征榷考》六,《坑冶》

80《明史》卷81,《食货五·坑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1页

81《明史》卷81,《食货五·坑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1页

82《明史》卷81,《食货五·坑冶》,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2页

83《明经世文编》卷400,《敬和堂集》,“疏通海禁疏”

84《明经世文编》卷433,《徐中丞奏疏》,“报取吕宋囚商疏”

85《明经世文编》卷280,《冯养虚集》,“通番舶议”

86《明经世文编》卷460,《李文节公文集》,“报徐石楼”

到西班牙的本土去。以当时西班牙国内的生产力,没有任何商品能够返销中国,唯一能够平衡贸易的方法就是向中国输送白银。这样,大量的美洲白银经由东南亚流入中国东南地区,周转于整个中国市场之中。

另外,日本的银产量也在这一时期急剧增加,通过日本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的东亚、东南亚之间的转口贸易以及中日民间的走私贸易,日本的巨额白银也流入了中国的消费市场。日本不仅用白银购买中国货物,而且用白银交换中国钱币。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年代早于美洲白银,流入途径有民间走私贸易和葡萄牙人开展的转口贸易两途。有明一代,中日关系几经曲折,一直谈不上和睦,有时甚至兵戎相向,明政府因而将对日贸易悬为厉禁,隆庆元年重开海禁时仍将日本排除在外。然而,商人的趋利本性最终使这种制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虚文,走私贸易屡禁不止,成为中日直接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前的嘉靖年间,正当中国白银需求日增之际,中日走私贸易已经使不少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尽管如此,中日直接贸易毕竟因为明政府的禁令而受到很大制约。与明政府和日本沿海各大名均有良好关系的葡萄牙人遂乘虚而入,利用中日两国给予的优惠待遇,在中日贸易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在日本,其时正处于战国时期,各战国大名对其领地的矿业开发都十分重视,奥羽金矿、甲斐金矿、越前银矿、对马银矿都是著名的贵金属矿,而金银的冶炼自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采用了先进的中国灰吹法,产量十分惊人。正所谓“日本无货,只有金银”,故“日本夷商,唯以银易货” 87,中国船只到日本贩售货物后每每满载白银而归。据梁方仲先生估计自万历元年(157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诸国由于贸易关系而输入中国的银元至少在一亿以上88。相比之下,中国国内的开采量就不值一提了,其产量甚至不如一支西班牙大帆船在贸易中所运载的白银数89。

三、明代货币思想的变化

当白银取代钱钞横行于世之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思考白银的地位问题,如明代前期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邱濬在《大学衍义补》中提出的以白银为基础,钱钞平行流通的货币改革方案等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白银货币在社会上的流通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明朝中叶之后,伴随着白银货币化的深入,重钱轻银的思想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这也从侧面说明白银在社会中的影响之深远。

邱濬在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写成《大学衍义补》一书,其中有《铜楮之币》两卷,专门论述货币问题。他本人也说,这本书是为最高统治者“治国平天下”参考之用。

他在货币理论方面较前人进步之处,在于阐述货币问题时接触了商品的劳动价值论。他说:“世间之物虽生于天地,然皆必资以人力,而后能成其用,其体有大小精粗,其功力有深浅,其价有多少,直而至于千钱,其体非大至精,必非一日之功所成也。”90以此出发,他在阐述货币的发生问题时说:“以物易物,物不皆有,故有钱币之造焉。

87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编第26册《福建》

88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入》,《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89(英)威廉·S·阿特韦尔:《国际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经济》,《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2期,第23页

90《大学衍义补》卷27《铜楮之币下》

必物与币两相当值,而无轻重悬绝之偏,然后可以久行而无弊。”91在此,他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在其他地方,他也指出货币之发生与商业相联系,他说:“钱以权百物,而所以流通之者,商贾也。故商贾阜成货贿而后泉布得行。”92对于宝钞,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以“物与币两当值”为论据,认为不兑换的宝钞制度是国家对百姓的剥削与劫掠:“所谓钞者,所费之值不过三五钱,而以售千钱之物。……乃以方寸之楮,值三五钱者而售之,可不可乎?”93他更尖锐地正面抨击宝钞制度与通货膨胀政策说:“民初受其欺,继而畏其威,不得已而黾勉从之,行之既久,天定人胜,终莫之行,非徒不得千钱之息,并与其三五钱之本而失之,且之失人心,亏国用,而致乱亡之祸,如元人者可鉴也是。”94

邱濬在货币思想方面,更有值得重视的,是他提出的以银为主、钱钞并行的货币制度的主张。他率先提出把贵金属白银提高为主要货币,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的主张。他说:“本朝制,铜钱、宝钞相兼行使,百年于兹,未之改也。然行之既久,意外弊生,钱之弊在于伪,钞之弊在于多。……所以通行钞法者,臣请稽古三币之法,以银为上币、钞为中币、钱为下币,以中下二币为公私通行之具,而一准上币以权之。”95又说:“既定此制以后,钱多出钞以收钱,钞多则出钱以收钞,银之用非十两以上禁不许以交易,银之成色,以火试白者为准。宝钞铜钱,通行上下,而一权之以银,足国便民之法,盖亦庶几焉。”96

在这个货币方案中,银钱钞三币在流通过程中都是基本货币,每种货币都在商品流通领域中执行着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白银起到大额支付的作用,宝钞和铜钱作为日常交易的流通手段,都以白银为标准和尺度衡量本身的价值,以保持二者之间的法定比价。从三种货币的比价上来看,白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主币的地位,“以银一分易钱十文或钞一贯”,使银一分有了价格标准的职能,因此说这个货币方案接近于后来确立的银本位制。邱濬所设想的这种突出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制度的确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当时货币经济的现实。

至嘉靖年间,白银货币化大潮已成沛然无御之势,白银取代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但一批官僚士大夫却对铜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极力强调铜钱的重要性,主张大力铸行铜钱。官僚何良俊曾说:“盖财之所出,不过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皆有限极;惟钱之用不穷者,以能权其轻重,而伸缩之数在我制之耳。”97其中隐约透露出一些应将货币发行权控制在国家手中的思想。

隆庆时期,兵部侍郎谭纶向皇帝呈上了一份著名的《论理财疏》,主张铸造“大明通宝”铜币,认为“制钱必轻重适均,每钱十文直银一分,不足则稍重其制,铸钱五文,直银一分。其钱俱以大明通宝为识,期可行之万世。”而且他强调了铸造铜钱的好处:“今

91《大学衍义补》卷26《铜楮之币上》

92《大学衍义补》卷26《铜楮之币上》

93《大学衍义补》卷27《铜楮之币下》

94《大学衍义补》卷27《铜楮之币下》

95《大学衍义补》卷27《铜楮之币下》

96《大学衍义补》卷27《铜楮之币下》

97《明经世文编》卷204,《何翰林集》卷一,“与王槐野先生书”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 中国近代发展一般我们都金融上讨论白银化,但其实还有政的问题。明朝万历间的财政非常有意思,其国库保了会计记录,方便了们了解当时的政府状况笔者最近在读顾准关于希和西方世界兴起的研究其中涉及到政府的一些问。为什么我们政府和西方政府的况不一样,或许可以从明白银化中找到一些线索。所以对它的讨论无论是从学术发展是现实研究方面看,都很有意义的。 明代后期有大量白流入,对于这个现,外国学者的研究较多,因为主要资料在西方。其,“为什么大量白流入中国”这个问题非常值探讨,但这方面的研究是很多。而在经济史方面,则很就有专门从钱币或货币角度进行的研究。如20世纪30年代以后,方仲先生和日本、英国的些学者从货币制度和国际贸易度进行了研究,而彭信先生、杨联升先生、日本加藤繁先生也都从货币史的视对白银有所涉及,但是一直没有人研究外部白银流对中国的总体影响到底是什么。 这还是该从中国本身找起。从经济和币层面上看,明朝白银成了重的社会现象,可翻开明朝的历史籍,明代关于典章制度记载,比如《明会典、《明实录》等等,能看到“钞法”、“法”,没有“银法”。这说,白银其实不是明王朝法定货币,没有制度可言,所以,银在明朝的货币化是历史上个不同寻常的现象。那,白银是怎么在明朝币化的?又怎么形成了实际的主币? 明朝法定货币是宝钞,白银禁止使用。那么,禁之中的白银是怎么货币化的呢?应该从民间开始。最早注意初民间实际使用通货状的,是

傅衣凌先生。他对146件徽州土地买契约进行了初步分析,出明代前期这一百多年间所使用通货是很复杂的。洪武、乐年间以钞为主,宣德、正则钞、谷、布、银兼用,成化、弘年间开始以银为主。根据427件徽州地区的土地卖交易契约,傅衣凌先编制了一个表,从中可以看出从洪武到成化,土地买卖中原来多使用钞,到后来白银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发展过。其实,成化年间,还不弘治年间,显示土地买卖基本都是用白银了。民间白银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个阶段:第一,洪武到建文时,此时,作为法定货币推行于民的宝钞已经开始衰落第二,永乐至宣德期,这仍然是宝钞通行于民的阶段,特点是宝钞经历顶峰后衰落,在其永年间的顶峰时期,用的货币基本全是宝钞,宣德后,向白银过渡的实物交易开始现;第三,正统至成化时期这时宝钞逐渐绝迹民间流通,特点是白银渐成为实际主币,并全国展开。这427件契约文书说,民间的大宗交易基本白银为主要货币。 白银货币化不是国家令推行的结果,而是民间发起的,下而上再到自上而下历程。从史学角度进行考证一般认为,这两种趋的交界点是正统元年“金花银”出现。《明史》对此有所归纳,这个归纳高度概括,以致后来现了一些问题。像“英宗位……弛用银之禁。朝率皆用银……”这种说法太正确。经过考证,正统年间,尤是正统初年,一方面,金花银已出现,但另一方面,国仍极力维护宝钞的地位,两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并非在英宗正统年间就实了“朝野率皆用银”从整体过程可以看出,化年间才真正实现了民间用。如果说,英宗“弛用银之禁”应该有国家法令,但们没有见到任何法令显出对用银开放

明代白银货币化

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摘要 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上,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多到少的演变态势。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的货币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银本位的确立。然而,白银货币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进程,是在官府与民间,白银与纸币和铜钱的博弈中造就的。白银货币化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唐宋元时期白银的使用提供了社会基础,明朝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和外银内流使得白银供给较为充足,明朝混乱的货币制度使得白银这种硬通货的吸引力提高,政治势力的角力等等。白银货币化是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国家赋税制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实介绍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分析其原因以及社会影响,以反映中国货币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明朝货币政策白银货币化 一、导论 (一) 选题原因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并推动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的禁令,逐步取代官方发行的纸币和铜钱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从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二) 文献综述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王夫之虽然也认为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足之处,但是白银仍然是一种优质币材。白银“藏蓄不蚀,练铄不减,藏之约而赍之也易”[1],所以用银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人习于便利,知千百年之无以能易之矣。”[2] 在清朝张廷玉在其著作《明史》志五十七中对明朝的钱钞进行了短而精悍的综述,记述了货币政策的变革,铸钱的增长,银矿的开采等内容,为白银货币化的研究提供了史实材料。彭信威现实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写成的《中国货币史》主要沿着时间脉络详细阐述了中国货币的演变。其中在明代部分,叙述了各个皇帝在位时的货币政策,并详细说明了明朝白银的使用和发展情况,便于全面了解明朝货币的沿革。

高考历史白银货币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答题术语

高考历史白银货币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答题术语 学生问:老师以下内容有用吗? 老师答:必须的,下列内容将告诉你 ①答案一定要要点化、序号化 ②组织答案应考虑不同的角度、全面辩证的分析 ③答案不要抄原文、不要使用白话、不要想啥写啥 ④答案基本上是对材料的内容概括、提炼和升华(来自材料但要高于材料) ⑤组织答案一定多用学科语言,特别是要经常用常规套话和术语 ⑥绿颜色内容都是从资料中引申出来的答题术语,是我们在平时做主观题特别是材料题要常用的词句,是比较规范和科学的学科语言,大家应该把这些词句牢记心中,遇到回答其他材料题时,可以做下知识迁移(照猫画虎),这就叫做活学活用 【白银货币化】 一、原因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长途贸易的发展 答题术语:商品经济的发展、长途贸易的发展 ②原有货币制度的缺陷,宝钞贬值,铜钱流通数量减少 答题术语:原有制度的缺陷 ③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 答题术语:自身(本身)的优点和优势

④新航路开辟后,大量海外白银输入中国 答题术语:新航路的开辟(可做背景) ⑤税制改革的推动(张居正一条鞭法赋税征银) 答题术语:*****的推动 ⑥政府法令推行,“驰用银之禁” 答题术语:政府推行政令(自上而下) 二、特点 ①由禁用到弛禁,再到成为法定货币 答题术语:由*****到*****再到****** ②从民间开始使用到社会各阶层通用 答题术语:从*****到***** ③历时时间较长(两百多年) 答题术语:时间长 三、影响 ①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答题术语: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之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 答题术语: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从******向******转变③冲击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答题术语: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④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价值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 答题术语:改变了*****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

明朝白银

明朝白银 明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市及商业的日趋繁荣,使商品货币关系日趋活跃。加上海外贸易的开拓,使货币需求量大增,客观上就需要自身价值较高的贵金属作为货币,在中国封建经济内部,以及在货币经济方面,为贵金属白银成为普遍通用的货币准备了条件。 明初为推行纸币禁用金银的作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白银作为贵金属成为货币主体已成历史发展的趋势,尽管政府禁用金银交易,但民间一直在使用白银,白银即可应用于各种交易,又可作为贮藏手段,不受政策变动影响。上自官府经费支出、发放军饷、征收田赋、商税、下至公私交易,民间生活消费,都逐渐使用白银。白银真正取得价值尺度地位是英宗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明政权对这种情况先是默认,后是被迫承认。英宗正统年间"弛用银之禁",禁令解除。嘉靖八年(1529年)开始实施的一条鞭法以赋税折银和徭役改为代役银的形式出现,其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据《明史》载: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乙亥,以陕西饥,令杂犯死囚以下输银赎罪,送边吏易米"。也就是说杂犯死罪以下的囚犯可以纳银赎罪。贵金属白银成为一种法定的秤量货币与铜币并行,白银开始正大光明的走上货币流通舞台,成为贯穿整个明朝货币流通的主体,使中国正式成为银本位的国家,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之一。 明朝白银流通于市,除银铤、银锭(元宝)外,也铸造银钱。而银钱和历代金银钱一样只是货币的形态而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传世的明代银钱有万历通宝背矿银等数种,数量不多,文献无记载。明代用银,以银锭计重使用,分为两、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银锭可以按需用切割。明后期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买卖也用碎银。此外纸钞的贬值和铜钱铸量少更使白银用量增加,白银不足便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形成"银荒"。由于白银需求量日增,明政府遂将原已封闭的银矿,恢复开采,提高银课收入,万历年间开采银矿达到高潮。随着国内白银的大量开采,随着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加强了白银作为主要货币的地位。白银日益成为重要通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明代白银形式最基本的是五十两的元宝,三、五、十两的中锭以及一、二两的小银锞子与碎银。明代银钱因种种原因,传世稀少。许昌银行自建国到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不断收进小银锞子与银锭。

明代白银货币化

《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万明:原刊《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内容提要】晚明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变迁;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明初,白银并非合法货币,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事实并非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了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从时间和动因上看,中国的社会需求曾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并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当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之时,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 China was faced with great change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hen the world economy was going towards oneness. Silver as currency produced great demands and thus foreign silver came into China. China went to the world in an active way, to the contrary. China's demands of silver led to the mining of Japan and Americas. It may be said that China devoted its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imary establishment of world economy, which was not created by the West but by all countries. 【日期】2004-02-18 【关键词】白银/货币化/明代/世界/新视角silver/currency/the Ming dynasty/world/new perspective 在明王朝统治中国的二百七十六年间,白银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明朝禁用金银交易。据《明会典》所载,明朝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根本没有“银法”。但是,到了明后期,白银通行于全社会,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成为一个客观的事实。迄今为止,对于白银所发生的这一巨大变化,中外学术界均以《明史》中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为根据,以为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然而,《明史》的高度概括是有问题的。笔者通过对明初至成化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中427件契约使用通货情况的分析,发现了明代白银不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代白银的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到成(化)、弘(治)以后才为官方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1]。其中,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以成化、弘治为界,白银从官方非法货币向事实上的合法货币过渡,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随着白银货币化步伐的加快,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市镇的兴起,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据。它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制度的变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整体的变迁。到了嘉靖年间,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白银需求,从而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 一、白银货币化与中国走向世界 一般来说,交换的基本推动力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交换的产物。以交换为媒介,一边是消费,一边是生产。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说:“贵金属将显示出经济生活逐级上升的趋势。”[2](P192)虽然明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但由于赋役折银,使白银在货币领域极大地扩展,逐渐成为了流通领域中的主币。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孝宗即位后,丘浚上《大学衍义补》,其中对货币问题的专门论述,反映了当时人对货币现实的思考,折射出的是民间白银货币化的现实。丘浚提出,“以银为上币,钞为中币,钱为下币,以中下二币为公私通用之币,而一准上币以权之焉……宝钞、铜钱通行上下,而一权之以银[3](《铜楮之币》下)。这说明,由于他看到了“朝野率皆用银”的趋势,故主张以银为上币,以银作为价值尺度,建立银本位制。这是符合当时货币流通现实的。其时,白银货币化在社会内部的膨胀,已促使

白银货币化

中国当今金融领域内流通的是金银本位下的纸币制度,贵金属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主要作用是价值尺度与储备手段,极少参与流通。中国先民对白银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中国古代把白银用做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情。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即通常所说的白银货币化。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那时候的法定货币开始是铜钱,然后是纸钞,为了推行纸币制度,曾经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可是未能阻止白银的流通,民间交易活动仍习惯使用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单位价值的大小应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明中叶以后,市场的发展和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铜钱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单位价值更大并且便于携带的贵金属来充当交易媒介,白银便很自然地成为主要的货币。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在逐渐得到国家事实认可以后,才向全国展开的。 白银货币化是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唐代以前由于白银数量稀少,使用范围因此非常狭窄,随着白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白银的使用获得重要的突破。在中唐时期,白银在民间就有了普遍使用的迹象了,唐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商品经济发展高潮到来之际,白银的使用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宋代银产量的进一步提升使白银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拥有的商品。当时政府应对白银使用采取宽容的政策,白银虽然还不是法定货币,但其货币职能已不断增强。 到了北宋时期,白银通过贸易渠道外流加剧白银短缺,银价高涨,直接制约和阻碍白银作为普通货币流通,白银发展的进程缓慢下来。明朝统一之后,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控制,长期推行海禁政策,但民间的海外贸易还是屡禁不止,海外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改变了当时白银不足的情况。另外,伴随着白银货币化的深入“重钱轻银”的思想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重钱轻银”论的风行一方面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程度之深,另一方面揭示了以白银为代表的“货币权力“和以铜钱等传统货币为代表的”政治权力“的冲突。以白银取代铜钱将使中央政府失去发行货币的特权,国家会失去对财政的控制,后果不堪设想。从民间发展起来的白银货币化过程中,明代政府的政策是被动的,与现实脱节,丧失了对财政的控制,因此后来政府的财政危机一直非常严重。货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会影响商品的流通,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交换媒介与之相适应,政府应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明代政府在”重钱轻银”的思想的影响下,被动的政策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明代时期白银货币化对经济、政治、社会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在经济上,动摇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并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市场上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国外的白银流入为工商业的资本累积提供了条件,有力地推动晚明工商业发展。与此同时,使中国市场与世界接轨,中国的商品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在繁荣的商业经济的刺激下,城市迅速繁荣发展,以东南沿海为中心陆续兴起了一些新的城市。白银流入不仅刺激了中国的经济,对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推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束缚。 正如如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白银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刺激了商业投资,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钱在秦代之后成为中国古代通行两千多年的货币,而中国又是世界上首先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十五世纪后半叶,即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中国社会内部涌动变革的潜流,白银货币化开始全面铺开。《万历会计录》的大量数据资料,清楚展现了货币与财政的紧密联系。白银货币化参与了新的财政体系的建构,以白银货币化为重要取向的财政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极为明显,直接导向了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白银货币化一方面加速了传统社会的解体,另一方面促进了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有学者认为是海外白银拯救了中国市场,促成了明代一条鞭法的推行。这里存在一种自后向前的推演,并未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实证研究。考诸史实,明代赋役改革虽然改革名称多样,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几乎都把折银征收作为最主要的改革内容,一条鞭法是此前明代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延伸与总结。折银成为明代赋役改革的一条主线,说明赋役改革与白银货币化是同步的,赋役折银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外在的表现,说明了内在的巨大需求。。 晚明中国面临重大变迁的同时,世界也正处于融为一体的全球化开端进程之中。十六世纪大规模海洋活动帷幕的揭开,世界性断航路的开通,代表了全球融为一体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而中国社会内部白银货币化,奠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国内矿产资源明显不足,因此海外贸易商品交换而得的外来资源成为白银的主要来源。在市场供求关系规律的作用下,全球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海外大量输入白银的主要源头,一是日本,一是美洲。从时间和动因上的研究证明,中国社会的白银需求曾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更重要的是,中国以社会自身发展的巨大白银需求为拉力,以享誉世界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为依托,市场经济萌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促使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地扩展,与一个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连接起来。 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内部强劲的驱动力,晚明中国加入世界体系,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印证了中国从古代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是内生型的,而非外铄型的;也印证了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有着直接的影响,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系的初步建构。明代中国与世界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趋向性发展是一致的,中国在与全球的互动中前行,为全球化开端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白银货币化参与建构新的财政体系,可视为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B.白银货币化加速了传统封建社会的解体,在促进国家与社会转型方面作用尤为突出。C.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大开发受到明代社会白银需求的影响,符合市场供求关系的规律。D.明代中国市场经济融入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体系,促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极大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主要论述白银货币化的阐述背景及作用,并对有些学者的观点进行反驳。B.文章第二段阐释明代中国为全球化开端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具体原因和主要方式。C.文章第三段揭示白银货币化研究的意义,指出明代中国在世界近代化中的引领作用。D.对于明代白银货币化,文章先阐述可供研究的主要视角,最后归纳若干基本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介绍铜钱和纸币在中国的流通,凸显了明代白银货币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B.文章否认海外白银对明代赋役改革的作用,认为明代发端的近代化进程属于内生型。C.晚明中国面临内部变革压力和全球化趋势,但是这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D.研究白银货币化,主要是为了印证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受到中国的直接影响。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本节重点 中国货币发展历程,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过程。 本节难点 白银货币化的影响;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知识概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过程 1. 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等。(十贝为一朋) 2.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铲形币)、刀币、圜钱、蚁鼻钱(鬼脸钱)等铜铸币。 4. 秦朝统一货币,把圆形方孔钱作为通用的样式,后被长期沿用。 5. 历代王朝都大量铸造铜钱。从秦朝到隋朝,铜钱都标注重量,唐朝“开元通宝”开创“通宝”或“元宝”的命名,宋代开始,新铸铜钱上铸印年号。 使用铜钱的不足: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多有囤积或熔铸器皿,导致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需要,出现“钱荒”。 6. 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作为铺币,与铜钱兼行。 7. 元朝把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问题:滥印纸钞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8. 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9.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规律:以铜钱为主,后来出现纸币,白银也成为法定货币。 10. 晚清光绪时期,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1.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美英等国竞相采用货币贬值、提高关税的办法转嫁危机,美国还实行白银政策,提高银价,这些都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由四大银行发行钞票——法币,禁止银元流通,把白银收为国有。 结果:后来由于日本侵华和国民党发动内战,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12. 1948年后,国民政府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都遭到失败。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13.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于石家庄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建国后,人民币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坚持经济发行、计划发行和集中统一原则,至今共发行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1)背景:解放战争顺利进行,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各根据地和解放区货币体系的凌乱庞杂;国统区货币体系的瓦解。 (2)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背景: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2)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先后采用。 (3)特点: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4)内容: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5)评价: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6)动摇: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黄金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流通量大减。 (7)崩溃:1929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英国、法国和美国各自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2.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 (1)背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关系日益动荡和混乱,加剧了

万明-明代白银化- 非国家法令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2006-05-31 万明 中国经济史论坛扫校 打印自: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208143.html,/article.php/8574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三章第一节 万明 论著选载83 第三章: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 在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和世风大变中起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关注晚明社会实态,就会注意到,一方面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惟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也就没有制度可言。由此可见,白银在明朝的货币化,又是历史上一个极为不同寻常的现象。考诸明代社会现实,白银问题作为晚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引起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极大关注,三人无一例外,都提出了“废银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梁方仲、清水泰次、博克塞(C.R.Boxer)等中外学者,从赋役制度与国际贸易的角度①,彭信威、加藤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梁方仲上世纪30年代关于明代一条鞭法的系列论文,《明代一条鞭法年表》,《岭南学报》第12卷,第1期,1952年;《明代国际贸易于银的输出入》一文,《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6卷,第2期1939年;[日]清水泰次《明代に於ける租税银纳の彂逹》一文,《東洋学报》20卷3期,1935年;C.R.Boxer: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Annals of Macao and the Old Japan Trade,1550—1640,Lisbon,1959. 杨联陞(Lien-sheng Yang)等从货币史的视角①,均对白银有所论述,展开了卓越的研究,他们精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至今令人瞩目。80年代以后,对货币沿革进行系统研究的,有叶世昌、格拉汉(Richard von Glahn)等中外学者②;对外国白银流入中国及其世界影响进行考察的,主要有全汉昇、艾维泗(Willion S.Atwell)、弗林(Dennis O.Flynn)和吉拉尔德兹(Arturo Giraldez)等中外学者。③其中对明代白银研究用功最多、成就也最卓著的是全汉昇,他对明代太仓银、国际白银流入,宋明银价变动,以及白银对北方边防及市场的影响,均有深入研究。④然而,明代白银从非法到合法的货币化过程及其时社会变迁和中国走向世界的关系迄今未见专门研究。即使在我们的课题立项后,发现近年中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白银问题,吴承明提出将“财政货币化”和“白银内流”作为16—17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因素,但是没有展开论证;⑤安德列·贡德·弗兰克总结以往

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

明代的银课与银产额 全汉昇 一 中国的白银,到了明代(1368—1644),要比过去具有更高的购买力。关于当日白银购买力提高的原因,作者在《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变动及其原因》[1]一文中,曾经从白银的需要方面加以讨论。可是,事实上,明代白银价值所以提高,除由于社会上对银的需要增加以外,当日白银的供给情况,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本文之作,拟对明代银矿生产情况作一考察。可是,尽管中国白银之普遍用作货币始于明代,明代文献关于银矿产额的记载却非常缺乏。在另外一方面,《明实录》中关于政府历年银课收入的数字,却记录得相当详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银课数额,来对明代银矿生产或白银供给情况,作一种可能的推测,或近似的估计。 二 明代政府因银矿的开采和煎炼而得到的收入,称为银课。这些银矿的开采和煎炼,有商办的,有官办的。商民开采银矿,须得官方特许,首先估计一年可能采炼到的银子,提出一定的数额,每年缴纳给政府,称为银课。[2]大约对于矿砂中含银成分较低的银矿,政府因为开采无利,有时准许人民开采。[3]可是,在银矿产额较大的地区,如浙江南部、福建北部以及其他许多地方的银矿,政府为着要增加财政收人,多派官经营,禁止私人采炼。在这些地方,政府设立银场局,或炉局(通常简称为银场,或银坑、银穴、银冶),征集矿夫来开采,工匠来煎炼;大约初时预计每年生产所得,扣除各项经费开支以外,约有多少剩余,每年便以一定的银数,称曰银课,缴纳给政府。

关于明代政府每年银课收入的数字,《明实录》自洪武二十三年(1390)开始,至正德十五年(1520)止,除某几年以外,在每年终了的地方都有记载;可是,自成化二十三年(1487)至正德十五年,每年银课的数字,却与金课合算在一起。不过,因为明代每年金课收人多半只有几十两,故在金、银课中银课要占绝大多数,是毫无疑问的。对于这些数字,友人梁方仲先生在他的大作《明代银矿考》[4]中,曾经加以整理。不过,在二十余年前,梁先生研究明代银课的收入,只能根据北平图书馆所藏《明实录》本,并没有见到最近才陆续印行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校印本《明实录》,而后者记载每年银课收入的数字,却较为完备。因此,我们现在根据史语所校印本《明实录》的记载,把明代政府每年银课或金、银课收入的数字,作成第一、二两表。 第一表明代银课收入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与动因考察_6_10

目 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引 言 (1) 第一章、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进程 (3) 一、 大明宝钞的盛衰 (3) 二、 宝钞退出市场,白银货币化兴起的过渡时期 (6) 三、 白银主币地位的确立 (8) 第二章、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动因 (11) 一、唐宋元时期的白银货币化趋势与流通状况 (11) 二、国内白银开采与海外白银的输入 (12) 三、明代货币思想的变化 (13) 第三章、明代白银货币化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16) 结 语 (18) 参考文献 (19) 后 记 (22)

引 言 明代,尤其是晚明时期,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产生,城镇市民阶层的出现,无不昭示着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在一潭死水的表象之下其内部发生的巨变。发生这种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即是白银的货币化和白银货币在中国市场上的广泛流通。白银冲破政府的禁令,由民间的小范围使用扩大到绝大多数交易领域,并逐步取代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和铜钱。另一方面,白银的使用也促进了明代中后期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可以说,白银问题已经涉及了经济史、社会史等多个领域。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十分具有学术价值的。 早在明清之际,白银问题就已经引起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极大关注,他们的著作中都涉及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提出了关于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近代以来,“明代白银货币化”这一命题逐渐为史学界所重视。20世纪30年代国内学者在对明代白银的研究方面,梁方仲先生于1939年发表的两篇文章《明代银矿考》、《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明代银矿考》中,作者考察了有明一代开采银矿的历史及经营的方式,指出中国是一个产银不多的国家,但在海外白银流入之前,国内工商业不甚发达,市场对于银的需要无论在货币上或制造上都比较薄弱,因此本国银的生产在整个供给上也显得比较重要。同时作者依据详细的数据研究了整个明代的银课收入,痛陈明代官办矿业尤其是万历时期肆虐民间的矿监税使对老百姓的盘剥之重。在《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一文中,作者依时间顺序将明代的国际贸易分为两个时期,即“郑和下西洋前后的贡市时期”和“欧人东来以后的海舶贸易时期”。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大量出口和海外白银的流入,为白银的货币化提供了基础。梁方仲先生文章的特点是条理清晰,数据详细。从70、80年代开始,史学界呈现大繁荣景象,货币研究尤其是白银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重视,其中研究最深入、成就最卓越的是全汉升,他对明代太仓银、宋明银价变动尤其是美洲白银输入问题的研究上均有突出的成绩。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Ray Huang)是海外研究明代财政问题的权威人士。他所著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2是其明代财政史研究的代表作。在书中,他以《明实录》和《明史食货志》为基础,结合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详细解析了十六世纪明代中国的财政组织、政府的财政问题、税收及财政管理等方面。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白银货币化的问题,但其中的许多观点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时代 1参见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参见黄仁宇(Ray Huang)著,阿风等译《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4)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明代白银问题

明代白银问题 (2010-07-31 10:44:30) 转载▼ 标签: 杂谈 中国最早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是在春秋时期,唐代白银在个别地方如岭南地区成为通用货币,唐王朝曾在个别无蚕乡征收庸调银。宋代虽然仍以铜、铁钱为主,兼用纸币,但白银已经成为一般通货,可以和钱平行使用。元朝实行白银收敛政策,在国内厉行纸币,以银当作钞本,多次禁止金银流通,大量白银用于对外贸易。 明初,政府承元代之制,发行纸钞,禁止金银的流通。但由于纸币的通货膨胀,白银以其优良的自然特性,在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民间主导的流通货币。明中叶以后,日本和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至隆庆初,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明代使用的白银,还是一种称量货币,以两为基本单位。最初是以首饰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随着政府的解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碎银,即一两以下的银子;其二为银锭,即元宝,普通大元宝是50两一锭,最大的有500两重,元宝上多有文字,大的有铸造地名、重量和银匠的姓名,但小的有时不铸明重量;其三为银元,是从外国流入的银币,主要流通于闽广地区。 国内白银的产量和从国外流入中国白银的数量 最早对明代白银存量进行估计的是明末的蒋臣,他在上书给崇祯帝时认为全国有2亿5千万两。彭信威随即在《中国货币史》中予以驳斥,他举出正德5年刘瑾被抄家时,家里就藏银2亿5958万3800两作例子,认为估计偏低。但他又认为参加支付流通的不过一二亿两,绝大部分都被窖藏了。 梁方仲 《明代银矿考》1939年 银课收入之数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一 对于明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最初笔者是从海外政策角度开始探索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政策是浮在表层的,在政策演变的背后,影响政治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不是政策变化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动,或者说是时代的演变。如果仅在政治史的范畴里,停留在政策层面,就难以理清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动。因此,社会变动的原因需要深入到极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内部去探求。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单就研究明代白银本身,已经构成了货币史的重大意义。然而,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此而已。西方学者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中译本出版后,白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书评如潮。但是,这部书的出版并没有弥补以往白银研究的不足之处,相反倒是使研究的实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晚明社会出现的令人瞩目的变化,主要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角度加以论证和解释。对于以往形成的“规范”认识,近年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层反思和质疑,这说明研究正在走向深化,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但是,迄今学术界没有对货币经济在晚明迅速发展的现实给予足够的注意,很少留意白银在明代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以及白银货币化过程的重大影响。事实上,货币经济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却又有着相对独立性。货币变动不一定是商品经济变化的直接和必然的结果,这一点已为货币学家所证实。笔者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并试图以此作为一个全新视角对晚明社会变迁进行探索。二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明朝禁用金银交易。翻开《大明会典》,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没有“银法”。但是,明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白银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迄今为止,对白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外学术界均以《明史》中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为根据,认为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然而,《明史》的高度概括是有问题的。经过对明初至成化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使用通货情况进行分析,明代白银不寻常的货币化过程就彰显了出来。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万明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因此,研究明朝白银本身,已经构成了货币史上的重大意义。然而,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此而已。长期以来,晚明社会出现的令人瞩目变化,引起了中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对此变化,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或称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研究则主要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方面加以论证和解释。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对于以往形成的“规范”认识,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层反思和质疑,说明研究正走向深化。但是,以上解释模式可以证明中国社会发展不是停滞的,要进一步表明明代社会已经处于向近代的转型,显然不够充分;难题还在于就是以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服宋代的“经济革命论”,也还存在距离。因此,在切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迄今为止,资本主义萌芽论和商品经济发展论使学术界长期没有足够注意到货币经济发展的存在,很少留意白银在明代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更极少注意到白银货币化的重大影响。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文试图以此作为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从中归纳认识,具体探讨和重新诠释明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在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以致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关注晚明社会实态,就会注意到,一方面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 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惟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也就没有制度可言。由此可见,白银在明朝的货币化,又是历史上一个极为不同寻常的现象。考诸明代社会现实,白银问题作为晚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引起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极大关注,三人无一例外,都有”废银论”。20 世纪30 年代以后,梁方仲、清水泰次、博克塞(C.R.Boxer)等中外学者,从赋役制度与国际贸易的角度[1],彭信威、加藤繁、杨联升(Lien-sheng Yang)等学者从货币史的视角[2], 均对白银有所涉及,展开了卓越的研究,他们精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至今令人瞩目。80年代以后,对货币沿革进行系统研究的,有叶世昌、格拉汉(Richard von Glahn)等中外学者[3];对外国白银流入中国及其世界影响进行考察的, 主要有全汉升、艾维泗(Willion S.Atwell)、弗林(Dennis O.Flynn)和吉拉尔德兹(Arturo Giraldez)等中外学者。[4] 其中对明代白银研究用功最多、成就也最卓著的是全汉升,他对明代太仓银、国际白银流入,宋明银价变动,以及白银对北方边防及市场的影响,均有深入研究。[5]近年中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白银问题,吴承明提出将“财政货币化”和“白银内流”作为16~17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因素,但是没有展开论证;[6]安德列·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总结以往外国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的相关研究,提出这证明了中国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观点,并以此为据,突破了以沃伦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为代表的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论。可惜在他的宏大体系中,并无对明代白银的具体实证研究。[7] 当我们回顾学术史的历程,研究尚有待推进。迄今为止,学术界缺乏对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的专门研究,而这无疑影响了对明代货币经济发展达到水平的认识及其作用的评估,更影响到对明代社会发展的整体评价。有鉴于此,本文着意于白银货币化如何自下而上而又自上而下的极大影响了明朝制度层面,促使发生了制度变迁,出现历史事实上的”银法”的动态过程。 [1]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讲述了当代中国的外交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货币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货币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辩证分析,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论证我国货币及制度、措施以及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演变和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我国货币制度和世界货币体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货币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1.重点:中国历史上货币及其制度建设的发展演变 2.难点: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人民币纸币,右图是美元纸币。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现象?对!当今世界两种主要的货币:人民币和美元。那么,中国货币的使用历程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如何?主要经历了哪几种形式的货币? 自主学习 1.铜铸币 (1)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2)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4)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图片情境 合作探究 探究一秦朝统一货币 材料至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