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简介

“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运动。这项运动先后波及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多名领导人先后下台,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爆发之突然、来势之迅猛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阿拉伯之春”(The Arab Spring),又称“阿拉伯的觉醒”、“阿拉伯起义”,是指自2010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运动,这些运动多采取公开示威游行和网络串连的方式,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爆发之突然、来势之迅猛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从2011年初开始至今尚未完全结束。


这场运动以北非国家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被民众抗议推翻为肇始,形成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众反政府浪潮,如潮水般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稳坐江山数十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和独裁者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地倒下。革命运动浪潮随后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部分非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了一些抗议示威活动,但大都因政府的让步或示威规模不大而逐渐平息。
截至2012年12月,此阿拉伯革命已经推翻了4个国家政权。2011年1月14日晚,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18天后的埃及示威浪潮导致穆巴拉克在2011年2月11日宣布正式下台,权力移交军方;利比亚领袖卡扎菲的统治在2011年8月23日被推翻,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俘身亡;2012年2月27日,也门政治协议正式生效,总统萨利赫退位。


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2010年12月17日,26岁年轻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经济不景气而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期间遭受当地警察的粗暴对待,抗议自焚,不治身亡。
这个事件博得了突尼斯普通大众的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潜藏的怒火,致使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队发生冲突,随后冲突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并造成多人伤亡。


导致这些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国民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

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茉莉花革命

在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后的第29天,在国内骚乱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总统本·阿里不得不放弃突尼斯这个自己独裁统治了23年的国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飞往沙特。
突尼斯是“阿拉伯之春”运动的起点。由于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因此发生在突尼斯的这次政权更迭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及社会状况使得突尼斯的动乱迅速蔓延其他阿拉伯国家,茉莉花革命的成功激发了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抗议运动,并逐渐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阿拉伯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