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晶体管的达林顿驱动电路图

功率晶体管的达林顿驱动电路图
功率晶体管的达林顿驱动电路图

功率晶体管的达林顿驱动电路图

早期的无刷直流电机根据容量不同,可分为晶体管驱动电机和晶闸管驱动电机两种。一般低压小容量的无换向器电机采用晶体管电机的方案;而容量较大的,通常都是晶闸管电机。由于晶体管和晶闸管不同,它的集电极负载电流和基极控制电流之间是直接联系的,要关断晶体管,只要把基极电流下降到零,就能使集电极电流消失,因此在晶体管电机中不存在逆变器的换相问题,这不但可以简化电机的控制电路,而且能够显著改善电机的性能。一般在7。5kW以下的电机中多用晶体管,而在10kW以上的电机里,往往采用晶闸管。当然这个界限也是相对的,随着大功率晶体管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个界限也会有所提高。

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GTR或称BJT),是一种冰晶球结构的晶体管,其工作结温高达200℃,在环境条件极端恶劣的航天领域,具有其他功率器件无法替代的优势。此外,GTR 在高电压、大电流下较ICBT和MOSFET具有更低的通态饱和压降(在10A负载电流下,通态饱和压降小于0.2V),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大功率晶体管具有关断反向电压小的特点,开关噪声远远小于功率MOS-FET,并且工作在通态时处于饱和状态,GTR的功率损耗很小。但是大功率晶体管的单管放大倍数小,为了使其工作在饱和状态,必须增大基极驱动电流,增加驱动功耗;同时,由于放大倍数小,使其容易失去饱和而工作在放大区,使得大功率晶体管的功率损耗显著增大,并且缩小了安全运行范围。为此需采用了达林顿驱动结构,但常规的达林顿驱动结构通态下极易深度饱和,关断时存储时间长、关断损耗大,给电机换向带来较大影响。

本节以三相三状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晶体管放大电路为例,介绍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设计。

通过实验和分析计算,本书研究并应用了一种改进的采用两只NPN型晶体管构成的达林顿驱动电路,晶体管VT1的型号为3DK10E,晶体管VT2的型号为3DK109F,达林顿电路如图所示。

光电耦合器件简介

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0”。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

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

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

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6脚封装

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

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光电隔离技术的应用

微机介面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微机有多个输入埠,接收来自远处现场设备传来的状态信号,微机对这些信号处理后,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去执行相应的操作。在现场环境较恶劣时,会存在较大的杂讯干扰,若这些干扰随输入信号一起进入微机系统,会使控制准确性降低,产生误动作。因而,可在微机的输入和输出端,用光耦作介面,对信号及杂讯进行隔离。典型的光电耦合电路如图6所示。该电路主要应用在“A/D转换器”的数位信号输出,及由CPU发出的对前向通道的控制信号与类比电路的介面处,从而实现在不同系统间信号通路相联的同时,在电气通路上相互隔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将类比电路和数位电路相互隔离,起到抑制交叉串扰的作用。

图六光电耦合器接线原理

对于线性类比电路通道,要求光电耦合器必须具有能够进行线性变换和传输的特性,或选择对管,采用互补电路以提高线性度,或用V/F变换后再用数位光耦进行隔离。

功率驱动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大量应用的是开关量的控制,这些开关量一般经过微机的I/O输出,而I/O的驱动能力有限,一般不足以驱动一些点磁执行器件,需加接驱动介面电路,为避免微机受到干扰,须采取隔离措施。如可控硅所在的主电路一般是交流强电回路,电压较高,电流较大,不易与微机直接相连,可应用光耦合器将微机控制信号与可控硅触发电路进行隔离。电路实例如图7所示。

图七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在马达控制电路中,也可采用光耦来把控制电路和马达高压电路隔离开。马达靠MOSFET 或IGBT功率管提供驱动电流,功率管的开关控制信号和大功率管之间需隔离放大级。在光耦隔离级—放大器级—大功率管的连接形式中,要求光耦具有高输出电压、高速和高共模抑制。

远距离的隔离传送

在电脑应用系统中,由于测控系统与被测和被控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长线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很易受到干扰,导致传输信号发生畸变或失真;另外,在通过较长电缆连接的相距较远的设备之间,常因设备间的地线电位差,导致地环路电流,对电路形成差模干扰电压。为确保长线传输的可靠性,可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措施,将2个电路的电气连接隔开,切断可能形成的环路,使他们相互独立,提高电路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若传输线较长,现场干扰严重,可通过两级光电耦合器将长线完全“浮置”起来,如图8所示。

图八传输长线的光耦浮置处理

长线的“浮置”去掉了长线两端间的公共地线,不但有效消除了各电路的电流经公共地线时所产生杂讯电压形成相互窜扰,而且也有效地解决了长线驱动和阻抗匹配问题;同时,受控设备短路时,还能保护系统不受损害。

过零检测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零交叉,即过零检测,指交流电压过零点被自动检测进而产生驱动信号,使电子开关在此时刻开始开通。现代的零交叉技术已与光电耦合技术相结合。图9为一种单片机数控交流调压器中可使用的过零检测电路。

图九过零检测

220V交流电压经电阻R1限流后直接加到2个反向并联的光电耦合器GD1,GD2的输入端。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GD1和GD2分别导通,U0输出低电平,在交流电源正弦波过零的瞬间,GD1和GD2均不导通,U0输出高电平。该脉冲信号经反闸整形后作为单片机的中断请求信号和可控矽的过零同步信号。

注意事项

(1)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必须分别采用独立的电源,若两端共用一个电源,则光电耦合器的隔离作用将失去意义。

(2)当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输入输出通道时,必须对所有的信号(包括数位量信号、控制

量信号、状态信号)全部隔离,使得被隔离的两边没有任何电气上的联系,否则这种隔离是没有意义的。

达林顿管说明

达林顿管就是两个三极管接在一起,极性只认前面的三极管。具体接法如下,以两个相同极性的三极管为例,前面为三极管集电极跟后面三极管集电极相接,前面为三极管射极跟后面三极管基极相接,前面三极管功率一般比后面三极管小,前面三极管基极为达林顿管基极,后面三极管射极为达林顿管射极,用法跟三极管一样,放大倍数是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 达林顿管原理 达林顿管又称复合管。它将二只三极管适当的连接在一起,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这等于效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二者之积。在电子学电路设计中,达林顿接法常用于功率放大器和稳压电源中。 达林顿电路有四种接法:NPN+NPN,PNP+PNP,NPN+PNP,PNP+N PN. 前二种是同极性接法,后二种是异极性接法。NPN+NPN的同极性接法:B1为B,C1C2为C,E1B2接在一起,那么E2为E。这里也说一下异极性接法。以NPN+PNP为例。设前一三极管T1的三极为C1B1E1,后一三极管T2的三极为C2B2E2。达林顿管的接法应为:C1B2应接一起,E1C2应接一起。等效三极管CBE的管脚,C= E2,B=B1,E=E1(即C2)。等效三极管极性,与前一三极管相同。即

为NPN型。 PNP+NPN的接法与此类同。 NPN PNP 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 NPN PNP等效一只三极管 异极型达林顿三极管 达林顿管的典型应用 1、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 2、驱动小型继电器 利用CMOS电路经过达林顿管驱动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虚线框内是小功率NPN达林顿管FN020。 3、驱动LED智能显示屏 LED智能显示屏是由微型计算机控制,以LED矩阵板作显示的系统,可用来显示各种文字及图案。该系统中的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均可采用高β、高速低压降的达林顿管。图2是用BD683(或BD677)型中功率NPN达林顿管作为列驱动器,而用BD682(或BD67 8)型PNP达林顿管作行驱动器,控制8×8LED矩阵板上相应的行(或列)的像素发光。 应注意的是,达林顿管由于内部由多只管子及电阻组成,用万用表测试时,be结的正反向阻值与普通三极管不同。对于高速达林顿管,有些管子的前级be结还反并联一只输入二极管,这时测出be结正反向电阻阻值很接近;容易误判断为坏管,这个请注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一、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目标 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一下几点: 1. 功能: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 器直接带动电机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个功率元件组成的H桥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双刀双掷的继电器。 如果不需要调速,只要使用继电器即可;但如果需要调速,可以使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开关元件实现PWM(脉冲宽度调制)调速。 2. 性能:对于PWM调速的电机驱动电路,主要有以下性能指标。 1)输出电流和电压范围,它决定着电路能驱动多大功率的电机。 2)效率,高的效率不仅意味着节省电源,也会减少驱动电路的发热。要提高电路的效率,可以从保证功率器件的开关工作状态和防止共态导通(H桥或推挽电路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即两个功率器件同时导通使电源短路)入手。 3)对控制输入端的影响。功率电路对其输入端应有良好的信号隔离,防止有高电压大电流进入主控电路,这可以用高的输入阻抗或者光电耦合器实现隔离。 4)对电源的影响。共态导通可以引起电源电压的瞬间下降造成高频电源污染;大的电流可能导致地线电位浮动。 5)可靠性。电机驱动电路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论加上何种控制信号,何种无源负载,电路都是安全的。 二、三极管-电阻作栅极驱动

1.输入与电平转换部分: 输入信号线由DATA引入,1脚是地线,其余是信号线。注意1脚对地连接了一个2K欧的电阻。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分别供电时,这个电阻可以提供信号电流回流的通路。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共用一组电源时,这个电阻可以防止大电流沿着连线流入单片机主板的地线造成干扰。或者说,相当于把驱动板的地线与单片机的地线隔开,实现“一点接地”。 高速运放KF347(也可以用TL084)的作用是比较器,把输入逻辑信号同来自指示灯和一个二极管的2.7V基准电压比较,转换成接近功率电源电压幅度的方波信号。KF347的输入电压范围不能接近负电源电压,否则会出错。因此在运放输入端增加了防止电压范围溢出的二极管。输入端的两个电阻一个用来限流,一个用来在输入悬空时把输入端拉到低电平。 不能用LM339或其他任何开路输出的比较器代替运放,因为开路输出的高电平状态输出阻抗在1千欧以上,压降较大,后面一级的三极管将无法截止。 2.栅极驱动部分: 后面三极管和电阻,稳压管组成的电路进一步放大信号,驱动场效应管的栅极并利用场效应管本身的栅极电容(大约 1000pF)进行延时,防止H桥上下两臂的场效应管同时导通(“共态导通”)造成电源短路。 当运放输出端为低电平(约为1V至2V,不能完全达到零)时,下面的三极管截止,场效应管导通。上面的三极管导通,场效应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当运放输出端为高电平(约为VCC-(1V至2V),不能完全达到VCC)时,下面的三极管导通,场效

功率晶体管的封装

功率晶体管的封装(附功率三极管封装图示) 功率晶体管包括三极管和二极管,其典型的封装形式是THM (Through-HoleMount,引脚插入式)插脚型封装,即使是在SMD (SurfacdMountingDevice,表面贴装元件)大行其道的今天也是如此,因为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封装既可靠又利于独立散热片的安装和固定。晶体管THM封装以TO(TransistorOutline,晶体管封装)为主要形式,而SMD形式的,以有引脚的为主要形式,IR(InternationalRectifier,国际整流器)开发的DirectFET 封装则是其中的特例,属于无引脚而只有焊接端子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小功率SMD器件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我们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封装属于最终封装,是可以直接进行印制板(PCB)安装的封装形式,虽然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都提供没有最终封装的预封装裸片(不能直接安装于印制板),但是带有最终封装的元器件仍然是最主要、最主流的提供形式。 功率晶体管相对于集成电路,引脚排列相对简单,只是外部形状各异。按照管芯封装材料来分大致有两大类:塑料封装和金属封装。如今,塑料封装最为常见,有裸露散热片的非绝缘封装和连散热片也封装在内的全塑封装(也称为绝缘封装),后者无需在散热器绝缘和晶体管之间加装额外的绝缘垫片,但是耗散功率会稍微小一些;金属封装又称为金属管壳封装或者管帽封装,有着银白色的圆形蘑菇状金属外壳,因为封装成本比较高,如今已经不太常见了。按照内部管芯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管芯、双管芯、多管芯三大类,多管芯一般耗散功率比较大,主要用于电力电子领域,比较通用的名称是模块或者晶体管模块,本文不再讨论。 三极管中,单管芯塑料封装最常见,引脚都是3个,排列也很有规律,很少有例外。有印字的一面朝向自己,引脚向下,从左至右,常见类型的功率晶体管引脚排列如下: BJT(双极性晶体管):b(基极)、c(集电极)、e(发射极);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G(栅极)、c(集电极)、e(发射极);VMOS(垂直沟道场效应管):G(栅极)、D(漏极)、S(源极);BCR(双向晶闸管):A1(阳极1)、A2(阳极2)、G(控制极);SCR(单向晶闸管):K(阴极)、A(阳极)、G(控制极)大功率二极管除了特有的DO(DirectOutline,两端直接引线)封装外,也常常采用塑封三极管的封装形式,三引脚为共阴极或者共阳极以及双管芯并联,或者将三引脚改为两引脚,通常是中间的一脚省去。 对于塑料封装而言,三引脚的TO-220是基本形式,由此扩大,有TO-3P、TO-247、TO-264等,由此缩小,有TO-126、TO-202等,并各自延伸出全绝缘封装以及更多引脚封装和SMD形式。其目的也很明确,在保证耗散功率的前提下缩小封装成本,对于高频开关器件,还要减小引线电感和电容,DirectFET封装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封装仅从外部形状来看,很相似,这时候就需要注意其实际的外

达林顿管的四种接法与常用型号

达林顿电路有四种接法:NPN+NPN,PNP+PNP,NPN+PNP,PNP+NPN. 前二种是同极性接法,后二种是异极性接法。NPN+NPN的同极性接法:B1为B,C1C2为C,E1B2接在一起,那么E2为E。这里也说一下异极性接法。以NPN+PNP为例。设前一三极管T1的三极为C1B1E1,后一三极管T2的三极为C2B2E2。达林顿管的接法应为:C1B2应接一起,E1C2应接一起。等效三极管CBE的管脚,C=E2,B=B1,E=E1(即C2)。等效三极管极性,和前一三极管相同。即为NPN型。 PNP+NPN的接法和此类同。 如下图所示,两级放大器元件同为NPN型晶体管,将前级晶体管的射极电流直接引入下一级的基极,当作下级的输入。「同极型达林顿」连接,是使用相同类型的晶体管.而「异极型达林顿」连接,是使用NPN和PNP晶体管相互串接达成达林顿的特性。 同极型达林顿管 异极型达林顿管 达林顿管的典型应用 1、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 2、驱动小型继电器 利用CMOS电路经过达林顿管驱动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虚线框内是小功率NPN达林顿管FN020。 3、驱动LED智能显示屏 LED智能显示屏是由微型计算机控制,以LED矩阵板作显示的系统,可用来显示各种文字及图案。该系统中的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均可采用高β、高速低压降的达林顿管。图2是用BD683(或BD677)型中功率NPN达林顿管作为列驱动器,而用BD682(或BD678)型PNP 达林顿管作行驱动器,控制8×8LED矩阵板上相应的行(或列)的像素发光。 应注意的是,达林顿管由于内部由多只管子及电阻组成,用万用表测试时,be结的正反向阻值和普通三极管不同。对于高速达林顿管,有些管子的前级be结还反并联一只输入二极管,这时测出be结正反向电阻阻值很接近;容易误判断为坏管,这个请注意

最新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

大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大功率晶体管(GTR)基极驱动电路的设计,分析了基极驱动电路的要求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一种实用的驱动电路。 关键词:大功率晶体管;基极驱动电路;分析;设计 1 引言 作为逆变电路中的核心部件——大功率开关器件,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即双极型、单极型和混合型。双极型GTO、GTR、SITH等;单极型有功率MOSFET、SIT等;混合型有IGBT、MGT(MOS门极晶体管)等。这些大功率器件的运行状态及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变频器和逆变器性能的优劣,而性能良好的驱动电路又是开关器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介绍GTR的基极驱动电路。 大功率晶体管(GiantTransistor—GTR)也称巨型晶体管,是三层结构的双极全控型大功率高反压晶体管,它具有自关断能力,控制十分方便,并有饱和压降低和比较宽的安全工作区等优点,在许多电力变流装置中得到了应用。 在电力电子装置中,GTR主要工作在开关状态。GTR是一种电流控制型器件,即在其基极注入电流I B后,集电极便能得到放大了的电流IC,电流放大倍数由h FE来评价。对于工作在开关状态的GTR,关键的技术参数是反向耐压V CE和正向导通电流IC。由于GTR不是理想的开关,当饱和导通时,有管压降V CES,关断时有漏电流I CEO;加之开关转换过程中具有开通时间t on。(含延迟时间t d和上升时间t r),关断时间

t off(含存贮时间t s和下降时间t f),因此使用GTR时,对其集电极功耗PC与结温T jm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 基极驱动电路设计原则 GTR基极驱动电路和性能直接影响着GTR的工作状况,因此在设计基极驱动电路时应考虑以下两点:最优化驱动方式和自动快速保护。 所谓最优化驱动,就是以理想的基极驱动电流波形去控制GTR的开关过程,以便提高开关速度,减小开关损耗。理想的基极驱动电流波形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为加快开通时间和降低开通损耗,正向基极电流在开通初期不但要求有陡峭的前沿,而且要求有一定时间的过驱动电流I B1。导通阶段的基极驱动电流I B2应使GTR恰好维持在准饱和状态,以便缩短存储时间t s。一般情况下,过驱动电流I B1的数值选为准饱和基极驱动电流值I B2的3倍左右,过驱动电流波形前沿应控制在 0.5μs以内,其宽度控制在2μs左右。关断GTR时,反向基极驱动电流 I B3应大一些,以便加快基区中载流子的抽走速度,缩短关断时间,减小关断损耗,实际应用中,常选I B3=I B1或更大一些。这种基极驱动波形一般由加速电路和贝克箝位电路来实现。

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 引言 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围广,过载能力强,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因此在工业控制领域,直流电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半导体公司推出了直流电机专用驱动芯片,但这些芯片多数只适合小功率直流电机,对于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其集成芯片价格昂贵。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基于25D60-24A 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该电路驱动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H 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 在直流电机中,可以采用GTR 集电极输出型和射极输出性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但是它们都属于不可逆变速控制,其电流不能反向,无制动能力,也不能反向驱动,电机只能单方向旋转,因此这种驱动电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于可逆变速控制, H 桥型互补对称式驱动电路使用最为广泛。可逆驱动允许电流反向,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有效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而电机速度的控制主要有三种,调节电枢电压、减弱励磁磁通、改变电枢回路电阻。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改变电枢回路电阻只能实现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实现平滑调速,但这种方法的调速围不大,一般都是配合变压调速使用。因此在直流调速系统中,都是以变压调速为主,通过PWM(Pulse Width Mo dulation)信号占空比的调节改变电枢电压的大小,从而实现电机的平滑调速。 2.1 H 桥驱动原理 要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需要给电机提供正反向电压,这就需要四路开关去控制电机两个输入端的电压。当开关S1 和S4 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左端流向电机的右端,电机沿一个方向旋转;当开关S2 和S3 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右端流向电机左端,电机沿另一个方向旋转, H 桥驱动原理等效电路图如图1 所示。

大功率LED的驱动电路设计(PT4115应用)

大功率LED 的驱动电路设计(PT4115应用) 摘要: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固体发光光源,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器件。由于LED 具有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非常长,LED 元件的体积非常小,LED 的发出的光线能量集中度很高,LED 的发光指向性非常强,LED 使用低压直流电即可驱动,显色性高(不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等优点,LED 被广泛应用在背光源、照明、电子设备、显示屏、汽车等五大领域。而且随着LED 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高亮度、超高亮度、大功率的LED 相继问世,特别是白光LED 的发光效率已经超过了常用的白炽灯,正朝着常照明应用的方向发展,大有取代传统的白炽灯甚至节能灯的趋势。 本论文主要介绍采用恒流驱动方式实现驱动电路,并且提出一种基于恒流驱动芯片PT4115的高效率的大功率LED 恒流驱动解决方案。该种驱动电路简单、高效、成本低,适合当今太阳能产品的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大功率LED ;驱动电路;恒流驱动芯片PT4115 一、LED 主要性能指标: 1)LED 的颜色:目前LED 的颜色主要有红色,绿色,蓝色,青色,黄色,白色,暖白,琥珀色等其它的颜色; 2)LED 的电流:一般小功率的LED 的正向极限电流多在20mA 。但大功率LED 的功率至少在1W 以上,目前比较常见的有1W 、3W 、5W 、8W 和10W 。1W LED 的额定电流为350mA,3W LED 的750mA 。 3)LED 的正向电压:LED 的正极接电源正极,负极接电源负极。一般1W 的大功率LED 的正向电压为3.5V~3.8V 。 4)LED 的反向电压:所允许加的最大反向电压。超过此值,发光二极管可能被击穿损坏 LED 发光强度: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定义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单位为坎德拉(cd )。 5)LED 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量称为光源的发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如1W 大功率LED 的光通量一般为60~80LM 。 6)LED 光照度: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7)LED 显色性:光源对物体本身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 8)LED 的使用寿命:LED 一般可以使用50,000小时以上。 9)LED 发光角度:二极管发光角度也就是其光线散射角度,主要靠二极管生产时加散射剂来控制。 二、大功率LED 的驱动方式: LED 驱动简单的来讲就是给LED 提供正常工作条件(包括电压,电流等条件)的一种电路,也是LED 能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好的驱动电路还能随时保护LED ,避免LED 被损坏。 LED 驱动通常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 镇流电阻驱动:就是简单的的在LED 变LED 的驱动电流.。 LED 的工作电流为: R U U I L -= 所以I 与镇流电阻R 成反比;当电源电压U 时,R 能限制I 的过量增长,使I 不超出LED

大功率达林顿管MJ11016参数规格,电路图,功能应用原理

DESCRIPTION ·Collector-Emitter Breakdown Voltage :V (BR)CEO =120V(Min.)·High DC Current Gain-:h FE =1000(Min.)@I C =20A ·Low Collector Saturation Voltage-:V CE (sat)=3.0V(Max.)@I C =20A ·Complement to the PNP MJ11015 APPLICATIONS ·Designed for use as output devices in complementary general purpose amplifier applications.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T a =25℃) SYMBOL PARAMETER VALUE UNIT V CBO Collector-Base Voltage 120V V CEO Collector-Emitter Voltage 120V V EBO Emitter-Base Voltage 5V I C Collector Current-Continunous 30A I B Base Current-Continunous 1A P C Collector Power Dissipation @T C =25℃ 200W T j Junction Temperature 200℃T stg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55~+200 ℃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SYMBOL PARAMETER MAX UNIT R th j-c Thermal Resistance,Junction to Case 0.87 ℃/W

LDO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

LDO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 [导读]由于便携式设备的发展,人们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次以前一直用开的电源目前来说不够用了,这就促使LDO的迅猛发展,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LDO的工作原理。 随着便携式设备(电池供电)在过去十年间的快速增长,象原来的业界标准 LM340 和 LM317 这样的稳压器件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这些稳压器使用NPN 达林顿管,在本文中称其为NPN 稳压器(NPN regulators)。预期更高性能的稳压器件已经由新型的低压差 (Low-dropout)稳压器(LDO)和准LDO稳压器(quasi-LDO)实现了。 NPN 稳压器(NPN regulators) 在NPN稳压器(图1:NPN稳压器内部结构框图)的内部使用一个 PNP管来驱动 NPN 达林顿管(NPN Darlington pass transistor),输入输出之间存在至少1.5V~2.5V的压差(dropout voltage)。这个压差为: Vdrop = 2Vbe +Vsat(NPN 稳压器)(1) 图1 LDO 稳压器(LDO regulators) 在LDO(Low Dropout)稳压器(图2:LDO稳压器内部结构框图)中,导通管是一个PNP管。LDO的最大优势就是PNP管只会带来很小的导通压降,满载(Full-load)的跌落电压的典型值小于500mV,轻载(Light loads)时的压降仅有10~20mV。LDO的压差为:

Vdrop = Vsat (LDO 稳压器)(2) 图2 准LDO 稳压器(Quasi-LDO regulators) 准LDO(Quasi-LDO)稳压器(图3:准 LDO 稳压器内部结构框图)已经广泛应用于某些场合,例如:5V到3.3V 转换器。准LDO介于 NPN 稳压器和 LDO 稳压器之间而得名,导通管是由单个PNP 管来驱动单个NPN 管。因此,它的跌落压降介于NPN稳压器和LDO之间: Vdrop = Vbe +Vsat (3) 图3 稳压器的工作原理(Regulator Operation) 所有的稳压器,都利用了相同的技术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图4:稳压器工作原理图)。输出电压通过连接到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反相输入端(Inverting Input)的分压电阻(Resistive Divider)采样(Sampled),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Non-inverting Input)连接到一个参考电压Vref。参考电压由IC内部的带隙参考源(Bandgap Reference)

功率晶体管的达林顿驱动电路图

功率晶体管的达林顿驱动电路图 早期的无刷直流电机根据容量不同,可分为晶体管驱动电机和晶闸管驱动电机两种。一般低压小容量的无换向器电机采用晶体管电机的方案;而容量较大的,通常都是晶闸管电机。由于晶体管和晶闸管不同,它的集电极负载电流和基极控制电流之间是直接联系的,要关断晶体管,只要把基极电流下降到零,就能使集电极电流消失,因此在晶体管电机中不存在逆变器的换相问题,这不但可以简化电机的控制电路,而且能够显著改善电机的性能。一般在7。5kW以下的电机中多用晶体管,而在10kW以上的电机里,往往采用晶闸管。当然这个界限也是相对的,随着大功率晶体管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个界限也会有所提高。 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GTR或称BJT),是一种冰晶球结构的晶体管,其工作结温高达200℃,在环境条件极端恶劣的航天领域,具有其他功率器件无法替代的优势。此外,GTR 在高电压、大电流下较ICBT和MOSFET具有更低的通态饱和压降(在10A负载电流下,通态饱和压降小于0.2V),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变换器的效率。 大功率晶体管具有关断反向电压小的特点,开关噪声远远小于功率MOS-FET,并且工作在通态时处于饱和状态,GTR的功率损耗很小。但是大功率晶体管的单管放大倍数小,为了使其工作在饱和状态,必须增大基极驱动电流,增加驱动功耗;同时,由于放大倍数小,使其容易失去饱和而工作在放大区,使得大功率晶体管的功率损耗显著增大,并且缩小了安全运行范围。为此需采用了达林顿驱动结构,但常规的达林顿驱动结构通态下极易深度饱和,关断时存储时间长、关断损耗大,给电机换向带来较大影响。 本节以三相三状态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晶体管放大电路为例,介绍功率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设计。 通过实验和分析计算,本书研究并应用了一种改进的采用两只NPN型晶体管构成的达林顿驱动电路,晶体管VT1的型号为3DK10E,晶体管VT2的型号为3DK109F,达林顿电路如图所示。 光电耦合器件简介 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0”。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基本知识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基本知识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也叫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单极型的电压控制器件,不但有自关断能力,而且有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高、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等特点。由于其易于驱动和开关频率可高达500kHz,特别适于高频化电力电子装置,如应用于DC/DC变换、开关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航天以及汽车等电子电器设备中。但因为其电流、热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小功率电力电子装置。 一、电力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种类和结构有许多种,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同时又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之分。在电力电子装置中,主要应用N沟道增强型。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绝缘栅MOS管相同,但结构有很大区别。小功率绝缘栅MOS管是一次扩散形成的器件,导电沟道平行于芯片表面,横向导电。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大多采用垂直导电结构,提高了器件的耐电压和耐电流的能力。按垂直导电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2种:V形槽VVMOSFET和双扩散VDMOSFET。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多单元集成结构,一个器件由成千上万个小的MOSFET组成。N沟道增强型双扩散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个单元的部面图,如图1(a)所示。电气符号,如图1(b)所示。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有3个端子:漏极D、源极S和栅极G。当漏极接电源正,源极接电源负时,栅极和源极之间电压为0,沟道不导电,管子处于截止。如果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加一正向电压UGS,并且使UGS大于或等于管子的开启电压UT,则管子开通,在漏、源极间流过电流ID。UGS超过UT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漏极电流越大。 二、电力场效应管的静态特性和主要参数

功率晶体管(GTR)的特性

功率晶体管(GTR)的特性 功率晶体管(GTR)具有控制方便、开关时间短、通态压降低、高频特性好、安全工作区宽等优点。但存在二次击穿问题和耐压难以提高的缺点,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 —、结构特性 1、结构原理 功率晶体管是双极型大功率器件,又称巨型晶体管或电力勗体管,简称GTR。它从本质上讲仍是晶体管,因而工作原理与一般晶体管相同。但是,由于它主要用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电流容量大,耐压水平高,而且大多工作在开关状态,因此其结构与特性又有许多独特之处。 对GTR的要求主要是有足够的容量、适当的增益、较高的速度和较低的功耗等。由于GTR电流大、功耗大,因此其工作状况出现了新特点、新问题。比如存在基区大注入效应、基区扩展效应和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等,使得电流增益下降、特征频率减小,导致局部过热等,为了削弱这种影响,必须在结构上采取适当的措施。目前常用的GTR器件有单管、达林顿管和模块三大系列。 三重扩散台面型NPN结构是单管GTR的典型结构,其结构和符号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面积较大,电流分布均匀,易于提高耐压和耗散热量;缺点是电流增益较低,一般约为10~20g。 图1、功率晶体管结构及符号 图2、达林顿GTR结构 (a)NPN-NPN型、(b)PNP-NPNxing 达林顿结构是提高电流增益的一种有效方式。达林顿GTR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管复合而成,可以是PNP或NPN型,如图2所示,其中V1为驱动管,可饱和,而V2为输出管,不会饱和。达林顿GTR的电流增益β大大提高,但饱和压降VCES也较高且关断速度较慢。不难推得 IC=ΒIB1.VCES= VCES1+VCES2(其中β≈β1β2) 目前作为大功率开关应用最多的是GTR模块。它是将单个或多个达林顿结构GTR及其辅助元件如稳定电阻、加速二极管及续流二极管等,做在一起构成模块,如图3所示。为便于改善器件的开关过程或并联使用,有些模块的中间基极有引线引出。GTR模块结构紧凑、功能强,因而性能价格比大大提高。

达林顿管原理

达林顿管 编辑本段简介 达林顿管就是两个三极管接在一起,极性只认前面的三极管。具体接法如下,以两个相同极性的三极管为例,前面三极管集电极跟后面三极管集电极相接,前面三极管发射极跟后面三极管基极相接,前面三极管功率一般比后面三极管小,前面三极管基极为达林顿管基极,后面三极管发射极为达林顿管发射极,用法跟三极管一样,放大倍数是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 编辑本段原理 达林顿管原理 达林顿管又称复合管。为共基组合放大器,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这等效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二者之积。在电子学电路设计中,达林顿接法常用于功率放大器和稳压电源中。 编辑本段作用 达林顿管是一重复合三极管,他将两个三极管串联,第一个管子的发射极接第2个管子的基极,所以达林顿管的放大倍数是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它的特点是放大倍数非常高,达林顿管的作用一般是在高灵敏的放大电路中放大非常微小的信号。如大功率开关电路[1]。 编辑本段相关 达林顿电路有四种接法:NPN+NPN,PNP+PNP,NPN+PNP,PNP+NPN 前二种是同极性接法,后二种是异极性接法。NPN+NPN的同极性接法:B1为B,C1C2为C,E1B2接在一起,那么E2为E。这里也说一下异极性接法。以NPN+PNP 为例。设前一三极管T1的三极为C1B1E1,后一三极管T2的三极为C2B2E2。达林顿管的接法应为:C1B2应接一起,E1C2应接一起。等效三极管CBE的管脚,C=E2,B=B1,E=E1(即C2)。等效三极管极性,与前一三极管相同。即为NPN型。PNP+NPN的接法与此类同。 NPN PNP

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 NPN PNP 等效一只三极管 异极型达林顿三极管 达林顿管的典型应用 1、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 2、驱动小型继电器 利用CMOS电路经过达林顿管驱动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虚线框内是小功率NPN达林顿管FN020。 3、驱动LED智能显示屏 LED智能显示屏是由微型计算机控制,以LED矩阵板作显示的系统,可用来显示各种文字及图案。该系统中的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均可采用高β、高速低压降的达林顿管。图2是用BD683(或BD677)型中功率NPN达林顿管作为列驱动器,而用BD682(或BD678)型PNP达林顿管作行驱动器,控制8×8LED矩阵板上相应的行(或列)的像素发光。 应注意的是,达林顿管由于内部由多只管子及电阻组成,用万用表测试时,be 结的正反向阻值与普通三极管不同。对于高速达林顿管,有些管子的前级be结还反并联一只输入二极管,这时测出be结正反向电阻阻值很接近,容易误判断为坏管,请注意。 4、判断达林顿管等效为何种类型的三极管: 首先看看第一只管是什么类型的,第一只管是什么类型的,那么这只达林顿管就是什么类型的,与第二只无关!更加重要的是,要判断两个晶体管能否形成达林顿管关键要看电流,如果工作电流冲突,则不能构成达林顿管结构。也可以根据PNP或者NPN管的标志来判断,其实本质上三极管上所标的箭头也是其工作电流的流向。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原理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原理 功率场效应管(Power MOSFET)也叫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单极型的电压控制器件,不但有自关断能力,而且有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高、无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宽等特点。由于其易于驱动和开关频率可高达500kHz,特别适于高频化电力电子装置,如应用于DC/DC变换、开关电源、便携式电子设备、航空航天以及汽车等电子电器设备中。但因为其电流、热容量小,耐压低,一般只适用于小功率电力电子装置。 一、电力场效应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种类和结构有许多种,按导电沟道可分为P沟道和N沟道,同时又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之分。在电力电子装置中,主要应用N沟道增强型。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导电机理与小功率绝缘栅MOS管相同,但结构有很大区别。小功率绝缘栅MOS管是一次扩散形成的器件,导电沟道平行于芯片表面,横向导电。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大多采用垂直导电结构,提高了器件的耐电压和耐电流的能力。按垂直导电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2种:V形槽VVMOSFET和双扩散VDMOSFET。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采用多单元集成结构,一个器件由成千上万个小的MOSFET组成。N沟道增强型双扩散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个单元的部面图,如图1(a)所示。电气符号,如图1(b)所示。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有3个端子:漏极D、源极S和栅极G。当漏极接电源正,源极接电源负时,栅极和源极之间电压为0,沟道不导电,管子处于截止。如果在栅极和源极之间加一正向电压U GS,并且使U GS大于或等于管子的开启电压U T,则管子开通,在漏、源极间流过电流I D。U GS超过U T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漏极电流越大。 二、电力场效应管的静态特性和主要参数 Power MOSFET静态特性主要指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与静态特性对应的主要参数有漏极击穿电压、漏极额定电压、漏极额定电流和栅极开启电压等。{{分页}} 1、静态特性 (1)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即是漏极的伏安特性。特性曲线,如图2(b)所示。由图所见,输出特性分为截止、饱和与非饱和3个区域。这里饱和、非饱和的概念与GTR不同。饱和是指漏极电流I D不随漏源电压U DS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基本保持不变;非饱和是指地U CS 一定时,I D随U DS增加呈线性关系变化。 (2)转移特性

常用高频三极管

常用高频半导体三极管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 BJT 的参数是用来表征管子性能优劣和适应范围的,这是选用BJT 的依据。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对于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BJT 达到设计电路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其中,选用BJT 的重要参数有: 1、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CM I CM 是指BJT 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集电极允许的最大电流。当电流超过I CM 时,管子性能将显著下降,甚至有烧坏管子的可能。 2、 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 CM P CM 表示集电结上允许损耗功率的最大值。超过此值就会使管子性能变坏或烧毁。P CM 与环境有关,温度愈高,则P CM 值愈小。因此BJT 在使用时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硅管的上限温度达150℃,而锗管则低得多,约70℃。 3、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V (BR)CEO V (BR)CEO 是指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BJT 发生电压击穿后,电路中的管子就不能正常工作,但管子并不一定损坏,只要不超过最大功率损耗P CM ,而且进入击穿的时间很短时,管子的特性不会变坏,因此击穿过程还是可逆的。如果在击穿后继续增大I C ,则管子很快就会进入二次击穿状态而损坏。 4、 电流放大系数fe h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β,是C i ?与B i ?之比,反映动态(交流工作状态)时的电流放大特性。由于BJT 特性曲线的非线性,fe h 和工作点有关,只有在特性曲线的线性部分,fe h 才认为是基本恒定的。 由于制造工艺的分散性,即使同型号的管子,它的fe h 值也有差异,fe h 值太小放大作用差,但fe h 太大也易导致电路自激,工作稳定性差,受温度影响也大。同一型号的管子,国产三极管用色点表示放大倍数时,一般色点的颜色与fe h 对应关系如下: 国外BJT 的fe h 可通过查手册,如常用的高频管9018,通过识别三极管的尾部字母可知 h fe h 对应关系为: 5、 特征频率f T 当fe h 的频响曲线以-20dB/十倍频程斜率下降,直到增益为0dB 时某一频率f T 称为特征频率。

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是什么原理

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是什么原理? 功率开关器件在电力电子设备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它的可靠工作是整个装置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接口,是电力电子装置的重要部分。它对整个设备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作用是将控制回路输出的控制脉冲放大到足以驱动功率开关器件。简而言之,驱动电路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控制电路传来的信号,转换为加在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的可以使其导通和关断的信号。 同样的器件,采用不同的驱动电路将得到不同的开关特性。采用性能良好的驱动电路可以使功率开关器件工作在比较理想的开关状态,同时缩短开关时间,减小开关损耗,对装置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驱动电路的优劣直接影响主电路的性能,驱动电路的合理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晶闸管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使用方便,可以方便的进行整流和逆变,且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前提下,改变整流或逆变电流的大小。IGBT是MOSFET和GTR的复合器件,它具有开关速度快、热稳定性好、驱动功率小和驱动电路简单的特点,又具有通态压降小、耐压高和承受电流大等优点。IGBT作为主流的功率输出器件,特别是在大功率的场合,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一般来说,功率 开关器件理想的驱动电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功率开关管开通时,驱动电路能够提供快速上升的基极电流,使得开启时有足够的驱动功率,从而减小开通损耗。 (2)开关管导通期间,驱动电路提供的基极电流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能保证功率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保证比较低的导通损耗。为减小存储时间,器件关断前应处于临界饱和状态。 (3)关断时,驱动电路应提供足够的反向基极驱动,以迅速的抽出基区的剩余载流子,

电源供电以及电机驱动原理与电路分析

电源供电以及电机驱动原理与电路分析 第一部分:供电电路原理 供电部分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从图1-1中可知道供电有+5V、+3.3V、+1.5V三种,其中每个电源均有0.1μF的旁路电容,将电源中的高频串扰旁路到地,防止高频信号通过电源串扰到其它模块中。同时还能将电源本身的工频干扰滤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线的时候,经退藕电容退藕后的电源输出点应该尽量紧靠芯片的电源引脚进行供电,过长的引线有可能重新变成干扰接收天线,导致退藕效果消失。如果无法让每个退藕后的电源输出点均紧靠芯片的电源引脚,那么可以采用分别退藕的方法,即分别尽量紧靠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点接入退藕电容进行退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图1-1的3.3V电源有两个退藕输出点。

第二部分:电机驱动电路原理 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 图2-1中Header 4X2为4排2列插针,FM0~3为FPGA 芯片I/O 输出口,加入的插针给予一个可动的机制,在需要使用时才用跳线帽进行相连,提高I/O 口的使用效率。RES5是五端口排阻,内部集成了4个等阻值且一端公共连接的电阻,PIN 1是公共端,PIN2~5为排阻的输出端,排阻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该排阻公共端接电源,即上拉电阻形式,作用是增强FPGA 芯片I/O 口(以下简称I/O 口)的驱动能力,实际上就是增加I/O 输出高电平时输出电流的大小。当I/O 输出高电平时,+5V 电源经排阻与IN1~4相连,相当于为I/O 提供一个额外的电流输出源,从而提高驱动能力。当I/O 输出低电平时,可将I/O 近似看做接地,而IN1~4因与I/O 由导线直接相连,因此直接接受了I/O 的低电平输出信号。此时,+5V 电源经排阻R 、I/O 内部电路(电阻近似为零)后接地,因此该路的电流不能大于I/O 的拉电流(i I )最大值,有公式2-1: i I R V ≤+5(公式2-1) 即 i I V R 5+≥(公式2-2) 由公式2-2可以得出排阻的取值范围。 该上拉电阻除了提高驱动能力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进行电平转换。经查,ULN2003的接口逻辑为:5V-TTL, 5V-CMOS 逻辑。而在3.3V 供电的情况下,I/O 口可以提供3.3V-LVTTL , 3.3V-LVCMOS ,3.3V-PCI 和SSTL-3接口逻辑电平。因此,需要外接5V 的上拉电阻将I/O 电平规格变成5V 电平逻辑。

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引言 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 调速平滑、方便、调速范围广, 过载能力强, 可以 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 能满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 行要求,因此在工业 控制领域,直流电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半导体公司推出了直流电机专用驱动芯片, 但这些 芯片多数只适合小功率直流电 机,对于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 其集成芯片价格昂贵。 了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于 25D60-24A 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该电路驱动功率大, 用前景。 2 H 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 无制动 能力, 也不能反向驱动, 电 因此这种驱动电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对于可逆变速 控制,H 桥型互 可逆驱动允许电流反向, 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 控制。而电机速度的 控制主要有三种, 调节电枢 电压、减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改变电枢回路电阻只能实现有级 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实现平滑调速, 但这种方法的调速范围不大, 一般都是配合变压 调速使用。 因此在直流调速系统中, 都是以变压调速为主, 通过PWM(P ulse Width Modulatio n)信号占空比的调节改变电枢 电压的大小, 从而实现电机的平滑调速。 H 桥驱动原理 要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需要给电机提供正反向 虫压,这就需要四路开关去控制电机两 个输入端的电压。当开关S1和S4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左端流向电机的右端, 电机沿一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 有针对性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基 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应 在直流电机中,可以采用GTR 集电极输出型和射极输出性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 但是它们都属于不可逆变速 控制,其电流不能反向, 无制动能力, 也不能反向驱动, 机只能单方向旋转, 补对称式驱动电路使用最为广泛。 行,有效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弱励磁磁通、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高频电子线路杨霓清答案第七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杨霓清答案第七章-高频功 率放大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思考题与习题 为什么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要工作于乙类或丙类状态为什么采用谐振回路作负 载为什么要调谐在工作频率上回路失谐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高,其效率希望要高些,这样在有源器 件的损耗的功率就低,不仅能节省能源,更重要的是保护有源器件的安全 工作。乙类丙类放大器状态的效率比甲类高因此高频功率放大器常选用乙 类或丙类放大器。 乙类和丙类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为脉冲状,只有通过谐振电阻p R 相 乘,产生边疆的基波电压输出。回路调谐于工作频率是为了取出基波电压 输出。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低频甲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线有什么区别为 什么会产生这些区别动态特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谓动态特性是指放大器的晶体管(c g 、bz U )、偏置电源(cc V 、 bb V )、输入信号(bm U )、输出信号或谐振电阻(cm U 或p R )确定后,放 大器的集电极电流c i 随be u 和ce u 的变化关系。事实上,改变bb V 可以使放大 器工作于甲类、乙类或丙类。而工作在甲类,电流c i 是不失真的,所作的 负载线也是在确定动态特性,它的动态特性为一条负斜的直线,是由负载 线决定的。 而丙类放大器的bb V <bz V ,电流产生失真,是周期脉冲电流。而输出 电压是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p R 与电流脉冲的基波电流相乘,即电流c i 的变 化为脉冲状,而输出电压是连续的基波电压,因此动态特性不能简单地用 谐振电阻p R 负载线决定。只能根据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参数用解析 式和作图法求得,它与甲类放大的负载线不同,其动态特性为。原因是电 流为脉冲状,有一段时间c i 是为0的 为什么谐振功率放大器能工作于丙类,而电阻性负载功率放大器不能工作于丙 类 答:因为谐振功放的输出负载为谐振回路,该回路具有迁频特性,可以 从晶体管的余弦脉冲电流中,将不失真的基波电流分量迁频出来,在并联谐振 回路上形成不失真的基波余弦电压,而电阻听电阻特性输出负载不具备这样的 功能,因此不能在丙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