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护理常规

腹膜炎护理常规
腹膜炎护理常规

腹膜炎护理常规

【定义】

腹膜炎是由于患者腹腔脏器受到化学刺激、细菌感染及损伤引发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腹部疼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加重病情。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3.腹胀。

4.发热。

5.潜在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缺陷等。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向患者介绍腹膜炎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和过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胃肠减压护理

术前遵医嘱禁食,胃肠减压。禁食期间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紊乱。注意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和量,作好记录。

3.病情观察严密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观察腹部的变化。

4.疼痛护理

严密观察腹痛的性质、特点,正确评估病程进展状况。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或者采用热敷、按摩、针灸方法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解痉、止痛药物。

5.发热护理

对于发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耗氧量。体温在39℃以上者,可采用头置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也可行穴位针刺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6.饮食护理

胃管拔出后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7.用药护理

对于已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后的腹膜炎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8.并发症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健康宣教

1.指导患者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3.合理营养,保证机体需求。

4.遵医嘱定期复查,若出现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就诊。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腹膜炎病人采用半卧位的目的 A.利于渗液积聚于盆腔B.利于腹肌松弛,以减轻疼痛 C.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E.利于呼吸及循环 2.下列哪项是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 A.手术时腹腔被污染B.病原菌经血行播散到腹腔C.阑尾炎症扩散 D.胃肠道穿孔E.肝破裂 3.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C.变形杆菌 D.大肠埃希菌E.厌氧类杆菌 4.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全身感染B.有无腹膜刺激征C.腹胀的程度不一 D.腹痛的性质不同E.腹腔内有无原发病灶 5.急性腹膜炎治疗后最常见的残余脓肿是 A.膈下脓肿B.盆腔脓肿C.肠间隙脓肿D.肝脓肿E.脾脏周围脓肿 6.急性腹膜炎腹痛的特点是 A.阵发性绞痛B.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C.腹痛向肩胛部放射 D.持续性剧烈疼痛E.钻顶样绞痛 7.下列哪组症状应怀疑膈下脓肿 A.腹腔手术后恶心、呕吐,伴高热、寒战B.腹腔手术后膀胱刺激征,伴高热、寒战 C.腹腔手术后咳嗽、咳痰,伴高热、寒战D.腹腔手术后顽固性呃逆,伴高热、寒战 E.腹腔手术后直肠刺激征,伴高热、寒战 8.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后的病人应取 A.半卧位B.平卧位C.俯卧位D.侧卧位E.坐位 9.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 A.持续性剧烈腹痛B.呕吐C.发热D.口干、脉速E.白细胞升高 10.有利于腹膜炎渗液流至盆腔,减少毒素吸收的护理措施是 A.禁食、禁饮B.胃肠减压C.应用抗生素 D.安置半卧位E.保持腹腔引流通畅 11.胃肠减压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病人应禁食B.保持减压管通畅C.胃管堵塞禁止冲洗 D.注意口腔护理E.记录吸出液的量及性质 12.护理胃肠减压的病人时,哪项是错误的 A.及时更换引流瓶B.口服药物后持续胃肠减压C.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D.注意口腔护理E.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13.关于急性腹膜炎的护理,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取半卧位B.大剂量应用抗生素C.胃肠减压 D.禁食E.绝对不能使用镇痛剂 14.胃肠减压最可靠的拔管指征是 A.体温正常B.腹胀消失C.肠鸣音恢复D.食欲增加E.肛门排气 二、A2型题 15.患者,男性,30岁。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后第6天,体温39℃,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直肠指检时直肠前壁有触痛,并有波动感。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脓肿切开引流 C.大量应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灌肠 16.患者,男性,32岁。既往有胃病史,近l周来常感上腹疼痛,4h前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四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大纲】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一)解剖 1.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内面; 2.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其浆膜层。 【壁层腹膜】受体神经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 腹前壁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及反射性腹肌紧张——诊断腹膜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脏层腹膜】

神经支配属于自主神经,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高及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性质常为钝痛,定位较差,多集中于脐周腹中部; 严重刺激——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等。 怎么理解—— 【西游记】三盗芭蕉扇 【腹膜腔】 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人体最大的体腔。 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

(二)生理 双向半透性膜; 能向腹腔内渗出少量液体,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生理作用: 1.吸收和渗出 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特定情况下可作为给药途径。 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大量的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 2.润滑。 3.防御: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4.修复——“双刃剑”。 利——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使炎症局限并修复受损组织; 弊——形成腹腔内广泛的纤维性粘连如使肠管成角、扭曲或成团块,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第二节急性腹膜炎 (一)分类 A.按临床经过——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B.按病因——细菌性与非细菌性; C.按累及范围——弥漫性与局限性; D.按发病机制——原发性与继发性。

(三)病理生理 腹膜充血、水肿,失去原有光泽; 随之产生浆液性渗出液,含大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加之坏死组织、细菌与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变混浊成为脓液——黄绿色、稠厚、有粪臭味。 转归: ①炎症局限——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或脓肿。 ②粘连,严重者粘连扭曲成角——粘连性肠梗阻。 ③趋于恶化——腹膜严重充血水肿并渗出大量液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降低、贫血,加之发热、呕吐;腹内脏器浸泡在脓性液体中,肠管麻痹,形成麻痹性肠梗阻,肠腔内大量积液,使血容量明显减少;细菌入血、毒性介质不被清除;肠管扩张、胀气,使膈肌抬高而影响心肺功能,加重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四)临床表现 1.腹痛——最主要:剧烈,持续性,难以忍受。 2.恶心、呕吐:腹膜受刺激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时,可吐出黄绿色胆汁,甚至棕褐色粪汁样物。 3.感染中毒,甚至休克症状。 4.体温、脉搏变化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注意——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升高,但脉搏多加快。 若脉搏快而体温反而下降——病情恶化的征象之一。 5.体征——十分重要!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二十四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大纲】 1.解剖生理概要(1)解剖(2)生理 2.急性腹膜炎(1)分类(2)病因(3)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5)辅助检查(6)治疗要点 3.腹腔脓肿(膈下脓、盆腔脓肿、肠间脓肿)(1)病理病因(2)临床表现(3)治疗要点 4.护理(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3)健康教育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一)解剖 1.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内面; 2.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其浆膜层。 【壁层腹膜】受体神经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 腹前壁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及反射性腹肌紧张——诊断腹膜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脏层腹膜】

神经支配属于自主神经 ,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高及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性质常为钝痛,定位较差,多集中于脐周腹中部; 严重刺激——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等。 【小结】壁层、脏层腹膜的区别(TANG) 神经 支配 感受刺激痛觉临床表现 壁层体神 经 对各种刺激敏感定位准确 局部疼痛、压痛和反射性腹肌紧张—— 诊断腹膜炎的依据。 膈肌中心腹膜受刺激——肩部放射性疼 痛或呃逆。 脏层自主 神经 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加或炎 症、压迫等较敏感 钝痛,定位 较差 钝痛局限于脐周腹中部; 重刺激——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和肠麻 痹。 怎么理解—— 【西游记】三盗芭蕉扇 【腹膜腔】 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人体最大的体腔。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

(二)生理 双向半透性膜; 能向腹腔内渗出少量液体,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生理作用: 1.吸收和渗出 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特定情况下可作为给药途径。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大量的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 2.润滑。 3.防御: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第一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一、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是一层很薄的光滑的浆膜,它由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构成,腹膜分为互相连续的壁层和脏层两部分,壁层贴衬于腹壁的里面,脏层覆盖在脏器的表面,并延伸成为韧带,系膜和网膜。把内脏固定于隔肌,后腹壁盆腔壁。腹腔是壁层和脏层之间的潜在间隙。腹腔是人体最大的浆膜腔,如果全部展开,其总面积与全身皮肤面积相等,约为2m2,男性腹腔是封闭的,女性腹腔则经输卵管漏斗、子宫、阴道而与外界相通,从严格的解剖学意义来讲,腹腔内并无脏器。但习惯上把腹腔脏层所覆盖的脏器,如胃、空回肠等,都称为腹腔内脏器。正常腹膜腔内只有少量液体,约75~100ml之草黄色清亮液体,起着润滑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却可容纳数千毫升以上、(如腹水、血液、脓液),腹腔分大腹腔、小腹腔两部分,经由网膜孔相通。小腹腔位于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的后方。剩余部分包括盆腔在内均称为大腹膜腔(图2-36)。 图2-36 腹膜解剖

平卧时小腹腔之后上部及膈下位置低于大腹腔。固此化脓性腹膜炎时或手术后的病人均取半卧位,可避免大腹腔之感染液流存于膈下区或流存于小腹腔形成脓肿;而在髂窝和盆腔形成脓肿后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治疗上也较为简便。大网膜是腹膜的一部分。从横结肠垂下遮盖下腹腔之脏器,有丰富之血液供应和大量的脂肪组织、活动度大,能够移动到所能及的病灶处将其包裹、填塞,使炎症局限,使损伤修复,有腹腔卫士之称。腹膜下层的脂肪组织中满布血管网,淋巴管网和神经末梢。腹膜的动脉来自肋间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分枝、静脉血则回流到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腹膜的淋巴液先引流入腹部淋巴结,再汇合干胸导管。壁层腹膜系由第6~12肋间神经及第一腰神经的分支所支配。此属于周围神经,对痛觉敏感,定位准确,尤其当壁层腹膜受刺激时,可使腹肌反射性收缩,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腹膜炎时的腹膜刺激症即由此产生。膈肌中心部分受到刺激,通过膈神经的反射作用,可引起肩部放射性痛。脏层腹膜系由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分支支配,属于内脏神经,痛觉定位差,但对牵拉、压迫、膨胀等刺激敏感。通常表现为腹部钝痛,重刺激时可以引起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 腹膜的生理功能有①滑润作用;腹膜是双相的半渗透性薄膜,经常渗出少量液体以滑润腹腔。 ②防御作用:腹膜是人体浆膜中抗感染最强的一部分,当细菌和异物侵入腹腔时,腹腔渗出液中之大量吞噬细胞将其吞噬包围和吸收,大网膜的防御作用尤为显著,可将感染局限,防止感染扩散。③吸收作用:腹腔的强大吸收能力不但能将腹腔内积液、血液、空气,徽小颗粒和细菌,电解质、尿素等很快吸收,也可以吸收毒以减轻对腹膜之刺激,但大量毒素被吸收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腹腔上部腹膜的吸收能力比盆腔腹膜的吸收能力要强。④渗出与修复作用;在腹膜炎时,腹膜可渗出大量液体,蛋白质和电解质,起到稀释毒素和减少对腹膜刺激的作用,但渗出量太大时可引起水与电解质失调。炎性腹水中蛋白质含量在2.5克%以上,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渗出液的性质因病因而异;例如外伤引起的渗出液多混有血液。胃肠穿孔的渗出液中含有脏器的内容物。链球菌感染的渗出液为稀薄之浆液性液体,厌氧菌感染之渗出液中有一种特殊臭味。在炎性渗出液中还含有异物和破碎组织等。其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可在病变周围产生粘连,防止感染扩散并可修复受损之组织,但也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之重要原因。 二、病因及分类 (一)根据腹膜炎的发病机理分:

结核性腹膜炎 的 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症。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男女之比为1∶2[1]。2010年5月我科收治1列,现将有关结核性腹膜炎的护理体会介 绍如下。 1 病例 患者,男,32岁,因畏寒、发热10天,腹痛2天入院。入院前10天,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高至41℃,给予输液治疗。入院前2天出现腹胀、腹泻。入院时体温37℃,脉搏92次/分,血压120/80mmHg,意识清楚,腹部丰满,质韧,无压痛,移浊阳性。静脉输入左克、甲 硝唑抗感染等,4天后体温正常,正常4天后体温又升至中度发热。肝胆胰脾B超提示肝大,腹水;另行腹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浑浊半透明的液体约1250ml;腹水常规提示渗出液,细 胞计数wbc1160×10/L,RBC4000×10/L,wbc分数单核细胞43%,多核57%;病理检查提示散在 淋巴细胞,无肿瘤细胞;两对半HBSAB(+),余阴性,肝功能正常;上腹部增强CT提示: 腹腔内改变考虑以结核性腹膜炎可能性大。缺乏病理和细菌学的诊断依据,因患者及家属拒 绝行腹腔镜检查,签字行抗结核诊断治疗,治疗方案为2HR2S/8HR。 抗结核治疗后第3日始,体温未再升高,治疗1周后,复查肾功,尿酸为768umol/L,加用 丙磺舒降尿酸治疗,尿酸维持在700—800umol/L,停药1周后,尿酸恢复正常。 2 护理 2.1心理护理不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经济条件不理想,生活卫生条件较差;同时由于治疗疗程长,患者长期住院影响工作,使经济收入减少,家庭生活受到影响。部分患者因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对治疗失去信心,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消极悲观心理。因此我们要鼓励患者 倾诉内心感受,针对心理问题实施有的放矢的感情支持。如因住院造成经济拮据者,需要争 取亲友、单位甚至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创建宽松的心理环境。护士以亲切的语言、理解 的心情、精湛的技术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感,达到调整心理的作用。对反复住院的患者, 帮助其寻找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认识,配合治疗。 2.2发热护理发热为结核毒血症的表现。本病热型以间歇热、低热和中等热最多见,约1/3 患者为弛张热,少数患者可呈稽留热,有时体温可高达40℃,见于干酪型和渗出型(腹水型)患者,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卧床休息。(2)降温:体温在39℃以上者,可采用头置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同时应补充适量液体,亦可根据医嘱行穴位针刺降温。退热药只能起 暂时作用,且常伴有出汗,对体弱的患者不利,尽量少用。(3)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遵 照医嘱给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2.3皮肤护理盗汗是结核毒性症状之一。患者常因盗汗全身酸臭使心情不佳,故需每日沐浴 或擦浴1次;又因营养欠佳、身体消瘦,重症患者应按时翻身,保持床铺干燥平整,以防褥疮 发生。 2.4饮食护理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体内分解代谢加速和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使胃肠功能障碍,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的失衡和机体抵抗力下降,促使疾病恶化[2]。因此,需高度重视饮食营养的护理。1.向病人及家属宣教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了解坚持药物治疗的 同时辅以营养支持的意义。2.制定全面的饮食营养摄入计划。病人饮食中应有鱼、肉、蛋、 牛奶、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成人每日蛋白质总量应为90-120g;病人每日应摄入一定量的 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3.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2.5用药期间的护理 2.5.1指导休息与活动 1.结核活动期,有高热、腹痛、腹泻或腹水时,应卧床休息。2.恢复期 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充分调动人体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关于《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当中有很多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如果人们患上了疾病,都会感到十分的恐慌,所以说无论是针对什么样的疾病都要做出及时的治疗,治疗以后还要做出相应的护理工作,急性腹膜炎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病症,治疗的同时也是需要做好护理措施的,那么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呢? 【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腹部体征,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2)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3) 禁食,胃肠减压。

(4) 患者取平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体位。 2 术后护理 (1)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出入水量。 (2) 禁食,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后逐渐经口进食流质饮食,再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3) 全麻清醒或硬膜外麻6小时后改半坐卧位,鼓励患者多翻身,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4) 静脉补液,抗炎和营养支持。 (5)保持伤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引流物性质的观察。 (6)预防并发症:腹腔内感染、伤口裂开、肺部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3、注意劳逸结合,术后近期内勿用肥皂擦洗伤口。 4、做好出院指导,如出现体温异常、腹部疼痛或伤口局部红、肿、热、痛应及时复诊。 看了上述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都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不管是术前的护理还是术后的护理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文章得到帮助掌握这方面的内容,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要做好这个疾病的预防,减少它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谈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讲解

【论文集】谈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论文集】治疗 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大多由腹腔内脏器炎症、穿孔所致,腹部体征明显,常需要手术治疗。其发病率在外科急腹症中占第一位。 腹腔内脏器急性炎症或穿孔,如果病变持续存在可导致继发局限性腹膜炎,进而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以及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次不少脏器的急性炎症,大量炎性渗出可以引起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特别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绞窄性肠梗阻。此外腹腔内出血,如脾破裂、动脉瘤破裂、女性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等。因积血刺激也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下面将临床诊断与治疗汇报如下。 1 临床表现 1.1 腹痛根据病因不同,腹痛的程度也有差别。化学性腹膜炎所致的腹痛最为剧烈,腹腔内出血所致的腹痛最轻。腹痛的范围往往由一处弥漫至全腹,但仍以原发病灶处腹痛最剧。 1.2 消化道症状病人一般均有恶心和呕吐,初期为反射性,比较轻微;后期发生肠麻痹,可出现腹胀和反复呕吐,内容物呈胆汁样甚至呈粪汁样。 1.3 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发生时,病人可出现高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脓毒血症表现甚至感染性休克等症状。 2 诊断要点 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是原发疾病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发病过程多样,病程演进多变。对于外科医生而言,诊断的步骤与思路应始终围绕以下二点展开。其一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是否成立,其二最可能的原发疾病是什么。 2.1 病史在病史的询问中应着重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转移和放射、腹痛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起病时间和病程演变,有无外伤或近期手术史。既往有无消化道溃疡、胆道疾病、伤寒、肠结核、肠梗阻等病史。对于女性病人还应询问月经史、性生活史及人工流产史。 2.2 体征 2.2.1全身情况: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是严重的急腹症,病人表现为急性病容,常伴有呻吟,为避免腹痛加剧,病人多不敢活动,喜屈曲下肢。检查时应注意病人的体温、呼吸、脉搏、有无休克脱水、皮肤巩膜黄染等。 2.2.2腹部体征: 1)视诊:几乎所有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的腹式呼吸均有所减弱,甚至消失。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时,因腹膜受到强烈的刺激,消瘦病人的腹部可呈凹陷状。出现继发性肠道扩张者,则腹部饱满膨隆。 2)触诊:弥漫性腹膜炎有全腹压痛和腹肌紧张,化学性腹膜炎引起的强烈刺激,可因腹肌高度紧张或强直而表现为板状腹。一般在原发病灶部位的压痛和反跳痛更为明显。在极度虚弱、幼儿或老年人,腹肌紧张可以不

结核性腹膜炎护理

第九节结核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庵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多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一部分病人可同时发现原发灶。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到腹膜,如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结核、输卵管结核 等为常见原发病灶;少数病例可血行播散引起腹膜感染,多伴有粟粒型结核、结核性多浆膜 炎、结核性脑膜炎或活动性关节、骨、睾丸结核等。 由于侵人腹腔的结核菌数量、毒力和病人的机体免疫力不同,表现的病理改变可分为三 种即:渗出型、粘连型和干酪型,其中干酪型最少见,前两型多见。若上述两种或三种类型病 变并存称为混合型。 (二)临床农现 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少数起病急剧,以高热、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

1.症状 (1)全身症状:结核毒血症,主要发热及盗汗,热型以低热或中等热为多见,少数病人可 有弛张热或稽留热。高热病人伴有明显毒血症者,多见渗出型、干酪型。后期常有消瘦、水 肿、贫血、口角炎、舌炎等营养不良表现。 (2)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部,早期疼痛不明显,随病程进展可出现持续性 隐痛或钝痛。腹痛原因除腹膜炎外,常和伴有的活动性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盆腔结核 有关。若出现阵发性腹部纹痛时,可能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腹腔内有结核干酪坏死病灶 破溃,常可引起急腹症。 (3)腹胀:腹胀感多由腹膜炎伴有肠功能紊乱引起,与腹水增加也有关,结核性腹膜炎以 少量或中量腹水为多见。

(4)腹泻:其原因与腹膜炎引起肠功能紊乱、肠结核、干酪样坏死病变引起的肠管内痔等 有关。一般每月不超过3^-4次,粪便多呈糊样。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体征 (1)腹部压痛:局部或全腹部压痛,较轻微,少数压痛严重伴反跳痛,常见于干酪型。 (2)腹壁柔韧感:腹壁柔韧感是腹膜遭受轻度刺激或有慢性炎症引起腹壁紧张度增加的一种表现,触之似揉面团一样,故又称揉面感,可见本病各型。 (3)腹部肿块:多见粘连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肿块大小不一,边线不整,表面不平,有 时呈结节感,活动度小。 (4)腹水为渗出型,少量腹水在临床检查中不宜查出,当腹水量超过1000m1时,方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3.并发症肠梗阻,多见于粘连型;肠瘘,多见于干酪型。 (三)辅助检查 1.血象可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沉可作为病变活动的观察指标。

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作者: 日期:

24章急性腹膜炎病人护理 一、填空 1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是(腹膜刺激征) 2腹膜刺激征的表现是(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3 (腹内脏器穿孔或破裂)是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4 (腹痛)是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 5腹膜分为相互连续的(壁腹膜)(脏腹膜)两部分 6腹膜炎按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 7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早期出现呕吐的原因是(腹膜受刺激引起反射性呕吐) 8判断膈下脓肿部位和大小,宜首选的检查是(B超检查) 9腹膜炎治疗的原则最重要的是(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 10急性腹膜炎时,提示病情恶化的征象是(脉搏快体温反而下降) 11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速脉、气急、白细胞增多等中毒现象。 12腹膜炎患者多有痛苦表情。咳嗽、呼吸、(转动身体)均可使腹痛加剧 13结核性腹膜炎为(草绿色透明)腹水;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时抽出液呈黄色、浑浊、含胆汁、无臭气 14.继发性腹膜炎最早出现的最主要症状是(腹痛) 15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是(持续性腹痛) 16急性腹膜炎最重要的腹部体征(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 17诊断急性腹膜炎的可靠体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18空腔脏器破裂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腹膜炎) 19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并发休克时处理原则是(抢救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 20腹膜炎术后采用半卧位,其主要目的是(可预防膈下感染) 二、判断 1引起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F 2、腹膜炎的转归(结局)除决定于病人全身和腹膜局部防御能力外,还取决于抗菌素的用量,时间。F 3腹膜炎是发生于腹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的炎症,可有细菌感染、化学性或物理性损伤等引起。T 4膈下脓肿的全身症状发热初为弛张热,脓肿形成后呈持续高热。T 5判断膈下脓肿部位和大小,宜首选的检查是B超检查。T 6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常见病因直肠下段损伤F 7常用于判断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情发展的重点标志是腹胀加重T 8原发性腹膜炎是原发病灶不在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称原发性腹炎T 9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炎症,损伤,穿孔和腹腔手术污染等所引起的腹膜炎称继发 性腹膜炎T 10结核性腹膜炎为绿色透明腹水F 11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时抽出液呈黄褐色、浑浊、含胆汁、无臭气F 12腹膜炎患者多有痛苦表情。咳嗽、呼吸、转动身体均可使腹痛加剧T 13急性腹膜炎时,提示病情恶化的征象是脉搏慢体温反而上升F 14在急性腹膜炎的情况下最常引起早期发热急性阑尾炎,胆囊炎穿孔T

腹膜炎病历模板

姓名:邓书云科室:普外科住院号:201119571 入院记录 姓名:邓书云 年龄:45岁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镇雄2011-09-19 20:00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性别:男 婚姻:已婚 职业:务农 住址:云南省镇雄县 记录时间:2011-09-19 20:00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腹痛腹胀20+天 现病史:2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曾于镇雄县医院“输液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腹痛症状无好转,进行性加重,伴高热。无畏寒、呕血、黑便及尿血等不适。为求系统诊治,求治于我院。门诊作腹部立位平片示: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左中腹肠腔积气,左中腹部见两个短小液平面;血常规示:WBC 18.79x109,N% 88.71%,L% 6.02%。以“腹膜炎原因待查”收入我科。病来患者精神差,饮食少,睡眠欠佳,二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呈到过疫区,无烟酒嗜好,生活环境一般,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女3儿,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体健。否认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8.2℃P:78次/分R:20次/分Bp:89/56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水肿、瘀点、瘀斑,皮肤弹性尚可。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头部及其器官: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双瞳等圆等大,D=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舌居中,口腔粘膜无溃疡,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颈软,活动无受限,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式呼吸存在,未见胸壁静脉曲张。双肺呼吸活动对称,双侧语颤无增强及减弱,胸廓挤压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及缩小,心率78次/分,律齐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查及周围血管体征。 腹部:详见外科情况 直肠肛门:未查。 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无侧弯,无压痛或叩痛。四肢无畸形,无杵状指(趾),各关节活动可,双下肢无静脉曲张及水肿,未见明显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外科情况: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下腹为甚,轻度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墨菲氏征(-),腹部叩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肾区无叩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约0-1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本院2011-09-19)腹部立位平片示: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左中

(完整版)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腹膜解剖生理】 :将内脏脏器悬垂或固定于膈肌、腹后壁、盆腔壁,形成网膜、肠系膜、韧带 【腹膜生理功能】 润滑——(75-100ml黄色澄清)减少摩擦 吸收——积气、积液、毒素等(感染性休克) 渗出——大量液体稀释毒素、减少刺激 防御——渗出液中淋巴、吞噬细胞可包围、吞噬细菌等 修复——包裹炎症(纤维蛋白沉积,大网膜)粘连,防止炎症扩散并修复受损组织。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指急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 2、局限性腹膜炎:指急性腹膜炎仅局限于病灶局部,可形成脓肿。 【分类】 1.根据发病机理:原发性、继发性 2.根据发病因素:细菌性、化学性(非细菌性) 3.根据病变范围局限性、弥漫性 4.按临床过程:急性/亚急性/ 【病因】 1.腹腔内无原发病灶, 2.细菌由机体其他部位蔓延而来 蔓延途径: ①血行播散:呼吸道病灶,结核性腹膜炎②上行性感染:女性生殖道——输卵管 ③直接蔓延:泌尿系病灶④透(肠)壁性感染:肝硬化腹水 3.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 4.儿童多见,常伴有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 主要致病菌为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大肠杆菌多见,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常见。多为混合感染。 1.腹内器官穿孔、破裂: ?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是导致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坏死穿孔?腹部损伤导致空腔脏器破裂

2.腹内器官缺血、渗出及炎症扩散:绞窄性疝/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含菌渗出液。 3.其他:腹部手术时污染腹腔、胃肠吻合口瘘,腹膜透析导管、套针污染腹腔,腹腔镜检查污染等。肿瘤穿孔,创伤。 【病理生理】 1.腹膜充血、水肿、大量浆液性渗出 2.渗出液变浑浊成脓液,黄绿色、有粪臭味。 3.炎症恶化: ①全身性炎症反应;②水电紊乱/贫血 ③麻痹性肠梗阻,血容量减少,膈肌抬高,影响心肺功能;④感染性休克 4.炎症局限消散:局限性腹膜炎、局限性脓肿 5.愈后,有不同程度粘连,可能有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一般资料、疾病史、手术史、腹部外伤史。儿童近期有无呼吸道、 泌尿道感染等。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1?持续性、剧烈腹痛、针刺样,难以忍受; ?咳嗽、深呼吸、按压、改变体位时加剧;?先位于病灶→全腹(原发病灶处最剧烈) (2?初期为反射性(阵发性、轻微)呕胃内容物; ?麻痹性肠梗阻时,为频繁、持续性,呕肠内容物(伴黄绿色胆汁、棕褐色粪水样内容物) (3)全身症状:寒战、高热(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升) 脉速、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口渴、尿少,眼窝下陷等脱水征; P加快与T呈正比,若P快而T下降,提示病情恶化 2.体征:一般表现:急性病容:即希氏面容(表情痛苦、面色灰白、两眼凹陷无神、面部 冷汗、颧骨高耸) 常喜屈曲、仰卧、不喜动、腹部拒按。 ①视诊:腹胀明显、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②触诊: ●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满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尤以病灶部为甚.“腹膜刺激征”。 ●老年、儿童因腹壁抵抗力↓肌紧张不明显。 ●胃肠胆囊穿孔时,胃酸刺激可呈木板样强直,称“板状腹”。 ③叩诊:?原发灶为胃穿孔---肝浊音界缩小/消失; ?渗液多或内脏出血,腹腔内积液多时有移动性浊音;?胃肠胀气---鼓音 ④听诊:肠鸣音减弱;肠麻痹--肠鸣音消失(安静腹)

X线平片及CT检查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中的诊断价值_李明华

文章编号:1005-2208(2009)06-0463-04 X 线平片及CT 检查在急性弥漫性 腹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李明华,赵俊功 【摘要】影像诊断对自发性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通过腹膜自身表现:增厚、模糊、渗出)起到提示诊断的作用;对继发性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除了可以发现腹膜本身病变外,还可明确原发病灶及病变累及范围,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手术与否、预后评估等都有重要价值。CT 较X 线平片检查更细致、全面,通过优先部位的显示,容易检出病变,定位更加准确和具体。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影像技术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 Value of modern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diaghosis of 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 LI Ming-hua ,ZHAO Jun-g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Sixth People ’s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Ming-hua ,E-mail :liminghua@on?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096778.html, Abstract The imaging diagnosis of spontaneous 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 (including peritoneal thickness,fuzzy,effusion)plays the role of prompt diagnosis.Peritoneal changes as well as direct findings of original lesions obtained on contrast enhanced CT are manifest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secondary 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which are important to decide the treatment protocol.CT is a more valuable method than the X-ray film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Keywords 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 ;computed tomography 腹膜炎是指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腹腔或腹膜炎症。腹部脏器的病变如:感染、结核、外伤、穿孔等都可以引起腹膜炎。临床根据发病的经过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类;根据发病机制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按累及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2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发作时,临床上可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揉面感等体征,常规腹部平片也能提供一些腹膜炎的征象,但特异性不高。现代影像技术,尤其是多排螺旋CT 的应用,可以显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直接征象及原因,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MRI 由于空间分辨率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200233 通讯作者:李明华,E-mail:zhaojungong@https://www.360docs.net/doc/6014096778.html, 的细菌易位。促进细菌易位的因素:(1)内毒素血症、缺血、休克等使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2)继发性腹膜炎时肠麻痹,肠道细菌量增加;(3)全身免疫力低下,肠黏膜的免疫屏障破坏。 第三类型腹膜炎常发生于病情危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除了与继发性腹膜炎共有的全身症状和腹部体征外,全身性病理改变较其他腹膜炎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脏器低灌注、高分解代谢状态、感染性休克、进行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特点。多数病人可有低热,但白细胞计数不升高,甚至缺乏典型的感染表现。 在继发性腹膜炎的治疗过程中,下列危险因素可导致治疗失败,发展成为第三类型腹膜炎。(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病人抗感染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差,可增加外科手术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继发性腹膜炎病人如同时患有营养不良,特别是低蛋白血症,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发展成为第三类型腹膜炎。(2)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Ⅱ(APACHE Ⅱ)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病情越严重,APACHE Ⅱ评分较高的继发性腹膜炎病人更容易发展成为第三类型腹膜炎,而且预后较差。(3)致病菌耐药:不适当的抗感染治疗不能完全清除腹腔内感染,致病菌耐药使腹腔内感染持续存在是发生第三类型腹膜炎的高危因素。(4)器官功能衰竭:腹腔感染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表明感染未获控制,很容易发展成为第三类型腹膜炎,发生第三类型腹膜炎后又容易并发肺、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5)年龄:年龄较大的继发性腹膜炎病人生理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发展成为第三类型腹膜炎。参考文献 [1]Florin Alexandru Caruntu,Loredana Benea.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pathogenesis,diagnosis,treatment [J ].J Gastro-intest Liver Dis,2006,15(1):51-56. [2]Schneider CP,Seyboth C,Vislsmaier M,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condary peritonitis:a retrospective,observational,surviaval time analysis [J ].World J Surg,2009,33(1):34-43. [3]Boermeester MA.Surgical approaches to peritonitis[J ].Br J Surg,2007,94(11):1317-1318. [4]Rotstein OD,Meakins JL.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hanlleng-es of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J ].World J Surg,1990,14(2):159-166. [5]Malangoni MA.Contribu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J ].Am J Surg,2005,190(2):255-259. (2009-03-01收稿)

腹膜炎病历模板

入院记录 姓名:邓书云 年龄:45岁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镇雄2011-09-19 20:00 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性别:男 婚姻:已婚 职业:务农 住址:云南省镇雄县 记录时间:2011-09-19 20:00 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腹痛腹胀20+天 现病史:2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曾于镇雄县医院“输液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腹痛症状无好转,进行性加重,伴高热。无畏寒、呕血、黑便及尿血等不适。为求系统诊治,求治于我院。门诊作腹部立位平片示: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左中腹肠腔积气,左中腹部见两个短小液平面;血常规示:WBC 18.79x109,N% 88.71%,L% 6.02%。以“腹膜炎原因待查”收入我科。病来患者精神差,饮食少,睡眠欠佳,二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毒物及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按计划预防接种。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未呈到过疫区,无烟酒嗜好,生活环境一般,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冶游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1女3儿,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体健。否认类似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 38.2℃ P: 78次/分 R: 20次/分 Bp: 89/56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水肿、瘀点、瘀斑,皮肤弹性尚可。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头部及其器官: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双瞳等圆等大,D=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舌居中,口腔粘膜无溃疡,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颈软,活动无受限,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式呼吸存在,未见胸壁静脉曲张。双肺呼吸活动对称,双侧语颤无增强及减弱,胸廓挤压征阴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及缩小,心率78次/分,律齐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查及周围血管体征。 腹部:详见外科情况 直肠肛门:未查。 外生殖器:未查。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无侧弯,无压痛或叩痛。四肢无畸形,无杵状指(趾),各关节活动可,双下肢无静脉曲张及水肿,未见明显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外科情况: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下腹为甚,轻度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墨菲氏征(-),腹部叩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肾区无叩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约0-1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本院2011-09-19)腹部立位平片示: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左中腹肠腔积气,左中腹部见两个短小液平面;血常规示:WBC18.79x109,N%88.71%,L%6.02%。 初步诊断: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穿孔性阑尾炎?

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十四章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大纲】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一)解剖 1.壁层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内面; 2.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其浆膜层。 【壁层腹膜】受体神经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

腹前壁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压痛及反射性腹肌紧张——诊断腹膜炎的主要临床依据。 【脏层腹膜】 神经支配属于自主神经,对牵拉、胃肠腔内压力增高及炎症、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性质常为钝痛,定位较差,多集中于脐周腹中部; 【西游记】三盗芭蕉扇

【腹膜腔】 壁层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腔隙——人体最大的体腔。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 (二)生理

双向半透性膜; 能向腹腔内渗出少量液体,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生理作用: 1.吸收和渗出 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特定情况下可作为给药途径。 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大量的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 2.润滑。 3.防御: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4.修复——“双刃剑”。 利——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使炎症局限并修复受损组织; 弊——形成腹腔内广泛的纤维性粘连如使肠管成角、扭曲或成团块,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第二节急性腹膜炎 (一)分类 A.按临床经过——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B.按病因——细菌性与非细菌性; C.按累及范围——弥漫性与局限性; D.按发病机制——原发性与继发性。

腹膜充血、水肿,失去原有光泽; 随之产生浆液性渗出液,含大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加之坏死组织、细菌与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变混浊成为脓液——黄绿色、稠厚、有粪臭味。 转归: ①炎症局限——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或脓肿。 ②粘连,严重者粘连扭曲成角——粘连性肠梗阻。 ③趋于恶化——腹膜严重充血水肿并渗出大量液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降低、贫血,加之发热、呕吐;腹内脏器浸泡在脓性液体中,肠管麻痹,形成麻痹性肠梗阻,肠腔内大量积液,使血容量明显减少;细菌入血、毒性介质不被清除;肠管扩张、胀气,使膈肌抬高而影响心肺功能,加重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四)临床表现

临床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临床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01T16:55:10.9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陈福东1 查锦东2 戴伟力3 王国友4 [导读] 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陈福东1 查锦东2 戴伟力3 王国友4 (1湖北省蕲春县达城卫生院 435300;2湖北中医药大学 430000) (3广东东莞石新医院 523631;4湖北蕲春彭思医院 435300) 【中图分类号】R6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187-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调查患者基本情况,分析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61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60例,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好转。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愈时间为7~22天,平均11.5天。结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多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所以手术要熟练、安全。 【关键词】急性腹膜炎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1]。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6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病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61例病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62±14.16岁。其中男性为31人,平均年龄51.15±14.06岁;女性为30人,平均年龄50.23±14.21岁。由腹内脏器穿孔引起者44例,其中以急性阑尾炎穿孔最为常见,有25例,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例,其它还有胃癌穿孔1例、结肠癌穿孔1例、胆囊穿孔2例、炎症性肠病和伤寒溃疡穿孔2例;肠道和腹内脏器炎症引起者13例。如阑尾炎引起4例、憩室炎引起2例、坏死性肠炎引起2例、Chron病引起1例、胆囊炎引起1例、胰腺炎引起1例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化脓性炎症引起2例等;腹部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致腹内脏器破裂或穿孔引起者1例;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2例,其中肠扭转1例、肠套叠1例。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史、生活饮食情况等。 1.2.2临床表现 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 1.3诊断 1.3.1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 可观察有无胃肠穿孔所致的膈下游离气体,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的X线表现。 1.3.2 诊断性腹腔穿刺 如抽到脓性液体,甚至点滴液体在高倍镜下观察发现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便可确诊。 1.3.3腹痛以中下腹部为主,应进行直肠指检 如指套染血性物则提示肠套叠、肠扭转、炎症性肠病或肿瘤性病变。 1.3.4 B型超声波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可了解腹内相应的脏器有无炎症改变。 1.4术前护理 加强常规护理,进行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对症护理,严密观察病情。 1.5手术治疗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手术治疗,去除病灶、修补穿孔、吸去脓液,必要时引流腹腔。腹部切口和麻醉方式依原发病灶的部位而定。如病因不明确,则可作剖腹探查切口,即右中腹膜直肌切口。必要时切口可向上或向下延长。腹腔冲洗原则上局限性腹膜炎不行腹腔冲洗,以免感染扩散。腹腔引流应视病变的性质和手术处理的方式而定。 腹膜炎病人的手术切口污染较严重,可用可吸收肠线缝合腹膜,切口全层置数根尼龙张力缝线,而切口内堵塞盐水纱布,外盖消毒敷料,每天更换纱布,4~5天后,待分泌物减少及有健康的肉芽组织生长,再行切口延期缝合,常可避免切口的严重感染。 1.6质量控制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急性腹膜炎的特点,科学设计实验方法、保证质量及对患者的保密性。 1.7统计分析 选取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将问卷调查内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统一录入计算机,建立 SPSS数据库,通过计算机逻辑校对和抽样复核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等。 2 结果 61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60例,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好转。1例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愈时间为7~22天,平均11.5天。 3 讨论 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一旦诊断确立后,大多数病人均需采用急诊手术治疗。对于原发病灶诊断不明确者,或不能排除腹腔内脏损伤、坏死或穿孔者,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也应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治疗[2]。有些诊断明确的病人,如溃疡病急性穿孔时为空腹状态,腹膜炎趋向局限,腹痛减轻,可暂不手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若没有合并感染的证据,也可暂不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