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摩根推出AKD高性能伺服驱动器

科尔摩根推出AKD高性能伺服驱动器

MOTEC β交流伺服驱动器简介

MOTECβ交流伺服驱动器 MOTECβ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是MOTEC(中国)营业体系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智能伺服驱动器,适合驱动永磁交流伺服伺服电机。驱动器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功能丰富等特点,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MOTECβ系列智能伺服驱动器具有以下特点: ?交流220VAC供电,功率从50W-3000W; ?适用于驱动永磁交流伺服电机; ?位置传感器为增量式编码器、旋转变压器; ?集成操作面板用于系统测试和驱动器状态显示; ?运动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功能集成一体,驱动器内部集成PLC控制器,支持梯

形图编程,使得PLC和伺服驱动器形成有机的整体; ?具有位置控制模式、速度控制模式和电流(转矩)控制模式; ?操作模式有网络操作模式、脉冲/方向模式、模拟信号模式和独立可编程模式; ?各个控制模式和操作模式间可以任意切换而不会引起电机的异常抖动; ?支持多组控制增益实时切换功能; ?支持USB、RS232、RS485和CAN总线通讯,RS232能实现8台驱动器联网、 RS485能实现31台驱动器联网、CAN总线能实现110台驱动器联网; ?支持MOTECIAN、MODBUS和CANOPEN协议; ?内置S曲线和T曲线轨迹规划功能,T曲线模式下电机可以多段轨迹连续运动 功能;支持PT和PVT功能; ?通过motionStudio上位机软件能方便地进行驱动器参数调整、在线监测和实 时控制等功能; ?支持驱动器参数文件保存、上传和下载的功能; ?集成12个光电隔离数字输入、6个光电隔离数字输出、2个模拟量输入和2个 模拟量输出接口;I/O口数量可以通过扩展模块扩展; ?I/O口功能可编程为:Enable/Disable、故障清除、Jog+/Jog-、Homming、高 限位、低限位、脉冲禁止、零速箝位、紧急停车以及故障输出、位置到达、速度到达、扭矩到达等功能; ?电机紧急停止运动可选受控停止和不受控停止模式,受控停止模式可分为立 即停止和减速停止模式; ?电流限制和速度限制功能,IPM模块温度实时监控; ?内置抱闸驱动模块、动态制动以及STO功能; ?提供上位机动态库motionLib和指令集说明用于上位机应用程序编写; ?具有温度保护,过流、过压、欠压保护、I2T电流限制等功能,可靠性高; ?内置电子齿轮和电子凸轮功能;、 ?电流环控制频率10kHz; ?位置/速度环控制频率5kHz; ?接受客户特殊订制。

MSDA043A1A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简介

附录三MSDA043A1A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简介1.外部结构和主要接线插座 MSDA043A1A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外部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MSDA043A1A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外部结构1)CN SER/CN NET:变频器与计算机或其它控制器连接接口; 2)CN SIG:编码器连接接口; 3)CN 1/F:各种控制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2. CN 1/F接口常用控制信号接线端子的功能。 CN 1/F接口常用控制信号接线端子的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 常用控制信号接线端子的功能 端子号符号信号名称功能 7COM+外接电压正 输入给变频器提供直流24V或12V工作电压 41COM-外接电压负 输入 29SRV-ON伺服使能输 入此端与COM-接通后,变频器允许工作 8CWL正向脉冲禁 止输入当此端与COM-断开时,正向脉冲输出信号被禁止 9CCWL反向脉冲禁 止输入当此端与COM-断开时,反向脉冲输出信号被禁止 3PULS1指令脉冲输 入1)当使用双脉冲输出方式时,PULS为正脉冲输出端,而 SIGN为负脉冲输出端;2)当使用单脉冲输出方式时,PULS为脉冲输出端,而 SIGN为方向输出端。 4PULS2 5SIGN1指令符号输 入 6SIGN2 37ALM+伺服故障输 出端当控制器出现故障时,此输出断开。 36ALM- 35S-RDY+伺服准备好当主电源接通且没有故障时,此 输出端接通。 34S-RDY- 31A-CLR故障复位当此端与COM-接通时,故障被 清除。

3.前面板 可以利用前面板作监视器、参数设定、EEPROM写入器、自动增益调整和其它辅助功能。MSDA043A1A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操作面板如图2所示。 图2 操作板结构 操作面板各部分的功能如表2所示。

新力川伺服驱动使用说明

感谢您使用本产品,本使用操作手册提供LCDA系列伺服驱动器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的安装与检查 ●伺服驱动器的组成说明 ●试运行操作的步骤 ●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功能介绍与调整方法 ●所有参数说明 ●通讯协议说明 ●检测与保养 ●异常排除 ●应用例解说 本使用操作手册适合下列使用者参考: ●伺服系统设计者 ●安装或配线人员 ●试运行调机人员 ●维护或检查人员 在使用前,请您仔细详读本手册以确保使用上的正确。此外,请将它妥善保存在安全的地点以便随时查阅。下列在您尚未读完本手册时,务必遵守事项: ●安装的环境必须没有水气,腐蚀性气体或可燃性气体。 ●接线时,禁止将三相电源接至马达U、V、W的连接器,因为一旦接错 时将损坏伺服驱动器。 ●接地工程必须确实实施。 ●在通电时,请勿拆解驱动器、马达或更改配线。 ●在通电动作前,请确定紧急停机装置是否随时开启。 ●在通电动作时,请勿接触散热片,以免烫伤。 如果您在使用上仍有问题,请洽询经销商或者本公司客服中心。

安全注意事项 LCDA 系列为一开放型(Open Type )伺服驱动器,操作时须安装于遮蔽式的控制箱内。本驱动器利用精密的回授控制与结合高速运算能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控制IGBT 产生精确的电流输出,用来驱动三相永磁式同步交流伺服马达(PMSM )达到精准定位。 LCDA 系列可使用于工业应用场合上,且建议安装于使用手册中的配线(电)箱环境(驱动器、线材与电机都必须安装于符合环境等级的安装环境最低要求规格)。 在按收检验、安装、配线、操作、维护与检查时,应随时注意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标志[危险]、[警告]与[禁止]代表的含义: ? 意指可能潜藏危险,若未遵守要求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严 重伤或致命 ? 意指可能潜藏危险,若未遵守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中度的 伤害,或导致产品严重损坏,甚至故障 ? 意指绝对禁止的行动,若未遵守可能会导致产品损坏, 或甚至故障而无法使用

科尔摩根伺服报警代码中文

科尔摩根伺服报警代码(中文)

————————————————————————————————作者: ————————————————————————————————日期:

错误 编号名称说明 E /P 状态信息通电状态正常 ... 状态信息放大器是更新启动配置 - 状态信息编程模式 - S -AS-Enable AS-Enable输入0V F01* 散热片温度散热片温度过高(默认:80°C) F02* 超压供电过压 F03* 跟踪误差位置控制器 F04 信息反馈线缆坏、短路、接地 F05* 欠压供电低压 F06 电机温度电机温度过高,或传感器故障 F07 内部电压内部供应电压不行 F08* 超速度电机速度过高,位置偏移 F09 电可擦只读存储器自检错误 F10 信号失灵保护信号失灵保护(线缆坏或接触不良) F11 制动器线缆坏、短路、接地 F12电机相位电机位置丢失(线缆坏等) F13*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高 F14 输出级输出功率错误 F15 I2t max.I2t超过最大值 F16* 电源BTB/RTO 2或3个阶段没有供电 F17 A / D转换器模数转换误差,造成极端的电磁干扰 F18重新生成回复电路故障或不正确的设置 F19* 直流母线连接直流母线连接故障 F20 槽误差槽误差,取决于类型的扩充卡(见ASCII命令参考) F21 操纵错误处理扩充卡错误 F22 保留的保留的 F23 总线通讯关闭严重的CAN总线通信的错误 F24警告显示警告故障 F25 变换误差换码误差 F26 限位开关硬件限制开关移动误差

F27AS操作错误——AS-Enable输入,使已经确定在同一时间 F28 现场总线错误现场总线错误(见ASCII命令参考) F29 现场总线错误现场总线通信干扰(见ASCII命令参考) F30 紧急暂停暂停,紧急停车 F31 保留保留 F32系统错误系统软件没有反应正确 警告信息 编号名称说明 E/P状态信息通电状态正常 . . . 状态信息放大器是更新启动配置 - S-AS-Enable AS-Enable输入0V - 状态信息编程模式 n01 I2t I2t临界值超过 n02 回复电压达到预设电压 n03* S_故障超过预置下的错误限制 n04*响应监测响应监测(现场总线)已经启动 n05 供应阶段供电相丢失 n06* SW限制开关1通过软件限制开关1 n07* SW限制开关2通过软件限制开关2 n08 运动任务误差a faulty motiontask was started n09 没有参考点no reference point(Home) set at start of motion task n10* PSTOP PSTOP限位开关激活 n11* NSTOP NSTOP限位开关激活 n12 电机加载默认值只有ENDAT或HIPERFACE,差异电机数字保存在该编码器和放大器、电机负载默 认值 n13* 扩展卡24 V直流供电为I/O扩充卡不可以 n14 SinCos反馈SinCos换向器(激发和运动)没有完成,将被取消当放大器被激活和激发和运震 动进行了 n15 保留保留 n16 总结警告总结了n31到n17警告 n17 现场总线的同步CAN同步没有登录 n18 multiturn overflow max.超过电的机转数量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死循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 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 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 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 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实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回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电机轴端的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

交流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2

1.SA系列交流伺服简介 SA系列数字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器(以下简称伺服驱动器)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DSP 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电机的位置、转速、转矩进行数字化智能控制。该伺服驱动器不仅可靠性高、性能优异,而且可以通过设定用户参数,对系统进行任意组态。例如:可以组成位置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转矩控制系统等。 1.1SA系列交流伺服的使用方法 1.1.1 速度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方式的伺服驱动器标准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上位机侧组成位置控制环。在上位机中,进行位置指令和位置反馈的比较操作,即进行位置环调节的计算,输出模拟速度指令给伺服驱动器。 伺服驱动器接收上位机的模拟速度指令,进行速度环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上位机的位置反馈可以是伺服驱动器输出的电机编码器信号,也可以是安装在机械上的直线位置测量信号(例如光栅尺、磁栅尺、感应同步器等),即可以组成位置全闭环系统。 1.1.2 位置控制方式 位置控制方式的伺服驱动器标准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 1

上位机进行完定位及插补计算后,将位置指令以脉冲串的形式传送给伺服驱动器,由伺服驱动器进行位置指令和位置反馈的比较操作,即进行位置环调节的计算。这种形式的伺服驱动器包含了位置控制环。 作为位置指令的脉冲串,可以是下面的任一种,在伺服驱动器侧可以通过设定用户常数进行选择: 1)符号位+脉冲列 2)具有90°相位差的两相脉冲序列 3)正转脉冲序列+ 反转脉冲序列 1.2 SA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内置功能 SA系列伺服控制器的内置功能说明如下: 1)控制方式转换 通过数字操作器设定用户常数,可以使伺服驱动器工作于位置控制方式或速度控制方式。为了防止误操作,在伺服电机运行时(伺服使能状态),不能改变控制方式。2)再生能量处理功能 伺服驱动器内置再生能量处理电路和再生制动电阻。当伺服电机起制动频繁或负载惯量过大时,则必须使用外置再生制动电阻。 3)能耗制动功能 在伺服驱动器断电、伺服驱动器故障时,电机处于不受控状态。能耗制动功能可以使电机处于能耗制动状态,使电机马上停止,避免机械部件受损。 4)双电子齿轮功能 为满足机械加工的需要,伺服驱动器内置有双电子齿轮功能,即通过外部触点信号来切换第一电子齿轮比和第二电子齿轮比。 5)位置信号输出功能 伺服驱动器将光电编码器信号经长线驱动器输出,可以用作上位机的位置反馈信号。 6)内部速度指令功能 伺服驱动器可以通过外部接点选择内部预置的四种速度。

伺服技术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伺服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的非常灵活方便。 [编辑本段] 基本概念 伺服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又称随动系统。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船舶的自动驾驶、火炮控制和指挥仪中,后来逐渐推广到很多领域,特别是自动车床、天线位置控制、导弹和飞船的制导等。采用伺服系统主要是为了达到下面几个目的:①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火炮控制和船舵控制就是典型的例子。②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输入轴控制位于远处的输出轴,实现远距同步传动。③使输出机械位移精确地跟踪电信号,如记录和指示仪表等。 衡量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频带宽度和精度。频带宽度简称带宽,由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来规定,反映伺服系统的跟踪的快速性。带宽越大,快速性越好。伺服系统的带宽主要受控制对象和执行机构的惯性的限制。惯性越大,带宽越窄。一般伺服系统的带宽小于15赫,大型设备伺服系统的带宽则在1~2赫以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了力矩电机及高灵敏度测速机,使伺服系统实现了直接驱动,革除或减小了齿隙和弹性变形等非线性因素,使带宽达到50赫,并成功应用在远程导弹、人造卫星、精密指挥仪等场所。伺服系统的精度主要决定于所用的测量元件的精度。因此,在伺服系统中必须采用高精度的测量元件,如精密电位器、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光栅、磁栅和球栅等。此外,也可采取附加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精度,例如将测量元件(如自整角机)的测量轴通过减速器与转轴相连,使转轴的转角得到放大,来提高相对测量精度。采用这种方案的伺服系统称为精测粗测系统或双通道系统。通过减速器与转轴啮合的测角线路称精读数通道,直接取自转轴的测角线路称粗读数通道。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图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图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具有以下等优点:(1)电动机无电刷和换向器,工作可靠,维护和保养简单;(2)定子绕组散热快;(3)惯量小,易提高系统的快速性;(4)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5)相同功率下,体积和重量较小,广泛的应用于机床、机械设备、搬运机构、印刷设备、装配机器人、加工机械、高速卷绕机、纺织机械等场合,满足了传动领域的发展需求。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驱动器经历了模拟式、模式混合式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数字的时代。全数字伺服驱动器不仅克服了模拟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确定,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优势和控制方法的灵活,使伺服驱动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更加的可靠。现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数采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中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两部分。伺服驱动器有两部分组成:驱动器硬件和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决定交流伺服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国外交流伺服技术封锁的主要部分,也是在技术垄断的核心。 2 交流永磁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 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主要有伺服控制单元、功率驱动单元、通讯接口单元、伺服电动机及相应的反馈检测器件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伺服控制单元包括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转矩和电流控制器等等。我们的交流永磁同步驱动器其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策略为一体,使其非常适用于高精度、高性能要求的伺服驱动领域,还体现了强大的智能化、柔性化是传统的驱动系统所不可比拟的。 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其优点是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事项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

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伺服进给系统的要求 1、调速范围宽 2、定位精度高 3、有足够的传动刚性和高的速度稳定性 4、快速响应,无超调 为了保证生产率和加工质量,除了要求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快速响应特性,即要求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因为数控系统在启动、制动时,要求加、减加速度足够大,缩短进给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减小轮廓过渡误差。 5、低速大转矩,过载能力强 一般来说,伺服驱动器具有数分钟甚至半小时内1.5倍以上的过载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过载4~6倍而不损坏。 6、可靠性高 要求数控机床的进给驱动系统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温度、湿度、振动等环境适应能力和很强的抗干扰的能力。 对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min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3、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 4、电机应能承受频繁启、制动和反转。 常州丰迪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三相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三相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各类数控机床、医疗机械、包装机械、纺织机械等自动化控制领域。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精湛,电机全部采用优质材料,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丰迪始终以诚信、共赢的经营宗旨立足于市场。下面就由丰迪电气讲述下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功率驱动单元首先通过三相全桥整流电路对输入的三相电或者市电进行整流,得到相应的直流电。经过整流好的三相电或市电,再通过三相正弦PWM电压型逆变器变频来驱动三相永磁式同步交流伺服电机。功率驱动单元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的说就是AC-DC-AC的过程。整流单元(AC-DC)主要的拓扑电路是三相全桥不控整流电路。 随着伺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伺服驱动器使用、伺服驱动器调试、伺服驱动器维修都是伺服驱动器在当今比较重要的技术课题,越来越多工控技术服务商对伺服驱动器进行了技术深层次研究。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伺服电机内部结构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原理 一、交流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定子的构造基本上与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相似.其定子上装有两个位置互差90°的绕组,一个是励磁绕组Rf,它始终接在交流电压Uf上;另一个是控制绕组L,联接控制信号电压Uc。所以交流伺服电动机又称两个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动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 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没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脉动磁场,转子静止不动。当有控制电压时,定子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子沿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在负载恒定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大小而变化,当控制电压的相位相反时,伺服电动机将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虽然相似,但前者的转子电阻比后者大得多,所以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 1、起动转矩大 由于转子电阻大,其转矩特性曲线如图3中曲线1所示,与普通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2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使临界转差率S0>1,这样不仅使转矩特性(机械特性)更接近于线性,而且具有较大的起动转矩。因此,当定子一有控制电压,转子立即转动,即具有起动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2、运行范围较广 3、无自转现象 正常运转的伺服电动机,只要失去控制电压,电机立即停止运转。当伺服电动机失去控制电压后,它处于单相运行状态,由于转子电阻大,定子中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与转子作用所产生的两个转矩特性(T1-S1、T2-S2曲线)以及合成转矩特性(T-S曲线)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一般是0.1-100W。当电源频率为50Hz,电压有36V、110V、220、380V;当电源频率为400Hz,电压有20V、2 6V、36V、115V等多种。

伺服驱动器原理应用及选型

伺服驱动器原理应用及选型 伺服驱动器简介伺服驱动器(servo drives)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伺服驱动器是现代运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中心等自动化设备中。尤其是应用于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驱动器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当前交流伺服驱动器设计中普遍采用基于矢量控制的电流、速度、位置3闭环控制算法。该算法中速度闭环设计合理与否,对于整个伺服控制系统,特别是速度控制性能的发挥起到关键作用。 在伺服驱动器速度闭环中,电机转子实时速度测量精度对于改善速度环的转速控制动静态特性至关重要。为寻求测量精度与系统成本的平衡,一般采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作为测速传感器,与其对应的常用测速方法为M/T测速法。M/T测速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测量精度和较宽的测量范围,但这种方法有其固有的缺陷,主要包括: 1)测速周期内必须检测到至少一个完整的码盘脉冲,限制了最低可测转速; 2)用于测速的2个控制系统定时器开关难以严格保持同步,在速度变化较大的测量场合中无法保证测速精度。因此应用该测速法的传统速度环设计方案难以提高伺服驱动器速度跟随与控制性能。 伺服驱动器原理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了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

高精度场合用伺服驱动器知识介绍

※直流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 STDS2410-1 济南三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1.型号说明 (3) 2.适用范围 (3) 3.使用条件 (3) 二.功能技术指标 (4) 1.主要功能 (4) 2.技术参数 (4) 三.端口说明 (5) 1.接口定义 (5) 2.接线图 (5) 3.接口说明 (6) 4.串口连接 (6) 5.安装尺寸(单位:mm) (7) 四.软件协议 (8) 1.串口协议 (8) 2.指令结构 (8) 3.基本指令 (8) 4.速度控制指令 (9) 5.步进模式控制指令 (10) 6.PID及运动参数指令 (11) 7.状态监测指令 (12) 五.操作说明 (14) 1.初始化设置 (14) 2.PWM速度控制模式 (14) 3.步进控制模式(脉冲+方向模式) (15) 六.故障保护与复位 (16)

1.安全级别 (16) 2.故障保护依据 (16) 3.故障信息读取 (16) 七.参数设置与PID调试 (18) 1.参数设置 (18) 2.参数保存 (18) 3.PID调试 (18) 4.运行状态监测 (19) 八.应用举例 (20) 1.初始化设置 (20) 2.PWM信号速度控制 (20) 3.步进模式 (21) 九.常见问题 (22) 1.ENA/DIS指令和外部使能信号EN的关系 (22) 2.关于SBS急停指令 (22) 3.关于读取速度指令GV (22) 4.关于ESA指令 (22)

一.概述 1.型号说明 STDS2410 ST--------- 公司代码 D----- 直流电压输入 S--------- 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器 24---------- 电源电压24V 10 ---------- 最大连续输出电流10A 2.适用范围 ? 适合驱动有刷、永磁直流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 ? 最大连续电流10A,最大峰值电流20A; ? 直流电源24V(20V-30V); ? 速度、位置的四象限控制。 3.使用条件 (1)电源: ? 电源电压:+24(20V-30V); ? 能提供连续电流2倍的瞬间电流过载能力; ? 电压要保证不大于5%的稳定度。 (2)反馈元件: 增量式编码器。 (3)使用环境: ? 温度:-10~70℃(以驱动器壳体表面温度为准); ? 湿度:85%RH以下; ? 无防水要求; ? 无腐蚀性气体。

关于伺服的三种控制方式

关于伺服的三种控制方式 简介:一般伺服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想知道的就是这三种控制方式具体根据什么来选择的?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 ... 一般伺服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想知道的就是这三种控制方式具体根据什么来选择的?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

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 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 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

科尔摩根案例

每分钟生产高达450个泡罩 ——PLC、运动控制、驱动器三合一:用于PG Express的整套解决方案 图1印度IMA- PG公司除了生产线最终包装外,还提供包括盒装、旋转式真空成型、旋 转密封、平面密封、管填充等应用中所需机器的完整解决方案。 科尔摩根以无与伦比的创新和激情,致力于推动印度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从未止步于过去的成功,科尔摩根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以确保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和质量。随着各种技术创新产品的推出,科尔摩根大大加强了其在包装和金属成型领域的实力。 为了不断追求卓越,科尔摩根为印度IMA-PG公司的PG-Express机器提供了整套的自动化解决方案。IMA-PG印度私营有限公司作为印度热成型机领域的先驱,在1978年推出了第一台机器。如今,它因提供创新的工程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而备受业界推崇,印度IMA-PG公司除了生产线终端包装外,还提供包括盒装、旋转式真空成型、旋转密封、平面密封、管填充等机器应用中所需的完整解决方案。科尔摩根与IMA-PG的合作始于两年前,并为其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包括运动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输入/输出模块等产品。凭借世界一流的运动技术、行业领先的质量,及其在连接、集成标准和定制产品方面精湛的专业知识,科尔摩根为OEM机器制造商创造竞争优势,助其走向成功。PG Express的背景 PG Express是一种用于形成泡罩的泡罩包装机,泡罩用来包装药片(有10片、4片、5片、1片等) 。IMA-PG在三到四年前就生产了该类机器,但PG Express是科尔摩根首次为其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分度、送料和冲压泡罩的三轴机器。该机器主要的操作流程包括泡罩成型、装药片、封泡罩,最后是切割泡罩。科尔摩根已通过卓越的系统性能提高了该机器的速度,实现每分钟生产高达450个泡罩。然而,OEM提出了温度控制方面的新挑战,由于封口依赖于有效的温度控制,因此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最终会影响泡罩的质量,以致无法在市场中出售。 自始至终的可靠性 当OEM机器制造商咨询该问题时,科尔摩根很快作出了反应,还安装了一个用于控制温度的内置功能,其速度快于外部控制器速度约15倍。这不仅节省了安装额外PID控制器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升了性能并减少了浪费。 该程序通过AKD PDMM控制器进行控制。这是一款集成了PLC功能的基于驱动器的运动控制器,同时也是专为包装机设计的紧凑型产品。AKD PDMM将高性能PLC和运动控制集成到技术领先的机器中。该集成式运动控制器可在250微秒的周期时间内同步8个轴,并且支持从简单的点到点定位,到直线和圆弧插补的各种运动控制功能。PDMM可为整个包装机提供PLC逻辑、温度控制、运动控制、人机界面控制和驱动控制。 为了让编程拥有最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科尔摩根自动化组件(Kollmorgen Automation Suite?)将PLC逻辑、HMI编程、运动控制和驱动控制集成在一起,编程语言符合IEC 61131-3标准。为了让机器对用户更友好,OEM机器制造商可使用科尔摩根独有的管状图(Pipe NetworkTM) 编程环境来开发简洁高效的软件。用户可在短短10天内完成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需45天才能完成的软件开发,从而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成本。通过管状图(Pipe Network ?),用户只需确定软件中相应的运动模块就能省去机器中的机械部件(如齿轮及凸轮)。这一编程环境极为实用、易于操作、便于排查问题。用户只需拖拽图标行程方案,并最终根据要求连接到机器中即可。所有必要的互连均可在程序中自动完成。对程序员和终端用户而言,

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MMT- 直流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济南科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该伺服驱动器采用全方位保护设计,具有高效率传动性能:控制精度高、线形度好、运行平稳、可靠、响应时间快、采用全隔离方式控制等特点,尤其在低转速运行下有较高的扭矩及良好的性能,在某些场合下和交流无刷伺服相比更能显示其优异的特性,并广泛应用于各种传动机械设备上。 二、产品特征: ◇PWM控制H桥驱动 ◇四象限工作模式 ◇全隔离方式设计 ◇线形度好、控制精度高 ◇零点漂移极小 ◇转速闭环反馈电压等级可选 ◇标准信号接口输入0--±10V ◇开关量换向功能 ◇零信号时马达锁定功能 ◇上/下限位保护功能 ◇使能控制功能 ◇上/下限速度设定 ◇输出电流设定功能 ◇具有过压、过流、过温、输出短路、马达过温、反馈异常等保护及报警功能

三、主要技术参数 ◇控制电源电压AC: 110系列:AC :110V±10% 220系列:AC :220V±10% ◇主电源电压AC: 110系列:AC 40----110V 220系列:AC50---- 220V ◇输出电压DC: 110系列:0—130V或其它电压可设定 220系列:0—230V或其它电压可设定◇额定输出电流:DC 5A(最大输出电流10A) DC 10A(最大输出电流15A) DC 20A(最大输出电流25A)◇控制精度:0.1% ◇输入给定信号:0—±10V ◇测速反馈电压: 7V/1000R 9.5V/1000R 13.5V/1000R 20V/1000R 可经由PC板内插片选定并可接受其它规格订制四、安装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5oC ~ +50oC ◇环境湿度:相对湿度≤80RH。(无结露) ◇避免有腐蚀气体及可燃性气体环境下使用

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的使用介绍

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的使用介绍 一、伺服电机? 伺服驱动器的控制原理 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伺服电动机的运行性能是电动机及其驱动器二者配合所反映的综合效果。 1、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图1为一台8极的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结构截面图,其定子为硅钢片叠成的铁芯和三相绕组,转子是由高矫顽力稀土磁性材料(例如钕铁錋)制成的磁极。为了检测转子磁极的位置,在电动机非负载端的端盖外面还安装上光电编码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图1 永磁式同步伺服电动机的结构 图2 所示为一个两极的永磁式同步电机工作示意图,当定子绕组通上交流电源后,就产生一旋转磁场,在图中以一对旋转磁极N、S表示。当定子磁场以同步速n1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定子旋转磁极就吸引转子磁极,带动转子一起旋转,转子的旋转速度与定子磁场的旋转速度(同步转速n1)相等。当电机转子上的负载转矩增大时,定、转子磁极轴线间的夹角θ就相应增大,导致穿过各定子绕组平面法线方向的磁通量减少,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随之减小,而使定子电流增大,直到恢复电源电压与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平衡。这时电磁转矩也相应增大,最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定、转子磁极轴线间的夹角θ称为功率角。虽然夹角θ会随负载的变化而改变,但只要负载不超过某一极限,转子就始终跟着定子旋转磁场以同步转速n1转动,即转子的转速为: (1-1)

图 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转矩与定子电流大小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事实上,只有定子旋转磁极对转子磁极的切向吸力才能产生带动转子旋转的电磁力矩。因此,可把定子电流所产生的磁势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量,沿着转子磁极方向的为直轴(或称d轴)分量,与转子磁极方向正交的为交轴(或称q轴)分量。显然,只有q轴分量才能产生电磁转矩。 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通过调节定子电流来控制电磁转矩,而是要根据定、转子磁极轴线间的夹角θ确定定子电流磁势的q轴和d轴分量的方向和幅值,进而分别对q 轴分量和d轴分量加以控制,才能实现电磁转矩的控制。这种按励磁磁场方向对定子电流磁势定向再行控制的方法称为“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 2、位置控制模式下的伺服系统是一个三闭环控制系统,两个内环分别是电流环和速度环。 图 3 ? 稳态误差接近为零; ? 动态:在偏差信号作用下驱动电机加速或减速。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得工作原理 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得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 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得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 统中大多采用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在控制方式上用脉冲串与方向信号实现。?一般伺服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与转矩控制都就是用模拟量来控制得。位置控制就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得。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得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如果您对电机得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就是用转矩模式。?如果对位置与速度有一定得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就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得死循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就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得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得要求。就伺服驱动器得响应速度来瞧,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 号得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得响应最慢。对运动中得动态性能有比较高得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 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得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得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得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就是高

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换一种说法就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就是通过外部模拟量得输入或直接得地址得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得输出转矩得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 对应5Nm得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 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 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实时得改变模拟量得设定来改变设定得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得地址得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得受力有严格要求得缠绕与放卷得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得设定要根据缠绕得半径得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得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得变化而改变。?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就是通过外部输入得脉冲得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得大小,通过脉冲得个数来确定转动得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与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与位置都有很严格得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得输入或脉冲得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得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得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得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得位置信号给上位回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得电机轴端得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得最终负载端得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得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得误差,增加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1.特点 ●16位CPU+32位DSP三环(位置、速度、电流)全数字化控制 ●脉冲序列、速度、转矩多种指令及其组合控制 ●转速、转矩实时动态显示 ●完善的自诊断保护功能,免维护型产品 ●交流同步全封闭伺服电机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体积小、重量轻 2.指标 ●输入电源三相200V -10%~+15% 50/60HZ ●控制方法IGBT PWM(正弦波) ●反馈增量式编码器(2500P/r) ●控制输入伺服-ON 报警清除CW、CCW驱动、静止 ●指令输入输入电压±10V ●控制电源DC12~24V 最大200mA ●保护功能OU LU OS OL OH REG OC ST CPU错误,DSP错误,系统错误 ●通讯RS232C ●频率特性200Hz或更高(Jm=Jc时) ●体积L250 ×W85 ×H205 ●重量 3.8Kg 3.原理 见米纳斯驱动器方框图(图1)和控制方框图(图2) 4.接线 4.1主回路 卸下盖板坚固螺丝;取下端子盖板。用足够线经和连接器尺寸作连接,导线应采用额定温度600C以上的铜体线,装上端子盖板,拧紧盖板螺丝。螺丝拧紧力矩大于1.2Nm M4或2.0 Nm M5时才可能损坏端子,接地线径为2.0mm2 具体见接线图3 4.2 CN SIG 连接器[ 具体见接线图4 ●驱动器和电机之间的电缆长度最大20M ●这些线至少要离开主电路接线30cm,不要让这些线与电源进线走一线槽; 或让它们捆扎在一起 ●线经0.18mm2或以上屏蔽双绞线,有足够的耐弯曲力 ●屏蔽驱动器侧的屏蔽应连接到CN.SIG 连接器的20脚,电机侧应连接到J 脚 ●若电缆长于10M,则编码器电源线+5V、0V应接双线 4.3 CN I/F 连接 ●控制器等周边设备与驱动器之间距离最大为3M ●这些线至少和主电路接线相隔30cm ,不要让这些线与电源进线走同一线槽 或和它们捆扎在一起 ●COM+和COM-之间的控制电源(V DC)由用户供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