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突破:不等式中最值问题全梳理

重难点突破:不等式中最值问题全梳理
重难点突破:不等式中最值问题全梳理

重难点突破:不等式中最值问题全梳理

模块一、题型梳理

题型一 基本不等式与函数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1 若方程

ln x m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1x 和2x ,则22

12x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

+∞

C .

()2,+∞ D .()0,1

【分析】由方程可得两个实数根的关系,再利用不等式求解范围. 【解析】因为

ln x m =两个不等的实根是1x 和2x ,不妨令()()120,1,1,x x ∈∈+∞,12,Inx m Inx m =-=

故可得()120In x x =,解得211x x =

,则22

12x x +

=212112x x +>=,故选:C. 【小结】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涉及均值不等式的使用,属基础题. 例题2

2291

sin cos αα

+的最小值为( )

A .2

B .16

C .8

D .12

【分析】利用22sin cos 1αα+=将

2291sin cos αα

+变为积为定值的形式后,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最小值. 【解析】∵2

2

sin cos 1αα+=,∴()22

2222

919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αααααα

??+=++ ???

2222sin 9cos 1010616

cos sin αααα

=+++=,当且仅当23sin 4α=,2

1cos 4α=时“=”成立,故2291sin cos αα+的最小值为16.

【小结】本题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和的最小值,解题关键是变形为积为定值,才能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例题3 已知函数y =log a x +1(a >0且a ≠1)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直线x m +y

n -4=0(m >0,n >0)上,则

m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函数y =log a x +1的图象恒过定点A (1,1),∵点A 在直线x m +y n -4=0上,∴1m +1

n =4,

∵m >0,n >0,∴m +n =1

4(m +n )????1m +1n =14????2+n m +m n ≥14???

?

2+2n m ·m n =1,当且仅当m =n =12时等号成立,∴m +n 的最小值为1.

题型二 基本不等式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4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23023400x y x y y -+≥??

-+≤??≥?

,若目标函数2z mx ny =+-的最大值为1(其中

0,0m n >>),则

11

2m n

+的最小值为( ) A .3

B .1

C .2

D .

32

【分析】画出可行域,根据目标函数z 最大值求,m n 关系式23m n +=,再利用不等式求得11

2m n

+最小值.

【解析】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于0,0m n >>,所以基准直线0mx ny +=的斜率为负数,故目标函数在点()1,2A 处取得最大值,即221m n +-=,所以23m n +=.

()11111151519322323232322n m m n m n m n m n ?????+=?+?+=?++≥?+=?= ? ? ?????,当且仅当

,1n m m n m n ===时等号成立,所以11

2m n +的最小值为3

2

.故选:D

【小结】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目标函数的最值求参数,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方法,属于中档题.

题型三 基本不等式与数列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5 已知递增等差数列{}n a 中,122a a =-,则3a 的( )

A .最大值为4-

B .最小值为4

C .最小值为4-

D .最大值为4或4-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1a 表示出d .由数列单调递增可得10a <.用1a 表示出3a ,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最值.

【解析】因为122a a =-,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设公差为d ,可得()112a a d +=-,变形可得11

2

d a a =--

因为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所以11

2

0d a a =--

>,即10a <,而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知312a a d =+ ()11111242a a a a a ??

??=+--=-+- ? ?????,由10a ->,140a >-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 ()

31144a a a ??

=-+-≥= ???

,当且仅当12a =-时取得等号,所以3a 的最小值为4。 【小结】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单调性的应用,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用法,属于中档题.

例题6 已知a ,b 均为正数,且2是2a ,b 的等差中项,则1

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于2是2a ,b 的等差中项,故2a +b =4,又a ,b 均为正数,故2ab ≤????2a +b 22

=4,

当且仅当2a =b =2,即a =1,b =2时取等号,所以1ab 的最小值为1

2

.

题型四 基本不等式与向量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7 如图所示,已知点G 是

ABC 的重心,过点G 作直线分别交AB ,AC 两边于M ,N 两点,且

AM xAB =,AN yAC =,则3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

【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有133

1

AG AB AC =

+,再表达成,AM AN 的关系式,再根据M ,G ,N 三点共线可得系数和为1,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析】根据条件:1AC AN y =

,1AB AM x =,又133

1

AG AB AC =+,1133AG AM A x y N ∴=+. 又M ,G ,N 三点共线,11331y x

+=.0x ,0y >,

()114433333333x x y x y x y y x y ??∴+=++=++≥+=

???

.

3x y ∴+当且仅当3x y y x =时“=”成立..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底向量与向量的共线定理性质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应用,属于中等题型.

题型五 基本不等式与圆锥曲线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点(0,1)A -,B 点在直线3y =-上,M 点满足//MB OA ,

MA AB MB BA =,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

(Ⅰ)求C 的方程;(Ⅱ)P 为C 上动点,l 为C 在点P 处的切线,求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Ⅰ)设(,)M x y ,由已知得(,3)B x -,(0,1)A -.所以MA =(,1)x y ---, MB =(0,3y --),

AB =(x ,-2).再由题意可知(MA +MB )? AB =0, 即(x -,42y --)? (x ,-2)=0.

所以曲线C 的方程式为2

124

y x =

-. (Ⅱ)设00(,)P x y 为曲线C :2124y x =-上一点,因为12y x '=,所以l 的斜率为01

2x ,

因此直线l 的方程为0001()2

y y x x x -=-,即2

000220x x y y x -+-=.

则O 点到l

的距离2

d =.又200124y x =-

,所以2

01412,2x d +==≥

当2

0x =0时取等号,所以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2.

例题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

的离心率e =

C 上的点到(0,2)Q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点(,)M m n 使得直线l :1mx ny +=与圆O :22

1x y +=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OAB ?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M 坐标及相对应的OAB ?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Ⅰ)由2223c e c a a =

==,所以22221

3

b a

c a =-=,设(,)P x y 是椭圆C 上任意一点, 则22221x y a b

+=,∴22222

2(1)3y x a a y b =-=-

,||PQ ==

所以,当1y =-时,||PQ

3=

,可得a =

1,b c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

213

x y += (Ⅱ)存在点M 满足要求,使OAB ?得面积最大.假设直线:1l mx ny +=与圆2

2

:1O x y += 相交于不同两点,A B ,则圆心O 到l

的距离1d =

<,∴221m n +> ①

因为(,)M m n 在椭圆C 上,所以2

213m n +=

②,由①②得:203m <

∵||AB ==

1||2OAB

S AB d =

?= 由②得2

2

13

m

n =-

代入上式得2

1322

1213

OAB m

S m m ?==+?, 当且仅当22231(0,3]32m m =

?=∈

,∴2231

,22

m n =

=,此时满足要求的点(2M ±有四个.

此时对应的OAB ?的面积为12

题型六 基本不等式与圆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10 设m ,n R ∈,若直线(1)+(1)2=0m x n y ++-与圆2

2

(1)+(y 1)=1x --相切,则+m n 取值范围是

( )

A .[1

B .(,1[1+3,+)-∞∞

C .[2-

D .(,2[2+22,+)-∞-∞

【解析】∵直线(1)+(1)2=0m x n y ++-与圆2

2

(1)+(y 1)=1x --相切,∴圆心(1,1)到直线的距离

d ,所以21(

)2m n mn m n +=++≤,设=t m n +,则21

+14

t t ≥,解得

(,2[2+22,+)t ∈-∞-∞.

题型七 基本不等式与不等式恒成立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11 当(1,2)x ∈时,不等式220x mx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

C .(0,)+∞

D .()-+∞

【分析】将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最值问题,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析】当(1,2)x ∈时,不等式220x mx ++>恒成立,等价于2m x x ??>-+ ???

在(1,2)x ∈时恒成立

即等价于2max m x x ???

?>-+

????

???;而因为(1,2)x ∈,故2x x ?

?-+≤-=- ??

?,当且仅当2x x =时取

得最大值.故:m >-

【小结】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分离参数,转化为最值问题,是一般思路;本题中还涉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属综合题.

例题12 已知0,

0a b >>,若不等式

313n a b a b

+≥+恒成立,则n 的最大值为( ) A .9

B .12

C .16

D .20

【分析】可左右同乘3a b +,再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解析】

0,0a b >>,

()313133n a b n a b a b a b ??+≥?++≥ ?+??

()31333911016b a a b a b a b ??

++=+++≥+= ???

,当且仅当1a b ==时,等号成立,故16n ≤。 【小结】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题型八 基本不等式与立体几何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13 如图,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恰是长、宽、高分别是m ,2,n 的长方体的顶点,此三棱锥的

体积为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为( )

A .

2563π B C .323π D .36π 【分析】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关系可得6mn =,根据三棱锥与长方体共外接球,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外接球的直

径可得2R =

根据基本不等式可得半径的最小值,进一步可得体积的最小值.

【解析】根据长方体的结构特征可知三棱锥的高为n ,所以

11

2232

n m ????=,所以6mn =,又该三棱锥的外接

球就是长方体的外接球,该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对角线,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所以2R ,

所以24R ≥

==,当且仅当m n ==时,等号成立,,所以2R ≥,所以该三棱锥外接球

体积为

34

3R π3432233

ππ≥?=.故选:C 【小结】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球的体积公式,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定理,基本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题型九 基本不等式与解三角形相结合的最值问题

例题14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另别是,,a b c ,已知2222sin sin sin 3sin A B A B C +=,

则sin C 的最大值为( )

A .

6

B .

3

C .

6

D .

6

【分析】由已知可得22223a b c +=,结合余弦定理,求出cos C 用,a b 表示,用基本不等式求出

cos C 的最小值,即可求解.

【解析】2222sin sin sin 3sin A B A B C +=,由正弦定理得22223a b c ++=,

由余弦定理得2223336cos c a b ab C =+-,226cos 2ab C a b =+,

2

6cos a b C C b a =

+-≥当且仅当a =时,等号成立,sin C ∴=≤

所以sin C 的最大值为

6

. 【小结】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最值,考查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 例题15

ABC ?的内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

. (I )若c b a ,,成等差数列,证明:()C A C A +=+sin 2sin sin ; (II )若c b a ,,成等比数列,求B cos 的最小值. 【解析】(1)

c b a ,,成等差数列,2a c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2sin A C B +=

sin sin[()]sin()B A C A C π=-+=+,()sin sin 2sin A C A C ∴+=+

(2)

c b a ,,成等比数列,2

2b ac ∴=,由余弦定理得2222221

cos 2222

a c

b a

c ac ac ac B ac ac ac +-+--=

=== 2

2

2a c ac +≥(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

,22

12a c ac

+∴≥(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 2211112222a c ac +∴-≥-=(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即1cos 2B ≥,所以B cos 的最小值为12

模块二、真题赏析

1. 【2019年高考天津卷文数】设0,

0,24x y x y >>+=,则

(1)(21)

x y x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小结】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验证等号是否能够成立.

2. 【2019年高考天津理数】已知a ∈R ,设函数222,1,

()ln ,

1.x ax a x f x x a x x ?-+≤=?->?若关于x 的不等式

()0f x ≥在R 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

[]0,1

B .

[]0,2 C .[]0,e

D .

[]1,e

【解析】当1x =时,(1)12210f a a =-+=>恒成立;当1x <时,2

2

()22021

x

f x x ax a a x =-+≥?≥

-恒成立,令2

()1x g x x =-,则222(11)(1)2(1)1()111x x x x g x x x x -----+=-=-=-

---

112201x x ????

=--+-≤-= ? ? ?-????

,当111x x -=-,即0x =时取等号, ∴max 2()0a g x ≥=,则0a >.当1x >时,()ln 0f x x a x =-≥,即ln x a x ≤恒成立,令()ln x

h x x

=,则2

ln 1

()(ln )x h x x -'=

,当e x >时,()0h x '>,函数()h x 单调递增,当0e x <<时,()0h x '<,函数()h x 单

调递减,则e x =时,()h x 取得最小值(e)e h =,∴min ()e a h x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0,e]. 【小结】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分别利用基本不等式和求导的方法研究函数的最值,然后解决恒成立问题.

3. (2018全国卷Ⅰ)已知函数,则的最小值是_____. 【解析】因为, 所以

,当且仅当, 即时取等号,所以,所以的最小值为.

4. (2018天津)已知,a b ∈R ,且360a b -+=,则1

2

8

a

b +

的最小值为 . 【解析】由360a b -+=,得36a b =-

,所以363

31112222824

a

b b b --+=+=?=≥, 当且仅当3631

22b b

-=

,即1b =时等号成立.

5. (2017新课标Ⅰ)已知为抛物线:的焦点,过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直线与交于、两点,直线与交于、两点,则的最小值为 A .16 B .14 C .12 D .10

【解析】由已知垂直于轴是不符合题意,所以的斜率存在设为,的斜率为,由题意有设,,,,此时直线方程为,

取方程,得,∴ 同理得,由抛物线定义可知 ,当且仅当(或)时,取得等号.

()2sin sin 2=+f x x x ()f x ()2sin sin 22sin (1cos )=+=+f x x x x x 2

2

2

3

[()]4sin (1cos )4(1cos )(1cos )=+=-+f x x x x x 443(1cos )(1cos )(1cos )(1cos )27[]344

-++++++?=≤x x x x 3(1cos )1cos -=+x x 1cos 2=

x 2

270[()]4

≤≤f x ()f

x F C 2

4y x =F 1l 2l 1

l C A B 2l C D E ||||AB DE +1l x 1l 1k 2l 2k 121

k k ?=-11(,)A x y 22(,)B x y 33(,)D x y 44(,)E x y 1l 1(1)y k x =-214(1)

y x y k x ?=?=-?2222

111240k x k x x k --+=21122124k x x k --+=-212

124k k +=2

2342

2

24

k x x k ++=1234||||2AB DE x x x x p +=+++

+22122222121224244448816k k k k k k ++=++=++=≥121k k =-=1-

6. (2017天津)若,a b ∈R ,0ab >,则4441

a b 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解析】44224141144a b a b ab ab ab ab +++=+≥≥,当且仅当222a b =,且1

2

ab =,

即2a =

7. (2017江苏)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 吨,运费为6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

为4x 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之和最小,则x 的值是 . 【解析】总费用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8. (2017浙江)已知a ∈R ,函数4

()||f x x a a x

=+

-+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5,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1,4]x ∈,∴4

[4,5]x x

+

∈ ①当5a ≥

时,44()2224f x a x a a x a a x x =--

+=---=-≤, 所以()f x 的最大值245a -=,即9

2

a =

(舍去) ②当4a ≤时,44

()5f x x a a x x x

=+-+=+≤,此时命题成立.

③当45a <<时,max ()max{|4|,|5|}f x a a a a =-+-+,则

|4||5||4|5

a a a a a a -+-+??

-+=?≥或|4||5||5|5a a a a a a -+<-+-+=,解得92a =或92a <,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9

(,]2

-∞.

600900464()4240x x x x +?=+≥?900

x x

=30x =

模块三、模拟题汇编

1.(2020·武汉市第一中学高三)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

12

3a b

+=,则()()12a b ++的最小值是( ) A .

503 B .259 C .253

D .50

9

【解析】∵123a b +=

,∴8

239

a b ab ab +=≥?≥,当且仅当2a b =时,等号成立,

∴()()501222429a b ab a b ab ++=+++=+=,即()()12a b ++的最小值是50

9

2.(2020陕西高三)设()ln f x x =,0a b <<

,若p f =,()2a b q f +=,1

(()())2

r f a f b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 r p =<

B .q r p =>

C .p r q =<

D .p r q =>

【解析】∵,∴

,又在上单调递增,故, 即,∵,∴.

3.(2020·山西实验中学高三月考)已知函数

())

2

log f x x =,若对任意的正数,a b ,满足

()()310f a f b +-=,则3

1a b

+的最小值为( )

A .6

B .8

C .12

D .24

【分析】先确定奇偶性与单调性,再根据奇偶性与单调性化简方程得31a b +=,最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0,x x x x >≥-=所以定义域为R ,因为()2

log f x =,所以

()f x 为减函数因为()2

log f x =,())

2

log f x x -=,所以()()()

f x f x f x =--,为奇函数,因为

()()310f a f b +-=,所以()()1313f a f b a b =-=-,,即31a b +=,

所以

()3131936b a a b a b a b a b ??+=++=++ ???,因为96b a a b +≥=,所以3112a b +≥(当且仅当12a =

,1

6

b =时,等号成立),选C. 0a b 2a b ab ()ln f x x (0,)(

)2

a b

f f q

p 1

1

(()())

(ln ln )ln ()2

2

r

f a f b a b ab f ab p p r q

【小结】本题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以及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4.已知f (x )=32x -(k +1)3x +2,当x ∈R 时,f (x )恒为正值,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22-1)

C .(-1,22-1)

D .(-22-1,22-1)

【解析】由f (x )>0得32x -(k +1)·3x +2>0,解得k +1<3x +23x ,而3x +2

3

x ≥22

???

?当且仅当3x =23x ,即x =log 32时,等号成立,所以k +1<22,即k <22-1。故选B 。

5.若直线ax +by -1=0(a >0,b >0)过曲线y =1+sin πx (0

b

的最小值为( )

A.2+1 B .4 2 C .3+2 2 D .6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基本不等式.注意到曲线y =1+sin πx (0

b ,即b =2a =2(2-1)时取等号,因此1a +2

b 的最小值是3+22,故选C.

6.设OA =1,-2,OB =(a ,-1),OC =(-b,0)(a >0,b >0,O 为坐标原点),若A ,B ,C 三点共线,则2a +1

b 的最小值是( )

A .4 B.9

2 C .8 D .9

【解析】∵AB =OB -OA =a -1,1,AC =OC -OA =(-b -1,2),若A ,B ,C 三点共线,则有AB ∥AC ,∴(a -1)×2-1×(-b -1)=0,∴2a +b =1,又a >0,b >0,∴2a +1b =????2a +1b ·(2a +b )=5+2b

a +2a

b ≥5+2 2b a ·2a

b =9,当且仅当?????

2b a =2a b ,2a +b =1,

即a =b =1

3时等号成立.

7.(2020·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实数,x y 满足条件10

230

x y x y --≤??

--≥?.当目标函数(),0z ax by a b =+>在

该约束条件下取到最小值4时,

12

a b

+的最小值为( ) A .6

B .4

C .3

D .2

【分析】先将目标函数化为a z

y x b b

=-

+,由题中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结合图像,由题意得到24a b +=,再由

1211214(2)2244????

+=++=+++ ? ?????

b a a b a b a b a b ,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 【解析】由z ax by =+得a z

y x b b =-

+,因为,0a b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0a b

-<, 作出不等式10

230x y x y --≤??--≥?

对应的平面区域如下:

由图像可得:当直线a z y x b b =-

+经过点A 时,直线a z

y x b b

=-+在y 轴截距最小,此时z 最小。 由10230x y x y --=??--=?解得2

1

x y =??=?,即(2,1)A ,此时目标函数(),0z ax by a b =+>的最小值为4,

即24a b +=,所以

(12112141

(2)2242444

????+=++=+++≥+= ? ?????b a a b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

4b a

a b =,即12

a b =??=?时,等号成立.故选:D 【小结】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与基本不等式的综合,熟记基本不等式,会求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8.(2020·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高三)已知a ,b 均为正数,且1a b +=,21

12a 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分析】本题首先可以根据1a b +=将21

1

2a ab +-化简为2a b b a

+,然后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最小值. 【解析】因为1a b +=

,所以2221()11222a a a b a b ab ab b a +++-=-=+≥=

当且仅当2a b

b a

=

,即1a =

、2b =

.

9.(2020年重庆高三)设为坐标原点,是以为焦点的抛物线上任意一点,是线段

上的点,且=2,则直线的斜率的最大值为

A .

B .

C .

D .1

【解析】设(不妨设),则,∵, ∴,∴∴

∴,故选C .

O P F 2

2(0)y px p =>M PF PM MF

OM 32

3

2()

()2

2,2,,P pt pt M x y 0t >2

2,22p FP pt pt ?

?

=-

???

13FM FP =22,2362,3p p p x t pt y ?-=-????=??22,332,3p p x t pt y ?

=+????=?

?22112122OM t k t t t ==≤=+

+max ()2

OM k =

10.已知点A (0,2)-,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

,F 是椭圆E 的右焦点,直线AF

,O 为坐标原点. (Ⅰ)求E 的方程;

(Ⅱ)设过点A 的动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

【解析】2

(c,0)F c c (I )设,由条件知,

222,=2, 1.2c a b a c a ==-=又所以 2

2 1.4

x E y +=故的方程为 (Ⅱ)1122:=2,(,),(,).l x l y kx P x y Q x y ⊥-当轴时不合题意,故设

2

2214

x y kx y =-+=将代入得22(14)16120.

k x kx +-+=

2

2

1,22

38=16(43)0,441

k k k x k ±?->>=+当即时,

12PQ x =-=从而

O PQ d OPQ =?又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的面积1=2OPQ S d PQ ??=

244

,0,.4

4OPQ t t t S t t t

?=>=

=++则

44,20.2

t t k t +

≥==±?>因为当且仅当,即

OPQ ι?所以,当的面积最大时,的方程为22y x y x =

-=-或.

初中数学难点去绝对值符号

带绝对值符号的运算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掉绝对值符号?因为这一问题看似简单,所以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其实它既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还是学生容易搞错的问题。那么,如何去掉绝对值符号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理解数a的绝对值的定义。在中学数学教科书中,数a的绝对值是这样定义的,“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学习这个定义应让学生理解,数a的绝对值所表示的是一段距离,那么,不论数a本身是正数还是负数,它的绝对值都应该是一个非负数。 二、要弄清楚怎样去求数a的绝对值。从数a的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肯定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必定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就是零。在这里要让学生重点理解的是,当a是一个负数时,怎样去表示a的相反数(可表示为“-a”),以及绝对值符号的双重作用(一是非负的作用,二是括号的作用)。 三、掌握初中数学常见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几种题型。 1、对于形如︱a︱的一类问题 只要根据绝对值的3个性质,判断出a的3种情况,便能快速去掉绝对值符号。 当a>0时,︱a︱=a(性质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当a=0 时︱a︱=0(性质2:0的绝对值是0) ; 当a<0 时;︱a︱=–a (性质3: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2、对于形如︱a+b︱的一类问题 首先要把a+b看作是一个整体,再判断a+b的3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3个性质,便能快速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当a+b>0时,︱a+b︱=(a+b) =a +b(性质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当a+b=0 时,︱a+b︱=(a+b) =0(性质2:0的绝对值是0); 当a+b<0 时,︱a+b︱=–(a+b)=–a-b (性质3: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对于形如︱a-b︱的一类问题 同样,仍然要把a-b看作一个整体,判断出a-b 的3种情况,根据绝对值的3个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进行化简。 但在去括号时最容易出现错误。如何快速去掉绝对值符号,条件非常简单,只要你能判断出a与b的大小即可(不论正负)。因为︱大-小︱=︱小-大︱=大-小,所以当a>b时,︱a-b︱=(a-b)= a-b,︱b-a︱=(a-b)= a-b 。 口诀:无论是大减小,还是小减大,去掉绝对值,都是大减小。 4、对于数轴型的一类问题, 根据3的口诀来化简,更快捷有效。如︱a-b︱的一类问题,只要判断出a在b的右边(不论正负),便可得到︱a-b︱=(a-b)=a-b,︱b-a︱=(a-b)=a-b 。(都是大的数a减去小的数b ) 5、对于绝对值符号前有正、负号的运算 非常简单,去掉绝对值符号的同时,不要忘记打括号。前面是正号的无所谓,如果是负号,忘记打括号就惨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也!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技巧Word文档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技巧 在运用基本不等式ab b a 222≥+与2b a ab +≤ 或其变式解题时,要注意如下技巧 1:配系数 【例1】已知2 30<-x ,从而 8 9)2232(21)]23(2[21)23(2=-+?≤-=-=x x x x x x y ,当且仅当)23(2x x -=即43=x 时,8 9max =y . 说明:这里运用了2)2(b a ab +≤. 2:添加项 【例2】已知23>x ,求3 22-+=x x y 的最小值. 【分析】按照“积定和最小”的思路,由于322-? x x 不是定值,所以应把x 变凑成23)32(21+-x ,使得13 22)32(21=-?-x x 为定值. 【解】由于2 3>x ,所以032>-x ,于是 2 723322)32(21223322)32(21322=+-?-≥+-+-=-+=x x x x x x y , 当且仅当322)32(21-=-x x 即25=x 时,2 7min =y . 3:分拆项 【例3】已知2>x ,求2 632-+-=x x x y 的最小值. 【分析】按照“积定和最小”的思路,必须把2 632-+-=x x x y 分拆成两项,再配凑适当的系数,使得其积为定值.

【解】由于2>x ,所以, 3124)2(2124)2(2)2(3)22(26322=+-?-≥+-+-=---+-=-+-=x x x x x x x x x x y 当且仅当2 42-=-x x 即4=x 时,3min =y . 4:巧用”1”代换 【例4】已知正数y x ,满足12=+y x ,求y x 21+的最小值. 【解】注意到844244)21()2(21=+?≥++=+?+=+x y y x x y y x y x y x y x ,当且仅当x y y x =4即2 1,41==y x 时,8)21(min =+y x . 一般地有,2)())((bd ac y d x c by ax +≥++,其中d c b a y x ,,,,,都是正数.这里巧妙地利用”1”作出了整体换元,从而使问题获得巧解. 【例5】已知正数z y x ,,满足1=++z y x ,求z y x 941++的最小值. 【解】注意到y z z y x z z x x y y x z y x z y x z y x 499414)941()(941++++++=++?++=++ 36492924214=?+?+?+≥y z z y x z z x x y y x ,当且仅当x y y x =4,x z z x =9,y z z y 49=即2 1,31,61===z y x 时,36)941(min =++z y x . 5:换元 【例6】已知c b a >>,求c b c a b a c a w --+--=的最小值. 【解】设c b y b a x -=-=,,则c a y x -=+,y x ,都是正数,所以42≥++=+++=x y y x y y x x y x w ,当且仅当x y y x =即b c a 2=+时,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中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本课的知识点有:(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解决问题;(2)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3)学会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4)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5)理解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问题的同和异;(6)感受“替换”策略解决特定问题

的价值。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仍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

基本不等式求值的类型与方法-经典大全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与方法-经典大全

————————————————————————————————作者:————————————————————————————————日期: 2

5 6 专题: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及方法 一、几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 ①,、)(2 22 22 2 R b a b a a b ab b a ∈+≤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②, 、)(222 + ∈?? ? ??+≤?≥+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③,、、)(3 33 333 3 3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④)(333 3+ ∈?? ?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注:① 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等”; ② 熟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链:b a 112 +2a b ab +≤≤≤ 2 2 2b a +。 二、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 =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Y ; ②单调递增区间:(,]b a -∞-,[,)b a +∞;单调递减区间:(0, ]b a ,[,0)b a -. 三、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常见类型 类型Ⅰ: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 例1、求函数2 1 (1)2(1) y x x x =+ >-的最小值。 解析:21(1)2(1)y x x x =+ >-21(1)1(1)2(1)x x x =-++>-2 111 1(1)222(1) x x x x --=+++>- 3 2 111 31222(1) x x x --≥??+-312≥+52=, 当且仅当 211(1)22(1)x x x -=>-即2x =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小值是5 2 。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时,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积为常数。通常要通过添加常数、拆项(常常是拆底次的式子)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Ⅱ: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 ①23 (32)(0)2 y x x x =-<< ②2sin cos (0)2y x x x π=<< 解析:①30,3202 x x << ->Q ∴, ∴23(32)(0)(32)2y x x x x x x =-<<=??-3 (32)[]13 x x x ++-≤=, 当且仅当32x x =-即1x =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大值是1。 ②0,sin 0,cos 02 x x x π << >>Q ∴,则0y >,欲求y 的最大值,可先求2y 的最 大值。 2 4 2 sin cos y x x =?2 2 2 sin sin cos x x x =??222 1(sin sin 2cos )2 x x x =??22231sin sin 2cos 4()2327x x x ++≤?=, 当且仅当22 sin 2cos x x =(0)2 x π << tan 2x ?=,即tan 2x arc =时 “=”号成立,故 此函数最大值是 23 9 。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和为常数。通常要 通过乘以或除以常数、拆因式(常常是拆高次的式子)、平方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Ⅲ: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号不成立。 例3、若x 、y + ∈R ,求4 ()f x x x =+ )10(≤、图象及性质知,当(0,1]x ∈时,函数 4 ()f x x x =+是减函数。证明:任取12,(0,1]x x ∈且1201x x <<≤,则 x a b ab 2-ab 2a b - o y

数轴、绝对值、相反数重难点研习

数轴绝对值、相反数重难点研习 一、教材知识研习 研习点1 数轴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梳理总结】首先,要理解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它包含三层涵义:一是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伸展.二是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三是原点:原点是数轴上有特殊意义的点,它相当于温度计的零刻线;正方向及单位长度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正方向一般地规定为向右的方向;单位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要注意单位长度和长度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所取度量单位的长度,而后者是指度量的单位的名称(米、分米、厘米等),这就是说单位长度是一条人为规定的代表“1”的线段,这条线段可长可短,按实际情况而定.典例1下列各图中,表示数轴的是( ) [研析]画数轴时,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缺一不可的,所以应当用这三要素检查每个图形,判断是否画的正确. 解A图没有指明正方向; B图中,1和-1表示的一个单位长度不相等,在同一数轴上,单位长度必须一致; C图中没有原点; D图中三要素齐全. ∴A、B、C三个图画的都不是数轴,只有D图画的是数轴. 研习点2 数轴的画法 画法:①画一条直线(一般水平放置),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原点,用这点表示0。 ②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方向),那么相反的方向,即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 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 -4 -3 -2 -1 0 1 2 3 4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及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及方法 一、几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 ①,、)(2 22 22 2 R b a b a a b ab b a ∈+≤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②, 、)(222 + ∈?? ? ??+≤?≥+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③,、、)(3 33 333 3 3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④)(333 3 + ∈?? ?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注:① 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等”; ② 熟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链:b a 112 +2a b ab +≤≤≤ 2 2 2b a +。 二、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 =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 ②单调递增区间:(,]b a -∞,[,)b a +∞;单调递减区间:(0,b a ,[,0)b a . 三、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常见类型 类型Ⅰ: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 例1、求函数2 1 (1)2(1)y x x x =+ >-的最小值。 解析:21(1)2(1)y x x x =+ >-21(1)1(1)2(1)x x x =-++>-2 111 1(1)222(1)x x x x --=+++>- 3 2 111 31 222(1)x x x --≥??-312≥+52=, 当且仅当 211(1)22(1)x x x -=>-即2x =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小值是5 2 。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时,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积为常数。通常要通过添加常数、拆项(常常是拆底次的式子)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Ⅱ: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 ①23 (32)(0)2 y x x x =-<< ②2sin cos (0)2y x x x π=<< 解析:① 30,3202 x x <<->∴, ∴23(32)(0)(32)2y x x x x x x =-<<=??-3 (32)[]13 x x x ++-≤=, 当且仅当32x x =-即1x =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大值是1。 ② 0,sin 0,cos 02 x x x π << >>∴,则0y >,欲求y 的最大值,可先求2y 的最大值。 2 4 2 sin cos y x x =?2 2 2 sin sin cos x x x =??222 1(sin sin 2cos )2 x x x =??22231sin sin 2cos 4()2327x x x ++≤?=, 当且仅当22 sin 2cos x x =(0)2 x π << tan 2x ?=2x arc = “=”号成立,故 23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和为常数。通常要 通过乘以或除以常数、拆因式(常常是拆高次的式子)、平方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Ⅲ: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号不成立。 例3、若x 、y + ∈R ,求4 ()f x x x =+ )10(≤、图象及性质知,当(0,1]x ∈时,函数 4 ()f x x x =+是减函数。证明:任取12,(0,1]x x ∈且1201x x <<≤,则 x a b ab 2-ab 2a b - o y

谈如何有效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浅谈如何有效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句话体现出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高度重视,的确,就学校而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已下是本人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一点体会: 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琐的分析,更避免牵着学生,使之完全没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如《匆匆》一文的教学,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质疑问难以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至于为了时间的流逝而满脸是汗,满眼是泪么?由这一个句子出发,辐射全文,联系上下文去读书,去品味,正所谓一句引动全文。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抓住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是变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授来反复说明阐述文章的重难点,但常常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多媒体课件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化静为动,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将事物很形象的表现出来。因此,运用恰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生动活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火烧云》一课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快、奇,感受大自然之美是本课的重难点。但是,学生在生活中并不能仔细地观察,所以无从领略到火烧云的神奇的美。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重难点呢?我事先请美术老师画出各种颜色的火烧云,然后用电脑把二者合而为一,并制成动画效果,让学生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通过电脑屏幕观看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由红通通到金灿灿,到半紫半黄,再到半灰半百合色而其形状也在悄悄变化着:开始像马,接着变成了狗,狗又变成了狮子这样,把呆板的课文内容变成了颜色绚丽、充满童趣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在朗读欣赏之余体会了火烧云变化之快之美之神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又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对于课文所描绘的圆明园这一园林瑰宝、建筑精华,学生较难体会,对于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罪行,也难以理解和想像。如何解决这二方面的问题呢?教学时,我借助图片、录音、影视等合而为一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强化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前所产生的一美一惨、一爱一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首先,借图画想像。我先出示画好的由星星、月亮组成的彩色简笔画图片,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与方法,经典大全

专题: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及方法 一、几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 ①,、)(2 22 22 2 R b a b a a b ab b a ∈+≤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②, 、)(222 + ∈?? ? ??+≤?≥+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③, 、、)(3 33 333 3 3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④)(333 3+ ∈?? ?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注:① 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等”; ② 熟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链: b a 11 2 +2 a b +≤≤≤2 2 2b a +。 二、函数()(0)b f x ax a b x =+ >、图象及性质 (1)函数()0)(>+ =b a x b ax x f 、图象如图: (2)函数()0)(>+=b a x b ax x f 、性质: ①值域:),2[]2,(+∞--∞ab ab ; ②单调递增区间:(,-∞ ,)+∞ ;单调递减区间:(0, ,[0). 三、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常见类型 类型Ⅰ: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 例1、求函数2 1 (1)2(1) y x x x =+ >-的最小值。 解析:21(1)2(1)y x x x =+ >-21(1)1(1)2(1)x x x =-++>-2 111 1(1)222(1)x x x x --=+++>- 1≥312≥+52=, 当且仅当 2 11 (1) 22(1)x x x -=>-即2x =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小值是52。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时,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积为常数。通常要通过添加常数、拆项(常常是拆底次的式子)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Ⅱ: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 ①2 3 (32)(0)2 y x x x =-<< ②2sin cos (0)2y x x x π=<< 解析:① 3 0,3202 x x <<->∴, ∴2 3(32)(0)(32)2y x x x x x x =-<<=??-3(32)[ ]13 x x x ++-≤=, 当且仅当32x x =-即1x =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大值是1。 ② 0,sin 0,cos 02 x x x π << >>∴,则0y >,欲求y 的最大值,可先求2y 的最大值。 2 4 2 sin cos y x x =?2 2 2 sin sin cos x x x =??222 1(sin sin 2cos )2x x x =??22231sin sin 2cos 4( )2327 x x x ++≤?=, 当且仅当22 sin 2cos x x =(0)2 x π < < tan x ?=tan x arc =时 “=”号成立,故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和为常数。通常要 通过乘以或除以常数、拆因式(常常是拆高次的式子)、平方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Ⅲ: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号不成立。 例3、若x 、y + ∈R ,求4 ()f x x x =+ )10(≤、图象及性质知,当(0,1]x ∈时,函数 4 ()f x x x =+是减函数。证明:任取12,(0,1]x x ∈且1201x x <<≤,则

绝对值优秀教案

《绝对值》教案 贵州省织金县三塘中学:程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 |”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 (2)、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绝对值的方法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对“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用绝对值或数轴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尝 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数轴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形成“脑中有图,心中有数”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问题的思考及回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发展学生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组长学案学习情况,组长检查组员学案学习情况。(约5分钟) 2.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交流。(约5分钟) 3、小组分任务展示。(约25分钟) 4、达标检测。(约5分钟) 5、总结(约5分钟) 四、小组对学案进行分任务展示 (一)、温故知新: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数轴和数轴的三要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什么叫数轴?数轴的三要素什么? (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五组完成)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及方法

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类型及方法 1 解析:y x 2(x 1) (x 2(x 1) 1) 芳 1(x 1) -1 ?」1(x 1) 2 2 2(x 1) 、几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 ① a 2 b 2 2ab a 2 b 2 ab (a 、b R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2 1 2 2(x 1) ② a b 2 ab 2 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2 当且仅当 1)即x 2时,“ 5 ”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小值是 -。 2 ③ a 3 b 3 c 3 3abc 3 abc ― b 3 3 3 c ( (a 、 立; ④ a b c 3v abc abc a b 3 c (a abc 3 a 、 b 、 c R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 b 、 c R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 成立? 注:①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一 “正”、二“定”、三“等”;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时,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积为常数。通常 要通过添加常数、拆项(常常是拆底次的式子)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n :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大值: ①y x 2 (3 2x)(0 x 2 ② y sin xcosx(0 x ) 2 ② 熟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链: b 2 2 解析:①Q 0 x - ,? 3 2 2x ?- y 当且仅当 (3 2x)(0 x 3 2x 即 x ,?? sin x 2 3 x x (3 2x) 3 )x x (3 2x) [ ] 1 , 2 3 1时,“=”号成立,故此函数最大值是 1 。 0,cos x 0,则y 0 ,欲求y 的最大值,可先求y 2的最大值。 二、函数 f(x) ax X b 0)图象及性质 (1)函数 f(x) ax b a 、 X b 0图象如图: ⑵函数 f(x) ax b a 、 X b 0性质: ①值域:( J 2 ab] [2 一ab,); ②单调递增区间:( 2 . 4 2 y sin x cos x 当且仅当 故此函数最大值是 sin 2 x sin 2 x coSx 1 2 2 2 (sin x sin x 2cosx) 2 1 sin 2 x sin 2x 2co^ x 3 4 「 -------- —) 刃 .2 sin x 2cos x (0 tan x 2,即 x arctan^^ 时“=”号成立, );单调递减区间: b ], a ,[ (0, ,0) ? 评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几个正数积的最大值,关键在于构造条件,使其和为常数。通常要 通过乘以或除以常数、拆因式(常常是拆高次的式子)、平方等方式进行构造。 类型川: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号不成立。 4 x — x 例 3、若 x 、y R ,求 f (x ) (0 x 1)的最小 值。 三、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常见类型 类型I :求几个正数和的最小值。 解法一:(单调性法)由函数 f(x) K ax - (a 、b 0)图象及性质知,当 x (0,1]时,函数 x 例1、求函数y 1 x 2^(x 1) 的最小值。 f (x ) x -是减函数。证明: x 任取 X 2 (0,1]且 0 禺 X 2 1,则 f(xj f(X 2) (X 1 X 2) (— —) (X 1 X 2)4 匹 为 (X 1 X 2)4 , x-1 X 2 X !X 2 X 1X 2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节课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就在于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否被突破。如何把握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体,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能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呢? 一.课前研讨,分析教材,初步确定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重点并突破的解决好重点,是教好课的基本条件。教材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它是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确定教材重点,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然后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有那些方法? 1、明确重点问题,引起学生重视。 2、讲解重点问题,要做好充分准备。 3、巩固重点问题,做必要的练习。 4、处理好重点问题和非重点问题的关系。

教材的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师所教的内容,有难有易,如果教师不把难点加以解决,不但影响当前学生的学习,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根据各种难点的具体特点,有以下解决方法: 1、缺乏基础知识造成的难点 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这就是温故而知新的方法。 2、由于知识抽象造成的难点 解决的办法有:讲解时多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讲解抽象的东西。 3、对新知识过于生疏造成的难点 对于一些新知识,运用原有的思维很难理解,需要在认识上有个新飞跃,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4、其他情况造成的难点 有的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同时综合的运用多种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对这类问题,切勿急躁,要仔细分析问题的复杂因素,逐个解决,然后综合的运用所掌握的现有知识,灵活的解决新课题。 综上所述,对待各类问题,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切不可千篇一律的用一种方法解决。

绝对值、相反数重难点研习

绝对值、相反数重难点研习 一、教材知识研习 研习点1绝对值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的绝对值记作│a│ 如:│5│指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作│5│。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梳理总结】无论是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还是几何意义,都揭示了绝对值的以下有关性质: (1)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大于或等于0的数,这是绝对值的非负性,即│a│≥0; (2)绝对值等于0的数只有一个,就是0,若│0│=0; (3)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典例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18;(2)3 5;(3)0 [研析]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0的绝对值是0。 解:(1)因为-18是负数,所以-18的绝对值等于18,即-= 1818。 (2)因为3 5是正数,所以 3 5的绝对值等于 3 5,即 3 5 3 5 = 。 (3)0的绝对值等于0,即00 =。 说明: ①一个数绝对值与这个数的本身或它的相反数有关系。

②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首先要对这个数作出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或者0;然后再选择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之间的某种关系;最后写出结果。必须注意,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不能误认为就是去掉这个数前面的符号。当一个数是用字母表示的数,如+a ,并没有+=a a ,同样,对于-b ,也没有-=b b 。 研习点2 相反数 只有性质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才互为相反数。如31和-31;-3和3;7和-7都是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由定义知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但-3和5不叫相反数),数轴上表示它们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如图,521与-52 1互为相反数, 图1-2-2 【梳理总结】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是-a,记作-(a)=-a ;-a 的相反数是a,即-(-a)=a ,这里a 可表示正数,负数和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0的相反数还是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典例 填空题: (1)2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______; (2)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_______; (3)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是________。 [研析] 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用代数定义比较方便,求绝对值等于5的数用几何定义比较直观,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即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小于或等于2的整数点表示的数。 解:(1)2; (2)±5;(3)-2,-1,0,1,2。 二、思维误区辨析 易错点1 绝对值理解错误 典例 写出绝对值不大于5的整数.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教学案例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教学案例 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中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本课的知识点有:(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解决问题;(2)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3)学会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 (4)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5)理解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问题的同和异;(6)感受“替换”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梳理这些知识点

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仍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

绝对值说课稿

绝对值 各位评委,领导: 下午好! 我叫,来自四川师范大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绝对值》。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绝对值》是七年级上第二章的内容。《绝对值》是在引入有理数和数轴等基本概念后又一重要内容,在教材编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有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基础,在今后学习二次根式化简时,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也是我们所认识的第一个非负数。 本节课要求从代数与几何两个角度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绝对值的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对于从没有学习过类似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点难和慢,尤其在绝对值的意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但七年级学生有思维活跃,富有激情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充分把握和利用了这一特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轴和有理数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在已初步掌握了数轴和相反数,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与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 能力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课时学习。(本课时,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⑵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一、编写儿歌让他们念:二分音符小猫叫小猫唱歌喵四分音符小鸭叫小鸭唱歌嘎嘎 八分音符小鸡叫小鸡唱歌叽叽叽叽 十六分音符马儿跑马儿唱歌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这样既可激发兴趣,又能够活跃气氛,不难看出,从学生的拍节奏、模仿动物叫声的动作中,已经把所掌握的音符时值牢牢记住了,同时也增加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 (1)请一个小朋友打击乐器,从教室走向教室外面,再回到教室,让教室里的同学听声音的变化。 (2)请同学们模仿火车逐步开来和逐步远去的声音,从中体会声音的变化。 (3)请一组同学先唱一句,其他同学一组一组的跟入,一组一组停唱,从中体会声音的变化。 能够想象,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对渐强渐弱的感受远比单一的说教效果好,并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三、使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新知识,在教学中,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

要买整票)。把顿号比喻成啄食的鸡嘴,应该唱得短而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通过上述方法,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教师要善于制作通俗、明了、规范的教具 1、用铅笔、小树枝等制作成各种尺寸长度的小棒,拼成各种不同节奏型或某一旋律所唱的节奏。 2、制作活动音符卡片,用它在黑板上作不同节奏型的组合。 五、唤起学生的情感表现 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歌》一课,则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动人事迹,启发学生对前辈的崇敬情感,然后引导他们回顾,想象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时,站在领奖台上,望着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庄严的旋律冉冉升起的场面,从而领会运动员那热泪盈眶的心情,激起学生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声中,唤起学生的情感表现,能更好地表达歌曲,唱好歌曲。 总来说之,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只使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实行精雕细刻。根据教材的重要难点抓住关键,着眼于突破难点,解决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让学生初步理解音乐基础知识,培养感受音乐的水平,而且能激发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