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

出题人:刘立坤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B.发展民族经济C.维护国家主权D.挽救国家危亡

3.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4.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D.产于泰国的香米

5.下列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同他们创办的民族工业有误的是

A.方举赞,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B.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C.荣宗敬,荣德生——新洋灰公司

D.张謇——大生纱厂

6.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7.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商品的涌入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繁重的捐税负担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8.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清王朝掘墓人的角色。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9.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蚕食鲸吞,全国其余经济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缺失的“□□□□”部分原文应为( )

A.民族资本

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

10.据海关统计,1914至1918年,我国入口货价值较大战前减少,其中1915年竟比1913年减少2 0.3%。再加上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到20.5%,故历来入超严重的情况获得很大改善,由每年两亿多两减至年约三千万两,1919年更减至一千六百多万两。这一现状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的激励

D.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明显减少

11.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12.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4.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1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16.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17.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由于()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8.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D.上海浦东新区

19.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1.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

A.恶劣的社会环境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D.外国资本的挤压

23.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 年估计约有1 亿多美元,到1914 年时已增至9 . 6 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24.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26.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27.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此广告一出,该香烟销量大增,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华民国成立之初D.新中国成立之初

28.华侨商人陈启源鉴于世界生丝市场的厂丝(即机器所缫之丝)热销行情和广州土丝出口

衰落的状况,于1873年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它所缫之丝粗细均匀,色泽洁净,弹性较大,售价也高1/3,获利颇丰。以上内容可以印证()

A.传统自然经济全面瓦解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近代中国缫丝业世界领先

29.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对“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A.强行没收,建立国营企业B.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C.公私合营D.发展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

30.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目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31.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

A.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

D.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3.“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4.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35.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二、非选择题(30分)

36.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

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如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等。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2分)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4分)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3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材料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继续实施新型显示器、宽带通信与网络、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分)

(2)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哪些新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答题纸

出题人:朱恩会

36.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2分)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4分)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37.

(1)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分)

(2)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现今工业化建设的哪些新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36.答案:(1)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

特点:地域上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行业上主要分布在轻工业。(4分)

(2)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客观条件;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任意三点6分)

(3)主要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4分)

37、答案:

(1)特点: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2分)

(2)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4分)

(3)新特点: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4分)

原因:科技革命的要求;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改革开放创造的有利条件。(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