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考试范围: 必修一第一单元、必修三: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汉开头,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头,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

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大事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中心管理地方的程度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进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2.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看丢失劳动力者的“膳田”、

“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遗产维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动身点

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进展完善

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3.有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 南朝,北朝》中指出:“假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

我认为那就是: 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 五胡。什么有了? 南北。”这说明( )

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逝

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国家分裂严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展进程

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逝的根源

4.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

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精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维承制

B.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C.带有宗法颜色的君主专制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5.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淌的,

个人有可能凭才力转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布满了生气与活力。”该材料反映出

A.社会等级的流淌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淌的根本缘由

C.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淌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心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6.战国时期,官官吏享有酬劳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

石、盆、斗、斛等。如“官史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进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7.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

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心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

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项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9.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学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10.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遗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加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制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心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11.汉初,丞相按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当。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

开创了以丞相封候的先例。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冲突

B.汉初实行的分封制难以为维

C.官僚制取代费族制的趋势较明显

D.皇权与相权的冲突日益激化

12.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留意到工业主义在一向美丽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留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

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增恨这种丑悲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起的主要缘由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求抱负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的进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成功“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猛烈不满

13.“面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哀痛壮;在支离裂

开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明都、恐惊,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面家所属的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印象派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14.拜伦、普希金、贝多芬都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由于他们()

A.具有前人所无法比拟的艺术成就

B.热衷于社会事务和社会改造

C.歌颂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

D.强调共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

15.鸦片战斗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洁,

英国路途遥远,补拾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 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行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 )

A.没有生疏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主见向西方学习

C.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认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

16.顾论者徒夸其水师之联系,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架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

煤铁之充分,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近远,为足见其富,遂一位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业。这说明王韬主见()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学习制度,改革强国

C.武装暴力,革命救国

D.实业教国,商战富国17.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嵩焘认为,“秦西富强,具有本末,

所置一切机器,悖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来也”。这些思想( )

A.主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为社会变革供应了理论支持

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见

D.具有猛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18.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 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

10次;道光十六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

A.中国国际地持续下降

B.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加

D.清政府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19.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全部。此实

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消灭这一状况的缘由是( )

①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②为宣扬新思想而实行的策略

③西政与古事本质上全都④国人对西方缺乏深化了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近代化”是争辩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

①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教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②

B. ①②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21.康有为治学,不拘泥于“书法义例之小节”,而是讲求“微言大义”,“即何休(东汉时期的儒家学者) 所

谓格外异义可怪之论”。这反映出( )

A.维新变法的理论预备不充分

B.康有为的学术争辩较为严谨

C.学术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倾向

D.康有为的思想让人难以理解

22.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摩中国思

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由于它( )

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进展规律

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白道路

D.精确揭示了社会进展的根本的动力

23.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且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行避开地走向了崩溃,由于

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敬威了”,费正清这句话曾在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打算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24.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

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 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生疏形成的主要缘由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5.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事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抱负“部族”带来了

挑战,但或许能够挂念转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架构允许我们把握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对材料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因特网对每个国家都是利弊参半

B.因特网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步

C.因特网的进展会突破法律限制

D.因特网的进展不应受制于政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1题13分,第2题12分,第3题10分,第4题1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不曾设立承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承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 机务及用兵告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 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 不得参,即承行者(军机大臣) 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学问,用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秦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什么? (3分)

(2) 结合史实,说明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选官制度上的体现? 带来了什么影响? (4 分)

(3) 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 概括其主要做法? (4 分)

(4) 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进展的什么趋势? (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胡适在五四之后,就呼吁“死心塌地”学习西方,不要怕“仿照”,也不必担忧“丢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敢于承认我们文化的落后,正视我们“百事不如人”。主见“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世界化的路”。1930年又提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接受、充分吸取。“1933年,他说: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接受世界的科学学问与方法一步一步地自觉改革。……有人说“胡适是主见自己向着西化的怀抱猛扑,让中国固有的文化自然而然地从西化怀里找回到中国本位。”这是种“矫枉必需过正”的宣扬手法,也是他最崇邦的梁启超惯用的宣扬方式。

——摘编自王东等《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辩》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早期,以福泽谕吉为首的启蒙学者,将西方现代国家为参照系,对日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利,他们很少提及日本人的优点,而是偏重于自我批判。在席卷日本人的文明开化浪潮中,的确消灭了盲目崇拜欧美人,完全否定自己的民族虚无主义,首担当外务省的井上馨甚至主见:“化我帝国和人民,恰如欧洲郑国、恰如欧洲人民”的全盘西化的主见。

后来,欧化义一度使日本人迷失了自我,引起了人民反感。先进的日本学者主见国粹主义,致力于克服前段自我生疏的偏差,重折挖据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优点,尝试全面地对日本人加以评价。但他们并不是顽固的倒退到复古主义,并不反对学习西方,立足于扬长补短,在挖握日本人的优点时,也毫不留情的揭露日本人的弱点。

——摘编自杨宁一《了解日本人》

(1)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胡适和日本学者对特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共同之处,并简要

分析胡适态度变化的缘由。(8分)

(2)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应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清政府的上谕

材料一

1898年9月,清政府处决“六君子”后发布上谕: “康有为首倡邪说,而霄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

材料二

1901年1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 “著军机处大臣等,参酌中西政要,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再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材料三

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 “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惟有仿行宪政,大权统于进行,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著内外臣工,婴议立宪实行期展,再行宜布天下”

——依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 论证充分,规律严密,表述清楚。)

29.改土归流是中国明清两朝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上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以下为清代雍正

年间改土妇流相关材料。

材料

“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而且毒派夷人,肆顽梗故。欲靖地方,须先安苗猓(对少数民族的泛称);欲安苗猓,须先制土司;欲制土司,须先令贫弱。臣方思设法鼓舞,济以威猛,俾各土司自报田亩按则升增”。

材料二

“土司改上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行改者;必不行不改者;

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緩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以上两则材料来自(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

材料三

为更好地进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动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

(1)依据材料,分析清代改土归流的特点。(9分)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改土归流的影响。(6分)

一、选择题:

1-5: AABBC 6-10: BABAD 11-15: CCADA 16-20: BBDBC 21-25: CAACB

二、非选择题:

26、(1)“大变动”指: 建立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

(2) 实行科举制(1分)

影响: 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供应了参政机会,扩大了反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供应了源源不断的高素养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富强的制度保障之一。(3 分)

(3)不同: 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心的行政效率,避开君主独断,造成决策失误而亡国;

而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2分)

做法:唐太宗: 宰相先集体议政,皇帝最终决断。明太祖: 废除丞相。(2分)

(4)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直至被取消;中心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减弱。(2分) 27、(1) 共同之处: 从主见全盘西化到充分吸取西方先进文化,改造本国传统文化。(2分)

缘由: 前期胡适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借鉴梁启超的宣扬手段;西方文化遭到传统势力的坚韧抵制。

后期学习西方文化的阻力减弱;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生疏更全面、更深划。(6分)

(2) 关系: 应合理地继承发扬自身传统文化和吸取外来文化,以促进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进展;确定

的全盘西化和格守传统文化都是不恰当的,应是二者的结合。后来中、日两国的实践,表明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的重要性。(4分)

28、示例1:

论题: 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

分析: 从背景上看,甲午战斗后,列强的侵略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看,由“戊戌政变”反对政治改革到清末新政主动推行改革,并且1906年实施“预备立宪”,表明清政府的改革逐步深化;从程度上看,清政府的改革经受由“新政”的器物为主进展到“预备立宪”的立宪改革,清政府的改革程度逐步深化;从结果上看,清政府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示例2:

论题: 清政府学习西学主要是应对统治危机,而非真正建立民主政治。

分析: 甲午战后列强的侵略和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加重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迫使其推行改革;清政府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应对统治危机;清末戊成变法和“新政”,虽涉及到政治体制方面改革,但未触及专制皇权;清末的两次改革均未实现真正的政治民主化。

29、(1) 特点:起因是由于土司制度危害地方;原则上对不同地区区分对待;方法多样,分为计擒、勒令投

献、兵剿三种模式;有完整的配套措施。(三点9分)

(2)影响,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展,稳定当地秩序,推动了少数民族地

区社会经济的进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训练事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青阳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吴小清审题人:汪祥高 一、单项选择题(2×24=48分) 1、李日华作画“点墨落纸,大非细事,必需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格外诡”。可见,其画作() A、突出个人情感和意境 B、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C、反映了市民阶层需求 D、融入了佛道思想 2、严复在介绍达尔文学说时认为,进化论与自由公平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弃旧谋新的世界性潮流。谭嗣同依据西学,以“破中外之见”来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之辩。这可反映出() A、自由公平观是近代世界潮流 B、科学进展推动思想进步解放 C、民主制度逐步为国人所认同 D、科学理性精神冲击传统思维 3、“当时的西欧,除意大利外,还有尼德兰、英国等地也消灭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并没有如意大利那样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假如只强调经济因素,是无法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依据材料观点,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祥地还由于其() A、领先建立中心集权国家 B、天主教势力的日益衰落 C、地处东西方贸易的枢纽 D、古代文化传统传承较为完整 4、卢梭指出:“公共的力气,必需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气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头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中交通工具。”卢梭强调() A、政府人员应是人民的公仆 B、成立代表公共意志的政府 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的法律 D、国家主权应高于公共意志 5、湖南高校朱汉民教授指出,程朱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一方面通过阐释、利用、发挥《四书》思想资料建构其理学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辑合、训解《四书》,使《四书》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四书》最终超过《五经》,成为儒学经典体系的核心。这说明宋代儒学的复兴() A、直接从先秦儒学中涤取养分 B、将《五经》排解出儒学经典 C、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进展 D、是《四书》进展为儒学经典 6、同治年间,美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铁路,期望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但没有几天就被步军统领衙门拆掉了;英国工程师斯蒂文向清政府建议兴修汉口至上海等六条干线铁路,遭到拒绝。这些现象说明当时清政府()A、留意维护国家主权 B、在被动地向西方学习 C、仍缺乏近代化意识 D、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7、启蒙运动者认为应当向非基督教世界的东方求助借鉴,吸取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儒家学说以“道”这一理性为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哲学家提倡理性主义的基原来源。这说明儒家思想() A、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B、是反对迷信的科学理论 C、在启蒙运动期间传入西方 D、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8、近代某著作中写道:“特创造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著作旨在() A、制造变法依据 B、颠覆孔孟学说 C、引介西方理论 D、揭露历史真相 9、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认为,“西洋文化我们当然不能满足,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他的效果人人都是知道的,我们但有一毫一忽羞恶心,也不至以此自夸。”该主见有助于()A、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B、中国共产党日渐成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D、理性生疏东西方文化 10、林则徐在鸦片战斗初期提出“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的总体策略。由此推断其() A、在战略预备上重视主动进攻 B、受到传统国防思想的影响 C、在战略方向上海防塞防并重 D、对西方社会生疏格外深化 11、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消灭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技术进步与社会进展相辅相成 C、选官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12、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化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14、15 至 16 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进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留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左下图为某游客坐在江西三清山海拔1800多米的山头,通过延时技术拍摄的“巨蟒出山”美境图,右下图为放大后的星迹图。据图完成1-2题。 1. 图中L1和L2分别为甲、乙两颗星星的延时视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星迹方向呈逆时针旋转 B.甲星距地球近,乙星距地球远 C.甲星是恒星,乙星是行星 D.甲星和乙星围绕北极星公转 2. 若摄影者用同样的技术,同时到北冰洋沿岸拍摄,得到的星迹图与上图相比 A.看到的星空相同 B.星迹视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C.看到的星迹更多 D.星迹旋转中心位置更高 读四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3. 四区域发育的四条河段中,最适宜进展水上漂流运动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4. 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5-6题。 5. 图中M点地形与地层的关系是 A B C D 6. 沿XY线相符的地层结构示意图是 A B C D 读宁夏平原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及P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7-8题。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考试范围: 必修一第一单元、必修三: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汉开头,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头,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 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大事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中心管理地方的程度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进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2.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看丢失劳动力者的“膳田”、 “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遗产维承一家族和谐关系为动身点 B.社会保障机制在清代已经进展完善 C.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3.有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 南朝,北朝》中指出:“假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 我认为那就是: 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 五胡。什么有了? 南北。”这说明( ) 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逝 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国家分裂严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展进程 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逝的根源 4.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 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精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维承制 B.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C.带有宗法颜色的君主专制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5.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淌的, 个人有可能凭才力转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布满了生气与活力。”该材料反映出 A.社会等级的流淌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淌的根本缘由 C.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淌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心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6.战国时期,官官吏享有酬劳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 石、盆、斗、斛等。如“官史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反映出( ) A.农业进展迅猛 B.分封制度崩溃 C.郡县制度形成 D.官吏待遇下降 7.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 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入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心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8.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 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项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9.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学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辽宁省凤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凤城一中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秦汉时期,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县级地方政府称“道”。道制是秦汉政府适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风俗的一种制度,通过这种特殊的统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适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县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适应并接受了政府的统治。由此可知,道制 A.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B.防止了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叛乱 C.有利于民族制度和文化的延续D.推动了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形成 2、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 A.三权分立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中央集权制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3、雷海宗在《中国史纲要》中写道“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制度大崩溃的开始。”与两个“大崩溃”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D.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4、开元天宝年间,使职差遣大量出现,有监察地方,如十道采访处置使;搜括逃户,如括户使、劝农使;整顿漕运,如江淮河南转运使;军事边防,如节度使、经略使等。使职差遣制度的出现 A.保障了地方行政有序运行B.完善了中央机构 C.削弱了对地方行政的管理D.提高了行政效率

5、学者阎步克统计了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在131个案例中,除去作为绥抚手段被察的蜀吴人士,高官贵戚子弟、中级官僚子弟和下层士人比例分别为24.2%、29.7%、 46.1%,下层士人几占半数。这表明 A.察举制度日趋完善 B.下层士人政治地位重要 C.门阀政治开始兴起 D.政府注重扩大统治基础 6、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的资格包括: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毕业;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曾任委任官三年以上者。这表明 A.北洋政府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B. 国民政府选官制更加公平开放 C. 考试制度与甄别制度相结合 D. 留学毕业选官与学堂选官并举 7、757年,李白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被捕入狱。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免于一死,流放夜郎。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这体现了唐朝 A.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C.盛唐时期边塞诗人英武豪放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 8、1934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1940年,在政权的人员分配方面,毛泽东指出“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一变化旨在 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B.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C.扩大民主政治的基础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2010年春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十二)历史试题(Word版)

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 (十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孔子的弟子曾子生活清贫,常着破衣躬亲耕作。相传,鲁国国君为旌表他的德行,派人 传令将一座城镇的租税封赠给他。但曾子推辞不受,并做出了“无功不受禄,无德不受宠”的解释。这一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的() A. 自强不息 B. 和而不同 C. 有容乃大 D. 天人 合一 2.1860年,曾国藩在回复清廷关于“借洋兵助剿”及“采米云津”的上谕时,提出:“目 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据此可知,曾国藩的意图是() A. 兴办洋务,鼓吹西学东渐 B. 变革制度,应对内忧外患 C. 借师助剿,镇压农民战争 D. 仿制西器,维护统治秩序 3.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 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 对此理解合理的有() ①东方传统文化可以适应现代生活 ②中华饮食文化对越南的吸引力强 ③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习俗的演化 ④中越两国节日文化存在双向交融 ⑤越南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4.图1、图2、图3可用来说明()

A.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 人类文明的交融性 C. 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D. 各国重视文化传承 5.古典时期的希腊雕塑多以英雄、运动员为塑造对象,艺术家们乐于“还原”他们非常健 美的体魄,这一时期对男性阳刚之美的推崇,甚至导致了女神题材的边缘化。这表明古典时期的希腊() A. 雕塑艺术崇尚人神同性 B. 民主氛围孕育艺术精品 C. 城邦体育活动受到重视 D. 艺术创作凸显人本情怀 6.佛教产生之后,因主张“众生平等”而受到底层人民的欢迎,同时得到了孔雀王朝的大 力支持,于是兴盛起来。此后,印度教因广泛吸收和消化了各地的多神信仰逐渐兴起,并得到笈多王朝支持,从而取代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这一变化说明() A. 宗教地位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 B. 印度教教义相比佛教更为系统 C. 宗教的兴衰取决于统治者态度 D. 印度教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更大 7.有学者认为,靖康之乱后的北方人口南迁是我国三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浪潮之一, 且它的规模最大,距近现代时间较短,对近现代中国的族群分布和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文化上看,该观点的依据应包括() A. 北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B. 促成了客家文化的形成 C. 南方开始受中原文化熏陶 D. 实现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8.近代上海移民85%以上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国内移民中排在第一的是江苏,第二是 浙江,然后是福建、安徽、广东等。此外还有国际移民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最多时超过15万人。这反映了近代上海() A. 生活习俗西化 B. 沦为半殖民地 C. 社会分化严重 D. 文化 包容性强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2020级)12月份月结学情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第I卷(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 一、单选题 1.明朝万历皇帝因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七、六,史称“万历怠政”。这实质上说明 A.内阁的政治地位上升B.君臣之争引起官场混乱 C.君主专制在不断弱化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2.下图是近代英国某部法案的部分条款,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B.内阁的权力高于王权 C.议会取得行政监督权D.维护了光荣革命成果 3.据《史记》记载:西周初定天下时,周公怕诸侯背叛周,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奉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用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建国于宋。这一记载反映了A.宋国建立强化了中央的垂直管理 B.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现象 C.安抚商朝余部是巩固西周统治重要方式 D.平定武庚叛乱有利于确立官僚政治体制 4.据考订,殷商时代的人认为天命将永远不离子孙;周人由殷商覆亡的教训中体会出天命靡常,恒无一定的道理,认为上苍鬼神是否佑助周王朝,并非上苍自己的决定,应该凭恃百姓的意志决定。据此可知,周人 A.萌生尊重祖先的意识B.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 C.否定崇拜先王的行为D.传承天命靡常的思想 5.唐代公议、公论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前代。唐代各类文献中,公议一词共有约106处、114例,该词大量的用例常常出现于授官、贬黜的文书中,显示出朝廷对某位官员公共意见的重视。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A.专制皇权受到制约B.实现决策民主化 C.监察体制日益成熟D.政府行政理性化 6.177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宪法》规定“所有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官员是他们的受托人和公仆,且时时向他们负责”;“立法、执法和司法部门应当分立与不同;任何一个部门皆不得行使正当属于其它部门的权力,且任何人不得同时行使一项以上的权力”。这些规定 A.为制宪会议提供了借鉴B.沿袭了英国的政治体制 C.标志美国确立共和政体D.完善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7.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的彩绘流行以“卧冰求鲤”“芦衣顺母”“丁兰刻木”‘桃园三结义”苏双贈马”“八里桥钱行”等情节为重点表现内容,强调装饰内容和色彩严格程式化的等级制度。这种建筑彩绘的流行

2022_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历史试卷(联合调考)-学生用卷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历史试卷(联合调考)-学生用 卷 一、单选题 1、【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联合调考)第1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般会在国君之下设相,以辅佐国君总理政务。燕昭王任郭隗、剧辛、乐毅,几灭强齐,辛、毅皆赵人也。楚悼王任吴起为相,诸侯患楚之强,(吴起)盖卫人也。”这反映出战 国时期() A. 争霸战争促进政治统一 B. 血缘政治的传统被打破 C. 宰相制度已经正式确定 D. 选官制度存在明显不足 2、【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联合调考)第2题 2022~2023学年广东揭阳普宁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勤建中学第一次月考)第15题 《唐六典》云:“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唐代皇帝文书的命名方式() A. 保障了政令的畅通和效率 B. 出于保证文书机密的考量 C. 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体现了皇帝的权威与至尊 3、【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联合调考)第3题 中世纪,西欧诸国贵族领主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常有不驯服、犯上、甚至兵戎相见。贵族犯上,往 往打出指责国王违法、不尊重贵族权利的旗号,这种理由有时甚至能一呼百应。贵族能够打出上 述旗号的原因是() A. 贵族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B. 封君封臣制度下国王无实权 C. 领主间为扩大地盘割据混战

D. 领主对封君并无服从的义务 4、【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联合调考)第4题 2022~2023学年广东江门蓬江区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第3题 下表所示为美国部分总统干预国会立法活动的情况(单位:件)。这些行为()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中央集权 B. 表明总统与国会的权限不明 C. 行使了宪法斌予总统的权力 D. 背离了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 5、【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联合调考)第5题 下表所示是1939年陕甘宁边区的固临、延长、安定、曲子四县选举边区参议会参议员的阶级成分构成(单位:%)。这种构成() A. 体现了民主协商原则 B. 彰显了中共领导地位 C. 利于支持全民族抗战 D. 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6、【来源】 2022~2023学年10月山东高二月考(联合调考)第6题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題 读某大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缘由是 A、受城市的影响 B、受洋流的影响 C、受河流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D、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 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降水 C、沿岸洋流 D、曲折海岸 6、图示地区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 C、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 下图所示的L区域,在地图上形似香蕉(彩色图上饰以欧盟的标志--蓝色),所以,在欧洲被称为“蓝色香蕉”地带。该区域范围涉及到多个国家,是欧洲人口、金融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该地带成为欧洲经济发达核心地带,对其优势区位条件概括合理的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域联系紧密,协作条件好 ②河网密布,水能丰富,环境美丽 ③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人力资源丰富 ④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体系完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该地带也具有得在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和林业 B、水稻种植业和园艺业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0题,满分75 分) 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大凡受过训练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 同样的书籍……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当归功于他们的文字。”下列字体的汉字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进展中最具有打算意义的是 2、“张颠(张旭)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斯书大字大如斗。”诗中“零陵沙门” 指的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宗元 D.怀素 3、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 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简单的社会冲突 B.体现宋代书法尚意风格 C.表现文人猛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4、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yánchī,美和丑),本无关于妙处;传 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此人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马远 D.张择端 5、下图说明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6、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 艺术方面……则接受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尝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头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 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外形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A.留意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 “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8、2021年12月15日北京京剧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指出,为扩大京剧的社会影响力,2022年北京京剧院将 以整体运作、整体宣扬的方式集中推出“十大品牌演出活动”。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 B.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 C.京剧的消灭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它的形成和进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 9、下图为我国有名的教煌飞天壁画,壁画中飞天衣带飘飞,动感十足。下列画家的作品风格接近于“敦煌飞 天”的是 A.顾恺之 B.王羲之 C.吴道子 D.郑板桥 1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头呈现出简单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进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 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摊戏 11、在小说《醒世恒言》中,“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 二人通过奇妙的 自我介绍,订下终身”。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秸杆处理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秸秆还田。2020年吉林省延边州作物秸秆焚烧新政策出台,延边州按照错时、限量、轮烧要求,认真制订烧除计划,并及时对各县市烧除计划进行调整,共烧除秸秆95.4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延边州允许焚烧秸秆可能是为了() A 提高地温,减轻冻害 B. 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 C. 改变土壤成分,提高土壤肥力 D. 降低成本,利于机械化生产 2. 延边州采用错时、限量() A.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 错时播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C. 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 增强大气保温作用,提高出苗率 因连日降雨,2020年5月19日,美国密歇根州埃登维尔水坝和桑福德水坝相继决堤,超过万人被紧急疏散。1924年建成的埃登维尔水坝因泄洪能力存在问题,于2018年被密歇根州评定为不合格状态。但1925年建成的桑福德水坝,在当年评估中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下图示意两座水坝的相对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导致桑德福水坝决堤的直接原因是() A. 政府管理不善 B. 连日降雨天气 C. 上游洪水下泄 D. 水库库容较小 4. 水库决堤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 环境调节服务功能下降 B. 库区下游生物种类减少 C. 库区周边居民被迫疏散 D. 库区上游水流速度下降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棉纺织工业的工业原料。新疆棉花种植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新疆棉区在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中央对新疆棉花基地建设的大力投资和政策支持,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棉花机械采摘率达到75%,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改革开放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B. 西风带来降水增多 C. 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D.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6. 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到75%,但仍少有部分使用手工采摘,与手摘棉相比,机采棉() A. 采摘成本增加 B. 棉花杂质较多 C. 棉花品质提高 D. 采摘效率降低 7. 为确保国内棉花供应稳定,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新疆应() A 建设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 B. 不断加大坎儿井建设力度 C.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棉产量 D. 积极拓展优质棉进口渠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但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程度会逐渐降低。下图示意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其中P1P2代表了环境容纳和自净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 象体现了 A. 男尊女卑思想 B.家族宗法观念 C.个人主义心理 D.专制王权影响 2.《礼记孔子闲居》中,子夏询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民之父母,孔子说:“夫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即 君主、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章,才能为民之父母。这说明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强调民本观念 B.强化等级秩序 C.缓和社会冲突 D.规范统治行为 3.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奇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先天弊病”是指 A.贵族执政 B.层级严密 C.尊卑有秩 D.代远情疏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 难哉!”秦始皇为消退这一担忧,而实行的举措是 A.实行郡国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制定《秦律》 5.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 西汉建立后,刘邦为转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他们都是为了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B.减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确立中心政府的权威D.强化中心对地方的把握 6.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其主见 A. 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C. 郡县制避开了分封制的弊端 D.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7.加官是汉武帝创造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 (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精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8.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与此相符的措施是 A.建立中朝B.设三省六部C.设三司使D.设立军机处 9.理解历史线索与生疏历史规律是历史学科力量培育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呈现的内容,空格部分应当填写 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①世卿世禄②门阀地位③才能道德④文化文章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10.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需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 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C.中心集权的加强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11.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 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 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C.三省制对皇权有肯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 12.“洪武皇帝(明太祖)……期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 担被证明是无法担当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政务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13.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叉”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比如设置湖广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段检测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100分) 其次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A You probably know who Marie Curie was, but you may not have heard of Rachel Carson. Of the outstanding ladies listed below, 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of the past 100 years? Jane Addams(1860-1935)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 by a 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 Addans helped the poor and worked for peace. She encouraged a sense of community(社区) by creating shelter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in need In 1931,Addams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eace Prize. Rachel Carson(1907-1964) If it weren’t for Rachel Carso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might not exist today. Her popular 1962 book Silent Spring raised awareness of the dangers of pollution and the harmful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humans and on the world’s lakes and oceans. Sandra Day O’Connor(1930-present) When Sandra Day O’Connor finished third in her class at Stanford Law School, in 1952, she could not find work at a law firm because she was a woman. She became an Arizona state senator(参议员) and ,in 1981, the first woman to join the U.S. Supreme Court. O’Connor gave the deciding vote in many important cases during her 24 years on the top court. Rosa Parks(1913-2005) On December 1,1955,in Montgomery, Alabama, Rasa Parks would not give up her seat on a bus to a passenger. Her simple act landed Parks in prison. But it also set lff the Montgmery bus boycott. It lasted for more than a year, and kicked off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The only tired I was, was tired lr giving in,” said Parks. 21.What is Jane Addams noted for in history? A. Her social work B. Her lack of proper training in law C. Her efforts to win a prize D. Her community background 22. What is the reason for O’Connor’s being rejected by the law firm? A. Her lack of proper training in law B. Her little work experience in court C.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D. The poor financial conditions 23. Wh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in the US? A. Jane Addams B. Rachel Carson C. Sandra Day O’Connor 24.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women mentioned in the text? A. They are highly educated B. They are truly creative C. They are pioneers D. They are peace-lovers B Parents in Spain are being urged to go on a weekend homework strike this month in protest against the unacceptable amount of after-school tasks their children are given. The homework load of Spanish children has long been a sore point with some parents, who argue that the burden is too great, places too much pressure on pupils and eats into family time.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Spanish 15-year-olds have 6.5 hours of homework a Week compared with an average of 4.9 across the 38 OECD countries. The Spanish Con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s of Mothers and Fathers of Students (Ceapa)is calling on parents whose children attend Spanish state schools to boycott weekend homework in November. "We've lost a bit of common sense in this country when it comes to talking about education and we've got a system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free time has disappeared", said Jos Luis Pazos, president of Ceapa. "Schools are passing on tasks to families that they shouldn't be. It starts with children from the ages of three to six doing half an hour's homework every day. For us, that's an unacceptable situation". Pazos said Ceapa disagreed with the belief that children should endure huge amounts of homework in the hope that it would ensure them a better future. They should be. happy when they're little and that life isn't just about someone telling you that you have to suffer inexplicably(难以理解地). The model needs to change because society has changed. Schoolchildren have to fit their homework around the school day, which varies from region to region and school to school, but starts early from around 8 am or 9 am and finishes anywhere between 2 pm and 5 pm. However, schools are increasingly using an 8 am-2 pm timetable to save money and in the face of evidence that suggests the longer hours do not yield better results. A spokesman fo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Madrid said homework was a matter for individual schools rather than regional governments. They're the ones who know best what the need is in each case. 25.Why are parents in Spain being called on to go on a strike? A. To stop school violence B. To ask for longer school time C. To say no to heavy homework load D. To request equal education for their kids 26.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Ceapa agree to? A. Longer school hours will ensure better grades B. Happi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child C. Huge amounts of homework means a better future D. The 8 am-2 pm timetable is suitable for most childr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