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摘要】铁路线路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加之机车车辆本身的动力作用,轨道的几何尺寸及状况不断发生变化,路基、道床也在不断的变形变化中,加上对其重视及整治的力度不够,因此对铁路路基造成许多病害。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铁路路基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较低,再加上施工质量监管不力,会导致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所以了解病害的类型、成因及整治措施,对铁路路基的防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铁路路基病害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成因整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铁路是线状工程,决定了要通过各种地质条件及气候环境不同的地区,而不少地区都存在膨胀土、红黏土、软岩风化残积土等各种不同工程性质不良的

土,并且受到地理和气候环境常年变化影响,加之由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铁路路基设计通常采用较低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往往要求不严,从而导致各种铁路基床病害成为一种分布广、治理难、多发性强的病害,严重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运行。研究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发

生机理,并能对其进行实用的检测,对路基的防治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铁路路基病害的分类及成因

预防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找出病害的原因,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整治,以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机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是工务段的主要职责。铁路路基的病害按表现形式,分为路基下沉、翻浆冒泥、挤出变形、边坡坍方、

陷穴、水浸路基、滑坡、边坡冲刷等。

1、翻浆冒泥。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土,在水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形成泥浆。列车通过时轨枕上下起伏使泥浆受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孔隙向上翻冒,造成道碴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降低或丧失弹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危及行车安全。翻浆冒泥分为土质基床翻浆、风化石质基床翻浆和裂隙泉眼翻浆。

2、下沉。由于路基土密实度不足或地基松软,在水、荷重、自重及振动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一般经过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下沉会趋于缓解。但有时因荷重增加或水的作用使沉降速率加大。局部下沉也会造成陷槽使线路不平顺。下沉分为基床下沉、堤体下沉和基底下沉。

3、挤出变形。基床内的土经常处于软塑状态,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下,基床上发生剪切破坏,发生外挤变形。外挤是因为基床强度不足引起,在基床内的影响深度较大。外挤分为路肩隆起、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

4、边坡溜坍。黏土质边坡表层受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影响,使表层土含水饱和失去稳定而形成的边坡浅层溜滑或坍塌。边坡溜坍对于路堤溜坍范围不超过轨枕端部,对于路堑地段边坡的溜坍不影响到基床的稳定性。

5.边坡冲刷。指较高大的土质路堑、路堤边坡、岸坡(滨河、河滩、海滩和水库(塘)的路堤边坡)或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受到水流的冲蚀、冲刷作用而形成冲沟或冲坑为边坡冲刷。边坡冲刷分为边坡淘刷和边坡冲沟。

6、陷穴。指路基下及其附近存在洞穴,其坍塌可引起基床和道床突然沉落,轨道悬空,中断行车,甚至造成列车颠覆。陷穴病害分为黄土陷穴、岩溶洞穴、盐蚀溶洞和墓穴兽洞等。

7、滑坡。指影响路基稳定的土(岩)体滑动。分为边坡的深层滑动、路基滑移及山体滑坡。

8、水浸路基。指实际浸水超过设计水位的路基,被水浸或淹没,引起一定的沉降或局部坍塌,当路堤缺乏足够的防护和加固设备时,

导致路基稳定性受到影响或破坏。

9、冻害。发生在寒冷地区,如路基土为透水性较差的细粒土,当含水量较高或基面积水,在冻结过程中,土中水重新分布和聚集形成冰块,又引起不均匀的冻胀现象。

二、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内外因分析

造成铁路路基病害的原因有很多种,是路基填料、水、列车荷载和温度变化等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地看,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内因――地质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的铁路路基来说,其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它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但基本上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量。因此,铁路路基病害的发生频率及程度,主要受气象及水文条件影响。

外因――列车振动荷载。在列车轮轴荷载的重复作用下,铁路路基会发生塑性的变形,当变形情况发展一定程度时,路基填土便产生了塑性流动,造成病害的发生。分析这种病害的成因,主要取决于路基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特性,它与土的饱和度息息相关。随着土的饱和度的加大,土的动强度明显地降低,处于铁路轨道下面的路基土,因反复受到挤压和固结而产生幅度圈套的累积塑性变形,形成了道碴坑及枕木下方积水坑。

3、线路技术设备状态。路基产生基床病害因素和线路上部建筑的技术设备、线路设计的标准、施工质量和运营中线路养护维修的质量等有直接关系。首先,线路技术设备的标准,要能满足运输要求。其次,线路施工质量也决定着路基基床的稳定。新建与改造铁路的施工质量与产生基床病害的关系及为密切。再者,线路养护维修质量,对路基基床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三、铁路路基病害的预防与整治

1、路基滑坡的防治。防治滑坡的原则:一是预防。对有可能新生滑坡的地段或可能复活的古滑坡,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防止产生新的滑坡或古滑坡的复活;二是治早。滑坡的发生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整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一次根治与分期整治相结合。滑坡一般应一次彻底根治,不留后患。

2、路基崩塌落石的防治。一是拦截类适用于小规模、小块体的

崩塌落石。拦截构造有落石平台、落石坑、落石沟、拦石墙、钢轨栅栏及柔性拦石网等;二是遮栏类应用于规模较大的崩塌落石,遮栏建筑有各种明洞和棚洞。修建明洞、棚洞,既可遮挡崩塌落石,又可对边坡下部起稳定和支撑作用;三是支挡加固类适用于不宜或难于消除的大危岩或不稳定的大孤石。支挡建筑有支顶墙、支护墙、明洞式支墙、支柱、支撑等;四是护坡、护墙适用于易风化剥落的边坡。边坡陡者用护墙,边坡缓者用护坡;五是改线绕避上述措施不能奏效时,应考虑改线绕避。

基床翻浆冒泥、下沉外挤的防治。一是排水。适用于排水不良而导致的基床病害,如路堑和站场。疏通或修建防渗侧沟、天沟、排水沟等地表排水系统;修建堵截、导引、降低地下水位的盲沟、截水沟、侧沟下渗沟等排除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系统。以消除或减小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基床的侵害,使基床土经常保持疏干状态;二是提高基床表层强度。适用于基床表层土承载力不足导致的基床病害,如裂土病害。防治措施一般采用换渗料土(二合土或三合土)及换砂。换填深度应以满足承载力要求为原则;三是使基面应力降低或均匀分布;四是土工膜(板)封闭层或无纺土工纤维渗滤层。这是近年广泛应用的防治基床病害的新工艺,它有隔离地表水、过滤基面水和均布基面应力等多种效用,常与换砂、砂垫层配合使用。

四、结束语

铁路线路路基的构成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所形成的病害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路基病害的整治、治理过程中,除了要分析病害存在的机理,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还要总结更为先进的整改经验,利用先进的材料进行整治等。铁路路基病害的预防和整治是工务工作的一项长期而又复杂工作。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M]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6.

[2]田文玉.道路建筑材料[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 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 /1 - 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

------------最新【精品】范文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地防治与处理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铁路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治与治理 姓名:袁赫洋专业:高速铁道技术工作单位: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职务:学生 号: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纪平 发题日期:2016年日 完成日期:2016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铁路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治与治理一、毕业设计(论文)容 随着现代物流运输业的日益繁忙,对铁路承载压力日益增强。铁路对路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路基病害的防护与处理也显的越来越重要。而铁路,作为一种线形带状的特殊人工建筑,不可避免地经过不同的地质地区。对于不同的地质地区铁路工程地基土的沉积条件是不同的,因此地基土的变化往往是极其复杂的。所以要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分析各种铁路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治与处理。 二、基本要求 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围绕重点项目周密部署、合理安排、科学管理。 2、熟悉设计文件,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 3、合理配备劳动力、施工机具; 4、推行ISO9002质量保证标准体系,制订工程创优规划,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重点把好技术方案审查关、材料进场检验关、施工过程控制关,切实保证实现质量目标。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山区铁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黄土地区路基的病害防治与处理

四、主要技术指标 满足《铁路工程技术标准》及《最新铁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技术规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汇编》要求。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下达任务日期: 2016年月日 要求完成日期: 2016年月日 指导教师:纪平 中文摘要

路基病害的防护处理是铁路设计,施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容,它对铁路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级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路基病害的防护处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路基病害大都带有地区特点,有各自的地域特性。可简要分为山区地区,黄土地区,沿海软土地区,西北盐渍土地区和西南及东北冻土地区。路路基的各种病害及破损都是由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另外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包括设计、施工和养护。而路基建成后,其质量将主要取决于路基的养护水平。 关键词:路基病害防治处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浅谈铁路路基下沉病害及解决措施

浅谈铁路路基下沉病害及解决措施 摘要:铁路路基基床是轨道结构的基础承受列车和轨道荷载,固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床出现病害,将影响线路质量、行车速度,增加轨道养护工作量、给运输能力带来很大影响,严重的将危及行车安全,为此,铁路部门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整治基床病害。 关键词:铁路路基; 下沉病害;加固;土工固格网 以前的整治措施在既有线上应用,旋工周期长,对运营干扰大,刚性或半刚性封闭层,强度不易控制,因此效果欠佳,故而探索研究新的整治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铁路路基下沉的原因 1、路基基床土质不良。产生路基基床病害的地段路基土多数为两岩风化后形成的粘土粪土甚至膨胀土。 2、排水不畅。由于地表地下排水没施不足,道床污染严重,持剐近几年来工务部门为了增加路基宽度便于养护维修,在路肩两侧作了浆砌或干砌条石路肩,增大了路基基床压应力,堵塞了路基面的排水通道,使路基基床产生翻浆冒泥与道渣陷槽而酿成基床土的承载能力不足则发生下沉和从基床两侧隆起。 3、基底软弱。据调查,修建复线时,路堤基底和老路基边坡未作任何处理。原地表土质松软,强度不足,路堤稳定性差,承载力低。 4、水浸路基。上行线旁靠近路堤有一稻田灌溉用水渠,种植季节,部分地段的渠水漫流至上行线旁的取土坑内和低洼处,地表水排水不畅,路堤边坡及基底长期被水浸泡,使基床及地基软化,强度降低。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线路下沉,道碴上鼓、轨枕位移和翻浆冒泥等病害。 5、列车动荷载的影响。路基基床是轨道结构的基础,不但承受着线路上部建筑的静载而且承受着列车循环作用的动载,翻浆冒泥等浅层病害和下沉挤出变形等较深层的病害,均与路基基床动应力有关。当基面动载超过基床土体的承载能力时,随着列车荷载的作用,道床会不断地“切入”基床土体内,导致线路持续下沉。 二、路基加固 路基加固有两种方案,一种为搅拌桩加固,另一种方案为冲击挤密复合桩加固。从工程造价、加固效果和施工难易程度比较分析,第二种方案经济合理、操作简单以及加固效果良好,被推荐为施工方案。

铁路路基基床病害及其防治研究(原创)

目录 1.基床下沉(道砟陷槽) (2) 1.1道砟槽及其整治 (2) 1.2道砟箱及其整治 (6) 1.3道砟囊和道砟袋及其整治 (7) 2.翻浆冒泥 (8) 2.1铺设砂垫层。 (8) 2.2设置封闭层。 (9) 2.3换填。 (10) 3.基床外剂 (10) 4.基床冻害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铁路路基基床病害及其防治研究 ———黄土地区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孙晓亮 摘要:铁路路基由路肩顶面、基床、基床下部、边坡、路基基底等路基本体部分和排水、防护、加固等路基设备部分组成。其中基床是路基的基础,在列车的动力作用下,强度不足的的基床将产生有害的永久性久性变形,从而影响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基床病害是因基床土质不良和强度不良,在机车动力作用下变形所造成的病害。基床变形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引起过大基床变形的过程一般称为基床病害。基床病害严重影响了干线列车的运行,必须对其及随时加以防护和整治,保证列车能够整点整时的通过,提高线路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铁路路基;路基;基床病害;防治研究

1.基床下沉(道砟陷槽) 基床下沉是由于基床填料的压实度不够,土质不良或由于线路荷载增加而

图1-1-3 道砟槽处理方法示意图 方法二:换填不透水土,如站场内路基面上道砟槽削去不便,可采用此法, 料地表水渗漏,聚合材料的连接和延长处均应搭接。搭接长应不小于0.3m。聚

合材料上下均应铺设砂层,层厚:上层10~20cm,下层5~10cm。在新线施工或病害段线路改建施工中,也可用沥青土,、沥青砂、水泥土、三合土、水泥三合土及石灰炉渣三合土等铺垫,作基床强化措施。对于病害的路基段则应先清除 图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与处理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与处理措施 摘要:要避免路基病害的产生对路面造成的早期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前治理和预防路基病害的产生。本文就如何针对路基常见病害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基病害分析处理 在公路运营中出现的各种病害中,路基病害是最常见,治理难度也比较大,在增加养护费用的同时还使公路的寿命大大缩减。由于路基在承受土体自重、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各个部位产生变形,变形又引起路基标高和边坡坡度、形状的改变,严重时造成土体位移,危及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造成路基的各种破坏。 1路基常见病害分析1.1 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指路基 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而这种沉落是不可恢复的。它是路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路基沉陷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有路基本身引起的压缩沉陷和由于地基原因引起的沉 陷两种。(1) 路基本身引起的沉陷是因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夹层等因素,在荷载等的综合作用下,引起路基的竖向位移和变形。(2) 地基的沉陷是由于原天然地面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土基的承载能力极低,填筑路基前未对原天然

地面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地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引起的路基下沉。(3) 边坡滑塌路基边坡滑塌也是路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溜方与滑坡两种。①溜方: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②滑坡:滑坡主要是由于土体的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路堤边坡坡度过陡,或边坡坡脚被冲刷淘空,或填土层次安排不当是路堤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1.2 路基沿山坡滑动在较陡的山坡填筑路基,若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形成滑动面,坡脚又未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路基自重的各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整个路基倾斜的原地面向下滑动,路基整体失去稳定。1.3碎落和崩塌碎落和剥落是指路堑边坡风化岩层的表面,在大气温度与湿度的交替作用之下,表层岩石从坡面上剥落下来,向下滚落。大块岩石脱离坡面称为崩塌。碎落和剥落物堆集在路堑边沟里,影响边沟排水,路堑地段如果排水不畅,又将引发其它路基路面的病害。1.4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公路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如泥石流、冻土、盐渍土、溶洞) 和较大的自然灾害(如大暴雨) 等地区,均可能导致路基的大规模破坏。 2病害的处治措施 2.1坍方及其处治 路基挖方边坡和靠路陡崖上的岩土体失去稳定,向路基塌落的现象称为坍方。坍方按其成因和特征主要有五种。①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

铁路路基病害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翻浆冒泥、路基下沉、挤出变形、边坡坍方、边坡冲刷、陷穴、滑坡、水侵路基、冻害等。 1.1.1翻浆冒泥 路基强度因含水过多而急剧下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之为翻浆。 翻浆冒泥一般易发生于基床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特别是以细粒土作路基填料、风化石质作基床,降雨量大的路堤和路堑地段为病害多发地段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土在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形成泥浆。列车通过时轨枕上下起伏使泥浆受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孔隙向上翻冒,造成道碴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降低或丧失弹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危及行车安全。翻浆冒泥分为土质基床翻浆、风化石质基床翻浆和裂隙泉眼翻浆。 1.1.2路基下沉 路基下沉主要是路基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所致,表现形式有路基下沉、道砟囊或道砟袋。填方路基下沉导致断面尺寸改变的病害现象,为路堤沉陷。由于路基土密实度不足或地基松软。在水、荷重、自重及振动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一般经过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下沉会趋于缓解。但有时冈荷重增加或水的作用使沉降速率加大。局部下沉也会造成陷槽使线路不平顺。下沉分为基床下沉、堤体下沉和基底下沉 1.1.3挤出变形 表现形式有路肩隆起、侧沟被挤,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主要是由于土体强度不足而产生的剪切破坏或塑性流动,基床内的土经常处于软塑状态,在基床内的影响深度较大,在列车

荷载的作用下,基床上发生剪切破坏,发乍外挤变形。外挤是因为基床强度不足引起,。外挤分为路肩隆起、。 1.1.4边坡坍方 坍方的表现形式有剥落、碎落、滑坍和崩坍。剥落、碎落、滑坍主要发生在路堑边坡。剥落是指边坡表层土壤,岩石风化成零碎薄片,从坡面上脱落下来的现象,剥落碎屑的堆积。会堵塞边沟,影响路基稳定。 碎落是岩石碎块的一种剥落现象.落石产生的冲击力可使路基、路面遭到破坏,威胁行人及车辆的安全。崩坍是大量土石脱离坡面翻滚于边坡下部形成倒石堆或岩堆的现象。 崩坍的土石方往往造成交通中断,也是危害最大的路基病害。崩坍的发生主要是路堑的开挖使原有自然坡面失去平衡所致。滑塌是指边坡上的大量土石沿着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 1.1.4边坡冲刷 边坡冲刷指较高大的土质路堑、路堤边坡、岸坡(滨河、河滩、海滩和水库(塘)的路堤边坡)或严重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受到水流的冲蚀、冲刷作边坡冲刷用向形成冲沟或冲坑为边坡冲剧。边坡冲刷分为边坡淘刷和边坡冲沟。 1.1.5陷穴 陷穴指路基下及其附近存在洞穴,其坍塌可引起基床和道床突然沉落.轨道悬宅,中断行车,甚事造成列车颠覆。陷穴病害分为黄土陷穴、岩溶洞穴、盐蚀溶洞和墓穴兽洞等。 1.1.6 滑坡 滑坡指影响路基稳定的土(岩)体滑动。分为边坡的深层滑动、路基滑移及山体滑坡。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路基工程是整个公路工程的基础,但有时极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本文就公路路基在施工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关键词:路基、病害、问题、处理 路基是建于大地表面的线形建筑物,是公路线形的主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份,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它贯穿公路全线并与沿线的桥梁、隧道和涵洞等构造物相连接。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汽车荷载作用,路面靠路基来支承,路面的使用质量与路基的质量有着很大关系,有些路面上出现的病害,其产生的根源却是路基中的病害所引致,因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相当关键。 一、路基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路基病害有很多,其成因也错综复杂,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 1、路基不均匀沉降; 2、路基起弹簧、表层蠕动、推移、松散、起皮; 3、路基纵向裂缝; 4、雨水作用下,路基边坡发生冲沟、坍塌、坡面变形等,这些都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通常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所导致。 二、路基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处理工艺 1、路基不均匀沉降 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路基填料不良,填筑方法不当压实度不足以及软弱下卧层等引起地基承载力不一或不足。路基沉降一般不能完全排除,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减小路基沉降的机率,施工中做好每道工序及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 (1) 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进行基底处理,将路基填土范围内的树头、树根、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杂物等全部清理,并将挖树头的土坑填平、夯实,清表土的厚度视土质情况而定,路基填土前应将清理过的路床进行填前压实。 (2) 填料选择。路基的填料有很多,一般的土质、砂和石头均可作填料,用石料作填料时,要注意石料的级配问题,因为石与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压路机很难压实,应掺入细小的填料填充空隙,分层填筑并压实,其含水量不作考

既有铁路路基路基基床病害类型成因及整治方法

铁路路基病害主要类型、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法铁路路基是为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筑的土工构筑物,与桥梁、隧道、涵洞和上部轨道结构一起构成铁道线路的整体。由于路基本体或路基附属设备在列车荷载的作用、自然营力的侵袭和各种不良地质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降低或破坏了原有的设计标准,出现了非正常的变形状态甚至导致其使用功能的丧失,铁路路基不可避免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形与病害,且在不间断运营的条件下,路基病害的出现往往是多种类型并存,并相互引发。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必然以不同的形式削弱路基原有的强度并直接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从而不同程度地威胁着铁路的行车安全。 1.1 铁路路基病害主要类型 既有铁路路基病害多种多样、病害程度轻重不一,为了较客观地认识各种病害的成因与规律,更好地采取相应的积极防治措施,通过对既有铁路产生路基病害的现场调查分析,对铁路路基病害仍沿用铁路系统的习惯分类,即按铁路路基结构的基本部位分为路基基床及本体、路桥(涵、隧)过渡段、路基边坡、路基基底及路基排水设施等五大类,按其病害特征可细分为18种类型。 (1)基床下沉外挤:基床土被水浸湿软化,基床面下沉形成道砟囊,并越来越深,或软弱层发生剪切滑动,致使道床下沉、路肩隆起、边坡或侧沟外挤等现象。 (2)基床翻浆冒泥:基床土体或风化岩被水浸蚀软化,在列车动力作用下液化成泥浆挤压冒出的现象。 (3)路基过渡段病害:在既有线路基连接处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堑与隧道等连接路段),由于以往建设标准较低,未有设置过渡段的结构要求,因结构的特殊性引发的病害造成连接部位两端的刚度突变,与沉降不一致,导致轨面不平顺,影响线路结构的稳定。 (4)边坡溜坍:黏土质土(如黄土质砂黏土、砂黏土、黏土等),干燥时易崩裂,长期阴雨或暴雨后,雨水沿裂隙下渗,使表层饱和,失去稳定造成溜坍;或倾斜及基岩面上有黏土质覆盖层,受地表水下渗或地下水影响,造成覆盖层沿基岩面溜坍。 (5)边坡坍塌:一般发生在路堑中的某一部分,节理较发育,岩层较破碎,风化较严重,稳定性较差,路堑边坡坡度陡于其天然休止角,稍有外界影响(如与水等)就发生坍塌,坍塌前顶部先发生裂缝,当边坡坡度与天然休止角相适应时,可以稳定。 (6)风化剥落:整个边坡基本稳定,但由于岩层本身易受风化(如绿泥生岩、页

路基路面病害处理要求措施

第二十四章、路基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一、概述基本问题 1.1 公路路基路面处置的基本原则 1.1.1 准确分析病害成因 1.1.2 基于成因确定方案 路基路面的病害处置,必须从病害成因入手,遵循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原则。 路基路面病害处置是一个系列工程,往往具有综合治理的特点。在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制订处置方案时,要考虑有无路基因素;要考虑路面各层次的影响。对于水损坏引起的病害,往往具有综合性病害的特点,必须采取彻底的防治水根治措施。 1.1.3 确定病害处置方案 还应与病害处置者的资源配置相协调。 1.2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不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就可能产生路基病害。 1.3 公路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不满足前述两项基本要求,则可能产生病害。对于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提供给顾客安全、通畅、舒适的行车条件。 1.4 公路路面结构型式与病害类型 公路路面按结构型式,分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 沥青路面又称黑色路面,行车舒适性好。

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他类四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其力学性能好、抗水破坏能力强,具有造价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包括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 二、对策常见措施 2.1 路基翻浆 概念: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路基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 路基土质不良、公路经过湿地,或路基坡脚存有积水的路段容易出现翻浆病害,盐渍土和沼泽地是翻浆病害的重灾区。 路基翻浆的过程大致如下: 秋季(聚水)——冬季(冻结)——春融(含水量增加)——强度降低、因行车荷载翻浆 非春融的雨季,如果路面密水性差,导致降水浸入路基,造成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大,也可能造成翻浆。翻浆时沉降与隆起并存,路基路面倒置,结构混淆。 2.1.1 路基翻浆的成因分析 水损坏(水破坏)是翻浆的根本成因。根据导致翻浆的水类来源的不同,可将翻浆分为五个类型,即地下水类、地面水类、土体水类、气体水类和混合水类。 2.1.2 路基翻浆的处置对策 ⑴春融时的翻浆处置。这种翻浆基本上都存在补给水,宜采用如下处 置对策。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分析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0T19:42:11.3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史桂丞和勇樊春喜[导读] 摘要:针对目前铁路工程路基结构因地质水文环境复杂与影响的长期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病害,文章分析了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产生机理,并提出了病害检测与整治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针对目前铁路工程路基结构因地质水文环境复杂与影响的长期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病害,文章分析了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产生机理,并提出了病害检测与整治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重型动力触探技术;地质雷达技术 0.引言 铁路工程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使用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受工程所处复杂地质水文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铁路路基存在诸多病害影响,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下沉外挤、翻浆冒泥、排水不良以及砂害等。这种情况,导致铁路工程的运行稳定效果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耐久性需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铁路路基病害类型以及产生机理的情况下,采用病害检测技术与整治技术,来控制病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铁路工程建设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这是实现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可持续性目标的关键,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作用于实践。 1.铁路路基病害类型 现阶段,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主要分为如下几类,即滑坡、崩坍落石、路基下沉外挤、翻浆冒泥、排水不良、砂害以及冻雪害等。其中滑坡是指,铁路路基因常年暴露在外,受到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干扰,使得岩体和土体的受力平衡遭到破坏,进而出现沿着软弱带向下滑动的变形问题。崩坍落石病害的产生,是由于铁路路基处于地势陡峭与复杂的地质条件,从而导致路基土体或是岩体长期受到地、风华腐蚀以及水流冲刷等问题的影响。再加上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土体和岩体出现了脱离母体,转而快速向下滑落的现象。而落石,则是此状态下,石头因受力失衡而出现了从斜坡上滑落的现象。下沉外挤,则是由于土体长期被雨水浸湿出现软化现象,使得路基的整体强度受到影响,进而使路基面出现了向下沉降问题。外挤则是因为铁路运行过程产生的振动会将道碴压入路基,当其影响不断加深,土体软弱层就会出现剪切滑动,从而导致侧沟向外进行挤压,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滑坡坍滑现象。由上述内容可知,铁路路基出现病害的原因,均是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以及长期作用影响造成的。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病害出现机理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手段,来提高病害整治技术应用质量[1]。 2.铁路路基病害产生机理 研究表明,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与路基填料所属的工程性质、所处的地下水、地表水环境、土体的动力强度特性、列车振动荷载影响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在此基础上发现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机理是:路基填料、列车荷载、水以及温度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当铁路列车的车轮轴荷载在重复作用下,路基呈现出渐进式破坏,其最主要体现在塑性变形过大。如不加以控制,这种变形的影响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路基填土结构产生塑性流动,进而产生病害。究其原因,病害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路基土在循环荷载的作用下,产生了抗剪强度特性,其会与土的饱和度相关联。即饱和度增大,土的动强度就会减弱。以处于轨道下放的铁路路基土为例,其因反复受到挤压和固结作用的影响,累积产生了塑性变形,最终形成了道碴坑或是枕木下放的积水坑[2]。 从水文环境角度来看,当铁路路基处于雨季作用条件,其基床填土的含水量将达到饱和状态,即动强度明显减小。这就会使道床的工作特性大幅度减弱,进而导致线路产生了严重的不平顺问题,从而严重威胁铁路车厢运行的安全稳定效果。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对其的优化控制力度,以保证铁路路基结构作用的安全性。此过程,由于不同病害类型,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与程度均存在偏差,因此,技术人员应在通过检测手段,确定病害存在状态。这样一来,采取的病害整治技术应用方法,就能具备针对性的控制效果。 3.铁路路基病害检测与整治技术应用控制策略 3.1病害检测技术 首先,铁路路基病害检测人员要将线路特征作为技术应用依据,即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地质雷达技术,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对于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检测技术人员可通过开挖横沟,来查明路基的几何特征。这样一来,检测技术人员就能采用瞬态面波法或是地质雷达法,来进行大面积的扫描检测。其中瞬态面波法的应用,会受到石碴散射、地质表层状况以及高频限制等问题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检测人员应结合铁路路基所处的实际情况,采用地质雷达方法,来反映铁路道床的几何特点。 最后,铁路路基强度与刚度参数的分析,应通过重型动力触探技术,来进行路基的力学性能检测。即按照击数×10-1cm来进行路基各个位置力学性能参数指标的标线确定。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现有的铁路线路的特征,对现有路基测试要按照原位以及区段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措施,这就能够实现对既有铁路路基的基本状况的综合评价,从而为铁路路基病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准确的资料[3]。 3.2病害整治技术 针对铁路路基应地质环境复杂而出现的滑坡病害与崩坍落石病害,整治技术人员可通过在路基周边布置挡土墙、抗滑桩或是拦石墙,来进行控制。此外,还可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护墙、锚杆框架梁以及喷射混凝土等措施方法,来解决病害问题所带来的不稳定问题。 对于路基基床下沉外挤以及翻浆冒泥等病害,整治技术人员应通过向外引出地下水或是地表水等工程措施,来保证基床土体处于疏干状态。此外,还要结合检测技术应用结果,确定的病害影响程度,来合理选用铺设施工的材料、换填技术以及垫砂层等。这样一来,铁路路基的基床承载能力与强度就能得到有效保证。 铁路路基排水工程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才能满足路基排水系统的沟沟相连以及沟沟相通目标需求。此过程,为避免铁路路基结构出现被水流冲刷的问题,应在地下水出现位置,按其埋藏深度以及含水层情况,来提高明沟、渗水涵洞以及排水槽等排水效果控制技术选择的科学合理性[4]。

武广高铁路基常见病害案例

武广高铁工务(路基)常见病害案例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株洲工务段首席工程师李以湘 1 堑坡溜坍 案例: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堑坡溜坍 1.1检查经过 2010年6月19日武广高铁k1512+947雨观测点连续雨量及日雨量212.2mm,1小时雨强53.4mm,达到限速警戒值,18:23限速160km/h,后限速80km/h。 2010年6月22日8:38长沙南路桥车间长沙南路桥工区武广高铁防洪巡查小组雨后巡查发现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堑坡溜坍。 1.2现场调查水害情况 现场调查情况如下: ①水害地点: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 ②堑坡高度:侧沟平台至堑顶高差10.0m左右 ③既有边坡防护及支挡情况:该水害地段未设片石混凝土挡墙等支挡工程,但水害地段往北同高度路堑坡脚设有2.5m高片石混凝土挡墙;边坡防护为全浆砌片石加植草窗植草防护。 ④水害情况:严重地段从距堑顶2.0m处裂缝、错台,最大错台 0.8m,侧沟平台宽度2.0m,坍体坡脚向侧沟方向有小量位移。图片如下: 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正面图片 武广高铁下行k1497+530~560俯视图片

1.3原因分析 ①降雨量大 5月19日k1512+947雨监测点连续降雨量212.2mm,1小时雨强53.4mm。防灾系统工务终端显示动车组限速80km/h。 ②路基支挡工程欠缺 10.0m高路堑坡脚未设支挡工程进行防护。只设有边坡防护 ③排水系统不完善 二级平台截水沟未接通吊沟或引出路基外,水直接冲刷路堑边坡。 1.4临时抢修方案 ①接长二级平台截水沟20.0m,并将地表水引向路基边坡外。 ②路堑坡脚在侧沟平台用编织袋装土码砌坡脚。 ③白天及夜间加强检查。 1.5水害复旧方案 ①利用天窗时间在侧沟平台处设临时栅栏200m,完成临时栅栏施工后,水害复旧施工在白天进行。 ②在路堑坡脚设锚固桩6根,间距6.0m,断面尺寸1.5*2.0m,桩长6.0m ③锚固桩间设片石混凝土挡墙。 ④边坡设拱形骨架护坡进行加固。 1.6施工方案 利用天窗设临时栅栏隔离后施工,临时栅栏设置图如下 1.7整治效果

路基病害处置试题及其答案

路基病害处置试题及其答案 路基边坡病害与防治 练习题 一、填空: 1、路基边坡病害类型: 2、根据养护工作的实践来看,采取“” 4种相辅相成的辩证方法来 养护路基边坡. 3、工程防护技术可分为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 4、抹面防护包括:、、、。 5、砌石防护包括:、、。 6、支挡工程包括:、。 7、公路边坡综合防护技术是指将()防护与()防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共同防 护的一种方法。 8、综合防护技术的种类:结合植被护坡技术、结合植草护坡 9、众所周知,土质路基边坡的主要地质灾害表现为,按其破坏的规模可分为滑 坡和滑坡。边坡整体滑动的破坏类型主要为形;局部滑动的破坏类型主要为。评价边坡的滑动类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排除深层地下水的主要措施有:排水、排水、排水和排水四种。 11、边坡的深层治理包括:排除、支护、技术。 12、边坡的浅层治理包括:排水、设计、防护、防护 13、地面排水设施包括设置边沟、、、、。 二、名词解释 1.剥落: 2.落石: 3.崩塌: 4.表层溜坍: 5.错落: 6.坡面浅层滑坡: 三、单项选择填空: 1、边坡的浅层治理的常见方法,地面排水、截水沟设计、坡面防护、() A.边沟防护B.挡土墙防护C.冲刷防护D.土钉支护 2、边坡的深层治理中的常见方法,排除深层地下水、()、锚固技术。 A.边沟防护B.土钉支护C.挡土墙防护D.冲刷防护 四、简答题: 1、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养护工作的实践来看,采取“疏、堵、绿、补”4种相辅相成的辩证方法来养护路基边 坡,试说明“疏、堵、绿、补”的含义。 3、简述综合防护工程中边坡加固原理。 4、简述边坡治理原则 答案: 一、填空: 1、.剥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风化剥落、错落、坡面浅层滑坡 2、“疏、堵、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浅析 【摘要】铁路线路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加之机车车辆本身的动力作用,轨道的几何尺寸及状况不断发生变化,路基、道床也在不断的变形变化中,加上对其重视及整治的力度不够,因此对铁路路基造成许多病害。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铁路路基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较低,再加上施工质量监管不力,会导致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所以了解病害的类型、成因及整治措施,对铁路路基的防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铁路路基病害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成因整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铁路是线状工程,决定了要通过各种地质条件及气候环境不同的地区,而不少地区都存在膨胀土、红黏土、软岩风化残积土等各种不同工程性质不良的 土,并且受到地理和气候环境常年变化影响,加之由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铁路路基设计通常采用较低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往往要求不严,从而导致各种铁路基床病害成为一种分布广、治理难、多发性强的病害,严重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运行。研究铁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发 生机理,并能对其进行实用的检测,对路基的防治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铁路路基病害的分类及成因 预防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找出病害的原因,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整治,以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机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是工务段的主要职责。铁路路基的病害按表现形式,分为路基下沉、翻浆冒泥、挤出变形、边坡坍方、

路基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一、概述基本问题 1.1 公路路基路面处置的基本原则 1.1.1 准确分析病害成因 1.1.2 基于成因确定方案 路基路面的病害处置,必须从病害成因入手,遵循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原则。 路基路面病害处置是一个系列工程,往往具有综合治理的特点。在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制订处置方案时,要考虑有无路基因素;要考虑路面各层次的影响。对于水损坏引起的病害,往往具有综合性病害的特点,必须采取彻底的防治水根治措施。 1.1.3 确定病害处置方案 还应与病害处置者的资源配置相协调。 1.2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不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就可能产生路基病害。 1.3 公路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不满足前述两项基本要求,则可能产生病害。对于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提供给顾客安全、通畅、舒适的行车条件。 1.4 公路路面结构型式与病害类型 公路路面按结构型式,分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 沥青路面又称黑色路面,行车舒适性好。 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他类四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其力学性能好、抗水破坏能力强,具有造价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包括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 二、对策常见措施 2.1 路基翻浆 概念: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路基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 路基土质不良、公路经过湿地,或路基坡脚存有积水的路段容易出现翻浆病害,盐渍土和沼泽地是翻浆病害的重灾区。 路基翻浆的过程大致如下:

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基病害分析与整治

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基病害分析与整治 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非常广泛的一种特殊豁土,膨胀土有着这样的性质,也就是膨胀土当遇水的时候会发生膨胀并且失水收缩开裂,而且当其反复胀缩将会导致土体强度的减小,这些都对于铁路建设工程安全性有都有着巨大隐患。因而对于铁路建设项目的施工以及后来的运营而言,需要地预防整治膨胀土地区铁路基床病害。这些病害主要有路基下沉等表现,而且其中里面基床翻浆最为明显,因此文章从该角度对于膨胀土地区基床病害综合整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标签:膨胀土;基床;病害;预防(整治) 1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膨胀土的分布都非常广泛,一直到当今为止,膨胀土所分布的地方以及国家遍布世界各地[1],例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家,膨胀土年蒸发的蒸腾量超过甚至都超过了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而且膨胀土分布比较集中的位置大概处于在北纬60度至南纬50度的区间。可见膨胀土的分布之广,对于一些建设项目工程都有着很大的威胁。 对于膨胀土而言,有明显胀缩性、多裂隙性等特点,而且这些特征都会引起铁路工程施工及维护方面的不安全[2]。到现在为止,中国的京九、南昆等几条铁路干(支)线,运行通车后这些膨胀土地区的路基段都产生了路基病害,甚至有的路基损坏率达到75%,路基基床病害很常见。 2 膨胀土定义与特性 2.1 膨胀土的定义 膨胀土定义为它是一种容易膨胀,并且在失水收缩后开裂的土壤,这种土壤的主要成分成分包括了有着较强的亲水性矿物蒙脱石,伊利石等,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是硬质塑料或硬状态,与裂隙发育,常见的表面光滑,划痕,裂纹开闭等,这些大多数存在于盆地的边缘,山前丘陵等地方,膨胀土无明显天然陡坎,它的基本特性包括胀缩性以及抗裂性等[3]。 2.2 膨胀土的基本特性 2.2.1 膨胀土微结构 细小的豁土矿物颗粒是膨胀土微结构的主要成分,同时还有粉粒和砂粒等。伊利石多呈叶片状,薄而细碎;蒙脱石呈球状集合体;长石为长柱状,主要已蚀变为蒙脱石。颗粒主要以微集聚体形态在膨胀土里面[4]。这些土里面的裂隙比较成熟,也许是土在胀缩过程中因受力引起,这些裂隙的存在是促使其强烈膨胀

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浅谈铁路路基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摘要:本文对铁路路基中存在的病害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种路基病害发生的原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病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 路基是铁路轨道下的基础建筑,为了保证线路平顺,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提出较高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产生的路基病害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治措施。 1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1.1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 铁路路基主要病害有滑坡、基床翻浆冒泥、边坡溜塌、基床下沉外挤、陷穴、排水不良、崩塌落石、风化剥落、河岸冲刷、冻害、雪害、泥石流、沙害、水侵路基。 下面针对我段管内常见的路基病害进行原因分析。 1.1.1 基床翻浆冒泥 路基强度因含水过多而急剧下降,在行车作用下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之为翻浆。 翻浆冒泥一般易发生于基床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部位,特别是以细粒土作路基填料、风化石质作基床,降雨量大的路堤和路堑地段为病害多发地段一定条件的含粘粒、粉粒的基床表层土在和列车反复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软化或触变、液化,形成泥浆。列车通过时轨枕上下起伏使泥浆受挤压抽吸而通过道床孔隙向上翻冒,造成道碴脏污、板结进而使道床降低或丧失弹性。轨道几何尺寸变化,危及行车安全。

1.1.2 基床下沉、外挤 路基下沉主要是路基填筑密度不够和强度不足所致,表现形式有路基下沉、路肩隆起、侧沟被挤,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等。填方路基下沉导致断面尺寸改变的病害现象,为路堤沉陷。由于路基土密实度不足或地基松软,在水、荷重、自重及振动作用下发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一般经过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下沉会趋于缓解。但有时荷重增加或水的作用使沉降速率加大。局部下沉也会造成陷槽使线路不平顺。下沉分为基床下沉、堤体下沉和基底下沉。 1.1.3陷穴 陷穴指路基下及其附近存在洞穴,其坍塌可引起基床和道床突然沉落.轨道悬宅,中断行车,甚事造成列车颠覆。陷穴病害分为黄土陷穴、岩溶洞穴、盐蚀溶洞和墓穴兽洞等。 造成洞穴顶部塌陷的主要因素是水的作用和列车荷载作用。洞穴在水的侵蚀、潜蚀作用下和列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洞顶的岩土结构逐渐遭到破坏,承载力也逐渐丧失,最终突然塌陷。 1.1.4 冻害 冻害发生在寒冷地区,如路基土为透水性较差的细粒土,当含水量较高或基面积水,在冻结过程中,土中水重新分布和聚集形成冰块。又引起不均匀的冻胀现象。 冻胀原因及影响因素由于土中的水在冻结过程中有向冻结锋面迁移的特征,并不断析出冰层,且体积增大这一物理力学现象造成。所以,冻结过程中土中水的迁移机理,是产生路基冻害的基本原因。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不敢说很全,至少很实用! 路基路面是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路养护的重点内容和部位,由于病害的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置约占养护费用的80%以上,而且往往效果甚微。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路基路面常见的一些病害以及相应的处置技术都有哪些吧! 一、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置的相关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处置的基本原则 准确分析病害成因 基于病害成因的路基路面处置方案的确定 ? 路基路面的病害处置,必须从病害成因入手,遵循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原则。 ? 路基路面病害处置是一个系列工程,往往具有综合治理的特点。在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制订处置方案时,要考虑有无路基因素;

要考虑路面各层次的影响。对于水损坏引起的病害,往往具有综合性病害的特点,必须采取彻底的防治水根治措施。 ? 确定病害处置方案,还应与病害处置者的资源配置相协调。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不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就可能产生路基病害。 公路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不满足前述两项基本要求,则可能产生病害。对于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提供给顾客安全、通畅、舒适的行车条件。 公路路面的结构型式与病害类型 ? 公路路面按结构型式,分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沥青路面又称黑色路面,行车舒适性好 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他类四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其力学性能好、抗水破坏能力强,具有造价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包括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

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铁路路基病害的出现成为威胁铁路正常运输秩序的祸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整治,才能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本文主要针对铁路路基病害类型以及形成机理,提出铁路路基病害检测方法,为铁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形成机理,检测方法 一.前言 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铁路病害成为分布广并且治理难的病害,所以要了解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和机理,并作有效的检测,帮助提出解决措施,对铁路路基的养护和治理有重要的作用意义,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有关内容。 二.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原因 1.挤出变形 挤出变形具体表现为路肩隆起、侧沟被挤等,是由土体强度不足而产生的剪切破坏或塑性流动引起的。 2.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分为道床性和基床性两种。道床性是由于道床板结,阻塞路基面降水的顺利排出而形成的。基床性是由于基床土质不良,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液化成泥浆,由于荷载的反复作用形成抽吸作用,泥浆受挤压向上冒出。其发展过程一般为道心积水阶段、冒砂阶段、局部翻浆冒泥阶段、区段翻浆冒泥阶段。 3.路基下沉 (一)主要特征和一般表现形式 路基下沉是指路基压实质量不足或基底松软,在水和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局部或较大面积的竖向变形。一般在初期运营时,沉降变形会逐渐减小。但当荷载增加或水渗透导致填料含水量增加,会使路基沉降变形加大。路基下沉可分为基床下沉、堤体下沉和基底下沉。 一般不发生翻浆冒泥,雨季下沉较快,旱季下沉较缓,道碴囊越来越深(一般>50cm),有时软卧层较薄,道碴囊较浅时就发展成为挤出。轨道的水平、高低、方向有较频繁,较大的变化,道床石碴因陷入碴囊而逐步减少,每年均须适量补充石碴。路堑处侧沟长年呈湿润状态或有明显的地下水从沟边或沟底渗出。有时有泥浆从轨道一侧的沟边或沟底冒出。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翻浆是指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况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死或冻胀隆起。春季气温回升,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溶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土基土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容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车辆通过时,稀软的泥浆会沿着汗裂的路面裂缝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形成翻浆。翻浆-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翻浆病害公路翻浆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水的类型治理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基本施工步骤:场地排水——场地清理——翻浆土挖除——分层摊铺——洒水并碾压。提高路基加强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或地表水面。路基加高的数值,应根据当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确定,一般应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良好的路面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这是预防和处理翻浆的重要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设置渗沟。在翻浆路段的中心和边缘,每隔 4,6m 挖 30,40cm、深至聚冰层以下 10cm左右的小坑,定期将坑中水分掏出。如在未摸清翻浆情况前可在 100m 左右先开挖试验坑。翻浆消失后再用原来土壤或掺拌石灰土回填,回填时不要用砂砾回填,防止形成“水囊”和翻浆传染。路肩盲沟。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 4至 5的坡度。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 4,10m 开挖横向明沟,宽 30,40cm,深根据冻融情况逐渐加深,保持在化

高速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

高速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高速铁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常见病害 高速铁路路基常见病害有:路基沉降、边坡损坏、雨水风沙冲蚀、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病害等。行车影响最为关键的沉降问题,以及边坡防护。 二.影响铁路路基稳定的因素 (一)土壤的性质 铁路的修建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因此,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不同的地质状况以及性质各异的土体类型。而土壤的性质根据其类型的不同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成为了影响铁路路基沉降的首要因素。例如黄土地区,由于黄土具有较强的湿陷性,故而成为引发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的重要原因。同样,在软土地区进行铁路铺设时,也需要注意土体的性质对铁路路基的影响。由于均匀并且土质良好的土壤,在沉降过程中沉降均匀。 (二)水分的影响 水分对于铁路路基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在地质岩性较强,土壤的排水能力较好的地带,降水对铁路路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当铁路铺设在土质疏松或土壤湿陷性强的地区时,水分的多少会对铁路路基的沉降起到重要的影响。如在土质疏松的地区,强降水会不断冲刷路基两侧的土壤,破坏路基填土的稳定性,降低路基填土的抗剪强度。从而导致路基沉降变形现象的发生。而在土壤湿陷性较强的地区,降水不仅影响着路基填土的承载力,也会对土体的结构产生破坏最用,最终引起路基的沉降变形。 影响边坡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和风沙侵蚀,边坡的破坏将直接影响路基的长期稳定喝列车的正常运营,所以应足够重视边坡的防护,对于保护路基免受损坏、美化环境也有很大帮助。 (三)土壤的影响 普通土壤一般工程性质良好,沉降均匀稳定,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对于此类土壤的处理措施已经非常成熟,可参考资料也非常多,故不作介绍。特殊性质的土壤,工程性质较差,常发生灾害,对行车安全和养护维修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将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影响较大分布广泛的特殊性质土。主要有:湿陷性黄土、冻土、软土、膨胀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