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2008年5月May2008第31卷第2期

Vol.31No.2

现代外语(季刊)

ModernForeignLanguages(Quarterly)

在历时语言学领域,语法化理论框架已基本建立,并赢得了其应有的理论地位。然而,先前的相关研究大多将语法化机制视为语言内在的演化进程(language-internalprocess)。《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一书则选取不同的研究视角,试图探讨语言接触这一社会语言学现象在语法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作者BerndHeine和TaniaKuteva继2002年携手完成《世界语法化词典》(WorldLexiconof

Grammaticalization)之后,又联袂推出的一部语言

学新作。作为“剑桥语言接触研究”系列丛书中第一部综合性的单行本,它在语法化理论、接触语言学(contactlinguistics)

和发生语言学(genetic

linguistics)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向人们展示

了语法化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

1.主要内容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为“理论框架”(The

framework),着重介绍贯穿于全书的分析架构,包括

核心概念、术语、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分析语言演变的理论基础以及识别语言演变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就方法论而言,作者将其定位于语言接触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从中作出相应的路径取舍。此外,对本书独特的语言接触研究视角以及相关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在语言运用中,由于话语者之间的频繁交流,不同语言(包括从渊源或谱系上看无甚联系的语言)之间已变得共享某些特定的语法结构。本书作者将传播或复制某一特定语法结构或语法功能的原语言界定为模型语言(modellanguage,简称M),将接受或仿造这一语法结构或功能的语言称作复制语言(replicalanguage,简称R),而将语法结构或功能被复制的过程称为语法复制(grammaticalreplication)。作者指出,语法复制可能涉及到任何一种语言结构范畴和语言运用领域。语法复制以统一的方式去影响形态、句法和语用等方面的结构,以组织句子结构

的相同方式去影响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这样,相关语言的类型学意象或图景(typologicalprofile)便会经历显著变化,在特定情形下会导致出现次模标本或曰后补模式(metatypy),也就是说,相关语言之间获得了高度的互译性(mutualintertranslatability)。

第二章“关于语言运用模式之复制”(On

replicatingusepatterns),着重讨论语法复制过程的若

干主要阶段,探索语言运用模式对新语法结构形成所起的作用,并关注那些反复出现、虽未取得成熟语法地位但却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篇章单位。尽管语言运用模式如搭配、常规表达(formulaicexpressions)和结构可能会在一种语言里实现语法化,但它们可能又会在另一种语言(即replicalanguage)里充当复制模型(replicamodel)。这种复制往往产生这样的情形:一个已经在用的语言模式当扩展到新的语境或其它范畴之时,会变得更加常见。这方面的例子则如:受英语之影响、操西班牙语、塞尔维亚语或其他代词脱落型(pro-drop)语言的美国移民现也开始使用代词作主语。这种复制过程会衍生新的语法范畴,如冠词或实据标记语(evidentialmarkers),从而开始语法化进程。本章的研究还旨在表明,由语言接触诱导的语言演变并非一个突变过程,直接从一范畴跃升到另一范畴或从一结构变为另一种结构,而是一个渐进的(gradual)过渡。

第三章“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区分两类由语言接触诱导的语法化:语言接触诱导的普通语法化(ordinarycontact-inducedgrammaticalization)和复制语法化(replicagrammaticalization)。前者指M语言中某一范畴的存在导致R语言中的相应变化。例如:

(a)话语者注意到在M语言中存在着某个语法范畴Mx。

(b)基于R语言中可行的语言运用模式,话语者在R语言中创造出一个对等范畴Rx。

(c)为此,他们借助语法化的普遍策略,使用结构Ry以便生成出结构Rx。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

介评湖州师范学院

林有苗

BerndHeineandTaniaKuteva.2005.LanguageContactandGrammaticalChange.Cambridge:CUP.xvii+308pp.ISBN0-521-84574-2(hardback).

林有苗

(d)他们将Ry语法化为Rx。

而后者的情形则是,操R语言者不是借助于普遍策略,而是运用一种类推的公式[My>Mx]:[Ry>Rx](p.92)来复制他们认为已在M语言中发生过的语法化进程。在此,作者举例分析,认为中国人的英语和新加坡人的口头英语中,往往使用“have”(=Ry)来表示“存在”(=Rx),其实质就是复制汉语中已经发生的从领属动词(possessionverb“有”)到存在标记(existentialmarker)(=My>Mx)的语法化过程。

作者还回顾、引用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情形与例证,旨在表明语法复制是一普遍存在的过程。该过程(即语法复制)与不是由语言接触而诱导的语法化均使用相同的概念资源,而且遵循相同的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原则和渐进性(gradualness)原则。然而,复制范畴(replicacategories)毕竟不等同于其相应的模型,原因在于,复制范畴的语法化程度要相对低些。这一特征需要区分复制语法化(replicagrammaticalization)和多义复制(polysemycopying)或语法仿造(calquing),后者在复制语言里并不涉及一个渐进的语法化过程。

第四章“类型演变”(Typologicalchange),讨论语法迁移(grammaticaltransfer,即语法复制)对于相关语言之结构所产生的多种蕴涵意义。还着重讨论一种语言的类型学意象即整体类型结构如何随着大规模的语法复制而发生演变。由语言接触而诱导的语法化对一种复制语言可能会产生结构上的影响,包括新范畴的出现,表达同一范畴的新旧结构的共存,范畴扩展、异化及迁移,以及对业已存在范畴的重构并使之等同于某一模型范畴(modelcategory)。语法复制也可能对该语言(指复制语言R)的整个语法范畴产生影响。例如,原先以体为核心的(aspect-oriented)尼罗河语言(Niloticlanguages)在班图语言(Bantulanguages)的影响下已发展出复杂的时态标记。

第五章“关于语言学地区”(Onlinguisticareas),介绍“语法化地区”这一概念。在作者看来,通过调查语法化地区,即“一组在地理上毗邻并且由于语言接触而经历相同的语法化过程的语言”(p.182),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地区间的联系。研究表明,语言地区方面显现的一些特征有助于语法化地区这一领域的分析。还发现,语法化地区的界限不一定与相应的语言地区界限共同拓展或延伸,但可能比后者更清晰,因为后者涉及到许多限定特征,而并非所有的特征都属于同一类型。

第六章“复制的局限”(Limitsofreplication),涉及复制现象赖以发生的环境特征以及这一过程所受到的可能限制。研究问题包括类型上的限制、复制与借用、复制与磨损间的联系、书面语篇的作用等。此外还列出了其它需要做进一步调查研究的课题。

第七章为“结论”(Conclusions)部分。作者从若干方面对全书进行了总结。

2.主要特点

首先,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它把语言接触现象引入到语法化研究领域(Bruyn2006)。毋庸置疑,从语法化视角来考察语言接触现象,或者说,探讨语言接触现象如何影响语言的结构,力图揭示出话语者转换使用语言结构的机制与动因所在,这在当今语言学界都是具有一定新意与价值的。况且,它以丰富的语料令人信服地表明,在研究语法演变过程中考虑语言接触这一特定情形确实不无必要。研究还表明,语言间的结构迁移是系统而规则的,并遵循着语法化的普遍模式,而非像先前认为的那样它是一个不规则的过程。作者还认为对于语言结构及其演变的内在解释与外部解释两者之间绝非相互排斥。

第二,作者在书中对语法化基本特征的把握比先前的多数研究都要更加准确些。她们在语法化特征的概括上至少具有两点新意:一是作者就自己所界定的语法化提供了原则性的识别方法。她们列出了语法化的四个参数(parameters)(p.15),并在书中不时引用:(1)扩展(extension),指当语言表达式延伸到新的语境时产生新的意义;(2)去语义化/语义虚脱(desemanticization/semanticbleaching);(3)去范畴化(decategorialization),指形态句法属性的丧失;(4)侵蚀/语音削减(erosion)。二是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不同的语料,并把这些语料同语法化四个参数联系起来考察和讨论。

第三,本研究就一些复杂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作者不像其他语言接触研究者认为的那样:社会语言学语境与语言接触密切相关,语言演变受特定的社会语言学语境要素的影响;而是认为,语法复制相当程度上独立于社会语境因素之外,它可能会在各种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下发生而且其呈现形式似乎并不受到这些要素的显著影响。作者援引很多例证来说明语言复制的方向是交互的(reciprocal)。例证表明说话者在一语(L1)中复制二语(L2)的某一语法范畴,或在小语种(minoritylanguage)中复制优势语言(dominant

213

《语言接触与语法演变》介评

language)中的某一语法范畴。但相反的情形同样存在。语法结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移范围比学界先前认为的要广。

此外,针对语法化过程与克里奥语(Creole)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界曾有不少疑问。而本研究表明,这些土语(vernaculars)并非例外,它也说明语法化这一现象常常是由语言接触引起的。语法化可能包括跨语言间的特征复制,但本书作者却把它看作是基于模型语言(M)结构而在复制语言(R)中的新结构创建。她们还认为,语法化是一种特定类型的认知创新(cognitivecreativity)产物。总之,创新意识在作者的观点与立场中显得至关重要。

3.不足之处

首先,作者的研究试图表明语法化不同于一般语言接触现象,但在这一点上实际做得并不非常成功。例如,她们在第一章,后来又在其它章节反复使用一定篇幅来区分语法化与磨损(attrition)、趋同(convergence)、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等现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她们又承认磨损与趋同和语法化共享一些特征,并强调语法化乃基于普遍认知原则(Heine&Kuteva2002,2005)。她们似乎想说明这些原则是语法化所独有的;而依据Myers-Scotton(2002),所有语言接触背后潜在的原则与过程是相同的,只不过各自的体现程度不同而已。其次,她们尽管将语法化视为语言接触之产物,但就社会语言学因素在预测哪种语言将成为模型语言或复制语言方面所起的作用却避而远之,基本上不曾涉及。作者也未能从理论上解释为何某些特定结构较之其它结构更易于被复制。

再者,国际语言学界近年来显现出较强的语法化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相结合的新趋势(林有苗2008),而该书似乎对这一趋势关注不够。

过去,国内的语法研究多限于古汉语和方言中进行实证,较少把研究成果置于世界范围语言的共性角度去考察。而在类型学和共性研究日益得到提倡的今天,汉语普通话或方言里的一些语法化现象其实也可在其他语系、语族、语种中间得到印证(龙海平、刘云2005:282-283)。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的情况已有改观和起色,汉语界不少学者如戴庆厦、陈保亚、吴安其、吴福祥等先生已纷纷从语法化视角探讨我国民族语言相互接触与语法演变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成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说本书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有力促动着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可印证国内学者的语法研究似不落后于国际语言学发展的新潮流。

参考文献

Bruyn,A.2006.ReviewonLanguageContactandGrammaticalChange[J].JournalofLinguistics

42:721-726.

Herne,B.&T.Kuteva.2002.WorldLexiconof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Myers-Scotton,C.2002.ContactLinguistics,BilingualEncountersandGrammaticalOutcomes

[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林有苗,2008,《语法化与英语复合介词》简介[J]。当代语言学(2)。

龙海平、刘云,2005,《世界语法化词典》述评[J]。

当代语言学(3)。

收稿日期:2007-11-06;

作者修改稿,2007-11-26;

本刊修订,2008-03-27

通讯地址:313000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lyoumiao@yahoo.com.cn>

214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英语二学历论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他的昨天与今天、语言与文化。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也创造了不少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鲜活的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少不了“翻译”这个环节。然而,如何将这些流行与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同时,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自2012年4月,毒果冻、毒老酸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又起。在互联网上出现了破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忙着被提炼成工业明胶,被无良商人掺入食品中,被消费者吃进肚子里。于是网络一时爆红一首打油诗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可见网络流行语用诙谐

翻译目的论简介

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编辑本段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第四阶段: 克里斯汀娜·诺德全面总结和完善功能派理论。克里斯汀娜·诺德首次用英语系统阐述了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所需考虑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在原文功能的基础上制定切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克里斯汀娜·诺德对功能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

经典音乐剧介绍——歌剧魅影

经典音乐剧介绍——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时值1882年,在歌剧院的地窖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还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 在无意间,魅影发现小牌女歌手克莉丝汀拥有不凡的天赋美声,让他倾慕不已.激赏之余,魅影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将年轻貌美的克莉丝汀调教成首席女高音.然而,最初发自於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魅影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 后来,戏院的投资人劳尔认出克莉丝汀是他的儿时玩伴,两人坠入爱河.魅影发现后,自觉遭到背叛,怒而砍断舞台大吊灯的铁链,让整座华丽的水晶灯砰然粉碎在观众席上.随着魅影的破坏愈来愈血腥疯狂,克莉丝汀对他的感情也逐渐从迷恋转为恐惧,害怕和怜悯. 半年后,劳尔跟克莉丝汀秘密订婚,魅影突然现身於歌剧院的化装舞会,强迫歌剧院演出他亲手谱作的歌剧《唐璜》,并指名由克莉丝汀担任女主角.心烦意乱的克莉丝汀,半夜奔至父亲坟前哭诉,劳尔则誓言要和魅影周旋到底. 在《唐璜》首演当日,歌剧院四周布满警察,孰料魅影竟然杀死男主角,亲身改扮上场,与克莉丝汀演对手戏.在戏演到最高潮时,克莉丝汀当众扯下他的面具, 魅影羞愧心碎之际,动手将克莉丝汀掳至他的地下密室.劳尔追踪至地下,和魅影展开对决,却被他用绳索勒住,魅影藉此要胁克莉丝汀答应求婚. 为了保护爱人劳尔,克莉丝汀毅然倾身,狠狠吻着魅影那张彷佛被地狱诅咒的脸.至此,这场爱情的胜负已定.绝望的魅影送走紧紧相拥的这对恋人,在警察和群众闯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隐去,只留下一张似笑非笑的凄凉面具... 主要角色除了饰演子爵的Patrick Wilson原本就是百老汇演员之外,其余大都是由原本只演戏的演员担任,但是不论是歌唱,还是演技,都令人折服.饰演魅影的Gerard Butler,他的表现很令人惊艳,他从来没有音乐剧的经验,为了此剧特别参与音乐课程,有人评论他的声音比不上原版音乐剧的Michael Crawford(有人形容他的声音残酷又甜蜜),但我觉得那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因素所影响,我倒觉得他的声音更有人味,虽然某些段落唱得有些勉强和沙哑,但这就他所塑造的魅影,而不是原版的模子,或是原版的模仿秀.饰演克莉丝汀的Emmy Rossum也被批评声音不如原版的莎拉布莱曼,确实他的声音没有莎拉布莱曼的清亮和高亢,但是在掌握歌曲的情感上也是相当不错,毕竟她也是从小就受舞台剧训练的,声音自然不会太差,她曾拍过「明天过后」,也就是杰克葛伦霍喜欢的那个女孩子.饰演子爵的派屈克威尔森,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乐剧演员,非常平稳而优美.音乐剧版的魅影比较老,但电影里明显比较年轻且英俊,在魅影还没拿下面具前,看起来甚至比克莉丝汀深爱的子爵更为俊美,这样的安排也许是票房使然,但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可以增加魅影本身的魅力,更让观众能够对於魅影的痴情和被孤立的处境,投射更多怜惜,在片末魅影独自对着猴子音乐盒唱歌的候,应该有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整颗心都碎了。

翻译目的论汇总

第五讲翻译目的论简介 即就是Skopos 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一、翻译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克里斯汀·迪奥

克里斯汀·迪奥 百科名片 克里斯汀·迪奥(简称CD),一直是炫丽的高级女装的代名词。他选用高档的华丽、上乘的面料表现出耀眼、光彩夺目的华丽与高雅女装,倍受时装界关注。他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保持高级华丽的设计路线,做工精细,迎合上流社会成熟女性的审美品味,象征着法国时装文化的最高精神,迪奥品牌在巴黎地位极高。 目录[显示] [编辑本段] 简介 品牌传奇 Christian Dior 提起Christian Dior,在脑海中浮现其著名的黑白千鸟格图案的同时,也会想起出现在每一本服装相关书籍里,那张早已成为经典的黑白照片一名站在塞那河畔人行步道边缘的女子,戴着手套的双手摆出好看的Pose,身后看不见尽头的石板路,仿佛喻意着流行的漫漫长路。从1947年的这张照片发表以来,迪奥已走了五十年的时尚路途了。自1947年迪奥的首次发布会以来,每一次新作推出都引起时装界及传媒的关注。迪奥品牌一直是炫丽的高级女装时代(1947年--1957年)的领头羊。 克里斯汀·迪奥(简称CD),一直是炫丽的高级女装的代名词。他选用高档的华丽、上乘的面料表现出耀眼、光彩夺目的华丽与高雅女装,倍受时装界关注。他继承着法国高级女装的传统,始终保持高级华丽的设计路线,做工精细,迎合上流社会成熟女性的审美品味,象征着法国时装文化的最高精神,迪奥品牌在巴黎地位极高。如今,Dior的品牌范围除了高级时装,更早已拓展到香水、皮草、针织衫、内衣、化妆品、珠宝及鞋等领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却始终保持着优雅的风格和品味。194 7年,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在重建世界时装中心的过程中,Dior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2005年,Christian Dior诞生一百周年的今天,Dior持续带给人们生活和穿着的新体验。 克里斯汀·迪奥 [编辑本段] 品牌档案 创始人:christiandior克里斯汀·迪奥 注册地:法国巴黎(1946年) 设计师: 1946年-1957年,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 1957年-1960年,Yves Saint Laurent(伊夫·圣罗兰). 1960年-1989年,Marc Bohan(马克·博昂) . 1989年-1996年,Gianfranco Ferré(詹弗兰科·费雷) . 克里斯汀·迪奥 1996年至今John Galliano(约翰·加利亚诺) . [编辑本段] 里斯汀·迪奥-品牌故事 克里斯汀·迪奥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 解说词英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以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为例梅盛王晨婕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

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

功能加忠诚_介评克里丝汀_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张美芳

2005 1 155 No.1, January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55 1004-5139200501-0060-06 H059 A 510275 Function Plus Loyalty:On N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ZHANG Mei-fang 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English Department, Macao University, Macao, China Abstract: Nord’s version of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 stands on two pillars: function plus loyalty. Function refers to the factors that make a target text work in the intended way in the target situation. Loyalty refers to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the source-text sender, the target-text addressees and the initiator. Loyalty limits the range of justifiable target-text functions for one particular source text and raises the need for a negoti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assignmen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their clients. The present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theory and traces its source, then discusses its significanc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its limitations. Key words: functionalist approach; function; loyalty 1 20 70 Christiane Nord [1] 1997 60

(完整word版)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取向受到挑战。反动者摈弃独霸译坛的结构主义刻板模式,以开先河者的姿态为译界注入了一股对经院派迂腐之气具有祛除力的清流。 一、目的论的内容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并不仅仅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在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弗米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基于这种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可以得出一条规范性的基本规则:(翻译)行动的目的决定达到的预期目标的策略。也就是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弗米尔认为:决定译文(面貌)的不是原文(面貌),而是翻译目的。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意义:它可以用来指: ( 1) 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 ( 2) 翻译结果:亦即译品( translatum)的功能;

克里斯汀。拉夸的详细简介

克里斯汀。拉夸的详细简介 果说法国"南部" 阿尔斯(Arles)是Christian Lacroix出生的故乡,那么不远处的西班牙,也可说是他的心灵故乡了。在Lacroix的作品里,充满缤纷的桃红,艳丽的橙黄与浓郁的紫,而这样的色感,几乎只能在法国南部以及更南部的西班牙才能找到。自1987-88秋冬第一次高级女装发布会以来,Christian Lacroix就一直保持着这设计风格,成为其无法磨灭的个人标志。今年冬天,为了纪念他的高级女装店成立15周年,他举行了限量版的发布会,以及提供了谢恩奉献物和拜占庭式的十字架。从1987年他决定走出别人的影子那一刻起,Christian Lacroix经历了事业的起起伏伏。1951年出生于阿尔斯(Arles),Lacroix一直非常热爱画画。他在巴黎大学学习的同时,他还在卢浮宫上课,写了一篇关于十七世纪服装的评论,并参加了博物馆馆长的竞选。1978, 当他开始在爱马仕(Hermés)作Guy Paulin 的助手时,他掌握了时尚的基本要素。三年后,他来到Jean Patou 品牌工作,并成功克服了作为高级时装的困难,赢得了Dé d' Or奖。在接下来的一年,他又赢了CFDA的“最具影响力的外国设计”奖。 然后他遇到了路易威登集团(LVMH )的总裁Bernard Arnault和Jean-Jacques Picart,他们三人共创办了Christian Lacroix品牌。第一场服装发布会就锁定了Lacroix所热爱的“南部”情怀。这个时尚界的新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编辑们像是被催了眠,总想看到更多。 一季又一季,从Lacroix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国南部或西班牙,Lacroix个人对故乡怀有特殊的感情,也是他不断创意的泉源。

从翻译目的论看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

摘要:本研究运用翻译目的论,分析博物馆解说词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批判性地分析了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总结了一系列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方法,如:增添、重组等,剖析了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词目的论翻译问题对策 由于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国间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旅游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够游历中国,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其中,参观博物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博物馆解说词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旅游景点介绍和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问题的探讨,很少触及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问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本文尝试运用翻译目的论,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归类,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相关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从而提高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的质量,更好地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服务。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制约翻译过程的首要法则便是翻译行为的目的’”[1]。翻译行为的发起者确定翻译目的,规定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翻译要求涉及到多方面,包括规定译本文本的功能(信息功能、表达功能或呼唤功能)、报告译文的预定目的、接受者、接受文本的时间、地点和场合[2];文本分类并不是说每个文本属于某一类型,事实上,大多数文本会同时兼有以上三种功能,差别在于侧重的功能不同。翻译目的论宣称翻译的标准应当是充分(adequacy),而不是等值(equivalence),充分是指译文要符合翻译要求。译者根据翻译要求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就为译者“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3]。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源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4]。 在目的论框架下,本文将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具体要求整合成以下三个方面: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和受众情况。博物馆解说词一般包括该馆的概况介绍、最新资讯信息、展品与史料介绍等。从译文文本功能来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文兼具信息和操作功能,旨在为国外参观者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博物馆信息,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译文接受者是以“对中国事物知之甚少的一般外国受众”[5]为主。由此,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视为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的原则:1.以服务外国游客为导向,译文能准确地传达博物馆相关信息,并且做到通俗易懂;2.以顺利实施跨文化交流为主旨,即译文能有效帮助外国游客观赏博物馆所陈列的展品以及发布的各种信息,同时激发其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下文将根据诺德(nord)自上而下翻译问题的分类模式,以实地拍摄的图片资料为佐证,选取宁波博物馆解说词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其文化和语言两大层面的翻译问题,依照笔者所提出的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原则,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剖析宁波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 二、宁波博物馆解说词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层面翻译问题 博物馆解说词里常常会出现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若只是简单机械地采用音译的方式,则势必无法让外国游客了解这些专有名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试

翻译目的论述评

翻译目的论述评 薛金凤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翻译目的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它被引进中国也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目的论进行较全面的探讨,包括它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它与传统翻译理论的主要区别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目的论;行为理论;局限性;传统翻译理论 f中图分类号】1"1059[文献标识码JA【文章编号J1009一s489(2008J08-0062—02 目的论是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的翻译理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被认为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突破。目的论面世以来,赞同者有之,批评者亦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对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它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期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文而对目的论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 一、目的论的研究现状 目的论的主要思想在弗米尔与他的导师赖斯合作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里有系统的阐述。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的研究是目的论形成的基础。赖斯在以“对等”(译文应该与原文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为研究的实践中发现有时译文与原文不可能达到完全等值的.有时这种等值是不应该追求的,因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译文行不同的要求,译者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是译文的功能特征而小足对等原则。弗米尔在他导师研究的基础上,突破以“对等”为l}1心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目的论。他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单单依靠语言学,因为第一,翻译并不单单是甚至并不主要是语言过程;第二,语言学还没有提出真正针对翻译困难的问题。因此,他提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翻译行为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译者应该在目的的指引下,考虑一切与翻译有关的因素,从而选出最适合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达到预期目的。 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核心法则。这就是说,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即产生一个能达到预期功能的译文就是其最重要的目的。而且弗米尔所阐述的“目的”有三种解释的:译者的目的(比如为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其结构直译的办法)。这里的“目的”主要指交际目的,指翻译发起人把任务交给译者,译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与发起者协商,以得出最后双方都满意的目的。诺德则认为译者无权参与翻译目的的决定。弗米尔还认为原文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当忠实原则失效时,翻译过程的标准是“充分性”,即译文只要达到其预期的文化交际功能即可,译文与原文相差多远是不必考虑的。另外两个法则是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连贯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译文读者文化背景下的语内连贯,换句话说就是译文必须能让读者在其文化背景下能够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忠实法则指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语际连贯。在他对基本法则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到,忠实法则排在最后一位。这是目的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最主要的阶段。第三阶段的研究主要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的研究。贾斯塔.赫兹.曼塔利着重研究翻译行为过程,把翻译看作是实现特定目的复杂活动,强调参与者(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这是目的论发展的新阶段。诺德还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法则,即译文除了所需的材料必须与原文提供的材料相容之外,译文的功能也必须与原文意图相容。 而现阶段,人们对目的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许多人以“功能目的论”为研究的主要方向,或干脆把目的论放在功能翻译理论里讨论。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我们发现大部分对目的论进行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如翻译目的如何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或译者如何使文本达到翻译目的,或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研究。 在实践领域中,目的论已经被用于解释一些翻译现象、用于指导操作性文本的翻译,尤其是广告翻译,商标翻译,旅游翻译等。关于目的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分歧较大。按目的论的要求,只要译文达到委托人所希望的预期目的,那么译文就是成功的。那么晚清的小说的代表林纾和严复的翻译无疑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拿严复为例,虽然他的翻译有大段的删改,有时甚至加入他个人的言论,可是他当时处在一个额旧交接、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弱肉强食,他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介绍西方先进思想以唤醒民意,呼吁国民奋发图强,抵抗外来侵略。实践证明,严复的翻译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他的译大受欢迎,一版再版。从这个角度来说,目的论是适用于解释晚清小说的翻译现象的。同样,目的论也为一个译本有多个层次的译本提供理论基础。如同一本小说,根据不同的目的可翻译成明白易懂的儿 收稿日期:2008-08-20 作者简介:薛金风(1980_.)女,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翌!亟r丽百

rr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第19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4 2005年8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ug.2005 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译例分析,提出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应遵循“传译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有助于达到译界所公认的“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应用文体翻译标准。 关键词:企业外宣资料;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4-0124-06 Exploring principles o f translating econom 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ased on Skopo stheory T AO Quan-sheng (Depart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Abstract:Based o n Skopo stheo ry and w ith ex amples analy sis,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v iew that major pr inciples o f tr anslating economies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vey 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achiev ing pr agmatic equivalence,and reaching co nsistency o 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 ms.By adhering to the thr ee principles,the version of translation can m eet the well-accepted practical translatio n standard w hich stresses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ng. Key words:eco no 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m ain info rmation;pragm atic equivalence;consistency o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ms 一、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融合于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应有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良好的对外宣传资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但目前一些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在译文中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对外交流。还有一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没有体现“内外有别”,把对国内使用的资料直接翻译出来对外使用,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许建忠教授提出的“得作者之志,为读者所接受”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收稿日期:2004-05-12;修回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陶全胜(1964-),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

Cognitive Grammar认知语法

A Brief Analysis on Cognitive Grammar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fictivity” has caught our attention more often and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each study areas. And “Fictive motion” has been a common research topic of both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sycholinguistics. Talmy first noticed the interesting and essenti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he thought that the language and the perception system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almy, fictive motion verbs whose basic reference is to motion, but which actually describe stationary situations. One same object in sight has two different images, namely the actual one and the fictive and virtual on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ability. Other scholars also gave definitions to fictive motion. Langacker believes that fictive motion is a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caused by human’s subjective construal on objective scene and a grammaticalization. In terms of our life experiences, the motion in fictive motion cannot take place. Let’s take these three sentences for example: (a)The balloon rose quickly. (b)The path rose quickly as we climbed. (c)The path rises quickly near the top. The first sentence is actual motion. The balloon can actually produce the movements “rise”. The second one is perfective virtual motion. The path makes a static scene and the object’s motion is realized by the sentence’s language forms virtually. As we know the path can’t motion itself. On account of the verb “rise”, the whole sentence could have the psychological fictive motion. The third sentence is inperfective virtual motion because the tense is the present tense and the motion didn’t finish. One of the first scholars who have dealt with fictive mo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Leonard Talmy, who coined the term fictive motion in 1996.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he proposed the pattern of general fictivity, a framework dealing with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nonveridical phenomena, especially form of motion. From his point of view, there exists a major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浅析科技问题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浅析科技问题翻译 摘要:近年来,我国每年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项目达一万余项。这些科技合作和交流不仅日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日益成为中国科技翻译发展的极好机会。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通过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对科技翻译进行浅析。 关键字:翻译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科技翻译学是一门用不同语言反应同一共识真理的翻译科学,但翻译和科技文体翻译,有共通之处,却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将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来探讨科技翻译的一些问题。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他有三项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主要是指译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能够被读者所接受和认可,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并且和原文之间应具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的前提下,这二者又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 一、目的原则 在科技翻译是为了通过翻译达到科技信息的交流。然

而科技文体大多涉及科技专业词汇,并且纯科技词汇或者半科技词汇则严谨规范单一,使用频率较低。比如“promethazine”(异丙嗪)“Oc-tylene”(辛烯)。所以为使译文达到交际目的,需译者对译文加释,以使读者理解。例如“normal stress”中“normal”并不是平时经常用作“正常的,标准的,常规的”意思。这里就需要加释上“normal”在这里表示名词或者形容词“法向(的),垂直(的、线),定向(的)”。 科技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译文的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原文表达的思想,已传达信息,使不能阅读原文的读者通过阅读译文来方便而又准确的获取信息。而为了达到传播交流的目的,科技问题翻译还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译文必须具备科技文章的特点,才能有特定的效果。 例:“The leakage current from each circuit conductor to the grounding conductor is to be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votage indicated by the voltmeter by the accurately known resistance of the resistor” 译文1:“从每条电路导线到地线的漏电是应该用有电压表显示的电压除以电阻器上的已知电阻计算出来。” 译文2:“把电表所示的电压,除以电阻器所示的已知电阻,即计算出每条导线到地线的漏电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