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数据质量提高周期十步法

信息和数据质量提高周期十步法
信息和数据质量提高周期十步法

一、信息和数据质量提高周期

评估是认知的关键,认知将引起行动,行动又由定期评估来核实。

信息和数据质量提高周期是10步流程的基础,10步流程为对关键业务信息进行持续评估、维护和提高描述了一个方法集合,包括各个流程是因为:

1、描述和分析信息环境。

2、评估数据质量。

3、确定劣质数据的业务影响。

4、确定造成数据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它们对业务的影响。

5、通过对流程、人员和组织问题,以及技术进行必要的修正,以纠正和预防数据缺陷。

二、十步流程

10步流程(The Ten Steps Process)是关于评估、提高以及获得信息和数据质量的一种方法。如果把十步法想象成一个地图,通过对这些步骤的不同组合,再结合高层或详尽的说明来满足你的需要,各步骤涉及的指南、技术、实例和模板,都将会对理解每一步骤所涉及的选项提供足够的帮助,最后决定哪些步骤与需求相关且适合具体情况。

1、定义业务需求和方法:定义和商量问题、时机或目标,以指导整个项目期间的所有工作。

为了把目标放在所有行动的最前面,对这一步的参考应贯穿其他步骤。

2、分析信息环境:收集、汇编、分析有关当前形势和信息环境的信息。归档和核实信息生

命周期。

3、评估数据质量:针对适用于这一问题的数据质量维度,评估数据质量,评估结果为未来

步骤提供基础。

4、评估业务影响:使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劣质数据对业务的影响。

5、确定根本原因:确定引起数据质量的根本原因,并区分它们的优先次序,以及为解决这

些问题形成具体的建议。

6、制定提高方案:最终确定关于行动的具体建议,基于这些建议制定并且执行提高方案。

7、预防未来数据错误:实施解决引起数据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的解决方案。

8、纠正当前数据错误:实施进行适当数据纠正的步骤。

9、实施控制:监测和核实所进行的改进。通过标准化、归档和对成功改进进行持续监测,

维护已改良的结果。

10、沟通行动和结果:归档和沟通质量测试结果,所做的改进以及这些改进的结果。

三、十步流程最佳实践

1、尽管十个流程被描述为逐步进行的、线性的一系列事件,但信息和数据质量提高流程缺

失迭代的。项目团队可以返回到先前的步骤以改善工作,可以选择满足业务需求的步骤,还可以重复整个十步流程,以支持持续信息质量提高。

2、十步流程自身是迭代的。如果一个项目团队在某个项目中使用了适当的步骤,他们可以

确定另外一个业务问题,然后再开始实施该提高流程。信息质量提高要求反复进行,它需要一种持续改进的思想,以建立长期的质量提高观念。

3、评估数据质量和业务影响、确定根本原因以及为信息质量提高提出具体建议,这些都由

某一个项目有团队负责,但实际上影响变更和实施改进的可能是另一个不同的团队。

四、十步法术语约定

1、当前位置图:“十步法”中每一步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标明目前所处的位置。

2、步骤概况图:该表格描述每一步所涉及的目标、目的、输入、工具和技术、输出和检查

点。

3、业务效益和背景:包含了有助于理解每一个步骤的背景知识和完成每一步骤的益处。

4、方法:包含了完成每一步的具体指导。

5、样本输出及模板:包含了项目可用来组织其输出的样式和表格。

本文节选自:《数据质量工程实践》第2-3章

质量信息反馈与服务管理制度

质量信息反馈与服务管理制度 为了保持企业内部和来自客户的质量信息顺利传递,保持畅通,以保证纠正措施的执行,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特制 定本管理制度。 1 公司内部质量信息的反馈 对于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无法判定或质量问题较严重时,由检验员填写质量异常警报表通知主管部门。 2 来自用户信息的反馈 对用户反馈的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并整理,由质量部门填写质量异常反馈表。 3 质量信息反馈的调查目的 3.1通过调查,查明原因,明确质量责任 3.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聚一反三,防止再次发生。 3.3进一步完善用户信息反馈系统。 4 调查方法 4.1公司内部出现较严重质量问题时,质量部门应及时对反 馈信息进行调查,并作相应处置,确认需评审的,组织有关部门 进行评审。 4.2用户信息反馈出现质量问题后,公司有关人员应及时走 访用户,会同用户或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详细了解产品质量问题的有关细节,并做好调查记录。 4.3有关人员同时调查同一批号的质量情况。 4.4对留样进行复查,如有争议,可将留样和抽取用户的产

品一同送法定质量部门检测。 4.5用户要求处理的重大质量问题或产品质量造成质量事故的,应立即报总经理,由总经理组织成立调查小组进行处理。 4.6调查小组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研究工作,必要时请仲裁机构调解处理。 4.7质量部门建立事故分析档案,列项对比,以帮助识别有 共性原因的问题。 5 售后服务职责 5.1质量部门接到用户按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应及时登记,以书面形式及时向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汇报并督促尽快解决落 实。 5.2到现场售后服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的理念,及时处理用户方面存在的问题,直到问题圆满解决。 5.3调查后发现产品不合格的,由质量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 查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浅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18323501.html, 浅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作者:常菲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25期 摘要:统计工作关系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其统计数据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的统计数据对于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转有重要的意义。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很多的影响方面,包括调查方案的制定、数据采集、数据的处理等,对此,进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措施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措施 引言 作为实施科学决策与管理的基础性操作,统计服务于众多领域,诸如各级政府机构的决策以及宏观调控等都需要涉及统计,还给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广大民众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和国家事务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帮助。这些年来,在统计数据质量逐步转变为社会焦点的大背景下,其行业也被诸多媒体和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但因为一些统计数据不能做到所要求的真实性而被广泛质疑,这也使得统计行业立足社会面临重重困难。因此怎样通过从根本上进行的改革来实现统计对于社会的公信力,是大部分统计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1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1.1人为因素 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一是各级领导的干预造成了统计数据质量不高。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好多省市都实行了考核制度,以考核促经济发展,甚至于有些地方还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职务晋升的依据。这样就无形之中,给统计数据造假敞开了一条大门,为了使主要经济指标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完成情况,于是就出现了如新闻曝光的造假行为,扰乱了统计数据的正确上报,致使统计数据出现了虚而不实的现象。二是部分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目前,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实行了“企业一套表”制度,即由企业自行登录互联网进行网上数据报送,减少了中间环节对数据的干扰。但由于各个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有些企业不仅没有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且连会计也是兼职的,认为统计工作不重要,甚至对上报统计数据存在抵触情绪,致使每到上报报表的时候才临时安排人员进行上报,就出现了上报数据多报、甚至漏报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三是个别企业统计人员变换频繁。在联网直报的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为私营单位,各项制度均不健全,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往往会出现本月这名同志参加培训进行数据上报,到下一个月时,又变为另外一名同志,造成了对统计制度不了解,对统计指标不熟悉,致使上报数据不规范,不完整,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1方针\方针的引用 对于信息应准确采集\保持畅通\及时反馈\重点突出;对于数据应真实准确\统计分析\有效输出、以利改进。 2目的和范围 对信息进行测量和、或收集、贮存、传递、维护、处置和利有,为数据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适用于公司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存取、传递、维护及其外置。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3职责 3.1企业管理部信息中心归口进行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的管理。 3.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管理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3销售部门负责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管理以及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4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信息管理及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5检验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信息管理和产品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6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计量部门、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其他部门负责与其开展的质量活动相关的信息的管理以及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4措施和方法 4.1信息管理 4.1.1信息源 1)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

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 各/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2)信息源类型,信息源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和对组织有用的外部信息资源。 3)内部信息源:来自组织内部的信息,例如:体系、产品特性、过程能力、设备能力、人员状况、资金、效益、利润、收入、质量成本、市场份额等。 4)外部信息源,来自组织外部的信息,即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外部相关方主要为:顾客和最终用户,所有者和/或股东、供方和合作者、社会等。4.1.2信息及管理需求 (1)信息内容和分级 各部门确定需要哪些信息,并需向(和/或要求)其他部门提供哪些信息。信息内容主要有: 1)使用的技术性能指标。 2)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报告。 3)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4)产品定型时的质量分析报告。 5)型式(例行)试验报告。 6)严重异常、一般异常质量问题分析、处理及效果。 7)设计评审、工艺评审结果及鉴定情况。 8)可靠性工作。 9)包装、贮存、搬运及维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0)关键件、重要件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情况。 11)进货、过程、最终检验记录。 12)工装检验各检测仪表的校准报告。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 所谓“统计“是“将原始数据整理转化为二次加工数据或信息的一个过程”。而统计数据的质量,可以理解为“数据的一组品质标志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的综合”。下文是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欢迎阅读! 统计数据质量自查报告一为了认真做好粮食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检查工作,深入贯彻依法统计的基本方针,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粮调〔20XX〕109号)要求,成立了小组,以粮食流通中心分管统计工作的副主任任组长,由调控、监督检查、行管、为成员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检查小组。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对辖区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国有、民营和外资粮食经营企业,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依法负有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单位和经营者,进行了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检查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检查对象 我县纳入统计范围粮油企业14户,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经营者)10户,其中国有企业1户。对所有涉粮企业20XX年以来的粮食经营台账建立情况,粮食统计报表报送情况,以及有关粮食购进、销售、储存等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 1.粮食经营台账建立情况。对涉粮企业粮食经营台账建立、台账资料保存、台账填写规范、台账数据真实等进行检查。 2.粮食统计报表报送情况。涉粮企业报送统计报表是否及时、真实,是否存在迟报、拒报统计报表等问题。 3.统计数据质量情况。对有关粮食购进、销售、储存等业务的统计处理的准确进行检查,统计账与保管账、会计账账账相符进行了核对。重点检查经营企业(经营者)20XX年以来从生产者收购及库存粮油是否存在虚报、瞒报、漏报等问题进行检查。 4.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办理统计管理登记,主要数据来源的方法,有无原始记录,

质量信息反馈程序(含表格)

质量信息反馈程序 (IATF16949-2016) 1.目的 为了对质量信息反馈工作的有效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和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信息反馈工作的收集、分析和传递的管理。 3.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制造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反馈。 3.1.1负责收集、反馈各类技术工艺问题及新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工艺的技术信息。 3.1.2负责内外部质量审核信息的反馈和传递,对各部门反馈的质量信息实施汇总、分类与传递。 3.1.3负责制造全过程中质量信息和监督检查单位提出的监督检查信息的反馈和传递。 3.2 销售部负责客诉产品信息的反馈和传递,负责服务信息和市场动态的信息反馈。 3.3 品质部负责质量信息反馈的归口管理。 4.工作程序 4.1 产品质量信息的反馈、汇集、分析和处理 4.1.1 品质部收集到的内部质量信息以《信息反馈单》的形式,及时向责任部

门反馈并督促其进行处理。 4.1.2 销售部负责收集市场信息和顾客意见(包括顾客投诉和顾客抱怨),以《产品质量跟踪单》和《信息反馈单》的形式向品质部反馈。按照信息的种类分类,属技术和设计方面的与技术部一起处理,属生产过程中的与生产部一起处理,属材料方面的与采购部一起处理。 4.1.3 品质部负责公司所有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分类,将收到的信息进行定期汇集分析,一般应在接到信息反馈单的当天先向有关部门反馈,重大问题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 4.1.4 传递到各部门的质量信息应由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或制定纠正措施,品质部负责检查验证实施情况,填写纠正措施验证记录。 5.相关文件化信息 《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单》 质量信息反馈单 (3).d oc 《客户投诉处理单》 客户投诉处理单.d oc

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011年11月浅述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文/麻英 吴俊 摘 要:当前,世界经济开始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意味着在我国的统计工作在精准性、全面性、及时性等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各级政府领导在做出科学决策和管理时的必要依据。但是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总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统计工作不足的基础上,针对缺陷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统计;统计数据;数据质量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1-0289-01 学术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经济版图也在悄然变化之中,统计工作无疑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诸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的概念,这三个“提高”的核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然而精准的统计数据不仅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质量更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 所谓统计是指将原始数据整理转化为二次加工数据或信息的一个过程,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常将统计理解为: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部分。统计数据的质量,在日常工作中通常主要是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就是指用户对统计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国家、单位进行合理的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从这点考虑,普及并深刻理解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管理层级过多,各级之间的行政干扰比较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重大改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但随之社会诚信水平却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这种道德失衡、诚信失范的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统计数据造假的一大社会恶劣根源。这也源于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的统计法制意识淡薄,同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2、统计设计不明确,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是统计数据的源头,力求统计信息准确就必须保证所采集的数据是真实的。统计数据库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存放数据,更是为了存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许多复杂的数据不仅表现在简单的时间、地点、类型等基本属性上,更会在数据的利用过程中产生更多繁复的相关性。但是由于统计制度规范不够完善,专业间的统计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步,在统计方法、指标含义等方面不统一。另一方面,某些统计内容要求的统计调查项目过多、指标过繁、范围过大等,这些都给基层的统计工作造成了过重的负担。 3、统计人员素质不高,影响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统计人员是最直接接触统计数据的专业人员,他们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然而现阶段我国各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部门的统计人员由于统计本身的地位不高,有的甚至是把统计工作作为兼任内容来完成,长期稳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不足。这些都使得源头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对数据的连贯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4、统计信息自动化程度不高,影响统计数据的顺畅性。目前,虽然很多单位的统计部门都使用计算机加工统计数据进行整理上报,但是在行业间仍存在统计处理软件标准的不同,在下级向上级上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转换的必要,有些复杂过程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很难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更新缓慢甚至数据的丢失等问题,并且这些都增加了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各单位联网上报报表的时间比较集中,会造成网路的堵塞,影响数据的及时上报。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1、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完善统计部门的监督自律制度,实行单位内部交叉监督管理,加强领导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数据质量重要性的重视和认知程度,给予统计人员相对统计工作的独立性,要求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对于违反统计工作原则的人员应该采取一定的行政警告和处罚。 2、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统计工作部门应根据国家和上级部门,包括单位内部生产经营的需求,连同会计等部门统一设计单位内部的通用报表,在设计中要求体现最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相关要求,在报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计调查指标的基础性、必要性,确定统一规范的统计基本属性,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彼此配套,尽可能的避免统计工作中杂乱重复的问题,每个统计人员也要认真负责的核实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等,只有这样的话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统计工作是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统计人员的素质,因为统计人员是提高一个单位统计信息初始数据准确性、完善性的源泉。因此,我们应当从思想、作风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加强统计人员的整体队伍建设,适当适时的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以提高统计从业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要保证每一位上岗的统计人员都能掌握一种或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单位部门领导要鼓励统计人员积极参与统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统计师资格考试等,提高统计人员的资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以便统计信息化的顺利推广。 4、加强统计信息化,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后盾。加快统计数据处理程序的标准化建设,建立管理一体化制度,加强对统计信息化的统一制定和管理。各单位要重视统计信息网站的建设,这是网络技术与统计知识相结合的产物,要定期组织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统计人员相互沟通,不断完善统计信息网络,保证网络的顺畅和正常。同时注重数据库数据的建设和维护,因为这是统计信息储存、维护和完善的最重要的窗口,由此,加强信息安全防范也在这个基础上被众多单位提上了工作日程。每个单位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都应当是保密的,但网络系统还是可能会受到入侵和攻击,为避免因数据丢失和泄露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应建立和完善统计信息网络的备份系统和安全系统,以有效的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结语:总之,精准的统计数据对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动了统计工作的正确发展;随着统计工作的顺利推进,也会反过来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囿于目前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水平,不论是与社会各部门的需求相比,还是与国际相关准则的要求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国统计制度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这也需要社会各界与全国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2]《中国统计》. [3]赵红雷.加强统计信息管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J].上海铁道科技,2008(1). [4]李群.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之我见[J].上海统计,2004,8. [5]钱迎阳.如何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J].统计与决策.2004,10. 2011.11 289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南京天田设备有限公司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7-06-01 发布 2007-07-01 实施

1 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实施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的管理和控制。 2 引用文件 GJB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T-ZLSC-02-2007 质量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无条文。 4 职责 4.1 质量部 a) 负责公司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 b) 负责产品符合性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并对各部门的质量信息管理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价。 4.2 市场部 a) 负责与顾客沟通过程和市场调研有关质量信息及数据的收集、传递; b) 负责合同完成及顾客满意等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c) 负责产品售后服务有关质量信息收集、传递。 4.3 技术部 负责产品设计、调试、测试的过程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4.4 生产部 a) 负责产品装配、调试、搬运、包装等过程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b) 负责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c) 负责采购过程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d) 负责生产计划等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4.5 总经办 负责与财务有关的产品质量成本、内外部质量损失等有关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5 工作程序 5.1 质量信息管理 5.1.1 信息收集 相关部门应识别、收集、传递有关的信息(包括量化的信息,即数据),并对信息进行分类、记录。 5.1.2 信息和数据的来源、内容 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如市场分析、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研制和生产计划报表、质量和财务报表、销售报表、售后服务报告、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审核和评审结果、顾客的期望等。 5.1.2.1 质量部 收集的渠道: a) 对产品的检验验收和试验; c) 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及不合格品的审理; d) 产品质量分析会; e) 内、外审和管理评审。 f)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和检定; 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内容: a) 采购产品的合格率; b)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军验一次交验合格率; c)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 d) 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e) 计量器具送检率、合格率; 5.1.2.2 技术部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摘要: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统计局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现在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统计数据质量低下将会直接导致错误的决策。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统计信息的准确、有效、全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人员大胆探索,辛勤实践,在指标体系、调查方法、统计标准、技术手段、数据报送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但是,浮夸风以及片面追求假、大、空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违背了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阻碍了统计工作的发展。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内在因素,表现在: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在统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出入有时还比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期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并且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各级统计管理部门在统计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施。 2.设计时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数据库与文件管理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不仅存放数据,而且存放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地点、类型和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程中产生再生的相关性。搜集数据阶段使用的方法不正确,应用需求不明确等都会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数据处理手段出现从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度信息化。就地域而言,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底,可靠性差,这与统计的及时性要求不相符合。统计所反映的当前经济现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 4.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由于多数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往往被人们忽视。绝大多数单位在数据准备、录入阶段缺乏审核等质量控制、监督措施,著录标引的检查,一般采取自己审核或互相审核

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一、制梁场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1、本工程按项目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推行梁场场长负责制,为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彻底贯彻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梁场场部建立了质量反馈制度。总工程师对全厂的质量反馈工作全面负责,安质部为该工作的主责部门,负责日常反馈信息的收集、登记、申请决策及决策结果的主责部门,工程部、实验室、物设部是该项工作的相关实施部门,既是信息的传递部门又是决策的实施部门。 2、落实内、外部质量信息的沟通、交流与反馈。梁场各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员工、业主、监理、设计及检测单位等均为质量反馈的信息源。 3、安质部负责质量信息的搜集、信息真实性的调查、信息性质划分、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并报总工审核。工程部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的评价由安质部负责。 4、质量信息反馈必须坚持迅速、及时、准确的原则,责任到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与评价工作,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信息处理应及时、可靠、措施得力。质检、实验、技术、计量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对进场原材料、计量器具及各道工序进行检测并发出信息,发现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迅速处理并解决问题,严格执行质量反馈制度。

5、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反馈网,并保证反馈网的正常有效运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之进行干扰。 6、质检人员对反馈来的信息要认真登记、整理,对反馈出来的问题及时向总工程师传递,总工程师根据情况同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准确的提出处理意见,由安质部发出指令,工程、实验、物资人员督促实施。 7、对业主、监理人员和上级业务部门提出的问题,由总工程师召集专门的会议及时作出处理意见,各有关部门实施。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与评价工作,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8、强化全体员工的质量反馈意识的素质培养,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为质量反馈网提供情报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发现问题不及时反馈,或隐瞒事实不报的当事人和主要责任人,给予纪律和经济处罚。 二、班组、部门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1、班组兼职质检员在梁场安质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班的质量自检工作,并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登记入册,对处理意见执行情况的追踪工作。 2、班组兼职质检员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勇于大胆管理。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收集要全面,登记要明了、部门要准确、反馈要及时。 3、班组反馈到质检室的信息,梁场专职质检员要及时通知该班组,班组质检员对反馈质量问题的处理意见要追踪落实情况。 4、各班组的每位职工都有义务为质量反馈提供信息。班组质检员

提高数据质量强化分析运用资料讲解

提高数据质量强化分析运用 江苏省工商局消保分局 分析运用,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更好地促进和指导工作,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前提条件或者说基础性工作是要有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数据资源。 目前,数据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同志缺少从大数据概念,对数据录入重视不够,导致数据的遗漏、失真、不完整、关联性和逻辑性不符等。基层单位形成的数据相对较少,也不够丰富,分析运用针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12315软件系统有待改善,很多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等。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省局提出的擦亮12315金字招牌、打造消费维权金字招牌的要求,重点抓数据质量和分析运用两方面的工作。 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抓数据质量 1.引导树立“信息工商,数据监管”的理念。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网络化已经渗透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12315行政执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重

点引导基层牢固树立“信息工商,数据监管”的意识,强化“从数据分析中找原因、找监管方向”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更新观念,重视和提升数据质量。 2.整合数据分析平台,优化数据集成。建立和完善数据分析平台,拓展整合数据分析源,是优化现行数据平台的关键。结合江苏的实践,我们重点抓完善现有软件运用查询功能和扩大12315系统运用的范围。对12315系统平台中的数据中心功能进行升级,提高软件查询功能的准确度,使查询结果与实际相符,实现数据中心与登记中记的无缝对接,解决过去数据分析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通过推进12315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外网申诉、举报、咨询等数据与内网12315系统的互通互联,内外网数据无障碍交换,逐步实现“一会两站”和“五进”12315联络站与12315系统的连接,即扩大了12315系统数据的采集范围,又加强了对12315联络站的业务指导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3.严把数据录入关口,确保数据质量。12315数据源的质量是数据分析报告好坏与否的基础。而保证数据质量就必须解决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与关联性的问题。近年来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设岗定责。在全省各地市局设立12315数据质量检测岗,负责对12315系统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检查,负责督促基层工作人员对遗漏数据进行补录,对问题数据进行处理,对处理情况进行监控反馈。二是

22质量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程序

1。目的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有关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管理。 3。职责 3.1 ISO推委会:负责有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2 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3 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定义 4.1信息源 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 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 /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5。作业内容 5.1 信息分类, 根据不同信息的特征进行分类: A.综合分析信息(如综合报告,年终总结,专案分析、持续改进项目策划等等)、 B.一般统计分析信息(如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图表等等) C.数据源(如各种报表、报告、质量记录等等)。 5.2 数据源(C类)管理及初步的数据分析(B类) 5.2.1对于数据源的收集和保存。 1)对于有关质量记录的收集和保存期限参见“质量记录总览表”,对于质量记录管理的要求参见《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2)对于外来记录或资料,由总台或相关部门文员接收(必要时做登记),并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保存(注:凡属热电感应的传真必 须要拷贝后保存)。 5.3 信息的测量 5.3.1体系业绩的测量 5.3.1.1顾客满意度。

a)生产部应测量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之处,并规定测量的方法和措施。顾 客所关心的内容主要是符合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费用和/或得到的服务。来自顾客的信息主要为:产品和/或服务的反馈;顾客要求、服务资料和合同信息;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信息。 b) 生产部在必要时应与顾客信息源建立联系并与顾客合作。应策划并建立 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过程,以高效率地获得顾客的声音。应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测量标准以及评审的频次。 c)应依据研究的性质、规定的日期、目前的技术和可得到的经费,确定数据 收集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如下:顾客的投诉;与顾客直接交流;调查表;来自顾客组织的报告;各种媒体的报告;行业研究。 5.3.1.2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总经理/ISO推委会应按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内部 审核并测量审核结果,将审核结果进行收集、分析或传递。 5.3.2过程的测量 1)生产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满足顾客要求和证实过程持续能力所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以满足其预期的目的。 2)生产部门应确定评价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测量方法。对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质量符合性、准时性等等。过程效率的测量方法要求评价生产率、人员的利用、成本降低(如浪费、物耗)等。 5.3.3产品和/或服务的测量 1)品管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 2)品管部应定期评定并详细说明产品的测量要求,包括接受准则。 5.4 信息的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 (1)贮存 各部门应及时将本部门涉及的信息以资料的形式将信息存档到相应的 档案之中。 (2)保护 各部门采取妥善措施,如信息加密、分级审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 (3)处置 各部门定期清理过时的“信息”,使贮存的信息都有可利用的价值并减 少信息所占“空间”。 5.5信息传递及发布 各部门应将有关信息(其他部门所需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信息传递的管理方法主要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手工报表等。如提供信息的部门没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分析

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分析 一、当前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统计数据人为干扰因素增加。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统计法制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对待统计工作主观随意性大,缺乏严肃性,致使错报、漏报、迟报、虚报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受利益机制驱动,在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统计数据上做手脚、掺水分,造成统计数据严重失实。 2.统计基础工作薄弱。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基层统计部门力量弱、任务负荷重,难以担负起统计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任。而有些基层单位的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层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台帐、原始记录不全,历史资料混乱,使统计工作缺乏准确的依据,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3.现行统计方法制度滞后。国家统计局提出的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其他专项调查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全面统计报表仍占主导地位,抽样调查比重很小。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日益活跃的今天,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已显得越来越笨重,在经济生活中变得处处被动,再加上全面统计报表自身的一些缺陷,这种报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尽快改变。 4.现行的统计机制缺乏足够约束能力。由于各企事业单位的统计部门与上级单位的统计部门除了报表外没有隶属关系,因此在向上级单位的统计部门报送统计资料时随意性较大,而上级统计主管部门对他们的约束力不大,这就会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随着统计范围、领域的不断扩大,涉及的统计调查对象日趋复杂,统计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程度也明显下降,使得组织统计调查和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 5.统计立法不完善,统计执法难度大。我国《统计法》的法律条文过于笼统和原则,导致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较差,并且《统计法》对违法者的惩治力度和强度不足,很难有足够的威慑力。比如按照加拿大统计法的规定,提供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被视为犯罪,并立刻定罪。而在我国,处罚形式只有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两种,而且罚款措施的应用面相对狭小。由于对违法者打击力度不够,导致统计信息常常出现人为失真的现象。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导致统计数据控制难的原因很多,要解决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除了依靠政府的重视及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以外,统计部门还必须坚持“一靠科技、二靠法制、三靠管理,归根到底靠人才”的指导思想,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标本兼治。 1.更新与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统计数据的适用性是指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反映宏观调控的统计指标还不够健全,但一些过时的不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指标仍在机械地统计着。因此,应本着

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办法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质量的收集、反馈、传递、处理的有关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外质量信息的收集、反馈、处理过程的管理。 2、理职责 2.1 办公室负责质量反馈处理的协调、监督工作,参与处理结果验证; 2.2 销售管理部负责客户反馈、投诉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2.3 各部门负责反馈本部门发现的质量信息和处理本部门责任的质量问题。 3、管理要求 3.1 顾客(客户)反馈、投诉信息的处理 3.1.1 接受投诉 3.1.1.1 工作流程 1)先请客户入座,同时提供茶水并提供其他服务。(电话投诉时,做好电话记录与客户联系方式)。 2)认真倾听客户叙说,并做好相应记录。 3)填写客户意见表,并报现场经理或更高一级领导。 3.1.1.2 控制要求 1)与客户交谈,要保持微笑态度,热情而又诚意。 2)认真保管客户意见,并追踪相应结果。 3.1.2 初步解释 3.1.2.1 工作流程 1)针对客户投诉,分析原因,作初步解释工作。 2)耐心细致地帮助客户,力争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3.1.2.2 控制要求 1)换位思考,在情感上尽量立足于客户的立场。 2)不能胡乱承诺及超越权限换取问题的暂时解决。 3.1.3 调查了解 3.1.3.1 工作流程

1)将意见表的内容进行分类,与有关人员进行磋商。 2)填写《内部工作联系单》或《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办法》,送至相关部门与人员采取纠正措施。 3)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报经理批准。 4)将调查了解的内容或意见进行分析与汇总,形成答复意见或整改措施。 3.1.4 投诉处理 3.1. 4.1 工作流程 1)跟踪和落实整改措施与结果验证。 2)电话通知或邀请客户来公司,将处理意见和结果答复客户。 3)无论客户满意与否,再次做好相关记录。 4)处理完毕将意见表归档,处理未完按程序再度协调处理,至客户满意为止。 3.1. 4.2 控制要求 1)注意掌握处理问题的时间与火候。 2)注意保持冷静头脑与谈话技巧。 3.2 工程质量信息反馈处理 3.2.1 总工办审查设计图纸时,如发现设计不能满足合同要求的,由总工办填写《工程变更通知单》(一式二份,一份自存),发至设计单位一份要求修改,做好《工程变更台帐》,总工办设计工程师负责验证修改结果。 3.2.2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各种原因需要设计更改的,由工程现场管理工程师填写《工程变更联系单》(一式二份,一份自存)报总工办,经总工程师审定后,由总工办与设计单位商定更改。 3.2.3工程施工过程发现材料质量问题(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属甲供材的由工程部现场管理工程师填写《内部工程联系单》,(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报计划部)登记台帐。计划部负责与供方联系处理,并参与验证处理结果。 3.2.4 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发现问题,由工程部填写《建设单位工作联系单》,或《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办法》(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报现场监理),登记台帐。由监理工程师规定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纠正措施,现场管理工程师监督并验证处理结果。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数据能否取信于社会、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取决于数据质量。从总体上看,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主要宏观统计数据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统计数据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的甚至与实际情况还相差很远,导致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上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看法比较多。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不准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责无旁贷,但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统计方法制度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彻底根治,必须从制度着手,从源头抓起。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近年来,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统计地位不断提高,统计方法技术日趋先进,统计工作条件不

断改善,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统计执法不严、部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数据失真的潜在危险性已逐渐暴露,并日渐严重。现行的统计制度、传统的统计方式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在一些企业、部门、基层单位还存在虚报、瞒报,甚至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处理,尽量减少和避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净化统计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其因素有: 1、统计法制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从主管部门到基层单位,从领导到群众,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与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一样,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当前这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的社会环境中,对不据实填报统计数据者不仅法律

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1 目的 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判定,为寻求改进的机会提供证据。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数据收集分析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和控制。 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收集和分析对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的结果及其他来源的数据,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3.2 供应营销部负责市场信息、顾客需求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收集分析顾客反馈的是否满足对产品、交付和服务要求的有关数据,产品售后服务信息,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测结果及顾客报怨;提供顾客满意和不满意方面的信息、顾客产品使用情况的信息; 3.3 供应营销部负责收集分析与供方有关过程的数据,包括选择评价合格供方、供方供货业绩问题;提供供方能否满足采购要求方面的信息; 3.4 质检部负责收集、分析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包括产品测量和监控结果、产品验证结果、不合格品的处置结果、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提供产品的符合性和不足方面的信息;负责收集、分析监视和测量装置配备、校准等数据;提供测量和监视装置能否满足过程要求方面的信息; 3.5 企质办负责收集、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数据,包括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结果;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能力和可采取预防措施的信息;3.6 技术部负责收集、分析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有关数据,包括产品特性符合顾客要求方面的数据;提供设计和开发满足顾客要求和不足方面的信息;负责收集分析过程控制的数据,包括对过程的测量和监控结果,实现过程目标的结果与问题;提供过程能力满足规定要求、过程发展趋势和有无必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信息; 3.7 设备安全部负责收集、分析设备维护的数据,提供设备能力、设备受控状态、设备运行状态、设备维护保养方面的信息;收集分析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数据,提安全管理、供环境保护、工作环境控制所采取措施和不足方面的信息; 3.8 行政人事部负责收集、分析为满足岗位对人员要求所采取措施的数据;提供人力资源控制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不足方面的信息; 3.9 生产制造部、车间收集分析生产过程活动方面的数据,包括生产过程受控状态、岗位质量目标和过程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与问题;提供生产过程能力和可能改的机会方面的信息。 4 工作程序 4.1 数据来源 4.1.1 公司收集下列数据: a) 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顾客投诉信息、顾客产品使用情况及产品售后服务信息; b) 产品质量信息、地方政府机构监督检查的结果及反馈(如质量指标完成情况、检验记录、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 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d) 过程能力的信息(不合格品控制、设备管理等有关的信息); e) 采购信息(交付、价格、质量); f) 合同执行及交货信息;

如何提高数据质量

如何提高数据质量? (来源:毕马威大数据挖掘, 2017-09-06) 大数据的时代,数据资产及其价值利用能力逐渐成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然而,大数据应用必须建立在质量可靠的数据之上才有意义,建立在低质量甚至错误数据之上的应用有可能与其初心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因此,数据质量正是企业应用数据的瓶颈,高质量的数据可以决定数据应用的上限,而低质量的数据则必然拉低数据应用的下限。 数据质量一般指数据能够真实、完整反映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程度,通常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和评价: ?准确性:数据在系统中的值与真实值相比的符合情况,数据应符合业务规则和统计口径。常见数据准确性问题如: 1. 与实际情况不符:数据来源存在错误,难以通过规范进行判断与约束; 2. 与业务规范不符:在数据的采集、使用、管理、维护过程中,业务规范缺乏或执行不力,导致数据缺乏准确性。 ?完整性:数据的完备程度。常见数据完整性问题如: 1. 系统已设定字段,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并未完整采集该字段数据,导致数据缺失或不完整; 2. 系统未设定字段:存在数据需求,但未在系统中设定对应的取数字段。 ?一致性:系统内外部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一致程度,数据是否遵循了统一的规范,数据集合是否保持了统一的格式。常见一致性问题如: ?缺乏系统联动或联动出错:系统间应该相同的数据却不一致,缺

乏必要的联动和核对。 ?及时性:数据在采集、传送、处理等环节快速支持应用的程度,考察数据的时间特性对应用的满足程度。及时性关系到系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取到系统需要的特定时间产生的数据,以完成系统功能。常见及时性问题如: ?缺乏时效性:未按照规定的数据更新时间要求对数据进行更新。?可用性:用来衡量数据项整合和应用的可用程度。常见可用性问题如: 1. 缺乏应用功能,没有相关的数据处理、加工规则或数据模型的应用功能,获取目标数据; 2. 缺乏整合共享,数据分散,不易有效整合和共享。 其他衡量标准再如有效性可考虑对数据格式、类型、标准的遵从程度,合理性可考虑数据符合逻辑约束的程度。此前一项对某企业数据质量问题进行的调研显示常见数据质量问题中准确性问题占33%,完整性问题占28%,可用性问题占24%,一致性问题占8%,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企业面临的数据问题。 提高数据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定义一套标准化的数据规范,对具体数据项的定义、口径、格式、取值、单位等进行规范说明,形成对该数据项的具体质量要求。依托这套规范作为衡量和提高数据质量的标尺,可在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的各环节对关键数据项进行预防性或监测性的核检。广义的企业级数据字典可以作为数据标准化规范的载体,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数据项名称、业务定义和规则等要素进行收录、规范和编制,对数据项描述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定义对安全性和数据质量的要求,进而为业务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提高整体数据质量奠定基础。理想情况下广义的企业级数据字典是完备的,企业各系统全部数据项都被数据字典收录,不存在同名不同义或同义不同名的情况。与此相对,狭义的数据字典通常是针对单一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