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一、关于教育理论问题

1、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的研究

2、建设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4、社会环境对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5、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

6、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

7、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8、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

9、教育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基础教育发展问题

1、义务教育普及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高转化中若干问题的实践研究

2、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发展问题研究

3、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

4、教育产业与政府职责的研究

5、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

6、“质量多样化指标”建设的研究

7、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

8、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及其效率问题研究

9、教育供给适切性效率问题的研究

1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三、关于农村教育问题

1、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研究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3、对不同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体制细节问题的研究

4、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

5、“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

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8、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实践研究

9、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10、民族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研究

四、学校建设问题

1、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

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

3、公办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4、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的研究

5、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

6、“校长负责制”的建设与研究

7、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治校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8、学校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

9、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研究

10、示范性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五、关于素质教育问题

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2、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4、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5、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6、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7、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8、“尖子学生”的培养问题的研究

9、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问题

1、教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2、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研究

3、完善、修订新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

4、先进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推广研究

5、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6、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7、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

8、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9、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10、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

七、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1、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

2、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4、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5、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6、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7、教师自然状况(年龄、教龄、性别、身体、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的调研与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8、当前教师心理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9、西部地区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

10、教师评价研究

八、德育问题

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2、新时期德育内容的研究与探索

3、诚信、责任、禁毒、解救网迷……单个德育目标教育实践的研究

4、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的研究

5、新时期青春期教育的研究

6、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7、学生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利弊及正确引导的研究

8、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

9、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10、新时期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研究

11、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九、关于教育心理问题

1、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2、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预防”、“疾病治疗”的研究

3、特殊生理问题(肥胖、矮小、残、病)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4、“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5、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6、单个目标(“承受力、适应力……”等)教育培养的个案研究

7、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

8、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9、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十、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互动问题

1、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2、“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3、对家长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研究

4、社会教育资源、校外教育基地的开发、建设与利用问题的研究

5、社区形成青少年良好成长环境的建设的研究

6、学校、社会、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的研究

7、学生安全问题的学校、社会、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

8、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的研究

十一、教育信息化问题

1、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现状及其培训提高问题的研究

2、不同地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培训问题的研究

3、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综合利用问题研究

4、农村远程教育网建立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本地教师教学整合的研究

5、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

十二、关于民办教育问题

1、关于民办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地位的研究

2、民办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3、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社会定位研究

4、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5、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问题研究

6、民办学校的社会生存环境问题研究

7、地区性民办教育协会组织的作用及行业自律问题研究

8、西部地区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9、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关系问题研究

10、民办教育经费及基金管理问题研究

十三、学会工作与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问题

1、教育学会加强自身建设问题的研究

2、组建基层教育学会问题的研究

3、教育学会组织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形式、途径、方法、内容的探索和创新的研究

4、扩大和改善学会科研服务功能的研究

5、校本科研的目标、组织实施的方法、途径的研究

6、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教育和普及的研究

7、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经验个案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征稿启事

中国教育学会函件“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08)”征稿启事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坛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本论坛在原来成功举办四届的基础上,继续面向教育系统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稿对象 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 二、征稿内容 征稿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二是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三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四是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五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上范围仅供参考,来稿可自行确定选题和内容。 三、征稿说明 1.征稿时间:从2008年2月1日起到4月30日止。 2.稿件要求:稿件限5000字以内,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也可以是新撰写的;稿件一律打印(网上投稿除外),自留底稿;稿件末尾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工作 单位、联系电话等。 四、评奖及发表说明 1、活动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2、获奖稿件征得作者同意后入选《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全国统一刊号ISBN 7-80196-327-X)。该书作为国家级出版物,是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 要参考文献,也是单位学术科研成果和个人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获奖作品也将被 推荐发表在教育权威杂志《中国教育学刊》(标准刊号ISSN 1002-4808,CN 11-2606/G4)上。 五、组稿编委 本活动欢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负责人和学校管理工作者担任组稿编委,优秀者将获得组织奖。 (本论坛具体情况可参见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02332824.html,和本论坛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02332824.html,) 来稿请寄:北京100085信箱45分箱组委会收邮编:100085 联系人:王老师万老师 电话:(010)82751502 82751503 (组委会) (010)64845199(学刊社) 投稿邮箱:jiaoyuluntan@https://www.360docs.net/doc/602332824.html,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 《中国教育学刊》社组委会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培养儿童专注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简介 (2011-03-11 15:42:59) 标签: 分类:专注力——专家大讲堂 专注力 科研课题 十一五 十二五 学习力 教育 研究 训练 注意力 儿童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培养儿童专注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简介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培养儿童专注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近年来专注力缺失儿童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从幼儿园到小学,专注力缺失的儿童都普遍存在,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专注力缺失儿童大多有以下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神游或做小动作; 观察力弱,阅读困难,经常添字、漏字,甚至跳行; 视动统合能力差,书写困难,做作业拖拖拉拉;

听说结合能力差,口语表达不流畅; 理解能力差,思维能力滞后,不能依照老师的指令听说读写; 脾气执拗,自控能力差,经常冲父母发火; 手眼协调能力差,不喜欢动手操作; 交往困难,不会和同学正常交往; …… 一、专注力缺失及危害 专注力缺失是指主动注意保持时间达不到相应年龄的正常智商水平。专注力缺失是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以与发育年龄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冲动及多动为核心症状。研究证实,专注力缺失常常不是单独出现,多数是同时有其他心理疾病,机率为30~90%。和专注力缺失症状同时出现的其他症状有学习障碍、社会行为障碍、对立性行为、焦虑、恐惧,其中,专注力缺失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学习障碍。 专注力缺失是学龄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问题。依《心理异常诊断统计手册》的报告,约有3~5%的儿童患有专注力缺失。但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3~5%的数字可能要往上修正,目前以5~7%来估算。目前的研究证实,儿童专注力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还有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学的老师们认为有10~40%的小、中学生有专注力缺失的问题。 儿童专注力缺失,主要原因并不在孩子自身,而在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包括孩子缺少爬行锻炼、家长的过度呵护剥夺了孩子动手操作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 (2012年5月19日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入中国教育学会的要求,加强对会员的管理和服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国教育学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教育学会采取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三条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由中国教育学会统一注册登记,收取会费,发放会员证。中国教育学会授权分支机构发展会员,并对会员实行分类管理,提供会员服务。 第二章单位会员 第四条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类社会团体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单位会员。 第五条单位会员入会程序: 1.填写《中国教育学会单位会员申请表》;提供申请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或相关证件复印件,申请单位详细介绍材料(以上材料一式两份)。 2.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3.由中国教育学会颁发《中国教育学会单位会员证书》。 第六条中国教育学会与单位会员的关系是业务指导关系。中国教育学会通过以下方式对单位会员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服务: 1.编发简报,沟通信息,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召开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或理论研讨会; 3.参加单位会员举办的重要活动; 4.评选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等; 5.提供单位会员交流平台,协助单位会员举办学术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6.帮助单位会员争取政府购买服务和参与社会服务项目; 7.反映单位会员的意见、要求、呼声和困难等。 第七条单位会员通过以下途径接受中国教育学会的业务指导: 1.报送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2.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召开的工作会议或经验交流会; 3.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4.完成中国教育学会交办的相关任务。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文件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函件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10)征稿启事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坛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本论坛在原来成功举办八届的基础上,继续面向教育系统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稿对象 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 二、征稿内容 征稿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二是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三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四是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五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上范围仅供参考,来稿可自行确定选题和内容。 三、征稿说明 1.征稿时间:从2010年3月1日起到5月31日止。 2.稿件要求:稿件限5000字以内,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也可以是新撰写的;稿件一律打印(网上投稿除外),自留底稿;稿件末尾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工作 单位、联系电话等。 四、评奖与发表 1、活动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2、获奖稿件征得作者同意后入选《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该书作为国家级 出版物,是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单位学术科研成 果和个人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获奖作品也将被推荐发表在教育权威杂志《中国教 育学刊》(标准刊号ISSN 1002-4808,CN 11-2606/G4)上。 五、组稿编委 本活动欢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负责人和学校管理工作者担任组稿编委,优秀者将获得组织奖。 (本论坛具体情况可参见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02332824.html,和本论坛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02332824.html,) 来稿请寄:北京100085信箱45分箱组委会收邮编:100085 联系人:王老师万老师 电话:(010)82751502 82751503(组委会) (010)64845199(学刊社) 投稿邮箱:jiaoyulunwen@https://www.360docs.net/doc/602332824.html,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 《中国教育学刊》社组委会

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

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汇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the Pedagogy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 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 the Childrens' Educational Phychology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 the Educational Statistics and Measurement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 the Youth Educational Theories Worker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分会 the YangXianjiangs' Educational Ideology Research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 the Educational Theories Publication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 the Educational Experiment Research Sub-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Histor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Geograph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Physics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Chemistr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the Biology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 the Moral Eth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 the Mus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mission of CSE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分类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 一、关于教育理论问题 1、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的研究 2、建设和谐社会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4、社会环境对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5、地方教育史、教育志的研究 6、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研究 7、基础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8、若干新教育理论对基础教育实践影响的研究 9、教育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基础教育发展问题 1、义务教育普及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高转化中若干问题的实践研究 2、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发展问题研究 3、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问题的研究 4、教育产业与政府职责的研究 5、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 6、“质量多样化指标”建设的研究 7、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 8、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及其效率问题研究 9、教育供给适切性效率问题的研究 10、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三、关于农村教育问题 1、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的研究 2、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 3、对不同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体制细节问题的研究 4、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 5、“三教统筹”发展问题的研究 6、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8、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实践研究 9、实施“两免一补”和资助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践研究 10、民族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研究 四、学校建设问题 1、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 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 3、公办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4、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的研究 5、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 6、“校长负责制”的建设与研究 7、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治校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8、学校资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 9、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研究 10、示范性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五、关于素质教育问题 1、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2、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设计与教育培养过程、策略的实验研究 3、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研究 4、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个案研究 5、中国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的研究 6、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 7、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的研究 8、“尖子学生”的培养问题的研究 9、社会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六、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问题 1、教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2、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研究 3、完善、修订新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 4、先进教学方法的实验与推广研究 5、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6、学生学习兴趣的起源、发展及培养的研究 7、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 8、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9、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10、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践研究 七、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1、师德现状与师德教育的研究 2、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4、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5、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 6、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7、教师自然状况(年龄、教龄、性别、身体、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的调研与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8、当前教师心理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关于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学术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学术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也是中国教育学会成立3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交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我会拟于今年10月在长沙举办第22次全国学术年会。年会主题为: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经研究,定于4月——10月底举行年会学术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本次征文要求紧扣学术年会的主题,请各单位积极做好组织工作,欢迎各有关教育科研单位、中小学学校、幼儿园、个人会员踊跃参与。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论文征集 1、征文类别形式:论文、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实验报告等。 2、征文填报分类、参考题目及登记表(详见附件一、二、三)。 3、征文报送方式: ① 征文通过中国教育学会网站(http://**************)“论文申报查询系统”在线填报。 ② 纸质征文邮寄至: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中国教育学会,收件人:学术室,邮政编码:100816,请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第22次论文征集”字样。 注:两种报送方式任选其一,不得重复报送。垂询电话:***-********。 4、征文报送要求: ① 符合年会征文主题,观点鲜明,论述严密,数据准确,案例典型,文字通顺,理论联系实际。 ② 论文作者必须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③ 每人最多报送两篇文章。 ④论文征集和评选登记表(附件三)中“内容分类”栏目须按照附件一中的类别(A、 B、C…)填写。 ⑤ 每篇文章字数应在3~5千字之内(理论研究类,即A类字数可适当放宽,不超过6千字)。 ⑥ 论文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⑦ 如因论文有严重抄袭现象而影响征文评选结果的,责任自负。 5、征文报送截止时间:7月20日止(以寄出地邮戳为准)。 6、参评费用:每篇论文需交参评费人民币80元。汇款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中国教育学会,收款人: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16。垂询电话:***-********。 注:通过“论文申报查询系统”在线填报的论文,请将系统自动生成的论文序号、作者姓名填写在汇款单附言栏中。多人共同汇款的,另附名单传真或E-mail至学会。 二、关于论文评选 1、评选机构:评选机构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负责,评选委员会主任: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副主任: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2、获奖等级分为:一、二、三等奖。 3、论文查询、评选结果与证书寄送:论文与评审费寄出1个月后,即可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查询相关情况。2009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网站将公示获奖结果,公示期为10天,公示无异议后由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邮寄获奖证书至论文第一作者;未获奖者将不另公布。 4、获奖论文公布与宣传:获奖论文名单将刊登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中国教育学刊》将选登部分获奖名单和论文。 5、将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参加第22次全国学术年会。 1、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1)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思考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4)教育理论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影响的研究 (5)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规律性研究 (6)经济、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研究 (7)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

中国教育学会章程 (2012年5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国教育学会(英文译名为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缩写为CSE)。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领域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自愿结成,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团结和组织全国有志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会的住所在北京市。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 (二)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动向、优秀成果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信息反馈和咨询意见; (四)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与推广; (五)研究、编写教材,出版学术性书刊,发布教育信息; (六)开展培训活动; (七)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 (八)在主管部门授权内,制定学科、专业标准; (九)受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教育评价活动; (十)开展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对外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一)依法从事与本会宗旨一致的社会服务活动; (十二)开展其他有关活动。 第三章会员 第七条本会实行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制。 第八条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自愿加入本会,拥护本会章程; (二)愿意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活动; (三)在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 (四)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类社会团体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均可以申请成为本会的单位会员; (五)中小学、幼儿园、高等师范院系教师,高等师范院系在校学生,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编号: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 实验学校子课题申请·评审书 子课题名称 5Q潜能开发早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申请人姓名纪日红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上海睿乐教育集团 填表日期2010-5-30 中国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 名称 5Q潜能开发早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负责人姓名钟蕾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1-7-01 行政职务总监专业职务 首席 教育官学历硕士研究专长 儿童心理学 潜能开发,智能提升, 感统协调等 工作单位上海睿乐教育集团联系电话通讯地址上海源深路836号香榭丽花园会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 主要参加者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学历工作单位钟蕾女1981 总监首席教育官硕士睿乐教育集团纪日红女1954 教务教研主任本科睿乐教育集团黄顺民男1952 教研外籍教授博士睿乐教育集团陈忠顺男1965 教研外籍教授博士睿乐教育集团邓伟丽女1982 教研教研主员本科睿乐教育集团杨媛女1985 教研教研主员本科睿乐教育集团钟英女1988 教研教研主员本科睿乐教育集团 预期的主要成果 B C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经费来源及数额新加坡母公司经费支持,外派培训,学术研讨等,预算26万人民币/年

预期完成时间 2010-7-2012-7 (起止时间) 二、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1.社会的发展,高科技水平的提高,人才的匮乏是早期教育得以发展的社会前提。我国是世界上无可置疑的人口大国,0—3岁婴儿约有7000多万。但是,全世界人才竞争的激烈,我国飞速发展的速度,人才匮乏的严重,给教育提出了极为严峻的课题,我们如何将第一人口大国转变成为第一人力资源大国呢?这是一个巨大工程,是场深刻的革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优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系统的教育科学力量,组建专业学科团队致力于这项工程。甚至需要深入到每个家庭,落实到每个父母身上,使这项工程得以落实。 2.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巨大的潜力,儿童的潜能是客观存在的,开发的空间的巨大的。这不仅为孩子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还制约着孩子日后发展的方向。从对脑细胞的研究证明,儿童早期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而且最具开发可能性的时期。脑神经发育有几个特殊的发展规律。第一个为“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第二个为“敏感期”和“最佳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或最佳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3.通过5Q课题研究,充分把握住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各个敏感时期,通过不同方式刺激其潜能发育,从而使其智能,情绪商数,逆境情商,创造商数以及健康商数得到发展。 重点是针对儿童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不同特点,以课堂活动形式,开发儿童潜在能力商数,使得儿童自身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难点是如何使课程更有效地开展,真正落实到对潜能有效开发目的的方法。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国外有关早期教育课程的研究: 早在1907年,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已经提出系统化,科学化的发现教学法。她是以儿童的需要为主要依据,先由观察、再经探试,然后实验孩子的反应,并予以启发或诱导。最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所以又称之为“实验教学法”。蒙台梭利还主张,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两种内在的动力,引导着孩子努力的达到成熟,这是一种是儿童趋向成熟的冲动力,儿童借助着这种内在的敏感能力,去发展自己对复杂环境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 在1818年,德国出现了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即《卡尔.威特的教育》。本书由卡尔的父亲将小卡尔从出生到14岁以前的教育总结编排而成。由此可见,早在两个世纪以前,国外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自身对早期教育的实践总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看出国外早期教育已具备成熟的发展阶段,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国内有关早期教育课程的研究: 国内早期教育课程研究主要是以冯德全教授所发展的冯式教育法。通过行为早教、潜能开发、性格培养三个方面的早期教育,让7岁前的儿童语言理解能力、表达力、判断能力、记忆力、空间感知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艺术修养、性格塑造等多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相比之下,我国早期教育的发现和发展远远迟于国外早期教育事业。同时随着国内早教事业逐渐被发现和重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目前中国0—6岁儿童面临严重的教育方法片面单一、家长缺乏科学育儿常识以及隔代闭塞教育等大面积“缺陷早教”,“天价早教”。 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

中国教育学会分会名单 教育学分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论室100009 胡寅生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学院110032 汪锡龄 比较教育分会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100875 李守福 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62 杜成宪 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100037 陈金明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100009 崔峦 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100037 周玉荣 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100009 马执斌 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100037 林培英 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室100009 龚亚夫 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100009 张大昌 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100009 陈宏伯 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100009 张卫国 特殊教育分会北京第一聋哑学校100007 李宏泰 民族教育分会教育部民族司100816 阿不都 教育管理分会北京教育学院100011 卢元锴 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100009 胡美玲 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100009 叶配珉 杨贤江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8 宋恩荣 教育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00875 靳希斌 儿童教育心理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 申继亮 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教委董柏林 勤工俭学专业委员会 体育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88 李晋裕 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体卫司社100816 杨瑞敏 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100816 姬君式 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00025 李绵璐 工读教育专业委员会朝阳区工读学校100022 谭朴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天津河西区友谊北路银丰花园2201号300074 靳维贤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00875 孟庆茂 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然室100009 殷志杰 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团中央100051 高洪 教学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100080 刘济昌 教育基建专业委员会教育部100816 江百汇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专业委员会沈阳市教委综合改革办公室110014 陈宗歧企事业教育分会铁道部教育司100860 许守祜 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00875 张斌贤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柳红 教育督导专业委员会教育部督导办100816 程锦慧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00036 郑旦华 复式教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教科院300191 王德苓 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教育研究》杂志100053 夏宝棠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 《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简介 一、课题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研究势在必然。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经验来看,他们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大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硬件建设阶段(1980-1997),主要是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配备计算机;二是网络发展阶段(1995-2001),将每所学校,每所教室接入互联网;三是整合阶段,自1999年开始,他们开始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和资源进行整合。目前,象美国等发达国家现代远程教育重点发展研究方向是网上虚拟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分享网络化学习带来的便利和愉悦。 目前,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整体上处在第二个发展阶段——网络发展阶段,其中不少大中城市,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硬件建设已经相当完备,正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整合阶段,另外,在这些大、中城市,宽带上网的家庭也已经相当普及。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7年7月18日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62亿,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宽带网民数达1.22亿。显然,网络学习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一代网络学习的模式、结构化的多媒体交互学习资源,以及科学的学习评量反馈系统。 研究的目标是研发出基于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辅以与一些主流版本配套的中小学学科资源,通过引入全新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互式、娱乐式、探究式教学手段,将教育、游戏、互联网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大中城市进行试验、推广、运营,从而

关于通过中国教育学会网站申请 成为个人会员的有关事项说明

关于通过中国教育学会网站申请成为个人会员的有关事项说明 申请加入个人会员的朋友: 您好! 谢您对中国教育学会的信任、厚爱、关心和支持! 在您申请加入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之前,请注意以下事项: 1. 请您认真阅读《中国教育学会章程》及《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章程》及《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内容提出申请。 2. 请您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个人会员申报查询"内填写《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申请表》,提交并打印后(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注明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教师资格证复印件、职称证复印件、两张二寸近期免冠无边照片,一同寄至中国教育学会。地址: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写字楼16层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收, 邮政编码:100082。 1. 请您认真阅读《中国教育学会章程》及《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章程》及《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内容提出申请。 2. 请您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个人会员申报查询"内填写《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申请表》,提交并打印后(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注明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教师资格证复印件、职称证复印件、两张二寸近期免冠无边照片,一同寄至中国教育学会。地址: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写字楼16层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收, 邮政编码:100082。 1. 请您认真阅读《中国教育学会章程》及《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章程》及《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内容提出申请。 2. 请您在中国教育学会网站"个人会员申报查询"内填写《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申请表》,提交并打印后(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注明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教师资格证复印件、职称证复印件、两张二寸近期免冠无边照片,一同寄至中国教育学会。地址: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写字楼16层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室收, 邮政编码:100082。 1. 请您认真阅读《中国教育学会章程》及《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管理办法(试行)》,并按照《章程》及《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内容提出申请。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精)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子项目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 开题报告 主报告人:施问华 江苏省滨海中学江苏省东台中学江阴高级中学金湖高级中学滨海县明达中学滨海县八滩中学 二○○四年五月十日

目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重点 (一)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的重点 四、课题界定和几个相关的重要概念 (一)课题界定 (二)考试的种类 (三)与考试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五、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主要特点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四)标准化考试理论 (五)教育测量理论 六、研究内容设计 (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相关性研究 (二)高中生物考试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行动研究法 (三)经验总结法 (四)实验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计划与研究人员分工 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系列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二)试题库的建立与考核方案 (三)高中生物考试研究网站的建立

参考文献 “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课题研究子项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开题报告 施问华(执笔)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世纪之交启动.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并颁布了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若干个实验区陆续进行实验,到今年秋季,课程改革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与此同时,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工作也在逐步推进,2002年底,教育部发布了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这一方案描绘了评价和考试改革的战略蓝图,必将为推动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确实存在若干弊端,已经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瓶颈.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强调,考试要与时俱进,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试要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来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因此,课程改革与考试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以考试为重要手段和形式的评价研究,是现实迫切需要解决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考试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学术视野的焦点,迅猛推进的课程改革呼唤着新的考试评价体系的产生.因此,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的研究,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研究课题是其子项目之一,它的研究不仅为总课题提供学科层面的具体案例,同时也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推进、健全高中生物考试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在学科学习评价中,如何挖掘考试的传统长处,摒弃种种弊端,注入新课程理念,探究考试的新内涵、新模式,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之间的和谐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这需要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加以研究。 (一)理论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制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要求,紧紧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教育科研;坚持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研究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提高服务教育科学决策能力; 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高指导基层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坚持科研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能力,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 统一认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科学践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既需要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引领。学会肩负着“繁荣群众教育科研,扶持教育创新人才,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光荣使命,“十二五”期间将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新起点,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求新突破,团结广大会员,广泛发动基础教育战线,积极开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的伟大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英语真实阅读阅读实验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校本化实施策略实验结题报告前言:《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由此看出,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功能,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功能。高中是学生摄取语言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阅读是高中学生的首要任务。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标就是要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量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尽量运用真实任务教学对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实施过程: 1前期工作:开展课题准备工作, a.理解课题,参加关于该课题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我校课题组老师参与张功志老师的关于如何开题的报告, b.课题组的成立和任务分配:召集课题组教师共同学习,统一思想,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各年级使用的实验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学习制定详尽的备课计划和活动方案 在试验进行过程中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的初步形成,使用的材料为《高中英语阅读技能》高一上下两册;第二阶段为巩固阅读技能及课外阅读能力初步形成和培养,使用了《高中英语阅读技能》高二上下两册、《阅读空间》四级读物。 房萍老师组织,刘旸老师负责会议记录,曾秀萍老师负责信息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徐爱云老师负责谐调工作,崔琴负责活动纪实和拍摄工作,孙朝岚老师负责设计各种数据资料并保障整个课题工作的有效进行 C.在实验学生中开展调查问卷活动:英语阅读习惯调查高一英语阅读数据调查课题前问卷调查等 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各个实验班级的情况,课题组在每一个阶段进行了检测,并进行效果比较。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对前一阶段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通报,将实施中的问题和成果提出来,互商对策和互相交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并定期参加市教研组织的课题组活动,互相学习交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组织学生讲故事比赛和戏剧表演比赛,促进学生阅读的参与和积极性。 2课题实验操作: 制定课题实验操作计划:分为实验准备阶段,实验的实施阶段和实验总结期三个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 建立课题组管理和活动制度 高一组:曾秀平 高二组:刘旸崔琴徐爱云 高三组:房萍孙朝岚 通过理论学习,领会课题精神,研讨实验方案。 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撰写的实验论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开展“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的通知

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开展“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 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学会、各现代联盟学校(幼儿园):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经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研究同意,中国教育学会拟在全国开展“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该计划通过广泛征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组织家庭教育思辨和讨论,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表彰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优秀家长等活动,充分动员学校、社区、企业和公共媒体的积极参与,帮助广大家长和全社会认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水准。现就征集“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学生(幼儿)家庭。 二、征集时间 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10月1日 三、征集内容 在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现实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探索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策略与方法。参考内容如下: (一)全面关心子女的成长发育,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 (二)重在教子做人,努力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子女的社会责任感; (三)关心子女的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要求适当,方法正确;

(四)培养和训练子女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子女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五)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处处为子女做好榜样; (六)家庭和睦,家庭生活氛围民主、平等、和谐; (七)家长的价值观念、教育素质与自身行为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遵纪守法、道德诚信等教育); (九)儿童个性与特长发展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如青春期教育、耐挫教育、生命教育等); (十一)和谐家庭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构(如互相尊重、平等沟通、共同学习、亲子阅读等); (十二)隔代教育的成功案例; (十三)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贫困家庭、服刑人员家庭子 女及流浪儿童、问题行为儿童等); (十四)电视和网络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与家庭教育对策; (十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合作的案例等。 四、案例要求 (一)内容真实,体现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与方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推广借鉴价值; (二)表述规范、准确、流畅、语言生动,可读性强;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符合现代家庭教育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