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感恩”的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使每个幼小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从小树立起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感恩;教育

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的条件优越,父母的溺爱,知恩图报已离他们太遥远。对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大自然的赐予等,都觉得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从没有想到回报。从而产生的种种不良的现象,让人堪忧,这迫切需要进行感恩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主战场。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感恩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最基本的有感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等。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找准感恩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渗透感恩教育,使每个幼小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深刻而长久的洗礼,从小树立起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学会回报,才会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1 深入剖析小学语文教材,弄清教材编写意图

小学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涉及爱国题材的,如《我爱祖国》等,有体现父母的养育之恩题材

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有如《画杨桃》等感师恩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等感友恩的课文,还有描绘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的《只有一个地球》等。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散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更是对学生进行着感恩教育的重要题材。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赞歌,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有关感恩教育资源,细心体会,认真琢磨,细细品读,深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赏析、领悟,激发他们的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

2 有效利用文本,从文本入手,培养感恩意识

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

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之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如表现大自然之恩的,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如《桂林山水》、《长城》、《颐和园》等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感知大自然之恩。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件的意义,能让学生感受英烈的祖国

心、民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

在知恩之后,要让学生体验,俗话说: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达到目的。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是情感体验的重点,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如《穷人》一课,抓住文中,突出主要人物——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如《山雨》一课中对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引导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充分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激起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报恩和施恩是目的,只有将情感回归于现实,付诸于行动,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在学习课文后,还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中,以文本知识为内容进行拓展,让他们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后,让学生说说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学了《穷人》一文后,提出“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呢?等。”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让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使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得以源源流传。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体现感恩,渗透感恩,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这样感恩之花开遍每个孩子的心间,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祖国的未来就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姚恒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中

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1期

[2] 查贺琴.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j]. 科教文

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师爱 摘要: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关系,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爱;热情;快乐;成长 我是一名教学二十多年的教师,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思索: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也不是简单的育人,而是教学与育人的结合,是无私的爱的奉献!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缘和亲情关系,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赞扬声中,我们该怎样真正地去回报我们学生给予我们的爱呢?如果爱可以用简单的几句嘘寒问暖代替的话,那么爱的分量就太轻了,她承受不了社会以及历史的磨练!爱,要落实在热情、思索与点滴中!对于教育事业,你只有拥有了饱满的热情,你才会将你的爱释放给你的学生,而且那是情不自禁的释放! 帮学生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排解他们的烦恼,就是爱的最大展现!我们可以做很多,多思考一下教学过程,怎样使每一个环节都是快乐的,有效的!学生不喜欢背书,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接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不喜欢做枯燥的练习,改变一下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他们回家看场球赛,写个现场报道,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又不至于太没有乐趣!上课的时候,不一定要追寻正确答案,和学生一起研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单位:博山区四十亩地小学 作者:高静

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的前沿阵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文明礼貌、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我,作为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工作16年的音乐教师,并担任了12年大队辅导员,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对学生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艺术教育。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我在教学生演唱《国歌》时,首先对国歌的时代背景作详细的介绍,着重向学生介绍在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占据了我国大片大好河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国着名诗人田汉和音乐家聂耳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之情,在极其危险的时刻写下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后来的国歌,这首歌曲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当这首歌曲流传开以后,更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爱国主义内涵和巨大的鼓舞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演唱实践时,特别注意要求学生把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结合切身体会,谈谈在现阶段我们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热爱祖国作新中国的主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很好的表现国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

小学一年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计划书

小学一年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计划书 活动背景: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如果人和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那整个社会将会变得冷漠无情。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对中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形成,更为重要。大多数学生,并不懂得体谅父母,也不懂得宽容身边的人。在他们眼中,父母的关心,老师的教导,那是理所当然,稍有不顺心意,还会恶言相向,甚至对别人的不幸,没有同情,反而幸灾乐祸。因此,教会学生感恩,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懂得了感恩,才有有一颗宽容的心,理解父母,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目标: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反思自己的行为,关心身边的人,宽容身边的人。 学会感恩,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更珍惜今天的生活和学习,约束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和老师的辛勤付出。 设计思路: 首先,全班齐唱《感恩的心》,营造气氛,进入主题。接着说到刚学完的《背影》这一篇文章,让学生再次感受父子之间的深情,因为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感触颇多,几次泪流满面,有利于调动学生情绪。主体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感恩故事;二说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父母朋友的不理解,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反思自己行为,学会感恩;三说感恩的话,记录下来,送给你要感谢的人。最后,观看视频,播放5.12地震中那些感人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大爱,学会感恩,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围坐成一圈,挂上气球彩带,营造温馨的气氛。 2、搜集感恩故事、图片、视频,学唱感恩歌曲。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感恩教育活动方案4篇

感恩教育活动方案4篇 内容提要:本案所述的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方案旨在通过感恩班会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背景描述:当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对亲情漠视,淡然地对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工作意见,我们五一班决定开展一次“感恩之心”的主题班队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标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

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动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与“感恩”有关的资料;确定本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重点发言的学生;准备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主题音乐----《奉献》(主持人登场) (二)畅所欲言,话感恩 1.争先恐后,我抢答。 2.妙语连珠,名人言。 3.情深理透,讲感恩。 (三)各显神通,演感恩。 1.小品:《十三岁的礼物》 2.小型辩论赛。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年级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一堂以自主合作为模式的课堂教学。分别以学生熟悉而喜爱的水果,苹果,香蕉等命名各小组的名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安排了游戏,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应该完全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应该是一堂完美而生动的课。 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苹果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另一个组:香蕉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上这样的。”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梨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梨组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它使我在思考: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例如:组长、记录人等。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可放之不管。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此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新能力时再进行讨论。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合作学习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不能为了迎合课改,不分析实际随便套用,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是靠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迷茫于新课程的我,慢慢已经找到了航灯。但我深深体会到:虽然已是春风拂面,但脚下却是荆棘万千。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doc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乃为人之本,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会感恩是培 植善良品性的第一站,而如今的小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 懂得知恩图报,把父母的呵护、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心视 作为理所当然地给予,他们的字典中没有“感恩”这个字眼。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 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 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具体的教学 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感恩教育。 一、知恩感恩,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曲传诵千古的佳音,它涵盖在生活的每一个细 节中。生而为人,要懂得感恩万事万物,如此方能拥有快乐 的人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 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等。进行感恩教育,首先 要让学生知恩。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但赐予我们壮丽秀美的山川,让我们获得愉悦 的感受,而且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 物质保证。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方,要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表现大自然之恩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大自然 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 生通过课文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从而才会感激大自然赋予 我们的一切。 2.父母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人行善的表现, 是一种生活态度,忘恩负义必遭唾弃。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 恩情大。语文课本中不同的文章从各个角度表达父母之恩。 课文《月光启蒙》中母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丰 富了我的想象,启迪了我的智慧,为我以后成为一个诗人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中感受了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到作者 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社会之恩 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我们不仅要把学 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 要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捕捉时机,实施感恩教育 1.在感情朗读中体验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只有通过情感 体验,才能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蕴含感

《感恩父母》教学设计

《品味亲情—珍爱生命》教学设计 祁连初中付德鹏 一、教学设想: 本节课以学校政教处“感恩系列” 活动为契机, 以感恩父母为中心, 结合语文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 与家长进行一次对话, 引导学生理解: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正直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只有知道感恩的人, 才能获得幸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身边的事,用感恩的心去观察亲人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眼神, 去体会亲人的每一句话,让学生“选身边事,抒心中情” 做到“我手写我心” 。 本节课的基本流程为三个板块: 1.感受亲情-体验感动,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类?人类的亲情应更丰富,内涵更广博。 2.寻觅亲情一说出感动,世界上不缺少亲情,而是缺少发现亲情的眼睛,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做到细微处见真情。 3.亲情永驻一写出感动,用我们手中的笔,去捕捉令人感动的精彩,将生活源滋源味演绎的魅力无限,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亲情永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 挚感情 ⑵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恰倒好处地表现自己的真挚的 情感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至爱亲情,引起共鸣,从而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体验与感悟是写作与生活的契合点,写作的最佳时机是自己的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 ⑵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同时能够仔细倾听同学的感人故事,并督促学生及时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 因素,让他们 心怀感恩,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三、教学方法 ⑴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悟亲情,从而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⑵示范法:范文引路,模仿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⑶朗读法:学生在反复朗读感悟,文本中感人至深的故事,体验亲情。 四、教学重难点 ⑴ 怎样的文章才是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⑵ 如何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学情分析 ⑴学生是祁连初中七年级(1)班的学生,该班的单亲家庭学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在科技和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们在关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仅要使孩子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生存能力,更得具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人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感素质是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情商而非智商。可见,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从人类灵魂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当人们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就可以从心灵深处得到美的启迪,例如,每当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振奋,因为是战斗的号角.是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乐曲,表达着亿万人民的心声,鼓舞着人民的斗志。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陶冶儿童新高尚的情操方面产生着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最主要的因材施教。其次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去实施。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利用教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针对少年儿童所表现的一些不良倾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

一、充满情趣的音乐教学过程 音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得力工具。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因为音乐是一种宣泄感性的艺术,同时,具有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和演唱的情感美,都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他可以深刻的作用于人的意志,有效的发挥德育的作用。要想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仅靠有限的音乐课来实施是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德育全面渗透进去,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感染下,更多更好的得到美誉的教养,使他们通过音乐感受到祖国的可爱,人民的伟大。要想通过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这种音乐美感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革命理想、陶冶道德情操、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性格为目的。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音乐这门课程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

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如能加以适当地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身的基础学科,是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能收到以情动人的良好效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本文探索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式。一、从教材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感恩当前的学生心理都成熟得比较早,也懂得感恩的道理,但是往往没能落实到行动中,有些学生对于同学给予的帮助不予理睬,或是认为理所当然,没有感恩之心。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入手,开展感恩教育。教材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例如,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笔者把课文的教学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也讲述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付出。老舍的《我的母亲》讲述了我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管教和关爱呵护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大爱无疆的爱子深情和高尚的性情品质。其中有些事情琐碎而又细腻,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温暖而又深刻的影响。比如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日夜辛勤劳作,不仅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给别人洗衣服、缝补衣服贴补家用,在动荡的社会中,母亲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而我在长大后拒绝了母亲让我结婚的想法,离开母亲去留学甚至是在抗战中辗转到西南,没有一刻让母亲省心,母亲仍然理解并体谅着自己的儿子,没有强迫过我。天下的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在学习了课文之后,

笔者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讲自己的母亲,讲述自己的母亲对生活、对自己的付出的事迹。在同学的讲述和交流中,学生对母亲和母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而老舍提到母亲,是这样说的人,纵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从此却失去了根。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关于自己母亲的事迹,他们会对这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母亲也会产生感恩之心,感恩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无私的付出。课后笔者给学生留了一个实践作业如果母亲不在身边,学生就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母亲在身边的,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对这个作业都完成得特别好。老舍的这篇文章中关于亲情、友情的句子辞藻唯美、富有感染力,笔者便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并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去鉴赏文章语句,让学生明白,自己便是父母深切关爱、不可替代的一切,是亲情不可或缺的承载;自己便是挚友无法填补的感情空间,是友情不可多言的温馨。帮助学生明白生命价值的可贵,让他们亲近生命、热爱生命、感恩生命,学会感恩父母、珍爱他人,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排演以感恩为主题的舞台剧以情动人让学生正确认识了感恩,但是学生对感恩的体验还不深刻。面对一年一度的学校会演,笔者提议学生排练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舞台剧——《纸飞机》,这个剧本讲述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学生突然身患白血病,并且因为化疗导致头发掉光,只能戴帽子来遮丑。她的心情越来越难过,越来越消极,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她拒

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在学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过程,这正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而选择什么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的话题。音乐艺术是一种最擅长情感表达的艺术,它对人心灵的抚慰和感化作用,是其他艺术难以取代的。音乐教育由于其情感感染特征,可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感恩教育功能,并有意识地将这种感恩教育观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愉快地接受感恩观念,帮助他们培养感恩之心与健全、美好的人格。 【关键词】音乐教学感恩教育 一、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1.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小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光凭音乐课堂上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因此,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情感教学中体验感恩。体验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通过歌曲中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只要把自己融入歌曲的情境之中,任何一位老师都会把歌曲唱得声情并茂。 2.在音乐教育中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课题组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 3.在音乐教育中开展以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从小事做起。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要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恩。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感恩之情,充满爱他人之心,从而学会感激父母,学会感激老师,感激社会,感激大自然,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恩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还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完整版)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6篇 说实在的,孩子的哭喊声打动了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愿我班的孩子以这种状态开启这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所以,我打断了他奶奶安慰孩子的话,说: 大妈,要不这样吧,您先把孩子领回家,和他好好说一说,然后看看哪位同学离你近,我再让那孩子去家里找他玩,让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愉快、温暖的班集体。不要着急,度与陌生的环境,孩子需要接受的时间,您也别责怪他,行不行? 他奶奶一听我这么说,就冲我点点头,说: 雷老师,这孩子啊,以前挺好的,他爸妈非要接他去北京上什么幼儿园,去了北京孩子父母没时间照看他,把他送去全托幼儿园待了两年,然后这孩子就特别害怕老师,害怕学校,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唉,我这老太太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您多费点心吧! 我点点头,然后笑了笑,大妈像是受到鼓励一样,用她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然后连声说麻烦你了。看着老人和孩子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暗自保证,我一定要把这孩子留在班里,让他消除对老师的恐惧,让他开心的上学。 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开学的第四天,他奶奶又送他来上学了,看着孩子不安的表情,我就知道了接下来的情况不会乐观。果然,这次他奶奶和他的反应都更加强烈。他奶奶劝说不成,打算把书包硬放在了班里的空座位上,然后离去,而他好像知道奶奶的做法一样,在我们不注意时就哭着跑出了教室,然后在操场上一直绕着跑道边哭边

跑。记得那天特别热,我和他奶奶站在跑道上怎么呼喊也没用,越是追他,他越是跑得紧,就这样,我们看着他一圈一圈的跑,只当这是他自己的一种内心的发泄。过了一会,孙宇豪可能是哭累了,也跑累了,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但是还是不说话,用一种无辜的眼神望着他奶奶,有用一直难过复杂的眼神打量着我,这眼神里有恐惧,有怀疑,有相信,有恳求。 总之,这眼神一瞬间感染了我。我顺势蹲在孩子的面前,不说话,只是看着孩子微笑,就这样,慢慢的过了几分钟后,我看孩子的表情平缓了些许,就关切地说: 刚才跑的累不累啊,以后跑步可别跑这么久啦,要是累坏了,奶奶和老师都会心疼的。孩子一听我这么说,原本迷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盯着我,还是不说话。我慢慢地牵起孩子的手,邀请他一起去班里休息一下,他没有反抗,也没有不情愿,反而像是对我多了一些期待。到班里,我安排他坐在他认识的那个小女孩旁边,那个小女孩叫任俸慧,很懂事,帮他整理好书包坐下,又牵着孙宇豪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孙宇豪这时已经体会到了这个班集体并不是让他恐惧的地方,面前的老师也不是让他害怕的人,所以露出了对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期的期待。 每天回来都进错教室,带回来的饭盒、书包也全不见了,都要去找他回教室,他的东西也是别人发现了再交回来。这孩子上课不停地动,还不时地自言自语,下课尖叫大哭,说要找妈妈、找奶奶!午饭要帮他拿饭盒,吃早餐、午饭时都倒洒或掉得满地都是。餐后要手把手教他收拾饭盒,午休前后要教他拿、收被子,放学要教他收拾文具和书包,还要教会他认准教室的大花标志,早上回校不要走错教室,这是我从教这么多年没见过做过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赶紧打电话与家

一年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一年级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篇一 一、视频引入 师:孩子们,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啊,孩子们,你们就像一棵小树苗,充满生机但也很脆弱。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你们不能平安长大。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感谢那些关心和帮助你的人。孩子,在你心中谁是最关心你、照顾你的人? 主持:是我的爸爸妈妈。 师: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做过哪些事呢?他们是如何关心、爱护你的呢?谁能把你和爸爸妈妈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节目一:讲父母关心自己的小故事、父母平时为自己做的事) 师: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父母把我们从很小很小慢慢养育长大,这中间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辛苦和汗水,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啊!可是爸爸妈妈却从不要求我们为他们做什么。孩子们,为了感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报答他们呢? 主持:有一个小组想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请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节目二: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其实,要报答爸爸妈妈很简单。小朋友们,只要做到下面几点,就是对爸爸妈妈的报答.

(节目三:3生谈感恩的做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可是,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吗?想想还有谁? 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 师:是啊,家里的长辈们也在我们的成长中给予了我们关心和帮助,我们同样要感谢他们。 主持:伙伴们,有一个小组也要感恩,大家看短剧猜猜他们要感谢的是谁? (节目四:短剧) 生:他们要感谢老师。 主持:是啊,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与智慧,让我们懂得了道理。是老师把无知的我们领进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是老师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帮助别人的人。下面,请欣赏配乐诗朗诵《老师》(节目五:配乐诗朗诵《老师》) 主持:小朋友们,老师为我们辛苦操劳,我们要如何感谢我们的老师呢?请听听这组小朋友们是怎么说的。 (节目六:3生谈感谢老师) 主持人:除了亲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我们还要感谢谁呢?(同学、朋友、我们身边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人……) (出示课件——感谢父母、老师、同学、工人) 师: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有智慧有文化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题记:仅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西湖的“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二)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等。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芦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

初中音乐_学唱《感恩的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达到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 2、学习基本手语语言。 3、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导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以及学习动力。 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感。 再次欣赏歌曲,区分歌曲两段在情感和演唱的不同。 学习切分节奏、符点音符节奏、三连音节奏,以便在 歌曲学唱中达到准确演唱。 教唱第一段,教唱旋律和填入歌词。 教唱第二段,教唱旋律和填入歌词。 教授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在歌曲中加以运用。 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形式,到讲台进行展示。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布置开放式作业。 学情分析: 1、六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不善于表现自己,教师要通过积 极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六年级学生嗓音处于变声期,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嗓音保 护。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更能通

过游戏等方法感受特殊儿童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学会去帮助别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学生还能掌握一些手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及时运用;学生基本能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边用手语表达。 本节课达到教学目的。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爱满人间”,本单元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爱”,所以情感体验在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感恩的心》是一个非常适合特殊儿童演唱的歌曲,歌曲分为两段,第一部分是深情的诉说,第二部分是发自内心的呼唤,要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分段学习,加以区分;学唱过程中,要注意切分节奏、符点音符节奏、三连音节奏的准确演唱;这首歌是一个聋哑小女孩用手语献给妈妈的歌,所以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手语,感受特殊儿童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首歌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评测练习: 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自己设计表演形式,教师随机抽测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来检验学习效果,来评测本节课教学目的的达成度。通过第一小组的展示,可以看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有感情并加以手语来演唱这首《感恩的心》。

小学语文教育叙事论文

语文学科小学语文教育叙事论文 教育·爱 中心小学王丽 教育·爱 中心小学王丽 内容摘要:学生就是刚刚出土的幼苗,碧绿碧绿的枝叶,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都会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因此,要用爱的阳光和雨露滋润每一片嫩叶,让所有的幼苗都能绽放,这也将是一名教师不可

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爱心耐心不放弃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同花圃的园丁。学生是刚刚出土的幼苗,嫩黄的小芽,碧绿的枝叶,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都会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甜美的果实。因此,要用爱的阳光和雨露滋润每一片嫩叶,让所有的幼苗都能绽放,这也将是一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昀泽是我今年所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他长得非常可爱,个头中等,小小的眼睛,鼻梁高挑,嘴唇很薄。记得第一次在班里上语文课,正在认真上课的我,突然发现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李昀泽:他不是把铅笔插在文具盒的小边角处玩,就是眼神游离不知在想什么。当时我生气极了,严厉的训斥了他几句。他虽然收敛了许多,但是,没好多长时间,重复的动作还是会出现。上一节课,我得提醒他数次。这个孩子就是这样被我认识的。以后,上我的课,我总是要注意他。但他还是管不住自己,每一节课,我得提醒他数次,他才能迁就上好一节课,弄得我十分头疼。有人说:“没有不想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发生奇迹。这样的奇迹往往就发生在意想不到的人的身上。记得有一天,天阴沉沉的,但空气清新,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树显得格外的绿,一切都那么和谐、井然有序。天空中下着如丝般的小雨,更给我们美丽的校园增添了一份惬意。按照往常的习惯,一大早我就进班了,开始了今天的教学工作。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在讲生字的写法及用法时,我又习惯性地往李昀泽的座位看去,看看他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好去制止他。谁知他今天把手举的高高的,我好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心想说的对不对两说,先鼓励一下他的积极性。赶快把他叫起来,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的词组得很好。我及时表扬了他。在这节课上,他表现得很精彩,一共举了三次手。以后在我的课上,只要他举手,我都给他表现的机会,每节课他都能发言好几次,小动作也比以前少多了。学习成绩也显著的提高,以前我一见他就有点头疼,现在反倒觉得他特别的可爱了。从这件事上,不得不让我深思:孩子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也许是学生则自制力差,也许是为了表现自己,引起老师的注意。对待爱犯错误的孩子,教师应该先从自己身上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高中音乐教育是整个教育中的基本形式之一,而德育更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音乐作品鉴赏中渗透德育 音乐鉴赏是以聆听的方式或者以多媒体等手段为载体来对音乐进行领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并得到精神上的审美。高中音乐教学是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作品中蕴含了真、善、美,将这些因素成功地传达给学生,能打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音乐不会像文字那样具体地将故事情节与人物内心活动表达出来,它具有非语意性的特点,音乐作品鉴赏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学生心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例如,在欣赏《祖国颂》时,教师首先要将作者创作的背景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歌词,然后再进行欣赏。欣赏完之后,教师要对《祖国颂》的曲式、旋律进行一定的分析,让学生用心体会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到广大人民建设祖国的兴奋心情,从而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此时,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看看新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这是一种正能

量的形成。因此,鉴赏《祖国颂》的同时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音乐知识、技能运用中渗透德育 高中音乐知识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掌握音乐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进行德育渗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例如,在声部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主观上认为声部高不可攀,并出现了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鼓励这些学生敢于挑战困难,树立信心、耐心与恒心。具体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先慢后快,先分后合,先易后难。学生一旦成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演唱上尽量统一,保持统一的节奏,并很好地控制自己呼吸。学生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声部,体会合唱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和谐、是否优美,出现问题的地方大家要一起面对,一起克服,最大限度地保障合唱变化中的统一。在这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 1.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基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榜样对他们的成长一样有着重要的作用。歌手韩红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韩红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很多人从内心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高中学生非常喜爱的周杰伦,其作品《听妈

最新 小学一年级感恩演讲稿 讲话 致辞

小学一年级感恩演讲稿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一年级二班感恩母亲演讲稿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演讲稿范文第三篇:小学一年级演讲稿第四篇:小学教师感恩演讲稿第五篇:小学感恩母亲演讲稿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一年级二班感恩母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顺龙小学一年级二班,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感恩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这个人,叫“母亲”;有一种爱,它可以让你随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种爱,叫“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情感,她伴我们成长,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一切的荣耀,都来自于这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天下的母亲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们,都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将来能回报社会。回报关爱自己的人。

我爱我的父母,因为他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感恩是一个人爱心、良心、善心、责任心以及忠心的综合表现。很难想象,一个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没有孝心,不知报答的人;对老师、同学没有爱心,不知敬重的人;将来能对他的工作单位,对他的国家负,能起什么样的责任?一个不爱国,不爱家,不爱他人的人;又怎么能够尽心尽力去,建设祖国的明天呢? 所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孝顺母亲开始,学会感恩吧!5月13日是母亲节,让我们记住这,天下母亲共同的生日吧,为母亲洗一次脚,为她捶一捶一次背。给母亲一个暖暖的拥抱,一脸感恩的笑容吧!一句“妈妈,您辛苦了”就能让母亲的脸颊重绽灿烂的笑容! 让我们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成为懂得感恩的人,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所有爱我们的人。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