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与机械波专题

2018年高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与机械波专题
2018年高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与机械波专题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Ⅰ.基础巩固

一、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

振动的特点:①存在某一中心位置;②往复运动,这是判断物体运动是否是机械振动的条件. 产生振动的条件:①振动物体受到回复力作用;②阻尼足够小;

2、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

①回复力时刻指向平衡位置;②回复力是按效果命名的, 可由任意性质的力提供.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以是一个力的分力; ③合外力:指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而不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④在平衡位置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运动,当小球在最低点处,回复力为零,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3、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受回复力等于零的位置;也是振动停止后,振动物体所在位置;平衡位置通常在振动轨迹的中点。“平衡位置”不等于“平衡状态”。平衡位置是指回复力为零的位置,物体在该位置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为零。(如单摆摆到最低点时,沿振动方向的合力为零,但在指向悬点方向上的合力却不等于零,所以并不处于平衡状态)

二、简谐振动及其描述物理量

1、振动描述的物理量

(1)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①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②始点是平衡位置,所以跟回复力方向永远相反;

③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就是振动图象.

(2)振幅: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①是标量; ②表示振动的强弱;

(3)周期和频率:完成一次全变化所用的时间为周期T ,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为频率f .

①二者都表示振动的快慢;

②二者互为倒数;T=1/f ;

③当T 和f 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固有频率与固有周期是

定值,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2、简谐振动:物体所受的回复力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时,物体的振动是简偕振动.

①受力特征:回复力F=—KX 。

②运动特征:加速度a=一kx /m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

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

速度最大。

说明:①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的依据是看该振动中是否满足上述受力特征或运动特

征。

②简谐运动中涉及的位移、速率、加速度的参考点,都是平衡位置.

三.弹簧振子:

1、一个可作为质点的小球与一根弹性很好且不计质量的弹簧相连组成一个弹簧振子.一

般来讲,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力(水平的弹簧振子)或弹力和重力的合力(竖直的弹簧振

子)提供的.弹簧振子与质点一样,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

2、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2k m /π,只由振子质量和弹簧的劲度决定,与振幅无关,

也与弹簧振动情况(如水平方向振动或竖直方向振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振动或在地球上或在

月球上或在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上)无关。

3、可以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也是简谐运动,周期公式也是k

m T π

2=。这个结论可以直接使用。

4、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的弹力;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

【例2】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无下底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挂质量均为m(M≥m)的D、B两物体.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断D、B间的连线,此后D将做简谐运动.当

A、Mg; B.(M-m)g; C、(M+m)g ; D、(M+2m)g

【解析】当剪断D、B间的连线后,物体D与弹簧一起可当作弹簧振子,它

们将作简谐运动,其平衡位置就是当弹力与D的重力相平衡时的位置.初始运动时D的速度为零,故剪断D、B连线瞬间D相对以后的平衡位置的距离就是它的振幅,弹簧在没有剪断D、B连线时的伸长量为x1=2 mg/k,在振动过程中的平衡位置时的伸长量为x2=mg/k,故振子振动过程中的振幅为 A=x2-x1= mg/k

D物在运动过程中,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是离其平衡位移为A的高度,由于D振动过程中的平衡位置在弹簧自由长度以下mg/k处,刚好弹簧的自由长度处就是物D运动的最高点,说明了当D运动到最高点时,D对弹簧无作用力,故木箱对地的压力为木箱的重力Mg.

四、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说明: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正弦或余弦函数),变化周期为T,振子的动能、势能也做周期性变化,周期为 T/2。

①凡离开平衡位置的过程,v、E k均减小,x、F、a、E P均增大;凡向平衡位置移动时,v、

E k均增大, x、F、a、E P均减小.

②振子运动至平衡位置时,x、F、a为零,E P最小,v、E k最大;当在最大位移时,x、F、

a、E P最大,v、E k最为零;

③在平衡位置两侧的对称点上,x、F、a、v、E k、E P的大小均相同.

【例3】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经a、b两点

的速度相同,若它从a到b历时0.2s,从b再回到a的最短

时间为0.4s,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A)1Hz;(B)1.25Hz (C)2Hz;(D) 2.5Hz

解析:振子经a、b两点速度相同,根据弹簧振子的运动特点,不难判断a、b两点对平衡位置(O点)一定是对称的,振子由b经O到a所用的时间也是0.2s,由于“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是0.4s,”说明振子运动到b后是第一次回到a点,且Ob不是振子的最大位移。设图中的c、d为最大位移处,则振子从b→c→b历时0.2s,同理,振子从a→d→a,也历时0.2s,故该振子的周期T=0.8s,根据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的关系,不难确定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1.25Hz。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B)。

五、简谐运动图象

1.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或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坐标系: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用平滑曲线连接各时刻对应的位移末端即得

3.特点: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4.应用:①可直观地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时刻的位移x;

②判定各时刻的回复力、速度、加速度方向;

③判定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注意:①振动图象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②计时点一旦确定,形状不变,仅随时间向后延伸。

③简谐运动图像的具体形状跟计时起点及正方向的规定有关。

六、单摆

1、单摆:在细线的一端挂上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球的直径比线长短得多,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一般情况下细线(杆)下接一个小球的装置都可作为单摆.

2、单摆振动可看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摆角θ<100.

3、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重力的切向分力,不能说成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在平衡位置振子所受回复力是零,但合力是向心力,指向悬点,不为零。

4、单摆的周期:当 l、g一定,则周期为定值 T=2πg

l,与小球是否运动无关.与摆球质量m、振幅A都无关。其中摆长l指悬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重力加速度为单摆所在处的测量值。要区分摆长和摆线长。

5、小球在光滑圆弧上的往复滚动,和单摆完全等同。只要摆角足够小,这个振动就是简谐运动。这时周期公式中的l应该是圆弧半径R和小球半径r的差。

6、秒摆:周期为2s的单摆.其摆长约为lm.

【例4】如图为一单摆及其振动图象,回答:

(1)单摆的振幅为,频率为,摆长为,一周期内位移x(F回、a、E p)最大的时刻为.

解析:由纵坐标的最大位移可直接读取振幅为3crn.横坐

标可直接读取完成一个全振动即一个完整的正弦曲线所占据的

时间.轴长度就是周期 T=2s,进而算出频率f=1/T=0.5Hz,算

出摆长l=gT2/4π2=1m·

从图中看出纵坐标有最大值的时刻为0.5 s末和1.5s末.

【例5】若摆球从E指向G为正方向,α为最大摆角,则图象中O、A、B、C点分别对应单摆中的点.一周期内加速度为正且减小,并与速度同方向的时间范围是。势能增加且速度为正的时间范围是.

解析:图象中O点位移为零,O到A的过程位移为正.且增大.A处最大,历时1/4周期,显然摆球是从平衡位置E起振并向G方向运动的,所以O对应E,A对应G.A到B的过程分析方法相同,因而O、A、B、C对应E、G、E、F点.

摆动中EF间加速度为正,且靠近平衡位置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是从F向E的运动过程,在图象中为C到D的过程,时间范围是1.5—2.0s间

摆球远离平衡位置势能增加,即从E向两侧摆动,而速度为正,显然是从 E向G的过程.在图象中为从O到A,时间范围是0—0.5 s间.

七、振动的能量

1、对于给定的振动系统,振动的动能由振动的速度决定,振动的势能由振动的位移决定,振动的能量就是振动系统在某个状态下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大小由振幅大小决定,同一系统振幅越大,机械能就越大.若无能量损失,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做等幅振动.

3、阻尼振动与无阻尼振动

(1)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做阻尼振动.

(2)振幅不变的振动为等幅振动,也叫做无阻尼振动.

注意:等幅振动、阻尼振动是从振幅是否变化的角度来区分的,等幅振动不一定不受阻力作用.

4.受迫振动

(1)振动系统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

(2)受迫振动稳定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跟系统的固

有频率无关.

5.共振

(1)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的现象叫做共振. (2)条件: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3)共振曲线.如图所示.

【例6】行驶着的火车车轮,每接触到两根钢轨相接处的缝隙时,就受到一次撞击使车厢在支着它的弹簧上面振动起来.已知车厢的固有同期是0.58s,每根钢轨的长是12.6 m,当车厢上、下振动得最厉害时,火车的车速等于 m/s.

解析:该题应用共振的条件来求解.火车行驶时,每当通过铁轨的接缝处就会受到一次冲击力,该力即为策动力.当策动周期T策和弹簧与车厢的国有周期相等时,即发生共振,即 T策=T固= 0.58 s ………① T策=t=L/v……②

将①代入②解得v=L/0.58=21.7 m/s 答案:21.7m/s

八、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就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1)有作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2)有能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3、分类:①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凸起部分叫波峰,凹下部分叫波谷

②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直线上.质点分布密的叫密部,疏的部分叫疏部,液体和气体不能传播横波。

4.机械波的传播过程

(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

(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3)由波源向远处的各质点都依次重复波源的振动.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相邻的波谷之间的距离.在纵波中两相邻的的密部(或疏部)中央间的距离,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

2.周期与频率.波的频率由振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波的频率不变。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唯一不变的是频率(或周期),波速与波长都发生变化.3.波速:单位时间内波向外传播的距离。v=s/t=λ/T=λf,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说明】

①波的频率是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质点的振动是一种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波源,所以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是波源的频率.

波速是介质对波的传播速度.介质能传播波是因为介质中各质点间有弹力的作用,弹力越大,相互对运动的反应越灵教,则对波的传播速度越大.通常情况下,固体对机械波的传摇速度校大,气体对机械波的传播速度较小.对纵波和横波,质点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有区别,那么同一物质对纵波和对横波的传播速度不相同.所以,介质对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振动频率无关.

波长是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所传播的距离,所以波长的长度与波速v和周期T有关.即波长由波源和介质共同决定.

由以上分析知,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会发生变化,速度和波长将发生改变.

②振源的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传播,离振源较远些的质点的振动要滞后一些,这样各质点的振动虽然频率相同,但步调不一致,离振源越远越滞后.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离波源一个波长的质点的振动要滞后一个周期,相距一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步调是一致的.反之,相距1/2个波长的两质点的振动步调是相反的.所以与波源相距波长的整数倍的质点与波源的振动同步(同相振动);与波源相距为1/2波长的奇数倍的质点与波源派的振动步调相反

(反相振动.)

【例7】一简谐横波的波源的振动周期为1s,振幅为1crn,波速为1m/s,若振源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且从振源质点开始振动计时,当 t=0.5s时()A.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位移处于最大值 B.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速度处于最大值C.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位移处于最大值 D.距振源?λ处的质点的速度处于最大值解析:根据题意,在0.5s 内波传播的距离Δx=vt=0.5m.即Δx=?λ.也就是说,振动刚好传播到?λ处,因此该处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速度和位移都是零,所以选项C、D 都是不对的,振源的振动传播到距振源?λ位置需要的时间为T/4=0。25s,所以在振源开始振动0.5 s后.?λ处的质点,振动了0.25 s,即1/4个周期,此时该质点应处于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

答案:A

【波的图象】

(1)波的图象

①坐标轴:取质点平衡位置的连线作为x轴,表示质点分布的顺序;取过波源质点的振动方向作为Y轴表示质点位移.

②意义: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

③形状:正弦(或余弦)图线.

因而画波的图象.要画出波的图象通常需要知道波长λ、振幅A、波的传播方向(或波源的方位)、横轴上某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状态(包括位移和振动方向)这四个要素.

(2)简谐波图象的应用

①从图象上直接读出波长和振幅.

②可确定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移.

③可确定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加速度的方向.

④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若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⑤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画出在Δt前后的波形.沿传播方向平移Δs=vΔt.

九、机械波解题方法

1.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判定

(1)在波形图中,由波的传播方向确定媒质中某个质点(设为质点A)的振动方向(即振动时的速度方向):逆着波的传播方向,在质点 A的附近找一个相邻的质点B.若质点B的位置在质点A的负方向处,则A质点应向负方向运动,反之。则向正方向运动如图中所示,图中的质点A应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质点B先于质点A振动.A要跟随B振动).

(2)在波形图中.由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若质点C是沿Y轴负方向运动,在C质点位置的负方向附近找一相邻的质点D.若质点D在质点C位置X轴的正方向,则波由X轴的正方向向负方向传播:反之.则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这列波应向X 轴的正方向传播(质点c要跟随先振动的质点D的振动)

具体方法为:①带动法:根据波的形成,利用靠近波源的点带动它

邻近的离波源稍远的点的道理,在被判定振动方向的点P附近(不超

过λ/4)图象上靠近波源一方找另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带动

P向上运动如图,若P/在P的下方,则P/带动P向下运动.

②上下坡法: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走波形状“山路”,从“谷”到“峰”的上坡阶段上各点都是向下运动的,从“峰”到“谷”的下坡阶段上各点都是向上运动的,即“上坡下,下坡上”

③微平移法:将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微小移动Δx=v·Δt<λ/4,则可判定P点沿y方向的运动方向了.

反过来已知波形和波形上一点P的振动方向也可判定波的传播方向.

【补充】单侧法

【例8】一列波在媒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图所示的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此列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质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T;

B.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3 T/4

C.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T/4。

D.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T/4

解析:若波源是M,则由于Q点的速度方向向下,在 Q点的下向找一相邻的质点,这样的质点在Q的右侧,说明了振动是由右向左传播,N点是波源,图示时刻的振动传到M点,P与M点相距λ/4,则P点已经振动了T/4.故C选项正确。

2.已知波速V和波形,画出再经Δt时间波形图的方法.

(1)平移法:先算出经Δt时间波传播的距离上Δx=V·Δt,再把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动Δx即可.因为波动图象的重复性,若知波长λ,则波形平移nλ时波形不变,当Δx=nλ十x时,可采取去整nλ留零x的方法,只需平移x即可

(2)特殊点法:(若知周期T则更简单)

在波形上找两特殊点,如过平衡位置的点和与它相邻的峰(谷)点,先确定这两点的振动方向,再看Δt=nT+t,由于经nT波形不变,所以也采取去整nT留零t的方法,分别做出两特殊点经 t后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画出新波形.

【例9】一质点以坐标原点0为中心位置在y轴上振动,其振幅为5m,周期为0.4s,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的正向传播,其速度为1.0m/s,计时开始时该质点

在坐标原点0,速度方向为y轴正方向,0.2s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则再经过0.2s

后的波形是()

答案:B

【例10】

图是某时刻一列横波在空间传播的波形图线。已

知波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4m/s ,试计算

并画出经过此时之后1.25s 的空间波形图。

解析:由波形图已知λ=0.08m,由T=λ/v=0.08/4=0.02s,经过t=1.25s,即相当于

1.25/0.02=6

2.5个周期,而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经过62.5个周期,波向前传播了62.5个波长。据波的周期性,当经过振动周期的整数倍时,波只是向前传播了整数倍个波长,而原有波形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可以先画出经过1/2周期后的波形,如图。再将此图向前扩展62个波长即为题目要求,波形如图。

3.已知振幅A 和周期T ,求振动质点在Δt 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

求振动质点在Δt 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由于牵涉质点的初始状态,需用正弦函数较复杂.但Δt 若为半周期T/2的整数倍则很容易.

在半周期内质点的路程为 2A .若Δt= n ·T/2, n = 1、2、3……,

则路程s=2A ·n ,其中n=2

/T t . 当质点的初始位移(相对平衡位置)为x 1=x 0时,经T/2的奇数倍时x 2=-x 0,经T/2

/m

/m

的偶数倍时x 2=x 0.

【例11】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有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振动横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在t=0时刻,P 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 点为0.2m 的Q 点

A 、在0.1s 时的位移是4cm;

B 、在0.1s 时的速度最大;

C 、在0.1s 时的速度向下;

D 、在0到0.1s 的时间内路程是4cm;

解析:10.42.5v m f λ===,P 与Q 相距λ/2,先画出若干个波长的波形,经过0.1s 也就是T/4后,Q 点将回到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B 项正确;在0到0.1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振幅,即4cm,D 项正确

拓展:若求经Δt=2.5s 时Q 的路程和Q 的位移,如何求?

十、振动与波的图像多解问题

二者图像对比

振动是一个质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的现象,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来共同呈现的现象. 简谐运动和其引起的简谐波的振幅、频率相同,二者的图象有相同的正弦(余弦)曲线形状,但二图象是有本质区别的.见表:

波动图象的多解涉及

(1)波的空间的周期性;(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3)波的双向性;(4)介质中两质点间距离与波长关系未定;(5)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未定.

1.波的空间的周期性

沿波的传播方向,在x 轴上任取一点P (x),如图所示,P 点的振动完全重复波源O 的振动,只是时间上比O 点要落后Δt ,且Δt =x/v=xT 0/λ.在同一波线上,凡坐标与P 点坐标x 之差为波长整数倍的许多质点,在同一时刻t 的位移都与坐标为λ的质点的振动位移相同,其振动速度、加速度也与之相同,或者说它们的振动“相貌”完全相同.因此,在同一波线上,某一振动“相貌”势必会不断重复出现,这就是机械波的空间的周期性. 空间周期性说明,相距为波长整数倍的多个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

在x 轴上同一个给定的质点,在t+nT 时刻的振动情况与它在t 时刻的振动情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相同.因此,在t 时刻的波形,在t+nT 时刻会多次重复出现.这就是机

械波的时间的周期性.

波的时间的周期性,表明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整数倍周期时,其波的图象相同.

3.波的双向性

双向性是指波沿正负方向传播时,若正、负两方向的传播时间之和等于周期的整数倍,

则沿正负两方向传播的某一时刻波形相同.

4.介质中两质点间的距离与波长关系未定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如果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不确定,就会形成多解,解题时若不能联想

到所有可能情况,易出现漏解.

5.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未定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联系,若某一质点振动方向未确定,则波

的传播方向有两种,这样形成多解.

【例12】一列在x轴上传播的简谐波,在x l= 10cm和x2=110cm处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

如图所示,则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s,这列简谐波的波长为 cm.

【解析】由两质点振动图象直接读出质点振动周期为 4s.由

于没有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本题就有两种可能性:(1)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在t=0时,x1在正最大位移处,x2在平衡位置并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

那么这两个质点间的相对位置就有如图所示的可能性,也就x2一 x1=(n十1/4)λ,λ=400/

(1十4n)cm

(2)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t=0时.x1在正最大位移处,

x2在平衡位置并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那么这两个质点间的

相对位置就有如图所示的可能性,x2一 x1=(n十3/4)λ,λ=400/(3+ 4n)cm 十一、波的现象

1.波的反射:波遇到障碍物会返回来继续传播的现象.

(1)波面:沿波传播方向的波峰(或波谷)在同一时刻构成的面.

(2)波线:跟波面垂直的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3)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方向关系.

①入射角:入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

② 反射角:反射波的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

③在波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都跟入射波的相同.

(4)特例:夏日轰鸣不绝的雷声;在空房子里说话会听到声音更响.

(5)人耳能区分相差0.1 s 以上的两个声音.

2.波的折射: 波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1)波的折射中,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都发生了改变.

(2)折射角:折射波的波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

(3)入射角i 与折射角r 的关系12

sin sin v i v γ=

V 1和v 2是波在介质I 和介质Ⅱ中的波速.i 为I 介质中的入射角, r 为Ⅱ介质中的折射角.

3.波的衍射: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衍射是波的特性,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

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例如:声波的波长一般比院坡大,“隔堵有耳”就是声波衍射的例证.

说明: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4.波的叠加与波的干涉

(1)波的叠加原理: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每个质点都将参与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其位

移是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相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波在相遇区域里,互不干扰,有独立性.

【例13】一个波源在绳的左端发出半个波①,频率为f1,振幅为A1;同时另一个波源在绳的右端发出半个波②,频率为f

2,振幅为A2, P为两波源的中点,由图6—18可知,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

B.两列波相遇时, P点波峰值可达A1+A2

C.两列波相遇后,各自仍保持原来的波形独立传播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的波峰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点,此点在P点的左侧

解析:因两列波在同一介质(绳)中传播,所以波速相同,由图可知λ1>λ2,说明它们的波峰高P点距离不等,波同时传至P点,波峰不会同时到P点,所以P点波峰值小于A1+ A2.两列波波峰能同时传到的点应在P点左侧,所以A,D正确,B错误,又由波具有独立性,互不干扰,所以C正确.答案:B

(2)波的干涉:

①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列同性质的波相遇.

②现象:某些地方的振动加强,某些地方的振动减弱,并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间隔出现,加强的地方始终加强,减弱的地方始终减弱,形成的图样是稳定的干涉图样.说明:①加强、减弱点的位移与振幅.

加强处和减弱处都是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质点的位移都随时间变化,各质点仍围烧平衡位置振动,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加强处振幅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即A=A1 +A2,质点的振动能量大,并且始终最大.

减弱处振幅小,等于两列波的振福之差,即A=∣A1-A2∣,质点振动能量小,并且始终最小,

若A1=A2,则减弱处不振动.

加强点的位移变化范围:一∣A1 +A2∣~∣A1 +A2∣

减弱点位移变化范围:一∣A1-A2∣~∣A1-A2∣

②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③加强和减弱点的判断.

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处一定是加强的,并且用一条直线将以上加强点连接起来,这条直线上的点都是加强的;而波峰与波谷相遇处一定是减弱的,把以上减弱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直线上的点都是减弱的.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振幅之间.

当两相干波源振动步调相同时,到两波源的路程差Δs是波长整数倍处是加强区.而路程差是半波长奇数倍处是减弱区.

【例14】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媒质中有S1、S2两个波源,这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致,S1、S2之间相距两个波长,D点为

S1、S2连线中点,今以D点为圆心,以R=DS1为半径画圆,问在该圆

周上(S1、S2两波源除外)共有几个加强点?

分析:干涉强、弱区的判断方法有两种:

(1)在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是干涉加强区;在波峰与波谷相遇或波谷与波峰相遇处是干涉减弱区。

(2)与相同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处是干涉加强区;与相同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处是干涉减弱区。

解答:由干涉强、弱的第二种判断方法可知,干涉加强区的集合实际上是以两波源所在处为焦点的双曲线簇。由此不难判断:以波源边线为直径的贺周上分布看,到两波源距离差等

±的四个加强是A1、A2、C1、C2。即:除两于0的两个加强是D1、D2;到两波源距离差等于λ

波源外,圆周上振动加强是共有六个。

十二、声波

(1)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在通常情况下在空气中为340m /s ,随介质、温度改变而变.

(2)人耳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20 Hz ---20000 Hz.

(3)能够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的最小时间间隔为0.1s

(4)声波亦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声波的共振现象称为声波的共鸣.

(5)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 的声波.

(6)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 的声波.

应用:声呐、探伤、打碎、粉碎、诊断等.

(7)声音的分类①乐音:好听悦耳的声音.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基音的频率的高低)、响度(声源的振幅大小)、音品(泛音的多少,泛音的频率和振幅共同决定的).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能量.②噪声:嘈杂刺耳的声音,是妨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

【例15】如果声源、听者和障碍物都在同一直线上,声源位于听者和障碍物之间,离听者12m ,离障碍物34m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听者是否能把原来的声音和回声区分开来?

【解析】人耳能分外间隔大小0.1s 的两个声音,图中S 为声源,A 为听者,O 为障碍物,当声波直接传到人耳时,经历时间tl =SA/v ……①,当声波传到障碍物反射到人耳时,经历时间22SO SA t v

+=………②,直接传到人耳的声音与回声之间的时间差Δt=t 2-t 1,即Δt=2SO/v =0.2s 。Δt >0.1s ,人耳可以区分

Ⅱ习题练习

1、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 = 1s 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

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

A .x = 0处的质元;

B .x = 1m 处的质元;

C .x = 2m 处的质元;

D .x = 3m 处的质元。

2、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C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 .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3、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坚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0=t ,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T t 4

1=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B . T t 2

1=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C . T t 43=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D . T t 4

3=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4、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物理机械运动专题练习(及答案)含解析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 小球在前0.5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解答】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 5 0.1s= 0.5s, A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B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 =0.11m/s, C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 BC=2 0.1s=0.2s,路程s BC=5.50cm?2.50cm=3.00cm =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 AB=3 0.1s=0.3s,路程s AB=2.50cm=0.025m,所v BC= ==0.15m/s,v AB=≈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理解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 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 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

专题复习一机械运动

解析专题1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 1.(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下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以加油机自己为参照物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C.以地面为参照物 D.三种说法都不对 1.答案:B解析:空中加油,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是以受油机为参照物,选项B正确。 2.(2013中学生数理化潜能知识竞赛“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答案:B解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选项B正确。 3.(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

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 A.15~20 B.20~25 C.25~30 D.30~35 解析:小轿车速度10028,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小轿车长度取3.5m,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两车相对路程为7m,由可知,相对速度为7。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20~25,选项B正确。 答案:B 4.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半径 6.37×103千米。则在“神舟”七号飞船运行期间,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C解析:由题述可知,飞船绕地球运动的时间大约为68.5小时,运行一圈的路程大约为2π×(6.37×103千米+343千米)=4.2×107m,运行一圈的时间大约为1.5h,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45,选项C正确。 5.(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在晴朗 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完整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 练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3分) 1.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它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其中直线运动又可分为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7.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8.“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9.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10.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1.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2.不变,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13.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必须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2.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

选修3-4《机械波》专题复习

有的放矢,重拳出击 陈修斌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22100) 本期所涉及的《机械波》这个章节的内容为选考要求,但在所有的选考内容中是重点考查的内容,高考考查的频率高,范围广。重点考查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公式,考查波的图像和不同时刻的波形以及波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周期性和双向性。近几年高考中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第12题,(上海卷)第9题,(四川理综)第20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Ⅰ卷第16题,(全国Ⅱ卷)第17题,(北京卷)第16题;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Ⅰ卷第20题,(北京卷)第15题,(重庆卷)第15题,(四川卷)第19题,(广东卷)第14题等都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过考查。 预测2010年的机械波考题仍将保持以选项题为主,一个考题往往多个知识点,重点在简谐运动的规律和图象;波的形成过程和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波的图象和波的多解问题仍是考查的热点.尤其是波的图象中已知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判断方向和求位移、路程及质点坐标;已知某两时刻的波形图涉及的多解问题预测是重点考查的重点。笔者就这一部分易考点加以梳理,供同学们参考。 易考点一 考查波的基本概念 例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P 、Q 两个质点,它们相距0.8m .当 0=t 时,P 、Q 两点位移恰好都是正的最大值,且P 、Q 间只有一个波谷.当s t 6.0=时, P 、Q 两点正好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 、Q 两点间有一个波峰和一个波谷,且波峰距Q 点距离第一次0.2m ,试求:(1)若波由P 传到Q ,波的周期;(2)若波由Q 传到P ,波的速度; (3)若波由Q 传到P ,从0=t 时开始观察,哪些时刻P 、Q 间(P 、Q 除外)只有一个质点位移等于振幅. 解析:本类型题往往先画出波形图,在波形图上依据题意找出适合题目要求的质点,从而确定该波的波长、周期、波速等,本题可画出如图1所示波形图,标出P 、Q 点,不难求出=0.8 m λ (1) 若波由P 传至Q ,依题意可作出如图2所示波形图,则T s t 4 3 6.0== (2) 解得s T 8.0= 图1 图2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_机械运动

专题二 机械运动 一、知识要点 1.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 2.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t s v = (4)单位: ①基本单位:m/s ; ②常用单位:km/h 、cm/s 等; ③换算关系:1m/s=3.6km/h, 1m/s=100cm/s 。 3.运动的分类 (1)按运动快慢分: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按运动路线分: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 是不随s 与t 的改变而改变的恒量,即s 与t 的比值 t s 是恒定不变的。 5.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 (3)平均速度:?????==?=v s t t v s t s v 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① 物体在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 1,后半段时间速度为v 2,则全程221v v v += 时 ② 一物体在前半段路程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v 2,则全程v v v v v 212 12+=路 可以

机械波 专题训练

专题(一)机械波的形成于传播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关系是() A.有振动必有波 B.有波必有振动 C.有振动不一定有波 D.有波不一定有振动 2.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横波和纵波都存在波峰和波谷 B.横波和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不同,因此,这两种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C.地震中形成的彼,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D.横渡与纵波都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3.在以下各种波中,属于机械波的有() A.水波B.光波C.无线电波D.地震波 4.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介质中的质点是随波迁移 B.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迁移 C.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随波传递 D.介质的质点每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香水瓶盖,较远处的人也能闻到香水味,是由于香水随声波传播的原因 B.掉到池塘中心的皮球,不能通过搅动水来使它靠岸 C.地震波中有横波,也有纵波,是一段时间只有根波,另一段时间只有纵波 D.纵波中的疏部和密部是介质中的质点原来就分布好的,是固定不动的 6.在一平静的湖面上漂浮着一轻木块,向湖中投入一石块,在湖面上激起水波,关于木块的运动情况,以下正确的是() A.因为“随波逐流”木块将被推至远处 B.因不知道木块离波源的远近如何,所以无法确定木块的运动情况 C.无论木块离波源的远近如何,它都不能被波推动,最多只能在湖面上做上下振动 D.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与木块的质量大小和所受水的阻力的大小等情况有关 7.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B.波动的频率等于介质中备质点的振动频率 C.质点的振动方向总跟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跟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方向 B.只有横波的波形图才能作成正余弦曲线的形状,纵波则不能 C.波动过程是运动形式和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D.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不立即停止运动 9.下列说法中不妥的是() A.在纵波中,质点的疏部中心位移和密部中心位移均为零 B.横波中,质点在波谷时动能最小 C.纵波中,疏部中心质点动能最小 D.机械波是波的一种形式 参考答案:

北京玉渊潭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长度l (cm) 内径d (cm) 喷射距离s(cm) 1 40 1.014 2 1.516 3 2.020 4 70 1.012 5 1.515 6 2.017 7 100 1.011 8 1.513 9 2.014 (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 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 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 【答案】不变 喷射距离 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 越小 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5]比较1、2、3或4、5、6或7、8、9发现当水管材质和长度相同,而内径不同,内径越小,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水管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4)[6]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5)[7]猜想③为出水口水流速度与水管的材质有关,所以为验证猜想③应当用内径和长度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机械运动 复习题

机械运动复习1 一、填空题(35分) 1.物理学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人是的。 5.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 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人们常说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自转着,“公转”是 以为参照物,自转又是以为参照物。 6.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7.“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8.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9.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10.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行驶。 11.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12.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3.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4.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5.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6.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016年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难题

2016年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题难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周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 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C.汽车的速度是34m/s D.汽车的速度是30.9m/s 2.研究表明:雨滴自高空由静止下落,雨滴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随其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假设每个雨滴可看成球形,每个雨滴的密度相同,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滴的半径r的平方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即f阻=kr2v2,其中k为比例常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 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球的体积公式:V=π?r3(r为半径),g=10N/kg.每个雨滴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4,则这两个雨滴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A.1:8 B.1:4 C.1:2 D.1:1 3.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4.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 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 可知() 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5.设湖岸MN为一直线,在岸边的A点的游客发 现湖中C点处有人落水,此时C点离湖岸最近点为 B点,BC距离为60米,AB距离为80米,游客从 A点出发去营救落水者.已知人在岸上走的速度为

测量和机械运动综合练习题一

测量和机械运动综合练习题 一、中考题精练 1、 观察图1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2、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3.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 A . 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4、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 .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 .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 .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5、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 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2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 行驶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C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D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6.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最明显的是 ( ) A .离弦之箭 B 、一日千里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 图1 图2

中考专题复习机械运动

专题复习:机械运动 中考考查内容:运动的相对性、v=s/t 及其变形公式的计算、刻度尺的读数等,试题主要分布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中. 一、考点解读: 考点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提示】 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的刻 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少误差的一种基本方法. 用公式表示:L =(L 1+L 2+L 3+……+L n )/n. 运动的描述 (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2)选择不同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考点3:运动的描述—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匀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1)平时我们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对于平均速度应指明是物体在哪段路程 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 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二、各个击破 命题点1:长度、时间的测量 例1:宁宁跑1 500 m时停表从0走到图1所示位置,他的成绩是________.如图2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是________(填“A”或“B”). 图1 图2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整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秒.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卷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3.(2015南充)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 命题点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2:花样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摆出的漂亮造型,其中一名队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

【2019最新】中考物理复习第一单元机械运动专题(1)特殊方法测密度专项训练word版

【2019最新】中考物理复习第一单元机械运动专题(1)特殊方法测密度专项训练word 版一)特殊方法测密度 1.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使其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ZX1-1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即为石片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 ) 图ZX1-1 A.偏大B.无偏差 C.偏小D.无法确定 2.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直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横梁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ZX1-2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图ZX1-2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向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的总质量为145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标记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石块的密度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已知ρ水=1.0×103kg/m3) (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操作过程如图ZX1-3甲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ZX1-3

中考复习材料之机械运动练习提高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017邵阳)2017 年 4 月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1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号 2.( 2017宜昌)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2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球 B.“天舟一号” C.“天宫二号” D.太阳 图1 图2 图3 3. ( 2017益阳)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3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4. ( 2017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5. ( 2017菏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6. ( 2017镇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图1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图2 7. ( 2017郴州)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2018高考专题《机械波》

2018高考专题复习《机械波》 类型一:波动图像基本规律 1. (2012年·天津·7) 沿x 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则t =401s 时( ) A .质点M 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 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变式1:若M 点是x=1.5m 处质点,哪个时刻振动至波谷? 变式2:若N 点(未画)此时在y=-1cm 处,哪个时刻振动至波峰? 类型二:双图像问题 2. 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P 的振动图线,那么: (1)该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 ; (2)该波的传播方向为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3)图甲中Q 点(坐标为x =2.25 m 处的点)的振动方程为:y = cm. 变式1:若M 点 (未画) 是x=2.125m 处质点,M 点的振动方程为: 变式2:若N 点(未画)此时在y=-0.1cm 处,N 点的振动方程为: 3. 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若在x =1 m 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波在t =0.3 s 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 变式1:(2013四川理综)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 A .a

机械运动总复习试题

机械运动测验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B.考试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正常人10次脉博的时间约为1min. D,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0 m/s。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乘客,看到一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时,且感到乙列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大楼 4.当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B.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C.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5,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6、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 B、82.0cm C、82.00 D、820.0mm 7、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误差与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C、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可以更小 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9、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顺流漂流,此时小明相对于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A、河岸 B、小华 C、河岸边的树 D、迎面驶来的竹筏 10、一列动车组火车的速度为288km/h,这表示该车的快慢程度是() A、每小时的速度是288km/h B、火车通过的路程为288km/h C、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88km/h D、火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为288km 11.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 长,速度越大 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 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50m/s B. 25 m/s C. 24 m/s D. 10 m/s 二、填空题 1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长度的单位是______. 14、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12.5s,在此过程中,他所做的 是运动,他的速度是米/秒。 15.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 的飞行员是__ 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 16,单位换算 250cm = _______ m =_______km 2×105μm =_______ cm _______m 54km/h= m/s 25 m/s= km/h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机械运动——长度时间测量、运动描述习题 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C.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人测量方法错误 D.两个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 2、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 A.分度值是1的米尺 B.分度值是1,长30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长30m的钢卷尺 D.游标长尺 3、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在下列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6.2分米B.62厘米C.6.20分米D.620.0毫米4、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A.当时外界无风 B.火车顺风行驶,车速与风速大小相同 C.烟的喷出口是竖直向上的

D.烟有惯性 5、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 C.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西行驶 D.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彩云B.轻舟C.高山D.两岸 7、(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8、为测量书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有位同学这样做:先测整个课本的厚度,结果为0.7,然后他翻到课本的最后一页,看到页码为178,他计算得到纸的厚度为:0.72÷178=0.004. (1)他计算中存在的错误是:; (2)正确的计算应当是:. 9、(2005?江西)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s.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专题练习(带详解)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专题练习(带详解) 一、多选题 1.下列有关波动现象的特性与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医学诊断时用“ B 超”仪器探测人体内脏,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B .5G 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 频段),相比现有的4G 通信技术(采用1880﹣2635MHz 频段),5G 容量更大,信号粒子性更显著 C .在镜头前装偏振片,可以减弱镜头反射光 D .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速度越大,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越强 【答案】BD A.“B 超”仪器通过它的探头不断向人体发出短促的超声波(频率很高,人耳听不到的声波)脉冲,超声波遇到人体不同组织的分界面时会反射回来,又被探头接收,这些信号经电子电路处理后可以合成体内脏器的像,没有使用多普勒效应。故A 错误; B.5G ,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 频段,相比于现有的4G (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1880﹣2635MHz 频段)技术而言,具有极大的带宽、极大的容量和极低的时延。5G 容量更大,信号的频率更大,所以粒子性更显著。故B 正确; C.在镜头前装偏振片,可以减弱被拍摄物体反射光,而不是减弱镜头反射光。故C 错误; D.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速度越大,则电子的波长越短,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越强。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 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 ,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1T ,若使把手以周期()221T T T >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 ) A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1T B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2T C ..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为2 1T D .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 E.要使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大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分类练习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题练习 一.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1.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军队前进的速度? 2.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3.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1.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行驶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3.某人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全程的1/2,又以 3米/秒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求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4.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江水的水流速度是V2(V1>V2),现该船在A、B两地行驶,求该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三.回声问题 1.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3.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 B. 物体运动的路程 C. 用电器的电功率 D. 物体所受的压强 【答案】D 【解析】【解答】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B不符合题意;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理解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横纵坐标的乘积,再根据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分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匀速下落过程中的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机械能变小,故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故其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是以自己所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