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财政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财政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财政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历任部长

薄一波(1949年10月18日—1952年10月13日)

戎子和(代,1952年10月13日—1953年9月18日)邓小平(1953年9月18日—1954年6月19日)

李先念(1954年6月19日—1967年1月)

殷承祯(军管会主任,1967年1月—1975年1月17日)张劲夫(1975年1月17日—1979年8月17日)

吴波(1979年8月17日—1980年8月6日)

王丙乾(1980年8月6日—1992年9月4日)

刘仲藜(1992年9月4日—1998年3月18日)

项怀诚(1998年3月18日—2003年3月)

金人庆(2003年3月—2007年8月)

谢旭人(2007年8月-)

历任副部长

戎子和(1949年10月—1959年4月)

王绍鏊(1949年10月—1954年9月)

陈国栋(1952年8月—1953年9月)

范醒之(1952年8月—1959年4月)

吴波(1952年8月—1979年9月)

金明(1953年9月—1965年1月)

方毅(1953年9月—1959年4月)

王学明(1954年9月—1983年6月)

胡立教(1954年9月—1959年4月)

刘镛如(1956年2月—1959年4月)

李树德(1960年11月—1965年1月)

曾直(1960年11月—1978年3月)

陈如龙(1960年11月—1965年1月,1982年5月—1986年6月)申平(1961年12月—1965年1月)

杜向光(1964年8月—1983年6月)

陈希愈(1973年5月—1978年3月)

江东平(1973年5月—1983年6月)

王丙乾(1973年5月—1980年8月)

张瑞清(1977年8月—1983年6月)

忻元锡(1978年4月—1983年6月)

姚进(1978年4月—1983年6月)

吕培俭(1978年5月—1982年5月)

田一农(1978年5月—1988年5月)

谢明(1979年2月—1983年6月)

武博山(1979年2月—1983年6月)

李朋(1980年3月—1988年5月)

迟海滨(1982年4月—1993年5月)

项怀诚(1986年5月—1994年7月)

刘仲藜(1988年1月—1992年9月)

刘积斌(1988年6月—1998年3月)

张佑才(1989年12月—2002年9月)

金人庆(1991年1月—1995年5月)

李延龄(1993年7月—2000年2月18日逝世)谢旭人(1995年8月—1998年4月)

楼继伟(1998年3月—2007年3月)

金立群(1998年9月—2003年9月)

高强(1998年9月—2001年8月)

朱志刚(2000年7月—2008年2月)

肖捷(2001年9月—2005年7月)

廖晓军(2002年9月—)

李勇(2003年9月—)

王军(2005年10月—)

张少春(2006年12月—)

张弘力(2007年5月—2007年9月)

丁学东(2008年3月—)

整理财政部87号令全文

20 年 月 日 A4打印 / 可编辑 财政部公布第87 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

财政部公布第87号令《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全文 财政部对《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经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长肖捷 2017年7月11日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采购当事人的采购行为,加强对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

购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以下简称货物服务)招标投标活动。 第三条货物服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公开招标,是指采购人依法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非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的采购方式。 邀请招标,是指采购人依法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抽取3家以上供应商,并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其参加投标的采购方式。 第四条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确定分别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公开招标数额标准。 第五条采购人应当在货物服务招标投标活动中落实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 第六条采购人应当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实施计划、确定采

国务院领导成员汇总

国务院领导成员汇总 总理 温家宝(4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组书记 主持国务院全面工作,主管人事、监察、审计工作 副总理 李克强(5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党组副书记 负责国务院常务工作。 负责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计生委、国税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电监会。 回良玉(44,回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 负责农业、民族、民政、宗教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国家民委、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宗教局、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 联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残联。 张德江(4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 负责工业、交通、人力、社保、企业改革、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资委、安监总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王岐山(4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 负责商务、金融、市场管理、旅游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国务委员 刘延东(45,女)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组成员,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负责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港澳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港澳办。 联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梁光烈(40)党组成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负责国防动员工作 马凯(46)党组成员,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中国历任财政部长简介

中国历任财政部长简介 薄一波 1949年10月19日至1953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财政部部长 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县蒋村人人。1925年入党,曾在山西,天津等地从事兵运等工作,3次入狱。1946年起,担任军队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华北局第1书记,军区政委,财政部部长,国务院第3办公室主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1957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9月任中共8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和1965年继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28年底到天津,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兵委书记、北方局军委秘书长。 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汉铁路沿线地区指导兵运工作,发动士兵暴动。 1931年在北平被捕,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在狱中曾任中共支部书记。 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后,所部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

师序列,任决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1941年7月任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8月任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后任中共太岳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 1943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 1946年7月,为保证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执行主要方向作战任务,与滕代远负责军区领导工作。1947年7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主持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 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华北军区政委,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平津战役的组织工作,曾兼任平津卫戍区政委、绥远军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 1953年9月18日至1954年6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财政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财政部历任部长、副部长名录 历任部长 薄一波(1949年10月18日—1952年10月13日) 戎子和(代,1952年10月13日—1953年9月18日)邓小平(1953年9月18日—1954年6月19日) 李先念(1954年6月19日—1967年1月) 殷承祯(军管会主任,1967年1月—1975年1月17日)张劲夫(1975年1月17日—1979年8月17日) 吴波(1979年8月17日—1980年8月6日) 王丙乾(1980年8月6日—1992年9月4日) 刘仲藜(1992年9月4日—1998年3月18日) 项怀诚(1998年3月18日—2003年3月) 金人庆(2003年3月—2007年8月) 谢旭人(2007年8月-)

历任副部长 戎子和(1949年10月—1959年4月) 王绍鏊(1949年10月—1954年9月) 陈国栋(1952年8月—1953年9月) 范醒之(1952年8月—1959年4月) 吴波(1952年8月—1979年9月) 金明(1953年9月—1965年1月) 方毅(1953年9月—1959年4月) 王学明(1954年9月—1983年6月) 胡立教(1954年9月—1959年4月) 刘镛如(1956年2月—1959年4月) 李树德(1960年11月—1965年1月) 曾直(1960年11月—1978年3月) 陈如龙(1960年11月—1965年1月,1982年5月—1986年6月)申平(1961年12月—1965年1月) 杜向光(1964年8月—1983年6月) 陈希愈(1973年5月—1978年3月) 江东平(1973年5月—1983年6月) 王丙乾(1973年5月—1980年8月) 张瑞清(1977年8月—1983年6月) 忻元锡(1978年4月—1983年6月) 姚进(1978年4月—1983年6月) 吕培俭(1978年5月—1982年5月) 田一农(1978年5月—1988年5月) 谢明(1979年2月—1983年6月)

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简介---全国金融办联席会议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历任行长简介---全国金融办联席会议中心南汉宸(1949.10——1954.10) 南汉宸:(1895-1967),山西洪洞人。1911年入太原师范学校。辛亥革命期间,参加太原起义。1913年被选为山西征蒙军的队长。1914年考入北平政法学校,不久回乡,当过两年的小学教员。1918年参加倒阎(锡山)活动,遭阎通缉,逃亡在外。1920年后经营过煤炭、纺纱、轧棉等实业。1923年到天津,从事反对北洋军阀的活动。1924年入冯玉祥部,任国民第三军军需官、参议,次年任干部训练处处长。1926年冯玉祥五原誓师后组织国民联军,他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曾利用他在国民党地方政府中的合法地位,多次帮助、营救和掩护过党的一些同志。1927年他在冯玉祥属下任河南省政府秘书主任兼第一科科长。同年冬受党的派遣赴皖北组织特委,搞武装暴动。1928年春暴动失败后回河南,到鹿钟麟部,曾被委为信阳县县长。1929年调回省政府任秘书主任。1930年代理省民政厅厅长,后随杨虎城部入陕,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1932年遭南京政府通缉逃亡日本,第二年回国。1933年曾为孙殿英部的高等顾问。1934年到天津,和吉鸿昌等组织反法西斯大同盟,不久调往上海,从事党的

秘密工作。1935年秋再至天津,与王世英等继续从事党的统战工作。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到西安做团结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工作。1937年秋随八路军到山西,任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长。为组织山西人民抗日武装、壮大山西新军,推动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贡献。1939年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被阎锡山解散后,回到延安。1940年春到晋西北帮助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秋返延安,任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副部长。1941年调任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长兼参议会秘书长。为整理边区的财政、克服面临的经济困难,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展边区的生产和保障边区人民的生活,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45年冬到张家口任晋察冀边区政府财政处长。1948年任华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华北银行总经理。从1949年至1954年一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是中国人民金融事业的创建人之一。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任副主任委员。1953年任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后又任党组书记。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67年1月逝世。1979年得到平反昭雪。 曹菊如(1954.11——1964.10)

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李勇2011年7月26日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解析

携手共进密切合作 再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新篇章 ——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致辞 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李勇 (2011年7月26日·中国北京 尊敬的汉斯〃胡格沃斯特主席、戴维〃泰迪爵士,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七月的北京,万木葱茏,正翘首企盼着硕果累累的金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必将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但又朝气蓬勃的北京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深化会计国际趋同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在这种发展态势和时代潮流的推动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不懈努力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质量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会计国际趋同成绩斐然。 十年弹指一挥间,已有近120多个国家或地区要求或允许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中不乏诸多新兴经济体国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令人敬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戴维〃泰迪爵士的领导下走过了辉煌的十年。他多年来为会计国际趋同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当前这一良好局面的开创来之不易,值得全球会计职业界倍加珍惜。成绩属于过去,发展铸就未来。新任主席汉斯〃胡格沃斯特先生宏谋远虑的政策高度将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在汉斯主席的领导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再续辉煌,书写波澜壮阔的会计国际趋同画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正在积极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并希望G20各成员国及其他有关国家或地区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推动制定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当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朝着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迈进。 中国政府始终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促进中外经贸交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中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兑现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承诺,并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持续趋同。四年多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得到了平稳有效实施,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取得的积极进展得到世界范围的广为认可。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动制定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所做的努力。 今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在这里成立,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响应G20要求,在国际准则制定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利益相关方参与度的务实举措。当前,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新兴经济体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些国家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应用方面的经验能够为构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提供宝贵的素材,理应在会计国际趋同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兴经济体工作组这个平台上,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专家会聚一堂,共同研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建言献策,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各位代表在今天的会议上进行了深入、富有成效的讨论,也取得了很多共识,为今后工作组的工作开了个好头。我衷心希望,今后新兴经济体工作组的各位成员之间能够坦诚交换意见、及时沟通信息,共同发出一个强音,将新兴经济体的经验越来越频繁地反映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