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与标准

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与标准
涂料常见名词解释及其测试方法与标准

附着力:漆膜与被附着物体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检测】1、首先用美工刀片或划格器在油漆涂层上划出十字格子的形状,横纵各划一刀,型成一百个细小方格,格子为1mm×1mm。划格器的切口应至油漆底层。

2、用毛刷朝对角线方向各刷五六次,把小碎片刷干净,再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并拉开,胶带的粘附力为350-400g/平米。

3、最后用放大镜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

【等级】1、ISO等级:5=ASTM等级:0B,这代表油漆的剥落面积大于65%。

2、ISO等级:4=ASTM等级:1B,一些方格部分或者全部剥落,剥落面积大于35%-65%。

3、ISO等级:3=ASTM等级:2B,代表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面积油漆剥落,甚至有的格子部分被整片剥落,面积超过15%-35%。

4、ISO等级:2=ASTM等级:3B,代表切口和相交处边缘被剥落面积大于5%-15%。

5、ISO等级:1=ASTM等级:4B,这代表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的油漆剥落,划格区内实际破损小于或等于5%。

6、ISO等级:0=ASTM等级:5B,这代表了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切口边缘完全光滑。这是最高等级的附着力。

硬度:硬度是指漆膜对于外来物体侵入其表面时所具有的阻力。漆膜硬度是其机械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一般来说,漆膜的硬度与涂料的组成及干燥程度有关,如漆膜干燥得越彻底,硬度相对越高。

【测定】可以通过测定涂膜在较小的接触面上承受一定质量负荷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以确定(包括由于碰撞、压陷或擦划等而造成的变形能力)。所用测试仪器有摆杆阻尼硬度计、划痕硬度计、压痕硬度计等。

光泽:涂膜表面对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也称镜面光泽度。反射的光量越大,则涂膜的光泽越高。涂膜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取决于涂膜表面的平整和粗糙度,也取决于涂膜表面对投射光的反射量和透过量的多少。在同一涂膜表面以不同人射角投射的光,会出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在测量涂膜光泽

时,应规定光的人射角度测最涂膜光泽,用光电光泽计或投影光泽计。

【相关标准】按国家标准GB/T9754-11l8《色漆和清漆一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画光泽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2813-J978《色漆和清漆一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115°镜面光洋的测定》。

柔韧性:当涂膜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时,所表现出的弹性、塑形和附着力等综合性能称为柔韧性。

【相关标准】GB/T 1731-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6742-86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11185-89《漆膜弯曲试验(锥形轴)》

GB/T 1748-79(89)《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ISO 1519:2002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

【测定】通过将漆膜连同底材一起受力变形,检查其破裂伸长情况,其中也包括了涂膜与底材的界面作用。将漆膜面朝上,用双手将涂漆样板紧压在所需直径的轴棒上,在(2~3)s内绕棒弯曲,弯曲后两拇指应对称于轴棒的中心线。

冲击:试样抗冲击负荷作用的能力。

【相关标准】GB1732-79《漆膜耐冲击测定法》,EDTM-30《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测定】1、测试条件:应在23±2℃和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的。2、将漆膜试片平放在冲击试验机的钻砧上,试片受冲击部位距边缘不少于15mm,每个冲击边缘不得少于15mm。

3、将重锤固定于滑筒的某一高度上(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控制钮,使重锤自由落到冲头上,冲击试片。

4、提起重锤取出试片,4倍放大镜观察漆膜有无裂纹,剥落现象。

5、漆膜若有破裂,降低重锤高度5cm,重复试验,直至漆膜无破裂或剥落。

6、记录重锤的重量及高度。

7、同一试板须进行三次试验。

弯曲:试样在经受弯曲负荷作用的性能。

【相关标准】GB6742-86《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

【测定】弯曲试验仪,测试时将仪器全部打开,并使涂漆面朝座版,在1~2S内平稳地合上仪器,使试板在轴上弯曲180°,目视或用十倍放大镜检查漆膜是否开裂或被剥离(离试板边小于10mm的漆膜不计),以最先使漆膜开裂或被剥离的轴径表示。

透明度:涂膜透过光线的能力。透明度可以表明清漆、清油、漆料及稀释剂等是否含有机械杂质和悬浊物。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的纯净程度、机械杂质的混入、树脂的互溶性、催干剂的析出以及水分的渗入等都会影响产品的透明度。外观浑浊而不透明的产品将影响成膜后的光泽和颜色,以及使附着力和对化学介质的抵抗力下降。清漆要求清澈透明,没有杂质和沉淀物,这是因为作为罩光用的清漆,能把底层的颜色和纹理清晰地显现出来。

【测定】1、目测法。目测即可检测,要求透明,饱满,不混浊。目测法在投射光下目测比较试样的透明性,所依据的标准GB/T1721-79(89)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操作时,将试样装在容量为25mL的比色管内,在透射光下与一系列不同浑浊程度的标准液比较。结果以透明、微浑和浑浊3个等级表示,对应标准中的1~3级。测试时用的标准液有两种,如果试样是无色的就用无色标准液,如果试样是有色的就用有色标准液。

2、仪器法。采用光电式浊度计,以消除由于产品色相深浅不同而对目测结果的干扰,并提高测试的淮确度。仪器测量原理是:光源发出的光由于试管中杂质或悬浮物的影响而产生散射光,经反射罩反射并投射到光敏电阻被接收。选用折光率近似1.5的磨砂有机玻璃捧定为标准浊度100,用蒸馏水校零后再对试样进行浊度测定,以数字表示。

保光性:色漆涂膜能抵抗由于暴露在大气中受大气和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光泽的能力。

【测定】将被测试的涂膜样板遮盖住一部分,在日光或人造光源下照射一定时间后,用光泽计测定未照射和被照射部分的光泽,以其比值表示保光性的结果。

保色性:添加有颜料的应用系统能抵抗由于暴露在大气条件下而改变颜色的能力。以变色后颜色与初始颜色的色差ΔE表示,或与染色牢度褪色样卡比较。变色0~4级五个级别,0级保色性最好,相当于国际染色牢度褪色样卡级别的5级,4级保光性最差,相当于样卡级别的1级。颜料应用系统变色主要取决于颜料的耐候性、耐光性和分散性,也与树脂及系统中的其他成分有关。

耐磨性:以规定摩擦条件下的磨损率或磨损度的倒数来表示,即耐磨性= dt/dV 或dL/dV材料的耐磨损性能。涂膜对摩擦机械作用的抵抗能力。

【相关标准】《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 1768-2006)(ISO 7784-2:1997)

《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GB/T 23988-2009)

《落砂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ASTM D 968-2005)

【测定】1、落砂冲刷试验法。用落砂耐磨试验器测定有机涂层的耐磨性,即采用规定产地的天然石英砂作磨料,通过试验器导管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冲刷试样表面,以磨损规定面积的单位厚度涂层所消耗磨料的体积(L) ,并通过计算耐磨系数来评价涂层的耐磨性。采用这种试验方法,天然砂磨料的选择将对试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砂粒的硬度、粒度和几何形状要求严格。

2、喷砂冲击试验法。用鼓风磨蚀(喷砂)试验测定有机涂层的耐磨性,这种方法是通过调节气泵输出压力,使试验器喷管处的空气流速为0.07m 3 /min ,以保证每分钟平均喷出(44±1)g 的金刚砂束冲击涂层,并以磨损规定面积的单位厚度涂层所消耗磨料的质量(g),通过计算其耐磨系数来评价涂层的耐磨性。因此必须按标准规定选用粒度范围为75 ~90 μm 的碳化硅作磨料,而气源输出压力和磨料的均一喷速成为影响试验结果的决定因素。

3、往复运运磨耗试验法。用磨擦轮磨耗试验机测定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这种试验方法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涂镀层与胶接在磨擦轮外缘上的研磨砂纸作平面往复运动,每双行程后磨擦轮转动一小角度,经规定的若干次研磨后,以涂层厚度(μm)或涂层质量(mg)的减少,并通过计算其磨损阻力评价涂层的耐磨性。由于该方法的试验条件易于控制,而无其它方法所存在的诸如磨轮修整、老化,砂流速率、砂束形状等较难控制的问题,因而试验结果的重复

性较好,而且除涂镀层外,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和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试验。

耐刮伤性:涂层表面具有的耐金属划伤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涂膜的硬度、颜料使用、粘合能力以及涂料表面情况等等因素。

【相关标准】GB/T9279—1988《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测定】1、弧形划针;2、尖顶划针

将受试产品以均匀厚度施涂于具有均匀表面纹理的平整试板上,干燥或固化后,通过推动在弧形划针下的试板来测定耐划伤性,划针被安装成以45°角向下压至试板表面上。以逐级增加压在试板上的负荷直至涂层被划伤为止。

耐盐雾:涂膜抵抗盐雾侵蚀的能力。盐雾中的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镁,在很低的湿度条件下具有迅速吸潮的性能。

【测定】模拟海洋大气或海边大气中盐雾及其他因素为特征,在盐雾箱内配置接近海水成分的水溶液,将其喷成雾状充满箱内,并配合温度、湿度强化腐蚀条件。操作温度一般为(35士2)℃,PH值6.5~7.2,称之为中性盐雾试验,有时也有用酸性盐雾进行。喷雾周期有连续喷雾或间歇喷雾两类。

【相关标准】ISO 3768-197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NSS 试验)》

GB/T2423.17《Ka:盐雾试验方法》

耐候性:涂料应用于室外经受气候的考验,如光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其耐受能力叫耐候性。

【测定】各种老化试验,模拟天然的气候条件,进行试验。如涂层耐候性试验又称大气曝晒试验,考核涂料本身对大气的耐久性。皮革耐候性可在模拟自然气候的耐候试验箱(或老化箱,加速耐候仪)内进行测定。

【相关标准】GBT 1767-1979 《漆膜耐候性测定法》

后期发白:施工后几天或更久会出现漆膜无光,发浑或呈半透明等发白现象。【测定】对试板厚涂两遍,每遍刷4个“十”字,使膜厚达300μm左右,再喷涂两遍,间隔0.5h,喷涂完毕后,在漆膜干燥固化后不同时间分别用透明胶片对试板不同部位封闭,将试样放入(25士5)℃,相对湿度为55%~65%的大气环境中5天,然后去除透明胶片,再放入温度为8℃,相对湿度80%的恒温恒湿箱中24h,取出试板观察记录,用色谱仪对同一试板封闭处和不封闭处测透明度,以透明度差值表示发白程度。

耐玷污:涂层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沾污,涂料的耐沾污性是反映涂膜耐沾污能力的一个测试项目。

【测定】配制灰作为污染源,制成悬浮液用刷涂法或浸涂法使样板沾污。样板按规定要求沾污后,用规定的水压水量均匀冲洗,用其反射系数下降率来表示。测试的相对温度(23士3)℃、相对湿度(50士5)%

【相关标准】GB/T 9780-2005

耐水性:漆膜对水作用的抵抗能力。漆膜耐水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漆膜的使用寿命。它是涂料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

【测定】常用的耐水性测量方法,分为常温浸水法、沸水浸泡法和加速耐水法等。常温浸水法是将涂漆样板的2/3面积浸泡在蒸馏水中,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取出,检查漆膜是否有起泡、失光、变色、脱落等破坏现象。

【相关标准】GB/T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耐人工汗水:人为地配制一种溶液,其化学成分类似于人的汗水,以这种类似人的汗水的溶液来对漆膜的耐汗水能力进行试验。

【测定】1、清洗样品:实验员戴好指套后,把待检测的样品用纯酒精擦拭干净。

2、准备器材:将浸满人工汗液的脱脂棉平放在玻璃容器的测试台上。

3、测试:(1)将样品放置在测试台的脱脂棉伤并将配制的人工汗液喷洒在样品的表面;(2)让溶液顺着器壁慢慢流入容器内,保持底部水位30mm左右;(3)盖好玻璃容器并放入设定温度为40℃±2℃恒温箱内;(4)每24小时检查样品

测试情况并记录,按样品要求测试时间为120小时。

4、粘胶纸:取出测试样品,戴好指套用清水洗净擦拭干净后进行粘胶纸测试。

冷热交替:漆膜经受冷热交替的温度变化而保持其原性能的能力。耐温变性能。【相关标准】JG/T 25-1999、GB/T 13492-92

【测定】将试板置于水温(23±2)℃的恒温水槽中,浸泡18h,浸泡时试板间距不小于10mm。取出试板,侧放于试架上,试架间距不小于10mm。然后,将装有试件的试架放入预先降温至(-20±2)℃的低温箱中,自箱内温度达到-18℃时起,冷冻3h。3.3.1.3从低温箱中取出试板,立即放入(50±2)℃的烘箱中,恒温3h。以上为一循环,循环次数按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取出试板,在规定的条件下放置2h。然后检查试板涂层有无粉化、开裂、剥落、起泡等现象,并与留样试板对比颜色变化及光泽下降的程度。每组试验中,至少有两块试板粉化、开裂、剥落、起泡、明显变色等现象者为合格。若因底材开裂等原因引起涂层破坏,则该组试验必须重新进行。

古代文学常识题目(名词解释 及简述题)

古代文学常识题目(名词解释及简述题)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至于后人以《离骚》为代表称之为“骚”,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不符实,却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形区别开来 3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补充答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汉乐府:汉代的乐府。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类。郊庙歌辞是为统治者祭祀所作的乐章;鼓吹歌辞原是军歌后用于宫廷朝会、贵族出行等场合;其馀两类是从各地采集的民间歌谣其中多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作品。 1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简单的答发: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比,即比喻。兴,即起兴、发端。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古诗十九首》,最早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把这些亡失作者名字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文选》“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世家为传,全

四下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四下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 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4、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当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5、用毛皮摩擦两个气球后,当两个气球靠近,会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 6、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就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7、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8、日常生活中的干电池电压为(1.5V),导线接进家里的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一般工业的三相电电压为(380V),高压电电压为(5500V)以上。一般情况下,电压达到(36V)以上就能致人死亡。 9、电池是一种便捷式(电源),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导线将它们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短路),电池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发热),电池这时很容易(损坏)。 10、用干电池做电源的电路的电流方向都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 11、在一个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12、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3、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前,先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光是否发光,确定检测器能否正常使用。正常后,再用两个检测头检测。14、检测电路故障时,先查(连接)是否正常,再用替换法换电池到电路检测器查(电池),最后(拆除电池)查各(电器元件)…… 15、常见的是导电的物体有(铜钥匙)、(铁丝)、(大地)等,常见的不导电的物体有(玻璃)、(塑料)、(橡皮)等。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7、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人和大地都是(导体)。 18、(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它的必须由(导体)与(绝缘体)一同组成。 19、电池的电是(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出的电是(交流)电。 20、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

安规考试

六、名词解释共8题 1.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 2.部分停电的工作,系指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内虽全部停电,而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闭锁。 3. 动火工作负责人 是具备检修工作负责人资格并经本单位考试合格的人员。 4. 待用间隔 待用间隔是指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 5. 全部停电的工作 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6. 不停电工作 不停电工作是指:1) 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并且不可能触及导电部分的工作;2) 可在带电设备外壳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7.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8.所谓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置中,可以用隔离开关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七、简答题共20题 1. 工作票“双签发”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 2. 间接验电 通过设备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电;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刀闸)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的指示进行间接验电。 3. 电气设备按电压分为哪两种?它们的电压值如何界定?1)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2)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4. 可由单人值班或单人操作的高压设备,要求符合哪些条件?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2)室内高压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断路器(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 5. 工作票签发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工作票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情况、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书面公布。 6. 哪些信号、仪表,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设备上工作。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设备上工作。 7.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中,关于接地线的移动或拆除,有何严格规定? 1)严禁工作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接地线;2)高压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能进行工作者,必须征得运行人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3)工作完毕后,应立即恢复接地。 8. 带电冲洗悬垂、耐张绝缘子串、瓷横担时,应注意哪些? 应从导线侧向横担侧依次冲洗。冲洗支柱绝缘子及绝缘瓷套时,应从下向上冲洗。 9. 检修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工作结束后,检修人员应做些什么? 检修人员应洗澡,把用过的工器具、防护用具清洗干净。 10.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1)工作票制度;2)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护制 度;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1. 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疑问,应该怎样做? 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待发令人再行 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 12. 专责监护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熟悉设备情况和电 力安全工作规程。 13. 装、拆时,对操作顺序各是怎样要求的?对接 地线的连接质量有何要求? 1)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2)接地线必须接触 良好,连接应可靠。 14.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应怎样正确悬挂标示牌? 1)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2)在工作人 员上下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 标示牌。3)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 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 牌。 15. 线路停电检修时,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 人必须要做到哪些工作? 1)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人必须将线路停 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 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2)工作结束时, 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工作结束报 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 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 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安全 措施,向线路送电。 16. 进入生产现场有何安全要求?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 检修班组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17. 动火工作票是否可以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动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18.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如何处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 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19. 运行人员和非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 电流表的测量工作,有什么规定? 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 作,应由两人进行。非运行人员测量时,应填用 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20. 二次试验用闸刀要满足哪些配置要求? 1)必须有熔丝并带罩;2)熔丝配合要适当, 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 八、问答题共9题 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哪些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 和考试? 1)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每年考试一 次。2)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 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 方能恢复工作。3)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 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 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4)外单位承 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 应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 参加工作。 2. 倒闸操作对解锁管理有哪些规定? 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 保管,所有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禁止擅自使用解 锁工具(钥匙)。若遇特殊情况需解锁操作,应经 运行管理部门防误装置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并 签字后,由运行人员报告当值调度员,方能使用 解锁工具(钥匙)。单人操作、检修人员在倒闸操 作过程中禁止解锁。如需解锁,应待增派运行人 员到现场,履行上述手续后处理。解锁工具(钥匙) 使用后应及时封存。 3.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有哪些工作应填用第一种 工作票?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二 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 停电者或做安全措施者;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 工作;换流变压器、直流场设备及阀厅设备需要 将高压直流系统或直流滤波器停用者;直流保护 装置、通道和控制系统的工作,需要将高压直流系 统停用者;换流阀冷却系统、阀厅空调系统、火 灾报警系统及图像监视系统等工作,需要将高压 直流系统停用者;其他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 或要做安全措施者。 4. 工作地点,哪些设备必须停电? 1) 检修的设备;2) 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 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表4-1规定的设备;3) 在 35KV及以下的设备处工作,安全距离虽大于表4-1 规定,但小于表2-1规定,同时又无绝缘档板、安 全遮栏措施的设备;4)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 面、两侧、上下,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5) 其他需要停电的设备。 5.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怎样进行?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 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 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 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 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 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以上检查项 目应填写在操作票中作为检查项。 6. 有哪几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对加挂的机 械锁有何管理要求?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1)未装防误闭锁 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刀闸手柄和网门;2)当电 气设备处于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 电间隔网门;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 刀闸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刀闸机构箱的箱门。机 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 管。 7. 安规关于总、分工作票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第一种工作票所列工作地点超过两个,或有两个 及以上不同的工作单位(班组)在一起工作时, 可采用总工作票和分工作票。总、分工作票应由 同一个工作票签发人签发。总工作票上所列的安 全措施应包括所有分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 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总工作票的工作班成员 栏内,只填明各分工作票的负责人,不必填写全 部工作人员姓名。分工作票上要填写工作班人员 姓名。总、分工作票在格式上与第一种工作票一 致。分工作票应一式两份,由总工作票负责人和 分工作票负责人分别收执。分工作票的许可和终 结,由分工作票负责人与总工作票负责人办理。 分工作票必须在总工作票许可后才可许可;总工 作票必须在所有分工作票终结后才可终结。 8. 对线路的停、送电有哪些严格、具体的规定? 1)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 作许可人的指令执行;2)严禁约时停、送电; 3)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 器(开关)、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 开关(刀闸)全部拉开,手车开关必须拉至试验 或检修位置;4)验明确无电压后,在线路上所有 可能来电的各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5) 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 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6)在显示屏上断路器(开关)和隔离 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设备“禁止合闸,线 路有人工作!”的标记。 9. 安规对工作许可人规定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 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 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3)负责检查检 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4)对工作票所列工 作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 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六、名词解释共8题 1.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 在1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 2.部分停电的工作,系指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 内虽全部停电,而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 闭锁。 3. 动火工作负责人 是具备检修工作负责人资格并经本单位考试合格 的人员。 4. 待用间隔 待用间隔是指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 用间隔。 5. 全部停电的工作 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 (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 邻接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 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6. 不停电工作 不停电工作是指:1) 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并且不 可能触及导电部分的工作;2) 可在带电设备外壳 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7.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 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 障的工作。 8.所谓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置中,可 以用隔离开关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七、简答题共20题 1. 工作票“双签发”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 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 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电力安全 工作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 2. 间接验电 通过设备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 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 断。判断时,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 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 电;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刀 闸)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 的指示进行间接验电。 3. 电气设备按电压分为哪两种?它们的电压值如 何界定?1)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2)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 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4. 可由单人值班或单人操作的高压设备,要求符 合哪些条件?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 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2)室 内高压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 断路器(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 5. 工作票签发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工作票 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情况、电力 安全工作规程,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 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 员。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书面公布。 6. 哪些信号、仪表,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设 备上工作。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 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如果指示有电,则禁 止在设备上工作。 7.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中,关于接地线的移动或拆 除,有何严格规定? 1)严禁工作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接地线;2)高压回 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 能进行工作者,必须征得运行人员的许可(根据调 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 可),方可进行;3)工作完毕后,应立即恢复接 地。 8. 带电冲洗悬垂、耐张绝缘子串、瓷横担时,应 注意哪些? 应从导线侧向横担侧依次冲洗。冲洗支柱绝缘子 及绝缘瓷套时,应从下向上冲洗。 9. 检修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工作结束后,检修人员 应做些什么? 检修人员应洗澡,把用过的工器具、防护用具清 洗干净。 10.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 些? 1)工作票制度;2)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护制 度;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1. 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疑问,应该怎样做? 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待发令人再行 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 12. 专责监护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熟悉设备情况和电 力安全工作规程。 13. 装、拆时,对操作顺序各是怎样要求的?对接 地线的连接质量有何要求? 1)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2)接地线必须接触 良好,连接应可靠。 14.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应怎样正确悬挂标示牌? 1)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2)在工作人 员上下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 标示牌。3)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 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 牌。 15. 线路停电检修时,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 人必须要做到哪些工作? 1)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人必须将线路停 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 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2)工作结束时, 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工作结束报 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 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 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安全 措施,向线路送电。 16. 进入生产现场有何安全要求?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 检修班组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17. 动火工作票是否可以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动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18.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如何处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 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19. 运行人员和非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 电流表的测量工作,有什么规定? 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 作,应由两人进行。非运行人员测量时,应填用 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20. 二次试验用闸刀要满足哪些配置要求? 1)必须有熔丝并带罩;2)熔丝配合要适当, 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 八、问答题共9题 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哪些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 和考试? 1)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每年考试一 次。2)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 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 方能恢复工作。3)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 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 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4)外单位承 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 应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 参加工作。 2. 倒闸操作对解锁管理有哪些规定? 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 保管,所有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禁止擅自使用解 锁工具(钥匙)。若遇特殊情况需解锁操作,应经 运行管理部门防误装置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并 签字后,由运行人员报告当值调度员,方能使用 解锁工具(钥匙)。单人操作、检修人员在倒闸操 作过程中禁止解锁。如需解锁,应待增派运行人 员到现场,履行上述手续后处理。解锁工具(钥匙) 使用后应及时封存。 3.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有哪些工作应填用第一种 工作票?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二 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 停电者或做安全措施者;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 工作;换流变压器、直流场设备及阀厅设备需要 将高压直流系统或直流滤波器停用者;直流保护 装置、通道和控制系统的工作,需要将高压直流系 统停用者;换流阀冷却系统、阀厅空调系统、火 灾报警系统及图像监视系统等工作,需要将高压 直流系统停用者;其他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 或要做安全措施者。 4. 工作地点,哪些设备必须停电? 1) 检修的设备;2) 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 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表4-1规定的设备;3) 在 35KV及以下的设备处工作,安全距离虽大于表4-1 规定,但小于表2-1规定,同时又无绝缘档板、安 全遮栏措施的设备;4)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 面、两侧、上下,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5) 其他需要停电的设备。 5.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怎样进行?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 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 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 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 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 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以上检查项 目应填写在操作票中作为检查项。 6. 有哪几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对加挂的机 械锁有何管理要求?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1)未装防误闭锁 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刀闸手柄和网门;2)当电 气设备处于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 电间隔网门;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 刀闸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刀闸机构箱的箱门。机 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 管。 7. 安规关于总、分工作票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第一种工作票所列工作地点超过两个,或有两个 及以上不同的工作单位(班组)在一起工作时, 可采用总工作票和分工作票。总、分工作票应由 同一个工作票签发人签发。总工作票上所列的安 全措施应包括所有分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 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总工作票的工作班成员 栏内,只填明各分工作票的负责人,不必填写全 部工作人员姓名。分工作票上要填写工作班人员 姓名。总、分工作票在格式上与第一种工作票一 致。分工作票应一式两份,由总工作票负责人和 分工作票负责人分别收执。分工作票的许可和终 结,由分工作票负责人与总工作票负责人办理。 分工作票必须在总工作票许可后才可许可;总工 作票必须在所有分工作票终结后才可终结。 8. 对线路的停、送电有哪些严格、具体的规定? 1)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 作许可人的指令执行;2)严禁约时停、送电; 3)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 器(开关)、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 开关(刀闸)全部拉开,手车开关必须拉至试验 或检修位置;4)验明确无电压后,在线路上所有 可能来电的各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5) 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 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6)在显示屏上断路器(开关)和隔离 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设备“禁止合闸,线 路有人工作!”的标记。 9. 安规对工作许可人规定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 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 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3)负责检查检 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4)对工作票所列工 作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 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1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汇总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 一、人类的起源 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 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 二、石器和弓箭 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 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 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六、冶金技术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是黄金和铜。 2、冶铜技术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的原始社会晚期。 3、冶金技术的出现表明石器时代的结束,金属时代兴起,意味着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诞生。原始社会末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劳动有了剩余,从而使剥削成为可能。 第二章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 1、农业生产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古代文化的经济基础。 2、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水利、畜耕的发明和应用。 3、畜耕是三个地区和国家普遍采用的耕作方式。 二、天文学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常见安规要求

P安规知识解读 以下如未特别说明,安规要求均指GB4943-2001 1、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2、加强绝缘:除基本绝缘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于确保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 止电击。 3、电气间隙(clearance):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4、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路径。 5、Y1电容可以认为具有加强绝缘的功能。 初—次级跨接的电容用Y1 初—地之间可用Y2电容(1.5.7.1)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没有Y1和Y2电容的使用概念,以致初---次级之间也“不知不觉”地用了Y2 电容。 6、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Ⅰ类设备:采用基本绝缘,而且有保护接地导体; Ⅱ类设备:采用双重绝缘,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Ⅲ类设备:SELV供电,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 7、电源上的铭牌标示 i.电源额定值标志 1)额定电压及电流 对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设备: 100V—240V; 2.8A 100V—240V; 2.8—1.1A 200V—240V; 1.4A

对多个额定电压: 120/ 220V ; 2.4/1.2A 2)电源的性质符号: 直流——交流~(GB8898-2001) ii.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识别标记 iii.型号 iv.符号“回”,仅对Ⅱ类设备适用。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Ⅱ类设备大标贴没有“回”字符 没有LOGO或LOGO与认证证书不是同一公司 交流输入性质用“AC”表示,不用“~”表示 具有额定电压范围或多个额定电压的设备,电流标示本应是“100V—240V; 2.8— 1.1A”或“120/ 220V ; 2.4/1.2A”,错写成“100V—240V; 1.1—2.8A”或“120/ 220V ; 1.2/ 2.4A” 8、保护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端子标示 预定要与保护接地导线相连的接线端子 应标示符号,该符号不能用于其它接地端子。 对保护连接导线的端子不要求标示, 如要求标记,应使用符号(1.7.7)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经部分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2、二尖瓣复合体: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 3、反跳痛:在痛处按压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称反跳痛,往往是代表按压处壁层腹膜有炎症。 4、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门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 5、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型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处。 6、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 7、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8、基因治疗:是指把目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使其发挥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包括:包括体细胞的基因治疗和性细胞的基因治疗。 9、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症状。 10、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11、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12、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甚至严重危害的反应。 13、氧离曲线:反应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的曲线。曲线呈特殊的“S”型。 14、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根据连接的方式和运动情况,分为直接连接和关节。 15、蛋白质变性: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结构空间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功能丧失的现象。 16、化生: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17、共同抗原:含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原。 18、血脂: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及其脂,磷脂及游离的脂肪酸等。 19、受体阻断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假小叶: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1、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钱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出现如上述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

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

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1.充血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2淤血congestion: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 3.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nutmeg liver) :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6.血栓形成thrombosis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块状物的过程。 7.血栓thrombus: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8.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的灰白色血栓称为白色血栓。 9.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胞被包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肉眼上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混合血栓。 10.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见于血管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滞,血液发生凝固,主要由红细胞形成的暗红色凝血块称为红色血栓。 11..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12..栓塞embolus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3..梗死infa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动脉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6.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病血压病损伤肾脏引起的双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18.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 :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的动脉疾病。 1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 20.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综合症称为心绞痛。 21..脂纹(fatty streak) : 是AS的早期病变。肉眼观:于动脉的内膜面,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宽约1~2mm,长达1~5cm,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 2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脂纹进一步发展则演变为纤维斑块。肉眼观: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光镜下:病灶表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SMC、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胶原纤

安规必须要记得的一些专业术语

安规必须要记得的一些专业术语 安规---必须记好这些 load test and short-circuit test 负载试验(短路试验)plugging 反接制动与反向 intermittent periodic duty 反复短时工作制 feedback control 反馈控制 feedback loop 反馈回路 luminous intensity 发光强度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分布电容 split phase motor 分相电动机 fractional horsepower motor 分马力电动机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非线性控制系统 nonlinear (circuit) element 非线性(电路)元件nonlinearity 非线性 second class load 二级负荷 rated condition 额定工况 rated value 额定值 short-time duty 短时工作制 short circuit current 短路电流 short circuit 短路 series resonance 串联谐振 transducer 传感器(变换器) magnetic core 磁心 magnetization curve 磁化曲线 magnetic field 磁场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磁场强度 magnetic saturation 磁饱和 magnetic hysteresis loop 磁滞回线 magnetic flux 磁通量 magnetic flux density 磁通密度 superconductor 超导体 uninterrupted duty 长期工作制 programmed control 程序控制 stepping motor 步进电动机 parallel resonance 并联谐振 differentiation protection 差动保护 tachogenerator 测速发电机 protective circuit 保护电路 open loop control 闭环控制 apparent power 表现功率 comparator 比较器 nominal value 标称值 speed governing by frequency convertion 变频调速

名词解释整理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见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