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批评是明确是非界限,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的有力手段,是教师进行教育的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讲究批评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已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本文对教师如何开展对学生的正确批评做个初步探讨。

一、教育过程中批评的必要性:

时下,以赏识、鼓励为主要形式的表扬性教育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教育方式。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批评性教育渐渐成为教师遗忘的角落,不少教师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批评性教育只与那些“无能”或“落伍”的教师有缘。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正在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里真正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中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学习之余,不禁思考:教育还要不要“批评”呢?

回答是肯定的。必要的、适度的批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因为:

1、作为教师对象的青少年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不成熟或相对幼稚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容易出现偏差,容易犯错误。作为教师,有责任批评指正,帮助学生辨明是非,提高认识,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没有或者很少吃过什么苦,没有体验到是生活的艰辛,因而他们容易自以为是,枉自尊大。他们喜欢听好话,听不进不同意见;只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能承受失败的痛苦。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一筹莫展,无法承受。所以,作为一种德育手段,“批评”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耐挫力,以适应未来的竞争和挑战。

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老师一味的迁就、讨好学生,对学生放任不管,对学生的错误装聋作哑,来达到所谓的“民主”、“平等”。而应该是

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得到充分发展。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做人等各个方面的缺点和错误,还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这仍然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实事上,很多学生因为老师及时地批评、帮助他们改正了错误而心存感激。一些后进生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不但没有产生恨意,反而认为老师没有看不起他们,没有放弃他们,从而从新鼓气学习的勇气,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

二、面临批评时学生会出现的心理状态分析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怎样评价学生,特别是学生受批评的心理引导是一门艺术,表扬与批评两者中批评更要把握好分寸。

我们对学生应以正确的教育为主,但学生的言行和思想认识难免发生偏差时,就需要教师用批评的方式教育学生。这时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他对老师批评的态度,同时也影响到批评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有必要分析学生在面临批评时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状态,以便知己知彼,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时,会产生以下的心理状态:1、抵触心理2、逃避心理3、戒备心理4、轻视心理5、面子心理6 、悔恨心理

三、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批评要讲究科学性,只有科学的运用批评,才有可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而在批评时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公平、公正、合理

在批评时,要克服“马太效应”,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偏颇。同时要树立“对事不对人”的观念,凡是错的,不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生,是学生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进行批评,而且还要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2、批评要有理、有节、有度

批评的前提是学生确实犯了错误,教师提出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是真心实意的关心学生并乐意帮助学生,而不是随随便便,不负责任,甚或抱着敌意,存心找茬,谓之有理;批评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不使用侮辱性语言。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得理不饶人,

谓之有节;批评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无限上纲,也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要使学生认识问题,又要留有思考余地,做到言尽而意不尽,谓之有度。

3、批评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批评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选择教育口语,因人施言;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恰当的选择和组织语言,因事施言;要抓学生思想转变的动机,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4、批评要有平常心

对批评不要期望过高,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批评身上。要知道除了批评还有表扬等更为积极的激励学生的方法。要认识到批评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不能把这种作用扩大化。

5、要慎用批评

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行为是否重复,由此可见,批评作为一种负强化手段,不仅可以督促当事人汲取教训,而且可以教育周围的学生杜绝类似问题的出现。因此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也是有效的教育和管理途径。

但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应看到批评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批评学生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批评有时候会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学生充其量只能学会如何逃避惩罚而已。2、过分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甚至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3、批评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陌生感甚至敌意,学生处于无为自卫状态下会进行消极的自我保护,即表现为敬而远之。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慎重,千万不要逞一时之气滥用批评。确实需要进行批评时,也要有针对性,要及时,方法和程度一定要适当,不能贬低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尽量“就事论事”,遵循“即事性原则”,不搞“秋后算账”,数“罪”并罚。尤其是要留余地,必要时批评可采取旁敲侧击、迂回曲折“战术”,甚至适时地与表扬相结,同时要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并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一棍子打死”的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带来严重后果。教师还应注意批评后要主动遗忘,事过境迁还“揪小辫子”不放的绝非良师。同时,要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毕竟是小孩子,无意识的缺点比重大,教师的了解也未必是全面的。学生的自我辩护能让老师制怒、醒脑,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反思与自我教育的空间。

另外,作为批评者教师来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可能地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以此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为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的表率。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错误,正确合理的批评学生,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大发雷霆,甚至运用体罚的极端手段,而应该通过批评等教育手段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2、要学会宽容。教师要清醒地知道,学生在学校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此时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他们会或多或少的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或大或小的错误,教师如果什么错误都抓住不放,动不动就大批特批,那么自己的精力就会被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绊住,就无法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因此,教师要学会宽恕学生的小错,不要一天到晚尽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学生的错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是学生故意捣乱,不影响到学生发展的主导方向,我们教师就应该学会容忍,学会谅解,有时即使需要提出批评,教师也应该心平气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必要怒气冲冲,搞得剑拔弩张。3、要学会自控。批评如果失控,就会说出一些冲动的情绪化的语言,做出破坏性的情绪化的行为,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有损教师的声誉、威信和形象,不利于学生的批评教育。所以教师要耐心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焦躁不安,不要急于求成;要认识到学生犯错误也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常常今天改了明天又犯。对于学生偶发事件,必须冷静地加以对待和分析处理,注意疏导自己愤怒的情绪,控制自己,切忌冲动和失去理智。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我们教师工作的目标也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循循善诱的批评教育,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形成,心理发展及行为规范。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人、独立的人,教师需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让学生在你的教育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控制自己的行为意识得到加强,使得学生的个性,自尊得到保护,错误行为受到约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我认为学生在犯错误时,教师可采取以下常用的几种批评艺术:

(1)“扬”、“抑”结合式批评

每一位学生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时心态不尽相同,有的同学犯错误后承认态度比较诚恳,教育比较容易进行。而有些学生将会固执,为自己寻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对于这种学生,我在教育实习中通常采取“扬”“抑”结合式批评,

“扬”,即先肯定这个学生的优点,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老师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的,让他在情感上接受老师,能把老师的话听进去,然后再一分为二的分析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事件发展中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逐渐找出自己的问题。

(2)“委婉”、“幽默”式批评

幽默是一个美学名词,它是通过影射、双关语、表情等风趣的形式。诙谐、委婉、含蓄的进行批评,使学生在愉快的欢笑声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例:英语课上,教师正在板书,一学生用笔敲打起来,“英语课是不需要伴奏的”。老师的幽默逗笑了同学,敲击声悄然隐去,捣乱的同学做了个鬼脸。这一举动被细心的老师看见了,便模仿便开口说:“make face(做鬼脸),就是这样。”同学们意外的学会了个新词组,也没有人再搞小动作了。由此可见,幽默是语言的精华,发人深思、催人反省,把幽默语寓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教在不教中”的最高境界,它是教育艺术的升华。

(3 )“谈话”、“书信”式批评

有很多同学不愿听到老师在班级同学面前直截了当地批评他,他们更容易接受“谈心”式的批评,尤其是常受批评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屡次犯错,就是他们的自尊心已丧失,自信心已丧尽,而老师还一味地批评他们,让他们在班级同学面前没面子,抬不起头来、。那他们要么是辍学,要么是破罐子破摔,一错再错。对待这些学生老师首先要作的不是指出他的错在哪里,而是要先想到怎么让他自尊心再度萌生,有了自尊心才能有耻辱感,才会分辨出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再调皮的学生,他们的心底也有一种渴望,渴望自己能受到尊重,得到理解,理解是培养学生自尊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4)“耳语”、“手势”式批评

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别人听课听得兴致勃勃,他却在那里沉思走神,如果中断讲课,势必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我在实习通常用手势眼神来提醒那些学生让他们注意,还有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会说些与问题无关的话,我们通常可以有目的参与他们的讨论,并且在犯错的同学耳边悄悄说一句:“你刚才说了不该说的话。”被提醒的同学非常知趣,会意的点点头,不知情的同学会问:“老师,你和他说什么?”我说:“这叫天机不可泄露。”这样既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又能维护学生的自尊,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5)“情感呼唤”式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他们犯错误之后再去进行,而大多数则应采取未雨绸缪的方法,我把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式称为“呼唤式”,即利用好班会课对全体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使学生首先树立一种思想,明确一种目标,在情感意识领域中唤起学生对美的憧憬与向往,并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美,创造美,这种呼唤式教育需要教师真诚地投入持久的坚持,才能对学生有教育效果。这是我曾观看一部二战时的影片《啼血的杜鹃》给我的一种启示,一个人在他的亲人命若游丝即将离去的时候爬在他的耳边一刻不停的呼唤了两天一夜,最后把他的亲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感到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就如同这种呼唤,无论他如何茫然不知,无论他多么顽固不化,无论他多么幼稚肤浅,只要我们去呼唤、去深情的呼唤,终究会唤起学生的自尊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唤起对美的渴望、对是与非的辨别。

4、批评在教育学生中的作用

4.1批评能提高耐挫心理

人生道路坎坎坷坷,不总是阳光一片,不总如春风习习,不总有灿烂微笑,它有艰难险阻,所以学生不仅要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喜悦,更要正确的对待失败和痛苦。过度的表扬会使学生失去许多尝试失败、感受痛苦的机会,而这些都是人生过程中极有价值的财富,岂能随便失去?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里的“苦其心志”是要人经受一番挫折,忍受心灵痛苦的折磨,让其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斗志以及钢铁般的承受能力。这些仅仅依靠表扬性教育是不能铸就的,二要讲求艺术、恰到好处的批评性教育在这方面有着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生活本来就应该有喜有忧、有苦有乐,挫折、失败、批评、委屈、痛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有了它们学生的生活才会更有滋味。

4.2批评能减弱虚荣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表扬、赞赏孩子,对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树立自信心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掌握好分寸。过度的表扬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形成较强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不仅堆积于他们的内心深处,还会迁移到外在的表现上,他们会带着虚荣的面孔为人处事,说假话、空话、套话而无所顾忌。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向学生讲真话实话,不阿谀奉承,不哗众

取宠,不趋炎附势,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毫不客气的批评,这样就会避免学生这种过强的虚荣心的产生。表扬和批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少了任何一方,都会使对方黯然失色,批评性教育有着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值得我们重新去审视,又怎能无视它的存在呢?

4.3批评能加快对错误的认识

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教师“扬长避短”的表扬性教育,会使学生失去方向,迷失自我,不能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自己。学生年龄小,辨析能力弱。他们对老师富有用心的表扬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他们中有的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可能认识到错误,但已经延缓了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时间,但也有的根本就不能认识到错误,甚至还认为犯错没事,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了,因此会变本加厉,导致严重的后果产生。老师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的开朗、有的内向、有的脆弱、有的坚强。单纯的表扬性教育怎能应付得了不断变化发展的又富于个性的生命呢?学生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和适应是不同的,对教育的接受和趋同也是各异的,表扬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而匠心独具的,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的批评有利于学生更快地从本质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将表扬和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是师生之间一种沟通的过程,一种碰撞的过程。是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成熟与幼稚的碰撞。在碰撞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产生共鸣,对自己的错误猛然醒悟,并能悔过自新,在碰撞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师德的力量,教师人格的魅力,无论你采取哪一种方式,哪一种手段,都要让学生身心愉快的接受教育批评,教师的批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小学教师批评学生的方法和艺术

小学教师批评学生的方法和艺术 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否定。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过程中, 以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为主的同时,也要充分运用批评这一外部强化手段,注 重批评的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规范学 生的言行,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民族的未来。 一、谈心法 通过促膝谈心,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这就是春 风化雨的批评艺术。此法,回避了在大庭广众面前对学生的批评,不致产生逆 反心理和对抗意识。 在谈话中,教师表情应自然、态度要温和、富有人情味,说理充分、语言确切、恰如其分,不夸大、不上纲、不讽刺、不挖苦,当然也不护短,教育要深刻。 虽然不声色俱厉,却能触及心灵,让学生脸红耳赤、泪流满面。 二、榜样法 列宁说:"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来批评学生,是一种教育艺术。 它的功效得枯燥的说教、严厉的责骂所不能及的。 革命前辈、领袖人物、英雄劳模,尤其少年英雄、十佳学生、身边先进、好人 好事,都是丰富的榜样资源。用英模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好行为,有 针对地引导学习对照、结合批评、启发自责。这样,学生既知错明理,又为英 模精神所熏陶感染。 三、发现法 对一个屡教难改、多次反复的学生,教师把他视为"不可雕的朽木",一批 评就训斥,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势必事与愿违,促其破罐破摔,与老师"冷战" 到底。倘若我们能从该生身上发现些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教育收效必定甚佳。因为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爱心,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盼到了知心,找到了努 力的方向。 四、幽默法 批评学生时,教师用富有趣味、令人发笑而又意味深长的言语,来引发学 生的深思,激发深深的内疚和进取的驱动力。当有的学生在桌面上刻字时,老 师对他说:"如果桌子会说话,它会怎样呢?"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态度不端, 老师对他说:"一个人只懂得男女厕所,他的知识就够用了吗?"此时,学生不 好意思地低着头,红着脸笑了。 这样,在轻松的气氛或笑声中,从幽默含蓄的批评中,知错明理、自我谴责。 当然,幽默含蓄不等于讽刺挖苦,应让学生在幽默的交谈中体验到教师的 爱。 五、自查法 自查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认识与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 当学生做了错事后,老师应克制情感,平心静气地找其谈话,但不必单刀直入,而让学生自己说出做了什么错事?为什么错?有什么危害与影响?应该怎么做?这样通过启迪,达到晓之以理、自查自纠的目的。 六、舆论法 对一些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坏苗头、邪现象,可通过正确的集体言论与道 德评价,就事剖析、融入批评,对不良再现象形成一种纠风的无形力量,收到"讲正气、树良风、改坏习"的正面效应。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批评艺术 摘要:我们常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肯定教育对象的闪光点。但是在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中,批评也是一种开展工作的必要手段。正确地运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可是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师生的对立,增加今后工作的难度。因此,只有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才能使师爱充满智慧。在这方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堪称世人的楷模。著名的四块糖果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批评艺术;语言艺术; 一、批评要以热爱学生为前提 爱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心中有爱,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才可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讽刺挖苦不是爱,人身攻击不是爱,所谓的恨铁不成钢的谩骂也不是爱。爱就是要宽容,要允许学生犯错,牢记我们也从懵懂少年走过,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也曾犯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班主任的工作更是离不开爱和宽容,要学会用爱淡化缺点,用宽容理解学生。 二、批评的场合要合适 一般来讲,尽量不要在公众场合当面批评。如今的初中学生大多是来自421家庭的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核心,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初中学生血气方刚,尤其是男生,他们

认为面子高于一切。如果在公共场合当众受到老师的责罚、辱骂甚至殴打,处境会非常尴尬,容易形成对立情绪,即使他知道错了,也可能会强词夺理死不认错,这样我们的处境就十分被动。最好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即使在私下教育后,也最好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在班级里稍作评价,起到警戒他人的作用。 三、批评要方式、方法得当 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拒绝老师的爱,他们拒绝的往往是老师爱的方式。任何人听到批评时,心里都会不舒服,哪怕明知批评是正确的,有时也会和被批评者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这也正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原因所在。那么如何使良药不苦、忠言顺耳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批评把握分寸、留有余地。切忌给学生带帽子、贴标签。初中学生正是情绪、心理相对不稳定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把学生一次定位,尤其是消极的定位。有时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反而比老师唠叨更有效果。 (二)批评要对症下药、对事不对人,切忌翻旧账。对症下药就是要求班主任能一下抓住错误行为的症结所在,任何一个犯错学生都是是心虚的,即使他表面不承认、无所谓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如果班主任能找出症结,对症下药,那么就算批评的话语再简单也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对事不对人就是要求我们的批评应该立足于批评一种行为而不全盘否定是一个人。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犯错

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6266936.html, 浅谈批评学生的艺术 作者:司徒绍津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04期 摘要: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在批评教育过程中,有时付出大量精力却收获甚 微。因此,在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纷至沓来的问题时,班主任如能妥善、细致、艺术地进行处理,相信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批评;方法;艺术 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因此,相应的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行为劝导学生、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对学生的错误、匮乏的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其根本的目的是触动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层次反省,使学生扬起改正缺点和错误的风帆,提升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迈入健康向上的人生轨道。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常出现“危言逆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认真忖度学生的心理,未能把握批评学生的技巧,措辞过于生硬,出现师生严重对立的状况,导致“药轻则无效,药重则伤人”的后果。倘若老师能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妥善、恰当、艺术地进行批评,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批评真正成为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 本人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觉得以下几种批评方法教育效果显著。 一、动之以情的批评 人是有感情的,所有批评都需要情感去滋润,倘若只是一味枯燥说教,学生只会置若罔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入情入理、因势利导、情理兼顾的批评语言,才是苦口良药,如和畅惠风温暖人心,使学生喜闻乐见。老师的批评教育语言如以情感为载体,就会像钥匙,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像航灯,能照亮学生航行的方向;像细雨,能滋润净化学生的心田。 曾记得有段时间,学生用橡皮筋弹射纸火箭,搞得课室乱七八糟,学校大动干戈也未能制止。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会的时间,故意弹射一架纸火箭到某一位同学的桌上,学生瞠目结舌地望着我,教室里充斥着异样的气氛。见此情景,我微笑着说:“这架纸火箭颇为英俊挺拔,但可惜,它的辉煌人生也太短暂了。”教室里洋溢出欢乐的笑声。我接着说:“同学们现在学习压力较大,生活既紧张又单调,的确是苦不堪言。为了缓解压力,大家适当玩一下游戏还是可以的。我给个建议:下课后,你们可以带上自制的纸火箭到操场上去欢蹦乱跳,尽情地放飞。上课铃一响,再紧急‘返航’,将你们的纸火箭完整带回。这样,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不碍校容观瞻,也没有什么安全隐患,还可以替你们节约一笔开支,大家认为如何?”同学们拍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幼儿园教师怎样“艺术”地批评孩子 摘要:树木需要施肥浇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树人需要关怀爱护,也需要批评帮助,扶正幼苗修枝剪杈是园艺师的技术,批评孩子帮助其改正缺点则是教师的艺术,让我们的忠言由“逆耳”变为“顺耳” 吧。 关键词:艺术批评合理辩解就事论事以理服人 如果把赞扬比作阳光,那么批评就是??飨赣辏? 滋润着孩子的心田。雨点不大,但恰到好处;倾盆大雨,虽然来得迅猛,却把好的坏的一古脑儿冲走,什么也没留下。要让我们的批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当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 子犯错 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地成长。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艺术”地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一、就事论事,避免以偏概全 1.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使孩子感受到,老师讨厌

我的缺点,但却非常喜欢我这个人。这样,孩子才能 乐意听取批评,勇于改正错误。多肯定孩子的进步。 只要我们细心,总会在孩子一团糟的行为中,找出一 个微小的闪光点。 能弄乱了床单、 枕头); 能原本就是他踢出去的) (可能是他已经玩厌的) 子的短处不放,只 要你把他真正当成一个小孩子,就 能原谅他成长中的所有过失,就会为他的点滴进步感 到高兴。 2. 不要强化孩子的缺点,拿这个孩子的弱点和别 的孩子的优点作比较;杜绝情绪化的批评。不要翻旧 账,不要做人身攻击,避免以偏概全。孩子的信任是 一份非常神圣的礼物, 如果你使他丧失了对你的信任, 就很难获得他的重新认可。 二、以理服人,奖罚并重,避免蛮骂专横 我认为,批评不是乱发脾气,是在沟通对话。打 开心灵的窗户,春风化雨,就事论事。不要事无大小 不停地指责孩子,否则,他的心灵之窗就会关闭。 1. 我认为在批评的同时, 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 我国有句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 也认为,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 比如 今天你学会叠被子了”(但可 你帮助小朋友捡回了球” (可 ;“你把玩具分给了小朋友” ……所以,不要总是盯着。 ”美国人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 在学校里,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声:现在的学生真难教!体罚不行,变相体罚也不行。真难。任凭你怎么说,就是屡教不改。说浅了不管用,说深了又会被说成是“心罚”。在发出这样的报怨时,教师应该思考一下,批评的方法是否得当,尤其在面对独生子女的今天,批评更要讲究艺术。 首先,教育目的要明确。所谓批评,就是教育者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加以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这种手段要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批评是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如果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出气筒,一番数落训斥之后,继而让其写检查、反省,甚至不许回家吃饭等等,很可能导致口服心不服,造成师生感情上的对立,甚者还可能造成意外后果。这种教育应是对学生心灵的雕琢,要建立在对学生的爱的基础上,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时,教师不妨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既是严师又是朋友的双重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从而鼓起勇气改正错误。 其次,批评要注意方法。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是经常的事。但当众不留情面的数落或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劝说,往往收效甚微。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报告中谈到,他的学生犯了错误只受三种惩罚:唱一只歌;作一件好事;写一份“说明书”。唱歌,陶其情;做好事,可以促其行;写“说明书”可以练其功。魏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的这些“处罚”方法,可谓独辟蹊径。所以我们也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批评方法。 1、无声的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学生偶然犯了错误,过分严厉的训斥往往会适得其反。而这时,一个眼神、一个拍肩膀的动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责备、谅解希望、信任都蕴含在教师无声的批评中,被批评的同学自然领会到教师批评的用意,从而自思其过,调整自己的行为。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对批评者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一天上午,有两个同学课间打架,问其原因时,他们各自强调自己的理由,丝毫没有知错认错的迹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并没有发怒,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六尺”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各自回去思考。下午,两个同学一起找到了教师,他们都认为是自己的错,两个人和好如初。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学生接受了批评,且心悦诚服。 3、赞扬式批评。 一位教师在强调学生应注意卫生时,让一个个人卫生较差的同学站起来说:“如果都像这个学生这样不讲卫生”同学们禁不住哄笑起来。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但使学生感到难堪,同时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可以采用赞扬式批评。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也用赞扬的原则时,往往在赞扬之后来一个明显的转折。学生认为老师前面的表扬是虚假情意,而真正的用意在后面。如果我们不用“但是”这个转折词,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如“你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再注意个人卫生就更好了。”这样的间接提醒,比直接批评的效果更好,学生也乐于接受。 总之,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目的明确,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好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措辞及方式,恰如其分,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批评效果。

教师的批评艺术

教师的批评艺术 天底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这一点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但是,当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时,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坦白讲,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没有一个人说,我最烦别人表扬,就是喜欢别人批评我。这不正常。在各行各业的人中,教师可以说是使用批评最频繁的人,因此,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批评艺术,使学生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能够在“心中暗点头”,而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案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散步,发现一个叫王友的学生正在用土块砸一个比较弱小的同学,他马上制止了王友的行为,并且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陶先生态度和蔼地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王友同学,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用怀疑地目光接过糖果时,陶先生又掏出了第二块糖,“这也是我奖给你的,因为当我要求你不要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敬我,谢谢你。”王友又不好意思地接过糖果。紧接着,陶先生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是在打抱不平。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被陶先生的言行感动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我不对!”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了第四块糖果:“为了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

该结束了。你可以走了。”然后,陶校长和善地摸摸王友同学的头,没再多说一句话,送他离开了校长室。在这里,作为一校之长,陶行知先生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派头,也没有声嘶力竭地吼叫,更没有武断粗暴地拳脚相加,而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尊重王友的人格和尊严,以诚相待,通过微小的四块糖果,以表扬的方式委婉地提出了批评的意见,这种独具匠心的批评艺术触动了王友,收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想,在这个故事里,“四块糖果”固然重要,也很诱人,但是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作为一校之长、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的那种高超的批评艺术。我们都熟悉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笔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批评不是辱骂,不是讽刺挖苦,不是打击报复。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终止一种错误倾向,改正一种错误行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批评艺术,让我们教师的批评变得易于接受,甚至于可以说,让我们的批评变得可爱起来。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恰当的提出批评呢?我们举几个例子: 一、巧用眼神勤于身教 用间接、含蓄的语言行为方式对学生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甚至可以不通过语言传递,而直接通过眼神的传递或用教师自身良好行为的感化等方式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眼睛,传情达意是构成教育艺术情境的使者。”眼睛,明察秋毫,是分辨真、善、美的显微镜,如果只需一个眼神就可以制止的行为,又何必大发雷霆,使师生双方产

浅析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浅析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评艺术 发表时间:2016-09-13T09:22:27.59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作者:徐杰[导读]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审时度势,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竹县职业中学大竹 635100) 【内容摘要】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教育学生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批评。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既讲究科学方法,又追求实际效果。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审时度势,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关键词】批评艺术情理交融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暗示含蓄冷处理荀子曰:“非我当者,吾师也;适我当者,吾友也。”意思是善意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诚意赞美我的人是我的朋友。它辩证地揭示了批评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特功效。在学校日常工作中,班主任教育学生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批评。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怎样掌握批评的 技巧,使其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以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实效呢?这是每一位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经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我简单谈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拙见: 一、情理交融式 只有情通才能理达,只有合情合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与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交流,应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求情感相通,灵魂共鸣,切忌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我打你通”。只有与受教育者息息相通,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在一次课堂上,坐在靠后的一位男生正埋头“苦读”,我心中不禁万分恼怒,很不得马上撕掉他的书,狠狠地揍他一顿,甚至拎出来示众。但冷静思考后,我继续上课,佯装什么事也没发生。待下课后,我把学生悄悄叫到我的办公室,面对一脸惶恐的他,我没有直言就事论事,而是语重心长地与他谈读书兴趣、谈情感体验、谈人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地位确立,谈他的父母好友对他的接纳度。“你不要太内疚,我们现在主要是认清它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东西的诱惑。你要获得正确的知识其实并不难,市面上有很多健康的资料和教材。另外,你的注意力可以多多地放在体育活动和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方面,多想着美好的东西。”在融洽的交谈中,该生渐渐向我敞开了心扉,坦白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与他人的差距,主动把那本不良刊物交给了我并保证以后再也不看不良书刊。严格要求是不是非要横眉冷对呢?大可不必,好的教师总是循循善诱。懂得生活的,懂得选择恰当的方法,既平易近人,又使人敬畏。 二、借题发挥式 在学校生活中,因意外或不小心,个别同学会遇到一些较为严重的伤害事故,利用这些意外事件及时教育、批评学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近,我班两同学在大课间休息时,在学校的操场上追逐打闹导致其中一同学懵头撞到双杠上然后重重摔倒地上,口角流血昏迷不醒,造成轻微脑震荡。看着学生的惨状,我心疼极了,但是和他一起出事的那个学生好像还无所谓,一部分调皮的男生依然在课间嬉戏打闹,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我及时利用这一事件组织召开“生命不能承受其轻”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我借题发挥,深情告诉我的学生们:“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宝贵的,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我们会创造奇迹,铸造辉煌,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生命往往又是脆弱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震、车祸、疾病、水涝、旱灾等,都会在一瞬间夺去我们的生命,摧毁我们安乐祥和的家园,让家人陷入悲痛。我们都很年轻,生命才刚刚踏上旅程,面对困难、挫折、痛苦,我们应如何去面对呢?我们应该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光彩,让坚强不屈的意志鼓舞我们的生命。”这次主题班会注意选取了学生身边的人和事,选材典型及时又富有教育意义,其批评效果可想而知。 三、因势利导式 在批评中因势利导,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扶强以弱,将学生的优势引导到积极健康的方向上来。我班上一个极富有个性的女生,从一进校开始,我就知道她喜欢看各类小说,看武打和言情小说,常常在晚上和周末大看特看,她的父母是个体户,对她比较宽容也疏于管理,但她成绩并不是很差,但也始终不能成为尖子生,在平日的班团活动中以及课堂发言中我发现她大胆泼辣,好胜,进取心强;从她的日记中也看得出她对生活、人生、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是一个早熟、善于思考、有情有义、可塑性很强的学生,于是,我多次找她谈心,从一个朋友、父亲的角色来劝导她,让她看到自己的优点而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她意识到生于安乐却不能死于平庸。渐渐地,她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她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了新的坐标,理顺了人生的线索。我欣喜地看到她的成绩上升了,比以前更沉静好学了。 四、暗示含蓄式 育人先育心,育心必知人。医生治病要了解病人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批评学生时也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措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旁敲侧击,间接诱导,也可以借用典故,启发思考。我了解到我班有一个男生有早恋的苗头,安安喜欢一个女生又不能表达,为了发泄心中的苦闷,他常常到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但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有来自农村,自尊心特强。为此,我用《苏格拉底的难题》启发他,思考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每一次选择,对他含蓄暗示“不成熟的果子是苦涩的”、“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为啥还省吃俭用供自己读书”、“学生时代应紧握理智的缰绳,莫让年华付水流”等道理。此后,这位同学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个好的班主任,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看到学生的心灵,看到他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他心灵的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 五、冷处理式 学生中由于个性差异和爱好志趣的不同以及自控能力的不同,时有十分激烈地肢体冲突和言语无忌。当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常用办法是降温,冷处理,静观其变,变中求法,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尽量减少冲突所导致的不良震荡。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学会及时识别学生矛盾的焦点,转移其热点,待情绪稳定时再加以处理,让学生在矛盾中学会协调,学会妥协,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总之,批评艺术重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既讲究科学方法,又追求实际效果。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审时度势,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当然,我们不能奢望在学生广阔的心田上,滴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批评教育成果。也只有点点滴滴、日日夜夜坚持下去,学生成长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和表扬是同时在在的,学生喜欢表扬而不喜欢批评,如何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批评而不产生反感呢?我想,作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评和表扬相结合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以前说过:批评像一只鸽子,放出去就不能回来。任何人在犯了错误后,总是找出种种理由说自己是准确的,因而很难接受批评。那么怎样才能让犯错误的学生接受批评呢?那就是批评和表扬相结合。在批评之前,先了解错误产生过程及原因,然后站在犯错误的同学角度上看问题,这样就有了表扬的依据,再站在教师的角度上看问题所在,并提出批评。在被表扬的心理状态下,人是愿意接受批评的。 二、批评的时机的把握 批评得把握一个时机,在出现错误后立即就实行批评,往往被批评的学生不予接受,因为这时他所想到的是自己的准确性和别人的错误性。因而对于刚犯错误的学生,不要即时忙于批评和指责,而应该让他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再找他谈谈他所犯的错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会理智地分析问题和接受老师的批评的。 三、批评的水准的把握 批评并不是全部的指责,并不是将过去的所有的错误都翻出来曝光,批评还得掌握一个度,否则是起不到好的效果的。批评应该是就事论事,就事情本身而批评,对于中学生来说,有时蜻蜓点水的批评就能够让学

生体会了,有时不需要点名道姓地批评,只需要委婉地说出就行,有时批评的话语是含糊的而不要清晰的。要记住批评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们改正错误,而不增强错误。 四、批评的地点的选择 中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最注重自己的名声和形象,如果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学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他是不会接受批评的,因而,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地点的选择。最好不能在班级里、办公室里、教室走廊里,而应该选择人少、周围环境悠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的场所实行,这样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格的尊重,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容易接受。 总来说之,批评是一门艺术,老师们要持续地探索和研究。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完整版)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 第一篇: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 一、个人修养方面 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挤出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反思,争取成为知识渊博与个人修养并重的新型教师。 二、思想认识方面 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义务》、《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班主任的职责》、《教师法》等。对照上述法规法纪,理解并严格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三、爱岗敬业方面 爱岗敬业,视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彻底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学生犯错误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明确错误的危害,诱使学生从内心正确认识,进而改正错误。 四、教育教学方面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育质量的好坏由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综合制约,家长只看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育的好坏,需要加强学习,多花时间与精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安全卫生方面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务必高度重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天天讲安全知识,深入到学生周围,观察细致,及时消除安全、卫生隐患,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 教师个人整改措施 自我们学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我通过理论学习,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结合自己15年来的教育工作生涯,经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和评议,自我剖析认为认识到,尽管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 4、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不够理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文明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

浅谈班主任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批评艺术 浅谈班主任批评艺术 凌希平 (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校)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是一些心智并不成熟的学生,他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大贤大德,在生活中定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一名班主任,当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不能不批评。可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训斥、数落、指责、挖苦学生,必定会导致学生自信心受损、自尊心受辱,将会酿成无法弥补的错误。所以,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那么,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忠言”不再“逆耳”,让批评成为干旱中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批评成为冬日里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下面我就针对班主任在工作中的批评艺术做几点阐述,仅与大家共勉。 一、批评要风趣幽默 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影响我们内心活动的主要手段是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教育学生最有力的工具,没有深入人心的、活生生的动人语言就没有教育。语言就像一座桥梁,在班级工作中运用风趣幽默的批评方式能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我总

是运用风趣幽默的方式教育学生,因为多好的药吃不进肚子里就治不好病,再“忠实”的语言,学生听不进耳朵里也毫无作用,因此,将“药”包裹上一层糖衣,让“忠言”不再逆耳,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有的学生迟到了,我这样说:“今天阴天,你没看到太阳出来,是吗?”有的学生作业很乱,我这样说:“真是婉若游龙,本人才疏学浅,不认得。”有的学生爱打架,我这样说:“生不逢时啊,要是你生在战争年代,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战士。”这样的`语言,缓和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让学生享受到了美的教育。 二、批评要有分寸 在批评教育中,我们教师要做到点到为止,要把握好分寸,学生有问题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大问题,并有改正错误的决心,我们教师就应该原谅他们、宽容他们。例如,有一次,我正在讲新课,正讲得起劲,学生也听得认真,忽然一声惊呼“OK!”一名学生拍案而起,同学们的目光随即转过去,我一看,是我班那个不爱说话的张××,我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示意他坐下,下课后,我找到他,问明原因,原来是张××听我讲课入了迷,情不自禁地说了那句“OK!”听完后,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课堂是大家的,无论如何不能影响大家的学习。 总之,批评艺术是一个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在批评学生时,我们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感受,运用委婉的语言,真正让自己的“忠言”不再“逆耳”。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教学反思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教学反思 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教学反思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差生如此,好生也不例外。“差”不是差生的本质,变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受到家长无端的训斥,甚至棍棒教育;有的由于教师缺乏正确教育方法;有的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佳,造成过重的思想负担,最终自暴自弃。我的这位“差生”小学时父母离异,使其缺少家庭温暖,造成学习习惯不好,缺少自律,成绩不佳,再加上老师没有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教育方法生硬,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的内心对学校、对老师有了更多的敌意。然而一次不经意的关怀,就让这个孩子“感受到了这里是生活的好地方”,从此差就慢慢向好的方面转化了。所以“差生”其实并不“差”,差的是我们的教育还缺少因人施教,我们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成绩本身,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需求和渴望。 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多数人眼里,智力差就是差生,既然一些人或相当的'一些人这样理解差生,那么,在许多方面,差生就被排斥到一种不公平的处境中。第一,分数竞争对差生的排斥,片面强调分数,把分数当作评判学生唯一的法宝。有些班主任考试后,单纯以学生成绩排名张榜公布,并且写明前十名和后十名,这种公布形式,对差生可以说是致命的一着,产生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一个长期戴上失败者、落后者包袱的人,怎么振作精神、奋发向前呢?这种分数唯

一就意味着对差生的一种不合理也不合情的排斥。我们要科学家,也要技术工人;我们要尖端人才,也要普通劳动者;我们要红花,也要绿叶。我们既要培养尖端人才,也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对差生产生排斥。人才的培养能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关键是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能不能有效地幅射到每一个培养对象身上去,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越来越严重地脱离学生实际,特别是中差生不能通过教学过程产生良性转变,甚至教学过程越来越多地使差生越来越差,严重造成两极分化。

浅谈班主任批评学生语言的艺术性

浅谈班主任批评学生语言的艺术性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批评运用得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学生很乐意接受,教育效果很好;而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学生很是反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批评的语言缺少艺术性,不是语言罗嗦,节奏单调,就是用词不当、贬义的多,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对学生批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批评语言的艺术性。 一、批评语言要要准确精炼,以理服人 班主任批评学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能压服,只能说服;不能专制,要讲道理。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有预案,批评时要针对学生所犯错误,力求语言简捷精炼,语言中肯,措辞恰当,深入浅出,使其心服口服。或含蓄或直露,一针见血,力求切中要害的,做到有的放矢,以理服人,真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心悦诚服,达到解决问题,改正缺点和错误的目的。 二、批评语言要诚恳相待,充满爱心 班主任的批评语言,只有真诚、宽容、体贴,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对学生以诚相待,言之有情。只有情深,才能意切,出言才能为人接受,批评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实诚恳的语言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老师,师生才能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三、批评语言要就事论事,尊重学生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做为班主任应该把爱种心中,把精要的、善意的、尊重人格的语言放在平时的批评教育工作中。俗话说:“恶语一出必伤人,良言一句暖三冬。”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切忌触及学生的短处,尤其是学生的生理缺陷。更不要拿短处开骂,而应尽量避免揭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语言要文明、亲切、感人,而且要经常换位思考。经常发现许多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新账老账一起算,稀里糊涂批评一通,结果不仅没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反倒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四、批评语言要点到即止,留有余地 我认为,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力求点到即止,给学生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做不仅学生易于接受,又对老师的宽容产生一种负疚感,有利

教师批评的艺术心得体会

教师批评的艺术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精心的教师批评的艺术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表扬与批评是对立统一的,有表扬就有批评。 批评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与人不怕表扬正相反,批评不讨人喜欢。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听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班主任批评学生主观上希望通过批评促进他们克服和改正错误的思想行为。的确,批评含有品评、判断、指出好坏,其积极作用应该可以激励人、鞭策人、教导人。然而,我们说出来的话,说话的方式往往与我们预期达到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更应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客观公正是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最基本要求。

有时,教师会用你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你从来、根本等这类以偏概全的字眼,使学生心理觉得受冤枉。所以在选定评语之前,教师要明确你要批评的是针对学生的哪一件事,哪一个行为。点明了某一值得批评的行为,教师不致于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将犯错误学生的所有行为笼统地纳入批评的目标,也不至于因某一位同学有违纪行为而在班会上批评全班同学。对学生而言,针对某一件确实有的行为的批评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教师批评学生时,理智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训斥、威胁的口气,也不要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那种瞪眼睛、拍桌子,大声叫嚷等发怒的表示都是要不得的,会使学生产生对抗的逆反心理,也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用平等和气的态度,讲究委婉含蓄,考虑环境条件,时间、场合,设身处地为接受批评的学生着想,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批评某某同学,可以点事不点名,表明批评是对事不对人,这样既成全了被批评学生的面子,也起到教育其本人,同时教育大家的作用。班主任满怀爱心,满怀理解,用平等和气的态度点明学生的错误,真情感化着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自我批评的意识。 批评时,不要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语言要简洁明了,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批评时语言难听,会使学生产生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批评的艺术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批评的艺术 批评,既是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方式,又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手段。然而,如果批评使用得不好,会使人难堪,会造成对学生的伤害,导致破坏性的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它断绝了学生谋求改进的道路。批评通常都是在事情发生之后进行的,有时也会在事情发生过程中进行,而教师在批评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又大都采用不满的口吻。二,批评通常是单方面的行为,教师把话说完了,就不再听取学生的意见。三,教师在批评时往往会以偏概全,就一点错误而大发议论,把其他可取之处抹杀了。不好的批评不但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还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伤害。其实,批评的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错误,促使学生积极改进自己的行为。如果教师的批评方式得当,入情入理,富有人情味,独具风格,定然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弄不好还会给班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能否把握好批评的艺术,是教师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的关键所在,也是班主任能否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一、批评的几种常用方法 1.激将法。激将法就是利用学生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对学生寄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

其“不服气”的情绪,使其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收到不同寻常的教育效果。自尊要强是青少年的重要特点,适当运用激将法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好胜心强、有能力的学生可采用激将法。环境中如果没有挑战性的困难,人就会失去要改变要进步的动机。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竞争压力,因此可以在学校教育中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接受挑战,使其潜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有一个学生,各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就是对语文不重视,成绩老上不去。如果老是数落他对语文不重视,不仅会使他厌烦,还会使他对语文的学习更无信心。于是我采用了“友谊式”的打赌方式,帮他制定了一个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促使他努力去达到。结果在一次测验中他的语文成绩有些进步,我再进一步激励他。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大有进步。这种貌似激励实则批评的方法较训斥责备效果更佳。 2.趣味法。趣味法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言要诙谐幽默,让人在笑声中坦然接受,使教育更轻松、更有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委婉含蓄的幽默语言,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迪,领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我当初一班主任时,班上有两个学生偷偷吸烟,我在对他们说明吸烟的危害时,故意正话反说:吸

批评学生的艺术

批评学生的艺术 教育学生免不了批评,但不少老师对批评又拿捏不准,往往使批评成了学生与你对立的理由,最终把师生关系弄僵。那么,如何在批评学生时做到既保全学生的自尊心,又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又净化他们的灵魂呢?这确实不是靠简单粗暴的方法可以奏效的,我觉得在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这几点: 一、批评学生要分场合 学生犯了错误,如果老师马上大声呵斥,动辄全班批评,全校点名批评,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抬不起头来,有的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因此在批评学生时,不要当着学生的同学、家人的面,最好是私底下谈。比如我班上的一个男同学成绩下降很厉害,我没有全班点名批评,而是和他促膝谈心,寻找他成绩下降的原因,后来,男孩告诉我他家里发生一些变故,同时他愧疚地哭了,向我保证要用心读书。可见,批评的场合是很重要的。 二、通过批评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老师暴风骤雨般训斥他,会适得其反,学生会有逆反心理,表面上折服,内心却很反感。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身份,批评学生时不能大声呵斥,要使学生对你有一种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交流,才能使他在思想深处认识到错误,才能改正。 三、批评学生要一视同仁

看过一则故事:有两个学生上课打瞌睡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立刻把成绩差的那个学生揪起来骂:你太不像话了,上课竟然睡觉,你看看XX同学,人家睡觉都在看书!像这样的批评就是很失败的,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和学困生,我们老师要一碗水端平,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四、不妨用表扬代替批评 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陶先生发现学生王友把泥块砸向同学身上时,首先制止了他,但是陶老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且后来还奖励了他四块糖果,陶老在奖励王友第一块糖果时说:“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奖第二块糖果时他说:“当我叫你不再打人时,你停下来,说明你很尊重我。”奖第三块时,陶老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正直。”奖第四块糖果时,他说:“你能正确地认识到错误,再奖励你一块糖果。”试想一下:如果陶老当时就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块打人,你不知道违反了校规吗?”就没有王友后来愧疚地哭了。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要挖苦讽刺,要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学生书写很差,你叫他重写端正,不要说“看你作业乱七八糟,再写十遍!”你可以说:“改掉一个坏习惯真不容易,再写几遍,你能行!”适当的时候,我们不妨用表扬来代替批评。 五、因人择时选取批评教育的有效办法 对于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学生,不要采取一味打击的批评方式,宜采用暗示、表扬反衬的方式提个醒;对于自尊心强和自高自大的同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试论教师的批评艺术 批评是明确是非界限,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的有力手段,是教师进行教育的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正确的方法,讲究批评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已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本文对教师如何开展对学生的正确批评做个初步探讨。 一、教育过程中批评的必要性: 时下,以赏识、鼓励为主要形式的表扬性教育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教育方式。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批评性教育渐渐成为教师遗忘的角落,不少教师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批评性教育只与那些“无能”或“落伍”的教师有缘。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正在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里真正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中国教育的进步。然而,学习之余,不禁思考:教育还要不要“批评”呢? 回答是肯定的。必要的、适度的批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是因为: 1、作为教师对象的青少年学生,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不成熟或相对幼稚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容易出现偏差,容易犯错误。作为教师,有责任批评指正,帮助学生辨明是非,提高认识,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没有或者很少吃过什么苦,没有体验到是生活的艰辛,因而他们容易自以为是,枉自尊大。他们喜欢听好话,听不进不同意见;只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能承受失败的痛苦。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一筹莫展,无法承受。所以,作为一种德育手段,“批评”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耐挫力,以适应未来的竞争和挑战。 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老师一味的迁就、讨好学生,对学生放任不管,对学生的错误装聋作哑,来达到所谓的“民主”、“平等”。而应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