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 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

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

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3 应用范围

3.0.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

3.0.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

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

3.0.4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强度等级C60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3,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1: 强度等级C45-C55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8,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0.9.

3.0.5 用混合砂配制C6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取得可靠数据,经论证满足性能要求后方可使用.

4 材料

4.0.1 机制砂,混合砂的性能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规定.注:混合砂中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虹吸管法”特细砂的含泥量按标准的规定,并不得含有泥块.

4.0.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用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的规定,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检验,并按其检验结果使用.

4.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中粗骨料质量应符合<<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规定.

4.0.4 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可拌制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使用地表水,地下水及经处理或处置后的工业废水,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技术规定.

4.0.5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宜掺用混凝土外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

应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4.0.6 混凝土用粉煤灰或其它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5.0.1 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可按以式简易计算:

U f(混)=U f(机)*A(机)+U f(特)*A(特)

式中: U f(混)—混合砂细度模数

U f(机)—机制砂细度模数

U f(特)—特细砂细度模数

A(机)—混合砂中机制砂的百分比(%)

A(特)—混合砂中特细砂的百分比(%)

5.0.2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参考下表选用,机制砂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可在下表基础上,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增加5Kg.

表5.0.2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碎石最大粒径(mm)

拌合特坍落度(mm) 16 20 31.5 40

10-30 195 185 175 165

35-50 205 195 185 175

55-70 215 205 195 185

75-90 225 215 205 195

注:1,本表用水量系采用细度模数为1.8-2.1的混合砂时的平均值.细度模数小于1.8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0-5公斤:细度模数大于2.1时,则可减少0-5公斤.

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相应调整.

3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合砂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合砂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0.3 混凝土砂率的确定

1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按下表选用,机制砂塑性混凝土砂率可在下表基础上增加3-5%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

表5.0.3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

碎石最大粒径(mm)

水灰比(W/C) 16 20 40

0.35 26-31 25-30 23-28

0.45 29-34 28-33 26-31

0.55 32-37 31-36 29-34

0.65 34-39 33-38 31-37

注:1,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

2,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

2 混合砂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砂率,可取上表的上限,经试验,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按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予以调整.

5.0.4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程>>(JGJ28),<<粉煤灰应用技术规程>>(GBJ146),<<用于水泥与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等标准的规定. 5.0.5 采用卵石作粗骨料时,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用水量及砂率应根据试验确定. 6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6.0.1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当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进行放算时,则应做相应的修正.

注:干燥状态系指含水率小于0.5%的细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

6.0.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1 计算配制强度f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式中: f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1施工单位如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 σ可按下式求得: σ =

1f nu -f

1cu 2i cu,2-∑=n n i 式中

cu,i-------- 第i 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Mpa)

uf cu--------------n 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相同混凝土等级的试件组数,n ≥2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小于2.5Mpa 时,取σ为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及其以上时,如计算行到的σ小于3.0Mpa 时,取σ为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现场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

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2施工单位如无近期混凝土强度统计资料时, σ可按下表取值.表中σ值反映了我国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平均水平,采用时要根据本单位情况作适当调整.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0~C20

C25~C40 C45~C60 σ 4.0

5.0

6.0 2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6.0.3 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级时,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计算:

/C =ce

b a o cu,ce a f *a *a f f *a + 式中a a a b ----回归系数

f ce--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1 当无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f ce =Kc* f ce,0

式中K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

f ce,0—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2 f ce 值也可根据3d 强度或快测强度推定28d 强度关系式推定得出. 6.0.4 回归系数a a 和a b 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回归系数a a 和a b 应根据工程使用的水泥,骨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

2 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其回归系数可按下表取用.

回归系数a a 和a b 取用表

细骨料品种 a a a b

机制砂 0.50 0.22

混合砂 0.45 0.12

注:上表中的回归系数适用于粗骨料为碎石的混凝土.

6.0.5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 0)可按5.0.2的规定确定.

6.0.6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 0)可按下式计算;

C 0=

6.0.7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重量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C 0+G 0+S 0+W 0=C p

S

p =%100000?+S G S

C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G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S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W 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Sp------砂率(%)

C 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其值可取2350~2450Kg.

2 当采用体积法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c R C 0+g R G 0+Rs S 0+w

R W 0+0.01a=1 Sp =

%100000?+S G S

R c ------水泥密度(Kg/m 3),可取2900~3100 Kg/m 3

R g ------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 3)

Rs------细骨料的表面密度(Kg/m 3)

R w ------水的密度(Kg/m 3),可取1000(Kg/m 3)

a--------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剂型外加剂时, a 可取为1.

计算配合比经试配试验,调整等步骤后确定施工配合比.试配和调整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的方法进行.

6.0.8 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其中,高强混凝土应采用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以及活性较高的矿物掺合料,配

合比需经试配确定;混合砂作细骨料配制抗渗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宜控制在30~38%之间,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掺合料和外加剂;配制预拌混凝土时,除遵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遵守<<重庆市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规程>>(DB50/T5002)的有关规定.

7 施工及验收

7.1 施工

7.1.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施工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7.1.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7.2 验收

7.2.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及验收,应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7.2.2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重庆市地方标准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50/5030-2004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 机制砂,混合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在重庆地区已全面应用,取得了丰富的科研及实践经验,形成了一项适用于重庆地域特色的专门技术,为了利于质量管理,技术推广和交流,有必要制订比较完整的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通过大量研究及工程实践证明,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为使规范之间互相衔接,有必要处理好有关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施工规程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关系.

3 应用范围

3.0.1 通过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机制砂,混合砂配制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天然中砂混凝土相近,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要求.

3.0.2 C6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合砂混凝土现已广泛用于重庆的和各类建筑,市政大型工程,实践证明混合砂混凝土在技术上是可靠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4 材料

4.0.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该标准中规定的含泥量测定方法有标准法(筛洗法)和虹吸管法两种,特细砂中小于0.08mm的颗粒与0.08mm以上颗粒的视密度基本相同,两种方法测得的含泥量相差很大,”标准法”偏高.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基本参数

5.0.1 将机制砂与特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筛分得出混合砂细度模数,然后分别筛分机制砂与特细砂,得出机制砂,特细砂细度模数,按本条公式计算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发现两种方法得出的细度模数值十分接近,当机制砂4.75mm筛累地筛余为0时,混合砂细度模数筛分试验值与本条计算公式理论值一致.为便于混合砂中机制砂,特细砂混合比例的确定,混合砂细度模数可按本条公式简易计算.

5.0.2 本规程普通混凝土用水量选用表,经大量试验及工程应用,证明基本上符合实际.

5.0.4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选定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因外加剂的型号,品种甚多,性能各异,掺合料的品种逐渐增加,有的正在制定标准,无法在本规程中统一规定,本条文仅作原则规定,具体掺量按有关产品标准或专门的应用规程中的规定确定.

6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6.0.1与6.0.3本条规定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一致.

6.0.4 为与水泥新标准相适应,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技术依据,确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水灰比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及重庆大学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选用了重庆的8个品牌水泥进行了上百次水泥强度和几百组混凝土强度试验,对其28天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使用水泥新标准条件下的鲍罗米公式中的回归系数,可供参考使用.

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关于使用机制砂方面的要求和建议 据统计目前全国土建行业每年用砂需求量为6亿吨,已经存在一定的缺口,而且,天然砂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质,过远的运距将大幅地增加工程成本,随着基本建设的日益发展,在我国不少地区出现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甚至无天然砂可用的情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而河砂的价格越来越高,在有些地区高达100元/吨,用砂高峰时还无砂可用,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进展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环境保护的需要,由于天然砂资源短缺,价格上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滥采乱挖天然砂的情况,特别在前几年,野蛮采砂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破坏了河流的自然防护体系、防洪堤坝,并由此引发了不少工程事故。随着我国的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对天然砂的开采将会有所限制,国务院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禁采或限采天然砂的规定,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全面禁止采砂行为。因此天然砂的代用品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机制砂是天然砂代用品的主要考虑方向,我国的建筑和水利部门在这方面尝试得比较早, 机制砂的定义: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机制砂与河砂相比,规范制造的人工砂有如下特点: 1、级配控制相对稳定。由于天然砂的生产人工可干预性比较小,基本上只能就采就用,规范的地区也只能对其过10mm的筛而已。而规

范的人工砂的生产则不同,首先采用了专门的制砂机,其次制砂石料的资源也可以很稳定。从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生产出机制砂粒型和级配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但机制砂的粒型和级配都是可以调整和改进的,在这一点上,人工砂于天然砂有着本质的区别。 2、与天然河砂相比,机制砂的棱角性好,空隙率也较大,机制砂的颗粒形状没有河砂圆润,软颗粒较河砂多,由于机制砂的棱角性,同体积的机制砂比河砂有大的表面积。与水泥浆的粘结力较强,流动度较小。工程使用中,同级配比中,使用机制砂比使用河砂需水量稍多,和易性不如河砂拌制的混凝土,也较容易泌水。 虽然机砂目前已在各地应用,但在一些地区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人为因素之外,也因为机制砂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1、如机制砂由于生产加工机制砂的设备和工艺不同,其颗粒级配比较差,尤其是大于2.5mm和小于0.08mm的颗粒明显多于天然砂。级配波动较大。 2、砂的石粉含量超过规范的要求,一般在5~20%,当然了,一定量石粉的存在是可以接受的。 3、机制砂级配的不合格,对本项目工程2010-2011年使用的机制砂(石灰岩)的筛分结果表明,可以控制住最大粒径,但是粒径分布却相当不均匀,普遍表现为0.15~0.30mm粒径偏少,即使使用水洗法洗去多余的石粉含量,也很少有级配符合标准的砂,砂的细度模数也偏粗,普遍大于3.3,该砂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 一、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粒级为315μm~5.00μm的人工砂的压碎指标。 二、人工砂压碎指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 (2)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压块组成。其尺寸如下图所示: 受压钢模示意图 (3)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为1g; (4)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0mm、2.50mm、1.25mm、630μm、315μm、160μm、80μm的方孔筛各一只; (5)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6)其他——瓷盘10个,小勺2把。 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将缩分后的样品置于(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分成 5.00mm~2.50mm、2.50mm~1.25mm、1.25mm~630μm、630μm~315μm四个粒级,每级试样质量不得少于

1000g 。 四、实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置圆筒于地盘上,组成受压模,将一单级砂样约300g ,装入模内, 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 。 2.平整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500N/s 的速度加荷。加荷至25KN 时稳荷5s 后,以同样速度卸荷。 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压块,倒出压过的试样并称其质量(m 0),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砂样为公称粒级 5.0mm-2.5mm 时,则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50mm 的方孔筛)进行筛分,称出该粒级试样的筛余量(m 1)。 五、人工砂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 1.第i 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δi = m01m m -×100% 式中: δi ——第i 单级砂样压碎值指标(%); m 0 ——第i 单级试样的质量(g ); m 1 ——第i 单级试样的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以三份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但立即式样的测定值。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对比分 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2011年04月04日 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 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 1)人工砂 ①《建筑用砂》 人工砂 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 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 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 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 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 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 ①《建筑用砂》 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 含泥量 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 含量。

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 ①《建筑用砂》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 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 类别 适用范围 Ⅰ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机制砂质量控制

机制砂的质量控制 1机制砂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①机制砂颗粒多呈棱角体,粒度相对比较均匀,砂中所含的石粉有助于混凝土性能的改善; ②在同一个施工现场,机制砂与碎石一般都就是采用相同的母岩加工制作而成的,两者之间的热学性能基本一致,这有利于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效果; ③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的变化情况就是随着细度模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即模数越小,石粉含量越高,模数越大,则石粉含量越小; 2 机制砂的质量控制措施 2、1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为了使其能够满足混凝土制备的要求,必须控制好制砂的整体质量,下面就是对机制砂生产的质量控制 2、1、1细度模数控制要点 通常情况下,机制砂的级配相对较差,细度模数也比较大,这主要就是因为累计筛余 率与通过率较大造成的。为此,想要进一步确保机制砂的细度模数与级配,就必须对最小级振动筛的筛孔尺寸与洗砂强度进行适当调整。其中筛孔尺寸的调整可以借助更换振动筛网来实现,而洗砂强度的调整则可凭借对水流量的调节来实现。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当最小级振动筛筛孔的尺寸为 3、5mm时,生产出来的机制砂其细度模数通常都会 在3、4以内,这样一来它的级配便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 2、1、2石粉含量的控制要点 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使得无法避免地会附有极少量颗粒 <0、075 m的石粉。天然砂的质量标准规定,凡就是< 0、075m的颗粒均被视作为泥,而砂中的含泥量就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机制砂所含的石粉并不等同于泥,相关试验与工程实践均证明,当机制砂中含有一定量的石粉时,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几乎 不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任何影响。但就是如果当石粉的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其会对高强混凝土的配制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在机制砂生产中,必须将其中多余的石粉去除,从而消除因机制砂中石分含量过高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现阶段,去除机制砂中多余石粉的方法主要有干法收尘与湿化水洗。其中干法吸尘具体就是指采用收尘效果较高韵收尘器,然后按照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具体要求对收尘器工作参数进行确定,以此来去除掉机制砂中多余的石粉。该方法虽然具有简单易行等优点,但由于去除效果较差,实际生产中用的较少;水洗法就是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这种方法在去粉效果上要远远优

机制砂的国家应用标准

机制砂的国家应用标准 制砂机机制砂应用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 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 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3 应用范围 3.0.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 3.0.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 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 3.0.4 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 强度等级C60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2.3,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1: 强度等级C45-C55混凝土,混合砂细度模数不低于1.8,其中特细砂细度模数不低于0.9. 3.0.5 用混合砂配制C60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取得可靠数据,经论证满足性能要求后方可使用. 4 材料 4.0.1 机制砂,混合砂的性能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的规定.注:混合砂中特细砂的含泥量测定应采用<<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虹吸管法”特细砂的含泥量按标准的规定,

机制砂在高速公路的应用与生产

机制砂在路面施工中的生产与应用 天津工程处张海涛 1、概述 砂是现代建筑工程的基础材料之一,属细集料,其粒径在4.75mm以下。砂原为岩石在自然条件作用下所形成,故称天然砂。天然砂有河砂、湖砂、山砂和海砂之分。在国外,如美国、英国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他们的基础建设比我国早,建设工程较为发达,天然砂的问题出现较早,因而对人工砂的应用研究较早,在数十年前已将人工砂的应用列为国家规范,机制砂在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据资料记载,1952年法国梯格尼水电站的65万立方米混凝土大坝用的就是人工砂。早在60年代我国也开始用生产碎石的副产品石屑当砂,拌合混凝土或改善细砂的级配或作为掺合料用于砌筑砂浆中,后来有的省市如云贵地区河砂资源短缺,因此利用当地山砂也就是类似现在的机制砂做混凝土的细骨料。 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用的砂要求具备洁净、坚硬和恰当的颗粒级配的品质,而天然砂的这些品质往往受产地、季节和加工程序等因素影响而大幅波动。当数个产砂基地同时向一个大型工程供砂时,砂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偏差值很难控制在工程设计的范围之内,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有时因工程所在地远离砂产地,高额运费,提高了工程造价。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使天然砂资源日趋枯竭;而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机制砂应运而生。 机制砂是根据砂的国家标准,人为选定符合工程需要的岩石,通过现代生产工艺配置的破碎、制砂、筛分、清洗等设备所生产出来的岩石颗粒。其各项技术指标,不仅能稳定地达到事先设定的指标值,而且可因工程对砂的质量要求的变化,通过适当调整工艺来满足新的质量要求。 2、机制砂技术要求 ①砂的定义 按照GB/T14684-2001建筑用砂,其机制砂的定义为: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华岩石的颗粒)。一般砂的表现密度在2.5以上,吸水率在3%以下。 ②砂的细度模数

分析机制砂报告 正式(1)

关于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的可研报告 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不可再生的资源性建筑材料,特别是河砂开采锐减,价格大幅提升。既给商品混凝土产业带来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同时也增大了经营成本。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资源相对丰富的机制砂开发利用,以其取材方便、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认可。我市混凝土行业也已广泛应用。现将本公司对机制砂进行调研和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制砂应用概况。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机制砂的研发和推广应用。2000年后,随着基础建设兴起、房地产大量开发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河砂资源相对缺乏,机制砂原材料较为富足的地区,加快了机制砂的推广应用的步伐。我国的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等,都采用了机制砂混凝土。湖南怀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中的平溪河桥、苦麻寨桥、坳背村高架桥等均使用了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在铁路桥梁中,株六线南山河特大桥C55高性能混凝土也成功应用机制砂配制。 2011年,我市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试验,2012年下半年在部分县、区混凝土企业进行机制砂应用试点。2013年下半年,连云港市检测中心对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

应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出具了机制砂检测与配合比实验的标准,使机制砂的应用科学化、合理化、正常化。据考察截止目前,市东部城区有4—5个商品混凝土企业已经开始批量使用机制砂。 二、机制砂的理化特性。 机制砂的理化特性是否稳定,取决于机制砂原材料的优劣和加工技术的高低。我市主要机制砂的原材料,多为花岗岩石材,是加工机制砂最为理想的优质原材料,只要控制好加工过程,规范采购流程,机制砂的质量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三、公司对机制砂的实验分析 1、成本分析。砂在混凝土中的用量占总量的1/3,每生产一立方混凝土用砂约800公斤。地处徐圩新区的公司河砂市场采购价为57.5元/吨。目前,市场机制砂的价格在49—52元/吨。2014年公司全年生产混凝土21万立方计算,需用河砂16.8万吨,如一半改用机制砂,一年就可节约直接成本约50—80万元。 2、质量分析。由于机制砂是机械生产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宜于采购验收。通过对样品检验,机制砂含泥(块)量小,优于河砂。在从C15— C40普通混凝土应用机制砂的配合比试验中,其物理力学性能稳定优点突出。机制砂的不足之处是颗粒尖锐、表面粗糙石粉含量高,吸水量偏大,对质量控制要求比

谈谈机制砂在工程中的应用

谈谈机制砂在工程中的应用 陈淑丽陈鹏 汕头市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永蓝高速公路工程机制砂应用于混凝土为实例,对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并谈了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应用到混凝土中的体会,指出了采用机制砂混凝土不仅可提升资源利用率,节约建造成本,又可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机制砂、机制砂混凝土、最佳砂率、配合比设计、经济效益。 一、概述 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永州至蓝山段工程(简称永蓝高速公路工程)位于湖南省南部,属山区高速公路,该地区天然砂资源匮乏,大都从外地调运,其价格相当昂贵。随着永蓝高速公路的施工进入高峰期,全线混凝土用砂需求量急增,天然砂资源难以保证该项目建设的需要。为解决天然砂料源紧张和降低工程成本,我们利用当地的岩石资源和工程弃置的废石生产机制砂,并根据工程的不同结构部位及其技术参数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机制砂应用于混凝土中的试验工作,且对各个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现就机制砂应用于工程混凝土中的一些试验数据和体会做一下总结,供同行参考。 二、试验所采用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1、细集料:采用麻江机制砂和五里牌河砂进行比对试验,各技术性能见表1。 细集料各项性能指标表1 2、粗集料:采用长岭石场4.75mm-31.5mm级配碎石,各技术性能见表2。

粗集料各项性能指标表2 3、水泥:韶峰P·O42.5水泥,各技术性能见表3。 水泥各项性能指标表3 4、减水剂:广州凯立QG-PP1高效减水剂。 三、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的性能比较 永蓝高速公路工程全线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主要有桥涵下部构造、隧道工程、水下灌注桩、通涵构造物、大体积抗滑桩等构造物,我们选择C30抗滑桩泵送机制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40 mm -160mm)为试验目标,经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数据详见表4): 1、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在单位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其强度均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递增(见图1)。 2、机制砂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大于河砂混凝土,且随着水泥用量的减少强度增大越明显(见图1)。 图1:水泥用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曲线 3、机制砂表面粗糙,多棱角,石粉含量多,故采用不同类的砂,其混凝土所采用的砂率对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会有明显的影响。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相比,在相同水灰比和同样的水泥用量时,要满足混凝土相同的坍落度,机制砂采用的砂率比河砂明显要大。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 法 混凝土用机制砂石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2011年05月13日 人工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一些人将人 工砂混凝土的大用水量归咎于石粉,认为石粉对混凝土是有害的,其实这是错 误的。人工砂尖锐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强 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很差,而适量石粉的存在便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应该改进对石粉的认识,更好地利用其配制良好的混凝土和砂浆。 石粉的定义标准石粉的定义是:加工前经除土处理,加工后形成粒径 小于75μm,其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物质。GB/T14648-1993将0.08mm以下颗粒含量划分为“泥”,这一方法用于天然砂尚可,石粉 的粒径虽然小于0.08mm,但是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 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天然砂中的泥土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害的,必须控制其含量,而适量的石粉对混凝土和砂浆是有利的,人工砂在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 各种因素或多或少会掺入泥土,而这又是目测和传统含泥量检测所不能区分的,国外许多国家都用亚甲蓝实验评定黏土成分含量,我国新标准中也特别规定了 测人工砂石粉含量必须先进行亚甲蓝MB值的检验或快速检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工砂石粉泥土含量过高而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带来的负作用。干法机制砂中石粉的作用机理混凝土中若存在大量的孔隙,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抗冻、抗渗等方面是不利的。石粉不具有活性,但是石粉的粒径一般在75μm以下, 从而具有微集料填充效果。在人工砂混凝土中,石粉填充了其中的孔隙,可以 较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特征,改善浆——集料界面结构。资料表明,石粉在 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晶核作用,诱导水泥的水化产物析晶,加速水泥水化,并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并阻止钙矾石向单硫型的水 化硫铝酸钙转化。而粒径在0.08mm以下的石粉可以与水泥熟料生成水化碳铝酸钙,从而导致混凝土晶相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水泥水化产物的结晶化程

机制砂的技术指标

机制砂的常用技术参数及标准 随着国内需求的拉动,各地公路,铁路等基建的投入日益增大,迫切需要大量的砂石。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国家明文禁止擅自开挖天然砂(清理河道除外)。天然砂供量大大跟不上需求。因此,机制砂的开发就十分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鉴于机制砂是岩石爆破后,经机械破碎或卵石经机械破碎并筛分而成的,其强度等性能都较天然砂优越。另一方面,有些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在采矿与加工过程中,产生出大量尾矿,迫切需要综合利用。故生产机制砂代替天然砂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可以使大量的尾矿和卵石可利用,另一方面可通过机械加工,生产出质量好,能适应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需要。实践也证明,机制砂无论在物理性能还是化学性能上都优于天然砂。 于是,郑州通用矿山机器公司站在战略高度,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人类环保责任感,大力开发,积极推广机制砂设备,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型制砂机,细碎机,全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技术水品更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通过研究,郑州通用总结出: 一、机制砂的要求 破碎物料,砂石行业的要求与矿山破磨行业的要求有所不同。而目前生产机制砂设备的公司大部分由矿山机械制造行业来担当,故首先必须对砂石的要求作一了解。 矿山设备对破碎物料的颗粒要求是细。一般而言,对针片状的物料进入磨机,反而更易被磨碎。而碎石的要求与上述相反,对其粒型,粒级的要求十分严格。其原因在于立方形砂由于其带棱角,使之颗粒间有一种相互锁紧的作用。而砂的连续级配又能使空隙大大降低。同时立方形砂比圆形砂占有更大的表面积,使沥青和物料或水泥和物料粘在一起减少位移的可能性。 二、砂的定义,按照机制砂的定义: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 4.75mm 的岩石颗粒。但不包含软质岩石,风化岩石的颗粒。 砂的规格: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 )分为粗,中,细三种。其中: 粗砂的细度模数为 3.7~3.1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 3.0~2.3 细砂的细度模数为 2.2~1.6 砂的等级:砂的等级按其技术要求分为:

重庆市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机制砂标准

重庆市地方标准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50/5030-2004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利用机制砂,特细砂资源,使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与现行的混凝土工程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配套,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重庆地区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配制及应用.其他地区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可通过试验,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除应遵守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符号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 特细砂:按<<建筑用砂>>(GB/T 14684)规定方法检验所得细度模数为0.7-1.5的天然河砂.

混合砂:由机制砂与特细砂混合而成的砂. 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混合砂混凝土:用混合砂作为细骨料配制的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10-90mm的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等于或大于160mm的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00mm 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 3 应用范围 3.0.1 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与中砂配制的混凝土相近,其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 3.0.2 机制砂,混合砂主要应用于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C6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时,亦可用于港口和水利等混凝土工程. 3.0.3,机制砂宜配制塑性混凝土混合砂宜配制塑性,大流动性及泵送施工混凝土.

铁路工程机制砂质量管理方案

铁路工程机制砂质量管理方案 1 总则 1.1 为了最大限度减小环境破坏、降低工程造价,合理利用机制砂资源, 规范机制砂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实现标准化要求;确保机制砂及用其配置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特编制《机制砂质量管理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 1.2 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铁路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公司《质量管理办法》等文件,编制本细则。 1.3 机制砂除应满足本细则要求外,尚应遵守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现行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1.4本方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铁路工程及机制砂生产厂家的质量管理活动。如国家或铁路总公司另有要求的,从其规定。 1.5机制砂厂必须通过建设单位的评估验收后,方可正式生产。 2.管理程序 2.1 公司安质部负责机制砂厂的建设方案核准和正式评估验收工作,以及机制砂及其混凝土质量的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2.2 公司建设指挥部负责机制砂厂的初步评估验收工作,以及机

制砂及其混凝土质量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2.3 监理单位负责机制砂厂的评估验收申请的复核确认工作,以及机制砂及其混凝土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检查、指导工作。 2.4 施工单位负责机制砂厂的建设、机制砂及其混凝土质量的面管理工作。 3 技术要求 3.1 定义 3.1.1 机制砂: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 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 3.1.2机制砂混凝土: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配制的混凝土。 3.2应用范围:机制砂可应用于除预应力混凝土以外的铁路混凝土工程。但用于配置C5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组织专家进行专项技术评估后方可使用。 3.3质量标准:机制砂的质量必须在满足《建筑用砂》(GB14684)的规定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下列具体要求。 3.3.1 母岩:用于生产机制砂的母岩应为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石英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等洁净、质地坚硬、无软弱颗粒及无风化石的岩石;不能使用泥岩、页岩、板岩等软质岩或风化的岩石用来生产机制砂;夹层多,岩性多变的矿山也不宜用来生产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所配置混凝土设计强度的2倍,且不宜低于80MPa。 3.3.2 碱集料反应:用于加工机制砂的母岩,不应具有潜在的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最新版】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机制砂的坚固性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是为机制砂的压碎指标。 《建筑用砂》GB/T14684-2011(以下简称国标)规定: 说明:Ⅰ类(20%)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25%)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30%)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机制砂的总压碎指标值应小于30%。那么,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试验如下: 1.试验原材料 水泥:海鑫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矿粉:彤阳S105级矿渣粉。 粉煤灰:河津Ⅱ级粉煤灰。 砂1:河底机制砂,Ⅱ区中砂,颗粒级配基本符合规定;石粉含

量:4.0%;压碎指标值:17.9%(Ⅰ类砂);总压碎指标值:14.7%。 砂2:裴社机制砂,Ⅱ区中砂,颗粒级配基本符合规定;石粉含量:3.8%;压碎指标值:22.7%(Ⅱ类砂);总压碎指标值:20.3%。 砂3:侯马机制砂,Ⅱ区中砂,颖粒级配基本符合规定;石粉含量:2.6%;压碎指标值:28.5%(Ⅲ类砂);总压碎指标值:22.1%。 碎石:岭西东碎石,5mm~31.5mm连续级配。外加剂:泵送剂; 减水率:20%以上;凝结时间:12小时~14小时。 2.试验及试验结果。 配合比(1~6)如下:分别选用砂1、砂2、砂3,试验结果如下:

3.试验结论 对C60等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来说,随着所用机制砂压碎指标值的降低,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值亦相应降低。配合比1和配合比3的28天抗压强度值相差竟然高达5.4MPa。 对C30等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来说,随着所用机制砂压碎指标值的降低,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值无明显变化。配合比4和配合比6的28天抗压强度值相差仅为0.7Mpa。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条文说明有:“经试验证明,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不受压碎指标的影响,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冻性无显著影响,但导致耐磨性明显下降,因此将压碎指标值定为30%。” “规定采用4个粒级的筛分分别进行压碎,然后将四级砂样进行总的压碎指标值计算。试验证明5mm~10mm颗粒级的压碎指标比其他粒级要明显大,总的趋势是粒径越大压碎指标越小。 鉴于砂的定义,公称粒径4.75mm以下的颗粒为砂,所以取公称粒径 4.75mm以下的颗粒分成公称粒径 4.75mm~2.36mm、2.36mm~1.18mm、1.18mm~600μm、600μm~300μm4个粒级。”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论文

浅谈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 摘要:目前最大宗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它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砂,包括天然砂和机制砂。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机制砂应运而生,它的出现解决了混凝土行业中砂石紧缺的局面。随着土木建设的日趋发展和完善,天然砂日益紧缺,我们应重新审视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机制砂的材料特性,分析了我国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应用应考虑一些问题。 关键字:机制砂混凝土应用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largest building materials is the concrete, and it is one of the main raw materials sand, including natural sand and mechanism of the sand. due to the limited natural resources, mechanism sand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which appears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concrete field sand of the situ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increasingly, natural sand increasingly shortage, we should review aggregate of concrete performance imp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sand material properties, the analysis of our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sand, and put forward the mechanism of concrete application in sand should consider some problems.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青岛鼎昌新材料 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机制砂因所用原材料的成分与石质、生产设备、工艺等因素影响,会在粒形、级配、坚固性、石粉含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人工砂的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这些指标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设备和工艺参数来调整和控制。合理的破碎整形设备与配套工艺确保粒形和级配良好。目前,国内人工砂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生产的机制砂,其级配、细度模数均可做到优于天然砂,粒形也可与天然砂相似。再一种是利用各种尾矿附带生产或产生的,这是目前人工砂的主体,多数是生产碎石后的石屑经过简单加工和筛分或直接利用。利用石屑制成的人工砂很多,一些级配或粒形不合格的石屑作细骨料,使用结果是和易性很差,强度也不高,由此有人就认为人工砂不行或比不上天然砂,这是一种误解。人工砂与天然砂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多项指标都是要控制和可控的,所以只要生产工艺先进合理,控制严格,就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人工砂。 1、注意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 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形态不同、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亦不同。石粉在机制砂的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适量的石粉在机制砂中的作用是有益的。在混凝土中适量的石粉可以起到填充作用,有利于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提高,但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对应最佳石粉含量不同。石粉完整的微级配、粗糙的表面在混凝土的界面起到很好的填充效应、晶核效应、活性效应、保水效应和润滑效应。它使浆体密实,孔隙率减小,使水化物结晶颗粒尺寸变小,取向程度下降,降低了骨料周围浆体的实际水灰比,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另外,机制砂石粉含量增大,机制砂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增加水泥石的密实性。当然如果母岩是硅质岩或砂岩等需水性不好的材质,石粉含量高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大。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当适当控制。从生产实践来看,石粉含量控制在8%~10%,对各种强度要求的混凝土都能起好的作用,不是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就必须减少石粉用量,关键在于控制好亚甲兰MB值,使用亚甲蓝MB值小于0.5的石粉,效果最好。但是石粉含量过高会增加用水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会造成混凝土的塑性裂缝。 2、转换观念,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 机制砂的特性决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与天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所不同,用机制砂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必须要转换观念,系统了解所用机制砂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必须认识到其差异性,从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 (1)足够的胶凝材料用量 在石屑、石粉的影响下,必须保证足够的胶凝材料用量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如果胶凝材料用量过少、砂率偏低,会导致混凝土拌合料粘性差、流动性差、易离析,容易造成搅拌困难、堵管,难以浇筑施工。 (2)合理的砂率 合理的砂率是指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一定时,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及保水性的砂率值。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与混凝土用石子的空隙率、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有关。

机制砂在普通砂浆中的应用

www.186********.cn 机制砂在普通砂浆中的应用 武汉奥特龙建筑材料公司 www.186********.cn 一是资源优势。 我国自然砂(特别是河沙)由于过度开采而日趋枯竭,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禁采令,机制砂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唯一的砂资源。 二是环保优势。 使用机制砂相比使用自然砂省略了烘干环节(一般烘干采用烧煤),因而更加低碳环保。 三是成本优势。 从目前四川的实践来看,使用机制砂相比使用自然砂生产普通预拌砂浆综合成本每吨节省15—18元。 四是粒型优势。 目前新的制砂技术可以将机制砂针片状砂粒控制在5%以下,提高了砂浆的和易性。并且机制砂由于粒型的特殊性,在使用水泥作为粘合物的时候,往往比经过河水冲刷的河沙更具粘合度,使砂浆具有更强的密实性和抗压性。 五是可调优势。 自然砂是天然形成的,其细度模数是相对固定不可调整的。一个地方的自然砂过粗或过细,往往需要另从外地购买砂与本地砂进行掺配,才能达到较理想的细度模数和级配。而机制砂可根据需要调整细度模数,使级配更趋合理。 六是石粉优势。 自然砂所含的是泥粉,超标的泥粉含量对普通预拌砂浆质量有很大危害性,并且除尘出来的泥粉几乎没有什么用途,排放也是令人头疼问题。机制砂泥粉含量微乎其微,所含主要是石粉(生产机制砂时产生的)。随着石粉利用的不断研发,这个曾经令人头疼的东西如今却已变废为宝了。①石粉可提高普通预拌砂浆的和易性(预拌砂浆中的石粉含量一般在10%—15%)。②石粉正逐渐成为粉煤灰的替代品,进一步提高了预拌砂浆中石粉的用量(目前四川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生产的抹面砂浆石粉含量最高达18%,砌筑砂浆石粉含量最高达33%,,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且质量良好。)③生产预拌砂浆使用不完的石粉用途较广,每吨可卖100元(比砂还贵),且供不应求。 七是选料优势。

机制砂的优缺点及其在混凝土和工程中的应用

精心整理 机制砂的优缺点及其在混凝土和工程中的应用 1机制砂的优缺点 根据在云南蒙自地区利用机制砂的经验,将其优缺点总结如下。 1.1机制砂的优点 采用机制砂配置混凝土具有如下优点: (1)工厂化生产,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工厂生产可以从选材、破碎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上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生产条件好,砂的质量有保障。 (2)砂的物理力学性能好 可以有意识的选择硬质岩石生产机制砂,避免采用软质、风化岩石,同时,含泥(块)量可人 (3的要求, 1.2 (1调整 (2 2 2.1 隙、天然河砂需水量增加510kg/m 3.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与细骨料(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有关,同时,也牵涉到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等参数,还需要针对工程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一般认为,细度模数以控制在3.03.4之间为佳。若细度模数太大,则粗颗粒太多,级配不合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虽然掺入粉煤灰可以弥补上述缺陷,但成本也会相应提高,经济上不合理;若细度模数太小,则小于0.075mm 的细粉过多,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增加。石粉含量也是影响坍落度的重要指标,石粉含量太低(小于5%)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沁水性较差,当石粉含量控制在6%9%时,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和易性也很好。按机制砂的特点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通过合理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调整机制砂的砂率,可以配制出和易性很好、适合泵送的机制砂混凝土。 2.2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粘结强度、疲劳强度、收缩徐变特性等。针对这些指标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这2个主要指标,国内外却积累了较丰富的实验资料。一般机制砂筛余0.300mm以下所占比例较小,仅有10%左右。相关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中指明,泵送混凝土细骨料通过0.300mm 筛孔的筛余不应小于15%.天然细砂的粒径主要集中在0.3mm以下,细度模数一般在1.5左右。天然细砂细度模数低,若单独配制混凝土,会由于收缩大引起混凝土开裂,但是可以利用天然细砂粒径主要集中在0.3mm以下的特点,与机制砂复合组成人工混合砂,从而使配置的混凝土获得良好的施工性能。 通常用40%的天然细砂与60%的机制砂混合作为细骨料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献<9>对特细砂、混合砂、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实验对比,其复合砂中特细砂和机制砂的比例为4B6,机制砂母岩为石灰岩。3为文献<10>的实验结果。由于机制砂一般采用硬质岩石破碎,机制砂比天然砂的抗压强度更高。所以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相比,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不低,甚至更高。当然, 2.3 的水化,并与C3A 增 抗硫3 C25 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在铁路桥梁中,株六线南山河特大桥C55高性能混凝土成功应用机制砂配制。 玉蒙铁路第五标段,在混凝土结构物中就全部使用了机制砂。在施工之初,由于对机制砂的应用在理论上没有依据可循,从而与自然砂等同使用,造成混凝土质量下滑,特别是表面质量不能满足要求。 随着施工的进展和试验室工作的加强,混凝土质量有所提高。现在该标段的特大桥、大桥、涵洞、隧道工程等混凝土外观和抗压强度都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特别在工程造价方面,由于自然砂的当地价格是机制砂的3倍多,所以采用机制砂。 4机制砂混凝土应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机制砂在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推广机制砂在混凝土特别是桥梁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还应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研究重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机制砂颗粒形状、颗粒级配的研究

机制砂的优缺点及其在混凝土和工程中的应用

机制砂的优缺点及其在混凝土和工程中的应用 1机制砂的优缺点 根据在云南蒙自地区利用机制砂的经验,将其优缺点总结如下。 1. 1机制砂的优点 采用机制砂配置混凝土具有如下优点: (1)工厂化生产,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工厂生产可以从选材、破碎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上建立质量监控体系,生产条件好,砂的质量有保障。 (2)砂的物理力学性能好 可以有意识的选择硬质岩石生产机制砂,避免采用软质、风化岩石,同时,含泥(块)量可人工筛分控制。化学成份与母材、碎石一致,对混凝土无负面作用,适合做高强混凝土。 (3)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可以调整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结合母材的特点和混凝土的要求,调整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调整措施主要通过破碎设备、工艺流程的选择来完成。 1. 2机制砂的缺点 (1)天然砂颗粒浑圆,表面光滑。天然中砂细度模数多为2. 6 3. 0,级配较好,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十分有利。机制砂颗粒尖锐,多棱角,表面粗糙,细度模数多为3. 0以上,与天然河砂相比,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稍差,大于2. 5 mm和小于0. 08 mm的颗粒偏多,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机制砂母材的变化会引起机制砂质量的波动,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机制砂的缺点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碎砂设备、合理利用砂中含石粉量、调整砂率,以及选用合适的外加剂等措施来克服。 (2)机制砂含有一定量的石粉。石粉和泥的粒径虽然都小于0. 075 mm,但是他们的成份不同,细度相差也较大。泥颗粒大多小于0. 016 mm,而石粉颗粒大都在0. 016 0. 075 mm 之间。泥吸附在砂的表面,妨碍砂与水泥的粘结;而适量的石粉可填充在水泥、细砂的空隙之间,增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 2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 2. 1硬化前混凝土的性能 机制砂混凝土硬化前的性能主要涉及到混凝土的稠度、和易性(工作性)、可塑性、可加工性(可修饰性或可抹平性)等方面,这些性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新拌混凝土的特性。其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不仅表示混凝土浇灌成型的难易程度,也表示混凝土抵抗材料分层离析的能力。混凝土和易性的具体指标为坍落度。 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要小于河砂混凝土,这主要是机制砂本身具有裂隙、空隙及孔洞,其有一部分颗粒为矿物颗粒集合体,这样就增大了砂子的比表面积,吸附了更多的水,导致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加,坍落度减小。相同条件下,配置相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机制砂比天然河砂需水量增加5 10 kg /m3. 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与细骨料(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有关,同时,也牵涉到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等参数,还需要针对工程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一般认为,细度模数以控制在3. 0 3. 4之间为佳。若细度模数太大,则粗颗粒太多,级配不合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虽然掺入粉煤灰可以弥补上述缺陷,但成本也会相应提高,经济上不合理;若细度模数太小,则小于0. 075 mm的细粉过多,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增加。石粉含量也是影响坍落度的重要指标,石粉含量太低(小于5% )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沁水性较差,当石粉含量控制在6% 9%时,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和易性也很好。按机制砂的特点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通过合理利用机制砂中的石粉,调整机制砂的砂率,可以配制出和易性很好、适合泵送的机制砂混凝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