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技术常规方面的利弊

堆肥技术常规方面的利弊
堆肥技术常规方面的利弊

堆肥技术常规的优缺点

1.填埋处理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处理工艺剩余物的最终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

所谓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但是,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场都成了一个污染源,蚊蝇孽生,老鼠成灾,臭气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1)地下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水混浊发臭,水中均检出厌氧大肠杆菌;

(2)垃圾断层样品均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填埋处理方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随着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适用的填埋场地愈来愈少,开辟远距离填埋场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费用,这样高昂的费用甚至无法承受。

2.焚烧处理

焚烧法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

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量效果好(焚烧后的残渣体积减少90%以上,重量减少80%以上),处理彻底。但是,根据美国的报道,焚烧厂的建设和生产费用极为昂贵。在多数情况下,这些装备所产生的电能价值远远低于预期的销售额给当地政府留下巨额经济亏损。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属,焚烧具有很高的毒性,产生二次环境危害。焚烧处理要求垃圾的热值大于3.35MJ/kg,否则,必须添加助燃剂,这将使运行费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难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处理

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变成卫生的、无味的腐殖质。既解决垃圾的出路,又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

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垃圾填埋处理技术优势何在

填埋法仍然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的垃圾处理方式。我国目前填埋处理的垃圾比例超过85%,当然,其问题和隐患也最突出。首先,填埋法占地面积大,并且不可恢复地消耗土地资源;其次,二次污染严重,约80%的垃圾场产生渗沥液污染地下水源;第三,填埋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臭气,影响周边居民;填埋气体存在爆燃危险;更主要的是,垃圾中的可回收物质无法再生利用,无法实现资源化。

但是,填埋法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一种最为简便的,受垃圾组分、状况限制最少的垃圾处理方式。另外,无论以何种方式处理垃圾,剩余的无法降解和利用的物质最终均需填埋处理。因此,以填埋作为辅助和最终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必要的。

关于填埋的优势,存在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即填埋法成本最低。产生此错误观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存在一些非标准建设、非规范运营的垃圾填埋场,虽然成本较低,但最终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这并非真正的无害化处理。按照标准建设、规范运营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成本并不低。例如,以BOT模式在平原地带建设日处理1000吨垃圾的填埋场,如果防渗工程、气体收集系统规范,机械设备完善,填埋期20年,总投资少则1.5亿元,多则2亿元(不含征地、拆迁、三通一平等费用)。如果其运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视覆盖土土源、当地物价等情况,每吨垃圾处理总成本60~75元(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经公开招标后的中标价格为每吨75元)。也就是说,无论投资还是运营,卫生填埋处理的成本与以堆肥技术为主的处理方式是等同的,甚至相对来说还要高一些。

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应否在中国推广

垃圾焚烧发电是日本和欧洲一些土地极度短缺国家主要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近年来,我国垃圾焚烧技术发展也很快,在建或已正式运营垃圾焚烧项目近百个。其实,焚烧法垃圾处理技术也同样具有其难以弥补的缺陷,首先,仍然是二次污染问题,无论燃烧过程控制多么严格,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或多或少的二恶英;焚烧产生的飞灰含有超量毒害物质,属于危险废物,因其处置成本摊到每吨垃圾要数十元,这一步骤经常被省略。第二,焚烧法垃圾处理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其投资成本和平均处理成本是堆肥和填埋法的两倍甚至更多。例如上海浦

东御桥焚烧厂,总投资6亿多元,每吨垃圾处理成本达240元。

很多人认为,垃圾焚烧可以将垃圾中所含的能源充分利用,并且弥补我国电力的短缺。这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首先,垃圾焚烧依赖于较高的上网电价,因为,垃圾焚烧发电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单一的燃煤火力发电。同时,中国的垃圾,尤其是南方的高水分含量垃圾热值非常低,通常是800~900千卡。焚烧炉中,一升水就要消耗掉900~1000千卡的热能,因此,不得不加入大量的燃煤,而此时煤的热利用效率仅为常规燃煤锅炉的一半。所以,垃圾焚烧处理实为土地奇缺国家之无奈之举,在中国发展它,当慎之又慎。

重新认识垃圾好氧堆肥处理技术

好氧堆肥技术可以分为静态、半静态和动态堆肥三种。静态堆肥设施投资成本很低,但供氧不均匀,物料结块比较严重,容易产生厌氧微环境,微生物难以迅速均匀地繁衍,发酵周期长,堆肥质量差。与静态堆肥比,半静态和动态堆肥的效果要好得多。动态堆肥把物料充分翻拌和粉碎,使氧气可以充分均匀地分布,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垃圾降解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静态堆肥。此外,动态堆肥占地面积远远小于静态堆肥,更适合经济比较发达,土地缺乏的城市。

首先,动态(或半静态)堆肥周期短,仅为静态堆肥周期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最大处理能力2000吨/日的北京阿苏卫垃圾堆肥处理厂的筒式发酵装置周期仅为2天,半静态机械翻堆条形堆肥周期仅为21天。而二级静态堆肥周期共为70~90天。其次,动态堆肥设施的装机容量与静态设施相当。北京阿苏卫垃圾堆肥处理厂的动态筒式发酵装置装机总容量为1900KW,半静态机械翻堆条形堆肥设施装机总容量2800KW。而静态堆肥如需实现充足供风,因其通风面积大,含有供风引风两套风机,一个2000吨/日的堆肥处理厂堆肥装置装机容量需要4200KW以上。可见,在同等装机容量下,动态设施的运行时间远小于静态设施,因此其用电量低于静态堆肥。另外,由于动态堆肥实现了全自动控制,人员较之静态堆肥没有增加。因此,在垃圾处理厂建设场地受限的情况下,应选择动态堆肥设施;在场地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应首选半静态堆肥设施。

实践中,很多人对之产生了不该有的误解:垃圾堆肥质量差。这一观念源于三个理由:垃圾堆肥重金属含量高;垃圾堆肥有机质含量低、臭味大;垃圾堆肥碎玻璃、硬塑片等杂质含量高。

首先,很多人认为,垃圾堆肥中的重金属来自废旧电池。实际上,民用电池

几乎都是坚固的不易生锈的金属外包装,即便经过多级筛分程序也很不容易破裂,内部的铅等重金属极少溢出。即使少量电池破裂,由于垃圾是固态形式,溢出的重金属物质也仅仅污染了周围很少一部分垃圾。也有人说重金属来自土壤,但是经过调查,土壤中的重金属很少超标,少量超标也仅仅是略微超出标准,经过大量其他垃圾有机物质的掺混稀释,已构不成超标因素。

重金属的真正来源是无处不在的印刷品。纸张、布匹、塑料袋、瓶瓶罐罐,甚至家电表面,都是重金属的“家”。如果我们对垃圾不作严格控制,使这些重金属有机会与水分接触,并且PH值适合重金属的溶出,那堆肥中的重金属含量就一定会超标了。所以,只要有了最佳的控制手段,就可以掌控重金属的去向。

第二,垃圾堆肥有机质含量是可以提高的。中国垃圾,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原生生活垃圾,其有机质含量可达55~65%,但这些有机质不是被填埋了,就是被气化了,只要我们掌握好分选技术和发酵过程控制技术,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三,堆肥中的玻璃、硬塑有没有办法去除?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密度分选。北京阿苏卫垃圾堆肥处理厂已经引进了国际上成型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垃圾堆肥中的碎玻璃、硬塑片分离出来。生活垃圾好氧堆肥处理是系统工程。

无论什么方式的堆肥技术,都要与合格的前期、后期的筛分工作及辅助设施配合实施,否则,堆肥技术就不标准、不成熟。生活垃圾堆肥技术虽然在我国应用时间较长,但很多堆肥厂因前期、后期工作不到位,辅助设施不成型,导致堆肥质量差并大量积压,二次污染严重,垃圾分选效率低,物资回收量少等突出问题。安徽、四川等地垃圾堆肥厂不能正常运行,主要原因是设计思路错误,技术配置不全面、不成熟。通常,垃圾堆肥处理厂应该包含如下几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前期筛分、回收和填埋、生物堆肥、臭气处理、后腐熟、后期筛分、精选肥料。

生活垃圾中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物质

对于垃圾的回收,民众普遍有一个误解:垃圾中的资源已经被拾荒大军拣光了。实际上,在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环节,可直接回收的废物仍然超过20%,其中塑料和橡胶约占6~9%,纸类约4~6%,另有金属、玻璃、打火机等。在当前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情况下,应当大力提倡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而不应将其简单填埋或者付之一炬。以堆肥技术为主导的垃圾综合处理将堆肥技术作为主要工艺,配合其他技术,真正将生活垃圾进行彻底的综合处理,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应该全力发展的垃圾处理方向。但切忌一个错误观念:用的垃圾处理技术越多,

就是越好的综合处理厂。

很多人喜欢将大量不同的技术“嫁接”到一个垃圾处理厂,实际上,对垃圾进行综合处理有很多限制因素,并非用上所有能用的技术的规划就好。规划好坏的关键是处理规模,如果垃圾处理厂的规模未能达到一定水平,则投资搞基于多技术的综合处理就不是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填埋、堆肥、焚烧三大技术各有优劣。技术上,填埋和堆肥比较成熟,焚烧有待完善,尤其尾气处理,难度较大;成本上,填埋和堆肥基本相当,焚烧要高得多。填埋可用于处理无机物含量较高的垃圾或作为辅助处理工艺;焚烧可用于处理热值较高的垃圾或土地紧缺地区;堆肥可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垃圾。

我国的垃圾为混类回收,水分含量较大,有机物含量较高(很多超过50%),热值较低,动态好氧堆肥配合完善的辅助工艺,应该是垃圾“三化”处理的优选方案。只要我们要做到:控制好生活垃圾的源头,避免工业垃圾及其他垃圾混入;选择合理全面的堆肥处理工艺,加强过程控制,生产出合格的堆肥产品;积极介绍实践经验和成效,推广成功的堆肥技术,动态好氧堆肥工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垃圾堆肥处理的缺点是什么

垃圾堆肥处理的缺点是什么堆肥处理是将生活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 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经过堆肥处理后,生活垃圾转化成卫生、无味的腐殖质,可达到再资源化的目的。 垃圾堆肥处理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处理垃圾的时间长,垃圾减容效果差。 2、适用的垃圾范围较小,一般用于生活垃圾。 3、堆肥生产的肥料效果不及化肥,销量不好,厂家积极性不大。 4、生活垃圾堆肥量大,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变坏,所以,堆肥的规模不易太大。 实践中,很多人认为垃圾堆肥质量差。这一观念源于三个理由: 垃圾堆肥重金属含量高;垃圾堆肥有机质含量低、臭味大;垃圾堆肥碎玻璃、硬塑片等杂质含量高。 首先,很多人认为,垃圾堆肥中的重金属来自废旧电池。实际上,民用电池几乎都是坚固的不易生锈的金属外包装,即便经过多级筛分 程序也很不容易破裂,内部的铅等重金属极少溢出。即使少量电池破

裂,由于垃圾是固态形式,溢出的重金属物质也仅仅污染了周围很少一部分垃圾。也有人说重金属来自土壤,但是经过调查,土壤中的重金属很少超标,少量超标也仅仅是略微超出标准,经过大量其他垃圾有机物质的掺混稀释,已构不成超标因素。重金属的真正来源是无处不在的印刷品。纸张、布匹、塑料袋、瓶瓶罐罐,甚至家电表面,都是重金属的“家”。如果我们对垃圾不作严格控制,使这些重金属有机会与水分接触,并且PH值适合重金属的溶出,那堆肥中的重金属含量就一定会超标了。所以,只要有了最佳的控制手段,就可以掌控重金属的去向。 第二,垃圾堆肥有机质含量是可以提高的。中国垃圾,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原生生活垃圾,其有机质含量可达55~65%,但这些有机质不是被填埋了,就是被气化了,只要我们掌握好分选技术和发酵过程控制技术,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三,堆肥中的玻璃、硬塑有没有办法去除?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密度分选。北京阿苏卫垃圾堆肥处理厂已经引进了国际上成型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垃圾堆肥中的碎玻璃、硬塑片分离出来。生活垃圾好氧堆肥处理是系统工程。

堆肥简介

堆肥简介 一、堆肥工艺 堆肥化有好氧和厌氧之分,由于好氧堆肥的高温可以杀死废弃物中的病原菌,同时高温菌对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快,因此目前大多数堆肥采用的是高温好氧堆肥。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有机物质的降解,堆肥的温度高,一般在50~65℃,亦称为高温堆肥。 尽管堆肥工艺多种多样,但它通常由前处理、主发酵(一次发酵)、后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及贮藏等工艺组成。 前处理 否 发酵 阶段 后处理 及储藏 1) 前处理 由于废物中含有大块物质,因此有破碎和分选前处理工艺。通过破碎跟分选,调整废物的粒径。 2) 主发酵(一次发酵) 粉碎 调节C/N 比、含水率等 主发酵(一次发酵) 后发酵(二次发酵) 腐熟? 调节N 、P 等元素 最终用户 原料

主发酵可在露天或发酵装置内进行,通过翻推或强制通风向堆积层或发酵装置内供给氧气。在露天堆肥或发酵装置内堆肥时,由于原料和土壤存在微生物作用,开始发酵,首先是易分解的分解,产生CO2、H2O和热量,使堆温上升。微生物吸取有机物的碳氮营养成分,在细菌自身繁殖时,将细胞中吸收的物质分解而产生热量。 发酵初期,物质的合成、分解作用是靠生长繁殖最适温度30~40o C的中温菌进行的。随着堆温的升高,最适温度45~50o C的高温菌取代了中温菌,在60~70o C或更高的温度下能进行高效率的分解。氧的供应情况和保温的良好程度对堆肥的温度上升有很大影响。温度是显示微生物活动程度的参数。温度过低,表示空气量不足或放热反应速度减弱,分解接近结束。 3)后发酵(二次发酵) 经过主发酵的半成品被送到后发酵工序,将主发酵工序尚未分解的易分解有机物和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产品。时间通常是20~30d。 4)后处理 经过两次发酵后的物料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变细碎和变形,数量减少了。5)脱臭 堆肥过程的每道工序均有臭气产生,主要有NH3、H2S、甲基硫醇、胺类等。6)贮藏 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使用,在夏冬季就须积存,所以要建立贮存六个月生产量的堆场。贮存的方式可直接存在发酵池中或袋装,要求干燥透气,闭气和受潮会影响成品的质量。 二、堆肥原料 1、畜禽粪便,含氮量高, 2、秸秆类,有机质含量高,富含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C/N高,不适合单独堆肥。 3、厨余垃圾 4、食品副产品:豆渣、啤酒渣、酒渣、精糖渣 5、污泥,富含氮素,水分含量高,

深圳市生活垃圾堆肥厂设计方案说明

《固体废弃物课程设计》 市生活垃圾堆肥厂 设计方案说明书

目录 一、概述: (3) 1、背景: (3) 2、市垃圾处理现状: (3) 3、堆肥处理技术的原理: (5) 二、项目简况: (6) 1、设计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6) 2、设计规模: (6) 3、设计的主要容: (6) 三、总体设计: (6) 1、工程规模 (6) 2、处理工艺 (7) Ⅰ、工艺介绍 (7) Ⅱ、预处理设计 (9) Ⅲ、工艺设计 (9) Ⅲ、垃圾堆肥化工艺(见附图2) (11) 垃圾堆肥化装置(见附图3) (11) Ⅳ、堆肥系统控制条件 (11) Ⅴ、二次污染的防治及厂区环境监测 (13) 四、产品质量控制及销售 (15) 五、主要设备 (17) 六、工程总概算 (18) Ⅰ、工程建设期 (18) 七、结论: (21)

一、概述: 1、背景: 随着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2011年世界大学生大运会的筹办,特别是近年来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管理的服务围将由目前的城市地区逐渐有计划地延伸到城乡接合部及农村地区。同时,由于市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使垃圾管理体系面临新形势。如何妥善处理市生活垃圾,将建设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依据城市,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市政府、社会和和市民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2、市垃圾处理现状: 据市环保部门2009年的全面统计,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475.96万吨,其中无害化处理处置448.84万吨,处置率为94.30%。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发电、卫生填埋,其中焚烧发电191.71万吨,卫生填埋257.13万吨。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139.4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125.58万吨,无害化处理处置 13.7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危险废物、粉煤灰、炉渣等,三者产生量合计占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78.95%。 全市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为33.66 万吨,其中综合利用20.25万吨,处理处置13.41万吨。我市工业危险废物有HW21含铜废物、HW17表面处理废物、HW34废酸等34类。 全市医疗废物产生量为7952.18吨,焚烧处置量为7952.18吨。[1] 市2009年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情况表

对落叶的处理办法

对落叶的处理办法 当金黄的秋叶铺满大地,就能踩在簌簌作响的落叶上漫步,是不少人对秋天的期待。然而,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的城市却踪迹难觅。为了干净整洁,被誉为秋之信使的落叶,都被人为地清走了。而其中很大部分都是觅地燃烧掉。但各种研究证明:枯枝落叶等垃圾在焚烧时,都是不完全燃烧。它们一边烧,一边向大气排放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硫化氢、甲烷、甲醛、丙烯醛等。燃烧时产生的烟有辛辣的臭味,会使人流泪,这就是丙烯醛在起作用。液体物质主要有水滴、酸雾等。如果被焚烧的垃圾中有聚氯乙烯等含氯废塑料制品时,就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它遇到蒸气生成白色的强酸性盐酸烟雾,能腐蚀皮肤和黏膜。固体微粒主要是碳黑、粉尘和烟黑。碳黑粒子吸附力很强,能吸附各种有害气体和液体;烟黑是由碳、氢、氧、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许多是多环芳香烃。有致癌作用。由此可见,燃烧并不是一种很好的落叶处理方案。但我们能采取其他更好的处理办法呢? 依我之见,把落叶集中起来把它转换成肥料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落叶制成的落叶堆肥的支出并不大,但堆肥的效果却非常不错,它里面会发酵出一种成分叫腐植酸盐,所以堆肥可以看做是腐植酸肥料。与单纯的化肥相比,腐植酸肥料具有提高营养元素利用率和肥效、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改善植物品质、提高抗旱、抗病虫害、抗盐碱危害的能力,还可抵御土壤或水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和毒害。黄腐酸是可以溶解在水中的腐植酸组分,比不溶于水的腐植酸的生物活性更大,适合于制备生长刺激素和高效叶面肥料。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在这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所以在不久的将来,说不定这将会成为落叶的主要处理方法之一! 除了堆肥之外,其实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处理,把落叶的地方开发成落叶景观区,这并非是空想,中国之外的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处理的! 众所周知,“枫叶之国”加拿大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她的树木,不论是森林、公园、街道还是居民的屋前屋后,到处是树,落叶自然不少。对于森林公园街道的落叶,他们一般不做任何处理,你见不到清洁工清扫树叶(学校里有清洁工扫树叶),叶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他们认为落叶是秋天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还有在英国,所有街道和公园的落叶都是不扫的。伦敦的海德公园、伯明翰的城市公园的落叶从来都没有人清理,让它们融化在土地中。就是在一些城市路面,街道落叶也允许保留一段时间。因为落叶也是一种风景,欧美国家的人都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保,不会人为干涉大自然的生态循环。 不仅是在国外,甚至国内的很多城市在这些年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上海,成都,苏州等等,都有这样的落叶景观区。 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色彩有季节气氛的。落叶配合建筑,是一个生动的载体,当摄影家、艺术人员都觉得它是美的时候,落叶景观的效果就出来了。在保证出行安全的前提下,我认为值得保留的就保留。 当然我相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好的处理方法比焚烧更经济,更环保,也更值得我们采用,让秋天的落叶不再会浪费劳动力而且还污染环境,它将成为一个人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超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加速污泥堆肥腐熟过程研究

超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加速污泥堆肥腐熟过程研究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污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副产物,其产量也急剧增加。污泥本身含有大量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传统好氧发酵工艺是城市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方法,目前仍然存在发酵温度低、周期长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克服传统高温好氧发酵工艺的缺陷,本课题组前期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并建立了污泥处理规模为600 t/d的产业化示范工程。 本文主要在工厂规模条件下开展了城市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HTC)和传统高温好氧发酵(TC)工艺特点的对比研究,重点分析HTC堆肥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堆肥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结构变化等,以期为HTC工艺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分析测定了 HTC和TC堆肥过程中温度、有机质、含水率等14项理化和生化参数,结果发现HTC工艺与TC存在显著差异。 HTC能够快速进入≥80 ℃的超高温阶段(第Id升温至86℃)并持续9 d,堆体最高温度可达93.4℃(第3 d),整个堆肥过程中50℃以上的高温阶段持续了21 d,明显促进了堆体中有机质降解和堆肥腐熟。当堆肥结束时,HTC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减少了 21.2%和11.6%,而TC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减少了 15.9%和19.5%;HTC堆肥种子发芽指数(GI)达到102.7%(第24 d时为96.9%),而TC仅仅达到65.4%,表明HTC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堆体温度、加速有机物降解和促进堆肥腐熟,从而明显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效率。 和TC工艺相比,HTC体现出了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广泛应用前景。利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 HTC和TC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情况,并采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现状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现状 根据工程措施是否齐全、环保标准能否满足来判断,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1)简易填埋场(IV级填埋场) 这是我国传统沿用的填埋方式,其特征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工程措施,或仅有部分工程措施,也谈不上执行什么环保标准。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IV级填埋场。IV级填埋场为衰减型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受控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III级填埋场目前在我国约占30%,其特征是:虽有部分工程措施,但不齐全;或者是虽有比较齐全的工程措施,但不能满足环保标准或技术规范。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场底防渗、渗滤液处理、日常覆盖等不达标。III级填埋场为半封闭型填埋场,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现有的III、IV级填埋场,各地应尽快列入隔离、封场、搬迁或改造计划。 (3)卫生填埋场(I、II级填埋场) 这是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开始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其特征是:既有比较完善的环保措施,又能满足或大部分满足环保标准,I、II级填埋场为封闭型或生态型填埋场。其中II 级填埋场(基本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15%,I级填埋场(无害化)目前在我国约占5%,深圳下坪、广州丰兴、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其代表。 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现状 堆肥处理可分为简易堆肥、好氧高温堆肥和厌氧消化三类。

(1)简易堆肥 简易堆肥的特征是:工程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采用静态发酵工艺、环保措施不齐全、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低。简易高温堆肥技术一般在中小型城市中应用较多。 (2)好氧高温堆肥 好氧高温堆肥的特征是: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一般采用动态或半动态好氧发酵工艺、有较齐全的环保措施、投资及运行费用均高于简易堆肥技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杭州、无锡、常州等城市曾建有数十个好氧高温堆肥厂。但由于堆肥质量不好、产品销路不畅等原因,绝大多数现已关闭。进入21世纪后,随着堆肥技术的发展,好氧高温堆肥方法又在我国的部分城市重新得到应用。 (3)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的特征是:工程规模普遍较大,机械化程度相当高,一般采用湿式或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发酵周期可缩短至15~20天,沼气收集后可用于发电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较高,投资及运行费用高于好氧高温堆肥,占地面积小于好氧高温堆肥。厌氧消化技术在欧洲有较多应用实例,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正在筹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项目。 3.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2005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生活垃圾焚烧厂67座,10%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焚烧处理。随着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垃圾低位热值的提高,不少城市已将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提到了办事日程,正在积极组织实施,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新技术精编WORD版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新技术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新技术 摘要:介绍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新技术――密闭式堆肥反应器,分析了发展新型堆肥技术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必要性,介绍了堆肥反应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理化特性,提出堆肥反应器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工艺流程,在传统的有机肥出路上增加了有机覆盖物,使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出路得到拓展。一台设备就是一座工厂,堆肥反应器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建立适度规模的示范工程,连续运行,为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利用探索出新路。 关键词: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反应器;堆肥 园林绿化废弃物是指在绿化美化和林业生产工作中,所产生的枝干、根茎、落叶、草屑、花败及其他有机废弃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园林绿化面积的扩大,城市绿化养护管理中产生的绿化废弃物等产量不断增加。由于经济、技术和认识水平等所限,园林绿化废弃物在中国各大城市仍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处理方式多以填埋、焚烧或清理运输为主。不仅污染了空气,容易加剧雾霾及引起火灾,而且增加了财政支出。园林绿化废弃物含有大量矿物质元素和有机质,是不可多得的有机资源;它与一般城市垃圾有着本质区别,如果经过合理工艺处理,能够成为生态有机质循环链中的一环,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发展;既可实现生活垃圾排放减量,又可节省珍贵的土地资源,改良土壤、改善生态。 根据以往的调查信息发现,我国大多数园林绿化产生的废弃物一般被用于燃料燃烧,或是做填埋处理,有些部分甚至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直接废弃。这些处理方式既影响到园林绿化的美观性,又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采用堆肥处理方式,不仅具有显着的杀菌效果、除臭效果、制作成本低、稳定性高等方面的优点,又能够满足园林植物栽培工作

农村粪便高温堆肥的方法

农村粪便高温堆肥的方法 堆肥就是将垃圾、人畜粪便、植物蒿杆等混合堆积起来加以泥封,在微生物和氧化酶的作用下,使堆内有机物腐熟转化为腐殖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蝇蛆等死灭,达到卫生上无害化,同时杀灭农业害虫及草籽,提高肥效,是一种既有益于卫生又利于生产的积肥造肥方法。 (一)堆肥腐熟的三个阶段 堆肥腐熟的三个阶段为温度上升期、高温维持期和温度下降期。 1.温度上升期初期由于需氧微生物繁殖旺盛.使易分解的有机物迅速分解,放出热量,不断提高堆内温度,一般3?5天可达到50°C 以上,冬季所需时间长一些。 2.高温维持期温度达到50°C以上后,便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此时以各种霉菌为主,肥料中复杂的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等)也被分解,同时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腐殖质。如果温度继续上升超过60°C以上时,肥料腐熟不好,且对氮素保存不利,所以高温堆肥的温度要求为60°C左右。 3.温度下降期随着有机物质的分解,发出热量减少,温度开始下降到50°C以下,此时有强烈分解力的放线菌数量占优势,使大多数的有机物被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堆体塌陷,体积缩小,肥料腐熟。

(二)堆肥的方法 堆肥方法很多,但基本分为需氧和厌氧两类。 1.平地需氧式堆肥本法将堆料分层堆在地面,堆成后留通气孔,表面加以泥封。堆料配合可采用“四合一"(即人粪尿、垃圾秸秆、牲畜粪、土各占1/4):将原料备好混匀,加水调整好湿度,进行堆积,堆至半尺高,上面放4根直径10cm左右秫秸把,在十字交叉处直竖3根立杆,继续堆到1m左右,泥封,次日抽出竹竿秫秸把,形成通气道,堆后2?3d可达温度50°C以上,夏季15?20天可腐熟,冬季则需1个月左右。 2.半坑式需氧式堆肥在平地挖坑,一般长2m,宽1m,深1m(也可挖成圆形坑)。在坑底和四面坑壁中间挖宽、深各4寸的通气沟,形成十字,上铺一层短秫秸,在十字交叉处竖直径4寸秫秸把,然后将配好的堆料(同需氧式堆肥配料)填入,堆至高出地面2尺,泥封。堆后第二天抽出秫秸把,形成通风道,20?25天可腐熟。 3.厌氧性堆肥厌氧性堆肥的堆内无通风系统,有机物进入厌氧分解发酵,堆温低,腐熟时间长,但省工,在不急需用肥时可以采用。此法适用于秋末到春初寒冷季节,腐熟时间1个月左右。 (三)堆肥中应注意的问题 堆肥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微生物对堆料分解作用的强弱,因此

简单堆肥方法图文稿

简单堆肥方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堆肥-制作技术 (一)堆肥的材料 1、基本材料:即不易分解的物质,如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树枝、藤蔓、泥炭 2、促进分解的物质:一般为含氮较多和富含高温纤维分解细菌的物质,草木灰、 3、吸收性强的物质:在堆积过程中加入少量泥炭、细泥土及少量的过磷酸钙或磷矿粉,可防止和减少的挥发,提高堆肥的肥效。 (二)材料的处理 为了加速腐解,在堆制前,不同的材料要加以处理。 (1)堆肥材料分选:选去碎玻璃、、瓦片、塑料等杂物,特别要防止重金属和有毒的有机和无机物质进入。 (2)各种堆积材料,原则上要粉碎为好,增大接触面积利于腐解,但要多消耗能源和人力,难以推广。一般是将各种堆积材料,切成6-15厘米长为好。 (3)对于质硬、含腊质较多的材料,如玉米和高梁杆吸水较低,最好将材料粉粹后用污水或2%石灰水浸泡,破坏表面蜡质层,利用吸水促进腐解。 (4)水生杂草,由于含过多,应稍微凉干后再进行堆积。 (三)堆制地点

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离较近、运输施用方便的地方为堆制地点。为了运输施用方便,堆积地点可适当分散。堆制地点选择好后将其地面平整。 (四)设置通气孔道 在已平整夯实的场地上,开挖“十”字形或“井”字形沟,深宽各15—20左右,在沟上纵横铺满硬坚的作物秸秆,作为堆肥底部的通气沟,并在两条小沟交叉处,与地面垂直安放木棍或捆扎成束的长条状粗硬秸杆,作为堆肥上下通气孔道。 (五)堆制材料配方比 一般堆积材料配合比例是: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等1000斤左右,加入粪尿200—300斤或尿素2.5千克,水100—200斤(加水多少随原材料干湿而定),每一层可以适当覆盖一层薄土,主要是起到,泥炭等的作用。为了加速腐熟,每层可接种高湿分解纤维(如酵素菌),若缺乏时,可加入适量骡马粪或老堆肥、深层暗沟泥和肥沃泥土,促进腐解。但泥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腐熟和堆肥。加入适量的肥土,不但有吸肥保肥的作用,也有促进有机质分解的效果。 (六)堆积 在堆积场的通气沟上铺上一层厚约20cm的污泥、细土或草皮土作为吸收下渗肥分的底垫。然后将已处理好的材料(充分混匀后)逐层堆积、踏实。并在各层上泼撒粪尿肥和水后,再均匀的撒上少量石灰、磷矿粉或其它肥(堆积材料已用石灰水处理者可不用),以及羊马粪、老堆肥或接种高温纤维分解细菌。每层需“吃饱、喝足、盖严”。所谓

农村土法堆肥技术

农村土法堆肥技术解答 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大量畜禽粪如果不作堆肥而随地堆积,首先是造成生活环境和水体的污染,同时,当前我国发展双高农业生产正需要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如果将生粪直接施到农田,既不现实又会造成像肥效迟缓等多种弊病,引起病虫害传播和蔓延;生粪直接到土壤中去发酵会造成烧苗,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引起果树落叶等问题。而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制作堆肥是处理畜禽粪尿的科学方法。这方面的潜力巨大,除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堆肥以外,在农村普及土法堆肥技术是很现实的,可以促进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满足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和中低产田改良对于生物有机肥的大量需求。 生物发酵制作堆肥的关键技术有以下五方面其一,堆肥材料的选择与混配。用牛粪和鸡粪作为堆肥的原料,其共同特点为含养分高,碳氮比较低。如,鸡粪含氮1.54%,碳氮比为15∶1;牛粪含氮0.34%,碳氮比为21∶1。微生物体的碳氮比:细菌为25∶1,发酵材料的碳氮比过高使发酵慢而难,过低使发酵快,损失养分。堆肥材料不能仅用粪尿肥,必须配加碳氮比高的有机物料。如老熟的禾本科作物秸秆的碳氮比高约为60~100∶1。适当加入氮素化肥调节碳氮比,可加速腐解,缩短堆腐时间,将500公斤粉碎的干稻草或玉米秸加250公斤新鲜牛粪和鸡粪的混合物料进行堆腐,大约一个月可以腐熟。 其二,向堆肥接种有益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分解有机肥能力强的菌种,可以促进堆肥腐熟过程。如果不接种会使堆肥发酵时间延长,产生臭味,而且肥效低。接种既可以提高初期有机物微生物数量,加

速堆肥材料的腐熟,还可提高发酵温度,高温可以消灭一些病原体、虫卵和杂草种子,还能控制臭气的产生,最后提高堆肥效率。目前广泛应用的接种剂有3类:微生物培养剂和商业添加剂2类,主要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农村土法堆肥主要是用第三类有效自然材料,包括老堆肥的粪底、马粪、牛粪、菜园土等。 其三,适当水分条件。水分调控直接影响到堆肥发酵速度和腐熟程度,还是好氧堆肥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维持微生物的活性,含水量要高达90%,但是实际有机物材料适宜的含水量在60%~80%,以秸秆为例,一般含水量75%~85%、蔬菜含水量达90%以上。但是,过多含水量也不利于发酵和提温。 其四,通风条件。高位堆肥是利用好氧性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要求至少有50%的氧渗入到堆肥中各部位,以满足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需要。中期堆肥温度升高后,通风可将供氧与带走水汽二者共同进行。达到堆内散热降温和干燥的目的。通风的方式,可用自然通风供氧,向堆内插入通气管或用秫秸梱做通气塔。 其五,堆肥需要酌情加入石灰。50公斤秸秆中加2~1.5公斤石灰既可调节酸度,又可破坏秸秆表面的蜡质层,而利于吸水发酵。在北方也可用土壤调节酸度。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设备与技术标准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设备与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环境、生产车间、原料预处理、堆肥接种、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加工、质量检验等技术环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过程及堆肥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表水质量标准 GB18877-2002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 20287-2006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525-2002 有机肥料 NY/T 7982004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883-2004 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 NY 884-2004生物有机肥 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HJ/T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 3.1 固体有机废物 固体有机废物是指在植物和动物生产以及人类生活等过程中产生的对原生产系统或原所有者无原使用价值的生物质类残余物。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污泥、加工类有机废物、园林修剪废物、生物质垃圾等。 3.2 堆肥化 堆肥化是指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风等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实现固体有机废物无害化、稳定化的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堆肥化是一种有机肥料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式。 3.3 堆肥接种剂 堆肥接种剂是指能加速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进程的微生物活体制剂。 4 生产技术流程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化的生产技术环节应包括:原料贮存及预处理、堆肥接种、一次发酵、陈化、后处理加工、堆肥质量检验、厂区环境质量控制。生产流程可参见附录A。4.1 原料贮存及预处理 为了满足堆肥化生产的需要,部分堆肥原料要进行贮存,对原料贮存的要求如下:——在原料贮存区,含水率较低的干物料应避雨存放,保持低的含水率; ——含水率高的湿物料不宜长期存放,要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臭气和渗滤液的产生,防止环境二次污染。 ——原料贮存的环境管理参照GB 18596-2001执行; ——原料贮存应有专门的原料贮存区域,最好设置原料贮存车间,贮存车间内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分类进行存放; ——供应便捷,使用量大的物料尽量不贮存或者少量贮存,保证尽可能短的贮存期;——预处理环节应对固体有机废物的水分、粒度、C/N、pH值做出调整。主要的预处理工艺控制参数见附件B。 4.2 堆肥接种剂 4.2.1选用原则

堆肥

堆肥 化肥,与农药、生长激素等的发明,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然而这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变革给人类乃至环境带来到底是福惠还是灾难?虽然施用化肥可以使庄稼长得又快又大,而且使用又方便轻松;但是,种出来的蔬菜、水果、作物品味却大大降低,而且还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的加多,又使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农药,严重地危害到人和动植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天然肥料,如畜粪、禽粪、稻秆、落叶、草木灰等,埋到地里后会腐化分解变成腐殖质。腐殖质含有丰富的养料,能使土壤疏松透气;能促进微生物和蚯蚓的滋生,而微生物和蚯蚓能腐化分解更多的天然肥料,这样土壤越来越肥沃,植物也就会长得很健壮。但化肥埋进土里后,却永远不能变成腐殖质。没有腐殖质会使土壤变得坚硬板结,微生物和蚯蚓难以生存,土地便越来越贫瘠, 在化肥发明以前,几千年前人们一直使用着天然肥料。大自然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肥料,足以提供植物所需的一切元素。常见的天然肥料有:畜粪、禽粪、鸟粪、骨渣、落叶、菜叶、果皮、干草、草木灰、木屑、棉籽、庄稼残梗、海藻、糠秕果壳、各种绿肥、各种天然矿石粉等。 堆肥是模拟自然界产生腐殖质的过程。它利用微生物、真菌来把有机物材料腐化分解成腐殖质。堆肥作为营养源为当年的农作物提供即时养分,同时还能作为土壤环境的调节器,这种作用可以持续5年或者更长时间。 堆肥的原料 含蛋白质类:含高氮成分 各种动物,如牛、绵羊、猪、马、家禽的新鲜粪肥 所有绿色植物原料:如草坪上剪下的草、绿色杂草 动物血和骨头 新鲜海藻 果皮果核 厨房废料 含碳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含高碳成分 干草 稻草和麦杆 锯末和木屑(未经处理) 树皮碎片 干的农作物如谷物和玉米的茎秆 矿物 岩石粉末 石灰粉 磷矿石 塘泥 木灰 老堆肥 骨粉 蛋壳 井里的土 几个要点 1、原料

堆肥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及说明 1.1 工艺原理 堆肥过程通常分两个阶段,即一次堆肥(也叫快速或高温发酵)和二次堆肥(也叫后熟或陈化)。 一次堆肥阶段的特点是:高氧气吸收率,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BVS)大量减少,高的臭味潜力。通常,一次堆肥阶段由于需要减少臭气,因此需要提供通气和保持对堆肥过程的良好控制。二次堆肥阶段的特点是:温度低,氧气吸收率低,臭味潜力低。相对一次堆肥来讲,二次堆肥阶段的管理和调控比较简单,然而从工程角度看,不能没有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阶段可继续降解那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还要克服反应速率变慢以及重建低温微生物群落,从而有助于堆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这两个阶段对一个完整的堆肥系统的设计和操作来说是缺一不可的,而且是生产腐熟堆肥所必需的。 一次堆肥开始之前的原料处理称为前处理,后熟阶段之后的原料处理称为后处理。前处理或后处理是否需要依赖于原料的特点和期望的产品质量。 堆肥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升温阶段 一般指堆肥过程的初期,在该阶段,堆体温度逐步从环境温度上升到45℃左右,主导微生物以嗜温性微生物为主,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解底物以糖类和淀粉类为主,期间能发现真菌的子实体,也有动物及原生动物参与分解。 2、高温阶段 堆温升至45℃以上即进入高温阶段,在这一阶段,嗜温微生物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而嗜热微生物则上升为主导微生物。堆肥中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如半纤维素-纤维素和蛋白质也开始被强烈分解。微生物的活动交替出现,通常在50℃左右时最活跃的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细菌和放线菌活动,温度升到70℃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再适应,并大批进入休眠和死亡阶段。现代化堆肥生产的最佳温度一般为55℃,这是因为大多数微生物在该温度范围内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而病原菌和寄生虫大多数可被杀死。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和建设的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新建工程项目(采用好氧发酵工艺)以及垃圾综合处理厂的堆肥车间等工程。改、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主要用于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的处理。宜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有关方面的规定。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垃圾成分特点,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第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比选。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八条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确定。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应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和相应建设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行所

垃圾堆肥处理方式

垃圾堆肥处理方式 以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主要为煤灰和厨余类有机物,其它固体废弃物较少,比较适宜于堆肥处理。1987年颁布的《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1987)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是指导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技术标准,也是我国最先制订的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标准。 自1980年有统计记载以来,堆肥在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中,一直发展缓慢。据建设部综合财务司报告,2003年全国660个建制市中,年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当时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场(厂)计574座,其中:填埋场457座(占79.6%),堆肥厂70座(占12.2%),焚烧厂47座(占8.2%);总处理能力7545万吨,集中处理率为50.78%,其中:填埋年处理量6404万吨(占85.5%),堆肥年处理量717万吨(占9.6%),焚烧年处理量370万吨(占4.9%)。 由上可知,我国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无论按处理场(厂)的数量,还是处理量的吨位,排行顺序均为:填埋、堆肥、焚烧。堆肥虽然位居第二,但与填埋相比其处理量差距太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居民燃料结构的改变,厨房气化率的提高,以及北方地区冬日取

暖集中供热的普及,大大减少了城市居民的直接用煤量。分析这个趋势,当垃圾中的灰渣含量显著降低后,厨房垃圾将成为家庭生活废弃物的最主要成分。无论从环保角度考虑,还是资源循环再利用出发,厨余类有机物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让它来源于自然再回归于自然。从这些意义上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处理,应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世上任何事物总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样由于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使得垃圾中其他固体废弃物也大量增加。比如塑料、纸品、玻璃、铁皮类包装废弃物,以及旧衣、旧鞋等家庭生活废弃品也随之增多,让我们的垃圾成分越趋复杂。以华南地区为例,垃圾的基本成分如下:厨余类50-70%,塑料袋类包装物 10-15%,泥沙等无机物 8-15%,高热值长条物 15-20%,其他 3-5%。北方亦然,大体相当。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垃圾中厨余量占了绝大多数,有机质含量一般都在50%左右,仍然是堆肥的好原料。但混杂着30%左右的其他固体废弃物,依旧是堆肥处理的一大障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是混合倾倒、混合清运、混合堆放的,对这种混合垃圾不进行有效分类,“垃圾资源化”将是一句空话,无论下游技术多么成熟与先进,都将无用武之地。 由于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全部为混装式垃圾,早已约定俗成,习惯成自然。想要彻底实行城市生活垃圾规范化分类

(完整版)堆肥设计

福建省宁德市政污水处理厂200 吨/日污泥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工程 方案说明书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5 年01 月 第1章项目概况

市政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是由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就我国的市政污泥性质而言。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超过50%,并含有大量的N、P 等营养物质(其中N 含量 1.5%一7.0%,P含量0.8%一3%)。 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影响市政污泥的产量。一般来说:污泥产量占污水处理量的3‰一5‰(按含水率96%计)。据中国环境年鉴编委会统计,至2005 年全国已有城市污水处理厂764 座,日处理污水达5220 万m3,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达到37.4 %,全年生活污水处理量达108.4 亿 m3,比2004 年增加了26%。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约140 万吨,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综合来说,我国的市政污泥产量庞大、成分复杂。其中有机物的高含量致使其极易腐败,产生恶臭,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二次污染。但同时又使其具备了经稳定处理后作为农田肥料而资源化利用的潜力。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2,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较为完善的不到1/10,能够正常运行的为数更少,并且主要集中在日处理量超过150000 m3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全国城镇污水污泥中有55.7 %未经任何稳 定化处理,通过简单的污泥脱水后便直接进行 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这就造成了: a.污泥体积庞大,造成污泥处置费用庞大;b.污泥极不稳定,污泥中有机成分一旦发生腐败变质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c.污泥中的有用资源未得到利用,带来了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不同配比的牛粪与玉米秸秆对高温堆肥的影响

不同配比的牛粪与玉米秸秆对高温堆肥的影响1 刘凯郁继华颉建明冯致张国斌李琨刘佳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实验研究了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体积比)条件下对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与玉米秸秆以3:7配比效果最佳,堆肥升温快,2d达到55℃,高温维持时间为16d,达到快速、腐熟的目的;至堆肥结束时,堆体无恶臭,呈现黑褐色,体积减少量为56%,pH值为8.4,TDS值为1275ppm,换算EC值为2.55ms·cm-1,全碳含量下降9.23%,全氮含量上升1.01%,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8.95%,均达到堆肥质量标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牛粪在堆制原料中所占体积以30%为宜。 关键词:牛粪玉米秸秆配比高温堆肥 Effect of Different Ratios of Dairy Manure and Corn Stalk for High T emperature Composting Process Liu Kai Y u Jihua Xie Jianming Feng Zhi Zhang Guobin Li Kun Liu Jia (College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ansu Lanzhou, 730030) Abstract: The composting trial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airy manures and corn stalks in a different ratio(V/V)on composting proc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7 of dairy manures and corn stalks was best ratio. Its temperature rose rapidly to 55℃on the second day, and high temperature maintained for 16 days. It meets the purpose of sterilization and thorough decomposition. And at the end of the compost, no odor, showing dark brown, the volume reduction is 56%, The pH value is 8.4, TDS value is 1275ppm, EC conversion value is 2.55ms?cm-1, the total carbon content declines 9.23%,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creases 1.01%,the seed germination index(GI) is 88.95%, which all meet the compost quality standards. Thus, in practice, dairy manure in the composting of raw materials accounts for 30% in volume is suitable. Key words: Dairy manure; Corn stalk; Ratio; High-temperature composting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现代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不仅将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阻碍现代化农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堆肥化是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粪便和秸秆管理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粪便达到无害化,并生产商品有机肥实现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1]。 堆肥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达到良好的堆制效果,必须控制一些因素,包括水分、温度、pH 值和碳氮比等。这些因素决定微生物活动的强度,从而影响堆肥的速度与质量。由于堆制方法的不同,对各种指标的要求不尽相同,很多研究者对其各种影响因素的参数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李艳霞等研究认为,当堆体温度低于40℃后,主要发酵过程已经完成,保证了堆肥的卫生学指标和堆肥腐熟的条件[2]。孙先锋等研究认为最适宜微生物生长的pH值呈中性或弱碱性,pH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堆肥的顺利进行[3]。鲍士旦等根据土壤浸出液的电导率与盐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的关系得出抑制作物生长的限定电导率值为4.0ms?cm-1[4]。本试验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试验原料,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主要研究了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对高温堆肥的影响,以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收稿日期:俢回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17) 作者简介:刘凯(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生理与生长调控的研究。 E-mail:liukai_7@https://www.360docs.net/doc/606752539.html, *通讯作者:郁继华(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设施园艺栽培生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E-mail:yujihua@https://www.360docs.net/doc/606752539.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