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是为提高环保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而开发的执法辅助工具,帮助执法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污染源详细信息、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帮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其执法过程,并进行绩效考核。

2.功能概述

图2.1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组成示意图

指挥调度软件

指挥调度软件依托固定的场所与配套的指挥基础设施,集成丰富的指挥资源,对在外进行执法的终端进行指导与指挥。

软件主要功能如下:

1、现场数据收集管理:在移动执法系统中,需要收集与整理现场数据。现场数据一般包括由现场终端上传的文字、地理坐标、图片或视音频等。

2、综合评判:综合评判是指计算机程序或者人工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上传的资源,结合指挥中心已有的资源,进行时间、空间、事件等关联,并产生某种

评价或判断。如移动执法系统中,在GIS地图上标定各移动用户的坐标,判断用户轨迹,是否在运动等。

图3.2移动执法系统指挥中心人员定位软件截图

3、业务规则制定与分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业务安排,对移动人员进行任务下发、指令下达。如环保移动执法中,系统自动将工作指令发送给外勤执法人员,管理者可通过后台查看处理情况,进行事件的全程监督。

4、通用数据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需要对通用的数据进行管理,如业务数据、业务指导数据、用户信息与权限等进行管理。

5、终端信息安全管理:对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监管。如配置的手机丢失,系统会根据启用警报系统,自动清除手机中的信息,回收或者删除通讯录和照片。

6、统计分析:利用各类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如移动执法人员的绩效考核,对管理、执法人员进行派遣率、处理率、受理案件等各方面的绩效评比,系统也会自动为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日考核,月考核,年考核等,形成激励竞争,激发环保移动执法者的工作热情。

7、与环保其他系统进行对接:系统可实现与项目审批、排污申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环境监察等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指挥执法应用(App)

现场执法终端是指移动执法系统中,现场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执法智能设备(Android智能手机)。指挥执法应用(App)部署在环保执法人员的手机上。应用主要功能如下:

1、接收指令或任务:移动执法人员可接收从指挥调度软件下发的指令或

任务,也可以自行上报工作信息。

2、现场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终端自带的照相机(摄像机)、GPS或网络

定位服务、文字输入等方式进行现场数据采集。

3、位置定位:通过GPS/运营商无线网络/wifi等进行精确或模糊定位,终

端一般自带地图,可以实标定位置。

4、数据上传:将采集的各类数据或定位坐标实时传送至指挥中心。

5、数据查询:移动执法人员,可通过应用,查询到其需要的数据,如环

保业务系统知识库查询。同时对业务指导文件、执法依据等信息,根据地点、事件类型、责任人等组合搜索条件查询历史备案资料,方便执法者对事件状况的掌控。

3.“环保移动执法”介绍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南京普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开发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环保移动执法”完全兼容移动执法系统的理念与框架,由3部分组成,包括指挥端、现场App应用与数据服务。“环保移动执法”业务内容与环保移动执法十分类似。

图4.1“环保移动执法”移动执法系统组成示意图

系统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多位智能互通及时监管平台,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城市管理部门解决从案件信息采集、外勤人员出单、现场执法、远程监控、及时跟踪、执法完结、民众反馈、数据同步等整一个流程的实时监管,缓解执法困境。“环保移动执法”工作过程示意图如图3.1.1所示。

图4.2环保移动执法整体框架示意图

3.1.指挥端

指挥端部署在指挥中心,负责对外的执法终端进行协调与指挥。主要功能模块有基础数据,区域管理,指挥中心,受理中心,轨迹分布,统计考核(单独章节介绍)等。

3.1.1.基础数据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的基础数据由管理员根据需求设定,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部门管理、性质管理等。

图3.1.1基础数据菜单

(1)用户管理:对用户的信息查询、新增、编辑、解锁、删除、密码重置的

基本操作。

(2)性质管理:对事件的类别进行定义和维护。

图3.1.1-2性质管理界面

3.1.2.区域管理

根据用户的角色(是否拥有划分行政区域的权限),所属队,系统自动判断这个用户是否为队长级别。队长级别拥有划分行政区域的权限,可以使用区域管

理操作。区域的划分:逐级划分(从大到小)。

图3.1.2区域管理界面

3.1.3.指挥中心

用户可清晰的看到所有正在执勤的人员在地图上的分布(蓝色的点);可输入指定人员的相关信息。在人员列表会显示搜索人员,点击人员会在地图上显示该人员所在位置。

图3.1.3指挥中心界面

3.1.

4.受理中心

采集的事件会自动生成督导任务,督导任务可以自动分配到该区域负责中队,也可以手动分配。处理后的案件需要进行归档或者返工操作,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方可结案。

图3.1.4-1督导任务界面

图3.1.4-2案件处理前后对比界面

3.1.5.巡视轨迹

随时查看外勤人员的巡视轨迹,可以查看每个位置点的时间,并对轨迹进行回放。

图3.1.5案件处理前后对比界面

注:其中绿点是外勤人员最近的位置,大红标记是起始点。点击大红点可以对轨迹进行回放。

3.2.现场移动终端应用(App)

图4.2.1现场移动终端应用总体结构图

本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城管管理系统电子化,提高城管执行效率,同时可以简化城管的工作,为城市管理提供了便捷通道,真正实现了城市管理系统的电子化。

本系统是通过手机串码绑定手机用户,一部手机对应一个具有权限的用户名。App端接收日常任务/临时任务,城管用户根据任务接收到的任务,去执行相关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上传事件(包括照片证据的上传),通讯录显示从PC端更新过来的通讯录,可以正常通话和发短信。

图4.2.2用户设置

图4.2.3临时任务详细信息界面

图4.2.4事件编辑界面图4.2.5事件搜索界面

图4.2.6督导任务界面图4.2.7督导任务证据界面

3.3.考勤考核

考勤考核管理可以对外勤人员(督导员—收集问题的人员,执法中队—处理问题的人员)出勤情况,上报事件情况,完成任务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包含考勤列表,事件考核,轨迹考核,任务考核,综合考核及区队考核模块。一般情况下“督导员”考核参数可参考考勤,事件,轨迹,任务,综合考核,而“执法中队”考核参数可参考区队考核。

3.3.1.考勤列表

考勤列表是统计每个外勤人员的出勤情况,如迟到,缺勤等。相应的参数有出勤数,缺勤数,迟到数。

图 3.3.1考勤列表界面

注:系统根据外勤人员实时上报位置,第一次出现在指定巡视区域的的时间来判断是否出勤,是否迟到。

3.3.2.轨迹考核

考核外勤人员是否在规定的巡视区域内,是否在巡视(运动),相应的考核参数有平均位置百分比和平均有效速度。

图 3.3.2轨迹考核界面

注:

巡视区域内位置百分比(每天)=巡视区域内的GPS轨迹点数/GPS轨迹总数;

平均位置百分比(月)=总巡视区域内位置百分比/总天数;

单位有效速度(米/分钟)=距离(在规定的GPS上报时间间隔内)/GPS上报时间间隔; 平均均巡视有效速度=总单位有效速度(在时间段1范围内)/(时间段1/规定的GPS

上报间隔)

3.3.3.事件考核

考核外勤人员上报事件的情况(数量和质量)。考核参数有平均上报事件数,平均得分,及上报事件总数。

图 3.3.3轨迹考核界面

注:

每个外勤人员一天平均上报的事件数=事件总数/总天数;

每个外勤人员的事件平均得分=总得分/事件总数。

3.3.

4.任务(临时任务)考核

临时巡视任务是相对于日常巡视任务的任务,是通过上报的事件情况来反映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源于事件的考核,是事件考核的特例。

图 3.3.4轨迹考核界面

3.3.5.综合考核

综合轨迹,事件,临时任务等参数进行统计。

图 3.3.5轨迹考核界面

3.3.6.区队考核

区队考核是对执法中队处理事件情况的考核。考核参数有结案率,未结案

率,返工率,延期率,超期率及专项检查指标等参数。

图 3.3.6轨迹考核界面

注:考核成绩满分100分,等于普查总分(100)和专查总分(100)的平均分。其中普查总分包含:案(事)件结案率40分,按期结案(30分),超期结案(事)率20分,返工结案(事)率10分,未结案(事)率-20分;专查总分满分100分,出现一个专项检查案件扣一分。

①案件结案(事)率:40分

案件结案率为结案数占应结案数的百分比率。其中,结案数(按期结案数和超期结案数之和)是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心给予结案的案件数;应结案数是指立案数中在规定的结案时限内应该结案的案件数。

计算公式:

本项得分=结案(事)率(结案数÷应结案件数)X40

②按期结案(事)率:30分

按期结案率为按期结案数占应结案数的百分比率。其中,按期结案数是指应结案数中在规定的结案时间内结案的案件数;应结案数是指在规定的结案时限内应该结案的案件数。

计算公式:

本项得分=按期结案(事)率(按期结案数÷应结案件数)×30

③超期结案(事)率:20分

超期结案率为超期结案数占应结案数的百分比率。其中,超期结案数是指超过规定的结案时间内结案的案件数;应结案数是指在规定的结案时限内应该结案的案件数。

计算公式:

本项得分=超期结案(事)率(超期结案数÷应结案件数)x20(若没有超期结案,得分20分)

④返工结案(事)率:10分

返工结案率为返工结案数占应结案数的百分比率。其中,返工结案数是指未通过数字化指挥中心审核,发回责任单位重新处理的案件数;应结案数是指在规定的结案时限内应该结案的案件数。

计算公式:

本项得分=返工结案(事)率(返工结案数÷应结案件数)×10(若没有返工结案,得分10分)

⑤未结案(事)率:-20分

未结案率为未结案数占应结案数的百分比率。其中,未结案数是指未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处理完成的案件数;应结案数是指在规定的结案时限内应该结案的案件数。

计算公式:

本项得分=未结案(事)率(未结案数÷应结案件数x100%)x-20

专项检查

具有专项检查权限的外勤人员在专项检查日期上报的事件而生成的任务为专项检查任务。不管该任务是否处理,出现一个,都将在100分中扣除一分。

考核参数比重可以在系统设置中修改

移动执法系统方案教学教材

移动执法系统方案

法院移动执法系统方案 1、简介 “法院移动执法系统方案”是青岛深瑞电子研究所结合行业特点研发的最新科技设备,该设备采用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流媒体视频处理技术,整合了3G EVDO或TDSCDMA/WCDMA数据通讯功能,可靠的无线传输技术和自适应信道捆绑技术。该系统基于无线网络,以多平台为基础,集合数据、音视频图像传输为一体,同时以无线通讯系统为载体,实现了多功能、多媒体、多单位协同行动指挥,并拥有安全可靠的数据保护,它使得各安全系统达到了极大的加强和完善。 1.1 系统特点 ?先进性:系统在国内率先采用基于WEB嵌入式的视频服务器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它采用H.264视频压缩芯片,图像清晰,视频 压缩效率高,是基于第三代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产品。 ?实用性:实现多种数据整合,指挥中心可以远程获取现场人员的实时图像声音或存储器中的图像和声音数据并实时显示位置、状态等 其它信息与图像信息同时回传。通过在指挥中心部署3G视频网 关、流媒体服务器、多画面显示控制服务器,实现多点多层次大规 模的实时远程监控控制。

?兼容性:系统兼容各种类型的移动通信网络接口,以无线通信网络为主,灵活构建移动网络信息传输平台;系统能够基于互联网络实现远程广域的定位、视频、和指挥等信息的发布与访问。 ?扩展性:系统软、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系统升级时,只需要增加前端的服务器,并升级相应的系统软件即可,不用额外添加或者废弃原有设备。 ?灵活性:系统组网灵活,适合在局域网、广域网、专网和无线网络中使用;在网络中的授权用户可通过IE浏览器实时查看前端现场,客户端无需添加任何硬件。 ?综合性:系统指挥中心平台能够显示:现场多个监控点的位置,建立多层次综合数据库,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时,依据各种数据做出科学快速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保证上下级的互动指挥能力。 ?可靠性: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专用的硬件结构,保证了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比基于PC机的系统具有更高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系统结构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视频的采集压缩模块

移动执法方案

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 一、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推进,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公文、报告、报表、数据等各类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部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信息利用方式、执法管理及办公模式已无法满足工作量日益增大的环境监察业务的需求,环境监察管理工作压力剧增,在有限的环境管理资源下,环境行政执法部门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升环境执法监督管理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时掌握各地方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对环境违法案件的现场执法情况和查处进程,分析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情况和处理效率,解决各种环境行政执法焦点问题,为提高环境执法工作的处理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通过环境行政执法部门引入移动信息化手段,可以明确和规范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执法监督和执法责任等,可以使立案、登记、执行、自由裁量等各个执法环节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实现规则统一化、工作标准化、办案流程化、重要节点可控化,从而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环保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2.系统定义与目标 融入现代移动终端、移动通讯、互联网、GIS、GPS定位等先进技术的一种新的执法方式---简化现场执法工作、规避人为工作疏漏、严格绩效考核、提高执法效率,实现“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建立集PDA端的环保执法通系统和PC端的后台支撑系统于一体的网格化移动执法体系,系统可监督、检查各类污染源的建设、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处置和防治状况,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总体目标定位:“统一管理、统一监管、统一执法、统一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的“五统一,一共享”。 ●规范流程、监督执法 通过建设环境移动执法平台,提高环保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帮助一线执法人员高效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还能帮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执法全过程。 ●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 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3G移动通讯、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领先技术,构建后台支撑系统和现场执法终端于一体的移动执法平台。实现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与考核一体化;GIS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 ●整合现有系统,数据统一查询 平台兼顾其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系统集成环境监察支队现有系统的

环保移动执法取证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取证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足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这个过程中,奋斗在第一线的环保执法人员承担起了环境保护的重任。虽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执法相对人有配合、协助执法部门调查取证的义务,但在具体的执法取证过程中,往往面临许多阻碍和困扰。证据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的基础。因此,现场调查和证据收集是办理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关键一环。取证难、认定难一直是办理刑事案件的一个瓶颈。榕基环保移动执法取证系统的建设,有效的解决了执法人员“进门难”、“见面难”、“查证难”的困扰。实现了环保部门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分派系统采用移动互联网、视频编解码及压缩技术,使执法者通过执行终端将工作过程中采集的文档、音视频等数据通过3G/4G/WIFI实时传回管理端,管理端通过大屏可实时监控执行端用户的工作情况,也可对执行端用户进行远程的执行指挥。 建设背景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升和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使得环境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就是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如何才能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是摆在环保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只有充分认识环境执法的本质属性,了解我国环境执法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通过信息化技术武装环保执法的规程,才能解决实际执法中存在的困难,为当前依法行政、建设生态城市、幸福城市,营造良好的环保法制环境。 环保部门应当对排污点进行现场查证、实施过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有条件的环境保护部应当为执行工作人员配备与执行指挥中心系统对接的信息系统,将执行现场的视频、音频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回执行指挥中心,并及时存档,实现执行案件的全程公开。 设计理念 执法取证:执法人员通过手机选择预设置的执法对象,进行现场执法。通过WIFI、3G、4G等网络将现场取证实时回传至后台指挥终端,同时后台指挥

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标准化项目方案

.. . 项目概述 1、招标要求: 2、项目背景 2013年,市环保局根据形势发展及工作需要,启动市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该系统遵循环保部相关要求,以GIS电子地图网格化执法管理为核心,强化需求调研、质量管理和资源整合,构建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执法终端和后台支撑系统以及相应的移动通讯服务于一体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全覆盖体系,将各项环境监察工作纳入信息化管控,实现环境信息现场查询、执法业务移动办理、执法过程实时监控、监察任务自动提醒、监察绩效动态考核。 目前,市各区级环保部门根据自身环保信息化需求建设了相应信息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环评审批、排污可证、排污收费、环境信访、在线监控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但是,各区基本上未将环境监察执法、立案等业务纳入信息化管理,传统的执法式手段粗糙,效率低下,执法随意性大,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相关执法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应用缺乏规化管理,不能有效转化为可用信息资源。同时,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建设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这些都成为制约市环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 为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按照环保部《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2]49

号)的要求,市环境保护局积极推进“信息强环保”战略,以市级移动执法系统为核心,充分整合共享环境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低效建设,形成统一融合的环境监察执法管理体系,搭建全市统一、规、高效的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环境执法责任,规环境执法行为,提升环境执法效能,以信息化推动全市环境执法网格化、规化、精细化管理。 3、项目必要性 根据省环保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粤环〔2011〕106号)中“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按要求通过达标验收”的要求,市环保局印发了《关于抓紧完成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穗环〔2013〕19号),要求各区、县级市环保局高标准做好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以“全市环保工作一盘棋”战略观念,以市级移动执法系统为核心,在全市围积极推进移动执法信息化建设,搭建全市统一、规、高效的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整合共享市、区两级的环境执法信息资源,形成统一融合的“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环境监察部门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环境执法责任,规执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效能,推动环境执法网格化、规化、精细化管理。 4、建设目标 遵循环保部和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要求,针对花都区环境监察信息化现状,统筹规划、分级实施,采用现代化的无线通讯、数据库及信息安全等技术,以整合的网络和整合的数据为基础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环境执法信息的动态采集和综合应用,为实现环境现场执法统一平台,规执法流程,统一执法文书,实现环境执法信息互联共享

移动执法系统(内容充实)

移动执法系统介绍 一、移动执法系统的意义 (2) 二、移动执法系统构成 (2) 2.1 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平台: (2) 2.2执法后台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3) 三、移动执法系统网络接入方式 (4) 3.1 无线专用网方式 (4) 3.2 商业网络运营商提供服务 (4) 四、移动执法系统特点 (4) 4.1 提高执法效率 (4) 4.2 提高执法规范 (5) 4.3 减少执法人员的执法强度 (5) 4.4 提高执法人员的有效执法时间 (5)

一、移动执法系统的意义 移动执法是相对于原来的传统执法(手工执法)来说的。手工执法也就是广大执法部门(包括公安、交警、城管、工商、环境、卫生、国土、林业、人口、审计、税务、司法、安全、质监、检疫、药监、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需要手工用纸质媒介记录一些相关资料,执法完毕后回到单位再把记录的相关资料输入单位电脑保存。如果需要给对方开罚单,下达书面文件和通知还得回到单位写好书面文件再返回到执法现场交给被执法人员。移动执法是替代传统执法方式的一个新的执法方式,主要是利用现代移动终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IS技术、GPS技术装载到智能手机上的系统,执法人员可以进行拍照、摄像、录音、GPS定位、查询被监督单位信息、现场打印罚单、打印执法文书等操作。 二、移动执法系统构成 2.1前端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平台: 建立执法终端系统,实现移动办公、信息查询、现场执法、任务管理、稽查考核、预警管理等功能(可以根据各使用单位执法特点进行每项功能的细化)。执法终端设备由PDA、手机、蓝牙打印机、执法记录仪等相应的移动通讯设备完成现场执法办公能够拍照、录音、摄像,填写表单,打印笔录、整改通知、执法建议等功能。

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移动执法标准化项目方案

项目概述 1、招标要求: 2、项目背景 2013年,广州市环保局根据形势发展及工作需要,启动广州市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该系统遵循环保部相关要求,以GIS电子地图网格化执法管理为核心,强化需求调研、质量管理和资源整合,构建集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执法终端和后台支撑系统以及相应的移动通讯服务于一体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全覆盖体系,将各项环境监察工作纳入信息化管控,实现环境信息现场查询、执法业务移动办理、执法过程实时监控、监察任务自动提醒、监察绩效动态考核。 目前,广州市各区级环保部门根据自身环保信息化需求建设了相应信息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环境信访、在线监控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但是,各区基本上未将环境监察执法、立案等业务纳入信息化管理,传统的执法方式手段粗糙,效率低下,执法随意性大,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相关执法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应用缺乏规范化管理,不能有效转化为可用信息资源。同时,各部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建设信息化系统,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这些都成为制约广州市环境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 为进一步加强广州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环保部《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关于加强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2]49号)的要求,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积极推进“信息强环保”战略,以市级移动执法系统为核心,充分整合共享环境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低效建设,形成统一融合的环境监察执法管理体系,搭建全市统一、规范、高效的移动监察智能化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环境执法责任,规范环境执法行为,提升环境执法效能,以信息化推动全市环境执法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执法通城管移动执法和业务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doc

“执法通”—城管移动执法和业务管理一体 化解决方案1 “执法通”—城管移动执法和业务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前言 目前,国家充分重视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方向,以集成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为目标。通过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实现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是最具有现实意义与最经济科学的方法。 通过在城市管理(城建监察)行政执法中引入信息化手段,以执法办案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可以使立案、登记、执行等各个执法环节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实现规制统一化、工作标准化、办案流程化、重要节点可控化等,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公众对政府部门尤其对城管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等特点,一线部门需要实时与城管指挥中心和数据中心交换信息,取得综合执法信息,这样无线移动执法处理的需求应运而生。 一、系统功能设计: 杭州中意的执法通系统融合无线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前沿技术,以局域网(办公网和业务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

依托,以一线现场为综合业务信息的数据采集点和使用汇集点,采用基于无线上网支持技术的移动终端设备,实现跨业务数据库、跨地理阻隔的现代化移动执法系统。 二、系统应用的必要性: 移动执法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现场取证、处理记录、行政处罚的执行、处罚单据打印等,系统通过现场人员手持终端对这些现场执法工作给予有效的信息手段支持,协助工作人员方便、快捷、准确的处理现场。同时执法人员将取证信息、处理结果、处罚情况等行政信息通过手持终端及时的反馈到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后台系统中,以便后台系统进行信息归档、自动汇总、自动上报和自动通知相关领导和工作单位。 杭州中意为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将通过利用高速分组网络构建虚拟专用网络,建立一条与城管执法业务专网相连的安全专用通道,使移动终端访问只限内网,与公网(包括互联网)完全隔离。 移动执法系统为紧急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信息依据,可避免重、特大案件的发生,为突发案件的迅速控制创造了信息条件。同时,移动执法系统还可以进行现场取证、核查、 记录日志,十分适合一线执法人员及时取证和对证据的保全,保证了执法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三、系统功能模块: 该系统实现的功能包括了移动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和移动执法安全认证系统两大部分。

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整体方案

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整体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背景 (3) 第二章作用意义 (3) 第三章总体设计 (4) 第四章数据中心 (4) 第五章业务功能 (6) 第六章数据整合与服务 (13) 第七章系统部署 (14) 第八章建设成效 (16) 第九章公司介绍 (17)

第一章方案背景 《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对交通行业的整体监管水平。依托各类交通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行业管理信息资源,构建和完善交通行业的当前系统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交通建设、养护与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管,推进公路水路交通‘诚信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某光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合作成功,为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构成首都“大交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司以“北京市交通执法处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结合公司多年来在移动领域的建设实践,十二五期间特别推出《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交通业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章指导思想 交通执法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是以《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满足公共交通、公路及水路交通行业的综合执法工作的总体需要为基点,按照“统一规划、业务整合、信息共享”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实效,阶段实施,统一标准,统一规划,信息共享”的原则,以“强化自身、调研分析、试点建设、分步实施”为工作方针,完善交通行政执法数据中心,实现交通执法处罚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 第三章作用意义 为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违章处罚的工作提供快速、科学、准确服务,达到执法程序规范化、透明化和执法业务的综合化、一体化监督,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监督考核和量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移动执法系统方案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方案

目录 1、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综述 (4) 1.1 系统综述 (4) 1.2 系统组成 (5) 1.3 系统结构 (5) 1.4 PDA终端基本要求 (6) 2、环保移动执法客户端软件 (7) 2.1常规业务 (8) 2.2环保手册 (9) 2.3GIS相关信息查询 (9) 2.4污染源在线监控 (10) 2.5应急资源查询 (11) 2.6应急决策支持 (12) 2.7视频监控 (12) 2.8系统管理 (12) 3、环保移动执法后台支撑管理系统 (13) 3.1数据整合子系统 (13) 3.2移动执法系统 (13) 3.3常规业务管理子系统 (15) 3.4环保手册信息管理 (15) 3.5污染源管理子系统 (15) 3.6应急资源管理 (16) 3.7视频管理 (17)

3.8环保执法客户端接入管理 (17) 3.9系统管理 (17) 附录:公司简介

1、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综述 1.1 系统综述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的构建旨在加强环保局环境执法力度,提高应对突发重大污染事故的现场监测能力。环保移动执法系统通过PDA及智能手机利用3G无线网络技术访问移动执法WAP系统,将监控指挥中心和现场执法人员联系起来,现场执法人员将现场情况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指挥中心,并接受指挥中心返回的行执法指示。从而构建出有线网、无线网一体化、中心现场执法管理一体化的综合移动执法管理系统 执法员利用手持PDA 终端,通过GPRS 或3G网络,实现环保监控信息的查看、现场问题的上报、信息数据的查询以及现场执法等功能。通过环保移动执法系统使得环保局机关、监察支队、移动执法车和指挥中心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联动起来共同完成环境执法,改变目前执法现场信息无法共享,现场和中心之间信息效性差的应用现状。

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部署会发言稿: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的作用

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部署会发言稿: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的作用 4 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总结部署会发言稿:充分发挥移动执法系统的作用 第一,正确认识移动执法系统的重要意义。移动执法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执法数据平台,也不是简单作为适时掌握全省环境执法人员动态的手段,更不是机械地为了保障数据上传率,而是将此作为环境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提升环境执法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数据库”和“指南针”,作为保障全省环境执法工作有序开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移动执法数据与其他环境执法数据的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数据汇总和分析研判工作,始终坚持将移动执法系统上传数据与各地检查发现问题数量、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数量等大量环境执法信息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和分析研判,从中梳理线索,查找共性问题,适时调整执法重点和执法方向,努力实现环境执法效能的有效提升,不断扩大移动执法系统的边际效应。 第二,扎实推进移动执法系统的安装建设和使用。一是统一建设。xx省移动执法系统采取由省级整体开发、统一控制,各市县分

权限共享链接、分级保障执法终端,实现执法信息全面采集,确保了全省移动执法系统的一致性。二是逐市培训。采取省级统一组织,逐市分别开展、全员集中参加的形式,对移动执法系统操作和使用逐市进行现场培训,结合执法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多次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改进,确保了移动执法系统的正常使用。三是定期通报。建立了日汇总、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工作进展缓慢、数据传输率低、录入不规范、发现问题率和案件查办率低的地市进行全省通报,限期整改。四是纳入考核。结合环保垂改工作,将移动执法系统安装建设和使用纳入对各市生态环境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逐项细化了机构覆盖率、执法人员和执法记录上传数量、发现问题率和案件查办率等考核指标,有效传导了工作压力。 第三,全面带动环境执法工作跃上新台阶。充分借助移动执法系统的安装建设和使用,探索建立了多种监督机制,有效保障了移动执法上传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带动了全省环境执法工作的历史性跨越。20XX年8月,xx省环保厅创新性提出了建立以省环境综合执法局为龙头,市、县环境执法力量为基础的省、市、县三级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环境执法指挥体系,全省环境执法系统坚持“一盘棋”思想,在持续开展的五轮20XX-2018年秋冬季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探索建立了人员轮换、问题排名和移动执法APP等多种监督机制。通过人员轮换监督上轮执法效果,通过问题排名监督执法的有效性,通过值守

计算机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科技论坛计算机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郭振华1赵晓飞2 (1、佳木斯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2、佳木斯通达环保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1计算机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总体说来,计算机技术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包括在现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噪音检测、污水处理、在线监测技术、模型技术、多媒体和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趋近数字化;其间接作用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环境保护信息化,环境保护信息化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支撑,对创新环境管理方式、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与驱动作用。同时把环境知情权还给公众, 推动公众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环境保护,可以使广大公众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有助于公共决策的形成,有利于环保部门依法行政。2实施环境保护信息化为了强力推进规划项目建设,能够更好地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夯实“十二五”发展基础,就要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办公水平,加快环境保护的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功能开发应用进程,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环境保护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 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同时信息化建设应与主体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并与现存系统进行衔接,要做到:2.1建设环境保护系统基础网络建成“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结合的环保系统网络部署,对于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覆盖全市各区县,应设有大气、地表水、噪声、辐射等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环保应用系统建设力度要加强,应用系统应该较好的覆盖环保管理与业务应用的需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污染投诉、建设项目审批等一批业务应用系统要发挥实效,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并与市或者区县环保监控中心联网2.2启动数据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当前环保工作迫切需要统一、及时、准确、有效、全面和权威的信息支撑,环保部门多年来的环境监测、统计与考核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这样通过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加强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同时建设统一的环境数据中心及环境管理综合业务平台,实现环境数据服务一致化与业务协同化,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通过推动环境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逐步建立起以环境信息统一管理为特征的信息管理体系。同时,环境信息一体化建设又将从根本上提升信息化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督执法、环境监测、综合决策等环境管理工作的支撑力度,加强了对地区环境监管能力。2.3不断完善官方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围绕“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的定位,开通官方网站,拓宽网站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网上审核和网上审批,使得环境管理核心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支撑,开发建设了环境监察管理、排污申报与收费管理、固体废物管理、信访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99%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三分之一在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了市和区县环保部门共用,并定期对网络及应用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测评,根据评估、测评结果,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同时,围绕“行政办公、信息发布、综合服务”的定位,建设内部办公系统,内部办公系统具备了相应功能,为环境管理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3实施数字环保的自动化 3.1数字环保的自动化新趋势 随着环境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 求,借信息化之力,加强环境监管和决策。 数字环保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环保业务和环保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数字环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实现移动办公、环保执法自动 化和规范化。数字环保由环境监管信息集成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及综合报告系统组成。数字环保通过远程环境管理平台、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收集、整理环保信息资源,建成 环境电子信息资源库,为环保部门和社会提供广泛、完善的环境数据查询服务。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司长赵英民说:“监控技术和装备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环境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能否对污染源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控,关系到‘十二五’减排目标的实现。”3.2“三位一体”监控模式 根据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实施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污染治理设施工况监控的“三位一体”的污染源监控管理的新思路, “三位一体”监控管理的主旨是将过去的单一化的排放监控用系统化过程监控来代替。环境保护部门可以组织开展环 境污染专项治理,实施24小时连续监测,对浴池、饭店排污设施,对涉水企业的污染进行治理,以及开展对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都能使得减排效果明显改善,这其中包含的对企业的监控有: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排污口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视频监视;与电厂脱硫DCS 生产管理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中控管理系统连接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工况在线监测分析,三种手 段互为补充、 互相支持,以便在污染减排上实现新的突破。3.3远程监控手段 为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和防范工作,可以通过监控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实现既做预警,又做控制的功能。 一旦发现排污企业短时间严重超标,可能引发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监控措施,通过无线通信及视频监控手段对大气、烟尘、水网排污口点等的污染状况进行监视,并集成建立GPS/GIS 系统平台上的环保调度指挥系统,紧密结合环保局的管理工作,将污染源管理,污染处理设备运行状态、排污收费、环境预测与OA 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环境保护部门设立监控中心主监控室,内部采用局域网连接,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完成整个系统的业务主动脉流。通过环境保护监控专网连接远端污染源现场设备,获取污染数据和视频报警 信息。将来如果需要,还要增加指挥中心的预报功能,对可能出现的环境事故问题提前预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过去的环境监控手段,运用远程监控系统对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实施长期的、连续的、有效监控,科学准确的、全面有效地检测所管理区域的环境状况。 总的说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环境保护 部门的行政管理、决策和执法监督,以及对于环境的污染事故的预警、治理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有效的提高了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 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 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肩负着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的途径就是要以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信息化;数字化;三位一体 37··

远程移动执法监管解决方案

远程移动执法监管 建 设 方 案 合肥华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方案特点 一、全方位拍摄,监控无死角 二、视频采集更快捷 三、全实时视频监控,监控效果更胜一筹 四、本地手机存储、SD卡录像与远程服务器集中录像结合,数据三倍安全 五、优化的H.264压缩格式,创造最低码流,适应所有网络带宽 六、强大的设备功能,完全满足用户的看、听、说、防、控要求 七、系统灵活,扩容性强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建设目标 (5) 第二章方案介绍 (6) 2.1 系统功能 (6) 2.2 系统优势 (6) 第三章系统设计 (7) 3.1系统结构图 (7) 3.2采集终端 (7) 3.3 中心平台 (8) 3.4 流媒体服务器 (8) 第四章系统部署 (9) 4.1监控中心结构部署 (9) 4.2监控视频显示系统 (10) 4.3存储配置 (10) 第五章、推荐方案 (11)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级行政监管及执法部门的工作流动性日益增加,各级领导及公众对其工作效率、应变能力和执法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移动性、时效性较高的部门,要满足这些需求,单靠传统方式增加工作人员是无法达到的。只有依靠信息技术,向科技要效率,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迅速得到了普及,随着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已经不再是具备简单的拍照功能,手机视频采集和直播技术也更有发展空间。而现有的固定安装摄像机无法满足360度无死角监控,特定用户却对原有的监控死角有监控及检测等要求,需要一款可移动,满足任意角度观看的摄像机,使手机具有摄像机功能,且在后续可实现多人会话等扩展功能。 本方案采用固定安装摄像机为正常巡查视频来源,智能手机为现场全方位视频来源进行实时视频直播、监管和通讯。通过移动智能手机将实时的视频、音频、静态图像数据发送到移动视频服务器,处于网络远端的服务器将信息进行实时直播、视频分发、录制云端存储,以及与现场进行通讯,充分发挥了移动视频终端不受位置限制的全方位采集功能。 以下举例说明本方案所适用的几个场景: 应急处置类:管理部门对重大事故(事件)现场协调指挥,需要通过无线方式上传视频,通过远程查看手机采集回来的视频对应急情况做第一时间的调度和指挥; 移动执法类:执法部门(各级执法机关,如公安、城管、工商、海关、质检、环保、文化、海监、边防等现场执法)在日常执法、突击检查、暗访或应对突发事件时,现场执法取证尤为关键,手机移动直播可以作为“单兵系统”,不仅可实现指挥者对行动人员的快速集结和部署调度,并在行动过程中,实现指挥者和行动者即时情报和即时指令等信息的快速互动。并且可以在执法现场可以通过本系统将视频传送到监控指挥中心,大大提高决策的实时性和权威性。 勘察类:监管部门对矿山、水文、环境的巡检。例如保险公司对车辆远程定损,也可以运用该方案,机动车辆理赔定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技巧,其中最关键的是准确估算事故车辆的修复费用,因为事故车辆的

移动执法解决方案

移动执法解决方案 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执法工作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执法工作量日益增加。公众对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反应、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加快执法速度、构建和谐执法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建设良好执法环境必须加强警务工作的及时性,同时加大对破坏人民和谐生活的不法行为的处理力度。 执法具有: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公安、交通、城管、商务、环保、文化、质监、安监、药监、农业、城管、工商、司法、等执法部门,都需要在第一现场进行执法工作。但受制于时间、空间、设备等的限制,执法人员无法现场调用稽查对象的历史资料,无法及时将新的执法信息提交上报,并在突发事件处理上无法极时得到上级的指示,和无法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援。赛蓝移动执法解决方案可以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 需求分析 执法现场查询 执法工作具有”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特点,而现在的执法系统无法实时查询相关案件执法对象的信息、许可证信息、历史违法违规(章)等信息。从而不能使执法者迅速根据掌握的历史信息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信息的支持来解决通缉、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执法工作中的查询问题。 执法信息现场采集 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时,需要进行现场取证、信息核查、记录日志,无法当场录入传输:图像、视频、文字等形式记录案件信息。达不到及时传输,沟通的需求。 执法机关办公需求 领导外出需要公文审批,案件查询,新案件处理批示等一系列的移动操作。 现场执法人员与内部领导之间的及时请求与批示 现场执法人员对突发事件,及交通等需要及时处理的案件,要及时得到上报并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示或是增援。 解决方案 赛蓝移动执法解决方案是将现有执法信息化系统通过赛蓝“移动云接入管理平台”无缝并安全的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只需要把移动云设备和iserver服务器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解决方案 1.系统概述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是为提高环保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而开发的执法辅助工具,帮助执法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污染源详细信息、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帮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其执法过程,并进行绩效考核。 2.功能概述 图2.1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组成示意图 指挥调度软件 指挥调度软件依托固定的场所与配套的指挥基础设施,集成丰富的指挥资源,对在外进行执法的终端进行指导与指挥。 软件主要功能如下: 1、现场数据收集管理:在移动执法系统中,需要收集与整理现场数据。现场数据一般包括由现场终端上传的文字、地理坐标、图片或视音频等。 2、综合评判:综合评判是指计算机程序或者人工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上传的资源,结合指挥中心已有的资源,进行时间、空间、事件等关联,并产生某种

评价或判断。如移动执法系统中,在GIS地图上标定各移动用户的坐标,判断用户轨迹,是否在运动等。 图3.2移动执法系统指挥中心人员定位软件截图 3、业务规则制定与分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业务安排,对移动人员进行任务下发、指令下达。如环保移动执法中,系统自动将工作指令发送给外勤执法人员,管理者可通过后台查看处理情况,进行事件的全程监督。 4、通用数据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需要对通用的数据进行管理,如业务数据、业务指导数据、用户信息与权限等进行管理。 5、终端信息安全管理:对移动终端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监管。如配置的手机丢失,系统会根据启用警报系统,自动清除手机中的信息,回收或者删除通讯录和照片。 6、统计分析:利用各类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如移动执法人员的绩效考核,对管理、执法人员进行派遣率、处理率、受理案件等各方面的绩效评比,系统也会自动为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日考核,月考核,年考核等,形成激励竞争,激发环保移动执法者的工作热情。 7、与环保其他系统进行对接:系统可实现与项目审批、排污申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环境监察等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互联网背景下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研 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互联网+”背景下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的 思考与研究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大力实施,以移动网络提速和用户终端提质为主要代表的网络技术革命,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为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互联网+行政执法”模式,努力提升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水平,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1概述 1.1“互联网+”概念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2“互联网+行政执法”综述 “互联网+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执法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行政执法方式。本质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处理行政执法信息,对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电子信息的方式记载、传输、保存、再现

以及审视、批改和确定,实现行政执法信息电子化,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质量。实现“互联网+行政执法”的过程就是行政执法信息化。 2“互联网+行政执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情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的要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后,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迎来了“互联网+”的东风,促推各地各部门在强化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有益探索,形成了依托网络技术、移动终端、应用平台、数据共享协调发力的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新格局。 一是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充分借助“两微一端”优势,将网站、手机、新媒体等渠道整合一体化,探索建立了各类行政执法综合信息平台。如上海等地司法部门,在实体窗口基础上,开通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兴信息载体以及“一网两微一端”等平台,大力推进执法公开和移动执法,在探索“互联网+行政执法”新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是行政执法现场科技含量大幅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执法机构也越来越重视执法科技含量的提升,移动执法实时通信等技术得到普遍使用,基于大数据及信息共享的执法终端得到进一步推广。比如国家环保部,近年大力推进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截至2016年底,全国整体覆盖率超过50%,现场执法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程度提升。为充分使用移动执法系统数据,提高统筹调配执法力量的能力,还开发了环境执法平台原型,并与天津、江苏、广西和湖南等地环境监察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 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境监测 【发文字号】吉环监字[2014]55号 【发布部门】吉林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日期】2014.07.21 【实施日期】2014.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吉环监字〔2014〕55号) 各市(州)环保局、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环保局: 为规范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推进依法、廉洁、高效执法,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作用,我厅制定了《吉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吉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 2014年7月21日

附件 吉林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规范全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推进依法、廉洁、高效执法,提高环境监察执法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概念】本规定所称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是指以局域公文办理网、环境管理业务专网、无线通讯网等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的现代化环境执法系统。 该执法系统具备环境执法任务派送、相关执法标准和环境管理记录查询、执法信息现场采集和环境执法文书制作、队伍管理等功能。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省级职责】省级环保部门应当指导省内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加强培训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在环境监察中的作用。 第五条【建设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应当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为环境监察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设备,并将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运行和更新维护经费列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移动执法系统基于省环保局电子政务专网,运用空间网格技术、地理编码技术,将移动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环保管理中,建设环保移动执法系统。通过与现有的审批系统、许可证管理、行政处罚、排污收费、环境信访、监测数据、在线监测、环境统计、排污申报等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实现对污染源编码库、环境管理事件编码库快捷访问,实现环境管理监管全过程。通过建设移动现场执法终端应用和后台环保执法工作平台,推进环境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环境管理信息资源和各级环保部门数据库,建立覆盖全空间全区域的环境管理体系。 建设目标 改进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率。 目前现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只能根据现场情况以及有限的信息对执法对象进行核查,无法对执法对象进行全方面的核查。通过移动执法系统的建设,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了解污染源的审批信息、试生产信息、验收信息、排污许可证办理情况、排污口整治情况、总量情况、监测信息以及该污染源有无被投诉或者处罚的情况,并且可以查看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每个管理对象的现场检查作业指导书,以便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 解决“执法人员少、执法任务重”的矛盾。 由于环保局执法行动比较多、执法任务繁重,系统使用后可以使执法人员快速、便捷的了解污染源的情况,从而使得少量的执法人员可以

完成现有的执法任务。 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考核体系。根据环保执法各类数据与执法责任人的关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进行考核。在客户端为责任人提供查看自己考核结果和考核标准的功能;在客户端为领导提供查看责任人考核结果和考核标准,签署考核意见。 提高环境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环境安全。 松花江、北江等地的环境污染事故为我省的应急处理能力敲响了警钟, 市领导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环保部门要高度警惕,严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建立应急响应及移动监管系统,提高应急快速响应能力极有必要。 总体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