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委托单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承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二〇二〇年四月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目录

目录

1任务由来 (2)

2规划方案概述 (2)

2.1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2)

2.2规划定位和目标 (3)

2.3规划发展规模 (4)

2.4产业发展规划 (4)

2.5“四区”划定 (6)

2.6用地布局规划 (6)

2.7基础设施规划 (7)

3规划协调性分析 (8)

3.1与区域发展战略及上层位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8)

3.2与环保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9)

3.3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2)

4现状调查与评价 (12)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

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14)

6.1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14)

6.2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18)

6.3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9)

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0)

7.1大气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0)

7.2地表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2)

7.3地下水、土壤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3)

7.4声环境和振动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3)

7.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25)

7.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5)

8公众参与 (26)

9评价结论 (26)

1任务由来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原名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1998年11月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苏政复〔1998〕152号),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办函〔2013〕11号)。开发区位于宿迁中心城市南部,紧邻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徐淮公路,是宿迁市最主要的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地,也是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现代化的“南部新城”。

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沿海开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身处“一带一路”交通节点和“长三角”经济圈腹地的开发区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发区作为宿迁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积极承接“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经济区等沿海开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资源集聚、要素集聚、项目集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提升开发区的外向度。为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好地争取和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在宿迁、江苏乃至全国的角色和定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启动了开发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形成了《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发展大道、古黄河,西至十支沟,南到船行干渠,北至青海湖路,规划面积48.5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饮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家电、新型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促进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建材、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配套发展物流、商务等服务业。开发区地理位置见图1.1-1,范围变化情况见图1.1-2。

为科学指导开发区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及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原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切实加强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7〕140号)等文件的要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已组织同步开展开发区新一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开发区新一轮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在编制中,待完成后将上报生态环境部审查。

2规划方案概述

2.1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东起发展大道、古黄河,西至十支沟,南到船行干渠,北至青海湖路。规划总面积48.51km2。

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其中规划基准年为2018年。

2.2规划定位和目标

(1)功能定位

①城市经济增长极。

②产业集聚的示范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2)发展战略

实现转型发展、生态发展、复合发展的总体战略。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为原则,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宗旨,强调多位一体,生态先行的发展方向。

(3)发展目标

至规划期末,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效便捷、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独具风貌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区。

(4)现代化目标指标

开发区本轮规划的现代化指标体系见表2.2-1。

表2.2-1 开发区本轮规划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2.3规划发展规模

到2025年,规划居住总人口约3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累计为45.97平方公里。

2.4产业发展规划

2.4.1产业发展定位

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饮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家电、新型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促进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建材、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配套发展物流、商务等服务业。

2.4.2产业总体发展战略

①正确定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未来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

②突出主攻点,带动产业升级。围绕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机械电子产业等传统产业,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另一方面引进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推动整个行业的整体提升,同时注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培植,积极发展新型电子信息与机电装备产业。

③丰富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围绕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各类配套项目的引进,推动现有产业链条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产业组团,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集聚力。

④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体系。应投资建设或引入以开放实验室、产业技术服务、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等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发挥开发区在集聚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体系等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2.4.3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期末开发区将形成“五园两区”的产业布局:“五园”为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园、机电装备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综合产业园以及科技创业产业园,“两区”为综合保税区和综合服务区,具体见图2.4-1。

表2.4-1 产业载体及空间布局

2.5“四区”划定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管制要素及相应管控要求见表2.5-1。

表2.5-1 规划区“四区”划定范围及管制要求

2.6用地布局规划

开发区规划用地规模为4851.08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604.02公顷,非建设用地占地247.06公顷。

规划对本区迎宾大道以东、北京路以北现状工业用地进行有序改造,逐步实施区域“优二进二、退二进三”工程,形成生产生活相对均衡的,“一心、两廊、三轴、两区”的规划布局结构。

“一心”:迎宾大道、苏州路、发展大道、南京路共同围合成的地段,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市级产业服务中心。

“两廊”:民便河、古黄河生态景观廊道。

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提纲(2012.9.4)讲解

开发区(工业集中区) 发展规划编制参考提纲 前言 规划目的和作用 规划依据 规划范围 开发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具体的四至边界。中期范围拓展至**平方公里,远期展望到**平方公里。(经国家审核公告的36个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规划修编凡涉及扩区增容的,应说明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面积及四至边界,拟扩区增容后的开发区面积及四至边界。) 开发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规划期限: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第一章发展基础 开发区所在地(市、县)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

展现状。 〔简要说明。附所在市、县区位图,主要经济指标图表等〕 第一节发展现状 开发区建设发展现状;开发区建设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 一、开发区土地利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国家审核公告面积、实际控制面积(其中:累计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面积,累计已批准企业用地面积)。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等。以此说明开发区面积的扩大、产业承载力的提升。 二、开发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开发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情况;重点企业入驻情况;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等方面的发展成效。 三、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地区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入驻企业数、带动就业数等 四、开发区发展质量和效益。开发区产业集聚能力和水平;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产出率;盘活存量土地、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 “十二五”时期是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建设生态文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扎实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 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发展背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根本消除,国家不断深化区域发展战略,我省正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战略功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当前,我省已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要破解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老问题,更要深入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新领域。同时,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省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功能区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载体作用,充分发挥产业、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在深入实施三大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增强杭、甬、温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进中心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深水岸线、交通区位等组合优势,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规模较大开发区等各类经济功能区的互联互动,进一步推动都市圈建设,优化区域开发格局。3.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相对偏少,急需通过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为此,需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空间载体。 (二)发展基础。全省三大产业带规划实施以来,形成了一批重点开发区块,为产业集聚区选址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重点开发区块主要位于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我省生产力布局的三大主轴线上,接近中心城市或现有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优越,在全省经济发展与城乡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是我省未来区域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区。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 2016年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负责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以及工业项目投产前协调推进工作,包括进区项目的审核、核准、备案及在建项目的推进工作。 (二)负责全区目标管理及考评工作,包括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市发改委相关工作及产业集聚考核、各部门目标任务管理与考核、绩效考核等工作。 (三)牵头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四)全区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及考核工作。 (五)对企业实际投资情况情况认定等工作。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内设机构:设立6个处室,分别为综合服务处、目标管理处、招商管理处、“零地”招商处、项目推进处、产业信息处。 三、2016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16年投资促进局在党工委、管委会正确领导下,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全市

发改系统综合考评中获得一等奖(在三县七区发改系统中连续三年综合考评一等奖),在全区综合目标考评中获得目标综合管理一等奖(已连续两年)。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发改方面:一是做好权限内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按季度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项目节能评估达100%。二是组织编制经开区循环化改造自评报告,顺利通过了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工作,获得省级循环化园区称号,并获批专项补助资金750万元。三是组织编制全区“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参与全市生态园区、物流、能源等专项领域的规划编制研讨及修订工作。 (二)目标管理方面:一是创新考评机制,激发工作活力。按照乡、社区,招商服务局、产业园,区各部门,区直各单位实行四类独立的考评体系,实现同平台评比,同时完善考核办法,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二是细化目标任务,做到重点突出。按照略高(快)于市下达的任务进行分解,考核内容由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大事项、重点指标”工作、业务工作、共性指标四部分组成,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和“四重”项目。三是加强督查,推进完成进度。对落后序时进度的部门,由党工委、管委会下达交办单。经过全区共同努力,获得市目标管理二等奖。 (三)产业集聚方面:一是全面梳理区内符合考核条件的企业,主动对接,建立产业集聚项目库,动态更新,积极组织企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远发展规划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开发区, 规划, 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1世纪初叶,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重点实施的阶段,同时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立未来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的蓝图,根据《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纲要)》的部署,结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安市为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设立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坚实的基础。截止1999年12月,开发区共引进合同项目192项,总投资115.2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7.18亿美元(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资占60%),实际进资已经超过6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4.08亿美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已使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七通一平”条件,可基本满足各类项目建设的需要。目前入区项目开工113个,竣工投产项目68个,基本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医药和生物工程、食品饮料以及新材料为主要行业和以高新科技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工业结构。1999年,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5亿元,工业产值31亿元,工业增加值9亿元。在西安市历年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中,经济

开发区始终名列前茅,不仅为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了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决策的启动和实施,国家将会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向西部倾斜,还将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这将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西安位于西部的门户,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前沿阵地。而作为西安重要经济增长点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自然会在大开发的热潮中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技术,并率先得到大发展。所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审时度势,科学筹划,研究确立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十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一)总体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工业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坚持和发展“巢凤相成、滚动发展、高大名洋、求实创新”的建区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尤其是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公司的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资(包括外地资金)的水平和质量;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使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区域服务和保障

宿迁房地产市场年报2019年上

宿迁房地产市场年报(2019年1?6月份半年报) 宿迁市房地产数据研究中心 联系人:

一、2019年上半年宿迁房地产市场概况 (4) 1. 1 2019年1-6月份宿迁房地产市场综述 (5) 1. 2 2019年1-6月份房地产政策资讯汇总 (6) 1.2.1市政动态 (6) 1.3 2019年1-6月份土地市场综述 (9) 1. 3. 1 1-6月份宿迁市土地市场成交分析 (9) 1.3.22019年1-6月份宿迁土地出让分析 (9) 二、2019年上半年商品房市场成交报告 (12) 2.1. 1 2019年1-6月份商品房市场成交综述 (12) 2.1.22019年1-6月份全市商品房供应分析 (12) 2. 1. 3.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商品房供应分析 (12) 2.1.4 2019年1-6月份各物业类型供应分析 (13) 2. 1.5. 2019年1-6月份全市商品房成交量成交价分析 (13) 2. 1.6各物业类型成交量成交价分析 (14) 2. 1. 7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商品房成交量对比分析 (15) 2. 1. 8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商品房成交价对比分析 (16) 2. 1.9商品房库存及各区域库存对比分析 (16) 2.2 2019年1-6月份宿迁住宅及别墅市场成交综述 (17) 2. 2.1 2019年1-6月份住宅供应量对比分析 (17) 2. 2. 2 2019年1-6月份全市住宅及别墅成交量及走势分析 (18) 2. 2. 3 2019年1-6月份各区域住宅成交量及对比分析 (19) 2. 2.4各区域别墅成交量对比分析 (19)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进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进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进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进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时期开发区进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进展,我们采纳咨询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进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进展的总体状况、要紧特点、制约因素和进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进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进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置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样预算收入1 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进展、可连续进展的新时期,出现良好的进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进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进展出现出四个明显特点:

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零二零年八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由来 (1) 1.3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2) 1.4评价依据 (3) 1.5评价标准 (9) 1.6评价方法 (11) 1.7评价重点 (12) 1.8评价时段 (12) 1.9评价范围 (12) 1.10保护目标 (13) 1.11评价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 (14) 第二章规划概况 (16) 2.1园区涉及的乡镇产业发展概况 (16) 2.2规划方案概况 (17) 2.3规划市东南工业园发展现状 (33) 第三章规划分析 (40) 3.1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40) 3.2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 (45) 3.3规划的排污分析 (47) 3.4规划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67) 第四章区域环境状况调查与环境现状评价 (69) 4.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69) 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72) 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9) 4.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2) 4.5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84) 4.6土壤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85) 4.7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87) 第五章环境影响识别与指标体系构建 (89) 5.1环境影响识别 (89) 5.2评价因子筛选 (89) 5.3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91) 第六章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94) 6.1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4) 6.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8)

6.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5) 6.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8) 6.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114) 第七章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与总量控制 (117) 7.1资源承载力评估 (117) 7.2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120) 7.3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估 (122) 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 (125) 8.1环境风险评价目的 (125) 8.2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125) 8.3最大可信事故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27) 8.4风险防范措施 (128) 8.5.应急预案 (129) 第九章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建议 (132) 9.1预防对策和措施 (132) 9.2最小化对策和措施 (138) 9.3修复补救措施 (153) 9.4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54) 第十章环境监测、跟踪评价和管理建议 (156) 10.1环境监测计划 (156) 10.2跟踪评价建议 (158) 10.3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158) 10.4环境管理建议 (159) 10.5 “零方案”分析 (161) 第十一章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163) 11.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 (163) 11.2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71) 11.3 “三线一单” (179) 第十二章困难和不确定性 (186) 12.1 困难 (186) 12.2 不确定性 (187) 第十三章执行总结 (188) 13.1规划背景 (188) 13.2规划概述 (189) 13.3规划的主要环境目标 (190) 13.4规划方案简介 (190) 13.5规划方案分析 (194) 13.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196) II

聚灿光电:聚灿光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年产1560万片LED外延片、芯片生产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聚灿光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年产1560 万片LED 外延片、芯片 生产研发项目 可行性报告 2019 年 4 月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承担单位---聚灿光电科技(宿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灿宿迁”或“公司”),成立于2017 年 6 月 5 日,注册资本 70000 万元,总用地面积约 174,504 平方米,约合 261.8 亩。主要从事高光效、高可靠性 LED 外延片、芯片研发、生产、销售。 本项目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湖大道西侧、东吴路南侧。宿迁光电产业园位于国家级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宿迁市重点打造的光电、新材料、智能电网、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集聚区之一。光电产业园规划占地 8 平方公里,由光电研究中心、光电科技促进中心、中小企业聚集区和核心区 4 个部分组成,致力于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光电产业园区,打造光电产业集群全国知名品牌。 二、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 1、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1)整体经营发展战略需求 LED 外延芯片行业是规模效应显著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目前该行业已经处于高度寡占型,产业结构向大者恒大。本项目计划新增年产能 1560 万片,逐步达产后规模效应将更为显著,更有利于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更快助推公司实现成为 LED 芯片行业领军企业之一的战略目标。 (2)经济利益更为显著 本项目实施地为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当地政府为大力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吸引优秀公司投资建厂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扶持力度,包括项目推动决策效率、基础实施配套建设、投资补助、招收员工等方面,因此本项目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更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市场可行性分析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个文件,从节能、环保、促进技术创新等各个角度鼓励发展LED 产业,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半导体照明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不断为半导体照

开发区发展规划编制提纲

甘肃省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编制大纲 (初稿) 总则 规划范围 规划目的和作用 规划依据 规划期限 〔以上内容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发展现状 〔开发区所处位置及区域自然禀赋、环境条件等。开发区所处区域(市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开发区经济特别是产业等发展现状。〕 第二节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资源;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相关限制因素〕 第三节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战略意义 第二章总体发展战略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指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不是编制原则〕 第三节战略定位 第四节发展目标 〔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体系: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目标)要与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目标要有所体现〕 第三章产业发展 第一节产业发展战略 第二节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第三节主导产业

〔分段表述各主导产业〕 第四节重点项目 〔各主导产业重点项目支撑〕 第四章空间结构(一区多园的可分节表述) 第一节功能分区 第二节用地布局(地块控制) 第三节产业及人口承载容量 第五章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突出与主导产业有关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服务体系、人才支撑保障等〕 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道路交通 第二节市政配套设施 〔给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电信、供热、燃气、管线综合等配套基础设施〕

第三节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开发区社会事业相关领域的建设发展〕 第四节绿地景观系统 〔包括城市设计框架〕 第七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一节环境容量 〔1、人口容量;2、大气环境;3、水环境;4、固体废物等环境质量现状〕 第二节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 〔环境保护原则、目标及措施〕 第三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建设 〔循环经济相关内容。在产业布局、工艺设计中要注意节地、节水和节能等要求,突出产业集聚效应〕 第四节节能减排 第七章综合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地震、防洪、消防等〕

XX工业园区(扩区)产业发展规划报告59页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5 第二章 基础条件 ---------------------------------12 第三章 背景分析(SWOT 分析) -------------------30 第四章 园区功能分区和发展战略 -------------------36 第五章 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 -------------------40 第六章 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46 第七章 效益分析 ---------------------------------52 第八章 园区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55 第九章 加快园区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64 XX 工业园区(扩区)产业发展规划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XXXX工业园区(扩区)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背景 2009年5月国务院(国发[2009]24号)《关于支持XX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海西、原中央苏区建设和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龙岩与老区人民一起过年,明确表示党和国家“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为XX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若干意见》同时还提出,要“积极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内的国家级工业园区扩区、调整区位和省级工业园区升级,拓展工业园区的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为XX 省的工业园区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XXXX工业园区是全省首批50个省级工业园区之一,早期的园区用地位于县城南部的南岗,即南岗工业区。南岗工业区分三期开发。由于XX县经济基础好、发展速度快,目前,一、二、三期用地已经形成规模,正逐步开发龙翔片区,整个城南片区已经全部纳入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为工业园区发展寻求新的空间,2007年初,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下,编制了《XXXX工业园区“一园两区”总体规划》,其中的“一园”是指XXXX工业园区,“两区”是指城南片区和蛟洋片区。两个园区规划面积共23.8平方公里。随着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XX县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挥XX县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合理进行县域生产力布局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背景及依据 (2) 1.1规划背景 (2) 1.2规划依据 (3)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5) 2.1指导思想 (5) 2.2发展原则 (5) 三、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7) 3.1基本情况 (7) 3.2产业发展现状 (8) 3.3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0) 四、产业选择及发展目标 (17) 4.1产业选择 (17) 4.2产业发展目标 (24) 五、产业布局 (26) 5.1布局原则 (26) 5.2产业布局 (27) 六、支柱产业发展规划 (29) 6.1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产业 (29) 6.2机械制造产业 (44) 6.3现代轻纺产业 (56)

6.4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 (66) 七、成长型产业发展规划 (78) 7.1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 (78) 7.2精细化工产业 (86) 7.3电子电器及信息产业 (96) 八、保障措施 (109) 8.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的前瞻指导性 (109) 8.2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积聚 (110) 8.3落实重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总量 (110) 8.4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技术保障 (111) 8.5强化资金筹措,拓宽融资渠道 (112) 8.6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平台保障 (112) 8.7实施人才工程,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113) 8.8完善物流体系,强化物流与信息保障 (113) 8.9加强土地供应,保障新增工业用地 (114) 附图1:赣州沙河工业园沙河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附图2:赣州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前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纵深推进赣州市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年强攻工业”的实施纲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章贡区实现向工业强区的跨越,结合章贡区实际及未来六年的发展趋势,特编制《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 本产业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章贡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发展主重点,以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现代轻纺产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和培育扶持“三大成长型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电子电器及信息产业)作为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六年章贡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式、任务、目标和方向等。 产业规划范围:章贡区辖区全境,包括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57个行政村、9个镇居委会、4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 本产业规划是指导章贡区工业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 (送审稿)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组 一九九七年三月 前言 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好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是实现深圳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9月,深圳市政府根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 理体制,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统一规划。根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在高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产业规划组从1996年10月开始编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本规划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高新区产业规划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相吻合,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吻合;做到规划是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高新区产业规划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本规划,从现在起到2000年,高新区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为2000年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出现在深圳湾畔。

第一部分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其目的在于: (一)确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二)确立高新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高新区应成为我市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区。 (三)确立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高新区的现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面积平方公里。北 环大道和深南大道横贯其中,将高新区自然分割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一)北区 北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北环大道之间,包括第五工业区和松坪山生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第五工业区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宿政发[2012]76号 【发布部门】宿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5.09 【实施日期】2012.05.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 (宿政发〔2012〕7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市洋河新城,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开发区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现就加快全市开发区提档升级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境内资金与境外资金并重、扩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致力于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促进全市开发区由相对单纯的工业集中区向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的建设发展要求,坚持以项目

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集聚为保障,全面推进全市开发区提档升级,为推进宿迁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市开发区基本建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相互促进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产业区。力争经济总量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递增3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75亿元,年均递增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 3.5%;实际到账外资突破1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在调结构、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快速增长,达到50亿美元,使开发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新兴产业集聚区、外商投资密集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迅速崛起的新城区。 具体目标为: 1.固定资产投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 2.实际到账外资:在2011年的基数上,2012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2013-2015年,在2012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年均增长30%以上。 3.进出口总额:在2011年的基数上,2012-2013年每年递增50%以上;2014-2015年每年递增45%以上。 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2011年的基数上,2012年增长35%;2013-2015年,每年递增40%以上,力争达到45%以上。 5.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在2011年的基数上,2012-2015年每年递增45%以上。 6.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产品销售总收入的比重:2012年达到10%,2013-2015年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阶段开发区发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发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立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般预算收入

1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发展呈现出四个显着特点: 一是产业特色初步形成。徐州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光伏光电、清洁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板块;丰县经济开发区以食品加工、盐化工和电动自行车为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沛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煤电铝一体化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新型材铝加工、农产品加工、煤化工三大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铜山经济开发区以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为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睢宁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棉纺织、白色家电、皮革皮具三大产业板块;邳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煤化工三大产业,特色较为鲜明;新沂经济开发区规划了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发展势头迅猛;

赤峰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赤峰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 2017年6月

前言 工业园区是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的重要载体和优势平台,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对于振兴区域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至关重要。 “十二五”时期,赤峰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坚持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要素向园区集约,工业园区得到长足发展,园区数量、规模、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为了赤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由于赤峰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比较晚、建设速度比较慢,产业层次比较低,使得发展中出现了园区之间结构趋同、同质竞争、内耗较大等现象。 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发挥工业园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深度转变。为此,就必须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功能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为解决工业园区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工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释放新动能,让工业园区真正挑起赤峰工业经济的脊梁,特编制《赤峰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委托单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承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二〇二〇年四月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目录 目录 1任务由来 (2) 2规划方案概述 (2) 2.1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2) 2.2规划定位和目标 (3) 2.3规划发展规模 (4) 2.4产业发展规划 (4) 2.5“四区”划定 (6) 2.6用地布局规划 (6) 2.7基础设施规划 (7) 3规划协调性分析 (8) 3.1与区域发展战略及上层位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8) 3.2与环保相关政策、法规、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9) 3.3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2) 4现状调查与评价 (12)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 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 (14) 6.1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 (14) 6.2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18) 6.3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9) 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20) 7.1大气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0) 7.2地表水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2) 7.3地下水、土壤环境保护及治理措施 (23) 7.4声环境和振动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23) 7.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25) 7.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5) 8公众参与 (26) 9评价结论 (26)

1任务由来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原名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1998年11月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苏政复〔1998〕152号),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办函〔2013〕11号)。开发区位于宿迁中心城市南部,紧邻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徐淮公路,是宿迁市最主要的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地,也是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现代化的“南部新城”。 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沿海开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给身处“一带一路”交通节点和“长三角”经济圈腹地的开发区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发区作为宿迁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积极承接“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经济区等沿海开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资源集聚、要素集聚、项目集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提升开发区的外向度。为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好地争取和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在宿迁、江苏乃至全国的角色和定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启动了开发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形成了《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发展大道、古黄河,西至十支沟,南到船行干渠,北至青海湖路,规划面积48.5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饮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家电、新型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促进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建材、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配套发展物流、商务等服务业。开发区地理位置见图1.1-1,范围变化情况见图1.1-2。 为科学指导开发区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及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原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切实加强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7〕140号)等文件的要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已组织同步开展开发区新一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开发区新一轮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在编制中,待完成后将上报生态环境部审查。 2规划方案概述 2.1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东起发展大道、古黄河,西至十支沟,南到船行干渠,北至青海湖路。规划总面积48.51km2。 规划期限为2018~2025年,其中规划基准年为2018年。

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潍坊滨海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二 一三年八月

目录

前言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是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的重要结合部,战略位置重要,土地资源富足,发展潜力巨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引导先导性强、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带的重要增长区域、高效生态经济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增长极,构筑与中心城区双核驱动发展的新格局,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突破滨海加快蓝黄战略实施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决定》等,特制定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范围陆域总面积约6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公里,海域面积510平方公里,下辖大家洼、央子两个街道。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 规划期限为2013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目标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是指导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编制相关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山东科学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土地资源丰富,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带动全市转型发展,促进全市乃至蓝黄“两区”科学发展、支撑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发展优势 (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湾南畔,东临青烟威城市群,北靠京津冀都市圈,与辽东半岛、天津滨海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大板块的重要结合部。距潍坊市中心30公里,距潍坊港2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济青、荣乌高速公路连接区内外,贯通南北的潍日高速加快推进,益羊、德龙烟铁路将滨海与中国铁路大动脉相连接,区内潍坊森达美港为中国一类开放口岸,可直接通航世界各地。 (二)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区内大部分为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分布,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海岸线长69公里,浅海滩涂20余万亩;随着沿海防潮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将持续增加。地下卤水、地热、风能等资源丰富,其中地下卤水静储量60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原盐和溴素生产基地。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近海海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