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

评审标准

【基本定义】本次大赛所指“微课”定义为:

用于企业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

参赛作品应基于“企业”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

【技术规范】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

?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评审流程】

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

?作品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

?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

?作品、作者信息完整,符合技术标准

初赛评作品审:

?由各企业自主制定

复赛作品评审:

?各赛区参照“大赛”标准,制定赛区评审标准

?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30%

?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

决赛作品评审:

?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

?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70%,大众评审30%

运营奖项评审

?以企业为单位参加运营奖项评审,设立“最佳组织奖”、“最佳实践奖”和“创新应用奖”

?企业按要求,于决赛开始前,向主办单位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参加评审

◆申报表格(按类别申报)

◆项目报告

【作品评审标准】 图文微课

音频微课

视频及H5类微课

【运营项目评审】

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全国高校微课比赛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测绘科学 课程:《地图学》 微课主题: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适用对象:高职测绘类各专业 授课教师:张船红硕士/讲师

《地图学》是以研究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该课程通过讲授地图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地图是测绘学的成果体现,测绘产品的最终成果则是纸质或是数字及其他形式的地图。其中,地图比例尺是测绘和地图使用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和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因此,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地图的详尽程度,也影响着测量的精度。所以,应根据实地情况及地图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测图比例尺,不可盲目追求大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 充分理解和掌握地图比例尺定义及其表达形式,重点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个作用,并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个作用 难点:比例尺作用的实际运用

以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结合实例分析教学、引导式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师生互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教学总结 本次教学活动,由引入实际问题开始,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案例讲解引出知识点,使理论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更能使学生主动的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较好的理解性学习。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评审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四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 评审标准 【基本定义】本次大赛所指“微课”定义为: ?用于企业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 H5 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 ?参赛作品应基于“企业”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企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 PC 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 【技术规范】 ?图文微课,提交 JPG/PNG/GIF 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 5 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 文件 200M 以内 ?音频微课,提交 MP3 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 30 分钟 ?H5 微课,25P 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和作品名称,命名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评审流程】 ?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 ?作品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 ?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 ?作品、作者信息完整,符合技术标准 ?初赛评作品审: ?由各企业自主制定 ?复赛作品评审: ?各赛区参照“大赛”标准,制定赛区评审标准 ?复赛评审分为大众评审和专家评审两个部分,大众评审意见占比不超过 30% ?各赛区可根据本赛区参赛作品情况,设立区域奖项 ?决赛作品评审: ?复赛优秀作品,入围决赛获奖作品提名 ?决赛作品通过专家评审点评+大众投票产生最终奖项,专家评审权重占 70%,大众评审 30% ?运营奖项评审 ?以企业为单位参加运营奖项评审,设立“最佳组织奖”、“最佳实践奖”和“创新应用奖” ?企业按要求,于决赛开始前,向主办单位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参加评审 ◆申报表格(按类别申报) ◆项目报告

(完整版)中国企业微课大赛标准

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 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 标准组成员 以下标准由中国企业微课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为组委会)标准组起草,并经组委会审核后实施。标准组专家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刘美凤教授、乐视大学执行校长马成功校长、著名组织学习专家邱昭良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李海燕老师组成。 基本定义 1. 用于企业培训的,以音视频方式(含图文)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课件) 2. 每门课长度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讲解一个知识(技能)点或解决一个问题 3. 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 4. 本次大赛加入纯音频微课和在线互动型微课,参赛选手请参阅相关标准 参赛对象 1. 以个人身份(可代表团队)为参赛主体,以“微课作品”为单位参赛 2. 同一参赛主体可提交多部参赛作品 3. 团队参赛可在作品中列出创作团队名单

1. 本次大赛作品分为知识信息类、操作任务类、技能经验类、案例问题类等不同类型 2. 本次大赛中将设立主题赛区,主题赛区内容由该专区主持人提出 3. 本次大赛微课作品支持4种类型,分别是视频类微课、H5类微课、图文类微课、音频类微课(UMU语音微课、喜马拉雅音频微课) 赛制赛程

1.作品资格审核: 由组委会审核参赛作品,确保无技术问题并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大赛网站展示1.1 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 1.2 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 1.3 不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 1.4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1.5 符合技术标准 2. 初赛评审: 2.1 大众评审:作品上传后的第二周,为大众投票时段,以“点赞”方式投票,得票胜出者可进入复赛 2.2 专家推荐:专家评委有权在每一评审周期,推荐优秀作品,“专家推荐“作品可直接进入复赛 3. 复赛评审: 3.1 复赛阶段选手,经过辅导后提交最终作品 3.2 复赛作品一旦提交,不能再进行修改 3.3 复赛作品的评审中,专家意见占90%,大众评选(投票)占10%(不同阶段比例会有调整) 3.4 复赛专家评审标准如下:

微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

微课及其质量评价标准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微型视频类课程的简称。 微课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某门学科(学问、技术、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等通过实施普查、筛点、设计、讲授(演示)、录制、后期处理、发布等一系列环节而制作的时长短、容量小、直切主题、讲授精炼的视频类课程。 一般意义上的微课主要是以视频形式呈现。微课可以是在线的、可以是离线的,也可以下载到本地使用。就一门学科而言,一系列以知识点、能力点为核心的微课形态可以拼接、组装成为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 不过,技术更为先进、制作更为精良、形态更为多样、互动更为有效的新型电子微课则可以理解为一课电子书。它包括视频部分、音频部分、互动部分、解答部分、评价部分等。这种新型的多媒体、多互动、多层级的电子微课课程体系远非一般意义上单纯微型视频课程可以相提并论的了。 新型微型电子课程结构包括课程标题、课程目标、知识点或知识板块(知识点群)等的讲解视频、答题互动、活动互动、评价互动等多个板块。 微课之基本原则: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实用性、便捷性。 微课之特点:灵活性、互动性、组块化、拼接化。 微课之过程:提出问题或导入、解释问题、解构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等。 本文主要讨论微型视频课程的质量标准。 二、微课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点化”

一般而论,任何一门学科知识谱系皆具三大特征,即系统性、完整性、自足性,而构建一门学科知识结构的基本单位却是无数的点,这些点与点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共同构成学科知识的网状结构,成为一个自足的、能自圆其说的知识回路。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知识点都是重点,也未必都是难点,更不必都是焦点。因此,对一门学科的精通往往是在重点、难点和焦点中去把握整个学科的基本脉络,而不是“点”无巨细、不分轻重地笼而统之。只有抓住一门学科的重点、难点与焦点才能更好地吃透一门学科的精髓。 因此,知识谱系中的重点、难点、焦点的筛选就显得格外重要。以下对三大要点做一简论。 重点的知识是学科知识体系(知识链)中重要的环节或重要的概念,它们可能起到承上启下、见微知著的作用。重点是就其学科知识本体的结构而言的,并不依赖于受众。因此,重点既具客观性,亦具主观性,但更多地偏向客观性。 难点,则说明该知识点在知识的谱系中是难啃的骨头,受众因年龄结构、理解层次、知识准备、学习态度、思维视角等方面可能会形成学习与理解上的困难或障碍,从而构成学习的难点区。难点是就受众的理解水平、层次、视角、文化惯习而言的。理论上来说,就某一学科而言,重点未必是难点,难点亦未必就是重点。重难点是因人们认识问题的视角的不同而产生的分类。难点虽有其客观性成因,但更偏向主观性,知识点中的难点就其本质而言是受众决定的。 焦点,则可能涉及到两个方面:①从认识论角度看,焦点可能是重点或难点中的要点,即所谓重中之重。②从测试学角度看,焦点可能是本门学科的知识核心。掌握焦点,意味着主体知识点的豁然开朗。因此,焦点是必然的常考、必考点。在某种意义上讲,焦点是一门学科知识点中重、难点的聚焦点,也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交集点。 从知识谱系的三大特征与三大要点出发,我们获得以下认识: 1.知识的重点、难点、焦点是一门学科知识谱系解构的关键“物质组件”。

微课大赛参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第三届xx杯微课大赛 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 【基本定义】本次争霸赛所指微课定义为: ?用于公司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 ?参赛作品应基于“公司”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公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 【赛制安排】 ?报名:10月15日前,均可通过学习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及集团培训发展部报名,只接受部门团体报名 ?初赛: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初赛于部门内部举办,由部门决定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部门选送作品至集团培训发展部参加复赛 ?复赛:9月1日起,集团培训发展部接受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复赛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每部门需至少提交10门以上作品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 ?决赛:11月1日-15日为决赛阶段,各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以作品为单位进行,设立作品奖、部门奖、个人奖三大类数十种奖项。部门可通过提交《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奖项

?颁奖:获奖信息通过集团官方微信、在线学习平台、集团培训发展部等渠道公布。11月15日,深圳,微课大赛总决赛及颁奖论坛期间,举办颁奖晚会 【技术规范】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内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内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 ?H5微课,25P以内,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标题 【评审标准】 ?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 ν课程内容符合参赛范围,主题明确 ν无违法国家法律内容 ν符合技术标准

中国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温度》微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视频)

中国第一届微课大赛一等奖《温度》微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视频)《温度》微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环境: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主机、学生每人一个电子书包、优课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收获新知。 师:同学们,看,老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天气预报),想不想听一听?(想)那就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录沈阳的气温,准备好记录。 生:打开优课-画图。 屏幕:播放天气预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表示沈阳的温度呢? 生1:我是这样表示…… 生2:我是用……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沈阳的温度,究竟哪一种更直

观、更恰当呢?揭下来请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去找一找答案。 生:带耳麦自主学习。(优课平台-班级共享区-班级共享-flash) 师:监控。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哪种方式表示沈阳的气温最恰当呢? 生1:回答。 师:还有其他学习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边演示边汇报) 师:谁再来说说你的学习收获? 生2:我来汇报……。 二、课堂练习、应用新知。 师: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有关温度的知识,真了不起!。现在就看看大家会不会应用,大家打开电子书,做一做课后第一题。 生:回答。(—5℃>—20℃) 师:那你知道—5℃和—20℃之间相差多少度吗?说说你的理由。生:回答。 师:迅速完成书中第二题。 集体交流。 三、互联互动,反馈评价。 师:同学们有关温度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学会了)那我们就一起进入互联课堂,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屏幕:优课学习平台的互联课堂

微课竞赛活动方案

微课竞赛活动方案 篇一:学校微课比赛方案 关于开展“第一届微课视频制作比赛”的 活动方案 为加快我校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按照沙湾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活动方案,特拟定我校活动方案,本学期我校将开展“**学校第一届教师微课视频制作比赛”。现将活动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参加培训,男教师53以下,女教师48以下必须完成微课视频制作。 二、参赛时间 20XX年10月12日-11月10日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第一届教师微课视频制作比赛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评委名单:******* 四、比赛规则说明 本次比赛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训、制作阶段 (一)、集中培训 培训时间:10月16日,时间半天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内容:1、微课视频的定义 2、微课视频的意义 3、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 (二)校本培训 参加区级培训教师***负责本校具体的微课视频制作培训和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比赛阶段 根据学校关于微课视频制作比赛方案,组织开展本校的比赛活动,并评选出本校各学科优秀微课视频作品。 第三阶段:评审阶段 **学校第一届教师微课视频制作大赛评委,根据评选标准,严格进行评选。 **微课视频制作比赛标准评分表(附件1) 五、奖励 1、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2、对个人优秀作品向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参赛。 *****学校 20XX年10月13日

篇二: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及评审规则 教培函〔20XX〕7号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 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分中心、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搭建高校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平台,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于20XX年12月至20XX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比赛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师工作司指导下,组织专家对进入全国决赛的选手及其作品进行评选,并对获奖选手及优秀赛事组织单位予以表彰。省级赛事组织与评选由各分中心或相关高等学校承办。请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广泛发动,积极为高校教师参赛创造条件。比赛方案及评选事宜见附件。 附件一: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附件二: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审规则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20XX年11月20日 主题词: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知 抄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师工作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附件一:

微课评价标准

议题一:微课程评价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黑龙江-王会: 评分要素比例:概念描述科学性、问题表述的准确性、引用资料的正确性、认知逻辑的合理性 20%; 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创新性 25%; 实用性、稳定性、易操作性、可移植性、易维护性 25%; 画面艺术、语言文字、声音效果 15%; 学习进度可调、学习路径可选、交互参数可调 9%; 教学策略: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 6%; 龙岗沙湾郝霞: 个人认为,根据不同的微课类型评价标准应该会不同之处,如:教学方面的微课程的评价可以有以下方面的要素:理念是否紧扣新课标、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指导性与操作性要强、实践效果对比呈现等。坪中-龚建通: 一直觉得,把评价划分为十多个那么细致的维度,每个维度是否可以清晰的定义和区别? 1、主题是否明确; 2、叙述是否吸引人,能配合主题; 3、画面和音乐是否能配合主题; 4、在结尾是否能有合适的总结或者升华; 5、不同类型的微课程,评价的标准应该有区别; 深圳坪地佘丽鹃: 可以从一个欣赏者或者说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考虑:比如,是否有新意和吸引人,观看结束是否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蓝蓝的天:主题要突出,可操作性强; 岁月静好:选题合理:是否适合用微课程呈现;教学内容:科学、无错误;教学设计符合学习规律;逻辑性强 重难点突破、设计科学合理; 作品规范:结构完整、技术规范、语言专业规范; 教学效果:呈现形式合理、比传统教学效果好;能够全程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目标达成:可以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深圳坪地佘丽鹃:音乐是否能紧扣主题; 深圳龙初程俊英:可操作性是针对小策略类的微课程,其他类型的可能不合适;深圳东升尹秀春: 不同类型的微课程评价角度也不能完全相同,内容能真的引发思考,并给人恍然大悟的感觉; 深圳龙初程俊英: 我看了大家的发言,都很精辟,我稍加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技术、艺术; 议题二:各指标的具体要求有什么? 坪中-龚建通: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pdf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 1 课程基本描述 课程内容所属学科:管理学 微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 模式 课程所属专业:电子商务 所属课程: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物流 教材选用:《电子商务基础》(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程时长:13分钟主讲人:程传旭 所在院校:西安航空学院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2 教学背景 本微课“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模式”属于“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电子商务系统”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信息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鉴定的核心课程,在这些专业中属于核心 职业技能课。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1 电子商务概论程课程背景及特点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定位是建立在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进行 的。在此过程中,按照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通过采用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调研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等多种形式,确立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并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进一步明确《电子商 务概论》的课程定位。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真实环境(网络开店)下的创业平台和工作情境,设计一个完整的创业项目推动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并将项目分解为基本操作工作任务和扩展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课程设计还注重与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通过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为学生考取“电子商务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点内容,主要对电子商务模式设计要素、B2C电子商务模式内涵、特点等阐述,并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分类、典型案例的分析来说明电子商务发展, 并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引作用。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2.2 本微课程特点 本微课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案例讨论、网站策划等内容,通过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锻炼学生在团队开发中的分工和协作能力。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本微课程在专业教室进行录制,课程达到主要目标是观察、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它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根据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多角度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3 教学目标 3.1 微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熟悉电子商务模式设计要素 2、掌握B2C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形式 3、熟练掌握B2C电子商务模式处理流程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教学设计 参赛类别:文史 作品名称:抗战胜利,是谁之力?所属学科:法学 所属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属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必修) 适用对象:普通高校本科生

主讲:张健所在学校:南开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专题讲授:抗战胜利,是谁之力? 一、教学目标 1.使大学生了解中国军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认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对打败侵略者的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使大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新起点,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针对长期以来“抗战胜利,是谁之力”的争论,引导同学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把握中国抗战与国际援助、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一是要从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出发,辩证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既要看到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更要看到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二是要全面发展地看待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作战分工及地位变化,既要充分肯定正面战场发挥的作用,更要突出强调敌后战场的重大历史功绩;

三是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认清抗日战争是中国各阶级各党派反对共同敌人的整体战争,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战场,都是神圣的全民族抗战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教学要求 通过对“抗战胜利,是谁之力”的分析讲授,使同学们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凝聚起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四、教学重点 1.如何辩证看待中国抗战与国际援助的关系; 2.如何客观评价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 1.我们提倡爱国主义,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 2.抗日战争中,包括南开学子在内的热血青年们,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掀起了民族自救的巨浪,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教学总结 “抗战胜利,是谁之力”的问题,是人们在谈到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比较关注而且争论比较大的一个话题。正是由于过去一段时期以来,国共两党都忽视了对方在抗日战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得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

微课的评价标准

八、微课如何评价?——好微课的“五个 关键” 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用微课很快捷地掌握了知识,这个微课就是好的微课。因此微课要在学生学的角度去制作,体现以学生为本。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小学和高校的微课大赛各提出了一个评审标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两者的比较如表1所示:表1 中小学微课与高校微课的评审标准比较表

学能力都较强,不要故意增强趣味性,因此提出了要体现教学特色。 4.教学应用不同。高校的微课传播更为广泛,有些起到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的微课应用的要求更高一些。 微课有课程的属性,也有课件的属性,即有知识性,又有资源性,因此可以有多重评判标准和要求。比如可以用上文提到的“四术”作为衡量标准,但最核心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1.选题。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做微课,必须是重点和难点。 2.设计。要对原有的内容重新设计与组织,要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 3.讲解。要准确清楚,言简意赅。 4.表现。音视频及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要准确规范。 5.效果。学习者使用的效果要明显有效。 评价抓两点 一、为什么要做微课,找准学生的学习困惑。 二、解惑。直击问题的本质。

一、微课制作者的自我定位 角色定位:老师和视频制作人 关注以下方面:知识储备、ppt制作技巧、视觉美感、解说技巧、软件操纵技巧 二、优秀微课标准 1、微课功能理解透彻:解惑而非授业; 即微课的功能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 2、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3、知识点够细,五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4、受众定位明确:是针对什么年级段; 5、情景定位明确: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 6、知识准确无误; 7、知识点讲解不照本宣科; 8、语言通俗易懂; 9、ppt有视觉美感; 10、视频画质清晰; 11、形象良好; 12、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教育部微课最新评审标准

微课制作要求及“微课”评审标准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上报微课作品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统一为WMV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三、微课作品内容要求 1、功能理解透彻 微课的功能是经验的交流及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 2、知识点足够细 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在10分钟左右能够讲解透彻,如果该知识点牵扯到另一个知识点,需详细讲解时应另设一个微课。 3、课件结构完整 课件中要有介绍微课(如微课名称、作者姓名等信息)和谢幕的版块,若是PPT,正文最多建议5~6页。 4、受众定位明确 微课作者需清楚本个微课受众的知识基础,采用适合该基础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5、情景定位明确 微课是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因此讲解时不得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 6、知识准确无误 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7、讲解不能照本宣科 对现有的知识以及课本上对该知识的表述应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罗列书上的知识,否则微课起不到“解惑”的作用。 8、课件具有有视觉美感 如制作常用的PPT课件时,可多角度地应用PPT现有的功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自定义动作、PPT切换、颜色搭配、字体搭配等。 9、画质清晰 影响视频画质的因素有:显卡驱动未更新导致屏幕像素低;导出视频时未设置与屏幕分辨率相一致的视频长宽尺寸导致视频画面变形。 10、其他要求 在录制微课时要保证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主讲人仪表得体;讲解声音响亮,节奏感强,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讲解通俗易懂。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指导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指导 根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标准的需要,特制定比赛视频制作指导说明。主要包括视频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技术规范。若采用桌面录制软件等方式进行录制,相关视频比例、采样和压缩要求参照本指导相关部分执行。本指导仅作为学校组织拍摄的技术参考,个人参赛选手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拍摄和制作。 一、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 每门课程总时长20分钟以内。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现场是否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录制需要自行决定。 (三)课程形式 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 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名称、单位、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2.音频信号源 (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参考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参考 根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标准的需要,特制定比赛视频制作参考说明。主要包括视频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技术规范。若采用桌面录制软件等方式进行录制,相关视频比例、采样和压缩要求参照本指导相关部分执行。本指导仅作为学校组织拍摄的技术参考,个人参赛选手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拍摄和制作。 一、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 每门课程总时长5-15分钟以内。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现场是否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录制需要自行决定。 (三)课程形式 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

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 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名称、单位、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 (二)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中国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中国微课大赛”评审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 教学选题(10分) 选题简明 利于教学,微课选题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实验活动等展开,选题简洁,目标 明确。 选题典型 解疑定位精准,有个性和特色,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能 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20分) 科学正确 概念描述科学严谨,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等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作品无著作权侵权行为,无敏 感性内容导向。 结构完整 所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微课视频,还可以提供与选题相关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 微反思等,便于评审; 微教案的设计要素齐全,内容要精确,注重实效; 微习题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主观、客观习题的设计难度等级要合理; 微课件的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力求简单明了; 微反思应该真实细致,落到实处,拒绝宽泛、套话。逻辑清晰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当前中小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设置合理,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视频规范 (20分) 技术规范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与设备灵活多样(可采用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 微课视频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 语言规范 使用规范语言,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声音清晰,语 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活动(30分) 目标达成 达成符合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教学使用的目标,通用性好,交互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高效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习者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 高。 精彩有趣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体现新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 形式新颖 微课构思新颖,富有创意,类型丰富(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其他类)。 网络评价 (20分) 网上评价 作品提交后,将在网上进行展示并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应用,根据线上的观看点击率及投票率等产生综 合评价分值。 总计得分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 教师:谢昌明 学校: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所属学科:公共基础课(0101) 所属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授课对象:高职大一学生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 1、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 本次微课内容“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四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内涵与现实意义,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二)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的知识特点:微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职大一学生,在前期的思想道德修养部 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明确“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标准,需要公民自觉地去践行“诚实守信”,同时对个人也起到了一定的评价作用。但是,对于从社会层面来看“诚信” 支撑着市场经济,从国家层面的角度来看,“诚信”是政府取信于人民的政治基础,学生却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2、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我们对大学新生关于诚信的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有55%的学生 认为当前社会总体诚信状态为差或很差;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有87.5%的学生承认社会上的诚信状态对自己产生了不良影响;有50%的学生认定自己是一个不完全的诚信者,还有5.8%的学生坦诚自己是个不讲诚信的人。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在诚信问题上正处于“未定性统合”,社会上消极因素已经影响着他们对诚信的态度。通过本次微课的教育,一方面告诉学生“诚实守信”不仅仅是影响个人评价的道德标准,还是市场经济的道德支撑点,也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pdf资料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pdf资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pdf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pdf,资,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附件: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特别奖广州大学什么是动态几何张景中焦念志厦门大学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的基本内涵一等奖白瑾北京大学心绞痛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两个“宣言书”与全面深化改革孔朝霞大连海事大学吕红复旦大学表观遗传学的分子基础TabooActivityasaLead-in(禁忌语活动在“导入”教学环节中的运用)朱苑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成锁河北师范大学遮罩特效应用个性与职业的适配性选择——霍兰德人业互择六角理论赵洱岽华北电力大学赵宇恒吉林大学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为什么“青年马克思”是一个虚假的概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周嘉昕南京大学张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若为自由故——初探“自

由度”笔记中的符号使用杨蔚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陈峰女士品茶与假设检验从《爸爸去哪儿》中分析幼儿气质类型徐冉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李锦“有点儿”、“一点儿”与形容词搭配时的辨析建筑物夜景照明徐俊丽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宗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张红敏信息工程大学长安大学王维琼曲率语言表达技巧之《节奏的运用》刘超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滕敏洪水神话的文化比较剖视图林文中国药科大学二等奖北京大学历史的临界点吴乐旻贾跃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观察者模式おおきに(关西方言)杨雪大连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李继荣人——新闻中永远的主角无机化学-原电池杨昱东北农业大学东南大学陈峥嵘在英语写作中如何借用他人观点(英文)景观建筑设计中的材料与空间意图徐宁东南大学广西大学黄维义吸虫形态学场地与形态王铬广州美术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刘常飞汉字研读——错写字解析揭密hDR白然河北师范大学陶爱峰河海大学波浪的折射魏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揭开公司法人的面纱霍夫变换吴华华北电力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尤明慧多普勒效应动画泥塑中的翻模制作杨东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景国良逻辑覆盖writingYourThesisstatement詹艳江西财经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常瑞死锁之应对从“牛奶取货”到分送式配送张莉金陵科技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张园园色彩赋予场景设计鲜活的生命交通灯是怎样“炼”成的任建强廊坊师范学院辽宁工业大学马超四杆机构类型及应用企业薪资制度的设计金星彤辽宁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顾晓燕代词式动词潜意识与人格陈昌凯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陈民巴洛克艺术风格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