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说明书

最新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说明书
最新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说明书

目前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铜材加工方面使用的药水的环保要求也提高了,现在要求使用环保型铜钝化液,该类型的钝化液中不含有毒重金属,不含氮磷钾等污染物。螺栓、螺母、垫片、容器、铰链、铆钉、罩、盖、支架、齿轮等各种结构件制造领域经常会用到黄铜、紫铜,但是在处理加工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铜不好抛光、容易变色的情况。特别是无氧铜氧化变色后,会导致其电阻变大,影响其导电功能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款环保型铜钝化液Q136##356&&2063

一、产品简介

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是我司为提高铜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而开发的一款新型专利产品。

本产品采用环保、无毒的咪唑啉类杂环化合物并添加多种机膦酸和醇类物质复合而成,不含铬等有毒害物质、外观微浊并有细腻泡沫。本品对经过各种清洗、酸洗或抛光处理后的各种铜材及铜镀层有较强的抗蚀作用,尤其对提高铜材在湿热盐雾环境的耐蚀能力效果十分显著。和传统产品相比,本品安全无毒害,耐蚀性能提高至少6~12倍。

二、特性与优点

本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RoHS环保要求,不含有重金属,易生物降解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2、本品性能稳定,药剂可重复使用,处理成本仅为防锈油的1/3;

3、钝化成膜致密,耐蚀性极佳,纯铜可通过中性盐雾>48小时测试;

4、处理后的产品可保持2年以上不变色。

三、技术指标

凯盟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典型数据测试标准

密度(25℃) 1.00±0.05比重计

外观乳白色液体目视

pH值9~10精密PH试纸

四、开槽方法与工艺条件

五、工艺流程

清洗或抛光后工件---MS0407钝化处理—流动清水漂洗(1-3次)—泡纯水—烘干或晾干

如果工件有更高的耐蚀要求,可配合使用我司铜材封闭剂,效果更佳

六、使用方法

1、经过除油或抛光后的工件用流动清洗多次冲洗,应尽可能避免将其它脏物带入钝化池

中。由于大多数的抛光液均含有酸性成份,因此抛光后的工件一定要冲洗充分,否则一旦把酸带入钝化液中,会引起钝化膜层溶解,从而起不到钝化防护的作用。所以,如有必要抛光后的工件可先用0.2~0.5%的Na2CO3溶液中和后再进行钝化。

2、本产品常温使用,处理时间大于5分钟.如果盐雾要求较高的情况,可适当延长处理的

时间(15分钟),这样钝化效果会更好。

3、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工件,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1~2次,再用纯水漂洗后甩干水珠,用低

于80℃的温度烘干即可。

七、钝化性能(样品以紫铜为例、数据仅供参考)

八、槽液维护

本品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工件带入大量水和酸液改变钝化液的酸碱度;随着处理的工件量的不断增加,药剂中的有机成份亦有一定的损耗,根据研究我们建议,使用一段时间后及时补加新液来维持药水的稳定性。

九、注意事项

·本品对酸碱比较敏感,因此使用过程中严防酸碱类物质混入本品中引起溶液报废。·本品在不清洁的工件表面不能形成良好的钝化膜,因此处理前面将工件表面附着的油脂、异物和污垢彻底清除干净,方能进行钝化处理。

十、健康与安全

根据资料显示,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及时送医治疗。

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的指引.除指定的用途外,本品不应用于其它用途.如需处理用过的产品,请注意保护环境.

十一、废水处理

·清洗工件表面后,所排出的酸水溶液,为了环保,请使用者将废水集合水池,然后用醋酸中和在PH值7~8时排放。

十二、储藏与包装

·储存:放置在通风阴凉处理保存,最高储藏温度小于40度。本产品不燃、不爆、无腐蚀性、环保

·包装:25Kg/桶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无铬钝化剂907使用说明书

Q-907无铬本色钝化剂 简介:Q-907无铬皮膜剂是一种完全不含铬的环保产品,它能够处理铝及其合金,包括 压铸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汽车,航空,电子设备,建筑行业,白色家用电器等),可以在金属表面产生一种无定型的膜层,该膜层与涂装有很好的结合力并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特点:Q-907膜层是没有颜色的。 由于整个工艺过程中不含六价铬,所以本药剂可以大大减轻废水处理的负荷,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 不含有毒物质,产品没有危险性。 适用于所有型号的铝合金,与所有种类的涂料相匹配。 喷淋或浸渍都可使用。 化学品 Q-907A 配槽剂 Q-907N PH 值调整剂 处理条件 浓度(%) 3.0~8.0 PH 2.5~3.5 温度(℃) 5.0~30.0 时间(分) 0.5~3.0 配槽数据 Q-907 可用自来水配槽,如条件允许,建议用纯水配槽,可延长槽液使用寿命。 每1000 升槽体积添加 ①Q-907A 配槽剂30~80kg,并搅拌。 ②然后缓慢加入添加剂Q-907N,并搅拌,把PH 调整到2.5-3.5。 注:Q-907N 添加时要缓慢,可分多次加入,最好用pH 计实时监控pH 值的变化。 槽液管理 随着加工处理的进行,槽液的浓度、pH 值都会产生变化。所以要定期对浓度、pH 值进行测定,保证维持在规定的变化范围内。 典型工艺 碱性脱脂—水洗—水洗—表调(酸洗)—水洗—纯水洗—ST-ND302 膜层处理—纯水洗—纯水洗—干燥 涂层外观 Q-907处理的铝件呈无色;

设备要求 所有接触到Q-907 的设备均要求用不锈钢(304 或316)或用内衬为耐氟化物的硬PVC 或PE。注:不可使用铸铁槽体! 劳动和环境保护 运输,使用和废水处理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更多的产品信息请查阅产品安全数据单。

无铬钝化液配方成分分析-钝化原理及工艺指标控制

无铬钝化液配方成分分析,钝化原理及工艺指标控制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无铬钝化液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无铬钝化液广泛应用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钝化液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钝化液相关企业 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铝合金表面的化学转化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铬酸盐钝化处理法,一种是非铬酸盐钝化处理法虽然铬酸盐钝化处理具有许多优越之处,但是由于(Cr)毒性高,易致癌,对环境污染大,许多国家已经严格限制铬酸盐的使用与排放,并且随着欧盟指令的生效使得铬酸盐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研制新型无铬钝化工艺取代传统铬酸盐钝化十分必要。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三价铬钝化工艺规范

三价铬钝化工艺的规范准则 ? ?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六价格钝化膜的替代选择就已存在。一些替代选择是基于毒性较小的三价铬化合物,而且主要局限于性能低的亮蓝型涂膜。由于这些替代镀液的配制价格相对低廉,因而维护/故障处理都不存在问题,而且这些镀液更换(倾倒)较频繁。 ? ? 在过去的几年里,业界对不含六价格工艺的兴趣日益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新颁布的废旧汽车(ELV)指令和废旧电子电器设备指( WEEE)令,这些指令要求在欧洲销售的汽车和电子零件不能再含有六价铬。 ? ? 此外,人们正在寻找仅通过三价铬转镀膜就能达到的强化的性能特性。现在,要求钝化膜必须提供较高的腐蚀保护性、耐热冲击性、染料和面涂吸收特性(同时保持外面的美观)以及成本有效性。因此,正确的配制、维护和故障处理技术已经变得极为重要。 ? ?下面介绍影响三价铬转镀膜性能的一些常见因素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因素以及故障处理方案。介绍内容包括:钝化时间、温度和浓度的影响;溶液搅拌;溶液的pH值;金属污染;镀层厚度;预浸镀溶液(出光液);水的质量;烘干温度。 ? ?常见的因素 ? ?三个[度“T”] ? ? 在金属精饰操作中最广为了解的三个因素被称为三个[度“T”]:时间长度、温度和浓度。正像大多数工艺方案一样,必须将这些因素(变量)紧密地控制在具体的参数范围内,才能获得理想质量的表面。 ? ?时间长度 ? ? 正确的沉浸时间是钝化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当镀锌工件沉浸在钝化溶液中,金属被溶解,并生成转镀膜。溶液与电镀工件接触时间越长,发生转镀的机会也越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中会导致较厚的钝化膜。 ? ? 三价铬钝化液生成转镀膜的速度一般比六价铬钝化的慢。因此,对于一个厚膜转镀工艺需要60秒或以上的沉浸时间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样,设备、过程周期等必须能够适应比过去更长的沉浸时间。 ? ? 沉浸时间太短,会导致钝化膜厚度不够,因而使腐蚀保护性差。沉浸时间太长将导致过度消耗镀层,同样也使腐蚀保护性差。与六价铬不同,你通常不能通过简单的视察来确定转镀膜厚度。所以,操作工必须在过程中一直监控沉浸时间。 ? ? 在工件一进入处理溶液时转镀膜就开始形成,而且直到工件进入第一个漂洗池时才停止形成转镀膜。只要钝化液与被镀金属保持着接触,锌就持续溶解且转镀膜持续生成。当这个过程发生在实际的工艺池外面时,那么过程的进行就没有利用到热、搅拌以及工件界面上的正确的溶液转移。因而生成质量差的转镀膜。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停留时间特别是钝化池和第一个漂洗池之间,应保持尽可能短的停留时间。 ? ?温度 ? ? 除了较长的沉浸时间外,高厚度/高性能的钝化膜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在没有强矿物酸的情况下,这些类型的系统通常依赖热量来为转工艺的进行提供“热量”。因此,看到工作温度高达140-160℉也就很正常了。在把温度考虑为一个可能的故障点时,重要的是对工件界面上的溶液而不是远离工件的溶液进行温度测定。这种温度差异可能很大,特别是在大型工件刚入钝化溶液时。在某种情况中,在钝化前,工件要在一个漂洗池中预热。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使用聚四氟乙烯、特氟龙或石英浸入式电加热器。为了保证最佳的性能也建议使用自动温控器和溶液搅拌。 ? ?浓度 ? ? 钝化液浓度是与旧的工艺差别很大的另一个因素,而且在排除故障时必须一直考虑这个因素。尽管六价铬钝化通常在1-5%体积浓度在运行,但高性能的三价铬钝化一般在10%或以上体积浓度下进行。与温度的情况非常相似,需要这些较高的浓度来给镀液提供“能量”,生成理想的转镀膜。

无铬钝化

铝合金无铬钝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自知网 收藏引用 作者 訾赟 摘要 使用最广泛的铝合金钝化处理技术是铬酸盐钝化,但传统铬酸盐钝化膜仍存在着环境方面的不足,研制性能优良的无铬钝化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LY12铝合金表面的锆酸盐钝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优化等方法确定了锆酸盐钝化中高锰酸钾-氟锆酸钾钝化和双氧水-氟锆酸钾钝化的最佳工艺。研究表明,高锰酸钾-氟锆酸钾钝化的最佳工艺 为:KMnO_4含量5.0g/L,K_2ZrF_6含量3.0g/L,pH值2.2,温度50℃,时间60s;双氧水-氟锆酸钾钝化的最佳工艺为:H_2O_2浓度45ml/L,K_2ZrF_6含量5.0g/L,pH值3.0,温度50℃,时间90s。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和中性盐雾实验对锆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双氧水-氟锆酸钾钝化膜的耐蚀性要比高锰酸钾-氟锆酸钾钝化膜的耐蚀性有很大提高,双氧水-氟锆酸钾钝化膜显著提高了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采用SEM、EDS对锆酸盐钝化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氟锆酸钾钝化膜的膜层表面吸附着颗粒状的氧化物,并且有明显的凹陷存在,钝化膜由Al、O、Mn、Zr等元素组成。双氧水-氟锆酸钾钝化膜的整个膜层表面都分布着不均匀的皲裂纹,整体类似于“干枯河床”状,同时还呈现出多孔的蜂窝结构,钝化膜由Al、O、Zr等元素组成。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中性盐雾实验和SEM表面形貌分析对不同的后处理工艺进行筛选,确定了氟-镍+沸水双重后处理工艺。并与未经过后处理的钝化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钝化膜经过后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膜层的表面形貌,提高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将锆酸盐钝化膜与铬酸盐钝化膜进行氟-镍+沸水双重后处理,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和中性盐雾实验对不同钝化膜的耐蚀性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锆酸盐钝化膜中的双氧水-氟锆酸钾钝化膜的耐蚀性优于高锰酸钾-氟锆酸钾钝化膜的耐蚀性,与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相接近。 收起 出版源 《沈阳理工大学》, 2011 铝合金无铬纯化的工艺及机理研究 来自知网

最新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说明书

目前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铜材加工方面使用的药水的环保要求也提高了,现在要求使用环保型铜钝化液,该类型的钝化液中不含有毒重金属,不含氮磷钾等污染物。螺栓、螺母、垫片、容器、铰链、铆钉、罩、盖、支架、齿轮等各种结构件制造领域经常会用到黄铜、紫铜,但是在处理加工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铜不好抛光、容易变色的情况。特别是无氧铜氧化变色后,会导致其电阻变大,影响其导电功能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款环保型铜钝化液Q136##356&&2063 一、产品简介 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是我司为提高铜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而开发的一款新型专利产品。 本产品采用环保、无毒的咪唑啉类杂环化合物并添加多种机膦酸和醇类物质复合而成,不含铬等有毒害物质、外观微浊并有细腻泡沫。本品对经过各种清洗、酸洗或抛光处理后的各种铜材及铜镀层有较强的抗蚀作用,尤其对提高铜材在湿热盐雾环境的耐蚀能力效果十分显著。和传统产品相比,本品安全无毒害,耐蚀性能提高至少6~12倍。 二、特性与优点 本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1、符合RoHS环保要求,不含有重金属,易生物降解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2、本品性能稳定,药剂可重复使用,处理成本仅为防锈油的1/3; 3、钝化成膜致密,耐蚀性极佳,纯铜可通过中性盐雾>48小时测试; 4、处理后的产品可保持2年以上不变色。 三、技术指标 凯盟铜材无铬钝化剂MS0407典型数据测试标准 密度(25℃) 1.00±0.05比重计 外观乳白色液体目视 pH值9~10精密PH试纸 四、开槽方法与工艺条件 五、工艺流程

清洗或抛光后工件---MS0407钝化处理—流动清水漂洗(1-3次)—泡纯水—烘干或晾干 如果工件有更高的耐蚀要求,可配合使用我司铜材封闭剂,效果更佳 六、使用方法 1、经过除油或抛光后的工件用流动清洗多次冲洗,应尽可能避免将其它脏物带入钝化池 中。由于大多数的抛光液均含有酸性成份,因此抛光后的工件一定要冲洗充分,否则一旦把酸带入钝化液中,会引起钝化膜层溶解,从而起不到钝化防护的作用。所以,如有必要抛光后的工件可先用0.2~0.5%的Na2CO3溶液中和后再进行钝化。 2、本产品常温使用,处理时间大于5分钟.如果盐雾要求较高的情况,可适当延长处理的 时间(15分钟),这样钝化效果会更好。 3、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工件,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1~2次,再用纯水漂洗后甩干水珠,用低 于80℃的温度烘干即可。 七、钝化性能(样品以紫铜为例、数据仅供参考) 八、槽液维护 本品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工件带入大量水和酸液改变钝化液的酸碱度;随着处理的工件量的不断增加,药剂中的有机成份亦有一定的损耗,根据研究我们建议,使用一段时间后及时补加新液来维持药水的稳定性。 九、注意事项 ·本品对酸碱比较敏感,因此使用过程中严防酸碱类物质混入本品中引起溶液报废。·本品在不清洁的工件表面不能形成良好的钝化膜,因此处理前面将工件表面附着的油脂、异物和污垢彻底清除干净,方能进行钝化处理。 十、健康与安全 根据资料显示,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严重者及时送医治疗。 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的指引.除指定的用途外,本品不应用于其它用途.如需处理用过的产品,请注意保护环境. 十一、废水处理 ·清洗工件表面后,所排出的酸水溶液,为了环保,请使用者将废水集合水池,然后用醋酸中和在PH值7~8时排放。

三价铬钝化工艺规范

三价铬钝化工艺的规范准则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六价格钝化膜的替代选择就已存在。一些替代选择是基于毒性较小的三价铬化合物,而且主要局限于性能低的亮蓝型涂膜。由于这些替代镀液的配制价格相对低廉,因而维护/故障处理都不存在问题,而且这些镀液更换(倾倒)较频繁。 在过去的几年里,业界对不含六价格工艺的兴趣日益增加。部分原因是由于新颁布的废旧汽车(ELV)指令和废旧电子电器设备指( WEEE)令,这些指令要求在欧洲销售的汽车和电子零件不能再含有六价铬。 此外,人们正在寻找仅通过三价铬转镀膜就能达到的强化的性能特性。现在,要求钝化膜必须提供较高的腐蚀保护性、耐热冲击性、染料和面涂吸收特性(同时保持外面的美观)以及成本有效性。因此,正确的配制、维护和故障处理技术已经变得极为重要。 下面介绍影响三价铬转镀膜性能的一些常见因素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因素以及故障处理方案。介绍内容包括:钝化时间、温度和浓度的影响;溶液搅拌;溶液的pH值;金属污染;镀层厚度;预浸镀溶液(出光液);水的质量;烘干温度。 常见的因素 三个[度“T”] 在金属精饰操作中最广为了解的三个因素被称为三个[度“T”]:时间长度、温度和浓度。正像大多数工艺方案一样,必须将这些因素(变量)紧密地控制在具体的参数范围内,才能获得理想质量的表面。 时间长度 正确的沉浸时间是钝化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当镀锌工件沉浸在钝化溶液中,金属被溶解,并生成转镀膜。溶液与电镀工件接触时间越长,发生转镀的机会也越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中会导致较厚的钝化膜。 三价铬钝化液生成转镀膜的速度一般比六价铬钝化的慢。因此,对于一个厚膜转镀工艺需要60秒或以上的沉浸时间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样,设备、过程周期等必须能够适应比过去更长的沉浸时间。 沉浸时间太短,会导致钝化膜厚度不够,因而使腐蚀保护性差。沉浸时间太长将导致过度消耗镀层,同样也使腐蚀保护性差。与六价铬不同,你通常不能通过简单的视察来确定转镀膜厚度。所以,操作工必须在过程中一直监控沉浸时间。 在工件一进入处理溶液时转镀膜就开始形成,而且直到工件进入第一个漂洗池时才停止形成转镀膜。只要钝化液与被镀金属保持著接触,锌就持续溶解且转镀膜持续生成。当这个过程发生在实际的工艺池外面时,那么过程的进行就没有利用到热、搅拌以及工件界面上的正确的溶液转移。因而生成质量差的转镀膜。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停留时间特别是钝化池和第一个漂洗池之间,应保持尽可能短的停留时间。 温度 除了较长的沉浸时间外,高厚度/高性能的钝化膜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在没有强矿物酸的情况下,这些类型的系统通常依赖热量来为转工艺的进行提供“热量”。因此,看到工作温度高达140-160℉也就很正常了。在把温度考虑为一个可能的故障点时,重要的是对工件界面上的溶液而不是远离工件的溶液进行温度测定。这种温度差异可能很大,特别是在大型工件刚入钝化溶液时。在某种情况中,在钝化前,工件要在一个漂洗池中预热。大多数情况下推荐使用聚四氟乙烯、特氟龙或石英浸入式电加热器。为了保证最佳的性能也建议使用自动温控器和溶液搅拌。 浓度 钝化液浓度是与旧的工艺差别很大的另一个因素,而且在排除故障时必须一直考虑这个因素。

铜材钝化剂产品说明书

铜材无铬钝化剂(KM0407) 一、产品简介 铜材无铬钝化剂是我司为提高铜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而开发的一款新型专利产品。本产品采用环保、无毒的咪唑啉类杂环化合物并添加多种机膦酸和醇类物质复合而成,不含铬等有毒害物质、外观微浊并有细腻泡沫。本品对经过各种清洗、酸洗或抛光处理后的各种铜材及铜镀层有较强的抗蚀作用,尤其对提高铜材在湿热盐雾环境的耐蚀能力效果十分显著。和传统产品相比,本品安全无毒害,耐蚀性能提高至少6~12倍。 二、特性与优点 本产品具有以下优点: 五、工艺流程 清洗或抛光后工件--- KM0407钝化处理—流动清水漂洗(1-3次)—泡纯水—烘干或晾干 如果工件有更高的耐蚀要求,可配合使用我司铜材封闭剂,效果更佳 六、使用方法 1、经过除油或抛光后的工件用流动清洗多次冲洗,应尽可能避免将其它脏物带入钝化池中。由于大多数 的抛光液均含有酸性成份,因此抛光后的工件一定要冲洗充分,否则一旦把酸带入钝化液中,会引起钝化膜层溶解,从而起不到钝化防护的作用。所以,如有必要抛光后的工件可先用0.5~1%的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钝化。

2、本产品常温使用,处理时间大于15min.因为本产品在铜材表面形成钝化膜的时间在10min左右,最佳是 15min.因此,原则上处理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如果盐雾要求较高的情况,可适当延长处理的时间,这样钝化效果会更好。 3、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工件,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1~2次,再用纯水漂洗后甩干水珠,用低于90℃的温度烘 干即可。 七、钝化性能(样品以紫铜为例、数据仅供参考) 八、槽液维护 本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处理的工件量的不断增加,药剂中的有机成份亦有一定的损耗,根据研究我们建议,每公斤处理1m2表面积的工件,需向槽液中补加0407A添加剂即可正常使用(例:当钝化槽装有25公斤的钝化液时,即每处理25m2表面积的工件后向槽液中补加0407A添加剂) 九、注意事项 ·本品对酸碱比较敏感,因此使用过程中严防酸碱类物质混入本品中引起溶液报废。 ·本品在不清洁的工件表面不能形成良好的钝化膜,因此处理前面将工件表面附着的油脂、异物和污垢彻底清除干净,方能进行钝化处理。 十、储藏与包装 25Kg/桶包装,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铝材钝化原理

1.钝化原理: ZY-WG 无铬钝化剂使镀锌层在含有络合剂的条件下,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并以其成膜的稳定性,形成牢固致密耐蚀的钝化膜。 2.产品性能: 经该产品钝化膜,无色、光亮、耐蚀性强。与传统的含铬钝化比较,其显著特点是无毒、无刺激味,工作液稳定,符合环保要求。 3.用途: 适用于各种镀锌产品的钝化处理,有效的防止镀锌产品表面腐蚀氧化,提高金属表面的抗腐能力,使镀锌件长久保持光亮。 4.钝化方法: 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喷淋加气吹,浸渍加控干或风吹,也可辊涂涂抹等多种方法钝化。 一、产品性质 本品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助剂复配而成的水基清洗剂。其作用机理为:借助于表面活性成份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能力,通过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使油污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减弱、脱离而进入洗液,从而达到去除油污、洁净表面的目的。S-002除油剂洗净力强,脱脂迅速,使用浓度低,工作液成份稳定,不燃不爆,对工件不腐蚀,使用安全可靠。其应用范围广泛,既可单独使用,亦可加入到酸碱溶液中,适用于钢铁、锌铝及其合金件之喷涂予处理。 二、性能规格 1、溶液外观透明液体,允许略带黄色 2、密度,g/cm3 1.01±0.01 3、酸碱性: 中性 4、浊点A:80℃ B:60℃ 三、使用方法 1、处理方式:浸渍,喷淋(喷淋压力0.8-1.80atm) 2、处理浓度: 3-7% 3、处理温度:20-70℃ 4、处理时间:2-6min 四、注意事项 1、视工件表面油污程度及种类,确定工作液浓度,是否添加除油剂; 2、如果某些工件上附有高熔点油脂或重度油污时,可适当提高处理槽液温度或手工擦洗清除; 3、槽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化学反应、工件带走等原因,其有效成份含量降低,脱脂能力下降,应及时添加除油剂; 4、使用S-002B型除油剂新配槽时,由于槽液含油度低或喷淋压力过高造成泡沫过多时,可适当加消泡剂或降低喷淋压力; 5、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存于通风干燥处。 铝材氧化生产工艺规程 一、工艺流程: ①银白料及银白电泳料氧化: 上架——水洗——低温抛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下架——风干——检验

无铬钝化工艺说明书

压铸铝抛丸件无铬钝化工艺 使用说明书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对压铸铝抛丸件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后工件表面呈金属本色(略显微黄),中性盐雾试验24h,腐蚀面不大于工件总表面积的15%。本工艺不含三价铬、六价铬及其它重金属元素,是绿色环保工艺。 二、工艺流程: 表调→清洗→清洗→钝化→清洗→清洗→封闭→吹干。 三.工艺参数: 四.工艺维护: 1.表调工序:

本工序控制工艺参数是槽液的PH值。当PH小于1时,槽液变浓,加水调整至PH值为1--1.5,PH值大于1.5时,槽液变淡,加原液调整至PH值为1--1.5,长期使用槽液变脏,调整无效时,更换槽液。 2.钝化工序: 本工序控制的工艺参数是槽液的PH值和钴离子含量。日常生产主要控制槽液的PH值。当PH值小于4时,槽液变浓,加水调整至PH值至4--4.5.PH值大于4.5时,槽液变淡,加原液调整至PH值至4--4.5。当槽液PH在工艺范围之内,而工件的外观或盐雾试验达不到要求时,分析槽液的钴离子含量,钴离子含量低于工艺范围时,加原液调整。长期使用,槽液变脏变淡,调整无效时,更换槽液。 本工序的两道清洗水务必保持清洁,工件务必清洗干净。否则残留的钝化液将会带入封闭槽使槽液内产生絮状物,槽影响封闭效果,而且絮状物附于工件表面影响产品外观。生产时应是流动清水洗,清洗槽应隔日换槽。 3.封闭工序: (1).槽液的配制: 在封闭槽中加入所需量的2/3的水,按5%的比例加入KF-1无铬钝化封闭剂,之后再加水至所需体积。加热至70--75℃即可使用。 (2).槽液的控制: 本工序控制的工艺参数是槽液的PH值。当PH值小于8时,槽液变淡,加KF-1无铬钝化封闭剂原液调整至PH值为8--8.5。当PH值大于8.5时,槽液变浓,加水调整至PH值为8--8.5. 槽内封闭液务必保持清洁,液内不得有絮状物产生。根据生产情况,每隔8-10日更换槽液。 封闭槽内严禁酸性物质混入。 注:为了保证钝化后工件表面不产生“水印”,建议生产时: 1.钝化的工件不用铁丝篓装载,改用挂具装载。使工件有间隙。 2.钝化后立即用压缩空气彻底吹干,使工件快速干燥。

铝及铝合金无铬表面处理技术工艺概述及表面处理技术开发

铝及铝合金无铬表面处理--技术工艺概述及配方开发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本文详细介绍了铝及铝合金无铬表面处理技术,有更多配方技术支持可联系我们的相关工程师。 由于铝的标准电极电位较负,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腐蚀,须经表面处理后才能使用。我国现今通用的处理方法是采用铬酸盐处理,但由于其中含有六价铬,其使用越来越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环境友好的新型无铬表面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1 锆钛类处理 锆钛处理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得到工业化应用的工艺之一。它最早用于易拉罐的表面处理,后来逐渐扩展到汽车、电子、航空、建筑型材等行业。这种工艺的处理液主要由含钛、锆、铪的金属盐,氟化物,硝酸盐和有机添加剂组成,通过浸渍、喷淋的方式形成转化膜。膜层主要是由锆钛盐、铝的氧化物、铝的氟化物及锆钛的配合物等组成的混合夹杂物。其优点在于工艺操作简单,所获得的膜层与有机聚合物的结合力强。 日本Parker公司研制的一个典型配方是:磷酸盐0.04g/L,钛0.05g/L,氟离子0.4g/L,单宁酸0.2g/L,pH 4.9。30~60℃下喷淋或浸渍5~6s即可获得转化膜。郭瑞光等的研究表明,钛酸盐化学转化膜拥有许多与铬酸盐化学转化膜相同的性质,如稳定、牢固、自愈性良好,能够有效防止铝合金的腐蚀等。钛酸

盐转化膜能起到保护作用是基于它抑制了铝合金表面阳极反应的发生和提高了点蚀电位。 汉高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已经开发了无铬转化处理技术,当时以氟锆酸、硝酸和硼酸为基础配方;80年代又开发了磷酸锆和磷酸钛配方,被广泛应用于易拉罐表面钝化。其无铬钝化产品Alodine(阿洛丁)5200的处理时间为5~120s,温度20~30℃,处理液pH为3.0~3.6,所获得的涂层由30%~40%的锆(钛)盐、25%~35%的铝的氧化物、5%~15%的铝的氟化物和2%~30%的有机聚合物组成。其特点是:无重金属,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减少了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操作工人的作业环境;基于锆盐和钛盐以及聚合物等,取代了重金属钝化膜;室温处理,节约能源;钝化时间短,提高了生产效率;既可用于喷淋也可用于浸渍;为有机涂层提供了极好的基底。 锆钛体系目前在铝罐、室内散热器和铝轮毂等方面已获得了应用,但其耐蚀性能仍低于铬酸盐膜,而且经此工艺处理后的转化膜没有颜色,给工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在高耐候性和高耐蚀性要求的产品上还很少应用。 1.2 硅烷处理 硅烷表面处理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国外已经有了很多专利,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代替铬酸盐的工艺。硅烷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有机和亲无机的两种官能团,通过硅烷偶联剂就可以把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这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材料牢固结合在一起。对于铝合金而言,硅烷可与基底铝合金形成极强的Me─O─Si键,而硅烷的有机部分又可与表面涂层形成化学键结合。因此,硅烷处理可大大提高表面涂层与基体铝合金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

无铬钝化剂

铝型材的无铬工艺 随着中国铝制品行业的蓬勃发展,铝型材、铝单板、铝轮等铝制品企业快速崛起,在此类工厂的铝表面处理工艺中,此前一直以来都是以六价铬处理作为铝制品的标准处理,它有着优异的性能和非常好的适应性,但它也存在毒性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健康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在铝制品行业,用无铬处理工艺代替六价铬处理工艺成为必然,在无铬处理工艺中,上海耀岩化学凭借积累多年的实验成果与现场应用的经验,所生产的铝无铬处理产品已经完全等同于先前的六价铬产品,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涂层与铝制品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在提供优质的处理效果的同时,消除了对环境、健康、安全的隐患。 无铬工艺——优点 ①可应用于浸渍、喷淋或冲淋等处理方式 ②维护成本较低 ③不含有毒物质 ④稳定的膜层 ⑤废水处理简单 ⑥不含磷和重金属 ⑦在线掌控容易 ⑧具有一系列的标准认可 铝型材处理工艺 铝单板处理工艺 水 洗 无铬钝化 纯水洗 水 洗 水 洗 铝表调 脱 脂 干 燥 铝表调 无铬钝化 纯水洗 水 洗 水 洗 纯水洗 干 燥 水 洗

铝轮毂处理工艺 压铸铝处理工艺 无铬铝钝化剂主要优势 ①可靠的无铬解决方案 ②无需水洗 ③废水量减少 ④工艺简化 ⑤生产效率提升 ⑥出色的物理测试结果 三价铬的主要优势 ①环保、安全无毒 ②操作简单 ③废水处理简单 ④电阻低 ⑤裸模防腐能力佳 ⑥与涂料匹配性能优 铝表调 水 洗 水 洗 脱 脂 干 燥 预脱脂 水 洗 水 洗 纯水洗 纯水洗 无铬钝化 水 洗 干 燥 纯水洗 纯水洗 水 洗 水 洗 铝表调 水 洗 蚀 刻 水 洗 水 洗 脱 脂 三价铬钝化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配方说明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配方说明 配方说明: 志坚科技型环保不锈钢酸洗钝化液ZJ-302是国内市面上采用日本和德国最新研发技术,产品适用于所有奥氏体不锈钢,该产品使酸洗与钝化二合一,可以将不锈钢表面转变为统一银白色的光洁表面,同时能保护不锈钢基体、延长不锈钢抗盐雾时间、可以提高不锈钢在不同环境试用下防锈能力提升10至50倍以上、从而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此药水可以反复多次重复使用,经过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国内上以形成一种专门一套检测标准,能够快速准确测试该药液总体寿命以及如何维护。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适用于SUS200、SUS300系列等所有不锈钢产品的酸洗钝化不锈钢酸洗钝化液对工件的处理后具有很好的效果: 一,清除各种型号奥氏体不锈钢工件的焊斑、锈斑、氧化皮焊接后产生的黄、蓝、黑色焊斑等污物。环保、无铬;不含铬酸盐等六价铬成份。优异的抗盐雾耐腐蚀能力,最高已通过NSS中性盐雾测试500H 二、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 三、处理后工件统一均匀银白光亮,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四、不含有害成份,PH值为酸性,对皮肤无刺激,提供极佳的清洗性能,保护使用者的健康。并且处理后的废药液只需中和后直接排放,对环境达到零污染。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应用的范围比较广阔: 广泛应用于啤酒罐、压力容器、医疗器械、航天设备、核动力设备、各种移动通讯等五金件。全面针对不锈钢酸洗钝化处理,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 根据不锈钢的材质以及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钝化液使用浓度为20%~100%;铁素体、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后使用,浸泡5-1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根据材质、外观不同而视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银白色钝化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并过水。 操作工艺简单效率高原液浸泡5-15分钟取出清水洗净即可

无铬钝化剂企业标准

无铬酸盐钝化剂企业标准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台州华印经贸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台州华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钱宏彬、吴永敏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无铬酸盐钝化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铬酸盐钝化剂的术语、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无铬酸盐钝化剂,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7466-87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191-2008 包装输运图示标志 3 术语 无铬酸盐钝化剂简称无铬钝化剂,为传统的铬酸盐钝化剂替代产品。本产品不添加重铬酸钾、铬酸酐及任何含有铬酸盐成分的原材料。 4 要求 4.1 外观:无色液体 4.2无铬酸盐钝化剂按本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 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判别 在自然光条件下,用目视法进行判别。 5.2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按《GB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规定进行测定。 5.3 铬含量的测定 按《GB7466-87 水质-总铬的测定》规定进行测定。 5.4 密度的测定 5.4.1 方法提要 利用密度计在被测液体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所浸没的深度读出该液体的密度。 5.4.2 仪器 5.4.2.1 密度计:分度值为0.001g/cm3。 5.4.2.2 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20℃±0.1℃。 5.4.2.3 玻璃量筒:250ml~500ml。 5.4.2.4 温度计:0℃~50℃,分度值为0.1℃。

三价铬钝化剂和无铬钝化剂的区别

三价铬钝化剂和无铬钝化剂的区别 项目 三价铬钝化剂 无铬钝化剂 组成成份 三价铬钝化剂主要由硝酸铬及极少量的 氟化氢铵等物质组成 无铬钝化剂是由双氧水-氟铝酸盐等物质 组成 处理工艺 三价铬钝化剂与无铬钝化剂的处理工艺基本相同。两种处理剂的处理基本工艺都是:脱脂除油--水洗--钝化处理--水洗--烘干 膜色 三价铬钝化剂钝化后的膜色可以结合耐 腐蚀性能调整生成铝本色、浅蓝色、篮 彩色 无铬钝化剂钝化后是金黄色膜层 耐腐蚀能力 三价铬钝化剂钝化后,裸膜(不喷涂)膜 色为本色的耐腐蚀中性盐雾可以达到72- 96小时或以上; 裸膜膜色为浅蓝色的,耐腐蚀中性盐雾 可以达到120-168小时或以上; 膜色为蓝色的,耐腐蚀中性盐雾可以达 到200小时或以上; 裸膜膜色为蓝彩色的,耐腐蚀中性盐雾 可以达到240-360小时或以上,甚至可 以达到近5000小时,耐腐蚀性能超过欧 美MIL-DTL-81706及MIL5541的耐腐蚀 标准 无铬钝化剂,裸膜耐腐蚀中性盐雾一般 只可以达到48小时,杂质比较少的材料 才可以达到72小时,涂装后耐腐蚀中性 盐雾可以达到1200-1500小时 涂装附着力 种钝化剂的涂装附着力均达到百格测试标准 环保特性 三价铬钝化剂和无铬钝化剂膜层均可达到欧盟ROSH管理标准 三价铬钝化剂的污水处理,主要是要将 Cr3沉淀,比起Cr6容易处理得多,需要 COD处理,Cr3不是环保严禁使用物质 无铬钝化剂无需沉淀任何重金属,只需 COD处理 使用成本 三价铬钝化剂一般每平方米耗用约为50- 75毫升 无铬钝化剂一般每平方米耗用约为75- 100毫升,比三价铬钝化剂略高

无铬化前处理

涂装铝板无铬处理应用技术工艺情况说明 环境监测部门领导: 我公司鉴于目前广泛应用于涂装铝板生产的化学转化处理工艺基本上都为铬酸盐处理,由于铬是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工业卫生都有严重影响,欧盟ROSH 国家也对其排放有严格要求。我国《电镀污染排放标准GB21900-2008)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中对总铬和六价铬都有严格控制,目前应用广泛的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为化学沉淀法,将含铬废水中的铬转化为含铬废渣,这种方法又造成另一种污染,国家对含铬废渣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控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到了对铬渣污染的无害化治理[1],国家环保总局也下达了《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T301-2007)》[2],对铬渣的处理有严格的技术要求。这使得铝铬酸盐化学转化膜工艺的成本大副提升,并且污水固废处理难度加大,而随着欧盟绿色环保指令(ROHS 指令)的通过与全面实施,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颁布了类似的技术法规或要求,因此无铬转化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非常广泛。我公司也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本通过与原材料供应商一起进行课题攻关,达到无铬处理,主要流程:除油→中和→无铬处理→烘烤-涂装。经2012年2月试用到9月全面采用无铬钝化工艺。生产稳定经每日检测废水无重金属铬离子存在。也为我公司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在这基础上我们会做的更好。

方大无铬前处理工艺 (碱脱脂喷淋处理线) 一、前处理工艺情况 1、处理工件:铝型(板)材 2、处理方式:全线喷淋 3、加热状况:预、主脱脂槽可以加热,其余各槽为常温。 3、线速度:1.8 m/min-2.5m/min 4、工艺流程: ①预脱脂(50~60℃)→②脱脂(50~60℃)→③水洗→④水洗→⑤水洗→⑥出光→⑦水洗→⑧水洗→ ⑨无铬钝化→⑩水洗→⑾水洗→⑿水洗→烘干(工件表面温度不超过100℃) 5、使用汉高化学品:脱脂剂Ridoline 34N 铝件出光剂Deoxidizer 395H 无铬钝化剂Alodine 4830Mu、Alodine 4830R

三价铬钝化液配方组成,钝化液成分分析技术及生产工艺

三价铬钝化液成分分析,钝化机理及配方参考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三价铬钝化液的研究背景,机理,分类,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三价铬钝化液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及自行车零件金属表面处理,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三价铬钝化液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钝化液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锌在大气中以及绝大多数其他介质条件下,都具有相当高电负性,因此镀锌是应用最广泛的电镀品种之一。但因为锌的电负性高,在潮湿的环境中首先被腐蚀,为了提高镀锌及锌基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通常会在电镀锌及锌基合金后经过铬酸盐钝化处理,经过钝化处理后能显著提高镀锌及锌基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镀锌层三价铬钝化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条件得到不同颜色和厚度的钝化膜,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了四种颜色的钝化。目前三价铬钝化技术仍然没有六价铬成熟,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严格和重视三价铬钝化以其低毒性必定会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必将成为金属材料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 镀锌三价铬钝化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子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及自行车零件等,其中扬声器的电镀锌基本已经全面采用三价铬钝化。三价铬钝化的使用寿命周期较长,耐热性能好,对于镀锌后需去氢处理的零件是非常有利的。采用封闭剂处理更能大大提升其功能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三价铬钝化工艺的需求量将

越来越大,如何把三价铬钝化的工艺性能提升至更高的水平仍然需要今后的不断努力。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二、三价铬钝化液 2.1三价铬钝化机理 三价铬钝化膜的形成机理类似于六价铬钝化,但是不包括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这一步骤。首先是在酸性介质中锌被氧化剂氧化并与三价铬形成锌铬氧化物,同时消耗酸使得接触界面的pH升高,然后在pH增大的情况下三价铬化合物在表面析出,形成一层由锌铬氧化物组成的胶状膜。可用以下步骤表示: 1)锌的溶解: Zn + 2H+----Zn2+ + H2| 4Zn + NO3---- 9H+ ----4Zn2+ + NH3 |+ 3H2O 2)膜的形成: Zn2+ + xCr3+ + yH2O----ZnCr x O y+2yH+ 2.2三价铬钝化与六价钝化比较 三价铬钝化与六价铬钝化的比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除锈钝化剂SYNTHRO-COR RRB的产品说明书中文

概述概述:: SYNTHRO ? -COR RRB 是一种除锈剂和磷化剂。 物化指标物化指标:: 外观 清澈液体 颜色 绿色 可保证的指标可保证的指标 指标指标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pH 值 ( 20°C ) <1 NFT 01013 密度(20°C 时) 1.17 ±0.01 NFT 20050 应用应用:: SYNTHRO ? -COR RRB 是一种具特别钝化功能的磷酸类化合物,为金属提供完全和持久的保护。 SYNTHRO ? -COR RRB 还通过形成阻挡层,可保证任何类型涂层的附着力。 不同的用途: 防护:使用SYNTHRO ? -COR RRB ,无需表面处理就可在冷态下轻易完成磷化:只需将新工件快速浸入到 SYNTHRO ? -COR RRB 中,或将SYNTHRO ? -COR RRB 涂布在工件表面,然后干燥。 清洗铁锈:根据锈蚀程度,将小工件浸入到SYNTHRO ? -COR RRB 中30分钟至12小时,直到铁锈完全消失。取出工件,干燥。 除锈:先用钢刷将浮锈除去,留下牢固附着于金属表面的铁锈。将SYNTHRO ? -COR RRB 涂布于金属表面,然后让表面干燥。金属表面此时应覆盖着一层均匀的白色保护层。冲洗、完全干燥后涂漆。 将SYNTHRO ? -COR RRB 加入到阳离子型连接料中,不仅提供防腐蚀性能,而且还具有交联作用,提高表面硬度。 添加方法添加方法//推荐用量推荐用量:: SYNTHRO ? -COR RRB 可以供货形式直接使用,用来清洗铁锈、防护和除锈,也可加入到涂料中提供防腐蚀性能,这种情况下添加量为总配方的1-3%。 储存储存:: SYNTHRO ? -COR RRB 应储存于干燥、阴凉的场所。20°C 时 未开启状态下维持1年稳定性。 包装包装:: 25kg /桶或200kg /桶。 此数据页的资料基于我们目前的认知,仅供参考,但由于我们并非实际应用过程的操作者,我们不作任何保证。另外,当用户将该产品用于其它用途时,必须预先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 JJF

关于无铬钝化液的研究初步

关于无铬钝化液的研究初步 金属材料长期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改善性 能,提高表面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金属制品一般都要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钝化 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防蚀处理手段,普遍运用在许多金属,尤其是铝、锌、镉、 锡、镁等会属及其合金材料上。 钢铁锌镀层是廉价镀层,由于锌的电位比铁负,当镀锌钢铁件受到腐蚀介质 侵蚀时,锌作为阳极首先腐蚀,保护铁基。因而镀锌是提高钢铁抗腐蚀性的有效 方法。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储存或运输的过程中,锌层容易腐蚀,使锌层表面 形成一层白色疏松的腐蚀产物,或者变成灰暗的颜色,影响镀层外观及使用寿命, 因而必须进行钝化处理。镀锌层经过铬酸盐钝化处理可以得到耐蚀性不同和色彩各异的钝化膜。如彩虹色、蓝白色、橄榄色、蓝色、黄色和黑色等色调,不仅显 著提高了镀锌层的防腐蚀性能,而且提高了镀锌件的外观装饰性,因此,这种钝纯 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仪表工业和轻工业等许多领域中。 传统的钝化处理大多以铬酸和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为处理剂,经处理后在 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铬酸盐转化膜对基体金属具有良好的防蚀保护作用。膜层中铬 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形式存在,其中不溶性的三价铬构成了膜的骨架,使膜具 有一定厚度,由于它本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使膜层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六 价铬则有自修复作用,故耐蚀性很好。由于铬酸盐钝化成本低,工艺简单,因而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铬酸盐是极毒且会致癌的物质嘲,在铬酸盐钝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雾对工人健康有害,排出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因此,世界各国近年来 已丌始在环保法规巾对铬酸盐的使用和废水排放作出日益严格的限制,在余属表 面处理领域中铬酸盐最终将被禁止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此,采用新的对环境无 污染的无铬钝化技术来取代铬酸盐钝化已迫在眉睫。 一无铬钝化液 无铬钝化液是不含有铬的钝化液,属环保型产品,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污染。 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 无铬钝化液能使金属表面呈钝态的溶液。一般用于镀锌、镀镉和其他镀层的镀后处理。目的是在镀层表面形成能阻止金属正常反应的表面状态,提高其抗蚀性,并增加产品美观。常用的钝化液主要成分是铬酸、硝酸、硫酸。但由于铬酸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采用低浓度或中浓度铬酸钝化液,也能满足一般产品要求。在某些场合,产品要求银白色或蓝白色,则经三酸钝化处理后生成的彩虹色钝化膜,还可以再经过碱液漂白处理(白色钝化),但镀层的耐蚀性能下降。 无铬钝化液以多种缓蚀剂、封闭剂、防锈添加剂配制而成的中性无色透明液体。可用于发黑、磷化的后处理钝化封闭,以及喷塑、涂磷前的预处理,也可用于机械加工工序之间的防锈。 一、无铬钝化液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