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
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

色彩学基础知识

有时候,观察我们拍完的照片,会发现,整体色调和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可能有点偏红,或者偏蓝,或者偏其他色彩,这是为什么呢?

色不同,其实是光在作怪。

光与色

摄影作品主要是借助光完成的,没有光就没有摄影。我们能看到被摄体及被摄体的颜色,就是光的作用。或者说,只有被摄体使人眼有光感时,才能使人眼有色觉。有光有色,无光无色,在漆黑一片的屋子里,根本谈不上看到被摄体的形状和颜色。物体有两种,一种为发光体;一种为不发光体。我们所讲的多是不发光体,发光体极特殊,对摄影作用不大,故不在论述之中。

光分为两种,一种为可见光;一种为不可见光。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光一般为白色,实际上光不是单纯的白光,而是一种混合光。当日光通过三棱镜时,才能分解成一系列色光,这也称为色散现象。日光分解后大部分光人眼看不见,人眼能看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凡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就称为不可见光,凡是人眼能看到的光,就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谱的色光有七种: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都是按照不同的波长排列的。也可以说,光是按波长辐射的一种电磁能,就如水的波纹一样,是波浪式进行的。日光辐射的电磁能有伽玛线、X光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波的波长极其微小,以毫微米为单位,每一毫微米等于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mm/1.000.000)。人眼对波长辨别的范围,大约在380毫微米(光谱中紫色)到760毫微米(光谱中红色)。但是,当波长小于400毫微米时大于700毫微米时,人眼对这两端光的感受能力接近于零,所以把可见光谱定在400到70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色光,最短的是紫色光。其实在整个光谱中,波长为700~600毫微米的光,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在600毫微米左右为黄色,然后为绿色;500毫微米左右为青色,最后转为蓝和紫色。在光谱中红、绿、蓝这三个色段均为主要色,也叫摄影三原色。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把日光中所含的光谱成份显示出来,这和三棱镜分解日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各种光谱成份的道理基本一样,也很好的证明了上述的观点。

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由于不同

的物体和不同的表面对光吸收和反射不同,人眼是按以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来确定物体颜色,这就是彩色摄影对被摄体固有色来源的依据。固有色,在摄影学上,把物体在白光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称为被摄体固有色。各种颜色的色光都有不同的波长,光的波长变化能引起人眼对色觉上的变化,实际上在人眼的视网膜里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感色单元体,从日光中分解出来的红、绿、蓝色光,能在人的视觉器官上产生色觉,就是由这三种色光的不同波长的光波对感色单元作用的结果。

我们必须理性的认识光与色的辩证关系,具有一定色彩知识的摄影人,看到了光时,也就看到了色,光是有色的,色能表达光源色温(下面将介绍色温的概念)的性质。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在摄影中的光都有颜色,不同的光必将对被摄体的固有色产生不同的影响。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在创作时科学的预见各种光与色。如自然光的颜色随着时间、天气变化;人工光的颜色是根据光源的性质(色温)变化。通常情况下人眼不会准确的看出光源的颜色,因此人眼对不同的色光有一种“色适应”的能力。比如,一只普通灯包含红颜色多,含蓝色少,并非是真正的白色光,当看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误认为是白色光。日落时从室外进入室内,开始就会感觉到室内灯光是橙黄色的,稍过一会就误认

为橙黄色灯光是白色的,实际上室内的灯光是橙黄颜色,只不过人眼对橙黄色光适应了;那么阴天室外的光由于色温较高,带有一定的蓝色调子,看上去同样误认为白色,不能准确判断光的颜色,就是人眼具有一定的“色适应”能力的结果。为了在彩色摄影创作中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各种光源的光谱成份,才能真正的利用好各种光源色在作品中的体现。

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所含的光谱成份。

黑白摄影对光源只需要考虑光源强度,不需要考虑光源平衡色温。但彩色摄影必须在创作时考虑光源的平衡色温,否则被摄体固有色要受到光源色的影响,其色彩不能按照创作意图获得正确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眼分别在日光和灯光下观察同一物体,其颜色表现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光源所含光谱成份的比率不同。为了使彩色胶片真实地再现物体的颜色,无论彩色负片还是彩色反转片都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种。这两种胶片在乳剂制造上也有差别,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5500K左右拍摄,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3200K左右拍摄。

色温的含义从物理学上来讲,就是发光颜色实际温度的物理量,黑体温度变化的一种色光,它和放射能的光波长短有关。

就是把标准黑体以绝对温度(—273℃)为起点,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所呈现出来的颜色,这种光的颜色是随着温度高低而变化。色温的计量单位是K度,也可以称为凯尔文度。因为色温的标准单位是由英国凯尔文氏(Kelvin)1860年制定的,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并以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母K作为色温的表示符号。

当时凯尔文用一块黑色的铁做试验,把这块黑色铁加热至800K度(相当于800—273=527℃)时,发现这块黑色铁出现了暗红色光;加热至5600K度时,这块黑色铁出现了白色光(类似日光的平衡色温);加热至25000K度时,这块黑色铁出现了蓝色光。由此可见,色温的含义就是指光源的光谱成份,而光谱成份主要看光源中短波光和长波光的比例。光谱成份中的短波光占的比例多,长波光占的比例少,其色温就高;反之,光谱成份中的长波光占的比例多,短波光占的比例少,色温就低。例如,晴天中午左右的日光所含红、绿、蓝摄影三原色的比例基本相同,在视觉感受上感觉为白光。又如,一盏灯的色温为3200K度,在灯前加一张淡黄色的透明纸,其色温就低于3200K度;而在灯前加一张淡蓝色的透明纸,其色温就上升而高于3200K度。在彩色摄影中的色温高低,只意味着光源中所含红、蓝的色光比率不同,以平衡色温来看,主要影响色温变化的就是红和蓝这两种色

光。我们所讲的平衡色温的高低,就是指光源中所含的光谱成份,与实际生活中的温度无关。由于彩色感光材料在控制色彩平衡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在光谱成份不同的光源条件下还原被摄体颜色,在胶片时代,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有两种。拍摄时根据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选择光源,也就是说,光源色温必须和彩色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相一致,否则被摄体颜色在色彩还原上就会失真。在不同色温的光源下观看被摄体的颜色有很大的差别,已知该胶片平衡色温的情况下,既使光源的色温不同,也能很准确的预见到该被摄体受光源色影响的程度。光源色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而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是无法改变的,要想获得色彩平衡,光源色温必须达到彩胶片平衡色温的要求。实际上光源色温和胶片的平衡色温保持一致时,就能获得色彩的真实再现,如光源色温大于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时,就会出现偏蓝色调;如光源色温小于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时,就会出现偏红色调。

色彩三属性

色彩三属性就是指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

了解掌握色彩三属性的变化规律,对构成艺术摄影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物体的色彩,是由白光照到物体上,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并由反射出来的不同波长的色光混合起来形成的。因此物体的色彩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也就是色彩的三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

色相就是指各种色彩之间的区别,色相也称为色别。

通常情况下色相可分为两种,有色和无色,在摄影学上就把无色称为消色。黑、白、灰、金、银就是消色。因此,色相可以说是各种物体颜色与消色的区别。消色只有不同的明暗变化,没有色的变化,只有色彩才具有各种颜色性质的差别,如红、绿、蓝、黄、青、紫等,色相变化也可以用光谱色的相对波长来说明这一点。色相的表达是彩色摄影很关键的部分。

明度

色彩的明度就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明度也可以说是同一色别的相对亮度,是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谱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最亮);橙和绿色的明度低于黄色;红、青色又低于橙色和绿色;紫色的明度最低(最暗)。受光强弱对色彩本身也能产生不同的明暗

变化,例如,黄色本身明度就很高,光源直接照射的部分,不但明度高,色彩的纯度也高,没被直接照射的阴影部分就显得较暗。同是一种色彩受光照射情况不同而产生的明度变化也不同。在实际运用时色彩的明度要与创作意图相统一,如拍摄高调作品就应选择明度高的色彩为主调;拍摄低调的作品就应选择明度低的色彩为主调等。在彩色摄影中对色彩明度的认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掌握各种色彩的明暗变化,以及恰当的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在提高色彩明度的同时,色彩的饱和度有可能下降。

饱和度

色彩的饱和度就是指色彩的纯度,或者说色彩本身的鲜明程度。

正确认识色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在彩色摄影中十分重要,明度高的色彩,色彩的饱和度不一定高,而明度低的色彩,色彩的饱和度不一定低。因为光的作用会产生褪色现象(色彩饱和度的变化),色彩饱和度与空气中介质密度的大小成反比。空气中介质密度大,色彩饱和度就小,饱和度相同的色彩,距离远色彩就比较清淡;空气中介质密度小,色彩饱和度就大,饱和度相同的色彩,距离近色彩就比较纯正。色彩饱和度变化的这种关系,能使画面增加纵深感效果。色彩饱和度大小与物体表面结构有关,物体表面光滑,色彩

饱和度就大,丝织品就比棉织品的色彩鲜艳。雨后的花草树木,就比雨前的色彩饱和度大。曝光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影响,无论被摄体的色彩纯度多高,只要曝光正确,被摄体的饱和度就大;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都对色彩的饱和度有极大的影响。

原色

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克拉克·马克斯韦尔(1831-1879)就提出了视觉三原色的理论,认为人眼视网膜可以分辩各种色彩的视锥细胞,并含有与光谱中三种主要色彩相适应的三种感红、感绿、感蓝色素,在实验中证明红、绿、蓝三种色光相加能获得白光,如把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又能产生各种颜色不同的新色光,使色彩变化无穷无尽。虽然红、绿、蓝三色光能混合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也不可能超出物体对三色光作不同程度的吸收与反射的范围。所以,红、绿、蓝色光是三种基本色,在彩色摄影中就称为三原色。摄影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不同的色光,绘画三原色是指三种不同的染料,即红、黄、蓝。摄影三原色和绘画三原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必须指出摄影三原色光等量混合可获得白光;绘画三原色(染料)等量混合可获黑色。

补色

彩色摄影中所指的三补色就是黄、品红、青。当加色法形成不久,法国查尔斯·克劳和杜·奥隆也发表了减色法原理。实践证明,两个原色光相加可产生另一种色光,这样就分别产生三种补色光,即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红光+蓝光=品红光,某一补色光与三原色光中的某一色光相加(等量混合)能获得白光,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光,即原色光、补色光。如把三原色光和三补色光在一个色环上按红、黄、绿、青、蓝、品红的顺序排列,凡是在互补色色环上相对的色光,就是互补色光。

互补色色环

加色法

加色法彩色摄影成像原理之一。

彩色摄影之所以能还原被摄体的颜色,完全根据摄影三原色原理。彩色合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色法;一种是减色法。所谓加色法就是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取得其它色彩的方法。如用三只色灯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照射在白色银幕上交叉混合,就可获得下列结果。

红+绿=黄

绿+蓝=青

蓝+红=品红

红+绿+蓝=黄+蓝=青+红=品红+绿=白

加色法色彩合成

早期的彩色摄影就是利用三原色相加原理构成的,对同一被摄体加用红、绿、蓝滤光镜分别拍摄三幅画面相同的分色底片,再拷贝成三张分色透明正片,把三张正片分别装入三个幻灯机里,在幻灯机镜头前分别加上拍摄时所用的滤光镜(把正片染上该滤光镜颜色也可以),用幻灯机把它们投射到白色银幕上,使三个影像重合就能还原被摄体的色彩。用这种方法拍摄只能局限于一些静态被摄体,不能制作成彩色相片,所以逐渐被减色法取代。

减色法

减色法彩色摄影成像原理之一。

减色法就是用一种补色(黄、品红、青)减去白光中与互补的某一原色光,而获得其它色彩的一种方法。

因为彩色滤光镜只能让与该滤光镜相同的色光通过,即黄滤光镜通过黄色光(白光中减蓝),品红滤光镜通过品红色光(白光中减绿),青滤光镜通过青色光(白光中减红)。如果把互补色光黄、品红、青三种滤光镜交叉重叠在一起,

用白光照射能获得以下效果:

黄+品红=白-蓝-绿=红

品红+青=白-绿-红=蓝

青+黄=白-红-蓝=绿

黄+品红+青=白-蓝-绿-红=黑

如果把红、绿、蓝三种滤光镜拍摄的三张分色底片分别制成三张正片,再把这三张正片分别染成与滤光镜颜色(互补颜色),即红色染成青色,绿色染成品红色,蓝色染成黄色,把这三张色片重叠在一起,就能还原出被摄体原色。现代所制造的彩色感光材料——胶片就是根据减色法原理。

被摄体固有色

被摄体固有色就是指物体自身的颜色。

色彩是彩色摄影作品中的语言、智慧、思想,它对塑造的形象具有独特的渲染作用。掌握色彩特性、色彩变化、色彩布局、色彩相互关系,是获得彩色摄影作品鲜明、生动地表现主题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然界物体不同的颜色,完全是凭借光的作用。任何物体对光都有吸收和反射的本能,由于物体的质地不同,

对光的吸收反射的程度各异,物体才能形成千差万别的颜色。如日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当照到物体上时,如果物体仅反射绿光吸收其它的色光,该物体就是绿色;物体仅反射红光吸收其它的色光,该物体就是红色;物体对所有色光全反射,该物体就是白色;物体对所有色光全吸收,该物体就是黑色。由此可见,物体本身形成的颜色是离不开光的,摄影也离不开光,而在摄影学上把物体本身的颜色称为固有色,即被摄体固有色。在物理学上讲的物体本身是没有色的,只有不同波长的色光和吸收以及反射色光的各种不同的质地。但是,在摄影学上必须把物体在白光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称为被摄体固有色,不能否定被摄体的固有色。也就是说,被摄体固有色是彩色摄影作品色彩还原鉴别的依据。

我们已知摄影光源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光和人工光。光源都有各自的色光,也可以说是色温上的差别,即使同一种光源,其色光也不一样。就拿日光来说,人们通常把日光认为是白光。但日光的色光变化主要受时间影响,如早晨的日光为橙红色、中午为白色、傍晚又变为橙红或金黄色等。所以在同一环境下拍摄同一被摄体,由于光源色不同,被摄体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也不同,被摄体固有色受光源色的影响也要发生色彩上的变化。根据被摄体色彩变化的特点,恰当

利用好感光材料与光源平衡色温的关系,有目的地强调被摄体固有色的变化,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现。

光源色

光源色就是指光源自身的颜色。

上述已经讲过,具有一定色彩知识的摄影人,看到了光也就看到了色。对光与色的理解不应该只限于物体色彩是由不同的光谱吸收和反射,没光就看不到物体颜色。光与色在彩色摄影中,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光源的色温,光源色温是光源色光的恒定指数,决定光源自身的颜色,我们把光源自身的颜色就称为“光源色”。当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与光源色温不一致时,被摄体固有色就要受到光源色的影响,或者说,光源色影响固有色。如黑白摄影不存在着光源色温问题,也不存在着光源色。

不同的光源有着不同的光源色,不同的光源色对被摄体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自然光的光源色在一天中也有很多的变化,黎明时的光源色是蓝青色调,日出时,在蓝青的色调中带有一些品红色;日出后时的色调基本上以橙红色为主;中午前后为白色,日落时又以橙红色调为主调。又如,人工光的光源色更为明显,一只低色温的白炽灯和一只高色温的闪光灯,照射同一被摄体就能产生两种光源色效果。无论是在自然光下拍摄还是在人工光下拍摄,摄影人必须掌握

不同光源色的微妙变化。特别对静物、广告、风光、人像摄影创作非常重要。

环境色

环境色就是指被摄体周围的颜色。

红色环境色影响了车轴的色彩

被摄体肯定要处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周围物体颜色对被摄体固有色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物体什么颜色就能反射出什么颜色,这种被反射出来的色光必定要影响附近物体的颜色。实际拍摄时,被摄体距离周围的物体近,就不能完全按照被摄体固有色还原,被摄体固有色还带有一些环境色的成份,这种现象就称为环境色影响被摄体固有色。例如,被摄体受光源照度高的部分,环境色对被摄体固有色影响不大,可能对照度低的部分有一定影响,或出现固有色和环境色的混合色。被摄体亮度和被摄体与环境的距离受环境色影响是不同的,被摄体亮度高环境色影响小,甚至无影响,反之,对被摄体固有色就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指出,提高被摄体亮度太大,被摄体固有色的饱和度可能受到明度的影响。有时利用环境色以衬托被摄体也很自然和谐。在实际创作中不能完全排除环境色的作用,利用环境色要根据创

作意图而定。如被摄体固有色上出现环境色对主题表现不利,拍摄时让被摄体距离环境远一点,或降低环境色的亮度。掌握环境色和被摄体固有色的关系,恰当的配置色彩,才能提高彩色摄影中的色彩表现力。

色彩感觉

色彩感觉就是指感知某一色彩时的心理和生理作用。

色彩感觉的具体含义应为心理学中的一种心理效应现象,当人的感官受到某种色彩刺激时,所引起心理、生理或情绪的变化。不同艺术素质的人对色彩感觉及联想也不一样,同是一种色彩能产生不同的感觉,或者说,有的人已在视觉感受上产生了联想,而有的人却没有任何感受。作为摄影人来说,具有基本的色彩感觉能力,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就会视野宽广,在摄影创作和审美感感受的过程中,能获得更高更独特的艺术发现。

色彩感觉与审美感受的变化,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审美感受是多种因素和多种心理反应在综合统一中起作用。色彩构成和色彩变幻、光影的明暗对比,对摄影创作举足轻重。通常对色彩的认识只注意到,色彩给人造成冷、暖、动、静的不同感受和能产生一些联想的作用。例如,红色具

有温暖、热烈的象征,是因为联想到太阳和火,绿色象征希望、生命,是因为联想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蓝色象征崇高、冷清,是因为联想到了蔚蓝的天空、凉爽的泉水。只注意这些单层次的间接作用,却忽略了其他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就很容易得出偏见的结论。在已知色彩构成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人对色彩有不同的感觉,是由创作意图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实践证明,那些暖色调饱和度高的色彩,能引起人的高度兴奋,比较强烈的刺激。法国心理学家弗雷在一次实验中发现,用彩色灯照射肌肉弹力会增加,血液循环会加快,蓝色增加的程度最小。这个道理说明,凡是可见光中波长较长的色彩,都能引起扩张性反应;而波长较短的色彩,则会引起收缩性的反应。

在不同色彩的刺激下,心理、生理活动是对色彩感受的最根本基础。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审美意识以及不同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对色彩的感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红色,在中国就象征着革命和爱国精神,在西方却表示暴力和危险;黄色,在中国象征着高贵和权威,西方却把它喻示为犹大的服饰;白色,在西方却象征着纯洁等,在中国却把它作为丧服颜色。这就说明,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习俗和社会心理的差异,对色彩的理解各有千秋,但是,在本质意义上却各有着合乎自己逻辑心理、生理的依据。

色彩感觉在心理、生理上的具体色彩特性大致可分为:色彩远近感觉,不同的色彩会引起距离上的感觉,暖色使人感到距离近,冷色感觉距离远(同一色明度高近,明度低远);色彩的大小感觉,同一色彩明度高显得大,明度低显得小。不同色彩明度高显得大,明度低显得小。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色中,面积相同时,黄色显得大,紫色显得小,色彩进退感觉——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色彩能产生前进、后退的感觉,暖色具有前进感觉,冷色具有后退感觉;色彩冷热感觉——红色使人感到温暖,心理学称为暖色,蓝色使人感到凉爽,故称为冷色;色彩轻重感觉——实验证明,色彩的视觉轻重为红、橙、蓝、绿、黄、白,其中橙、蓝、绿色大致相同。明度高的冷色使人感觉轻,明度低,表面粗糙的色彩使人感觉重;色彩胀缩感觉——暖色明度高,就具有膨胀感觉,冷色明度小,就具有收缩感觉;色彩动静感觉——色彩动静与色彩冷暖有直接的关系,暖色有跳动感觉,冷色有安宁感觉。表现欢腾热闹的场面和恬静安适的景色时可分别选择暖色与冷色为主调;色彩快慢——各种色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有快有慢,这是生理因素和视觉神经兴奋与抑制作用的结果。通常人对红色敏感性强,色反应最快,对绿色、黄色敏感性中常,对白色敏感性反应最慢;

色彩的明暗——色彩明暗变化与照度有关,照度高,鲜明度大,色彩淡而轻,照度小,鲜明度小,色彩浓而重。

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就是指构成画面中占支配地位的颜色。

彩色摄影中的色彩基调在整个画面中起着主导作用,确立色彩基调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创作意图而定。优秀的彩色摄影作品,并不教条的追求五颜六色构成画面,而强调某种色彩基调的印象和色彩构成的特点。

色彩基调从色别(色相)区分,有红色基调、绿色基调、蓝色基调、黄色基调、橙色基调等;从明度区分,有高调、中间调、低调;从色彩性质区分,有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调。研究色彩基调问题,不能脱离生活和突出主题去玩弄色彩,避免杂乱无章、主次不分,要追求色彩的情感联想和生命力。例如,表现喜庆以暖色为基调,表现雪景以冷色为基调,表现草原以绿色为基调,表现丰收以黄色为主调,表现惊慌不安以暗红色为基调,表现严峻环境以蓝灰色为基调等。

在室内利用人工光创作时,应根据表现的内容来决定相应的色彩基调,这也是人工光创作的优越条件。布光和配制色彩,摄影人应有充足的时间来构思设计。当然,构成一幅彩色摄影作品的色彩基调存有一定的倾向性,因为画面的色彩基调

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色彩学基础知识 有时候,观察我们拍完的照片,会发现,整体色调和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可能有点偏红,或者偏蓝,或者偏其他色彩,这是为什么呢? 色不同,其实是光在作怪。 光与色 摄影作品主要是借助光完成的,没有光就没有摄影。我们能看到被摄体及被摄体的颜色,就是光的作用。或者说,只有被摄体使人眼有光感时,才能使人眼有色觉。有光有色,无光无色,在漆黑一片的屋子里,根本谈不上看到被摄体的形状和颜色。物体有两种,一种为发光体;一种为不发光体。我们所讲的多是不发光体,发光体极特殊,对摄影作用不大,故不在论述之中。 光分为两种,一种为可见光;一种为不可见光。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光一般为白色,实际上光不是单纯的白光,而是一种混合光。当日光通过三棱镜时,才能分解成一系列色光,这也称为色散现象。日光分解后大部分光人眼看不见,人眼能看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凡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就称为不可见光,凡是人眼能看到的光,就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谱的色光有七种: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都是按照不同的波长排列的。也可以说,光是按波长辐射的一种电磁能,就如水的波纹一样,是波浪式进行的。日光辐射的电磁能有伽玛线、X光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波的波长极其微小,以毫微米为单位,每一毫微米等于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mm/1.000.000)。人眼对波长辨别的范围,大约在380毫微米(光谱中紫色)到760毫微米(光谱中红色)。但是,当波长小于400毫微米时大于700毫微米时,人眼对这两端光的感受能力接近于零,所以把可见光谱定在400到70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色光,最短的是紫色光。其实在整个光谱中,波长为700~600毫微米的光,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在600毫微米左右为黄色,然后为绿色;500毫微米左右为青色,最后转为蓝和紫色。在光谱中红、绿、蓝这三个色段均为主要色,也叫摄影三原色。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把日光中所含的光谱成份显示出来,这和三棱镜分解日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各种光谱成份的道理基本一样,也很好的证明了上述的观点。 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由于不同

光学基础知识

光学基础知识 可见光谱只是所有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人眼可感受到可见光的波长为400nm(紫色)~700nm(红色)。 红、绿、蓝被称为三原色(RGB)。红色、绿色、蓝色比例的变化可以产生出多种颜色,三者等量的混合可以再现白色。 补色的概念:从白色中减去颜色A所形成的颜色,称之为颜色A的补色(complementary color)。 白色-红色red=青色cyan 白色-绿色green=洋红magenta 白色-蓝色blue=黄色yellow 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 补色的特点:当使用某个补色滤镜时,该补色对应的原色会被过滤掉。 原色以及所对应补色的名称: 颜色再现有两种方式: 原色加法:三原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白色,任意其中两种原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补色。 原色减法:三补色全部参与叠加形成黑色,任意其中两种补色相加形成不参与合成的颜色的原色。

原色加法比较简单,由原色叠加而形成其他颜色,但是应用较少;而原色减法是从白色中减掉相应原色而形成其他颜色,就是用补色来叠加形成其他颜色,应用的场合比较多。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费马定律:当一束光线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时,由介质1投射到与介质2的分界面上时,在一般情况下将分解成两束光线:反射(reflection)光线和折射(refraction)光线。 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i = i' 镜面表面亮度取决于视点,观察角度不同,表面亮度也不同。 一个理想的漫射面将入射光线在各个方向做均匀反射,其亮度与视点无关,是个常量。 折射定律:n1 sin i = n2 sin r 任何介质相对于真空的折射率,称为该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Index of refraction)。公式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基础知识,色彩搭配

产品 材质: 涤纶,锦纶,腈纶,棉麻等混纺 金银线:闪色效果。 雪尼尔,麂皮绒,绒布(植绒,割绒,丝绒等), 不同质地的窗帘布会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丝绒、缎料、提花织物、花边装饰会给人以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感。方格布、灯芯绒、棉布等能创造一种安逸舒适的格调。 考虑房间的功能,如客厅、餐厅可以选择豪华、优美的布艺面料。卧室的窗帘要求厚质、温馨、安全。书房窗帘却要透光性能好、明亮,采用淡雅的色彩,使人身临其中心情平稳,有利于工作学习, 浴室、厨房就要选择卷帘和百叶窗等。 考虑季节因素,夏季窗帘宜用质料轻柔的纱或绸,以透气凉爽;冬天宜用质厚布,厚密温暖;花布窗帘四季皆宜,但尤以春天活泼明快。

色彩搭配: 1.冷暖色(色相): 暖色分别为:红、橙、黄。 冷色分别为:青、蓝、紫。 中性色分别为:白、银、金、灰、黑。 冷暖色和中性色搭配是百搭。 金色、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相配衬。(金银色不能同时使用) 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 用对比色为主显活泼、跳跃突出个性,用同一色系则显得稳健。 普通窗多采用同一色系,橱窗等多采用对比色系; 2.深浅色(明度): 深:低明度的色彩 浅:高明度的色彩 深色总在浅色的前面。 浅色系列产生膨胀感,室内环境显得明朗开阔,适合小房间。 较深色的组合显得居室环境较小,有收缩感,适合大房间。 3.华丽与朴素(色的纯度): 彩度高的为华丽色,彩度低的为朴素色。 鲜色总在沉色的前面 明色华丽,暗色朴素。金银色虽然华丽,但是通过黑白色的使用,即可华丽又可朴素。 一般来说,用明亮色有轻快感,用暗色有庄重感,高彩度和暖色给人以温暖,兴奋感觉,低彩度和冷色给人以平静放松感.

色彩基本知识教案

《色彩基本知识》 一.授课班级:基础班 二.学科:美术 三.课题《色彩基本知识》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与懂得色彩主生的基本条件以及绘画用色的基本知识,并尝试运用这些知识。 六.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色彩三要素及同种色、类似色、固有色、条件色与色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类似色、对比色的组合调配。 七.课的类型:讲授课 八.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图片展示法、启发法、练习法相结合 九.教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色卡,类似色与对比色的范围,示范用的水粉纸若干张,水粉画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教材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些黑白电影或是黑白电视节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只有黑、白、灰的世界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一两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所以说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不是单调的。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颜色呢?光进入视觉的三种形式:1.光源光(自然光、人造光)2.透射光3.反射光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通过物体的吸收、反射或穿透作用,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的感觉。色彩的产生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是直觉。 (二)颜色 色彩范畴:色彩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范畴 无彩色:黑、白、灰色。

有彩色:红、黄、蓝等含彩的色。 我们在画色彩的时候,什么颜色是必不可少的呢? 1、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不是全部)。 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光的三原色和和色料或颜料的三原色! (1)色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2)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 在一张画里面,同一种颜色不同距离的物体我们证明体现呢? 2、间色 又叫"二次色"。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是由2种原色调配出来的。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橙、绿、紫三种颜色又叫"三间色"。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3、复色 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由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由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的纯度最低,含灰色成份。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一个物体由于受到光的影响,暗面我们一个怎么体现呢? 4、补色 是广义上的对比色。在色环上划直径,正好相对(即距离最远)的两种色彩互为补色。如:红色是绿色的补色;橙色是蓝色的补色;黄色是紫色的补色。补色的运用可以造成最强烈的对比 (三)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色每个字代表一个具体的色相!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一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 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硬朗色系:中心色为红色,整个居室地面铺红色地毯。窗帘用蓝和白的印花布,与红色地毯成强烈对比。沙发选用黑色,家具以白色为主。墙和天也以白色为主,这样可以避免对比强烈而显得刺眼。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轻快色系:中心色为黄、橙色。具体讲,选择地毯橙色,窗帘、床罩用黄白印花布。沙发、天花板用灰色调。再搭配一些绿色植物为衬托,使居室充满惬意、轻松气氛。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典雅色系:中心色为粉红色。沙发、灯罩用粉红色。窗帘、靠垫用粉红色印花布,地板淡茶色。墙用奶白色,此色系适宜年轻女性住房用。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轻柔色系:中心色为柔和的粉红色。地毯、灯罩、窗帘用红加白色调。家具白色,房间局部点缀淡蓝,以增添浪漫的气氛。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优雅色系:中心色为玫瑰色和淡紫色。地毯用浅玫瑰色;沙发用比地毯浓一些的玫瑰色;窗帘可选用淡紫印花棉布,灯罩和灯杆用玫瑰色或紫色。再放一些绿色的靠垫和盆裁植物加以点缀,墙和家具用灰白色,通常可取得雅致优美的效果。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技巧—华丽色系:中心色为桔红色、蓝色和金色。沙发用酒红色,地毯为同色系的暗土红色,墙面用明亮的米色,局部点缀些金色,如镀金的壁灯,再加一些蓝色作为辅助,便能形成豪华格调。 室内设计色彩搭配与运用 室内设计是人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的理性创造方法”。换句话说,室内设计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艺术为形式来表现的,目的在于塑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既有生活品位,又有文化内涵的室内生活环境。 谈室内设计的艺术表现性,无疑就涉及到了美,美离不开艺术,美离不开和谐,美离不开色彩,室内色彩设计无疑在室内艺术设计即表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斯在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人类是“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的”,即“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近代高楼大厦,无不显示出建筑形式的美,如:比例、和谐、色调、质感、均衡、韵律、构图、序列等等。色彩被广泛运用于艺术活动的实践中,色彩也无一例外地在现代室内设计以及运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本色彩学认识

基本色彩学认识?色相:是指红、黄、蓝三色。三色内任何的 两色配色后,所延伸出来的会变成红、橙、 黄、绿、蓝、紫的顺序。 ?色性:色彩给人的感觉、联想有冷暖之分, 成为色性。冷色系给人以寒冷、沁凉的感觉, 如湖蓝、翠绿等。暖色系给人以温暖感觉的 颜色,如红色、橙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亮度。明度 最高的是白色,最低 的是黑色。 ?纯度:颜色的鲜明程度,又称彩度、饱和 度。纯度最高的是原 色,最低的是复色。

?互补色系:在色相环中180度角相对的颜色为互补色。 ?相近色系:在色相环中,以某一颜色为基准间隔60度的颜色。 ?同色系:属于相同色系的不同明度的颜色。在某一纯色中逐渐加入白色,色彩会越来越亮;而逐渐加入黑色,色彩会越来越暗,这些色彩都是属于同一色系。

?颜色的意义: ?色彩搭配的技巧和原理 为配合鞋款陈列的美观,鞋款陈列时,必须注重色系的搭配。鞋款陈列可采取同色系、近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等色彩搭配方案陈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配色方案: A、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等色彩的搭配,这些色调的运用,可使专柜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B、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专柜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C、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灯。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

软装色彩搭配技巧

软装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作为软装设计的基础,在整个软装设计实施中占据主导地位。色彩作为一个奇妙的东西,通过色相、纯度、色调、对比等手段表达人们的情感和联想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甚至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理解和看法。 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基础、色彩搭配以及我们室装修的运用。 色彩基础 首先讲一下色彩基础,色彩是具有语言性的,色彩不仅使人产生冷暖、轻重、远近、明暗的感觉,而且会引起人们的诸多联想。 色彩分为无彩色与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指无单色光,即黑、白、灰;有彩色指有单色光,即赤、橙、黄、绿、蓝、靛、紫;这些基本色通过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可以配比出成千上万的色彩,并且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颜色的种类名称。由于色彩是不同光波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色彩的种类随着光波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这个东西,是绿色的还是红色的,就是只他们的色相不同。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表达在室空间设上可以为物件的亮度和深浅程度,白色物体反射率最高,所以明度就最高,黑色物体则反之。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度,也有饱和度之称,比如地中海风格和东南亚风格中经常说到的高饱和度色彩。

纯度高的色彩可以给人华丽的感觉。

而纯度低的色彩给人朴素的印象。 纯度对色彩的性质改变作用最为明显,任何一种鲜明的颜色,只要纯度稍微降低,色相就会有质的变化,在实际的配色过程中,色彩不断混入白色,那么该色相的明度就会越来越高,而纯度越来越低;而如果色彩不断混入黑色,它的纯度和明度都会同时下降。

冷暖对比:在色盘中,最冷的颜色是蓝色,最暖的颜色是橙色,也就是这两个互补色是冷暖色的两极。暖色给人的印象是生动的,有激情的,有表现力的,给人感觉在空间位置靠前。 冷色给人的印象是谨慎的,冷静的,容易产生平静感,给人感觉在空间位置靠后。 所以小空间小户型可以使用冷色系,是我们的房间在视觉上变大。 一般把黑色、白色和灰色等无色系视为中立,没有冷暖感,但在实际运用中受到其他搭配色彩的影响,黑、白、灰等色彩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冷暖感。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物理性质 1、光与色 A、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光是发生色彩 感觉的刺激物,色彩是视觉器官的结果。 B、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 别。振幅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2、物体色 A、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透明物体的 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光的物体,它的颜色取决于对 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的情况。 B、物体表面色的饱和度(纯度)取决于选择性吸收的光量和表面反射的光 量,它实际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3、光源的演色性 二、色的分类 1、无彩色系 指黑色、白色和由黑白色调和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 三、色彩的基本特性 1、色相 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2、纯度(彩度、饱和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中含有色部分的比例。 3、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两种情况): A、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同一色掺入不同颜色或黑色时会使明度降低。 B、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最低,红色为中间明度。 四、色的混合 1、三原色 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 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 青(湖兰)。 2、混色理论 间色: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 复色:间色与原色相混或间色与间色相混 对比色:红与蓝为对比色 互补色:红与绿为互补色 协调色:红与桔为协调色 3、色立体 借助于三维空间的模式表示色相、明度、纯度关系的一种表色方法。 说明:A、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B、南北两级连接中心轴表示明度 C、南极为黑,北极为白,中心为灰

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 ——服装的色彩搭配教案 越溪初中:张正琼 【教材分析】 通过课件(明星们的服装搭配)。引导学生认识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能够结合个人情况进行服装搭配,是成为自我形象的展示,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让学生初步掌握服装搭配的基础技巧,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色彩元素,搭配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体现个人审美特点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趋于美好。通过学习这节课,结合学生实际,学生将了解服装设计知识,并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服装的意识。本课侧重于服装的色彩搭配、款式、种类,其余搭配条件一带而过。本课教学设计多以学生自主活动展开,把看、想、说、练四方面巧妙结合,便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与单纯学科教育的显著区别。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到服装的款式设计、色彩搭配、面料的选择,对于初一年的同学来讲,造型技能对他们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此,选择从色彩的搭配为主,涉及到款式和面料概括性的介绍其常识,色彩搭配则作为重点处理,并辅以作业练习强化,可以较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色彩应用于服装的一般规律。 (2)服装色彩的搭配规律。 2、能力目标: (1)根据不同的气候、时间、地点和用途,不同的肤色、体形、年龄和气质去选择不同款式、材质、色彩以及不同功能的衣服。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和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鼓励大家做爱美、会美、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学习重点、难点】 1、本课侧重于服装的色彩搭配、款式、种类,其余搭配条件一带而过。本课教学设计多以学生自主活动展开,把看、想、说、练四方面巧妙结合.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评论、设计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色彩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教师揭题:时代的变化发展,使服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它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所以人们对着装美的追求尤为迫切。服装不仅是个人的审美和素质的体现,也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那你们想知道怎样合理的搭配服装,才能穿出品位吗?板书课题《服装的色彩搭配》。 二、讲授新课 过程一:1、我们都有偶像崇拜,自己都有喜欢的明星,同学们来评一评他们时尚的时装吧。出示幻灯片,由学生直观欣赏并做出选择。 学生讨论(略) 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色彩是自然的化妆师。色彩对于着装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根据人的头发、肤色等天生的色彩进行分析、搭配。 (1).不同色彩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2、师生互动:幻灯片出示服装色彩的搭配的方法。 3、归纳总结: (1)、协调色的搭配。 A有色彩搭配(同类色、临近色、对比色) 找一找谁的衣服属于同类色搭配,谁的服装属于邻近色搭配,谁的服装属于对比色搭配。 B无色彩搭配(黑白灰) C不同纯度与明度色彩的搭配 (2)、对比色搭配的方法.

《色彩基础》课程标准

色彩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色彩基础 课程编号:JSJ23 适用专业:计算机广告 学时:15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 是计算机广告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巩固扎实的造型能力,熟练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和视觉造型修养,集观察感受、分析思考和动手为一体的一门重要实践性课程。 水粉画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在课堂写生时为大多数学生采用。静物画则是受众人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础色彩理论,自然光色变化规律,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表现方法,熟悉水粉画的性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色彩认识、表达能力。通过教师讲授有关知识、绘画技法并通过学生的绘画实践使学生在掌握色彩的一般规律和技法的同时提高绘画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增强审美情趣和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二、设计思路 根据设计专业的需要,训练专业色彩的思维方法和色彩整体关系的处理能力,以阶段性的课题训练为手段,重点放

在追求体验色彩组合关系的美感训练上,以达到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色彩知识、正确的色彩思维方法、基本的色彩表现技能,提高色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性目的,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系统学习与认识的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相关的色彩现象及原理,掌握色彩在运用中的一些相关规律及技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的色彩理论 和观点,使学生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培养感知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及实作基础。 本课程应该结合色彩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色彩配色练习、色彩写生练习、色彩构成练习、色彩归纳及色彩设计练习,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色彩,并逐渐熟练运用色彩作为设计工具。其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加强色彩的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色彩基本理论知识,色光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水粉画课堂写生的基础方法和步骤。要求运用水粉的基本技法,结合以前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造型知识,有意识的表现对象。逐渐转向色彩表现的探索及其运用上,通过对繁杂对象的表现和更为熟练地运用丰富的表现技法,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色彩修养及艺术素养。 了解色彩构成的含义、历史以及和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掌握色彩构成的构成要素。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的高度为各种专业的艺术设计提供色彩设计的 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熟练掌握和学习色彩中的不同种类的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学-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教学 结合小学美术人美版教材安排,笔者选择了《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这两课作为三年级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课的起点。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笔者希望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并感受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黄色带给人明亮、温馨的感觉,蓝色带给人凉爽、清静的感觉。 游戏激发课堂活力 在《红色的画》一课伊始,笔者设计了故事导入。 师: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如何呢? 生:小鸟找不到家了;不能画带颜色的画了;分不清早上和晚上了。 师:颜色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生:颜色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颜色。 师:你能说出几种认识的颜色吗?在这么多的颜色中,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xx。 师:这三种颜色,人们又把它们称为三原色。 以提问导入新课,一方面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激发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笔者在《黄色和蓝色的画》一课的教学时,也设计了一个变色游戏。 师:(展示学生作品)上节课同学们画了《红色的画》,调出了各种各样的红色,作品非常丰富。这些作品给人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xx、热烈、欢快…… 师:如果这幅画换一些颜色呢?同学们还能感觉到欢快、喜庆的气氛吗?(课件演示换成蓝色的画)

生:感觉xx了。 师:再换一些颜色,感觉如何?(课件演示换成黄色的画)生:比蓝色好点,但还是不如红色的喜庆。 师:(揭题)同样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竟然能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的奇妙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色和蓝色的画。(板书课题) 利用学生的作品进行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色彩的变化,也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促使其对接下来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直观欣赏,培养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多次欣赏。欣赏的内容有视频,也有图画。有画家的作品,也有同龄儿童的习作…… 第一次,笔者请学生欣赏了一段过年时的视频,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亲自感受红色所带来的美感,使其瞬间融入到热烈的氛围中,就不难理解,红色是中国人传统喜庆的颜色原由。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从而养成注重观察生活的习惯,树立生活美术的理念。 第二次,引导学生欣赏书上作品及两幅色调不同的画面。从单纯红色产生的美感,到不同红色使画面更丰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欣赏、对比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红色作画所带来的层次美感。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同时让学生对色彩的变化与绘画创作产生更强烈的尝试愿望。 第三次,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一方面是感受绘画的不同表现内容与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给学生以启发,绘画的内容既可以选择各种红色的东西,也可以表现喜庆快乐的场面,还可以画自己想表现的东西,这样学生的绘画范围就宽了,学生自己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 简化作业,练习重点

《设计美学》第四章重点

《设计美学》第四章纲要 一、名词解释: 1、内容P124 内容:是指事物的全体组成部分,即其特性、内部过程、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统一。 2、审美形式P125 审美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构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3、形式美P126 形式美:事物的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4、色彩P127 色彩:是人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觉。 5、节奏P129 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6、均衡P131 均衡:是两个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 7、对比P132 对比:是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机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 8、技术美P159 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9、功能美P159 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10、艺术美P159 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 11、生态美P159 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它把审视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 参考: 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审美判断:是人们对于对象作出的审美评价,是以情感为中介,以生活逻辑和个体审美经验为依据,不含有概念的抽象和逻辑的推理。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同质媒介:是指构成艺术品的媒介对艺术传达方式能够产生作用的特性 生态美: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 范畴:是人们对事物认识一种概括,它反映着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和关系。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P125 答:以节奏感为例,节奏感是人的形式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自然界运动的周期性,就存在许多节律现象。究竟是什么使节奏被人们普遍意识化和情感化的呢? 首先,发挥了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因为劳动效率的提高和轻松化,它使人对节奏产生出愉悦感受,各种劳动状态的差别而产生的节奏越不同,就越容易使节奏由某一具体劳动的联系中脱离开来。 另一种引起分化的中介是史前时代的武术模仿和礼仪,通过巫术活动,节奏成为调整和组织集体行动的一种工具,与原来的劳动脱离开来可以被普遍地加以运用。 因此,节奏所具有的情感激发作用,最初只是劳动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只有当节奏脱离开具体的劳动,作为形式因素用于组织各种生活使之秩序化时,才使节奏变得不仅富于层次和韵律的变化,并且也使感受丰富起来。 此外,对称和比例、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影响,在形式感的丰富化和精细化上,艺术对人发挥了独特的培育作用。 2.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P139 答:首先,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使用工具的生产劳动形成了形成了人的活动动态的工具结构,它不仅传递着人类的经验,规范着主体的活动样态,而且塑造着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以建筑艺术为例,“在历史上,建筑艺术历来都是其时代最先进技术的真实体现,当前的建筑仍然趋于采用最先进的空间技术。”这说明,无论人的审美趣味还是艺术风格的更迭,都会受到科技和物质生产水准的重大影响。 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的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特征。 其四,美在和谐。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它把人的科技视野和人文视野勾联在一起,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联系,促进科技创新和审美文化的结合。 其五,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3.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P145

色彩学基础 课程标准

《汽车色彩与调色》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 开设学期:第学期(共学期)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定位 《汽车色彩与调色》是汽车整形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涂装修复(调漆)与汽车美容护理就业岗位而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色彩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汽车油漆调色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掌握色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油漆调色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本课程共分四个项目,分别是准备工作、调色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涂料的调色和颜色检验。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汽车涂装调色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事项,色盲理论与检查方法,色母与工具准备方法,色彩对比技能训练理论与方法,颜色配方获取方法及素色漆与金属漆的调色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素色漆与金属漆的调色方法,达到汽车调技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2)方法能力 ①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②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 ③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④能够查找资料与文献以取得有用的知识。 3)社会能力 ①具有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 ②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③注重事故保护和工作安全; ④遵守职业道德; ⑤注意环境保护的意识。 3.前置课程 无。 4.后续课程 《汽车涂装修复技术》、《汽车美容与装饰》。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表1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教学建议 1.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①按油漆调色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点及为培养该项技能所需的基础能力为依据设计学习任务。 ②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③以技能培养为主线,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学习任务牵引理论的学习,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 ④考核过程重视学生的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2)整体教学设计 ①对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学习任务。本课程具体项目的确定是学校专业教师结合目前本专业发展状况,对岗位能力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之后形成的。 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基本思想是:确定的学习任务要与学生将来具体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即工作过程需要什么任务,课程中就开发什么任务。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打破过去强调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思想,强调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要素退居到辅助能力项目的地位,以行动牵引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生产设备,运用多媒体、仿真软件、电子课件、计算机网络、实物教具、工作台、生产设备及实际检测线等,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 (3)教学流程设计

色彩基础学习心得体会

色彩设计基础学习心得 (09装潢1 班王婉云091064144 )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举个例子,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我们先看的大多不是内容而是插图,当黑白插图和彩色插图在一起时我们会先看彩色插图,这就是色彩的力量。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经过了静物写实、色彩分解和色彩构成的训练。但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并不是色彩的运用,而是色彩的图案和图案与色彩的协调,在我看来,一幅好的色彩作品离不开好的构图和图案设计。 静物写实,那么它的色彩所含的主观的东西就少了。这样整个画面除了要把握色调的统一,最重要的就是构图了。首先要把画面的空间充分的表现起来并且要使每一个静物之间有联系,这样才能更加轻巧的驾驭色彩。写实并不是完全照搬现实,画面的整体好看才最重要! 色彩分解,在这方面,就要大胆的用色。要用色块表现物体的空间和他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使画面统一协调,而且色彩要用的干净。构图也要紧致,不然色彩分解就会使画面散乱。 色彩构成,注重的就是图案的设计与色彩的运用以及图案与色彩的协调。图案的艺术源于自然,,因此要善于观察,要懂得发挥想象力。色彩的运用要考虑它的色相、纯度和明度。图案与色彩的协调最为重要,这里我就我的一点学习经验说一下。 图案的设计要有统一也要有变化。统一是一种协调关系,是有规律的,变化则是一种对比关系,处于从属地位,是突变的,存异的。图

案的对称会使画面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而均衡则会使画面活泼而生动。图案的动感在线形方面要靠曲线、倾斜线来表现,在面形中,用圆形来表现,在色彩方面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现。而它的静感则用直线、垂直线,方形和对比含蓄的色彩来表现。 色彩的协调也是需要技法的。我们知道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纯度和明度。色彩的协调一般来说同类色、邻近色、近似色易协调, 对比色和补色难协调,但是不协调的色彩可以通过色彩渐变、改变色彩面积、调入另一种颜色、用中性色勾线等来使其协调。 我对色彩设计基础的心得就是这些了,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

第四章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第四章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课题】:第四章色彩基础知识 【对象】:幼师091、092班【任课教师】:周娟 【学科】:幼儿师范专业【课型/课时】:4课时 【学情简析】 本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属于专业课。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基础学习,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学生对美术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也能意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但对作品的装饰效果、配色的基本规律方面不清楚,另外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提高。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 色彩是装饰艺术设计模块任务中的内容,也是幼儿师范专业了解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主要是引导学习色彩的冷色、暖色、补色、邻近色的色彩搭配,学会运用色彩深浅的有序排列,使作品色彩鲜明,增强色彩感觉,掌握配色装饰的基本规律。本课重点介绍学习色与光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三原色,理解色彩的对比和色彩代表的不同含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光源和色彩的关系; (2)掌握掌握色彩三要素、三原色的概念。 2.能力目标 (1)学习色与光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三原色, (2)理解色彩的对比和色彩代表的不同含义。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 (2)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学会运用美术知识,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设计思想】 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做中学”,通过学习点的表现手法,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 【教学重点】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入门大全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色彩的) 一、色彩的构成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如图1。 图1 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如图2中的色彩。 图2

二、色彩的对比 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同一色彩有不向的感受。色彩单一给人一种印象。在不同的环境下,多色彩给人另一种印象。色彩之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包括两方面。其一,时间隔序,称“同时发生的对比”;其二,空间位置,称“连贯性的对比”。对比本来是指性质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排斥。然而,在某种条件下,对立的双方也会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并置的不同色调往往相抵消对方的色彩,这种相互抵消的现象称“同化现象。对比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讲解。 三、色彩的表现手法 人的色感可用色彩三属性——色调、亮度、饱和度表示。不过三属性毫无差异的同一色彩会因所处位置、肯景物不同而给人截然相反的印象。我们以蓝色编织物和蓝色木地板为例,图3,假定它们的三属性相同,但在观赏者的眼中,编织物的色彩与木地板的色彩毫无共同之处。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表现形式”。 图3 色彩的表观形式包括面色、表面色、空间色等。面色又称“管窥色”,像天空色彩平平展展,缺乏质感,给人柔软的感觉(图4)。 图4

-色彩基础知识教案

色彩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课题:色彩基础知识 授课对象:七年级 课时:1课时 课型:综合探索 授课方法:说教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A.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B.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从色彩知识运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美的创造愿望,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色彩调色的方法;色彩在美术创作中重要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表达事物及情感的能力。 教具:PPT多媒体课件、颜料、色盘、水粉笔、水粉纸、调色杯 学具:颜料、水粉笔、调色杯、水粉纸 讲授新课: 一、色彩的概念、意义 在《艺术辞典》中对色彩的概念是这样概括的:色彩是光的特性的延伸,色彩是在色光物体,视觉器官三者之间极其复杂的关系下面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色彩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性,色彩使万物生机勃勃,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启示作用和暗示力,用以表现画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学会运用色彩,因为色彩它是作为形态以外的另一个设计要素,色彩是无可替代的信息传达方式和最富有的吸引力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分类 (1)原色:无法调制出来的三原色:红、黄、蓝、又称为一次色。 思考:光的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是什么: A、颜料混合的三原色:红、黄、蓝 B、色光混合的三原色:红、绿、蓝 思考问题: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光越:A、亮B、暗C、不变 (2)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间色,又称为二次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3)复色:三种原色或两种间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为复色,又称为第三次色和再间色,复色纯度低为灰色调。 (4)补色:补色又称为互补色,余色或强对比色。在色相环中任何直径两端相对之色都成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补色之间混合会产生黑色。 2、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是指颜色本身所具有的面貌,也是区别其他颜色的名称。 如黄、红、绿、橙等. (2) 明度:是指色相的明暗程度,它包括同一颜色的色相差别,也包括不同色 相自身所具有的明暗差异。即人们常说的“深浅差别”或“素描关 系”。一个色彩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3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程度。它是由颜色中含有其它 颜色的多少所决定的。 一个色彩只要不加入其他色彩,就是高纯度的,只要加入 了其他色彩,纯度就会降低。 3、色彩的属性

最新色彩搭配基本规则讲课教案

一、同色搭配 1. 同色搭配是最为稳妥、最为保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构成一个简朴、自然的背景,安定情绪,有舒适的感觉。再加上其它色调的摆设,使整个色彩布局既沉稳安静,又活泼而灵性。 2. 类似色搭配 如果居室里运用强色或深色,采用类似色搭配是比较安全的方法,较易取得和谐理想的效果。类似色搭配产生的明快生动的层次效果,体现了空间的深度和变化。 3. 对比色搭配 对比色搭配是最显眼,最生动,但同时又是较难掌握的色彩搭配方法。大胆的运用对比色搭配,可以令居室产生惊人的戏剧效果,风格与众不同,通常有兴奋,欢快、精神、生动的效果。 颜色可大致分为三类:即暖色、冷色、中性色。暖色包括红、橙、黄色等;冷色有青、蓝、紫、白色等;黄、绿色等介于两者之间,属中性色,不同色彩搭配,明度、纯度越接近,感觉就越柔和。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些色彩搭配方法及选择条件,供参考。 二、色彩搭配相互作用 色彩搭配使用时,由于色彩间的相互影响,会产生与单一色不同的效果,例如淡色往往不是鲜艳的,但与较强的色彩搭配时,就会变得活泼而更加艳丽,相邻色彩搭配使用时,其相互影响更加明显。 三、色彩搭配比例 色彩搭配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较强或较突出的色彩用得不要多,用少量较强的色彩来与较淡的色彩搭配显得很生动,很活泼,但如果搭配比例反过来,会使居室产生压迫感,同一色彩使用的面积大或小,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 色彩搭配方法 四、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五颜六色、千变万化,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白色光,经过分析在色带上可以看到,它事实上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各颜色间自然过渡。其中,红、黄、蓝是三原色,三原色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色彩有冷暖色之分,冷色(如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安静、冰冷;而暖色(如红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火热。冷暖色的巧妙运用可以让网站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色彩与人的心理感觉和情绪也有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一点可以在设计网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给浏览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各种色彩给人的感觉是:红色代表热情、活泼、热闹、温暖、幸福、吉祥 橙色代表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黄色代表明朗、愉快、高贵、希望 绿色代表新鲜、平静、和平、柔和、安逸、青春 蓝色代表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紫色代表优雅、高贵、魅力、自傲 白色代表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