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南阳市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南阳市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3年度气象服务典型案例

附件3: 案例编号: 案例类型: 2013年度气象服务典型案例 分析评价报告 案例名称:2013年6月7日暴雨天气过程服务分析评价报告所在部门: 负责人: 入库日期: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制 二Ο一三年四月

索引 —2—

2013年6月7日安徽省暴雨天气过程 气象服务分析评价报告 姓名1 姓名2 姓名3(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居中) (单位1;单位2;单位;城市邮编)(宋体、小五号字、单倍行距、居中) 摘要 2013年6月6日午后起,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出现强降雨,强降雨中心位于安庆、池州、黄山等地,464个乡镇达100毫米以上,14个乡镇超过250毫米,安徽省气象局发布今年以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受强降水影响,安庆、池州、黄山、宣城、铜陵5市21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此次暴雨过程,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暴雨天气过程前后,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电视节目、声讯电话、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了各类预警预报信息,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积极配合,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公众和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准备时间,为减少灾害影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外,此番强降水过程恰逢高考,省气象局采取多种服务手段,接受考生及家长的咨询,提供贴心服务为莘莘学子护航。 1. 概述 2. 灾情及影响 3. 致灾因子分析 4. 预报预警 4.1 预报预警准确性 4.2 预报预警及时性 4.3 预报预警发布传播 5. 气象服务特点分析 6. 社会反馈 6.1 决策服务效果 —3—

6.2 公众评价 6.3 媒体评价 7. 思考与启示 —4—

基于WebGIS的浙江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

基于WebGIS的浙江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 沈萍月 冯国标 梁晓妮 单权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杭州,310017 摘 要 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事业发展迅猛,对相应的旅游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利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研究了浙江省的旅游气象服务。对所研究的旅游景点及背景地图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入库,并对多源数据进行了数据库设计和数据统一管理。系统采用B/S面向服务的架构,以ArcSDE For Java开发支撑后台,基于Flex和ArcGIS Server采用多级缓存技术建立了浙江省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旅游景点相关的监测实况、预警预报、景点推荐、地图管理及辅助工具等功能。为旅游气象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了更科学直观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改善了旅游气象的服务形式,增强了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关键词:WebGIS,旅游, 气象服务, ArcGIS Server 1.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进行管理的技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气象数据信息都是地理信息,因为气象中的风速、温度、气压等要素以及自动站、雷达、卫星等数据都是相对于具体的空间域和时间域而言的,没有地理位置的气象数据也是没有意义的[1]。Web GIS是利用Internet技术来扩展和完善GIS的一项新技术,是通过互联网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发布和应用,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用户能从Internet的任意一个节点浏览Web 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将WebGIS与旅游气象服务相结合,实现旅游相应的气象信息的网络发布、查询、浏览及分析,为旅游景点的选择及推荐提供更方便的参考依据[2]。 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事业发展迅猛,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加快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提高,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旅游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气象气候条件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利的天气条件会对旅游者交通出行、景区观赏等产生不良影响,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旅游者伤亡、旅游设施损毁事故也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根据天气来安排自己的出游计划,气象信息已成为旅游者出游所必需的服务信息,成为旅游经营者和各级旅游部门防范气象灾害的重要依据[3]。浙江省是国内重点旅游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服务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已经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开展浙江省旅游气象服务,建立了一套基于WebGIS的旅游气象服务系统。 2.系统构架 2.1总体设计 旅游气象服务是旅游服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旅游行业的众多潜在气象用户需要整体和系统地开发。旅游业牵涉到吃、住、行、玩等都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4]。适宜的天气气候不仅具有特殊的景观功能,而且可以增强和拓宽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更大限度地扩大旅游时空分布,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GIS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对旅游信息和气象资料的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将

气象服务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 1 第二篇:前瞻浅析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前景 --------------------------------------------------------------- 2 第三篇: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1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 2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4 3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 4 4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5深圳市气象有限服务公司 ----------------------------------------------------------------------------------- 4 6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 -------------------------------------------------------------------------- 4 7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4 8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9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4 第四篇: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4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 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该文对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以及实际建设任务,旨在强化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传播能力,为开展各类功能文化区气象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都江堰市旅游资源概况 我国旅游业发达,但旅游气象服务远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部分地区还局限于景区天气预报,部分地区虽开展了景区旅游气象指数预报,但采用的都是通用性指数[1-3]。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无疑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的1枚珍宝;以“道教文化”著称的青城山更是吸引着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川西4大名寺之一的普照寺,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龙池虹口,系原始生态保护完整的新开放的旅游景区,集高山、峡谷、清泉、瀑布、原始森林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于一身。都江堰市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体系探讨 2.1基本原则 一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核心标准,稳步打造旅游气象服务体系主体架构,率先在大成都旅游发展框架中打造出具有推广意义的旅游气

象服务模式。二是气象监测站网及服务信息传播都要以优先利用现成资源为原则,在气象、旅游、交通、景区管委会等部门已有的监测与传播资源基础上,合理迁移、升级、增建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及信息传播渠道。三是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助,公众参与的生态旅游气象服务工作体制。注重气象与旅游、交通、景区管委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视频会商及应急联动。四是以提升监测预报水平、深化信息传播能力为根本,整体推进都江堰市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都江堰特色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2.2建设目标 一是全面启动特色旅游气象预报服务。根据运动休闲、互动体验、娱乐度假、康体养身等旅游功能的区划,开展以游客体感舒适度、游玩气象条件指导为核心的常规旅游气象服务,制作以交互产品和图片产品为主的特色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二是实现旅游气象监测预报精细化、全覆盖。开展以天空状况、降水概率、气温、相对湿度、紫外线强度等因子为预报主体,建立空间无盲区、时间多跨度、满足旅游决策需求、贴合游客即时需要的旅游气象精细化预报模型。三是完善旅游安全气象服务体系。以沿山地区、河道流域、交通干线等区域为监测预警重点,及时、定向地向决策层与游客输出灾害性天气预报(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以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山洪、泥石流、崩塌等),实现旅游安全气象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基本满足旅游景区防灾减灾、游客出游等气象安全保障需求。 2.3建设任务

[其他论文文档]“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

“互联网+”时代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 2012 年11 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中首次提及互联网+概念。而需要思考的问题则是如何能够敏锐定位行业互联网+最佳切入点,实现互联网+助力作用的有效发挥。2014 年11 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其重点在于互联网实现上述双创最有潜力的途径。截至2017 年,我国互联网已步入第21 个年头,全国网民总量为6.5 亿人,智能手机终端数量达到5 亿台,随着我国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加之智能终端更新换代的加速,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 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所谓的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应用、扩散的过程,其中信息技术涵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在短短几十年内,其经历了诞生、普及以及升级等一系列变革过程,其能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根本在于互联网的技术边界限制微乎其微,其技术边界迅速扩张,从而在基础设施层面带来巨大变革。因此,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新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才能为互联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云、网、端是新基础设施所包含的3 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云具体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推动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未来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将如同当今水电资源一样便捷。这里的网已经不单纯指互联网,应该是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端是终端设备、软件集合的同城,包括个人电脑、移动电话、传感器、软件APP 等。 2 旅游气象服务现状 旅游业对气象服务的依赖度很高。旅游安全保障离不开气象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旅游服务质量中公共气象服务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业的期望及要求也日益提升,旅游安全、品质当属社会公众首要关注的问题;此外,目的地的气象信息获取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然而,我国目前旅游气象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建立统一的业务流程与服务体系,大多处于各自摸索的初期阶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有针对旅游业建设专有监测站点,即使少有建设,其布局规划仍缺乏大局观,且缺乏标准化的监测要素体系。目前,社会公众通常以获取天气实况及未来几天天气预报情况的方式来简单地获取气象信息,进一步深加工、综合运用的工作开展相对较少。此外,在气象信息发布手段方面,虽然已经陆续有气象服务APP 应用问世,但在信息传播的及时率及网络运用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互联网+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措施 3.1 监测站点设置原则 根据监测站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基础监测站、雷电监测站、环境监测站3 种。不同监测站设置原则不同:①基础监测站:首先,要求布局合理。根据游客流向重点覆盖人流量

关于联合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合作协议

湖北省旅游局湖北省气象局 关于联合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合作协议 为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以及国家旅游局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为旅游城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和广大旅游者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经友好协商,双方签署以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目标 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建立运转有效的联合观测、信息共享、合作研发和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旅游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旅游气象服务的能力。 二、合作内容 1.联合加强旅游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为了提高湖北省旅游景区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旅游气象服务质量,省旅游、气象部门联合加强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省旅游部门将旅游气象观测系统纳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A级景区等级评定标准中将气象观测和服务能力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双方联合通过多种渠道在一些重点景区建立旅游气象观测站,双方共享共用有关观测资料。气象部门负责为旅游气象观测站点建设、维护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旅游局负责旅游景区观测设备的日常维护。 2.联合做好节假日旅游气象预报服务 完善重大节假日旅游气象服务联防机制和信息互相通报制度,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气象部门根据假日市场和旅游部门提出的气象服务需求,加强专题天气会商和影响公众旅游出行的不利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提高湖北重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和交通干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旅游局充分利用假日旅游信息发布平台,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公众发布旅游出行提示,做好假日期间的旅游服务。 3.联合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双方联合开展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定重点景区气象灾害风险目录。旅游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重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加强灾害避险场所等建设。双方联合加强雷电、暴雨、森林火险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易发区旅游景区的防护工作。共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等工作。 4.联合加强和规范旅游气象信息的发布 利用旅游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媒介,加强旅游气象信息发布。在国庆、春节等长假期间,联合向有关部门申请提高和增加节

(完整word版)气象部门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气象部门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 1/ 17

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1 2 3 4 5 6 7 (二)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气象服务学 总结

《气象信息服务》复习范围 1.概观 1)天气、气候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 天气影响身心健康,经济发展,股市交易,军事战争,气象科技改变 生活。 有了精细的专业气象服务,企业就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经营 等活动,避免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谁掌握了准确的天气、气 候信息,谁就能把握市场脉搏,赢得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有利商机。 2)专业有偿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有哪些区别? 1、从提供服务的主体来看,气象有偿服务为气象公益性事业单位,属 事业法人代表,而商业性气象服务为气象公司,属企业法人代表 2、从收费性质来看,前者为成本补偿,后者以营利为目的 ps:对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司的管理包括,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引 导企业发展,建立资格审查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局部开放试点。 2.气象服务基本原理 1)气象服务的科学技术基础有哪些? 1、服务对象系统具有气象可控性 2、气象对该服务对象系统的制约关系具有可测性 3、相关的气象因子本身也具有可测性 2)一个系统要具有现实的可控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制约的规律已经掌握 2、现有的工程技术已有足够的能力利用这一规律去实施控制 3)气象控制系统概念?什么是气象控制论系统? 气象控制系统:能够将适当气象控制措施实现状态控制的系统,即控 制主体为气象控制器的控制系统,称之为气象控制系统。 气象控制论系统:具有反馈回路的气象控制系统称之为气象控制论系 统,也可称为闭环气象控制系统。 4)理想的气象控制论系统应具备哪些条件? 1、该系统是控制论系统 2、某些气象因子是其控制因子,而且已知其控制关系 3、这些气象控制因子具有可测性,气象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反馈信息, 不断输出有针对性的气象控制信息。 4、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相应的气象控制工程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5)如何实现有效的气象控制? 1、获取有效的气象控制信息 2、建立气象控制信息有效性的概念 3、引入定量的气象控制信息有效性的判据 6)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比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提高气象控制信息的有效性 2、提高气象控制水平 7)有效气象控制活动的五种类型是什么? 1、气象环境调控型 2、气象环境影响型

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

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17-10-17T10:11:29.3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李鸿洲李恒宇[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旅游作为群众休闲度假的一种主要方式,愈来愈受到大众的青睐,为此旅游公共气象服务便成为气象部门以及旅游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大埔县气象局广东梅州 5142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旅游作为群众休闲度假的一种主要方式,愈来愈受到大众的青睐,为此旅游公共气象服务便成为气象部门以及旅游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根据大埔县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旅游公共气象服务建设现状,对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的建设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埔县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为广大游客提供切实可行的气象服务。 关键词: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探讨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业发展愈来愈火热。仅2015年,广东省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0517.16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8.85亿美元,国内游客达7.4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365亿元,增长11.8%。旅游收入占全省经济总量GDP的6.4%。预计2016全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1.5%。大埔县作为广东省的旅游大县,近些年,一直将建设宜居城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落脚点,凸显人文特色、彰显山水特点,努力营造山水美、人居美的生活环境,城乡处处显现宜居新气象。大埔的美誉度也因此不断提升,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小城”、“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等“含金量”较高的称号。而伴随着旅游发展以及气候条件之间联系愈来愈紧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气象部门的支持与保障。气象条件作为影响旅游安全以及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大埔县气候环境以及旅游发展 大埔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全县有人口50多万,海外侨胞50多万,县内居民均为客家人,是广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大埔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近年来,大埔县充分发挥“山水、人文、生态”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动对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建设,以推进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建设为主线,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为主题,把文化旅游产业提升为全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制订了“文旅旺县”的发展思路,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成效明显。目前,大埔县建成2个4A、8个3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6年接待游客583.46万人次,旅游收入31.98亿元,分别增32.86%、33.8%。随着大埔县旅游发展规模以及速度愈来愈快,一年四季都有游客前往度假。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加剧,再加上大埔县地理位置以气候特征的影响,大埔县经常会出现各类气象灾害,这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雷电、暴雨洪涝、台风、寒潮、高温、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游客伤亡或者是旅游设施被损坏的情况。复杂的天气对游客的外出旅行以及旅游经历会造成不利影响。旅游天气预警信息已成为旅游者出行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信息,成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安全的重要内容,成为旅游主观部门、游客以及景区经营者对气象灾害进行防御的重要指导依据。所以,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迫切。 2.我国旅游公共气象服务建设现状 如今,气象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得到逐渐增强,旅游气象公共服务工作便成为气象部门以及旅游部门共同高度重视的问题。气象工作原本就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关键部分。近年来,国家在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结合2011年我国近100个典型旅游企业与单位的调研结果可知,2010年,气象服务贡献率达到0.59%,气象服务价值近74.34亿元。为了使气象部门和旅游部门能够深入合作,切实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质量,增加旅游经济益,从旅游地区以及广大游客给予更为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早在2010年7月7日,中国气象局同国家旅游局便签订了《关于联合旅游气象服务能力的很作框架协议》,2012年4月年4月17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同中国旅游研究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12月23日广东省气象厅广东省旅游局广东省应急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框架协议》。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对于大埔县来说,缔造一个集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以及灾害天气风险评估等气象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大埔县特色的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便显得特别迫切。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的构建对于确保景区旅游活动正常开展、景区防灾减灾以及推动大埔县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3大埔县旅游公共气象服务模式建设的发展建议针对大埔县旅游发展对于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气象部门应该与旅游部门沟通协作,共同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加强旅游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 大埔县要充分借助于网络、电视、声讯系统、广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介对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发布,提高特色旅游城市、重点旅游景区以及旅游交通干线预警信息发布质量,增强旅游旺季信息发布的时效以及频次,使旅游景区在面对复杂天气时可以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灾害应急措施,确保广大游客安全。 3.2提升大埔县旅游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要加强气象预报预警平台的建设,涵盖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中短期预报业务系统,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等,以全面提升景区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以广大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大埔县旅游产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为群众旅游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有效的旅游气象服务,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因复杂天气引发旅游安全事故的风险,为促进大埔县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气象服务保障。 3.3创新旅游气象服务产品 大埔县气象局将根据大埔县旅游景区特点,以旅游者以及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开发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通过气象科普产品,加强对大埔县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如春季是大埔县的旅游旺季,每年的三月份为大坪梯田油菜花的最佳观赏期,为给大埔旅游产业推波助澜,近年来,大埔在此间都会举行油菜花节。针对大坪梯田油菜赏花期,可以结合推出赏花产品,还可以根据月份以及空间预报推出最为理想的游玩时间。

西岭雪山旅游气象服务现状与建议

西岭雪山旅游气象服务现状与建议 发表时间:2019-09-10T09:57:10.03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王海燕 [导读] 服务内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提高西岭雪山旅游气象服务方法,用于提升西岭雪山的旅游气象服务品质。 (成都市气象局,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结合西岭雪山的旅游资源,分析了西岭雪山气候特点从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种提高西岭雪山旅游气象服务方法,用于提升西岭雪山的旅游气象服务品质。 关键词:西岭雪山、旅游、气象服务 1 背景 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气象条件是影响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游客在出行前都会主动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气象条件。 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总面积483平方公里,属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立体气温带,现已形成“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观红叶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格局。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优势独特,有云海、日出、森林佛光、日照金山、阴阳界等的高山气象景观。 2 气象服务现状 2.1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单一 游客经常存有,“近期是否有暴雨,连续的降雨天气会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可以登山吗,山上安全吗”“山上现在气温怎么样,冷不冷?”“山上是否还有雪?”“山上现在有什么可以玩的”等疑问。 当前,针对西岭雪山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比较单一,大部分仍局限于单一气象条件指数预报,对综合性的指数评定研究不足,公众难以得到景点是否适合游玩的综合评价,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 以上问题充分说明,针对西岭雪山的旅游气象服务,当前还存在太多不足,并且还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给游客提供穿衣指数,赏花指数、赏雪指数、登山指数等不同的气象服务产品,这样才能满足多样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需求。 2.2没有官方获取途径 网上可以查询到的西岭雪山天气预报结论不一,容易给公众带来困惑。规范发布途径,与西岭雪山景区建立联合发布,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3 气象服务建议 3.1 旅游安全 旅游的安全保障权是旅游者的最基本权利,是确保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安全保障,一切的旅游均没有意义。对于处在山区这种特殊地理位置的景点我们可以根据天气特点建立监测机制,以登山、徒步、亲水、露营等户外旅游安全为服务核心,以沿山地区、河道流域、交通干线等区域为监测预警重点,及时、定向地向决策层与游客输出灾害性天气预报(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以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山洪、泥石流、崩塌等),同时气象部门与社会互联网企业巨头建立快速响应联动机制,使社会新媒体力量与气象部门常态化无缝对接,主动及时参与重大气象灾害信息传播,实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机制,达到提速扩面以及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力提升旅游安全气象服务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旅游景区防灾减灾、游客出游等气象安全保障需求。 3.2 丰富旅游气象服务产品 通过推送专项的生活及环境气象服务产品,为游客提供精细化、定制化的旅游气象服务,同时彰显景区特色:生态、运动、休闲、宜居,突出“优质生态景区、高尚人文关怀”的主题。 比如景区适游度指数可以分为常规天气要素、滑雪指数、旅游舒适度指数、空气清新度(山区)/污染指数(城区)、紫外线指数、赏花指数(基于花期预报)、亲水指数(河流)和综合风险指数等,不同的游客对不同的旅游体验的需求,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参考不同的指数进行自己的旅游规划。 西岭雪山处在高海拔地区,拥有着云海、日出、日照金山等高海拔气候奇观,同时还有独特的高山杜鹃、红叶等景观,这些均是西岭雪山除雪景外的附加旅游项目。增加这些景观预报,则可以满足游客在不同时期对西岭雪山的旅游需求。 3.3 扩展旅游气象服务方式 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衍生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由于具备反应迅速、开放性高等特点,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与景区建立联合发布机制,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发布的旅游指数、景观预报等气象服务内容,游客可随时查阅相关旅游指数、景观预报等,然后制定更符合自己预期体验的出行计划。 各旅游景区、旅游客运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可部署立式触摸一体机为游客免费提供旅游气象服务信息,游客只要在液晶触摸一体机屏幕上轻松点击,就能看到或查询到景点气象信息和旅游建议,从而做到便民服务,让游客到景点享受更贴心的旅游气象服务。 充分融入“成都气象APP”的旅游模块,为西岭雪山旅游气象信息的发布提供便捷、快速的绿色通道,提升与加强旅游气象服务的方式与内容。结合地方旅游特色,为用户提供专业、深度定制化,美观化,易于操作的移动气象服务APP,实现大邑地区景点气象服务的广泛应用,面向大众化的需求。 利用西岭雪山高清实景监控,将其嵌入到移动APP以及立式触摸一体机,便于观看摄像信息系统360°定位抓拍的影像,让游客不到景点就可了解景区的实时情况。 4 总结 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西岭雪山作为大邑的一张名片,气象条件对雪山旅游影响格外重要。深度探索多渠道的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有助于提升游客旅行体验感、安全性,以及景区旅游多样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良好发

气象服务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气象服务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 3第二篇:前瞻浅析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前景 --------------------------------------------------------------- 4第三篇: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5 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5 1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 2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6 3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 6 4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6 5深圳市气象有限服务公司 ----------------------------------------------------------------------------------- 6 6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 6 7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6 8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6 9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6第四篇: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6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加强气象实况监测分析、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灾情与灾害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适应与减缓对策制定等,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发送渠道,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各种手段将服务信息主动发送到决策者手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在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和天气实况服务的同时,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避免以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从工作流程上将预报和服务分离,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

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正式版

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

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